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

第1篇: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

【关键词】密苏里大学 双师型 新闻传播硕士

一、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的特点

早年,我国高校以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教育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专业人才。但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知识体系单薄、创新思维弱等问题特点,不能适应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于是,国务院委员会在2010 年批准开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机制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无法严格区分

虽然学界已经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严格区分,高校也因此将原来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但是在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里,某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仍然是由原来的理论课教师授课,所讲授的内容与之前的相差无几。而且,专业选修课的开课也是根据学生的选课人数及老师的上课时间而定,有些对于专业硕士比较重要的课程,却因为选课人数过少或是没有相应的老师授课而不能开课。最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些课程的学习不能满足新闻媒体部门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不能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学内容实践性缺乏及考核机制过于宽松

专业型硕士学位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对于新闻与传播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更需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内容往往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课程并不多。各高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资力度不够,教学与实践脱节。并且,高校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核机制仍然侧重于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的发表,因此新闻与传播硕士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论文写作上,实践活动相应减少。同时,大多数新闻与传播硕士所发表的论文学术性不高,最终导致专业型硕士学生在学术要求与实践能力上都达不到研究生应有水平。

3、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欠缺

国务院委员会在培养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但在实际教学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对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师资配置上有很大差别。校内的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能力;校外聘请的教师,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很多外聘教师在名义上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兼职导师,多数导师并未尽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责任,更多情况学生还是与校内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同时,高校对校外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兼职教师可能因为自身工作的原因无法定期指导学生,甚至无故中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和其他工作。

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美国第一个开设新闻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大学,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雄厚的师资队伍,更是在新闻教育上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其独创的“密苏里方法”(包括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支撑体系)对美国的新闻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独特的课程设置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在建院初期提出他的教学理念:实践是新闻学习的最好方法;新闻工作不是封闭性的,而是一项面向全世界的工作。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密苏里新闻学院培育出全世界优异的新闻界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将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研究生二年制的学生一共有16种专业方向,且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课程(“4+1项目”即本硕连读的学生也有9种不同方向的课程设置)。课程包括理论知识:美国新闻史、新闻学基本规范、传播法等;实践能力包括让学生掌握基本采访、写作、编辑等技能。

2、完善的实践体系

在硕士生的录取方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也会优先考虑具有媒体工作经验的申请者,这并不是忽略那些完全没有经验的申请者,而是对于这些没有经验或是经验不足的学生,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提供实践的平台:在创办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同时,学校也创办了一份面向社会发行的报纸――《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在校学生可以在该报社兼职。不仅如此,学院还创办了日报、商报、电台等,在这些媒体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部门实践。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KOMU是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NBC的一个分支机构,在这家商业电视台里,记者、制片人和电视录像制作人都由学生担任。在这些机构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加符合新闻媒体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严格的考核机制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专业硕士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完成不少于37个学分的课时,平均每学期修4门课。除了新闻与传播知识的理论课外,学生还需要修一定的实践课。成为《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的记者就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报纸采访、写稿、编辑。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中,有75%的学生选择做专业项目,他们毕业后直接去新闻媒体工作而不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因此,这部分毕业生更希望对自身的工作技能有更好的锻炼,他们将目标放在了专业领域上;而剩余的25%需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则选择提交毕业论文。

4、多元的师资队伍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分为专业实践课教师和学术教授两个方面。学院对于专业实践课教师主要注重于他们的工作经验、授课技能和专业成果上,这些教师大多数都是在业界有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能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专业实践课教师们拥有广阔的人脉关系网,能为学生的求职道路指点迷津。在对学术教授的考查上,学院更倾向于他们的科研能力、讲授能力和学术成果等。学术教授不仅为学生授课,也会参与院内外学术或行政会议,担任研究生论文评审委员,带领学生做学术科研项目。

三、对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尽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具有很强的借鉴性,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中国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密苏里方法”。

1、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创新教学内容

在进行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严格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开,不能再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在这期间,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打造相应的实践平台,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实践环节。首先,有实力的高校应当创办自主的面向社会的新闻媒体,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声誉,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其次,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平台。新闻与传播硕士除了学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之外,也可以利用学院的实验平台得到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要加强与校外媒体单位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停留在一成不变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将全世界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传授于学生,同时也要多提供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文化下的媒体运作的特点。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改进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还是由校内理论教师进行授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俨然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方面,应该加强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协调,引进优秀的校外兼职教师。例如可以聘请一些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和编辑,加强校内外师资的交流。另一方面,原来的校内在职教师也可以安排到媒体单位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与之相对应,师资队伍的管理也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对于校内教师可以设立校内教师评估委员会,主要负责校内教师的引进、晋升、评定和解约等。对于外聘教师的评估,应由各地方政府建立起地方性的教师评估机构,主要负责校外教师的能力评定及教师的引进等,加速该地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

参考文献

①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06(2)

②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4)

③童兵,《为高层次新闻人才培养拓宽路径――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期待》[J].《新闻前哨》,2010(10)

④董小玉、韩丹雨,《开放・实践・融合:构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当代传播》,2012(10)

⑤卞地诗,《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对我国媒介人才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

⑥党苗苗,《当代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东南传播》,2008(11)

第2篇: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李建伟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等则认为编辑出版专业晋升为二级学科条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则认为,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学术品质和学理基础的建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学科内涵和学术成就作为重要参照指标,应当着力提升学术品质和内涵。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认为,二级学科不宜设立太多,应当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认为,结构调整需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将其他部分从传播学中抽出设立二级学科,传播学可能会被架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指出,传播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既面临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媒体工业发展趋势下,传播手段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不能只考虑为单一媒体提供人才而增设二级学科,而应当立足于发展多元传播学教育。

2.控制研究生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0万,教师约1万人,教授约1000人。就发展速度和数量来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超常规,专业点过多过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介绍,自1983年以来,新闻学类专业点保持连年高速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可以用“几何级态”来表示这种增长状态。

就本次五个学校提交的调查的报告看,新闻传播专业一位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大约在8~24人之间,半数以上导师与研究生见面的时间难以保证。胡正荣教授介绍,“一个茶壶配若干个杯子”是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一个导师带若干弟子现象的生动描述,这种现象导致每个学生分配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糟糕的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会人士认为,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偏大,需要控制。黄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建议:建立硕士点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共同牵头,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评估及检查方案。

3.关于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问题,“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同样出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究竟应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既应肯定研究方向开设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同时也应注意学术规范和人才规格。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锋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不要被传统学科、市场和宣传部牵着鼻子走,而应培养分析能力强、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应存在着“一”和“多”的矛盾,即单一的培养模式和要求与多样化的生源(来自不同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和目标之间的矛盾。西北大学杨立川教授主张,硕士生培养应定位于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线人员,作为业界与学界的连接。

代表们普遍关注研究生规模扩张后的培养质量问题。涂光晋教授认为,应当加强对新建专业的适当检查和招生规模的适度控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志强教授认为,强调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政府监管、学界指导和学校自律三个方面的力量。方晓红教授等则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应当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过度强调自上而下的评估有可能会制约发展。罗以澄教授介绍了他在英美等国考察的情况,英美等国的专业评审基于自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专业评审委员会认定,同时努力获得社会认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高福教授指出,目前研究生来源广泛,来自外语、文学、工科等跨学科的学生增多,而来自经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社会科学的较少,因此应当慎重对待学制问题,加强新闻传播学基础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黄星民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的学制宜灵活,不能以牺牲质量来完成时间的缩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贵教授批评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存在实用化的倾向,淡化了对新闻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亚洲的新闻传播教育如火如茶发展之时,英美新闻传播教育界则在思考应对正在到来的新挑战。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媒介研究中心Colin Sparks教授介绍,在英国不少新闻院系正在调整对策: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对多种技能的显著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认可多重择业的可能、适应国际学生而不是只注重国家特性、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等等。美国马里兰大学Thomas Kunkel教授认为,在美国整个媒介大环境和新闻工业正处于转型期间:传统新闻业持续走低、可替代媒介在崛起,针对这种形势,新闻院所更关注多媒体以及获得多面向的传播技能,同时亦试图延续新闻专业主义技能与标准。香港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从业者与学生最看重的能力依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博知识。他认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问题有:信息科技冲击传媒的传统边界,社会加速变化需要适应能力强的人,全球化迅速发展需要更多拥有跨文化和跨境传播素养的人,新闻传播行业的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矛盾:上手快与后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教授认为应当改进课程设计。

4.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第3篇: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

——本栏责任编辑 王文娟

传媒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发端于17世纪近代报纸的诞生地德国,但现代传媒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则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08年,世界第一个新闻学院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正式创立,开创了传统新闻教育模式。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成立,创设了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媒教育传统。这两个大学一直到今天都被认为是传媒教育的典范,也是我国传媒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参考。如今,美国传媒人才的教育是以社会科学为主要基础,由此开创了跨学科多元化发展的潮流。同时,他们在培养传媒人才时还与先进的传媒技术相结合,顺应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潮流,从而保持在传媒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而日本先是师承于英国的学徒制,后来又受美国影响,开创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在职教育和大众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发达的传媒教育体制。在面临传媒竞争全球化和传媒教育国际化的今天,改革传媒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对推进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你认为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期?有什么特点呢?

陈兵教授(以下简称“陈教授”):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成立报学科是我国高等学校正规传媒教育的开元。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认为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进入了繁荣时期。进入繁荣时期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有三个特点:

一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

国内绝大部分传媒院系根据传媒业的发展设置了新的专业或者方向,特别是关于新媒体、物联网、动漫游戏、手机游戏、三网融合、文化创意策划、数字出版等方面的内容,使得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宽口径化,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是传媒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呈现多样化

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1.传统名牌新闻传播院系的办学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等,大多具有较长的历史、较雄厚的师资、较完善的教学设施条件,并在传媒业界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威望。2.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武大、浙大、川大、南大等一批综合性大学的传媒院系为代表,呈现出鲜明的综合优势。3.全国著名大学新建新闻传播学院的办学模式。以北大与清华为代表,新闻传播学院成立时间都不长,但是名校效应非常明显。4.专业院校创办传媒专业的办学模式。如师范、体育、财经、理工、政法甚至农业类院校近年来创办的传媒专业,以学科交叉、文理渗透、追求特色的新型办学思路引人注意。5.民办大学创办传媒专业的办学模式。如北京吉利大学、北京人文大学等多所民办高校创办了传媒专业,以重视市场需求、办学机制灵活为特色。6.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

三是积极进行办学方式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

比如与政府主管部门和实践单位共建蔚然成风。这种联合办学可以使传媒学科在政治、经济、技术的新变动和新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遇。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湖南大学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创办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由浙江省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共建共管。请业界专家任院长也比较常见。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出任首届院长。同时,与学科专业调整相配合,国内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始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估也在不断的深化当中。

记者:你认为传媒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

陈教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媒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绩:传媒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传媒学科地位显著提高,传媒学科教学与科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传媒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基本满足了传媒发展的需要等。但是,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超常规发展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我国传媒教育的发展,总体上适应了经济与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传媒业迅速扩张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高校设立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超过800个,这些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分布于全国300多家高校之中。实际上,从总体上看,传媒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看好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当前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扩招与很多其他专业一样,已带来了严重的教育质量下降问题。

二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传媒院系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媒体需要的人才高校又培养不了。课程设置急功近利,教学只满足于对操作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基本理念和基本观念的传授,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积淀,忽视现代人文素养的塑造和公民意识的培育。背离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

尽管近五年我国自己培养的传媒类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中有一批人走上了教学岗位,但师资不足和专业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从全国传媒院系的情况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国内传媒院系间经常发生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稳定师资队伍成为一个共同性的难题。年轻教师中不少人缺乏教学经验和新闻实践,亟待进一步培训。

四是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还有待完善

传媒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于现代社会对传媒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还不能完全满足。比如传媒实务类课程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教学方法不当。课程设置得不够完善,使得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无法真正区分。

五是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不太重视学生个性培养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法简单重复。教学内容滞后于传媒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教学中很难有反映新的传媒技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内容,尤其是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教师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

记者:那么针对这些问题,你认为我国的传媒教育与人才培养改革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陈教授:面对目前我国传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在一种危机感的感召下,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振兴传媒教育事业。特别是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为传媒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了良机。建议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重要的对策。

一是确立内涵式为主的发展思路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拓展传媒教育的思路,将传媒人才培养放到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的背景下和传媒事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环境中进行定位,全方位地推进传媒人才培养内涵式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的改革,即通过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内部效率和质量来推动传媒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二是探索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传媒学科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有专业知识的同时,最好还要有从事传媒实践的经验。因此,在传媒人才培养中应提倡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同社会各界合作,创造出好的传媒人才培养条件。如学院联合、联办媒体、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多渠道办学等。

三是大力进行课程改革

传媒人才培养需要确立科学的专业课程结构。通过设计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实现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培养的目标。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这几年来推广的“飞鹰计划”和倡导的“阶梯式”教育就是一些尝试。我们抓住全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整合浙江省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的区位优势和管理学院在省内率先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先发优势,确立了“宽口径视角、服务区域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专业定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狠抓教风和学风,建立教学和科研联合评价机制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并增强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一是选派教师到重点的新闻院校进修学习。二是教师要走出校园,到传媒实践单位去学习锻炼。三是结合专业进行学术研究,吸收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充实革新教学内容。同时,动真格狠抓教风和学风。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教学和科研联合评价的机制,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真正做到分类管理。

五是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实践能力,推广信任教育

传媒专业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和创新,必须能经受实践的检验,并且也需要在实践中创新提高。在教学中需要克服让学生被动实践的倾向。师生信任教育也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重点。教师对于所谓的“差生”需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我一直认为,学生犯了再大的错可能也是有原因的,教师再有洞察力,也是有局限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

六是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

第4篇: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的变化

(一)传统的平面新闻媒体转向数字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新闻的传播形式也由平面新闻向数字化新闻转变、据调查显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读者对报纸的浏览量在逐年递减,而网络和电视等数字媒体的使用量却在不断上升。与传统的平面媒体相比,数字化的新闻浏览起来更加的方便,且新闻的更新速度也大大加快。除此之外,读者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和其他读者进行在线讨论和交流。

(二)动新闻的出现

所谓“动新闻”就是在文字和图片的基础上,向新闻中加入一些视频或音频来给读者提供一种与众不同的阅读感受。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动态新闻属于整合性的媒体,即集多种形式的媒体于一体。动新闻的出现也饱受争议。部分政府认为动新闻很可能会对读者带来二度伤害,并要求媒体在使用动新闻的形式报道时,要对暴力、等敏感内容加以标识,以防止未成年人阅读。而一些国外的学者认为,政府不应该对其约束过多,媒体应自行把关所报道的新闻尺度。虽然动新闻的出现饱受争议,但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新闻会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未来一定会得到传媒受众的广泛认同。动新闻一旦得到普遍认同,其发展空间将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可以影响和改变以后新闻媒体的发展方向。

(三)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在新闻的传播中占主导地位

在众多的新媒体中,微博和微信在新闻的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几乎所有的公众人物、公司、机构和政府都有属于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并且他们在微博和微信上会及时自己的动态信息。其他一些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很多都是通过截取微博和微信截图来进行报道的。微信和微博之所以在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其可以通过手机来和浏览新闻,给新闻工作者和读者都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更加的平民化,所有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账号来和转发各种信息;还有就是微博可以将所有的时事热点很清楚地展现在读者的视野中,并且热点会二十四小时不断更新,有利于读者时刻关注社会的热点信息。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的特点

(一)新闻传播量大,传播速度快

于传统媒体下新闻的传播形式相比,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形式具有着其特的优势和特点。首先,其新闻传播的信息量巨大,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而且媒体可以随时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信息,将最准确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其次,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速度十分迅速。读者可以随时在线转载,其传播速度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成百倍甚至是上千倍的。

(二)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使得新闻内容更加的全面

上文已经提到过,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每个读者在浏览完新闻之后可以在线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新闻的编辑工作只是通过几个人甚至是一个人来完成的,所以,新闻中的一些观点和看法都只代表了参与者的态度。读者浏览完之后,不仅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浏览其他读者的评论。有了读者的评论和看法,整篇新闻就更加的全面和具有代表性。

(三)对新闻编辑人员的能力要求高

首先,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分析和评估新闻的价值量,这对编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编辑人员要想具备以上素质和能力,就必须从国家的方针政策、经济文化、法律法规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来学习和培养。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编辑人员除了要具有基本的编辑能力之外,还要具有更高层次的排版和作图能力以满足读者对视觉效果的需求。最后,还要求编辑人员具有创新和质疑的意识。创新要求编辑人员编辑出内容和格式新颖的新闻来吸引读者的兴趣,而质疑意识要求编辑人员可以准确找出新闻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解决,以提高新闻的质量。因此,在新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下,应当加强对编辑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使新闻传播行业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第5篇: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雷元亮在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的广电体制需要有中国特色的节目评价体系。中国电视既要服务于社会效益,又要体现经济效益;既要注重节目的社会影响及导向作用,也要关注市场表现。博雅榜丰富了电视节目评估方法,适应了新媒体时代节目收视和市场调查的新特点,是新形势下电视节目科学评估的一个重要创新。

新媒体介入

当下媒体市场环境剧变,新媒体不但成为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新终端,而且成为受众品评节目和民意调查的平台。在此环境下,利用新技术研究新媒体,利用新媒体研究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已成为媒体研究和媒体调查市场研究的必然趋势。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慕玲博士介绍,博雅榜运用网络搜索引擎和语义分析软件技术,将过去一年网民和微博用户对上千个电视频道和电视栏目的海量评论进行分类和量化分析,不仅节省大量人力,还扩大了样本量和调查范围。本届博雅榜时间跨度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20日,囊括了52个卫星频道, 31个省级电视台,100个省级地面频道和100个地市电视台;涉及新闻、娱乐、生活服务、文教四类总计1000个电视栏目;网络评价的抽取范围包括门户网站、论坛社区及主流微博。

在网络上取得海量样本数据后,再依据技术评估体系和专家评估体系,计算出电视台、频道或栏目在博雅榜上的最终排名。技术评估体系包含关注量与市场份额、网民满意度和网络满意度三个指标。专家评估体系,是指由北大、人大、复旦、清华和传媒大学等全国12所大学新闻学院的13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对所有节目按照“创新能力、文化品位、社会价值、人际口碑和总体印象”的标准进行打分评选,最后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评选出的结果,按照3:7的权重评选出电视频道和栏目(节目)排行榜单。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表示,博雅榜是一种研究机构主导的节目评估模式,重视节目的文化价值,以满意度为主要指标,勘探的是节目内在质量、内涵、文化特性、社会价值、对人的心灵作用的程度。所谓满意度系数,可以反映出有多少人看了节目、有多少人说节目好,或哪个地方的观众认为节目好、节目好在哪里等等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认为,电视节目今后将会向着专业化、全媒体化和交互化三个方向发展,电视节目评估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深化,从原来“收视率评估”进入到“讨论评估”,网民的态度会越来越重要。

模式潮改变电视生态

在此次大会上,电视业界和学界专家还就社会结构和传媒格局转型下的媒体形态、节目趋势进行了探讨。

英国电视研究专家Kim Gordon以英国最近18个月以来的流行节目为案例,将成功节目要素概括为“新颖的节目模式、优良的制作、知识与欢乐的传递”。

天择传媒模式中心运营总监罗明在会上分享概括了BBC的电视目标和任务:告知(Inform)、教育(Educate)与 娱乐(Entertain)。罗宁认为,今后社交媒体、社交电视会用广播电视运营商的身份直接参与到电视竞争中来,互联网平台和电视的结合会比现在更紧密。

第6篇: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

长久以来,国际新闻领域一直存在着“西强东弱”的格局,这与经济实力直接相关,也与国家的话语权策略和需求等密切相关。近年来,国际传播整体格局正在变得日益多元,但美英等国仍居于核心地位,正如挪威社会学家高尔通(Johan Galtung)在结构帝国主义理论(Structural imperialism)中所定义的“中心”国家。此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闻已被美英等国定义成了“商品”,并构建了相应的标准和体系,“英美国家主要的野心不是主宰一个特殊的剧场,而是主宰世界每一个剧场演员们生活环境的结构模式”②。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迈入到国际电视新闻竞争的行列,到2015年我国已经开播了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等英语新闻频道,以及阿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国际频道。我国电视国际新闻虽然获得了国家的强大支持,但在理念、发展模式等方面仍需参考借鉴知名国际媒体的发展策略。

一、国际电视新闻传播竞争现状

在国际新闻竞争中,英语新闻频道的竞争尤为激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英国广播公司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国际影响最甚。此外,德国之声、半岛电视台、新加坡亚洲新闻台、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法兰西24台、伊朗Press TV、日本广播协会世界电视频道等也在积极谋求一席之地。近几年,英语国际新闻频道还在不断涌现。2011年9月,以色列开播了第一个24小时国际新闻频道JN1,通过有线和卫星电视网络在全球播出。2013年7月17日,以色列又开播一个名为“i24新闻”(i24News)的24小时国际新闻频道。以色列开办这个国际新闻频道就是要强化自己在中东事务报道上的话语权,这也改写了中东地区的舆论竞争格局。在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恶化后,2014年8月24日,乌克兰的“今日乌克兰”频道(Ukraine Today,UT)开播。8月24日是乌克兰的独立日,该频道选择这一天具有浓厚的政治意味。2014年底,乌克兰真理俄语世界频道(Pravda Russian World Channel)开播。该频道的总部位于基辅,24小时通过Astra卫星播出,主要报道乌克兰、俄罗斯以及前苏联国家的新闻。2015年6月22日,德国之声电视台(DW)开办了一个新的英语新闻和资讯频道,面向全球播出,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与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频道、法国法兰西24台英语频道等相匹敌的频道。

除了英语国际新闻频道之外,阿拉伯语电视新闻频道也发展迅速。除了半岛电视台阿语频道之外,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在2012年开播了阿拉伯语新闻频道(Sky News Arabia),该频道由英国天空广播公司和阿布扎比媒介投资公司各持一半的股份,总部设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2013年,Al Arabiya阿拉伯新闻频道正式开播。2015年2月,阿拉伯新闻频道(Al Arab News)开播,主要面向中东和北非播出。该频道每天播出24小时,其中有5小时财经节目由彭博电视(Bloomberg)制作。该频道是继半岛电视台、Al Arabiya和天空电视台阿语新闻频道之后,阿拉伯地区的第四个泛区域新闻频道。

如果按照地区来划分,欧洲地区和阿拉伯地区的国际性或区域性新闻频道较为密集。截止到2013年底,欧洲的新闻频道总数约为300个,其中214个新闻频道是由欧洲国家开办的,86个左右的非欧洲本土新闻频道主要来自美国、亚洲和非洲等。其中,播出范围最广的频道主要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国际频道、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频道、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欧洲新闻台和今日俄罗斯频道③。此外,阿拉伯地区卫星频道增长很快,在20世纪90年代时仅有不足20个频道,到2015年3月阿拉伯地区卫星电视频道总数达到了1294个,其中包括165个公共频道和1129个私营频道。在1294个频道中,758个频道是由阿拉伯国家媒体开办的,其中29个是公共频道,729个是私营频道。新闻类频道在数量上分别位居第五位,总数为68个④。

二、商业体系下国际电视新闻竞争的迷思

现代国际传播肇始于美国,美国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立足于市场,追求的是商业利益。早在1929年,美国《时代》重要创始人之一亨利・卢斯在创办《财富》之前的一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基本上,商业就是我们的文化,因为它就是我们时代的核心。”⑤再往前追溯,在美国新闻教育起步阶段,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Charles W. Eliot)认为,报纸“首先是一门生意”(primarily a business),它的目的就是贩售商品――新闻商品。因此,新闻学教育应该将新闻商品买卖中每个环节的因素都纳入进来⑥。基于新闻的商品属性定位,西方国家媒体在国际传播中注重市场化、国际化和本土化,以构建一个有效的新闻产品销售体系。

在美国和英国率先构筑的世界新闻商业体系之中,一些国家也在着手与美英国家媒体同场竞技。2015年新开播的“今日乌克兰”频道隶属于乌克兰1+1传媒集团(1+1 Media),集团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特卡琴科(Alexander Tkachenko)曾表示:“近年来,俄罗斯国家媒体针对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信息战争。”乌克兰开播国际新闻频道提供客观信息,以应对这场信息战。另外,德国之声台长艾利克・贝特曼(Erik Bettermann)在2013年5月曾表示,德国之声电视台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现在海外观众可以接收到更多国际频道的时候,这种竞争更为激烈。他说,德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际传媒机构来向世界表达其立场和观点,德国之声在其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

我国在开展国际传播时基本定位是满足宣传诉求,而非谋求商业利益。但这种定位需要持久而巨大的投入,可持续性相对较差。以前几年发展迅猛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为例,该台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这种运行模式一方面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也约束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发挥空间和自由度。2014年,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预算总额为4.45亿美元,其中用于全球信号分发方面的支出是2.6亿美元。由于俄罗斯卢布的贬值,2015年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全年预算为2.36亿美元,还不足以支付信号分发的费用⑦。为此,今日俄罗斯不得不在几个国家停止播出,以减少经费开支。此前,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计划开办法语和德语频道,鉴于目前的经济状况,这一计划也只得搁置了。

三、我国国际电视新闻的变革

针对当前国际媒体市场格局与新闻竞争,我国新闻媒体参与国际竞争时需要认真分析自身强势、弱势,并研究当前的机遇与挑战,从频道体系、品牌建设以及战略布局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1.完善频道体系。当前,我国在国际传播方面,应着力构建两个体系,一个是宣传属性定位的国际新闻频道体系,一个是商业属性定位的国际新闻频道体系。对于宣传属性的新闻媒体而言,本国立场是媒体存在的前提基础和使命所在;对于商业属性定位的新闻媒体而言,新闻报道的一个选题标准就是关注度。本国既然已被国际广泛关注,本国新闻自然就具有全球传播的价值,不可以狭隘理解为“国际一流媒体都是致力于传播本国”。只有构建这么两个并行的体系,才能有效解决目前“宣传中国”与“构建国际一流媒体”之间的定位偏差。这样不仅可以明晰节目的报道方针和立场,而且也可以理顺日常运作上的诸多问题。例如,少数西方传媒专业人士进入中国传媒体系之后,不理解中国官方媒体的多重工作任务,把中方上司交办的某些任务,解读为变相“当帮凶”乃至“做间谍”,愤然辞职,公开撰文予以抨击⑧。长期参与中国电视对外传播工作的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张长明在退休后曾总结说:“我们开办国际频道,就必须尊重国际传播规律,按照国际传播规律办事,实现从‘对外’到‘国际’的转变。”⑨西方学者马尔库塞也曾提醒:“我们对控制的深度和有效度的看法会招致这样一种异议,即认为我们过高地估计了‘新闻媒介’的灌输力量。”⑩

综合考虑目前我国的国情和媒体发展实际,构建两套国际传播体系更为现实有效,即宣传定位的频道与商业定位的频道并行不悖、并驾齐驱;宣传定位的频道按照现有思路和方式开展国际传播,而商业定位的频道则以谋求商业利益为指针,按照国际市场规则进行运营。真若如此,这些在商业定位频道中供职的西方专业人士,应该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工作了。

2.塑造专业品牌。我国电视国际频道是在一个国际环境中运作,要直面其他国家以及目标国媒体的竞争,专业品牌是参与并赢得竞争的关键。有学者指出:“中国官方的海外传媒作业并不是在一个传媒系统固定的社会环境里发送出版物和节目,而是在与所在国的和其他国家的各种各样的媒体进行不间断的竞争。除非你传播的内容(这是主要的)外加传播的风格使人信服和喜爱,否则你是没有办法强使别人听你、读你、观赏你的。”11

美国和英国电视新闻在全球的竞争力得益于国内新闻的激烈竞争和专业化水准。美国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三大传统电视网(ABC、CBS和NBC)早晚间新闻、三大有线电视新闻网(Fox News Channel、CNN、MSNBC),以及三大财经类专业新闻网(Fox Business Network、CNBC、Bloomberg)的竞争态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美国新闻的专业化、制作质量以及市场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美国在评估新闻类频道时,不仅考量节目收视规模,还要评估收入情况。2014年,美国三大有线电视新闻频道的日均中值收视规模(median viewship)大幅下跌了7%,为179.8万,这也是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但就营业收入来说,三大有线电视新闻网比2013年增长了4%,达到了37亿美元12。一个国家电视新闻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往往是国内实力的向外投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终究取决于国内新闻的制作、营销推广水平。

3. 优化战略布局。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依然激烈,基于不同新闻理念和报道立场的新闻容易引起纷争,俄罗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在2014年10月30日推出了“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英国频道”(RT UK),通过Freeview数字地面电视平台和Sky直播卫星平台播出,覆盖英国90%以上的家庭。十几天后,也就是2014年11月11日,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就向“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发出警告信,并表示可能在英国境内禁播该台节目,原因是该台报道乌克兰事件时,有违公正立场的嫌疑,即只报道俄方立场,忽视其他国家立场。

有学者指出:“长期以来,虽然中国的电视台在国内公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但是在国际上,却被贴上了‘党国媒体’的标签,影响公信力的发挥。”13因此,电视媒体开展国际新闻报道时,既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也要强化全球竞争思维,优化全球战略布局。新闻媒体在开展国际传播时,要针对不同国家的传媒体制和监管政策采取相应的进入策略,因国施策,明晰战略举措和战略步骤。

四、结语

国际新闻传播的竞争力是国力的自然投射,西方一流媒体之所以能赢得全球影响力,与其国家的国际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国际新闻传播竞争力与媒体属性定位关系密切,商业媒体在经营方面更加灵活,在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挑战方面也有着更多的自主性和适应能力。当前,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的复杂性,数字媒介时代争夺受众注意力的竞争更加激烈,媒介机构争夺合法性(象征价值)和生存(经济价值)的斗争日益明显14,这进一步加剧了国际新闻传播竞争的复杂性。我国媒体参与国际新闻传播竞争的时间较短,仍有很多方面亟待提高,尤其是整体战略、体系构建、管理思维、专业水准等方面。

「注释

①参见:News channels important to 71% of pay TV subscribers, http:// /,20141009.

②沃尔特・拉塞尔・米德:《上帝与黄金:英国、美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徐怡超、罗怡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28页。

③参见:Almost 300 News Channels in Europe,broadbandtvnews. com,20131113.

④参见:/2015031637581/arab-world-s-satellite-tvchannel-tally-nears-1-300.

⑤许知远:《纳斯达克的一代》,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⑥韩瑞霞:《美国传播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分野与融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版,第45页。

⑦参见:/2015/04/08/rt-tightens-its-belt.

⑧丁学良:《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第88页。

⑨张长明:《传播中国:二十年电视外宣亲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4页。

⑩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8页。

11丁学良:《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第86页。

12参见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新闻媒体报告》(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15),第32~35页。

第7篇: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

一、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2003年9月,联合国信息专家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布拉格宣言》指出: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它是人们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终身学习者必备的能力。

媒介素养是由英国学者F.R.Leavis最早提出的。1992 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把媒介素养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 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对传媒工作规范的了解以及职业精神。

虽然媒介素养比信息素养的概念更早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二者的理论渊源、实践趋向不同,但在信息化时代,二者在差异中趋于融合。媒介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信息属性是其最重要的属性,媒介也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而存在的。在新媒介不断涌现的今天,媒介又成为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它们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统一发展,共同构成个体素养总和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这种“综合素养”教育是新闻教育的基础,是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二、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现状

当前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对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教育不容乐观。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媒介接触内容偏颇,如网络接触过多、集中在交流、娱乐类和体育类信息,对传统媒体关注度不高;二是对网络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如认为使用媒介主要是为了娱乐消遣,对职业需求和自身素养提升的要求认识不足;三是媒介与信息道德规范认识模糊,信息心理防御意识薄弱、自律意识不足。可以说,在校新闻学专业大学生的媒介与信息素养不高,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三、提升新闻专业大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以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是“大数据”时代来临的重要背景。在这样一个 “无处不在(整合)、无时不有(在线)、无所不能(交互)”的新媒体时代,数据成为新闻的核心资源之一,新闻从业者面对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新旧并存、功能互补、边缘融合、形态创新的全新媒体生态环境,必然要迎接着新闻样式、新闻生产、媒体形式、传播形式以及传受关系将被颠覆的挑战,无疑对个人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比如,如何对庞大信息数据中展现的复杂舆情进行梳理预判?一方面需要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先进技术整合分析网络、手机领域中不断产生的数据信息以及其他与社会舆情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而收集分析热点事件,研究媒介传播内容,分析讨论媒介讯息对策,挖掘舆情动向;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批判性思维技能,提高新媒体条件下的快速反应力、舆情洞察力、精准分析力、科学预测力、传播渗透力、深度解释力,真正达到对舆情变化了如指掌、应变自如,从而为引导话语走向、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话语氛围提供坚实保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异军突起, 信息快餐化、碎片化传播已成为一种潮流。人的信息与媒介素养构成了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影响着人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的获得。尤其对于新闻专业大学生、这支未来新闻从业者的主力军来说,要做到未雨绸缪,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必须提高其信息与媒介素养,做到博学多识、信息处理能力强,才能在“新舆论场”中,做到先声夺人、搞好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真正唱响时代主旋律。所以,提高准新闻人信息与媒介素养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职业和时展的需要。

四、提升准新闻人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观念引导,提升对媒介与信息素养的理性认识。

媒介素养是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功。但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新闻教育等同于媒介教育的认识误区,导致有些人对“媒介素养”认知和重视程度不够,对提升自身信息和媒介素养重要性缺乏理性认识,对信息批判性理解和接受的能力以及对媒介批判意识的培养以及有效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能力较弱。因此,有必要强化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通过宣传引导,不断激发他们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判断、整理和利用信息的热情,强化他们培养自身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意识;加强发现、评价、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与正确信息系统使用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充分认识传媒信息传播、教育宣传、舆论监督等的功能,提高甄别、利用信息与舆情的意识与能力,并把媒介素养作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实施考核、监督,形成制度,常抓不懈。

(二)恪守新闻本真,树立新闻专业主义意识。

真实、准确、全面、客观,是新闻价值的最高标准。新闻专业主义强调以服务大众为中心目标,坚持客观性和独立性两个核心理念。新闻职业精神则涵盖了职业群体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新闻专业大学生来说,职业操守与意识的培养是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由于很长的时期内传媒是党政机关的一部分,传媒工作者缺乏职业意识。当前新闻职业精神面临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精神动力缺失、职业行为失范和人文精神失落。所以,对新闻专业学生强调加强新闻专业主义意识培养与新闻职业精神架构实属必要且任重道远。

有研究指出新闻职业精神的价值取向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核心支撑是责任意识与社会良知,保障体系是敬业精神与勤业精神。这不仅为我们新闻学专业大学生指明了应该努力锤炼和主修的方向,也决定了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时时以满足社会与公众的各种信息需要、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必须具有较高的新闻职业素质及专业能力。

(三)加强技能培训,培养复合型新媒体人。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预示着网络平台将成为开展新闻宣传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海量的信息与复杂的舆情环境,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是具备深度报道能力的综合型新媒体人才。首先,要加强计算机和网络操作应用技能培训。内容是新闻传播的核心,但渠道和技术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必要环节。准新闻人需要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进一步提升采集、储存、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平台学习和培养独立查寻信息特别是网络信息的基本技能,不仅要熟悉图书馆的数据库和光盘检索系统,能得心应手地进行馆藏文献的计算机检索、获取大量的文字信息,而且要学会图片、声音等信息的链接、获取和处理等。其次,加强媒介技能实训。寻找各种实践机会,学习媒介技术和媒介语言,力求能灵活操作媒介设备, 掌握媒介使用技巧,重视和提高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操作技能的使用和培养。再次,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文献信息档案。以便了解媒介受众, 不断提高信息交流层次,培养分析、鉴别、处理不同渠道来源信息的预判能力以及思辨与策划能力。同时,要锻炼学生的行动力,通过学习著名媒体人的报道案例,学习挖掘动态信息背后的深度信息,提高信息沟通、交流与利用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思考型、调查型、复合型媒体人。

参考文献:

[1]孙平 曾晓牧:《面向信息素养论纲》,《图书馆论坛》 2005年第4期

[2] 唐筱童:《新闻学专业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新闻教育》2011年第6期

第8篇: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

新媒体时代把关的困境

1.传播主体多元化,把关人角色弱化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像在真实世界一样拥有一个自我的空间,并发出自己的声音,任何人都拥有传播权,自由发表观点、意见和评论,人与人的地位是平等的,这一切都颠覆了传统媒体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受者同时又是传者,固定的传播模式已不复存在,把关媒介平台延伸到包括博客、论坛、手机媒体等的各个角落中。在“去中心化”的新型互动传播中,新闻传播的载体已变得私人化,把关人的外延发生了变化,更多的组织以及个人介入把关人的角色,新媒体把关人呈现出多元化状态,拥有处理信息的自利,随着这种传播权利的广泛分布,原有的信息――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众的分层传播关系正在改变,昔日的把关人不再拥有传播话语的霸权,把关人的角色在不断地被弱化。

2.传播内容复杂性,把关的可行性降低

在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中,传播内容变得极为复杂。新媒体自身的开放性、互动性赋予受众极大的传播权利,新媒体使用者既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新闻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任何公众都可以信息,在同一通道中迅速地把反馈信息传达出去。新媒体还摆脱了传统媒体版面、时间等的限制,它的容量是无限大的,这使得专业的把关人员不可能对所有信息来源都进行严格审核,在技术上也还没有能对特定信息进行筛选的智能监控系统。

另外,参与者可以通过电子投稿箱、聊天室、手机短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多种多样,表达又是在匿名状态下进行的,很难让新传播环境中的新闻编辑有个对所有信息进行判断的一致标准,这就造成了传播内容复杂而又多样,从而大大降低了“把关”的可行性。

3.传播方式多渠道,把关可控性减弱

新媒体扩充了信息传播渠道,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进入传播世界,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更制度化、更专业化地参与到原创性新闻的生产制作中,甚至可以通过个人通信工具随时随地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和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新媒体平台多种多样,信息可以穿梭于不同的平台间,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可以跨越网络进入手机传播平台,又或者被网民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邮件传播。

在这种多渠道的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传播内容自由选择,传播者有时本身就是把关人,他们可以省去传播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向社会直接言论,信息能直接从信源传递给受众,传播流程被简化。传播方式的多渠道,使把关人失去了其存在的技术基础、受众基础,把关的可控性减弱。

新媒体时代把关的出路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传播的精度也越来越高。如何当好新把关人,是新媒体传播时代对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提出的新课题。它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好内容关

首先,必须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媒体技术精简了传播的中间环节,使信息能直接从传播者传递给受众,使传播速度极大提高。受众有“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理,如果不在源头把住真实关,那么,假新闻就会在一夜之间遍地开花。这就要求媒体对其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实行严格控制,尽可能地杜绝假新闻。

其次,必须保证信息的质量。有学者指出:人人都获得了在新媒体上进行传播的可能,并不意味着在新媒体上传播的任何信息都是有价值的。就像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对把关人的作用与影响做出的说明:“从发送者到最终的接收者之间,被淘汰的内容可能是数量巨大的。”这就要求新媒体传播时代的把关人严把信息的质量关。

2.把好舆论关

由于新媒体的受众是一种泛受众,任何一个信息传播者都可以兼任信源和信宿,新媒体上的新闻传播也是没有中心的,这对舆论的权威性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以往的舆论把关人作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抵制。新媒体传播活动的匿名性,又使得其舆论监督有时带有非理性因素,很多已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这需加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合作,形成舆论监督的合力,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传统媒体在信誉、品牌、公信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舆论监督优势,可以对新媒体上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使舆论导向趋向理性化。同时,新媒体舆论监督可以填充传统媒体新闻监督缺位的地方,它也包含了对传统媒体的监督,使得传统媒体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建设。

总之,媒介融合时代的把关人要顺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勇于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审时度势、求真务实,引导好社会舆论。

3.把好“自我”关

伴随着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交互性和海量性等特性,把关人的角色分担,人人都是把关人,正如喻国明教授所言:“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传播,而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也难保证每个人都受到过严格的新闻专业训练,通过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很难说是真正的新闻还是无知之见。”因此新媒体传播时代的自我把关极为重要。一方面,个人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也就是说个人要准确地判断和评估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另一方面,要加快相关法规建设,新媒体传播中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使新媒体法律在制定和实施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助长了某些个人“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致使信息者滥用新闻自由,难以驾驭。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无论是从效力等级还是可操作性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亟需制定一套成熟的法律法规。

4.把好技术关

新媒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依赖于、依存于信息技术,德国批判学家哈贝马斯说:“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本身就是控制的合理性。”技术在新媒体时代显得更为重要了,这就要求新媒体传播时代的把关人具备一些基本的技能,如懂得基本网页制作、设计、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手段的能力等。同时,对多媒体融合下的传播言论管理还要依靠高新科技,如:利用过滤软件对信息进行过滤,防止侵权信息的任意等。事实上,新媒体技术把关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由于专业所限,这里仅作简单表述。总之,多媒体传播时代的把关人根本任务就在于利用技术发展的优势,让手中的信息成为有利于人们发展的有效资源,让技术和信息真正服务于人类。

结语

第9篇: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

第一重感动来自本书的两位作者:熊蕾和朱迪

我为两位记者选择了这样一个智慧的角度,观察今日中国新闻界的现状,向人们解读今日中国正在发生的历史变迁而感动。

熊蕾是我要尊称为大姐的人,这不仅因为她年龄大我几岁,而且因为她在新闻领域的专业造诣让我敬重,她用英文写了不少新闻特稿。我们把她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述新闻报道的专业原则与工作方法。在我的心目中,熊蕾大姐是那种在不动声色之间觉察风云变幻的人,她似乎天生就应该当记者。她总是能够平心静气地讲述一些乍看起来离主流生活过于偏远、而听到结尾却会为之警醒和震动的故事。

熊蕾大姐和我说,这本书的起因是她和朱迪的一次谈话。她们谈到当前中国新闻界的一些后起之秀,朱迪觉得应该让西方,主要是美国媒体和中国问题专家,认识一下中国新闻界的年轻一代。朱迪说:“美国人一说起中国新闻,就觉得是铁板一块,控制很严。其实,他们不知道,中国有很多新闻工作者,也是在以很职业的方式从事着新闻工作的。中国的新闻,并不完全是那些美国人所想像的那个样子。”

朱迪是美国人,在哥伦比亚大学受过专业新闻教育,当过职业记者,在斯坦福大学拿了传播学博士学位,她的职业经历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从1979年起就先后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和中国传媒大学执教,在新华社对外部、中国日报做过专家。

我不认识朱迪,但是我相信,她能够和熊蕾达成合作的共识,说明她是要客观观察中国,并且希望更多的外国人也能够和她一样了解中国实情的。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发生的变化可谓沧海桑田,今日中国是多么需要被世界了解,但是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是一件太难的事情。熊蕾和朱迪这两位富有跨文化传播经验的新闻记者把目光锁定在一群年轻的中国新闻记者的身上,通过他们的人生阅历,展现和解读着中国社会的演进形态。我觉得她们真是聪明,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记录历史的人本身就是历史进程的证明者。熊蕾和朱迪在数十万中国新闻从业者之中选择了20名(《变脸》中文版中是18名)中国青年记者,客观记录他们的人生。这20名记者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与工作历程,通过他们跃然纸上的自述,我们可以看到与他们的人生直接相关或者间接相关的多姿多彩的人物和故事,这一切构成了人们观察中国社会变迁的生动画卷。

今天的世界,信息环境已经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度、一种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环境要素,在这样一个联系日益密切、发展却日益多元的世界里,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之间的了解变得日益重要。信息的通达是相互了解的前提,而相互了解是和谐共生的基础。

我深信,渴求和平、渴求发展、渴求富庶、渴求自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是不可阻挡的文明潮流。一切正直的新闻工作者无疑应该信守善良、正义、客观、公正的道德原则,尊重真实,报道真实,为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尽责尽力。

我看到,熊蕾和朱迪正是为推进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之间的深入了解,做着她们的专业努力。

第二重感动来自本书的主人翁:那些年轻的中国记者们

我相信,21世纪的中国需要现代新闻业的支持,而支撑21世纪中国新闻业的一定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端专业人才。看到书中这些年轻人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看到他们执著坚韧的职业精神,看到他们渴望社会进步的心底渴望,看到他们充满才华的专业成就,我为中国新闻界拥有这样的记者而骄傲。

熊蕾在约我写这篇“读后感”的电子邮件中说:“让你写书评,有一个最大的理由:这本书里太多人大的毕业生!这是无意而为之――我们从在京的各个媒体找访谈对象,并不想找优秀新闻工作者,只是想找做工作做得还行的,媒体尽量广泛一些的。但是结果就是有这样多的人大校友。他们除了一个例外(晋永权),都是新闻系的。所以,你作为人大新闻学院的副院长,写个东西应该是责无旁贷的。”

这无疑是她怕我推托不写的说辞。然而,这深深打动着我。这让我再次审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历史荣耀。在不久前公布的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最新一轮学科评估排名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新闻传播学科中排位第一。这是国家组织的四年一次的评审,我们自此项评审八年前启动以来,已经连续两次得到这一荣誉。

今天的中国新闻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度、大规模、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目前,中国已经有50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或者是新闻传播专业,新闻传播的教学点(即专业点)已经超过800个,在校学生15万人以上。在这样的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赢得上述荣誉让诸多的同行与同仁感叹。人大新闻学院作为汇聚着中国新闻教育经典源流的所在地,还拥有着各式各样的历史与现实的荣誉名号。但是,我始终觉得,这个学院最为宝贵的财富是那些传承着它的精神品质的一代代学子们。他们为中国的文明进步投入着他们专业工作的能量,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新闻教育提供了精彩的案例。

第三重感动来自我们的祖国,来自祖国三十多年间发生的变迁

1978年中国启动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三十多年历程,三十多年间,在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人文场景、运行方式都发生了巨变,占世界人口22%的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推进着整个民族的复兴。这番历史变革带给中国的不仅是经济的增长,而且是精神的解放。

物质生活的富庶和精神生活的自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基调,成为所有中国人不懈的追求。如果谷歌地球能够提供这三十多年来中国国土之上人文景观的变化对比图像,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会像中国这样变化巨大。然而在这样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启动动力和基础支撑的社会变革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精神世界都发生着改变。

人的生命价值在这番社会变革中被重新认知、重新解读、重新建构。每个生命的价值被尊重,每个生命的潜能被开掘,每个生命的权利被保护,每个生命的理想被成全,已经成为今日中国日渐清晰的主流发展态势。

读过这本书描述的那些中国青年记者的人生故事,可以从新闻传播这样一个侧面,看到改革开放对中国的改变之深刻,影响之深远。

如今,中国各个地区、各个层级、各个类别的媒体,已经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建造起各种形态的信息传播与服务平台,形成了一个功能丰富、结构多元、布局广泛、规模庞大的信息传播集群,向13亿中国民众提供着各种环境变化的信息、各种专业知识的信息、各种实用服务的信息、各种文化娱乐的信息、各种分析评论的信息。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进程中,传媒业的发展不仅扩大着信息传播的时空维度,而且影响着社会的变革。今天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直接推进了公共知情范围的扩大、公共表达空间的拓展、公众监督权利的加强和公众协商机制的完善,进而推进着整个公民社会的建造,推进着中国的文明进程。

恩格斯说过:新闻记者的最大的荣幸就在于目睹历史怎样形成。我觉得当今中国记者的荣幸不仅于此,他们还直接参与着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度的历史建造。这个建造,关系着一个历经苦难的古老的东方民族的复兴。

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作为一名从事中国新闻教育工作的教师,我深感荣幸,也深感责任的神圣。我相信:今天的中国需要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现代新闻业,今天的中国同样需要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现代新闻教育。中国新闻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要为中国培养出热爱祖国和人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职业新闻工作者。为此,需要今天的新闻教育工作者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意识,具有深刻的对于自身局限的反省精神,具有不断走出现状赢得全新发展的持续创新思维与行动。

如何将今天的新闻教育与新闻传播的生动实践相结合,与深刻改变着新闻传播形态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与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进程相结合,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的启迪就是要坚持开放,不断变革,自主创新。我们越是开放,我们就越能汲取大千世界的能量来强壮自身;我们越是变革,我们就越能突破旧式束缚赢得全新的发展;我们越是创新,我们就越能够享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拥有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变脸》简介

本书由熊蕾(原新华社高级记者,曾在新华社从事中国新闻对外报道25年)与朱迪・波罗鲍姆(曾在美国数家报纸做过记者,目前为美国爱奥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合著,是一本关于中国新闻界变化的口述实录。作者希望从一个侧面给愿意了解中国的海内外读者,展示一些真实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