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范文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第1篇: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范文

[关键词] 窑洞民居;黄土高原;发掘保护;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K8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69-04

建筑不仅是肉体的居所,而且是精神的皈依。自从有了用于遮风避雨的房屋,人类才结束了漫长的漂泊,安顿下来;才隔离了对外部的恐惧,开始创造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窑洞是中国古老的建筑形态,它在保持生态平衡、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所以,一直是黄土高原地区人们的主要居住形式。但是由于传统窑洞室内采光差、通风不畅、潮湿、塌顶、渗水、卫生条件不好、抗震性能差等原因,窑居环境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新一代的农民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多弃窑建房。窑居的存在受到很大的威胁,出现了日益退出人们视线的危机。因此,如何改变观念,使人们认识到窑居景观的优越性,使窑洞民居在新时期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窑洞民居的当代价值

人类是从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种种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其生存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众所周知,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依托这里深厚的黄土层,祖先们以建造穴居的方式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窑洞文化。

(一)窑洞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古老的民居形态,保存了原始“穴居”的部分基因

人类早期的居住形式基本是利用天然的洞穴和树木,以避开野兽的侵袭。如《礼记・礼运》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I巢。” 《礼记・王制》记载:“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易经・系辞》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这种居住形式在云南沧源岩画、战国时期青铜器图案上都可以看到,其中北方多穴居,南方多巢居。在原始穴居的基础上,北方地区出现了利用黄土特性建造的建筑形态――窑洞。

根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宁夏海原、青海民和、陕北吴堡等黄河中上游的部落就在以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建造简单的穴居,并逐渐形成聚集部落。例如2004年在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头城和中国最大的龙山陶窑,发现窑洞式房址近70座,它们大致可分为“凸”字形、“吕”字形、“甲”字形和后室带有储藏室四种形制。这些居屋各有区别,有的修筑非常精美,反映了当时先民的建筑技术。①再如在淳化县石桥乡引安村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的人类原始部落遗址,“该遗址呈阶梯状分布,在7层台阶地发现至少11个穴居窑洞,由此推断这里当时是部落氏族群居的栖息地” 。②陕北地区在夏商时候被称为“鬼方”、“土方”,土方即“住在土穴土窑中的人”,③说明土窑是当时主要的建筑形态。此后几千年来,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主,同时在安徽、广州、四川、东北等地区都出现了使用窑洞居住的痕迹。

(二)窑洞是黄土高原最经济的建筑形态,它可以使人们更加切近大地,回归自然

窑洞不仅是适合黄土高原的民居形式,而且是最经济实用的民居建筑。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少雨、树木稀少,导致木料紧缺,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加之黄土高原土质细密干结、土层厚实、结实牢固、容易挖掘,这就为窑洞作为建筑提供了物资保证。窑洞这种居住形式,既适应了黄土地貌的残酷现实,又使人们本能地回归到黄土中生活,深得广大劳动群众的喜爱,成为黄土高原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普遍性建筑。④

“远来君子到此庄,莫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又凉。”这是清代进士惠登甲赞美庆阳窑洞的一首诗。由于外界气候和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及污染对人的影响很小,所以,长期居住在窑洞中,气喘病、风湿病、皮肤病等疾病明显减少,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且生活在窑洞中的居民远离大城市的喧嚣,虽然不是十分富有,但是生活安静、舒适,邻里关系非常和谐。

(三)窑洞是黄土高原最能利用生土的建筑形态,它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黄土高原为半干旱、干旱地区,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最冷时气温低达-20℃左右,最热时气温高达40℃左右。黄土是绝好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在炎热的夏天,热量被黄土表层吸收,黄土深层的窑洞温度低于地表十几度,比较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地热温度由里向外发散热量,窑洞的温度又高于室外,加上窑内举火煮饭和热炕,又进一步提高了窑内温度。无论冬、夏,窑洞内部温度基本上保持在2O℃左右,是最舒适的居住环境。从根本上说,是节约了能源。窑洞的建筑材料以生土为主体,这种生土是一种绿色建筑材料,倒塌或拆除的窑洞系列建筑垃圾,经历了风化作用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涵养过程,生土就可以变成富含腐殖质的“熟土”而回归大自然,由有用变为有利,形成良性循环。

(四)窑洞是最具独特文化和艺术内涵的民居形态,体现了中国式建筑美

窑洞民居作为一种传统建筑,具有审美价值,体现了窑居者和民间工匠的审美情趣。首先,表现窑居之美的是窑洞与自然的和谐美。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窑洞建筑一般据山茆沟谷的凹凸皱褶走向,这样既可以避开洪水、泥石流、塌方、斜溜等自然灾害,又能兼顾汲水、耕地之便,达到既充分利用自然又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为了和周围的黄土构成和谐的统一体,窑洞的主色调是黄色和青色,这种青灰色给人以坚固、沉稳、大气的视觉感受,在黄土和绿色植被的衬托下显得协调统一。

其次,窑居之美表现在其布局和村落的均齐之美。窑洞建筑是一个系列组合,一般以院落为单元,构成窑洞群;也有一些靠崖式窑洞群,连排成线,如米脂中学窑洞群、榆林农校旧址窑洞群、延安大学窑洞群等。窑洞沿地形变化、随山就势,成群、成堆、成线地镶嵌在苍凉壮阔的黄土高原上,构图上形成了台阶型空间,给人以雄浑、壮美的感受,起到了化单调为神奇的作用。

再次,窑居之美还表现为其独具特色的装饰之美。窑洞的装饰主要集中在门、窗部位。窑洞的门、窗都由木质框架做成,并装架在窑洞正面。一般上部为两扇天窗,下部左侧为两扇木板合对而成的门。裱糊的木质窗格,逢年过节或者家有喜事的时候总会贴上剪纸窗花,显得明亮干净且富有地域特征。

近年来,随着窑居的日渐减少,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这种建筑的濒危境地。所以,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生土建筑研究会,专门研究包括窑洞在内的生土建筑在新时期如何与现代建筑材料结合,扬长避短,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更好地适合现代居住的需要。而且世界范围内研究窑洞的人们一致公认,窑洞的命名只能用汉语拼音“YAODONG”来表达,才能确切地传达它所蕴涵的文化。

二、对窑洞民居的发掘和保护

(一)对窑洞建构技术的发掘和保护

窑洞造价低廉,建造技术相对简单,根据地质环境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等原因,窑洞也有靠山窑、地院窑、箍窑等差别。窑洞就用料而言,陕北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接口窑。窑洞民居的建造和中国传统的木构架为主的建筑有很大的区别,它主要是依靠黄土自身的直立性开挖而成,虽然窑洞形式有所变化,但是建筑结构离不开拱圈技术,所以,就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建造技术、空间布局。

首先,体现在窑洞院落的选址和建筑过程中。窑洞选址都很注意外部环境和朝向。陕北属于黄土高原,地貌复杂,选址是建造窑洞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窑洞选址讲究“负阴抱阳”、“后高前低”、“宅前临水”等,这也是中国古代“堪舆术”在窑洞建筑中的应用。窑洞建造前首先要对选择好的崖体进行整理,铲挖出平整的立面,并保证崖体上部的密实。其次,是窑洞主体的建造,也就是旋窑。这是最具技术性的一环工作,一般由有技术的大工担任。窑体建造好之后就是合龙口以及建造窑脸、窑檐、拱头线等。最后,是窑洞内部的坑、灶、烟洞等相关生活设施的建造。

接下来是窑洞院落的组成和布局。陕北窑洞多为背靠土崖的靠崖式,有长串连片的,也有独立成院的,一般民居多为独立成院类型。窑洞内部由灶、炕、烟囱等组成,是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冬季这些设施又成为独具特色的取暖系统。窑洞院落一般由主体的窑洞、围墙和院门组成。大门既有木条钉编的简易大门,也有石块、木头及石狮建成的庄重气派的楼门;围墙多采用石头片子垛插而成,既美观又实用。

(二)对与窑洞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和保护

建筑是一种艺术,不单指建筑的建造技术,同时也包含着建筑的装饰艺术。甚至有学者提出最早的绘画、雕刻、设计等都是从建筑开始的。

在黄土高原的风土民俗中修建窑洞是一件关系到家庭兴衰、子孙繁衍的大事。动土前,要相宅。开工前,要“坐字”,择吉地、吉日动土。凡宅后有山梁大塬者,谓“靠山厚”,俗语称“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出大官”;宅后临沟无依托者,谓之“背山空”,多忌之。这与现在的居住用地选择原理相似。施工中有“阴”忌、工匠的厌胜术等窑洞“风水”和施工风俗。在陕北,窑洞破土动工之时,要祭土地神,此俗源于远古人类对土地的崇拜。最为隆重、热闹的仪式为合龙口,即窑洞建成之时,工匠在中间一孔窑洞的顶上留下仅容一砖或一石的空隙,用系了红布、五色线的砖或石砌齐,然后燃放爆竹,摆宴请客,共祝主人平安吉祥。迁入新居时亲朋好友还备礼祝贺,喝喜酒,为其“暖窑”。

窑洞建造完毕以后最重要的就是院落的装饰。窑洞装饰以农耕文化的古拙、淳朴为特色,重点在于“窑脸”,自上而下包括女儿墙、窑檐、拱头线、门、窗,以拱头线分隔为两部分。门、窗是窑洞装饰的重点,能工巧匠多在窗棂上下功夫,以如意、万字、工字、水纹为基本纹样,还有双喜格、红灯格、云纹格、菱形格等,以求吉祥。窗棂上往往贴有心灵手巧的主人剪的窗花,窗花以吉庆、欢乐和轻松为主调,以人畜兴旺、家口平安、益寿延年、五谷丰登、升官发财、连年有余、吉庆祥和为内容,通过十二生肖、八仙庆寿、祥花瑞草、家禽家畜、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题材来表现。这些大红的剪纸为荒凉贫瘠的窑洞增添了色彩和盎然春意。

这些信仰禁忌、门窗造型、窗花剪纸、皮影戏等文化是与窑洞这种特殊的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了窑洞这种载体也就没有了这些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空间。

(三)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整体窑洞村落的发掘、研究和保护

由独立的窑洞院落延展就成为窑洞村落。黄土高原地区目前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很多,它们有的以地貌为名,有的以宗族为名,有的以铺店为名,有的以窑窠为名等等。如米脂县就有马园、姜园和常园三大窑洞聚落。马氏庄园位于米脂县城东南20公里的杨家沟村,是以马氏家族地主为重要成员的窑洞民居。清乾隆年间,马嘉乐从自己所居住的“光裕堂”开始,以堂号为自己的儿孙们建筑独立的窑洞式四合院,这些堂号依山顺势,按等级秩序,高低参差建于山峁之间,形成了马氏庄园的主体。清同治年间,马氏为防回民军进入陕北,开始营造扶风寨。1929年,留学日本的马醒民开始动工兴建马氏新院,他将西方建筑风格和陕北窑洞文化巧妙融汇,珠联璧合,堪称中华民族窑洞建筑之瑰宝。姜氏庄园位于米脂县桥河岔乡的刘家峁村。清同治十三年(1874)动土兴建,历时13年完成。全国典型的石拱窑洞四合院聚落组合,其在总体设计、石刻砖雕、装饰小件等方面堪称窑洞建筑的精品。常氏庄园在米脂县东北12公里的高庙山柳树沟北,背靠脑畔山麓,前临冲沟小溪。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动工兴建,多年完成。它不同于马园和姜园,巧妙地利用地形,塑造顺应自然的空间艺术,取得了妙趣天生的审美效果。

窑洞建筑的整体保护可以更好的延续和诠释窑洞文化,能使人们在历史的认识中激起使用和保护这种古老建筑传统的兴趣。

三、对窑洞民居的开发和利用

(一)充分利用窑洞民居在生态、经济、节能、节地等方面的价值

黄土高原地区的农民一直以来都是在边坡沟地带挖洞,过着冬暖夏凉的窑居生活。边坡沟指的是边角地、山坡、沟壑等不可耕种地带。然而,农民纷纷弃窑建房,在缓坡、平原等可耕种地带建设新的宅院,大量平地建房占用耕地,破坏了生态,减少了陕北地区本来就有限的土地资源。而且随着建筑形制的改变,有着地域性特征的建筑和文化也就会逐渐随之消失,导致文化的趋同和个性的消失。自1980年开始一直研究窑洞等生土建筑的专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王军认为黄土层土质均匀,垂直结构良好,边坡沟地多,很适合发展新式窑居建筑。在边坡沟地带建新式的窑洞或改建弃窑,不占耕地,又很好的保留了窑洞这种生土建筑的生态、节地和建筑文化方面的特性。

近年来,人们在建造窑洞时注意利用新型建材,注重空间分隔,出现了新型窑洞。这种新式窑洞窗户改为玻璃窗,透光性更好。有的里面设有阳光间、自然“空调”,更现代化的还有卫生间、客厅等,既改变了原有的阴暗、潮湿、不通风、不方便的弊病,又保留了以前冬暖夏凉的优点,这种建筑创新有利于更好地利用这一古老的建筑形态。

(二)以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窑洞民居为载体,开发有陕北特色的窑洞文化旅游

陕北窑洞不仅是居住场所,而且是文化载体,许多窑洞都和历史事件和美丽传说有关,所以,做好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窑洞民居文化的发掘与保护是开发窑洞资源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做好与窑洞相关的历史文化的传说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如据《延安府志校注》记载:“吕布,安塞人。县东六十里,有艾蒿岭,布故里,所遗土窑尚存。”⑤与此对应,在米脂县山中有一尖形黄土锥,锥底有一洞,名为“貂蝉洞”,传说貂蝉为贫家女,幼时曾在此洞居住。其次,做好与窑洞相关的革命事件的发掘和保护工作。红色旅游是近年来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精神教育的基地。陕北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从此走向胜利,所以其必然成为红色旅游的主要地域。在开发陕北红色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区域优势,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而窑洞就是这种特色的重要载体。

(三)以窑洞为本土民居的重要形式,建设具有陕北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窑洞民居与农耕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对于窑洞民居的利用不能只是一户一院的建造和整修,而应切合当地的实际状况,由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联合对窑居进行合理规划管理,利用边沟和弃窑逐步建成生态居住带。同时,改变原来窑居院落之间住户分散,不利于交通及人际交往的状况,切实解决上下水、道路与停车、建筑材料与技术、照明与通信、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目前在甘肃庆阳地区有试点改造的窑洞整体村落,还建有窑洞宾馆,这都是很好的尝试。

窑洞民居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长期以来解决了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人们的居住问题,并在经济实用、节约能源、利用生土等方面展现着生态之美。随着社会整体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应该做好窑洞内外环境的具体设计,做好旧窑洞的改造和保护,探索新型窑洞民居形态。相信经过努力,传统的窑居建筑将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注释]

①《文汇报》, 2004年11月24日。

②田月:《淳化发现五千年人类穴居遗址》,《华商报》,2003年9月29日16版。

第2篇: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范文

为更好地了解民居保护的相关问题,《经济》记者专访了中国城市风貌与民居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强。

王志强,曾是旅欧建筑师,在欧洲游学期间,考察了欧洲多个国家的城市和乡村,对欧洲各国在城市风貌的塑造和乡村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方面有着深刻的体会。回国后,创办了北京地球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中国自然村落、古村落和民居群的保护性开发。今年初,他联系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立了北京经世朗耀国际文化传播公司,公司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大规模的民居保护活动。

《经济》:请介绍一下中国传统民居的情况。

王志强: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民居就是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符号、具有一定历史传承的城镇住宅和散落在广袤的中国乡村的形式各异的自然村落,民居不同于宫殿、官署和神庙等建筑,民居体现的是居住功能和居住文化,是生活和生产的必然需要。可以说,自从有了中华文明就有了中国的民居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的民居建筑和村落布局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其中有六种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影响力:

一是木构架庭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这种建筑形式分布较广,现存的数量也较多,是我国传统民居文化的最重要构成。木构架庭院式建筑以木构架为建造方式,强调南北主轴线,讲究对称格局,讲究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秩序。

二是四水归堂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以安徽和江浙为最,在湘黔鄂川闽赣等地的大户人家也多有存在。四水归堂反映的是南方士大夫及富商巨贾那种“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特殊情怀。

江南原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大多是为适应潮湿气候的“干栏式”风格,但历史上多次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直接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古越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原的合院格局逐渐成为当地民居的主流,鉴于土地资源有限,北方地区原本宽阔的合院到了南方之后就演变成至今到处可见的天井,而其他功能则大同小异,有身份有钱的人家还按礼法秩序的要求布置自家的厅堂和卧房,情况差点的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但天井却是每家每户都要有的,否则四周屋顶的雨水就不能汇聚到小小的天井中,对风水来说就不太有利了。

三是一颗印式。布局与北方四合院基本类同,主要是老百姓从经济实惠的角度出发,在有限的土地和财力下,尽可能保留合院的格局,但规模和体量都比较小,平面格局和建筑外观十分方正,看起来很像一枚方方正正的印章,所以民间就把这种住宅叫一颗印了,主要存在于云南和湖南一带。

四是杆栏式。杆栏式民居原本是长江以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但在江浙皖等吴越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文化大融合后,这种能防潮、防范毒虫野兽的架空式居住形态后来基本上就只分布在中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区域的山区地带,杆栏式民居也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般都采用竹木结构,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

五是窑洞式。窑洞式民居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黄土层较厚的区域,这些区域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经济相对落后,所以原住民因地制宜,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窑洞作为居所,窑洞民居对建筑材料要求很低,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不过安全性能较差。

最后要说闽粤的土楼。

土楼是部分中原民族因战乱迁徙到闽粤山区之后,为抵御山林野兽和土匪的伤害而修建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居住形态,土楼平面布局多样,但以圆型和方型居多。土楼体量之大、安全性之高可为中国民居之最,主要原因是饱受战乱之苦而南迁的中原各宗族出于族群安全考虑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家族式自卫的群居方式,这种聚族群居的方式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一种朴素的精神诉求,也就是“入则孝,出则悌”的家庭家族基本伦理观。

土楼的缘起应是在唐末的黄巢之乱后,或许更早,也可能晚一些,但年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为这种特殊的居住建筑形态惊叹不已的同时,是否能确实感受到中华民族先人们身处逆境下却能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以及在这份灿烂光辉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所展示的中华文化的深邃思想和智慧光芒。

以上六种民居形式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中国传统民居最真实地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首先强调的是居住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然后是人伦道德,最后才是讲究艺术性。

走进中国民居,就能深深体会到中国千古传承不衰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先人们的创造力而自豪。

《经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民居,在您看来对其进行保护的原因是什么?

王志强:主要还是很大一部分的中国传统民居所蕴藏的价值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爱护。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不同地域的地理、历史、人文以及民情、民俗等元素,是所处地区在某一历史阶段所达到最高的建造技术和文化艺术水平,也是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反映。在选址、规划布局上追求因地制宜和自然天成,力图创造出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精神境界;在营造单体建筑时追求形态雅致、大方得体;在内部空间塑造上追求儒家文化的内涵,;在装饰艺术上则将石雕、木雕、砖雕等传统工艺的艺术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由于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民居已逐渐消失,中国文化符号在很多人的眼里日渐模糊,中国几千年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优秀文化也有日渐式微的危险,再不加以保护和弘扬,不远的未来,恐怕我们的子孙后代再也无从去寻找中国文化的根本所在。

《经济》:既然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如此多的价值,那么保护势在必行。但是近期公众总是会听到一些破坏或是变相破坏传统民居的声音。我国传统民居的现状如何?

王志强:梁思成先生曾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可惜,梁先生的担心今天变成了现实。在我们追求城市现代化的同时,面临的是传统民居文化的迅速消亡。

这些年,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正在吞噬前人们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不仅是城市或城镇周边的优秀民居被那些丧失了建筑精神和文化的玻璃建筑所迅速取代,就连构成城市最美肌理的传统街区、优秀民宅也不能幸免,前面提到的梁思成故居被野蛮拆除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30年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生活的巨变,钢筋混凝土高层楼房拔地而起,这些新建的楼群使得城市出现了“趋同化”――南方与北方的城市没有显著差别,东部与西部的城市也几乎千城一面。 这些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了传统的民族文化。

保护并弘扬中国民居文化迫在眉睫。

《经济》:北京经世朗耀国际文化传播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大规模开展民居保护的活动,足见其对民居保护的重视。请问活动将怎么开展?又将如何保证达到预期效果?

王志强:我国保护和弘扬民居文化的工作起步较晚,这些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民居科考和学术研究活动,这些研究成果往往是以图书出版的方式传播,如《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中国民居五书》等,不能不说这些工作意义的重大,但由于出版物只适合小众,活动缺乏公众参与,也缺乏趣味性,所以影响力很有限;

二是某些权威机构也在试图做些民居保护的工作,比如评选最美丽的乡村等等,但随后的保护和监督工作并没有跟上,对民居的保护效果非常有限;

在一些公众传播渠道,如影视、网络、报纸期刊等,民居多作为旅游类节目/栏目的副产品,如各地做的旅游宣传片或相关的旅游节目,典型的电视栏目有“走遍中国”、“乐游天下”、“欢乐中国行”等电视系列片,但由于介绍较零散,没有聚焦,因此也没有提高公众对民居保护的重视。

我们这次组织和举办的“民居中国”的系列活动,是在总结上面各种活动的经验基础上推出的,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中国的民居文化、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广泛传播,旨在打造中国第一个以中国传统民居文化保护为核心的综合性文化项目。

为了达到活动的预期效果,将在组织、传播、产品等多方面做深入细致扎实的工作,确保项目取得成功。

组织方面,将与权威机构合作成立中国民居保护协会和中国民居保护基金会等相关组织,并取得政府机构、学术、媒体、娱乐机构等的支持;

传播方面,将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包括:影视广播(国内外)、网络、报刊、杂志等,并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推广民居保护的重要性,包括比赛、演出,展览、出版等。首个活动将以“民居中国任我秀―谁不说我家乡美”的电视系列节目为引擎,通过电视、网络以及新媒体的传播迅速形成影响力,提高“民居中国”项目的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在以上活动的策划中,要实现“六化”――互动化、故事化、趣味化、哲理化、普及化、产品化;

第3篇: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自然和谐;吸收利用

建筑艺术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创造了丰富的建筑作品。然而,由此产生的对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破坏也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引发了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破坏和城市系统的调整与布局、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人们更多的强化物质的建设,由此带来了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分离,城市文化多样性正在消失;商品化使城市特色走向淡化,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正在消失;城市空间出现了严重的单调性、乏味性,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都在走向枯萎。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把自己推向了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对立面。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悲剧。

当人类开始认识到这种发展中的倒退、建设中的破坏开始严重危及人类自身的时候,人类社会便携起手来,为自身的生存寻求新的出路,即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多层面的、具有艺术价值的环境空间。当代建筑思潮也随着发生了显著变革,规划设计思想、理论、方法及实践比以往更加注重群体及整体环境的处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注重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的精神功能,包括符号机制、历史文脉等等。

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建筑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即为系统的“风水术”。探求“风水术”实质,不外是在选址方面对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所需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从而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此外,风水术还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反映,与中国的道教、禅宗思想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思想――风水术在某种意义上具备了实用思想与文化因素的双重内涵。这实际上正符合设计在当代社会中体现出的复杂性――它既是商业现象又是文化现象,既是艺术现象也是技术现象。

由风水术生发的中国建筑观对当代建筑具有借鉴意义。风水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及其交互感,因而注重人与自然种种关系的整体把握,即整体思维。其中关于“水”、“风”、“土”、“气”的论述同当代科学注重地球生物圈中水循环、大气循环、土壤岩石圈及动物植被等生态关系与资源的处理、运用表现出惊人的一致。风水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建筑环境的选址规划中,还极为重视自然景观的审美,讲究建筑人文美与环境自然美能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美学性质,显示出中国古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这有利于在当代运用传统文化的景观创造出具有现代审美情趣又不失本土文化韵味的环境。中国很多有代表性的生态建筑模式,如客家土楼、陕北窑洞、华北四合院等,都是在与周边生态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各类功能利用自然环境达到完备效果的典范。

作为中国建筑环境观的代表理论,风水术恰好暗合于当代设计中的有机建筑学概念。这种概念的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代表人物是美国建筑师赖特。他认为建筑是生态系统中人的元素组群的外延,这个组群由于人的非凡能动作用,从自然生态系统其它元素组群中解脱出来,用以满足人的活动场所或空间的需要。他主张设计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根据各自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一个理念,把这个理念由内到外,贯穿于建筑的每一个局部,使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关联,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还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就像花从枝条上生长出来一样自然;并力图把室内空间向外伸展,把大自然景色引进室内,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应服从所设想的空间效果,这就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而风水术理论的基本取向,也特别关注于人―建筑―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认为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来构建宅居的人工生态系统。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起步较晚,而西方设计所经历的过程和面临的问题必将是中国所要面对的。我们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尽早的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以风水术中科学的环境观加以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并以现代材料和建筑技术进一步在实践工作上给予设计观念更多可实现的手段和空间,使当代建筑环境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交互感应的文化面貌。

在具体实践中,应特别注意以“抽象继承”作为我们继承与发展传统建筑艺术的基本原则。现在许多建筑仅把传统艺术表象生硬地包装在现代外型上,不但没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的真谛,还给人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继承和发展传统城市空间艺术,绝不是对传统城市空间艺术的简单复制,而是在传统基础上有新的启迪,有新的感悟,有新的发展。要把传统艺术形式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和提高,作为母题,寓以新意,以启发未来的设计创作。其中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和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作。

第4篇: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范文

在互联网化的今天,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当前传统村落的被动局面,无论在广度和深度,在针对性和普适性,在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手段。利用新的技术拉近大众与传统的距离,利用新的导览模式,建立新的旅游形式,从而达到传统与互联跨界的目的,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足够的内动力。

望不见山水,记不住乡愁

发展旅游是能为传统村落和文化遗产带来经济支持最快的方式。不可否认,过度发展会带来很多困扰与问题。但是,旅游能为传统带来经济支持和关注度,这是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与文化遗产所不可缺少的。

暂且不论旅游开发的后续影响,单单在传播与整合资源、政府统筹管理的阶段就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公众、政府意识不高。虽然“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策略已经出台很多年,但是大众和政府的投入依然还不够,不计后果的拆迁和乱建仍然存在。只有公众和政府给予更多的重视,才会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当中来。

其次,信息量少,传播渠道单一。在2012与2013年,国家颁布了包含2000多个传统村落的名录。但是并没有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公众了解村落信息的渠道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政府自上而下地去调研、收集信息费时费力,且不能非常便捷地对传统村落进行控制和调整,没有办法长期地、动态地掌握其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地对突发事件作出反应。

最后,管理、政策制定不动态。旅游开发会给传统村落带来一定的经济力量去改善、保护传统村落,但是也会带来破坏。旅游开发会对传统村落的改善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但破坏也会随之而来。初期,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支持的确有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但当其成为村落的核心,其他农副产业、生活习俗、人文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也会逐渐随之消失。

那么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对于管理方来说,无法动态地、持续性地掌握发展情况与制定政策,是不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的。

传统文化也跨界——传统村落APP

随着移动互联网占据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拥有“互联网思维”成为越来越多行业生存的必备技能。现阶段,利用APP的形式为公众提供直接的相关平台,或者利用微信、微博等接口,为公众推介相关旅游信息成为主要方式。然而在未来,技术的多元化与处理量的提升有助于形成统一的信息平台,并且与城乡规划、新型城镇化、智慧旅游等平台统一结合,为更好地推广、保护、发展传统村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开发的《传统村落》APP是一次互联网与传统村落很好的跨界尝试。基于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信息,利用百度Geocoding API获取位置坐标,囊括了全国2555个传统村落的位置和基本信息。除了有基本信息、村落简介、上传图片、评分、路线、附近等常规的功能,还新增了报警功能,使用者可以在村落遭遇破坏、需要维护或者利用不当的情况下进行报警,通过后台的通知,及时停止对村落的破坏。

拯救古村落梅州围龙屋

以梅州围龙屋关注团队的技术实践为例。梅州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与四合院、一颗印、窑洞等民居形态一样具有相当的科学和艺术价值。而在2013年梅州市政府江南新城规划。据官方统计梅州有140余处祖屋和围龙屋(民间调查数据是290余处),规划中保留的仅为30余处,十余处已经拆除或正在拆除。也就说梅州将近九成的祖屋和围龙屋马上面临拆除,不仅这些文化遗产的物质实体将遭到毁灭,梅州文化和精神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难。

微博达人Wepon于2014年6月开始,通过社交网络(微博、微信)召集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志愿者和当地志愿者,组成了“梅州围龙屋关注团队”,赴梅州进行了多日现场踏勘。团队专门制作了“梅州民居调查”手机APP应用,内置地图和梅州文化遗产位置数据。团队成员和地方志愿者可以通过其进行现场定位、查看地图和影像图、拍摄照片并记录位置和文字信息、记录调研轨迹等,并可通过网络将调研成果上传至服务器。

在服务器端,制作了梅州传统民居考察网站(http://115.28.90.62/mzhouse),将志愿者拍摄的照片和文字信息相匹配,形成了专业的webGIS文化遗产档案,并对拆迁进程进行跟踪和舆论监督;在调研过程中,拍摄了记录拆迁过程的纪录片,留下了全面而珍贵的档案记录。利用微博和微信工具,团队对事件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跟踪报道,并获得了大量传统媒体的关注和采访,使该事件获得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