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事业也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近年来,我国的新闻学专业教育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1997年以前,新闻学属于二级学科的范畴。但是,在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就将新闻传播由二级学科调整到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也自此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专业。新闻传播学教育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也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确认。以新闻传播为专业的在校学生也已突破了10万。20世纪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也飞速发展。[1]

二、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在我们为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着眼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就业问题。尽管新闻传播事业在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不断壮大,但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并没有较大的优势。在人才市场中,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似乎出现了一种“供过于求”的现象。目前,我国院校中平均每年有3.3万余新闻专业毕业生。但是,从全国范围内看,新闻专业学生中的应用型人才十分短缺。新闻传媒业需要的是具备人文知识、新闻编辑出版能力,且能掌握现代化传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由于我国当前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划分不够细,所以导致了大多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无法适应新闻传媒业的需求。在人才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生拿着一张成绩单和一大叠的证书,却无法从中脱颖而出。“就业难”也成了新闻传播专业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闻传媒业对人才的需求比例也逐渐增加。而要培养满足当前新闻传媒业需求的人才,我们决不能将传统的教育模式生搬硬造过来,而应该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出理性的调整。

1、创新办学理念

自从我国加入WTO,新闻传媒业的竞争就愈发激烈。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作用下,各传媒都开始面向世界,迎接来自全球的传媒挑战。新闻传播的竞争超过了国与国的界限。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已无法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新闻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在办学之前,我们应该正确理清办学的目标,确定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方向。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的不足之处,更新新闻课程内容,对教育方案进行发展创新。[2]

2、完善学科设置

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应该完善新闻专业的学科设置。新闻传媒工作者每天处理的事情包罗万象,旁及天文、地理,因此,新闻传媒工作者应该是一名杂家,对文学、科学、农学、经济学等等各个方面都进行涉猎。在传统的新闻传媒中,传媒工作者的工作往往分得很清,编辑的管编辑,写稿的管写稿,印刷的管印刷,可以说是泾渭分明,但是在现在的新闻传媒工作中,则一定要实现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与现代网络知识的结合。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设置新闻传播知识的课程,还要设置人文知识的课程、多媒体技术课程等。新闻传播专业应该打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格局,紧跟时代潮流,面对社会的一系列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给新闻传媒业带来勃勃生机。

3、重视实践教学

在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中,最缺乏的一点就是实践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只强调写作技巧、语言运用,却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谓的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流于形式。我们应该摈弃这样的传统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鼓励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利用微博、博客、论坛等现有平台,踏出新闻传播的第一步。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一部作品,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顺利踏入新闻传播业做准备。在鼓励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体验真正的生活,积累社会经验,从经历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涵养。

4、注意市场动向

为了培养适应时展的人才,我们应该关注市场的动向,换句话说,就是了解当今的新闻传播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过程中,了解传媒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才能创新新闻传播的教育思路。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不能只埋头于手头上的资料,而应该着眼于世界,关注新闻传播业的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应该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应该深刻意识到人才培养应该具有周期性,以变应变,走“活”新闻传播教育这盘棋。[3]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闻传播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为了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我们应该走好每一步棋,从办学理念、课程设计乃至社会需求各个方面入手,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教育方案做出理性的思考。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策略方案。

参考文献:

[1]赵玉明,庞亮.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的跨越——近十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新进展评述[J].现代传播,2008(5).

[2]邹华,封延之.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06).

第2篇: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 基层新闻传播人才 培养策略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使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传媒的联系更加紧密,如今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与能源一样的重要资源。不仅如此,信息传播逐步由专业化走向普及化,一般的基层组织甚至一些个体经营者也可以申请建立自己的网站及其它自媒体。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我国基层的传媒需求不断增加,如居民社区、企业、农村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传媒,这些基层传媒需要高校新闻专业为其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面向基层组织培养新闻传播类应用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基层新闻人才需求变化

媒介的融合改变了传媒自身的生态链条,使媒介内容传播与传播技术粘合度增加。基层组织原有的广播、报刊、电视等单个媒介形态逐步融合到网络,媒介的壁垒逐渐消失了,于是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知识结构由专业化转向立体化。过去传统大众传媒占据主导地位,传媒机构所需新闻人才的知识结构呈现专业化的特点,即传统新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以纸媒采编为主、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广播电视采编制作为主,知识结构以新闻传播专业理论知识、采访写作知识、编辑常识等基本专业知识为主体,且媒介特征突出。但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泛化,每一个个体或终端都可能成为传者,基层组织无论是规模大的组织还是规模小的单位,大都有一个自己的网站,有的组织还有内部的报刊、广播等媒体,这些媒介信息最终都在网站上显示出来,因此,各基层组织内部有限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必须是既具备各种媒体采写编知识,而且还掌握一定数字技术,有跨媒体、跨学科知识的立体结构的新型人才。

(二)人才能力结构由单一化转向全媒体化。媒介融合并不是传统媒介的消失,只是介质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报刊书籍等媒体由单一的纸质形态,发展为既保留原纸形态又有电子报纸杂志和书籍的新形态。因此,在融合媒介背景下,基层组织所需要的新闻传播类人才,还必须具备跨媒体采写编的能力,全流程、一体化的实践操作能力,比如既有一定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好的使用录音、摄影、摄像设备录制拍摄较高质量音频、画面和视频,并编辑这些音频、画面和视频的能力。因此,媒介融合时代,基层所需新闻传播人才的往往是一个“多面手”,能力结构呈现全媒体化的趋向。

(三)人才非智力因素显性化。一个基层组织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往往兼有多项职责,不仅要做好新闻信息的对内对外传播,还兼有办公室的秘书事务,危机公关等多项事务。上传下达、内联外引的工作性质,要求工作者既熟悉新闻传播业务,又具备一定的行业常识或专识;既要在内处理好上下级、中高低层关系,还要与各种上级领导机关、相关业务部门和大众传媒建立广泛的联系;既要做好日常宣传工作,还要能够危机公关。这些复杂的事务处理要求基层新闻传播人才具备良好的非智力条件,这些非智力因素,需要高校开设一定的专门课程,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开展一些专业化训练,以胜任将来的基层工作。

二.当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积极应对的措施与不足

新闻传播类专业最近十年得到迅速发展,不仅部属院校设立专门院系,而且地方院校也开设相关专业班。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适应时代需求,有的院校开设了大众传播和摄影摄像专业。随着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增加,各高校对新闻传播类教学改革研究也在发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一)新闻传播课程设置改革研究,如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倪万、许维江、唐子恒主持的“数字化时代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研究”等;

(二)新闻传播类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研究,如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与管理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新闻理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系统化训练研究”,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复合型模式研究”,三峡大学“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多维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三)新闻传播类专业跨学科教学研究,如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导向、文工交叉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研究及实践”。

但上述教学改革研究与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新闻人才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尤其是面向基层的企业新闻传播和企业文化传播、城市社区新闻传播、乡镇村新闻传播等方面没有涉及。

三.融合媒介背景下基层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面向基层组织培养新型新闻传播类应用人才,地方高校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地方高校可以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情,增强专业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特色性,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在面向基层组织培养新型新闻传播类应用人才的过程中,各地方高校新闻专业教学要立足地区实际,尤其要考虑学生将来更多到基层工作的具体情况,转变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思路和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拓宽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思路

近年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发展迅速,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学校,也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独立学院,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所有新闻传播院系的人才培养思路和目标的表述大同小异: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从事报刊、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节目制作与管理的人员;培养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培养网络和新媒体需要的栏目策划与编辑人员。人才就业去向也主要面向各级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音像出版、文艺团体及其他单位。这样的思路和目标既没有各自特色,也没有区分人才层次,都顺着培养专业新闻人才的思路,以专业新闻机构就业为目标。且不说专业新闻机构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才(全国具有新闻从业资格的人员总共20万左右,而目前全国新闻传播专业在校生就有10之多),即使如此,也要考虑广大基层组织日益增加的新闻传播人才需求,拓宽就业出口。因此,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应该适应基层社会、经济、生活发展需求,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新闻学基本理论和现代传媒的全面知识和技能,以及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面向基层组织培养一批有志于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型人才。

基于这样的新思路,高校面向基层组织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理念也应相应更新,即要体现以尊重个性的人才培养规格为依归,以大传媒全流程的课程教学为平台,以现代教育科学为手段的“创新、实用”理念;在教育与教学中坚持“三并重一结合”,即人文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并重,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并重,新闻传播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校外实践结合。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强化人文科学通识和专业修读方向教育,增加基层新闻传播实务选修方向,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未来发展潜力。

(二)建立动态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大多以新闻专业领域的分工来划分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基本照搬著名新闻传播院系。这种传统课程体系由于媒介壁垒分明,专业划分过细,很难适应媒体融合的趋势。因此,基于基层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需要突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媒介融合的实际需要,体现基层组织新闻信息传播工作的实际需要,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有利于培养基层所需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多面手”。

首先要建立动态的专业课程体系,即先按专业类别设置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素质类、新闻类、传播类、创新类课程等;再将每类别细分成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其中基础性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基础知识模块,具有“奠基性”作用,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新闻史、新闻采访写作学、新闻评论等,即使是这样的基础课程,也应该根据融合媒介背景下新闻实务的变化和基层新闻信息传播工作的实际,适时主动调整。比如传统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将新闻业务里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分开设立的课程体系,客观上造成了学校教育与新闻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的采编、写作、评论只是连接新闻业务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它们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在融合媒介背景下采写编评已是一个互动的流程,应该在对这些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建立较为系统、科学的新闻实务通论模块课程。

动态性课程具有开放性、现实性、前沿性的特点,包括专业方向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如新媒体方向、广播电视方向、企业传播方向等,技能实践课程包括报纸采编制作、电子杂志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网站开发制作等技能模块,这两类课程往往可以分设若干贴近现实需要、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模块,这些课程是新闻专业基础课程的延伸,具有“延展性”作用。

按类设置专业课程既能保证课程模块的相对稳定性,也有利于经验累积和学科发展;分设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实践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充分体现新闻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时代要求,满足各个层面和组织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按照模块设置的动态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培养“多面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养成基本专业新闻素养、熟悉多种媒介操作技能,从而更灵活地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基层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

(三)构建融合性实践教学平台

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技术主义主导的当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该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结合媒介形态变化进行重构和再造,要突破传统的专业局限,以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调整或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构建教学实融合性的新平台。该平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实验、实习平台,是融合了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多种媒体模拟训练的融合性教学平台。其融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论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采、写、编、制作全流程的融合,以及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这种融合性具体落实在每一门课程中就表现为,将每门课程教学划分为知识学习和实践两个模块,各个课程作为一个单元最终构建成为融合性教学系统,各个单元之间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流程的衔接。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教育的基础性实验设施,能让更多的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在仿真或真实的媒体环境中进行,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而且这种实践教学平台应该是开放式的,可以与主流新闻机构和前沿科技企业携手共建,将前沿技术、能力要求等引入教学,建设成为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模拟职场团队按周期运作,全流程体验新闻实务职业岗位工作。这种实践教学平台有利于学生在迅速、直观地掌握相关技能的同时增长社会竞争与合作能力,有助于新闻人才培养的方法既合乎高校教学规律又合乎媒体的生产规律。

融合性实践教学平台还有助于高校培养基层新闻传播人才。比如让学生承担校内的信息传播沟通工作,将校内新闻传播资源整合为可供学生学与做的“传媒集团”;立足本地资源建立实训基地,选择社区、企业和农村等典型基地建立实践教学网络。

面向基层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最终目的是促进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朝着更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基层的方向发展。面向地方基层教学,可以让地方院校立足本地及时反馈人才信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第3篇: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全媒体下的传媒专业教育现状

全媒体是指涵盖了所有传播媒介,同时又融合了过去单一传播媒介所未能达到的领域,由单一的媒介运营方式衍生出诸多的媒体运作范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改变,源于以下两个层面的冲击:一是整个传媒领域的准入门槛降低,当用手机便可以完成现场连线、网络直播报道时,技术层面的壁垒已经不复存在;二是媒介融合趋势不断加深,跨越多种媒介形式的传播方式已然成为新的潮流,不可避免地对传统传媒教育领域形成冲击。为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传媒教育改革应当且必须顺应媒体发展的内在规律,立足于新的媒介生态,从培养适用性强、专业层次高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创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再造教学流程,革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从人才培养规模来看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新闻传媒事业飞速发展而人才缺乏的背景下,我国大学开始扩招。只用了几年时间,综合类大学、理工类大学、师范类大学、艺术类院校、民办院校、独立院校等,都出现了类似于播音主持、广电编导、动漫设计等传媒类相关专业,因此,使得我国传媒专业的二级学院,从以往的几个院系变成数百个,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办学的混乱无序状态。短短几年之后,大量的传媒专业毕业生集中涌入有限的就业市场。正规的报刊、广播电台很快人员饱和。在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状况下,许多学校的传媒专业沦为“鸡肋专业”,更谈不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由于各地盲目开设传媒专业,而传媒行业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加之中文、历史、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法律等专业的可替代性,导致传媒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新闻传播专业已出现在就业困难专业排行榜上。

从人才培养素质来看 由于大部分传媒专业学生是以艺考生的渠道入学的,其文化课分数要求相对较低,加之良莠不齐的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传媒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每到毕业求职季,传媒专业学生在笔试和面试中,成绩普遍不及中文、历史、政治、金融、法律等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认为,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经渐渐地背离了新闻学专业的实际价值。新闻专业或传播学专业远远没有使学生准备好认识与理解世界的能力。“在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更关注各种吸引眼球和注意力的技巧,而没有学会全面、真实、公正地报道,并保持其科学可信度。由于多数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没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安排,他们在学识上没有准备好报道复杂的现实世界,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不知道到哪里寻找知情和权威的信源,也很难知道声称与核实、推论与证据、偏见与公平、伪科学与科学、非知情人和知情人的区别。”这一现象,值得所有传媒教育工作者反思。

从人才培养教学来看 目前,国内开设传媒类专业的院校,多数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理论化”特征。如:编辑出版专业主要以平面图书、杂志排版、编校、发行来设置课程;广播电视专业以电视艺术理论、纪录片理论等理论性课程为主干,缺乏学科交叉与创新,轻视主干课程与通识课程之间的联系,导致传媒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当前,除了极个别国内顶尖的传媒学府可以依托自身地缘优势及媒体资源向学生提供较多的进入一线媒体的实践机会外,国内多数开设传媒类专业的高校,并不具备让学生进入真正的媒体、感知多样的媒体、理解什么是媒体的条件与环境。在全媒体形态不断深入的今天,传媒人才需求的领域、层次、类型皆发生巨变,5年前媒体所需要的人才,可能5年后就将面临淘汰或转型,但学校传媒教育依然远远跟不上媒体发展的速率。在媒体发展极其迅猛的今天,这种固步自封甚至停滞不前的媒体教育模式将是致命的。

由此可见,我国的传媒专业学科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培养模式,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分析研究国外大学成功经验并为己所用,是我国传媒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讲,国内传媒专业发展应对策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延展学科内容,完善知识结构

基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市场对于传媒复合型人才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知识结构单一、仅具备本学科知识的人注定要被淘汰。比如,美国大部分地区的众多新闻院系非常注重本科阶段学生的通识教育。学生进入校园的第一年,他们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通识教育;学生只有修满相应的学分之后,才能够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修取专业课学分;总学分的设置也偏向于通识课程。由此可看出通识教育在美国院校的重视程度。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的新闻系还推行了双学位教育,以纽约大学为例,学生除取得新闻类的学位之外,还需要取得另外的专业学位。例如,在本科应修满的128个学分中,新闻专业课程所要修取的分数和非新闻专业课程所要修取的学分各占一半。而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本科类学生需要修取的127个学分中,人文社科等通识课程的学分更是占到了63%。专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相当人文底蕴的传媒类人才。新闻媒体、电视台、网媒的工作者往往需要具有五花八门的学科专业知识,他们的传媒技能,则可以在工作中、实践中培养和历练。

我国传媒专业的学生由于自身专业局限,知识面狭窄,反倒处于竞争劣势。这就需要传媒院校在学科内容设置上下功夫,将与一线媒体业务活动联系较紧密的国际政治、社会学、法律、经济、历史等相关背景学科,贯穿于教学内容之中。在具体操作中,可以硬性规定传媒专业学生必须修一门“第二专业”,或者同时修几个学科的课程,在学分达标后才可以毕业;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当适当穿插其他学科内容,“宽口径、厚基础”将是传媒专业学生的理想知识结构。

跟踪媒体步伐,改革教学模式

传媒专业教育主要是以技能教育为主,这意味着,从事传媒教育的教师,并不一定需要有多么高的学历,但是一定要有非常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在授课的同时,可以因地制宜地为学生传道授业。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院是新闻教育界的佼佼者,以硕士层次的新闻教育闻名于世,但是该校全职或兼职的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少之又少,大多是学士或硕士学位。不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美国的传媒教育大多都是“精品教学”。上课人数一般在20人以内,而授课的方式多以研讨的形式为主,教师们讲得比较少。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新闻写作、影视创作等,需要学生结合作品和素材来阐述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学生之间需要展开充分的讨论,任何一个想法都要展现在课堂上,授课教师再对其进行点评和引导。而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如传播理论、电影批评等,学生就需要在课下花费精力,下功夫去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这样一来,课外阅读量非常大。而学校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是看学生自身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因此,像美国的这种传媒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虽然较为辛苦,但这却能使每位学生得到充分关注,并且得到锻炼和成长。

全媒体时代传媒类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社,更大一部分择业空间在互联网、手机、新媒体平台等。目前,国内已经有高校逐步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等新型专业。这类专业的自身定位,有别于传统的新闻传媒教育,着眼点放在未来的传媒空间,这种具有前瞻性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与此同时,硬件条件不充分的院校,可以从主观上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采取更接近实战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

增强校媒合作,提供实战平台

美国的传媒教育领域非常重视与媒体的联系。媒体中不乏有一些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全职教师的人数,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在影视教育领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影视学院充分利用地处好莱坞这一优势,与大型电影公司加强合作,其电影制片专业的兼职教师都是好莱坞的大师级人物或者公司的CEO。美国电影公司的许多新决策,学生甚至先于公司内部人员知道。同样,许多传媒学院对业界也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世界知名的普利策新闻奖就设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该奖项不仅为学院赢得了崇高的社会声誉,也对新闻媒体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也设有密苏里新闻奖,为了增强与业界的联系,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近年来又成立了雷诺兹媒体智囊团,专门为媒体提供智力支持。”

借鉴发达国家高校成功经验,凡是开设传媒专业的国内高校,都应当加强同本地媒体之间的业务合作,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课堂教学一旦与前沿媒体形成多维度的合作,这将会有效促使学生从容地从校园迈向业界媒体,使传媒专业学生基本具备步入业界媒体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学校、媒体双方合作,根据媒体对学生在校所学知识的要求,将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将新课程进行改造与再开发,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进行改正。同时,学校与媒体还可以建立双向考核机制。考核的轴心和桥梁是以专业教师为中心,媒体工作人员与学生建立双向的考核考评机制。大家可通过向学校反馈、双向互评的方式,对彼此工作提出建议与意见。这是一举两得的做法。媒体可结合自身的优势,将理论储备知识提供给媒体和学生,并给予指导性意见;教师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向媒体工作者讲述理论的建议;同时,双方可根据需求及意见,不断调整实习岗位,力求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业务技能。

结束语

在全媒体背景下,传媒教育必须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人才为根本,及时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教育体系,创建全真实践环境下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复合型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有祥.广播电视艺术类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观察与思考[J].现代传播,2012(11):115-119.

[2] 李希光.中国新闻教育走向何方[J].当代传播,2009(2):4-7.

第4篇: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内蒙古大学新闻学专业是经教育部和人民政府批准的全区第一个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形成了较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根据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媒的人才需求取向,确定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理念,具备较强“全媒体意识和技能”,具有较为宽厚的人文与社会知识及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编辑出版行业的法规与政策,熟练各种现代新闻传播手段与技术,能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单位、宣传以及企事业单位、军队等行业与部门,从事新闻宣传、采编策划、书刊编辑、网络策划、管理等工作的全媒体复合型专门人才。由此,确定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点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即始终关注本学科前沿成就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现代新闻理念与全媒体新闻报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修养,实事求是的作风,不断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运用现代数字传播技术,掌握全媒体新闻采编技术,全面提高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二、搭建完善的全媒体实践教学平台

内蒙古大学新闻传播实验中心是自治区级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良好的实验、实践设备。以此为依托,在突出传统新闻传播学与网络技术融合的教学特色的基础上,立足于新媒体发展方向,建成了完善的全媒体实习平台。包括网站平台:内蒙古文化(www.nmgwh.com);电子杂志实习平台:支持数字出版专业学生编辑出版全媒体电子杂志《渴望》,现已连续出刊30期;IPad版电子期刊实验平台:由学生分组制作;电子纸阅读器出版实验平台:由学生分组制作电子书。通过全媒体实验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培养出集采、写、编、录、摄互联网运用和现代设备使用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2013年6月26日,组织学生外出到禾华农牧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移动采编训练,历时三天,全面训练学生移动采编技能。这次采访通过微博、微信、网络即时上传新闻稿件20条,采写编新闻稿件50篇,拍摄图片200余张,拍摄的电视新闻片《希望》,制作图片展板《走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次采访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充分感受到现代企业的发展状貌,同时,也领略了全媒体新闻采访的特点,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意识。2010年,以新闻学系学生社团“鑫源报社”创办的刊物,并获校学联“优秀社团”称号。马强老师指导的“内蒙古大学新闻学官方微博”,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制作的电子杂志《渴望》、新闻学专业学生主办的“内蒙古文化”网站、拍摄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内蒙古大学汉语系建系五十周年专题片》(2009年)、《国旗班的故事》(2012年)、《流流狗的诉说》(2012年)、《深视满洲里》(2013年)在校内外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建立系统的全媒体实验教学模块

新闻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全媒体技术和理念训练,依托新闻实验平台,逐步建成全媒体实验教学模块,培养学生全媒体新闻采制编播能力。

1.报纸模块。

提高学生纸质媒介新闻编辑与策划能力。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应用方正飞腾软件处理数码报刊编辑等业务,利用Photoshop软件加工处理图片,培养学生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专业图像处理等业务流程、步骤以及实践层面应采取的关键技术。

2.广播电视模块。

学生通过了解和掌握先进的影视高清影视多媒体制作手段,培养从事电视新闻节目和访谈节目采制、演播、视音频节目编辑、主持、网络直播等工作的能力。

3.数字出版模块。

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的数字出版教学、实习与科研系统。培养学生较强的数字出版物编辑、设计和制作、能力;熟悉国内外先进数字出版业务系统的运行流程。

4.数码摄影模块。

以室外拍摄、摄影用光布光、彩色胶片扫描等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系统的影像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熟悉国内影像后期制作业务系统的运行流程。应用设备及常用配套软件的安装使用,具备影视多媒体前期采集到后期编辑的相关知识技能。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的摄影课程的教学、实习与科研系统。培养具备专业摄影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在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从事影像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5移动采编模块。

学习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的关键技术,了解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动态追踪报道,深度报道和预警报道的步骤、作用,理解危机管理视域中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的功能和作用,开展全媒体技术演练。

全媒体实验教学模块实施以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获得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学生网络数字传播技术的掌握获得了较大提高,在网络媒体及相关机构就业的学生逐年增加,包括:国际在线、新华网、人民网(英文版)、搜狐、新浪、CCTV内蒙古电视台、公安部网络宣传处等。2009年至今,学生在《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海峡都市报》、中央电视台、搜狐、新浪、《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晨报》、《北方新报》等区内外百余家新闻媒体上发表新闻报道作品近1000余篇,其中报纸260篇,广播电视120余篇,网络编辑稿件近500余篇。2009级新闻学生拍摄的《那年》、《一种念想》、《校园面对面》、《水壶终极转》《止战之殇》、《屌丝男生》在网络传播中引起了较大反响,点击率达到5000以上,2009级新闻班为学院新闻实验中心制作的4部专题片风格迥异,上传至在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的视频网站,如优酷、土豆、YouTube等,供网民分享。

四、建立稳定的多媒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全面贯彻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计划,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自1987年新闻学专业创办以来,内蒙古大学新闻学专业始终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先后与内蒙古地区十多家媒体签订了实践教学合作协议,建立起涵盖内蒙级新闻媒体、盟市级新闻媒体、行业媒体、中央级新闻媒体驻记者站,覆盖平面媒体(报纸、期刊、图书)、电子媒体(电视、广播)、网络媒体(蒙汉文网站)、新媒体(手机报)的立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体系。2012年,与内蒙古电视台合作建成了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内蒙古大学新闻传播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3年在呼和浩特市绿篱摄影沙龙影视公司建立了摄影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新闻传播学专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保障。新闻传播学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近百名实习生提供新闻采编的真实环境,让学生们在新闻实战中了解并掌握新闻媒体运行的基本流程,掌握真实情景下新闻实地采访、写作、编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方面的素养、创新意识和职业精神。2010年以来,新闻学专业学生多次参与内蒙古电视台《蔚蓝的故乡》、《百姓热线》、《都市全接触》、《新闻天天看》等栏目的节目录制。2013年11月13号内蒙古日报社与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合作到包钢集团采访。学生采写消息、通讯、人物专访52篇,拍摄新闻图片近千张。11月22日《内蒙古日报》5版发表教师与学生合作采写的消息《包钢稀土:今年年底将实现稀土工业废水“零排放”》(郭志菊李婧曹敏);12月11日《内蒙古日报》以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的形式,发表《我们眼中的包钢》(视觉版),集中了近10位师生的文字、图片新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开展创新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每个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近四年来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在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内蒙古电视台两大媒体的人员招聘中,几乎每次都招聘了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招聘比例达到30%—40%。这些毕业生经过历练很快成长为媒体中的业务骨干。

五、提升专业品牌效应

内蒙古大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本地区范围内起到了示范作用,且有一定的辐射作用。自治区高校范围内同类专业纷纷来我校观摩,交流经验。20多年来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达始终保持在80%—90%以上。2010年至2013年本科生整体就业率为92.9%,2009年至2013年本科生专业对口率为51.6%。适应现代传媒需求的全媒体人才培养目标,加之系统扎实全面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式,使学生在就业中才显示出独特的优势。2009级数字出版专业学生王超,大三在搜狐视频实习,因经全媒体实践教学培训,很快适应岗位,面试一周后即确定正式录用。2007级新闻班的远辉带着他发表的新闻作品,成功考入大型上市媒体公司光线传媒股份公司工作,并于2013年进入搜狐网总部工作;2006级新闻班的李文明,则凭借他的获奖作品专题片《来时,我们还年轻》在报考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时获得了考官的好评,并考入《内蒙古日报》要闻部,成为一名自治区级的主流媒体记者;2011年新闻系学生的就业范围不断拓宽,2007级新闻班的孟颖靠着优秀的业务能力和大学作品微电影《鹿城故事》的加分,考入光线传媒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光线传媒王牌节目《最佳现场》的主要负责人。还有一批学生进入国家、自治区党政网络管理机关和企事业网络宣传部门。

六、结语

第5篇: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互联网时代;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32-02

一、互联网思维――新闻传播学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

1.媒介融合――无法避免的传媒业发展趋势。自1978年,麻省理工大学的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教授(Nicholas Negroponte)绘制了三个分别代表广播电影产业(Broadcast and Motion Picture Industry)、计算机产业(Computer Industry)、印刷出版产业(Print and Publishing Industry)三个相互交叉的圆环,并提出了“这三个产业正在走向融合这一聚合过程”起,关于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研究就逐渐走进以西方学者为开拓者的全世界相关领域学者视角中。我国关于媒介融合这一议题的研究于本世纪初就有学者触及,并在近几年被更多的学界与业界人士所关注。不仅在学术界,传媒业界也因技术、政策与资本三个主要因素的推动,在现实中进行着媒介融合的行为。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生存受到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媒体的严重挑战。

在Web1.0时代,互联网新闻的内容提供方式主要是依靠平移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构成,以编辑和信息为中心。这一时期,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栏目、报纸电子版对传统媒体发展带来了新的平台。新兴媒体在此时无论从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渠道还是受众数量来说,都无法对传统媒体构成威胁。因此传统媒体进行媒介融合的意愿并不是十分强烈,此时的媒介融合仅表现在内容形态与传播渠道上的初级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终端快速普及,Web2.0时代来临,交互传播是其最基本特征。以微博、微信、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平台,以个人为中心,用户创造内容成为这一时代互联网内容生产的新元素。新兴媒体的传播对象身份由“受众”变成“用户”,它自身带有的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等特性使其快速被广大互联网用户接受。新兴媒体迅速崛起,传统媒体从受众数量、广告收入上都受到严重冲击。在美国,自2009年起就有《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六家主流报纸出版公司申请破产;在欧洲,多家报业巨头遭遇倒闭、重组、裁员等噩运;在中国同样,全国报业零售总量2014年与2013年相比下滑30.5%。不仅仅是报业,全球范围内,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份额都被数字媒体迅速压缩,传统媒体生存受到严重挑战,媒介融合成为无法避免的传媒业发展趋势。

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中,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在传媒机构改革中应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意见》要求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意见》特别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按照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规范管理、确保导向的要求,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意见》提出融合的最终目标:

(1)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2)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3)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并要求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在《意见》通过后,特别是在会上专门就此发表讲话后,无论对于传媒业界还是学界而言,“媒介融合”这一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2.新兴媒体――新闻传播学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面对新闻传播业界媒介融合的现实,以及新兴媒体的发展与逐渐成熟,新闻传播学教育同样面对着不小的挑战。

从学生就业选择来看,由于传统媒体的经营活动,特别是传统媒体中的传统新闻编辑部门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而新兴媒体从机构数量、机构规模、营业收入等方面发展迅速。因此,新兴媒体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较好的就业选择方向。而在传统媒体内部,由于媒介融合的现实,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成立了独立的新兴媒体部门或全媒体部门,它们同样是学生就业的一大选择。因此,对新兴媒体的熟悉,对新传播手段的掌握,甚至对新传播技术的运用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必须攻克的新难题。

从新闻传播教学来看,上文已提到新闻传播业无法避免的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新兴媒体机构和部门是学生就业的一个良好选择,因此为了配合这一新现状,新闻传播教学从教学方式、学科知识结构建构等方面都应做出改变,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培养能融入新一轮传播革命中的优秀新闻传播从业人员。

二、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新兴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做出的变革、媒介融合正在进行时,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这样的现实下,怎样才能实现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创新与突破。从调整后的新闻传播学科设定看来,新闻传播学下的二级学科增设为四个,它们分别是: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从这一设定也可看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面对这些现实,在教学中能有些怎么样的创新与突破呢?笔者认为主要从教学方式和学科知识结构建设这两个主要维度出发,以求有所收获。

1.搭建“自媒体”平台,将新兴媒体带进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从本学校现有的新闻专业开设课程中可看到,除了专门开设的《网络新闻传播》课程外,新闻专业的许多课程内容亦都与时俱进进行了修改,其中都涉及到了关于新兴媒体、互联网等内容。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接触专业课开始,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问题贯穿了学生的整个本科学习阶段。

以笔者的教学为例。笔者在对本科二年级学生进行《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对本科三年级学生进行《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教学时就提出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搭建属于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平台的运行情况将与期末成绩挂钩。根据平台的内容组成、内容、机构设置、影响力等因素作为评分依据。笔者认为这样一个“自媒体”平台的搭建和运行,非常有利于学生生动、深刻地了解与掌握新兴媒体的发展和运行情况,掌握新兴媒体的特殊性,并且可将所学到的所有专业知识在这一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平台的运行贯穿学生的本科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能随时使用的实践场所。在平台运行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还可与专业老师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这对于学生以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经验。

在笔者对学生提出这一建议后,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学生以个人和小组为单位,快速搭建了数个自媒体平台,也有学生将自己已在运行的自媒体平台作为项目提供给笔者。学生与笔者在课后就平台构建、专业知识运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增强了学生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

2.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注重多学科知识的渗透与扩展。面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除了对新闻传播学知识的充分掌握外,学生还应对互联网相关技术、经济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最好能实现实际运用。

而综合性高等学府,无疑给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了庞大的人才资源与实验室资源。如现在最为人们所关注,并被传媒业界十分重视的大数据技术。对大数据技术的了解、思考大数据技术与新闻传播业的结合,甚至对大数据相关工具的运用都是现在的新闻传播业者应掌握的问题。而笔者所在高校也于2014年成立了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因此,在新闻学课程设置中,除了核心部分的新闻传播业务、新闻理论的设置外,可利用这一资源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更加丰富。同样经济科学的渗透对学生面对互联网时代的传媒现状也十分必要。

第6篇: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经济新闻人才 培养 锻造

何谓“经济新闻人才”

经济新闻人才是指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进行报道的人才。经济新闻除具有新闻本身的真实、新鲜、及时的基本特点外,还有着自身的个性鲜明的特点,如较强的专业性、政策指导性、服务实用性、相对保密性、前瞻性。因此,经济新闻人才应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与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以经济与新闻为主的多学科知识背景;具有宏观意识与思维创新的品质,以及理性把握与感性传达的表述能力。

作为经济新闻人才,不仅必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的政策法规,而且必须掌握比较系统的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具备独有的经济新闻采编能力。就学科知识而言,经济新闻是经济管理学科与新闻学科之间的契合点。就学过、研究过经济新闻的人而言,经济新闻人才是一般新闻学课程与经济新闻类课程相衔接的人才。

经济新闻人才的培养

专业教育。目前培养经济新闻人才最主要的问题是经济和新闻两张皮,理论和实践脱节,正因为如此,尽管中国目前有很多所高校开设了经济新闻专业(方向),但是新闻媒体内部缺乏经济新闻人才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要想培养出真正的经济新闻人才,融合型的专业师资是极其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师资”指的是教师既懂经济学理论,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然而这样的师资,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所以要想办好经济新闻专业(方向),就要对现有的师资进行强化培训,例如:选派新闻学教师出国进修;选派教师到经济新闻媒体挂职工作;将经济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办学模式等。这样教师的水平达到了,学生就能够受到专业性教育,从而培养出出色的经济新闻人才。

专业培养。经济类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大众媒体日渐“经济化”,加上新兴的网络媒体以及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的资源整合与产品创新,使得社会紧缺具有经济管理能力与新闻报道能力的经济新闻人才。为此,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开设了经济新闻专业(方向)。在专业培养方面,一方面必须使培养出的经济新闻人才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并且熟悉我国新闻宣传的政策法规,掌握比较系统的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另一方面,经济新闻人才应具备经营传媒产品的能力以及国际化的视野,应了解传媒产业链、资本运作的基本规则,懂得新型媒体,如网络、数字电视等的运营知识,能基本应对跨国传媒集团进入中国后的媒介资源整合的需求。再者,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在市场竞争和日常公共关系维护中,需要大批量的企业新闻策划人才与传媒公关人才。这也正是“复合型”经济新闻人才的标准。

培养模式。对于培养模式,绝不能走传统经济新闻人才培养之路,培养目标必须明晰化。正如南京财经大学新闻系李程骅和李平教授的观点,他们认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的经济新闻人才,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课程设置、课堂教育以及师资结构必须注意避免以下倾向:首先,培养经济新闻人才要避免“泛化”。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办了新闻专业(方向),但为了省事和减少风险,只是把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的课程体系搬了过来,至于师资能否胜任教学、学生将来的就业去向,根本不去论证,这种“泛化”倾向培养的人才与实际需求差距甚大。其次,培养经济新闻人才要避免“软化”。所谓“软化”是指文学化,由于近年来很多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办的新闻院系,基本上是在新闻系的基础上的扩展,无论是学科带头人还是教师,以文学的理念、文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认为新闻教学也就是应用写作,这种倾向导致的结果就是培养出的学生根本不懂新闻的写作范式,甚至用虚构的手法“创作”新闻。再次,培养经济新闻人才要避免“硬化”。所谓“硬化”是指经济院校在制定经济新闻专业的教学规划和培养模式时,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太多,新闻传播类的课程太少,安排到媒体的实践时间更少,结果是学生系统掌握了经济管理知识,却不会把握新闻采访的要领,写不出激情而又通俗的新闻作品,新闻能力欠缺。

经济新闻人才的锻造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闻是非常强调实践的一种职业。美国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的培根博士曾说:“学校鼓励学生通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没有人能否认,记者应当是一个通才,但是不断实践、不断写作是不可替代的。”这就表明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作为经济新闻人才,首先必须对基本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有较深的了解。然后从业人员应当尽量抓住机会和经济学家或者企业的高管进行深度对话,至少应当做到能听懂他们的意思。学生还应当对国内外经济媒体的情况,以及经济新闻的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应该去尽可能多的地方、公司或者政府部门采访,进行实践。另外,还应该尽可能地锻炼经济新闻人才的沟通能力,沟通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和企业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政府官员等专业人士的沟通能力。其次是和编辑的沟通能力。在深入沟通的基础上,寻找最合适的报道方式。同时,还要有能跟受众进行沟通的能力。因为受众很可能不是专业人士,怎样把专业的、深奥的经济现象和知识转化为普通受众能理解的方式,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对新闻写作规律的纯熟运用。

专业与非专业相统一。培养新闻人才还应当做到专业与非专业的统一。以美国为例,美国五大最佳新闻院校的教授,大多有十年以上的媒体工作经历。在美国的新闻传播学教授中,只有17%没有当过记者。那么在经济新闻培养方面,由于美国的很多新闻学教授以前就是资深的新闻从业者,也包括是经济新闻的从业者,因此,他们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机制。他们的课程是把新闻和商业院的课程结合在一起,专业与非专业做到统一,真正形成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偏重于面向社会报道经济新闻。经济新闻人才要面向全社会报道经济,因此要注意受众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报道不仅要做到通俗易懂,而且在兴趣方面要能够吸引受众。因此经济新闻报道应注重简单化、通俗化、细分化、社会化视角,让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也能够看得清楚。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就是如果经济新闻记者本人对相关的理论以及要报道的对象烂熟于心的话,再加上良好的表达能力,那么写出的报道,必然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气韵生动的。真正的大师就是能把复杂的问题通过很浅显的方式,很准确地表达出来。“复杂”就是如果经济新闻记者本身对相关经济学理论和要报道的对象就是懵懵懂懂,要想非常简洁地表达出来,那就很困难了。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的经济新闻,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多面化,课程体系怎样搭建才算合理、科学,经济与新闻的比例还须继续探索,但是传媒格局的快速变革、新兴网络及数字媒体的影响力日渐加大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有责任感的传媒教育管理者和教学人员必须以前瞻的眼光来制定专业教学规划和新闻人才培养战略,不断创新经济新闻人才的培养方案,并将相关措施落到实处。培养出高水平的经济新闻人才,探索出良好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培养出具有交叉性、边缘性与综合性知识结构的经济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蔡雯:《浅谈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人才培养》,《新闻实践》,2004(10)。

2.刘媛:《新闻传播教育骤然升温意味着什么?》,《传媒观察》,2004(5)。

3.李程骅、李平:《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创新》。

4.米万锁:《浅谈经济新闻写作人的培养》。

5.陈力丹:《谈谈当前经济新闻的作用和特点》,《新闻知识》。

6.李良荣等著:《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7篇: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经济新闻学 人才需求 教学改革

“经济新闻学”这门课程最能体现目前财经类院校经济新闻专业的特色。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架起新闻与经济之间的桥梁,培养学生从新闻的视角看待经济领域的变化,培养学生能够按照新闻生产的内在规律报道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决策方面最新事实和情况。简言之,作为经济新闻专业核心课程的经济新闻学,其课程定位就是解决新闻与经济的融合问题。本文试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经济新闻学的课程教学进行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经济新闻人才的供需矛盾促使经济新闻学的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的专业经济新闻媒体的数量和综合类媒体的经济内容都呈扩张之势,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媒体工作者大幅增长。但是高质量的经济新闻供给仍然匮乏。《财经》杂志原主编胡舒立曾坦言:“中国经济新闻报道的整体水平,难以跟上中国经济改革的步伐”。媒体迫切需要高水平的经济新闻报道人才,这个人员数量在整个媒体从业人员的占比并不高,但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培养时间较长。实践证明,学校的学位教育和媒体的职业培训是经济新闻人才培养的必经过程。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45所财经、商贸类院校开设了新闻学专业,其中80%都明确以经济(财经)新闻为方向。”①作为人才输出的主要机构,高校已经培养的大量的将要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毕业生,但是媒体对学生的接纳程度很低,依旧呼喊人才缺乏。“中国三大财经报——《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曾在5年中只招收不到10名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其余95%均为金融、经济、法学等专业。”②高校经济新闻专业人才数量的高供给不能满足业界的低需求,社会对经济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质疑。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较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对最能体现专业特色的经济新闻学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恰当地运用用经济的眼光看新闻,用新闻的方式表现经济变化,将经济与新闻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受众对经济新闻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人文学科属性奠定经济新闻学的教学理念

新闻学归根结底归属于人文学科。所谓人文学科,简言之,就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主题的学科。“当前乃至以往很长一段时间,社会管理者、新闻实务界、包括一部分新闻学者,普遍看重新闻的社会管理功能,注重新闻传播的社会宣传、社会动员及社会控制,并以此要求于新闻教育,这在实质上把新闻学视为社会科学的范畴。”③当然,新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和新闻传播的社会管理功能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在经济新闻报道实践中尤为突出,但我们不能因此淡化或虚置新闻学的人文学科特性,漠视新闻传播的人文精神。一个人文素养缺失的新闻传播者,往往会在经济新闻报道中迷失方向,偏离社会主流价值体系。

经济新闻学的教学理念自然也应当坚守人文学科本质,树立学生客观、公平、全面报道的使命感,引导学生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新闻放在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上,为生产者、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高品质的信息服务。

三、交叉学科特性决定经济新闻学的教学内容

我国目前的经济新闻教育在“新闻+经济”和“经济+新闻”之间徘徊,要么新闻占多一点,要么经济占多一点。新闻与经济之间究竟如何分配,是经济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经济新闻学的讲授是在学生学习了经济学、金融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前提下展开的。因此,“在财经报道的课中,财经知识的出现应该是一个框架、一个体系,而不应该是对财经知识的系统深入阐述,否则其课程开设的价值会等同于经济学课程的重复设置”④。就经济新闻学这门课程来说,应明确定位于将经济与新闻有机融合,解决新闻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公众对经济新闻最典型批评的就是“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传媒行业极为缺乏即通晓经济知识又能熟练采写新闻报道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经济新闻报道应该紧密结合受众的信息需求。《中国证券报》常务副总编辑杜跃进曾提出财经新闻提供的有效信息分为三个层面:基本事实信息;由表及里和由此及彼的解读;影响重大的独家深度报道。经济新闻学的教学内容应该锁定在如何将经济和新闻有机融合起来,而不是单纯的讲经济或新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经济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理论框架下重点讲授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大量的公开信息发现采访线索、确立采访思路,并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大量的面对面的采访,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使经济新闻变得有血有肉,达到增强传播效果的目的;讲授如何通过调查为中小投资人发现和发掘投资机会,如何通过调查区分信息的真伪,避免公众被虚假信息所欺骗,导致经济利益的损失;讲授如何通过利用多种排列组合,用鲜明的对比分析数据,一目了然地揭示问题的实质;讲授如何对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和变化进行分析解读评论等。

四、信息技术拓展经济新闻学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渗透到教育技术的革新之中。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环境。“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已经被一种传统学习模式所控制。指导者是全能的知识传者,他在一学期内尽量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更多学生。新媒介,特别是新特网和万维网已经使得这种传统模式过时了”⑤经济新闻学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教师在课堂上所能讲授的内容极其有限。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学生通常不能深刻理解当前的经济热点事件,自然就抓不到“新闻眼”,更不能做出高质量的新闻。

教师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向学生展示经济新闻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利用社交网络平台搭建的联系,实现线上和线下交流,拓展学习路径和行为半径,分享学习内容和学习体会。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某一个经济热点事件进行深度挖掘,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并利用互动平台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培养学生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参与报道的全过程。

新的信息环境使教师的角色调整为学生研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也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这样,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

五、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指引经济新闻学的课程实践

不可否认,国内新闻传媒类毕业生到媒体单位就业的比例逐渐降低,而经济新闻专业对口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媒体从事经济新闻报道工作的更多的是金融、财政、会计、工商管理类专业背景的毕业生,经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反而很少。据该专业方向的学生反映,经济新闻所涉及的财经知识内容庞杂、过于专业,大部分学生难以真正消化吸收,学生普遍对财经知识一知半解。学生学习的信心不足,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在这情形下,经济新闻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显然难以实现,但是,经济新闻学课程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新闻报道的方法和技巧,它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观察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解读经济决策的素质。这对学生未来从事与经济相关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针对我国的教育资源现状和学生的就业形势,本科毕业生具有强烈的就业需求。因而更具现实意义的目标是,经济新闻专业不仅为不同类型的媒体培养经济新闻记者和编辑,还可以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培养文秘、公关、内刊编排人才。这也正是为数众多的大中型企业需要的人才。

多元化的人才需求给经济新闻学课程实践带来了新思路,这门交叉型课程实践可以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分类别分层次进行。实践的内容既可以包括新闻专业方面的,如经济新闻采写,广播电视经济新闻节目内容制作,网络媒体经济新闻内容编排;还可以是非新闻方面的,如利用自身对事件的敏锐观察能力和客观的表达素养总结企业内部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外部经济形势,创办企业内刊,构架企业网站内容等。学生在实践中可以逐渐明确未来的工作选择和人生目标。

目前,针对经济新闻报道人才极为短缺的现状,各高校已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经济新闻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高。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等国际财经大报的经验,打造一个财经记者通常需要八年,而培养一个政治记者一般需要三年,培养社会新闻记者则只需要一年⑥。国内的经验是至少需要5-8年时间才能培养一个合格的财经记者或编辑。经济新闻报道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机构和媒体机构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只是一个起点。经济新闻学的教学目标是既要为媒体输送未来的新闻专业人才,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客观需求。只有因材施教,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才能使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周立华,《经济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当代传播》,2010(6)

②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战略报告》,2008

③秦志希、杨华,《论新闻学的人文学科基础》,《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6)

④张淑芳,《财经报道教学探索》,《今传媒》,2009(8)

⑤[美]John V Pavlik 著,张军芳译:《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2005:223

⑥祝兴平,《财经记者培养的改进策略》,《中国记者》,2008(2)

第8篇: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1-0110-04

研究背景

1978 年传播学正式传入中国,至今已有 20余年。多年来,中国传播学从推介基本概念,到 1996 年学科地位被国家教委认可,再到 2002 年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分会的成立,传播学在中国由引入普及逐渐走向独立深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早已出现了拓荒者,并开展研究,形成新的学科。随着中国体育事业、传媒事业的发展,以社会发展需要为背景、以学科发展必然趋势为前提,形成了传播学、体育学交叉研究领域的体育传播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还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体育事业管理者、体育产业经营者、体育信息传播者等大量的应用型人才。1985年上海体育学院率先设立了体育新闻写作班, 标志着中国体育新闻教育的诞生。1997年,成都体育学院按照国家招生计划,正式招收体育新闻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首次正式招收这一专业方向研究生,标志着我国体育新闻高层次人才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作为二级学科“新闻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下属的“体育新闻学”硕士点在我国普通高校已初具规模。

体育传媒的巨大发展迫切需要与之适应的体育传播专业教育。因此,对体育传播专门人才(即体育传播主体)的培养和教育就愈发重要。根据调查,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还没有“二级学科传播学”下的“体育传播学”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也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体育传播理论和高级体育传播人才培养体系。2012年初,中国传媒大学在二级学科“传播学”下,增设了“体育传播硕士研究方向”,标志着“体育传播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以此为前提,本研究以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的培养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视角。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阅读相关著作包括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体育学等方面的著作;查阅中国期刊网相关论文60余篇。

2.2 调查访问法

以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状况为调查对象,通过互联网浏览10余所高等学校招生网页,采集信息。访谈传播学界、体育学界、体育传播研究人士共6名,探讨体育传播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获取体育传播学界前沿信息。

2.3 对比研究法

将体育传播学与体育新闻学、传播学、新闻学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选择了体育新闻学与体育传播学的对比;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与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比。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新闻学与体育传播学科之异同

“新闻学更注重过程和制作细节。传播学研究效果,而不注重过程。学传播理论的学生虽然也需要了解传媒,但他们需要了解的主要是结果,是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对公众舆论的影响等,他们不需要了解过程,不需要了解每一条新闻的每一个制作环节。” 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在接受访问时发表了对新闻与传播异同的见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体育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类别,从传播的性质方面说,它和各类内容的新闻一样,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体育新闻同其他新闻相比,又有不同之处。这是由于新闻事实本身的性质以及事物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不同事物的性质不同,其发展规律和特点也就不同。因此,所构成的新闻事实的外部特征也各有差异。体育新闻具有如下特征:发生的规定性(时间、环境、技术的规定性);数字特征(比赛成绩、比赛结果的数字呈现)。

与体育新闻学不同,体育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对体育思想、知识、理论、规则与运动方法、手段、技能、技巧等的衍生和传递,也包括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传递。它不仅涉及到体育界之间通过比赛、互访等形式的交流、传播,同时也有体育事务经营管理中的传播现象,更涉及到体育与大众传媒的相互关系。

体育传播学既是传播学在体育领域的表现和运用,又是体育学在传播学中的延伸和拓展,是传播学和体育学相互渗透的结果。研究体育传播学有助于建立体育传播学的独立理论体系、为体育传播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大众传媒的体育报道实践提供依据。

3.2 体育传播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

新闻学、传播学同样隶属于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我国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本科阶段大多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要核心,博士阶段强调培养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在硕士培养阶段,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却不甚明确,是继续强化本科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或是提升理论学术研究水平?这已成为困扰高校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大问题。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亦是如此。

通过对传播学、体育学培养目标的解读,对比体育新闻学硕士培养目标,我们把体育传播学硕士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体育及传媒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体育理论、传播理论和文化洞察力,适应媒体业界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体育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他们对于现代体育传播现象有职业敏感,并能够利用现代体育传播理论分析体育传播现象;运用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策划、组织和开展各类传播活动,对大众体育传播的相关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3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传播学科的建设现状

3.3.1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传播学(硕士)招生现状

为了解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传播学学科建设现状,笔者通过互联网浏览10余所高等学校招生网页,收集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传播学科建设的现状(见表1)。

在被调查的11所高校中,体育院校6所,综合类院校5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存在于体育院系,招生专业方向主要隶属于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体育传播硕士研究方法是唯一隶属于“传播学”的招生专业,目前招生工作正在准备过程中。

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受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影响很深,奉传统的密苏里、哥伦比亚新闻教育为典范,主要以人文学科为基础。课程设置一方面重视采、写、编、评类的基础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开设大量的新闻传播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据调查,在当前的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之中,所有的体育新闻(传播)专业都将文学基础类和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作为基础主干课程(见表2)。

上述课程仅是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的一部分,但大多数院校都以此类课程作为基础主干课程。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是我国体育类院校中开设体育传播学教学较早的两所院校,其课程设置也相对成熟,可为其他高校体育传播学科的建设提供参考。

3.4 体育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媒介的发展速度、媒介总量、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传播学科学生的就业。目前,我国媒介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为新闻传播学科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些媒介的用人要求也正向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新闻人才转变。无论是国外的媒体实践还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都证明我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已经出现EPS趋势,即Elite-精英性,Popular-大众化,Special-特色、专业性或专门性。因此,如何培养高级体育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4.1 构建“多元化”指导教师队伍,实现多个专业领域指导教师“协作式”培养

从国外研究生发展过程来看,随着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多样化,培养方式也从单一的“研究式”派生出了“专业式”、“教学式”和“协作式”等方式。美国是传播学的发源地,传播学教育质量居世界前列。美国的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注重实务与理论并重。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做硕士论文时,有两名导师,一名来自于新闻学院的导师(媒介工作者),一名来自于他们所选修专业方向的导师。该学院认为通过让业界人员和指导教师一起合作,能够获得最好的教学和指导结果。

体育传播学在高级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协作式”培养模式。组织锻炼“多元化”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既有体育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体育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又有媒介高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协作培养的方式,由多名专业方向的专家共同形成导师小组,协同所修专业的导师,对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

3.4.2 构建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出六大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建设体育传播专业课程,必须凸显体育的专业性特征的要求及当代体育传播的特征要求。围绕体育传播学科的培养目标,提高课程的综合相关程度;确定好公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比例,精简必修课程,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结构。打破学科界限,实行“大学科"教育,加强基础素质、强化专业理论、重视媒体业界实践、实现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的设置。

3.4.3 组建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对22国的新闻教育进行考察之后,提出了传播人才应该具备4个方面的素养: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实践能力是媒介工作者的基本能力,是以上四个方面的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体育传播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将媒体运行与体育传播学科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组建仿真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体育传播学人才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内的概念课、校内媒体工作机会、校外媒体实习机会。实际上,在新闻传播领域,各院校对于“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等等。

体育传播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可参照前人的优秀实践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传播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唯一的,不可忽视体育基础理论、体育传播实践能力的培养。

3.4.4 学界与业界紧密联合,以业界需求为导向,共同培养体育传播人才

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访问时说到:“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今年进校的学生要几年后才进入市场接受检验,我们应当考虑到他们毕业时市场需要什么。我们一方面要倾听传媒业界的意见,同时要自己做判断,根据业界对现状的分析预测他们在未来几年的具体需求”。体育传播学科的产生源于学科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媒体业界的需要是检验体育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学界与业界紧密联合,以业界需求为导向,共同培养体育传播人才”才是体育传播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通过对传播学、体育学培养目标的解读,对比体育新闻学硕士培养目标,我们把体育传播学硕士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体育及传媒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体育理论、传播理论和文化洞察力,适应媒体业界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体育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

4.1.2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存在于体育院系,招生专业方向主要隶属于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体育传播硕士研究方法是唯一隶属于“传播学”的招生专业,目前招生工作正在准备过程中。隶属于二级学科“传播学”下的体育传播学科(硕士)建设刚刚开始,高级体育传播人才的培养仍处于探索状态。

4.1.3 探索高级体育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构建“多元化”指导教师队伍,实现多个专业领域指导教师“协作式”培养;构建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组建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界与业界紧密联合,以业界需求为导向,共同培养体育传播人才。

4.2 建议

4.2.1 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革新。全面整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促生优化效应。

4.2.2 改变学界与业界脱节的培养模式,加强与传播领域的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4.2.3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专业人才的高度培养业界广泛认可的人才品牌。

参考文献:

[1]钟新.英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严格分界――专访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J].国际新闻界,2002(4).

[2]王永盛.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高钢.学界与业界在交流中融合、发展――新闻学者的思考与期待,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三个方向性融合[J].中国记者,2009(3).

第9篇: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笔者认为,在现实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中,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必争论该专业应该上马还是下马。面对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的高考招生易与对口就业难的矛盾,如何通过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定位办学方向,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使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健康发展,是新闻教育界亟待探讨的课题。为此,笔者总结了创建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粗浅认识,借此机会就教于各位同行。

发展背景:媒介融合与文化产业

媒介融合,是2000年左右在发达国家逐渐呈现出来的各种媒介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包括“技术网络化、产品多媒体化、业务融合化、市场一体化、组织整合化,最终体现出来的是媒介产业融合”。由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全球范围内加速了媒介融合的战略进程,“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体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某种流程控制实现资源重整,电视台帮衬报纸,报纸联动网站、网站呼应广播电视,利用各自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

在国内,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如广播、电视、报纸纷纷上网,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相继出现,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合一的战略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此背景下,社会对广播电视类人才的要求突破单一化而呈多样化的趋势,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培养的人才类型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而且,在媒介融合的大势驱动下,特别是近年来数字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以媒介传播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新兴文化业态,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所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的价值在人类创造文明历史和实现人们各自追求的各项生活目标中凸显出来。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所构成的产业链已经形成。”2009年9月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规划强调的八项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就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第七项则是“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因此可以推断,社会公众对广播电视类职业的热衷必将受到这一文化产业振兴走势的影响而持续升温。

这些来自业界学界和政府高层的信息,给开拓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办学思路提供了启示:在媒介融合加速与文化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有了新的变化,为该专业新建本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机遇和创新空间。

培养目标:新闻专才与媒介通才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科,原本面向广播电视机构培养能够从事新闻采访、现场报道、策划编排、节目主持等工作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即新闻专才。这是其得以在新闻传播学科中确立专业门户的基本依据。但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体制的产业化改革,广播电视机构实行制播分离已是大势所趋。这一趋向表明,政府对与社会稳定直接相关的新闻制播的控制不会减少,但广播电视机构因此精兵简政,从而会减少对新闻专才的吸纳量。即有部分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进入电台电视台就业,这是近年已经呈现的严酷现实,也是不容否认的就业趋势。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如果仅以新闻专才作为培养目标,显然不现实。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在媒介融合加速与文化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一专多能型多面手媒介通才的需求量上升。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可以据此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就业去向从电台电视台拓展至报社、杂志社、网络公司;业务岗位从新闻采编拓展至产品制作、广告创意、公关策划;专业领域从新闻传媒拓展至商业传媒、行业传媒、企业传媒;学科视野从传统媒介拓展至新媒介、融媒介、泛媒介。以此广角观照当下的中国,除广播电视业以外,还有出版业、报刊业、电影业、音像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会展业、数码产品制作业、网络传播业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都有运用影像传播技能的业务岗位,因此都有吸纳广播电视类人才的需求和空间。换言之,精通影像传播技能的广播电视类专业的毕业生,就如上世纪精通汉语言文字的中文系毕业生一样是“万金油”,也是当今文化产业格局中的媒介通才。

综上,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应以能力建构为导向,培养能够在各级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媒介和文化传媒领域,从事策划、采访、写作、编导、主持、摄编、制作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人才。简而言之,以培养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新闻专才为主,兼顾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各行的媒介通才。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的课程体系,应该突破传统,大力改革,为这一宽泛的培养目标提供强大的能力支持。

课程体系:学术兼备与能力建构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行必修课三大板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两大平台(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的架构。除公共基础课板块中的课程须按教育部的规定开设以外,其他均是各个专业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可作为空间。本着学术兼备的原则和能力建构的导向,结合本院师资与设备的开课条件,我们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创新设计(见右表):

该课程体系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学术兼备,层次设计分明。梁启超在《学与术》一文中指出:“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严复对“学”与“术”的关系,也有较为明确的分疏,他在其译作《原富》一书的按语中这样认为:“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由此可知,“学理”课程的内涵在于揭示研究对象的因果联系,形成理性认知,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思维方式,赋予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术理”课程则是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有技术技能之意,培养学生灵活娴熟的业务技能,赋予学生必备的就业条件,有利于学生的当下生存。

该课程体系的特点之二,是突出能力建构,模块组合清晰。人的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的体现。据此,我们把基本素质、专业素质、业务素质三大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整合建构为六项能力,在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存发展之间建立了内在关联。在基本素质课程支持建构的两项能力中,政治类5门课程侧重培养积极的与时俱进能力,其他课程侧重培养持续的终身学习能力,皆为满足学生的社会适应需求而设;在专业素质课程支持建构的两项能力中,必修的9门课程侧重培养敏锐的新闻判断能力,其他选修课程侧重培养宽广的社会观察能力,皆为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而设;在业务素质课程支持建构的两项能力中,必修的13门课程侧重培养专业的影像表达能力,其他选修课程侧重培养宽泛的岗位适应能力。皆为满足学生的就业生存需求而设。如此设课目的明确,避免了课程规划的盲目性,直接支持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学特色:媒介产品与模拟实践

在这个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的培养方案中,还安排了体现教学特色的系列实训课程:报纸新闻业务课模拟报纸新闻编辑部制作《先锋报》、电视新闻制作课模拟新闻中心制作《山青新闻》、电视节目制作课模拟电视节目摄制组制作《先锋电视》、数字媒体技术课模拟电子杂志编辑部制作《先锋时空》、网络新闻业务课模拟网站开发技术部制作《先锋网》。这些媒介产品均由学生模拟职场团队按一定的周期运作,教师在课堂上讲评指导,学生分别按评分细则完成课程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