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范文

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

第1篇: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范文

2、掌握几门开发语言是必须的,一般从C语言学起,然后学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一般是C++或者Java。

3、算法与数据结构也是必须学的。数据结构的链表、队列、栈、树、图等都是重要内容,还有算法中的排序、查找、搜索等。

4、数据库也是必学的,SQL语句、数据库范式等等,学的较多的是SQL Sever和MySQL。

5、计算机组成原理以及计算机系统结构等关于计算机硬件组成的课。

6、计算机操作系统也是必学科目。现在的课本大都以Linux为例讲解操作系统,包括进程管理、文件操作等内容。

第2篇: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范文

面对当今社会不断向前快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培养出合格的甚至出色的计算机操作或者应用人才呢?作者认为有应该对职业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及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对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出更具创新性的方法,促进职业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启发学生主动、自觉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最直接相关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国家不断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来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深厚的专业功底,同时还要求能够使用计算机来独立完成工作的全部或者部分。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知识更新相当快速,这就给职业高中的计算机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职业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亟待创新。

一、目前职业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作为职业中学教师的来说,每天借助的就是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比如幻灯片的演示、一些程序的演示、视频的播放等等之类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而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作用似乎不是很明显,学生在课堂和课外所获取的知识没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比如讲到计算机的编程方面的课程时,教师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些属性、对象等等,没有将这些零散的知识贯穿到一个具体的例子,即便是学生看了,也只是对这些知识的孤立认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任何作用。

(二)师生交流互动欠缺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作者发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将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具体作用如下:

1.有利于营造教学的活泼与民主氛围。

2.有利于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3.通过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使教学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

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可小觑。

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某些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交流方面,由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的限制,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日益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淡化。

1.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仅仅局限在课堂,而且这种互动可能会由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时间方面的考虑而不能充分进行。

2.某些学生的不自信和碍于面子,而不想或者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之下和老师交流。

(三)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市场需求对接

当前多数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比较传统,没有较好地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学校正在借鉴和应用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与北大青鸟等等之类的教育企业合作,走产教联盟,即参观、实习、就业一条龙的模式,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做法目前并不可行。

(四)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对于中职教师来说,计算机课程教学充满了一定的难度,首先因为进入中职的学生没有门槛限制,这样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其次,学生普遍对于计算机课程应用的较多的英语基础很差;最后,多数教师还是单一的教学型,没有企业兼职或者工作经历,这样往往导致教师也很难发现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了。

二、对策

为了适应未来职业中学计算机教育的不断发展,着力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热情及和兴趣,做好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点做起:

(一)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比如通过目前的即时通讯工具,QQ、MSN、旺旺等都是较好的选择,可能学生课堂或者上课没说、或没有勇气说的话,可能会通过这些通讯工具表达出来,这样就可以实现更好的师生互动交流。

(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软件技术为学生提供课外知识辅导

现在的博客(即Blog)特别是微博,很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那么老师不妨利用博客,来与学生进行问题的探讨和话题的提出,然后让学生来讨论,这样可以增进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也是形成热烈讨论、互相学习的良好途径;也能极大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三)教师借助免费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下载

比如网络上的免费空间、免费邮箱、网盘等,都可以成为教师給学生提供学习相关资料的下载渠道,便于补充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计算机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突出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学科,只有学生不断通过实践操作才能达到对计算机知识的最终掌握,才有可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而面向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就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即老师用粉笔写,学生用钢笔记的传统模式,应该加大实际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以及课程实训等环节的比例,突出对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解决,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训操作,可以培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学生在实训中,成功解决或者完成一个实训项目,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教师来说,通过学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并且举一反三,为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的积累颇有益处。

(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校企对接

结合职高中职学生的受教育特点,除了极少数参加高考外,其余都是走向就业岗位,因此这种特点就决定了职高教育应该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方针,同时做好校企对接,如今一些职高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模式,走订单式培养道路,成功的培养了很多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减轻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支出,也为学校就业减轻了压力。

(六)重视师资培养,着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计算机课程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首先从事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动手能力的学生;同时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比如鼓励教师参与社会科研、支持教师的研发项目等等,这样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第3篇: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Open Edu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Methods Study

Yan Yuehai

(Yancheng Campus Yanche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Yancheng 224005,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Computer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combined with their years of vocational teaching experience,in-depth discussion summarizes some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s;Capacity building;Teaching methods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

(一)应用广泛,实用性强,适用专业众多。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其基础是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今计算机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应用中最活跃的领域;已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计算机网络》不但已经成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而且还是电子类、信息类、电子商务类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从事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二)概念众多,理论复杂,抽象不易理解。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互相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所涉及的概念既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也有通信技术方面的,因此理论比较复杂。计算机网络又是一门实用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新的技术和标准不断问世。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介绍当前的主流技术和技术的发展动态。

(三)实践性强,应用环境复杂,技能不易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实用技术,尤其是组网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等必须通过实地观摩考察、亲自动手实训才能掌握。必须让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同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能和实用技术。

二、教学方法

(一)讲清讲透重点概念。《计算机网络》中的概念众多,其中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同步机制无疑是两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为了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合作,把每台计算机互联的功能划分成明确定义的层次,并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将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计算机网络原理主要讲述的就是各层的功能及其协议和服务。最主要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OSI/RM和TCP/IP参考模型。

ISO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结构严密,理论性强,学术价值高,对推动网络协议标准化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TCP/IP参考模更为简单,实用性强,Internet的广泛应用使TCP/IP参考模型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作为实用技术,应重点讲解已经成为主流的TCP/IP四层网络体系结构。此外,IEEE802标准是局域网的体系标准,学习局域网必须重点掌握该标准。

此外,分组交换、突发、面向连接服务(虚电路服务)、无连接服务(数据报服务)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二)牢牢掌握实用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主要有局域网及其组网技术、广域网及其接入技术和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等。

局域网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以太网采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虚拟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虚拟专用网VPN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局域网组网技术。此外,各种应用服务器的搭建与配置也应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实用技术。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络防护与网络攻击之间的斗争也将更加激烈,这就对网络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实用技术。

(三)重视实践能力培养。面对不断更新变化的网络技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继续学习的能力,从而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教学实践中,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还可以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地操作,与岗位对接,突出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以岗位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层次化分阶段实施,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综合使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构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现代教学模式,具体包括:

(一)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主组织课堂教学,配以必要的课堂板书。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比较好地把抽象、复杂的协议、工作原理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充分运用网络手段学习网络知识。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而且广泛应用的技术,为了说明网络中的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实时展示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所有网络课程中的授课和实训中都接入Internet,并把有关教学资料(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训指导、参考资料、教学课件、录像等)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下载或在线学习,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资料、进入论坛探讨等方式完成网上作业,教师也通过网络提供指导和答疑,引导学生切身体会网络的功能与应用。这样学生们便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过程中,积极辅助多种实践手段,包括案例讲解、实地参观考察、现场教学、示范教学、实物演示、技能训练、课程设计等。

在讲解服务器结构时,将服务器拿到教室拆开来讲解;讲授网络拓扑结构时,将学生带到校园网或其它现场进行教学;讲授光纤熔接技术时,教师做示范教学;讲授网络设备和综合布线时,到网络中心机房参观考察。

加强创新和开放实训,引导学生从实训案例开始,快速入门与提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3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

第4篇: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基础课,方法

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针对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课,是为后续计算机课的学习以及计算机在各专业的应用奠定基础的一门关键课程。2.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主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出发,造就快速融入社会,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懂道理、能做事、会做人的应用型人才。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面,提高学生信息科学素养,体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涵,使学生对计算机学科产生框架性认知,掌握基本概念及术语,熟练使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及常用应用软件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能力,文本与图形表述能力,网上交流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检索能力,选购、组装、配置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室教学与上机实践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沿袭的先理论后实践,实践和理论是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完成的。上机操作课时,基础差的学生可能忘记了多媒体理论课的学习内容,不能很好运用操作知识,容易导致盲目操作,或掌握一个操作花费时间较长。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反而因操作过于简单而在短时间完成,大部分时间又无事可做,有“吃不饱”的感觉。这就导致了基础差的同学效率低下,进步不大,基础好的同学没有明显的提高,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宝贵时间。这个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出一套教学程序简洁、实用、高效,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计算机基础课的必然性。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探索试办高等职业教育。20年来,各个高职高专院校都在不断增加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然而,即使学生取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其他形式的证书,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还比较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始终存在着一个“怪圈”:一方面用人单位觉得人才匮乏,市场上难以找到合适人才;另一方面许许多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这就引导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独特性究竟在哪里?实际上,即使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也学过相当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却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或者说所学知识无法立即应用于实际工作,用人单位还必须进行为期三个月乃至半年的培训才能上岗!

现在的高职高专院校中,绝大多数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会认为学习这样一门课程是在浪费时间,他们认为只要学好了自己的专业课,以后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这才和他们是息息相关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高校开设这样的课程有着自己的目的,那就是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现在的计算机已经渗透的了社会当中的各个工作岗位,工作中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常见的文件、报表等工作已经成为了招聘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所以,我们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人们都说一所学校的发展取决于学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而教学质量恰恰是重中之重,所以说教学质量决定学校的命运一点也不假。

三、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对于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学科,首先在认识程度上,学校和学生往往没有专业课程那样重视。作为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有限的课时里,培养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计算机技能,就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在教学中先预设任务,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在完成这一任务过程中所要掌握的操作,再逐一介绍,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每一节课上,先展示提前做好的样品,然后再逐个分析操作,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从实际到理论,从个别到一般,使学生很容易地接受了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在引领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探索,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采用分层次教学。高职高专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学生的起点不同。在新生入校后,对学生进行成绩测试。按成绩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教学分级。并为各级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就能较好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总结。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做为当代大学生,能否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是衡量其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高等学校各个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学生从事各项实际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让计算机基础知识能更好的为其他专业课程服务。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之浅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第5篇: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 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曾受到各中职学校的高度重视。但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远远跟不上形势,怎样调动中职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兴趣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成为中职计算机教师们的共同关注的焦点。

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深人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其目的就是通过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语法知识和编程方法,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实现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计算机人才目标,已经成为广大中职教师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课题。

1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课时少

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学制2+1的模式,学校开设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课时(包括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较少,这就导致实际教学中存在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不够的情况,学生只能掌握最基础的程序设计知识,理解书本上现有的一些设计实例,而不能用该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实际问题的处理。

1.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程序设计的信心、兴趣不足

因为学习程序设计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扎实的数学功底,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薄弱,导致在学习程序设计时显得力不从心。由于缺乏对计算机本身解题的认识和了解,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还对计算机程序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和畏惧感,人为的给自己学习程序设计语言设置了一道门槛。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中反常行为较多,如卜课睡觉、讲话、玩手机、不配合老师、不交作业等。学生普遍反映难学,提不起学习兴趣,感觉学不到知识或学的知识没用。

1.3学校对程序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与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不同,不能立竿见影的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就导致一些领导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从而使部分教师对这类课程的教学参与兴趣不浓厚,甚至有些学校以取消了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设置。

1.4教学方法落后

中职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课上讲授加学生实验的形式,学生在上机实验时仅仅是对书本上现有的一些实例进行编辑调试,一旦调试成功就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只是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程序设计的语法知识和调试技巧,而达不到培养学生利用该程序设计语言从一个实际问题人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考核方式较简单不能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的考试方式以试卷为主,无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查无法体现学生的真正学习效果。

2间题分析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以上这些问题那?随着高中教育不断普及,中职生源及综合素质急剧下降。普遍特点是他们基础薄弱,尤其数学和英语,这是学好程序设计的最大障碍。教材不能适应中职教学的要求。现今中职程序设计语言教材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实践性教学和实训内容不足,没有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不能保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体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缺少中职教育特色。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望而却步,一味地去埋怨是起不到效果的,要真正想解决问题,最好就要去不断地摸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解决间题的关键在于教育方法的创新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兴趣的产生来源于兴趣源,兴趣源必须由教师来创造,并贯穿于教师授课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针对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提高学生的对本课程的兴趣。

(1)基于问题的教学。提出问题,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教师只提供必要的辅导,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项目驱动”教学。在理论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整个课程教学围绕一个“工程项目”进行,通过逐步拓展的实训项目和设计,将每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小结性的贯穿与能力提高,将知识点都溶化到一个个实训项目的程序编写中。

(3)讨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程序设计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一题多解。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提问、答辩、论证、反驳、判断等激烈的讨论,互相启发、相互协作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外的知识,同时也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4)归纳教学法编程语言有很多的定义、概念、语法规则,它们使用灵活、难以记忆,也特别容易出错。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程语言的定义、概念、语法规则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例如:FOR ……TO……与DO……W HILE等命令,有很多语法规则是一样的,对它们进行归纳之后,学生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另一个自然就会使用了。

(5)分组教学法。注重培养团队精神,以“竞”求进上机编程实践是学好程序设计语言的关键。但上机实践过程中如果“各自为战”,或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以完成不同题型的任务为实践内容,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很容易失去上机兴趣,也很难达到上机实践之目的。因此,不妨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适当转变上机实践的形式。以组建团队的形式上机实践,事前分配给每个学习小组不同的实践任务。组长负责本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思考、收集资料,上机时各组先分别完成相应任务,然后相互演示成果,评判优劣,最后再进行任务交换,讨论编程心得。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充当协调者的角色,对确有疑难的地方可适当加以指导,主要过程可由学生自行解决,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然会成为教师的助手。

(6)案例分析教学。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不仅仅是教程序设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程序设计语言知识去编程,去应用于实际需求中。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学生自学,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案例分析,教师在分析过程中穿插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在分析案例的时候,一方面增长知识视野,丰富分析应用技巧;另一方面,在探索思考如何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当然在案例的选择上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实践,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第6篇: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 中职 教学方法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不断高速发展的交叉性应用型课程,该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觉得课程枯燥乏味,无法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所以,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材选择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中,理论知识点较多,需要实践操作的内容较少,课堂教学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忽略了课程本身的实践应用性特点。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和教学如果使学生没有学到具体的实践操作知识,这样的教学就是失败的,使得学生空有一身理论知识,但实践的动手操作能力却是完全的丧失。

2、考试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试仍沿袭折闭卷考试的模式,所测内容仍以理论知识为主,强调学生专业理论的熟练程度,实践能力的评价与考核项目根本没有,这样导致了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就会出现偏差,导致应试学习模式。另外,很多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由于理论知识掌握的一般而不能充分的表现出其的特点优势,缺乏全面性考虑。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1、理论与实践性结合

利用学校机房,实现一体化教学,理论讲解与硬件实验、软件仿真实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网络组建、配置和维护技能。在教学中有些网络理论即使有生动形象的课件有时候也难以让学生理解,如IP协议、子网掩码划分、IP地址划分、路由原理和技术等。这时就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讲授中我一般采用边讲理论边带着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比如讲授传输介质时,让学生传阅双绞线,详细查看水晶头与双绞线在接合时,铜线外侧绝缘层的颜色组合。同时,在后续的实验课上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双绞线制作网线的实验,并用测线仪测试其联通性。这样,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了双绞线的的特点同时还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

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使理论和协议架构分析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同时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课堂画图既费时效率又低的问题。

(2)网络辅助教学。这种方法可以调动课堂学习的氛围,利用及时通信技术,如使用QQ,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使用IE浏览器、百度搜索引擎等工具,完成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更深刻的了解Internet技术。

3、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比如任务驱动法,行为导向法,案例教学法等等,这些都可以很好的运用到教学中来。

(1)采用任务驱动法。例如在讲到路由器交换机时,我校安装了神州数码的器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是,过多的代码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这时我采用任务驱动法,将一个个操作分成小任务让学生逐个完成。

(2)采用类比法。例如,讲协议分层结构时,可以将邮政管理体系和协议分层结构做一个比较。

邮政系统是最古老的一种通信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分为三层:最高层是得到邮政服务的用户,包括发信者和收信者。发信者发出一封信,邮寄到收信者手里,实现了信的邮递;第二层是完成邮件传递的两个邮局。邮局一般把发往同一地区的信集中起来放在邮袋中,一同传递到对方局,完成邮件在两局之间的传递。最底层是实现邮件传递的火车,邮件最终是由火车在两个车站之间进行实体传递的。在邮件传递过程中,发信者与收信者、两个邮局之间和两个火车站之间进行的通信都是虚通信,只有火车才实现了实通信,信从发信者传递到收信者手里是由多层虚通信和有关的实通信完成的,邮局为用户服务,火车站为邮局服务,服务是一层层完成的,网络中进行通信的过程类似于邮件传递的过程。

4、考试评价方式多元化

考试作为对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一个评价方面,应该更加的科学、合理、公平、客观,只用闭卷笔试的方法,很难全面、客观的评价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应采取理论与实践、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辅以课堂表现及实习操作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部分可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和概念进行全面复习,这样也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记忆能力。而对于Windows Server2003的安装、配置等内容可以采取机试进行,再加上学生平时的实验操作,从几个方面给学生一个全面合理的评判成绩。

三、结束语

教学实践表明,要想切实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理论水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不断地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基本理论内容+实训”的方法。同时,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仍有赖于教、学双方的不懈努力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第7篇: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3-0000-01

Vocational Classroom Computer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Methods

Qu Huanheng

(Jiangmen Xinying Vocational School,Jiangmen529000,China)

Abstract: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 networks,not only improve people's daily lives,but also to people's lives have been facilitated.Staff to carry out the computer in teaching,not only provide the community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fessionals,but also to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student employment.However,due to various factors,so that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interest in learning is not high,thu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computer courses.In this paper a computer classroom for the pos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methods,do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Keywords:Vocational computer;Classroom teaching;Teaching methods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学生自身的素质、计算机课程本身的枯燥以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而耽误其今后的学习。其主要原因有:(一)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上,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中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计算机,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计算机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同时,在学习简单的基础时,他们往往不屑一顾。而在学习较难的操作时,往往因基础没打牢而影响操作。其次,在其学习方法上,多数的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懂得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学习主动性不高。(二)教学内容问题。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首先,教学内容抽象,学生实践操作时间不足。在对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调查中,认为“计算机太抽象”的占56.6%,是影响学生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第一位因素。在不愿意学习计算机的原因调查中,认为“计算机课程理论太抽象,调动不起学习的积极性”的占44.8%。其次,教学内容与中学重复。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说有些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而有的学生又没掌握好中学学习的内容。最后,对计算机的应用认识不足。在中职计算机课堂的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不明确”的占34.9%,是影响学生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第三位因素。在不愿意学习计算机的原因调查中,认为“学了也没有用处”的占27.3%。“在对学习计算机的目的”调查中,73.6%的学生选择是为了上网、聊QQ、打游戏。(三)教学方法问题。受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一味的讲述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在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以“演练――操作――示范”为主,同时将计算机的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分开进行,这样,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无法将其充分的结合起来,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往往因无法运用理论或不会正确的操作而出现问题,从而进一步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课堂纪律也成为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多数学生在计算机课上,多以“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等为主,不仅影响了课堂质量,同时还耽误了今后的计算机学习。

二、课堂教学问题的主要对策

综上所述,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无法正确的认识到计算机的用途。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解决课程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在其解决的过程中,主要途径包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其学习的最好教师”,因此,教师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的培养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其主要包括:首先,教师可以在讲课前,通过相应的多媒体操作,将计算机设计的领域以图片播出,同时加上教师自己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计算机的用途。其次,结合着学生日常生活中计算机使用的现象,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周边信息技术进行相应的调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实际操作的知识讲解。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主要有理论知识讲解及课堂操作讲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在课堂操作的讲解中,应及时的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操作的过程中彻底的理解理论知识。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的认识到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观性,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展现自己。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由原来的“教”逐渐转变为“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学生实践操作。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能够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具体操作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从而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其次,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应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遇到不懂的或难以辨析的问题时,应及时的请教教师。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途径,在学生间举行相应的操作比赛,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考核。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正确的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计算机的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席良宝.浅谈分层教学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0,2

[2]谢凤玲.如何实现中职计算机课堂有效教学[J].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版),2009,Z1

第8篇: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范文

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就是结合计算机的优势,将其灵活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提高人们工作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力、物力,促进社会发展。在此,本文针对当前阶段计算机的实际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如下论述。

【关键词】计算机 现状 改革和创新

21世纪让人们进入多元化生活,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时代正在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及生活中。计算机信息课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将计算机信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效的相结合,成为国家相关部门和相关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1 计算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缺乏对计算机新型设备的引进和管理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使国内众多高中学校开设计算机教学课程,即,微机课。致使众多高中学校开始不断引进新型计算机设备,但是国内还存在着一些贫困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新型计算机教学设备和日常维修管理,致使学生无法利用相关的先进设备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国内网络设备较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价格和性能上稍逊于西方,且价格多数较为昂贵,因此学校在建设计算机实验室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只能减少设备的数量,降低计算机设备的档次。从一定程度上,此类方法纵然可以大大降低高中学校为了使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各方面支出,然而,此类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授课意义,不仅使学生无法通过相关计算机信息设备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高中学校自身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障碍和局限性。

1.2 缺乏完善的设备安装规范

在国内众多高中学校中,对新型计算机信息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多为集中安装,致使计算机实验室内结构较为复杂,计算机之间的走线情况和隐线方式构建无法被学生清楚的掌握和了解,在初步网络信息课程的内容里就包括对计算机信息设备的拼接与安装使用,由于安装和使用的环境复杂,校内教师无法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有效教学,学生也不能尽快了解安装程序和使用步骤。在学生进入计算机实验室前,计算机信息设备一般都已被专业人士和校内教师安装完毕,致使学生无法亲自动手对计算机信息设备进行有效安装,从而就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教学以及计算机知识内容的兴趣,更无法提高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效率。

1.3 教学方法和实内容的单一

在国内众多高中学校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严重缺乏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无法根据相关的实验内容进行有效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对学习计算机信息课程的积极性,无法有效培养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更加难以培养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计算机信息课程流于形式,失去其中心作用。在实际实施计算机信息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内容跟不上技术更新的节奏,而学校方面对技术更新方面也属于管理,无法得到新型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从而无法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强化计算机信息发展模式的措施

2.1 完善计算机设备

在国内众多高中学校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严重缺乏对计算机实验设备的实际操作,致使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国内众多校方领导应根据自身学校发展情况,努力并积极完善计算机实验设备,加强学生的手动、实践能力,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方加强对网络仿真实验平台与实际实验平台的管理,对两者有效结合并充分发挥优势,使学生随时可以掌握最新的计算网络信息技术。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细心传授学生如何安装和使用计算机,并利用仿真试验平台对PC机IP地址以及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加以详细阐述,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2 完善计算机教学方法

学校应加强对计算机新型技术的更新和网络实验教学内容的填充管理,从而进一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计算网络知识的效率,将计算机课程与传统课程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独立、完善、新颖的教育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枯燥乏味”学科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计算机教学列为学校发展的主要教学模式,并积极、大力发展,以此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外界信息有着良好的网络信息知识储备,在实际计算机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给定或选定和设定各种类型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计实验思路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2.3 完善授课流程

只有妥善制定授课流程,将授课内容实践化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并积极建立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国内各大高中院校内,在进行具体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计算机课程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学生当前阶段计算机课程学习的进度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有效、合理的课程流程安排和制定,使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将所学知识能够充分的运用到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师也要懂得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方法,加强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计算机信息网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信息多媒体课程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进而,积极带动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估计学生进行具体的计算机实验操作练习,帮助学生树立认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3 结束语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信息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态度和亲自动手的实践能力,是国内众多学校未来发展必然趋势,是为国家输送更多的综合人才的摇篮,是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挺.论当前高中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9):196-197.

[2]吴彬.探究现代高中计算机教学[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5):255+257.

[3]赵莹.探究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23.

第9篇:计算机课程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引言

      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知识专业性强。如果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接受起来就有很大困难。目前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课程太难、太枯燥。笔者从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对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现状存在弊端的分析,对中职的计算机课程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与方法。

1.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培养目标

一个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既需要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培养的目标就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学校理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实践服务,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与学的现状

2.1教材现状。

从教材大纲上来看,要么部分教材过于陈旧,编写的教材几年不变,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职业的需求;要么和流行软硬件步步紧跟,年年更新,使许多学校硬件环境频频告急。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实在太快,如果教材跟不上知识的更新,会使学校培养的人知识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教材更新速度过快,则可能由于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造成教材与教学的脱节,同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2.2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原则。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着“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等等。这样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制约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僵化,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从组织内容、备课到讲授,很少关注学生的反应,课堂缺乏互动,更谈不到学生参与其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教学手段。虽然目前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基本普及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但在多媒体的使用方面,在课件的应用方面,还要下些功夫。

2.3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

从生源上来看,由于普高的扩招,中职学校的门坎很低。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另外,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目前农村乡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施的不完备,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谈不上操作和运用了。总的来说,中职生源文化素质不高,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也很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对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学习都不感兴趣,他们觉得理论课程枯燥、难学。他们追求的是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家庭电脑的普及,上网热的冲击,使学生更加注重操作技能,而对计算机理论很少涉及。计算机理论是学生提高计算机水平的基础,中专生没有足够能力认识到这一点的,于是往往会把学习计算机知识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两类。比如认为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进制的转换、程序的编制等是“无用的”;对于学习制图、网页设计、硬件维修等是“有用的”。

3.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

3.1计算机课程教材的改革。

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紧贴社会的要求,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先易后难,各课程之间的承接性要合理。教师应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目标,对教材做相应的处理。

    

3.2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学和学习方法上,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探究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同时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变教学“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获得主动的知识。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以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为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结合实际,使教学和实际真正融为一体。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让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了解当前的市场技术水平和行情,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3)在教学手段上,鼓励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形式新颖、趣味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简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倡导和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还有助于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扩大认知的空间领域,特别是扩大教学规模,使更多的学生得到优秀教师授课,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3针对中职学生现状的改革

       (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上好专业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热情去学习,才能使学生从主观上愿意接受计算机知识,才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改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职业中专学生综合素质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都是教师要面对的现实,承认这个现实但不是意味着就要采取迁就的策略。而是要通过改变我们的教学评价方式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因此,笔者考虑对于以能力为目标的科目,如计算机硬件维修、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评价上以日常 成绩为主,分为不同的作业或项目,以完成其中的百分比为成绩,关键在于允许学生在本学期的任何时间内完成都可以。这样,学生可在学习了后面的内容后重新来完成作业,在已经掌握了技能的其他同学帮助下来完成,增加了差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4.结束语

计算机教学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要改善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学反思、大力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掌握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以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