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范文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和健康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

第1篇:心理和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致感 同伴依恋 心理健康 中介效应

分类号:B842

1、问题提出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益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焦点。留守儿童(left-behind children)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特殊群体。处于父母亲情相对缺失背景下的留守儿童,体验到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可能比一般农村儿童更严重,因此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Jiang Qin和BjornAlbin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和社会行为方面;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留守儿童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王锋生等人对SCL-90测试结果进行元分析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多样化且不容乐观。

对青少年而言,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是影响其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恋关系的存在与青少年的同一性发展、情绪能力及社会行为均有一定的关系,对自尊和社会适应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个体发展的一些转折期尤为突出。留守儿童因与父母的“情感剥夺”,其人际关系从以父母为中心转向以同伴为中心,同伴关系逐渐成为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面。据Bowlby的依恋理论,人们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障碍可以归因于对某一对象情感依恋的受阻。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同伴依恋不仅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有关,同时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更是预测心理健康的重要因子,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目前,心理健康领域普遍采取一种于健康有益的研究方向,即健康促进模型,探讨个体的积极品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心理-致感”是美籍心理学家Aaron Antonovsky提出的健康模型里的一个核心概念,具体指个体对生活的总体感受和认知,是个体内部稳定的心理倾向。它综合体现了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应激、应对压力所具有的资源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感知,表达了个体拥有的一种普遍、持久、动态的信心感。心理一致感包括三个内容:(1)来自个体生命历程中内外部的压力是结构化的、可预测的、可解释的(可理解感);(2)个体能够取得资源来应对这些压力(可控制感);(3)这些压力是有挑战性的、值得为之投入的(意义感)。三种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往往体验到较低水平的焦虑、抑郁、生活压力,更可能灵活地采纳适宜的策略,以适应特定环境的需求,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都显著高于低心理一致感的个体。李滢、刘俊升2010年的研究发现,心理一致感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调节作用。国外研究表明,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华裔留美大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同伴依恋和抑郁水平间起着不同程度的中介效应。

作为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的特点及其与同伴依恋、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如何?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内部保护性因素心理一致感及同伴依恋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研究证据。

2、方法

2.1 被试

选取重庆市一所城市学校、一所农村学校,整群抽取370名留守学生,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分别为141、140,46人。其中男生153名,女生174名。被试的年龄介于12岁至1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11±1.01岁。剔除漏答错答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27份,有效回收率为88.4%。

2.2研究工具

2.2.1 心理一致感量表简版(Sense of Coherence-13,SOC-13)

由Antonovskv在1987年编制,包蕾萍、刘俊升修订。心理一致感量表由可控制感分量表、可理解感分量表和意义感分量表组成。量表采用7级评分,得分越高代表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修订结果显示,中文版心理一致感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校标关联效度理想。

2.2.2 父母、同伴依恋问卷修订版(The Inventory of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

由Armsden和Greenberg在1987年编制的自陈量表,包括父亲、母亲、同伴依恋3个分量表,各25个题目。从和依恋对象的相互信任程度、交流质量、愤怒和疏远程度来全面评估青少年的依恋关系。量表采用Likert5点评分,1代表绝大部分不符合或很不符合,5代表绝大部分符合或很符合。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依恋水平越高。本研究采用IPPA中文修订版,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IPPA问卷中同伴、父母依恋三个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O.92、0.94、0.93。

2.2.3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由王极盛在2005年编制,包括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十个因子,共60个题目。量表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研究结果表明,10个分量表重测信度在0.716~0.905之间,同质信度在0.601~0.8577之间,分半信度在0.6341~0.8726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652~0.8726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相。

2.3 研究过程

施测前对施测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测试时间、指导语等注意事项。施测时严格按照既定的施测程序以班为单位集体进行。问卷统一发放,统一收回,施测时间约为40分钟。

2.4 数据分析

将原始数据汇总,通过TXT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3、结果

3.1 留守儿童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性统计

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同伴依恋得分性别差异显著(t=-2.624,p

3.2 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总分的相关分析

留守儿童同伴依恋总分及三个维度、心理一致感、心理健康总分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研究中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相应的问题或症状越多,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由表2可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与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和心理一致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同伴疏远呈显著负相关。因此,促进同伴依恋,提高心理一致感水平对增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3.3 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为考察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疏远和心理一致感为预测变量,以心理健康得分为结果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同伴信任、同伴疏远和心理一致感依次进入回归方程。方程F(3,323)=18.006,p

3.4 心理一致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考察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三者的具体关系,使用温忠麟、张雷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间接路径“同伴依恋-心理-致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首先,检验回归系数c是否显著。以同伴依恋为自变量,心理健康得分为因变量做回归,得到同伴依恋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效应,路径c的标准回归系数显著(β=-0.310,p

4、讨论

4.1 留守儿童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的特点

留守儿童的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女生的同伴依恋水平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的多数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因为留守儿童在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时,受到传统社会文化对男女生的刻板印象以及个体自身的性别角色认同的影响。与男生相比,女生需要更多的安全感,其认同感更多源于亲密关系。她们会接受来自同伴较多的关怀和接纳,表现出更高的同伴依恋。女生的心理一致感显著高于男生。我们认为,心理一致感受到个体年龄、成熟度以及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发育早,思想成熟,因此能够妥善处理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对事物的可控制感较强。同时,女生拥有更多的同伴依恋等社会支持资源,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增加归属感和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女生的心理一致感水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这与以往的部分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相比于男生,女生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且自身情感细腻、敏感脆弱;另一方面,女生又比男生身心成熟,拥有更好的人际支持资源。因此,面对留守现状的男、女生,各有其优势和特点,其心理健康水平保持了相对一致性。

4.2 留守儿童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发现,同伴依恋、同伴信任与心理一致感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得分与同伴依恋、同伴沟通、同伴信任显著负相关,与同伴疏远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得分与心理一致感显著负相关。据Bowlby的依恋理论,个体在早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mal working models)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及新的依恋对象(如同伴)的不断出现,而不断的修整和完善,同伴的社会化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据此,我们认为同伴依恋与同伴信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增强个体的同伴信任和依恋程度,可以改善留守儿童对生活意义的感知,促进心理一致感的发展。由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其三个维度均与心理健康得分呈显著相关,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离对其存在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来自同伴的情感关怀和社会支持,使得留守儿童体会到信任感和亲密感,从而促使个体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的总体认知更加积极,进而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及行为方式,最终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从改善同伴信任和心理一致感入手,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探索。

心理一致感作为留守儿童的一种积极的内在品质,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同伴依恋和心理一致感显著正相关,两者相互影响。同伴依恋为留守儿童提供积极情感和社会支持,促进心理一致感的发展和成熟。反之,心理一致感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建立和发展同伴依恋。同伴依恋和心理一致感两者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其中,心理健康更多地受到同伴依恋的直接影响,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心理一致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倾向,而是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个体在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各种挫折和压力是心理一致感形成的重要条件。留守儿童属于青春期的弱势群体,心理一致感水平可能较低,从而影响其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程度。

5、教育建议

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为我们全面了解和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其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先,为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应重点关注儿童自身的积极品质。从心理一致感角度出发,通过培养留守儿童对生活事件的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增强其心理一致感水平,使其成为维护心理健康的内部保护因子和远离心理问题的免疫因子。已有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能够在留守情况下较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从同伴依恋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留守儿童主动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对同伴的信任和沟通,产生勇敢的交往行为,使其注重发展家庭以外的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依恋,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因此,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开展多种团体辅导和人际互动活动,引导他们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增强其同伴依恋的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此外,鉴于留守儿童的性别差异,教育措施应充分结合儿童发展的普遍性和特异性,因材施教。最后,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因此要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持续性的教育干预和引导,以真正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时期尚处于发展阶段,远没有达到稳定和成熟,本研究采用横断研究探讨了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心理健康的关系,三者的关系随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将出现何种变化,还有待于未来纵向研究的验证和充实。

6、结论

(1)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

第2篇:心理和健康的关系范文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对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感的研究,提出现存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说明研究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影响模式

一、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1、 社会支持的定义

社会支持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对人们来讲并不陌生,而且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也无理解上的歧义。国内学者从三个角度归纳了对社会支持的定义:①是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典型的定义为: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关系;②是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③是从社会资源的作用来定义社会支持,如来自于社会关系的帮助、人们联系的方式以及支持网络中成员间的资源交换。

2、 社会支持的分类

社会支持分为六类,具体包括:①物质的帮助。②行为的援助,如分担体力劳动的工作。③亲密的交往行为,比如倾听、表示尊重、关心、理解等。④指导,如提供帮助、信息和指导。⑤反馈,如提供有关他们的行为、思想和感情的个人的反馈。⑥积极的社会交往,如参加娱乐和放松的社会交往。

国内学者把社会支持分为三个方面: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个体的利用度。从社会支持来源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的构成分为两大类:纵向来源(如父母、教师等)和横向来源(如同学、朋友等)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社会支持的理解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其一是客观、现实的可见的支持,实际社会支持(received social support),包括物质上的援助和直接服务;其二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领悟社会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它指的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以上两类有关社会支持的理解上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研究者们的学科差异和出发点不同。

3、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型

关于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效果,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压力情境,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良心状况(主效果模型)。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社会支持只是在人们面临较高的生活压力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它使人们免受或较少地受压力事件的影响,保持和增进健康(缓冲器模型)。在这两种理论的指导下,人们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结果却莫衷一是。主效果模型(themain-effect model):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压力情景,高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身心状况;无论个体的个性因素如何,无论个体已有的社会支持水平如何,只要能够增加社会支持,就必然能够导致抵御心理压力的能力的提高,从而帮助其整体健康的提高。这一论点在社会孤独者与高社会支持者身上都得到了证实。

4、 未来研究方向

由于大多实证研究针对某一特定群体,尤其以大学生和老年人为主来揭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不同研究群体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到一般城市居民,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兼顾各类社会群体来加以验证。其次,由于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社会支持的来源是错综复杂的,而且,不同社会地位的不同群体其社会支持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因此,相比社会支持的来源而言,个体所获得不同方式的社会支持更应该为探讨和分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着眼点。最后,社会支持通过内部机制即自尊、抑郁、自我控制、孤独感等内部因素影响心里健康的,同时也作为重要的环境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心理健康之间扮演中介作用,但三者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人口统计学变量、外在环境(如社会支持)、内部因素(如自尊、人格特质等)和心理健康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应成为以后心理健康研究的重点。同时,应建构内外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的整合模型,并使其逐渐趋向中国本土化。

二、 心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1、 心理控制感的定义

所谓心理控制,是指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积极、愉快、主动地应付困难处境而同时另一些人则表现出消极态度的一种假想的内心状态。在该理论中心理控制源被认为是有关个人性格及/或行动与事件结局关系泛化性期待。对有些人来说,事情的结果被认为是与付出的努力息息相关的,因此每当他们从事重要工作时,他们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2、 心理控制感的分类

心理控制感分为内控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相信凡事操之于己,成功源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败因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因此内控倾型往往与积极地追求有价值的目标相联系,体现在社会活动、信息搜索、警觉及幸福感等方面。而有人却觉得自己是生活的俘虏,认为外界力量操控自己的命运,他们花很多的时间祈祷、赌博或等救济,而不是积极地争取所期望的目标。这类人称为“外控型”,外控者相信凡事操之于人,成功是幸运,失败归因于社会、运气或他人等外部因素。这类人正性情感少,负性情感多,精神症状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

3、 心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西方文献中关于控制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大体上分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集中在内在(自我)控制感,另一条线索着重于外在控制感。集中于内在(自我)控制感的许多研究认为,内在(自我)控制感是成功调节压力的决定性因素,“相信自己能控制”能够减低主观压力感,但也有不同发现。例如:有研究报告,高自我控制感并不总能减低压力,有时情况刚好相反。如果自我控制感高,但实际的控制能力低会导致更大的问题。那些平时认为世界是可以控制的人,当他们一旦遭遇不可控制事件时表现得更加脆弱;着重于外在控制感的研究认为,如果相信一切都有其命定的程序,一旦发生不可控失败,感觉也不会太好,因为一切都不是个人力量能够改变的。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外在控制感比内在控制感更有益于心理健康。还有研究认为,即使不面临不可控失败,相信个人控制的有限性有益于心理健康。对外在控制感的不同发现是:如果过于相信外在控制,可能会使一个人丧失努力的动力而坐失本来可能的控制机会,从而导致负面的心理感受。

参考文献

第3篇:心理和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精神卫生;压力;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8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1-1334-03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Life Stress i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WANG Hai-Jun*, LIU Jun-Guang, CHEN Jing. * Division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19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life stress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in schools. MethodsSix hundred and fourteen students in a county senior high school in Hebei province were sampled by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The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Middle School Student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and self-designed life stress questionnaire.ResultsAltogether 52.4% of investigated subjects had mental disorder, mainly being mild. The stud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 had higher objective life stress and subjective life stress than the healthy students. The six kinds of life stress were related to mental health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cluding the stress of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others' expectation, study burden, parentag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fellowship (P

【Key words】 Mental health;Pressure;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Students

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心理具有成熟与幼稚、独立与依赖、自觉与盲动等诸多矛盾并存的特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一方面他们承受着学业、高考竞争的压力,肩负着家长亲朋的殷切期望;另一方面,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生理上的成熟可能会引发各种心理冲突。调查发现,北京32%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

近年来有些学者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提出生活压力可能影响心理健康[2]。因此,该研究通过对河北省某县高中生进行调查,进一步研究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生活压力的关系,以期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选择河北省某县的一所示范性中学,有5 000余名在校寄宿生,近年来学生高考成绩在河北省处于领先水平。在该中学高二、高三年级中随机抽取10个班,共调查669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614份,有效率为91.78%。其中男生302人,女生312人;高一学生372人,高二学生242人。

1.2 方法 调查问卷主要由3部分构成,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生活压力问卷。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年级、文/理科、城市/农村生源、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身体健康的自我评价等。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为王极盛教授编制[3],共60题,包括10个因子: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10个因子分别由6道题组成。每道题采用5级计分法,即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如果心理健康总均分或因子分

生活压力问卷,是参考相关文献自行编制而成[4],涉及13种生活压力事件,分别属于6类生活压力:他人期望、学习负担、学业成就、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压力。询问近6个月内有无发生过生活压力事件,若发生过为1分,未发生为0分,累计总分即为客观生活压力水平,若发生过生活事件,则询问主观生活压力水平,“无压力”为1分,“较小压力”为2分,“一般压力”为3分,“较大压力”为4分,“非常大压力”为5分,累计总分即为其主观生活压力水平。分数愈高表示主观生活压力愈大。

在班主任配合下,调查人员组织学生利用自习课以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表,并当场收回。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要求受测者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认真填写。

1.3 统计分析 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数据,然后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分析发现,有322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占52.4%;其中以轻度为主,有43.49%存在轻度心理问题,8.31%存在中度心理问题,0.65%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即心理障碍)。10个因子都有一定比例学生存在问题,其中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强迫、学习压力感、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焦虑;对于10个因子的重度心理问题,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焦虑、学习压力感、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敌对。见表1。

2.2 高中生生活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2.1 客观生活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用生活压力事件的累积数量表示每人的客观生活压力的总体水平。614名高中生在近6个月内都有2个及以上客观生活压力事件。根据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将所有的学生分为心理健康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心理健康组的客观生活压力水平为(8.00±2.20),有心理问题组的客观生活压力水平为(9.61±1.85),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趋势χ2检验,随着生活压力事件的增多,有心理问题的比例有升高的趋势(P<0.001),提示客观生活压力水平对心理健康有影响。见表2。

2.2.2 主观生活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有心理问题组的主观生活压力均值明显高于心理健康组,分别为(2.58±0.68)和(1.82±0.70)分(P值

2.3 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除了生活压力外,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包括性别、年级、文/理科、生源地、是否单亲家庭、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班干部、身体健康的自我评价、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将这些因素和他人期望、学习负担、学业成就、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6个方面的主观生活压力水平作为自变量,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作为因变量,用后退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班干部、身体健康的自我评价、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和各类生活压力均与心理健康有关(P值均<0.05),男生、非班干部、身体健康自我评价较差、对待心理问题态度不积极、各类生活压力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均比较差。见表4。

3 讨论

614名高中生中有52.4%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轻度43.5%,中度8.3%,重度0.6 %,在强迫、学习压力感、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焦虑这5个因子方面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以往调查报道,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在10%~30%之间[5];北京中学生32%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本次调查的高中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52.4%,原因是该中学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精英云集,可能竞争较为激烈,学习负担重,而且父母的期望相对较高,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这与刘超正等[1]在示范性中学中的调查结果类似。虽然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中轻度和中度占很大比例,但也不容忽视,如不及时进行心理调节予以缓解,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因此,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应高度重视重点/示范性学校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客观生活压力和主观生活压力水平都高于心理健康学生;来自学业成就、他人期望、学习负担、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这6方面的生活压力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生活压力事件的增多,有心理问题的比例有升高的趋势。由于高考是高中生所要面临的重大生活事件,所以与高考相关的压力(学业成就、他人期望、学习负担、师生关系)会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有影响[6]。高中生尚未完全独立,心理还不成熟,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父母,因此亲子关系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高中生对人际交往一方面渴望,另一方面由于同学间激烈竞争的存在,他们又想回避,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同伴关系成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2]。

多因素分析发现,男生、非班干部、身体健康自我评价较差、对待心理问题态度不积极、各类生活压力大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可见生活压力能否引起心理问题还与其他因素有关。男生比女生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可能是因为女生的心理平衡能力高于男生,面对挫折和烦恼时,女生比男生更善于发泄[1]。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可能本身心理素质比较好,且有较多社会工作的锻炼,所以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小。身体健康的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有关,原因是身体健康自我评价差的人有可能确实身体状况无法适应繁重的学习任务,或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卑,而自卑心理调整不当也会产生心理问题;身体健康自我评价好的人,相对体力充沛,且比较自信,出现的心理问题较少。以什么态度对待心理问题以缓解生活压力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主动缓解心理压力者,较少有心理问题;而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者,较多有心理问题,这与Steiner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因为消极应对和逃避会导致更多的问题。

在调查中,有些学生还反映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重视,没有相关的咨询和指导,以至于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求助于朋友、同学和家长。Smith等[8]研究也显示,在出现心理问题后仅有33.3%的学生能获得有效帮助。

因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密切相关。学校卫生工作者应加强认识,同时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并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4 参考文献

[1] 刘超正, 李冠凤, 李彩霞. 示范性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 26(4): 25-28.

[2] 方双虎, 胡海燕. 高中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宁波大学学报, 2007, 29(2): 30-35.

[3] 王极盛, 李焰, 郝尔实.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社会心理科学, 1997,13(4): 15-20.

[4] 方双虎, 胡海燕. 高中生生活压力基本特点研究.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5): 420-422.

[5] 张敏, 王振勇.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 (4): 226 - 228.

[6] 李英华, 孟宪鹏, 庞静, 等.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健康教育, 2007, 23(3): 173-176.

[7] STEINER H, ERICKSON SJ, HERNANDEZ NL, et al. Coping styles as correlates of health in high school students.J Adoles Health, 2002, 30(5): 326-335.

第4篇:心理和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效能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151-01

高中生心理存在一系列的负面问题,这对于自我效能产生消极影响,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一 自我效能的认识

自我效能的概念就是个体应付不同环境的挑战或者是面对新鲜事物过程中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自我效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生理健康和所出现的疾病现象。反而言之,低自我效能对人体的健康、疾病并不具有明显的抵制作用,甚至会导致疾病和负健康的增长,加快病情的进展。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非常重要。

从高中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高中生是一个刚跨过青春期,逐渐进入青春期末端的人群,这个年龄段的高中生心理呈现出紧张、叛逆、复杂等情况,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共同时期。在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对外界的事物和挑战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可能会出现不能较好应对的局面。就此,笔者针对某高中学校的各个年级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自我效能调查的研究,希望能够从这些数据中收集高中生的心理情况和自我效能意识情况,从而得出高中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的关系,为以后的高中教育心理工作的展开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 高中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研究实验过程

1.研究对象

本文从某城市的某重点高中随机从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是自我效能表,共存在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大约为5~10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越强。自我心理健康表,其涵盖了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八个项目。每个项目是10分,超过50分以上的说明具有心理问题,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所采取的应对方式问卷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对方式问题,其中涵盖了50个项目,其中包含了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六个因素。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以班级为团体单位进行测试,针对各个班级的测试结果数据进行统一的整理,并利用科学统计软件针对其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4.结果统计与分析

第一,性别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利用双因素二元饱和模型针对高中生自我效能、心理健康、性别、年级之间等多方面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发现各个因素在年级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但是在性别中某项项目具有显著差异。男生的自我效能和心理健康高于女生,男生在遇到一些问题时采取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女生要多,女生大多数采取了逃避的方式。这一问题表明,在同龄人中,男生要比女生的心理健康和承受事物打击能力要强很多。

第二,对不同单亲家庭以及正常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相关数据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和正常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单亲家庭的孩子所得出来的分数普遍高于正常家庭。这一数据说明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家庭的孩子。

第三,针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后发现,对心理健康能够产生负面影响或者是正面影响具有很多,其中包含了幻想、自责、躲避、学习压力感、交流、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求助应对方式等。在这些因素当中,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抑郁、交流、学习压力感对学生产生了正面影响。

5.总结

男生和女生自我效能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相关数据表明,男生的自我效能非常高,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但是女生的自我效能较低、心理健康水平低。其原因在于男生和女生在青春期阶段,男生具有很强的优势,但女生随着生理的不断变化会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从传统的文化影响角度进行分析,男生在社会中扮演一个强者、主体的角色,但是女生在社会中扮演一个被动、情绪化和易依赖的弱势群体。因此,男生从传统观念中形成了自信意识强,具有较强优越感的自我效能,相反,女生的自信意识就不是很强,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水平。从单亲家庭和正常家庭的角度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所感受到的温暖较少。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整篇文章的数据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性的关系。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校开设各项心理指导课程,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5篇:心理和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和谐校园;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J51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30-01

一、前言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教育界和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分析和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二、和谐校园建设下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难以适应角色的转换

作为一名新入学的大学生,将面临着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和适应问题。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和教学模式等,许多新生往往表现出难以适应,从而产生困惑的心理情绪。

(二)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经济问题已成为当前许多大学生都普遍面临的问题。从而导致了许多经济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也随之拉大。在学校中一些家庭富裕的学生与贫困的学生容易形成鲜明的对比,容易造成那些贫困学生的心理失衡。

(三)感情困惑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谈恋爱的大学生日益增多,恋爱的动机和目的也日趋复杂,而且感情往往比较脆弱。许多大学生一旦遭遇恋爱的挫折,感情就会一落千丈,甚至有的因感到绝望而产生报复的心理。

(四)不良的人际交往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成长环境的因素,当前许多大学生都不善于与人交往,从而导致他们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容易产生心理紧张、情感压抑和孤独等心理问题。

三、和谐校园建设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和谐校园建设下,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多变。但总体可分为外界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而外界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两方面。

(一)社会外部因素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从而导致人们感到工作压力大、精神压抑以及身心疲惫。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良的社会现象给大学生造成了许多心理矛盾,加上由于大学生思想不成熟,缺乏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产生了理论与现实的矛盾,而这些矛盾未能得到及时化解就容易给大学生造成心理健康问题。

(二)学校外部因素

从中学进入到大学,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环境以及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要求大学生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会独立自理自己的生活。然而,当前许多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因素,往往难以适应集体生活,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产生寂寞孤独和焦虑。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的改变,给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带了诸多心理上的压力。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进入大学生之后,许多大学生对未来有了美好的憧憬。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往往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让许多大学生难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陷入痛苦的旋涡中。尤其是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心理扭曲,从而产生偏激的心理问题。除此之外,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内部因素。

第6篇:心理和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现代健康的含义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由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依据心理健康的标准,分析了当代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了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策略。

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单纯指身体没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是:一个人在生理上疾病或身体虚弱症状,并且在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也处于完好状态。

可见,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大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由于工作主体对象——小学生这一社会特殊群体的一些客观变化,当代小学教师往往在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时常会凸显出一些诸如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等不健康的表现。因此,研究当代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对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调适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显得十分重要。

1 当代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

我国当代小学生大多享受关怀过多、耐挫能力相对较差,甚至已经多被冠以“小皇帝”等称号,这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不断变化,根据当代教育对象的现实情况,笔者以为,评判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给予着重考虑:

(1)智能良好。智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运用知识、经验、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智能良好综合体现为两个精神和四个能力,即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绪稳定。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它的作用,既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就某种情绪状态对人的生理健康、社会生活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去观察自己的情绪状态是否健康或有利于自己的生活与健康:①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一定的事物引起相应的情绪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②情绪的作用时间随客观情况变化为转移,在一般情况下,引起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其情绪反应也应逐渐消失。③情绪稳定,情绪稳定表明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处于相对的平衡状况,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协调。一个人情绪经常很不稳定,变化莫测,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④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动的和谐与满意。愉快表示一个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总是愁眉苦脸,心情有苦闷,则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⑤情绪表达适时、适度,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绪的情境相符合。

(3)意志健全。意志就是为达到即定目标,主动克服困难的能力。一种良好的意志具备四个特点:一是目的合理;二是会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和一些心态;三是要培养自己的坚强性和自觉性;四是要培养自己的果断性和自制性。

(4)人格完整。人格是人在社会生活当中的总体心理倾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成要素完整,无缺陷;二是人格统一、不混乱,生理上和心理上一致;三是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5)社会适应正常。心理健康的小学教师,总是能主动适应社会,人际关系和谐。他们讲信用、重名誉,待人宽宏豁达,乐于奉献。能够正确处理和家长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还要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众多必须面对的“关系”决定了小学教师社会适应能力在教育教学成效上的重要意义。

(6)自我评价准确。心理健康的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也为人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

2 当代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以及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小学教师因心理问题辞职、自杀甚至犯罪等等一些反常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其根本原因就是是部分小学教师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由于存在交际困难,一些小学教师不能适当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眼中“差等生”身上发生的问题,甚至导致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破裂,教师与家长关系的恶化。长此下去,对小学教师工作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业务学习心理障碍。缺乏业务学习目标和动力,不能集中精神进行业务研究。其中有些自我调适能力差的老师甚至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厌倦、对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工作任务感到焦虑。

(3)职称晋升压力带来的各种困惑。当前正值教育系统人力资源政策改革的特殊时期,新旧绩效评价机制交替。不能正确对待自身需求中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自我定位和自我能力评价不够切合实际,期望值过高,就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不良反应。

(4)家庭关系处理不当的问题。由于小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面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工作头绪较多。在处理家庭和工作两个问题方面平衡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出现家庭矛盾,如不能正确调适,不但会影响到个人的正常生活,而且势必影响工作情绪和工作成效。

在以上问题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职称晋升压力和人际关系复杂是最困扰着当代小学教师的主要问题,也是对小学教师身心健康危害最大的问题。

3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适策略

小学教师危机心理事件的发生一方面与小学教师自己缺乏主动寻求心理救援意识密切相关,另一原因就是心理健康常识严重缺乏。因此,建立小学教师危机心理预警系统迫在眉睫。“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学生“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的优良品格,具有 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作为具体的规格要求。同时,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内容之一。同样,作为教师,更需要首先在这些方面是健康完备的或趋于完备的。各学校和各级教育管理机构都很有必要采取措施建立和健全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机制。

(1)丰富教师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能潜移默化地优化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品质,不仅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能优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还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更为和谐的运行氛围,更有助于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因此,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能使教师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合作意识、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

(2)加强价值观培育工作。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帮助教师修正自己的价值观。消除他们在业务学习和工作上过分注重劳动回报和付出收益的消极思想。学校活动有必要与荣辱观的教育相结合,加强“八荣八耻”认知意识,在教育学生之前能做到教师先明辨“荣”、“耻”,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学校的党支部和工会等组织机构有必要通过各种活动,从服务理念和工作方法上,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和关怀力度,从学校制度建设和工作意识上,逐步形成“情感留人、事业留人”的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意识。

(4)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积极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在当今各地各级学校都在积极开展的教师业务学习中,可开设必要的心理健康课程,增强教师自身的自我教育能力。

(6)各级教育师资管理机构和学校有必要积极开展教师的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做好心理问题预防工作。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教师心理素质的状态,定期通过心理测量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记录在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方便及时地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效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心理健康对小学教师来讲更显得重要和关键。只有在教师自身加强心理调适意识,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重视并组织行动,才能解决好可能出现的不利于教育教学过程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 韩洁,付海玲.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J].价值工程,2011(4):93-97.

[2] 魏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及防御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0(7):213-214.

[3] 刘霄.论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J].教育探索, 2003(2):65-66.

[4] 魏强.严峻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危机应对[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9(1):167—168.

第7篇:心理和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59-02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加剧,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爆炸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工业化、都市化、人口密集化等等现代城市的特征,都可能给人们造成巨大、沉重的心理压力,从而也给人们的心理健良带来严重的威胁.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当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同样的威胁。

一、心理健康的界定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一词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Sweeter W)所提出。它是指人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不断地有新的认识。在重视生理卫生,维护身体健康的同时,将生理、心理和社会医学并为一体。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概括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良好状态和安全、安宁”。可见,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没有心理健康就没有身体健康的保证。

(二)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根据大学生生理特点和社会发展对青年学生的特殊要求。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4种:

1、有明确的自我意识

这是与外界正常交往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的人都有正常的交往活动,对自己和对别人以及两之间的关系都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能“自我接纳”并能接纳别人”,与他人友好相处,达到人际关系和谐。

2、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是与外界正常交往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合作、沟通,以尊重、信任、宽容、理解的心态与人相处,不无故猜疑、嫉妒、仇视他人,乐于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同事。

3、能有效地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心理健康的人具备正常的智力水平、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能从成功中体验到自尊、自信。不会因失败和不胜任而经常产生困惑、焦虑、绝望等情绪障碍,而是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致力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并能从中得到乐趣,即使遇到困难和阻力,也能设法克服和排除,直至取得成功。

4、有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

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一般情况下其内部心理结构总是平衡的和协调的,既有适度的情绪表现,又不为消极的情绪所驱使而导致行为的失调。能保持比较平静的心境、清醒的头脑和控制行为的自觉性,因而经常保持愉快、乐观、满足等积极的情绪体验。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迅速变化的过程中,处于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渡时期。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对自己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而且又很敏感,受到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各样思潮的冲击,便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家人的庇护下,对生活事件的应对策略与生活对他们的要求很不相称。他们在遇到某些事情难以处理时,虽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内在原因进行一番分析,甚至引用一些心理学理论来解释,但最后还是不知如何解决。

(二)学习问题

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成绩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所学专业兴趣不浓。另外,对大学学习方法不适应。这样就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部分同学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头疼甚至神经衰弱,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更多的同学身感自尊心受挫,由过去的自负变为自卑,情绪低落,丧失学习积极性。[1]

(三)人际交往问题

有的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会与人交往。自卑孤傲,部分学生由于贫困或自我表现能力局限而产生自卑心理,也有学生自视清高产生孤傲心理,有些学生在交往中因胆小、孤僻、害怕而自我封闭;猜疑防御,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对人不信任,对人处处设防。

(四)情感问题

大学生在校园里谈恋爱司空见惯。有些学生是心理空虚,以此为消遣;有些学生是迫于心理对异往的需要而谈恋爱。产生许多恋爱中心理问题。例如,有的女生刚入学就接二连三地受到男生的邀请约会,因不知道如何应付而陷入苦恼之中;有的学生因看到周围的人纷纷交友结伴而自惭形秽;有的学生因失恋而长期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轻生;有些学生则是性心理方面问题。

(五)网络心理问题

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信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迷上网络游戏。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意面对面交往。这样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其次,迷恋网络还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精神恍惚、胡言乱语、行为怪异。[2]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第8篇:心理和健康的关系范文

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极大的需求,他们人人都渴望获得真挚的友谊来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新的环境、新的群体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产生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因此,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使他们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自信,保持乐观向上的认知态度。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品质,能够很好地化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快速地适应大学生活。反之,如果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学生则容易在遇到问题时产生焦虑、紧张、恐惧、孤单等不良情绪,由于心胸狭隘,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容易形成各种压力,严重地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二)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孔子曾说过:“独学则无友,则孤陋寡闻”,人际交往能力不仅帮助我们提高对自身的认识,也提高了对他人的认识。在整个交往过程中,我们彼此之间可以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对方,同时也可通过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清了自己。交往越多涉及的面越广,交往的程度越深,我们彼此的认识就越深刻,才能达到前面所提到的,得到他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从而实现自我的完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量不断提高,人们对拥有的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也随之增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互换,使自己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协调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良好的集体,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品质都是在民主、和谐、充满关爱的人际关系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增进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反之,则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自卑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现状及原因

(一)大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自卑是心灵的癌症。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自卑情绪。适度的自卑能激励人发愤图强,取得成就;但过度的自卑则会使人堕落颓废,自毁前程。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内心比较敏感,承受能力较差,很容易成为自卑心理的牺牲品。因为自卑,他们往往精神萎靡,丧失热情,学习落后,成长受阻,严重的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天资较低,或者学习习惯未能培养好,造成学习能力较弱。从小学到大学,他们的学习成绩都跟不上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久而久之,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就产生了自己是“差生”、跟不上的感觉,随着岁月的不断沉积,就逐渐形成自卑心理。

2.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或家庭残缺。由于经济状况较差,父母整天忙于奔波,养家糊口,无暇顾及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再加上其自身的素质不高,社会地位相对低微,学生容易产生自己的家庭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或者由于家庭残缺,使孩子缺少本该有的温暖和稳定的生活,从小蒙上生活的阴影,产生了自卑心理。

3.学生所处环境的影响。有一些学生自身比较调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不理想,再加上某些学校或老师的处理方法不当,常常把他们视为差生,不愿也不想与他们打交道,他们的座位也排在教室的后面。时间一长,这类学生就慢慢自认是差生,从而产生了自暴自弃、放纵甚至是放弃的心理。

(二)自卑心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影响人际交往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自卑心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自卑的一些表现及其潜在特质会对人际交往产生潜在的影响。

1.封闭。由于自卑心理而导致的封闭性大学生,通常不喜欢与人交流,觉得交往起来过于麻烦,更多的时候宁愿把自己封闭起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出不去,外人进不来,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人际交往障碍。

2.嫉妒。自卑者的心理容易产生一种畸形的嫉妒心理,在各个方面都想争第一,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甚至有时候为了争得心理上的胜利,恶语重伤别人,这也是导致与他人交往关系交恶的原因之一。

3.敏感。自卑者过度的敏感会对人际交往很不利。很多时候,对方一句很不在意的话就会刺痛到自卑者的神经。自卑者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旦听到对方对自己负面的评价就会受到伤害,甚至愤怒,搞得对方都莫名其妙,久而久之,自卑者就很难听到真话了,听到更多的是一种恭维,和朋友的交往也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很难交到真心的朋友。

 

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相关文章:

1.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有哪些影响

2.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9篇:心理和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105-01

人格健全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作为前提。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一定义看,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且这里对“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又作了更加明确的鉴定,不难看出它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他们整个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对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尤其是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据有关方面统计,青少年心理适应不良者在初中生中的比例为15%~20%;高中生中为20%~25%;大学生中则为25%~30%。据统计,每三个休学的大学生中就有一个是因为心理有问题。上述比例还呈上升趋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樊富岷说:青少年时期尤其是中小学时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最易产生“问题”的时期。人格扭曲不及时矫治,就会导致“人格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变态”。其中人格、攻击型人格等变态类型有很强的犯罪倾向。

事实上,人格完整表现为个人的需要、动机、欲望、理想、目标与行动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如果人格发展内外不协调,便意味着心理素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即病态人格。具体表现为过分的理智化,感彩缺乏,对大小事都爱挑剔,缺乏“人情味”;或者表现为理智不足,情感有余,理智对情感的控制能力差,冲动性强,偏离正轨多,不能正确反映和估计环境与自我,所有这些都属人格异常。

人格异常(即人格不健全),具体产生的因素主要是由三大环境影响所致的:家庭、学校、社会。其中家庭是人格形成的关键,因此它对小学生的影响也是最严重的。俄罗斯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少年犯均生活在有缺陷的家庭之中。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对84名有逃学、暴力和其他不良行为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其中有82名学生和不良家庭教育有关。

在对长春市中小学110名离异家庭子女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父母离异则导致子女心理素质差的达80%,品德行为恶劣达46%,单亲家庭子女的犯罪率更是正常家庭的两倍。此外,学校这个群体的部分现象也可能对中小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如教师恨铁不成钢、拔苗助长、教法不当,都会导致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具体地说,在现实的学校当中,仍有一部分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动辄“公布成绩”“按分排座”,这便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由上述各种事例可知: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而这个健康心理的形成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与之相适应,使之与中小学生的年龄、个性、情感、人际关系、承受能力都相适应。具体地说,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对中小学生来说

从小就要培养其优良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因为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中小学生整个人生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成功教育,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教育,有意识地磨炼中小学生的意志,战胜困难,树立成功的自我意象,完善人格,以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