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装结构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服装结构设计基础上,综合运用凹凸造型手法来满足服装人体形态美和视觉形态美的需求。研究凹凸造型在服装设计中的实用性,通过实验、设计的方法,结合面料、色彩等具体呈现出凹凸造型效果,总结凹凸造型的特点和应用技巧,由此可以拓展服装设计思维,从而推动服装造型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
服装;结构设计;凹凸造型;应用技巧
服装设计中往往利用各种艺术设计手法来表达不同的造型效果,其中,凹凸造型是近来最为流行且行之有效的手法之一。所谓凹凸造型是指服装造型设计中将材料按照一定的造型组合,赋予服装个性美的立体形态方法,强调的是造型的视觉效果和服用功能的互补[1]。本文直接从结构设计角度入手,利用一定的造型工艺技术,综合材料机理构成特性,展示了凹凸造型技巧的独特艺术魅力,使之形成融合服装造型美和人体形态美需求的空间设计技法。凹凸造型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服装对应人体凹凸形态适应性做结构设计,如胸高、肩胛、臀凸、肢体关节等部位,依托人体形态而生的三维空间设计。(2)服装对应视觉形态做结构设计和创造,如服装廓形、材料设计、写实写意等,依托服装设计而生的空间设计。
一、衣片加量平面向立体转化
1、剪切加量立体造型
通过剪切,在加量一侧衣片形成立体凸出的造型,多应用在胸部、肩胛等部位,以满足人体的形态需求。常见的垂褶造型和这一手法原理类似,不同的是,这种分割线是曲线,且弯曲的曲率比较大,所以在分割后缝合形成更加立体的造型,更适合硬挺的面料,而垂褶则是追求一种柔美的线条,更适合轻盈质地面料。在这种造型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剪开加量后会造成分割线处的弧线加长,所以在剪开后,加量之前要在原弧线的基础上外加2cm,在新的弧线上再剪开加量,加量时还要保证两条缝合线长度一致,这样最后才能缝合在一起,做成满意的造型。在服装造型中常常应用省道在胸部位呈现优美的立体造型,并且保证其他部位适体均匀。而凹凸的造型设计有分割线的存在,要先合并省道再分割衣片,这样裁出的衣片在保证成衣合体基础上,制作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多的缝制线,成衣比较简洁。
2、不剪切加量造型
同样是平面造型转向立体造型,同样是通过加量的方法形成凹凸。区别在于这种造型方法没有将衣片分割,通过整体裁剪的衣片来获得想要的造型。通这种造型的方法有很多的变化款式,应用很广泛,可以用在上衣的前片,后片,也可以应用在腰部,增加腰部丰满度,满足造型要求。在服装设计中,任何一种设计手法都不是在单独的起作用,需要结合多种设计手法配合以产生满意的造型。这种造型方法在综合考虑省量和省道位置后确定分割线,分割线通常是在胸部合省之后打开的,分割后的两片在加量的时候还要使衣片顺滑,便于缝制。
二、几何造型立体形态
1、筒式几何结构
筒式结构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充分借鉴利用了立体构成的方法,同时也综合运用了数学上的立体几何方法,展开成直观形象的图形。将立体造型转化成平面图形进行分析解剖,考虑隆起部位造型特点,确定立体造型的平面结构图,及缝合部位的位置,用合适的材料经缝合制成该造型。这种造型方法有很多种变化,运用起来比较灵活,向下做出的类似穴的形状,分割线流畅灵活,表面呈现一种向外散开的曲线,增大了裙摆的弧度,极具韵律。另一种筒式结构还可以做出向外凸起的造型,结合面料、印花做出的造型,使服装不会显的太单调,同时印花线条的不同变化,又对凸起的部位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服装整体看起来不会突兀。如果是在上衣部位应用,要取得满意的造型效果还要考虑胸凸和肩胛部位的处理方法,同时还要保证人体穿着的舒适性。尽量避免在服装曲率大的部位加这种筒式结构,增强工艺性,外观上也较平衡。筒式结构的所在的分割线尽量选取直线或稍曲线,曲线的曲率越大越利于缝合。
2、局部多层堆叠立体造型
同心圆环可以添加的位置非常灵活,可以在服装向里或向外延伸产生层叠的效果,造型独特。也可以使其他形状的面进行叠加运用在底摆、衣领或袖口等其他部位,增强服装的装饰效果。将局部空间进行不同平面形状面的不同方向的叠加,并使叠加后的面与面之间有间隔量的造型,体现立体层次的变化与韵律感。叠加的每一层根据设计的不同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逐层增大或缩小,保证相邻面缝合部位的尺寸相同即可。通过这种缝合,产生出透视的效果,立体感明显增强,叠加的边缘相互联系成整体,复杂中带着活泼的造型特点。
三、廓形决定凹凸造型
服装轮廓造型有A廓形、T廓形、H廓形、O廓形、X廓形等类别,与这里的外型稍有不同。廓形是体现服装风格和特征的主要因素,也是创意服装最直接、最鲜明的特点[2]。这里的外型指大体上服装呈现在人眼并在人的大脑中直观反映出造型,是比较有几何形态的图形,比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用这种造型方法产生的造型能打打破常规的廓型概念,有很多想象的空间,会产生很多奇妙的设计。先确定服装的廓形,然后直接做出合乎人体大小范围的外型,在此基础上直接做出所需要添加部位的位置及大小。确定添加部位规格和造型,与先前做出的外型进行整合及结构线的适当处理,提高工艺性。如果衣片需要分割或拼合,尽量使分割线经过身体部位的曲率大的部位,并考虑结构和艺术美,使衣身保持整体平衡;结构线要经过适当修饰,圆顺且拼合两侧要相等。如果分割线选取的部位使得缝合不理想,应考虑将分割线转移到其他合适的位置;面料的选取也要考虑,缝合效果不好或拉伸变形困难的面料要慎重考虑。
四、结语
凹凸造型设计手法灵活的满足服装不同部位的造型要求,通过面料分割再加量处理,通过灵活运用几何手法,将面料解构,重组,以构成不同的立体造型。服装结构设计的两种主要方法是比例分配法和原型法[3]。凹凸设计在服装中整体给人以很强的立体感,这也是设计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利用这种立体的造型手法可以打破原有的造型艺术中的平面和呆板印象,应用在服装中赋予服装灵动感和韵律感。不同的凹凸手法适合不同的造型部位和造型要求,这些在分类中已经详细描述。只要运用凹凸手法和其他手法的结合,再通过结合面料拼接,色彩搭配以及流行趋势,就能够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周少华,孙菲菲.凹凸式结构在服装造型中的应用[J].上海纺科技,2010,4(38):6-7
[2]马立尧.创意服装的廓形设计方法研究[J].大众文艺,2016,04:97
【关键词】服装结构设计;平面裁剪;立体裁剪;创新;教学模式
引 言
高职服装结构设计以往俗称“服装裁剪”,而服装裁剪又分为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两大方法体系,平面裁剪为主,立体裁剪为辅,通常院校把它们分为关联不大的两门课程,并把服装平面裁剪称为服装结构设计或狭服装结构制图,淡化了设计理念和实践性,纯理论性的数据公式生搬硬套的作用被放大,很少艺术思想性可言。服装工艺作为服装结构设计的后续课程,是结构设计的实践环节。传统的课程设置把服装平面结构设计、服装制作工艺、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分开设置教学,撕裂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削弱了彼此之间的相辅相成的作用。
一、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常有师生及企业感叹现在的毕业生三年高等教育,不如旧时的三年学徒可以出师的专业学习效果。显然,现在高职院校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而这种瓶颈问题是现在的课程教学模式难以逾越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对平面结构设计的理论数据、公式一知半解的情况,人体单、双曲面和服装结构线的关系处理不顺,放松量变化思路不清晰等教学难题,甚至毕业生从事好几年专业实践后仍然存在此类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实践环节与设计理论脱节的后果,而脱节的根源又是结构设计课程设置存在弊端导致的。因此,改革和创新结构设计课程模式,尝试新的理实一体化模式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二、新课程模式:立体裁剪、平面裁剪、制作工艺三课合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根据学习者学习新鲜事物的由简到繁,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依据任务驱动可以提高学习兴趣的经验,并针对以上一些问题设置新课程模式如下:按顺序把服装立体裁剪(坯布服装制作)、服装平面结构设计、服装制作工艺三门独立课程,设置为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三个环节,成为新课程的三个子课程其中。分三个阶段递进的循环教学。课程分为四个环节,三个子课程。课程基本设置流程环节如下图所示:
1、服装平面结构设计是理论为主的课程。以理论原理知识为主,实践操作能力为辅,主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结构设计理论知识,例如公式、放松量、抽象的双曲面关系等等进行自由设计并绘制服装结构图并制作工业版样的能力。
2、服装立体裁剪是实践课程。通过手工进行服装款式造型设计,用坯布包裹模特,直接用手拿捏造型再用针暂时固定,并画出轮廓线的一种设计手段,是实践为主的课程。其造型设计带有一定不确定性,但直观易懂,造型设计灵活、宽泛,易于上手。
3、服装制作工艺是实践课程。是设计款式变成实物的实现手段的最终环节。
三、课程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点一:服装立体裁剪融入结构设计课程的选择
创新点之一就在于把单独设立的、并被设置在平面结构设计课程之外的立体裁剪课融入结构设计课程中,作为结构设计的体验环节,并先于结构设计课程学习。众所周知,立体裁剪在高职院校通常作为服装造型设计辅助课程,是狭义理解,在日本服装教学中,以坯布为材料的结构设计研究广泛应用,是作为服装结构设计的前提。立体裁剪是定制高档服装,服装结构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立裁把结构设计中抽象原理性强的造型设计难题化繁为简。现在一些服装设计和工艺大赛中已把立体裁剪当做结构设计的一个环节。
①课程设置符合学习者对事物的认知规律
初学者对实物的认知规律是先直观感官认识再到抽象思维理解的,简单直观的知识总是容易被接受和理解,而复杂抽象的知识总是需要反复学习和练习才能获得。创新课程设置就是依据这个学习认知规律来设置的。立体裁剪是直观、简单的环节,用布包裹模特直接造型的过程,没有复杂的公式和收放量原理和费解的人体曲面关系,只是哪里多量就收,那里少量就放,用简单直观的手法达到结构造型的目的。对于很合体的款式可以完全忠实于人体的特征。但它的缺点就效率低费时长,成本高,大都不能应用到工业流水生产线中去,只能作为个性服装量体裁衣或结构设计造型研究用。在平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此类问题,就是学生对服装结构图上的省、分割线、褶裥的作用、形状和量的分配很疑惑和费解,为什么这样处理就会和人体体型吻合?如何分配服装放松量的大小为宜?不能透彻理解这些造型手段和放松量与人体特征之间的关系。而立体裁剪课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立体裁剪正好可以直观地逐步细致地呈现复杂款式中人体与服装之间的原理关系,这是立体裁剪的优点,也是平面裁剪的很好补充。
初学者直接学习平面结构设计课程,不能理解省、分割线、褶裥的作用和量的分配大小问题现象,理解各个服装部位如何对应的人体部位,各条平面结构线与人体之间的点线面关系,而在立体裁剪把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在一张平面的纸上,运用一定的数据和公式、设计原理就可以绘制出工业用版样,正好两门课程整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利用立体裁剪直观获得服装与人体原理之间的关系,再上升到平面结构设计的放松量、公式和原理的抽象层面,是一个课程的完美结合。
②理实一体化课程设置能激发学生不断学习平面结构设计原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和不断保持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就成功了一半。笔者创新设计的任务驱动的立体裁剪、平面裁剪、制作工艺三课合一的教学模式中的实践环节就可以牢固的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往往对实际操作性强、有具体任务,容易从可以看到实物效果的课程中产生成就感,从而有浓厚的持续的学习兴趣,所以立体裁剪和服装工艺一直是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而理论性强、数据公式生硬的结构设计课程总是难以使学生的兴趣持续维持。新课程模式把立体裁剪、平面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三课程揉和成一个密切配合教学的模块整体,进行互相衔接的互动教学的实训模式。而以往立体裁剪是被孤立在服装结构设计之外,成为独立设置的选修课程。
2、创新点二:同一款式造型对比教学——立裁和平面结构设计款式效果对比
传统的结构设计课程没有立体裁剪和坯布服装制作这个环节,增加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手直接立裁服装款式造型,并利用坯布制作出规定的服装款式,并且这种服装款式造型是忠实于人体的特征的。平面结构设计出的同一款式造型是建立在服装结构原理知识基础上的,即是用公式和数据推导出来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性,并不能直观的认识款式的最后造型,学生不能真正直观理解公式和数据与造型间的关系。有了前期立裁同一款式造型的感性认识,并对比服装制作工艺制做出的真实服装,可以对比其之间的造型原理和造型的关系真正内涵关联所在。对进一步深刻理解平面结构原理公式和造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实践意义。立体裁剪、平面裁剪、制作工艺三课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才能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总之,高职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模式改革创新的新模式“立、平、工” 三课合一的教学模式,能解决中的教学瓶颈难题,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课程教学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志宇.高校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改革几点思考[J].纺织教育,2012(2).
[2]章国信.立体裁剪在时装企业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1(12).
[3]姜越.高职院校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改革刍议[J].学习月刊,2008(16).
关键词 服装结构设计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58
Discussion on Costume Design Teaching Mode Reform
LIU Xiaodong, ZHANG Mei, WU Chunyan, BAI Xiaogang
(Department of Fashion Design and Engineering, Quartermaste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62)
Abstract Costume design courses are the backbone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colleges clothing for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of teaching, strengthen the intrinsic link between curriculum and deepen learning expertise clothing, paper discusses the increase in project teaching practice, an additional experiment design courses,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system and to import three-dimensional mapping approach to reform teaching model constitutes the teaching and so on.
Key words costume design; teaching mode; teaching reform
1 服装结构课课程问题研究
1.1 如何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作为一门知识系列性较强的课程,有较完备的理论知识内容,教学中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结构设计的理论,包括人体与服装的关系,省、领、袖的结构设计原理及结构设计方法,各部件间的组合变化关系,因此习惯性教学常以理论教学为主来完成课堂授课;但结构设计课程中的知识点内容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常需要实践补充来加深理解知识点,另一方面理论知识最终是运用于具体的实物中,因此服装实践也是检验服装结构理论运用的最佳标准。然而究竟在什么地方运用实践、什么地方理论阐述、二者如何结合,使服装结构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些都是教师从事服装结构课教学长久以来一直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1.2 如何加强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与诸多服装专业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服装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造型设计课程内容是其结构设计的基础,而服装工艺学、服装工业制板、服装生产管理、服装人体工程学等课程又以服装结构为基础。因此,服装结构课程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是服装知识储备运用的综合课程,如果能将服装结构置之于服装系列教学的大课程中,不单纯地将其看为一门课,而是作为一个教学分支来展开教学,对服装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将是一项深化工程,因此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如何恰到好处地贯穿相关课程专业知识,加强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服装结构设计课教学模式探讨的一项重要内容。
2 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
2.1 增加项目式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为未来进入社会的服装生产服务,因此不可避免地与服装订单及目的性生产相关联,因此在服装教学的实践中可以结合订单的实际要求进行项目式教学培养,增加实践环节。如在讲到女西装的综合制图环节时,由于女西装结构复杂,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困倦和烦燥的情绪,不能正确将结构制图的方法掌握。在这个环节中可采取项目式教学,指定客户需求,让学生为其设计款式,并根据自己设计的款式进行剖析和绘制结构图,学生们产生了兴趣,乐于实践,积极参与制图,再由教师依据学生设计的款式及结构图进行单独讲解和西装系列化款式变化及结构设计变化的综合总结,不仅使学生掌握一款西装的结构设计,还对比学习了其它的款式结构,增加了学好西装结构的兴趣,加强了款式图结构图间对应互换关系的认识。
2.2 增设教学实验环节,贯穿服装工程各环节
服装如果纯以理论教学为主,会有大部分学生对抽象的结构关系的理解片面化,适时地增加服装生产环节是对结构内容学习的加强。如学生在学过裤装结构以后,很多同学对裤装中的上裆、下裆、中裆、侧缝、横裆、立裆的位置混淆不清,相互间的关联更无从理解,严重地影响了裤装结构原理的掌握,只能机械的记忆,对不同款式的变化只能照搬照用,因此,增加裤装制作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款式、制板并缝制裤装,复杂的结构关系通过工艺制作很容易理解,此时再讲款式结构及变化,板型的疵病修正,印象就更为深刻。在实验环节结束后,学生们感慨地说:“实验中,我开始将裤(下转第148页)(上接第119页)子缝反了,后来终于搞明白了哪片接哪片,通过实验我知道了裤子制作的全过程,也知道了裤子结构图中线条的意义,很开心”,“通过制作我对服装结构产生了兴趣,很期待下学期的结构课”,“我在实验中知道了认真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教学环节的开展,使大部分同学对所学到的结构知识进行了运用和发挥,制板能力大大增强,同时,简单的裁剪、缝纫操作为以后的制作工艺做好了准备,减少了易出错的环节发生。
2.3 强化制图训练体系,提高制板能力
服装结构设计的实现需用结构制图体现,因此制图水平的高低是制图优劣的体现,也是结构设计能力的体现,一张好的结构图不仅要求结构合理,还要制图清晰干净、准确表达结构意图,因此制图本领的培养尤其重要。结构课作为一门必修课,为了考核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多数高校将其设为考试课,70%~80%左右的成绩需要在试卷中体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结构图的绘制,除了要求学生认真记好课堂笔记还要即时做好课下练习,制图中需要耐心和细心,稍不留心就会出现制图错误,而自己经常对较大的错误“熟视无睹”,小错误如不及时纠正往往会造成更大的错误,因此课程中大量的结构图需要教师即时的纠正和检查,除此之外,对于不能时时关注的制图细节,可采取课堂互批互改的环节,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尽量避免学生带着错误进入下个环节的学习。同时教学中还可适时地将制图作业或笔记进行展示,让学生在看到别人作业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位置。久而久之,在一查二批三看的强化制图训练体系制约下,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只有将制图训练做好,制图的本领提高了,结构制图的原理掌握了,制板的能力也才会加强。
2.4 导入立体构成教学环节,提高服装综合制板能力
众所周知,服装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结构设计同为服装制板的两个方面,二者有着极大的互补关系,随着社会上人们对服装款式求新、求异心理的迫切驱使,立体构成式服装越来越多地走入社会,立体构成服装着装效果好,成功率高、造型直观,但单一的立体构成服装成本高、效果具有随机性,且受操作者经验手法、操作中必须具有人台等的限制,常具有局限性,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扬长避短、提高工作效率、合理使用面料,达到优化设计效果的目的,如在领子的学习中,可结合花式领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平面结构与立体构成结合的制板方法;再如样衣的试穿阶段,可结合立体构成的方法进行板型校正,减少了疵病,优化了设计。通过立体构成教学环节的加入,实现了平面结构与立体构成的结合,提高综合制板的能力,学生在教学中学习了方法,为高级制板水平的培养奠定基础。
3 结语
服装结构设计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实用课程,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标、以常规教学模式为主导、以革新模式为倡导,稳扎稳打、按部就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社会结合、与实践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实际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服装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瑞璞.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女装篇[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关键词:服装结构设计;平面裁剪;立体裁剪;裙子;衬衫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志码:B A Comparative Study on Design Techniques of Garment Structure Based on Skirt and Shirt
Abstract: Based on Size M mannequin and by using both planar cutting and draping methods for the same molding, the plane pattern and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skirt and shirt were obtained. Then relevant data were obtained by measuring and photogrammetric methods, and based on which, the moldings accomplished respectively by planar cutting and draping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Key words: design of garment structure; planar cutting; draping; skirt; shirt
通常服装技术人员在进行制板的过程中,基本上采用的是平面和立体两种方法,平面与立体分别是二维与三维的空间关系。根据设计造型的需要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绘制并剪裁,同时也可将两种方法穿插使用。
本实验采用M号标准人台,根据同一造型分别采用平面和立裁两种方法,获得裙子和衬衫的平面纸样和立体形态,通过测量、照相等实验方法测量有关数据,分析利用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方法所完成的造型比较。
1 实验方法
选择M号标准人台,测量其基本数据为:B = 84 cm,W
= 68 cm,H = 90 cm。
根据造型款式图的要求利用平面(原型法)和立体裁剪两种方法,获得裙子和衬衫的平面纸样和立体形态,通过测量、照相等实验方法测量有关数据,查看服装结构、服装造型之间的区别并进行比较。
2 测量结果和分析
2.1 制作衬衫
分别利用平面(原型法)和立体裁剪的方法制作衬衫,并展开获得裁片,得到其平面结构。测量基本数据。两种方法的各细节部位数据对比见表 1。
2.1.1 平面裁剪衬衫结构
(1)测量
①在衬衫样板胸围处测量,胸围为98 cm,即成品胸围为98 cm,因此胸围松量为14 cm;②在衬衫样板腰围处测量,腰围为78 cm,即成品腰围为78 cm,因此腰围松量为10 cm;③在衬衫样板摆围处测量,摆围为100 cm,即成品摆围为100 cm;④在衬衫样板肩点斜线处测量,长度为12 cm,即成品肩点斜线为12 cm,因此肩点松量为0.5 cm。
(2)分析
①在平面样板上,胸围98 cm的数据里实际上包含了 3个内容:人体胸围、胸围松量、省量,3 个内容共14 cm。胸围松量的存在是由于面料在包裹人体,由面料组成的服装的围度必然要大于人体的围度,影响这个加放量的因素有:面料的厚度、人体围度的大小。在服装的长度上也存在这个问题。②袖子的造型属于插肩结构,插肩分割线的起伏程度是凭借经验完成,要达到理想效果需要进行调试。③前后腰部的收省及省量是设定的,均为平行状,同插肩分割线的设定一样是凭借经验完成,要达到理想效果需进行调试。
2.1.2 立体裁剪衬衫结构
(1)测量
①在衬衫样板胸围处测量,胸围为98 cm,即成品胸围为98 cm,因此衬衫胸围松量为14 cm;②在衬衫样板腰围处测量,腰围为76 cm,即成品腰围为76 cm,因此腰围松量为8 cm;③在衬衫样板摆围处测量,摆围为110 cm,即成品摆围为110 cm;④在衬衫样板肩点斜线处测量,长度为12 cm,即成品肩点斜线为12 cm,因此肩点松量为0.5 cm。
(2)分析
①在平面样板上,胸围98 cm的数据里实际上包含了 3个内容:人体胸围、胸围松量、省量,3 个内容共14 cm。胸围松量的存在是由于面料在包裹人体,由面料组成的服装的围度必然要大于人体的围度,影响这个加放量的因素有:面料的厚度、人体围度的大小。在服装的长度上也存在这个问题。②袖子的造型属于插肩结构,立体裁剪的三维视觉比较到位。③前后腰部的收省及省量同样是三维视觉下完成的,状态为上窄下宽,由于省道的设定使得前后侧缝为图中所显示的状态。
2.2 制作裙子
分别利用平面(原型法)和立体裁剪的方法,并展开获得裁片,得到其平面结构。测量基本数据。
两种方法的各细节部位数据对比见表 2。
2.2.1 平面裁剪裙子结构
(1)测量
①在裙子样板臀围处测量,臀围为93 cm,即成品臀围为93 cm,因此臀围松量为 3 cm;②在裙子样板腰围处测量,腰围为71 cm,即成品腰围为71 cm,由于是低腰,因此腰围松量为 1 cm;③在裙子样板摆围处测量,摆围为116 cm,即成品摆围为116 cm,裙子为A型;④在裙子样板省道处测量,前片均为1.5 cm,后片分别是1 cm和1.5 cm。
(2)分析
①分析造型图裙子臀部比较合体,故在人体的基础上加上 3 cm松量,以满足最基本的活动要求;②腰臀距是根据经验而设定的,在腰部省道是根据腰臀差进行分配,腰围是合体程度,满足服装的功能性;③裙子的摆围是根据造型给的经验值。
2.2.2 立体裁剪裙子结构
(1)测量
①在裙子样板臀围处测量,臀围为92 cm,即成品臀围为92 cm,因此臀围松量为2 cm;②在裙子样板腰围处测量,腰围为72 cm,即成品腰围为72 cm,由于是低腰,因此腰围松量为1 cm;③在裙子样板摆围处测量,摆围为136 cm,即成品摆围为136 cm,裙子为稍大的A型;④在裙子样板省道处测量,前片均为1.5 cm,后片分别是1 cm和1 cm。
(2)分析
①立体造型的臀部比较合体,视觉上给予了一定的松量,以满足最基本的活动要求;②腰臀距是根据视觉立体状态而设定的,在腰部省道是根据人体起伏的要求进行分配,腰围是合体程度,满足服装的功能性;③裙子的摆围同样是视觉立体状态而设定的。
3 分析比较
根据平面和立体方法制作的裙子和衬衫,得到立体造型和平面结构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3.1 衬衫
3.1.1 衬衫(平面和立体)的立体形态(图 1)
3.1.2 衬衫(平面和立体)的结构(图 2)
黑线为平面裁剪的结构,红线为立体裁剪的结构。
从造型角度观察得出:(1)成品比例关系均比较到位,胸围部位的服装与人体之间空间效果基本一致;(2)两件成品的肩部均为成品的主要受力部位;(3)从领子部位看平面板型的成品略低一些;(4)立体板型的成品腰部和腹部比平面裁剪成品效果好,收腰自然,线条流畅。
从板型角度,以胸围线、袖深线为基准线重合立体和平面样板,观察得出:(1)前后衣长:立体样板在颈根部和下摆处均略短些;(2)前片领口宽度和深度基本一致,后片领口宽度变化不大,但深度变化很大;(3)肩斜线分割部位:立体样板比平面样板尺寸要宽;(4)袖笼弧线:立体样板比平面样板的前后弧度均深;(5)腰部的省道:立体样板比平面样板省道低而短,其状态明显不同:立体样板省道宽窄不同并为斜线状,而平面样板省道宽窄一致并为平行状;(6)前后侧缝线:在胸围线部位基本一致,腰部位和摆围变化较大,平面样板前后侧缝均为直线;(7)袖子比较:立体样板袖深比平面样板袖深深一些,而平面样板的后袖肥比立体样板后袖肥瘦,平面样板的袖长尺寸稍长;(8)领围尺寸:立体样板领围略小,其他部位基本一致。
3.2 裙子
3.2.1 裙子(平面和立体)的立体形态(图 3)
从造型角度观察得出:(1)成品比例关系均比较到位,胸围部位的服装与人体之间空间效果基本一致;(2)立体板型臀围部位的效果显得比较自然,而平面样板此部位的起伏较死板;(3)立体板型的裙摆线条流畅、自然;(4)平面样板的褶裥比立体板型的褶裥死板;(5)立体板型的成品腰部、腹部及裙摆线条流畅,比平面裁剪成品效果好。
3.2.2 裙子(平面和立体)的结构(图 4)
以臀围线、前后中线为基准线重合立体和平面样板,观察得出:(1)以臀围线为基准线得出:腰臀距有一定的差异,说明平面与立体的视觉高度不同;(2)在以臀围线为基准线向下的长度看,体现出平面与立体的视觉高度差;(3)前片的腰部尺寸基本一致,但后片尺寸差异较大;(4)两个样板的前片臀围尺寸基本一致,后片在裙子的侧缝处出现差异;(5)从结构图上观察两个样板的侧缝状态明显不一致,平面样板趋于直线,而立体样板呈A线状,视觉造型差异较大;(6) 前后片的省道略有尺寸差异;(7) 裙子的褶裥宽度基本一致。
4 结语
要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服装专业类的核心课程,在该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法、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改革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字
服装 结构 设计 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是服装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设计。该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服装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服装结构设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服装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到生产效益。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平常服装教育教学过程利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就《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研究,重点就课程设置,教学手法、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等方面改革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二、课程设置安排
传统的《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是将这门课分成《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设计》两门课来讲授。这样使得服装结构的设计彼此孤立起来,而且教授的时间也不同步。这种做法存在一定弊端:
(一)教学内容分散
在服装结构设计这部分中主要教授对结构的绘制与设计,却没有对设计的作品进行实验的验证和测试,这样服装设计的纸样不一定具备可用性,对于服装板型也找不到毛病出来,从而不利于对结构设计进行改正和调整。
(二)教学内容衔接困难
在传统课程安排上, 一般把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放在前面进行讲授,而把服装工艺设计安排在后面。这样会导致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内容无法与服装工艺设计进行衔接,而且衔接也不够连贯,容易让学生产生障碍。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重在服装结构设计技能的学习。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注意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合格的服装设计人才有很大的帮助。根据服装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符合科学性,我们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对应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基本按以下四个阶段逐步教学的:
(一)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
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首先对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讲授,对于《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来说,在这部分我们先是从简单工作做起,如对基础缝型的结构设计进行学习;
(二)简单生活便装的结构设计与制作
在这部分训练中,我们选取了较为简单的生活便装进行学习,如针对:衬衫、单裙和睡衣等;
(三)外衣的结构设计与制作
在具备了简单结构设计与制作能力后,我们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大教学的难度。在这步教学过程中,选取了外套作为学习结构设计与制作对象,如:男女西装,夹克和中山装等;
从上述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教学内容设计是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在第一阶段,主要传授学生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基本制作技能;在第二阶段,则是基于对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的操作,首先学习与设计简单生活简装,结合日常生活的服装,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感兴趣。第三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升华和提升,要求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服装结构设计能力后,应该着手加大难度,从事稍微复杂的外套结构设计与制作的实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重视日常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对于制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拿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谈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我校历来重视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我校作为一个专业类的服装院校,根据学校对人才的定位,在制定服装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实践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也有意识引导学生朝这方面发展。
(一)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例子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所周知,学习兴趣是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往往能事半功倍。《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理论繁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结合现实生活实例讲授课程,做到勤动手、多动脑,逐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这时,作为教师可以有计划安排些简单的项目让学生实习和操作,对于学生的作品适时给于肯定和鼓励,让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自己的价值。
(二)适时引导学生自我学习,扩展创意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通过自学材料,参考书或网络看,自己发现问题,同时自己去解决问题。在这种不断的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自我学习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动力,培养创意思维。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性教学
传统的服装学习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这种教学过程很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类各级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各学科各专业的教学与越来越紧密。作为服装专业的教育教学也不例外,离不开现代教育方式的运用。在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加形象、更加直观,也能解决传统教育手段的局限性。
(四)加大实习实训的力度,增强实践环节
如前面所述,《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熟练掌握结构设计和制作的技能,必须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法。
在校内可以进行课堂实训和仿真生产实训。让学生亲身体验服装设计和加工的流程,从而对服装设计的学习有更深刻的体会。
五、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服装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批的适合社会发展和服装潮流的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服装类高等院校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培养出适合当前服装设计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程群 课程整合 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63-01
高职教育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行业、企业的结合为目标,深化改革,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为此,建立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相关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培养。因此,如何有效的整合资源,将企业项目融入教学,建设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群,是符合高职教育当下的培养目标。课程群的建设促进课程间的相互交融,增强课程间的相关性,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本文以服装专业服装工程方向为例,浅谈高等职业类院校以服装结构为中心,以真实项目为驱动的课程群。
1 以服装结构设计为中心,整合部分课程
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服装设计和服装工艺设计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设计的延伸和发展,使构思得以实现的根本;服装结构设计的合理程度是提升工艺效率的前提,是服装工艺设计的基础和准备。
在服装结构设计过程,是将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材料、服装设计、人体工程学、工业制版、服装工艺等多门专业课程融会贯通的过程。因此,建设以服装结构为中心,以真实项目为驱动的课程群,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1)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结构设计课程相互融合。
服装结构设计包含平面结构设计和立体结构设计,平面结构设计将服装与人体的三维关系,转化为服装与纸样的二维平面关系;立体结构设计是将布料直接覆盖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通过造型技法进行三维立体设计,最终得到平面结构。
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结构设计各有千秋,平面结构设计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将服装的数据特征进行总结,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性强的数学公式与结构比例,能够合理的分配省量、控制松量,具有稳定的、广泛的可操作性。由于立体结构设计是在人体或人台上,直接进行的服装三维立体设计,因此,立体结构设计在解决缠绕、堆积、抽摺等立体空间造型强的服装,要比平面结构设计容易。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种互补性,利用立体结构设计得到的结果,拓展平面结构设计技巧,促进学生加深对平面结构理论的理解;利用平面结构理论,检验学生在立体结构设计中对省量处理、松量控制、开口设计等是否合理;逐渐规范操作手法,使立体结构设计更趋稳定性。例如,原型、衬衫、西装等经典款式,可同步讲解,相互比对;具有褶裥、抽摺、波浪、不对称等造型的款式,可选用相同款式同时进行,相互拓展;选用能将衣身分为空间造型强,与结构造型简单两部分的礼服或创意服饰,促进学生形成利用平面结构理论与立体结构技法综合设计的能力。
(2)以服装结构设计为中心,整合部分课程。
高职类学生学制一般是三年,三年期间除去顶岗实习的时间、公共课占用的时间,专业课学习时间大量缩短。若想将服装工程方向的课程,开设的面面俱到,有些力不从心。进行课程整合将部分课程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核心课程中,除去或弱化非相关内容,势在必行。比如,①对于高职类学生人体工程学中有关于人体静态计测方法、人体动态特征与着装形变、服装设计中人体工效学的运用、服装穿着舒适性等内容,可分层次融入到,结构设计课程款式的讲解中,而不需要单独开设。②对于服工方向可不开设服装效果图这门课程,而服装效果图中有关于款式图绘制的内容,可融入到结构设计课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绘制款式图时,对服装各部分比例的把握;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款式设计的理解。如此与服装效果图有关的素描、水粉、艺用人体结构等内容可舍弃。
2 以真实项目为驱动,促进课程融合
以真实项目为驱动,有助于将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材料、服装设计、工业制版、服装工艺等多门专业课程融会贯通,避免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知识的断层和重复,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项目的选择与安排需具备以下条件,(1)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结合企业案例,制定囊括理论知识的真实项目。(2)能够将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结构设计、工业制版、服装工艺技术,融为教、学、做一体的综合性项目。(3)经典款式项目可融入到课程内容中,与课程同步,体现能力逐级递增的层次性。比如衬衫、西装等项目。(4)创意服装、礼服类项目,由教师辅助,学生独立完成,从设计到成品的整个过程不求量,以求精益求精。(5)毕业设计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由校外企业专家,根据本企业需求制定设计要求;另一种由校内专职教师,根据流行元素制定设计要求。
3 课程考核体系的保证
有力的课程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及教学效果的保证。针对项目驱动化的教学模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综合评分办法。
过程评价,使评价体系贯穿于整个项目的进行中,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与调控,有助于平时知识的积累与架构。
综合评分,综合企业评价、专家点评、平时表现、学生互评四种因素,以35%、30%、25%、1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
除此校内需成立监管部门,评估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执行力。评估的内容包括:项目的实用性、项目的创新性、项目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项目进度的控制;同时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企业对项目完成的评价也融入到整个评估体系。
4 结论
课程群的建设不仅能促进课程间的相互连接、相互参透、相互补充,还促进了相关课程的整合,避免了课程内容的重复,缩短了学时数。为避免课程间的断层,促进课程间的衔接以真实项目为驱动。项目的制定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结合企业案例,制定涵盖教学内容,体现知识能力递增的项目。同时,需建立强有力的课程考核体系,监控教学质量,考核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慧仙.高校课程群三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6(4):113-115.
[2] 李凤仙.项目驱动法在服装立体裁剪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4):59-61.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管理;影响
我们常说“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的四大基本要素,而“衣”排在基本要素的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从物质生活上来看,服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从精神生活层面分析,服装是能反映出人们的审美品位甚至是文化知识水平。服装设计是服装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反映服装层次高低的重要环节,而服装结构是服装设计基础的进一步延伸,并且设计对于品牌的销售和推广,即服装管理有一定影响。
1 服装设计的概念
服装设计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加以美学特点而形成的,借助绘画的形式进行展示,选择合适的材料配合剪裁的方式理念,最后完成样衣实物的制作,它是整个服装的基础部分。服装设计工作包含多个方面,如服装的结构构思、面料选择、剪裁方式、工艺运用甚至是配饰装饰等一系列的设计,服装设计同时也能够体现设计师的思想理念、审美水准。每一件服装的设计都能传达出设计师的思想,代表了其设计的态度。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选择是结合自身的外在体态结构和内在审美水准,服装的穿戴会影响一个人在他人心中的印象,从更深层次上来讲,服装设计的结构反映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民族等。服装是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设计师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传递了设计师自身的观念,所以服装的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服装设计对于服装结构的影响
2.1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基本要素的影响
服装结构基本要素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服装的整体造型设计,展现服装的整体表达效果和风格,也是消费者对服装设计层次的首要印象;二是服装的结构细节设计,具体体现在服装各个部分的裁剪方式和细节处理,像衣兜的设计、纽扣的颗数和排列方式等一系列细节设计都属于此;三是服装的工艺设计,这是服装从设计理念转化为样衣成品的重要过程,从设计图纸的平面设计转化为立体的表达效果,具体又可以细分为服装的面料材料选择、服装的附带装饰品设计等。由此可见,这三项基本要素在服装结构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把握好服装结构中的各个要素,才能更准确表现服装设计理念。
2.2 服装设计对不同人群服装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人对于服装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身形和体态会有所不同。比如,欧洲和美洲人的身形比较高大,而亚洲人的身形相对就比较瘦小。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传统服饰,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应针对差异性考虑服装结构的个性化;在同一地区也要考虑消费者的身份、年龄以及不同场合来设计不同的服饰,所以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合理的服装结构设计,尽可能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完美的设计效果。
2.3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艺术理念的影响
设计师在考虑服装设计的基本需求之后,要对其进行个性化设计,展现自己独具匠心的艺术追求,达到更完美的设计效果。在服装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设计师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创造出具有个性的服饰作品,使服装设计达到更高的艺术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通常采用一些独特的技巧展现自己的服装设计特色,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多样式的工艺,再搭配一些特色的饰品来凸显他们的设计理念,进而表现其个性化。很多知名设计师都是因为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其设计的服装才受到名人、明星的追捧。
3 服装设计对于服装管理的影响
3.1 服装设计对服装销售的影响
服装设计对服装销售总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消费者在购买时首先会考虑服装是否适合自己,如果服装的材质面料、工艺水平、整体结构以及上身效果都符合消费者对服装的期待,那么这件服装就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产品。只有服装的设计风格新颖、面料舒适、细节处理得当,才能充分展现服装设计的精良品质,从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进而提高服装销售的总量。同时服装销售总量的提高也会影响设计师的设计积极性,对服装设计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所以两者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3.2 服装设计对品牌效应的影响
服装的品牌效应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通常消费者在消费时,首先会选定一个服装品牌,再对其中的服装产品进行挑选,这是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所以越是知名的品牌,竞争越激烈,知名品牌如香奈儿、LV、爱马仕等都是流行且奢侈的代表。好的服装设计能够带动良好的品牌效应,同时品牌效应也能吸引更多的设计人才加入,进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3.3 服装设计对大众趋势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自我个性的追求,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种个性化的自我追求也是在大众发展趋势下进行的。服饰的流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相对的,流行的服装设计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环境,高层次的服装设计受到大众的喜爱,代表了当下流行的大众趋势,如消费者对于服饰的选择和购买会受到晚会、影视作品中的主人公的穿戴风格的影响,设计师可以根据当下人们的关注内容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服装。所以,可以说服装设计引导了大众对于服饰的购买方向。
4 结语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了艺术学的各个方面,服装设计能够展现出设计师的独特理念,同时体现出其自身的艺术内涵,反映了消费群体的审美和物质生活水平。只有不断提升服装设计的水平,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的服装,进而展现国家民族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 占琳.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与服装管理的影响[J].辽宁丝绸,2014(3).
自从阿玛尼在1975年受到朋友鼓励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世界时装界就有了意大利时装的一席之地,而后他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时装界的神话,成为了八十年代意大利文化的代表和全民偶像,多少人为之倾倒。可以说他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意大利时装走向全球的引领者,讨论意大利时装,可以说没有乔治・阿玛尼,就没有当今意大利时装的繁荣。
阿玛尼的服装设计追求随意、舒适和极简的结构主义,这也是他最与众不同的特色。结构主义服装在设计时十分注重立体感、比例感和层次感,从人体结构入手,通过省道、分割线、褶裥等设计手法,强调三维立体效果,美化并改变人体外观,具有较强的建筑学造型因素。从13世纪哥特式风格服装出现以来,结构主义就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服装设计当中。1947年,迪奥推出“New look”时装系列,包括之后推出的“郁金香型”“H”型等系列均是在调整服装结构比例和外形轮廓得来的,风格纤细华丽,也充分反映出西方传统的审美
理念。
大学时期读医科的阿玛尼,在服兵役时担任助理医官,在退伍后,又做了几年橱窗设计师,这些经历决定了他必然是用理性的思维,慎密严谨地观察和分析世界,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吸收和理解,进行再创造。1961年,加入到意大利时装之父尼诺・切瑞蒂的时尚公司,成为他的助手,走进了时尚行业,并崭露头角,直到1975年,创立同名的服装品牌Giorgio Armani,举办第一次时装会并获得成功,采用没有里衬和凸显结构的设计,一副休闲衣着打扮,干净自然的色彩,完全剔除了以前流行的嬉皮士风格,以简单的轮廓、宽松自然的线条,改变了传统男装给人硬挺拘束的印象。八十年代,阿玛尼打破传统将男装元素融入女装设计中,拓宽线条,创造出划时代的圆肩造型,引起巨大反响。之后他更在时装界大展身手,造就了属于阿玛尼的时装神话。
结构主义服装设计风格的简约性被阿玛尼运用的炉火纯青。这里必须提到一句话:“简约而不简单”,这是个关于度的考量,不是单纯点去除所有一切不必要的装饰,而是在经过复杂的思考和计算之后,追求更为精准的结构设计,符合版型优化原则。阿玛尼曾经这样诠释他的服装哲学:最纯粹简约的裁剪往往是最精妙也是最难达成的。在他的设计中,简约、纯粹是最基本的要素,无论是女装还是男装,剪裁都很精致,无比流畅。他的设计遵循三个黄金原则:一是去掉任何不必要的东西;二是注重舒适;三是最华丽的东西实际上是最简单的。这是乔治阿玛尼对自己非常精准的评价。
阿玛尼的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中性。中性服装是对传统服装的颠覆和超越,同时要表现出男性的阳刚之气和女性的阴柔之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他的女装设计中会出现很多的男装元素,淡化性别差异。在他2012年春夏的女装设计中,挺括的夹克用一粒栓扣代替传统的纽扣,采用垫肩来塑造肩部硬朗高挑的线条,领部造型极度精简,省道收腰的结构,打破阳刚和阴柔的界限,整体廓形挺括又体现着女性的自然曲线;同时选用光泽感强的面料,配合累积数百年的意大利裁剪工艺,线条流畅精准,没有更多的装饰,大方简洁,细腻的质感无不彰显着舒适自由,高雅潇洒的特性和都市女性的干练和独立(如图1)。
一般来说,结构主义服装结构严谨,有时为了追求轮廓的严整和立体效果,甚至会牺牲结构处理的自由度和实用性,但阿玛尼的结构主义设计却是十分注重舒适度和功能性的。设计是表达自我感受和情绪的媒介,服装也是如此。而人是服装的穿着者和直接感受者,他为真实的人做设计,就要时刻为穿着者着想,遵循舒适和实用的原则,加入许多人性化的因素,从不会刻意追求人的三维尺度,力求穿着者感受到自己在自由的支配服装,给予他们视觉和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感。服装是人的第二层皮肤,皮肤不舒服,装饰的即便再华丽也只是累赘,毫无意义。阿玛尼始终不忘服务主体,在这一点的执着追求十分值得现在的设计师们学习。
阿玛尼对色彩和面料的选择和处理可以说是极其独到,充分体现着他的创造力和分析力。阿玛尼的服装都是高品质的独家面料,这可以对服装结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他说:“质地是他成功的秘诀”,十分强调品质意识和自然意识,一直以来也在孜孜不倦的坚持着自己的设计风格,从不妥协。他所运用的面料大多是纯天然织物或者混纺织物,如粗呢和羊毛织物;色彩上偏爱黑、白、灰等无彩色和中性色彩,简洁干净,没有花哨,只是利用不同颜色本身的亮度、纯度和不同面料之间的对比和融合创造出完美的平衡来表达时装的效果,创造出属于阿玛尼的随意优雅。如图2,2010年春夏时装,袖子为日本折纸造型,非常聪明的塑造肩型,色彩上利用纯度和明度不同的蓝色穿插交替,运用裁剪和缝制的变化才是他服装富有张力的设计重点,再绣上珠片来调节整体氛围,新颖有趣,并不夸张和庸俗。
阿玛尼从未停止对服装艺术和人性的追求,亚洲文化也深深吸引着他。2011年秋冬以日本为元素的系列设计就印证了这个。日本的服装特点,大家都会想到和服腰带、樱花和折纸褶皱等传统元素,而阿玛尼更多的是展现当今的日本。在这次的中,他在坚持极简主义结构风格的同时,也充满了敢于挑战的勇气:采用多层次、拉长的线条,混合着川久保玲激进主义的感觉,不对称设计的双层袖口,后被黑色的紧身胸衣束起,完美了勾勒出女性的苗条和修长的轮廓,凸显高贵,强烈吸引大众的视线。
关键词:解构主义;内涵;意义与作用;风格及特征;表现形式
解构主义最开始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解构主义它涉及到了文学、艺术、建筑、美术等多种领域,并且还在全世界引起了非同的影响,因为这个原因解构就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话题之一。不仅如此,解构主义的运用使得艺术创作品之一的服饰受到所处时代艺术风格的熏陶必然与其紧密相连。
一、解构主义的内涵
“解构”这个词,如果我们单从字面上理解就可以看出来,一个“解”字的意思为“解开、分解、拆卸”;“构”字则解释为“结构、构成”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引申为“解开之后再构成”。因此,可以看出解构主义实质就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并且分解,而且是在反结构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种方式。解构的问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打破固定模式,可以开创多种多样可能性的问题,其结果常常表现的是标新立异、变化的层出不穷、活泼并且恣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二、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审美标准
在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可以让服装更加的有魅力,审美标准的提高不仅针对一小部分的群众,是对广大群众来说,解构主义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审美标准,让广大群众可以不断的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二)有利于提高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水平
在解构主义的运用中,只有设计师设计出来,才能被广大群众接受,因此,设计师的水平非常重要,如果设计师没有很高的水平,即使运用了解构主义,也不可能让群众所喜爱,被大家所了解。
三、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风格和特征
(一)解构与重构是相互生成
解构的意识就是重新解构和重新组合,它运用解构主义的特殊处理的效果,并且采用不对称的裁剪、采用利落的线条和更加独特的色调来进行合理的设计,不仅强调了面料的独特性、混合性图案的拼贴等,而且无不体现了它的服装的解构主义思想。因此,解构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解构与重构的相互生成。
(二)表现出来的无规定性
无规定性并不是表示没有任何的规定性,而是关于新的意义上的新的规定性,它是表明把彻底的反对形而上学与反体系化,解构主义作为自身思想的根本的规定,这个所主张的是一种美学的无原则主义和多元主义的性质,它强调风格的多元化。
四、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一)Ψ装结构的解构
服装结构非常的重要,结构就像一个人的骨架一样,人有头、手、四肢、骨架等,所以服装结构也有一个重要的骨架,比如肩部的设计、腰部的设计等,都会对服装设计产生很多的影响。在服装设计中,重视服装的结构,要按照比例进行设计,这样结构才会更加合理,让人穿起来更加舒服。
(二)对服装材料的解构
服装材料对于服装是非常重要的,服装材料有很多的品种,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风格,比如棉质材料就可以看出这个人追求舒适,材料光滑,就表现出这个人非常的张扬,因此,解构主义中服装设计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服装材料的解构,让服装适合每个人,让每个人都穿出自己的风格。大量的人工合成材料、塑料材质、金属、木板、玻璃材质、纸、珠片、橡胶、羽毛、石材、拉链等都可以用来制作服装。除了这些非常正规的材料之外,对原有面料的改观,也属于解构的范畴。
(三)对服装图案、色彩的解构
服装表现出来的形式可以从图案来看出来,一个非常可爱的图案可以看出这个人非常的小,富有一颗童心,很多的例子都可以看出,服装图案表现人的性格。
色彩的表现力非常的重要,有的人喜欢黑色,有的人喜欢白色,也有的人喜欢绿色,因此,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表现出来的形式是非常多种多样的。
(四)服装对比面积的解构
在图形的解构过程中,设计师不仅大量采用各地区、各民族、各历史时期、各流派的手法风格,而且将自己置于过去与未来、激进与传统、中心与边缘、理性与非理性等模棱两可之间,并不需要一个统一的图案主导,显示出解构主义巨大的包容性。
五、结语
服装的面积对比也不再受到限制,大面积的对比色、细小而复杂的色块,多种不同的颜色可以同时在一款服装中出现,所以一反传统的服装的配色,对服装的面积对比进行了彻底的解构。
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存在非常的重要,让群众越来越重注自己。在服装设计上要运用解构主义,这样就会使服装设计更加的美观,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刘庆海,甄强军.从建筑到时装解构主义的罗曼史――浅谈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0(03):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