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范文

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范文

一、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基本原则论述

分析当下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大环境可知,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其中教育信息化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语文课堂教学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互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以期明晰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可行性分析。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组织形式丰富为有效整合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可行性条件。其一,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为二者整合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家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陆续出现并应用于教学领域,在此技术支撑下,进一步推动物理教学环境与虚拟教学环境相结合,教学环境的智能化发展为教育信息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地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其二,教学组织形式丰富为二者整合提供了条件。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教学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开展有益探索,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原有大班授课的基础上增加小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教学组织由大变小,能更好地兼顾学生发展个性,拓宽信息技术的作用空间,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在发挥教育信息化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其精准化服务内涵。其次,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分析。一方面,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是语文学科特性下的必要举措。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价值,立足工具属性视角,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教学内容均要服务于当下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基于当下信息化时代背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化要素是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价值的必要需求。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是突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困境的必要举措,分析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发现,现阶段的教学方式主要针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展开,即过于注重传授语文学科知识,忽略语文课堂教学的多维价值,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科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此情景下,融入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在理念层面,回归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由此可见,将教育信息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是突破语文课堂教学困境、促进语文学科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最后,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后会体现出以下三项特征:其一,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学习资源的自主选择、对学习流程的自主调控、对学习情境的自主创立;其二,学习方法的互动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学习信息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壁垒被打破,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不仅同一班级的学生间可以交流学习信息,不同班级、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国家的学生之间也可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其三,学习模式的探究性变化,在教育信息化融合下,信息化工具的支撑推动了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发展,即学生以课堂教学问题为导向,借助信息化技术自主探究学习内容。通过分析以上三项特征可以发现,突出学生主动性与学习边界的开放两方面核心内容。因此,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应遵循两项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即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二是开放性原则,主要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空间的开放,在此需要强调开放性原则与共享性原则的并行,即不仅要依靠信息化教学环境丰富自身教学元素,同时也应向其他学习组织共享自身教学资源,这是构建大教育格局、实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二、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路径分析

第2篇: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信息化;探讨

中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中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学生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提供方便,给教师传授信息创造条件,并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一、有利于教育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育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引起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与手段等全面变革。教育创新本质是教育文化的创新,中职院校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也在这个范畴内,它离不开教育信息化这一必要手段。教育信息化对创新人才培养最有利的方面是,它能够便利地提供有利于创新意识发展的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具有创新素质获得成长的土壤。

二、有利于自主获取信息和信息素质的培养

所谓信息有两种:一种是经验信息,是写在书本教材上的;另一种是未来得及写在书上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等,称为即时信息。学生在课堂接受信息的时间是有限的,工作中所需的新的信息大部分是自学获取的。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校园教育网络系统,在教室、信息中心、实验室、宿舍有电脑网络的地方打开各学科的教育信息网页,利用信息资源库所提供的信息自主地获取信息。这样不受课堂时间限制,自主地选取信息内容进行学习,灵活方便,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及不断学习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学会使用信息、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以适应未来信息化的需要。

三、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新

随着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院校教学内容更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实施就可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将各种途径获取的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和课程资源,充实到教学中,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制成文字、图形、视频等,储存到院校教育信息资源库,通过信息网络传输到教室的数字教学平台,为教师超越经验信息(教材内容)、合理地舍弃陈旧的信息,增加即时信息的讲授提供了素材、创造了条件,达到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把最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能有效地提高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以满足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四、有利于信息网络教育模式转变

学生的理论教育是分阶段的、长期的、终身的。由于各专业的学生分散,利用教育信息网络进行远程教学可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网上授课,避免各种操作与理论教育发生时间冲突。另外,各专业在实际学习中遇到难题需要理论支持,可随时访问理论教育信息网,将要解答的问题反馈给有关学科的教授、专家,及时通过信息网络给予解答,为各专业学科排忧解难,让信息技术理论直接指导操作实践。

五、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质

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其核心是在教育领域开发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教育环境,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而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材多媒化,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可使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教师是实施信息化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自身的信息素质水平,影响信息化教育的质量。因此,在信息化教育的大环境中,教师会自觉地去学习现代的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据信息查找检索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与院校教学内容整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信息化教育的实施中培养、提高信息素质,反过来又促进了院校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发展。

六、有利于各种技能培训

1.选择技能。全球性网络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信息的可获取性。这就要求教师需要通过建立自己的标准和条件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那些急需解决的任务。所以对信息的选择肯定是教师需要培训的新技能。

2.评价技能。它包括以下内容:了解电子期刊的声誉,包含电子杂志中作者的背景,该杂志的编辑和拥有该杂志的机构情况;出版的日期,即服务器和网页中包含一个最近修改的日期,教师可以据此判断信息是否有效;内容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即从文章的内容上判断它在特殊学科领域的科学论述是否有价值以及它是否建立在该学科领域的公认的理论基础上。

第3篇: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范文

在全球高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加坡高校信息技术教育可谓独树一帜。新加坡高校不但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学科研硬件设施,而且拥有一流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高度融合,能够为师生员工提供完善周到的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给高校课堂教学带来深刻变革,有些课程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课堂教学,教师将授课内容全部挂在网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学习,而不必像以往一样必须参加课堂学习。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高校也积极致力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研究,从而形成了信息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融入课程教学体系

新加坡高校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的有机融合。通过校园信息网络和教室多媒体环境,结合电脑等信息化工具以及网络设施,实现了在线教学、视频教学、模拟教学等,营造了一个跨越时空、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知识。以虚拟教室教学系统为例,教师和学生通过虚拟教室进行教学和学习,教师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活动,包括内容演示、答疑解惑、布置作业、考试评分等,而且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平板电脑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电脑与学生开展互动。学生可以随时学习课程内容,参加课程测试,提出有关问题,参与课程讨论。学生的作业情况和任何疑问,可以随时被转发到其他学生的电脑上,课堂互动十分方便,与在教室面对面交流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在实验室,教师也不用亲临现场指导,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启动视频会议系统,教师就出现在屏幕上,解答学生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在新加坡高校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师资力量强大

新加坡政府和高校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的培养,这也是高校信息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教育信息化规划实施的同时,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同步落实,所有在岗教师都要接受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政府对高校教师信息技能有严格要求,教师每年都要接受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合格才能开展相应的教学科研活动。高校也为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各种免费的信息技术培训,教职工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信息技能,掌握最新的软件操作方法。同时,信息技术企业、研究机构和信息专业技术人员也为高校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相关培训。在新加坡,几乎所有的高校教师都具有很高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够熟练掌握最新的软件功能,并将它们熟练地运用到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中,推动了高校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

四、新加坡高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启示

新加坡高校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入融合,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典范。新加坡高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对于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走适合我国实际的高等教育信息化道路,具有积极意义。各级政府统筹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深刻领会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特别是高校信息化的重大意义,以规划为导向,结合地方实际,加强统筹协调,制定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规划落实。高校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将信息化建设纳入高校改革发展总体布局,健全完善信息化领导管理体制,整合信息化资源,建立由学校统一领导、各级分工负责、共同参与的信息化工作机制。要不断加大投入,加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教学环境信息化,全面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信息化水平。要加强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紧盯信息技术发展前沿,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中广泛应用。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高校信息技术建设,共同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

五、提升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我国高校要学习新加坡高校做法,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力度,让教师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要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培训平台,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要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切实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要逐步将信息技术技能水平纳入教师评价考核体系,使教师队伍信息素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提高,使教师能够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不断改善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积极吸引既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的信息化资源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加盟教师队伍,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运用信息网络平台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推进高校教学信息化。

第4篇: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范文

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影响巨大的重要学科其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承担其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及各类教育机构就必须要改革传统教育,适应现阶段对人才知识结构智力水平等需求。同时,教育信息化不断影响人才培养,而软件开发也不断被应用到教育中,新的科技使教育如虎添翼,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即开发教育软件,培养优质人才。在自身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教育培养做出十分重大的贡献。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规律性,但其专业发展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其规律性应根据需求进行深入挖掘,从课程设置,培养方向等方面应重点考虑学生是否能适应市场需求,为社会注入新鲜血液,使所培养的人才在当今社会更具竞争力。

一、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以培养教学软件和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人才为目标,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学,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要。然而在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也需要长时间的磨合。通过多年的实践,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基本的模式,即“课堂教学+教育应用实践”,二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最基础的知识,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应用,通过实践能够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在进入职场之后能尽快融入工作,满足工作的需求。但是,由于实践性知识注重个人经验的积累,具有高度的模糊性、主观性和近程性等特点,其评测标准难以确定,增加了实践教学的难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难点问题。针对有效培养和发展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性知识的问题,学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将实践共同体的基本理论和认知学徒制理论应用在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中,在培养过程中关注学习者的知识转化过程,实现构建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共同体的目的。近年来,各个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增设了教育硕士(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型学位)、教育技术学硕士和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部分课程,力图形成一个有效的实践共同体。

二、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究

“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是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本科教育原则,具体要求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能力、注重创新。在当前的培养模式基础上,不断完善本科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其中强化英语与计算机能力是软件技术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计算机科学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发展非常迅速。软件人员需要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随时学习业界最流行、最先进的编程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国际先进的原版工具软件中很多是没有中文说明或中文帮助文档的,即使国内编写的工具软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需要将其英语化、规范化。所以英语课程的教学在本科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要在加大重视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例如聘用外教和使用原版教材。研究表明,当前我国IT培训教材平均要滞后国外发达国家三年左右,这使得我国的技术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创造直接使用优质原版教材的条件,能够使本专业的教学事半功倍。但是高质量的教材往往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经反复论证和研究,以及一段时间的努力与资金投入,才能实现其本土化,开发并投入使用。所以今后各大院校应该在教材编写上投入更大的精力,争取与优质的国际教育培训集团的合作,提升国内高校在该专业的教学水平。

三、社会发展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其人才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培养应具备工科学科的特色,众所周知本专业涉及学科较多,在社会中应用范围较广,人才培养应使学生融入不同的技术方法,甚至是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提高人才的善于学习,热爱学习的职业适应能力。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素质培养应作为本专业的培养重点。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充分重视社会实践、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要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脱节。

第5篇: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阻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4-0003-04

一、问题及背景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纲要》突出强调“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这表明从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来看,国家将重视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农村教育的信息化最终要落实到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上,因此,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当务之急。

关注研究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已是老生常谈,对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分析也屡见不鲜。研究归纳的阻碍因素涉及农村教师信息意识和观念落后、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不足,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不高,教学信息资源应用状况较差,以及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策略和措施失效等方面。[2]针对这些问题,各方也在积极行动消除这些阻碍因素,然而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却长期阻滞不前,原因何在?问题的关键究竟在哪里?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应该从何处突破?

针对发展滞后的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人们往往强调的阻碍因素,一是与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学校信息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教师无法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二是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限制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三是农村教师的信息意识淡薄,信息技能较差,且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措施失效。[3][4]笔者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认识是,其一,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和数字化鸿沟的存在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但是承认这个事实并不是要求在短时间内抹平差距,实现教育平等,而是要求从实际出发逐步缩小差距,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二,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必须立足既有条件,积极主动地探索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农村教师不能等待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了再去发展能力,而是要通过自主的能力发展带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同步发展。在这个基本认识的前提下,笔者认为过去对于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阻碍因素的研究放大了现实困难与阻力,从而导致了一味追求人、财、物的投入而忽视发挥农村教师主观能动性的错误做法。以此为出发点,本研究通过对样本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试图探寻造成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阻滞的真正原因,希望对问题解决有所助益。

二、过程和方法

1.研究对象的选取

2012年5-10月,笔者在陕西全省10个地市28个县的村、乡镇中小学校教师中进行抽样,样本数量为407人,其中,初中教师166人,小学教师241人。发出调查问卷407份,收回有效问卷353份,问卷有效率为86.73%,收回的有效问卷分别来自小学教师207人,初中教师146人。在有效填写问卷的教师年龄构成上,其中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教师有116人,约占总数的33%,36-45岁之间的教师173人,约占总数的49%,45岁以上的教师64人,约占总数的18%。同时,笔者还选取了36名教师(小学教师21名,初中教师15名)进行深度集体座谈和个别访谈。另外,还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教学比赛的20余份教学设计方案和近70个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了分析。

2.研究方法

从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现实因素入手,以实证研究为主线,采取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抽样调查和小型集体座谈及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并辅之以对参加教学比赛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质性分析。

在调查问卷内容维度的设计上,将问卷题目划分为影响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基本类目,外部因素包括硬件设备条件因素、环境因素和机会因素三个二级类目,内部因素包括观念因素和技术因素两个二级类目。[5][6]利用问卷调查农村教师在以上五个二级类目因素的主观反映,判断他们在影响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相关因素上的认可度、态度、自信心和动机表现,同时借助访谈等方法挖掘造成这种表现的真实原因。

3.研究步骤

本研究共分四个步骤。第一步,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在文献检索和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第二步,选取调查对象,实施调查和访谈,开展调研活动。根据研究方案,笔者进行了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第三步,研究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调研访谈结束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和系统分析,主要是对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对访谈的资料进行质性分析。第四步,得出研究结论,提出对策与建议。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的基本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三、结果与讨论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不高,离信息化教学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现从调研的结果出发,对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分析如下。

1.外部因素分析

从外部层面来看,农村中小学校无论在硬件设备、教学信息资源条件,还是在教学工作的人际环境和制度环境方面,都比较明显地阻碍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首先,硬件条件方面,农村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硬件设备条件总体上仍然不足,有65%的受访教师认为自己学校在办公设备、教学设备、机房、网络和光盘资源等方面处于较差的水平。其次,在环境因素方面,只有5%的受访教师认为自己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校领导对信息化教学起到一定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或对此提出了要求,这是阻碍能力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教师对人际环境因素(相对于制度环境因素)表现出更高的认可度水平,14%的受访教师认为是良好的,还有38%的受访教师认为一般。可见,教师群体人际之间的协作和互助也对促进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对教师个体而言,参加培训学习和教学比赛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机会较少或没有机会就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外部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获得培训或比赛机会的水平方面难以令人满意。

笔者认为,尽管外部因素不能成为农村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的决定因素,但却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在访谈中提到硬件资源的时候,有的农村小学教师表示,“学校里只有两台电脑,一台在校长办公室,另一台在会计办公室,还讲什么信息化教学”;还有的教师表示,“学校的电脑很多都坏了,没人管也没人用”;有的教师在谈及家庭设备条件时则表示,“很多老师家里是有电脑,但大都是为孩子买的,自己根本不用也不太会用”。由此可见,为促进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对农村学校的设备条件还缺乏最基本的投入和管理。

2.内部因素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参见表2),受访教师在教师自身内部的观念因素和技术因素两个方面,均表现出比较低的自我认可度,即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有相当大的欠缺。比如,在对教学设计理论和能力掌握水平的调查中,仅有6%的受访教师显示为良好,而有80%的教师显示为较差。同时,在对多媒体素材搜集和处理能力的调查中,89%的教师水平较差,一般以上的教师仅占11%,只有3%的教师行为表示为水平良好。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发展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普遍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也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更缺乏获得发展的自信心。大多数教师根本没有迈出尝试探索信息化教学的第一步,这就阻碍了其自我能动性的发挥,形成了阻碍能力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

此外,受访教师对技术因素的自我认可度比观念因素更低。比如在“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以及“多媒体素材搜集和处理能力”的调查上,“良好”和“一般”水平所占的比例均低于10%,而较差的水平所占比例都在80%以上。由此可见,农村教师感觉掌握技能比获取知识更加困难,也更缺乏信心。知识、观念的更新和新技术的掌握是教学能力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但在农村中小学特定的工作环境中,获取知识、更新观念或许可以依靠教师自身的努力来完成,而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则要依靠良好的设备条件和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等外部因素。

针对教育观念、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看法,访谈中不少年轻教师表示,“学校里的琐事太多,从大学毕业后就没怎么看过书,大家都在想办法调动工作,也没有一个读书学习的氛围,至于问卷提到的各种理论只有在上学时的记忆里好像还有些影子。”而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年长的教师则认为,“我们年龄大了,学习新东西比较困难,以前也有过好好学一学的愿望,但是由于工作实际中使用的机会太少,又很难拿出足够的业余时间和精力来练习,学了也就忘了。”从访谈记录的内容来分析,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受多种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年龄层的教师面临的阻碍因素有所不同。年轻教师接受、掌握新技术比年长教师有优势,但是在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方面显得心浮气躁。而年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性知识,比较容易领悟和理解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但在掌握新技术时则显得力不从心。

3.内、外部因素的关系分析

总体来看,受访教师在内、外部因素两个层面均表现出比较差的自我认可度和自我发展态度,以及较低的能力发展的自信心和动机水平。

对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而言,内部因素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观性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部因素是制约其发展的客观性因素,要依靠内部因素才能发挥作用。因为只有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信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的更新和提升,外部的设备、环境、机会等因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反之,无论多么优质的外部条件都会成为摆设。

内部因素中的观念因素(见表2)是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先决条件。“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时代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的基本素养,它归根结底还属于“教学能力”的范畴。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必须以革新教育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观念因素为前提,因此,革新观念因素自然也是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前提,并构成了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

四、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造成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阻滞的原因是由教师自身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构成的。其中,内部因素(即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信息意识等观念因素和各种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力等技术因素)是阻碍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内部因素中的观念因素是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

此外,农村教师没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对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也缺乏发展能力的自信心,更缺乏主动尝试探索的行动,也是形成阻滞的关键的主观因素。

2.相关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第一,农村教育信息化应“先化人,后化物”。要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作为消解阻滞的突破口。

第二,农村学校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鼓励和引导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信息化教学探索,积累信息化教学的经验和实践性知识,如通过教研活动、教学比赛等形式在既有设备条件下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

第三,对农村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应把发展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来认识,引导他们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丰富的教学理论、确立强烈的信息意识,而不是简单地传授一些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

五、结束语

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关系到农村教育信息化、缩小城乡数字化鸿沟、实现教育公平的大局,其发展长期陷入阻滞必然是多方面复杂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本研究对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仅从农村教师自身的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分析,仍显不足,比如并没有把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状态、教师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性需求等因素考虑在内等,有待深入讨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jrzg/2010-07/29/content _1667143.htm.

[2]樊文芳,张军征.基于教师成长的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问题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4):87-90.

[3]李娟,张家铭.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7):107-111.

[4]赵兵川.山西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34-136.

第6篇: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范文

近期学校对我们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系统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我们组选择研修“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三个能力点。通过学习这几个能力点能帮助我们梳理教学思路,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有一种超前意识,我们要知道自己培养的是面向未来的数字公民,所以要提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化,适应教学新模式。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我们就“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这个能力点来谈谈我们本次研修中的收获和感悟。在教育教学中,演示文稿可以辅助说明课堂教学流程、呈现关键知识信息、整合呈现多种媒体素材。如何借助演示文稿有效促进教学开展是我们需要应对的问题。

(一)演示文稿的制作也需要“策略”。随着PPT的不断进化,它在媒体资源的获取和再编辑方面的功能逐渐强大起来,所以我们要掌握图片、视频、音乐的运用技巧。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媒体,并对媒体资源做必要的二次加工。同时,多种媒体的运用也帮助我们,用多种方式关照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

(二)演示文稿可以让学生看见你的逻辑。有时在你头脑里很清晰的内容逻辑,如果表达不当,对接受信息的一方来说可能就成了一团糟。通过演示文稿我们可以提炼内容逻辑,以简单的图示来呈现内容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创造性地使用图表,在展现逻辑的基础上,使你的观点深入人心。

第7篇: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范文

    1 我国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现状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然而距离职业教育目标还比较远,目前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数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实效,成本,就业者就业等方面还有待于提高。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1 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效果不明显

    相对于其他教育,职业教育信息化无论建设规划,经费投入还是在队伍建设方面,都缺乏有效的推进,即使在目前实施基础能力建设,骨干专业建设等工程中,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也不明确。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中对于包括多媒体教室,网络等硬件建设非常重视,而对于网络课程,媒体课件等软件重视不够,从而不能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不能满足中职教育现代化的需求。

    1.2 中职教育人员专业素质有待于提高

    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需要专业人才开发资源,对成果进行评价,对政策进行研究。而目前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中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推广力度不够。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人才素质不高,不能满足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课程规划,管理,指导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中职教育专业课程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需要。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1.3 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普遍存在着盲目,随意的问题。建设层次不高,标准不明确,无疑造成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极大的浪费。包括中职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仅依靠政府不能满足职业学校发展的资金需要,因此,需要通过相应政策的制定,扩大职业学校建设资金的来源。

    2 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而不但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并且也为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经过不断发展实践,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还和市场信息化的要求相差较大,因此,基于信息化的背景,结合中职教育规律,不断创新,改革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

    2.1 构建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就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因此,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就业。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应该构建基于专业为主的教学方式,适应市场发展,为社会服务。基于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人才培养层次进行准确定位,确定为市场培养初级的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授课的形式,充分发挥远程教学,虚拟教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教师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呈现,为学生学习营造互动交流的平台,从而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获得。

    2.2 构建科学的中职教学课程体系

    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实施的核心。职业教育的发展依赖于企业。实际上对职业教育起指导作用的是生产活动规律。基于此,职业教育充分体现了企业的需求,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教育。中职教育为了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加大对计算机信息化课程的改革力度,使得专业课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

    2.3 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对中职教师素质的培养

    当前,中职教育师资在教师的数量和素质方面都不能满足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实践能力,操作技术等方面已经使得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了影响。中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中职教师不但专业课理论基础扎实,同时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技术应用能力。基于此,中职学校需要构建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利用政策引导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中职学校要为教师进修提供条件,通过培训工作,强化教师对新技术掌握应用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定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从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4 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信息化技术加快了教育领域的变革,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职教育中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应该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使用,构建校园网,通过校园网对学生进行辅导,从而使得学生自学能力以及网络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按照教学实际,开发相关的教学软件和网络课程,使得教学效率提高。

    2.5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中存在着重视理论而对实际应用重视不够的问题,造成了学生不能适应市场实际工作的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及时变革计算机专业设备,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强化对实验和实训的教学,同时,通过教产学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第8篇: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内涵;发展趋势;发展策略

一、智慧教育内涵与特征

“智慧教育”是“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无线宽带网络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等为依托,以教育资源建设为中心,以各项配套保障措施为基础,以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为主导,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现代教育体系。该体系由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数字课件、公共服务平台和先进的云端设备组成开放校园或网络教育系统。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借助电脑、数字电视、手机等各种云端设备进行主动、高质量和个性化的学习。图1是智慧教育的基本架构图式,描述了智慧教育、智慧环境(智慧计算是其核心技术)和智慧教学的关联性。根据不同的尺度范围,智慧环境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学习空间,如智慧终端、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教育云资源等,智慧教学根据学习的情境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智慧学习分为个性学习、群智学习、泛在学习、入境学习(情境化投入性学习)等。与传统教育信息化相比,智慧教育具有集成化、自由化、体验化、多样化的突出特征,可以集成多种信息资源,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互动学习交流,亦可以根据构建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亲身体验知识,因此,顺应时展要求,推动智慧教育,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有利于消除区域之间的教育鸿沟,有利于促进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

图1智慧教育架构图式

二、智慧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教育领域已经得到初步应用。例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雷汉姆小学开展了教育云计算项目,全校600名师生通过“通用云计算服务”来获取虚拟电脑桌面,里面有非常丰富的学习材料。许多发达国家研究性大学利用云计算技术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日本总务省启动了“未来校园”项目,建立了一个一对一电脑应用系统、互动性白板以及连接家庭和学校的协同教育平台,为所有6~12岁的学生提供电子课本和学习资源物联网技术在发达国家校园安防领域得到应用。电子书包在发达国家逐渐流行,利用iPad等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学习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面向全国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信息终端正逐步进入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网络远程教育稳步发展。但智慧教育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智慧教育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有所体现。例如,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建设国家教育云服务平台,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建设教育云资源平台,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设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覆盖全国、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支撑形成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一些地方将智慧教育纳入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例如,宁波市镇海区正积极开展智慧城区建设,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三、智慧教育发展策略

1.深刻把握智慧教育的深刻内涵

智慧教育旨在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学习时空环境,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塑造和选择,以最终实现对人类的共善(对个人、他人、社会的助益)。智慧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学习是一个充满张力和平衡的过程,揭示了“教育要为学习者的智慧发展服务”的深刻内涵。因此必须明确,智慧教育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学会如何利用富有智慧的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实践,让学习者获得更多的真实感、拥有感、责任感、安全感和平衡感。

2.积极推行智慧教育资源云服务

技术进步消除了界定教育机构的传统条框,资源的集约化,让学习者获得新资源以及由此创造出结合更紧密的合作者和资源网络。当前我国应加强教育云顶层设计,构建层级分明、应用清晰、功能完备的教育云,通过统一建设和集约化管理,节约教育机构信息化经费开支,让其区域内成千上万的各类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教育科研、学生社团、教师、班会等单位,都能在自己的一套教育云平台上,零门槛、微费用享用多种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资源,并快速形成一张先进、高效的教育系统管理与服务网络,多、快、好、省跨越式地提升区域教育系统整体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实现教育信息共享和教育部门的业务协同。

3.建设未来校园和未来教室,构建智能化学习环境

未来校园和未来教室是指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很高的校园和教室,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媒介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进入虚拟场景进行互动体验。在这样的校园和教室里,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教学技术和设备,有计划地开展未来校园和未来教室试点示范工作。

4.加强教师智慧教育技术提升

未来智慧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终端和应用平台的建设、开放数字教育资源的布局和管理、软硬件平台的有机融合,更离不开一批教师骨干。因此,在技术进步的同时,要培养一批教育技术专业骨干,提升信息环境下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及其评价能力、网络信息资源的正确获取与分析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实现教师教学能力与技术的同步共进。

参考文献:

[1]王世伟.说“智慧城市”[J].图书情报工作,2012,(2):5~9

[2]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祝智庭,贺斌.解读物联网与云计算的教育应用[J].物联网与云计算,2012,(4):23~25

第9篇: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实现模式 路径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一直是当今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焦点话题[1]。2012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首次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用以取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强调了信息技术对于促进信息系统内部结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3]。

祝智庭教授认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正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正在向“融合创新”阶段推进。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在过去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促进相关流程优化与再造,变革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和引领教育创新发展[4]。何克抗教授认为:深度融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要变革传统课堂教学当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为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者们一致认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但究竟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其实现模式与路径选择的探讨还相对较少,基于这一出发点并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探讨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模式与路径。

二、大数据与教学改革

所谓大数据,目前业界和学术界还没有统一定义,通常主要是指数据量大、形式变化多样的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时代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数据量呈现指数型增长趋势,人们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将发生变革,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利用成为大数据的核心,也成为教育创新的原动力[6]。在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是课堂,而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网络学习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了主动学习,学生个体数据的捕获和存储变得相对容易,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的数据挖掘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服务,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

与此同时,大数据还引领了新型学习环境的建设,与传统在线学习环境不同的是大数据时代的在线学习环境不是视频资源和文字材料的简单搬家,而是在学习内容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添加更多能够基于大数据进行教学分析、学习过程评价和诊断的功能模块,从而实现学习者根据系统反馈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的环境建设方面应充分利用数据信息,以数据为支撑建立有利于学习者全面发展的个性化学习环境。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模式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要创设一种情境使学习共同体与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活动有机结合,同时必须将信息技术融入学习情境当中,使信息技术在学习的各个环节都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最终实现学习范式的变革。在变革过程中要以大数据作支撑,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非学校教育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将会变得更开放,更加人性化。

(一)理论基础

实践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简称COP)最早由Lave和Wenger提出,该理论强调在一个实践活动中,基于共同学习兴趣的一群人他们能够以一种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方式,来分享他们各自的知识及经验,从而使他们能够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在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7]。该理论关注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管理,强调学习者的设计性、参与性和自主性,强调学习者之间的深层次交互与知识的共享,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学习[8]。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构建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共同体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在实践共同体当中,教师与学生能够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同时,以实践共同体为核心所开展的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实现学习范式的变革。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模式

在借鉴其他学者关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基础上,从大数据出发应用实践共同体理论尝试构建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模式图。如下图所示:

通过模式图可以看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首先要创设有利于学习活动开展所必需的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当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组成实践共同体,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有信息技术的融入,最终以大数据作为支撑实现学习范式的变革。

1.学习情境的构建: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化学习情境,要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入手,坚持创新性原则,彻底解放思想,实现体质创新、制度创新,创设有利于每一个学习者的信息化、个性化及开放化的学习情境。

2.学习活动的开展: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让学习活动变得更数字化、数据化。信息化的学习情境要求教师和学生首先组成实践共同体,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实践共同体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整合学习资源及学习方式,从而实现跨界学习。

3.学习范式的变革:在信息化的学习情境当中,学习者的角色和任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以接受、观察为导向转变为以参与、实践、主动探究为导向[9]。与此同时,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学习手段、学习内容及对学习者的学习评价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在变革过程之中,大数据的引入更是极大提高了变革效率。

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探讨

大数据时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需要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出发做全局化的战略考虑,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学习环境当中,彻底改变传统的学习形态,形成一种高度开放化、自主化的学习环境[6][10]。

(一)从个人层面

1.转变思想观念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应该首先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构建实践共同体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思想观念上做出调整,尤其是对信息技术知识相对缺乏,但又拥有资源,对教育有巨大影响的教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否则,所谓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在失去最为重要的社会精神和心理层面支持的情况下,再多的技术和财力投入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2.主动参与、实践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变了学习者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大数据的冲击下,教育体现得更开放,学习者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拥抱大数据,并将大数据为我所用,积极利用大数据指导学习方式的选择,主动探索学习资源。

(二)从社会层面

1.拓展学习平台

无论是学习内容、学习手段,还是学习活动本身仅仅依靠单纯的学校教学都很难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因此,学习者应将视野充分拓展到学校之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跨界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的学习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学习规划。同时,对于学习化社会而言,加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建立社会化学习共同体对于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非常必要。

2.充分利用大数据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需要关注“数据”,这些数据完全是在学生不自知的情况下被观察、收集,只需要一定的观测技术与设备的辅助,而不影响学生任何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如果将这些数据汇总起来,对学生个体评价就会更丰富、具体。以数据为依据,对学生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这些数据可以促使教育者形成教育反思,真正实现大数据与课堂进程的结合。

五、结语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构建有利于信息技术开展的优越环境,同时需要个人及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转变教学思想,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当中。其次,要拓展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实践平台,积极利用大数据指导自己更好地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胡小勇,郑晓丹,冯智慧.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课课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

[2]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Z].

[3]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

[4]祝智庭.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J].中国电化教育,2011,1.

[5]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02).

[6]付岩,张建勋.大数据时代信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4,8.

[7]Wenger,E.C.,&snyder,munities of practice;The organizational fronti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78(1):139-146.

[8]杨玉芹.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