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范文

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

第1篇: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范文

企业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同时必须承担的对消费者、员工、社区以及环境保护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强调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观念,重点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于人的价值的关注,同时强调对消费者、社会以及对环境的贡献。当前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全社会都在倡导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将较往常更为艰巨,而且也包含了更多的意义在里面。

首先,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全面实现高耗能产业的低碳化,这是我国传统三高一低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据资料显示,我国2006年GDP总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为5.5%,而钢材、水泥消耗以及能源消耗却分别占到了世界的30%、45%和15%。粗放型的经济模式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的产业经济增长,而且带来的废水、废气、废杂更是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努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其次,发展低碳经济,对于那些新兴绿色企业而言,不仅可以很好的履行社会责任,而且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国内类之于钢铁、水泥、冶金、采矿、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由于受到国家环保政策的限制而面临着一定的融资以及上市难问题,而作为金融、旅游、保险等第三产业以及风能、小水电、生物质能、新能源等新兴绿色企业则获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这对那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最后,纵观全球,努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全面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手段。随着当前关于气候问题的国际关注度持续升温,不少发达国家正以此作为贸易壁垒而对我国出口企业进行诸多限制,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国内企业必须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才能全面提高民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责任营销

开展责任营销,对于实现企业的价值主张以及长远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只有当企业的价值主张与企业社会责任相互兼容的时候,那么企业的社会责任就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出其战略意义,所以,在低碳经济下企业开展责任营销有着更为现实的价值考量。

(一)低碳经济下企业竞争格局的变化由于在当前的国际竞争当中,低碳经济给企业所带来的外部影响以及显而易见,因此,利用碳足迹(个人或者企业的碳消耗量对于自然界所产生的影响)作为衡量环境责任的标准,已逐渐成为品质与安全以外的品牌必须出示的一项基本的承诺。根据世界银行在此前公布的报告研究分析,如果在国际市场上全面实施碳关税协定,那么中国制造将面临26%的关税,出口量也可能会降低21%,这分数据很大程度上是在警告,中国企业必须努力改变发展方式,只有通过实现产业技术的转型升级,才可能逐步减少国际市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低碳经济下公众消费观念的转变由于低碳环保理念的逐步推广,我国居民的消费理念正逐渐发生转变,绿色出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的消费潮流正逐渐深入人心,所以企业也必须紧跟这一潮流。在低碳经济的大浪潮下,传统品牌的营销方式也悄然发生着转变,铺张浪费、炫耀排场的手段正逐渐被摒弃,淡化“面子工程”、摒弃“奢侈消费”已成为共识,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生产低碳环保的消费品就更能够深入百姓消费群体,为广大受众所接受,而且还有利于企业形象的建设,充分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三、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责任营销路径

低碳经济下企业开展责任营销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营销模式以及销售力度,对此,我们将从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广告层面的责任营销方式在这个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不少企业都会充分利用媒体进行报道从而抓住公众视角,最终实现产品的营销,这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方式正越来越多的受到企业的青睐。努力挖掘生活中有关低碳节能的正能量事件,在媒体会以及低碳环保等宣传活动上,通过广告植入或者特约赞助等形式,使企业品牌通过这一渠道而深入人心,从而迅速提高知名度,最终达到企业营销的目的。这种责任营销方式,是短期高效的,能够迅速扩大知名度,实现营销目的,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即只适合短期销售,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并不能起到很大作用。

(二)产品层面的责任营销方式利用国家在鼓励低碳环保企业方面的有利政策,努力开发低碳节能产品,并且在公关层面对产品的低碳概念以及效用进行大力推广宣传,从而达到产品的营销目的,而且也能很好的向公众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2篇: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范文

    该倡议书提出: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和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成为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实施新环保法,加紧制度创新,推动绿色转型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环保工作的必由之路。

    百家企业《倡议书》主要内容为:严格严格遵守新环境保护法,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优先使用清洁能源。不断加大环保和研发投入,生产绿色产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自身的绿色健康发展。努力减少能源消耗,争做低碳企业,自觉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积极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引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及所在社区成员履行环境责任。自觉肩负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环保公益项目,引领企业、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以上内容主要分为6个方面,涉及当前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出现的难点问题。

    有关专家表示,百家企业的环保《倡议书》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具有示范意义和标杆价值,如果企业真能够做到倡议书所倡议的内容,中国的环境问题会有很大改善。

第3篇: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范文

2010年福田汽车依靠持续创新、内涵增长,销量再创新高,最终实现产销近70万辆的历史佳绩,继续领跑商用车市场。福田汽车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累计销售整车已达410万辆,连续两年保持全球商用车销量第一。

会上,福田汽车深度诠释了“十二五”规划和“福田2020战略”。按照规划,到2020年,福田汽车全球销量将突破400万辆,销售收入超过4000亿元,届时福田将完成全球化市场和产业布局,拥有世界级业务规模和世界级的企业发展能力,成为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并进入世界汽车企业十强。

链动利益公众共享品牌价值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和沉淀,福田汽车核心业务实现了从单一轻卡到商用车全系列的跨越,形成了十大产品品牌,品牌价值也是连年攀升,在“2010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福田汽车以品牌价值339.71亿元,位居榜单第34位,稳居行业三甲,再次蝉联商用车第一。

不仅如此,福田汽车在品牌建设方面也不断丰富和完善,并在品牌系统建设、品牌运营价值链应用、品牌整合传播等各方面取得骄人业绩,这是福田汽车与经销商、服务商以及消费者共同创造的结晶,是实现厂商和客户利益共赢的基础,更是人、车、社会和谐发展价值观的体现。

福田汽车正致力于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品牌营销的最大作用,以求达到品牌营销的最高层次――共享品牌价值。众所周知,品牌是经营者与消费者心灵的烙印,是他们共同作用的心理产物,它需要广大经销商、服务商、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

因此,为了品牌的快速成长就必须创建共享的品牌营销,让参与各方都能够从品牌营销中取得自己合理的所得,让大家同享由品牌所带来的价值,成为品牌利益的共享者,那么大家必将会无比乐意地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支持品牌建设,共同推动品牌的快速成长。

据福田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福田汽车实现的共享品牌价值具有非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层面:

―是社会层面。福田汽车立足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响应北京市产业振兴规划,结合自身产业实际,与政府产业整合创新主题相呼应,满足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及产业调整规划需求,聚焦汽车产业的应用领域,探索产业间整合创新,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快速切入和突破。福田汽车拥有三大绿色能源技术,在传统汽柴油动力注入缸内直喷、涡轮增压等技术,新能源以领先的智能电动技术领先业界。

目前,福田规划绿色能源产品已达到48款产品车型,未来2-3年内将全面覆盖所有产品,整体排放指标降低30%以上,成为国内整车新能源应用的先行者品牌;不仅如此,福田汽车还将建设国内领先的重型机械生产制造基地,规划产品为起重机、矿用车、轨道交通装备和新能源装备,年产能达到6000台,规划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

第二,产业层面。主要体现在研发、制造、产品、营销、管理等全产业链。在研发上,福田汽车以北京为研发总部,建立了包括德国、日本两大研发中心,以及二级产品研发中心,形成了完备、创新的技术研发体系。

在制造上,福田汽车加强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实施全球化生产布局,“十二五”期问,福田汽车将实现整车生产产能180万辆,发动机产能100万台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福田汽车进军国际化的实力。

在产品上,目前福田汽车旗下拥有欧曼、福田欧V、欧马可、蒙派克、迷迪等十大产品品牌,按照“十二五”规划,还将业务进一步延伸至乘用车等领域,全面涵盖了汽车产品所有产品类型;在营销上,福田汽车市场分销模式创新――从“品牌营销”向“品牌营销+行销”转型,加大终端投入,使市场前端成为集团整个价值链的一个主要部分;在管理上,围绕“科技,管理,人才”为主线,创造福田管理模式,培育世界一流的管理竞争力。

行业人士对此做出高度评价,在全球化和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及洞察力的福田汽车,高瞻远瞩,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目标。与经销商、服务商、供应商携手共进,全面构建多赢的利益模式,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国际化战略布局和跨越式发展,实现世界级汽车品牌的梦想,将指日可待。

创新营销模式推动财富增长

2011年,全面实现新的经营目标,是福田汽车为“十二五”规划整体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形势和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需求,福田汽车不仅要及时掌握行业市场发展动向,而且要创新营销模式,推动财富新的增长点。

为实现将福田汽车打造成为时尚科技与人文环保高度融合的综合性世界级汽车企业,福田汽车积极进行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全球化生产布局,将建造五个海外生产制造基地(俄罗斯、墨西哥、巴西、印度、印尼);拓展新业务领域,综合发展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和金融服务、重型机械等五大产业,构建起完善的业务架构,实现从研发到制造全价值链升级和品牌跨越。

2011年福田汽车在营销上将重点实施四大市场创新举措。

一是终端销售模式创新――以品牌营销为基础,按业务规模大力推进行销模式。福田汽车将以品牌增益为基础,推动“单一品牌营销”向“行销+品牌营销”转变,并以客户为中心,在吸收4S店销售服务模式精髓基础上,突出增加产品展示及专业培训功能,围绕客户需求建设6S店,6S店通过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实现最大的优化,成为连接福田与客户的桥梁,为顾客带来全方位的购买使用体现。

二是服务业务创新――深化服务战略落地实施“236”服务工程。所谓“236”工程,“2”是指建立福田汽车“集团+SBU”服务管理和福田汽车海外服务两大体系,“3”是打造全球配件物流平台、全球服务培训平台、全球呼叫中心三大平台。“6是指提升配件保障能力、服务工程能力、服务分销能力、福康等自产发动机服务能力,电动车及新业务服务能力、客户关怀能力等六大能力。

三是品牌传播创新――以品牌增益为基础提升终端销售能力及品牌形象。通过品牌战略转型、品牌标准管理模式、终端店面建设、整合营销传播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福田汽车品牌形象及品牌行销传播运营能力。

四是金融服务业务创新――创新产品,保障资源,全面促进终端品牌营销与行销能力。福田汽车将创新金融服务在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全方位发展,打造适应多业务、多层次,具有全球化行销服务体系和业务支持能力,从品牌、渠道、服务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占位。

第4篇: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范文

社会责任报告自诞生以来,经过忠实地记录、透过企业独特视角的聚焦与放大,不仅帮助他人了解到企业存在的价值和社会意义,帮助员工挖掘到本职工作所带来责任价值,更帮助到企业的合作伙伴,让利益相关方了解到企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为顾客提供了一个多角度、近距离观察企业的真实样本。

《无限极2013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无限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是否得到提升以及认知的改变是否会影响责任的实践等诸多关于社会责任的疑问给予解释和见解。

无限极认为,企业要想基业长青,永续经营,就必须跳出企业自身的框架,站在整个生态圈的视角来思考。一家企业,如果能够发挥自身独特的资源和优势来解决社会的热点问题,不仅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也有益于社会进步成本的降低,更有利于企业价值的体现。

如今,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在新的责任视角下,无限极从企业文化与健康理念为企业独特优势的视角提出,将以“健康责任”作为与社会关联的突破点,通过健康+五大责任内容(品质、员工、伙伴、环境与社区),将企业社会责任引入到企业的战略层面,构建一个具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生态圈和价值链。

北京大学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志宏表示:“7年间,无限极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犹如其所倡导的‘直升机思维’,从发动引擎到不断跃升。透过报告,无限极企业社会责任之路实现了从零散到系统、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今天,无限极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开始了向责任生态发展的探索,这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和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

“面对零售业的重大变革,苏宁更加坚信,和谐的利益相关方关系是苏宁转型发展的源泉。在一次次的沟通中,苏宁的互联网零售战略及其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解与支持。”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近东在《阳光使命――苏宁云商2013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致辞中表示,转型互联网零售的苏宁,将进一步把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市场化和社会化,打造一个共赢的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最丰富的产品和最优质的体验。

“今年是李锦记成立126周年,李锦记将继续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百年经验,竭力改善并解决社会、环境和员工等方面的问题,更好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将李锦记自身价值理念和所有利益相关方共享的同时,争取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多的价值。”

――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惠中在《2013年度李锦记酱料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上如此表示。此次是李锦记连续第四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通过每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李锦记定期审阅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责行为。

“随着本行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深切感受到伴随而至的责任与机遇。我们和客户、股东、商业伙伴、员工、社区与时俱进,协同发展,并将此核心价值融入我们的业务运营中,这是东亚中国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促进本行审慎经营业务的原动力,更是驱动我们向社会做贡献的源泉。”

――东亚中国执行董事兼行长关达昌在《2013东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上如此表示。本次报告是东亚中国连续第六年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第5篇: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价值链理论 新能源汽车 产业融合 发展模式 路径

中图分类号:Tk- 2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经济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逐步成为我国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专业化的生产服务业能够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本,提供创新技术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价值链转型意义重大,其发展模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价值链理论内涵分析

(一)价值链理论的发展进程

在经济学中,价值链结构是一个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不同活动的集合体。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不同经济活动被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企业利用价值链能有效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并能保证企业获得有序发展效果[1]。也就是说,在价值链体系中,企业的技术结构、管理框架、资本结构、劳动力成本以及自然资源等都是经济系统中的组成元素,也是企业发展的必要环节,只有保证这些元素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才能充分发挥价值链条的实际作用,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战略优势。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值链理论

将价值链理论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过程中,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对价值链进行综合驱动。也就是说,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价值链理论体系中,生产企业是核心元素,并且要保证生产结构和经销商单位之间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2]。另外,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基础进程中,价值链完整程度的主要判断依据就是行业研发以及设计项目的发展情况。要想真正发挥价值链理论的实际功效,就要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以及综合服务能力,也就表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价值链理论中,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市场的竞争压力等参数都会对其市场营销产生影响。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一)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之合资发展

在建立融合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合资发展是近几年较为有效的措施。第一,对价值链基础上合资模式的动力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自身的发展特点,最基本的影响参数就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因此,其价值结构是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要保证价值链结构完整,就要提升市场营销有效性和品牌建设力度,这种结构已经逐渐向消费者驱动偏移。第二,对价值结构中合资发展的模式进行分析,能利用合资手段提升整体运营链条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但同时也会导致自主研发项目出现严重的滞后。

(二)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之自主创新发展

在对自主创新发展结构进行综合分析时,主要经历了四个比较关键的阶段,从模仿创新到技术外包创新,逐渐转变为技术引进创新,最后实现开放式创新。这个过程也就是自主创新发展模式融合的基本路径,将自我构建结构融合在r值链结构中,为企业品牌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在提升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方面也能得到有效的优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价值链结构基础上借助自主创新发展模式,能有效地构建完整的资源项目,从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结构。并且自主创新发展模式的治理要求上游经销商和下游供应商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平衡态关系。

(三)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之升级性发展

在对融合发展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要想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和价值链结构的整体水平,就要针对发展模式进行升级性发展。其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较低,且整体运行结构中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政府为了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工业,在发展基础进程中,导致产业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建设,并且整体产能出现过剩问题。例如,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国际认定200万辆新能源汽车是新能源汽车规模大小的标准,而在2013年,我国只有4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销售量在200万辆以上。其二,我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刚刚进入发展时期时,新能源汽车企业多数都是合资结构,合资方将零部件带入国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三、价值链理论基础上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第6篇: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价值链 产业格局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11056149

1. 佛山陶瓷产业链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佛山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的南庄建筑陶瓷产业,经过几轮的建设后,产业格局日新月异。90年代末期以后,我国形成陶瓷产业买方市场,陶瓷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由于专业化水平低,同质化严重,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等原因,曾经红极一时的佛陶产业一时间举步不前,增长乏力。

2006年起,南庄镇开始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迁出生产环节,引导陶瓷产业向研发、总部、商贸、会展等现代陶瓷产业形态升级,将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们看到,许多学者从价值链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度分析:

曾刚、文在分析了欧洲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机理和转型升级动因后,指出利用生产优势和外部联系,建立完整陶瓷生产体系,是产业得以不断升级的原因。[1]周伯源指出中国陶瓷产业原料和能源消耗大,附加值低;生产规模小,技术能力低;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差,缺乏全球品牌。[2]张辉认为产业集群升级是从低附加值环节到高附加值环节的过程,附加值是价值链环节的价值衡量。[3]

聚焦佛山陶瓷产业,国内学者也相继展开了理论追踪:

叶敏坚指出佛陶产业集群整体分散,相对集中,具有吸引专业人才的地缘优势,但也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出口障碍,复合型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4]岑桂芳等指出产业内部和外部的压力以及牵引力使得佛山陶瓷产业的产业升级转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5]魏耀武指出制约佛陶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的问题。[6]朱卫平等认为企业要通过不断提高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将制造加工环节做到极致,才能从产业内部实现产品附加值升级和生产加工程度高度化的产业升级模式。[7]

产业集群的理论滞后于现实发展。本文尝试从价值链结构变化角度,对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深入研究,意义在于验证其动力来源于价值链各部分附加值的变化。

2. 价值链调整对佛山陶瓷产业格局的影响与原因

价值链是基于产业纵向连接关系的一组价值生产环节,其实体是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产业链条关系,每个生产阶段不仅完成着实体产品生产,也完成着价值的生产,逐级放大价值,形成了以实体生产链条为基础的价值递增环链。

建筑陶瓷价值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原料采集,包括陶土、色料、釉料等原料,燃油、煤、天然气等能源,防污剂、添加剂等辅助材料和其他材料;第二环节是生产流程,涉及除建陶生产企业外包括成型、干燥、烧成、控制等基础设备企业和为建陶企业提供运输、配套产品工具、通讯等服务的企业;第三环节为销售环节,它由商和专卖店等构成。

早期的佛山陶瓷产业,产品系列单一,功能简单,属于生产驱动型,生产环节最为重要,在整个价值链条上举足轻重。

如今的佛山陶瓷产业,专业化水平不断加深,生产工艺流程不断分离,自成体系,行业内分工明显,甚至同一环节都形成了高低搭配的业态形式。价值链条不断延伸和分离,形成了原料、粗加工、精加工、物流、销售、空间设计等多个环节,此为佛山陶瓷聚集状态下的内部裂变,在经济地理学上称为――制造业扩散理论。

图一 建筑陶瓷价值链简图

需求和技术创新细化到生产的具体环节,导致了生产工艺流程的剥离,如色釉料加工供应的分离。生产流程分离提升了产业集群内部的专业化程度。我们猜想,价值链条上贡献值的变化使得价值链日趋复杂化,原有的简单线性结构转化成为交叉网状结构,有利于原材料品质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进而促成佛山陶瓷产业升级不断加深,产业转型升级。

如图所示,从价值链的延伸和结构复杂化趋势的角度来看,佛山陶瓷的二元格局已经形成。多年来,随着价值链各个环节附加值与产业贡献率的不断调整,相应的产业格局跟着建立。对于低端建筑陶瓷产业链条来说,技术进步和销售渠道的建立成为提升价值链的主要因素,原本掌握产业核心价值的生产环节,贡献率逐渐降低,原料和销售环节贡献率有所提升;从高端产业链条来看,大型企业深耕细作,在原料采集上,标准严苛;在工艺流程上,精益求精;在终端销售上,以顾客为导向,不断引入新模式,使其在生产工艺的各环节上,附加值都有显著提升。

为配合陶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佛山陶瓷产业形成了:营销―生产―原料采集逐次远离的中心格局。其产业贡献率也正好沿着这样的顺序逐级递减。

对于二元格局和中心结构成因,我们做以下归纳:

1. 产业发展初期,生产工艺落后,价值创造集中在生产环节,因此,生产集中化,单一化;如今顾客需求多元化,工艺复杂化,价值单元分散化,故价值链和产业格局相应变化;

2. 发展初期,原材料产地集中在佛山周边,采集成本和物流成本较低;如今,原材料取材地距离变远(主要来源于清远市和高要市等)所导致的运输成本上涨,市场在产品品质上更为讲究所导致的选材难度加大,使得原料的可得成本进一步增加;

3. 随着陶瓷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高端建筑陶瓷市场的形成,产品趋于功能化,复杂化,高端价值链条附加值成倍增加。然而对于低端产品而言,技术的进步所导致的成本降低与市场价格的降低,使得低端链条上的附加值提升并不明显,企业凭借数量优势和规模效应得以生存;

4. 产业转移使得企业在土地、能源等成本上有所下降,进而扩大产能取得了一定的规模效应。然而由于陶瓷市场始终依赖佛山地区,“前店后厂”带来的物流成本将部分抵消转移红利,加之企业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上的要求,导致生产环节不会过度扩散和远离,这为中心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5. 大型企业与作坊式企业在细分市场和发展思维上的不同,造就了其在创新研发上投入的差异以及利润分配的不平等,注定了佛陶产业二元格局的形成;

6. 大型企业营销手段多元,注重高端市场,追求附加值,投入和产出巨大;小企业着力于成本控制,销售方式单一,利润空间有限。营销手段的不同,成为二元格局下,附加值显著差异的直接原因。

3.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状况

3.1价值链结构变化对于佛山陶瓷产业升级与转移的影响

价值链结构的变化对于产业集群业态的影响是建立在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和竞争市场基础上的。价值链结构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也随之变化,价值创造力强的环节会聚集更多的企业瓜分利益,类似竞争市场的格局,所以体现出产业聚集的新方向,根据调研我们可以看到,建筑陶瓷的空间设计和销售成为佛山陶瓷的发展新方向,生产环节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开始或已经转移,正是由于产业重心偏向了设计和销售环节,才使佛山牢牢抓住了产业的核心,维持了建陶之都的地位。由于扩散出去的陶瓷企业纷纷在佛山设立销售网点,陶瓷产业建立了一种中心的经营格局,由于市场需求的不同层次,形成了明显的二元格局。二元格局中,大型的企业重视产品功能的丰富和整体营销手段的应用,他们重视品牌和企业文化的推广,卖“空间”、卖“布局”、卖“文化”,利润空间空前扩展。虽然中小型企业也在不同程度上运用营销策略架构利润空间,但由于其创新研发能力薄弱,营销手段单一,在利益分配中和价值贡献上处于劣势

佛山陶瓷由生产聚集到营销聚集,是价值链不断调整的结果,是产业集群专业化程度加深的标志和结果,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顺着产业价值链条逐步向上的,佛山陶瓷企业也不例外。在此,笔者大胆猜想,佛山陶瓷的下一步发展是向概念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即基本抛离原始的生产销售,转而向理念和技术核心的方向发展。

3.2佛山陶瓷产业升级与转移对于价值链结构的影响

在认识到价值链结构变迁对产业集群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产业升级与转移对价值链结构的反作用:

第一, 产业组织的出现增强了价值链的协同作用,有利于增强价值链的竞争力;

第二, 转型升级所导致的专业化生产,加剧了内部竞争,提高了外部交易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从而节约了内部生产的管理成本和重复建设成本,有利于高利润的创造,利润的增加必将导致新的利润分配结构出现,从而增加整个价值链上的附加值。

第三, 转型升级所带来的技术升级与扩散、设备投入与增产、土地扩张与厂方扩建成本的降低,导致最低规模经济产值得以扩充,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这又将导致价值链上的利润分配格局的变化。

第四, 其他诸如集群空间范围的增大,物流成本上升,用工成本上升(企业主们承担的劳动力转移成本)等因子的改变,也将使得价值链结构发生变化。

4.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应对策略

本文从价值链角度切入,对佛山建筑陶瓷产业的业态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发现了其中心与二元格局的形成。得出了价值链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产业集群在业态形式和空间特征上的变化,其是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力来源的结论。反过来,产业集群的变化也会促成价值链结构的再平衡。产业集群的变化也是价值链结构变化的重要动力来源。笔者认为,价值链条的变化对于产业集群的影响是显著的,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佛山南庄的陶瓷业变迁不难得出这个结论: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不断谋求价值链结构变化的过程,价值链结构也要符合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这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是产业内部变化作用的体现。

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力量,要符合价值链结构下的格局特征,也要关注产业升级和转移对于价值链条上企业的影响,不能忽视经济规律,也不能罔顾企业感受,盲目转移。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应该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规划,利用当地要素禀赋,做好反映价值链结构特征的布局安排。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是进一步推动价值链优化升级和增加产业附加值的重要动力,企业的发展一定要牢牢掌握人才引进的方法。

本文利用南庄建陶产业发展对价值链是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转移重要动力来源的问题展开阐述,也许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对于阐述价值链与产业集群发展关系的问题,具有一定说服力。对于佛山陶瓷产业的二元格局走向,留待学者们进一步关注。

参考文献:

[1]曾刚 文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瓷砖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5,(07):467―470

[2]周伯源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 中南大学 2008,11

[3]张辉 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J].中国工业经济, 2006,(01):41-48

[4]叶敏坚 佛山陶瓷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 [D] 华中科技大学 2006,10

[5]岑桂芳 朱焕辉 曾银芳 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现状的探讨 [A] 广角 2011,(2) 207-208

第7篇: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范文

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式分析

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着五大形势,具体来说,第一,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恶性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对外依存度高,产业集中度低,大量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第三,资源环境压力大:资源不足,对外依赖大;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低;资源结构不合理,环境保护压力大。第四,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落后;产业链、集群协作能力低;市场开拓能力差。第五,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集成化、协同化、标准化水平低,物流技术基础差,服务能力弱,制约制造业发展。

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生产物流成本高。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等诸多挑战,总体上仍处于世界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转型升级”仍将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旋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制造业正在迈向依靠科技进步、高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及产品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形态发展。结合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等高端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

智能制造:嵌入式,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与工业产品的融合,使得产品、装备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极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汽车电子:围绕嵌入式的改造是未来汽车电子发展的趋势,占整车价值的30-40%;高端汽车中,汽车电子的收益率可达70%。

绿色制造世界各国制造企业积极应用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研发绿色产品,加强能源调度和控制,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节能环保,节能减排。例如,三菱电机整合了三菱“可视化”技术,从掌握能耗的现状入手,结合设备改善和管理改善,不断的核查节能效果,从而达到可持续的节能。

服务型制造制造业正加快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同时将非核心业务专业化外包,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制造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企业走向价值链高端的重要途径。例如,通用电气传统制造仅占其产值总量的30%左右,70%的业务是由与其主业密切关联的“技术+管理+服务”构成;陕鼓从单一产品向产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运行维护转型。2007年,陕鼓自制加工完成的产值仅占32%,其余68%来自服务。

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我国工业要实现从技术含量低、创新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大的产业价值链低端迈向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少和环境友好的产业价值链高端。需要综合应用集成协同技术、制造服务技术、工业物联技术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以及全生命周期,形成工业转型升级的新技术,新途径和新模式,具体包括:产品高端化。研发设计知识化,生产制造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制造服务化、企业数字化等途径。

途径1:信息技术融入加速推动产品高端化

应用嵌入式系统、传感器、RFID、移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到产品(装备)中,提高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程度,增强产品加工制造、物流运输、运行维护等过程中的信息动态感知、智能处理与优化控制能力,促进产品和品牌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

例如,徐工集团利用嵌入式系统、RFTD、移动互联网、实时监控和远程故障诊断等M2M技术,实现工程机械群自动组网、信息采集、协同作业以及远程故障诊断与预测。

途径2:知识研发创新促进企业从跟踪仿制向正向创新设计转变

在CAD、CAE、PDM等工业软件基础上,融合产品专业知识、业务流程、标准规范,专业软构件,建立产品正向创新设计的集成平台,支持分布式协同设计、多学科仿真优化、虚拟仿真与物理验证,提高产品自主创新能力。

例如,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CZ-5,通过建立集成化研发平台:完成了全箭各系统模装协调、确定了总体布局方案;完成了静态与动态干涉检查、动静态间距检查、维修性检查和人机工程检查,提前暴露并消除了十多处总体布局不协调问题;基本替代了实物模装,使模装周期由2年缩短到2个月,节省成本数千万元。

途径3:生产过程智能化促进从粗放型生产向精益生产转变

生产制造智能化通过提高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程度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和集成化水平,实现生产制造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的优化配置和集成化管控。促进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

例如,丰田汽车实现基于RFID的供应链上汽车零部件的跟踪,及时准确地获取关键零部件的详细信息。

途径4: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促进节能环保转变

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制造执行系统、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供应、运行,报废回收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与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例如,日立公司利用Guide for Assessing Design for Environment软件,分析电视机制造、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中的能耗和材料使用等数据,改进W42系列等离子电视机型,提高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节能环保特性。

途径5:信息化与制造业融合促进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以云计算、数据融合处理与分析、远程监控与诊断等技术为支撑,拓展产品研发设计、工程总包、大修维修MRO、系统集成、物流、电子商务、租赁等服务,促进企业从产品生产销售向专业服务商、总包商、系统集成服务商,专业化公共服务商转型。

例如,罗一罗公司采用数据采集与融合分析,远程监测与控制等技术,建立网络远程状态监控和诊断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支撑运营模式变革,扩展发动机维护、租赁和数据分析管理等服务,拓展了新业务,增加了服务型收入。2007年服务收入达到公司总收入的53.7%。

途径6:综合集成促进传统企业向数字企业转变

应用新一代集成协同技术,实现全业务过程数字化综合集成,拓展和优化企业价值链,形成应对动态不确定的市场竞争的企业战略选择执行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例如,波音公司利用集成与协同技术。构建了支持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之间协同研制、供应和服务的集成平台,对波音787飞机实现全球化协同研制起到了关键作用。

工业软件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首先,工业软件是工业转型升级的“转换器”

我国工业需要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从价值链低端迈向价值链高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总理说过,软件“在制造业当中,起到的作用很大”,“由制造到创造,软件是个桥梁”。工业软件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剂,没有工业软件,工业化就只能停留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水平。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是两化融合向纵深和高水平发展,向核心领域前进的重要举措。通过工业软件的发展,促进新型工业技术的研究,构建新型工业装备,打造新型工业产品,从而形成工业软能力。

第二,工业软件是提升工业能力的“倍增器”

工业软件支撑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的深度融合,使产品设计呈现网络化、协同化、虚拟化、个性化等特点,极大提高了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工业软件支撑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的深度融合,使生产制造呈现敏捷化,柔性化、绿色化、智能化,加强了企业信息化的集成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制造的快速响应能力。工业软件支撑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使管理业务的精细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决策科学化,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第三,工业软件是打造新型工业装备的助推器

工业软件嵌入到传统意义的工业装备中,使得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工业装备具备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形成了新型工业硬装备。工业软件通过与业务流程、知识、经验、标准以及规范的集成,形成了工业软装备。

第四,嵌入式技术支撑产品智能化

研发基于底层嵌入式架构的高可靠实时控制、远程监测、智能诊断技术和系统,开展面向产品创新的嵌入式技术集成应用,形成智能化产品,提升产品核心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通过嵌入式技术与制造业产品、装备和生产过程的融合,提高产品核心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提升装备运行指标,促进节能减排。嵌入式技术与工业产品技术相融合,促进产品、装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五,专业化构件支撑产品研发知识化

将知识与软件工具集成形成专业化构件,如将设计知识(经验)与仿真软件集成形成专业化仿真构件。知识含量高的专业性集成构件的开发是深度集成和智能协同的基础,专业化构件将提高分布式自主、智能协同能力。

第六,行业解决方案支撑企业综合集成

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撑产品协同研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集成框架平台,在企业内综合集成阶段,实现面向产品的综合集成,对企业内部资源和流程共享、重组和优化;在企业间综合集成阶段,实现企业间协同研制以及资源共享。

企业综合管控支撑过程综合集成:企业综合管控软件(ERP、PM、BI)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集成框架平台,在企业内综合集成阶段,实现面向过程的综合集成,对企业内部资源和流程共享、重组和优化在企业间综合集成阶段,面向产业链,实现多企业协同供应链综合集成。

数字化能力平台支撑全球业务协作面向全球化业务分工与协作需求,以企业数字化平台为基础,建立面向产业链的业务协同与资源配置集成服务平台,开展集团企业协同研制、协同供应和协同服务的应用示范。

第七,业务服务平台支撑新产业形态

装备制造企业工程成套服务平台:结合装备制造企业从单一产品提供商向整体方案解决商和系统集成商转变的趋势,研发工程整体方案快速设计、快速报价,分包商协同等服务业务支持平台,开展示范应用,提高企业工程总包服务能力。

产业链协同服务平台:围绕汽车、摩托车、家电等产业链协作特征明显的重点产业,研发支持供应链、营销链、服务链和物流链等产业价值链业务协同与优化的服务平台,服务于中小企业,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第8篇: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范文

1.低碳经济视角下资源型企业含义

(1)低碳经济的含义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指对能源的高效利用,主张以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予以考虑,是目前世界经济领域提倡的绿色经济。对有限能源的情节运用以及对环境危害小的新能源开发,是未来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2)资源型企业的含义

所谓资源型企业是指所从事的生产原料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对其进行的一系列生产和加工的企业。一般意义上的资源型企业具有这样几个特征:首先,所用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筹码;其次,对资源的依赖性高,产品结构构成中,资源消耗作为主体,资源是企业一切发展的基础;再次,资源对地理性有严格要求,为了避免运输,多数企业建立在资源产地附近,因此对资源市场的占有率也具有地域性特征;最后,资源型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型企业往往对产品的二次生产等变化不多,技术、管理投入较少,附加值比率偏低。

2.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目标

资源型企业受其本身特征影响,其发展目标主要围绕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方面。这是从纵向对企业发展目标的解读,下面详细从横向对企业发展目标做进一步分析:

(1)树立企业全面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资源型企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要想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建设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结构为主要目标。近年来,为了将国家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早日实现低碳发展,贯彻执行低碳经济,政府不断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使低碳经济更好更快的深入人心。为了使低碳经济与资源型企业更好的结合,积极推行低碳生产理念,引导低碳经济向健康、有序上发展。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经营理念。企业必须树立低碳经济的正确发展观,使低碳经济在资源型企业发展中,既是发展目标,也是发展出发点,促进二者的共赢,这样才有利于将资源型企业建设的更加稳固。

(2)确立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既需要一套全新的生产运行机制,更需要一场转变发展观念、转变运营方式、转变管理模式的深刻革命。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运作机制,不断创新,在变中求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获得长足发展,没有良好的环境、体制和机制,再好的理念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要将企业发展由传统的靠“资源要素”驱动转变为靠“科技要素”驱动,由经验、知识升级发展到以节能环保为核心的系统,全生命周期设计规划并实施生产、消费、市场的整套循环,构建经济利益与社会价值共赢体系。

(3)全面落实并推行企业全面发展

把理念、政策和行动结合起来,把绿色的理念正式纳入到企业发展的速度中去; 企业一定要有政府正确的政策引导,还需要与社会需求形成共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市场的监管要结合,结构调整中加上监管,如果不监管,结构调整不到位,目标也是落空的;科技创新、市场的推动和公民素质的提升要结合,企业一定要创新,传统产业,传统技术不通过科技创新要达到绿色低碳是不可能的;中外优秀企业的经验和联合国组织的成果结合起来,我们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一定能实现,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在低碳视角下才能够创造奇迹。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的意义

1.对社会的意义

(1)环境方面

对资源型企业施行绩效评价有助于督促资源型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界节能降耗的环保目标。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是世界性的课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而对资源型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控制,一直以来是环境保护机构的工作重点之一。加强对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的控制有利于环保机构对资源型企业的督促作用,有利于资源型企业创新技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生产。

(2)经济方面

对资源型企业施行绩效评价有助于资源型企业调节能源利用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生态文明。首先,资源型企业为了响应低碳经济,会对能源利用结构方式方法进行转型,创新生产技术,以更加绿色的姿态发展企业;其次,对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对其原型企业绩效评价的结果和数据,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比较资料,具有一定的意义;最后,生态文明是未来经济领域的新方向,现在已经有一些国家对其进行研究并产生一些成果,对资源型企业的绩效评价无疑可以推进这一进程,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3)资源方面

对资源型企业施行绩效评价有助于节约有限资源,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绩效评价对资源型企业在消耗资源上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有利于帮助企业反思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2.对企业自身的意义

(1)有利于资源型企业长久稳定发展

现代企业的成长已经基本摆脱过去靠人力和资源拼市场的情况,企业若想长远发展,需要对自身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尤其是资源型企业,对绩效评价的落实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自身问题,有利于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2)有利于资源型企业拓宽发展方向

绩效评价是企业一段时期内经营状况的评估,是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运行效果的评价,分析资源型企业的绩效评价有助于企业决策者总结市场规律,分析市场需求状况,了解世界低碳经济形势,最终达到拓宽市场发展方向,创新企业发展的作用。

(3)有利于资源型企业整合内部资源

以低碳经济为背景,对资源型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有助于企业整合内部资源,将企业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保证绿色生产的同时,又不减少企业效益。

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方法及原则

1.构建低碳经济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构建低碳经济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方法

目前构建低碳经济下,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主要有:(1)以传统财务指标为基础的评价体系,主要以企业财务数据来反映企业状况,存在不能全面反应企业运营问题的不足;(2)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评价体系,是目前一些企业采取的主要方法,将薪酬、评价、管理激励融合一起,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不足是缺少对企业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3)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的评价体系,这种体系是目前衡量各方比较全面的体系,集财务、客户、内部交流和学习成长等几个方面,但是由于其产生的年代,缺少对企业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目前应用受到限制。以上几种方法,资源型企业应结合自身条件,综合进行取舍和应用。

2.构建低碳经济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

(1)注重指标体系选取的综合性

企业评价标准必须是全方位综合性的,要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方法,既要评价分析企业所得的效益,还要分析企业为取得经济效益而付出的代价,尤其是对环境和生态方面的代价。要将低碳经济融合进各个评价指标中,要注重评价指标的综合性质,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注重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

为便于绩效评价指标的便利使用,其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低碳经济指标的评价应是易于在财务统计报表、会计报告或者相关资料中容易找到的,也可以通过相关的财务数据或者定量指标来进行反映。例如,选取低碳指标时,企业应注意低碳行为是否是以下几个方面:低碳生产、低碳物流、低碳运输、低碳营销和低碳办公化处理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内外部运营坏境作出合理的低碳指标的对象进行甄选。

(3)注重绩效评价手段是否反映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评价的参考原则之一就是是否能够反映技术上的创新。近几年,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重点。积极寻求低碳替代原料、积极探索和研发相关新技术、注重低碳技术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建立和完善企业绿色会计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正成为目前世界主流创新领域。绩效评价若想真实反映企业在未来的发展程度,对创新性,尤其是技术创新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4)注重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激励目的

为了保证绩效评级指标对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需要将绩效评价指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明确联系起来,鼓励企业全员参与,将低碳经济理念、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理念和绩效评价作用作为培训内容,对企业员工定时进行培训,让员工积极主动参与绩效评价,落实薪酬、奖励等政策,调动员工努力参与绩效评价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凝聚力与企业科学发展的双重提升。

四、低碳经济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选取的指标不仅要具有行业特征,而且各项考核要素要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关,具体可以从管理绩效、财务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等方面进行构建。

1.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的管理绩效评价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涉及决策方面的,即对企业投资重要性、投资规模大小、投资行政效率如何,以及投资是否具有科学性方面的考察。二是涉及对企业监督管理方面,具体主要是对企业各个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纠偏及时性等。

2.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主要是对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用财务数据来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通过财务数据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包含对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投资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等。

3.社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资源型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回馈社会,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离不开社会服务评价指标,其内容可以从工作与劳动力和社会认可方面揭示企业回馈社会的情况。

4.环境绩效、资源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第9篇: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范文

改革开放后,中国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从计划体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转变为“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即在资本、技术密集部门继续实行进口替代的战略,而在劳动密集部门实行出口导向的战略,开放部门的主要责任是为进口替代部门引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提供外汇。因此,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目标是出口创汇。

围绕“出口创汇”这一核心目标,中国的开放战略主要在两条主线上展开,一是吸收出口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资,二是鼓励本土企业扩大出口。在第一条主线上,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建立特殊经济区、完善基础设施、对外资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对外资项目进行筛选,鼓励出口导向型的项目。一方面对外资项目提出绩效要求,主要是本地含量、外汇平衡和出口比例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出口型企业(出口超过其产值70%)在所得税方面给予再减半的优惠。其中最为重要的政策措施之一,就是实行加工贸易政策。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际,正值日本和东亚新兴经济体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成本上升而对外寻求低成本生产加工地之时。这些投资项目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其原材料、零部件需要从母国或其他经济体进口,其产品需要出口。适应这些外资项目这一特点,是中国能否抓住东亚地区产业转移机遇的关键。一方面,中国的进口替代部门仍需高关税及非产品税壁垒的保护;另一方面,高关税等贸易壁垒又会阻碍出口导向型的外资项目进入中国。如何才能既保护进口替代部门,又使出口导向的外资项目在华低成本运作呢?为此,中国政府实行了加工贸易政策,即企业用于加工复出口的进口料件,进口时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1994年之前主要是产品税,之后是增值税和消费税)。这一政策消除了中国的高关税与增值税对使用进口料件的阻碍。随着加工贸易在国内产业增值链条的不断延伸,海关、检验检疫等管理部门不断改进监管,在通关程序、跨关区结转等方面大大提高了便利化程度,使得加工贸易在全国范围内发展。

加工贸易对于我国成为吸收外资大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8000亿美元。但来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活动具有特点,世界上跨境投资中,2/3在服务领域,而中国吸收的外资中,71%在制造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我国对外资企业内销存在种种限制,因此,来华制造业的外资主要是从事加工贸易的,加工贸易出口中,超过80%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政策对于吸引外商投资在华开展出动的重要性。换言之,如果没有加工贸易政策,中国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吸收外资的局面。

中国加工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显著作用。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缺乏国际销售渠道,因此出口竞争力普遍不强,成为制约其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实行加工贸易政策,我国成功地承接了出口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将外资企业在技术、管理、设备、销售渠道、品牌等优势与我国劳动力、土地成本、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使我国迅速成为面向全球的低成本加工制造基地。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占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实际上,加工贸易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工业化的一条新道路。世界银行前副行长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两大因素,一是资金缺口,二是外汇缺口。而加工贸易的发展,既可以引进外资,弥补资金缺口,更重要的是,加工贸易大大增强了我国出口创汇能力。在过去的30年中,一般贸易长期是逆差,只是近年来才出现顺差。加工贸易一直保持顺差,而且顺差持续扩大,为我国引进工业化所需的原材料、先进设备与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外汇。今天,中国外汇储备超过1.8万亿美元,雄居全球第一,加工贸易功不可没。此外,加工贸易在引进新产品、对本地企业的技术外溢、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以适应工业化进程的要求等多个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我国沿海地区之所以脱颖而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

由此不难发现,加工贸易是过去30年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对外开放战略的成功实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观点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人们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粗略整理,至少有以下五种代表性观点,本部分将对这些观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观点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是将加工贸易转变为一般贸易。

这一种观点的理由是:第一,加工贸易出口额包含了进口额,夸大了我国的加工对外贸易额。第二,加工贸易加剧了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加工贸易主要是由东亚几个经济体转移过来的产业下游环节,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从其投资源地进口上游料件,加工后向欧美等传统市场出口,形成了“三角贸易”。我们对东亚主要经济体形成巨额逆差,又对欧美主要国家形成巨额顺差,我们是美国、欧盟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这种双边贸易的不平衡,恶化了我国的外经贸环境。第三,加工贸易是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加工贸易导致的双边贸易不平衡,确实会加剧贸易摩擦,但认为加工贸易是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这个判断未必准确。从1995年开始,中国是被全世界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但是被反倾销调查的产品里面,90%以上是一般贸易,只有很少的案例是加工贸易。第四,加工贸易增值率低、创汇少。我国的加工贸易处在全球分工的低端,增值率低,这是没有错的,但是创汇并不少。前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创汇主要就是来源于加工贸易,因为加工贸易有增值,所以有顺差。一般贸易多年都是逆差,个别年份有顺差。第五,加工贸易产品档次很低,所以要转成一般贸易。实际情况是,中国90%左右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都是加工贸易方式,如果拿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和一般贸易比,加工贸易的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均高于一般贸易。所以把加工贸易转型为一般贸易,绝对是解决不了所谓加工贸易产品档次低的问题。第六,加工贸易承接了外国“两高一资”的产业。当时为了吸收外资,确实有一些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的项目,但是,加工贸易在环境保护、环境标准、能耗标准、技术水平上,均高于一般贸易,或者换句话说,把加工贸易转成一般贸易解决不了所谓的“两高一资”的问题。最后,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存在劳工问题、工作超时、社保不足、工人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地保护,等等,这些问题在某些加工贸易企业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并不是说把它转型为一般贸易就解决了。因此,把加工贸易转型为一般贸易,很多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观点二:加工贸易要实现从沿海向内陆地区的梯度转移。

这一观点是看到了沿海地区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大大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希望通过实现加工贸易从沿海向内陆地区的梯度转移,促进内陆地区的发展。这一观点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加工贸易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局部地区,带来了一些土地、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通过梯度转移可能缓解过度集中的问题。第二,加工贸易这种过度集中,带来了人口的大幅度流动,大量的农民工从中西部地区进入了沿海地区,带来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第三,随着沿海地区土地、环境、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些劳动密集的加工贸易活动存在对外转移的压力,与其转到越南等其他国家,不如政府加以引导,转移到内陆地区。因此,近年来有关政府部门着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确定了中西部31个市、区作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但是,必须看到,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难以成为主流。第一,加工贸易具有大进大出的特性,布局上靠近港口是其内在要求,除了像芯片等物流成本占其总成本较低的商品,我国陆路运输成本高,大多难以向内陆地区转移。第二,内陆地区虽然在劳动力价格方面有优势,但是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在产业链方面配套能力差、管理水平较低、劳动生产率低,据一项调查,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内地与沿海几乎没有差异。第三,各地招商引资的竞争中,往往对制造业所用土地有补贴,沿海地区地方政府财力较强,可能比内陆地区提供更多的补贴,因此,对投资者而言,在内陆地区的土地成本未必比在沿海更低。第四,加工贸易对管理效率有越来越强的要求,内陆地区由于开放晚,管理的水平、管理的意识、管理的效率,通关便利化程度通常与沿海地区都有差距。第五,加工贸易所在的地方政府会采取各种措施阻止加工贸易搬离本地。第六,沿海地区本身发展不平衡,如广东的东西两翼地区、江苏的北部地区都与其核心区存在明显的发展落差,省级政府极力推动加工贸易省内转移,也会阻止加工贸易向内陆地区的转移。因此,总体而言,加工贸易向内陆地区的梯度转移难以成为主流,内陆地区不必也不可能重复沿海地区开放与发展的道路,应该因地制宜另谋开放发展之路。退而言之,即便加工贸易实现了梯度转移,也不能说就实现了转型升级。

观点三:加工贸易从“放养”转变为“圈养”。

这就是说把加工贸易逐渐地引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内。这一观点一度很有市场。从国际经验看,大多数国家加工贸易都在海关特殊区里面。加工贸易跨关区的结转被认为是飞料走私的一个重要原因。怎么才能看住它呢?就是要把“放养”变成“圈养”,因此批准建立了多个出口加工区。但是,这个观点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首先,发达国家关税很低,很多企业无需加工贸易政策,因此,只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实行加工贸易政策,无碍他们利用全球分工带来的机遇。而中国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既要保留高关税,保护进口替代部门,又要参加全球产业价值链,必须大范围实行加工贸易政策,否则不可能充分利用全球分工带来的机遇。其次,加工贸易并非走私原因。走私是因为高关税带来的巨大利益。从海关查处走私的结果看,利用加工贸易方式的走私犯罪金额与其他方式大体相当,但考虑到利用加工贸易方式走私有案底可查,因此,可以推断,利用加工贸易走私并不是走私的主要渠道。再次,全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巨大,不可能全部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关键还在于通过监管理念、监管体系和技术创新、加强部门间的配合等,提高监管的效率,而不是主要依靠“圈养”。最后,随着国内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既要出口,又要兼顾国内市场,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不适应这种企业的要求。因此,不可能把加工贸易活动全部放到海关特殊监管区中。即使在特殊监管区里,加工贸易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重任。

观点四:实现加工贸易的主体从以外资为主到以本土企业为主。

目前,外资企业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5%左右。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是:第一,外资企业具有漂移性。尤其最近这两年,由于我国沿海地区成本上升较快,一些企业提出要向越南等国转移,更加剧了加工贸易主体本土化的迫切性。其实,在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都具有漂移性。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其来源地绝大多数也是“本土企业”,但随着其本土成本的上升,都迁移到了成本更低的中国。因此,如果我国的投资环境不利于发展加工贸易,不仅外资企业会迁移,本土企业也同样会迁移到外国。关键是要不断改善投资环境,这正是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第二,认为加工贸易以外资企业为主不利于搞研发、搞品牌。加工贸易要从OEM到ODM和OBM,要搞研发、要发展自主品牌,这是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如果在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是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它的研发主导权不在本土企业,因此难以开展自主研发,更难以发展自主品牌。不过,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国际化是当前跨国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只要我国条件适合,跨国公司是会将研发活动转移来的。目前我国已经承接了上千家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据有关调查,在跨国公司未来的研发投资目的地中,中国高居榜首。另外,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中,相当高的比重是港资、台资中小企业,其在投资来源地已经只剩下营销与管理活动,其研发、生产等活动都已经转到内地,因此,如果这个企业要开展研发,一定会放在内地。总体而言,加工贸易主体的外资化特点,对加工贸易在华开展研发活动并形成知识产权,是有一定障碍,但不是致命的障碍。所以推动加工贸易搞ODM、OBM,即便是外资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并不一定非要把它转为内资。因此,把以外资为主转成以本土企业为主作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这个观点恐怕也是值得商榷的。

观点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是从传统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升级。

这个观点乍听起来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国加工贸易起步时,主要是传统产品,后来越来越多的是IT企业过来了。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2007年,78%加工贸易出口已经是机电产品了,45.8%已经是高新技术产品了。高新技术产品占比,已经远高于美国(35%)和OECD国家平均水平(28.5%)。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早就成功了,不需要再转型升级了。实际上,如果深入到企业内部去考察,不难发现,很多所谓的高新技术的企业,其产品虽然是高新技术产品,但在华从事的却多是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活动。所以这个观点是似是而非的,乍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没有揭示出转型升级应有的含义。

上述五种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代表性观点,有一部分有合理内涵,但是又不完全准确。

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政策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新形势

加工贸易转移升级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必须将加工贸易放到国际生产分工新格局和我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变之下加以考察,才能准确把握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真正内涵。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IT技术革命和运输技术的进步,全球分工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深刻的变化之一,是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产业,其价值活动均可粗略地划分为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如研发设计、高级原材料生产、复杂零部件生产等)、劳动密集环节(简单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等)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环节(如市场营销、管理运营、品牌运作、专业服务、金融服务、物流管理等,大致可以归为总部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两大类)。如果一个产业的价值链在一国之内展开,由于资本与劳动力的可流动性,会导致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资本回报率和工资水平趋同,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主要反映的是人力资本构成的差异。因此,其价值曲线是一条很平缓的“U”型曲线(见图1)。

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跨国可移动性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不可跨国移动性,导致全球产业价值链与国内产业价值链的巨大差异。相形之下,全球产业价值链却是一条深凹的“U”型曲线,原因在于,劳动力跨境流动存在诸多的障碍,导致不同国家之间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巨大差异,而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却可以自由流动,导致资本回报的平均化。这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形成在国际生产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分工,通常劳动密集型的价值环节布局在发展中国家,这些环节的劳动生产率较低,附加价值也较低,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的价值环节则分布在发达国家,从而形成了一条深凹的“U”型曲线。中国台湾企业家施振荣先生在分析IT产业价值链时将这条曲线称之为“微笑曲线”。发达经济体在将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同时,其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全球分工格局也因此产生了重大变化,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分工,变成了价值环节间的分工。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主要的方向是要提升产业价值环节。

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也正处于调整的关键时期。过去以“出口创汇”为核心目标的开放战略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开放战略也必须随着国家发展战略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而相应的调整。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我国的发展战略的目标,已经从以往速度优先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创新与效率驱动的发展模式。因此,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外开放战略也将从以往的“出口创汇”为核心目标,转变为对内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服务于经济发展模式,对外则要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在以往以“出口创汇”为核心目标的开放战略中,加工贸易居功甚伟。随着我国开放战略的重大调整,加工贸易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转型升级。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

从根本上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提升我国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为此:

第一,发展上游的零部件配套产业。我国是从最低端加工组装环节切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近年来增值率持续提高,2007年达到67%(见图2),但仍然不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去向简单零部件、复杂零部件的设计生产活动延伸,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土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合作,按照国际市场的品质要求与生产管理规范,推动本土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从而提升整体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鼓励和支持研发,实现从OEM向ODM的转变:形成自主知识产权。ODM的毛利润率可以达到30%左右,远远高于OEM(10%左右)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其劳动生产率远高于从事简单加工组装的工人,其工资是普遍劳动密集型工人工资的几倍到几十倍,这将大大提升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

第三,向下游服务价值链的延伸。发展仓储、物流、配送,甚至可以到境外去控制销售渠道。绝大部分商品的出口离岸价和它最后到消费者手里的零售价有相当大的差别,有的都差好几倍,说明大量的价值是在服务环节里。我国在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中,目前只分享其服务增值的很小部分,向下游服务增值链的延伸,空间巨大。

第四,发展自主品牌。目前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占出口的比重很低,在加工贸易中比重更低。国际品牌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但必须认识到,首先,国际品牌的基础是技术与质量,没有先进的技术与优良的质量作基础,这样的品牌必然只是昙花一现。其次,国际品牌毕竟是少数大公司才有能力发展,并不是所有的加工贸易企业都能够发展自主品牌的。

第五,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与.能源,坚持节能减排,洁净生产,保护环境。我国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能源短缺问题和土地资源不足问题。一方面,加工贸易的发展,使我国充分发挥了劳动力比较优势,使我国有能力进口短缺的资源能源,有利于缓解资源能源短缺的矛盾。另一方面,土地、环境是不可贸易的,加工贸易要坚持节约利用土地、保护环境的原则,同时也不应发展“两高一资”的产业活动。

(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要本着“有促有控,以促为主”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所谓“促”,就是为高价值环节的加工贸易产业活动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监管环境;所谓“控”,则是加强对低附加价值或“两高一资”加工贸易活动的管理,提高其准入门槛。

第一,对国产料件足额退税。对加工贸易所使用的国产料件给予足额退税,才能使国产料件与进口料件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如果不能足额退税,会导致种种扭曲,一是加工贸易企业可能转向使用进口料件,从而降低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二是导致国产料件的“境外一日游”现象。目前,由于退税不足额等原因,“境外一日游”现象日益严重,其金额已经超过我国进口第四大来源国,由此导致大量的无效物流成本,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同时也加剧了我国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建立保税物流园区后,部分“境外一日游”转变为经保税物流园区的“境内一日游”,但其对成本的增加以及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仍然十分严重。因此,应该尽快对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国产料件实现足额退税。我国一直对来料加工所用的国产料件不予出口退税,导致来料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率远远低于进料加工贸易。未来也应该对来料加工贸易采购的国产料件给予足额退税。

第二,便利通关,简化跨关区结转的手续,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作用,提高监管效率。高附加价值的产业活动,对通关的便利性、时效性要求更高,因此,提高通过效率,尤其是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作用,对于吸引高端产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更新监管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用电子账册取代人工账册,加强金关系统、金税系统、金贸系统的联网与信息共享,加强不同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无论对于提高海关特殊监管区还是跨关区结转的监管效率,均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扶持本国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是全球化进程中配置资源的主体,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无论是开展自主创新还是发展自主品牌,都需要以本土的跨国公司为载体。因此,有必要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战略与“走出去”战略相协调,针对制约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约束因素,有针对性地改善政策环境,集政府与企业之合力,加快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

第四,保护知识产权。不少外资企业不愿将核心技术与产业活动转移到我国,或者不愿意与国内企业开展配套合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担心其技术外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发展加工贸易配套产业,均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目前,加工贸易提供了数千万个低附加价值的就业岗位,解决了一大批低素质劳动者(主要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为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需要更高的人力资源相配合。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一是要加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新的劳动力队伍。二是要加强在职培训与转岗培训,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合理分配培训资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持续提供合格的劳动者。

第六,切实加强劳动保护。以往,由于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状况严重,加之劳动保护不力,加工贸易中的普通劳工的报酬是不完整,只够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成本。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状况的改善,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者的保护大大加强。劳动成本的上升,短期内确实会给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但从长期而言,也是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只要加快提高劳动生产率,把握好劳动成本上升的节奏,加工贸易完全可以避免受到劳动成本过快上升的过大冲击。加强劳动保护的关键,是基层政府相关部门的劳动执法能否到位。

第七,理顺资源、能源价格。土地、资源、能源价格过低,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相关产品的过度出口。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来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需要尽快推进土地、资源、能源价格机制的改革,由市场机制取代政府管制成为确定价格的基础力量,通过理顺价格,使加工贸易出口中土地、资源、能源成本完整化。

第八,限制和禁止“两高一资”产品。限制和禁止“两高一资”产品的加工贸易,符合科学发展观,也符合中国的国情。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产品目录,同时,凡是限制或禁止开展加工贸易的“两高一资”产品,也应限制或禁止通过其他贸易方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