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生态修复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as the our country economic society to increase of water consumption, make of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this problem increasingly sharp. Develop the 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guarantee maintain normal water cycle in the amount of water needed to balance relationship. In addition to the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work,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exploring, adhere to the perso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ly concept. But the atmosphere only part of precipitation form water quantity, and the rest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s for use, this part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directly for the use of the precipitation in maintaining regional vegetation ecosystem st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water ecological 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nd promot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ork the sustainabl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Keywords: 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pair; Environmental endowment not superior; Water system;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些年以来,随着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保障的要求日益提高形成尖锐矛盾。而且在我国逐渐出现了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水土流失等水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致命的威胁。因此国家对水问题的认识不断的进一步深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系统,成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治水理论又有了不断的更新的发展,使得治水实践发生了巨大地变化。
1.水生态环境禀赋不优越
水是不仅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物群落生命的载体,同时也是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的介质。由于受到气候以及降雨量的影响,我国现大概有39%的面积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活动易引起土壤侵蚀、沙漠化和盐渍化;在半湿润、湿润地区,也有一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约有占国土面积10%的地区属土壤侵蚀中度敏感区,占国土面积2%以上的石灰岩地区易发生石漠化;再加上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等由于特殊地貌和气候等因素造成的生态脆弱地区。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由于对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重视度不够。对水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以及过度的强调防洪,洪灾发生更加频繁;河道工程中大量的使用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质材砌筑河床,导致河流被完全人工化、渠道化;并引发江河断流、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过度围湖造地,侵占河道,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和行洪能力,加剧了洪水灾害;不注意生态保护,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江河湖库淤积。人类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必须主动适应洪水,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约束人类自身的各种不顾后果、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认识到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要作用,提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满足经济用水、生活用水的需要,也要充分考虑生态用水、环境用水。
2.生态环境用水体系及其分类
我们根据对流域生态系统中水循环过程的分析探究,得出水汽凝结以降水形式降落到地表的过程中,其中有一部分会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掉;另外一部分会渗入地下转变为地下径流;而其他的部分降水则会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和返回地表的地下水,最终沿江河水系或地下水系注入海洋或蒸发到大气中去。在流域的整个水循环过程中,可以概化成形成水资源之前和形成水资源之后的生态环境用水循环过程,则可分为四个方面。
(1)降水在形成水资源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水量被天然生态系统所利用,主要形成流域的蒸散发量,以维持流域的天然生态系统。降水是维持区域天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稳定性和多样性的主要水源,这部分生态环境消耗量对流域天然生态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降水形成的河川径流,在人类用水以及沿途汇入支流和与地下水发生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量以维护河流生态环境健康,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是指维持河湖给定目标下生态环境系统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在河道内的水量,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兼具航运、发电、水产等河道内生产功能。
(3)降水形成的地下水系统具有一定的环境地质和生态功能,为了维护这种生态功能,需要维持一定的地下水水位或维护一定的地下水循环而需要的水量。
(4)河道外生态建设的用水,专指保护、修复或建设生态环境需要进行人工补充的水量,包括城镇生态环境用水、农村生态环境用水和林草植被建设用水等。
3水资源承载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坚持合理开发水资源,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工作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水资源承载能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即是在一定的流域或区域内,其拥有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如果经济社会发展超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就会失去必要的物质基础,就会造成生态的破坏,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
其次,我们必须要看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带有方向性的对策措施。如: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节约用水是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消费的手段之一;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通过节约用水,减少无效用水需求,减轻供水压力,减少污水排放,减轻污水处理的费用;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水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等。
4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路线图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水生态环境调查与问题分析、目标分析与标准确定、生态环境用水配置和主要对策措施等内容,技术路线见图1。
图1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路线
5发动群众,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机制
单靠我们水利专业的人去治理这些河流是远远不够,只有不断去增强公众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意识。不断去增强各级干部和广群众的环境意识、生态理念和法制观念。列入工作计划,大张旗鼓地传生态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各级教育、宣传、劳动及其它有关职能部门要重视生态系统方面知识教育、培训,面向社会、面向基层,让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人心,把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建设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建设。坚持专门队伍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积极发动、组织和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环保工作,形成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广泛群众基础。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涉及群众利益的规划、决策和项目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继续实行有奖举报制度,积极探索调动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机制。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继续实行有奖举报制度,积极探索调动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机制。如何有效地做好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充分重视水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搞好水资源的利用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和保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生态修复这一新思路、新举措落到实处。
(2)明确思路,扎实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实施的内容、组织管理方式与通常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有着显著的差别,同时,在不同的区域,生态修复的建设内容各异。
(3)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基于创新的生态修复要进一步创新。调整作物种植比例,实行增麦、压豆、增经、增饲措施,即轮作制改为豆、麦、经饲制,坚持耕作制实行耙茬、深松、少耕制的水土保持耕法,同时推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一、特殊的水资源情势决定了江苏必须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一)江苏水资源的特点
一是本地水资源不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达到9492亿立方米。二是降水量大,产水率比较低。江苏多年平均降水量994.5毫米,折合水量达1017亿立方米,但由于江苏属于水网地区,水域面积大,蒸发也大,实际降水所产径流仅为降水量的1/4,低于全国,也低于长江和淮河流域平均的产水模数。三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的利用效率不高。在江苏,汛期集中了全年60%—70%的降水量,流域上中游来水也主要集中在汛期,大部分排泄入江入海,形成弃水而不能利用。
(二)水生态面临重大挑战
一是水体污染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全国平均值的11倍,许多河湖水体超量纳污,水体污染十分严重,三分之二的水域因水质恶化,使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虽然近几年来加大了治理力度,但治理速度还跟不上污染物排放的增加速度。以太湖为例,2012年实际入湖污染负荷中,总磷为0.204万吨、总氮为4.8万吨,分别是全湖允许纳污量的3.0和2.7倍。水污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水生态环境退化依然十分严重。一方面,河湖生物种群锐减,并以耐污型种群逐渐成为优势种,湖泊普遍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持续大规模暴发;另一方面,河湖萎缩,水域面积锐减。同时,沼泽化趋势明显。由于长期围垦、淤积和养殖,大部分湖泊都存在沼泽化现象,生态调节功能日趋退化。大量污染物滞留河湖,在河湖内部沉淀,日积月累,形成严重内源污染。以太湖为例,污染淤泥淤积面积达到1960平方公里,占整个湖体面积的60%,严重区域淤积的污染底泥达1.5米以上,太湖湖泛生态危害的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太湖严重的底泥污染有直接关系。
三是洪涝灾害和局部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依然存在。尽管江苏跨流域调水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是在沿海地区、淮北地区和丘陵山区水资源量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根据江苏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中等干旱年份,全省缺水量为28.9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份,全省缺水5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全省缺水10.3亿立方米。
四是水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十分普遍。用水效率不高,2012年,江苏万元GDP用水量102立方米,高于发达国家50立方米的水平;现状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5左右,发达国家为0.7—0.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9立方米,而发达国家为7—9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远低于发达国家75%—85%的水平;城镇供水综合漏失率达2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降至10%以下。大量的水资源消耗直接导致废污水的大量排放,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环境,加剧了水体污染,形成恶性循环。
(三)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对保障江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江苏人口多、工农业发达,单位面积出产的经济总量大,排污量也大。据2012年资料测算,当年向河湖排放的废污水总量与本地径流之比达到1‥1.7,为全国平均的15倍多。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用水条件,河湖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国家正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靠无限制的增加用水总量满足用水需要不现实,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要求。现在全省用水总量已突破5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约1/10,江苏必将是国家取水总量控制的重点地区。因此,要继续保障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施用水总量控制,通过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来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二、江苏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确立水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要求在城乡规划、工程设计、项目建设,工程调度和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确立水生态文明的理念,比如城市规划上,要增加透水面积,包括规划理念和建设材料选取上都要考虑生态的需要等等。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主动适应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要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和考核制度,严格水行政许可和节水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地下水统一管理,严格规范水资源费等规费征收,全面强化水功能区管理等。
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从强化节水立法、健全管理机构、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深入推进载体建设和节水技改、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方面,将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切实转变用水方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格水资源保护。要求从水资源保护的顶层设计入手,做好水资源保护规划和制度设计,并从严格水功能区管理、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加快水源地达标和备用水源建设、加大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力度、实施农村饮水健康工程、加大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疏浚整治、推进地下水控采压采和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全面加强河湖水域管理。从实施河湖水域“占补平衡”,建立健全湖泊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河长制”,统筹河湖岸线开发利用,加大河湖保护执法、清水通道建设,开展重点河湖健康评估工作等方面,提出全面加强河湖水域管理的要求与措施。
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要大力倡导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和水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建设城市活水清水工程,推进城市黑臭河道整治,深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小流域生态治理,大力开展生态健康河流、湖泊、水库、小流域和水生态文明乡镇、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大力推进退圩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工程,积极开展水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水生态文明能力建设。对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提出要求,包括加快推进全省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水生态监测评价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监测能力和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控制监测网络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共享平台,利用遥感、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水生态监测评估,加强水生态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等。
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明确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开展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次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制订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出台管理制度和办法,指导市、县(市、区)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省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评审验收,对达到标准的命名为水生态文明城市。
三、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省水利厅已经成立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要求市、县政府成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协调机构,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统一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河湖生态保护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完成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
加强科技支撑。强调必须加强水生态领域的科学研究,组织开展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基础理论、宏观战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生态补偿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的作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落实经费保障。要求各级政府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经费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各级财政的专项资金和经费要加大对水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省水利建设投资切块专项用于水生态文明相关工程建设,省级水资源费重点支持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推进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化投入的水生态文明投融资机制。
强化监督考核。强调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评价指标达标和重点工程实施等情况和指标纳入全省水利现代化建设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体系。要求市、县政府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每年要向上级政府报告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向省水利厅通报水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
关键词:海绵城市;水生态;山地城市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该意见确定了各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贵州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更需抓住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支持的政策机遇,结合贵州特点,统筹推进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本文主要分析了贵州省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及贵州海绵城市建设的特点。
1贵州省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1.1贵州省城市水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随着贵州省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各大小城市出现了很多“城市病”,在水生态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城市水环境变差。目前贵州省很多城市的主城区的排水系统主要采用雨污合理制,每遇暴雨,合流制管段的大量污水会随着雨水溢流至自然水体;其次,部分城市污水收集率不高,城市生活污水溢漏至自然水体的现象十分严重;再次,由于贵州建设用地紧张,部分城市绿化率不高,暴雨时节,城市路面、屋面雨水未经足够的生态净化,直接汇入城市河流,径流污染严重。以上因素导致许多城市的河流和胡泊水环境较差,甚至为黑臭状态,如现状的安顺市的贯城河、六盘水的水城河等。(2)城市内涝时有发生。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区面积的增大,城市下垫面较建设前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的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负荷越来越大,某些本身排水条件较差、排水系统建设滞后的城市频繁出现城市内涝,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2014年7月18日,贵阳主城区24h内降水量达201.7mm,内涝受灾人口近1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7307.5万元。
1.2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城市水生态环境脆弱
贵州省大部分城市都座落在喀斯特地区,地形破碎、土层较薄、地表渗漏强、有水留不住、环境容量小,水生态环境稳定性差、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其修复难度较大。贵州的生态环境总体偏好,但是城市水环境并不乐观,由于大部分城市建设于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环境风险较大。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系统的提出了针对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的一系列工程建设方法和措施。通过加强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已破坏的水生态环境以及实施低影响开局,达到改善水环境、保障水安全,利用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的目的。因此,在贵州各城市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十分必要,而且国家已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时间表,海绵城市的建设刻不容缓。
2贵州省海绵城市建设的特点
2.1贵州海绵城市的建设方向
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的部门多、需解决的问题也多。涉及的部门有建设、环保、规划、水利、园林、国土等部门,解决的问题有水环境修复、水安全改善、雨水资源利用等问题,因此在多部门、多专业、多问题导向的复杂环境里,需重点提出建设方向。根据前述分析,贵州省大部分城市已经面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部分城市应及时解决水安全问题,只有少部分城市需要对水资源加以利用。因此,贵州省各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首先主要解决水污染问题和水安全问题,只有在部分缺水城市,可结合经济条件酌情实施雨水资源化利用。
2.2贵州省城市建设方法和特点
海绵城市是个宏观的概念,需要大大小小的工程措施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布局来完成。海绵城市的建设核心是低影响开发,通过各种工程措施有机组合模拟雨水在城市里的自然循环,恢复水生态的自然修复功能,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因此,与传统的建设的方式不同,海绵城市并非讲究“规模效应”,更讲究“生态效应”。针对不同城市,其建设方法不同、工程布局也有差异。结合贵州城市发展的特点,贵州省海绵城市建设方法和布局有以下特点:
(1)贵州省城市规模小、发展速度快,海绵城市的建设以城市新区建设为主,旧城改造为辅。海绵城市建设主要考核指标是年径流控制率,《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在2020年及2030年,城市建成区20%及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即年径流控制率达到70%以上),其中“城市建成区”既包括城市新建区,也包括旧城区。贵州的城市规模较小,仅贵阳市中心城区人口大于100万,其余大部门城市城区人口在25万人以内,根据国家城镇化的总体要求,未来一段时期内,贵州省绝大部分城市的城市新区的建设力度较大,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规划也更加科学合理,因此,海绵城市建设的条件较好;而对于老城区,由于贵州用地条件较差,城市的建筑密度较大,绿化率偏低,在老城区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改造难度偏大。所以,要完成在2020年及2030年分别达到“城市建成区20%及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应积极在城市新区开展海绵城市的建设,而对于旧城区,仅仅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旧城改造实施低影响开发实施的建设,不宜大拆大建,大面积铺开进行海绵城市的改造。
(2)贵州省城市形态以山地城市为主,海绵城市的建设需结合山地城市的特点进行设施布局。①山地城市的建设用地平均坡度较大,决定了雨水在城市建设区域的平均流行速度比平原型城市要快。因此,要将一定降雨量的雨水“留”下来,需加强“滞”方面的工程措施,延缓雨水在城市内的流行时间,同时增加“渗”的功能和效果,缓解洪峰的峰值,降低内涝风险。②许多山地城市往往是“群山环抱”,其城市内河就是城市山体汇水面积的收纳水体,每逢暴雨,城市内涝风险极大。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因此,与平原型城市不同,对于贵州山地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除了解决好“高频率,小暴雨”下的雨水存储问题,更应解决好“小概率,大暴雨”的内涝风险问题,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同时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区域外的雨水防洪设施。
(3)伴随贵州城镇化进程,海绵城市的建设尤其应重视规划引领、示范引领。贵州省快速的城镇化率必将带来大量的城市小区建设、城市道路和广场建设、城市公园建设以及城市水体建设。这些建设项目恰恰是海绵城市建设实施的重要载体,但是以上项目往往涉及到多专业、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实施起来相对复杂。因此,要将海绵城市相关项目有机有序的进行建设,规划引领十分重要和必要,在编制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道路、绿地、水等相关专项规划时,应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其刚性控制指标。另外,目前“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建设模式,全国范围内都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甚至在某些建设理念上仍然存在着观点分歧。如何能从技术上创新、从管理上创新、从融资上创新,开辟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和方法,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部门正在努力探索的目标。因此,要全面推进贵州省海绵城市建设的步伐,还应加强示范引领,尤其是作为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的贵安新区,可将其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好的经验进一步总结,为贵州省其他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方法,加快推进全省海绵城市的建设步伐。
3结语
关键词:生态水处理技术;园林景观;水质量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8-0090-02
1 概述
近年来,人们的居住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在房地产项目中还增加了园林绿化和景观水体的设计。但是因专业的不同,很多设计师只考虑水景的外在表现,却忽视了水景内在的水质。目前,对园林景观水体设计主要所采取的是生态水处理技术,这也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
2 景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城市园林景观用水出现水体污染有四方面原因:一是景观水是封闭状态,属于死水。这样的水体缺乏流动性、复氧能力差、生物氧化有机物能力较弱,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水体自净能力差;二是景观水中缺少净化水质的生物链。在净化水体方面,生物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园林景观水都没有完整的生物链系统;三是因外界影响因素造成的一系列污染。如:碎屑、垃圾、扬尘、树叶、雨水等,这些物质在水中经过溶解、沉淀、腐烂这一过程,就必将导致水体质量出现恶化;四是园林景观水内源污染。内源污染指的是融入到水中的物质本来不具有污染水环境的能力,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在水中很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破坏水体质量的水污染物质。
3 对园林景观水处理技术分析比较
景观水的质量,一般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三类标准,但是对技术指标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是对于水景都有视觉效果要求,如:常年保持水质清澈见底、无臭味、水色自然、能养鱼和植物。因此,设计者们在选择园林景观水处理技术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正常的水质维护及受到暴雨冲刷后景观水能够迅速恢复水质,在系统运行中要具有强大的抗冲击能力,这样既不会影响到水处理效果,同时水质也达到了设定的要求。
目前,园林景观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及组合技术等。在物理技术中,过滤技术是最为常见的,此技术是利用特殊的滤料对池中的污染物进行隔离过滤,随后清水再返回景观水池。随着时间的积累,滤料上的污染物逐渐积多,阻碍了水流,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过滤效果。在处理景观水时,由于物理技术无法解决蓝绿藻的爆发问题,因此还不能单独应用。
化学技术可以分为直接处理与间接处理,通过干扰细胞物质的合成、光合作用及酶的活性对藻类及细菌进行处理就属于直接处理;为控制藻类及细菌的生长而改变它们的生长环境,这就是间接处理的表现。化学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易对水环境及水生态系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不能在景观水处理中单独使用,只是在特殊时期作为临时措施可以采用而已。
生物技术是利用微生物、高等动物、高等植物或生物制品来调节水生态系统的结构,转移、降解水中的污染物,恢复水体的技术。此项技术也有一些缺点: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大,无法稳定发挥出作用。尽管如此,这类技术能充分利用自然来净化与各类生物在功能上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来净化水质也成了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组合技术是将以上技术进行组合,将各种技术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如:微生物-生态强化修复技术、生物浮岛+曝气技术、人工湿地技术、加药气浮技术、水生植
物+改性黏土技术都是利用了组合技术。通过深入研究景观水体变质的原因,我们已经发现主要污染源分为外源污染物(补充水、化肥、农药、雨水)和内源污染(动植物残体、植物、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的产物),而引起富营养化的源头就是水体(尤其是封闭水体)中的氮磷。
园林景观水的水质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能将其彻底解决,所以就要运用组合技术来对景观水体进行标本兼治,通过短期治理和长期治理的结合将藻类去除,从而降低了水体中的氮、磷含量,保持了水体系统的生态平衡。
4 生态水处理技术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以下我们以某城市建设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人工湖为例,湖心内设有花园,还带有喷泉设施。由于人工湖中的藻类物质迅速成长,且带有恶臭,已经出现鱼类死亡的情况,到广场散步的居民也越来越少。鉴于这种情况,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人工湖的水环境,使湖内的水体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清澈、洁净、净化污染。
人工湖多建于人群密集的地方,在水处理过程中,还要保证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选择无噪音的处理方式。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就可以采用微生物处理方式来修复水体质量。在应用此方法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4.1 选用符合标准的微生物
微生物能加速水体中污染物降解,加快底泥中污染物的分解转化,应尽量采用人工选育培养出的生物修复菌种,主要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高效微生物光合细菌等。以上这些菌种在消除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及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还可以抑制藻类生长,从而增加了水体溶解氧污染物的能力,净化了水质。
4.2 注意用无机营养盐来处理问题
采取水生植物处理方式,分解景观水体中有机污染物,之后有机碳会转化为CO2从水体中排出,最后有机氮、磷等物质转化为无机营养盐类,并滞留在水体中。如果长期将这些营养盐滞留在水体中,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必然会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进一步导致了藻类泛滥。因此,如果要利用水生植物处理的方式,就应注意分解后营养盐物质的消除问题,以免再次产生藻类生长过快的问题。另外,为了使有机氮、磷等物质转化的无机营养盐问题得到很好的处理,高等水生植物是较好的选择。高等水生植物与藻类一样,都是初级生产者。高等水生植物的根系能分泌化感物质,此类物质既能抑制藻细胞生长,也能使无机盐类的转化和积累逐步减少,推进实现了净化水质、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
5 结语
在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今天,城市园林景观成了一道重要的风景线,其中景观水是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对生态水处理技术做了简要的分析,将该技术应用到城市园林景观中去,可从根本上改善水体环境,发挥出自然资源的潜在能力。总之,生态水处理技术已经是水污染处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以较低的成本为人们创造出了和谐的生活环境,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童宁军,潘军标,赵琦.常用园林生态水处理技术的
研究[J].中国园林,2011,(8).
[2] 王振健,唐永顺,石立岩.城市景观水体的合理开发
与利用对策——以中国江北水城聊城为例[A].中国
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
[C].2006.
[3] 闫淑君,洪伟,吴承祯.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
建设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09,(8).
关键词:湖泊污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3.220
1 国内外湖泊富营养化的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情况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的自然环境问题严重。20世纪初,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加剧,引起各界的关注,各国政府对湖泊问题加以重视,并组建专业的生态专家进行研究,寻找对应的解决办法。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组织,针对各国的的经济发展与生态问题进行协作,建立专门的生态研究组织。经过专家的努力,以及长时间的研究,得出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体污染所致。因此需要改善水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抑制湖泊的富营养化。
1.2 国内研究情况介绍
国内的生态专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注意到湖泊富营养化的问题,并且进行研究。诸多的水生物专家曾对湖泊富营养化的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对湖泊富营养化的特点、类型、以及浮游生物的状态等进行总结,并且针对原因,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进行水质环境治理,以及浮游生物的有效处理。
(1)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湖泊富营养化比较严重,需要对富营养化的原因进行了解,对水质环境进行调查,对营养盐的来源进行研究,针对各项调查的结果,去制订对应的治理方案,从而去改善湖泊环境。其中王圣瑞等专家,对湖泊沉积物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取样时间段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速率结果分析,发现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主要发生在0.5h内;通过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析平衡浓度以及本底吸附态磷含量与对应物理化学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污染程度越高,沉积物的本底吸附态磷和总最大吸附磷量也越高,而最大吸附磷量越低,污染较为严重的湖泊也具有向上覆水体释磷的趋势。秦伯强则发现将湖泊营养盐浓度范围控制在TN:1~10 (20)mg/L,TP:0.01~0.1(0.2)mg/L以外,能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的发生。对外源进行有效的控制,紧抓对内源的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营养盐的问题。
(2)席北斗的研究结果以及翟丽华以杭嘉湖流域为例的试验均表明,在一定变化范围内pH值升高有利于沟渠沉积物对NH4+-N的吸附,而磷酸盐的吸附能力随pH值的降低而增强。席北斗还发现TN的截留率在pH升高的第5天达到最大值,并且pH对磷酸根的吸附容量影响不大。在翟丽华认为,沉积物对氨氮和磷酸盐的主要吸附过程发生在0~5h之内,最大吸附速率分别为160mg/(kg・h)和300mg/(kg・h),吸附等温线均呈良好线性变化。
2 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技术探索
2.1 湖泊内源营养负荷控制技术
湖泊内源营养负荷控制技术,对于浅水水质的湖泊富营养化,有良好的治理效果。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浅水湖泊中的营养盐释放程度低,导致蓝藻生物对营养盐的反映较慢。主要的处理方法是,找出湖泊水质污染的根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控制水质的ph值、水深度、水体规模、营养盐的释放等在标准的范围之内。采用湖泊内源营养负荷控制技术,结合经济成本,对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进行治理,解决营养盐的释放问题。此外湖泊治理的成果,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例如对污染源的控制、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恢复等。
2.1.1 控制仍词头诺奈锢砘学方法
控制内源释放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原理,对湖泊的沉积物进行处理。此种方法能够对湖泊的覆盖层进行清除,对磷等化学物质进行反映,使其对沉积物的覆盖能力增加,从而去控制内源磷元素的释放。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对沉积物进行处理,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处理的水域范围较小,并且受风力的影响较大,只试用与面积小厌氧状态的湖泊。比如,向水底投入铝、钙、铁等化学发那个发,失去与水底的沉积物进行反映,改变沉积物的状态,使得容易变化的磷酸盐,处于稳定的状态,从而抑制磷的释放,使沉积物趋于稳定状态,控制湖泊的富营养化。若水体的ph值小于9时,使用内源控制释放物理方法,能够对内源磷的释放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保持稳定。若ph值大于9时,此种处理方法,对水域沉积物的处理无效,需要采用其它方法进行处理。
2.1.2 控制内源释放的物理机械方法
控制内源释放的物理机械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引水冲刷的原理,其可以将湖泊水体的营养物质进行冲洗,以及稀释,从而去对水域进行治理。冲刷方法仅限用与面积较小的水域,对于面积较大的水域并不适用,因其使用成本较高,技术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对于热分层的湖泊富营养化情况,其深层水域的营养物浓度最高,因此需要重视深层水域的富营养化治理。国外曾经采取过换水的方法,对水质环境进行处理,但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并未找出污染的根源,只是暂时的解决问题。
2.2 湖泊生态修复技术在湖泊富营养化中的控制应用
生态修复技术的控制应用,是为了有效的控制底泥的内源污染,从而实现湖泊生态修复的目标,同时还是为了对蓝藻水华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很多的草型湖泊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能够有效的遏制沉积物的动力悬浮,以便达到底泥营养盐的释放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对湖泊中的沉积物和水生水体的营养盐进行吸收,从而降低了营养盐的负荷,将藻型的湖泊属性转变为了草型。根据Scheffer等人的理论,无论是草型还是藻型,均是湖泊生态系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根据相关的调研后发现,所有的湖泊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自我恢复能力(Resilience),即当外部环境的破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当地本身的生态系统便会遭到破坏,新的环境条件会在原本的生态系统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自我修复,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再生。
3 总结
湖泊生态恢复理念在以浅水湖泊为主、富营养化比较严重的东部地区有着很大的意义。沉积物悬浮所导致的营养盐很容易被带入进覆水之中,会对水体的透明度和感观效果带来极大的影响。水生植物会对沉积物的悬浮起到很好的遏制,不但可以增加水体的透明度,还会让当地湖泊中的水生植物和草型湖泊生态系统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生态沟渠;浮盘无土栽培;水生植物;安乡
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产旅相结合,洞庭湖区(安乡县)特引入生态沟渠建设技术,并结合具体实践进行了完善和发展。这是一项集园林学、工艺学、生态学、景观学、农学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其创新新颖、美化环境、净化水体等功能受到行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1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已从简单粗放的水流式向集约多向的阶梯式转化,目前,许多专家、教授有研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大量运用了生态沟渠塘工程,例如在研究白洋淀地区中的生态拦截农业的非点源污染时发现,相比其他植物,对磷的净化能力最强的属芦苇,吸附率能达到981%[1]。有研究表明:生态沟渠中种植的水生植物具有拦截外来营养、吸收内部氮磷的功能[2],水生植物的根茎不仅能抑制底泥中营养物的释放,还能在生长后期去除水流中多余营养物。
2生态沟渠应用的必要性
近几年,环境恶化情况越来越严峻,空气质量越来越恶劣,水体富营养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农户乱施肥料、乱用农药,沟渠中的水体从清、透、亮变成了黑、臭、烂,水中垃圾随处可见。针对农村环境杂乱脏的局面,安乡县率先推出生态拦截沟模式来净化水质,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笔者考察了洞庭湖区(安乡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调查了近几年安乡县修建生态拦截沟的相关村镇,深刻剖析了建设生态拦截沟的成效,分析在生态拦截沟建设与维护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几点建议。
3生态沟渠的关键技术
3.1生态拦截沟的内涵
生态沟渠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净化水质,通过特殊的护坡、水生植物种植等方式,对已经污染或者有污染源的沟渠进行修复,从而达到生态环保的效果。
3.2生态拦截沟的模式
目前,安乡县采取的生态拦截沟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挡土墙式生态拦截沟,一种是浮盘无土栽培式生态拦截沟。
3.2.1挡土墙式生态拦截沟
挡土墙式生态拦截沟主要是在沟的两边修成坡度为35~45°的倾斜式,坡上采用有孔砖硬化,砖孔中种植中华结缕草、狗牙根或黑麦草等植物,紧挨有孔砖沟底的两边修建大约25~30cm宽的挡土墙,且每03m留一小孔以利植物吸收水中营养,设置滚水坝,保证水位高于挡土墙10cm左右,同时把沟中淤泥移到挡土墙内,栽种美人蕉、香根草等吸收氮磷能力强的植物,以净化水体。
3.2.2浮盘无土栽培式生态拦截沟
浮盘无土栽培式生态拦截沟主要是利用聚乙烯高分子材料的浮盘固定在水中,一方面浮盘中种植水生植物,它靠植物强大的根系吸附水中的氮磷,净化和改善河道水质,另一方面又可随意组合成各式图案,既可像挺水植物一样固定在岸边,也可像浮水植物般固定在水中央。通过水培植物与漂流载体的结合,营造出浮岛式生态景观,构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将生态浮盘打造成为水上绿化的新亮点、新境界。
3.3生态拦截沟的选材
目前介绍两种生态拦截沟模式,在安乡县有单一建设的,也有两种模式混合建设的,依据沟渠的实际情况而定。
3.3.1挡土墙式生态拦截沟选材
一是材料要优,生态拦截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惠民工程,工程材料必须选择质量好、价格优、生态环保型的材料;二是水生植物搭配种植要合理;种植在挡土墙式的水生植物必须选择既美观又要吸附性能优的,目前安乡县种植最多的就是美人蕉、菖蒲、鸢尾、再力花、空心菜等。
3.3.2浮盘无土栽培式生态拦截沟选材与造型
一是浮盘材质选择。秉承生态环保的概念,选择质量好,品质优、防水强、防腐蚀、防变质、浮力大的生态浮盘;二是水中定型安装。根据生态拦截沟的宽度调节生态浮盘的形状,搭建成菱形、长方形、正方形、花型、心形均可,据经验介绍,目前防风性、防倒伏效果更好的是长方形,且在浮盘两边均要用长竹竿固定在水中,防止漂浮;三是栽培植物选择。生态浮盘上无土式栽培水生花卉、水生蔬菜,利用根系吸附水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可以选择种植吸附能力强的鸢尾、菖蒲、美人蕉、空心菜等。
3.4生态拦截沟的后期培管
生态拦截沟后期维护非常重要,无论是挡土墙式还是浮盘无土栽培都需要精心培管,挡土墙式的两边和无土栽培浮盘上种植的植物枯萎后长期倒伏,会在水中腐烂污染水体质量,影响水流循环系统,加剧水体恶化,所以健全长久的后期维护是建立生态拦截沟双赢的有力保障。生态浮盘的后期管理机制:一是专人维护。可在建立生态拦截沟的村镇安排一至两人定期间断性维护,修剪生长太快的水生花卉、蔬菜,以免涨势太快导致浮盘偏倒或造型散开,还要在来年开春之际割去前年越冬冻死的植物,以待春天继续发芽;二是定期补种。来年发现某种水生植物涨势不乐观,就要及时的改种或者补种。
4修建生态沟渠的现状
现阶段,安乡县修建生态拦截沟共计4450m,主要有安丰乡出口洲村、皇家台村、安昌乡的白粉嘴村、安康乡的仙桃村、安障乡的新?口村、王家湾村以及安丰乡大石公路两旁沿线。安装生态浮盘约3000m2,主要有安丰乡出口洲村、安康乡的仙桃村、深柳镇的新开口村、安裕乡的虾趴脑村等。
5生态沟渠的效益分析
5.1美化环境,改善水质
生态拦截沟与传统沟渠最大的区别在于修复了沟渠生态环境、提高了水体净化能力,是集美观性、生态型于一体的新型生态净化模式,不仅对人工湿地起到一定环境保护作用,还对农田、生活用水流向沟渠的水体进行过滤处理,对农业面源污染起到一定的治理作用。
5.2节约成本,增加效益
浮盘无土栽培式生态拦截沟在浮盘中种植的空心菜、水芹不仅可以改善水质,还可出售,一年可以收割5茬,每公顷产量达75000kg以上。这种模式既不占地、二不施肥、三不打药,是既绿色又新鲜的蔬菜。不仅可以增加收成,还节约用地、用工、用药、用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6生态沟渠应用的瓶颈
6.1成本高,规模小
就安乡县现阶段建设生态沟渠情况,全县138个村建设生态沟渠的仅仅只有6个村庄,总长度才接近5km,远远不足以形成规模,难成气候,达不到大范围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水质的效果。修建生态沟渠成本高、投入少、范围窄,需要更多的经济投入来提高农村沟渠水质,改善农业面源污染情况。
6.2后期培管力度大
浮盘无土栽培模式相比挡土墙式生态拦截沟后期配管力度更大,因为浮盘无土栽培是定位在沟渠中央,易受大风暴吹倒,吹倒后恢复原状需人工较多。生态拦截沟中种植的水生植物和蔬菜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和修剪,以便更好地生长开花,更好地吸附水中的氮磷物质,净化水质。如果不及时清理和打捞水中倒伏的黄叶,会在水中堵塞水流或者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
7生态沟渠应用的建议与意见
7.1加大资金投入
生态拦截沟是个利己利国利千秋的事情,建立生态拦截沟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颗草都需要资金的投入[3],所以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可以多方众筹加农户自筹的形式,解决资金紧缺问题,与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生态生产结合起来,共同打造最美乡村、最美旅游、最美农业。
7.2突出地域特色
安乡县在常德市率先建立生态拦截沟模式,受到市级和其他地方的纷纷参观与学习,但是在建设的进程中,仍然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建立生态拦截沟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地建造浮盘模型和种植水生植物,要种植与地方气候相适应的植物,不能盲目地追求美观而种植不适应气候和沟渠水体的植物。要科学打造地方特色,发展特色产业,抓好村风民风,减少污染[4]。
7.3优化区域环境
想要从根本解决水源污染问题,只有从源头管控、源中治理,才能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要取缔生态沟渠周边已污染的工业和养殖场,控制源头零排入。优化种植业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学化肥,推广有机肥,发展绿色防控专业化防治技术,发展绿色有机蔬菜,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回收利用或还田利用农作物秸秆,减少环境污染[5]。
7.4挖掘生态潜力
建立生态农村,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和手段,依托本土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从而开发生态拦截沟的建设,挖掘生态拦截沟的生态潜力。引进和开发休闲观光项目,联合深入开发生态拦截沟,并且建议政府部门多与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合作,共同研发生态拦截沟,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生态地用于沟渠水体净化。
7.5加大宣传力度
对修建生态拦截沟附近的居民加强宣传,可以通过广播、报纸、微信、农业科技报、电视等宣传方式,内容可以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以及如何维护生态拦截沟等。对家里仅有老人和小孩的可以组织志愿者到家到户宣传,扩大知晓率,可印发小册子到村集中区域发放,并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参考文献:
[1]杨林章,周小平,王建国,等用于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及其效果[J]生态学杂志,2005,24(11):1371-1372
[2]陈开宁,包先明,史龙新,等太湖五里湖生态重建示范工程-大型围隔试验[J]湖泊科学,2006,18(2):139-149
[3]刘洁,马友华,石润圭,等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思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5(6):13-16
[4]黄漪平太湖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城市河流;污染;河流治理;探讨?
引 言
河流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及环境载体,不但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而且是影响城市风格与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种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生态建设意义也是各式各样的,包括为城市生活与生产提供就近水源,可以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及洪涝灾害,为城市绿地的建设提供基地,为市民创造文体娱乐、亲近自然的空间。
一、河流污染主要原因
1、企业污水处理不彻底
有的企业未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污,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有的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也较低,物资消耗严重,因此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也就过高,而为了逃避治污方面的资金,部分企业就不购买污水处理装置,直接将污水排入附近河流中,或者有的企业污水处理装置治污不彻底,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这些均会导致河流污染。
2、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肥以及农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而化肥以及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必然会造成部分化肥以及农药随着灌溉以及降水流入农田附近的河流中,在河流自我净化能力之外,将会造成河流的污染。
3、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
长久以来人们环保意识淡薄以及部门执法力度不够,随意向附近河流倾倒垃圾或排放污水等,也是造成污染扩大化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拥有比较健全的监管制度,但由于执法力度不够,造成部分企业仍是知法犯法,不注重污水治理的问题。
二、关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的探讨?
1、“管理”技术的落实与提升?
治理河流的污染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是“预防”;一方面是“治理”。所谓的预防就需要相关“管理”技术的落实。管理对策对控制河流污染的起着关键的作用。国家要出台相关的河流保护政策;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硬性管理措施来防治河流污染。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并设置专门的河流管理机构等。?
就目前的现状看,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工厂、生活区逐步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源,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和纳污管网的建设,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
2、利用化学技术处理污染物?
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是指采用各种化学药剂作为混凝剂和絮凝剂,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然后予以分离除去的技术。例如在治理磷超标的污水中加铁盐等促进磷的沉淀(化学固磷)等。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有化学氧化絮凝技术(简称COF技术),是利用氧化协同絮凝来净化污水的处理方法。常见的药剂有明矾、硫酸亚铁、硫酸铝、聚丙烯酞胺、聚丙烯酸钠、氛化亚铁、碱式氯化铝等。化学药剂的使用成本小,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见效快,集氧化、絮凝、吸附和沉淀于一体,尤其是对于缓解河流内源污染,如去除水中的悬浮性和胶体性的污染物和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也被很多地方采用。
3、河道曝气技术?
这是一种基本的物理治理方法,在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被广泛使用。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地也曾采用该技术进行河流治理。它是针对受到污染的河流在缺氧的情况下研发的一种技术。通过人工充氧,设立人工曝气装置等,加速水体复氧的方式,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给水生植物提供充足的氧,促进微生物或者细菌的生长繁殖,加速污染物的降解,从而增强河流的自净能力。并且这种方法利用水体中的溶解氧和黑臭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较好改善水质黑臭问题。同时,此技术对于处于厌氧状态的、比较松散的表层底泥还有帮助,曝气法可以补充溶解氧,缓解底层污泥的污染物进一步污染水质。因此,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用在污染程度较轻,或者局部淤泥较多较重的河流。?
4、底部淤泥清理技术?
河流中的淤泥是污染水质的一大障碍,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河流之所以黑臭的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硫和氨。所谓淤泥清理就是将河流中的淤泥转移到别的地方或者就地改善,使水质得以改善。淤泥的利用价值也是不错的,比如利用淤泥、淤泥制砖、改良土壤等。
淤泥清理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技术就是挖掘疏通。比如排水挖泥或者带水作业。这种技术看似简单,但在实施前,需对污泥的情况做一个仔细的调查,例如对挖掘深度的把握,机器设备的选用和操作,挖出以后的输送和利用等,要制定相关的方案,作详尽的分析等。这也是一种物理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治标不治本,耗费巨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泥污染的问题。?
另一种方法就是“淤泥固化技术”,这种技术原理简单,就是将石灰投入污泥较多的地带,将淤泥固化。此技术由于会影响水体,效果不够明显,因此采用率不是很高。还有一种叫做“淤泥覆盖技术”,这种技术原理跟固化差不多,将沙子、粘土或者石头等覆盖在底部淤泥上,从而阻止淤泥中有害物质的释放。除了石灰、沙子等,还可以采用专业的高聚物材料,比如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尼龙、聚氯乙稀等等。南京大学王学江等人,曾采用“悬浮填料移动床工艺”的方式来治理苏州河支流河水。该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5h,既能较好地去除BOD5,也能达到良好的硝化效果。这种方法又被称为“生物膜法”,是生物修复技术的一种。?
5、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运用较为普遍,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自身的特性来达到吸收或者分解有害物质的目的,由于其效果较好、成本较低,而被广泛地运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各个方面。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种植水生生物或植物。简单理解,就是通过在河流中种植特定的生物或者植物,达到吸收、转化或者清除有害物质的目的,从而净化水质,保证河流的良好环境。生物、植物其自身所具备的自然净化能力可以除去富营养化水体中的TN和TP、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种植特定的水生生物和植物,还可以有效地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逐步恢复水质。还有一种利用食藻鱼来除藻的技术,也是一种好的治理方法。食藻鱼可以将水中的氮、磷、藻类等危害物质转化为鱼肉蛋白,但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曝气技术来防治鱼粪构成的新的污染源。?
另外,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人工浮岛技术。所谓人工浮岛技术,就是借助浮体上栽培的水生植物直接从水体中吸收营养物质和其它污染物,达到净水目的。人工浮岛上所栽培的水生植物和藻类构成竞争,能有效抑制藻类进行光和作用。此技术还可以美化水面景观、给生物提供生物栖息空间等。?
6、生态修复技术?
所谓生态修复技术,就是通过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态系统来帮助城市河流实现生态平衡。这种生态修复主要包括陆地和水域的生态修复。城市河流沿岸的生态情况直接关系到河水的污染情况,可以种植一定的森林植被,减少点源污染物的排放,建立一定的过渡带等来修复陆地生态系统。
关键词:生态河道;治理;原则
中图分类号: TV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河道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协同合作。其中就包括了:环境类科学、生物类科学、现代水利类的科学、生态科学、城市规划科学、园林以及美学等,在我国原有的基础上吸取各国的经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上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让城市河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策略
生态——生物法主要包括土地处理法、水生植物净化法、河道曝气复氧、生物膜法、生物修复法等。
(1)土地处理技术
这是传统,但是效果显著的水质改善体统。这是将土地作为改善的道具,合理的利用了土壤以及植物的过滤净化以及吸附的效果,达到自我调节净化水质的目的。外国的试验说明了这种方法对有机的化合物有特别好的净化效果,特别是有机的氯、氨、氮。
(2)水生植物净化法
这种净水的技术是采用水中各种植物的净化作用,自身调节的。比如:浮萍与湿地里的芦苇在小范围内自动净化。不过在城市的生活用水排除的废水有臭气与各种害虫,所以在种植时必须结合以上的问题来考虑,比如在2到8月左右在下风口进行芦苇的种植。
(3)河道曝气法
在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以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河道曝气复氧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站和移动式充氧平台两种形式。这项技术有优有劣,优点是:设备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灵活性强、效率高、适用于各种环境、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比较适合用在各个景点的河道以及污染较小的地区。缺点是:整体的有效面积较小、特别是在不流通的水域几乎达不到什么效果,假如是移动形的水域则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指使微生物群体附着于某些载体的表面上呈膜状,通过与污水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吸收并加以同化,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目前,常用于净化河流的生物膜技术主要有砾间接触氧化法、排水沟(渠)的接触氧化法、生物活性炭填充柱净化法、薄层流法和伏流净化法,用得比较多是接触氧化法。该方法多使用天然材料为接触材料,花费少,净化效果好。
(4)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类的技术是将其他的生物或者是微生物,在水域与土壤里的有害物质当即分解为水域氧气,或者是转化成其他的无害的物质的技术。其中使用在水体污染治理的修复技术大概能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将特殊培养的一种微生物的菌类,将其投放至污染的河道中,这样做能够将化学需氧量去除至百分之九十以上。另外一种九十将营养类的微生物投放至污染河道中,到使用之后,能够使污染物降解的速度加快,达到水域微生物的厌氧状态转变为好氧状态、增加水域中生物的物种种类、逐渐由低变高,这样水域里的化学需氧量以及BOD5下降速度加快,消除黑臭的状态,这主要用在水域的去除黑臭的效果。
2、新工艺
水域污染的处理技术在经过人们的分析与研究之后,各种类型的新工艺逐渐浮出水面,不管是哪一种技术都有一个特性,都是以组合的工艺为目标。这就是将多种优点揉和,经过改良后形成的新工艺。
2.1悬浮填料移动床
悬浮填料移动床是以比重接近于水的悬浮填料直接投加到曝气池中作为微生物的活动载体,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处于流化状态,它是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法与附着生长的生物膜法相结合的一种工艺。这种工艺水力停留时间较短,COD和BOD5去除率较高,且具有较好地氨氮去除效果。
2.2生物悬浮床技术
生物浮床技术是按照自然界自身规律,人工把高等水生植物或改良的陆生植物种植到富营养化水域水面上,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和物种竞争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又可营造水上景观。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生物浮床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它用于河湖水体修复,效果较好。
2.3曝气生态净化系统
这种系统是将水域中的生物作为主体,加上一定量的曝气,完善人工生态的处理系统,用高效的方法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质,这也是提高水质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将人工与自然融合的一种新型工艺。这种技术是曝气的生物塘与人工结合培育出来的污水自身净化的技术。
3、生态河堤建设
3.1选择合适的护岸材料
结合河道区域附近的自然条件选择材料,考虑护岸材料选择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与河道整体空间融为一体,同时注重护岸表面形态的多样化:1)天然材料,譬如粘土、砂砾、卵石等,适用于流速较小的平原河道,或者不具备高要求防冲能力的洪水位以上护岸,天然材料的使用可以结合植草、柳条编框等,提高防冲的性能。2)干叠、叠砌、抛(堆)块石,用于平原河道的护岸,具有防冲的性能,而且材料质朴、艺术、有动感,可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3)浆砌块石(条石),适用于山溪性河道的防洪防冲整治工程,采用内嵌植物的框格,设置于洪水位以上。4)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防冲性能,但容易破坏生物的栖息地,而且影响美观,因此可对混凝土湖护的表面进行适当琢凿和添色,并在关键部位使用即可。
3.2趋向自然河流的建设
以水边多样化生物的栖息为建设核心,在保证河道具有足够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将河道建设成接近自然状态,其建设的要点如下:
(1)创造丰富多样的结构,提供接近自然河流的丰富生态环境,譬如岸线呈不规则形状设计,宽窄有度,陡缓错落,浅滩和深潭结合构筑,顺应自然的动力,允许侵蚀、淤积、冲刷等出现在河岸和河底,就能够使得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河流生态系统,为河道生物提供生存的自然空间。
(2)河道和周边环境的生态网络搭配,将河道的生态系统和周边环境结合起来,扩大河道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范围,需要恢复混凝土河岸和河床恢复自然形态,将暗渠改成明渠,增加岸线绿地和树木,形成与水底生物结合的生态网络系统,使得整个河道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3)河流景观尽量简洁朴实,采用自然的植被和石材,并协调地应用在河道设计方案当中,使得河道接近自然状态。
(4)改造河道的流路和河床的物理性质,一是创造不同流水的水路,河流有浅滩、深潭,在平水期和枯水期可以弯曲和蛇行,二是采用植石治理法,将自然石经排列埋入河床,形成深沟、浅滩和鱼礁,营造有利于水下生物生长的河床,促进鱼类的生息和繁殖。该法一般适用于河床比降大于1/500而且水流湍急的河床地基坚固部位,这样遇到洪水植石就不会被冲走,而且在枯水期也不会造成淤泥堵塞河道。三是将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和植石治理法综合使用,营造抗洪能力较强的鱼巢。
3.3退化河岸带的恢复
河水高低水位之间和高水位之上的河岸带,为生物群体构筑明显的边缘效应,是复杂的生态系统模式,通常蕴含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并且能够储藏地下和地下水资源,因此河道治理工程必须恢复河道的河岸带功能:
(1)恢复河岸带的生物群体,包括选育、培植、引入、保护物种,协调生态群体在河岸带的生存空间,优化配置生物群落。
(2)恢复河岸缓冲带的生态环境,在河道和陆地的交接处,种植一定宽度的树木和草皮,并提高生态的异质性水平,通常采用的技术有坡面工程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土壤肥力恢复技术等,控制河岸线水土流失的情况。
3.4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
首先是种植营蒲芦苇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物,促进鱼类的生长和水质的进化。其次是营造浅滩、巨石、丁坝和鱼道等,形成水下紊流,以便将空气中的氧气传输到水中,为水中生物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满足好氧微生物的繁殖需求,使得河水更加的干净。总之要在河道建设的过程中,为生物的生长提供互相依存和制约的有机环境,从而增强河道水域的自净能力。
4、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三水”融合
温州地区的河道生态治理是注重修复水生态、营造水景观、彰显水文化的生态治河,当河流穿过城市的时候,应尽量保持生态河道的连续性,连续的流水蜿蜒曲折,流淌于城市之间,可将沿岸各种单体景观元素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连续流水的水质较好,能有效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具有生态和美学价值。城市生态河道又是城市各组团之间的天然隔离带。在人口日益稠密的现代城市中,城市生态河道与绿带公园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最漂亮的、最令人留连忘返的、最具有生态和文化功能的城市亮点。
结束语
在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只有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注重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才能使城市滨河景观成为可能,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以确保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有价值的微生物获取一般通过三种方式,一是人工驯化,二是固定化微生物,三是转基因工程菌。据有关研究报道,将某种特定的固定化微生物用于污染的底泥中,发现底泥厚度有降低现象,水体和底泥中的NTU、COD、NH3-N和TP含量也明显降低。如果采用某种净化促生液对水环境进行修复,底泥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有机物的含量逐渐减少,主要微生物类群则由厌氧型向好氧型演替,水体的生物多样性不断的增加;如果在专业培养基上接种河道底泥,制成底泥生物氧化复合制剂,此制剂对河道底泥氧化层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底泥有机污染物分解能力也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同时,底泥对上覆水体生物氧化能力也逐步增强;如果对底泥进行生物修复,能够有效地减少河道污染负荷,同时,强化河道的自净功能。目前,国内很多研究人员,对上述底泥处理微生物应用研究已有成果,并成功应用到河道底泥污染处理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千灯河道底泥修复工程试验
2.1底泥处理试验方法2013年,针对千灯河道样板区底泥进行生态修复试验,通过“消毒剂+微生物制剂”相结合的综合修复处理方式进行了处理研究。未处理前,随机取2份河道底泥试样检测污染物,之后,进行修复措施处理:按75kg/亩、50kg/亩标准,先后均匀喷洒消毒剂和微生物制剂到河道底部。分别于7天后、12天后,对处理过的区域随机取2份样进行检测,检测比较结果见表1~表3。
2.2底泥处理效果分析从表1~表3中可以看出通过处理后的底泥pH偏碱,但仍在一个合适范围内;试剂与底泥接触的时间越长其杀菌效果越明显,有机质的降解率越高。处理7天后有机质降解率为70%~80%,12天后有机质的降解率达到50%;大肠菌群含量降了1~2个数量级,处理时间越长其大肠菌群数量越少。
3微生物底质改良处理技术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养分的循环和污染物的降解、去除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报道显示,通过光合细菌、复合光合细菌作用,可降低、甚至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H3-N和有机质;也可以通过溶藻菌控制蓝藻,去除水体富营养化,抑制“水华”现象的产生。本工程试验主要通过先向污染底泥中投放消毒剂,减轻底泥中的毒性;然后通过投放微生物制剂,形成一个能完成自然降解的底泥环境,进而加强被污染底泥的自净功能,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快速、高效的降解,从而达到改善底泥的污染状况,提高水体中溶氧量。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