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打造智慧课堂范文

如何打造智慧课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打造智慧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打造智慧课堂

第1篇:如何打造智慧课堂范文

关键词:课堂生成;有效教学;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83-02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对于如何打造有效课堂,古今中外教育家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孔子有一则非常经典的表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中国古代的教育智慧在这里得到了最凝练的确证与表征。大师有大师的思想,笔者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对打造有效课堂教学也有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有效讲授

讲授作为一种方法,指的是教师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具体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要打破讲述法的垄断地位,还讲授法本来面目。讲授法是一种基本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有自身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二是讲本身不是目的,教师的讲是为了达到不用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达到教授的有效性:一是深入浅出,即教师的讲要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二是富有感染力,即教师教授要情真意切,平易流畅,真挚感人,生动有趣富有激情和个性色彩。三是针对性,即从教学内容而言,要讲学生不懂的,从教学时机而言,教师要相机而讲,使讲与学生的思维状态相合拍,让学生在思考中听讲。四是启发性,一方面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的心里状态下学习;另一方面要注重思维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在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学会教师研究问题的思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有效指导

教师指导水平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教师指导要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思考路线上深化阅读和自学。在指导过程中应注意隐晦,不能过于直接和具体,这样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引导要遵从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的原则,为学生留有足够的自我选择、判断、联想、开拓、发现、和创造的四维空间。根据指导对象自身学习特点,教师指导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导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课程内容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培养学生抓题眼、抓思维方法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面临问题能够举一反三。二是导路,就是引导学生理清课本知识的逻辑顺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路可思,遵循知识发生、发展规律,明确学习知识的思路。三是导疑,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在在阅读、自学教科书过程中,对不明白的问题或者用已有知识推测未知过程中要善于质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的思维模式。四是导思,就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起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等思维方面的品质。

三、有效提问

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也是创造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过程。将学习过程视为解决问题而后才能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被称之为问题教学法。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一个环节、一个要素贯穿在所有课堂教学模式中。要让提问成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掌握提问的一些技巧。(1)问题要有思维价值。只有具备思维价值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的浪花。(2)提问时机要恰到好处。提问要在学生的疑惑处,在教学环节的关键处,在学生思维的转折处。(3)理答要积极引导。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性指的是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对数学教学活动产生积极作用,使教学活动有利于数学信息的传递。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生之间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沟通。有效提问和与学生互动对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起着至关要紧的作用,有利于克服和缓解数学学习中产生的身心疲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问题的设计者,在设计课堂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所处的位置,以引导学生为目的来设计提问。教师的提问应该也必须蕴含着教育的智慧,以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自己发问、希望解答疑惑,从而更加渴求知识。

四、有效调控

调控,也叫调控行为即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成功,到达理想的教学目的,而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积极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教学调控的手段分言语调控和非言语调控两种。言语调控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手段,它具有信息传达直接、便捷的特点。言语调控主要是通过声音的大小、柔和与严厉、语速的快慢、节奏的明快与凝重以及语气语调的变化来实现。非言语调控是指教师用身体语言进行调控的办法。教师在课堂上走动所形成的人际距离、动作、表情等都会起到调控的目的。作为言语调控的补充,其具有含蓄、简便、直观的特点,从而是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的情绪的安全感、宽敞的学习空间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是长期教育经验积累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期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讲授、指导、设问、调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行为,不管是哪种课堂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它们。所以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教学可以从这些方面突破,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停留在文字和理论的层面,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张仲明,李红.学习能力培养教学原则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1(1).

第2篇:如何打造智慧课堂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语文

一、课始激趣,产生磁场效应

课始激趣显得很重要。回想自己在教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亲情主题《识字2》时,我从网上搜集了一则感人至深的古代孝顺故事《卧冰求鲤》,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在课上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们听,殊不知一向活泼的他们居然鸦雀无声,故事讲完后,他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

二、课中增趣,有效建构知识体系

(一)突破重、难点,激活兴趣

一节课中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取舍,有舍才有得。在教学课文《小英雄雨来》时,我紧扣文眼,围绕三个词语开展教学:(1)抓“雨来”,课文每一个小故事讲了雨来的什么事?(2)抓“英雄”,哪些事看出雨来是英雄?(3)抓“小”,哪些地方看出他“小”?这样教学环节就显得简约有序,教学目标明晰,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二)重视朗读指导,提升兴趣

1.明确朗读的要求,是学生兴趣朗读的有效保证

新课标指出,朗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但我对这个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指导上感到茫然,现在慢慢地感悟到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除了一些技巧方面的指导外,对文本的理解、朗读的要求也很重要,如,读出画面、读出味道、读出理解、读出自我等,要求明确了,学生朗读时才专注。

2.及时、赏识、激励性的评价,是学生兴趣朗读的外在推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曾这样评价学生:“你们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你们将这些词语读活了!”上学期,一位学生朗读《独坐敬亭山》后,我化用诗句点评:“相看两不厌,只有‘徐德宇’,你读出了诗人的孤独,真是李白的知音呀!”学生开心地笑了,她自己也是一脸灿烂。

(三)课堂小练笔,张扬兴趣

课堂是学生摄取知识的殿堂,我们应运用好课堂教学这块沃土,抓住练笔教学的每一个契机。

在五年级上册《苗苗与大树的对话》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处小练笔,请学生根据“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体会。学生慧心萌发,写下了以下文字:

阅读,是一个鼻子,让我呼吸清新的知识空气。

阅读,是一双耳朵,让我聆听世界的声音。

阅读,是一双手,让我抓住智慧的宝藏。

三、课终拓趣,延展思维时空

结课方式运用得好,不仅可以归结全篇、深化题旨,而且可以巧布悬念,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结课可以引导学生去做实验,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后,有个学生说:“老师您做实验用的那个石子上有水,所以水才会慢慢升高!”原来那次上课恰逢雨天,在校园内我没有找到干石子。我说:“那你就回去做做这个实验,看看水到底能不能升起来?”后来这个孩子果然去做了,在动手实验中掌握了这个知识。

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与教师的备课是否充分、调控课堂是否有智慧、讲述是否有激情、教态是否自然大方、板书是否新颖等都有关系。它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有待于我们慢慢探索!

第3篇:如何打造智慧课堂范文

一、课前――良好师生关系,有益高效数学课堂

“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打造高效数学课堂,首先,教师要使学生与自己“亲”,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亲人。其实,教师本身就很容易占据学生的心灵,学生很乐意与老师亲近,教师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多和学生接触,很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久而久之,教师自然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朋友和亲人。在这种内驱力下,学生由喜欢数学老师逐渐升华为喜欢上数学课,达到“信其道”的目的,这也为实现高效数学课堂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二、课上――吸引学生参与,有益高效数学课堂

教师要注重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这是因为学生参与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还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有益于高效数学课堂的达成。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参与呢?

1.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教师有了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才能吸引学生的听觉;有了漂亮的板书,才能吸引学生的视觉;有了对知识严密的逻辑分析,才能给学生智慧的光芒,给学生以心智的启迪。所以我认为教师具备了这些,学生才可能对你的课有兴趣。因此这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基本条件,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过硬的基本功:①语言;②板书;③逻辑思维。

2.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作用

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必要要素。数学教材的每一个例题、每一个练习题、每一个细节字符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如何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作用呢?

①发挥课前的预习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②发挥练习前的作用,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率;

③发挥复习的作用,巩固掌握单元数学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教材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现实生活当中,从而真正实现高效数学课堂。

3.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并对学生加以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启他们心灵的智慧,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现代心理学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他们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作出积极努力。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特别是多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是教师关爱学生、相信学生的一种体现,也是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方法。

4.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确实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而不是“代替”。多媒体辅助实现高效数学课堂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在设计课件时,不能一味地追求引人入胜的动画和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否则势必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画面和图像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图像所含的教学内容,从而削弱了教学效果。

其次,多媒体课件所控制的教学过程不要过于严密和紧凑,以有利于教师的临场发挥和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气氛灵活为宜。

再次,多媒体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视、听的机会,许多时候只要学生去体会就可以,不用老师再去喋喋不休地讲解。

三、课后――反思积累经验,有益高效数学课堂

第4篇:如何打造智慧课堂范文

一、弹性设计,播下“动态生成”的种子

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需要板块设计。板块设计的基本模式为:常规性积累—开放式导入—板块式活动—拓展式提升。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教学板块,我是这样设计的:①常规性积累——背诵与柳相关的古诗。②开放式导入—— 通过预习,你觉得这株柳神奇在哪儿呢?谈话交流。③板块式活动——活动一:图文对照,深入感受柳树外形的“神奇”。学生看画面,读文字,做批注,同桌合作学习,全班交流补充。活动二:扣词想象,真切感受柳树生存的“艰辛”。学生自读课文第六、七小节,做好圈画批注,同桌交流。活动三:相互比照,感受对高原柳的“敬畏”之情。快速浏览课文第八小节,比较高原柳与灞河柳有何不同,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④拓展式提升——学生静读最后一小节,写体会,自由抒发阅读感受。

这种弹性的板块设计为课堂教学播下了动态生成的种子,学生积极的阅读、探寻和教师巧妙的引导、点拨有机交融,激情与智慧共舞,不断迸发生命的火花。

二、平等对话,培育“动态生成”的幼苗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表达真实的内心体验,使教学动态生成。而动态生成需要有积极的“生态环境”,即建立在师生双方真诚平等基础上的民主对话。我在教完《江雪》一课时,有个学生质疑:“天这么冷,那个老翁为何还独自钓鱼?”“问得好!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原因。”我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的学生说:“老翁可能是一位家境贫寒的渔夫,不得不来钓鱼。”“天冷,没人来钓鱼,老翁可以多钓些。”我笑说:“说得有理!”“老翁可能心情很糟糕,希望借钓鱼消除烦恼。”我点头:“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以自由的思想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灵性。我想,如果我们蹲下身子换位体验学生独特的感受,站直身子拨开云雾为学生觅得明月,那么一棵棵 “动态生成”的幼苗定能茁壮成长。

三、智慧调控,催开“动态生成”的花朵

在教学中,教师要敏锐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适当调整教学流程,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闪耀智慧的光芒,弘扬个性的灵光。我在教学《荷花》第二小节时,引导学生品析作者用词的精妙。谁知在全班交流时出现了“露”派和“冒”派两大派别。“露”派认为“冒”字用得不好,应改用“露”字,大喊着“露露露”;“冒”派则认为“冒”字用得特妙,高喊“冒冒冒”。看着两派人马剑拔弩张,我灵机一动:“无谓的争吵只会白白浪费时间,不如我们分两组进行辩论赛,陈述各自的理由。”最后,通过辩论,双方达成共识:简简单单一个“冒”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荷花的动态美,感受到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作者用词真精妙!

教学中当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我灵活调控,增加了辩论赛这一活动,让学生品词析句,催开了美丽的动态生成之花。

四、善待另类,收获动态生成的果实

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思维能力的提升,有些“叛逆”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课堂发言常与预设背道而驰。如何让课堂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呢?

我在教学《掌声》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英子真没礼貌,同学为她鼓掌,可她连声谢谢也不说!”“那你认为英子会说些什么?同学们又会说些什么呢?”我立即引导他们想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畅所欲言:“英子会说:‘谢谢同学们给了我信心和力量,给了我成功和快乐!’”“她会说:‘感谢同学们鼓舞我,激励我,让我找回尊严!’”“同学们会对英子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学生的深度思维让课堂活力四射!我想,当课堂上遇到意外“插曲”,教师一定要冷静应对,润物无声,让它成为我们课堂的亮点,收获动态生成的果实。

第5篇:如何打造智慧课堂范文

一、有教学情境,激学生兴趣

知识如盐,情境如汤,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的教学中,笔者用“中国与菲律宾在黄岩岛对峙”的新闻视频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起到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教学“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的知识点时,笔者又设置了以下情境。

材料一:中菲关系发展历程(略)。

材料二:菲律宾争夺黄岩岛,侵犯我,我国网友反应不一(略)。

材料三:“2012年5月9日,记者张帆在菲律宾曾经非法移除中国碑和国旗的地方,再次插上五星红旗”的新闻视频。

学生围绕以上真实可信、启迪思维、富含情感的情境,进行思考讨论,体会、感悟“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要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积极参与,通过学生自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体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有探究互动,展学生智慧

关于教育有一句世界性的名言:告诉我,我会忘记;展示给我看,我会记得;我参与,我会彻底明白。打造生本课堂,需要从教师单向度地讲或学生单纯地练向多边互动式的合作探究活动转变。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在本框教学时,笔者进行了如下处理。

为突破“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这一教学重点,笔者设置了以下探究问题:材料体现了中菲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明确“国家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这一知识,又设置了以下探究问题:菲律宾为谋取本国利益,频惹事端,意欲把国际化。你如何看待菲律宾的行为?为提高探究效率,笔者对以上问题进行小组分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并由小组代表发言,展示探究结果;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常以“这个问题,同学们怎么看”“请同学们说一说、评一评”“请大家一起探讨”等商量的口吻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以上设问与“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这种简单化、表态式的设问不同,是根据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疑惑点、模糊点进行的设问,是对书本显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这些问题或是“吸引眼球”,激发兴趣;或是让学生“欲罢不能”,突出重点;或是实现“柳暗花明”,突破难点。而且,这些设问又有一定的层次性,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层层推进,既满足优生的学习需要,又可以让后进生找到自信,培养主动挑战的信心。教师要对学生合理的表达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精彩的发言进行由衷的赞美,灵活善意地指出其言论的缺憾并进行纠正。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充分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关注了全体学生,营造了浓厚的研究氛围,很好地启迪了学生的智慧。

三、有预设生成,拓学生思维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主导,需要教师先于学生精心的准备;但是,课堂的主体是各具个性特点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脱离教学预设的“节外生枝”的现象。

在本框的教学中,为突破“国家间共同的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冲突的根源”这一教学重点,笔者设置了探究情境一和情境二,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笔者则穿梭于学生中,倾听小组讨论,发现学生探究中的亮点。有学生在展示成果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菲律宾敢对美国这样吗?”这是笔者预设中没有的问题,它不同于预设中的“国家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且还涉及下一课“综合国力”的内容。面对这一“异样的声音”,笔者没有急于表态,而是顺势提出:“是啊,菲律宾为何不敢对美国这样?这对我国有何启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不仅解决了“国家应如何对待自己的国家利益”的问题,还初步认识了“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探究“我国应如何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这一问题时,有的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得出:“要尊重其他国家的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马上就有其他学生纠正:“应该是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利益,菲律宾把黄岩岛当成自己的领土,是完全不正当的,不正义的!这种所谓的国家利益根本不值得尊重!”这样,就突破了这一知识易混点。还有的学生运用前框所学的“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的知识,认为“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行使国家的权利,履行国家的义务,并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体现了很好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这样自由的思想碰撞和“旁逸斜出”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预设时,这块内容是由教师直接讲授,并进行知识拓展的,现在全由学生自主完成了,通过课堂的“生成”高效地完成了“预设”的目标。笔者的心也被深深触动了:原来,现实与教材、预设与生成是可以这样相融共济、有机统一的。

四、有教学激情,育学生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激情,能唤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情感;学生的激情,能点燃课堂思维的火花。激情,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本堂课以“中菲黄岩岛争端”作为背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满怀激情。在学生讨论完“应如何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之后,笔者客串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宣读了2012年5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署名文章《面对菲律宾,我们有足够手段》的内容,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我国政府的立场,还解决了一直萦绕在学生心中的疑惑。

第6篇:如何打造智慧课堂范文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的教学实质,就是有效的课程教学。

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呢?我认为有效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是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是教学生态和谐平衡。具体到每一节课,对教师而言,有效课堂有以下几个具体要求:洞悉教材、洞悉学生、洞悉课堂内外;兼顾优生、兼顾差生、面向全体;集体参与、共同参与、覆盖面大;多样化教学情境、奖励与惩罚兼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最终还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得以实现。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呢?谈到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两处着眼——课前预设,即备课,课中的生成——教学流程,即教学形式、方法、过程。笔者下面联系自己教学实际浅谈几点看法:

一、预设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实证明,现实生活中的课堂教学大多是预设成功的,只有充分成功的预设,才会有生成的美丽。生成的课堂必须建立在教师精心预设的基础之上。科学而细致的预设能够减少生成时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从而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教材,通过深入研读,理清教材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真正弄清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二是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时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形成适合学生的个性化解读。精心的预设意味着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当然,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

在教学中教师要将目标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目标的细化有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具体任务和方向,使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习什么,绝不是教师一味地教,学生一味地学,所以预设教学目标应该是衡量学生学习结果是否达到预定的依据,而不是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某一项教学任务。

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指的就是我们应该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和目标,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教师自己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教学方法,只有以学定教,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就会以巧破千斤,事半功倍,收益无穷。

此外,课堂教学的设计应简约有效,尽量删除那些毫无价值的旁枝末节,使冗长拖沓的教学流程变得简单便捷,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品味、思考。使他们兴致勃勃地去说、快快乐乐地去写、认认真真地去做、扎扎实实地去提高能力,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具体的简约就是追求教学的干净利索,把课设计得简单但有丰富的内涵,有精彩的设计和生动的形式,即有充实的核心内容。那么如何让一节课核心内容充实呢?首先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比如关键之处深化、细化,像放大镜一样把它放大突出,其次是处理教材时要突出方法,有效性,使教学推进有层次性、递进性,使学生充分明确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其简约内容及要求:教学目标追求简明,教学内容追求简要,教学环节追求简洁,思维策略追求简略。

二、生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有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在备课时意想不到的,我们把这些问题称为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该如何处理?我认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对学生质疑的处理需因势利导。这时教师需要的不是答复学生的问题,而是引导指点全班学生思考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在对问题的探讨过程中让问题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只有导之有方、导之有向、导之有法、导之以练、导之以学,才能使课堂教学有价值,有实效。

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地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和探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课堂活动的主角是学生,“问题”来自学生,“问题”的解决也应该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应点拨、指导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和互动来解决问题。我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加以肯定,表扬其善于思考问题,大胆质疑的精神。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繁杂零乱的问题既让无效的课堂对话滋长蔓延,又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所以教师要善于对预设问题进行梳理、整合,使课堂中大问题少而精,牵涉的层面广,研究的角度新,探究的层次深,真正做到:问之有效。不要把支离破碎,零乱分散的肤浅浮飘的小问题,一个个、一件件无休无止地呈现出来,使课堂在“是与不是”“对与不对”的回答中问也匆匆,答也匆匆,就这样问答兼程中虚度四十分钟,使课堂活动在肤浅的对话中一味滑行。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在课堂中实现“巧妙生成”?首先,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既要能合理地驾驭教学中的显性教学资源(如课堂中学生的回答、讨论等),又要能敏锐地捕捉课堂中的隐性资源 (如学生的表现、教学环境中的其他因素),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新契机。其次,教师要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智慧化解各种矛盾,用教学机智敏锐地捕捉、细心发现每一个新的课堂生成点,让课堂生成完美绽放。

第7篇:如何打造智慧课堂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 高效 课堂

现阶段,在物理高效课堂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不足、目的性不强,甚至不知道如何学习。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合理有序、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实施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教育启智功能的可靠保证。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是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课堂高效的保证。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所谓“高效”是指变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为“多、快、好、省”,变课堂效果的“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使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之间相吻合,让学生“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打造物理高效课堂。

一、 创造高效课堂,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1. 做好、做足集体备课。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备课意义非比寻常,它是教师围绕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性活动,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备课深入透彻,才能在授课过程中挥洒自如,使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也只有如此,才能出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然而,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无论自己如何绞尽脑汁备课,到上课时总有不足的感觉。这时,就需要用到集体的智慧了。中国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强调的正是集体的智慧与力量。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负责,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员。每个教师先自己备课,主要是通过阅读《课标》和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思考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备人员准备好课件、导学案,在集体备课时大家集体讨论,提出各自的修改意见,重点讨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处理的方法,比较不同教法和学法的优点和缺点,优化出最佳方案;然后各位教师再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个案。集体备课正是通过发挥教研组的群体力量,互取所长,使组内教师资源共享;同时备好课也是高效课堂教学前提条件。

2. 编好用好导学案。① 导学案编制要符合课标、中考要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② 导学案编制要走程序,编制人提前一周编制好,编好后发给备课组全体老师,全体老师都做一遍,集体备课时老师拿着做好的导学案,集体研究修改,再集思广益,进一步修改、完善,然后定稿。③ 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学引导、合作探究、当堂检测;训练学案应有使用说明,训练量不超过30分钟。④ 每一个导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领导签字、日期、编号。⑤ 导学案用完要上交,教师分析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补救的方法措施。导学案用得好就能使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高效课堂。

二、 要想课堂高效,教学实践要充分联系生活

教师要联系生活,浓缩各种物理现象、题型等,这既是我们物理学科的特点,也是实现“学以致用”、体现学习与生活关系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学习苏科版物理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第四节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时,引导学生实际观察教室内各盏灯、电风扇、饮水机、电视机是如何连接的?两孔插座、三孔插座是如何连接的?开关和灯是如何连接的?空气开关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辨别火线和零线?如何安全用电,防止触电?触电以后如何抢救?家庭电路出现故障,如何检查处理?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去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学会安全用电,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社会、生活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库。要引导学生随时关注身边的物理学知识,关注物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了解物理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三、 提高高效课堂,科学使用多媒体教学

第8篇:如何打造智慧课堂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14-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理念已深入我心。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呢?为此,我在探索着、实践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校课堂。

1.弄清楚什么是“高效课堂”

专家们在谈"高效课堂"时,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的空间里,采取恰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 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而我的理解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 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快乐校园的根本要义所在。

2.创设情境教学挖掘潜在智慧

课堂上,元、角、分的认识十分困难,不是因为数字大,而是因为生活中不常用,学生心目中没有角和分的生活实例。一般情况下,教师用元、十元、百元、千元"十"进位的情况类推,一言带过,学生似懂非懂。其实,数学教师要有较真的劲头,把元、角、分面值的钱币拿出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掌握起来就轻而易举了。数学教师拿着"分币",用形象化语言为学生找问题、作辅导。把知识融进生活,打开"分、角、元"换算思路,深究作业盲区提升感知,这也是数学即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一个缩影。生活中用到角和分的情况太少了,加上市面流通的纸币已没了分币,一年级数学在"钱币兑换"教学中,元、角与分之间怎么来换算,学生主观判断的表象意识较为模糊,教师只能模糊讲解,学生也是胡乱推理,思维一片混乱,没有亲身体验的独特感受,致使低年级孩子必然因作业走入误区。学生作业里,一多半都是孩子对分与元、角兑换的认识性不足,导致元、角、分换算出现问题。为了加深理解,教师上课找来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引导学生讨论在现实中"一元或一角能买冰棒吗?""一分能买到一根针吗?"把钱的"大小"渗透到孩子们心里。学生看着钱币思考元、角、分如何形成?"进十"相等,思维的感性画面逐渐展开。还有,每一道题"手把手"指导,加深了对"换算法则"规律的记忆,这样的辅导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通过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一定能找到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切实有效的方法。

3.落实教学模式的现代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像老师亲自上树摘下苹果,洗干净削好皮,让学生拿着吃,甚至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苹果是什么味的,你们吃出来了吗?而新式的教学模式,只需要老师告诉学生,那儿有苹果,鼓励学生们积极行动,分工合作,把树上的苹果摘下来,自己洗好苹果削好皮,然后自己品尝胜利的果实,把苹果的味道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分享。

新的教学模式里,教师把学生小组化,关注学生弱势群体,分组按学生平时的能力水平,每个小组实力相当,不存在尖子组、差生组等差别。鼓励学生课前必须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无法解决的,在学生的小组中讨论解决,这个讨论成果要求组内所有成员掌握。高效的课堂不允许打无准备的仗,有预习才会有问题,有问题才能课堂上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实现真正的自主。教师引导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小组的形式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新的教学模式里,教师和学生不再是指导-合作型,而是共同参与型。教师不能直接灌输知识,也不能用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师是引路人,通过暗示、情境等启发学生,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索、交流。在这过程中教师放低姿态,融入学生的讨论中,与学生们一起解决问题。

4.适当的竞争及鼓励性措施

现代社会也是竞争的社会,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问题抢答、小比赛等,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培养学生课堂竞争意识,学生在竞争性的学习氛围中你追我赶,在质疑与较量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并得到成就感。答对问题或赢得比赛的学生,教师可用表扬、鼓掌、小礼品等方式给予一定的鼓励,对于没有获奖的学生,也要给予一定的精神抚慰,鼓励其下次满载而归。比如特级教师钱守旺在上《确定位置》这节课的时候,先让学生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学生五花八门地在字条上描述自己的位置,钱老师无论好差都给予了充分的赞赏,引导学生猜猜,使学生从不完整的或无效的表述里分析、归纳出确定位置的条件。竞争让学生动力十足,而鼓励则让学生充满信心,两者不可或缺。学生切身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的同时也会更加积极参与后续比赛,精神也会更加集中,课堂的主导权不知不觉就交到了学生手上。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教师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和创新。实现课堂中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数学意识、留下数学思想、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课堂的高效。

参考文献:

[1] 李晓梅:《教学情境如何从人为走向自然》,《小学数学教育》,2004年(1-2)

第9篇:如何打造智慧课堂范文

【关键词】精心设问 活动反思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87-02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一直关注的话题。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呢?笔者认为:它的教学预设是真实的,符合学生实情,贴近地域实情;它的教学掌控能够满足教学进展的需要,也满足学生探究新知的需要,更能助推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着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诱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探究学习之中,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实现智慧的交互,实现情感的传递,使学生快乐地学习着,使教师幸福地研究着。

一、科学使用教材是基础

网络资源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学资料的重要来源。因此,有部分教师随心所欲地运用现有资源,采取拿来主义,直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在教学中一旦发生卡壳、不协调等现象,他们就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一点儿也不配合老师……静心思之,这类现象的成因不是学生不爱学,而是教师对教材的不尊重。其实,教师应创新使用教材,深究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准学情,寻找到一条使两者有机融合的通道,给学生以最佳的接入口,让他们在具有生活气息的、和谐的、愉悦的情境中去探究、去体验。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时,首先,我们应尊重教材的编排意图,凸显奖杯、飞机模型、天安门城楼等主题图的精髓,并以此引发学生合理想象,当学生能够找出诸多类似的物体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对此类数学现象的感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其次,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把上述物品的图片折一折,并在折一折的活动中感受图形的特征,形成初步的感悟,使两边一样,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印象建立起来,为学生的后续学结积累表象,积累经验。第三,引导学生模仿折纸创造出这样的图形,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折后两边一样、完全重合的基本特性。当学生经历这一系列的活动后,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理解,如果不尊重教材的架构,而是恣意地改编,可能会适得其反。笔者曾听过这部分内容的展示课,执教者先组织男女生猜图形,女生组是一组轴对称图形,学生凭借已知的部分轻松给出正确答案,而男生却无法答对(男生猜的不是一把梳子,就是一把勺子等)。这一情节的设置看似有新意、有创造性,但课堂上笔者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根本不在研究为什么女生会答对、其中有什么奥秘上,而是在追究男生猜的东西真好玩,议论梳子、勺子的构造等,导致学习精力的分散。这样使用教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二、精准设计问题是核心

为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精心设计宜人的教学情境。如通过设计系列问题来贯穿一次次活动、一个个故事、一次次实验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实践中反思、在交流中沉思,从而学会研究、学会思考。因此,精准地设计各类问题就成为教学预设的重点任务之一。用问题引领学生去实践、合作,用问题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身心,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思考之中;用问题启迪学生归纳梳理,从而快速地帮助学生构建认知。

首先,问在导入处。采取设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无疑会掀起一圈圈涟漪,激发学生探究的渴望,诱发学生深入研究的热情。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导入时,笔者设问:猜猜今天会研究什么内容?当学生回答出“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追问:“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与什么有关系呢?”“怎样才能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简单的对答过程,不仅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学习任务,也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种问题情境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教师的教学预设之中,使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会提高了。

其次,问在连接处。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有机的统一,教师精准的过渡性设问就成为点睛之笔。

在《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教学中,当学生把圆柱体沿底面的半径分解成若干个立体图形,并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时,学生的操作就会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此时,如果教师适时设问:切拼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找到手中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之间的联系吗?问题会把学生的学习活动顺利地带入到下一个环节,促使学生从切拼活动转入到探究图形变化后的内在联系,把握准圆柱体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经过学生的分析解剖和群思群议,最终使二者的本质联系凸现出来,从而顺利地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第三,问在疑难处。如果我们的课堂设问能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愈加精练,课堂也会愈加灵动,富有灵气。因此,在问题设计与提问中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准学情,科学预设,精准提问。用提问启动学生创新思考的智慧之门,并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善思的奇妙境界。

在《圆的面积》教学中,尽管学生能够把圆平均分成16等份,也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但学生很难找准长方形的长是什么。此时,教师应设计引领学生再思考、再研究的问题,让学生挖掘其中的奥秘。“想一想我们先是把圆平均分成几份的呢?长方形的长是由哪个边演变而来的?”教师的提问,会促使学生再次开展拼图实验,进而理解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就是[r],宽是[r],所以圆的面积公式就显现出来。

问题犹如学生再思考的点火剂,也是学生深入探究的催化剂。它能够达成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极好效果,让课堂流淌着智慧的光彩。

三、组织活动反思是关键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实践中学数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也正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如何才能更加高效地开展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引导积极有效的活动反思、学习反思是最关键的一步。

第一,重视互动的反思。例如在《长方体体积》的教学中,教师要用好学习小组自主设计操作的研究成果,通过组内展示,丰富学习感知,再通过小组成员的辩论与探讨,感悟长方体的体积与小正方体的个数有关,而小正方体的个数恰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也有着最直接的关联。学习互动的反思与提炼,使原本分散的数学现象更加集中,知识点的本质也在反思中逐步明晰。

第二,重视实践的反思。做数学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行为。但笔者认为这种行为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学习活动的反思,也只有深刻的反思才能更好地提炼出现象背后的知识本质,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对应的知识体系。如上述长方体体积公式实践活动,我们不能只满足学生会摆出长方体,还要引导学生发现摆的规律,从中提炼出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小正方体的个数,也就是长乘宽乘高的积。

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结合点,科学地引领学生进行活动反思、学习反思,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经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