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第1篇: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实证分析;存在问题

一 引言

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改善农产品的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拉动内需,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可以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发展当地的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还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状况进行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笔者利用2004~2010年奈曼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的相关数据资料,在分析奈曼旗农业产业结构及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二 奈曼旗农业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农业既是农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销售市场,又是农产品加工部门的原料供应者。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之间,不仅在人力、资金、资源方面存在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联系,而且还在生产技术上存在着较为密切的投入产出关系。这客观上要求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必须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2004~2010年,奈曼旗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绝对总量在同步增长的同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减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并有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稳步增加(见表1)。

1.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1993~2008年间,奈曼旗在农林牧渔之间的结构调整上,种植业产值仍有所上升,牧业产值有一定比例的增加,林业和渔业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见表2)。种植业仍然是奈曼旗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种植业所占比重从1993年的55.7% 到2008年的56.4%;牧业比重从1993年的31.6% 上升至2008年的39.4%,绝对量增长了101514.3万元,增长了3.91倍,林业所占比重从5.1% 降至3.5%,绝对量增加5611.8万元,增长了2.37倍。

2.种植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从表3可看出2004~2008年,种植业内部的粮食作物占绝对优势,结构变动特征总的特点是,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不明显,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和所占比例有小幅上升,经济作物所占比重略有上升。种植业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的比例从2004年的73.08∶7.1∶2.43,调整到2008年的82.29∶7.3∶4.55(见图1)。从种植业结构变化上看,近5年调整的方向不是很明显。政府应在政策上有所倾斜,确保经济作物和蔬菜瓜果播种面积的增加和农民增收。

从粮食作物内部结构的变化上看,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比重一直在60% 左右,其他作物比重不足10%,甚至低于5%。玉米、水稻所占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由于粮食作物总的播种面积减少较快,实际的播种面积都处于减少趋势。近五年玉米所占比重一直处于60% 左右。

3.养殖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养殖业农产品中,肉类占到80% 以上,其次是牛奶的产量。从2002年以后养殖业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肉类和牛奶的比重呈此消彼长的态势。从肉、蛋、奶和羊毛产品的产量和结构变化上看,肉类总产量增加速度最快,从2004年的52048吨增加到2008年的87004吨。禽蛋产量从2004年的4134吨增加到2008年的7238吨,羊毛产量增加不明显。

三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几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奈曼旗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1)1993年~2010年,奈曼旗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65.2%下降到了21.4.%,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原来的21.1% 和21.2%分别增加至49.5% 和29.1%。说明奈曼旗在这16年中,其经济已由一个农业旗逐步向农业和工业并存的经济转化。

(2)1993~2010年的16年间,奈曼旗第一产业内部各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可以看出,奈曼旗农业结构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并未发挥作用。

(3)2004~2010年的5年间,奈曼旗粮食作物中的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占主导地位,区位优势明显,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应利用玉米的区位优势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经济作物中的油料产量相对较高,其他则非常少,养殖业中的肉类产量相对较高,牛奶、禽蛋等高蛋白的养殖业产品则产量很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奶、禽蛋的需求将增加,应鼓励农民发展畜产品的生产。

参考文献

[1]焦嵬嵬.黑龙江省肇东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赵劲.内蒙古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3]熊德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与关键[J].经济研究参考,2002(71)

[4]林鲁生.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6)

[5]万多.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第2篇: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产业结构;区域农业;特色农业

作者简介 赵文平(1966-),男,焦作大学技术教育学院讲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研究生。(河南焦作 454003)

河南农村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到9974万人,农村人口7042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73992万人的9.5%,农业人口在全国农村人口中的比重排在全国各省份的首位。由此可见,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投入不足

据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龙头企业的调查,在影响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诸多外部因素中,首要的因素就是融资渠道不畅,以及政府的资金扶持不够。迄今,不仅省级财政还没有安排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专项资金(目前全国除河南、海南和外,其他省、市、自治区都设立了扶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而且农村金融机构也一度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构。农村金融领域中的“抽水机效应”、“马太效应”也日益凸现,使其雪上加霜。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追求利润最大化,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整合资源,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权限,集中优势资源进占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大量信贷资金非农化,大量农村资金流出农村,被多渠道分流至城市优质客户。

(二)龙头企业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全省除双汇、莲花、三全、思念等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还不够大,产品质量档次还不够高,与农业生产和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目前,河南省虽然涌现了双汇、华英、思念、三全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模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市场意识淡薄

目前各地农村留守种地的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他们文化素质不高,市场意识淡薄,致使农业新技术推广难。不少农户市场信息闭塞,种植结构调整随大流,跟着感觉走,使农业新技术推广受到较大阻力。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科学性、长远性

中国的农业组织结构长期表现为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的分割,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束缚了农业的发展。中国的技术结构长期以来表现为农业科研主要集中在产中领域,而适应于农业产业化产前、产后深层次开发性科技成果较少。

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普及与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但我省农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上的利用率却很低,每年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还不到30%(美国达到8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从目前来看,农业与其他部门相比,比较利益明显偏低,从而导致现有的农业资源大量流失,不仅严重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且也对现行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带来威胁,这是目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重大问题。当前,农业基础还很脆弱,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以开展。

(六)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

从全省范围来看,农业基础仍显薄弱,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部分优势产业规模不大,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实、不稳定。农产品的优质率低,农产品加工增值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档次低,第三产业以终端为服务为主,没有形成以生产型工业项目为服务对象的中间层产业链。在农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还存在对当地的各种优势却乏整体的考虑,不能够扬长避短,从优去劣,确定当地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以优势为立足点,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现象。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一)突出市场导向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基础。众所周知,无论什么产品,只有卖出去并卖得好价钱才能赚钱。农产品也一样,所以市场已成为决定农产品命运的关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选择有市场前景、有销路、有效益的产品去发展,才能获得成功。以市场为导向不只是顺应市场,而是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去把握市场,拓展市场,挖掘潜在市,预见未来市场,把握近期市场和瞄准长远市场。要坚持优质高效、人有我优的原则。

(二)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就是选择必须富有自己的特色。我省地域辽阔,欠发达地区分布范围广,各地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不能按照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也就决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也必然有所不同。因地制宜,要做到从自身实际出发,就必须把解决制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问题和突出问题作为突破口。

因地制宜,就是选择必须发挥自己优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的正确选择,目的就在于发挥自己优势,开发现有农业资源,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尊重农民意愿原则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符合农民的现实利益,这就要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现实中,政府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有时得不到农民的拥护,其原因或是因为政府的决策问题,或是由于农民的认识问题。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使农民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政策认同度与政府政策一致,才能调动农民农业产业结构调积极性。

(四)从全局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

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除了要从全国着眼农业总体结构外,还必须从各个地区着手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和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有着直接关系。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较为有利的地位,进而形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全国农村产业结构,并且促进和保持农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五)坚持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决策的科学性。二是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增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决策和经营的科学性。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搞好水利、土地整理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以交通、供水、供电、通讯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一是抓好通村道路建设,不断提高河南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同时,积极抓好土地流转工作的协调,合理规划田块,规范土地租金,引进外来承包大户等有效手段,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流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降低业主农业生产成本,创造有利于农产品种植、加工和流通的软环境。

(二)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发掘优势资源,形成区域特色。一个地区应该有其自身的优势,有其传统的生产项目,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培植本地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要求:第一、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第二、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第三、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第四、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第五、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第六、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三)加大重大农业科技措施的推广力度

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档次和质量,为此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第一、重新确立农业科技开发重点。第二、要抓住关键技术,实行科技攻关。第三、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区域的科技开发。第四、加强科技开发和推广,尽快将现有先进、适用的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龙头企业

注重产业延伸,抓好加工流通。要积极发展“龙头”企业。目前我省现有很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和辐射力有限,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已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要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出台优惠政策,扩大合作领域,广泛寻求合作伙伴,鼓励和吸引侨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围绕特色产品、畜牧业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支柱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突破。要强化产销结合,大力发展各类农民经纪人队伍,注重培育各类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组织和联合体,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参与农产品销售,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络,开辟农副产品销售绿色通道,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五)建设区域农业商品基地

在实施农业产业过程中,要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突出地区特点建基地,连片规模化建基地,把农业商品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增收意识

第3篇: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

1农业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非均衡条件下的结构转变,能够加速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演进过程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是经济结构优化的基础。当今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通过发展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化来实现,亦即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为新的经济增长创造条件。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

1.1促使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

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本原因是技术进步和物质生产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表现为:

(1)新兴产业形成。农业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促进了新兴产业———农业信息产业及其相关部门的诞生,如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业、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农业应用软件制造业等。农业信息产业作为农业领域的先导产业,对农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明显的先导作用,并促使农业产业向轻型化方向发展,即农业产业内部高技术化。

(2)传统农业得到改造,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能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高效化,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同时,农业的粗放式大批量生产和高消耗的生产模式将被高度集约式的“两高一优”生产模式所代替,农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型比重将下降,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比重将提高,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根本性的调整。其中,劳动密集型比重将下降意味着又有一部分劳动力将被解放,为他们流向获利更多的产业部门创造了前提。由此可见,推进农业信息化将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1.2促使农业就业结构知识密集化

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和传统农业的信息化使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技术与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脑力劳动相对体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具体表现为: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多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更多地需要智力劳动者,而不是体力劳动者,促使其就业人员不断加强学习,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来武装自己。

1.3促使农村消费结构信息网络化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既受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也反映信息时代的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消费开始出现服务化、信息化的趋势。例如,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个人计算机、电话、电视机等)逐渐为家庭所必需;农村家庭不仅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更多的信息服务,而且基本生活费用的开支也将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实现。

1.4促使农业投资结构“软倾斜”

在整个农业经济总投入中,农业信息技术与咨询服务产业的投资比重不断增加。在投资趋向上,不仅重视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等“硬投入”,而且还注重智力、人才、农业信息服务等“软投入”。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结构的上述诸种优化作用是其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

2农业信息积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

信息是生产力,且是知识生产力,能增长知识和智慧,信息、知识、智慧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农业信息具有一般信息的作用,对人类社会有巨大的影响,是生产力三要素的融合剂,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它是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准确而有效的信息支持,此时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劳动和资本,通过信息化的作用达到紧密协作、有机组合,进而减少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信息化的这种效用贯穿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之中,并集中体现在农产品创新、市场开拓、农业技术更新换代以及农业科学管理决策等重要环节上。农业信息、知识和智力资源己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战略性资源。农业知识和智慧都是以农业信息为基础的,农业知识是农业信息的积累,农业智慧是农业知识的激活。农产品和农业经营活动中所消耗的物质的比重相对降低,农业信息和智力劳动的比重相对增加。

农业信息市场构成市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咨询服务和信息产品的有偿交换成为规范和普遍的市场行为。一项新的农业知识技术可以使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一条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可以使农产品适销对路,获得巨额收入。同时,现代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农业信息的指导。①产前。要根据消费的变化、市场供求状况预测等信息指导农民确立生产门路,发展产销对路的农产品。②产中。要根据用种量、出苗率、基本苗数、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等要素信息,在各阶段各环节上实行生产控制,确保各产量要素信息的实现,以实现总的目标产量;要把各种新技术信息及时传递给生产者,促进技术物化,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要根据劳动消耗量信息、物质消耗量信息、管理费用信息等成本信息,对成本的支出实行控制,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③产后,要根据市场消费信息确定农产品的包装、价格、销售渠道等营销策略;要根据市场供求趋势、价格升降趋势及对手的实力与其运用的策略确定竞争的方式与方法,以在竞争中取胜。由此可见,农业信息化与决定农业内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密切关系,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技术及农业科技知识成为决定劳动力素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物质与能源开发与利用程度的关键性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只有物化才能创造使用价值,才能发挥经济效益。农业信息化加快了农业信息、尤其是农业科技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使农业生产经营的面貌得以彻底改观,从而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

3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信息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农业产业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将农业推向市场,在市场规律这双无形的手指引下将农产品作为商品进行经营,以工业化的思维发展农业。农业信息化正是从信息不对称的根源上化解市场不确定性,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信息平台。

3.1增强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能力

信息化使信息和知识作为新的资源要素,融入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引导、控制并改变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要素的集约程度和配置关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科技和知识含量将显著增长,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农业生产经营能力。

3.2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管理效率

信息技术不但为政府提供便捷而高效的宏观管理模式与手段,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产业化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而且对于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企业来说,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原有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等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升级,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

3.3提高农业产业化所必须的信息流通效率

农业信息化能保证农业信息畅通,有利于实现市场供需平衡,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同时有利于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的商品流通,克服产业化过程中的低层次的农产品相对过剩。

3.4拓展了农业产业化活动空间

通过农业信息服务可以进一步推动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信息活动。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打破传统资源的约束,根据市场的需要,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纽带,建立各种灵活多样的农业经营实体。伴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将成为农业产业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4篇: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不断深入推进,对资金的需求日益旺盛,但由于国家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较高的农业贷款风险及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金融支持力度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金融支持不足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因此,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使用好各方资金、创新信贷产品及构建配套的信用担保体系等来支持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一道难题。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使用分散,规范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目前,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技支出、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分散于发改委、科技、财政和农口各部门,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政策的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缺乏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加上运行环节多、过程长、管理成本高,规范的管理监督机制难以有效形成,导致资金到位率低,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资金大幅减少,财政支农效率较低。

(二)金融机构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在现行信贷政策条件下,担保抵押资产是否充足是决定银行贷款的一个重要条件。由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经营场所、产品和经营周期有其特殊性,致使涉农融资中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往往不能提供符合信贷政策要求的有效的抵押担保品,因而制约了信贷的获取。另外,由于处在改革过程中的国有商业银行本身存在许多制度缺陷,如贷款权限的上收、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及对国有企业、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等为主体的贷款偏好,主观上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的萎缩。

(三)农信社受自身实力限制,难以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从现行经营管理看,农信社市场定位于服务“三农”,主要以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主,从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而且,尽管农信社在农村地区网点多,但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上都难以与实力强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相比,使其在吸储能力上明显处于弱势。再加上农信社历史包袱尚未解决,资金实力较弱,人员编制偏少,支付结算系统不完善,农信社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显得力不从心。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内的特点限制了信贷投入。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这使农业产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农产品供求弹性小又使农业面临相当大的市场风险,加大了农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因此,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周期长、低收益等主要特点决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链条的脆弱性。金融部门在充分考虑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原则下,必然对产业初始阶段龙头企业谨小慎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投入。有的企业和组织根本无法提供抵押,如养殖场的家畜家禽不可能作为抵押品。

(五)缺乏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从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对龙头企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来看,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针对龙头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相对工业企业而言,目前农业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处于创业成长期。由于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获得贷款的门槛较高,而已有的政策性贷款在实践中也很难落实,直接制约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对策

(一)转变思路,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和倾斜。整合各种支农财政资金,形成稳定的财政支农增长机制。对目前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金进行适当整合,可以考虑由各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主要用于充实政策性担保公司风险补偿基金,并将担保代偿损失补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应保证从每年的财政总收入中按固定的比例或增长率划出一部分投入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扩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同时,为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应建立有效的审计监督制度,防止财政支农资金被挪用或被截留。

(二)加大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创新力度。一是开办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农家乐”、生态农业等多样化的贷款品种,要根据农业资金需求多样化的特点,科学细分市场,适时加大贷款新品种开发力度,制订农户大额贷款管理办法,改进支农再贷款管理。二是创新信贷方式,拓宽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可以选择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农村中小企业试点信用贷款方式。扩大抵押和质押贷款范围,允许农村中小企业以适销对路的库存产品和可靠应收款作为保证向银行申请贷款。有条件的可考虑借鉴目前在中小工业企业融资中的一种新方式“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将订单担保贷款、公司为农户担保贷款、仓单质押贷款以及农业动产抵押贷款捆绑在一起,以此来推动“银行+担保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三)合理引导和利用好非正规金融渠道的资金。在正规农村金融功能有限和信贷供给严重不足的现实条件下,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可以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拓宽融资渠道。因此采用“疏导”、“规范”的办法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十分必要。积极鼓励正常的民间借贷,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的合法化,降低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有区别、有条件地培育出具有一定规模并且管理制度完善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可以为发展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农村合作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条件。同时,要在利率逐步市场化基础上合理整合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将现存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纳入政府的正规制度安排中,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生存空间。允许创建农村民间银行,允许民间资本、外资参股,实行民营银行试点,促使农村民间借贷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农信社的改革。农信社定位“三农”,应该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参与者。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快农信社改革步伐,完善省联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多渠道扩充其资金实力。可以考虑建立省域内农信社联行支付结算系统,并实现与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的联网,适应企业支付结算的需求,也有利于增强吸储能力。

(五)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业。农业保险是一种对政策因素依赖较强的特殊险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不应以单一模式为主,农业保险体系应是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商业性保险机构、合作社在内的以政策性保险为导向、多层次、各种模式相互补充的复合体系。可以因地制宜成立合作保险组织,以股份合作的形式筹集农业风险基金。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对经办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保险机构适当减免所得税,对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再保险。如,安徽省在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从2008年4月开始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这对安徽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安徽的具体做法是:运用财政补贴等手段,发挥政府组织推动作用,引导和鼓励农户、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以及市县政府、保险机构等有关各方自主自愿参与农业保险试点,促进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各地可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支持政策。保险的范围主要涉及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保险选择种植面广、对促进“三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宗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养殖业保险选择饲养量大、对保障人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的养殖品种,包括:能繁母猪、奶牛。在保险费的支付上,种植业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35%,省财政补贴25%,市县财政补贴20%,种植场(户)承担20%。养殖业保险保费根据不同品种,实行差异化补贴,其中,能繁母猪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50%,省财政补贴2l%,市县财政补贴9%,养殖场(户)承担20%;奶牛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30%,省财政补贴21%,市县财政补贴9%,养殖场(户)承担40%。在保险模式的选择上种植业保险采用“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办”模式,经营风险由地方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共担。养殖业保险采用“保险公司自营”模式,保险经办机构在政府保费补贴政策框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5篇: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休闲农业 经济发展 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F6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073-02

进入21世纪,休闲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休闲产业正是基于人们的休闲需求产生的。休闲产业起源于20世纪的欧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及以物质商品生产所确立的主要的发展模式,人们在工作之余越来越需要休闲。目前,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产业规模,形成了传统休闲农业、都市型休闲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奇异型休闲农业等多种休闲农业经营模式。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通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以推动观光旅游、农业休闲为目的一种新型的高效农业。具有维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产业、保护农村资源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特点。

一、休闲农业对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关于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在理论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哈罗德・英尼斯和格雷格等人,他们提出了农业资源开发增长理论,其主要观点为: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扩大耕地和牧场的面积是增加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因此得出,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是农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是,资源开发模型也存在重大缺陷,众所周知,因为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所以基于资源开发模型的农业的增长模式在长期内是不可持续的。再如钱纳里的结构转换增长理论,虽然他没有专门研究和系统的论述农业增长问题,但是在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作为传统经济部门的主体,农业符合结构转换所包含的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化条件,因而可以将他的结构转换理论视为农业发展的理论。该理论见诸于1988年出版的《工业化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一书,在书中,钱纳里认为,在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工业和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农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则会显著下降。与此同时,农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转换是相得益彰的,一方面,农业资源流出农业部门促使农业份额减少,另一方面,农业资源的替换改善了农业质态并提高了农业现代化程度。钱纳里认为,经济结构的升级转换对农业带来的影响表现在,在经济结构升级转换的过程中,高效率的资源替代了低效率资源,进而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产出随之增长。

二、休闲农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1.休闲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休闲农业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稳定了农产品市场,实现了农业跨越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世界农业发展进程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类方式:第一类是农业产业结构效益优化,即农业产业结构在演进的过程中经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第一、二产业转变为农业第三产业,在转变过程中资金、技术、资源等实现了效益流动,产业结构优化带来了农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第二类是转换能力优化,其中包括农业产业对于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对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产品市场供求的掌控能力以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能力。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充分整合自然及社会资源,实现农业转换能力优化,可以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数量及质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休闲农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将农业生产资源转变为农业资本,将生态环境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将农村民俗资源转变为农耕文化资本。产业化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现有2.5亿左右的农户,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产品单一,利润低的问题,休闲农业提升了农村产业结构,对于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休闲农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休闲农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投入较少,就业成本偏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方向。休闲农业可以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在当地创业、就业和增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馆业以及旅游商品、纪念品加工业,因此能促进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休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休闲商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无形商品迎合了都市居民的休闲需求。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乡村旅游业就业的特点是就业面宽,受众范围广,特别是大量工作并不需要特殊的技术,所以可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据世界各国统计,旅游业直接就业所带来的关联就业机会的就业人数之比为1:5,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据农业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8月,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等14个省市区,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43035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2823家,年实现收入806.7亿元,带动就业近200万人,其中农民就业达159.5万人;实现农民增收257.2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52.5亿元。

3.休闲农业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有促进作用,可以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使农村走上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等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休闲农业推动了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优美的大自然和农村环境给游客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休闲农业的出现,可以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叠加优势,农民在从事休闲农业的过程中,提高了人文素质,增进城乡交流和互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减城乡差别,客观上改善了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从而顺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城乡旅游经济和谐发展的“绿色通道”。

三、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培育主导产业。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的有效载体,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休闲农业产业区应注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规模化生产格局。引导休闲农业企业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产业支撑,力争每个休闲农业企业都培育1~2个特色明显的主导产业。

2.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一般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我们可以一个村或一个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产业群为基础,有序推进休闲农业园区建设,打造良好发展平台。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兴办建设规模大、产业基础强、服务功能全、经营效益好、游客满意度高的休闲农业企业,同时发动周边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特色各异、优势互补的休闲农业企业和农家乐,建设成为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

3.优化休闲农业发展环境。环境对于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制定和落实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要对已出台的政策进行认真梳理和修订完善,增强政策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金融部门把休闲农业列入信贷支持重点。进行融资体制改革,推出一些试点项目,以期在竞争性领域形成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新机制。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自律机构,为休闲农业企业融资打开方便之门。减轻企业负担,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郑健雄,郭焕成,陈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4.魏小安.中国休闲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6篇: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

(一)由于原州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具有规律性。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中,传统种植业基本呈下降趋势,现代农业和牧业呈增长趋势。在现代农业和牧业的增长中,头营镇、彭堡镇的冷凉蔬菜基地表现抢眼,发展迅速,形成规模,产生品牌效应,打响了六盘山冷凉蔬菜发展的战略影响,从而让冷凉蔬菜走向区外;同时牧业的增长也出现可惜的成绩,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牛羊存栏量大幅度增加,集体效益明显。二是具有阶段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形成期、成长期、期,到退潮期的时序阶段变化。而这些阶段的长短是受当地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的。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在冷凉蔬菜基地的发展中,我们不是一拥而上,而是树立典型,产生效应,使广大群众认识到现代农业的效益后再集中推广;在牧业的发展中,先以少量农户引进先进品种,起到带头作用,让更多农户认识到新品种的良好效益后,大规模推广,最后形成农业专业合作社,形成规模。三是具有地区差异性。在农业结构产业优化调整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而应该充分认识到地区之间的差异,适宜发展现代种植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有机绿色蔬菜。比如在彭堡镇、头营镇、杨朗镇等引黄灌区,地势平坦,有引黄水和沈家河水库的调节用水,发展有机农业;在山区大力发展牧业,引进优良牛羊品种,同时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影响下,可以发展禽业和林果业。总之,在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过程中,要根据实地情况,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菜则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避免一窝蜂乱上。在农业产业调整的决策上,要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广大农户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调研,真正起到农业结构调整的效益,切实提高原州区的农业农村经济。

(二)在农业结构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有三大难点

一是这次调整优化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做文章,但是在原州区农村经营体制和农民素质低下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农业深化优势调整难度较大,改变千百年来农民的固有思想认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二是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利用资源转向利用和保护资源,这一过程是递进的过程。在土地的集约经营中,要把广大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就是一件极为棘手的问题,农民离不开土地,这是广大农民根深蒂固的观念,让他们充分理解土地集约经营的含义,放弃土地的经营权,难度就很大;三是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而市场变化多端,现代化进程曲折不平,都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度,需要认真对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实际做法中,要树立典型,起到带头作用,只有让广大农户真实的感受到农业结构调整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的时候,他们才能主动去做,最后积极配合,实现产业调整。如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急功冒进,不切实际,农户就会产生抵触心理,毕竟纸上谈兵对他们来说感觉总是不现实的。

(三)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

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一是将粮食转化为肉、蛋、奶等,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将低档次的农产品调为高品质的农产品,提高农业附加值;三是广大山区重点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结语

第7篇: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云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特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101-03

一、特色经济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内涵

(一)特色经济的内涵

对于特色经济的含义,众多学者虽然在表述上各有异同,但国内学术界已经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笔者认为,特色经济是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主导的一个系统工程。对特色经济的认识,从根本上来看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断言,市场经济就是特色经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是无所谓特色经济可言,因为生产者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当事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实物需求。一国一地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产业和产品必须具有特色,亦即有不可替代的“差别优势”,这样才能形成“自然垄断”,并由此成为市场上不可替代的供应商。市场是由千千万万的特色产品构成的一个庞大的社会协作网,如果没有产品特色和差别,交换根本不可能发生。特色产品之所以得以出现,正是由各不相同的社会需求所决定和派生的。

(二)优化产业结构的含义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供给结构相互适应,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配置的效率,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个方面内容。合理优化的区域产业结构能够使区域优势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区域间分工协作观念增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区域内统一的市场。

二、特色经济与优化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

区域差异性并不必然形成特色经济,区域的专业化生产才是最终形成特色的根本路径。因此,专业化生产是培育区域特色经济的核心内容,每一个区域都必须围绕专业化生产这个核心,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力要素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产业的专业化高度,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从而最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区域产业体系。

(一)特色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

特色经济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发展特色产业是产业结构合理化演进的必然过程,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一方面是指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向产业的高级化方向发展,也即从产业的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区域经济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在现阶段,根据本地区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比较利益机制作用下,充公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本区域的优势产业,从而将其培育为本区域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取得地域分工效益的同时,形成对相关各区域均有利的地域分工格局,为各地区保持开放,加强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合理经济结构的形成做好了铺垫。由此可见,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特色经济的发展能有力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产业结构是特色经济的构架

产业结构,即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合理化的产业结构能够使特色经济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效益,使各地区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更有利于特色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使特色经济的生产要素容易获得。产业结构决定了各种资源如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及其有效配置的效果,优化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区域形成要素聚集的高地,为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各种要素的支持,减少了发展中各种障碍。

2.合理化的产业结构促进了特色产品的不断创新。优化的产业结构,要求相应的产品支撑,为了跟随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特色产品必须时时加强创新,以增强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3.优化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给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特色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产生良性互动,拉动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三、德宏州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德宏州地处云南省西部,经济欠发达,又是少数民族居住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8%,经济总体水平低,基础薄弱,其社会发育程度也很低。研究德宏州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问题,对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典型意义。通过以下对德宏州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德宏州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及特征。

表1 德宏州三次产业产值与比重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2010年德宏统计年鉴

图1 2010年德宏州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

(其中,第一产业为71.3%;第二产业为9.1%;第三产业为19.6%)

(一)以农业为主导的低度化产业结构

从表1分析可以看出,在产值结构方面第一产业均为下降趋势,但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第二产业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不大,这是制约德宏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第三产业发展较好,产业结构表现出一三产业比例高,第二产业比例相对较低的发展格局,产业间缺乏联动性。

(二)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不匹配

从表1、图1可以看出,德宏州三次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与全国相比有共同之处。就产值结构来看,比较符合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从就业结构来看,明显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劳动力大量聚集于第一产业,说明劳动力的配置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一产业对劳动力数量规模依赖度较大,第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滞后。

(三)第一产业内部农业比重高,林牧渔业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仍是德宏州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核心。2008年、2009年、2010年第一产业内部农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8.3%、58.4%、60.1%;林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1.6%、11.5%、11.8%;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3.7%、23.1%、21.9%;渔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4%、3.3%、3.2%(数据中没有考虑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说明农业(种植业)在第一产业占有绝对优势,相对于农业,第一产业内其他产业滞后发展。而德宏州的林牧渔业都占有比较优势,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因此,从发挥比较优势的角度来分析,林牧渔业还有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和产业发展空间,应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培植和挖潜产业。

(四)轻重工业结构矛盾,主导优势产业为资源密集型

表2 德宏州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资料来源:2009、2010年德宏统计年鉴

从表2可以看出,在德宏州优势行业中,主要是以资源密集型行业为主,缺乏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工业产品的行业。资源型产业的特点是生产效率低,市场竞争力弱,增长速度慢,难以成为具有后发优势的支柱产业。另从轻重工业结构的比重分析,德宏州重工业比重大。形成的是轻重工业发展错位的格局。

(五)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010年德宏州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两大传统行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为44%,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各占比重仅为9%,其他服务业占37%。传统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且升级改造的步子不快,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不明显。

四、德宏州特色产业的分析确认

区域经济发展经验表明,结构合理、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产业是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而正确选择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是构建特色产业的关键,是每个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在对德宏州特色产业进行分析确认时,本文引入区位商的概念,一般认为,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其表达式为

其中:i——第i个地区(i=1,2,3…n);

j——第j个行业(j=1,2,3…m);

Lij——第i第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

LQij—— 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

区位商公式反映了行业优势,当LQij >1,表示具有行业优势,LQij

表3 德宏州工业内部分行业区位商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云南统计年鉴2006;德宏统计年鉴2006

根据区位商的含义及表3的数据可知,德宏州的产业结构离合理化和高级化还有一段距离。从第一产业看,传统农牧业仍是目前的主导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大,但仍停留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工业内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少;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具有较大优势。根据选择特色产业必须要符合自然资源状况和产业发展情况,符合产业结构的地域分工和环境规划的原则。对德宏州各行业的区位商进行分析,可以把德宏州的特色产业确定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旅游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

五、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优化合理的产业结构架构,而合理的的产业结构对特色经济的发展具有拉动效应。

(一)发掘民族地区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农业是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云南民族地区农林牧渔生产结构的调整,第一是要降低种植业比重。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作物的生产,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作物的生产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促进农产品的规模化和市场化进程;第二是扩大牧业和林业的比重。发展优势产业,就云南民族地区的资源条件与比较优势,牧业和林业应成为农业优势产业,其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三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的弱质产业,由于农户生产的规模小、主体分散、信息不灵等,加之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二)以技术进步为支撑,整体提高工业素质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结构调整,必须从产品结构调整入手,拉长产品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档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加快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辐射,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先进控制、生物工程、环保和节能等一批高新技术和成熟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在省内和民族地区和有较大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

(三)创新观念,以旅游业为龙头做大做强第三产业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从旅游业的要素来看,它不仅对整个第三产业有拉动效应,而且对第一、二产业有明显的产业联动作用。由于云南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宜人的气候、独特的旅游资源,使云南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水准。但是,云南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巨大挖掘的潜力,要创新观念、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好旅游项目建设;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重视旅游产品开发;开发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旅游合作。同时,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要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的格局,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及市场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第三产业拓展空间,以旅游业为龙头做大做强第三产业。

总之,民族地区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依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一、二、三次产业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例,提高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发展现代服务业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而发展特色经济正是这一模式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 郑长德.论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再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9).

[2] 庄万禄.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战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3] 钱力.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06,(6).

[4] 蒋新祺.优势产业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9).

[5] 李俊峰.试论云南特色经济的培育与发展[J].学术探索,2002,(3).

第8篇: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

1.制约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的旅游产业问题

其一,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结构失衡弱化游客体验水平。当前海南省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存在产业内部各部门间和各旅游产品间的发展比例失调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海南省城郊休闲农业旅游行业缺乏围绕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布局的协调机制,从而导致产业内部部门间和产品结构间的失衡发展态势。区域范围内的城郊休闲农业产品的旅游产品比例失调问题使得城郊休闲农业游客的旅游需求不能被充分满足,由此产生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供需失衡问题破坏了海南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弱化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可以给游客提供的旅游体验服务的能力。其二,农业与旅游娱乐业的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弱化游客消费水平。当前海南城郊休闲农业产业主要沿着农家乐模式的方向发展,通过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和旅游产业资源的方式来完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体系。虽然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体系可以有效转化部分农业产业资源为旅游产业资源,借助旅游产业渠道来实现农村社会与经济资源的价值。但既有的城郊休闲农业产业资源在向旅游资源转化过程中的效率不高,价值增值空间不大。娱乐旅游活动是旅游活动六要素中可满足游客较高需求层次,具有较强刺激消费能力,可给旅游机构带来较大价值增值空间的活动。但当前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缺乏深度开发休闲农业式娱乐旅游活动的能力,无法提供与城郊休闲农业相关的高品质娱乐旅游服务,从而制约了城郊休闲农业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高效集约式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能力。

2.制约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的旅游产品问题

其一,旅游产品组合开发能力匮乏制约海南城郊休闲农业产业价值的深度开发能力。当前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发展主要以观光旅游产品供给为主,在结合各乡各村特色来开发专项型旅游产品方面缺少新突破,未能深入挖掘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价值潜力。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多为当地乡民,人员素质的整体水平偏低导致当地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视野偏于狭隘,城郊休闲农业产品开发格局狭窄。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结构的低端化主要表现为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缺乏高价值的旅游产品设计能力,以及缺少推广高价值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渠道系统;缺乏休闲农业旅游购物产品的创新型设计能力;缺乏将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互补性的旅游景区和景点链接为一体,向城郊休闲农业游客提供一揽子旅游服务的能力。其二,旅游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制约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价值增值能力。海南地区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田园风光旖旎诱人,且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开发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但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审视之,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服务与产品创新水平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结合区域人文特色来创新旅游产品设计,通常提供简单的农事劳作活动或乡村民俗表演,未能将海南独特的文化韵味渗透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中。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偏重于烘托旅游服务活动的热烈气氛,而忽视将文化韵味注入旅游产品内并渗透到游客心中。区域同质化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供给不仅难以吸引具有较高品味的游客和提升游客回头率,而且降低了竞争对手采取模仿策略的门槛,严重损害景区可持续竞争能力的提升。

3.制约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的旅游运营问题

其一,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运营机制粗放。各旅游机构缺乏对海南宏观旅游市场的深刻认知与透彻分析,使得多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采取粗放式经营模式。部分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在缺乏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盲目投资,摒弃地域特色盲目照抄照搬成功开发之模式,由此导致项目建设背离长期利益最优化目标。部分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景点运营建设缺乏旅游功能分区式管理的能力,旅游景区内部功能区建设能力不足,给游客的顺畅旅游活动造成诸多不便。还有部分城郊休闲农业景点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足,相应的农家旅馆、厨房等设施、设备简陋,缺乏消毒、盥洗等基本旅游功能服务,旅游服务从业者亦无证上岗,给游客的旅行安全造成诸多潜在威胁。部分景点经营者的小农意识浓厚,缺乏长期利益谋划考量,从而导致欺客宰客问题频发。其二,投融资能力不足制约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有效运营能力。资金匮乏是制约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开发的首要障碍。而当前乡村居民的资本积累率较低,单纯依靠乡民的自筹资金难以支撑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有效运营。从金融机构角度来分析,部分中小型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属于缺乏诚信和抵押资产担保的,易于发生资金抽逃风险和拖欠债务的高风险型企业,应当在放贷过程中对其施以合理的风险管制措施。故而为规避部分资信水平不足的企业信贷风险,金融机构通常采取限制放贷措施来维护自身金融系统的安全。但由此导致部分亟需发展资金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的资金匮乏,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虽然通过引入担保机构的方式有助于化解部分中小型城郊休闲农业企业的资本风险。但是由于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发育不健全难以给予基层中小型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以有力的信贷担保支持。

二、城郊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析

1.优化城郊休闲农业产业政策引导效能

地方政府可通过制定引导性产业政策的方式来规范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路径。其一,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定位政策。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来制定符合海南省区域经济特色的城郊休闲农业产业政策,并且确保该项城郊休闲农业产业政策可切实反映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过程。考虑到海南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结构失衡性问题,地方政府应按照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规律来设计可以推动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结构顺利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具体而言,海南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资金、技术和资源力量现状和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选择若干家具有发展潜力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企业作为政府产业扶持的重点企业,通过配套安排相关的投资项目审批和融资信贷审批政策的方式,培养一批有助于提升区域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其二,地方政府应当完善支持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的配套政策体系。地方政府可以运用财税优惠政策的方式来发展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具体可以采取增加对景区乡镇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给予弃工务农型和退耕还林型旅游景区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全款足额发放上级政府给予景区基层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款项,依法减免景区企业和个体商户的应缴税款等措施。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为招商引资项目配套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式来充实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本金,用较少份额的财政资金来撬动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重点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创新城郊休闲农业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其一,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经营者可以开发具有海岛特色的旅游产品。海南岛四面环海,海洋文化和海洋产品是支撑海南省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核心特色,围绕海洋农产品来设计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郊休闲农业特色旅游产品是值得探索的旅游产品开发新路径。为此,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企业应当避免通过园林化的方式来推进旅游景区的城市化倾向,转而通过努力保持景区原生态的海滨风光和田园韵味,使得游客进入景区后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让游客沉浸在天然野趣中,独享海滨自然风物的恬静和多姿体验,使得游客可以体验到水乡泽国的乡野美景。具体而言,海南休闲农业产品开发可瞄准观光采摘型、观赏购物型、民俗旅游型、综合休闲农场型和农业主题公园型等类型有序展开并依次布局。其二,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运营者应当围绕海洋饮食文化来开发旅游新产品。食文化是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重要内容,品尝景区当地风味餐饮是休闲旅游不可或缺的关键项目。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运营者可充分发挥海南热带作物的绿色、多样等特点,在热带作物园区建立海南风情度假休闲区,突出热带农业特色,吸引城乡游客在园内采摘热带你水果,让游客在休闲中体味热带自然之韵味。再者,将海洋餐饮文化引入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活动中,在对海鲜产品进行颇具海南地方特色的烹饪加工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并引进其它菜系的烹饪技术,形成对特定人群的餐饮文化吸引力。

3.革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运营模式

第9篇: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

农业区划;区域系统;应用

几乎每一种农作物都有某些特定的对自然条件的选择习性 ,根据作物特有的习性来进行农业生产分区,无疑是最经济、最科学的农业生产区划分的依据。农业资源的自然属性,最客观反映了农业区划的自 然属性。农业资源特征 ,既是作物分区特征与依据 ,也是农业区划的依据。另外 ,农产品的一些生产与销售特征 ,也反映出对农业区划的明显依附关系。首先 ,农产品生产的滞后性 ,使得农产品生产难以与瞬息万变的市场融合。其次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 ,它既受生物规律控 制 ,又受经济规律的影响和自然条件的制约 ,预期收益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再次 ,农产品多属于供、求弹 性系数 < 1 的商品 ,其中一些用途又属派生需求 ,产品销售活动范围小。上述农产品的这些生产与销售特性说明 :农产品生产应该反映依存农业区划的自然和经济属性 ,以减少农业生产风险损失。

一 、面对经济全球化农业区划对发展农业生产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贸易全球化 ,随着贸易全球化进展的加速 ,我国未来的农产品市场将主要是国际市 场 ,特别是我国于 2001 年 11 月 10 日加入 W TO 后 ,随着农产品关税的不断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取 消 ,国外低成本、高科技农产品将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威胁 ,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将更 加激烈。面对新的经济形势 ,重新审视农业区划对发展农业生产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经济全球化 ,促进了农业资源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动 ,进而实现农业资源最优配置。贸易全球化的特 点是 :(1)农产品销售影响半径扩大 ,跨国经济活动与农产品交易网络的组织结构得以形成。(2)农产品市场相互依存关系密切 ,受国际农产品市场调控的程度加深 ,力度增强。(3)国外农产品对中国农产品市 场冲击的品种及范围扩大 ,风险增大 ,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基于上述特点 ,我国农业生产必须 依据国家宏观决策和区域特点 ,进行农业区划 ,避免无序竞争 ,减少风险 ,增强竞争能力。运用比较优势理论 ,进行合理区域分工 ,发展优势产品。运用“比较优势”原则 ,获取贸易利益 ,同 样也适于农产品生产原则。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力资源 ,加强合理区域分工 ,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 ;增加有竞争优势的作物生产 ,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产值 ,增强竞争优势。例如减少粮食作物的生产 ,增 加花卉、蔬菜等有竞争优势的作物生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减少粮食作物生产 ,进口部分粮食补充缺 口 ,势必引起国际市场粮价波动 ,根据国际市场粮价波动情况 ,再调整国内粮食作物产量 ,以实现新的平 衡 , 这样才能使我国农产品生产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 ,若不在国家宏观现决策指导下 ,进行合理的农业生产区域分工 ,是无法完成的。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 ,农业生产沿用资源导向的生产决策 ,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 ,主要因为 : (1)市场机制复杂程度大为提高 ;(2)农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频度加大 ;(3)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 与数量 (品种与供应量)要求不断提高 ,农业生产由资源导向转向市场导向、科技导向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 ,进行合理的农业区域分工 ,更显得重要 ,否则必然出现无序竞争 ,反而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 ,削弱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 、农业区划在农业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应用

农业区域创新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区划是农业区域创新的基础。

(一)农业区划使不同区域农业创新协调发展

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及其他因素的差异 ,导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与创新水平的 差异 ,通过农业区划 ,划分若干水平高低不同的区域 ,进而可以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发达地区成功经验 , 引进先进技术 ,利用低廉的劳动力 ,生产出优质价廉商品 ,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 ,实现 “跳跃式发展战 略”,避免跟随先进国家或地区之后亦步亦趋的缓慢发展方式 ,以较快的速度赶上并超过先进国家或地区。

(二)农业区划推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农业区划使各创新区 ,根据各区的特点 ,加快创新扩散 ,加速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整体升级。(1)农业 区划可使各区根据自身的特点 ,调整产业结构 ,增强创新意识 ,推出新兴产业的同时 ,传统产业也可引进 新技术、新工艺 ,促进传统产业更新面貌 ,或创造更新的产品 ,使整个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在新技 术的基础上 ,并赋予农业产业结构新的内涵。(2)农业区划可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需求更好的结合 起来 ,创造更适合区域特征与社会需求的产品 ,提高产品竞争优势。( 3)农业区划是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农产品创新的必然途径。

(三)农业区划有助于建立不同的创新模式

由于区域资源 ,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区域经济基础、区域文化及农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等方 面的差异 ,决定了农业区域创新系统差异 ,决定了不同农业区域 ,构建不同的创新模式 ,不同的创新区 域 ,如新品种培育推广基地 ,出口产品生产基地 ,大、中城市蔬菜果林生产种植基地 ,粮食作物供应基 地 ,油料作物及畜产品、水产品生产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