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生物学培训总结范文

微生物学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生物学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生物学培训总结

第1篇:微生物学培训总结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represent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quality course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It was discussed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quality course on the microbiology teaching, And it was also discusse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quality course to the teachers′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learning ability, at last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several relatio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quality course.

关键词: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

Key words: General Microbiology;quality course;establishment

中图分类号:G40-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78-01

0 引言

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生命科学类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微生物是研究生命科学基础理论问题时的主要“模式生物”,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根本任务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发现、利用、改造以及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造福于人类。做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应对其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具有一流教学团队、一流教学手段、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1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历来是学校教改工作的重要部分,师资队伍的优劣也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应该由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主持,通过该课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支拥有较高教学水平、教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对参加课程建设的青年教师要高标准、严要求,让他们多参加听课和说课,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让他们积极听取相关的学术报告,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1.2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相关的网站(或页),把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讲稿、参考文献、课后思考题、教学录像等上网并对学生免费开放,建立学习自测系统,使学生能随时在网络上做题,并检测自己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找出自己的不足以强化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

1.3 重视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目前我们的普通微生物学已经采用了国家级规划教材。

1.4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在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教师的自我评价机制,比如设立教学反馈表,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后,让学生当堂回答本节的重难点知识,通过检测,找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今后更合理、有效地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另外,还要建立学生的评教机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并及时做好调整,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精品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1.5 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精品课程配套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部分,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精品课程实训的要求,给学生提供模拟的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让学生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升华。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与相关企业单位协作,把理论知识搬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如酸奶的制作、啤酒的生产等均可让学生参与到相关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去。

2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2.1 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实施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能够促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及时、全面地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带动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并不断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另外,教师在课程建设中还可以促进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改善知识结构。

2.2 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新的教学手段再加上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可以在欢快的气氛中学到丰富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精品课程建设还要求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网站,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浏览网站,在建设网站时,应首先立足于学生利用网站自主学习这一特点,将知识的引导、传授与复习蕴涵网站之中。例如:提供教学大纲和学习重点,使学生事先了解所学内容;设置电子教材、电子讲稿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理论知识;安排期末复习和在线测试以强化对知识的把握。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考虑教学方式,对各知识点提供重点解析并设置引导性问题。并使学生在网站上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对所学知识得到延伸和升华。

3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已有知识和未来知识的关系。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在让学生掌握既有知识的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探求和掌握新知识;二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微生物教学中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消极对待课堂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而现代教学手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多媒体的强大教学功能,教师变成了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并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三是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微生物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集教学理念、教学团队、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等于一身的整体建设,要想把它建设的相当完善,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杨艺芳.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一些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2月.

第2篇:微生物学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生物学 实验室管理 实验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19-01

微生物学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很强的实验性,而微生物实验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微生物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生物的基础实验课,其实验的理论和方法对现代生物科学的每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现代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学生对生命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生命科学的发展动态有个系统的理解,就必须做好微生物学的研究教学工作。微生物学的教学关键还是实验研究,然而一个实验室的设备先进与否,更是作为评定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作为高等本科院校,高效的实验室管理以及合理的实验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近些年我校对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对实验室的管理做出如下总结。

1 增强实验室管理力度,提升教学质量

我们都知道合理的管理章程可为提升教学成果,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动手及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实验室的所有程序是一个完整系统,必须从细节做起,才能达到服务于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目的。

1.1 强化实验室管理,更新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有条不紊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才能创造安全有序的实验环境,从而是实验正常进行。具体实施如下:安排特定人员管理实验室,且制定除院办公室有备用钥匙外,和实验管理人员配带1把,其他人一律不得携带,从而确保了实验室的设备安全。水灾、火灾的防控是实验室管理的基本。高校微生物实验室也建有“实验室安全制度”和“实验人员职责”等制度。便捷的常规管理不但缩减了工作量,而且还降低了工作难度,使效率在逐步提升中。我们要求学生使用试剂后及时放回原处,便于本组同学或下组同学使用。避免了学生使用后随处乱放、不能及时清理的坏习惯,使得每次实验都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这样不但确保实验能毫无差错地开展,而且加大了实验室管理的安全性。

1.2 加强仪器管理,确保实验正常进行

显微镜无疑是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如果管理不当会大大影响实验的进程。因此,在使用前要向学生多次强调务必要安全使用,其他仪器的使用也会同样强调,效果非常明显。为了便于检修,我们将所有的实验仪器都进行了编号,并将各仪器配有使用登记本,要求使用者在使用后及时登记使用情况。然后将其挂在有相应编号的显微镜上,并将显微镜放入相应编号的储藏柜中,这样整个实验室显得特别整洁有序。学期结束前,我们对所有的显微镜实施彻底查看,将需要修理的进行统计,然后将结果提交到秘书办公室,使其能够即时得到修理,确保下学期实验时显微镜能够正常使用。

2 强化实验教学改革,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2.1 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以往的生物教学实验检测过于看重实验报告上的最后结果,却疏忽了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实地动手能力。这种实验导致学生们觉得只要在最后填写的结论是对的就可以,根本不必实际操作,这种实验不仅失去的本身的意义,还大大地扼杀了学生参加实验的兴趣。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为此我们对实验核制度做了修改,将考核内容更改为从熟记实验报告―― 具体操作―― 真实做出实验报告。通过此次实验制度的完善相信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2.2 加强课堂整体连贯性

生物实验课是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课,为了使每个实验达到预期效果。在基础技能培训中,我们将实验步骤按顺序分为:基础实验、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实验、微生物数量的鉴定、细胞大小鉴定和微生物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培养基的制备及高压灭菌实验,该实验中制备的大量培养基可以供后续实验使用。通过整个过程,器皿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将深入学生大脑,以及是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可在原理上更进一步理解每一步骤的含义,在操作上不断领会每个细节的注意事项,这样熟练整个操作过程,养成较好的实验操作习性,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垫下结实的基础。

2.3 让学生自主实施实验

为了锻炼学生实验的基本功,强化学生实验动手能力,需要对《微生物学》课程实验进行优化。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能学到很多底层的操作技能,却无法将所学内容与实践相联系起来。让学生领悟课堂上所学的实验技能,去进一步制定出新的方案,将不同的实验技能做到综合运用。这不光让学生掌握了实验理念,更巩固了实验技术,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积极自主操作技能。

传统理念中,实验前期准备都是由教师们进行,学生完全是被动学习知识,实验课时他们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做下去即可。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学生都是自己着手准备实验,自己动手的学生不但巩固了实验课所学内容,他们的自主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进步,明显高于其他同学,保证了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学生参与准备不但减轻了实验老师的准备工作量,还使学生亲身体验了准备实验的烦琐和辛苦,为他们以后做其它方面的实验和毕业设计奠定了扎实的地基。

3 结语

总之,一节实验课成功的进行和良好的实验室管理是密不可分的。近几年,通过我们坚持不懈地强化实验室的管理与工作方法的改革,收效非常明显。学生不但对微生物学这门看似枯燥无味的学科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进一步调动了教师们对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只要不断强化自己,勇于创新,坚持将实验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消除学生的散漫气氛,实验教学的质量必定还逐渐得到升级,教学改革也将推向纵深。

参考文献

[1] 李顺鹏.微生物学实验指导[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

第3篇:微生物学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临床标本

目前临床微生物检查是病理研究的关键,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一般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1]。所以,提高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有助于提高微生物标本的阳性率检验结果的发生。笔者对我院收治的临床标本阳性率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集临床微生物标本按照时间进行分组,其中第1组为2011年3月~2012年3月时间段获得的样本4416份,第两组为2012年3月~2013年3月时间段获得的4066份。其中血液样本为2050份,呼吸道样本为2892份,粪便样本1918份,其他样本1622份。

1.2方法 将样本分别进行微生物学检验,采用全自动细菌检定药敏分析仪(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进行标准化操作、检验,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1.3统计学分析 将笔者总结的数据资料输入SPSS 16.0统计学处理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进行采用χ2检验。若检验结果P

2结果

笔者就两组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进行总结,两组样本中,呼吸道样本和其他样本检验阳性结果均较高,第1组阳性率为36.2%、32.1%,第两组阳性率为34.7%、32.3%。其中两组样本就血液样本、呼吸道样本以及其他样本的阳性率进行比较,P0.05,尚不能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革新,临床生物学检验已然为现代医院检验科室的标志性产物[2]。近年来,随着感染性疾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微生物检验技术在临床传染病诊断以及预后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临床微生物样本病菌种类繁多、复杂,故阳性率检验结果较低。

笔者就我院获得的微生物样本进行检验结果总结,两个不同时间段总体的微生物样本阳性率分别为21.3%和19.8%,较朱秋丽等[3]实验结果低。且就不同类型样本检验检出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粪便样本除外)。其影响因素可能为以下几条,首先,由于样本采集操作不规范或失误导致的样本污染,从而影响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其次,是微生物标本的运送和保存不合理引起的微生物污染或过度繁殖,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发生。故,尽可能的保证病原微生物特性是保存与运送标本的重要原则。

针对此类问题,医务人员应进行相应微生物样本的采集、保存、运送等操作培训,使用无菌容器进行样品采集并及时进行送检,定期回馈此段时间的结果检查,从而指导医护人员在微生物样本检验过程中的操作程序,提高样本的检验结果的正确率,减少医疗设备的浪费。

参考文献:

[1]杨柳,郭清莲,申及,等.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4):1573-1574.

第4篇:微生物学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医学检验;创新模式;自主开放;实验教学

1开展创新型自主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桥梁[4-5]。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实验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和实验内容,因此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样性的创新型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3-6]。通过学习、交流、调研,以及查阅大量的有关教学改革文献,发现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1)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实验课大多仍为理论课的附属课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轻视实验学习和实验能力的培养。(2)科研小组形式的课外实验教学对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很有帮助,但对专业基础一般、学习积极性差的学生帮助很少。(3)传统的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有悖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限制了学生自我展示、自主创新的空间,阻碍了学生探索科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7]。

2创新型自主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开展

2.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实验项目

首先进行实验项目建设。实验项目建设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此既要设立可供学生选择的指定性实验项目,又要允许学生自行提出和设计实验题目的创新型实验项目。

2.2实行多级化的实验管理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开放实验室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探究、合作学习上的作用,实行创新型开放式实验管理模式,从以往“保姆式”管理转变为“院系统筹、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管理新模式。实验前院系统筹实验室开放场地、时间、可利用设备资源等,引导教师督促、协助、指导,学生作为实验室开放管理的主体,是实验室管理的具体实施者。

2.3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自主开放式实验项目多是创新性、综合性项目,较常规验证性实验,更容易出现复杂的问题。且学生管理经验不足,仪器设备的使用易出现损坏或者浪费的现象,故要求指导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综合知识和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服务意识。随时解决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一切问题。

2.4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学生、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都很有必要,更是决定开放实验的效果和水平的前提和保障。拟规定凡参与开放实验项目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可以在奖学金的评审中加分,以作为外部动力激发学生参加开放实验的积极性。开放实验项目中取得的成果,与其他成果同样的认可,激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室开放工作的热情。

2.5实施立体化的开放实验评价体系,巩固实践探索成果

自主开放式实验从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都优于传统实验,因此对开放实验项目的评价不能只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的创新探索精神和良好的学术素养。(1)只要学生有完整的实验记录,并按计划完成了实验项目,即使结果不正确或有差异,都应该给予肯定。(2)实验过程中是否按照制定的规章执行,制定惩罚措施并严格执行。(3)有详细的实验总结报告,杜绝懒惰不动手操作而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4)在项目完成后有无、作品获奖或者成功举办活动等成果。

3创新型自主开放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3.1实验项目的选定

创新型自主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将为以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因微生物检验的实验教学自2005年以来,就一直在不断的改革探索进行中,且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中唯一对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手法及检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学科,故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的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改革经验和实践教学基础[8]。因此将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的实验教学作为探索试点课程,具有实验探索成功把握大,实践操作性强,实验成果推广的可行性高等特点。

3.2实验教师的培训

由于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一直在实践改革探索的路上,故参与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的相关教师,都具有一定的改革探索经验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探索,对所有参与人分批分次进行培训。(1)思想观念的转变:即教师的角色由“主动地教”变为“协助指导”;而学生则由原来的“被动的填鸭式学”转变为“主动的思考探索”。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创新探索”中所扮演的角色。(2)所有参与“创新探索”的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3)要求参与“创新探索”的带教老师,熟练掌握微生物实验所涉猎到的操作技术,遵守分工,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完成探索目标。(4)心理准备,由于各组学生的实验内容不同,难易程度不同,实验进度不同,教师要有甘当学生勤务兵的精神。总之,该教学模式探索是一种全方位的挑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精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实验项目的建设

自2005年实施实验教学改革以来,该校不段探索改革,将实验内容分为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事实证明改革取得了很有成效的成果。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立实验项目。指定性实验项目由教师给出实验项目或实验研究方向,学生查阅文献,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开展实验并做出实验报告。以微生物学检验实验为例:如浓汁标本、血标本、尿标本、粪便标本的检验等由教师给出检验程序,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完成实验步骤,给出目的菌的结论。自主创新型实验指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后自行拟定的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并做出实验报告。如以糖尿病病例为切入点,查阅相关资料,确立糖尿病的相关检验指标,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实施检验、做出检验报告。

3.4实验项目的实施安排

(1)动员讲解,展望医学检验发展的前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探索”的意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2)实验带教老师对实验所涉及的基本技能及公共使用的仪器进行集中培训指导。(3)组织学生选题及提交实验申请。(4)确立实验方案。(5)学生按计划实施方案。(6)学生自行总结实验结果,并认真完成实验报告。(7)组织学生汇报实验并鼓励学生形成实验论文,最好能公开发表。3.5成绩评定在“创新探索”实践过程中,建立更加合理、客观、全面、多元化实验评价方案。教师要兼顾实验前(文献查询、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等)、实验中(操作规范、独立操作能力、数据完整性、实验场地的管理)、实验后(实验仪器的归位保养、实验废弃物的妥善处理、实验报告是否完整、准确等)的综合表现来评价学生。

第5篇:微生物学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临床微生物; 检验; 问题; 措施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超级细菌的出现,细菌工作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笔者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 对微生物实验室的一些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和自我防护培训内容应为职业道德教育,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医院内部患者聚集,因而是病原体高度集中的场所,某些医院感染病原菌在潮湿环境中存活较久,进入易感患者体内,导致医院感染,故定期对医院的科室和病房做微生物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传染源,并制定预防感染和控制感染的措施。如反馈实验室资料:微生物检验室应每天对临床各种标本进行耐药谱汇总,并定期报告医院感染控制部门,控制部门提供信息给临床,以便临床医师了解医院的主要流行病原菌及耐药谱,加强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总计细菌药敏试验。医院内的感染监测与控制工作与微生物检验室的水平密切相关故微生物检验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应得到训练与提高。应提高检验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并丰富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应调动检验工作者的积极主动性,在快速准确做好病原菌诊断的基础上,及时与临床进行有效沟通。检验工作者应把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指导临床实施科学的消毒和隔离,真正发挥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操作时戴帽子、口罩, 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手套, 随时注意手的清洁、消毒。其人员应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及必要的预防接种,增强自身抵抗力。

2做好消毒工作室内定时通风、紫外线照射, 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擦拭, 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增加设施投入, 房间布局合理, 防止危险因素扩散, 每月进行室内微生物学检测。紫外线消毒具有比较多的优势,张璐曾在研究中指出其优点:(1) 高效率杀菌性能: 紫外线一般在使用1~2 s 后对细菌、病毒的杀菌即可达到99%~99.9%的杀菌率; (2) 高效的广谱性, 紫外线杀菌具有最高的光谱性非选择性的, 在进行有效照射后, 它对几乎所有的细菌、病毒等均达到高效率杀灭; (3) 无二次污染可能,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杀菌过程中, 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 纯物理消毒, 因此没有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4) 紫外线杀菌设备简单, 占用空间小, 运行维护费用低, 因此总投资较少, 成本低[2]。

3检验人员的态度问题临床微生物检验至今为止仍不能完全脱离手工,许多结果的判断仍有赖于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因此,检验人员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临床微生物检验涉及的环节较多,任何一个环节中细小的差错,就有可能导致检验结果改变,甚至可能会误导临床治疗。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时刻将每一位患者的安危系于心,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

4质量控制要到位质量控制(室内、室间)是实验室的支柱,从时间段来看,包括分析前、中、后,工作中注意细节,就可以回顾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坚持室内质量控制是做好室间质量控制的前提, 室内质量控制项目应包括标本采集、培养基、试剂、判断血清、药敏纸片等。如:采集的标本不合格, 这方面问题较多的是痰液和尿液标本, 对于痰液标本, 正确的留取方法是先让患者用清水漱口3次, 然后嘱其用力从气管深部咳出痰液, 吐入无菌容器内送检。 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医院在采用自然咳痰法留取痰液标本时, 临床医生和护士不做必要的指导, 直接让患者留痰, 这样得到的痰标本常常造成气管、 咽喉及口腔常居菌的严重污染, 有的可能根本没有痰液成分, 这样结果常导致致病菌和常居菌混淆, 造成误检误报。 对于尿液标本, 应根据检验目的选择不同的采集方法, 如疑为尿道炎或做衣原体培养检查, 应取前段尿3~4ml; 如怀疑为膀胱炎或肾炎, 多采用中段尿采集法; 为进一步确定菌尿是否来自肾脏, 可用导尿管采集肾盂尿。如做厌氧培养, 需采用膀胱穿刺采集法。 而结核分枝杆菌的集菌检查要留取24h尿液, 自然沉淀或加40%明矾形成沉淀后取沉淀送检。标本质量的另一问题是采集时间, 常规要求应在疾病的早期、 急性期、 症状典型时和用药之前采集标本, 对于已用药的患者应停药3天后采集标本; 不能停药的, 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集,而且需将标本接种在含有药物中和剂的培养基中培养。选择购买理想的成品培养基,知名大公司的生化反应管及进口药敏纸片;对于较难鉴定的菌种, 必要时对一些生化反应多做几次, 以达到正确鉴定的目的;参考资料非常重要,要求做到全新, 要经常不断地更新知识, 接受新信息, 从本质上提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而参加细菌学室间质评活动, 则是对实验室的工作水平作出的综合判断, 也是对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检验, 对于提高细菌鉴定水平, 获取有关微生物学的新资料、新方法、新信息、发现和分析细菌检验工作中的错误原因, 进而可以提高细菌检验水平和工作质量。

5检验方案的设计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 检验方案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它直接影响到检出率的高低。 如结核杆菌形态学检查中使用的染色法, 有人对比研究荧光染色法和萋-尼氏抗酸染色法, 结果荧光染色法检出阳性率56.9%,萋-尼氏抗酸染色法检出阳性率39.5%,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

6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细菌室人员在药敏试验时, 对病原菌耐药性变迁起到监控作用, 通过对病原菌耐药性的总结和分析, 可获得病原菌耐药性变化的资料, 并改变目前病原学诊断。细菌培养时间较长不能适应临床的现状,应尽快提高细菌快速诊断的水平。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给临床提供指导, 避免临床盲目用药, 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7做好菌种保存与管理[3]收集、保存与管理菌种, 是微生物实验室检验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计量认证实施后, 实验室的工作都要程序化、规范化, 对菌种的保存和管理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收集、保存与管理好菌种, 对提高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质量至关重要。对一般细菌的保存, 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直接接种普通琼脂斜面, 35℃培养18~24h后, 放入4℃冰箱, 可保存1~2 个月。 对白色念珠菌的保存: 一般采用沙保罗氏琼脂斜面, 28℃培养48~72h后, 放入4℃冰箱, 可保存2~3个月。对烈性细菌的保存: 如霍乱弧菌等, 应该采取及时送上级单位, 若暂时未能上送的菌种应有专人保管。保存菌种的安全问题, 应专门制定一个菌种保管程序性文件, 明确职责,健全菌种档案, 认真作好登记, 统一编号, 按规定条件保存,以备用。实验完毕后, 要及时销毁菌株, 并做好记录,严防病原菌外泄、污染。

8做好废弃物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器具用后消毒、毁形、焚烧, 专人管理无害化处理, 并进行登记。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399-400.

第6篇:微生物学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13-0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种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培养学生动手和从事科研的工作能力,强化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设计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一般是通过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完成数据分析、撰写论文和最终通过论文答辩[1]。通过毕业论文的完成,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其顺利进入社会奠定基础。目前由于大学严重扩招和就业形势严峻,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因此,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水平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上海理工大学在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以“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为载体,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进行探索和实践。本文以指导上海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为例,现将有关的指导经验与体会进行介绍,以期为本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论文选题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但经常与学生就业、考研和公务员面试等相冲突[3],导致很多学生不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毕业论文,最终影响毕业论文质量,尤其是实验性和探索性强的课题影响严重。为了避免影响学生就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指导教师会将毕业论文启动工作提前至第六学期末,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质量好坏关键在选题[4],虽然许多学者提倡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要新颖和创新[5],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笔者认为毕业论文选题应难度适宜,兼顾新颖创新即可。毕业论文主要是考察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素质,所以毕业课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和理论深度要符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且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使其能够受到科研能力的基本训练,通过努力最终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消除学生心中“毕业论文随便做做就能通过”的消极思想,确保毕业论文最终顺利完成。因此,笔者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自身承担的科研项目,结合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及实验条件来确定论文题目。例如,干酪乳杆菌是一种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益生功能的乳酸菌[6],广泛应用在酸奶等食品生产中[7]。学生对干酪乳杆菌研究感兴趣,通过对其基因组分析发现,基因组中并不存在胆盐水解酶基因,造成其对胆盐的耐受性不强。因此,学生和笔者讨论后,选题确定为“在干酪乳杆菌中异源表达植物乳杆菌来源的胆盐水解酶”,从而提高了干酪乳杆菌的胆盐耐受性。

二、实验研究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基础,实验研究是毕业论文的核心[8,9]。利用实验研究,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实验准备期,应对学生实验操作和仪器使用进行系统培训,使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论文所需的各项实验和仪器操作技能,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实验失败和仪器损坏,以保证毕业论文顺利完成[10]。例如,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在进行食品微生物相关课题研究前,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包括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微生物接种和培养,以及各种仪器,如摇床、培养箱、分光光度计和显微镜的使用等。此外,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课题文献查阅,了解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并与指导教师讨论,最终确定实验方案。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还要反复强调科研是探索性和创新性强的工作,要告诫学生不要怕实验失败,要允许实验失败,要在失败中找原因,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提升自我实验操作技能[10]。

三、论文撰写

毕业论文撰写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过程[5]。毕业论文是具有学术规范的科学性和总结性的学术论文,所以撰写论文时既要严谨、通俗易懂又要具有专业性[5]。学生在全部实验完成后,按照学院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初稿撰写,并交由指导教师进行修改。笔者认为目前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对学术性语言和逻辑条理性表述较差,论文口语化非常严重,有些段落上下文甚至毫无逻辑。因此,指导教师对论文语言、逻辑条理、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等部分应做出重点修改和指导,并返回给学生继续修改,反复多次后才能定稿。毕业论文修改过程是一个对整个验结果提练和升华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对整个毕业论文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

四、结论

毕业论文是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4]。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充分锻炼了动手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使学生科研能力等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5],希望本文的指导经验与体会介绍,能为本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玉邯,陈宇飞,杨柳,张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5,(30).

[2]吴仲,李小艳,徐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5,(4):74-75.

[3]游新勇,汪磊,王国泽,吕俊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与毕业论文的改革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34-135.

[4]修江帆,赵文静,张春林,陈汉彬.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性实验的初探――以环带库蚊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优化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3):82-84.

[5]张立全.指导生物学科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实践和体会[J].大学教育,2013,(20):28-29.

[6]Wang G,Yin S,An H,Chen S,Hao Y. Coexpression of bile salt hydrolase gene and catalase gene remarkably improves oxidative stress and bile salt resistance in Lactobacillus casei[J].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11,38(8):985-990.

[7]Ai L,Guo Q,Ding H,Guo B,Chen W,Cui SW.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s from Lactobacillus casei LC2W from skim milk[J]. Food Hydrocolloids,2016,(56):134-143.

[8]程敏. 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探索与实践――以黄精多糖的提取、鉴别、含量测定为例[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2):143-145.

第7篇:微生物学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教学团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59-02

创新型人才,通常是指思维灵活、好奇心强的人,具有丰富的精力、持久的耐性、较强的专注力、新奇的想象力以及勇于探索等特征,就是在某一领域内富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人[1]。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公文提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强调落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探索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的有效机制,培养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是当前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2-3]。

在教育部高教司和黑龙江大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想指导下,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黑龙江大学“分子生物学”“普通微生物学”“生物制品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克隆”5门课程组成的生命科学基础课程团队,提出了在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实习基地三个层面“三位一体”模式培养创新人才的体系,该模式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实习基地三个层面有机整合在一起[4],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提高了人才培养绩效,获得“理―实―基”三位一体模式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的创新性成果。

一、“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一)基础环节:强化课堂理论教学

1.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体系和高水平教材建

设。面对迅速发展的生命科学学科,团队兼顾经典理论和技术与现代前沿理论和技术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发展,把学科前沿技术方法和课程团队最新科研成果与理论课程和配套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结合“分子生物学”“普通微生物学”“生物制品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克隆”各门课程特点,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综合设计性试验比例,完善双语教学体系[5]。目前,团队的5门理论课程均已开展5届独立挂牌选课的双语课程。团队共编写出版了2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将启发式互动教学方法融入教材,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知识储备基础。

2.教学方法:将启发式教学法贯穿于5门生物基础课程的教学环节,启发学生产生创造意识和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成为学习的主宰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师精心设计课堂上教学情境,善于设疑、激疑、释疑;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提倡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根据研究现状全盘设计各门课程的课堂思考题,专题讨论题,归纳总结等环节;注重各门课程内容相关性及延续性,将一些重点和热点问题在不同课程中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进行阐述,提高学生发散性创新思维。

3.教学手段:积极发挥课程网站、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团队拥有配套的“分子生物学”“普通微生物学”“生物制品学”3门省级精品课程网站和1个自主设计开发的课程网站(http://218.7.221.227/fzsw),利用网络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实现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上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融合并且灵活运用,提升其学习主观性,拓宽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空间。理论课和实验课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3D动画、Flas使所讲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来解答课程理论及实验中抽象难懂的机理问题。

(二)加强环节:深化实验室开放课题

以黑龙江大学的实验室开放机制和学校创业教育创新课题为契机,鼓励大学生积极申报各项创新课题,招募组织学生创业、创新团队,增加学生进入实验室提高动手能力锻炼的机会。经过多年努力,团队以生物基础实验中心为平台,开发了一套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践程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实验室开放体系。实验室开放的程序是:学生立项、教师指导团队组织项目开展项目结题成果发表奖项申报效果反馈学分获得,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毕业生[6]。

具体方法:重视发挥师生双方合力,将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方法融入指导创新课题中,提高学生的科研创造水平;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专家教授关于如何进行科技文献查阅、科研思路归纳设计及相关讲座,拓宽科研视野,了解掌握科研程序的基本构造;学生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学术问题;组成互动成长的平台,形成以先带后、以老带新的创新研究梯队。鼓励学生参与省和国家“挑战杯”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创业,提出可应用的创意和产品商品化规划;鼓励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开展大型仪器培训项目,利用课程网站进行创业和创新思想方面心得和经验的交流,使没有机会进入实验室进行具体实践创新的学生也能通过更广泛意义上的实验室开放平台(实验培训、课程网站、学术报告等)进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完善环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安排学生到与相关单位共建的4个校外基地和1个校内基地进行定点参观、假期实践和就业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得到与社会近距离接触和融合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开阔学生视野,强化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经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学生就业范围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二、“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

团队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学生创新素质提高、质量工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成果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

(一)学生创新素质有所提高

团队通过“理―实―基”三位一体模式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及实践,指导学生获得实验室开放项目累计达100余项,获得资助10余万元,参与学生人数累计达400余人,累计达40000余学时。培养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挑战杯”大赛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挑战杯”大赛校一等奖2项;黑龙江大学第四届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1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篇,考研率稳步提高,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

(二)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黑龙江大学“普通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制品学”课程先后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生物基础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

(三)教学改革和成果应用突出

该成果获得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4项(其中省级项目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篇,出版教材7部(其中“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团队成员获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首届省高等学校教学新秀称号,第十届省青年科技奖。与企事业单位共建5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三、“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

该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立足于地方综合性院校,已应用于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2届3000多名学生,并推广和应用于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大庆师范学院的培养创新人才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该成果受益学生多,成果突出,影响广泛,得到了省内同行和专家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该成果对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和全国创业教育改革的先行试点单位黑龙江大学的创业教育提供宝贵方法和经验,同时对黑龙江省内各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起到积极引领与示范作用,为中国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创新能力强的生命科学领域专业人才找到了一条良好的途径。该研究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本文结合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课程团队取得的实际成果,介绍了“理-实-基”三位一体培养生物学创新人才的模式。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结合各个学科各自特点而不断探索、实践和健全、完善。

参考文献:

[1]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出版社,2010:20.

[2]徐金成.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

策[J].扬州大学学报,2006,(2).

[3]吴金秋.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

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34.

[4]孙文彬.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

究与探索,2006,(2).

[5]王丽等.科研融入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

[6]林连冬.EDA 技术开放实验室研究型实验的教学探索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5).

第8篇:微生物学培训总结范文

1.1对象

下城区疾控中心的32个病原微生物检测项目。

1.2方法

1.2.1评估内容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的指南,对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特性、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关系、致病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实验室设施和设备,人员、实验方法、危险材料、实验器材、废弃物处理和突发事件应急控制等要素进行风险评估。

1.2.2评估过程

微生物检测人员收集病原微生物背景资料和信息,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并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中心生物安全委员会对风险评估报进行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

1.2.3风险评估方法

从采样到分离、检测、鉴定等整个实验过程和实验活动中每个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一一识别,针对存在的风险,逐项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必须使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经过确认的方法进行检测,病原微生物感染性材料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采样检测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检测人员必须具备专业背景知识和满足生物安全培训要求,生物安全设备和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检定、校准及维护,菌(毒)株使用、保存、销毁及运输的规范,不同废弃物具体分类处理要求等。

1.2.险评估报告模式

以病原微生物概述、病原微生物检测相关实验活动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人员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其他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控制风险的措施以及评估结论为主线,编写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评估结论主要明确所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级、需要的实验室防护等级以及个体防护等级等,并对整个实验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如人员、设施设备、实验方法、防护措施及自然灾害等方面是否能确保实验活动正常安全地完成进行简要总结。

1.2.5专家评审

组织浙江省熟悉相关病原微生物特征、实验设施设备、操作规程及个体防护设备的不同领域专家,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并不断修订完善。

2结果

2.1风险评估报告

根据收集的病原微生物相关资料和实际评估内容,编制了风疹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汉坦病毒和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霉菌和酵母菌、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军团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空肠弯曲菌、铜绿假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共32个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包括10个病毒、19个细菌、2个螺旋体和1个真菌。

2.2专家评审结果

2013年12月邀请省、市级疾控中心病毒、微生物、毒理、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质量管理领域的7名资深专家对32个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审。专家们肯定了课题组风险评估方法的先进性、评估内容的完整性、风险评估报告的规范性和评估体系的可行性,并提出4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1)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活动复杂程度取决于实验活动实际的危险特性,并不一定都需要复杂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应根据各种危险源特征和强度适宜地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

(2)风险评估既要识别各种风险源,提出科学的防范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也应避免过度、盲目的防护;

(3)应注意到同一种病原微生物在不同实验活动时潜在的危险性不同;

(4)危害程度分类相同的不同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可能产生的危害不同。课题组按照专家意见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对评估报告进行修订并邀请专家再次审核修订的评估报告,认为这32个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对目前生物安全实验室,特别是疾控系统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3讨论

生物安全研究的核心就是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评估。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最新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3版),增加了危险度评估、重组DNA技术的安全利用、感染性物质运输及生物安全保障等新内容。美国疾控中心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在《微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指出,生物风险评估还应包括对实验工作人员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评价。瑞典传染病控制所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生物安全合作中心,2007年前就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体系。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其他发达国家也都建立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标准。

第9篇:微生物学培训总结范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供应室年度培训总结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总后勤。它负责临床一线的各种器械、敷料等卫生材料的消毒供应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危和医护质量,更有甚者会影响医院的声誉医学全在线。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健全的领导管理体制

我院消毒供应室由分管护理的副院长直接领导,由护理部及院内感染科进行业务指导及监督检查工作。科内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领导管理体制。

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建设

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的要求,在建筑方面计划做到最合理的改造。该室位置远离污染源,又接近临床科室,处于相对独立、无污染的区域。室内三室划分明确,严格区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采取强制通过方式,形成由“污—净—无菌”的运行路线,做到人流物流不交叉逆行。由护理部及医院感染科定期到科内进行业务指导及监督检查工作医学全在线。科内每季度对工作人员进行“三基”知识考试,定期学习院内感染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院内感染流行。各种医疗用品的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都有严格的质控标准,由护士长及质检小组在工作中随时随机检查,确保医疗用品消毒灭菌效果。

细菌、微生物学检测标准

室内卫生每日湿式清扫,紫外线照射每日不少于1h,消毒液擦拭每日1次,每周一大扫,每月彻底清扫制度。各区域抹布、拖把分开使用,用后悬挂晾干。定期对各区域进行空气、物表细菌微生物检测,各区域空气、物表细菌数都在正常范围内,无超标现象。

消毒、灭菌设备检测标准

紫外线灯的检测

为确保紫外线灯管效能的有效发挥,对紫外线灯管采取日常检测、强度检测。严格灯管的使用保养原则医学全在线。日常检测的内容包括灯管的使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强度检测每季度1次,且保证新灯管强度不低于100μw/cm2,使用中灯管不低于70μw/cm2。

3.压力灭菌器效果检测

每包进行化学检测,每周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进行生物检测。

由于采取了有效的管理及质检措施,我院从未发生因消毒物品不合格引发的院内感染现象。

一、培训的重点内容及措施:(一)、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我园围绕局下达的年度重点工作,着力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xx月份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师德培训,帮助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开展学习心得交流活动,让教师在思维的彼此碰...

期货培训总结期货培训总结:相对于券商、期货公司的内部培训,第三方培训更容易为投资者所接受。第三方拥有的广阔平台,也相对容易吸引国内外优秀实战派讲师的加盟合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市人才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为全市人才工作提供强有力地资金支持,...

本学期我院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服务精神,以散播爱心、传播文明、奉献社会、完善自我为口号,去回报社会,并不断开拓创新,使民生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与进步,无论在校外还是校内都要将青协的志愿...

xx月25至xx月xx日

,我们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封闭式军训。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但给我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绿色的军装,嘹亮的歌声,整齐的步伐,矫健的军姿同时军训还锻炼了我的体魄,增进了与其他学员之间的友谊...

教师培训总结1通过参加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我仔细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进入发贴、跟贴,写学习日志,精心编写教学设计与反思,用心地完成作业,使我学到了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

本人xx,男,xx年xx月出生,xx年xx月大学本科毕业,现对自己以往的工作、思想、生活情况做如下小结:一、工作方面参加工作以来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够服从公司安排,尽心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做好本职工作。

什么是时间?一种科学的解释,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时间的脚步匆匆,永远不会受外界影响,因外界的变化而停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