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孝文化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在不同的组织中同样发挥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更应该是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组织。优秀的学校文化能培育教师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学校竞争与发展过程中具有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激励功能,具有引导和规范教师行为的约束功能,以及促进全体员工为了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凝聚力功能。先进的文化是学校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是一所学校品牌的展现,而这种文化力是无法复制与模仿的。
构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办学价值观是指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办学过程中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办学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定位、追求与走向。
学校要确立具有竞争开拓精神的当代价值观。知春里小学把“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确定为学校的校训,即学校的文化价值核心,就是要充分展现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及集体的发展内驱力,做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主人;让每一个人都能认清自我、了解自我,明确优势与不足,并且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最终达到不断进步、持续发展的目的。学校、教师、学生都需要立足现实,具有明确的分析辨别能力,既要找准学校的传统优势,也要敏锐地洞察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不断设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脚踏实地地不断进取、不断突破,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文化的孕育与传承
学校核心价值观确定后,不能束之高阁,必须内化到师生的行动、学校的制度和物质环境中去。
知春里小学学校文化的主旨就是追求“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幸福绽放”的“幸福”文化。“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是一种特殊的快乐的心理体验。虽然幸福是个体的一种心理体验,没有标准可以衡量,但它是主体的一种自我感受。当主体认为自己达到了既定目标的时候,也就是成为自我满意、认同的最好的自我时,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一种被自我认可的幸福。使每一位学校内的成员都能感受这种幸福,追求做最好的自我,就需要形成一种幸福传递的氛围。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认为,每一个旨在营造文化校园、营造和谐校园的细节都值得我们从教者去关注、去学习、去研究,因为它承载着一所学校的灵魂,体现着学校的价值所在。细节,在校园文化建构中彰显着巨大的魅力。
有句俗话说得好——把复杂的问题搞简单了,搞通俗了,那才叫聪明。精神层面的理念阐述、概念化的道理,如果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演绎出来,所达到的效果,要比其他的教育形式更奏效。因此,管理者首先应当是故事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管理思路等,传达给员工。
关键词:西津渡;消防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街区”)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依附破山栈道而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 12 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唯一一处以街区整体风貌进行保护的街区,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更是镇江城市“文脉”和“魅力”所在。1998年镇江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002年组建西津渡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街区修缮工作,完善街区配套、景观和亮化工程,2008年4月29日正式向市民及游客开放。随着各类商业进驻和日益增多的旅客,街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其消防安全环境却没有跟上街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街区内狭窄的道路、寥寥无几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让人们在享受街区文化的同时又多了几分担忧。笔者深入分析街区存在的各类火灾隐患,并从各种角度对街区的消防安全提出整改建议,使街区在现代消防安全体系保护下,既能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价值,又能充分发挥商业开发潜能。
1 街区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1.1 建筑密集相连
由于街区特殊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空间尺度,街区内建筑在总平面布局上多成组、成群或对称布置,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以若干单座建筑组成庭院,以若干庭院组成形式多样的“四合院”、“廊院”等建筑群。由于廊道相连、建筑紧邻,缺少有效地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措施,如果一处起火,火势没能得到及时控制时,将会快速蔓延至相邻建筑,极易形成“火烧连营”局面。
1.2 道路狭窄难行
由于建筑布置紧密、地面凸凹不平,穿行街区的道路宽度受到限制,路面时陡时平。例如云台山脚下的小码头街,南侧依山,北为陡崖,形似栈道,宽约2.5-4.0米,两端通过台阶分别与道路相连,机动车无法通行。由于道路狭窄难行,普通消防车难以顺利进入街区实施扑救,贻误最佳扑救时间,造成不可估量损失。
1.3 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薄弱
街区内自来水管管径以DN65-DN100为主,核心保护区内消火栓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和消防车取水距离的要求。如遇火势较大,延续时间较长,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倍增时,消防车只能往返于水源和火灾现场之间,难以及时扑救火灾。
1.4 建筑耐火等级低
目前,街区内古建筑除极个别外,均为耐火等级为三级、四级或四级以下的建筑,主要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达不到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最低要求,建筑整体抗御火灾能力差。这些建筑在发生火灾时,主要建筑构件在短时间内失去抗压、抗拉、抗剪等作用,极易发生建筑垮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1.5 建筑自防自救能力差
街区内主要以游客为主,来访游客由于不熟悉所在场所的平面布局,在火灾时容易因疏散时间不足、疏散环境恶劣而导致人员伤亡。而由于古建筑内缺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置,无法满足对游客的火灾预警、快速灭火、疏散指引以及防排烟等要求。
2 采取的消防安全措施
2.1 合理划分防火区域
古建筑多以群体呈现,由于特殊的空间尺度,很难保持合理的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一旦发生火灾,将很难控制火势蔓延。按照现行规范进行防火分隔,势必会影响古建筑的格局、形式、结构和面貌,导致其缺失社会和历史功能。将室内防火分区的概念引用到室外,将古建筑群划分成若干个防火区域,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火灾时的火灾损失。划分防火区域应以防火墙为主,防火门窗、防火卷帘和水幕系统等为辅。划分防火区域的面积应综合建筑文保等级、耐火等级、使用性质、消防设施配备以及相邻防火区域使用性质等因素,以现行规范为参考,合理确定防火区域面积。
2.2 合理布置公共消防基础设施
按照现行规范要求对室外消防管网进行改造,并使管网贯穿街区的主干道及次干道。对消防车无法到达的区域,应采取加密室外消火栓布置的方式,充分考虑消防队员直接使用室外消火栓灭火的方式。对建筑内部无法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应采取在方便取用的建筑外墙一侧设置室外消火栓,间接替代室内消火栓的使用功能。
2.3 设置微型消防站
借鉴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设置专职消防队和大型住宅小区设置消防执勤点的经验,建议街区内设置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应结合治安联防队建设,其职能应集治安巡逻、防火巡查、灭火及处置突发事件于一体,考虑到街区内部分地区消防车无法到达,微型消防站应配备适量的消防摩托,一方面可以提前到达现场扑救初期火灾,等待消防队救援,另一方面可以弥补街区内消防车因道路问题无法到达保护区域的不足。
2.4 提高建筑构件的防火性能
古建筑具有少则几百年、多则上千年的历史,木柱、木楼板、木屋架等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低,很难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提高古建筑自身抗御火灾的能力,首先应从提高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着手,但由于文物保护建筑的特殊要求,其建筑结构一般不允许改变,只能在原有建筑构件的基础上,采取涂刷防火涂料、包裹不燃材料或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的方法间接地提升木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达到古建筑整体提升建筑耐火等级的目的。
2.5 控制建筑使用性质
由于建筑自身抗御火灾能力差,且容易造成火势蔓延,所以在招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建筑使用性质,一般可作为办公、文化、展览等场所使用,控制部分建筑作为无明火餐饮使用,严禁建筑作为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使用。使得古建筑在保障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现代商业用途。
2.6 合理规划商业布局
鉴于街区的消防安全特殊性,同类性质的商业应相对集中布置。合理布置商业布局,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防火区域的火灾危险性,确定合理的防火区域面积;另一方面便于集中设置室内消防设施,方便各类管路及线路的集中设置。
2.7 完善建筑内部消防设施
为弥补因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问题导致的建筑自身抗御火灾能力不足的问题,应采取设置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的方式,增强建筑自身早期预警、及时扑救、创造有利疏散环境的能力。当设置完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局部应用系统。
2.8 降低建筑发生火灾几率
木楼梯梯段上表面覆盖不燃烧材料,避免明火或高温物体掉落在木楼梯上引发火灾;将多层餐厅内的厨房设置在首层,严禁设在顶层,减少厨房与其他部位的防火分隔面积,减小厨房对屋顶承重构件的影响,以及因厨房管道穿越楼板造成的防火分隔不完整等问题;在屋顶承重构件为木结构的吊顶内增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沿木结构明敷的配电线路按照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要求设置,降低建筑发生火灾的几率。
3 结束语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是古建筑代表作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给后人留下无限的精神遐想和宝贵的文化财富。在街区修缮过程中,应充分注入现代的消防设计理念,使其在散发古建筑文化气息的同时,呈现出现代的消防安全特征。“物防不如人防、技防不如心防”,我们在竭力提高古建筑自身防消火灾的基础上,更应该着力加强古建筑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引发火灾的原因。古建筑无法达到现代消防规范要求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应本着尊重和传承古建筑文化的态度,充分理解规范制定的初衷,充分调研建筑内外环境,运用性能化设计手段,全面立体地提升古建筑消防安全保障系数,使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商业价值和消防安全得到完美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J].《文物》,1981,5:69 ~74.
【关键词】:学校文化 学校特色
一直以来我对“学校文化”的理解似懂非懂,对我校特色的确立绞尽脑汁。教育局的每次检查都让我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压力主要是来源于我不太清楚“校园文化”它到底都包含什么,确定学校的“特色”应该从哪里入手。我只是按校长的要求尽最大能力去完成档案的准备、汇报资料的准备、墙壁展牌的更换、教室的布置、各功能室的布置等,内心对这两个话题总是感到彷徨、困惑、不解,自己很想弄清楚,却总感到很迷茫,抓挠不着,用语言又无法完整的表述内心的那种彷徨和迷茫,是那种“说也说不清楚”的很难受的感觉。今年寒假,我认真、反复阅读了严华银校长的《建设学校文化问题》一文,深受启发。
一、我们都生活在“学校文化”中。“学校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这种抽象往往是形之于物质层面的,可以让人切切实实感受到,却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很完美,的确是有一种“不说倒知道,一问倒说不出”的感觉。
我知道了,文化是一种个性,是学校建设、管理、发展的独特品格和风姿,它会表现于学校外在的物质形式,比如建筑物的风格、花草树木的布置等,也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象的行为当中。文化是一种品位,体现发展的高度和深度,体现一种魔力和魅力,给人一种依赖和信任。文化还是一种定式,它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依靠人们有意无意的积累和沉淀,但是一旦具备雏形,一旦稍显规模,它产生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比任何行政指令不知要厉害多少倍,如果,一旦某种负面的学校文化成了气候,要想拨乱反正,也不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文化更是一种品牌,是源自该校独树一帜的文化,即该校鲜明的个性色彩,是“这一所学校”而不是其他学校,更不是所有学校,即,该校的“学校特色”。因此,我感到“学校的特色”与“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意思两种表述,并非我以前理解的是“两个复杂的问题”,而一个“学校的特色”是在该“学校的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凸显出来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学校文化。
实际上现在,我们学校的教育经过这几十年来历任校长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几本完成了基本办学硬件的投入,开始逐渐转向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软件的建设,在学校管理方面,已经开始从“人治”式的权威管理向“制度管理”过渡。现任校长秦坤茹结束了柳辛庄小学长达二十年的南北两校分离的局势,实现了师生们梦寐以求的“校园整体管理”。她有思想、有品位,比较专注“文化管理”,同前任校长一起努力,从“权威压服众人”的状态逐渐转变成“制度管理人身”局面,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变。作为现在学校里的“最老人”,我亲睹了柳辛庄小学近二十年来,正在一步步缩短着与热点学校的差距,心里感到无比的感慨。貌似玄虚的校园文化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且是不需要费心劳神就可以把握的,要了解一个学校的文化,只要观察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即可。 二、墙壁、草坪应该怎样“说话”。我曾认真地设计过学校各个墙壁的壁画,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漂亮图案背景,觉得把校园各个墙壁都占上图案就是文化,认为花池弄得那儿那儿都满满的,热热闹闹的,触目所及都有风景,就是校园文化。现在我感到那时的思想是多么荒唐和浅薄。现在,我知道最会“说话”的墙壁和草坪恰恰是不说话的,它们可以用自身的洁净、典雅实现这其内涵和价值。雪白的墙壁可以艺术地展示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成果,操场花池一尘不染就可以想见学生们自觉约束自觉的行为,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学生们的性情才能获得陶冶、心智受到锻炼。于是,我知道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刻意的、流于表象的面子工程,而是发乎自然、极具内涵的学校生命的再创造。
我知道了,学校文化建设不是社会政治价值的简单移植和翻版,而是从学校“自身传统和文化内涵”的沃土上生长、发展起来的。
学校文化建设也要关注学校的制度的变化。制度是随着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一个学校的制度一般是由严苛慢慢向宽松和自由转变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制度能够反映出不同时期学校在管理、师生教学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制度管理最终一定会被文化管理所替代。因此,我想,一开学就跟秦校长建议,一是认真重新修改完善我校的各种制度。二是追踪近几年的学校发展史,完善校史,准确记录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如英雄校长、英雄教师和英雄学生,历史再现学校师生在共同建设学校文化中的奋斗历程。
鉴于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密切,本文以宏远置业有限公司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总结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有效结合的具体措施,来为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有益探索。该企业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有效结合:
(一)观念层面
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应对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管理来进行一个准确的认识与把握,无论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推进,都需要从一个整体、系统的角度来进行规划,而不是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割裂开来,观念层面的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后,才能在具体的行动中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关系,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匹配和促进。对于宏源置业公司而言,为了有效的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该企业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不断的强化企业上到高层管理者,下到基层员工对于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
(二)组织层面
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建设在组织机构的建设层面应做到好统筹以及协调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可以统一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之内,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设置一个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机构,这样能够保证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服从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需要,实现二者的统一协调。宏远置业公司在组织机构的建设方面就采取了上述举措,为了避免很多企业分设企业文化以及人力资源两个相对平衡的组织机构所带来的冲突,该企业在人力资源部设置了专门的岗位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这就将企业文化建设统一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之中,有助于实现二者之间的更好协调与搭配。
(三)人才层面
[论文摘要]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可分割。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也就必须了解语言,所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彼此不能孤立存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任何一种语言教学中必然涉及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大学英语教学中始终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多年来的英语教学的一个误区就是只注重了应试方法和技巧的研究,却很少重视文化背景资料的理解,致使三四年级的学生还不知“john bull”为何物。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语言并不是唯一的困难,缺乏背景知识倒是一大障碍。学习外语的学生应该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社会习俗及该国人民的思想,态度和生活方式。于是,探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理解,借助文化理解为教学提供新的途径,是教学的急需,是教学深层次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英语文化的概念
英语文化是基于人类文化基础上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即"耕种出来的东西"、"人造自然"。文化的含义是很广的,不同人给文化下的定义不同。布朗说:"文化是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总和......"。科尔兹下的定义是:"文化指的是某些集团的人们整个的生活方式,包括人们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所创造的一切"。康顿说:"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模式体系。虽然这些模式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但他们全然控制着人的行为......"从以上几种定义可以看出,文化的辐射范围包罗万象,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理论以及财产制度、教育、语言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大则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道德规范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关于教学中英语文化的理解,张奎武著《英美概况》中介绍:“在编写过程中,参照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概况教学大纲》,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分五篇: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政治制度和政党”。借鉴其对英语文化的划分与归类,主要根据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与教学任务,将英语各种教材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归纳与划分后,可将英语教学中文化分为生态文化(生态学,地理学),社会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教育文化(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国内外高等院校概况等),民俗文化(人文学,哲学,民俗学)。内容紧密相连的相关内容,作为主体内容的铺垫与衬托,建立一种教学的文化背景与环境,将这些与教学主体内容匹配的背景文化称为英语教学的文化理解。
二、文化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一般说来,英语教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要帮助英语学习者获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使他们不仅能够阅读英文报刊、学术书籍,而且能够用英语写文章、论文和学术报告;二是要帮助英语学习者去除他们的语言障碍,逐渐了解另一种文化,提高交际能力,增加英语知识,并且使他们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母语和英语之间的相似和差异之处。也就是说,培养他们有效的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国际交流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要传播本国的文化,而且要引进和学习国外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因为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语言。哪怕是你造出来的句子,说出来的话意思正确,没有语法错误,外国人还是听不明白。过去几十年里大学外语教学一直比较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说出的话和句子在语法上讲得通,而往往忽视运用得体,语言地道。这或许是造成许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了近十年的外语之后仍然一开口就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三、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原则
文化教学的内容通常可分为文化知识和文化交际。不了解其中的任何一项内容都会导致学习者对英语语言产生误解,从而导致语用失误。一般说来,文化知识能够直接通过正式的交际方法而获得,而文化交际则要逐渐通过非正式的交际方法而获得。对那些出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继承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的人来说,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方式,避免产生误解是很容易的事。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英语国家的人,尽管对他们国家的历史、文学、艺术、语法等等知道得很少,却不影响他们的日常交际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母语环境中长大,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恰当地表达自己。但是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尽管已经了解了一些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文学知识,运用他们的英语知识来进行交流仍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因为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时,即使学习者已经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他们还是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和限制。
从长远来看,文化知识和文化交际会大大有益于英语学习者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但是在提高交际能力方面,学习者应该更注重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迫切需要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不是过多地重视文化知识的获得。
文化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真实。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实用的语言材料和创造真实的文化语境,使学生理解英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2)指导原则。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和文化知识的增加,英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和英语的价值观、信仰和宗教有关的知识。因此,首先要要求他们正确地理解英语国家文化中的政治和社会。英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持合理健康的看法和观点。(3)实用可行。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文化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学习语言的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总之,文化教学要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目标。文化教学的内容应该以文化交际为主。文化教学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来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的尝试
究竟怎样实现借助文化理解提高英语教学方法的成效,充分发挥促进教学的功能,目前,尚未见到可以参考与借鉴的模式,能够见到的是关于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的功能与作用的论述,所以,作为本篇的重点内容是究竟怎样借助文化理解来提高英语教学,力求以文化理解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途径。
1.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词汇教学相结合。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把握英语词汇(包括单词和习语、成语等)的含义和用法,需要对英语国家文化深入了解。
例如汉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几年中国养狗人数在增加,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植于汉语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则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受其他语言影响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相反,中国人喜爱猫,常用"馋猫"形容一个人贪嘴,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中几乎没有与汉语完全对等的词,即使有一些英文词汇概念意义和中文一致,也可能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这方面词汇时应特别注意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这类词汇在英汉意义上的区别,避免日后实际应用时出错。
2.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翻译教学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英文句子或文章段落的翻译。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例如汉语中人们常用"挥金如土"比喻花钱大手大脚,但是在翻译成英语时,"土"变成了"水"(water)。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十分发达;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正确的翻译应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3.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课文讲解相结合。讲解课文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文章蕴涵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第二单元a课文为例,文章从事业和情感两方面简述charlie chaplin的生平。单纯从语言角度看,文章没有太难的语法知识,但要充分理解文章中一些句子的内涵,学生就必须了解charlie chaplin的一些生活经历和英国作家dickens的相关著作。比如课文第一段提到"dickens might have created charlie chaplin’s childhood"[3](狄更斯或许会创作出查理?卓别林的童年故事)。这句话的翻译不难,但是学生理解时可能会出现偏差,狄更斯在卓别林出生时早已去世,怎么可能"创作出查理·卓别林的童年故事"?此时教师在讲解时应加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卓别林一岁时父母分居,六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发疯,很小就和同母异父的兄弟流落街头,生活凄惨,这些卓别林早年的生活经历与狄更斯小说《雾都孤儿》中的oliver twist很相似,因此才有了文章中的那句话。
4.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本国文化对比相结合。教学中,如果遇到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文化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进一步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b课文为例,课文主要讲述一个中国女孩带美国男朋友回家吃晚饭的故事。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as is the chinese cook’s custom, my mother always made negative remarks about her own cooking. that night she chose to direct it toward her famous steamed pork and preserved vegetable dish, which she always served with special pride.
"ai! this dish is not salty enough, no flavor," she complained, after tasting a small bite. "it is too bad to eat."
this was our family’s cue to eat some and proclaim it the best she had ever made. but before we could be so diplomatic, rich said, "you know, all it needs is a little soy sauceand he proceeded a riverful of the salty black stuff on the china plate, right before my mother’s shocked eyes.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母亲批评自己的拿手好菜味道偏淡不好吃,"我"的美国男友信以为真,在菜里添加了不少酱油提升味道,结果却令母亲异常吃惊。这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是教师用来进行文化对比教学的优秀素材。众所周知,中国人视谦虚为美德,对于自己拿手的事情习惯采用"抑"的态度,给予否定评价,其真实含义往往是希望得到他人的称赞或认同;而西方人则比较直接,不会刻意贬低自己认为值得称赞的东西。
在讲解类似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选取文化冲突比较明显的部分做特别说明,对比两者异同,从而引出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比较与对比中让学生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更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张奎武.英美概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
[2] 布鲁纳 教育过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12.
[3] 关世杰译.世界文化报告[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韩红《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主办2002.1
关键词:茶文化;学校教育管理;研究分析
随着教学的改革在不断的进行推进,现阶段学校对于教育教学的管理要求也在不断的进行提高,从我国的发展来看在现阶段除了需要对学校进行管理,更需要提高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要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原则,同时要不断的发展教育理念。将茶文化融入教学的管理,可以弥补以往我国传统教学管理的不足,同时更好的去实现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和谐发展、然后向着更好的方向进行优化和完善,利用茶文化还可以更好的加强学生自身的思想内涵。
1茶文化与学校教学管理结合的意义分析
根据我国最新的教育改革要求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在现阶段高校进行现代教育的目的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仅仅需要帮助学生通过学校和课堂获取相关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在进行学校各种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茶文化进行融入,打造一个和谐的校园,使和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的茶文化精神。为此,在进行现代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将其融入一定的茶文化课程对于学校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2茶文化是现阶段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方法
想要真正的将茶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必须要去改变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并且不能够只做表面功夫,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其本身还需出台符合其学校本身的相关管理方式和措施,并且将其有机地融入到学校本身原有的文化知识以及相关的课程当中,最大限度的去发挥茶文化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精髓,帮助改变现阶段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其自身的方法相对于单一的这一问题,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保证学生本身在学习到相关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可以直接的提升自我的精神与品质。
2.1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改革
为了真正在进行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现阶段很多学校在进行新课改的过程中,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将茶文化引进学校。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进行茶文化与学校管理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其最为首要的任务,就是对茶文化中所存在的“和谐”思想理念进行解读,将现阶段学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目前我国的很多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其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问题,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过分强调学生本身的职业知识而忽略了应该要进行全面发展这一个问题。在新的时期下,我国社会本身对于人才的要求是要具有高素质、高品质的,是综合性的人才。在目前我国进行教学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重理轻文的思想十分的严重,并且在现代这种高压力的情况下,很多学校却缺乏相应的心理课程,即使学生本身在学习或是生活中出现其自身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障碍,或者是其自身的思想出现了一定的错误,对于学校本身来说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发现并且治理,而利用茶文化进行管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可以潜移默化的向学生灌输非常正确的三观,同时也可以有效的确保学生本身能够正常的进行身心发育。
2.2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
现阶段虽然我国一直在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很多的学校也开始逐渐的依据国家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不断的去改善学校本身所存在的偏科的现象,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所存在的有关心理与思想课程辅导的专业人员相对于少,并且这两种课程其本身相对较为枯燥乏味,也直接导致了学生本身很难对此提起应有的学习兴趣,这就直接导致了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过程中没有办法十分顺利的开展。为了积极有效的去解决现阶段这一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的不足,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可以十分积极的引入和茶文化的有关的教育课程。由于茶文化本身的内容就是十分丰富且生动的,为此作为学生其本身也会被其多元化的内容所吸引,从而可以利用茶文化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间让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了提升。
2.3循序渐进的进行茶文化的开展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利用茶文化进行相关教育的开展过程之中,必须要做到的就是符合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开展课程的规律,无论任何的事情都没有做到一蹴而就,为此在进行茶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也是一样的,必须要让学生习惯、了解才能真正的去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在利用茶文化进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学生展开有关茶文化“静”的理念。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风气也多了很多的浮躁,这一直接导致了在当前很多的学生在进行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浮躁心态,比如在进行上课的过程中,很多的学生其自身所呈现专注力是十分不够的、并且没有办法更好的投入到现实的学习中,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在作业完成率上也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这一情况。作为学生如果无法做到在学习的过程中静心的开展学习,那么不仅仅会导致其自身的学习效率低下,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学习质量也不会出现相应的保证。在面对这种状况的时候,作为教师不能够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而是应该结合茶文化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静下来。
2.4恪守原则真诚待人
在茶文化之中有一种理念叫做“真”,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当有效的利用好这一理念,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的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在平时生活的过程中需要待人真诚、真情的去面对社会本身所存在的各类思想品质。然而现阶段社会风气的发展可以知道,目前在我国有一部分的学生在进行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其本身就缺乏作为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真诚的品质,无论是生活中的待人还是接物抑或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没有恪守其本身应该去恪守的最基本的真实原则。作为老师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本身能够取得更好的思想教育结果,帮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进步,应该在发现学生本身的错误的时候,借助茶文化来进行相关教育课程的制定,用课堂和老师本身的实际行为来逐步将真诚、真实这一理念灌输给自己的学生。除此之外,在现阶段与很多的学生和家长对于老师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万事都应该由老师进行教导,然而实际上教师只是负责传授知识、悉心解惑而已,为了更好的解决好这一问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导的过程中也要遵循真诚、真心这两个原则,从根本上去改变家长与学生存在的对于老师的偏见,更好发挥教师这个行业的职责,使得学生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结语
【关键词】 民族高校 思想教育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途径
我国民族高校主要肩负着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其学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知识基础和生活水平各不相同,甚至或差别很大,这往往使各民族学生之间容易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冲突。如何在民族高校倡导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培养在平等基础上进行交流合作的观念,汲取各民族文化精华的意识,寻找理解和交流的平台,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内涵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由于语言、习俗、信仰和所处地域上的差异,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各民族在文化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主体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文化,而各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打上了主体民族文化的烙印,使得多种民族文化并存,组成了一个代表多民族国家的“共同文化群体”。
多元文化教育是指在多民族的多种文化共存的国家社会形态之中,允许和保障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平等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文化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当今社会,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西方国家民族教育的一种有效理念和改革运动,同样,多元文化教育的推进也是中国民族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中国语境下的多元文化教育主要被称为多民族文化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强调继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友好、和睦相处,最终实现民族大团结。
多元文化理解是指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文化传统与不同价值观念,培养与其他各民族人民在平等的基础上交往与合作的观念以及汲取民族文化和文明中精华的意识,寻找相互理解与交流对话的平台,塑造一种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在保持各个民族的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将其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包蕴着的正是当代中国致力于建设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所需要加强的那些价值观,如尊重、平等、关爱、包容,承认差异、学会共处、相互适应等。作为一个价值范畴,它包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对不同民族交流的认知,对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特点接纳的正面情感以及对歧视、排斥、孤独、压抑等负面情感的体验,在思维方式上引导不同人群个体间相互欣赏、理解、接纳。
二、民族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和谐发展意识
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状况,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的文化基础较差,认识水平低,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加之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牧区的经济困难家庭,心理压力大,沟通能力差,进入大学与其他同学交往存在困难,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交往面狭窄,面临被孤立的危险。因此,引导民族大学生树立民族和谐发展意识尤为重要。民族和谐发展意识,是指不同的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关注民族利益和民族权利的公平合理,相互尊重对方的民族特点,促进正常交往和共同发展。倡导各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对其自我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他们克服民族意识中的狭隘性和排他性等消极因素,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民族高校通过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培育各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和谐发展意识,深入思考少数民族自身、民族与民族、民族与社会、民族与自然等方面的内容,教育民族大学生懂得民族和谐发展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共同、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可以完善民族学生健康的心理意识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各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各种素质,让各民族学生敞开胸怀,去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去了解其他民族不同的价值观。要强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倡导彼此宽容和友善,同时还要不断发现、挖掘自身潜能,促进共同发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这些都有利于减少各族学生间的一些误解与纠纷,使大学生活更加和谐。
3、有利于增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在传统、语言、文化、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往往“一刀切”,强调原则性、规范性,常常把主流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一味强调主导性、灌输性和强制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逆反心理”,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民族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4、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团结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团结是民族与民族在互动中的认同,民族团结的实质是一种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整合关系。”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明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国家的稳定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正确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意识,使学生真正从民族认同上升到对国家的认同。只有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才能产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逐步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三、民族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主要途径
1、要加强民族观教育
首先,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应具有民族特色,除了《民族理论与政策》外,还可以开设《民族学概论》、《民族政策概论》课程,使各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普及党的民族政策,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通过民族观的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对我国的国防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安全稳定和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带来的隐患。其次,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还较落后,加之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的影响,使民族差别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我们必须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再次,教育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之间应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相互依赖、相互协助,才能共同进步。民族的平等团结与国家的稳定统一息息相关,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
2、应树立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理念
人们不但要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且不能妄自菲薄,要认同并发扬自身优良的文化传统。民族高校应树立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理念。
首先,在民族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上岗前必须系统掌握民族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政策,了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养成尊重和理解民族学生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相信理解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剂、软化剂,其目的是要他们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再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重点是消除不理解和误解,增进大学生理解的能力和品质,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鼓励大学生掌握多元的民族文化知识,有利于形成科学的民族意识,从而使其与其他民族或群体和谐、愉快的交往,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一般性的基础上,应具有针对性。首先应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其次通过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使其大学生正确认识其他民族文化,体验不同文化魅力,共同传承、弘扬、发展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尊重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体现党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
3、加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
调查显示,文化对民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重大影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当与其他民族文化接触时,总会谨慎对待,或产生心理距离和排他反应,文化之间各自保留的价值观和文化沟通上的障碍,是民族隔阂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成为必需。首先,开设多门文化课程,有利于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尊重其他民族。比如通过开设民族史、文化史、宗教史等课程,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宗教,也使他们更深层面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有利于他们在本民族的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其次,民族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鼓励各民族学生进行积极正常的交往。让他们通过接触,发现和学习彼此的优势和特点,在认知上逐步消除隔阂、偏见、歧视,使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处成为共识,以豁达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抛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狭隘观念,而以“和而不同”的传统精神去尊重、接受,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去吸纳、融汇;最后,积极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利用假期去民族地区参观考察,让其开阔视野。通过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了解,而且还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在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其发展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高校也要鼓励大学生关心民族地区的发展,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要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积累知识和本领,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作贡献。
(注: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编号:12JDSZ3065)。)
【参考文献】
[1]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徐杰舜: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凝聚力作用论——中国民族团结原因分析之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3] 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一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回顾
(一)文化资本理论的相关概念
布尔迪厄指出,只有在关系系统中,这些基本概念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这些概念不仅是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核心内容,其本身也反映了关系主义的基本倾向[1],也就是说一个场域由依附于某种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关系构成,而惯习的形式是固定的“性情倾向”则是由沉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社会、历史的关系所形成,资本是积累的劳动,人们正是在以资本为工具的基础上在场域内进行各种活动的。
1 场域
场域,即行动空间,回答的是行动者在哪里行动的问题,关注的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布迪厄指出,场域是“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这些位置在客观上是由它们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的分配结构中实际或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的客观关系(支配、服从、类似等等)所决定的,而拥有权力或资本,则意味着可以获取场域中利害攸关的特定利润。行动者的策略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在特定资本分配中的位置,也取决于他们对场域所持有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取决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点,即他们作为场域中的一点对场域所作的观察”[2]。布迪厄进一步指出:作为一种场域的一般社会空间,一方面是一种力量的场域,而这些力量是参与到场域中去的行动者所必须具备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斗争的场域,就是在这种斗争场域中,所有的行动者相互遭遇,而且,他们依据在力量的场域结构中所占据的不同地位而使用不同的斗争手段,并具有不同的斗争目的。与此同时,这些行动者也为保持或改造场域的结构而分别贡献他们的力量[3]。因此,场域具有如下的特征:首先,场域是一种结构性的空间,但也是由空间中的行动者建构的,具有主动的建构特征;其次,场域是一个为争夺资源而激烈竞争的场所,但身为其中的行动者也有保持或改造场域的共同目标;第三,场域具有相对独立性。场域的独立性是经过激烈的斗争从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控制之中脱离出来的过程,形成了本场域特殊的行动逻辑并逐渐成为支配特定场域中一切行动者及其行动的逻辑。但是,各个场域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它们都会受到元场域的制约;第四,场域的界限具有模糊性,各个社会场域之间的界限具有不明确性和复杂性,并处于互相影响的关系网络之中,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历史发展,特定场域的界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 资本
资本最初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经济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中将其视为一种积累起来的劳动,人们在排他性的基础上占有这种积累的劳动,资本的概念扩张到社会的各个场域之中,从而成为一种客观性的力量,同时也是强调场域内在规律性的原则,并决定了资本拥有者在场域结构中的社会位置。布尔迪厄指出,“资本排斥了对于运气的偶然性的理解,资本的占有和积累不是赌博式的过程,而是一种有秩序的连续形成的活动;同时,资本还具有一种生成性的繁殖能力,它以等量的或扩大的形式来进行自身和利润的再生产,资本具有获取各种形式利润的潜在能力,行动者在特定的场域中总是趋向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4]。因此,资本就是某个特定场域中行动者通过劳动积累下来的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资源,这种利益不单纯是经济的利益,其内涵因资本和场域不同而变化,“每一个场域都拥有各自特定的利益形式和特定的幻想,场域创造并维持着它们”[5]。布迪厄的资本概念中分成的各种资本形式是用于分析各个场域的基本工具,在某个具体场域究竟哪些资本最有价值,是依具场域自身的内部结构决定。
3 惯习
惯习,即行动逻辑,回答的是行动者如何行动的问题。布迪厄认为,惯习是行动者长期的实践活动,经过积累将经验内化为人的意识,并调节行动者的行为,成为行动者与周围世界的日常联系策略或图式。
布迪厄特别指出,惯习所产生的行为并不像根据某种规范原则或固定格式推演出来的行为那样,具有严格的规律性,事实上也不可能如此。因为惯习是含混与模糊的概念,作为一种后天具有生成性的自发性,它在与不断变动的场域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以确定自身,并遵循一种行动逻辑,尽管这种逻辑多少有些含糊不清,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动现状。所以,布迪厄提醒人们,应当从惯习的生产过程中挖掘惯习的意义,离开了过程便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布迪厄认为惯习是行动者在场域里的社会位置上形成的对客观位置的主观调适,是“外在性的内在化”的结果,是“结构化了的结构”和“促结构化的结构”[6]。惯习概念集中体现了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结构的建构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基于行动过程的意义。
(二)文化资本的含义
布尔迪厄提出文化资本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不同阶层的孩子在学业方面所受到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这些孩子未来的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他指出,不同阶层的孩子所能获得的学业成就与其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基本上是对应的,也就是说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的家庭更容易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布迪厄将文化资本定义为“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在某些条件下能转换成经济资本的一种资本形态”[7],并将文化资本分为三种存在形式:一是客观化的形式,也就是理论的具体体现,一般是以文本或文化商品的形式加以体现或对象化,如图片、书籍、机器以及工具,等等;二是身体化的形式,即内化于个人身体和心智之中的、持久且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这种形式直接存在于人的身体中;三是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即以合法化和正当化的制度加以认可的各种资格,如各种学位、文凭和资格证书等。文化资本和所有的资本形式一样,具有顽强的再生产能力,它们共同维持着社会的再生产,即现存的社会秩序及其不平等的状况的再生产。
二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建构
(一)班级管理的含义
班级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相关管理原理,科学地分班,配置班级管理力量,创设班级活动条件,使班级成为学校有效的育人单位。二是指班主任遵循班级管理的规律,使学生在班级里快乐地成长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职能活动[8]。在本文中,我们选取第二层含义。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然而,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控制和服从,一味追求表面化的纪律和秩序,致使班级管理沦为教学的附庸,班级丰富的育人价值不能充分发挥。目前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理念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9]、“自主式”管理理念[10]、“基于人性化的量化”[11]管理理念都各有其特色。由于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生源复杂,有普通高中生也有职高生,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培养目标也大不相同;且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和“文化强国”“文化兴校”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将“文化资本”理念引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资本”,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养、专业理论和就业能力。
(二)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
通过对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和班级管理的探讨,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涉及到班级场域、班级惯习、班级文化资本的概念,根据这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以下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图。在这个概念框架图中,强调的是利用班级中的师生个人初始的文化资本,通过他们主体间性的对话交往,构建班级场域、班级文化资本和班级惯习,同时在新的班级场域中,受到新的班级惯习和班级文化资本的影响,每个人又会获得更高级的文化资本,作为集体的班级也会获得全新的文化资本状态。
三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研究边界界定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研究有其研究边界,根据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图,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班级文化资本:班级管理的行动工具
首先,班级文化资本包括两个层次,即个人的文化资本和班级文化资本。个人文化资本包括个人进入班级前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和在班级中学习生活几年后文化资本的提升;班集体的文化资本主要指班级中的各项文化制度和班级目标、班级中文本的文化资本、班级中的隐形文化氛围。其次,在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资本的主体是班级,而不是个人。在这里,班级管理就是要建设相应文化制度和班级目标、购买文本化的文化资本、营造良好的隐形文化氛围。班级文化资本的价值取决于班级场域中师生学习与生活行动的存在;是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关系的核心依据,也是班级场域中处于不同客观位置中的学生与老师在学习、生活中中彼此竞争和争夺的关键所在,如评优评奖、差生转化等。第三,在班级文化资本中,有有形的文化资本(班级制度和目标、文本化的文化资本)和无形的文化资本(班级隐形的文化氛围、师生的行为举止和性情)。
(二)班级场域:班级管理的行动空间
首先,场域的建构性特征可以把班级场域视为一个由处于其中的师生共同建构的行动空间。所有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情景中发生的,个人行为策略的变化和周围空间情景的变化是双向建构、互相影响和促进的过程。每个学生由于拥有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文化资本,相应地在班级场域中都有一个特定的客观位置;并对周围的环境和情景有相应的认知与感知,这种认知和感知依赖于他们对班级场域所采取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从自身在班级场域中所处的位置点出发所采取的视角。同时,每个人先前的文化资本和行为策略使他在班级场域中具有主观立场。班级场域中的行动者根据自己的主观立场和客观位置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惯习”,从而使自身的行动策略能够持久有效地适应外部情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行动者也为保持或改造场域的结构而分别贡献他们的力量。
其次,场域的斗争性和界限的模糊性特征决定了班级场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空间。班级场域中的各种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作为一种相互关系,始终伴随班级场域的历时性而改变、伴随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不断进行着自我生成和自我更新。斗争性特征决定了处于其中的成员是竞争性的关系,他们围绕着特定文化资本展开争夺和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断地赋予班级场域以新的意义和变革基础。各种力量关系和竞争关系,催生了班级场域的结构性变化和学生行为策略的的建构性变化。
(三)班级惯习:班级管理的行动逻辑
布迪厄认为“惯习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从而在这些经验的影响下不断的强化,或者调整自己的结构,它是稳定持久的,但不是永远不变的。”惯习作为一种具有后天生成性、能被塑造的、主观的能动的行动策略,是身体化的文化资本,是研究社会资本理念下高职班级管理的关键部分。班级惯习是指在班级场域中,积淀于学生身体中的心理倾向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学生在班级场域中有规律地行动,正是这种“惯习”的力量。班级惯习作为班级管理的行动逻辑,是由于:首先,“班级惯习”的建构性使得每个人的“惯习”都不是被动地复制的,而是在与班级场域和其中的行动者发生联系时,结合自己原来的行为策略,不断改组建构。作为班级场域中的成员,他们在解构和重构自己的惯习时,也影响了场域中其他成员惯习的解构和重构。其次,惯习既是在个体内部建构和生成的,也是在班级场域这一制度化学习生活环境和情境中社会性建构和生成的。在社会性因素与个体性因素的交互建构中,学生的惯习才得以生成、巩固、改造或重构。最后,班级惯习是通过大学生的行动轨迹将外在的社会结构内化到个体的身体之中,从而使个体社会化,被赋予了一整套班级场域的性情倾向系统,因此,班级惯习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建构的过程。正是这些特性,才使班级惯习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概念。
(四)走向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级管理的行动主体
在现代日趋开放的教育大环境下,在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在学校授课制度和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的今天,大学中班级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其中的行动者:教师、学生。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我们有过教师主体、学生客体和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的理论,以及现在的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理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缺失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传统缺陷,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存在大量的专制性班级管理模式,以规训为手段,遏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此确立一种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也有人把它称之为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主体通性、共主体性、主体间本位等。主体间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胡塞尔认为,为了使先验现象学摆脱“为我论”或“自我论”的危机,现象学必须从“自我”走向“他人”,从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即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另外,他认为主体间性是一种在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的“共同性”或“共通性”,即“交互主体的可涉性”。主体间性是通过主体的“类比统觉”“同感”“移情”等“视域互换”来实现的。海德格尔所谈的主体间性是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的共同存在以及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主体间性理论中提出了“视界融合”“对话”“交往”,使得主体间性从认识论层面转向了实践层面。在班级管理中,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通过“共情”地“对话”“交往”达到“视界融合”,从而共同构建有意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班级不再是个模糊的概念、规训的组织场域,而是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共同体。
参考文献
[1][4]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北京:首都
师范大学,2011.
[2][5]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
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4.
[3]高宜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5.
[6]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
学,2007.
[7]包亚明.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9]孙淑桥.以人为本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J].长春
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2(4).
[10]陈英芳.基于自主管理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型班级
管理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8).
[11]沈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人性化量化管理研究[J].现
代商贸工业,2010(24).
内容摘要:要想创立独具特色且富有竞争力的商业街,只重视其功能价值是不够的,消费者的心理和审美等精神层面的需求理应得到重视。本文深入探讨了商业街潜在魅力、文化属性、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者价值之间的理论关系,以期对商业街魅力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商业街 文化属性 消费者需求 集聚印象
今天,商业街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商业功能越来越趋同,大多数商业街特色不足,相当多的商业街忽视了消费者需求的巨大变化,因此在其发展中显得魅力不足。一条商业街应如何吸引消费者,进而维持其自身魅力呢?本文把商业街充分挖掘原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传统风貌的商业建筑,发挥商业街在商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等方面的文化属性,作为其获得差别竞争力与保持持久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来进行研究,并在集聚印象理论基础之上将文化属性作为切入点,从研究商业街文化属性与消费者需求关系来解释商业街魅力的形成。
研究背景
商业集聚也叫零售集聚,是一系列零售店铺在地理上的集中,商业集聚小到集市、自由市场,大到城市中心商业区、商店街以及购物中心。其中商业街作为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结合体,被称为“商业博物馆”。商业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与其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市容景观、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的高度融合。
在商业街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除来自其它同类商业街的强有力竞争外,还受到来自购物中心等“规划型商业集聚”的挑战,传统商业街等“自然形成的商业集聚”面临着发展的重重困难,正在不断衰退,这已成为商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Baker,2006)。
对自然形成的商业街进行规划,其目的是强化商业街的特性,以增强它的竞争力,但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商业街给人“千街一面”的感觉,但也有如北京王府井和前门、陕西西安西大街、上海南京路和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等,风格独特且顾客如织的商业街。这些国内知名商业街,“无不是一幅幅多彩的商业与文化交融的历史画卷”:王府井大街―老北京风貌;前门大街―老字号汇聚;上海南京路―海派文化;西安西大街―盛唐风韵;哈尔滨中央大街―异域风情。以西安西大街为代表,西大街上有钟楼、鼓楼、城隍庙等许多名胜古迹,还有许多老字号店面,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对提升整个商业街的文化氛围、带动商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来到这条商业街的消费者,除了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满足自身的需求外,还获得了许多购物之外的乐趣,让消费者获得巨大的精神满足。西大街的繁荣发展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深思,在今天一条商业街能否吸引消费者的驻足和忠实惠顾,已经成为商业街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高度关注的问题,把目光聚焦在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需求上,已经成为商业街保持恒久魅力的重要因素。
商业街文化属性与动态变化中的消费者需求
商业街存在与发展即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人为本的商业理念,是商业街发展的源动力。要充分考虑商业街消费者的需求来研究商业街的魅力问题,就必须弄清现阶段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此时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商业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践中,时代在变,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变,商业街成功发展的关键就是必须了解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必须要回到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和制定经营战略,否则不会取得成功。菲利普•科特勒认为需求是市场营销科学发展的原点。哈佛大学的泰德•李维特认为必须重视消费者的需要,人的需求是可以被激发的,并且消费者的需要随时可能改变,它是一种运动状态。消费者的需求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剖析消费者心理不难看出,只有在满足消费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对其产生吸引力。消费者的需求决定其消费行为,消费者会采取行动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此时消费者感知到的集聚印象与其需求相一致时,会促使其消费行为的发生。积极地去挖掘消费者的真实想法和真正需求,可以促进商业街的持续发展。
通过对消费者需求问题的剖析可知,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物质的消费和满足仅仅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保障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人的精神需求才是最高层次的。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穿暖的中国消费者已不仅仅满足于追求有形的物质,更加追求高层次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注重精神上的自我调整,开始注重追求心理的愉悦、精神的满足、美的感受,即精神文化方面的归属。当前,不但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研究放在了满足消费者物质层面需求上,还要关注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购物不仅仅是一种以纯粹的理性计算为动机的经济交易,而且也是一种闲暇时间的休闲活动。在选择商业集聚时,消费者会对集聚传达的各种信息,包括人文、历史、商品、便利性、建筑等做出感觉上的初步判断。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但要重视商业街的功能价值,也要重视消费者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这已经是当前商业街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商业运行中,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因而它无可回避地影响着消费者的活动。社会学认为文化的最基本特性就是具有创造性与传递性,传递性是创造性派生出来的,所以只能从创造性中寻求文化的本质。
文化以其独特的演化痕迹和独一无二的身份象征和见证,成为商业开发价值逐渐凸显的原因,文化成为商业寻求发展后劲的“法宝”。商业的文化附加值越高,它的价值越高。目前,随着商业地产的蓬勃发展,许多大型商业集聚相继问世,它们规模大、商品全、功能多,但是却表现出同质建设、没有个性,在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商品消费欲望后,很难再找到发展的后劲,缺乏核心竞争力。与这些多功能购物中心相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标志性的人文景观,洋溢着饱满的人文精神和驰名中外的百年老字号的商业街,存在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其中有一些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受到人们的青睐。文化是商业街的灵魂,已成为商业街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挖掘文化的内涵,防止文化的流失,成为当今商业街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其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决定商业街魅力的重要因素,其内涵极其丰富并充满多元化特点。在商业街文化元素中,包括体现商业街物质形态的传统建筑文化、传统街区文化和空间形态文化等的有形文化,以及形成商业街人文环境的民风民俗、传统价值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等的无形文化。商业街的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等凸显了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地方文化的风格各异,有利的形成了商业街的独特风格,并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最有力的武器。
文化迎合了现代社会消费者精神方面需求的变化,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消费者体现自身价值的方式之一,在商业街魅力研究中引入文化,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双重需求的结果。
基于集聚印象理论的商业街潜在魅力研究
对“印象”的研究最早始于对店铺印象的研究。自1931年雷利提出“雷利法则”开始,Martineau等研究者也将研究的视角放在了该领域。雷利认为潜在魅力是零售设施具有的质量,是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积极影响的因素,是消费者对零售设施的主观反应。1962年美国学者Huff建立了“哈夫模型”,在该理论中引入了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在“哈夫模型”中用零售设施规模衡量潜在魅力,即把卖场面积作为潜在魅力指标,但潜在魅力仅用规模来衡量未必全面(吴小丁,2001)。零售设施的魅力应是由设施自身特点、所在地特点和商品特点等多个要素决定的。早期的学者对“印象”的研究认为,环境属性能引起消费者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对店铺的印象,从而影响其消费行为,环境属性主要包括店铺布置与建筑、象征与颜色等,其中有些影响因素就与文化密切相关,如地域特征、人文历史和传统建筑等。此后,大量的学者对店铺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大量的研究。Anselmsson(2006)从消费者行为学研究角度出发,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以及对消费者感知的测量来解释消费者的惠顾行为。
但此时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集聚内具体的店铺研究上,如研究如何使商业街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们尽其所能提高店铺的魅力,而忽视了从店铺间或集聚层面来考虑对消费者的影响(Teller,2008)。还有一些学者把购物中心等商业集聚作为一个单个店铺来进行研究,而忽视了商业集聚自身所具有的真正特质。有的学者在其研究中证实集聚中类似于印象这一变量对消费者的商业集聚惠顾行为存在重要影响。有些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随着购物中心等新型商业集聚类型的出现,消费者对店铺印象等不断进行补充的同时,也面临着解决集聚间激烈竞争的问题,原有的店铺印象理论已无法解释商业集聚是如何吸引消费者的。当不同商业集聚内大量相似的店铺摆在消费者面前时,消费者不可能一一对其详细评价,而此时唯有先进行集聚选择,消费者会首先选择其感知的有潜在魅力的商业集聚,再在其中进行店铺选择。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在其研究中证实了这一观点。
既然对消费者而言集聚选择会先于店铺选择,那么消费者感知到的集聚印象就会影响消费者的惠顾行为。如果消费者感知到的集聚印象与消费者的购物需求相一致,那么集聚印象就是影响消费者惠顾行为的关键因素。由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研究的目光放在了集聚印象问题研究上。
国内外大量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进行商业集聚印象研究与评估,对商业集聚潜在魅力的提升、消费者吸引力及自身竞争力提高等都起到重要作用。之于消费者,商业集聚的易达性、停车、店铺组合、环境刺激等都会丰富消费者的购物经历(Kim,2002)。商业集聚内各店铺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经营意图,然而也会形成商业集聚整体的某种风格或者个性,即商业集聚的“印象”,且这个印象是可以被量化的,后续学者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进一步证实了环境属性中的传统文化属性对消费者感知集聚印象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惠顾意愿(Teller,2008)。
结论
在商品流通领域引入文化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极为广阔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虽然已经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发展的需要对商业街文化问题做了研究,但在该领域进行文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却并不多。
本研究将文化作为切入点,结合消费者需要、消费者惠顾与消费者感知来进行集聚问题研究,通过研究文化属性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商业街潜在魅力之文化属性对消费者惠顾行为的影响。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商业街文化属性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并最终为商业街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小丁.哈夫模型与城市商圈结构分析方法.财贸经济,2001(3)
2.Anselmsson,J.(2006).Source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with Shopping Malls: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Customer Segment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tail, Distribution and Consumer Research16, no.1
3.Baker, R.G.V. (2006).Dynamic Trip Modelling. FromShopping Centres to the Internet. Springer, Dordrecht.
4.Kim,Y.-K.(2002).Consumer value: an application to mall and internet shopp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30,no.11/12
5.Teller,C.(2008)."shopping streets versus shopping malls-determinants of agglomeration format attractiveness from the consumers' point of view."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tail,Distribution and Consumer Research vol.18 (NO.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