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仓储管理的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物流;仓储;运输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各国先进的物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同时我国也逐步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从国八条的诞生到物流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了物流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重要的资源和能源省份,更要积极抓住物流产业发展的契机,制定和规划出更加符合贵州省物流发展的规划,对于贵州省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贵州省物流发展现状
(一)贵州省仓储业发展现状。2015年贵州省仓储企业达500多家,仓库面积达2,000余万平方米,虽然增长快速,但是仓库仓储设施陈旧、效率低下、仓储面积利用率低、仓储业盈利水平低、仓储商品养护差等问题依然很严重。
(二)贵州省运输业发展现状。公路运输方面,到2015年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3,812公里,比2014年年末增长了2.6%。铁路运输方面,铁路里程达到3,037公里,铁路出省通道增至12个。通航民用机场方面以一个以贵阳机场为中心,多个地级市、县级市支线机场为支点的航空网络已经形成。2015年新开工加密航线56条,贵阳机场通航城市增至81个。内河航道里程达到3,661公里,高等级航道达到690公里。
贵州省全年铁路、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分别为458.25亿吨公里、897.10亿吨公里、37.15亿吨公里,占全省货物周转量的比重分别为32.9%、64.4%、2.7%。铁路、公路、水运旅客周转量分别为207.54亿人公里、440.42亿人公里、5.52亿人公里,占全省旅客周转量的比重分别为31.8%、67.4%、0.8%。民航货邮吞吐量8.96万吨,比上年增长7.9%;民航旅客吞吐量1,563.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0%。
虽然总体发展呈上升态势,但这远远达不到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且车辆的空驶率和闲置率都相对较高,很难支撑贵州省物流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同时站场的专业程度低且数量少,经营模式和环境不好。零担物流目前还不成熟,系统也不完整,运营成本比较高,而利润比较低,运输车辆一年多次检修情况比较多。
二、贵州省物流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物流仓储问题出现的原因
1、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仓储设施陈旧、效率低下、配套物流装备与仓储容量不匹配。据统计,贵州省物流业仓库的使用率一般只有50%左右。因为仓库的空间利用率较低,翻仓率比较低,这也导致了仓储业收益较低,最近几年省内土地价格持续上升,这也限制了贵州省仓储业的发展潜力,物流设施规模太分散、不集中、物流设备老化,物流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优化,大多数仓库不仅占地多,而且储存效率也不高、仓库布局设计得不合理、机械化操作的立体化仓库数量极少。在仓储设施方面的欠缺导致货物在储存时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各种货物的储存条件是不一样的,对于仓储设施的要求也不一致,所以仓储设施的不完善会直接影响货物的储存。
2、仓储企业信息化落后。一是信息化体系不健全。信息量不够、信息的渠道不畅通;二是费用、因特网、电子设备设施等基础设施的购买费用高,阻碍了信息化推广和应用;三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数据统计与录入以人工操作为主,供应链信息的收集整理没有使用现代智能的物流软件,这也使得数据不准确,工作效率低下。
(二)物流运输问题出现的原因
1、物流运输设备不充足。公路运输设备不足、专用车辆严重缺失,很多企业在使用时才进行购买或租借导致效率低下,更有甚者,不使用专车,导致货物得不到保障。其中很多载货汽车均使用的是二手车,车辆养护力度不够,加上贵州省特殊的地势,公路不好走,更是大大缩短了运输车辆的使用寿命,而且贵州省高速公路收费高,大大增加了货运成本。
航运能力不够,是因为专用运输船只太少,运输专列少且铁路运速慢,沿线停靠的站点多,导致运输速度特别慢。航空运输力度不够,虽然航空运输呈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空运费用高昂导致几乎省内运输都不使用航空运输,而且没有专用的货物运输机场,导致货物要出省或入省都是由贵阳龙洞堡机场作为中转,然后使用公路运输,这让公路运输的负担更加沉重。贵州省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使得物流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专业化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这些都影响了贵州省物流业发展。
2、运输线路优化不合理。很多物流运输公司采用的是“点到点”的直接配送模式,配送路线经常出现重复现象和回程空驶现象。这样运输过程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占据了配送过程中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由于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运输公司每日都会配送大量的货物,也就必定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
三、贵州省物流问题解决对策
(一)贵州省物流仓储完善对策。要完善设施和仓库管理应该对传统仓储企业进行改造,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就要改造老仓库,提升基础设施。既要在学习别人的经验和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建立现代化的新型仓库,建立完善的仓储网络。利用先进的仓储信息技术,把手工录入信息资料以及人工管理机制的方式升级为智能记录和信息化的PC管理和自动化、机械化的操作方式。通过分析市场的需求来改造或建设仓储的硬件设施,把仓库升级为成立体化、智能化的现代仓库,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
(二)贵州省物流运输完善对策
1、完善物流运输的基础。购置专用运输车辆,淘汰报废或高耗能车辆。以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加速道路建设、建立完善的水陆路网络、提升运输能力、服务物流建设”的基本思路,全力构建完善的公路路网体系,努力提高运输的能力,为贵州省物流业提供强有力的物流运输保障。
此外,贵州省也于2013年8月9日召开全省铁路建设座谈会部署安排好沪昆、贵广等重点铁路项目建设,到2015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确保达到3,000公里,到2020年达到4,200公里,全省铁路建设进入高铁时代。利用高铁,建立贵州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综合交通格局。
2、组织合理的物流运输。在组织合理的运输方面可以组织多式联运,统一调度水运、陆运、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把贵州省的运输资源进行整合,实施多位一体的物流体系。在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和选择。在路径和网络的选择方面,在进行产品运输的时候可以根据网络图,用路径优化算法来选择最优的路径。
四、总结及展望
现代物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润源泉”。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各地区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涉及经济全局的战略性产业来抓。贵州省地处西部地区,要想克服内陆省份在区位上的不利地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更应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物流。
现阶段是贵州省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如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使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服务业不能缺少物流,发展物流就是发展经济,所以要把物流向现代化、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进行规模化发展,加强信息管理,加速完善物流系统,加快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要加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点,大力提倡绿色物流理念,对于提高贵州省经济运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丁天麟.贵州省物流需求趋势预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4.
【关键词】仓储管理 现状 发展
一、仓储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一)什么是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流程管理、仓储作业管理、保管管理、安全管理多种管理工作及相关的操作。
(二)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和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从物流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物流的研究最初是从解决“牛鞭效应”开始的,即在多环节的流通过程中,由于每个环节对于需求的预测存在误差,因此随着流通环节增加,误差被放大,库存也就越来越偏离实际的最终需求,从而带来保管成本和市场风险的提高。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从研究合理的安全库存开始,到改变流程,建立集中的配送中心,以致到改变生产方式,实行订单生产,将静态的库存管理转变为动态的JIT配送,实现降低库存数量和周期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仓库越来越集中,每个仓库覆盖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大,仓库吞吐的物品越来越多,操作越来越复杂,但是仓储的周期越来越短,成本不断递减的趋势一直没有改变。从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历史就是库存成本在总物流成本中所占比重逐步降低的历史。
2.仓储管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仓储及其管理对于物流系统的重要意义,我们还可以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从供应链的角度,物流过程可以看作是由一系列的“供给”和“需求”组成,当供给和需求节奏不一致,也就是两个过程不能够很好的衔接,出现生产的产品不能即时消费或者存在需求却没有产品满足,就需要建立产品的储备,并进行有效地管理,将不能即时消费的产品储存起来以备满足后来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之间既存在实物的“流动”,同时也存在实物的“静止”,静止状态既是将实物进行储存(包括仓储),处于静止是为了更好的衔接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动态的过程。
(1)仓储能对货物进入下一个环节前的质量起到保证作用
在货物仓储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能够有效的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市场,这样既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产厂家的信誉。通过仓储来保证产品质量,主要要进行两个环节:一是在货物入库时进行质量检验,看货物是否符合仓储要求,严禁不合格产品混入库场;二是在货物的储存期间内,要尽量使产品不发生物理以及化学变化,尽量减少库存货物的损失。
(2)仓储能够为货物进入市场作好准备
货物作为商品要顺利进入市场满足购买者需要,必须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就做好准备。仓储能够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完成整理、包装、质检、分拣等程序,这样就可以缩短后续环节的工作时间,加快货物的流通速度。
(3)仓储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
虽然货物在仓库中进行储存时,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会带来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的增加,但从整体上而言,仓储不仅不会带来时间的损耗和财务成本的增加,相反它能够帮助加快流通,并且节约运营成本。在前面讲仓储的必要性的时候已经谈到过仓储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从而带来总成本的降低。
(4)仓储还是保证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物流过程中属于流通领域,而仓储优势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因此,货物的仓储过程不仅是商品流通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再生产和整个经济活动得以顺利惊醒的保证。
二、我国目前仓储管理的现状与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的对策
(一)我国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仓库数量大,但布局不够合理。由于各行业各部门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他们都在经济集中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仓库,以至于仓储布局极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
2.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很多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一些大型企业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等。而很多仓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严重地影响着我国仓储行业整体的运作效率。
3.仓储人才缺乏,仓储管理人才更不多。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善于操作的运用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的物流人才缺口50万,仓储人才尤其是仓储管理型人才缺乏也很严重。
4.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不够健全。我国已经建立的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有些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仓库法》,仓储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强,仓储内部的依法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所以仓储企业很难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利益。
(二)我国仓储管理的长足发展。
我国仓储业发展势头良好。自20世纪末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带动了仓储业的发展,对仓储业的发展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型的现代化库房开始出现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型城市,以满足地区发展对物资流通的现代化需求。
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和硬件设施也随之建立起来。现代商业体系的建立引导着仓储业向着合理、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外贸进出口的快速增长也促使中国仓储业与国际物流体系的快速接轨。
到2003年底,中国内地现代化自动库已经超过200座,每年还在快速增加。在仓储业硬件设施得到改善的同时,仓储业的管理水平也 在不断提高。高高校纷纷建立物流专业。为仓储管理现代化提供了人才。各种社会物流培训机构的出现满足了企业发展对物流人员知识更新的要求。
政府管理机构对仓储业的发展起到的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所颁布的物流技术标准等对仓储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出台为仓储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中国物流业业国际接轨提供了保证。
(三)加强和改进我国仓储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物流最基本功能的仓储及其管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
1.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
2.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公平有序的现代仓储市场体系;
3.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
4.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仓储信息化管理;
5.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
6.建立健全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以促进我国仓储业的发展,我们还必须对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
1.人工和机械化的仓储阶段
这阶段物资的输送、仓储、管理、控制主要是依靠人工及辅助机械来实现。物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传送带、工业输送车、机械手、吊车、堆垛机和升降机来移动和搬运,用货架托盘和可移动货架存储物料,通过人工操作机械存取设备,用限位开关、螺旋机械制动和机械监视器等控制设备来运行。机械化满足了人们对速度、精度、高度、重量、重复存取和搬运等方面的要求,其实时性和直观性是明显优点。
2.自动化仓储阶段
自动化技术对仓储技术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相继研制和采用了自动导引小车(AVG )、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到上世纪70年代,旋转体式货架、移动式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和其他搬运设备都加入了自动控制行列,但只是各个设备的局部自动化并各自独立应用,被称为“自动化孤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作重点转向物资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实时、协调和一体化。计算机之间、数据采集点之间、机械设备的控制器之间以及它们与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及时地汇总信息,仓库计算机及时地记录订货和到货时间,显示库存量,计划人员可以方便地作出供货决策,管理人员随时掌握货源及需求。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到上世纪70年代末,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和分配领域。 “自动化孤岛”需要集成化,于是便形成了“集成系统”的概念。在集成化系统中,整个系统的有机协作,使总体效益和生产的应变能力大大超过各部分独立效益的总和。集成化仓库技术作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中物资存储的中心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集成化系统里包括了人、设备和控制系统。
3.智能化仓储阶段
在自动化仓储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实现与其他信息决策系统的集成,朝着智能和模糊控制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了仓储技术的发展,即智能化仓储。现在智能化仓储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1世纪仓储技术的智能化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研究采用巷道式堆垛机的立体仓库。1980年,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制建成的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北京汽车制造厂投产。从此以后,立体仓库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的立体仓库有300座左右,其中全自动的立体仓库有50多座,高度在12米以上的大型立体仓库有8座,这些自动化的仓库主要集中在烟草、医药保健品、食品、通讯和信息、家具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在此基础上我国对仓库的研究也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还处于自动化仓储的推广和应用阶段。
(二)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新月异,仓储管理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是:
1.实现“零库存”管理
目前,“零库存”的概念已为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设库存,而是对某一企业或组织来说,把自己库存向上转移给供应商或向下转移给零售商,以实现自己的零库存。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零库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整合化管理
整合化管理就是指把社会的仓储设施,各相关供应商、零售商、制作商、批发商,甚至客户的仓储设施进行整合,以达到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也就是说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实行仓储管理,把相关仓储管理的作业或设施进行重建。
供应链管理下的仓储管理,能够在动态中达到最优化这一目标,在满足顾客要求的前提下,争取尽最大努力降低库存,从而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3.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
计算机,它具有高强度记忆功能,能把负责的仓储管理工作进一步简化并大大提高效率;它具有准确计算能力,使人们增强了对它的信赖;它可以对临时变化进行应付,对临时需要进行适时处理。因此,计算机已经成为库存控制信息系统的核心,作为对各项管理业务发出企业指令的指挥中心而起到重大的作用。
1 当前电力企业仓储配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电力系统不断完善,但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包括占用资金量大,仓储建设及配送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电力企业运行及发展的综合效益。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库存大、占用资金大
在当前的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电力系统、电网的发展建设,其仓储配送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周期较长,为此仓库需要长时间被占用,并保存着大量的物资。物资的保存和积压,造成仓储的周转慢,且占用电力企业大量的资金。
1.2 业务人员信息技术差
当前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信息技术等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动力保障,电力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而当前电力企业的业务人员,其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对信息技术仓储管理还不是很理解等,造成仓储配送管理等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1.3 仓储建设、配送不合理
电力系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动力保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网点不断地扩大,电网规模不断的扩大,为此需要电力企业不断进行电力系统仓储点的建设。但是,当前电力企业的仓储建设点和其配送功能的建设和分配不合理,缺乏有效的调度和规划,为此造成了仓储配送失调等现象。
2 电力企业仓储配送体系的优化策略
为促进当前电力企业仓储配送体系中各项问题的有效解决,改善体系发展现状,优化电力企业仓储配送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合理选取仓储方式
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为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应当依据电力企业仓库内部所储备物资的类型及特性等要素,合理选取仓储方式。针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所需的应急类和抢修类的仓储物资,应当充分考虑此类仓储物资的难预测性,将其置于电力企业的中心库进行仓储管理,以保障仓储的有效性。其他类的仓储物资也不例外,应当结合其实际特性选取适宜的仓储方式,对电力企业物资进行妥善保管,全面提高电力企业仓储管理效率,为电仓储配送体系的优化提供可靠的基础。
2.2 积极优化仓储配送制度体系
在电力企业运行及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电力企业的仓储配送制度体系,结合电力企业发展实际,制定详细的仓储配送管理制度,规范仓储配送标准,为电力企业仓储配送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仓储配送效率,推进电力企业的稳定有序发展。
2.3 加强仓储配送体系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力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自身稳定持续发展,应当积极加强仓储配送体系的信息化管理,对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设备进行合理应用,规范电力企业物资的采购、管理和配送等操作,全面提高电力企业仓储配送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将其电力企业物资的仓储配送成本,全面提高电力企业运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 提高仓储配送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电力企业仓储配送体系的优化过程中,应当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加强岗位技能训练,提高仓储配送各项活动的规范性,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电力企业应当制定高效的奖惩机制,调动仓储配送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全面提高仓储配送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提高电力企业运行的稳定性。
2.5 实施差异化配送策略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规模逐渐扩大,电网建设速度加快,由于各级城市内电力系统的建设规模存在一定差异,使得电力企业物资的仓储配送也不尽相同。在此种情况下,为进一步优化电力企业的仓储配送体系,应当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配送策略,针对大工程物资,采取供应商直接配送到施工现场的配送方式,以满足其实用需求,由于大工程物资体积较大所带来的存储不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针对小物资,可以由电力企业实行配送。在对工程物资进行管理时,应当依据准时生产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保证物质流和信息流处于同步状态,确保物资供应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从而缩短工程建设时间,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促进电力企业的仓储配送体系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
2.6 创新管理理念,缩短管理链条
合理选择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库存管理是仓储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我国仓储业由于管理方式过于陈旧,管理观念滞后,在库存控制的管理上还需要更新观念,因此需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先进的供应连库存管理策略,如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联仓库存管理策略等,来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达到降低总的库存成本,提高仓储利用率的目的。
2.7 优化仓储布局,发挥本土优势
充分利用流通活跃、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这一优势,迅速调整自己的仓储管理方针和策略,调整好自己的仓储结构,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安排,解决仓储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调整库区布局,更新库房,进行必要的技改,同时打破条块分割,使之适应物资大流通的需要。
2.8 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管理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化的效果在仓储管理上尤为凸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使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仓储信息共享,全面推进单位仓储管理信息化,提升单位仓储信息化水平,才能更有效的提高仓库利用率、更有利于实现库存的集中控制,是降低仓储成本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MOOC;仓储管理;教学改革
一、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仓库的选址及整体管理的规划布局、仓储的业务管理(入库作业、保管养护、出库作业)、仓储的成本管理等。仓储管理课程是一门注重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的学科。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的、重要的理论按照一定的方法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并且结合提问和运用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课上讲授和课后习题来巩固对于专业知识的吸收。这种教学模式方法单一,效果欠佳。不能加强对于像仓储管理这样实践性极强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仓储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授课方式
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听。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过于被动。对于案例的探讨过于刻板,没有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
2.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传统的理论教学中教师主要把教材中的理论表达清晰就算上是一个好老师了,学生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能把理论知识理解到位就是一个好学生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3.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案例资料、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比较单一,没有更多的借助当下的网络平台进行及时的信息共享和更新。
二、MOOC的内涵及特点
1.MOOC内涵
所谓的MOOC即为“开放式大型网络课程”的英文缩写。M00C(Massive0penOmineComse)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新型的学习方式,中文称作“慕课”。它是以网络为平台进行开放式在线课程教学的一种模式。
MOOC的兴起受到了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高校层面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在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后,很多高校纷纷出台鼓励措施,或与企业合作,或校际之间合作,搭建MOOC平台。
2.MOOC特点
MOOC的内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其一,教学资源充足。MOOC在教学资源方面可谓是非常丰富的,同时能够实现这些教学资源的完全共享,充分的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在MOOC的教学平台上不同的学习者可以获取关于课程学习的多方面内容,这些课程是由来自于优秀高校的著名教授或者是著名讲师讲授的,课程的实际内容更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其二,注重学习的方法及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将学习内容及方式告知学生,而学生被动的接受。MOOC则打破了这种模式,它对学习时间以及学习空间都不做限制。学生比较自由,完全可以利用不同的碎片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并且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的状态,对课程的具体内容、学习进度等都可以自主规划,还可以和其他学习者共同讨论。
其三,较大的学习流失率。MOOC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很多,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虽然课程学习的实际注册人数较多,但是能够真正的完成课程学习的人数却并不理想,对于课程完成情况缺乏监管。
三、探析基于MOOC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1.构建原则
(1)发展性原则
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的构建要遵循发展性原则,即借助网络这个平台更多的获取、共享教学资源拓宽大学生对于仓储管理理论及案例的教学理解,以便更好的用于实践。用发展性的原则规范和指导仓储管理教学活动,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手段、方法。在网络平台上对于课程的教学要灵活,以激励大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为目标,不断进行专业知识前沿领域或新技术发展方面的内容更新。促进大学生对于学科发展的把握。
(2)针对性原则
构建MOOC背景下的仓储管理课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针对高校物流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构建。大部分高校的仓储管理课程是在物流专业学生处在大三这个阶段开设的,而这个阶段是学生陆陆续续开始接触物流专业的课程阶段,所以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上还是结构设置方面都要由浅入深的进行。以便使学生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积累形成对专业更好的认知。二、针对当下的物流热潮,对物流这个行业感兴趣的人群数量在增加。他们不是物流专业出身,对于物流不需要像专业学生一样做到理论全面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学目标存在着不同,应有所区别,使不同受众群体都能达到各自的目的。
(3)主体性原则
基于MOOC的教学模式注重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有机结合,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师来说,包括MOOC线上课程、线下课堂及课后实践活动在内的整个教学环节都需要教师正确合理地组织引导,因此其主导作用不言而喻。对学生来说,基于MOOC的课程学习意味着其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提供大量自主学习材料和精心设计小组讨论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增强。
2.教学目标
基于MOOC背景下的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资源共享,网络互动等方式,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多种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明确教学目标是仓储管理课教师实施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具体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两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完整体系。
(1)认知目标
所谓认知目标,是指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由简单的了解到能够深入的掌握《仓储管理》课中的相关理论,包括仓储的沿革、仓储管理的内容、仓储管理的意义、仓储管理的功能、仓库的分类、仓库规划布局、仓库选址、仓储业务管理、保管养护、装卸搬运、库存管理、现代仓储管理发展等。
(2)能力目标
所谓能力目标,是指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把仓储管理课中的基本理论转变为实践操作,实现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例如,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关于物品在仓库场所中储存保管时需要注意的养护问题应用于实际的仓储管理活动中,或当企业出现仓储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学生能够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模式框架
(1)教学模式
要想真正的促进本科院校“仓储管理”课程的良好发展,基于MOOC就需要对“仓储管理”课程给予教学优化设计改革。随着各高校教学大纲的调整,对“仓储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予以调整,要严格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设计改革原则。
(2)建设教学网站
建设教学网站是基于MOOC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具体来讲在本科院校的网站建设中,首先对“仓储管理”课程课前学习相关视频进行制作,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总结教学经验。“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网站需要建设三大区域,分别是课程教学视频播放区、问题讨论区和相应的习题练习自测区。下面针对该三大区建设进行具体阐述。
其一,课程教学视频播放区。教师依据“仓储管理”课程理论以知识点为单元进行教学视频的制作。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分两个层次进行视频资源录制,分别是基础层次及提高层次视频教学。其中基础层次的教学视频主要是针对理论比较薄弱的学生建立,而提高层次教学视频则注重对于知识的拓展,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问题讨论区。在“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网站中该区域除了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之外,还可以就课外的延伸内容进行讨论。除了向本门课程的教师寻求帮助之外,还可以向同专业的其他老师提出问题。教师需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予以针对性的问题解答,当然也可以与学生进行问题深层次探讨等等。
其三,习题练习自测区。该区域中教师会将“仓储管理”课程按照每一章节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习题的布置。学生通过登陆“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网站能够查看到该区域教师任务。教师提前将作业答案予以系统化设置,此外教师还会定期设计相应的测试题目并要求学生完成,而实际测试结果也将是评判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依据。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教学模式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基于MOOC的仓储管理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比传统的理论教学具有绝对的优势。不仅加强了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加注重利用充足的教学资源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采取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能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以后从事仓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卫,孙树旺.物流仓储管理实训课程的研究和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4(23).119.
[2]李明华.MOOCs革命:独立课程市场形成和高等教育世界市场新格局[J].开放教育研究,2013.(3).
[3]杨美浓.基于MOOC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信息化建设,2016.(07).179-180
[4]苟燕,赵希武.基于MOOC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建设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3:148-150.
[关键词] 仓储物流;现状;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F420 [文献标识码] B
一、仓储物流的特征及类型
(一)仓储物流的显著特征
1.动静结合。仓储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环节,物资入库之后,其在很大一部分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体现出“仓储性”,但仓储物流业体现出“动态性”,也就是需要进行抽查检验等行为,以至于物资在仓储中处于动态。因此,仓储物流表现出动态结合的显著特性,突出仓储性的同时,也体现动态性。
2.承上启下。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中间环节,其前末端都与运输过程衔接。因此,在整个物流过程之中,仓储是承上启下的纽带,重要地位十分显著。
3.流程复杂。物资经交通运输,进入仓储物流系统之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作业流程。如,收、储、检、保管、包装加工等。因此,管理流程多、管理手段繁杂,以至于仓储物流业有别于其他物流环节。
(二)仓储物流的类型
当前,仓储物流业快速发展,并主要分为如图1所示的三大类型。
1.储存中心型仓储物流。储存中心型仓储物流,强调以仓库储存为主,主要用于对物资的保存和管理。如,为企业提供生产材料或零部件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的经营发展降低了风险,推动企业零库存物资管理模式的构建。
2.物流中心型仓储物流。物流中心型仓储物流突出“物流性”,提供存储以外的其他作业活动,如配送、加工等作业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型制造厂提供了良好的仓储物流服务,是厂商与配送中心的纽带,处于物流的中游。
3.配送中心型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型仓储物流,强调配送、发货等功能的实现,这就强调其处于物流的下流位置。
二、我国仓储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利用率低,资源产出比不高
对于仓储物流,其一是占地面积大;二是地方贡献小,以至于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十分突出。首先,仓储物流需要大量的土地作为物流中心,对于几十亩到上百亩的用地建设,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其次,当前,在仓储物流的税收方面,每亩税收小于1万元,这就是说,仓储物流对于地方财政税收的贡献较小,存在发展的制约性;三是资源利用率低。从全国来看,我国仓储物流业普遍存在仓库利用率低,且缺乏显著的效果。这样一来,仓库闲置问题突出,造成资源上的几大浪费。
(二)品牌建设滞后,发展理念陈旧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专业期,仓储物流业作为服务业产业,其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企业“重生产、轻物流”的现实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思想认识不到位,以至于出现物流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存在严重的物流资源浪费。在传统物流观念中,简单的“仓库+陈队”的物流认识仍影响着现代企业,在现代物流也的发展中表现出被动性,物流主动性不强;另一方面,传统的物流服务模式,难以形成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并且,传统物流模式的层次低,相对比较落后,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此外,物流企业注重规模化建设以及业务量的扩大,而忽视了品牌建设所形成的社会效应。于是,当前的仓储物流企业在集约化和规范化建设等方面,仍比较欠缺。
(三)政策不完备,仓储物流发展受阻
仓储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的推进依托于完备的政策支撑,为仓储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但是,我国仓储物流发展起步晚,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方面,表现一定的滞后性与不完善性。2012年,我国实施营改增,增值税率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具体如图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在政策上正做出调整,以促进仓储物流业发展,但显然仍存在不足:(1)不同地区,仓储物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同,导致我国仓储物流业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2)政策扶持力度与范围仍是捉襟见肘,难以全面而有效的推动全国仓储物流业的发展,这显然需要不断地优化与调整。
(四)市场定价弱,缺乏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诸多不良的发展形态日益突显。(1)企业间存在恶意性竞争。面对多元化的市场环境,僧多粥少的问题比较突出,以至于竞争行为逐步发生转变;(2)仓储物流业仍处于各自为营的状态,缺乏有效的联合。于是乎,在这种情形之下,仓储物流业缺乏市场定价能力,处于被动状态下的发展,显然无法立足于长远。一味的低价竞争,反而会导致仓储物流业萎靡;(3)当前,仓储物流指标评价体系尚未完善,以至于在投资效益、安全生产等方面,并为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反而不利于物流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仓储物流业发展的途径
(一)实现集合聚集,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国仓储物流业处于发展阶段,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这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立足于仓储物流的现状,提高仓储物流建设的规范化,严格控制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等问题出现。并且,要强调“分工合理”原则的有效实践,做到突出特色,谋求更好的发展;其次,对于传统物流企业,应鼓励其在现有的资源之上,实现对物流功能的延伸和继集成,强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再次,企业之间要强化物流合作,恶性的竞争行为,不仅不利于推进仓储物流业的发展,而且损害了双方利用。因此,企业之间应务实合作发展,逐步建立供应链管理的合作关系;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协调作用,引导仓储物流企业的整合集聚,并鼓励企业在立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之上,实现企业物流的重组,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
(二)实现信息融合,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
仓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应着力于完善的信息化系统。通过信息融合,实现仓储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1)各地应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及资源共享。并且,要鼓励仓储物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已建立信息系统的企业,要逐步的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充分依托信息化建设推动仓储物流业的发展;(2)积极推进电商物流服务建设,逐步实现以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为主要载体的新形态。例如,在浙江嘉善县,其着力于电商物流服务建设,通过打造嘉善懂不现代物流产业,推动电商服务建设,逐步形成集中小网商、商务企业、电商服务企业为一体的集聚平台。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发挥资源整合效应,推进仓储物流业的发展。
(三)依托创新推动发展,优化仓储物流发展的环境
创新是仓储物流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强化改革中拓展视野,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之上,要寻求服务模式的多样化。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引导力度,推动企业逐步转变服务方式;另一方面,要狠抓落实服务内容升级,充分立足于市场需求,实现一体化的仓储模式;其次,理念要创新,切实做到强化市场建设,从本质上优化仓储物流业的发展环境。当前,我国仓储物流业的市场建设现代比较滞后,政府不仅仅要出台政策,引导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要鼓励企业抓住发展的基于,逐步强化仓储建设功能的多样化;再次,结合循环经济建设,大力鼓励和扶持生态型仓储物流园的建设。
(四)落实指标体系建设,引导仓储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仓储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政府决策的直观依据。因此,首先,建立统计指标系统。通过科学合理的仓储物流统计及调查,指导仓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完善前期准入评价。仓储物流的建设应受到一定的准入现状,便于提高仓储物流业发展。特别是对于引导仓储物流产业布局、投资效益及品牌建设等方面,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再次,建立健全后续跟踪评价机制,规范并引导仓储物流企业的发展。因此,面对仓储物流的快速发展,引导仓储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深化建设发展的重点。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仓储物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仓储物流适应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产业与流通中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仓储物流业的发展,推进了现代物流发展,是重要的组织形式。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着力于仓储物流业的发展,一是要突显创新为导向下的发展;二是要实现信息化建设,夯实其发展的内部环境;三是要落实指标体系建设,引导仓储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苗云飞.我国仓储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8)
【关键词】物流设备;现代物流;发展对策
在接近两年半的对本专业的接触,学习与研究终究对物流这个行业有了从书本上的来的感性认识。为是唯一把这些年对物流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途径就是实践,只有参加工作以后的结合大学期间学到的理论与工作中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最终把握物流的真谛。
一、物流的发展概况
什么是物流,简单地讲,物流就是商品流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已经不仅仅是商品流通本身,它所指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商品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动。
“物流”概念最早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才已经讲过,物流的涵义也从单纯的“货物配送”发展到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方位管理,成为国际运输业中一种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
什么是物流?权威的定义是: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料、在制品和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效率与效益而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这是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85年给物流下的定义。
物流的飞速发展,科学的迅猛进步,在最近几年产生了现代物流这一名词,所谓现代物流,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它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
在现代物流中,信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商品的流动要准确、快速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离不开信息流动,资金的及时回笼也离不开相关信息的反馈。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可使企业迅速地对市场作出及时的反应,从而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现代物流是一系列繁杂而精密的活动,要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这一活动,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二、物流设施设备对物流的发展的影响
物流设施设备为物流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物流设施设备,它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为整个物流系统提供了类似人体的骨架性质的支撑。况且物流设施设备是构成物流系统物质基础的主要部分,其布局及水平、选择与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物流功能的实现,影响着物流系统的效益。
物流设施与设备是贯穿于物流系统全过程、深入到每个作业环节、实现物流各项作业功能的物质基础和手段。物流设施包括结点要素和线路要素以及基础信息平台。结点要素包括仓库、物流中心、车站、码头、空港等物流据点;线路要素包括连接这些据点的公路、铁路、航线、管道等运输线路:基础信息平台是为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服务的,它包括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和专用物流信息平台。以上构成了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物流设备则是为实现物流系统定功能而在物流设施的基础上配备的各种必要的技术装备,包括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机械设备。物流设施与设备是进行物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物流设施与设备作为生产力要素,对于发展现代物流,改善物流状况,促进现代化人生产、大流通,强化物流系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一个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人员不一定要懂得如何设计制造物流设施与设备,但必须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构成与特点,掌握如何应用物流设施与设备。因此,系统地研究和介绍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概念、构成、特点、性能、管理等,对于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合理选择与配置以及正确使用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正确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概念、分类、特点及用途,合理选择与配置物流设施与设备,正确使用和科学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是对每一个从事物流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
三、物流设施(设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物流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物流运输设备数量迅速增长,技术性能日趋现代化,集装箱运输得到了快速发展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先进的物流设备系统不断涌现,我国已具备开发研制大型装卸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能力。总体而言,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设备总体数量迅速增加。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很快,受到各级政府的极大重视,在这种背景下,物流设备的总体数量迅速增加,如运输设备、仓储设备、配送设备、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如叉车、起重机等)、物流信息设备等。
2.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我们的物流设备基本上是以手工或半机械化为主,工作效率较低。但是,近年来,物流设备在其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基本形成了物流设备生产、销售和消费系统。以前,经常发生有物流设备需求,但很难找到相应生产企业,或有物流设备生产却因销售系统不完善、需求不足,导致物流设备生产无法持续完成等。目前,物流设备的生产、销售、消费的系统已经基本形成,国内拥有一批物流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物流设备销售的专业公司和一批物流设备的消费群体,使得物流设备能够在生产、销售、消费的系统中逐步得到改进和发展。
4.专业化的新型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随着物流各环节分工的不断细化,随着满足顾客需要为宗旨的物流服务需求增加,新型的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这些设备多是专门为某一物流环节的物流作业,某一专门商品、某一专门顾客提供的设备,其专业化程度很高。
(二)我国物流设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物流的高速发展使先进的物流设备得到了应用,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并不能满足新世纪全新物流任务的要求,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入太少。长期以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发展比较缓慢。虽然近些年也新建了一些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从总体来看,中低端应用较多,20世纪50-60年代建造的仓库仍在使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等高端的仓储货架系统还不多见,使用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化仓库较少。
我国尚处于物流设备发展的起步阶段,既缺少行业标准,又没有行业组织,致使各种物流设备标准不统一,相互衔接配套差。物流设备供应商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偏小,发展不规范。物流企业只重视单一设备的质量与选型,没有通盘考虑整个系统如何达到最优化。
三、推进物流设施(设备)发展的应对措施
借鉴国外物流设备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加快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
(一)加快物流设备标准化制定工作
物流设备标准化对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各种设备之间的相互衔接配套,有利于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从而缩短物流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物流服务质量,近而减少物流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
(二)加大对物流设备的投资力度,注重多元化投资
对物流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注重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物流设备,有意识的淘汰陈旧落后效率差、安全性能低的物流设备,配置先进物流机械设施,如运输系统中的新型机车、车辆、大型汽车、特种专用车辆,仓储系统中的自动化立体仓库、高层货架,搬运系统中的起重机、叉车、集装箱搬运设备、自动分拣和监测设备等。
(三)把物流设备管理纳入物流管理的内容
物流设备是物流成本的一部分,应重视物流设备的管理和研究,提高物流设备的使用效率,尽量减少物流设备的闲置时间。同时应注重对物流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测和维修,减缓设备磨损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防止设备非正常损坏,保障其正常运行。
四、结语
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各级政府都要把物流设备管理纳入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设备是物流成本的一部分,应重视物流设备的管理和研究,提高物流设备 的使用效率,尽量减少物流设备的闲置时间。同时应注重对物流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测和维修,减缓设备磨损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防止设备非正常损坏,保障其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刘廷新,何民爱主编.物流设施与设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企业现状原因措施
一、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经济舞台上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毋庸置疑它渐渐成为21世纪物流发展的主体。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为了更好地经营主要业务,把原本属于自己的物流活动外包出去,并且通过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此来达到对物流活动的监控的目的,它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第三方物流企业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但它尚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开端,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它起步较晚,很多方面未完善,总体规模较小。总体上讲,自营物流占社会物流的很大比重,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不容乐观。
二、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1.市场需求不足,规模小。目前部分企业物流观念比较落后,自营物流比重过大,虽然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但是都把钱花在物流设施与技术设备上,没有把物流承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部分企业的运输、搬运、仓储等物流活动,依然依靠自身来满足需求,自营物流观念根深蒂固。很多中小企业主要考虑到物流业务外包可能会削弱企业对物流业务的控制权,所以依旧实行单一且低效率的管理和生产模式,习惯于传统的企业运储方式,重视生产,轻视运输,难以形成现代物流管理思想,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介入有较高的警惕性,导致市场需求不足。第三方物流企业尚未完全推广,中国物流企业对物流的投资没有大大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依旧很小。
2.企业网络经营不合理,服务水平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家越来越意识到网络经营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尚未完善物流的信息网络,网络经营不合理,有点无网,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没有形成快速而有效的网络经营方式,也就导致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顾客之间提供商的交流沟通、信息共享、意见反馈不能及时传达到,无法及时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情况,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快捷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一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大多数以运输、配送、仓储为主,缺乏增值服务,没有全面完整的服务,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只有建立快速准确的经营网络系统,才能大大提高服务水平,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3.基础设施、技术设备落后。中国目前的物流设施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相比日益扩大的运输需求,物流的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仍需要很大的改进。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布局存在不合理性,对资源的整合度不高,会造成社会物流成本的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有力支持,物流的自动化处理能力比较缺乏,物流设施比较旧,没有引进先进设备统一加工,技术水平低,物流技术推广的速度缓慢,技术资金投入少。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人力物力,拖慢物流进程。
4.物流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不高。每年都有很多的高校毕业生,但是物流人才依旧匮乏。很多人对于物流行业感到迷惑,他们对于物流的认识除了理论水平的关于物流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外一无所知,甚至有些人把物流等同于快递,对物流没有正确的认识。选择了物流专业的学生常常理论与实践脱轨,对知识的汲取只停留在书本,没有好好去了解物流,没有进行实地考察与实践学习,缺乏市场开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业能力不足,无法适应物流市场的需要。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物流管理水平低,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一大困境。
三、促进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路径分析
1.改变传统观念,扩大市场规模。改变传统观念,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企业需要打破“重生产、轻运输”的落后观念,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放在公司的核心业务上,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是双赢的。政府要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大力宣传第三方物流和进行必要的资金支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扶持和帮助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其发展提供好的经济和政治环境。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制定物流发展规划,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扩大物流服务覆盖面,形成全面一流的服务体系。
2.加强网点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网点的建设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装卸运输、仓储管理、配送的自动化水平,有效进行货物追踪,实现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使他们的合作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高效率完成。只有信息的畅通,才能使相关信息能够准确传递和及时处理,达到物流运作和管理一体化,提高物流作业效率。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公司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公司提升其竞争力以及协助客户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技术设备。物流的交通依然存在很大问题,完善交通网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因素。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将各种各样的运输方式联合起来,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最后形成综合立体的物流运输网络,只有完善基础设施,做好物流工作,共同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水平。只有将物流设施基础的建设规划科学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日益增加基础设施功能,使得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进步,物流才能发展更快。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来研发先进物流技术,同时需要借鉴国外物流成功的经验,不断根据现实情况提升技术设备,与时俱进,完善运输技术、仓储技术、包装技术等技术设备,为物流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4.重视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当前第三方物流理论还没有完全成熟,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完善。各高等院校需要加快对物流人才的培养,设立相关的专业课程,深入对第三方物流的研究,邀请专家来进行物流讲座,为学生答疑解惑。学校重视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就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第三方物流企业重视人才的培养,广泛吸引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建立激励制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不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培养高效、专业的精英团队。国家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全面贯彻人才战略,引导物流业的发展,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结语
第三方物流产业逐步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产业,它是在物流業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我国提升物流服务和推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在现今物流竞争日趋激烈和市场日益扩大的大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企业,它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促进了物流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极大提高物流效益和物流效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将促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推动着物流的全面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诞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它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建卫.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空运商务,2008,(01):34-35.
[2]俞迎新.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J].物流科技,2005,(06):47-49.
[3]王玲玲.试论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若干对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13-16.
关键词:物流;现状;问题;对策
一、衡阳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随着衡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衡阳现代物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物流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物流发展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
(一)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作为全国45个重点交通枢纽城市之一,近年来,衡阳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现已形成以铁路、公路、水运相互补充的立体交通网络。在铁路建设方面,形成了以京广铁路、武广客运专线、湘桂铁路为主体的铁路路网,正在建设的湘桂铁路扩能改造、衡茶吉铁路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怀邵衡、安张衡及两条城际铁路将进一步夯实衡阳在湖南省铁路路网中的中心地位;在公路建设方面,形成了以京珠高速公路、衡昆高速公路为公路骨架,以G107国道、G322国道、多条省道和重要县乡道构成的公路网络;在水运建设方面,形成了以湘江为主体的内河航运网络;在空运建设方面,正式启动衡南云集民用机场建设。大交通格局的形成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大范围快速流动,为衡阳现代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物流供给现状
近年来,衡阳经济社会保持快速高质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68亿元,增长14.7%,增速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在农业方面,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基础地位明显加强。2009年,衡阳市农业总产值达394.45亿元,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159家。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农产品和农资物流需求。在工业方面,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衡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32.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71家。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产品的对内对外流动,进一步扩大了工业物流市场。在商贸业方面,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2009年衡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23亿元,增长18.9%。衡阳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商贸物流需求。
(三)物流需求现状
随着衡阳刺激物流发展政策的出台,以及企业改制、主辅分离的实行,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物流企业纷纷涌现,物流供应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08年年底,衡阳拥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企业363家,其中包括道路货物运输94家,水上货运企业6家,邮政企业4家,仓储企业27家,运输服务企业104家;2009年衡阳货物周转量达171.30亿吨公里,增长7.1%。另外,一些大型物流企业不断入驻衡阳,大大提高了衡阳的物流供应能力。
二、衡阳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企业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衡阳市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大多数是从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规模和实力都普遍较小,网络化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由于规模小,实力弱,多数物流企业服务范围小,基本上局限于衡阳市及毗邻的周边地区;抵御风险能力弱;基本上不能提供定制化的物流增值服务;缺乏知名的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绝大多数企业未建立健全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货物跟踪系统。从市场调研来看,衡阳现有物流服务商的收益绝大部分来自基础,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等收益所占比例非常小。
(二)物流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现象突出
目前衡阳市物流观念仍然比较落后,物流意识还十分淡薄。衡阳工商企业“重生产,轻物流;重自营,轻外协”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水口山、中钢衡重、衡钢、衡变等大型企业仍然保留自办物流,很少采用第三方物流。这样一来,使企业难以集中财力物力致力于主营业务,既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又阻碍了物流业的发展。同时,由于物流活动分布范围广,物流的发展要涉及的部门多,而目前衡阳市物流管理职责不清,仍沿用传统的部门分割管理体制进行管理。各个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严重,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严重,物流衔接协调机制割裂,从而降低了物流效率,严重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三)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物流发展瓶颈凸现
人才是各个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对于现代物流这个新兴产业更是如此。衡阳市虽然拥有本科院校3所、高职高专学校4所,但对物流人才培养仍然十分滞后。目前,在衡阳市的本科院校中,仅有南华大学一所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且开办时间较短,师资紧缺,人才培养数量非常有限。因此,本土物流人才供给不足是衡阳短期内不能不面对的客观事实。另外,由于衡阳地处内地,经济不发达,物流人才的引进工作难度也较大。在衡阳从事物流工作的队伍中,真正接受过物流专业教育的人非常少,物流人才的紧缺已成为衡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四)综合市场和货运场站分布不合理,立体式交通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衡阳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区的扩大,城市中心的外移,原本处在城市边缘的的综合市场和货运场站,现在都位居衡阳城市中心地带。综合市场和货运场站周边的交通拥堵现象日益明显,物流效率明显降低。另外,衡阳市的交通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在铁路运输方面,城市内部铁路阻碍了城市交通,给城市环境、经济发展都带来不良影响,城市内部部分铁道线有待调整,铁路运输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在公路运输方面,公路交通基础相对薄弱,公路等级偏低,城市公路环线和城内交通网络有待完善;在水运方面,航道级别不高,码头吨位有待进一步提高,港区布局不合理,货运港口邻近城市中心,给城市环境和交通带来不良影响;在民航方面,到目前为止,衡阳市还没有民航机场。
(五)仓储等物流设施陈旧落后,技术更新困难
截至2008年年底,衡阳共有仓储企业27家,其中谷物、棉花等农产品仓储企业5家,属规模较大的国有仓储企业;其他规模较小的仓储企业22家。长期以来,很多仓储企业效益低下,企业负债累累,缺乏足够资金来更新设备和技术,许多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旧仓库仍在使用,且现代化、专业化仓库很少,物流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相对较少,物流设施和装备标准化程度低。
三、衡阳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本对策
(一)加大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物流运输基础设施是指道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在物流体系的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近年来,虽然衡阳市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目前衡阳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现状与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相比,与衡阳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相比,与物流需求者对物流服务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外物流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特别是运输物流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公共资金的投入,但国家的基建资金有限,单纯的国家财政投入显然不能满足物流需求的增长。而造成衡阳交通运输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因此,衡阳在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要在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进行投资。
(二)积极构筑现代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是现代物流的灵魂,物流信息平台是开展现代物流的基础。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有效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社会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优化社会经济运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社会效益。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构建好物流技术服务平台。要由政府物流相关职能部门和物流行业协会牵头,通过举办物流技术交流和展览会,为企业推介各类物流技术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建立企业与各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机制,并对生产和采用先进物流技术的企业,从政策上予以支持。
第二,构建好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要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加、政企合作的形式,尽快建立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从而实现综合信息交换、物流信息集成服务、物流交易支持、物流协同管理和物流数据收集等主要功能,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第三,要进一步推进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和服务质量。由于衡阳地处内地,物流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化水平均相对偏低。政府要在加大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物流企业重视信息化工作,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射频识别、条形码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实现物流业务处理、仓储、运输信息化,为现代物流发展打好基础。
(三)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市场
随着科技、交通、通讯、电子、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将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物流业作为“第三种利润源泉”的作用将更加明显。但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单独依靠企业本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等其他力量的共同参与。
第一,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和指导作用。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涉及到多种运输方式、多种行业,其业务渗透到工业生产、商业流通、运输、仓储、配送、物流增值服务等各个企业经营领域。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规划、交通运输、经贸等多个政府部门。各个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站在统一指挥,相互协调的高度上,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城市物流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法规,完善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共同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第二,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物流行业协会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拓宽经营领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和推广先进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要切实维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发挥好政企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组织会员认真学习关于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要积极承担政府交办的各项事务,充分发挥好自己作为民间社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
第三,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能动性。首先,要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要引导现有的物流企业在整合优化内部资源的同时,适当借助外部力量,尽快实现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其次,要引导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增值服务,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第三物流企业要在抓好内部管理的同时,严把质量观,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
(四)加强物流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的培养
物流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衡阳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校教育资源,引导和鼓励在衡高校加大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广泛开展政校合作,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一是政府与高校、企业联合建设物流人才培训基地,培育适应政府管理需要和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物流人才;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纳物流人才,落户衡阳;三是加大对专业物流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为深入开展“官产学”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健全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衡阳市统计局.衡阳统计年鉴2009[M].2009.
2、衡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湖南统计信息网,2010-03-01.
3、“九线归一”打造衡阳铁路大枢纽[DB/OL].衡阳市城市规划局网,2010-05-05.
关键词:物流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机构;红岩公司
1红岩公司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1 红岩公司物流的现状
1.1.1 物流环节及资源
红岩公司经过长期发展,目前所涉及配套厂438家(重庆占45%以上,另外主要区域有四川、江浙和山东),零件品种9000余种。仅有26个厂家、220种零件由供方直送,其余均由红岩管理。红岩物流分为三大环节,每个环节拥有独立的物流资源:
①入厂物流;②分装;③整车发运。
1.1.2 工厂物流现状
①品种多,选装件多。
②红岩公司有一部分产品提供军队使用,因而,在零部件中有军品存储的特殊性,物料在上线前必须通过军检,保管要求高,并需要与普通物料分开管理。
③由于重型汽车的生产特点,在每年的销售旺季,各厂商为保证生产,需提前储备零配件原料,抢购资源,导致了在这个阶段库存奇高。
④总装厂只有一条生产线,驾驶室、发动机、车桥等部件的分装就在总装线的边上,没有厂内物料缓冲区,加之生产品种多样,总装线边的物料不得不及时调整,使得整个总装车间拥挤不堪,大总成的配送频率加大。
⑤零部件体积大,重量大。
1.1.3 物流操作、管理模式
①配送:红岩公司实施以销定产的策略,制造部根据订单下达生产计划,并提前将总装用料计划传给物资管理处和各专业厂,物资管理处和专业厂根据计划调配物资,并凭借配送工人的经验进行当日生产的补料等物流操作;红岩公司目前没有标准的物流器具,使得物资周转和数量控制及物料的安全管理比较困难。
②仓储、库存:目前由于仓库众多,且管理上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调度和操作流程,整个厂区的物流相对混乱。
③分装:总装厂根据生产计划负责进行分装,除轮胎等少数总成外,其余总成都按订单生产,没有库存。
④整车发运:红岩公司的整车发运管理分为三个方面:下线入库、仓储管理和发运。下线入库、仓储管理由物资管理处负责,而发运由销售部整车处进行管理。发运通过招标方式来选择承运商,每年一次,在整个发运过程中,在途管理没有具体的约束办法和对承运商的控制力。
1.2 红岩公司物流发展现状评价
汽车物流不仅仅意味着做纯粹功能基础上的仓储和运输工作,随着市场的开拓,对生产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单纯是产品是否能满足市场,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市场需要的时候,生产和递交顾客需要的服务。红岩公司主要存在下面问题:
①缺乏一体化管理
②信息化程度低
③物流专业功能不完善
1.3红岩公司物流系统建设目标
公司规划五年内达到年产五万辆车的目标,提高生产水平,适应公司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节约生产成本和业务费用、消除物流环节重复设置,实现零库存,合理配置杜绝浪费、企业资源共享、提高整体利润水平,提出了建立横向一体化发展的物流管理体系的需要。主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①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②实现准时化采购,准时化送料和准时化配货
③实现企业器具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与国际标准接轨
④实施先进信息技术
2红岩公司物流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2.1 红岩公司物流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准备工作
2.1.1 业务流程再造分析
公司必须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再造的目标:建立以订单驱动的拉动式为主的业务流程。
红岩公司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途径:
①整合现有流程,重新识别企业的核心过程;
②建立企业的信息系统,增强基于信息的综合运作能力。
2.1.2 红岩公司核心过程的识别
企业应按照过程来配置资源和能力,因而核心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配置方向。为建立拉式业务流程,根据汽车生产企业的经营特点,红岩公司的业务主要有五个核心过程组成,
市场销售过程、订单处理过程、生产过程、采购过程、物流过程
2.2 红岩公司物流系统总体框架
通过对公司核心过程的分析,我们认为建立的物流系统将以订单流为中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①汽车零部件物流系统
②生产物流系统
③整车分拨系统
公司建设现代物流系统的宗旨是:实现零库存、零距离和零缺陷;目标是实现汽车零部件的JIT采购、JIT生产和整车的JIT配送。
建立以订单为驱动的业务流程需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同样物流系统的运作也需要以信息系统为基础。
2.3 红岩公司物流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物流系统理论认为物流系统由物流基础设施系统、技术系统和相关支撑系统组成。公司要建立现代化的物流系统需要从物流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因此,红岩公司物流系统设计主要包含下列内容:
①物流方案;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③物流组织结构;④物流标准化;
⑤其他物流相关支撑系统。
3 红岩公司物流系统设计
3.1 红岩公司物流方案设计
3.1.1 零部件物流方案设计
①设计思路
a. 精简供应商的数量,保证零部件的质量与数量,准时到位
b. 设置物流中心,进行集货配送
c. 将零部件直接送入各总成厂,并最终直接到总装厂组装
d. JIT采购,供应商根据得到的采购信息,向物流中心供货
3.1.2 生产物流方案设计
①红岩公司生产物流系统方案设想
为建立JIT生产系统,需要根据生产企业内的实际情况加强生产物流系统的建设。在分析国内外著名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特点和运作原理的基础上 ,应用JIT理论、看板管理思想及精益物流理论,提出公司生产物流系统方案设想。
以订单为驱动的JIT生产方式最终目的是降低在线库存的数量、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快速反应能力。重庆红岩公司生产物流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子看板系统、物流处理和操作系统及生产物流运作和管理系统。
3.1.3 整车物流方案设计
整车物流系统是红岩公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向客户,保障着企业市场网络的高效运转,也是实现企业快速反应的前提。公司要确保未来五年内年产重型汽车5万辆,销售额达120亿元目标的实现,建设一个网络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的整车分拨系统十分必要。
①红岩公司整车物流系统方案设想
公司整车物流系统主要承担功能:
1)实现整车从公司向客户的分拨物流
2)负责客户零部件和整车的逆向物流
公司整车物流系统网络的层次结构:
1)一级:整车分拨中心
2)二级:地区仓库
公司整车物流系统的主要环节:
1)从总装厂到整车分拨中心的倒运或到最终客户的直运业务
2)整车分拨中心的物流业务
3)从整车分拨中心到地区仓库的倒运业务或到最终客户的配送服务
4)地区仓库的物流业务
5)从地区仓库到最终客户的配送服务
红岩公司整车物流系统重点研究内容:
1)整车分拨中心和地区仓库的选址、规模、功能设定、建设序列、运作模式等
2)对整车物流系统的运作成本、速度、质量和服务绩效的评价研究
3)与生产物流系统和零部件物流系统的协调和衔接研究,重点关注应用整车物流系统实现零部件的分拨和逆向物流及整车的逆向物流领域
4)对整车物流系统操作手册、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研究
3.2 红岩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
3.2.1红岩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①订单管理模块
②销售管理模块
③采购管理模块
④运输管理模块
实时跟踪等功能子模块构成。
⑤库存管理模块
⑥帐户结算模块
3.3 红岩公司物流组织机构设计
红岩公司物流组织机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组织机构的部门设计和人员配备、物流组织机构的物流职能设置和物流组织机构的信息沟通机制设计。
①物流组织机构部门设计和人员配备
红岩公司的物流组织机构建设可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
1)近期:独立的物流组织机构部门设计
2)远期:一体化的物流组织机构部门设计
红岩公司的物流组织部门设计要以远期的方案为发展目标,近阶段考虑到人员组织和机构重组的困难,应尽量实现近期方案,即在公司成立独立的物流部门,包括计划管理和整车配送等部门,由各部门完成特定的物流任务,统一协调企业物流。
②物流组织机构物流职能设置
企业物流组织机构物流职能配置的主要目的是将各物流组织部门分配到各个物流流程上,使部门明确自身的任务,从宏观上把握各自的职能分配,其主要内容有:
1)确定企业零部件物流、生产物流和整车物流的具体流程;
2)确定各物流部门在各个流程中所分配到的任务;
3)综合整个物流流程,安排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对任务冲突进行协调。
③基于信息系统的物流组织机构协调机制设计
物流部门内部的各个部门间和物流与其它部门间的协调运作,关键在于部门间的沟通,在当前信息系统被企业广泛应用的情况下,物流部门的沟通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系统。基于信息的红岩公司物流组织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设计的主要方面为:
1)物流部门操作层、管理层和战略层间的沟通不仅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还提倡横向交叉的信息沟通;
2)管理层和战略层之间的沟通是关键,各部门的统计报表通过网络汇总;
3)物流部门通过ERP或数据库等信息平台获得企业活动的共享信息;
4)通过电子看板生产、运输、配送实现物流部门间的有效联系;
5)利用EDI、Internet等信息工具完成企业内外订单的传输和处理;
6)信息由企业统一,在物流部门内部由管理层协调。
3.4 红岩公司物流系统标准化实施内容
①通过EDI完善企业间订单的传输和处理;
②在整个物流流程中通过“看板”方式增强部门间和工序间的联系,实现“准时制”;
③使条形码技术覆盖企业采购、库存、生产和销售活动的整个过程,加强零部件和整车的跟踪控制;
④使用POS技术加强对销售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⑤利用公司内部网络,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共享。
4 结 论
论文分析了红岩公司物流发展现状,对红岩公司物流系统进行了规划、设计,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①红岩公司物流管理主要存在缺乏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专业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②红岩公司具备规模资源和创新精神等物流改革的条件:
③红岩公司要实现五年内达到年产五万辆车的规划目标,必须在物流管理上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2)实现准时化采购、准时化送料和准时化配货;
3)实现企业器具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与国际标准接轨;
4)实施先进信息技术。
④红岩公司物流系统设计主要包含下列内容:
1)物流方案设计;
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3)物流组织结构;
4)物流标准化;
5)其他物流相关支撑系统。
红岩公司物流系统设计方案如果能够得到实施,红岩公司流程能力将会有明显的变化,物流成本的控制能力也将会得到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陈秋双. 现代物流系统概论.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4.
汝宜红. 物流学导论.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