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产养殖的优势范文

水产养殖的优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产养殖的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产养殖的优势

第1篇:水产养殖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水产养殖;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34

1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水产养殖的产量在1988年占水产品总量的50%,之后水产养殖的产量占比不断上升,2013年我国水产水产品养殖的产量为4547万t,2014年便又增加了200多t,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水产计,2015年我国养殖的水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全部养殖产量中占有61.7%的份额,且我国2015水产年1―11月期间累计水海产品的总出口量为347万t,金额达到了1743655.2万美元。

近些年,我国的养殖方式发生了改变,网箱养殖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科学的养殖方法,将纤维或金属网片等不同材水产料制成的箱体架设在水体中,使水体形成一个天然的渔场形式,网箱养殖投资的资本少,水产但收益比粗放养殖要高,而目水产品的更为优质,因此在国内的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产量虽然居世界首位,养殖水域的面积也比较广阔,但是我国的水水产产养殖模式、水域管理、养殖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较国外发达国家落后。水产在追求水产养殖产量逐年增长的同时,由于我国水产品的养殖水域范围愈来愈大和水水产域管理的不善,在养殖过程中不断增加养殖的密度,并为防止水生物因病害或密度过大死水产亡,大量的投入鱼药、饵料,这些饵料、鱼药以及水生物的排泄物不断在水中堆积,造成水产了水质的富营养化和养殖水域及周边水域的污染,水体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 提高水产养殖规划的对策建议

2.1 建立良好的水产养殖环境

强化对水产品质量的监管。政府必须大力推广国内外的各类水产品质水产量标准,大力推广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造作规范,从苗种的生产放养、饲料、水产肥料、药品等的使用、再到产品的捕捞、包装等各个环节,将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水产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完善各地区的水产质量检测设施,提高检测水平和检测能水产力。对检测结果采取奖惩措施,保护和奖励优质水产品,曝光质量不合格产品,水产提高社会舆论对水产品质量的监督。

加快水产养殖标准的建立,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同时,加强水产品养水产殖过程中育种、捕捞、包装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确保水产品符合水产无公害水产品标准。

采取措施积极扶持本地水产品牌的发展,不断扩大水产品牌的生产规模,形成市场经营优势

2.2 深化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

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还要不断深化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水产改变养殖结构,可以从养殖属性和养殖方向着手。在发展滩涂养殖的同时,也有必要尝试工厂化作业养殖或水产者深海养殖,将养殖空间最大化扩张。利用养殖业天然的地域优势来吸引消费,带动地域化养殖业的发展,继而带动该地域的相水产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水产在养育品种上,除了选择一种稳定性较强的鱼种,类似于草鱼、鲈鱼、大白水产鱼等需求量较大的淡水鱼类大规模养殖外,另外也可以引进其他有优势的鱼种进水产行实验性养殖,例如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种在市场上就颇受欢迎。需要注意的水产是,养殖珍稀或者外地鱼种过程中必须有相关技术专家的监督和指导,尽量避免水产因鱼种养殖的技术性问题所造成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2.3 制定科学的养殖容量和养殖密度,促进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科学的养殖容量和养殖密度是指在不破坏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产不削弱养殖能力的前提下特定养殖环境中所能承受的养殖容量和密度。当养殖规水产模和密度在科学范围之内,水产养殖才有可能顺利而持续的发展。为单纯提高经水产济效益而盲目加鱼苗的投放,导致养殖密度远远超出合理范围,是部分水产养殖区生态环境恶化和养殖能力不断减弱的主要原因。因为养殖容量受到养殖品水产种和水域的影响,应当不同的水产养殖生物在特定养殖水域的养殖容量和密度进水产行深入研究,针对不同养殖区域制定单独的科学养殖容量,为确定不同养殖阶段、水产规格下,水产养殖生物的合理养殖容量和密度提供科学的依据。逐步降低因为养水产殖密度过大而导致的水产养殖产品质量下降、水产养殖区养殖能力减弱的问题。

3 结语

面对我国目前的水产养殖现状,一定要不断加强水产养殖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水产养殖的优势范文

1合山市水产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本市现有养殖水面457hm2,其中池塘181hm2,水库265hm2,“十五”计划以来,本市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水产品总产量自2001年的580t提高到2005年的724,t以5%左右的幅度逐年递增。一些新的养殖模式如网箱养鱼等在本市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休闲渔业陆续出现成为本市水产养殖业的一个新亮点,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本市水产养殖业的新发展。但在新形势面前,本市的水产养殖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深思。

1?1养殖模式单一,生产经营分散没有根据客观条件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零星水面多,养殖规模小,一些池塘还停留在粗放滥养状态。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信息不灵,产品开发能力和竞争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专业化的需要,严重影响本市水产养殖业整体实力的提高,对于发展具有本市特色的、优质的、名特优新稀水产品有一定困难。

1?2优良苗种覆盖率低,种质退化问题突出目前,本市的水产养殖品种单一,并日趋老化,布局规划不合理,水产苗种严重缺乏,苗种大部分以外调为主,种苗质量难以保证。

1?3常规养殖多,特色养殖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本市的水产养殖至今仍沿袭传统的生产模式,大都以常规鱼类养殖为主,名特优养殖很少,如虾、蟹、龟等颇受消费者欢迎的名特优品种养殖缺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养殖者普遍缺乏按市场调整生产的能力,以致品种单一、品质不优,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1?4科技服务薄弱,渔民养殖技术缺乏,科技含量低目前,全市只有专业技术人员3名,乡(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没有科技人员。养殖者的渔业生产技术普遍较低,缺乏现代渔业所需的高新技术知识,淡水养殖基本上处于资源型渔业状态,生产力水平低。此外,淡水养殖的增长对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增加的依赖程度在50%,而发达地区仅为20%左右,导致生产成本高,大大削弱了水产品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

1?5基础设施滞后目前,不少养殖水面逐渐变浅,排灌设施欠缺,机械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苗种体系、病害防治体系、市场体系几乎没有建设,水产饲料和水产品加工等配套毫无发展,成为制约本市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2发展本市水产养殖应采取的对策

2?1探索并推广适合本市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模式本市有水库11座,其中比较适宜网箱养鱼的只有怀集水库,但这几年来,部分水库相继出现网箱养鱼,由于面积小,水位变化大,枯水期不能正常保水,一些小型水库还出现干枯,故这几年的网箱养鱼成效不大。所以要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对于如南洪、独山等水库,水面不大,可选择立体养殖;对于如怀集水库的,水面稍大,有一定水流,可选择适宜的河段进行网箱养鱼。合山地处桂中,有30km左右的红水河流经本市,待桥巩电站建成使用后,本市的河段水流减缓,水深增加,水面扩大,到时可进行一定规模的网箱养殖。对于生产经营分散,养殖规模小这一点,进行相对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品种更新、科技推广,形成规模经营、批量生产,使单位渔户以水产养殖协会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便于养鱼户统一购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形成贸易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能力。另外,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引进一些具有技术、资金等方面优势的外地老板,给他们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扶持他们进行大规模养殖,逐步把小规模向大规模生产转变。

2?2整合资源配置,调整养殖结构本市水域广阔,自然条件好,但养殖品种单一,品质不优。针对这一点,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建立符合本地客观实际的特色产业,使渔业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1)优化养殖布局。从有利于综合高效利用的原则出发,确立比较优势强的主导产业,对那些可与“洋货”抗衡的实力型水产品如:建鲤、罗非鱼、斑点叉尾鱼回等,实行重点扶持、优化发展;对于那些无优势可言、竞争力弱的水产品如鳙、鲢等,应适当削减调整,以腾出资金支援发展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形成一村一品、一方一业的养殖特色。具体而言,池塘水面可以生态渔业、观赏渔业、名特优水产为主,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养殖基地,水库可以移植和增殖名贵经济鱼类,提高水库的养殖产量和效益。(2)优化养殖品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名牌战略,组创名牌产品,加快品种更新,提高良种覆盖率,并大力发展名特新稀品种养殖,不断推出大批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档优质水产品,重点发展虾、鳖、泥鳅、鳜鱼、本地胡子鲶、黄鳝、青鱼、鲶鱼等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淡水名特优水产品。(3)优化养殖方式。用现代技术嫁接于传统养殖业,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集约化养殖。当前,主要推广80∶20的池塘养殖模式和小体积网箱名贵水产品养殖技术。(4)优化养殖环境。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提高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加强整个养殖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5)充分利用合山电厂冷却水资源,大力发展罗非鱼常年养殖。

第3篇:水产养殖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解决措施;技术推广;水产养殖

1目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养殖技术推广手段普遍落后

如今水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想要快速发展水产养殖业,首先需要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方法进行全面推广。但是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由于所用的方式方法不当导致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供需矛盾的问题。由于各推广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工作联系不到位,导致最终的研究无法顺利转化,而且很多养殖户无法将市场需求及时掌握并发现市场的规律性。再者由于很多技术人员自身的水产养殖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导致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很难有效地进行推广。

1.2资金支持不够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在实际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就导致农村的水产养殖行业很难得到快速的发展,而且水产养殖技术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推广。从实际推广的结果来看,只有具备足够的资金作为基础,才能够全面推广水产养殖技术,使其不断发展。然而实际情况为,由于专项经费不足,导致无法有效的将现有的水产养殖技术进行推广,且推广相关的工作人员积极性很差,无法全力推动先进技术。

1.3推广人员的经验及素质有待提高

从实际的推广情况来看,作为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保证和基础,水产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非常重要,可以使推广工作更加快速高效。但实际上,由于推广人员的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有待提高,而且很多人员的营销经验缺乏,然而水产养殖的最终目的就是需要销售,而且销售方式非常重要。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大部分水产养殖人员缺乏营销经验,非常不利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

2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有效策略

2.1推广最为先进的水产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

在实际推广先进水产养殖技术时,需要讲究因地制宜,注重新品种的孕育,将原养殖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以此确保水产养殖户获得更多的收益。首先,在推广时需要注意结合资源的优势,将养殖管理模式与养殖技术手段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其次,需要充分利用水产资源,例如虾、草、蟹等,以此提升推广速度,使水产养殖更加具有特色。再者,在推广过程中,必要时可向有关机构进行技术咨询,包括设备的配套、推广平台以及良种育种方案等。

2.2加强对水产养殖人员的培训

目前来看,对于先进的水产养殖模式和技术很多水产养殖户都不求甚解,这样对于先进技术的推广以及行业的发展都非常不利[2]。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定期组织水产养殖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研讨和技术交流,对于先进的技术进行培训与教育,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能够将先进技术以及水产养殖业的整体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培训时需要针对不同养殖户的素质和技能情况进行培训,定期讲解先进技术和知识。

2.3加强政策扶持和专项资金管理力度

要将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充足的专项资金投入非常重要,同时如果出现推广资金不足时还需要及时向上级申报,争取通过政府的扶持以及专项资金来全面促使先进技术的推广。不仅如此,还需要对专项资金的来源进行相应的拓宽,进一步加强推广的支持力度[3]。在目前的水产养殖行业中,良种场是一种主要的设施,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性,同时也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会效益。因此在运转费用以及建设资金方面应该予以一定的支持,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先进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也能够为我国今后的水产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4篇:水产养殖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成本管理、关系

中图分类号:S969.1 文献标识码:A

水产养殖技术、精深加工技术,是推动渔业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核心要素,相关龙头企业更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了解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成本管理的关系,明确其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特殊作用,对水产养殖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产养殖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现状

水产养殖企业控制成本侧重于传统的生产及养殖成本两个方面。管理者致力于影响生产成本或养殖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养殖期气候条件、苗种质量、饲料质量、养殖方式、饲养管理技术、病害防治等,来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随着渔业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各个部门的职能逐渐精细,成本控制的涉及面也变得愈加广泛。在水产养殖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领域中,大部分学者把成本控制的研究重点集中于生产成本控制或养殖成本控制上,对于企业成本控制的其他方面却少有涉及。因此,为了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本文从全新的视角剖析了水产养殖企业的成本构成,并阐述了水产养殖技术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二、水产企业隐性成本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

在整个企业财务预算的成本决策中,生产成本决策是成本决策的核心。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决策进行分析,可以让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最高效、最合理、最充分地利用企业的各类资源。水产养殖企业的成本决策也是如此。例如,某水产企业计划在某地新建一个水产品养殖场。那么,确定养殖场的养殖模式、建造成本、经营成本就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决策成本。在建造养殖场的决策过程中,选址是关键。选址时要考虑到交通、供电、水资源环境、排污条件等,特别是水资源环境要素尤为重要。因为,水产品养殖离不开水,较好的水质条件是水质清新、水交换好、饵料生物丰富、溶解氧等水化学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水体的养殖容纳量高。间接降低供氧积水处理设备的运转成本、降低饲料及药品费用、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养殖收益。

2、提高团队工作效率,降低水产养殖企业的用人成本

员工技术水平低下,容易对企业造成过失性损失。企业团队整体水平差,工作效率低,对生产中突发问题处理不及时,这些都会增加生产过程中的隐性成本。如果把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团队看作是一个木桶,各生产管理人员是每块木板,那么员工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高低就是每块木板的规格、质量。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构成团队的各成员往往是参差不齐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劣势成员往往决定整个团队的战斗水平,团队中各个成员之间的配合熟练度也影响着团队的整体战斗力。这就要求我们对短板进行加长,增加木板的厚度,提高板与板之间的密合度以便增加木桶的盛水量。因此,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拥有较高水产养殖技术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养殖团队成员的水产养殖技术知识及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养殖团队的整体技术实力,以达到提高养殖团队工作效率降低用人成本目的。

3、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管理信息成本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为了降低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收集、加工、储存、传递和利用信息所花费的代价,或由于信息不完全产生的决策损失和纠正支出,包括企业为收集、加工、储存、传递、利用信息购买的设备、购建的设施和相关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购买信息商品的支出,由于信息错误或不完全形成的损失,以及纠正决策失误、改选决策方案的支出等。信息传递滞后、信息传达错误等信息成本是隐性成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水产养殖企业的生产养殖过程中,管理者不可能事必躬亲,有些繁杂的工作需要下属去处理安排,那么在命令的传递过程中,有些技术类命令就会产生不理解或理解错误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信息的反馈过程中,生产工作人员对一些日常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表达不准确也会影响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增加生产成本。

三、降低水产养殖企业成本建议

1、多方面应用水产养殖技术

多方面应用水产养殖技术是提升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有效方法。水产养殖技术不应该只应用于养殖生产过程中,它还可以被应用在决策、销售、宣传等过程中。水产养殖企业可以从水产养殖技术的专业视角来分析决策时的备选方案,以便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在水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水产养殖技术还可以提高其运输成活率、延长其保鲜时间、增加其科技附加值,从而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宣传中,无论是以何种载体为媒介,以专业的视角示于人众人,会让人更信服、打动人,便于在消费人群中建立信赖感。因此,多方面应用水产养殖技术是水产养殖企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创新

进行水产养殖技术自主创新是水产养殖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水产养殖技术自主创新是以水产科学研究为先导,在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实现水产养殖技术创新的活动。因此,水产养殖企业应该增加科技力量投人和资金投人来实现水产养殖技术自主创新,建立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技术体系和技术专利,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国内不少知名水产企业,如大连璋子岛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有自己的科研团队,他们通过增加科研资本投人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创新,进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保持技术先进性、最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企业员工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员工的水产养殖技术水平

企业员工对水产养殖技术知识的理解、创造力以及应用能力如何,决定着水产养殖企业的整体实力水平,决定着水产养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决定着水产养殖企业在水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辽宁地区的水产养殖企业为例,在从业人员中,接受过短期技术培训的占24%,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占4.2%,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只占0.35%,而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竟然高达71.3%。因此,加强水产养殖企业从业人员的产前教育培训是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必要措施。

4、加强企业间合作,促进水产养殖技术共享

水产养殖企业从外部引进较为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在科学的消化吸收基础之上加以改进、组合或创新,以实现企业提高自身整体技术水平的目的。“合则两利”是至理名言,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型水产养殖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间彼此协作、技术交流等方式实现技术优势互补,以达到共同提升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合理配置自身资源、降低企业成本、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5、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水产养殖技术快速提升

水产养殖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进行技术开发是从产业高度实现了资源优势的合理配置,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企业提高效益、为科研机构指出企业需要的养殖技术、为学校老师提供生动的教学案例、为学校的学生掌握前沿技术提供平台。达到各取所需、各尽其用,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整体性、社会性、合理性的迅速提升。

总之,只有加快水产养殖的技术,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水产企业得到良性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对我们的水产养殖企业完善成本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水产养殖的优势范文

一、我国陆上水产养殖工程设备的发展近况

(一)池塘养殖及工程设备发展状况

我国渔业发展中历史最长久、规模最大的生产结构方式就是池塘式养殖结构。据统计,2016年左右,我国共有水产养殖池塘310万公顷,养殖总产量为2320万吨,占水产养殖总量的49%,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6%。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水产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能力,开展了池塘养殖生态环境改造工程,着力推广新型增氧设备,初步建立了立体的水产养殖体系。此项工程显著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池塘养殖体系的生产水平,降低了生产后可能导致的污染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建立了一批设施齐全的立体式生态养殖体系。但是,这其中大部分为个体渔民和集体企业,其生产规模大多很小。由于缺少大型的养殖场和综合性的水产品养殖公司,致使我国在水产品的品牌创立等工作上进展缓慢。为促进我国渔业的发展,根据我国资源状况,国家确定了“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的渔业方针,将发展养殖业作为我国渔业发展的重心。池塘养殖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因此很早之前就向着立体式养殖结构发展。通过研究改造池塘塘埂、进排水系统、护坡等相关设施,建立了细致的工程参数,开展养殖场改造工程土方计算与平衡技术研究,提出工程概算编制方法,通过构建以人工湿地、生态沟渠、生态养殖塘等多种生态结构嵌套结合的立体养殖体系,提高了养殖水体自主净化循环使用的效率。

(二)工厂化养殖及工程设备发展状况

工厂化养殖是目前对陆上水产设备应用得最多的养殖技术,也是引领未来的先进水产养殖发展的生产方式。工厂化养殖具有占地少,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易于管理、不受季节变化的限制、管理机械化和操作自动化、无污染、效益好等特点。和国外相比,我国的工厂化养殖起步较晚,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通过从国外引进的方式开始进行对此项技术的研究运用。经过近十年的吸收和发展,于九十年代初才正式进入产业化发展的阶段。我国工厂化养殖近几年发展很快。目前,工厂化养殖已经遍及国内除、内蒙和青海之外的地域。山东、辽宁等地的工厂化养殖都达到了一定规模,主要养殖品种为甲鱼、鲟鱼等优质水产品。内陆工厂化养殖主要品种为鳗鱼、中华鳖、鲟鱼、鳟鱼等,海水工厂化主要养殖品种为石斑鱼等鱼类,以及对虾、扇贝等无脊椎类,还有海带紫菜等可食用藻类。工厂化养殖有露天养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三种养殖形式。露天养殖全过程依靠开放式流水,用过的水一般不再经过人工回收处理,流水交换量为每一到两周为一个交换周期。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体系与流水养殖的差别在于,养殖用水并不完全开放,对于养殖废水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简单处理后再流回养殖池重复使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方式则是在半封闭式的基础之上,对养殖废水根据不同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要求进行调温、增氧和补充适当新水,反复循环使用。整个装置除水处理系统外,还附有水质监测、自动或半自动控制仪器等。工厂化养殖是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的产业。

各地应根据当地具体的条件和自然优势,准确合理地选择养殖产品类型、养殖设施和养殖基地,并做好对产品经济效益的全面分析,采用合理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效益。目前我国对工厂化养殖的理论研究虽然越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在世界上依然没有非常突出的成果,只是在建立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之后不断探索的阶段。还需要广泛吸收其他行业科研人才到水产行业的建设中来,发挥多学科的优势,集中有关化学、环境、饲料、育种、防病、养殖、建筑、机电、管理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发展先进的养殖生产设备,研究营养全面且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水产饲料,实行联合攻关,推动科学和生产的快速发展。工厂化养殖在节约用水和节约用地方面相较于其他养殖方式而言更具有竞争优势。工厂化养殖的发展符合我国人多耕地少、水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但也要注意,不能因此就过度神话。工厂化养殖受季节变化影响小,具有产量高、养殖周期短等优势,发展工厂化养殖符合水产养殖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在城市郊区以及其他有条件有需求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工业化养殖。但是要注意,节水减排的要求下,大量循环水型工厂化养殖模式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养殖设备进行技术上的升级,其关键在于设备运行效率与各阶段设备之间的结构衔接上的提升。由于目前的循环水净化设备存在着结构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凑、配置标准不合理等原因,不仅增加了改造工程户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的难度,也增加了行业设备标准化的难度。

二、我国陆上水产养殖工程装备的发展

虽然我国水产养殖业无论是养殖面积还是生产产量都处于世界第一,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依然有着基础设施与科技含量上的差距。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相关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研究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淡水养殖、繁育等专用处理设施,并初步实现了生产应用。经过多个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我国深水网箱的基础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相关设备的生产设计与相关系统的建设等方面均已有所突破。但由于循环水处理系统最初是建立在节约用水这一目的上的,因此该系统在其他配套要求上能力不足,并没有在其他方面发挥出理想的作用。然而,由于养殖系统废水排放限制管理的混乱,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成熟,循环水养殖过程中的大量废水并没有实现有效的净化处理便直接排入自然水域,直接以工业废水的形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随着工厂化养殖业的发展,配套的循环水养殖设备以及理念需要跟上发展的进度,跟上科学的脚步。只有这样,工厂化水产养殖才能走得更远。

第6篇:水产养殖的优势范文

1天津都市渔业的发展现状

1.1水产养殖业总体平稳发展

近些年,随着天津促进都市渔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实施与落实,水产养殖业总体平稳发展。受干旱缺水及城市综合开发的影响,天津市的水产养殖面积不断萎缩,由2006年的4.34万hm2缩减到2008年的4.08万hm2。之后,由于设施渔业发展的推动,2010年水产养殖面积又恢复到4.27万hm2。尽管水产养殖面积有波动,但水产品产量还是逐年提升。至2010年,总产量稳步增长到34.30万t,单产水平提高到535.94kg/亩(15亩=1hm2,下同),渔业总产值也增长至51亿元。随着产量、产值的增加,渔民的人均年收入也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达13589元,较上年增长了3.03%,比同期农民的年人均收入高70%。而随着渔业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优化,2010年设施渔业的养殖面积更是迅猛发展到56万m2,全市集生产、生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渔业因之而加快发展。

1.2休闲观赏渔业蓬勃发展

休闲渔业作为近些年兴起的新兴渔业产业的分支,突出体现以“渔文化”为特色,集垂钓、旅游、观光、餐饮等于一体,展示现代渔业的多种功能,是渔业“一产”与“三产”结合的有效形式。天津现有各种规模的休闲垂钓园百余处,垂钓面积达133多hm2,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垂钓园内功能完善、设施先进,供游客进行以“赏鱼、钓鱼、品鱼”为主要内容的游玩与消遣,渔业综合效益突出。同样,随着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对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天津的观赏鱼养殖业快速发展。观赏鱼养殖品种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交易量稳步增长,相关企业或养殖户的收益也快速增长。天津现有达到一定规模的观赏鱼养殖场(户)几百家,年产各类观赏鱼苗近10亿尾,产值近3亿元,观赏鱼养殖现已成为全市渔业发展的新亮点。

1.3渔业发展的园区化格局初步形成

借助渔业发展的天然优势,天津从2005年起通过产品集聚、投资倾斜、科技带动等具体措施积极建设以彭泽鲫、南美白对虾、海珍品及浅海滩涂贝类为代表的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全力将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渔民增收。通过产业带建设,全市从事水产养殖的优势产区更加集中,优势产品更加突出,且对周边区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而随着优势水产品产业带的形成与扩展,全市渔业发展的园区化建设也加快推进。仅2005~2008年,全市建成的水产养殖示范园区就达106个,其中彭泽鲫园区45个,南美白对虾园区32个,海珍品园区22个,良种鲤鲫鱼园区5个,滩涂园区2个。此后2年,受惠渔政策和渔业产业化带动的影响,全市水产养殖示范园区的数量进一步增加,都市渔业集约化养殖、园区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1.4渔业产业化体系不断健全

实现渔业产业化是提高渔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天津的渔业发展始终坚持龙头组织带动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市先后培育形成天祥、盛以、海发、立达、凯润、泽酩等一批水产龙头企业以及正跃、洪彪、益多利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构建起“公司+养殖户”、“合作社+养殖户”、“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水产养殖产业化经营体系。这些企业或合作组织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引进和推广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建设标准化水产养殖园区或基地,并通过多种形式与水产养殖户确立了稳定的产加销、产供销关系,进而完善了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这样不仅推动了高效水产养殖模式和技术的示范与推广,而且促进了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展和效益的提升。

2天津都市渔业发展的特征

多年来,天津的渔业发展始终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渔业科技化、设施化、多样化和质量安全化建设,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鲜明的时代特征。

2.1科技化水平快速提升

“十一五”以来,天津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加速推进了一批成熟、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水产养殖科技化水平的提升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海水养殖方面,近年来累积推广应用“南美白对虾产业升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等近20项科研项目,促进了全市海水工厂化养殖技术的全面提升,在环渤海区域现已处于领先地位。池塘养殖方面,利用生物调控、塑料膜护坡、循环水养殖、微孔增氧等专业技术,使标准化、专业化、节水型的养殖模式逐步得到推广。另外,当前部分企业还采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将养殖用水通过蛋白分离、生物净化、液态充氧、臭氧杀菌等相关水处理工艺,使饲料、渔药、土地、水资源得到高效集约利用;而有些企业则通过采用工厂化周年养殖技术配合专用鱼饲料的开发,使养殖单产由15kg/m3提高到30kg/m3,有效提升了全市水产养殖业的科技水平。

2.2设施化程度逐年提高

在政策的影响和科技的带动下,天津以工厂化养殖为代表的设施渔业快速发展。仅以工厂化养殖为例,2004年全市工厂化养殖面积为5.73万m2,2005年较上年增加1.07万m2;2007年,由于相关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设施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工厂化养殖面积迅猛增加至24.34万m2;2008年,受自然灾害影响,工厂化养殖面积有所降低,而产量却达到1314t,较上年增加564t,切实体现了设施渔业养殖节水、环保、高产、集约化的特点;之后2年,工厂化养殖面积更是迅速增加,到2010年已达56万m2,较上年增加了21%。天津的工厂化养殖虽初具规模,但在全市水产养殖格局中所占的比重依然偏低。据测算,工厂化养殖面积不足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1%。因此,天津的设施渔业仍需加快发展。

2.3多样化渔业并存发展

由于天津市各地区的区位条件及水域资源不尽相同,天津的都市渔业呈现多样化并存发展的态势,各区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渔业发展路线。环城四区紧邻水产品消费市场,养殖水面普遍较小,设施化、科技化程度较高,加之水面维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已形成以休闲渔业、观赏渔业、种源渔业为主的现代渔业体系。滨海新区作为临海区域具有较大面积的浅海滩涂,极为适合滩涂贝类的增养殖和海珍品养殖。经多年发展,滨海新区的海水池塘养殖技术和海珍品工厂化养殖技术已较为成熟,形成了以设施渔业和增殖渔业为主的现代渔业体系。宝坻、静海、宁河、武清、蓟县等远郊5个区县养殖水域面积广阔,以大面积养殖池塘为主,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较为完备,适宜开展水产品的无公害健康养殖。目前,这5个区县以生态渔业为主,是天津重要的淡水产品供应基地。

2.4质量安全化程度稳步提高

当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随着养殖产量与规模的增加和扩大,天津渔业主管部门更为重视水产养殖的质量安全工作。相关人员深入到水产养殖公司(场)或养殖户检查渔药、饲料的存储与使用情况,验证渔业投入品的使用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进而确保水产品从苗种、饲料、用药到加工、包装、销售全程依标生产。在产品质量监测中,全市建立了“农业部药残监控”、“水产品例行监测”和天津市“节日期间水产品监测”3项例行监测制度,且监测范围扩大至流通领域,保证了水产品从池塘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经过努力,截至2008年,全市共创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279处,累计认定无公害水产品420个,养殖水面依标生产率达到55%,质量安全程度稳步提升。

3天津都市渔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天津都市渔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且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现代都市渔业发展目标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3.1资源环境制约明显

水产养殖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较高,依赖性强,对污染的承受能力较弱,故渔业是水域环境污染的最大受害者。近年来天津近岸海域污染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赤潮仍时有发生,导致生物资源种类趋于单一;虽然内陆区域河流、池塘、洼淀等养殖水面较多,但地表水质较差,且未得到有效治理,加之降水量偏少,养殖用水补充不足,导致对鱼类增养殖的承载能力下降;而地下水的长期超采已造成地面沉降,并形成多处地下水漏斗区,宜渔水资源更加短缺。另外,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大面积的养殖水域、滩涂被填平或挤占,养殖水域空间不断地被挤压,养殖水面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遇到了更多困难和阻力。因此,今后天津的都市渔业必须由外延式发展向节水、节地、集约、高效的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以拓展养殖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

3.2科技带动能力仍需增强

天津都市渔业发展的科技化水平虽有提高,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推广,但技术多通过项目从外地引进,区域内渔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仍需增强。一是专业科研力量相对较弱。在全市范围内,除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天津水产研究所专业从事水产科研、教学、推广工作外,没有一家较具实力和影响力的科研机构从事水产科研工作,从而导致天津的水产科技水平在全国整体处于落后地位。二是优质苗种的繁育工作需加快推进。由于多年的累代养殖、近亲繁育,加之鱼类产卵场遭到破坏、环境恶化等原因,天津常规和特种水产品的种质资源已严重退化,急需强化水产遗传工程技术研究,以培育出健康优质的水产苗种,促进都市渔业的持续发展。三是科技推广普及力度需强化。都市渔业发展不仅需要水产养殖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广大基层水产养殖从业者和经营者科技素质的提高。为此,相关部门应通过技术转让、科技培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强化水产科技普及工作。

3.3关联产业的发展有待深化

尽管近年来天津出现了一批水产养殖龙头企业,但其业务多以鲜活水产品产出为主,关联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首先,水产品深加工能力偏低。现有龙头企业多以水产品初加工或饲料供给为主,缺乏专业性较强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与此相对应,市场上仍以鲜活水产品销售居多,而高附加值的健康水产生物制品的供给则有限。其次,渔业服务业发展仍显缓慢。就种类而言,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全市水产养殖仍集中于食用商品鱼、虾、蟹类,而以观赏鱼养殖、垂钓、餐饮、娱乐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服务业在整个渔业经济中所占份额仍偏低,从而延缓了都市渔业多功能的开发。此外,全市在水产养殖设备购置、疫病防治、市场体系完善、合作组织建立、渔业品牌宣传等关联产业的发展方面仍有待深化,产业链有待延伸,综合竞争力还需强化。

4加快天津都市渔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4.1坚持都市渔业的内涵式发展

面对资源环境制约明显的现实,天津都市渔业的发展应坚持节水、节地、集约、高效的内涵式发展方向。第一,加强对现有水域环境污染的治理。水产养殖企业或养殖户在进行水资源合理调控利用的同时,应通过切断污染源、水质净化、水质监测等措施加强对水域环境的污染防治,全面提高水域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第二,注重水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天津的宜渔水资源有限,相关部门应通过推广光合细菌、EM菌等生物技术彻底降解水中有害物质,高效分解水中残饵、排泄物以改善水质;同时运用物理、化学等综合技术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在保证水产健康养殖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与综合利用[1]。第三,重视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渔业主管部门应依据天津建设生态宜居城区的发展规划,加大现有渔业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切实保护重要渔业水域资源,保证渔业发展的地域空间不被侵占或挤压,同时加快相关水域环境的生态修复工作,从而更好地实现都市渔业的生态服务功能。

4.2重视都市渔业高新技术的研究

科技是都市渔业发展的关键,而强化科技带动作用的重点在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在科技创新方面,天津应以渤海水产研究所、海洋技术研究院、市水产研究所、渔业技术工程中心、农学院水产系的建设为契机,切实加强渔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重点选择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使之率先取得突破[2]。应重点选择在水产健康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生物育种、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产品综合利用加工、渔业信息化、渔业节能减排与渔业环境持续改善等方面开展研究,争取获得相应的科技成果储备,全面提升天津的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在科技推广方面,全市渔业科技推广部门还应通过编印科普读物、传递科技信息、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科技入户、开展科技宣传周等多种形式的推广活动,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渔业技术能人或科技示范户,进而全面提升广大渔民的科技水平。此外,天津还应通过优惠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吸引更多具有高学历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天津都市渔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第7篇:水产养殖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渔场; SWOT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4-0081-02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比较能够客观分析和研究所要研究对象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挑战(Threm)。SWOT分析法从整体上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SW,主要用来分析研究对象的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研究对象的外部条件。通过SWOT分析法可以找到对梁子湖区乡镇渔场发展有利的正面因素,同时可以发现不利的负面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梁子湖区乡镇渔场未来的发展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优势

梁子湖区乡镇渔场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地理区位优势,交通区位优势,资源优势。

(1)地理区位优势。

梁子湖区处在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地带,东与大冶市交界,西与武汉市江夏区毗邻,处在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咸宁市、大冶市、江夏区、黄冈市六市一区的中心地带,距离武汉市65公里,黄石60公里,咸宁70公里,水陆并进,交通便捷,因境内梁子湖而得名。梁子湖区乡镇渔场经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长岭——东沟——沼山水产养殖产业片区,成为武汉、鄂州、黄石、大冶等地水产品的主要进货渠道。

(2)交通区位优势:梁子湖区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在水运交通上,长岭码头连接百里长港,可直接通往长江,在公路交通上,境内有凤凰大道、武鄂高速与武汉相连,武黄高速与黄石相连,铁贺线与大冶相连,境内S329省道,S314省道,G107国道贯穿该区,铁路运输上,京九线。

(3)资源优势:梁子湖区现有30万亩的水产养殖水面积,境内的梁子湖、月山湖、前海湖、后海湖、牛山湖等天然湖泊依次分布于梁子湖全区,拥有丰富的水产养殖水面积,同时梁子湖区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境内的梁子湖生态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梁子湖是湖北省的第二大淡水湖泊,千百年来流传着美丽的神话故事,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分布有各类名胜古迹、特色渔港、渔乡渔村,渔家乐,民间工艺(如年画、剪纸、刺绣、挂饰、石雕、砖雕、木雕)、民族风俗(如除夕贴对联、贴过门笺,清明踏青放风筝、清明时节打秋千)等,这些都为梁子湖区乡镇渔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养殖技术优势:梁子湖区发展水产养殖业几十年,当地政府为了充分发挥水产养殖水资源优势,通过农业站,加强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和交流,同时当地政府出面,与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水科院长江所、长江大学、武汉水产科学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水产养殖实习试验基地,不断提高当地养殖技术。

2 劣势

梁子湖区乡镇渔场发展的劣势主要体现在: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体系还不够健全,水产从业人员的思想意识还未转变,加工、保鲜、包装技术不够成熟,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缺乏,整体的管理体制比较落后,产业化程度不高。

(1)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体系还不够健全。

梁子湖区乡镇渔场基础设施由于长年未进行更换和保养,许多生产设施老化、落后,相应的鱼池用电线路未进行升级,随着渔场承包户的增加,许多用电线路已经无法满足渔场的用电需求,使得经常出现线路短路、渔场水泵等用电设备烧毁等现象。在道路交通上,渔场外面的公路是都是新建的农村硬化道路,但渔场内部的道路,由于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泥水堆积,连人都很难通过,车辆根本无法进入渔场。在排水沟渠等设施上,由于渔场对外承包,缺乏统一的管理,许多排水沟渠都没有进行及时的修理和防护,

出现垮塌、损毁的现象,导致下雨天,雨水无法顺利排出,出现淹毁鱼池的现象。渔家乐兴建之后,生活污水、垃圾没有统一的回收空间,乱扔、乱倒的现象极为普遍,由于缺乏干净的卫生间、娱乐休息的场所,游客来了之后一般马上就走,很少能长时间留住游客。

(2)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思想意识尚未转变。

大部分水产养殖户,没有生态环保的意识,更没有市场化的意识,过去乡镇渔场的那种官僚守旧的思想一直还在,这就使得乡镇渔场的生产一般采取跟风的模式,大部分人养什么鱼,就跟着养什么鱼,一个养殖户引进一种品种,取得一点利润之后,大家就一窝蜂地养殖这种品种,使得大部分渔场的水产品结构单一。在鱼池养殖上,一些养殖户为了节省成本,采用化肥等污染性严重的肥料来养殖水产品,这种方式使得水质中的氮、磷超标较为严重,水质恶化,导致水产品容易生病,死亡率高,同时污染的水体也影响了其他的养殖户的生产、生活。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健康环保生态的发展意识。

(3)加工、保鲜、包装技术整体不强。

梁子湖区近30万亩优良的水产养殖水面积,各类适应当地气候的水产品的产量都位居湖北省的首列,特别是武昌鱼的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但是在水产品加工、保鲜和运输等流程上整体实力偏弱,使得高产量的鲜活水产品大部分只能在当地销售解决,因为保鲜、包装和运输的技术不成熟,无法将鲜活的武昌鱼销往全国各地,这也使得大部分渔场只能靠生产水产品来获取微薄的收入。梁子湖区乡镇渔场要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延长水产品的产业链,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4)高学历、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严重缺乏。

通过走访了解到,梁子湖区境内大部分乡镇渔场的负责人都是以前国营渔场的干部职工,这些负责人不光在思想观念上应循守旧,个人主义、官僚作风严重,同时自身的理论知识、职业修养、学历都不高,在市场化改革的竞争当中,乡镇渔场要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有高瞻远瞩、具有长远发展目光的高素质、高学历的管理型人才的加入,在这些高层次的管理人才的带领下,乡镇渔场可以朝着规模化、企业化、正规化的道路前进。

(5)产业化程度不高。

梁子湖区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水产品产量位居湖北省前列,但是在水产品加工业、渔家乐、特色渔村等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所占比重较小。水产特色旅游业、加工业、水产品物流运输业发展缓慢,水产品加工业存在科技含量低且规模小的问题,这都体现了梁子湖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产业高度还不够,乡镇渔场主要以发展水产养殖为主。

3 机遇

梁子湖区乡镇渔场发展的机遇主要表现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湖北水产强省的建设和发展,梁子湖国家级的水系旅游规划区的建设和发展。

(1)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湖北的武汉城市圈和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两型社会”是当前国家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而提出的社会发展总体方针,梁子湖区抓住这一国家政策,在区内出台各项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在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加强污水的处理,保证水产品的绿色安全。

(2)湖北水产强省的建设和发展。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不仅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淡水水产品总量更是连续16年雄居全国第一位。湖北省在地理区位上,伴水而生、因水得名,得水之先、占水之优,享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发展水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水产业已经成为湖北省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农村生态文明的基础产业,是湖北省摘取“全国第一”桂冠为数不多的产业之一,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先后成立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协会、省河蟹产业协会、省渔业产销协会,成功打造“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和“洪湖渔家”生态鱼三大主导品牌,通过对三大品牌的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营销,保证品牌产品品质,同时,把厚重的荆楚文化底蕴、生态健康的资源优势融入品牌建设,形成特色竞争优势,省内鄂州武昌鱼、长阳清江鱼、仙桃黄鳝、京山龟鳖等优质知名品牌享誉全国,湖北水产业在“品牌湖北”的建设下已经向水产强省靠近。

(3)梁子湖国家级的水系旅游规划区的建设和发展。

梁子湖区结合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叫响梁子湖品牌、保护梁子湖水体、创梁子湖特色、塑造梁子湖形象”的要求,按照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总体规划对梁子湖地区的基本定位,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的理念,建立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2004年8月被湖北省政府正式核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35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1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0平方公里,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水域面积2.8万公顷,是武昌鱼的母亲湖,湖区气候宜人,水质清澈,生态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目前,已开发生态环境,人文景观、渔村风情、高尔夫俱乐部等旅游资源,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是亚洲著名湿地、国家“新三湖”环保试点湖区,是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屏障,有“化石型湖泊”和“水生物种基因库”之称。

4 威胁

梁子湖区乡镇渔场发展的劣势主要体现在:水产养殖品种比较单一,融资渠道狭窄,产权不清晰,承包者的短期行为严重,水产养殖利润不高等。

(1)水产养殖品种单一。

目前梁子湖区境内的大部分乡镇渔场的养殖品种还是以四大家鱼为主,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对四大家鱼的养殖,养殖的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单位产量相对比较高,相对于养殖其他的名优特种的风险要低。东沟磨刀矶渔场、长岭六十渔场、东沟长岗渔场、梁子镇渔业(渔场)开发公司、月山湖高沟渔场、牛山湖渔场等养都殖四大家鱼,水产养殖品种比较单一。

(2)融资渠道狭窄。

梁子湖区出台各项政策,以此来促进乡镇渔场的发展,2011年共发展各类市场主体472户,发放小额贷款1000万元。区内的乡镇渔场的主要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当地的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机构发放的贷款,外来的资金非常少。

(3)产权关系不清晰。

乡镇渔场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成立于社会主义农村的一种特殊组织,在推进水产养殖、苗种培育、技术推广、政策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在权属关系上,市场化改革之前,乡镇渔场是国营渔场,所有的产权都归属于国家,经过市场化改革之后,乡镇渔场中一部分或全部的产权直接分拨给当地的村委会或其他集体组织,这就使得后来的经营人员、承包户弄不清楚渔场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到底归属于国家还是集体,权属关系不清晰。

(4)承包者的短期行为严重。

梁子湖区境内的乡镇渔场大多采用承包制的发展方

式,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乡镇渔场的渔场水面积经营权和使用权进行公开招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渔场职工利用优先承包的原则,承包到渔场鱼池后,并不是努力经营渔场鱼池,而是在承包期内通过投机取巧怎样获得最大的个人收入。

(5)人民的收入不断增长,对海鲜类水产品的消费更加普遍。

捕捞型放养养殖模式的海鲜类水产养殖的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海鲜类品种的价格相对较低,同时随着国内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沿海地区的海鲜类水产品可以及时销运到内地省份,再加上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海鲜类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内地居民,以前吃惯了淡水鱼产品,现在改为消费海鲜类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淡水养殖产品的销售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5 结论

根据SWOT分析法对梁子湖区乡镇渔场发展的分析,梁子湖区境内的乡镇渔场要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必 须要理顺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实行股份合作的经营模式,通过股份的形式来界定渔场资产权属,使集体资产股份化,抛开过去的那种承包制的契约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所有水产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规范化、经营的科学化,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史忠良.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8-19.

[2]何群益.对国营水产塌产权改造的几点认识[J].水产科技情报,1994,21(6):283-284.

第8篇:水产养殖的优势范文

水产养殖学:该专业是我校优势骨干专业、所属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鱼类及其它特种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养殖与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四年,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饲料加工与贮藏、饲料品质监测、鱼类养殖学、特种水生动物增养殖学、水生动物疾病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品加工与冷藏、集约化养殖技术、大水面增养殖学、观赏鱼类养殖等。

第9篇:水产养殖的优势范文

在高度发达的商业化社会中,食品生产不再局限于自给自足,水产养殖业尤其是如此,大规模的商业化养殖逐步成为主流。但是人类过多的介入环境,导致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已经对生物的生存繁衍造成了困扰,人类也无法获得比以往更加健康和充足的食物。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生物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模式,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水产界与亚欧区域其他国家多年合作,以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为目标,致力于解决亚欧两个区域的水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突出问题。我们不妨从这个合作平台负责人上海海洋大学吕为群教授的视角,一窥中国商业化水产养殖的面貌。

中国贡献 水产养殖发源地

中国水产养殖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可以说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水产养殖大国。公元前460年,陶朱公范蠡撰写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养殖鲤鱼的著作《养鱼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养殖文献。到汉代和三国时代出现了稻田养鱼,也是我国最早的生态综合养殖。至公元618至904年的唐代,草鱼、青鱼、鲢、鳙四大家鱼的混养开始兴起,也是我国最早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这是养鱼史上空前飞跃的时期,也是近代养鱼史上的转折点。17世纪有了果基鱼塘、桑基鱼塘的记载,这个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系统已相当普遍,这时人们已利用蚕沙养鱼,塘泥肥桑,种桑、养蚕、养鱼有机结合。

近三十年来,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突飞猛进,其产量从1980年的178万吨,发展到2011年的4023万吨,增加22.6倍。1988年中国实现了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飞跃,2006年海水养殖产量又超过了海洋捕捞产量。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已连续多年跃居全球之冠,水产养殖产量占全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72%,既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又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

共赢合作 推动水产业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虽然在水产养殖方面历史悠久,同时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但是在商业化水产养殖方面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后生。因此,加强国际协作,实现合作共赢,是推动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具有国际视野的吕为群教授,深知国际合作对于中国水产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投身科研的同时,他还利用自身的海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其中欧盟第七框架计划项目“亚欧水产平台”,是他积极参与和组织的重要项目之一。据吕为群教授介绍,起初我国水产界与欧洲交流合作主要是学习欧洲商业化大规模水产养殖的现代化技术和进行水产教育合作,取长补短,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现在已扩展到学习他们商业化水产养殖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同时推动欧洲水产业由西方养殖模式向改良的中国传统模式转型,并已获欧盟议会通过。

欧盟第七框架计划项目“亚欧水产平台”,致力于推动亚欧两个区域对水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突出问题进行共同深入的研究,以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为目标,推进中欧合作。中方有8个中国水产渔业网络(CAFnet)成员单位参加,该项目工作主要有:构建中欧水产养殖业产业链;推广小型养殖户集(合作社)优(标准)化养殖管理;扩展多营养层次的综合水产养殖;加强水产养殖疾病和健康(动物福利)管理;推动水产品质量认证;增进教育和培训合作等。通过项目的实施增进了中欧产业界的接触,为中国和欧盟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基础和咨询服务,积极推动了世界水产业由西方养殖模式向改良的中国传统模式转型,充分展示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环境友好 水产养殖永久战略

尽管现在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但是吕为群同样深刻地认识到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由半集约化向高度集约化发展,特别是高密度单一品种网箱养殖量的增加,为了增加水产品的产量,人们大量投喂冰鲜野杂鱼,造成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环境污染严重。为了中国水产养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需要在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努力寻求保持环境的良性发展。

此外,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江河、湖泊和海洋中的氮、磷等营养盐不断积累,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加速发展,这种单向改变天然生物链和网络的营养平衡会造成藻类的爆发。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褐藻和红藻的驯化和苗种生产获得突破,现在中国沿海每年收获近几千万吨的海藻,也就是说每年可以清除几十万吨的氮和磷,海藻的养殖显著地减轻了沿海的富营养化程度,对沿海环境起到修复作用,但是尚未从根本上改变水域富营养化的趋势。因此,我国还需要进一步有规划地推动可作为食物和饲料的水中植物养殖、生产高效配合的饲料、选育不同营养层的优良养殖品种、构建立体生态结构的多营养层增殖放流和综合养殖,在环境友好的前提下保障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地稳步发展。

协同创新 培育水产业支撑体系

现代化的水产养殖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整个产业链需要商、产、学、研、管多方配合。吕为群认为多行业、多学科的协同创新是我国水产养殖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在欧洲,水产业中的养殖、饲料、药物、水产设备制造、食品加工和包装等行业,通过协会有着长期良好的协作,为了未来几十年欧洲水产业的稳定发展,又创立了欧洲水产技术创新平台(EATiP),将水产产业协会与教育、科研和消费行业有序地结合起来,并成为产业连接欧盟政府的桥梁,为政府规划2030年欧洲水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视野。在我国也有水产学会(学、研)和渔业协会(产),CAFnet是以与欧洲发展教育合作为基础而成立的,但由于我国的科研学术界尚未形成一套合理的合作机制,商、产、学、研、管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形成的整体实力还比较有限。若以欧洲模式为参考,CAFnet轮值机构为基础,整合我国水产商、产、学、研行业龙头组织建立水产协同创新平台,培育中国水产业支撑体系,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长久良性发展,发挥各协同单位的特长,寻求“以点带面,共同发展”的创新道路。

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全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72%,可以说中国水产养殖业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支柱型产业。然而要维持它的稳定可持续性的发展,还需要在规划管理、研发和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系统地规划产业分布、保证生态友好性,在稳定淡水养殖的同时发展咸淡水和海水养殖,逐步提高养殖动物福利防止病害发生,开发生产高效配合的饲料、选育不同营养层的优良养殖品种,进一步推动我国水产养殖合作社、标准化养殖管理和综合健康养殖的发展,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自动化转型,协调水产养殖到水产品流通产业链,加强水产品质量认证和安全控制并与国际接轨,扩展国际视野和海峡两岸水产业的协作,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向着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