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范文

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企业科技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范文

1 电力企业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由原来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入市场经济,在市场转化过程中,电力系统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展现了全新的活力与生机,成为市场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电力企业发展好坏,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只有全面做好企业管理与创新,才能符合市场,满足发展环境需求。电力企业在市场重组中,企业体制机制模式主要是由发电厂进行电能生产,然后再由输电线路传输到各个变电站,最后经由输电线路传输至配电站,通过配电线路传输至用电单位与家庭,保证人们用电需要。目前来看,针对电力设施修建、生产、收费、维护等组织单位,均为电力企业的一部分,形成综合性强的电力系统,企业系统称之为电力企业。

2 电力企业科技管理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能源不断出现,对电力市场形成冲击,导致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近年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与应用速度加快,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要想有效应对市场,则需要企业内部不断创新,积极应对形势,以更快的创新速度迎接挑战。电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对技术创新也时刻没有放松,当前,电力企业创新机制取得了一定成绩,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获得了较大进步。电力企业作为技术型组织,对科技的关注度较高,所以说,科技项目才是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的实施点,是实现整个行业突破进展的关键,只有全面把握好技术核心要义,才能推进整体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对科技项目不断研究和实践,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为电力企业后续发展奠定较好基础。

3 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电力企业科技管理结构问题

电力企业不断发展,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原来的结构已经完全不适应现展建设,人员结构上分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两大类。作为技术企业,技术人员占据了较多比重,而技术人员也分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技术人员两大类,复杂的人员层次结构,使电力系统管理难度增加。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工作不协调,管理人员对技术人员实际工作不够了解,导致了外行管理内行的现象,使技术人员无法适应管理现状,形成了两层皮的问题,最终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矛盾重重,不利于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发展,阻碍了企业进步。

3.2 科技管理与创新制度冲突问题

电力企业也非常重视科技管理与创新,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经验,前期积累不多,一些制度不符合时代需求,不能有效形成管理效能,达不到管理效果。企业有关制度与现实问题产生冲突。这就直接造成了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发展整体效率低下,比如说,科技管理与创新实施中的项目审批,审批程序多,导致一些项目审批时间超过了项目预期,等审批下来后,项目已经过了最佳实施期,影响了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良性发展。

3.3 科技管理与创新项目发展单一

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项目不足,眼光不宽、发展单一的问题还影响企业创新发展。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容易造成电力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发展缓慢,没有良好的制度保证,后期推进无法进行,造成一些项目中断,项目单一性问题也导致了重复建设,出现的问题较多,技术研究单一性和片面性使项目深度挖掘不足,是电力企业项目发展中的大难题。

3.4 科技管理与创新人才发展计划较弱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核心也是科技管理与创新人才,没有人才则谈不上创新发展,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前提与动力。但是体制机制的影响和其他因素导致电力企业人才结构不稳定,出现了较多的断层。整体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人员年龄大的现象比较普遍,给电力创新带来危机与隐患。

4 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措施

4.1 优化电力企业科技管理结构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创新发展,则需要不断促进电力企业结构转变,通过对企业科技管理结构优化升级,对复杂工作简化处理,全面提高工作效能,对以往不适应新形势的部门进行合并,对人员做好精简分流,通过资源优化配置,达到结构设计合理科学的目标,节约能源,节省开支,确保电力企业快速发展,形成良好的科技管理与创新新机制。

4.2 加强电力企业内部资源利用

电力企业有着自身的良好优势,只有全面认识到企业优势,发挥企业长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我国电力企业当前整体科技管理与创新发展形式较好,机遇较多,但是从外部环境看,不没有充分整合,如果通过对内部优势整合利用,吸引外部力量加入,则对电力企业创新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内部改善是根本出路,营造出良好的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氛围,不断推动电力企业对外竞争能力提升。

4.3 政府部门进行政策激励

要想推动电力企业发展,光靠内部创新动力不足,需要政府推动才能完成,如果单一由企业或个人推动,电力企业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在发展过程中,较多现实困难不能得到解决。政府部门需要发挥职能作用,有意识引导电力企业进行科技管理与创新,针对创新项目出台政策激励和支持,比如税收优惠、项目补贴、项目贷款等等,为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可持续发展。

4.4 加快研究成果落实

我国电力科技研究发展项目较多,成果丰富,一些项目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成果。但是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是需要过程的,影响因素较多,项目不能落地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我国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能力,加快对研究成果市场转化,积极进行研究成果实践与深度合作,不断积累实践研究经验,最终达到成果推进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

4.5 设立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研究平台

?力企业要想不断推动科技管理与创新,则需要加大投入,建立核心平台,针对项目问题不断完善,创新思路,对重点项目、行业负责人进行物质激励和奖励。对项目研究整体平台开放,不断推动项目发展,挖掘项目人才,建设成一个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技术平台。

第2篇: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范文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配电网、管理、时户数

中图分类号: U223文献标识码: A

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包括人民的日常生活对电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对供电的质量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供电企业掀起创新,提出创建“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三好”企业,在企业管理中,从“关注设备”转为“关注客户”的管理理念,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总抓手,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客户的服务质量。由此可见,创新农电管理,创新配网管理,想方设法提高供电可靠性是县级供电企业一大工作重点,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

1影响县级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的原因分析和调查

从1999年开展农城网改造到现在,大部分的县级供电企业的35kV及以上的电网网架日趋完善,变电站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经调查,日前影响县级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10KV配网线路及设备的停电。这停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配电网计划性停电施工时间影响。近几年,国家加大农城改造力度,对县级供电企业农村电网及城镇电网的线路、开关、配电变压器等电网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而且,这农城网改造所设计规划的新通道、新选址绝大多数是沿着旧线路或在旧地址上进行更新改造,在农城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将旧线路停电后才能进行施工。在2012年,灵山县农城网新建设及改造工程项目共186个,共投资915万元,这一年因农城网及电网设备停电性计划检修、施工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停电时户数的达到了26589时户,占全年停电时户数的41.68%。

1.2配电网故障停电次数频繁。在农村,负责广大用户供电任务的主要是10kV配电网。且而,这10kV配电网线路穿山、跨江、过树、进村、入户,所经过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但农村的10kV配电网绝缘化程度不高,科技含量也不是很高,大多数都是采用10-12米水泥杆作为受力支撑,用瓷质的针式绝缘子或悬绝缘子作为绝缘架空铺设,在经历多年的日晒雨淋,热胀冷缩,绝缘老化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故障跳闸停电情况。另外,由于县级供电企业所对配电网管理没有配置专门的人员管理,仅是采用了营配合一的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供电所负责营配工作的人员每个月中,除了抄、核、收以及完成客户报装工程的规划、安装工作外,几乎没有时间管理配电网线路及其设备,只有在故障出现时才忙于查找和处理。因此,10kV配网线路及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在台风雨中频频出现故障。出现这故障的主要有:①因竹林碰线引起10kV线路跳闸或拉路停电;②因配网线路及设备的绝缘老化问题引起10kV线路跳闸或拉路停电;③配电线路上的分段开关(令克)故障引起;④因配电变压器故障引起线路故障停电等。在实际工作统计中,配电网故障停电也是影响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主要原因之一。某个县级供电企业2012年供电可靠性统计中发现配电网故障停电共占了14852时户数,占全年停电时户数的23.28%。

1.3配电线路上的令克(刀闸)操作原因。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管辖的10kV配电线路分段开关大部分还是分段令克。出于安全操作考虑,一些县级供电企业实行每次操作线路分段令克时,均需要将所在的整个线路转为热备用状态才操作线路分段令克,等该操作的线路分段令克操作完毕后才恢复所在线路供电。这样无疑是比原来扩大了停电范围,增加了停电时户数。

1.4客户资产设备原因。随着城镇中小型企业的不断发展,10kV中压客户不断增多,配网中压客户资产线路及设备也占有一定的数量。在灵山供电辖区范围内,有中压客户专用配变共1000多台,客户资产中压线路700多公里。但是目前,灵山供电辖区范围内中压客户对其资产线路及设备管理不够重视,大部分客户未设有专业人员对其线路、设备定期进行巡视、检修、维护。这些线路、设备故障率占了配电网故障的一定比例,特别是线路通道原因引起的故障十分明显。2013年1-6月份,灵山供电辖区范围仅仅因移动基站线路、设备故障引起相应的10kV配电线路跳闸共有22条次,占了当时线路跳闸总数的7%。客户资产设备故障引起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的情况也不容忽视。

2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性的办法。

针对调研分析得出的以上影响县级供电可靠性的几方面的主要原因,从管理及技术等方面,探讨创新10kV配电网管理,进一步提高县级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的几个办法:

2.1优化配网供电可靠性目标管理,调动全员参与管理。从2005年开始开展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到现在,已经有将近10年的时间,从管理思路到管理规程、制度、计算方法上都比较成熟,但该项工作真正开展起来还是停留在管理层,没有正直深入班组、深入每一个员工,没有融入日常工作中形成常态化的开展。因此,需要我们创新式地将管理目标细分,将目标细分的“自上而下”形式改变为“自下而上”的形式,结合考核目标值,组织本班组、部门的员工细分到每个月的控制值,并在日常工作中采用全员目标管理的办法实施控制,考核,这样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把供电可靠率真正地提升。

2.2加强配电网的停电施工管理,从计划停电中要回时户数。在统计影响供电可靠率的各种原因中,施工停电影响的供电可靠率是一个关键的原因之一,加强配电网的停电施工管理是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有效途径。通过①加强综合停电平衡管理工作。加强施工停电的计划性管理,采取先算后停,先平衡后停,坚持每项停电计划工作先计算涉及的停电时户数,并经各运行班组、部门核对后,再把整个辖区电网的停电计划进行综合平衡,把同一线路或同一设备间隔的近1-3个月内的施工、检修、试验、缺陷消缺等需要停电的工作计划统一安排一个时间来完成,大大减少了重复停电带来不必要的时户数的损失,同时也减少频繁停电操作带来的风险。②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并加强管理。现场施工队伍安排得是否合理以及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也间接影响施工停电时间的长短。在这两年的城农网施工中,一些中标单位为了利润空间,图省事,直接把本单位中标的项目工程以包干的形式交给一个施工队伍施工,没有对工程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总体分析考虑。结果是一个七八个人的施工队也负责一个十多公里的10kV配电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由于施工队的施工人员、施工机械的不足,施工进度非常缓慢,有时一天仅能更换2-3基电杆,一个工程需要施工了六七个月还未能完成,这样,该改造的线路全线或部分支线由于农城网施工往往需要连续停电六七个月,总体算来停电时户数很大。

2.3大胆启用新设备新技术,在创新中挖掘供电可靠性的增长点。配电网管理是目前农电管理的一个重点,是县级供电企业创先农电管理的一个大舞台,在夯实基础管理的基础上,大胆的启用新设备新技术。①在农城网的建设改造规划中创新配电网设计方案,优化电网供电方式。对重要用户以及有条件的供电区域采用双电源或手拉手供电方式。对中压客户,在其产权分界点的处大胆采用智能真空断路器,并设定相应的保护定值,确保客户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自动跳开分界点的开关,第一时间自动甩开故障点,确保主线路正常持续运行。②推广新的配电网防雷技术,减少因雷击引起的配网线路故障跳闸。每年的5-9月份是南方区域的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的高发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统计分析供电可靠性原因时,雷击引起线路跳闸停电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采用新形有效的配电网防雷技术,减少雷击跳闸,对提高供电配电网供电可靠率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虽然,配电网管理,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性工作是两个关联而复杂且长远的工作,但只要我们电业人努力去实践,大胆地去创新,总会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参考文献

1、《中低压配电运行管理标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21日;

第3篇: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范文

论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电力企业 职工培训

论文摘要:为改善电力企业职工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不足,电力企业职工培训中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采取一系列的活动,以促使电力企业员工潜力的发掘和利用,文章结合电力企业实际。创建出可持续发展型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模式,并较为详细的分析了各个环节的的方法和技巧。以培养出复合型、高精尖型电力企业人才。

纵观电力企业职工发展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规模不足,实用人才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发展需求。二是整体质量不高,在电力技术高速更新情况下,电力企业员工的质量依旧不能同步。三是培养速度较慢,由于电力企业长时间注重企业实际利润的增长,而忽略了企业职工人才的培养,导致电力企业职工人才培养耗时长、效率低。

文章立足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基于员工素质与能力水平、着力于培训职能长期强化和提高的新模式,形成符合电力企业发展实际的独特可持续发展员工培训模式。在此文章对可持续发展型员工培训模式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1 评价培训需求

电力企业培训实践中,评价培训需求由培训需求调查和培训需求分析二个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过程所组成,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

1.1 培训需求调查

在电力企业内部全面、客观、公正地收信培训需求信息。充分考虑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及调查主题三个方面因素。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1.2 培训需求分析

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电力企业可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系统的鉴别和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准备培训、何时培训、需要何种培训的一种活动或过程。它既是确定的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案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

一般对于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尽早在员工上岗前就进行培训。即新员工培训。对新任务所需要的技能培训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选择在项目进行前一、二个月进行。

2 培训计划设计

电力企业培训计划体系包括培训规划、年度和月度培训计划。在制定计划时,按需求进确定培训项目,本着员工、管理者共同参与的原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制定。年度计划要求在前一年的12月份制定出来,月度培训计划每月20日左右制出。

2.1 培训规划

电力企业必须将职工培训规划纳入了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管理,作为个经营目标进行实施。在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来宏观指导长时间跨度的职工培训工作全方位地实施,为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提供了培训目标。

2.2 计划制定

制定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年度计划突出了它的可操作性和效果。没有年度计划的点滴落实,企业的长期培训目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一部分由公司所属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及年度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制定出现场培训计划:另一部分根据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制定职工培训计划。电力企业在实施一个培训项目时,充分考虑其资金成本来源可靠。使培训规模、水平及培训程度达到平衡,确保培训管理人员及学员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培训心态。

2.3 月度计划制定

电力企业应将年度计划的目标详尽分解,具体落实到培训性质、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人员及授课教师、注意事项等培训细节以供培训管理人员及实施人员监督考核。

3 设计培训方案与课程

在实践中电力企业依据培训目标进行选课,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以实现培训效果的最佳化。

3.1 培训方案的设计原则及手段

根据学习能力、个体差异及培训实效的原则设计培训方案。由于历史的原因及职工文化素质存在差异,造成运行人员学习自主性较强,检修人员相对较弱,因而形成培训能力的差异。追求积极转化培训成果,尽可能使培训情境与工作情境相一致;因而,在设计培训方案时,运行检修人员常常采用集中授课统一考试的形式,而管理人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因而多采用网上授课、网络教学的形式,让管理人员自主安排培训时间。

在采取强化培训方法时,多奖少罚,最重要的是学员单位的表扬;采取练习的方法时,倡导学员主动练习、扩大学习范围、有比较长的实践期。另外,在培训中充分考虑激励在培训中影响培训热情(强化因素)、保持对培训的注意力(指导因素),巩固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甚至可以抵制回到工作岗位后倒退回去的压力(维护因素)。

3.2 行为改造模式

在培训过程中注意要求学习过程本身有注意力、记忆力、重复所学知识或技能的能力以及激励。可以采用行为改造模式,具体包括下面学习步骤:

(1)建立示范模型。利用各种公开会议向学员表扬奖励典型人物。(2)角色扮演。给学员分配角色,让每个人在模拟的情况下练习这种正确方式处理问题,像反事故演习。(3)社会强化。电力企业根据学员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用表扬和建议的方式给予行为强化。(4)培训转化。鼓励学员在回到本职工作岗位上时,将培训中学习到的行为有效地应用于工作中。

3.3 培训课程设计

(1)在培训课程设计时,严格遵循以下程序:课程决策一课程设计一课程改进一课程评价四部分。(2)遵循课程设计准则。课程的选择与培训目标一致;设计固定与机动二种形式的课程,课程设计时照顾大多数人的需求,密切联系公司实际,慎重选择任课老师,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4 实施培训

培训实施是培训工作的主要阶段,是实施培训目标和计划,并根据目标和计划,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控制整个培训过程的顺利开展。

4.1 培训实施的重点

为确保培训实施顺利进行,在实施时注重强调三方面的因素。

(1)做好培训准备。做好培训氛围、培训人员及培训工具的准备工作。

(2)重视分工配合。培训项目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的培训项目,组织工作非常复杂。因此企业将培训实施过程所有涉及的工作按照类别进行分工,然后安排在该项目具备专长人员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落实,培训管理人员随后及时跟进和沟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偏措施。

4.2 掌握培训进程

(1)掌握控制方法。电力企业采用具体控制方法有收信相关培训资料、比较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距、分析实现目标的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计划检查考核方法、培训计划纠偏、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到位。

(2)培训实施是培训工作的关键过程,在实施中要给项目起一个好的名字,具体明确、清晰。即时检查教室、仪器、设备状况,确保培训正常进行。对学员的参与及时给予认可、表扬和奖励,培训管理者特别注意不扮演上帝的角色,而努力成为培训工作的协调员和促进者。在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内容客观真实的总结。

4.3 培训人员的准备

为确保成功培训,在实践中采用不同方式,例如:充分关注学员;使用各种培训技巧来吸引学员的兴趣,并适应他们不同学习风格;鼓励学员提问,并有效地回答问题;利用视听设备及有吸引力的视觉手段,提高学习和演讲效果等。

5 评估培训

这一过程中涉及培训效果问题,确定培训方案的推广应用价值。评估是培训管理工作的难点在于数据无法量化,因此尽量将培训项目细分、量化,用数字来衡量培训效果。在进行评估工作时一般采用建设性的评估和总结性评估。

6 结语

文章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针对电力企业的实际问题,创造性的提出了适合电力企业的职工培训模式。达到了系统性、经济性、通用性和有效性要求,并将不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地量化,为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及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纪多多,王晓松.企业培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有效途径[J].成人教育,2005,(5). 转贴于

第4篇: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范文

关键词:安全体系;电力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是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电力安全管理的科学性的不断发展,也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经济、 优质用电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网安全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电力企业体制在不断进行着与时俱进的改革,但是电网安全生产是一个庞大、复杂、变化巨大,且理论性、操作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只有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增强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使安全管理工作发展成日臻完善的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营。

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体系是预防电力企业安全事故的屏障,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随时会出现诸多安全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电网企业须不断改进思路,加强管理,将安全生产这件企业的头等大事抓好。那么,电力企业怎样才能成就一套科学完备的安全体系呢?面对企业千头万绪的安全隐患,错综复杂的电力系统,要做的工作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工作:

一、管理者大处着眼,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选用具备风险分析能力的人才负责企业的安全策略系统

为确保企业的安全,电力企业尤其需要一位具备一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处置能力的管理者,管理者具备电力风险分析的能力,在事故发生之前,就认识到深层次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可以根据各个电力生产企业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或者针对日常安全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来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判断,未雨绸缪,将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如果管理者安全意识薄弱,再受业务素质和知识能力的限制,不熟悉生产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盲目性和主观性管理,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管理流于形式,势必留下安全隐患,管理缺失是电力事故的普遍原因,管理出现偏差将会对整个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后果。管理不善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观念,人是工作的核心。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网装备科技含量的增加,人在实际操作现场中工作简单化,发挥的作用逐步被淡化,此时管理工作就变得复杂化,管理者应具有自己的安全理念,以明确企业安全管理总体思路,才能更好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营。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合理配置相关部门

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由于工作内容相对繁杂,故而必须建立合理的内部组织机构,并根据企业发展的形势与时俱进,逐步实现机构规范化管理。企业是一个集体,电力企业中许多工作需要数个部门、各个环节联动合作完成,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安全职责,创造融洽的企业运营环境,增强团队的整体安全防范协作能力。再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适时的建立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继而拟定出一套可行的全方位规章制度,在实践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深化企业的内部改革,逐渐完善各项制度,并配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将安全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分解落实到各个机构、部门,步步为营,才能够从事故源头上发挥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一定能够使整个安全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良好的运行起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安全生产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三、以标准的安全制度体系保障企业各个环节工作安全有章可循,配套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电力企业构建安全生产体系的核心目的,是为防止或控制事故的发生,从对电力事故统计分析可知, 8 0 %以上的事故都直接或间接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这就需要对标准的制度配以刚性执行来履行责任,以对标准的执行度来检验责任的履行是否到位。监督体系如何才能更好地配合安全体系发挥作用呢?首先要扭转“以事故为中心”的事后安全管理局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超前“风险管理思想”―― 以风险为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明确岗位的风险,安全责任才有依据。将风险控制责任作为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建 立、健全履责评价和奖惩机制。设置相应的监管措施,在电力行业和企业内部形成自上而下、各个层次的安全监察网络,发现电力安全管理领域各种规章制度的薄弱环节、措施和手段,总结企业安全生产的现实状况和电力安全事故的特点,针对典型的安全隐患部门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监管作用,从而督促相关岗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落实人员进行认真的分析整改。防止企业内形成消极怠慢,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并随着企业的发展挖掘其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深层问题,努力完善。

四、建立灾害预警通报,应急预案启动机制

第5篇: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范文

关键词:创新 信息化建设 创新云服务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的互联网应用进入大数据时代,为适应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浪潮,国家“十三五”纲要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电力企业作为我国能源供应单位,担负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能源供应责任。为保障电力供应,实现精益化管理,电力企业积极构建信息化平台,并应用于电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环节。虽然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己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距离实现企业集约化、集中化和精益化管理的目标,信息化建设还是任重道远。

一、典型案例研究

(一)万达集团信息化运行体系建设

万达集团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商业、文化、金融三大核心产业,是世界最大的不动产企业,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和网络金融企业,被誉为世界一流跨国企业。

万达集团拥有井然有序的信息系统,具体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门户系统建立以及统一管理平台的搭建。首先是覆盖各城市的内网基础设施建设,万达集团建立了供内部使用的专网,使信息传递更为迅速,信息传速更加稳定可靠。全国不同城市中的万达商场、楼盘、影院可以通过各城市网络节点共同接入万达集团的核心网络,再由核心网络共同接入全国网络。其次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两个系统门户建立,针对房地产行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万达集团建立ERP系统和VOIP系统,其中,ERP系统共有十个子系统,将房地产的经营系统和技术系统完全结合。VOIP系统则保障了全国各地项目的实时沟通。最后是通过搭建以专网和遍布全国的视频监控系统为核心的统一管理平台,可以查看所有万达集团建设的小区动态及情况。目前万达集团的信息化运行体系已经建成,为万达集团走向国际化的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二)贵州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建设

贵州省科技厅为响应国家《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文件要求,更好地为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系统服务,搭建了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具体的建设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整合科技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平台下设资源服务模块,包括科技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知识产权维护、产业文献服务、文献资料的共享,科学仪器共享、机构信息共享、专家共享及技术成果共享等,为创新项目提供全面的资源共享服务。二是实现在线办理,提高办事效率。平台下设“科技服务大厅”模块,将科技服务管理搬到线上,提供项目申报、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行政服务、资质认定、调查统计六项内容,实现在线办理。三是加强科技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平台将企业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转移中心或创新驿站,推广到与区域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院校和研究机构,寻求发展合作。

(三)案例借鉴

贵州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的运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服务水平,推进了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电网企业的创新工作管理主要采用线下管理的模式,在创新资源的共享和跨单位协作创新方面上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可借鉴万达和贵州的典型经验,结合自身创新工作特性,搭建统一的创新云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联动,打破部门壁垒,促进创新资源共享,不断推进创新工作的发展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电力企业创新云服务平台搭建

(一)创新云服务平台业务设计

创新云服务平台是电力企业响应国家“十三五”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措施,将“互联网+”理念与电力创新相结合,利用信息化、集成化等手段,有效整合公司内部优势创新资源,为公司创新提供服务的管控平台。电力企业创新服务云平台设计工作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电力企业内部优势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需要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工作对接与合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导重视的程度决定着工作的力度和速度。另外,搭建创新云服务平台需要结合相关部门和员工的配合,只有业务人员的积极参与,提出他们的创新资源需求,才能使创新云服务平台搭建工作有的放矢。

2、标准管理,集中管控

集中化是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基本要求,要想实现创新资源的集中化,前提是要实现创新资源的标准化。该标准化应该体现在要求参与各方都依此标准进行操作,实现创新资源的标准化管理,同时建立专家内部讨论板块,便于专家创新思想的碰撞、萌发和创新资源的聚集,进而将创新资源管理等工作实现集中化管控。

3、资源共享,有序推进

创新云服务平台应发挥创新共享机制的载体作用,在平台搭建时考虑增加数据一体化处理功能,包括数据的录入、分类、整合等操作,支持电力企业内部多部门资源数据一体化协调管理,高度重视与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关系,协同在相关专业领域有优势的各部门,致力开发对公司创新活动有益的共性技术,提供开放、共享的资源运行环境,促进创新资源在企业内的合理流动。

(二)创新云服务平台功能架构

创新云服务平台作为保障创新工作长效开展的技术手段,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1、创新资源统一展示

通过建立创新资源门户,建成电力企业内部统一主页系统,规范资源应用界面风格,统一用户身份管理,实现单点登录,规划信息交换标准和共享数据模型,实现企业内部现有创新研究成果共享,包括各类优秀的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创新项目、调研课题等;实现各类创新资源共享,包括数据、标准、知识产权等信息咨询服务,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租用服务,监测、设计等专业技术服务。

2、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管控

通过创新云服务平台的搭建,为创新项目的管理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成果申报、总结评估、推广运用以及成果转化应用各环节提供“一站式”在线办理。创新项目主体人员可在线申报项目,提交相应的申请表、评审表、资质证明以及创新成果证明,创新领导小组以及专家顾问委员会可在线实现对申报项目的立项、评估以及验收,为创新项目流程申请审批提供“指尖上服务”。

3、创新信息无障碍传递

建立各部门间的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内部创新资源、要素的横向、纵向快速交换,确保平行、上下信息畅通。创新项目的牵头单位在云平台上提交协同运作申请,经由创新领导小组批准后,平台下发协作通知给相应单位或部门,打破内部创新要素之间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创新优势资源,实现跨单位、跨部门创新工作的深度协作。

4、创新成果转化定期追踪

创新项目立项实施后须取得相应的成果,该成果的转化情况被看作创新过程中最能体现经济效益的一环。各个创新项目信息均通过平台实现申请、转化等记录,平台应具有定期追踪功能,定位了解创新项目相应的成果转化情况,提供高效的全过程、痕迹化管理。同时,平台还应根据追踪结果具备整理归档功能,对不同时期、不同项目的创新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归档,对虽然属于不同项目但存在交叉创新资料的信息进行合并归档,便于创新主体的资料查找。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典型政企创新信息化建设案例研究,了解目前电力企业创新工作信息化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尝试将创新云服务平台搭建理念引入电力企业的创新工作,以有效整合内部创新优势资源为目标,以信息化带动物质化为手段,高效支撑创新过程中的沟通、共享、全过程管理等问题,实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努力发挥信息化对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莉艳.基于云计算的铁路信息共享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3

[2]丁洁.“SOA+云”模式下高校数字化校园模型研究[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4

第6篇: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必须创造优良的人才成长环境,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促进电力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全面提高。无论对于新员工还是老员工,缺乏先进的人力资源输入和原有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人员的素质制约企业的发展事例屡见不鲜,人员在配置上、思想上、综合素质上都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长此以往,人力资源便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二、人力资源管理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即为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的基础上,以招聘、甄选、培训与报酬等管理方法对企业内外的有关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从而满足企业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确保企业目标实现以及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近年来,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加剧了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在同等条件下,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市场优势,必须增强管理力度。从本质上来看,企业间的竞争即为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才是企业生产效益科技创新、管理改革提升至更高层次的关键。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良好、社会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对于人才的聘用要求也非常高,这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其最终目的即为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结构不尽合理。电力企业是科技型企业,日常更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对技术型人才偏重,对管理、经营、销售等人才不够重视,导致人才结构不平衡,造成人力资源结构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配置不科学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电力企业当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一是高素质人才缺乏。电力企业虽然是高科技型企业,但是并没有建立起高素质人才队伍,日常维护、维修、安装技术不复杂,难度不高,导致人才整体素质不高,开发能力不足。二是复合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少,电力企业更注重的是技术方面,对市场模式不重视,导致复合型人才不够,管理服务不到位;三是高学历层次人员依然偏少,整体看电力企业对学历要求并不高,高学历占总人数比例较低,创新能力后劲不足;四是资本运营人才不够,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是经营企业,运营企业,但是目前由传统经营模式转变过来的人员,不能适应新时期要求,对法律、市场认识不够,导致电力企业竞争力不足。2.工作气氛沉闷,激励机制不完善。鉴于电力系统职工工作的稳定性、安逸性,部分体制内人员由于受到僵化的体制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实际工作中缺少进取心和上进心,缺少活跃的工作氛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钝化部分人才的能力,使更多的人选择安于现状。员工失去了斗志与竞争的激情,使整体上的工作气氛沉闷不堪,潜能型员工的深层次潜能、技能得不到开发和利用,再加上现有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一些奖励、激励制度在实际贯彻落实中无法深入开展,部分员工也失去了竞争的意识,电力企业要想改变沉闷的工作气氛,就必须深入改革、完善其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竞争、平等晋升的平台,通过设定优胜劣汰的机制激励员工深层次发展。3.企业员工缺乏创新意识。目前,我国许多电力企业大多由国家控股,企业管理体制方面缺乏创新。同时,企业中的大部分工作人员也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工程的意义,往往认为做好本职工作便可,员工间缺乏创新意识与理念。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发现,电力企业中的大部分管理工作人员仅重视本职工作的完成,几乎不会为企业的改革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自身的思想也缺乏创造力,专业知识也相对落后,此类情况的长期存在,使得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创新

1.更新理念,与时俱进。电力企业要革新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朝着与时俱进的方向发展,要彻底转变传统“任人唯亲”的用人理念,转向“任人唯贤”的理念,打破“关系挡道”的局面,转向“公正、公开、公平”地面向社会广泛招贤纳士,内部员工的选拔也要公正严明的从其工作业绩、工作表现等方面出发,通过与时俱进的理念改革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整个企业在先进的理念引导下经营发展。要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培育与培养,把“人”当成最富活力、创造力的因素,将其作为创造性的资源,创建一个人力资源招聘、培训、考核、提拔的系统模型,形成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制度方法。2.建立弹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保守性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致命伤,需要在实践中打破,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弹性、灵活。电力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适应新形态,推进改革任务落地、确保改革成果稳定,需要抓住电力体制改革良好的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合理规划企业用人结构,通过裁减、分流部分富余人员,重新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使人才更加符合岗位需要,为企业后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保障,实现弹性人才管理。3.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加强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关于管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经营管理中,不能随波逐流,要有创新的思维考虑问题,更不能追求短期利益牺牲创新,管理人员应该多多学习国际企业的管理理论与经验。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明确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创新能力构成,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开发的制度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4.确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与功能,并且还需依据考核对象所在职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与应用的素质、能力,以及考核的目的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确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充分体现各岗位的不同要求。此外,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时,应尽量减少随意性与主观性,对企业员工进行真实的、科学合理的评价。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电力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只有把人才强企作为未来发展战略,不断转变观念、创新形式,全面做好人才管理,深入分析企业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解决性的对策与措施,以此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发挥。

作者:王晓敏 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市金坛区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林晶晶.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J].通讯世界,2017,03:178-179.

[2]石学玲.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2:96+123.

第7篇: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范文

关键词 电力经济 管理 问题 策略

一、电力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达不到要求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中,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我国的电力企业来讲,有许多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都跟不上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有些管理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但是在新时期的条件下,对电力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就需要管理人员具有更高的理论知识素养。管理人员综合素养较低,就会影响整个企业经济管理的整体质量。要想提升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素养,[1]首先就要从企业现在的情况出发,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源。我国电力行业处于长久的垄断地位当中,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大,导致电力企业管理人才的流动性较小,而且管理思想较为腐化。因此,我们就需要对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业务能力,还要着重关注他们管理理论素养的提升。

(二)电力企业管理模式陈旧

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电力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国际竞争形势。这使得我国电力企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压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许多电力企业在面临经济管理时,仍然是传统的旧观念,采用的经济管理模式也十分陈旧。这样并不利于电力企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也不利于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创新。管理模式的陈旧是阻碍电力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绊脚石”。电力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市场垄断之后,要想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很大的难度。电力企业要从其余优秀企业的发展模式中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再结合自身的特色,形成针对性更强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三)管理观念落后

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上的落后,主要体现在经济管理模式的落后上。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管理观念上的落后。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包括内部管理制度,以及外部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在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电力企业并没有积极吸取社会发展经验,而是一味地吸收更强的经济效益。缺乏科学管理模式和监督制度的企业,[2]必然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除此之外,由于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很多企业都不关注企业发展职责的规划,使得企业员工十分散漫,开展工作时无法从企业发展的整体着手。

(四)经济管理模式更新缓慢

从电力企业的属性来看,其本身就具备独立的经济核算能力,是一个典型的政商结合的经济形式。但是由于长期的垄断发展,使得电力企业渐渐丧失了自主性。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市场开发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电力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缺陷凸显出来。但是由于长期的封闭式发展环境,电力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企业各个部门对于管理模式创新的看法各不相同。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

二、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促进管理观念的年轻化发展

管理人员的观念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价值发挥,在现代的电力企业当中,管理人员思维的僵化是阻碍企业管理手段创新的重要因素。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得他们具有更加年轻、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因此,在电力企业招聘管理人员时,要充分关注管理人员的管理思维方式,是否符合现代化的经济管理需求。[3]在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要注重对他们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引导。

(二)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和落实

电力企业要想实现经济管理能力的快速提升,就要制定一个完善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一定要符合现代社会对企业发展的要求,还要符合电力企业当前的发展形势。管理制度制定之后,还要根据其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执行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监督制度的落实情况。还可以配合相应的奖惩措施,使得企业的发展责任落实到个人。

(三)增加管理创新的力度

在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要树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是实现企业各个方面创新的基础。也是电力企业寻求现展道路的基础。从当前的市场竞争形势来看,电力企业的现代管理理念当中要加入客户价值最大化、社会利益最大化、企业管理集约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只有在这些理念的共同作用下,电力企业才能实现更加完善的电力经济管理。[4]

其次,要实现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当前是科学信息技术价值十分突出的时代,电力企I的现代化管理必须要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实现高效的工作效率。因此,电力企业可以建设一个网络化的管理平台,拓宽企业信息来源渠道。还要通过信息网络对企业的品牌文化进行宣传,增加企业在社会上的公信力。

三、结语

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对企业现在面临的发展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如何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电力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发挥电力企业业务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基础。除此之外,在新时期做好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国家政府部门、社会、企业的全力配合,共同推动企业的现代化发展。[5]

(作者单位为国网德州市陵城区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龙芳.基层电力企业如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2).

[2] 周晓晖.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

[3] 冯萍.电力企业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2).

[4] 谷雨桐.加强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

第8篇: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力企业

The advantage of shallow Xi electric power electronic

commerce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n-dong

【Abstract】The electronic commerce is first application in 1970's, it be what of the bank make use of freedom of network carry on an electronics funds conversion.1970's later period and the early part of 1980's, electronic commerce with electronics message technique of form-Electric Data Interchange and E-mail are in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big is popular.The electronic commerce in China fly soon a development and make consumption crowd sharply increment, business opportunities have no place not at.Pass a research the powerful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ability for the country have an electric power business enterprise to bring considerable of economy performance.

【Key words】Electronic commerce;Electric power business enterprise

电子商务最初应用于1970年代,它是银行之间利用自由的网络进行电子资金转换的。1970年代晚期和1980年代初期时,电子商务以电子讯息技术的形式――电子资料交换和电子邮件在企业大为流行。这些当时都是欧美国家的企业跨组之间的商务活动,然而受到经济以及过于封闭的影响,我国当时没有电子商务的应用。直到1990年代出现了国际互联网(WWW),电子商务从此走进了我们社会,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中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得消费人群急剧增加,商机无处不在。然而,这股风潮对于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却是遍布很少。我国电力企业还没有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一项战略来部署,民间电力电子商务也仍然处在初期萌芽阶段,国有电力电子商务还处于空白阶段。

1.发展电子商务建设给电力企业带来管理改革

1.1严格内控体系:电子商务的应用强化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减少了人为的干扰因素,

规范了人的操作行为,降低了人为操作错误和偏差,特别信息管理的公开透明,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避免造成损失。

1.2优化管理机构:电子商务的效率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效率,电子商务效率的提高总是需要尽可能简捷的信息通道体系,以便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拉大通过电子商务发展为电力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其管理层次和机构也在不断膨胀,管理流程也越来越复杂,造成大量的冗员和官僚的作风,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可以使得企业组织机构趋向扁平,管理流程清晰简单,事务处理效率提高,处理过程公开透明。

1.3有利企业技术创新:电力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可以及时将信息搜集、处理、加工、分析,快速反映,提出应变办法,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创新其本质也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信息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成功的保证,因此要推进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进程,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就必须要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保障体系。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将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保障系统。通过各种有效的电子商务信息源获取企业内外部信息,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开发、实现和扩散奠定基础;能够凭借现代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从而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使其系统化、适应化,从而形成支持创新的现代化电力企业。

2.发展电子商务为电力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

电子商务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实时的全面信息和业务状况,使得企业管理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企业生产状况、市场和客户作出响应。电力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系统也将使管理者充分掌握生产、经营、安全等全面信息。电力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信息化的实现,必将有助于建立高效的管理、规范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也将有助于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为电力行业带来稳固的经济增长效益。

3.电子商务为电力企业大生产和电力流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电子商务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流通方式发展的产物,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电子商务是商品流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具有虚拟化、透明化、高效率等特征;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商业企业的变化,信息流在商品流通中占主导地位,物流配送系统和物流企业向信息化、现代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电子货币成为在线支付的主要手段,传统商业企业的功能弱化,新型的商业业态应运而生,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革。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要立足于中国国情,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指导和协调作用,按照由低级向高级,由易到难,分地区、分阶段逐渐推广的原则,建设完善的电子商务基础环境和支撑体系,建全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力企业电子商务框架。以电子商务带动传统电力企业效益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电子商务是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跨世纪的科技创新。目前,中国电力科技整体水平还不算高,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电力高新技术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国有电力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使得电力企业机构臃肿,管理混乱,浪费严重,反应迟钝,效率低下,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对电子商务的概念和使用基本处于初级阶段。但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改革以及各项技术的进步,国有电力企业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相信:通过电子商务的强有力发展能为国有电力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晖.《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电子商务系统关键成功因素研究》清华大学,2005

[2]邱长波,威廉•福斯特.《电子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03(09)

第9篇: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

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对于信息的依赖与获取程度也在逐年上升,信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发展的趋势下,就有必要对信息进行统计与整合,在企业发展中同样适用。就电力企业的科技档案而言,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管理与利用的规范,通过改革可以有效地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一、电力企业科技档案概述

(一)科技档案定义。科技档案是一种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主要指得是在生产生活以及工程建设中需要并要求监管的图纸、图标、计划、影像等一系列的科技文件材料。科技档案主要是对信息进行保存,并能够为企业充分利用,用于企业间信息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科技档案具有本身良好的特点,可以应用于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既能够进行知识的储备,也能够作为依据的凭证,通过科技档案能够发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企业的整顿与改革等,最终实现企业的改革创新,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收益。

(二)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特点分析。包括如下几方面:

1.专业性。科技档案与传统的文本档案等还是具有一定差距的,科技档案主要面对的是专门特定的专业技术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的特定的生产等方面的活动记录。在电力企业中主要就电力相关问题与内容进行记录,尤其是当今发展中,新技术以及新手段的引进也使得电力企业的科技档案的专业性进一步增强。

2.多样性。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电力企业的活动以及基本内容决定的,一般电力企业的相关科技活动与生产活动形式复杂多样,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最终产生的科技档案的内容也相对复杂多样。

3.成套性。在目前的电力企业中,相关的生产内容与生产科技都是针对某一项目或者是某一生产流程进行的,因此就整个项目需要完整的科技档案,最终的科技档案是根据项目或者工程成套进行或者存在的。

二、电力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要求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在电力企业中也引进新技术,适应当今发展需要,形成了电力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并提出了相应具体的现代化管理要求,接下来就现代化条件下电力企业的科技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介绍。

(一)档案贮存能力进一步提高。在电力企业的科技档案以及其他档案当中,具有信息量大等特点,既包含了基本科技研究项目的相关档案与资料,也包括了工程项目和工程建设中产生的资料,另外设备信息以及相关技术也被记录其中。面对如此多的信息,就必须尽可能地提高档案贮存能力,尤其是当今技术的要求更加注重微缩技术、数据库存储技术等,运用新技术的存储、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可以有效地提高档案的贮存能力。

(二)提高档案信息处理能力。21世纪时信息化时代,也是互联网时代,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紧随这一趋势,实现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高效化。新技术的产生为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可以利用新技术开发相应的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系统或者数据库管理系统,尽可能提高档案信息的处理能力。

(三)加强档案的安全保护。电力企业的科技档案会涉及到企业的技术等相关的隐秘问题,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档案的安全保护。并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对企业的信息安全造成了进一步的威胁,就需要在新形势下采取新手段以及新措施加强档案的安全保护。

三、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科技档案管理认识不足。在当今电力企业的发展中,管理层以及员工经常会忽视对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的重要性。仅仅把科技档案作为企业的一项记录程序,通过档案看到企业的相关情况,却严重缺乏必要的管理,更谈不上使用。

(二)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就当前的电力企业科技档案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在科技档案管理方面的问题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对科技档案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并且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近几年是简单的收集与存储。这种情况下,使得最终得到的科技档案出现例如资料缺失、资料利用率低等问题。

(三)资料收集不规范。科技档案会涉及电力企业的基本状况,并且记录企业的相关状况。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忽视这一问题,忘记收集、整理或者记录相关问题,造成资料收集不规范,严重影响资料的管理与利用。

(四)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电力企业的科技档案与传统档案相比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技术要求以及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科技项目以及相关研究等,这样就对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并且在档案的收集与管理方面也能够做得更好,可以有效地进行档案的收集,也能够加强管理与利用。

四、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与利用策略

(一)加强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的观念建设与制度建设。电力企业的科技档案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电力企业提供必要、关键、基础的信息资源。因此,必须要认识到电力企业中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从企业的管理层开始进行,转变观念,重视科技档案的管理。同时在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中也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在基本工作中注意相关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存储。在明确了观念的基础上,必须健全企业的相关制度,利用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科技档案管理和使用进行约束,加强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的相关建设,提高管理效率以及利用效率。

(二)加强科技档案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无论是科技档案的收集,还是科技档案的管理,其最终目的是能够实现对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的利用。因此,在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其利用等方面的建设,保证有效的利用。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应该注意相关的信息加工以及信息服务,对已有的科技档案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归纳以及分析等,为其利用提供重要的条件和基础。其次,应该积极地开拓市场服务,在科技档案中涉及到企业的技术等,可以充分利用,加强技术转让等方面的操作,同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对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开发。

(三)适应时代要求,加强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力企业的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与技术支持。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实现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现代化。首先就对企业的科技档案信息实现无纸化,也就是能够把电力企业相关科技档案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录入,然后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以及存储系统,其中数据库的开发与利用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数据库对科技档案进行存储以及分类整理等相关操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科技档案的管理效率。另外,以数据库为代表的现代技术还具有本身良好的特性,可以方便相关信息的查询,也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完善,现代化的科技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也进一步增强。

五、总结

电力企业的科技档案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就必须加强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本文就电力企业的科技档案进行简要介绍,并就当前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叙述,最终就新形势下怎样加强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提出了相关策略,希望能够加强企业的科技档案的管理,并提高利用率,加快企业发展。该方面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也需要我们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作者:张玉梅 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参考文献:

[1]宫月红.浅谈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J].现代国企研究,2015(08):14.

[2]叶海珍.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J].电子制作,2014(24):167.

[3]刘惠明.论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兰台世界,2015(S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