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和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和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和建议

第1篇: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

一、 基本情况

作为县一级气象部门来说,公共气象服务的重点是“三农”。各县局对此都作了积极探索。从三个县局情况看:

(一)为农业服务正普遍受到高度重视。从领导到一般职工加强为农业的服务意识比较强。三个县局均把为“三农”服务作为重中之重,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面向农村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包括电台、电视台、网站、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渠道。

(二)为农业服务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不是局限于大众农业泛泛服务,而是紧扣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不断调整为农业服务的思路和做法。如__市气象局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为满足__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始终坚持“公众服务专业化、专业服务精细化”的服务理念,以提高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水平为重心,加强监测能力为手段,使农业气象服务更加贴近农业和农民。

(三)为农业服务讲究特色。__市盐业发达,县局针对盐业生产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与__盐务局合作,开通了盐业气象服务短信平台,此平台具有信息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时效性新等特点,服务内容包括了最新气象预报、临近和短时的气象预报、降水的定时和定量预报、蒸发量预报和实况等。该平台自运行以来,广大盐业生产用户尝到了气象信息的甜头,受到了盐业用户的青睐。

(四)基层台站为全省“四个特色气象服务品牌”探索了路子。怎么样打造为果品蔬菜的特色气象服务品牌,__局进行了有益探索。为进一步掌握大棚内外影响蔬菜生长的气象要素的差异性,及时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对棚内小气候做出准确地判断,__县局选择在蔬菜科技示范园的大棚内建立了四要素自动气象站。观测项目为:气温、地温、湿度、辐射。并将观测气象信息在中国__蔬菜网和__农业信息网向公众。

(五)为农业服务讲究贴心农民。__针对果品的服务、__针对沿海养殖的服务、__针对蔬菜的服务,都做到了贴心贴近农民,深受农民的欢迎。特别是__局依托“__蔬菜气象灾害自动预警系统”收集的温、压、湿、光照等气象要素数据及制作的大棚蔬菜灾害性天气预报,通过__气象网站及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向菜农提供服务,受到菜农好评。寿局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预报到每个乡镇的精细化电视天气预报,增加了一周天气趋势预报、农事与建议等内容,使预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六)为农业服务科技含量增加。__与无锡大气科研所、潍坊市气象局联合开发 “__蔬菜气象灾害自动预警系统”,在蔬菜大棚安装自动气象站,获取蔬菜大棚的温度、湿度、地温、日辐射等气象要素资料,对该资料进行分析,并研究外部环境气象条件对温室气象条件的影响规律,建立外部环境气象条件与棚内气象条件的联系。同时建立蔬菜生长条件数据库。收集不同蔬菜品种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条件资料,包括蔬菜种类、蔬菜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发育时期所需要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利用大棚内外气象条件的联系,输入最新的天气预报结论,得出大棚内气象要素的预报信息,通过12121、手机短信等渠道为菜农及时提供服务。

(七)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仍是传播气象信息的重要手段。三个县局都建立了延伸到农村的手机信息库,通过短信气象预警信息。__建立的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除气象信息外,还多次为市委、市政府政务信息,先后为纪委、宣传部、绿博会组委会、公安、工商、民政、物价、消防等部门,及时信息,业已成为推介__气象的一张重要名片。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县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一)人才不能适应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人才匮乏,人才老化的现象,人员队伍素质还需加强,特别是既善管理又懂业务的人才匮乏。特别是既懂大气科学又懂气象服务的人才几乎没有。

(二)预报预测水平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准确率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对气象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气象信息的渠道不够畅通,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手段不先进,信息传输主要靠电话、手机短信等。怎么样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个大事。

(四)单位存在着收入不合法、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防雷审批、技术服务、防雷市场没有彻底分开的现象,县级气象部门只有防雷技术机构,但是没有具有独立法人和独立银行账户,审批收入有的是气象主管机构收取,有的是所属企业收取,这些方式都是不合法的,许多地方纪律检查部门对此质疑,给单位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隐患。

(五)职工收入和福利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许多单位的事业人员在企业里领取劳动报酬,部门制定的绩效工资不规范,没有强硬的执行依据,况且全省内部差距很大,存在着相互攀比现象。今年各级地方政府规范津贴补贴,气象部门暂缓执行,对离退人员收入影响最大,直接影响的了的稳定。

(六)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气象局地理位置已经被周围建筑物包围,地方对城市建设十分重视,地方党委政府为了地方利益,建议气象部门迁站,而气象部门难以抗 拒。对此应研究对策。

(七)气象部门实行双重财务体制,但地方对气象事业的投入不及时,不准确,并且科技服务收入不稳定,因此,造成执行预算、决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上半年没有钱办事,下半年花钱困难。

(八)精细化预报水平达不到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制约了气象服务的能力。设施农业气象成果不多,完善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依然沿用大田农业气象的理论体系,因而缺乏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气象预报服务人员对农业、农村工作不了解,预报产品和服务缺乏更好的针对性。

(九)基层台站人员编制少,但业务工作量越来越大,不得不编制外用工。而编外用工又存在新的隐患。气象部门干部职工政治、经济待遇与地方部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省委文件规定一线科级干部主要负责人在基层工作每满5年,按非领导职务晋升两级工资,并享受相应的医疗、住房等相关待遇;职工从事气象工作几十年,技术职务仍然还是初级职称,不利于调动一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省局有专门人员和机构研究公共气象服务问题,特别要重点有针对性的研究县局为农业的公共气象服务相关问题,比如:加强设施农业的气象条件研究工作,建立起一套现代农业气象理论体系,从而确保指导现代农业生产的准确性;还要重视气象部门到底能给农民什么样的预报产品。山东是农业大省,如果认真重视,定能作出大文章。

(二)省局要下大气力研究解决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怎么样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农民手中。省局列的课题一定要面向基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不要单求“大和洋”,更不能为了发表文章和评职称。

(三)加强对下指导,尤其要加强实实在在的指导。省局业务管理人员水平高,但对基层工作不是真正熟悉,建议多派业务人员,特别是研究人员深入到县局,帮助工作。县局非常欢迎这样的人员。

(四)建议建立省台、市台预报员下乡制度,让预报员真正了解农业和农民需要,这样做出的预报才有针对性。现在的预报员都缺这一课。

第2篇: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农业农村农民;探讨

引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各类气象灾害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在农村。因此,了解当前农村气象服务状况,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里通过分析当前农村气象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做好农村气象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1. 当前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气象服务产品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气象服务产品单一,没有针对农村实际需求的预报产品,如名特优农作物经济作物生育期采摘期的气象保障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养殖业发展的气象服务、适应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等等在农村均还得不到;农业气象灾害、突发性气象灾害预报农民很需要,但不能及时得到;农民要求低温冻害、高温干旱、台风暴雨等各种气象预测预报产品要更及时、更准确、时效性要更长,并尽可能的定点、定时、定量。

1.2气象服务信息的快速传输渠道还没建立。目前农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气象声讯电话、互联网等。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主动从这些媒体获取气象信息仍然是少数,气象知识在农村普及率极其低。更是农民舍不得花钱拨打气象声讯电话和定制手机气象短信。农民喜爱的原始的有线广播大喇叭在农村已消失,受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制约因特网在农村普及,除电视外其他音频视频媒体在农村也没有。目前许多地方在乡镇配了兼职气象协理员,在村里配了兼职气象信息员,这些人只是兼职的,待遇和地位问题未得到合理的解决,更主要是对这些人员的气象应用培训管理也没到位,而且毕竟人少还撑不起气象信息传播的重担。特别是台风暴雨、寒潮等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还是到各级政府层层传递到农村,灌输到农村,但很难迅速到底到边。更遭的是雷电、冰雹、局地突发性暴雨的发生发展往往只有几分钟几小时,这些突发性灾害的监测预报就不可在几分钟内传递给每位村民了。

1.3宣传教育缺位,农民缺乏气象科学知识。一方面气象科学知识没有纳入到农民培训的范畴,气象主管机构因为管理体系和人力财力的关系,也没有深入到农村搞宣传教育工作,使得能懂一些气象科学知识的人较少。另一方面是农村人员中文化素质高的人都外出打工或经商去,还有经济条件好的能人,不断迁居到城市去了。留守在农村的人员主要是老、幼、妇等。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农民解读不了气象信息,影响了气象信息的科学利用。还有从事气象工作的人员平时到农村调查研究少,不了解农村和农业生产,不了解得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气象服务信息中提出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少,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

1.4农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装置几乎空白。在农村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再受迷信思想深远影响,农民常把雷电解释为“天公发怒”,把受雷击理解成是天意,没有基本的防雷知识,在雷雨来临时,往往跑到没防雷装置的凉亭、简易棚、大树下等最易受雷击的地方躲雨,而遭雷击伤亡。在农村农民建房为了节省投入,也没意识装设防雷装置了。农村防雷减灾的管理工作还不到位,由于政府投入人力、财力有限,建设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部门还深入不到农村的防雷管理,规范的防雷技术服务还未延伸到农村。

2.针对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2.1气象部门要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增加服务产品的数量。气象部门要改变传统预报产品,提供适合农村需求的预报产品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涉及到气象部门现行的体制、机制、资源配置、气象业务服务机构职责分工、内部人员结构等很多方面,需要对整个气象运行系统进行改革和调整。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培养和引进相关人才努力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2.2 建立与完善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加快农村加密自动气象站网建设,以实现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及局地小气候的监测预警。增加与农村关系密切的农业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雷电等观测项目,提高遥感遥测技术在农村气象监测的应用水平,为农村气象服务提供必要的监测技术手段。制定针对特色农业进行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建设或完善雷电监测网并加强雷电监测预警的科学研究。

利用多种气象科技手段,建立乡镇短时、短期和中期气象预报业务系统,以乡镇预报业务带动和完善农村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发展包含天气、气候、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等内容的农村预报预测系统。通过完善与发展农村气象气象服务系统,制作更多的符合“三农”气象服务需求种、养业各个环节的气象保障预报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产品,构建现代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2.3 采取多种手段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地方广播电视部门要建立重要天气信息绿色通道。像以往抗台气象信息一样,及时插播农村种养业的关键期预报、突发性的强对流大风、暴雨、雷电等预报。同时气象部门积极建立好高效的信息快速分发流程,实现重要气象信息第一时间到达农村,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及防御和减轻农村气象灾害的影响。

在农村建设气象预警专用系统,可采用手机短信、气象警报接收机和无线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相结合的方式,布设24小时待机的受控高音喇叭音频播出设备,确保信息的及时和接收。

利用手机短信和固定电话来传播气象信息是最便捷、服务面是最广的。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手机短信订制用户和固定电话包月用户,同时相关信息产业部门也要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让更多农民能用得起这些信息。

2.4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气象主管部门要进行多方调研,编写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气象预报运用、气候资源利用、种养业气象服务指标、避雷防雷技术等乡土教材。

启动气象信息“进村入(下转215页)(上接214页)户”工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专题资料、墙报、手机短信、气象声讯电话、现场咨询活动等手段不断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在有关涉农培训基地开设气象科技知识课程,定期地举办农村气象技术培训班,传授经济实用的农村适用技术,培养乡土气象专家,从而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科学利用气象信息的水平。

把气象知识编写到中小学校地方教材中,给学生发送气象科普知识,组织气象专家到学校作科普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科普基地、参观气象部门,做到科普宣传从娃娃抓起。

2.5加大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做好农村科学防雷宣传教育工作外,把农村防雷减灾纳入到规范管理中,在农房建设许可中把好防雷设计关和施工关,建立农村建设项目的防雷设计审核和施工监督制度。对农村的防雷状况进行定期普查,公布普查结果。特别是对农村企业、公共建筑、学校的防雷隐患,要分类指导,督促整改到位。

2.6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高度,各级政府要完善管理机制,支持气象部门为农村服务而进行的业务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化装备建设,协调气象、建设、信息产业、广播电视等部门,规范农村防灾减灾防工作。制定农村气象防灾应急预案,投入资金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气象观测网建设,投入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场所的防雷措施和规范农村防雷减灾管理。

各级政府要重视气候资源的应用开发,推广太阳能的利用,进行风能资源、光温资源等的调查,做好特色农业气候区划评价和成果推广、落实气象科普宣传、对农民进行气象科技知识培训等工作。

要落实各乡镇气象分管领导,真正落实专职兼职气象协理员,建立农村兼职气象服务队伍。确实解决这些人兼职人员的待遇地位问题。

3.结语

加强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做好这项工作,取决于广大农民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自觉程度,取决于气象部门科研开发和服务的主动性,取决于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取决于各级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

摘 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实行财政支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着支出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以及支农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加大财政支农总量、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和改革财政支农体制等建议。

关键词 农业 财政支农 增长机制 对策研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目前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弱质特征决定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必须从长远和战略高度,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并完善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即为“财政支农支出”,主要包括支援农村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各种补贴与补助等。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财政支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建立并完善我国财政支农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财政支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虽然中国的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规模扩张了,但其相对规模却没有明显改善,与中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

首先,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份额逐年下降,从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5年的7.22%,下降了6.2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每年也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波动,反映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缺乏持续性。其次,我国农业财政支出占当年农业总产值水平为7%-10%,按照相同的口径,发达国家的支持水平约为30%-70%,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约为10-20%,存在明显差距。在WTO规则允许的12中“绿箱”政策措施中,我国仅使用了6种(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实务安全储备、国内食物援助、自然灾害救助、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援助)。“黄箱”支出也有较大提升空间。最后,国家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年份里都低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不能实现《农业法》规定的增长要求。

(二)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1.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少,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增长过快

支援农业支出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资金,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持补助费,农村林木和水产补助费等。农村各项事业费主要指农村各项事业单位人员机构经费和农业事业专项经费。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增长速度明显;且该项事业费中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的部分比重偏高,目前基本维持70%左右,而用于支援农业生产支出比重很小。

2.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其中用于带有社会性的大型水利和生态建设比重较大,直接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的中小型公益项目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

3.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比重小且增长缓慢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但目前我国科技投入不足且占农业财政投入比例逐年下降,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49%(2005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升值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啊的水平。据测算,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只有48%,而发达国家在70%左右的水平。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中发的贡献率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还有很大的潜力。

(三)财政支农资金运作机制存在缺陷

财政农业支出实行分块管理,部门分割严重,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目前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较多,农业财政支出分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但由于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条块分割、相互之间协调不够、重复投入等问题。这种体制造成了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多头管理,力量分散,不利于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不能形成合力。

二、完善财政支农支出的政策建议

(一)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

解决农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考虑到目前中国财力规模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进行大规模的财政支农,但我国财政支农力度至少要符合中国《农业法》规定的“国家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经常收入的增长幅度、从预算外筹集资金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专项基金”。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的使用,要重点向‘三农’倾斜”的政策,促进各级财政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

1.精简农业行政机构,减少农业事业费支出

精简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行政机构,降低农业部门事业费支出在财政农业总支出中所的比重。目前,我国农林水利气象等各部门的事业费支出过多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各农业部门了人员和机构的膨胀,许多部门出现人员编制严重超标,机构重复。各地政府应建立控制人员增长的约束机制,各部门不得违反人员和机构数量的有关规定。对于已有的超标人员,各地政府应做好分流工作。

2.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加上近年来对农业基础设施支持力度不够,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相对于农业发展来说依然薄弱。要实现农业的发展,就要加大支农资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条件,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政府进行财政支农时应重点保障,特别是要重点支持与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领域,如节水灌溉、草场围栏、农村水电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把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增加对农业科技三项的投入,提高其在财政农业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加速农业科研成果与技术的创新、转化和推广应用,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直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提高农业竞争力。政府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的重点应是:(1)对各种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走产研、农科教结合的路子,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联合进行农业科技开发。(2)对承担公益性职能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是实现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兴办和补助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加大对农民的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

(三)提高财政支农资金运作机制的效率

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和政府公共支出的、“统一、效能、协调”的管理体制。应对现有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相对集中。对于目前按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项目重复投资和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能够归并的支出事项建议有一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对个分管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加以明确,以确保农业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王胜.财政支农的文献综述及引申.改革.2009(1).

[2]叶翠青.国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财政研究.2008(4).

第4篇: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旅游业逐渐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中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类型,在各个地区都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整体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本文主要针对安徽省的乡村旅游气象服务,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实际情况,根据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促进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乡村旅游;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存在问题;建议对策

近几年来,安徽省逐渐加强对旅游扶贫的重视,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还需要加强促进乡村旅游气象服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气象服务的时效性、准确性,突出信息化和特色化。

1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概述

1.1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分析安徽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探索、起步、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其中探索阶段指的是政府没有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和主导,主要是一部分农户自行建立“农家乐”,形式和内容都相对简单;起步阶段指的是有一部分的社会资金投入其中,政府部门也开始对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快速发展阶段指的是政府部门已经对乡村旅游经济带进行统一规划,投入的社会资源更多,各旅游景点已经成为综合性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集体观光于一体[1]。

1.2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1.2.1服务内容

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本地常规的天气预报向服务对象提供;二是将日照、气压、湿度、降水、温度等专业的气象要素预报提供给重点服务对象;三是对前两方面的资料进行加工,制定出行指数、洗车指数、穿衣指数等指数预报;四是向服务对象提供应急气象预警信号,如冰雹、大风、暴雨等对流天气应急预警,人体舒适指数、48~72小时趋势预报等指数预报,节假日旅游天气预报、重大旅游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交通天气预报等内容[2]。

1.2.2技术支撑

气象服务中的技术支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收集、制作、气象数据以及服务产品的设备;二是气象预报平台和技术。当前在安徽省的各个市(区)及乡(镇)地区,都分布有自动山洪地质灾害气象观测站,以及大气电场仪、负氧离子监测站、空气气溶胶监测站、土壤水分观测站等不同类型的专业气象监测仪器,在整个地域内构建出统一的气象监测网络[3],并通过不断完善监测预报预测业务体系,提高其精细化程度,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已经能够全面开展。

1.2.3主要服务产品、方式及渠道

目前,安徽省乡村气象旅游服务的产品可以划分为气象资料服务和旅游气象预报服务两种类型。气象资料服务类产品包括乡村旅游保险气象、景点实时气象要素、气象特征景观条件分析、种养殖业气象条件分析论证、旅游气候资源开发评价论证、历史气象资料分析等;旅游气象预报服务类产品包括大型旅游活动专题保障预报,高温、大雾、雷电、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或影响天气预警,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交通干线(高速公路等)气象预报,旅游景点短临预报滚动,旅游景点、城镇、乡镇精细化24小时天气预报,中长期(周、月、季、年)天气预报等。方式和渠道比较依赖常规的渠道和模式,较为传统、落后[4]。一般采用传统媒体、现代媒体以及新媒体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以现代媒体和新媒体为主。

2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2.1调查对象

为了对安徽省的乡村旅游业气象服务需求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还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走访调查,收集在乡村旅游中气象服务的实际情况以及总结出还需要改进的方面,其中将度假旅游区、人民政府、市旅游局、市气象局作为重点调查对象。

2.2调查方法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查询资料、走访谈话等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主要以游客、从业者、管理者为主,保证所收集到的乡村气象服务需求资料具有足够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3调查结果

通过初步分析收集到的调查资料,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起步比较晚,导致服务品种单一,与当前多样化的乡村旅游发展需求之间不相适应;二是具有较大的需求,发展速度比较慢;三是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都比较大,通过改进和优化渠道、产品、装备、技术,其服务工作的提升空间还比较大。

3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投入资金不足

由于发展起步比较晚,当前安徽省的乡村旅游发展整体状况不佳,没有产生较多的经济效益,导致财政压力增加,在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乡村旅游气象服务中日常运行维护、产品制作、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投入的费用,主要是依靠气象部门自身筹措。

3.2服务内容单一

目前,在气象部门中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仅包括应急气象预警、应急气象服务、部分气象指数预报服务初步开发、实施监测常规气象要素服务等几个方面。而且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和规划来说,这些服务内容都过于宽泛,并没有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产品,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服务对象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常规气象服务与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之间差异很难区分,进而导致其社会认可度比较低[5]。

3.3服务方式被动

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者所提供的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受众不具体,常常与一般服务使用者之间混淆;二是潜在服务需求者获取和甄别专业服务产品的难度比较大,即使利用多种渠道,也只能够获得一般化的应急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正是由于服务产品缺少专业性,导致服务投放受众不明确,专业化服务渠道较少,导致整体发展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3.4缺少专业化的服务人才

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乡村旅游从业者、相关社会商业机构及服务机构的人员共同组成乡村旅游服务队伍,虽然以气象部门人才队伍作为主力,但服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比较低,难以为人们提供专业的服务[6]。

3.5服务效果不明显

在服务提供主体中,对乡村旅游气象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总体服务质量偏低。虽然各类气象服务品种类型比较多,但由于形式和格式不统一,服务产品的专业性比较差。服务人员没有全面了解和观察乡村旅游的游客以及从业者需求,导致服务产品与使用者需求之间不匹配,实用性不强[7]。另外,服务产品的可读性和通俗性都比较低,甚至有时更加重视分析和描述天气过程、成因,且专业术语的使用也比较多,导致用户难以很好的理解产品内容。

4促进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的有效建议及对策

4.1理清政策关系

为促进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当地政府必须加强政策支持,这也是乡村旅游得以有序发展的基础保障。如果在发展进程中缺少宏观指导,就会失去方向。因此政府部门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不仅要考虑乡村旅游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够实现气象服务的有效发展。一是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职能。在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方案的时候,政府部门需要综合考虑相应的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内容,并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乡村旅游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保证乡村旅游与气象服务内容之间的一致性。而且气象部门自身也应该主动配合,加快开发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气象服务内容质量[8];二是需要将政府购买、提供公共服务理念进一步的强化。气象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产品,是乡村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所有部门及相关人员都需要有充分了解和认识。为了保证需求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就需要积极的应用政府直接购买、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

4.2加大资金投入

明确乡村旅游气象服务的作用和地位之后,管理部门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就必须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通过上述分析,资金投入较少是限制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并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体系,保证各个方面都有足够的资金支撑[9]。

4.3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如果想从根本上提高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水平和质量,就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尽快建立起集技术、管理为一体的专业服务团队,保证各项服务需求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

4.4全面提高基础气象业务技术支撑能力

当前主要以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为主,在发展进程中,仍然需要以此为基础,为乡村旅游提供气象服务。就硬件方面来说,需要对区域自动气象站综合布点进行重新优化,确保在满足气象行业格点距离标准和站点距离密度的基础上,对景点集中地区的站点进行重新设置,全面提升气象要素采集质量;就软件方面来说,需要促进数值预报产品本地化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高预报准确率和天气预报网格的精细化程度,提高对成片乡村旅游景区的关注,加强监测预警强对流天气[10]。

4.5增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通过提高基础气象业务技术支撑能力,乡村旅游气象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提高服务产品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重视。但在安徽省受旅游方式、地形地貌的限制,乡村旅游发展类型和模式种类比较多,导致对气象服务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产品,在服务内容上也有所侧重,保证服务效果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注重对服务成效的检验。在共性需求产品中,常规要素预报需注重时效性、准确性的提高;各类旅游指数预报,需要优化支出公式,并加强对户外探险、漂流、自驾车等新型指数的开发;应急气象服务则需要注重准确性的提高,并根据不同景区的实际情况,优化重点防御指南的内容;农业气象服务中需要提高对农时、节气的重视,强化其指导作用。在非共性需求产品中,休闲观光型气象服务对准确性的要求比较高,并且还需要优化驾车、防晒、温度要素预报、晴雨预报等指数;户外运动型服务对天气预报的时效性要求比较高,重点优化湿度、风、温度、降水概率等要素预报方面;山地型服务中对短临预报准确率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重点优化湿度、风、温度、降水概率等药物预报,并加强对局部强对流天气的关注,保证局部地区冰雹、大风、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能够及时进行预警,并提供次生灾害防御指南,例如滑坡、泥石流等。建立健全的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效果评估体系,保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了全面提高乡村旅游气象服务质量,就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确保能够对当地气象服务具体收益做出真实反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

5结语

当前安徽省的乡村旅游发展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气象服务体系不成熟,整体发展水平偏低,相关部门也没有充分的重视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因此还需要改进和优化。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并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林,陈孟琼,谭磊.“互联网+”时代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08):216+218.

[2]刘耀龙,崔方南,栗继祖,张华明.旅游气象服务评价与旅游风险感知调查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6,18(02):80-86.

[3]陈筱涵,杨开甲,陈伟.永泰县旅游气象服务平台设计思路[J].南方农业,2016,10(06):207-208.

[4]樊玮.山西省旅游气象服务系统的建设[J].山西电子技术,2016,(01):60-61+67.

[5]丁国香,刘安平,刘承晓,张亚,陈浩,杨彬.安徽省山岳型景区旅游气象服务业务系统[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8(01):71-75.(2016-01-21)

[6]韩笑,李婷婷.旅游气象服务网站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1):180+182.

[7]张悦,田富,贾风春.农牧区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J].科技风,2015,(05):73.

[8]姜镇泞,王华昕.伊春市旅游气候资源的人性化调查与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1):62.

[9]顾小丽,钱燕珍,鲍岳建,邬方平.宁波市负氧离子浓度分布与预测模型及其在旅游气象中的应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3,29(06):128-133.

第5篇: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现状;问题;建议;宁夏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331-02

农村信息化建设就是在农村实施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的普及及应用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1-3]。近年来,宁夏地区紧紧抓住信息化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特别是2007年以来,自治区将信息助农纳入每年民生计划和为民办实事内容,采取政府支持、公益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方法,强化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利用、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拓展信息服务领域,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电话、电视、网络“三网融合”,使信息化技术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 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信息资源建设

按照功能来分,可以将支撑信息发展的网络资源分为3类,即电信网、广电网和计算机网。其中,前两者是传统媒体的代表,后者为现代媒体的代表。两者综合起来构成现代农业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目前,电信网和广电网已基本覆盖全区各个行政村。农村地区的电视普及率已达到93%以上,农村固定电话用户3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7%,全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22.25部,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率先在全国建设起“乡乡通宽带、村村都有信息站”的目标,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用仅仅1年以上的时间,建成了2 802个覆盖所有行政村的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其中:75%的行政村通过光纤和天线宽带方式实现上网、25%的行政村采取“45M数据天线接入系统+新一代卫星天线接受系统”方式实现上网。

1.2 信息开发及资源库建设

为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申报和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部民族地区电子农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开发建立了10大类42个自治区级中心数据库,推广应用农村科技等各类服务系统和数据库98套,覆盖了全区优质粮食、枸杞、清真牛羊肉等20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其中在农业产业生产管理上开发并推广了27个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农作物栽培管理系统16个(枸杞、酿酒葡萄、马铃薯、压砂瓜等)、农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系统1个、养殖业管理决策系统5个(清真肉牛、肉羊养殖,屠宰场管理等)、动物疫病诊断系统1个、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2个(种植业、养殖业质量溯源)、数据采集系统2个(市场数据采集、奶牛数据采集)。

1.3 信息网络的构建

建立了宁夏农业信息网、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宁夏气象信息网、西部电子农务网和宁夏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网站等为核心的自治区级农业信息网站。各涉农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村产业协会信息网,主要提供政府宏观管理、监管业务、公共服务提供各个层面的信息支持。

宁夏农业信息网(http://)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主办,主要有农业新闻、政务公开、农业信息化、厅长信箱、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农业科技、人事信息、新农村建设、农业标准、热点焦点、审批事项、农业产业化、农业论坛、视频在线、惠农政策、农业数据库、招商引资、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栏目。

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http://)即宁夏“三农”呼叫中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唯一指定专业网站,设有培训公告、重要信息、专家视频、党员教育、广播讲座、专家文稿、短信平台、新村风貌、专家库、中心简讯、农业新技术、农业科普知识、“三农”咨询、气象服务、数字农家书屋等栏目。

宁夏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网站(http://)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 宁夏农业科技服务110自治区指挥中心主办,主要包括12396动态、供求信息、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农业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展厅、致富信息、市县科技110、农业专家数据库、农业企业数据库、农业成果数据库、宁夏优势特色产业信息管理系统、新农村、科技减灾、民生科技、实用技术等栏目。

2 信息化服务体系及队伍建设

通过研发和整合利用各类涉农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宁夏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网站、开通了宁夏12396农业科技“110”咨询服务热线电话和宁夏农业12396短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了宁夏农业科技“110”服务网络体系,建立了合作组织信息站点、龙头企业信息站点、科技特派员信息站点、园区基地信息站点、集镇信息站点、生态移民信息站点、农民网络技术学校等多种服务模式的信息服务站点逾600个,每个站点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网络服务终端设备,建立了由 “三支一扶”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及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文化程度高、懂技术的人员担任信息科技特派员,并且每年开展农村信息员服务技术培训,增强信息员服务能力,确保了信息服务站资源配置和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了信息服务工作。

服务体系顶层为西部电子农务网共享平台,二级为自治区涉农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村产业协会信息网,三级为种养大户、生产基地和自然村的信息资源三级联动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的推广应用,为农村建设和基层服务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带动提高了全区农村信息服务水平,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 信息化应用现状

宁夏自治区科技厅依托农村信息化成果,推进科技园区智能化管理,建立了中卫市沙漠设施农业日光温室自动检测监控,贺兰县鱼塘远程监控,平罗县宁夏金福来肉羊养殖全程自动化管理,永宁县小任果业机械电动卷帘、水肥一体化灌溉、病虫害监测预报、高低温自动报警,同心圆枣节水灌溉、精准施肥、规范化栽培自动控制,灵武大泉林场红枣远程视频诊断和自动化控制等农业物联网典型示范区,使物联网在红枣、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园艺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推广应用,加速了当地高端、高效的精品现代农业发展。

4 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 农民缺少信息化应用设备

宁夏自治区位于西部内陆不发达地区,也是老少边穷地区,宁夏北部素有“塞上江南”的赞誉,南部却是“贫瘠甲天下”的贫困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与汉族、发达与不发达的混合地区。中南部地区仍有35万以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文化素质和经济实力低下,他们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购买奢侈的电脑等农村信息服务设备和高额网费。加之,农民信息意识淡薄,一些具备购买和使用能力的农民不愿投资购买和使用信息化应用设备。这是制约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

4.2 农民缺乏信息化应用技术

宁夏南部山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能力不强,尤其是绝大多数中老年人不仅缺乏网络应用基础能力,而且接触和学习电脑的机会少,电脑基本操作能力低,只能通过手机、电视、广播等获取相关信息,不具备依靠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

5 建议

5.1 降低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成本

针对宁夏农村农民收入低的现实情况,各级政府要协调通信运营企业逐步降低农村地区电话、移动电话和宽带等通讯费,让利农民,刺激农民的通信消费欲望,提升应用技能,以增加农户量和消费量,实现规模和效益效应。同时,设计简易好用的电脑或手机终端产品,方便农民使用,使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信息服务[5]。

5.2 加强农村信息化宣传和技术培训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增强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引导他们主动了解市场信息、信息技术,让他们尝到信息化的甜头[6-7]。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信息员和农民信息应用技术的培训,使农村信息员既掌握计算机技术,又懂得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技术,提高他们采集、分析、整理、信息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使大部分农民学会网上查询信息。

6 参考文献

[1] 陈良玉,陈爱峰.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67-71.

[2] 张少明,李习文,梁春阳.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实践与理论探索[M].贺兰: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3] 惠芳.宁夏农业信息网构建及应用[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4] 田建文.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农村科技,2010(7):44-47.

[5] 余蕾,雷体南.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200-202.

第6篇: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

关键词大中农场;发展方式;做法;存在问题;对策

大中农场发挥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优势,用足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配置,着力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努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1大中农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做法

1.1效益优先,推进农业“三化”建设

一是产业化。调整种植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扩大杂交制种稻面积逾133.33 hm2,适度种植玉米和蔬菜,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种子管理办法》,出台种子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努力将种子公司打造成能够引领农业提质增效的龙头企业[1]。积极实施“低档米做盘子,中档米做利润,高档米做品牌”的经营战略,优化水稻品种结构,保证优质稻种植面积,做大做强稻米加工业,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二是工业化。探建农业生产工业化标准体系,用工业技术手段管理农业,彻底改变农业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科学制订阶段任务和质量标准,规范过程管理。积极制订水稻生产技术规范管理办法,为农业生产工业化探路指航。三是生态化。稳步发展林业,优化林网、林带布局,扩大优质林木比例,提高活立木蓄积量,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持年出栏生猪万头的养殖规模,在充分利用下脚粮的同时,将有机肥料回馈种植业,建立生态化的良性循环。减少化肥施用,控制农药使用[2-3],切实履行粮食安全的社会责任,逐步扩大有机稻面积,稳步发展有机农业。

1.2科技兴农,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一是不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计划投入80万元,引进徐稻5号等多个高产新品种,促进高产高效。深化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四字技术”和大小麦栽培“八字技术”,提高无纺布秧池隔离覆盖基质培育壮秧推广力度,示范推广杂交制种水稻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积极应用生物降解剂、生物菌肥、活力素等有效改善水稻品质[4],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注重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公司确定和实际生产密切相关的11个应用性科研课题,由各学科学术带头人领衔攻关,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完善符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特点的农业技术体系。年内计划投入258万元,为各类科技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将《科技进步奖励办法》转化成为科技兴业的催化剂。三是努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争取科研院所、高校的技术支持,在生产关键环节聘请专家做针对性指导,给技术人员讲课。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争取将农业科技中心打造成示范单位,进入省科研院所名录。认真调查研究病虫草害发生和发展规律,有效指导防治防除;提高中长期气象预报水平,搞好土壤肥水的监测,为生产科学决策及时提供可靠依据。

1.3强基固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抓好中心烘干线建设。积极实施“粮食不落地工程”,在已有3条粮食(种子)烘干线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投资1 100余万元的中心烘干线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三夏”顺利投入运行,切实提高农业应对日益频发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做好河道整治和泵站改造。计划投资1 013.5万元,用2~3年时间,对一级提水的3座泵站全面大修,对14座二级提水的泵站拆除重建,以提高装机效率,节约能源,保证泵站安全运行,满足水稻生产需要。投资1 504万元,疏浚河道10条,开挖土方总量106.4万m3,恢复河道的引排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三是加快更新农业机械。投资800余万元,购置约翰迪尔3 518收割机5台、久保田八行插秧机17台、东方红1 204拖拉机6台、挖掘机1台以及配套农具,通过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人工投入,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观点比较落后;二是考核机制不太完善,农业投入不足,激励不力;三是竞争性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管理机制传统。

3对策

一是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思想先行。组织不同层面的管理人员开阔视野,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理念。二是创新发展动力机制。在农业单位实施规范的职工管理人员竞聘上岗,逐步营造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机制。对管理不力、实绩末位解聘。三是完善农业绩效考核办法。以单产提升不快的水稻生产为突破口,对单位面积投入用工、作业期限、质量要求制订刚性标准,通过完善的绩效考核提高各项管理措施的到位率,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

4参考文献

[1] 吴向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与实现机制[J].商业时代,2008(30):4-5.

[2] 马丽荣,王生林.加快转变甘肃农业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09(7):157-160.

第7篇: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

林毅夫(2008)提出技术变迁是农业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较大的矛盾,无法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现状。为全面推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不断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努力突破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农药残留浓度高、优势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农业生产低碳化转型不力等现实问题。同时,切实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同时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创新资金和创新团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不断趋向完善,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科技投入带有开放系统的许多明显特征,农业科技投入的内涵和外延差异性较大,导致统计口径具有较大区别。本文采用福建省科技年鉴(2011)统计的统计数据,2010年福建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计为1708982万元,按行业来分,其中农林牧渔业为5357万元,占总数的比例仅为0.3%;在农林牧渔业中基础研究支出为45万元,应用研究支出为807万元,试验发展支出为4505万元。数据表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仅总量较低,且存在资金投入结构的问题,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由此,福建省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仍需加强和完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也尚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民:指农民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农业技术供需问题凸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存在较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能够显著增产、增收的突破性成果少,一般性成果占主要部分。而品种类成果比技术类成果多、生产类成果比加工类成果多、粮食作物类成果比经济作物类成果多、农作物成果比畜牧业成果多以及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等则是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提供的质量和结构也存在问题。由此导致农民(企业)无法获得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等问题。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示范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中试示范环节的不足。在当前的科研推广体系中,科研与推广由两个系统来完成,而成果的中试熟化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尽管农业科研部门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相当部分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熟化的条件,在生产应用中效果不显著,加之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且处于不同类型生态区,新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配套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农作物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仅能发挥其产量潜力的60%~70%。

三、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改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机制。1、加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基于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和配置区域、产业间的技术难题和创新资源,以确保农业科研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目的,建立合理、规范的农业科研项目审批和立项制度,使科研与生产能够顺利对接,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2、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农业领域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保障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弥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资金不足等现象,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以委托企业承担科研任务等形式和方式来拓宽投入渠道。3、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农业科技管理统一规划、地方和部门共同实施的原则,完善由科技、教育、农业、计划、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切实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二)完善条件,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复杂、连续动态过程,且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创新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多元化主体诸如政府、高校、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中介组织、农户以及涉农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特有的创新功能,并相互产生合力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和成效。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以及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议以省农科院、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省级科研机构为依托,构建具备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产业导向”为平台的工作导向及原则,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2、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手。实践中,福建省可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同时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精干的、在科学前沿勇攀高峰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努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普通中专、农民中专、中央农广校和高等农职校资源以及县、乡科技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培养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推广服务型人才和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技术人才;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培养和打造一批精研发、懂市场、懂生产的企业科研人才。

(三)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王安国等(2003)认为,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总支出。吴文元等(2006)认为,应该对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进行创新,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在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的前提下,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明确以政府引导全社会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方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农企农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以保障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福建省各级科技、农业等涉农部门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福建省现有的各项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加强衔接,形成合力。2、探索完善符合农业科技特点和规律的支持机制。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大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更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中试熟化的投入,建议对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菜篮子”工程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经费,提取5%~8%用于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难题和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开发工作,使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都得到有效支持。3、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贷款扶持。协调好各类性质的银行机构的职能,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信用合作金融的业务种类,合理分工。同时,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贷款幅度。4、建立及完善创新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机制。企业是农村科技创新主体与成果应用重要载体,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由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如委托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农业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同时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的同时对涉农企业给予较大幅度的优惠额度。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不仅能促进政府引导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意义是使科研成果更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全省范围加快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研究中心或内部科研机构,增加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

(四)开展合作,加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进程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现状看,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在产学研合作以及省际、国际之间的合作程度均呈现比较滞缓的趋势,既无法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全面共享,也还难以达到与世界接轨的水平。1、强化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福建与台湾地理、气候、土壤等相近,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相同,开展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合作的基础上,加强闽台农业信息、科技、教育、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的合作,建立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加速福建省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拓展合作的内涵。福建省应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对福建省闽台农业合作项目的资金支持,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为闽台农业合作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与支持农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等方式,开展技术项目合作,通过提供研发所需部分资金、联合攻关等方式,提前介入高校、科研单位的应用研究,取得知识产权和成果优先转化权,促进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目标的实现;鼓励与支持产学研共建技术研发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技术研发中心,包括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机构,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的深度与广度。3、设立福建省农业技术引进与合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育种新材料、新品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引进、创新;鼓励企业、社会力量投资农业技术引进工作,用于引进技术的费用可全额计入生产成本;鼓励省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创新合作、实验与应用开发合作、推广产业化合作。

(五)提供决策参考,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还存在农业技术供需脱节,农业企业创新投入低,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合作程度低等问题;同时,学术界对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约束背景下,农业企业或农户低碳生产技术、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等应用程度的研究结论不够广泛,无法为政府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提供有效决策参考。因此,为了准确把握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领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了解农业企业或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应用意愿,需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软科学研究,加强对农业企业或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机理等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政府把握政策制定的侧重点和落脚点,提出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政策,提升福建省的农业科技能力,也有利于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约束背景对农业生产提出的新挑战。

第8篇: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

关键词 山歌;气象科普;宣传模式;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0-0026-03

0 引言

气象科普宣传模式的创新是促进气象科普工作发展的助推济和推动力之一。多年来,河池市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开展:一是在每年的“3.23世界气象日”期间围绕主题举行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内容包括在城区中心广场摆设气象科普板报、对外开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气象台、气象探测中心)、举办气象科普报告会、在地方媒体刊发气象科普文章及录制播放气象科普专题片;二是在每年10月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气象科技下乡活动;三是不定期举办气象工作座谈会;四是在日常业务工作中通过手机气象短信和气象电子显示屏进行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如何推进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发展,让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在推动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气象服务效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河池市气象局以山歌为载体开展气象科普宣传的工作实践和做法值得参考与借鉴。

1建立以山歌为载体的气象科普宣传新模式

在河池乃至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山歌以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忆等独特的魅力深得公众的喜爱。广西河池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在民间素有以山歌来歌颂日常生产生活的习俗与传统。因此,2010年以来,河池市气象局紧密结合具有本地特色的山歌文化,用山歌这一独特的宣传方式开展气象科学普及工作。

1.1气象山歌队伍建设

2010年起,河池市气象局通过对本部门20多位气象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山歌文化艺术的集中培训,组建了一支气象知识山歌传唱队伍。他们既是气象科普工作的主力军,也是气象山歌传唱的领头羊。此外,为激发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还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召集了近20位热爱山歌艺术的山歌手,对他们进行比较系统的气象科学知识培训,并从中壮大气象山歌传唱队伍。

1.2 举办气象山歌会,把深奥的气象科学知识通俗易懂地传播到河池社会民众之中

2010年5月11日晚,由河池市气象局、河池市科协及宜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气象科学知识进农村山歌会”在宜州市北牙乡网山屯举行。山歌会以当地农民山歌手与气象山歌手对唱的方式进行。“自古农民住乡村,犁田播种五谷生;懂得耕耘就算了,还学气象做哪门?”,“农民辛苦种粮棉,风调雨顺得丰年;若是旱涝就减产,气象农业两相连” ……。在一问一答的气象山歌声中,赢得了台下近千名观众阵阵掌声的同时,让农民朋友领悟了气象与农业的关系与基本原理。一场“气象知识进社区山歌演唱会”于2011年3月22日晚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族广场举行。“近些年来好古怪,老天好像疯起来;天旱裂断大田坎,落雨水泡到阳台。”“人类活动太夸张,污水废气难收场;天上云层受影响,所以气候就反常。”……。通过当地社区山歌手与气象山歌手的擂台赛歌方式,向在场观众诠释了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1.3 政府扶持、企业赞助,山歌助力普及气象科学知识。

“巴马县城摆歌台,望见歌友站一排;好比打牌先摸底,问你是从哪里来?”,“我们几个住河池,单位就是气象局;科普宣传到巴马,防灾减灾是主题。” 一场“气象知识进机关演唱会” 于2011年8月23日晚在巴马县寿乡广场拉开序幕。山歌音绕的寿乡广场歌台下前来观看的群众络绎不绝、人头攒动。其中穿插的气象知识问答,更掀起了晚会的。本台山歌会,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给予2万元的活动补助经费,巴马长寿老酒等三家企业为活动冠名赞助10万元。开辟了我市气象科普活动与当地政府扶持和市场投入有机结合的先例,为我市气象科普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2年9月27日晚,“河池市十月科普大行动启动仪式暨气象知识进企业山歌赛”在河池市文化广场举行。这是气象山歌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交融,给广大群众带来一场气象科普知识的视听盛宴,进一步营造了山歌宣传气象科普的浓厚氛围。本次山歌赛吸引了众多商家和企业的积极赞助参与,再一次欣开了社会各界投入气象科普工作的热潮。

1.4气象山歌促进气象科普的互动性和传播力度

采用山歌这种群众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形式作气象科普宣传活动,一改过去从事气象科普宣传所采取的由高到低的单向传输方式,不注重社会公众的参与,导致社会公众对于传播的气象知识只能被动接受,缺乏主动选择和判断能力的缺点,激发了社会公众的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热情,极大地提高了气象科普的针对性、实效性。目前,所录制的数千张气象山歌会DVD视频歌碟,正在承载着气象科普宣传使命于河池社会民众中唱响。以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山歌这种独特的方式进行气象科普宣传是气象科普宣传形式的重要补充和良好途经。

1.5气象科普知识山歌的收集、整理和编写

在开展气象知识山歌“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的科普实践活动中,不但增强了气象科技工作者自身钻研气象业务科学知识,而且提高自身对气象科普的技能和认知能力。同时激发了社会各阶层对气象山歌文化艺术的热爱和积极参与热情。培养出一支气象山歌编创队伍,通过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最终收集、整理、编写出较为系统的、具有针对性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气象科普山歌作品。《中国气象山歌》的出版发行,是以山歌为载体开展气象科普宣传系列活动的硕果。

2 河池气象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气象科普队伍依然薄弱

一方面从事气象科普宣传的人员都是日常业务岗位上的气象科技工作者,导致他们投入气象科普工作的精力非常有限,部分人员对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从事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人员都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科普知识普及方面的教育培训,导致科普宣传的作用和效果明显不足。

2.2气象科普活动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河池市气象台自2004年成为“广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以来,已然成为每年一次接待在校中小学生接受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和认知的重要窗口。但目前尚没有建立专用的气象科普场馆,同学们每次前来参观学习只能听、看,无法提供给学生一个亲自实践和体验的操作平台(比如气温、降水量的观测等)。此外,通过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或其他手段和方式进行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的平台都没有得以建立和完善,严重制约气象科普工作的常态化开展。

2.3气象科普的社会参与度不高

气象科普的对象涵盖社会各行业,但多年来我市的气象科普活动与各有关单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互动不足,大多处于单干的被动局面,致使气象科普宣传的广度和深度都陷入了“瓶颈”问题。

2.4气象科普的经费支撑不足

河池气象科普工作尚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无论是气象部门内部还是各级政府的投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气象科普工作的推进与发展。

2.5气象科普的互动性不高

河池气象科普宣传由高到低的单向传输方式依然无法得到改观,导致了社会公众对于传播的气象知识只能被动接受,缺乏主动选择和判断的能力,不能激发社会公众的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气象科普的实效性。

3 对策与建议

3.1强化气象科普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气象科普队伍,一是从在职气象科技人员中筛选,按照个人自愿与组织确认相结合的办法,将那些有专长、有热情、有志向的气象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气象科技人员,充实到气象科普队伍中来;二是有计划地对从事气象科普工作的人员选派到相关高等学校或培训机构进行科普教育技能培训;三是从已退休的气象专家中挑选,把一些曾经为气象科普工作做出贡献的老专家充实到气象科普队伍中来,既发挥出他们的余热,又能壮大气象科普队伍。

3.2建立和完善气象科普平台

河池市气象台继2004年6月成为“广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之后。2012年10月被中国气象局命名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前不久申报的广西自治区科技厅项目《河池市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已获得立项支持。因此,首先应以此为契机,力争在河池市气象探测中心建立起气象科普场馆,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为广大青少年搭建一个功能较为齐全的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二是要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现有的《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气象信息网站、气象电子显示屏作为气象科普宣传的补充平台;三是要联合地方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部门,开辟气象科普专题节目、专版,借助于部门力量搭建气象科普宣传平台;四是在目前的各乡镇气象信息站周边搭建气象科普宣传长廊、墙报或展板,让气象科普宣传能够走村入户。

3.3强化政府引导、部门联合开展气象科普工作

加强与地方科协的联系,通过地方科协牵头,达成与其他部门学会、协会的沟通与合作,采取联动的方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如:分别与河池市医学会、河池市林学会、河池市水产畜牧学会等联合开展相关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通过部门之间的合作参与,提高气象科普向社会各阶层的渗透力。

3.4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确保气象科普经费投入

首先,气象科普具有公益性特点,需要各级政府在经费上给予扶持,以确保公益性气象科普活动的正常开展;其次是吸收社会公益基金,根据“费用分担”原则,鼓励项目执行机构从企业、民间基金会等其他社会渠道筹集经费,建立起企业、民间基金会出资赞助的气象科普运行机制;另外,应推进气象科普的产业化发展,其中包括气象科普投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多层次、气象科普管理体系企业化、气象科普经费模式市场化。努力实现政府的财政投入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不断推进气象科普事业的发展。

3.5 增强气象科普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气象科普的目的是为使人适应气候变化等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的频繁发生,趋利避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气象科普的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气象科普关系到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公民既是气象科普的受益者又是气象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因此,气象科普工作只有改由原来的单向传输方式转变为双向交流的互动方式来进行,才能提高其工作的时效性。

4 结论

1)气象科普工作的主角是气象科技人员,调动广大气象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气象科普事业,加强气象科普自身队伍组织建设,是气象科普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气象科普的对象涵盖全社会,鼓励社会各阶层的志愿者热衷参与气象科普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与合作,是气象科普工作得以向社会化扩展的保证;

2)气象科普工作须要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并紧跟时代和气象事业的发展步伐,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和公众对气象科学知识的现实需求。无论是气象科普的内容、宣传方式、方法、途径和手段都需要不断地加以实践和创新,这是气象科普工作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3)科普的社会化、科普的市场化和科普的现代化是科学普及的三个明显特征。气象科普工作也不例外,只要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来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使气象科普工作走上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王建刚.西部边远地区发展气象科普工作的方法与途径[J].气象软科学,2006(2):87-91.

[2]吴云荣.气象科普社会化若干问题的研究.江苏公众科技网,2010.

[3]李成芳.我国科普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2003,3.

第9篇: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经济一直持续高速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在被不断地拉大。本文以重庆为实践,析其城乡收入差距,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出;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统筹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282

1相关文献综述

(1)城乡收入差距文献综述。陈宗胜、周云波从产业结构转换角度考虑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别。刘文勇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其原因:一是非均衡发展战略惯性的推动;二是政府对农副产品价格的控制;三是农村居民承受不合理的税费负担;四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封闭。

(2)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文献综述。陶然,刘明兴认为中国地方财政体系有着严重的城市倾向,而且地方财政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地方财政的独立程度。陈安平、杜金沛认为目前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正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是一个重要方面因素。采用实证说明:倾向于农业投入以及科教文卫支出增加的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才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财政收入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机制

(1)庇古的收入转移理论。庇古所著《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收入均等化理论”。理论认为:一是经济福利的大小取决于国民收入的多少及分配;二是把收入从相对富裕的人转给相对贫穷而具有同样性格的人,一定能增加满足的总量;三是收入转移需要用自愿转移和强制转移;四是收入转移即富人收入的减少和穷人收入的增多应与国民收入的增加相一致。

(2)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力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技能与知识的提高。

(3)凯恩斯的财政支出理论。凯恩斯认为财政政策的责任在于保证经济社会处于持续增长的、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3重庆现状分析

从数据可获得性与完整性出发,本文选取城乡收入比与恩格尔系数作为城乡收入比的测度指标。

(1)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收入比是由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是一个正向指标,即比值越大,反应城乡收入差距在扩大。

(2)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1985—2012年期间,城市与农村恩格尔系数总体上产线下降趋势,说明在此期间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都在增长。城市与农村恩格尔系数之差,这说明农村食物支出占总金额支出这一比例要比城镇大得多,说明仍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且近几年有缩小趋势。

4重庆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理论与实证

4.1支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

财政支农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要手段,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资金投入优惠政策和制度建设。

为了验证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本文选择1998—2012年的数据,建立模型。

模型检验:财政教育支出解释了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97.3%,模型整体对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模型说明当财政支农支出每增长1亿元,平均说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总额将增长2.2亿元。

经过上述实证,可知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提高有着显著地正向存进作用。同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不明显或者存在直接联系,所以增加财政支农支出,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4.2教育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

财政教育支出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为目标,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为了验证财政教育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本文选择1998—2012年的数据,其中被解释变量为Y,即重庆城乡收入差额。解释变量为X,即财政教育支出总额。并建立Y对X的回归模型。

模型检验,说明教育支出解释了城乡收入差距的97.1%,模型整体对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

通过实证可知,城乡收入差距与财政教育支出存在正相关性。反映了随着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会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这与上述理论分析不符合。这并不代表财政教育支出越少越好,应该从财政支出结构、教育资源分布、教育投资回报率等方面来考虑提高教育支出效率,而不能仅从教育支出总量加以限制。

4.3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

为了验证财政教育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本文选择1998—2012年的数据,建立模型回归。

社会保障支出解释了城乡收入差距的79.34%。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相关性,即从模型结论上看随着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大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层面上,社会保障支出是救济社会特殊群体,缩小城乡差距。但实际上由于存在二元经济中,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差异,将会进一步有失公平,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所以仍需要社会保障支出缩小差距,但应该更需实现城乡社会保障救济无差异。

5重庆财政支出问题及相关措施

5.1重庆财政支出所存在问题

(1)财政支农支出比重过低。(2)城乡财政教育支出回报率差异过大。(3)社会保障支付体系不完善。

5.2对策建议

(1)提高财政支农支出比重。加大财政支出度,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政策性补贴支出等。促进重庆农业现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缩小城乡教育支出回报率差异。一方面通过教育支出加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扩大农村基础教育设施,优化教育环境,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完善社会保障支付体系。优化重庆社会保障支付结构,增加对农村支付比例。同时还应以户籍制度改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突破口。户籍制度的改革将伴随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一系列配套制度重新建立或者完善,真正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陈宗胜,周云波.城镇居民收入差别及制约其变动的某些因素——就天津市城镇居民家户特征的影响进行的一些讨论[J].经济学(季刊),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