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

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

第1篇: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

因此,考虑到克瑞斯曼的呼吁和需要澄清社交商务的概念,福布斯网站作者和Raynforest公司CEO马克·菲德尔曼(Mark Fidelman)请IBM负责社交商务的高级副总裁斯科特·赫布纳(Scott Hebner)谈了他将看到的社交商务趋势并且提供了他预计在2014年将看到的趋势。

1.社交商务不仅仅是协作,它是要释放协作知识、差异化技术专长和快速学习的引擎

社交不再仅仅是协作。目前的社交正在让企业打破机构的和官僚的竖井和障碍。社交正在向员工提供一个共享知识和查询技术专长的机会。在2014年,我们将看到社交将转变为一个机构的实现和学习平台,通过实时视频和互动社交能力提供共享知识和技术专长的能力。

社交的新任务将帮助建立一个更智能的企业。例如,在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医生已经在向社交的方向发展;全球各地的医生将共享同行审议的培训视频和点播的课程以展示在儿童护理方面最新的挽救生命的技术,打造一个良好培训健康医疗专业人员的生态系统。

2.社交商务将开始利用行为数据帮助作出决策

过去,企业依靠仪器数据(机器生成的数据)帮助推动决策过程。随着社交商务的出现以及在内部和外部社交网络上发生的所有的活动,机构现在可以利用行为数据分析情感、听取和学习客户体验和行为并且了解其员工和客户的社交脉搏。

使用这种信息,我们能够理解我们的员工和消费者的全部情况。这是一个独特的和开拓性的能力,利用社交行为分析建立弹性的和安全的社交商务结构,共同向消费者和员工提供价值。在2014年,社交行为数据将是王。

3.个人与“营销服务”的风险

对于大多数机构来说,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一种营销机器,提供为你的品牌建立支持者大军的能力。随着我们进入社交商务的下一个阶段,这不是你能得到多少“赞”的事情,而是把重点放在这些“赞”的质量方面和谁在做“赞”的事情。由新的行为数据驱动的社交商务将允许机构利用这个趋势以及个性化消费者。

把客户看作是单个人而不是一部分人,营销者现在能够为个人或者社区需求个性化的体验。社交商务将把营销从一个功能转变为一种服务。消费者将得到这种好处。

4.社交将用于人才管理

就像营销者个性化消费者的体验一样,人力资源部门也将开始利用社交的力量,把社交集成到人力资本管理系统中,以便加深员工的忠诚度和交流。在员工迅速更换工作的世界里,当涉及到人力资本的时候,忠诚度胜过一切。机构正在搜索一些手段,不仅招募合适的候选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保留和培养人才,使那些人才具有热情、善于交流和忠诚。

在2014年,我们将开始看到机构利用社交和行为数据更好地理解什么对于员工是重要的,什么能够鼓舞他们,他们为什么愿意呆在一个机构中等等。向传统的人力资源调查说再见,并且利用一套新的社交行为资产打造你的精英工作队伍。

5.客户激活的社交企业将推动真正重要的技术创新

在过去的几年里,社交一直把重点放在内部协作或者向客户和合作伙伴推送消息方面。在2014年,所有类型的企业将向客户影响力、开拓性的社交、数字技术创新以及打造交流的客户体验等方面敞开大门。我们将看到工作场所和市场前所未有地融合在一起。企业将在社交的环境中采取不同的思维和行动方式。

6.社交、移动、分析和云的真正融合

明年将带来社交商务、大数据、移动员工队伍和云计算的真正融合。一个机构的社交商务平台将成为企业如何工作和在市场中进行交流的通用基础。

这个平台必须在任何人都不会注意到这个技术的情况下安全地连接、授权和激励员工队伍。这个平台应该能够实现自助服务,它应该处理完整性;它应该是智能的以及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可以访问的。同样重要的是收集所有类型和来源的数据的能力,因为这将推动非常重要的个性化体验。像社交商务一样把所有的企业技术在一个高度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集成在一起需要一个良好架构的解决方案。因此,机构要考虑把自己的社交商务建立在哪一个平台之上,他们将要一个高度集成的整体平台。这个平台将以社交、移动、分析和云为基础。

7.品牌新闻将开始获得吸引力

第2篇: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

互联网时代,品牌的营销活动越来越带有媒体属性,阵地也愈加丰富,从BBS、论坛、博客、SNS、微博不一而足,借助社交平台成为品牌进行媒体化营销的首选方式之一。做一个比喻,社交平台就像一个大市场,为品牌们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摊位”,采购(内容产生)——销售(内容传播、互动)——结算(效果监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品牌自我把控。

那么作为一个“店主”,你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门店”?

以人人网平台为例,通过《成功营销》记者对人人公司CMO江志强的专访,以及对可口可乐、耐克等多个案例梳理,我们发现,成功的案例共性在于,它们能够做到针对不同社交平台的属性,从规划、制作到传播,进行不同风格的内容管理,而且在各个节点上,都能够做到将平台资源最大化利用,通过对各平台的整合,来搭建自媒体营销矩阵。

多平台组合策略

社交时代,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过去更多,这意味着更多的信息被制造出来,同时更多的信息被浪费掉。没有一位广告主希望自己的预算被浪费掉,“所以我建议广告主一定要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多多实践,即便只做一波活动,也要选择不同的社交平台,以符合不同的平台调性和用户需求。”江志强分析说。

事实上,消费者在不同的平台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创意在不同平台的被接纳的程度也不一样。2013年,可口可乐昵称瓶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手法,这种社交营销的组合策略思路,非常值得其它品牌借鉴。

当吃货、纯爷们、喵星人、小萝莉……这些中国年轻人十分熟悉的流行词汇,在线下成为消费者难以割舍的“心头好”之后,可口可乐又回到这些流行词汇的诞生地——社交平台,发起社交营销攻势,重点在于可口可乐根据不同平台,拟定了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微博非常适合信息和快速传播,所以微博成为“昵称瓶”的首发阵地和放大器。22张悬念海报在新浪微博转发了整整一天后,可口可乐官方微博才揭晓悬念,高调证实“换装”消息;人人网用户关系多为朋友、同学和家人,作为强关系的社交平台,非常适合情感的深度交流,所以社交互动活动“那些年,我们的同学会”,成功吸引220多万人在线上完成青春重聚,沉淀品牌好友3万多人,更有一个班级在可口可乐的帮助下开了一场货真价实的同学会。

从知名度、偏好度到购买度,可口可乐占据了营销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多平动获得ROI最大化,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品牌不断的探索。“那些越早在社交网络上,特别是跨平台进行实践的广告主,会积累越多的社交营销经验。”江志强建议品牌应该多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进行实践,“当然有收获也会有教训,但他们将更容易掌握不同平台玩转社交营销的策略和节奏,进而更好地实现营销目标。”

自媒体运营的三个节点

品牌借助社交平台,搭建自己的品牌网站,本质载体还是内容营销。针对内容的规划、制作和传播这三个自媒体营销的节点,对品牌来说,最佳解决方案就是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以实现人力物力的节省和运营策略的不断优化。

内容规划。一般品牌自媒体都有专业的团队来负责,但并不是每一条的信息都需要人工操作。例如,在人人网上,品牌就可以利用其定时技术,对可预见的品牌策划事件和全民关注事件,提前设定好品牌内容的时间,自动定时,某种意义上帮助品牌实现了营销的长尾效应。人人网的另一款自动回复产品——“小黄鸡”,作为一名“无所不知”的自动回复机器人,它可以跟用户聊天,随时随地回复各种问题。品牌可根据用户关心的话题和内容设定关键词,预埋回复甚至幽默地即时回复,不仅让品牌好友觉得倍受重视,同时也拉近了用户之间的距离。2013年,人人网还为平台主页运营者了Pagedata数据后台,品牌主页运营者可以看到品牌好友的活跃指数和品牌内容的受欢迎程度,并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运营策略和内容规划。所以说,对于品牌来说,要善于利用平台产品和技术,既省时省力,同时又能不断的优化运营效率和效果。

内容制作。基于内容制作的产品有很多,例如人人网的活动相册、语音新鲜事等等。2013年,Nike篮球就借助人人的商业产品“活动相册”在人人网创建了名为“把球给我”的活动相册,品牌好友主动将相关照片上传到该相册。此时品牌不再是信息的单向推送者,而是借助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和喜爱,主动向其真实好友有利于品牌塑造和传播的内容,更易被看到、被喜爱、甚至被二次传播。所以可见,品牌的创意如果能和平台的商业产品结合起来,将会发挥更大的威力,好的内容所带来的马太效应,不仅有助于品牌形象,更有助于后续传播。

内容传播。于品牌而言,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内容传播,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品牌曝光,二是有效影响消费者。实现这两点的关键是“广告自然的出现”,要让自己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要被消费者“不经意间”搜索到。为了实现这一效果,人人网为品牌推出了头图互动、推广新鲜事(Sponsored Story)等产品,前者可以让品牌与用户互动,用户无须跳转页面,保证曝光量的同时也做到用户不流失。后者则是通过好友与好友互动,品牌借助品牌好友的力量,影响其真实好友。而且,推广新鲜事的信息将会出现在信息流的前20位置,确保不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再一次保障品牌能够被第一时间关注到。

品牌社交营销思路上的BUG

毫无疑问,自媒体营销的好处很明显——可以和消费者建立官方的、即时的、富有人性的关系;可以变信息单向推送为双向沟通,甚至通过品牌好友影响更多消费者;可以展开多种形式的互动。

“但要真正做好社交营销,品牌需要在营销思路上进行改变。”江志强说。例如,品牌要更主动的聆听需求、要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学会借助技术实现创意,同时注意加强数据监测和分析。

“品牌要有这样的意识,要根据自身营销需求,要求平台提供更全面的用户画像;推动平台升级商业产品,包括数据监测产品;推动平台将创意和技术结合起来,打造基于大数据的大创意。品牌根据自身营销需求,要求Agency帮助品牌厘清不同平台的核心优势和运营特点;提供国际化的创意解决方案;推动Agency推出行业内跨平台监测标准。”

第3篇: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泛关系链营销;私密社交营销;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7002

1概述

1.1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的对接而成的产物。它具备移动终端随身携带和互动、分享、开放的优势,突破了时间和物理空间的限制,能够满足用户在公共空间的私人空间需求,改变了用户的互动交往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同时信息的对称性也在增强,消费者可以随时通过移动终端来获取有关产品及其互补品、替代品的信息,意味着消费者的自和主动性加强。网络用户更加依赖这种移动上网方式,借助移动互联网,他们可以发展和维护自己的社交关系,了解各行各业的信息和知识,也可以借助移动支付来实现移动消费。移动互联网正在解构并重塑着我们的网络生活。

1.2泛关系链营销

泛关系链营销是指覆盖目标网络客户的一切可能的关系网络及社交圈子,基于重重的关系链层,运用多种网络营销手段和方式如植入广告、APP植入游戏、官方微博空间等,在多种社交网络平台上开展的广范围、全面覆盖的营销活动。泛关系链营销强调信息的广范围的推送和传播,以最大限度地传递给更多的消费者为主要目的。

1996年Wahher提出超人际交流理论,在虚拟网络世界,信息接收者更容易把交流对象理想化,利用极其有限的线索将信息发送者的行为进行“过度归因”,从而忽视信息发送者的不足;而信息发送者则会运用更多的印象管理手段,进行最佳的自我展现。可以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泛关系链营销,它针对目标客户的一切社交关系和关系链的聚众效应开展营销活动,并在关系链的交互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使受众对产品产生正向偏好认知,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

1.3私密社交营销

私密社交营销是与泛关系链营销相对一种营销方式,它着眼于社交圈内的私密的真实的社交关系针对小众开展营销活动,更加强调口碑和体验的重要性,属于小圈子、窄范围的黏性营销。私密社交营销强调信任度和情感的沟通与互动,通过恰到好处的营销引起目标受众的情感共鸣,使之成为品牌的追随者,进而成为品牌信息的传播载体,主动将信息传递出去,而信息接收者因为信息源的可信任性而接受信息并进一步传播信息,产生良性循环效应。

罗宾・邓巴曾提出150人理论,即一个人大约只能维持与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你最多能频繁交流的也就150人左右。这一理论表明社交网络中的亲密关系是稀缺的,社交网络可以让我们认识更多的“陌生人”,但却缺乏深度交流,这种情况下,只有精确的定位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与之进行深度的互动交流,才能确保信息传递的质量。

1.4移动互联时代的泛关系链营销和私密社交营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不得不考虑在新的环境里挖掘新的营销方式,因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社交习惯都在发生着变化。企业必须要意识到这一场景的变化,改变原有的网络营销模式。

泛关系连营销强调“泛”即广范围、全覆盖地营销,强调信息受众的广泛性,其在扩展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方面成效明显;私密社交营销强调“私”即窄范围、小众性地营销,强调口碑和信任,其在精准定位目标客户、客户互动、增加客户忠诚度以及确保信息传递的质量方面效果明显。泛关系链营销在信息传递的数量和广度上有优势,而私密社交营销更偏向于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深度。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关系”的远近,泛关系连营销强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包括“强关系”和“弱关系”,私密社交营销则主要强调发挥“强关系”的最大效用,泛关系与私密社交关系究竟哪个更适合移动互联这一趋势,还要根据消费者心理来进行选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的信息接受心理也在发生变化。

2实验设计

2.1实验设计与假设

泛关系链营销与私密社交营销的最本质的区别是在于“关系”上,所以我们主要立足于“关系亲疏”这一视角测量消费者在移动终端上网时接收商业信息的心理是否受到“关系”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法来进行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3*1的因子设计,总共3种不同的实验情景,通过设计一份有关“大学生手机上网时对社交圈内商业信息接受程度――基于关系亲疏的调查分析”的情景实验调查问卷来反映手机用户的商业信息接受程度。因为大学生是手机上网最频繁的用户,选取他们作为调查对象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根据个人社交关系的亲疏,在设置情景实验时结合“强关系纽带(熟识)”、“弱关系纽带(认识)”和“潜在弱关系纽带(朋友的朋友)”,本实验通过设置三组情景来表明这一关系,即“亲密好友”表示强关系纽带;“认识且交情适中”表示弱关系纽带;“仅有点头之交的朋友”表示潜在弱关系纽带。

情景一是“当你在用手机上网时,突然接收到来自社交网络(QQ、人人、微博等)仅有点头之交的朋友发送的有关某网店商品的相关宣传信息”;

情景二是“当你在用手机上网时,突然接收到来自社交网络(QQ、人人、微博等)认识且交情适中的朋友发送的有关某网店商品的相关宣传信息”;

情景三是“当你在用手机上网时,突然接收到来自社交网络(QQ、人人、微博等)亲密好友发送的有关某网店商品的相关宣传信息”。

这三种场景只有信息的发送者的区别,主要测量的是手机用户在接收到商业信息时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进而可以了解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的信息接受心理是否受到关系亲疏的影响。实验假设为:

H:关系亲疏对手机用户商业信息的接受程度有影响,并且关系越亲密,接受程度越高

2.2变量测量及样本选择

当阅读完问卷中模拟的情景以后,问卷实验的选项分为四类“直接无视掉”、“查看并进一步了解,但不转发给好友”、“查看且进一步了解,并转发给好友”、“仅转发,但不进入网店查看”。其中第一个为“只接收不接受”类,第二个为“接收半接受”类,第三个为“完全接受”类,第四个为“接收半接受”类。并将“对信息的态度”、“是否购买”及“是否会提建设性意见”这三个方面作为衡量接受程度的标准。本实验共发放问卷100份,最终统计有效问卷共89份,达到了50份的最低要求。

2.3假设检验

本文采用SPSS17.0作为统计分析工具。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行为倾向会不会带来影响。在衡量自变量与因变量是否相关时,将自变量“关系亲疏”与“对信息的态度”、“是否购买”及“是否会提建设性意见”这三个方面作为衡量程度的标准进行了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的分析。并得到以下数据:

表1相关性

11关系亲疏1态度1是否购买1是否提意见关系亲疏1Pearson 相关性1110.362**10.521**10.564****. 在 .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由上述表可知,关系亲疏与“对信息的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62,即低度相关;关系亲疏与“是否购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21,即显著相关;关系亲疏与“是否会提建设性意见”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64,即显著相关。而上述三方面是衡量商业信息的接受程度的指标,所以我们判定关系亲疏与商业信息的接受程度是相关的。

接下来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来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本文假设“关系的亲疏”会影响到“商业信息的接受程度”,自变量为“关系亲疏(仅有点头之交、认识且交情适中的人及亲密好友)”,因变量为“商业信息的接受程度”。得到分析数据如下:

表2成对样本统计量

11均值1N1标准差1均值的标准误对 11情景1总接受程度15.51126713.0441.1861情景2总接受程度16.09126712.8061.172对 21情景2总接受程度16.09126712.8061.1721情景3总接受程度16.78126712.6731.164对 31情景1总接受程度15.51126713.0441.1861情景3总接受程度16.78126712.6731.164由表可知,情景1总接受程度的均值为5.51,情景2总接受程度的均值为6.09,情景3总接受程度的均值为6.78,可以得出亲密好友的接受程度>交情适中的朋友的接受程度>仅有点头之交的朋友的接受程度,因此H假设得证。

综上,关系亲疏对手机用户商业信息的接受程度会有影响,且关系越好,接受程度越高,但当交情低于“亲密好友”水平时(即情景3的水平),不同亲疏程度对接受程度的影响不大,且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也不是很高。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就泛关系链营销和私密社交营销而言,在移动互联终端,根据消费者的信息接受程度的差异,私密社交营销的实际效果和价值要大于泛关系链营销,因为它更能充分发挥信任、实时、口碑的作用,而且在移动终端,消费者使用具有私密性质的社交软件分享心情、沟通交流的可能性更大。

泛关系链营销在很多时候是将信息基于重重关系链“推”出的过程,受众基数大,不可能针对每个受众进行互动并了解每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虽然能够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但就消费者的接受度而言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关系一旦为“弱关系”或“潜在弱关系”,这一纽带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小。

3.2建议

在移动互联终端,要着重开展私密社交营销,加强与“强关系纽带”的互动,侧重利用“强关系”来进行品牌宣传,以合理的不招致消费者反感的方式来宣传产品和服务,鼓励用户与好友分享企业品牌体验,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进而利用情感磁场效应和情感迁移效应,使关系链中的目标客户主动成为品牌信息宣传的“自媒体”,主动将品牌再传播给好友,深化对品牌的情感忠诚度。

企业可以运用适当的资金开展泛关系链营销,比如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进行广告宣传或者开展大型的主题活动等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总体来说,在移动端私密社交营销的效果更加明显。但是私密社交营销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打入目标受众的私密社交圈面临的难度更大,需要企业不断在实践中探索。

参考文献

[1]何苗.泛关系链营销开创SNS新时代[N].中华工商时报,20100716(E18).

[2]陈志浩,刘新燕.网络营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29).

[3]李靖.寻找关系链营销的引爆点[J].中外管理,2010,(09):78.

[4]张绣月.当代大学生微博社交圈与现实社交圈比对分析[N].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20100224.

[5]高学争.私密社交,小圈子的黏性营销[J].销售与市场,2012,(07):94.

第4篇: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

据彭博社报道,社会化电商Fancy从美国运通、演员威尔·史密斯和其他投资人手上刚融到了5,300万美元,估值达到了6亿美元。而在今年2月份,另一家社会化电商Pinterest融资时的估值则达到了20亿美元以上。

社会化电商是电子商务衍生出的一种全新模式,它将SNS(社交网络服务)与电子商务进行组合,这种恰到好处的融合让电子商务的领域变得更有人性味。

近年来,从最早的美丽说、翻东西到现在的阿里浪、豆瓣,众多中国互联网企业纷纷借助社交网络,意图创造出独特的电子商务模式。但现实告诉他们:社会化电商绝非“社交网络加上电商”那么简单。

国外资本市场对于社会化电商的宠爱让大众重新认识到了其无与伦比的发展潜力,而国内市场的社会化电商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未来的市场潜力虽然十分巨大,目前依然处于摸索阶段。

国内社会化电商的发展

最为大众所熟知的非美丽说和翻东西莫属,它们作为国内社会化电商的先行者,为此后的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丽说是一个女性互动购物社区网站,用户可以在社区找达人、找店铺、找团购、分享网购链接以及分享自己喜欢的购物相关资讯等。而翻东西能够根据你的喜好,让你喜欢的商品主动出现在你面前,同时提供可靠的购物建议,帮你筛选出可信赖的商家;你还可以获得新鲜的潮流资讯,结识到更多有共同购物爱好的朋友、分享彼此间的购物心得和乐趣。

同类型的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还有辣椒网、蘑菇街、堆糖等,以上几家都是以第三方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的身份存在,构建于现有的电子商务服务之上。但是拥有一套自己的用户体系,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对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依赖度,可以构建相对独立的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

第二种社会化电子商务网站是基于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的社区,比如淘江湖、凡客达人、京东乐享等,本质上是鼓励用户除了购物以外形成对于购物相关话题的分享和交流,并以此促进用户的购物行为。

马云曾表示淘宝必须实现SNS化,而基于淘宝的淘江湖正体现了淘宝对于社会化电子商务的重视。凡客达人是由凡客推出的社会化平台,达人们在各自的空间展示穿衣搭配,发表自己对于衣着服饰的独到见解。普通用户可以关注自己喜爱的达人,跟踪他们实时更新的内容,也可以随时申请成为达人之一,自己的形象等。

除去以上两种类型,目前对于广大中小型企业来说门槛最低的则是基于社区的社会化电子商务,比如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等目前在互联网上拥有相当影响力的社区平台。基于这些平台对接电子商务,利用其强大的用户平台进行营销,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阿里浪=淘宝产品广告?

今年4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对新浪微博进行战略投资。阿里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持有约18%股份,还获得增持至30%的许可。

在阿里巴巴投资新浪微博后,二者在融合方面已有不少尝试。从微博页面底端“从淘开始”的商品推荐框到通过“优物库”在微博开店,从到微博钻展到最近刚推出的闪购平台,通过一些尝试与铺垫之后,接下来微博和淘宝就真的要合体了—微博淘宝。顾名思义,为淘宝卖家专门设计的微博,这是新浪微博即将放出的大招。

当拥有商品、买卖关系、支付能力及账号体系的阿里巴巴遇上拥有媒体属性、半实名关系链的新浪微博,在社会化电商道路上或许将产生更多可能。

在“账号打通”的前提下,每个新浪微博(淘宝、支付宝)账号不仅能够发微博,还具有更强的交易能力。同时,社交出口除将流量导入电商,还可以为支付宝O2O形成闭环提供帮助。目前,在淘宝上来自新浪微博的流量占到2.5%,已超过美丽说和蘑菇街等电商导购网站。

但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经过几个月的合作后,其在社会化电商领域的布局似乎有点跑偏了,“新浪微博+阿里=淘宝产品广告”的戏谑之声在大家遭到微博繁杂的商品信息侵扰后不绝于耳。

曾经充满想象空间的结合,产出的还是扑面而来毫无形式感和产品观的商品广告,这种膏药式的呈现方式让人反感,微博上类似的抱怨一大堆,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

造成这种局面当然有新浪微博本身的原因:其一,新浪微博的活跃度正在下降,且看不出有改善的迹象。其二,新浪微博越来越“媒体化”——大V的心灵鸡汤、政治时评、蓝V的营销话题和新闻稿转发及段子手的冷笑话等,内容愈加单调。长此以往,用户难免不会因厌倦而疏远。

但阿里巴巴对此也负有很大责任,此前其在SNS上曾做出多次尝试,但基于内网的几次冲刺基本都宣告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淘宝是已经定型了的买卖场生态—这些SNS平台最后无一不变成了百万网商的广告平台,最后难逃成为鸡肋的结局。

社交网络构建的基本要素,无论强关系还是弱关系,都是影响力和信任度。前者更偏向于媒体属性,后者更偏向于社交性,不可分割,相辅相成。而网络结构上也并非扁平化,而是垂直化,即分成无数个互相关联的闭环,在这些垂直关系中,依据影响力和信任度搭建其自主的结构体系。这就决定了:在社交网络上,贴片式的Banner广告形式是效率最低的方式,因为对人群没有任何区分,且造成视觉干扰,效率最低。

现在看来,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如果再不根据社交网络特点开发有效产品、提升用户体验,而是再次让微博平台成为网商、网货广告的发散地,新浪微博很可能会重蹈此覆辙。

国外同行们怎么玩

从2011年社会化电商概念在国内兴起,一时间资本热捧、互联网巨头跟进,到如今由于市场容量有限、过度依赖上游等原因,被过度吹捧的社会化电商开始归于冷静。但阿里巴巴等巨头的涉足让这一概念又让人产生了遐想,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只能用时间来检验了。而在艰难前行的过程中,国外的一些社会化电商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国内的同行业者们借鉴。

ThisNext是国外最早一批从事社会化电子商务服务的网站,其口号是:Discover、Recommend,Share。ThisNext通过发现、推荐和Shopcast三种方式让用户分享自己的商品使用体验。“发现”功能可以使用户浏览其他用户推荐的产品,点击产品项目就可以使用户将该产品添加到他们自己的愿望清单中,对产品进行推荐或者找到在哪里可以购买到该产品的资讯。用户还可以通过创建主题清单来推荐产品,或者仅仅简单地通过安装在浏览器上的“添加到ThisNext”按钮进行推荐。ThisNext更多的是强调其分享的特性,而不是裸的商品展示。

Storenvy则尝鲜了社会化的电商模式,它像淘宝一样既是一个自主免费开店的平台,又整合了平台自身、Facebook、Twitter上的社交关系,卖家和买家共建了一个社区商店的生态环境。

在Storenvy开店不设门槛,卖家可以免费开设一个店铺、免费并销售自己的商品。消费后可以给卖家打分评论,选购时可对比类似产品,可向卖家咨询,Storenvy也提供购物车这种方式结算消费产品。

Storenvy提供的开店服务与淘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基本理念—免费增值也与淘宝一致。Storenvy提供的大部分服务均为免费,而对一些额外服务收取相应费用。但Storenvy并没有把思维禁锢在购物上,而是想要成为“一个更易用、更加社会化的电子商务网站”。在页面展现风格形式上,Storenvy采用了Tumblr的微博客风格,该种表现方式比传统的产品陈列方式更易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掏腰包。

在Storenvy上,用户可以标注喜欢的产品、评论、相互交流讨论、查看他人浏览这样的方式。虽然其方法并不鲜见,但迎合了企业和消费者的互动体验的需求,并与竞争对手Etsy、Shopify形成了有利的差异化格局。

而刚刚得到5,300万美元融资的Fancy是一个基于图片分享的社会化电商网站,用户可以在这里发现、收集、分享各类让人不可思议的商品。在Fancy上95%的图片中的商品你都可以直接买到,另外Fancy还提供独特的礼物推送服务以及按月订购的Fancy box服务。

恋物的人可以在Fancy上“喜欢”“收藏”合自己口味的商品,如果实在忍不住想拥有它,也可以直接购买。它更为人知的一面,应该是推出了“按月订购”服务并使之大热,引来众多效仿者,并且在“按月订购”方面不断创新。今年1月就尝试邀请明星(如《蝴蝶效应》男主角Ashton Kutcher)和社区达人参与商品挑选,定制出自己的“按月订购”盒子。

2012年6月19日,Fancy和Zaarly联合推出DIY定制服务,让图片里的产品都变成现实。Zaarly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创业公司,基于地理位置实现任务对接。当Fancy上的用户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物件时,他可以将其图片和介绍添加到一个愿望列表里。然后在Fancy上点击Zaarly按钮,一个任务并给出一个价格邀请Zaarly上的人将这个东西做出来。如果有人接受了这个任务,Fancy上的用户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东西了。

豆瓣的“分享”

在国内,豆瓣测试的电商新产品“大家谈论的商品”仿佛让大家看到了其在社会化电商领域的希望。

在“大家谈论的商品”页面中,分为三个板块:浏览发现、动态和我的商品主页。其中,“浏览发现”里面,包含了居家杂货、Geek、她的、设计感、小情怀、数码产品、户外运动、美妆护理和吃货9个品类,依然体现了豆瓣小清新的文艺范儿。

每个品类下都是用户的分享,以信息流的形式呈现。每条信息将用户对商品的评价放在最上面,同时还有商品的图片、名称、价格、细化数据以及其他用户的评论等。浏览的用户可以选择分享这个产品或点击“去购买”按钮进入到购买页面。

第5篇: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

案例一:微信卖大米,三月入账200万

三个月,一个人,依靠微信朋友圈,卖掉10万斤各式栗米。富军的“栗米”品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有机大米品牌,发展成有300个长期客户,2万名潜在高端客户的大米品牌。富军的朋友圈朋友主要来自线下,除了把自己所有的社会关系搬上朋友圈子,他还发动周围的生意伙伴帮忙寻找大米潜在客户。最早在微信朋友圈上,他只送不卖,每次都是10斤、20斤、30斤的送米,就像招待客人。渐渐的生意有了起步,但老客户总是有限的,富军就通过参加线下活动扩大朋友圈。因为有了面对面交流的基础,当他尝试在朋友圈内介绍自己的大米时,效果出奇得好。不久,他就积累了3000好友,而见面超过三次的不到10%。为了扩大影响力,富军又把目标瞄准上海国际马拉松。跑步和卖米如何结合到一起?富军决定继续强化自己给人的印象。为了卖米,他亲自上阵。于是,就出现了马拉松赛场上那只背着米袋子奔跑的愤怒的小鸟,这只背着米袋子,浑身贴满二维码的小鸟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关注,连上海马拉松最美丽选手廖智都来合影,这个“愤怒老板”登上了各大新闻头条。此举不仅给让他朋友圈里的老客户对其加强了信任,还引来了不少主动加他微信的人。从8月登记卖大米的,到11月累计了全年订户200个,富军累计销售大米200万。

案例二:都市丽人把“服务”进行到底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精品内容弥足珍贵。对于自媒体时代来说,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内容的重要性已然超过渠道。经过微信营销被夸大和盛赞的阶段,都市丽人打造了一个针对1700万的庞大会员体系的只“服务”、不“营销”的微信账号。在都市丽人的系列微小说中,主人公人物“大丽妞”是开朗泼辣、仗义敢言的小闺蜜,性格中充分体现着贴身内衣企业所致力于营造的一种产品文化风格。

都市丽人微信公众号采取针对性的内容策略,描述、点评社会热点事件、生活琐事,紧抓都市大众化女性的心理特点,以诙谐、个性、大胆的语言风格加以表述。这些简单风趣的原创微小说、漫画配图占领了受众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以极其贴近化的笔触让读者享受畅快淋漓的情感表达,甚至是情感宣泄。开通至今,在没有做任何推广、活动的前提下,都市丽人的粉丝持续增长,平均阅读人数占送达人数的40%,图文转化率50%左右,分享次数逐步提升,保持15%以上。与微信平台运营公众账号相比,数据十分可观。

案例三:媒体人在朋友圈“卖生鲜”

第6篇: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

记者是媒体的第一形象,新闻媒体除了注重记者的写稿水平等业务能力外,还要重视对记者人格素质、情绪、对外交往等非智能力因素的培养,通过记者形象的塑造提高媒体的形象和影响力。

一、记者的职业角色与媒体形象的关系

一个新闻媒体的形象如何,直接影响到这个新闻媒体的宣传效果、经营效益乃至发展和生存。“新闻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受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其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地理位置等等,但人员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闻媒体中,记者的素质对媒体的形象起着决定性作用。”

记者作为一种职业,其特殊性角色影响着媒体的形象。其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身份意义。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党刊、央视、卫视的记者,具有一种典型的“替代”性,这种“替代”性反映在人们大多时候是把记者当做党和政府的代言人。

第二,行业符号意义。新闻工作是社会性劳动,记者这个称号是属于这个行业,是这支队伍的符号。比如,一个记者收受别人的钱物,人们不会关注他姓什么叫什么,大家都会说他是一个“记者”,会说记者收受钱物了。

第三,社会活动意义。记者的采访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是为了社会新闻传播和信息报道。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记者,如普利策、路透、米尔顿、斯诺、梁启超,邵飘萍、范长江、邹韬奋等,以及诸多在主流媒体供职的记者们,尽管他们作为个人甚至微不足道,但他们所起的作用却很大。历史证明,一个名记者可以成就一家大报,可以成就一个媒体,可以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先锋。

二、当前记者中存在的形象问题

近年来,新闻媒体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事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称赞。但是,有些新闻媒体由于人员素质不高,在社会上影响欠佳,直接损害新闻媒体的整体形象。关于记者形象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新闻实践总结如下几方面:

1.趾高气扬,距人千里之外。有的记者,认为自己接触面广,无所不通,在与采访对象接触中,往往摆出一付无所不知的架势,盛气凌人,讲话滔滔不绝。被采访对象十分反感,但又碍于情面,不好明说。

2.性格孤僻,不合群。有的记者,采访过后再遇到被采访对象时,竟忘记了被采访对象是谁。有的虽然记得被采访对象,视如陌路人,十分冷漠,让被采访对象感到记者十分难接近。做记者应该乐于而且善于和人聊天交往,采访的技巧和表达的技巧都可以从课堂上、从老师那里学到,而开朗的性格则需要在平时加以刻意的培养。

3.在公开场合不注意小节。 一位读者反映,在一次新闻会上,他看到有的记者走马灯似的去吧台要东西,吃完一盘又去拿一盘,记者神圣的形象在他脑海中消失。有位记者,到乡下采访时,竟然带着自己的妻子一起去,借机游山玩水,被采访单位对此很有想法。有的记者穿着随意,有的甚至很邋遢。

4.利用新闻报道,搞有偿新闻。近年来,有关媒体记者利用新闻报道工作的职务之便违法犯罪的案件时常出现,有偿新闻、媒体公关、封口费等词汇的流传。地方媒体的一些记者接受吃请、谋取一定的好处等,长此以往媒体必定丧失公信力。

三、提高记者的交往能力,树立记者形象

美国田纳西大学新闻学教授、传播学院荣誉院长凯利・莱特尔说:“对一个记者来说,最重要的素质――除了写作的欲望和能力外,也许就是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灵活及随和的个性、接受客观事实的宽容心。”

1.衣着整洁,仪态得体。这是一名记者社交活动最基本的要求。记者的衣着打扮,因采访对象、时间、地点、场合不同,而有所区别地着装打扮。进会场,着装严整,仪容庄重;采访外宾,衣着整齐,干净卫生。还要针对各类采访对象具有的审美情趣、心理状态与情感认同点不同,选择恰当的衣着打扮。仪态得体,体现修养。“采访时,目光注视对方应稳重、柔和,表情自然从容,略带微笑,让对方感到真诚可信、和蔼可亲。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选择不同的采访距离,以向对方表达尊重和体现修养。”

2.要尊重人,学会赞赏人。人们喜欢对方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成就、自己要说的话和自己的人格。如果在交流过程中,能够通过手势、目光、微笑和鼓励的语言向对方表示尊重,那么对方也会对你作出积极的反应。大多数人都爱听好话、顺心话,这是人之常情。那么,在采访中也不妨利用这种心理,对采访对象进行恰当的“恭维”,以激起其谈话的兴趣,吐露更多的信息。当然,这种赞赏交际是要把握好分寸的,要遵守三条标准:一要真诚,不虚伪;二要具体,不抽象;三要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是介绍别人的感受。

第7篇: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

当传闻已久的微软要收购Yammer的消息终于落下帷幕时,国人对Yammer的了解似乎还仅仅停留在新闻标题的六个英文字母上。对于微软为何要以12亿美金收购Yammer,Yammer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未来前景究竟如何,世界各大媒体网站都有着各自的见解和观点。在海量信息面前,究竟孰是孰非,也是见仁见智的。不妨我们今天探讨一下Yammer的功能和作用,及微软收购的原因,相信会有助于国人了解新时代企业社交网络平台的功能和建设。

Yammer诞生于2008年9月,一经推出便被定位为企业社会化网络服务平台,那时,Yammer的功能还仅仅局限于通信,即只是一个企业内部的通信平台。但Yammer随即便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之上开发出了更多的功能和应用程序。随着功能和应用程序的逐步增多,Yammer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通信平台了,这些新增加的应用程序包括投票、聊天、活动、链接、主题、问答、想法等等,它所提供的Activity Feed(活动源)可以聚合同事在所有企业应用程序中活动,而且用户还可以对内容进行关注。这些特点有的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微博,而更多的则是基于企业模式的社交网络功能,既满足了企业员工交流的需求,又不会导致企业工作及服务内容的泄漏。Yammer与传统微博相似的特点,使企业员工用起来更加容易,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基于以上特点,Yammer一经推出便迅速风靡各大企业内部,现在Yammer已经拥有超过500万通过认证的企业用户,其中不乏世界范围内颇受关注的大型企业,能够登上《财富》杂志500强的公司中,Yammer的客户就达到85%以上。

与家喻户晓的Twitter所不同的是,Yammer一开始就提供收费服务。互联网泡沫时代,大多数的风险投资家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痛定思痛的风险投资家们,无不如履薄冰,谨慎行事。对于那些没有清晰盈利思路的创业计划进行投资,无异于重蹈覆辙。诸如、Webvan等公司由于构思不明,加之其他各种因素,很快被市场淘汰,应用互联网平台创业的其他新兴企业,势必一定要找到一个合理并有效的盈利模式。在Youtube被Google以16.5亿美元高价成功收购后,庞大的用户数量再次被风险投资家们所关注。与清晰的盈利模式相比,用户的数量也更具价值。Yammer的盈利构思是清晰的,即建设对企业内部专门服务的平台和固定且庞大的用户群。Yammer的注册用户一般都是通过企业邮箱来自动验证申请资料的,这个模式即简便又有效,保证企业资料安全的同时还提高了验证的效率。虽然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拥有自己域名邮箱的情况并不普遍,但这个模式还是给大企业内部的管理带来了方便,Yammer也正在考虑新的发展思路,从而可以给无法通过企业邮箱验证的中小型企业带来解决方案。Yammer最基本的通信平台是免费的,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付费来升级其网络,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级的管理和安全控制、与企业应用间的整合、优先客户服务及指定的客户成功管理人等服务。Yammer针对企业服务的特点也势必让用户一经使用便会迅速遍及整个公司。相较于传统的微博,Yammer的用户在使用初期,便置身于一个完全熟悉的环境,同一个企业的同事所形成的团体更让企业员工倍具归属感。成熟而稳定的用户整体,企业级的SNS特点,更容易带来新的商机。基于Yammer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客户群体,风险投资家们已为其投入约1.42亿美元的风险资本。

Yammer如此出色的表现不仅仅吸引了行事颇为谨慎的风险投资家们,更得到了微软的关注,也正是因为微软的关注,慢慢改变了Yammer的命运,带来了最后的收购。

北京时间6月26日凌晨消息,微软以12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商务社交网络公司Yammer,且以现金方式支付,这也是自2011年微软以85亿美元高价收购Skype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并购。对于微软收购Yammer事件,众说纷纭。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收购方为了既要消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又要保持住自身的市场份额,才将竞争对手的人才悉数收入己方阵营,即使是花了高价也是值得的。对于微软而言,此次收购行为,必然是有诸多好处的。

第8篇: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智能手机;调查研究

0 研究背景

处于新时代,使用智能手机已经称为了绝大部分大学生每天必做的事情。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快和对信息的获取需求较多,对智能手机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并且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分析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智能手机就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因此,对大学生这一群体智能手机的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不仅能反映智能手机对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方式的影响,而且能反映智能手机的发展进程和趋势,更重要的是据此研究提出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的对策和途径。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问卷为自编大学生智能手机应用现状调查研究问卷。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设计,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68份。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弥补调查问卷的不足。

2 数据统计与分析

2.1 基本信息

参与本次问卷的男生62名,女生106名,分别占36.9%和59.97%,比例为1:1.6。其中大四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为39.88%,其次依次是大一、大三、大二,分别为28.57%、16.67%、14.88%。

从上述信息看,参与调查的人员具有普遍性,涵盖了大学生的各个层次,抽样达到预期。

对大学生月消费水平的调查,月消费在1000元以下和1000―1500元这两个区间的分别占45.24%和41.07%,而1500―2000元和2000元以上这两个区间的仅占8.93%和4.76%。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消费水平中等。

在对是否有智能手机的调查中,有智能手机的人数占到89.88%,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基本普及。通过手机打发琐碎的时间,娱乐、上网、与好友聊天、分享一下身边的新鲜事情这些已经与当代大学生形影不离。仅有10.12%的学生回答没有智能手机,笔者从侧面了解到这些人没有智能手机的最主要原因是个人喜好,觉得不需要使用智能手机;其次是因为手机丢失还未购置新机;而经济条件是次要原因。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手机的选择基本具有主动权。

2.2 使用情况

在对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的调查情况中,1―3小时和3―6小时分别占34.44%和39.07%从中看出,6小时以上占20.53%,只有5.96%的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1小时以下。说明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普遍较长,频率较高。可以坚持多久不使用手机的调查,有超过一半的人坚持不了1天不用手机,能坚持1个月或更长时间不使用手机只有4.64%,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离不开手机,手机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在调查大学生是否经常尝试学习使用新的手机应用时,其中仅有3.31%回答从不,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在使用智能手机时愿意探索,能更好地应用智能手机的功能。

在调查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目的和基本情况时,分别有77.48%和62.25%的人选择了便于上网获取信息和每天使用搜索引擎,并有46.63%每天使用手机浏览新闻,说明智能手机给大学生随时随地快速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从不使用聊天工具的人数为0,每天都要用手机来聊天、上社交网站的比例占到了64.9%和47.68%,在调查使用智能手机除了电话和短信目前最常用的功能时,前三位分别是聊天,播放音乐、视频和上社交网站,交际方面占了两位,说明智能手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交际方式,智能手机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信息传播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媒介。在娱乐休闲方面,智能手机也充当了重要角色,超过一半的人数经常应用手机打游戏、逛贴吧、读电子书和播放音频、视频。还可以看出很少有人使用智能手机收发邮件,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主要原因是大多智能手机无法下载或打开邮件的附件,如压缩格式文件和office文件。

另一方面,乐观的是有27.81%的学生把学习选为了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原因,并有17.88%和26.49%的大学生每天或经常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网络教育,学习,通过调查利用智能手机学习的频率的结果为3.31%的大学生从不使用智能手机学习。

在统计智能手机作为移动学习终端有哪些优缺点时结论是,最大的优点是携带方便,随时可用,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照相快速记录,利用应用软件随时随地背单词等等;最大的缺点是利用智能手机学习比较随意,只能作为主要学习的辅助。

在对使用智能手机出现的状况时,应该看到消极的一面,新媒体信息的泛滥,易使大学生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虽然智能手机带来了很多好处,消极影响也越来越多,学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智能手机上,注意力分散,做事不动脑,只想着上网搜索。而且现在学校里出现很多宅男、宅女,每天在宿舍上网过多导致现实交流减少,社会交际能力变弱。智能手机也相应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应用软件,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有些大学生自制能力差因此沉迷其中。

然而时代总是发展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98%的大学生不看好智能手机的应用前景,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这部分群体大多思想比较保守,对新媒体的学习能力和对信息辨别能力相对较差。相反,97.02%的大学生看好智能手机的应用前景,说明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期待智能手机能更好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为生活、学习带来更便捷的服务。

3 讨论及建议

3.1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3.1.1 智能手机广泛的信息来源

互联网的全球性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在受空间的限制,智能手机便于携带,随时随地上网,这有利于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多角度的信息资源,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世界的各个方面。相对于传统时代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眼界、思维都要开阔。

3.1.2 智能手机有利于大学生丰富自我、完善自我

网络传播速度快,言语思维表达较开放,言论自由,这些都比较符合青年大学生心理特点,大学生们利用这些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同时也通过新媒体了解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开阔了眼界和思维,对激发想象力,创造力都有一定好处。

3.1.3 智能手机实现“地球村”

QQ、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的随时使用加强了大学生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拓展了大学生们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情感、交流方面的需求。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相互的心情,更好的保持关系,不至于因为距离而中断联系。

然而智能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优点在一定的状况下也会变成缺点:

3.2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3.2.1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降低

智能手机可以轻松快速的登录各种搜索引擎,对于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学生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去百度,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的增强使得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日益降低。

3.2.2 产生手机焦虑症

越来越多的人不知不觉地开始依赖智能手机所带来的方便。一旦手边离了手机,就立刻觉得心里没着没落的,或者兜里揣着的手机总是会时不时地就要掏出来看一下,上课也会不由自主地玩手机,离开了手机就会产生焦虑、烦躁情绪。

3.2.3 影响正常作息时间

很多学生习惯在睡觉之前玩手机, 打游戏、聊天、浏览网页,或者听听力、学单词等,长期以往的话,会给学生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 比如,视力降低、失眠、休息时间不足,以至于第二天无法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或者课堂上犯困。这样,智能手机不但没有辅助学习,反而影响了学习效率。

3.3 对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合理建议

手机终归是外界力量,能否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只有靠自身才是最为关键的。

首先,要明确手机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定位,手机是一个工具,不要沉迷于它。在生活中要培养积极的课余爱好,而不是一闲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一个人的特长是其一生的财富。在学习中,要以课堂和书本为主,智能手机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学习方式。

其次,要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要保持对位置问题的探索精神,主动去思考、去创新,而不是一味的依赖搜索引擎,防止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是时间的把握,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视力等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一定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才有足够的精力面对每一天生活和学习的挑战。

4 结束语

通过本次对大学生智能手机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智能手机使用方面的一些弊端,但更多的是积极的方面,因此,在分析和研究智能手机对大学生影响的基础上,重视智能手机的重要性和两面性,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树立正确的观念,利用智能手机的特点使大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智能手机的定义[EB/OL].http:///wiki/智能手机.

[2]谭亮.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D].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2008(10).

[3]徐超.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方式初探[D].北华大学信息技术学院,2010.

[4]吕菁.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行为调查与分析[J].贵州师范学院院学报,2011(11).

第9篇:社交媒体交流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语文;教学模式

将信息技术更普遍的引入到中职语文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且具有明显作用。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创新,根据最新的教学理念改善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轻松掌握知识,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学在我国已经是最基本的教学学科之一,但是很多学校还没有足够重视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学生对语文的认识也不充分,造成了教师教学没激情、学生学习没兴趣的局面,自然而然的影响了学生们语文成绩的提高。另外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往往缺乏较为新颖、先进的教学方式,采用“大水漫灌”式教学,基本是靠学生的死记硬背来完成教学任务,并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学习的内容。也有一部分老师自身的技术不够到位,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有效掌握,甚至有不熟悉多媒体教学的情况,纯粹的进行PPT图片教学,不能在文件中穿插个人的思想,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乏味、o趣,甚至会出现厌倦的情况,使教学质量打了折扣。

如果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充分、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一方面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学会并掌握信息技术,做到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做好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这样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创造信息技术教学的条件,要实现信息化教学就必须有符合条件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保证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现代化教学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好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工作。信息化教学一般具备以下几方面优势:1、实现了学习、教学方式的混合搭配,也就是能够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传统语文教学的优势加以融合,并更好的展现出来;2、在教学过程中,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教授的知识也要确定是学生所需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将学生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需求;3、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科学、合理的实现了现代化技术和教学内容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教学的实际意义;4、向现代化教育的理论作为指导,突出了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模式

(一)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已经成为大部分学校的教学途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生动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将学习的内容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有的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内容的电影或者短视频,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先感受一下文章想要传达的思想内容,了解到作者本身的思想含义、思想境界,生动的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文章内容,也可以进行师生互动或者学生之间的互动,由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流,最后由学生自己发言,表达个人的想法,并由老师进行指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通过采取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并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态度,对语文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进而有助于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学生的网络平台

网络交流平台是当今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社交工具,也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通过在网络上进行互动,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健康地学习与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解决疑难问题,找到问题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学习范围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信息处理的能力、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等,可以通过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环境形成,要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中职生信息素养。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不仅要熟悉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会运用信息化技术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老师也应该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列为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例如:在讲到某个主题的时候,老师可以在班上选取学生来做关于本节课程的主题PPT,让学生来收集资料为全班同学讲解知识点,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熟悉PTT的制作过程,要让学生意识到课本上的知识和信心技术的学习是同样重要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信息技术能够不断地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找到更合适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够正确地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于日常教学中来,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对在信息化的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好处的,正确地面对与使用信息技术,构建良好的教学模式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红丽.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型高职语文教学模式[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41-43.

[2]郑影.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下),

2015,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