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范文

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

第1篇: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范文

英语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把阅读教学过程分为三步呈现:pre-reading, while-reading,post-reading。

一、阅读前——激活知识(pre-reading)

通过课前阅读活动,我们要让学生们明白我们在精读之前要做的任务或活动。

1.巧预测,排除阅读障碍

预测是一个重要的阅读技巧。如果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预测有目的进行阅读,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预测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完成。比如在教授新概念英语青少版1A《Just like you!》一课时,教师先呈现文章中的六幅图,让学生预测阅读文本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的欲望。

2.晓背景,创设真实的场景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话题。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前对学生扩充相应的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之一。教师首先应明确交际的专题和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问答、介绍、对话的形式来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储备。牛津英语教材中的主题是学生熟悉的,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所以阅读的障碍相对要小一些。

(2)师生对话,扩充背景知识。有些阅读课文中没有插图或课文插图不能很好地体现课文的重、难点。那么以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Free talk就可以巧妙地将背景知识传递给学生。

(3)鼓励学生平时搜集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话题,如季节、问路,自我介绍等。让学生查找并搜集相关的背景文化信息,并在同学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也是一种有效扩充学生背景文化知识,帮助阅读教学开展的方式。

二、阅读中——增强理解(while-reading)

1.分步进行语言项目训练

教师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达到 “四会”要求、功能句等语言项目分步进行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和交际性操练。借助图片、实物、教具等进行单词认读。通过形式多样的机械操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常用的游戏有摸物说词、看口型或表演猜词、拷贝不走样听音传话、图片快速闪动、听指令做动作等,力求多种感官协调互动,使学生学得活泼扎实有效,牢固掌握词汇。将新的语言功能句型呈现给学生时,可以通过以旧带新的方法呈现,如在教牛津英语5A《A camping trip》时,可以先通过复习“I have…”句型,然后问学生A:“What do you have?”导入新授句型,再根据学生A的回答,问学生B或C:“What does he / she have?”最后再分层设计小的任务予以训练。

2.掌握并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正确的阅读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开发智力,还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情感和意志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在阅读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为他们终身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3.鼓励学生善于发问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及效率。《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二级目标中,对读这一项语言技能的描述中就提到: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我们可不要小看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恰恰是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并发现问题的过程。教师可鼓励学生发问,并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并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可以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阅读后——巩固扩展(post-reading)

阅读后的任务应该使学生基于所学知识产生新的语言输出。

1.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是学生对已学文本的一种语言输出。是指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将文本的内容表达出来。这种再现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看图复述,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改编成chant或rhyme等。比如在教授《Halloween》时,我提取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把它编成了chant,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2.角色扮演

学生能够根据文本所提供的信息,把整个故事表演出来,这样既是对所阅读文本的巩固,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说英语、讲英语的欲望。

3.小练笔

小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和写。听和读只是语言输入两种不同的形式,最终要转化成语言输出,阅读才有意义。而“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以读促说、以读促写”。

第2篇: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重视阅读,喜欢阅读,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与特点进行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活动中,需要仔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摸清学生的学习规律,并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规律,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在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转换,教师在了解学生大体处于感性认知的阶段后,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感染力强的文章,或者抒情散文一类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依靠强制性的方法让学生阅读,而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规律,灵活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持续的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阅读教学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笔者在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中,先摸清班上学生倾向于感性阅读还是理性阅读,然后,依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在得知学生偏感性阅读的情况下,笔者选择了余秋雨的《都江堰》、《风雨天一阁》、《白发苏州》等文章让学生阅读。在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之后,笔者再根据学生的阅读偏向,选择不同的文章让学生阅读。通过这一教学策略,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坚持以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内容、文章的主旨学会文章的表达技巧之外,还需要让学生熟悉阅读的技巧,获得阅读的能力。小学生需要用到的阅读方法主要有四种,下面对这四种阅读方法进行分析。(1)快速阅读法。笔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使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非常低效,还影响了学生整句、整段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2)目标阅读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似乎只是在认字,而不是在阅读,当学生阅读完时,完全不知道文章在讲什么。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前,需要设定一个目标。比如,在学生阅读《都江堰》一文时,要求学生找出都江堰的建造者是谁,弄清建造都江堰的作用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学生使用目标阅读法阅读文章时,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把握。(3)精细阅读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按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学生多读几遍就自然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一些文章不理解时,让学生使用精细阅读法,多读几遍文章,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4)以意逆志阅读法。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从片面理解整体的情况,学生常常从诗句的单个词语、文章的单个段落来概括全文的立意,学生的这种阅读行为阻碍了学生对诗文真实内涵的理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以意逆志阅读法,让学生从诗文的整体来理解诗文的真实内涵。例如,笔者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普遍较慢,在对文章的理解时,总是以一句话或一段落来概括文章的主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使用快速阅读法叫学生怎样快速的阅读,在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之后,使用以意逆志阅读法,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来对文章主旨进行把握。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学生各方面的阅读能力都逐渐增长。

三、巧妙的调整阅读步骤

在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主张“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的前提是对“序”的灵活调整。阅读的主要步骤为:初读(速读)、精度、悟读、熟读。在学生阅读文章时,首先需要初读,在初读的过程中,笔者主要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生字生词进行标注与熟悉,大概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学生在大略的浏览了一遍文章之后,需要对文章进行精读,精读指的是,学生弄懂生字生词的意思,对文章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向教师求教,并且了解文章的结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熟悉文章的中心思想,欣赏文中的一些美词佳句,对文章中表达的东西产生一些疑问。在精读阶段完成之后,学生可以进入更高一层次的阅读:悟读。悟读即是领略学生的一些思想情感,明白文章背后表达的含义。在悟读之后,学生需要对文章进行熟读,通过不断的朗诵,了解文章整体的脉络,结构,思想感情,以及熟悉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笔者在阅读教学课堂中,给学生布置完阅读任务后,会灵活调整学生阅读的顺序,或者直接省略、合并阅读的步骤,在《桂林山水》一课的阅读教学中,笔者直接省略了初读阶段,先在黑板上将学生没学过的生词写出来,并让学生熟悉,然后,让学生进入精读阶段,在这一阶段的阅读完成之后,笔者让学生进行段落的划分,并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让学生进入悟读与熟读阶段。由于笔者在阅读前解决了生字生词,学生的阅读速度有了相应的提高,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入,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与阅读能力。

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尽量摸清学生的阅读偏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方法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避免一味的采取灌输式教学,尽可能的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学生阅读步骤方面,不应只死板的要求学生按照一种步骤进行阅读,可以根据文章的类型与内容的不同,采取灵活的阅读步骤。

参考文献:

[1]孙秀丽;;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3期。

[2]沈小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3]蒋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才智;2010年06期。

第3篇: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阅读;目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51-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的是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无法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活动中,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加深阅读的理解和体验,做到有所思有所悟,使情感得到熏陶。要注重学生心理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生一道体验语文的魅力。

一、中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中段阅读教学处于小学低段和高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的过渡性,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知识由浅入深,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个性化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即在阅读活动中让学生自我探究和体验,强化阅读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整体水平。在中段阅读教学中,低效行为依然存在,一些教师无法把握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有的甚至模棱两可,致使学生在知识积累、情感体验、能力提高等方面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其关键原因就在于语文老师对于中段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不明确,导致在运用教学策略方面针对性不强,甚至出现偏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所以,探究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与策略,旨在聚焦课堂,指导中段语文教师明晰中段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及重点,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推动区域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应抓住三个要素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是一个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的,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感受、理解、赏析、应用能力为重点,相互联系,不断提升的目标体系。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一是培养小学生独立阅读的基本能力;二是达到一定的阅读量;三是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将基于新课标要求,进一步明晰小学中段(3―4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结合教学实践,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重点要抓住三个要素:第一,学生的感受能力。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二,理解感悟能力。能结合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文中表达的作用。把握课文大意以及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在文本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知识积累能力。积累所学课文中优美词句和课外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以上,养成读书的习惯,乐于与人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探索行之有效的中段阅读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就是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方法。中段阅读教学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情境教学,激发兴趣。优质的课堂教学来源于对课堂的高度掌控和操作。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之间互动过程。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力争创设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了,自主合作探究就越容易开展。创设情境的基本思路: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情趣,以建构具有教育性、感染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心理。

2.合作交流,体会感悟。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这一阶段更多地学会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比如教学时让学生以组或班的学习形式进行讨论,抓住中心词或中心句,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然后让他们体会和感悟,并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他们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感受语言的优美。

3.质疑问难,突破难点。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一定存在疑难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质疑讨论,围绕确定的探究焦点,引导学生再次深入读书,寻求问题解决。课堂中,问题出现的地方,往往是课文的难点所在。教师不能草草收兵或避而不谈,要有针对性的突破难点,可以采取随机提问、深入交流、点拨导学、多读感悟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显示学生的思维过程,继而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在结合全文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导致疑难的原因,使难点得到有效解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依照这样的思维过程,课堂教学疑难将很容易被清除。

4.拓展延伸,巩固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小学中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并具备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的能力。作为老师,我们就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只注重教材,忽略拓展延伸环节,阻碍和影响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发展,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借助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条件,正确诱导,让课堂焕发生机,让幼小的心灵,迸射出思维的火花,从而点燃生命的激情。

第4篇: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 小学英语阅读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交际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阅读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不仅能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开阔视野,获取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能力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有助于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学习策略进行分析,为今后的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许多高段学生都有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如:阅读时唇动和低声读、用手指着所读内容、不断回读、脑袋摆动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阅读速度,进而影响阅读效果。还有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兴趣不高,总是呈现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一遇到生词或面对第一次出现的新句式时,就感到恐惧和不安,认为看不懂阅读材料,甚至看都不愿意看。大多数学生在独自阅读材料时没有合理有效的方法,阅读效率低下。再者,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的时间有限,在课外使用英语的面比较狭小,没有形成一定的英语学习氛围。

2.教师的教学现状。大多数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很多时候把阅读课上成了语法课,过多地讲解生词,过于重视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忽视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训练。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在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却是学生思维最紧张活跃的时刻。

2.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可以对答如流,但是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却不强。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及效率。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机会提问,目的就是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如在PEP第七册第五单元Part B Let’s read的教学过程中,在了解了一些学生的家庭情况后,说:I’m your new teacher.Do you know some thing about me?If you do,you can ask me some questions.这样,给学生的提问创设良好的情境。

3.培养学生整体理解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难句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一碰到生词、难句就追根刨底,孤立地思考,甚至想把它译成汉语才罢休,则不但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首先通过题目、图示、上下文及构词法等,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抓关键词的能力,如在阅读时,注意事物(what)、地点(where)、人物(who)、时间(when)、怎样(how)、原因(why)等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对于英语阅读材料中的生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因此,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入手,越过少量生词、难句造成的阅读障碍,领会文章的主体思想,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然后从整体上对词句进行推敲,攻克难关,最后回到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的良好阅读习惯上,使阅读从感性认识进一步升华形成理性认识,从而加快阅读文章的速度,提高对文章理解的正确性。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多种渠道

1.教师仅仅教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收集资料,为学生提供能够增长见识、提高阅读能力的语篇材料。紧紧依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的,于是课外阅读就成了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要鼓励高段学生定期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书籍,同时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实践证明,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给学生课外拓展语篇的同时还应给予一定的任务,如:(1)给语篇取个小标题;(2)回答与语篇相关的几个问题;(3)联系上下文猜几个生词的词义;(4)判断与语篇相关的句子。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2.复述是指学生在充分理解所读或所听语言材料的基础上,用口头语言将材料重新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所以,为了考查学生综合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内容的复述,借助重点词汇信息、简笔画图片信息和问题信息等方式,唤起学生的旧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增强学生内化语言的能力。

3.规定阅读环境。一是要默读。只有在特别安静的环境下阅读,学生才能精神高度集中,不受其他客观因素的干扰。二是要“五分钟”。在这样的时间内,学优生能把课文细读三遍以上,有一定的阅读效果;中等生能把课文看明白,并正确地答上课后的习题;后进生会发现若干个难点,即使是“跳读”过去,仍能猜个大概,“猜词”技能在这得到一定的训练。

总之,学习知识需要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的沉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传授学生最佳的阅读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策略,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相信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平时勤加练习,一定会突发猛进,为今后的英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英,黄艳明.英语新课程教学设计[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

第5篇: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范文

关键字:合作学习策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前言: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创造性和实践性的主流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性别、个性和能力特点等将学生混合编组,形成一个异质的学习团体,每个团体成员都有共同的学习目标,从而协同努力。合作学习逐渐融入到我国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提供给小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小学生在合作与互动中发展语言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一)注重语境体验与语言实践

阅渎是一个获取语言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建构知识的能力决定,而不是由背诵老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决定。语文学习事实上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也是学生交际能力、言说能力、表达能力的形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小学生的读为主,小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要研究汉语的基本形式,更多的是反复诵读、熟读精读,在语境中整体把握课文,明文达义、因文悟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唤醒小学生对语言的惊奇和敏感以及创造的勇气和力量,通过教师的引导,小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现和自我创造。通过语境体验与语言实践,小学生获得对汉语本身以及社会相关知识的直接感受与深刻体验。通过阅读课文来引导小学生积累与丰富自己的语言是小学生最为重要的一种语言学习途径,因为课文收纳了许多文字、词汇与语句,能够为小学主语言的积累与丰富提供语言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目的是促使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形成,而不仅仅是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合作学习策略强调师生在互动的对话和交际中增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丰富小学生的语言内涵。

(二)注重思维培养与个性发展

伴随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以及生活的丰富,小学生的团体意识逐渐增强。小学生正开始全面接触汉语、规范地学习汉语、审美地感受汉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提供给他们充足的语言交际的平台和氛围,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调整课堂教学,增强课堂调控艺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旨在促进小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借助即兴发言、课外鉴赏与改写等多种合作形式,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老师的讲解与分析充斥着课堂,教师不进行相互讨论就匆匆归结,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是互动的,学习能动性、个性以及探索意识都得到有效发展,兴趣爱好、特长和才华等也都得到了充分的显示,从而激发出来许多新颖、大胆的观点,学习效果也远远超过传统学习。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合作学习的标准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要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情感性与形象性。语文的课程内容、性质与规律都与其他学科不同,因此,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和操作策略都应该体现出语文的品格和阅读的特色。合作学习不仅使小学生自觉地关心汉语和运用汉语,而且还促进了小学生理解汉语和生成汉语,维持自觉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以深层次的认知参与,积极的情感体验,根据”特长互补、兴趣相近”的原则,协同合作,真正突出语文阅读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与实践性。

(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

合作学习的关键之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由传统的权威者的角色逐渐转变成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是明确地指向已有的结论,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恰恰不能将学生的学习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信息,补充相关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质疑某些已有的结论,大胆创新,探究不同的结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通过阅读,使小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感图式,以及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信念,然后让小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与实践中,自主地阅读和表达。

(三)学习评价的转变

在合作学习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转变了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自主中主动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洋溢着更多的诗意与天真,呈现出非逻辑性和混沌性。阅读教学是小学生人性启蒙与智慧铸炼的天堂,更容易唤起小学生的感性,启迪小学生的灵性,发掘小学生的悟性,提升小学生的人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方面,对合作学习的结果,语文教师要用激情的语言进行真诚地赞扬和评价;另一方面,这种评价要着眼于整个集体,不宜过分渲染,流于形式,要让小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评价的质量与价值。通过合作学习,把评价的重心由关注学习的结果转向关心学习的过程,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鼓励集体合作。

参考文献

[1]徐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常见问题及对策[C].//北京市区县科研人员第二届(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722-727

[2]尹利华.浅谈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四部曲"[J].新课程(小学版),2010,(8):143

第6篇: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范文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将“留白”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寻求一种新的教学策略,以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策略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留白”的基本内涵

所谓“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可以达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留白”可以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还可以赋予创意以广袤深远的意境,更可以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把“留白”艺术借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留白”。它是让教师有意识地遵循“虚实相生”等规律,利用文本原有的艺术“留白”或将“留白”手法运用于教学之中,在教学时留有余地,布下空白,以此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以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留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互动合作,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在过程中注重学生自我体验和感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留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四步”运用策略

通过课题的实施探索出了“留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四步”运用策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留白”四步运用策略是指其基本操作程序,即“取向探究解惑总结”。当然这不是一层不变的,要注意根据教学实际,有机的结合于教学实践之中。

1、取向:创设情境,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留白”处成为凝聚学生注意力的焦点。

“取向”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留白”中,“留白”的价值取向。它在于提出具体的教学任务,将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留白”的任务之中来。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留白”成功与否的指针。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留白处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所提问题要适当,既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特征。如笔者在备《山中访友》一文的导入“留白”时,是设悬念导入“留白”?是故事导入“留白”?还是……。执教者必须有价值取向。

2、探究:导向入境,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留白”处变为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天堂。

“探究”是指在已经“取向”的基础上,沿着价值取向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索,认真研究。它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留白”所引发的问题情境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联系自身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感悟教学“留白”处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在这里教师扮演了协助者、促进者的角色,他是从属于学生的活动的。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留白”成功与否的基础。如笔者在执教《草船借箭》一课时,突然有一位学生质疑:“我觉得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要在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用后再归还’。不是‘借箭’是‘骗箭’”。王军老师觉得这一“矛盾”很有讨论价值,便随机在此处留白,让大家就此展开辩论,学生们大胆探究、各抒已见、争论不休。有学生说:诸葛亮是正义之军,不能用“骗”这个字,用“借”非常恰当。有学生说:未经别人许可是“骗”就是“骗”。有学生说:这儿可以用“取”,曹军自己送上门来的。还有学生说:用“拿”,更能体现出诸葛亮的智慧……。

3、解惑:释放时空,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留白”处成为发展学生创造力的舞台。

“解惑”是指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的多元解读或探索的困惑之处,依据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共同分享,解除困惑。在这一环节,要注重展示学生思维过程、探索过程的独特性、层次性和创造性。学生对“留白”处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解惑”为学生提供了解释说明自己的观点、分享学习成果的机会。教师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之时,也应注意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当学生的理解偏离了价值取向时,教师要作适当引导。“解惑”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留白”成功与否的保障。如笔者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与学生交流到“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时,有学生认为:女孩到天堂了,所以她很高兴,“嘴上带着微笑”。有学生说:这是女孩的幻觉,她很开心。有学生说:死,应当是最可怕的;女孩的这一笑,衬托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在学生充分交流发言后,邓老师围绕本课的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现状,引导学生体会当时作者写这篇童话的用意,让学生感悟这一“微笑”的真正含义。

4、总结:及时评价,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留白”处变为提高学生自信心的跳板。

第7篇: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范文

1.以精彩的导读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的策略

1.1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根据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进行讲解式导读。导读的要义是“精彩”。中小学英语阅读文章涉及面广、内容多,体裁有散文、诗歌、书信、日记、说明文、故事、人物传记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内容、体裁精心设计导读,采用多媒体信息媒介搭建阅读情景平台,展示反映阅读材料的图像、图表,甚至配上相匹套的音乐,营造演绎语言的空间,通过有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讲解和创设情景的优化重组,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之积极阅读、渴望阅读,从而最大限度地建构自己的理解,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

1.2针对难度较大的文章,设置悬念进行讨论式导读。例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将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与环保联系起来。他们热烈地谈论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现实表现,提出了许多解决的方法、建议和自己应该做的事。由于问题引导得当,激起了学生的思维浪花。通过讨论式导读,学生激活了原有知识,吸取了新的信息和经验,从而跃跃欲试地盼望阅读。这就为提高阅读效益、建构知识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1.3尝试建立、扩展图式策略。建立、扩展图式策略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形成与所读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增强对篇章的联想和理解。换言之,即教师要提供机会唤起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同时还要拓宽与信息相关的背景知识。建立并扩展图式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主要方法,并结合教学举例说明。

2.以恰当的阅读教学模式来概括信息的策略

概括是更广泛、综合性更强的认知活动。概括信息的阅读教学模式如下:

2.1认识概括的性质是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主要信息。

2.2明确概括信息的四条规则。①确定主要信息;②去掉多余信息;③浓缩有用信息;④用一段话和一句话来表述。步骤是:①将主要信息和关键信息联系起来,组成连贯的句子,形成能反映此段内容的几句话;②再将每个段落的几句话组成有层次结构的短文;③最后在短文的基础上概括成反映课文内容的一句话。

2.3讲解并示范搜寻关键信息的阅读过程。指导学生按照以上概括信息的四条规则,用一段话和一句话对课文进行概括,概括课文的时候,也可借助图表或图示的辅助办法来捕捉主要信息,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种方式的主要功能是要求学生利用图表或图示来回忆所读文章内容,对其思维活动的激活可起到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效果,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以扎实的课外阅读来提高英语水平的策略

语言课堂教学活动可分为两大类: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入(input)类和鼓励学生运用语言(output)类。语言的输入靠听和读,语言的输出靠说和写。输入与输出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听和读,输入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输出的准确、流利和多样化。同时,语言输入的重要作用在于其输入的语言材料对学生听、读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以扎实的课外阅读来提高英语水平的策略,丰富学习者语言材料的输入,对提高阅读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

这一策略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广泛收集、选择适合学生程度,又不局限于教材的、语言地道、准确的多种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尽量多接触真实语言的机会,通过大量阅读活动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天安排适当时间(视学生情况而定)阅读课外书籍,长期坚持。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学生频繁地接触各类词汇、句型、语法,可以触类旁通,扩大视野,深化知识,有助于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和持久性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对此,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根据不同学习阶段、教学目标的要求,由浅入深地推荐生词不超过3%的中外出版的简易英语读物,且要图文并茂、富有情趣。

(2)有布置、有要求、有检查,锲而不舍地实施。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若干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和讨论,学生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看到自己抓住了哪些,又漏掉了哪些,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以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而且,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各种观念加以组织和改组,有利于学生建构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比自己水平稍高的成员的交往中将潜在的发展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更大的发展可能。

第8篇: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组合,然后教师指导学生一起阅读,并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提升其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兴起,经实践证明,群文阅读相较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有了很大的突破,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够按照一定的主题线索,领会一组文章的主旨思想,还能够在阅读中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基于此,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为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时间长,阅读效果却并不明显”的矛盾局面,纷纷开始了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索。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意义

首先,群文阅读可以稳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数量。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的阅读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还应该在六年制中积累不少于150万字的阅读量,而对于这一目标要求,单纯地依靠教材的文章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而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利用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在一堂课内阅读4-5篇文章,进而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其次,群文阅读可以合理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速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也有所提升,但是目前许多小学生由于还没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普遍存在着阅读的速度偏低,信息获取的能力较差等问题,而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完成多篇文章的精读,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提升其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最后,群文阅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时间通常很短,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教师的讲解与提问上,这样僵化地拖延阅读时间必然会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失去兴趣,而群文阅读则通过阅读量的增加,将阅读教学的时间交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多读、多思中形成阅读的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围绕特定主题,构建群文阅读的载体。文章是群文阅读的载体,而如何选择文章,形成群文阅读材料则考验着教师的信息整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群文阅读载体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相应的选择标准,即在选材角度、主题思想以及文章数量上要恰当,以保证群文阅读符合小学生的基本认知;其次阅读范围要以教材为核心进行筛选,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课堂上所学的阅读方法,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最后,要保证阅读质量,精心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精美文章。如学生在学习了《丑小鸭》一课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体裁,为学生精心挑选《豌豆姑娘》《白雪公主》《拇指姑娘》等经典童话故事,并让学生在对比中进行群文阅读,而通过这样的阅读设计,学生不仅进一步领会了课文中关于丑小鸭最后变成白天鹅的深刻寓意,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合理安排顺序,保证群文阅读的效果。在群文阅读中,许多教师为了所谓的“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而将几篇文章一股脑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顺序,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阅读往往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则是由于人类的认知规律遵循着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过程,而小学生还不具备开展渐进性阅读的意识,往往采取随意的态度开展阅读,而由于文章的难度各异,学生在理解中必然会出现跳跃,进而影响了阅读效果。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阅读顺序,以避免随意阅读带来的理解困难。如在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之后,教师可以将《桂林山水》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作为群文阅读载体,然后利用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先一后二的顺序,以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三)注重方法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群文阅读需要科学的阅读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应该注重方法引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读写结合是深度阅读的有效方式,因此,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利用主题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记录、批注,如在遇到好词好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专门的笔记将其记录下来,以积累成写作素材;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写作任务,用阅读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了《翠鸟》一文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了问题:文章用了哪些词语描写了翠鸟的美丽小巧?文章中用哪三个比喻句来描写翠鸟的羽毛?你喜欢小鸟吗?请依照文章的描写方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种你喜欢的鸟类。通过这样的写作安排,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了双向的提升。

之,将群文阅读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具有双向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学习科学、正确的群文阅读策略,以激发学生群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进而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程军.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08:97.

第9篇: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 语文阅读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47-02

前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他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能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我国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到要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阅读能力就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指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课堂教学过度依赖教材

和语文其它方面的教学相比,阅读教学的灵活性更强,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不是让他们背诵课文,所以教材中的文章只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许多语文教师是“教材写什么,课堂讲什么”,对于教材中的重要学习课文,不论必要与否先让学生把大段的文章背诵下来,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对阅读资源的开拓和创新,过于流于形式[1]。

2.教学思路落后

当前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置,同时过于强调学生的刻苦学习。一些教师在课堂中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爱听,是否有疑问,是否有意见。这样以来,一方面教师讲的十分辛苦,另一方面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重视课外阅读积累

阅读教学的教学素材不应该只关注教材的内容。教师在利用好教科书的前提下,需要合理的引导学生去主动搜集资料,阅读课外文章,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生词、生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相关生活经验或者浅显易懂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在开展“叩响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时,引导学生搜集他们喜欢的诗歌;在讲解“人物描写一组”时,可以指导学生读简版《西游记》或者《水浒传》等,指导学生摘抄印象深刻的内容,并且简单做读书笔记。这样以来,既能让他们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可以促进他们写作技巧的提升,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2]。

2.设计有效的阅读形式

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需要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为了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熏陶,教师需要对文章的重点和精华部分进行示范性的阅读。如果文章中含有比较难理解或者负责的段落,教师需要的使用领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读顺、读通,让学生才不同的声色和声调上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层次。对于自然多较多、篇幅较长的课文,教师可以指导班级学生进行连续读。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理清文章脉络和其中的线索,并且提取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默读,并且细心品味句子。同时,也可以使用小声自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描写生动、语句优美、含义深远、画面集中的地方。对于故事情节和对话居多的文章,可以应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而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理解文章内容。对于精彩语段、诗歌、警句,可以使用齐读的方式,进而活跃气氛、激发灵感、强化记忆。阅读的方式有很多,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并且选用合理的阅读方式,进而让学生读通、读熟、读懂,进而在阅读文章中收获知识。

3.重视“写”的训练

在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同时还有精美规范的语言,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需要明确的是:阅读教学中所说的“写”和写作教学中的“写”具有不同的内涵[3]。阅读中的“写”指的是根据课文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而写出的片段性的感想,属于一种练笔,这种练笔耗时少、收获大、目标明确,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度理解,并且把握文章中的语言形式。所以,这样的“写”,“言之有情”,“言之有物”,同时和“读”相得益彰。比如在讲解《触摸春天》的过程中,手指悄悄的合拢,拢住了蝴蝶,她的脸上充满惊讶,这个时候,她会想些什么呢?她想说什么呢?他的眼前是什么样的影像?教师可以抓住此处的语言空白,让学生动笔写,进而进入课文的语境当中,道出文中人物的心理独白,进而激发学生的激情和思维的花火,水到渠成的体会到此时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且把握好文章中向往光明和生活美好的主题。能够应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课文有许多,教师需要抓住文章中心内容,并且融洽的、合理的加入“写”的训练,让阅读教学更上一层楼。

三、结论

综上所诉,小学四年级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时期,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它方面语文教学的成效。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思路,并且加强对创新教学策略的应用,从而切实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沙华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回归――听《李时珍》课后对京、苏两派阅读教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08).

[2] 李洁.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