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范文

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

第1篇: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天然气战略 绿色低碳转型 “十三五”规划 2030碳峰值

【中图分类号】 P7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2.006

2014年,国务院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控制消费总量和优化能源结构的目标,要求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控制煤炭消费并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此后,2015年6月,国务院又了《中国国家自主贡献(INDC)》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由此可见,绿色低碳能源转型的大势已经确立,具体时间点也已明确,而天然气在这个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天然气供需关系,并基于优化模型模拟了未来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天然气产业链存在着阻碍消费市场快速扩大的问题,因此,本文随后介绍了我国天然气市场改革情况,并基于博弈模型重点分析了价格机制改革和基础设施第三方准入放开的政策。目前,我国有30%的天然气依靠进口,而随着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这一比例将持续上升,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接下来分析了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作为先行和引领的油气行业如何在软实力方面更顺利地进行国际合作,确保天然气供应安全。最后,本文总结了上述供需展望、市场改革和国际合作三个方面,并做了综合分析。

天然气供需分析

供给分析与预测。我国天然气市场尚处在早期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我国天然气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2013年以前,由于宏观经济的带动以及环保政策引导等因素,天然气消费量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总体放缓,加之原油和煤炭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天然气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但天然气销售量总体仍呈快速增长趋势。201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达到1350亿立方米,进口量614亿立方米,消费量1932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到达了5.9%,但距世界平均24%、美国的30%、日本的25%、英国的33%、意大利的36%、俄罗斯的53%,还有巨大差距。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作为清洁能源,天然气成为我国治理雾霾问题的重要资源,也是未来能源结构朝绿色低碳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国国内天然气生产供应80%来自塔里木、川渝、鄂尔多斯和海洋四大产区。管道进口气主要以土库曼斯坦为主,少量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缅甸等国家进口。管道通道包括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以及新疆广汇进口管道。海上LNG来自卡塔尔的占比34%,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国的占比约50%,另外不足20%来自也门、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和阿尔几内亚等地。2014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双方约定自2018年开始,俄罗斯每年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向中国供气380亿立方米。自此,我国天然气四大进口通道战略格局初步形成,包括西北中亚管道气进口通道、东北中俄管道气进口通道、西南中缅管道气进口通道和海上LNG进口通道。

近年来,非常规气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其中,页岩气主要来自中石化涪陵地区和中石油威远地区。2014年底,全国页岩气产量共13亿立方米,2015年,全国产量高达44.71亿方,同比增长200%以上。国家能源局2016年9月印发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政策支持到位和市场开拓顺利的情况下,2020年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300亿立方米,2030年实现页岩气产量800亿~1000亿立方米。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将推动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天然气需求将持续增大,@为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宝贵战略机遇,但同时也要注意,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来自资源、技术、资金和环境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

全球天然气正在进入黄金时代,我国正逐渐形成国产常规气、非常规气、煤制气、进口LNG、进口管道气等多元化气源供给,以及“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供给格局。文献1中,笔者研究团队基于TIMES模型对2030年前我国油气行业发展趋势进行计算。在低碳减排情景下,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将实现总规模3600亿~4000亿立方米。常规天然气供应平稳增长,2020年全国常规天然气产量将达1700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中,页岩气和煤层气预计实现规模400亿~600亿立方米。

需求分析与预测。在天然气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天然气消费结构也从以工业燃料和化工为主向多元化发展。2000年以前,中国天然气消费以化工用气和工业燃料用气为主,城市燃气和发电用气仅占较少部分。随着长距离输气管道的建成投产,天然气消费区域从油气田周边地区向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扩展。根据文献2,在2014年,我国城市燃气天然气消费量为710亿立方米,占比38.8%;发电用气270亿立方米,占比14.8%;工业用气560亿立方米,占比30.6%;化工用气290亿立方米,占比15.8%。而世界平均天然气40%用于发电,发电用气在美国、日本和韩国占比都在50~60%。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占据主导地位,天然气在发电方面一直都不是重点发展领域。而随着供给宽松、气候协定的签订、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趋势的确立、全球经济电气化程度提高和环保要求不断提升等因素,工业和发电的天然气消费将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发电的燃料结构中,天然气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发电将成为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在我国,天然气发电能不能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发电用气量主要取决于国家能源价格体系能否理顺,天然气发电的清洁属性价值能否得到体现,而这取决于天然气和电力双市场改革的进展。

供需情景模拟与分析。我国的天然气供给形式与格局已基本确立,天然气消费的重点行业也已经被圈定,而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考虑各种不确定性的供需匹配以及动态发展与调整。在文献3中,笔者的研究团队构建了天然气供需分析优化模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将各个大型气田、LNG终端和管道气接入点都定义为供给节点,每个省都定义成一个消费节点,整体形成了一个天然气供需的复杂网络。基于该网络,构建线性供需动态优化模型,求解多期的、总成本最小的、满足需求的供给方案。输入参数主要是各个气田的生产成本、LNG及管道进口价格、节点之间的传输容量和成本、各个需求节点的需求量等,而输出结果不仅包括总供给成本,还包括了全国整体的供给方案、天然气整体流向和数量、基础设施开发规划和地理布局。基于模型本身,根据国内页岩气开发成本、国外进口管道气和LNG价格、中缅管道等重要能源通道发生问题等多个不确定因素设定不同情景并展开分析,最终得到了不同情景下的总成本、基础设施布局和能源流向等结果。具体而言,国内页岩气生产成本能否降低、国外进口天然气价格是否走高以及进口通道(例如中缅管道)是否会发生动乱是最为关键的核心因素。即使国外进口气价格低,国内页岩气也应投入一定资金维持产量来应对可能的变故。由于我国主要消费地在东部地区,如果进口气价格走高,从西北和西南管道进口的天然气受到的影响更大,因为加上国内的传输成本,西部进口气价格和东部海上进口的LNG相比没有经济竞争力。

中国天然气产业改革

定价机制改革。受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机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天然气消费在2014年的增长率从上一年的两位数降至8.6%,2015年大幅降至3.3%。以这种增速,很难完成2020年天然气一次能源占比达10%的规划目标。而如上文所述,在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及一些主要国家都相差很远。我国天然气消费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气相对于煤炭成本过高,因此以气代煤受到经济性的严重制约。高价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价格机制和监管的问题,地方的输配气成本是能否降价的关键。另外,对居民用气的交叉补贴行为,增加了工业、发电等经济承受能力较低的用气行业的成本,不利于天然气市场的大规模推广。近年来,相对富裕的东部沿海地区正在大力推进电力结构清洁化,沿海多个省份禁止新上燃煤电厂,努力发展天然气发电。然而,随着近两年国内天然气价格的接连上涨,天然气电厂的上网电价却调整不到位。天然气燃料成本占天然气电厂主营业务成本的80.0%以上,燃料成本已超过现行燃机上网电价,客观来说,目前天然气发电存在亏损,有气价较贵的原因,也有国内电力价格体制尚未市场化的原因。天然气清洁低碳,对雾霾治理有很大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环境正外部性,同时天然气发电启动速度快、适合调峰。而目前各种发电燃料并没有体现出包括资源稀缺、环境正外部性在内的真实成本,天然气发电的环境效应以及调峰效应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定。因此,基于市场机制推进天然气电力的发展,应理顺天然气、天然气发电、电网以及环境的关系,体现其调峰作用和环保价值。

在文献4中,笔者团队完成了天然气发电经济竞争力理论研究。在我国天然气、电力双市场改革的情况下,天然气大用户直供降低了价格,电力实行实时定价的方式突出了天然气电力调峰的优越性,同时考虑通过环境税、碳税等经济方法补贴天然气电力的环境正外部性,那么天然气发电就会变得更有竞争力。在研究中,基于我国天然气产业状况与博弈理论构建了中国天然气电力市场的博弈模型,然后基于模型设计了五个不同情景以定量测算碳排放税、环境补贴、能源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对天然气发电竞争力的影响,并对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了在各个政策情景下中国天然气发电的经济竞争力水平,分析了各个关键政策在提高天然气发电竞争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在只考虑煤电和气电的市场中,市场化改革可以使天然气发电比例增加至5.49%;政府对发电厂征收100元/吨・CO2的碳排放税时,可使这一比例增加至7.66%;当政府给予发电厂的燃气发电134元/MWh的环境补贴时,天然气发电比例将增加至15%;最后,在总结了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在基于市场定价机制和相应的财税、环境政策条件下,天然气发电在我国能源市场改革背景下将具有足够经济竞争力。

基础设施的第三方准入。除了价格机制改革,我国天然气产业改革的重点还包括对基础设施第三方准入的放开。2016年10月底,中石化《中国石化油气管网设施开放相关信息公开公告》,将旗下原油管道、天然气管道以及液化天然气进口终端等全部管网资产信息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为国家能源局三年前提出的《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开了头炮。此次中石化彻彻底底“坦白”了相关“家底”,并列出了详尽的接入技g标准、使用价格以及申请条件。

我国市场与天然气产业成熟的欧美国家相比,基础设施容量非常有限,因此,应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开放第三方准入。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考虑如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而后要考虑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确立。而对于是否能基于市场机制扩建容量,主要取决于相关政策。2016年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明确储气设施相关价格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储气服务价格、储气设施天然气购销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举措。明确储气设施价格市场化政策,有利于调动各方投资建设储气设施的积极性,提高冬季市场保障能力;有利于引导下游企业降低冬季不合理用气需求,确保供气安全。同时,也为倒逼体制改革进一步铺路,鼓励城镇燃气企业投资建设储气设施。城镇区域内燃气企业自建自用的储气设施,其投资和运行成本纳入城镇燃气配气成本统筹考虑,并给予合理收益。

在文献5中,笔者的研究团队在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基于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具体情况,应用非合作博弈理论分析了天然气储气库的最优开发策略与运营模式。研究提出的博弈分析定量模型克服了原有的天然气储气库开发、运营、定价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模型支持的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当储气库非独立运营时,第三方准入会促使垂直一体化经营的生产商修建更多的储气设施,储气库最优容量将扩大为原来的1.2倍,同时消费者剩余增加了25%,社会总福利增加9%。当储气库独立运营时,储气库最优容量增加至一体化经营时的1.6倍,社会总福利增加44%。由此可见,储气库独立运营能有效刺激天然气下游市场需求,缓解冬季用气紧张。但不能忽视的是,我国储气库独立经营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转变过程,应分步进行、逐级递进。此外,储气库建设投资成本高、回收周期长,部分投资者无法承担如此大的风险。储气库独立运营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如融资、储气费的确定等。因此,国家在施以政策法规加以引导的同时,应鼓励储气库投资主体多元化,正确引导中小型企业投资储气库建设,建立有效的风险规避体系。

天然气国际合作

目前,我国天然气供给30%来自海外进口,天然气国际合作是整个“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的先行和引领,是国家首要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而油气合作除了上游探勘开发、中游的储运和通道以及下游的销售等业务合作外,还要研究业务以外的因素:沿线国家的地缘政治、济文化、教育交流等方面,从而增加我国与沿线国家打交道的软实力,进而保障上述的各种业务合作更加顺利地开展和进行。

因此,基于沿线国家地缘政治和国情分析的天然气合作战略研究至关重要。笔者的研究团队对天然气国际合作的软实力研究关注了以下内容:第一,“一带一路”天然气合作的整体国际背景,包括政治发展趋势、政治地缘板块和“一带一路”与历来对外经济合作项目的对比,梳理“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的国家大背景以及发展趋势;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关键国家具体的地缘和国情,包括中东、南亚和中亚俄罗斯。中东包括沙特、伊朗和伊拉克;南亚主要是巴基斯坦、缅甸和马六甲相关国家;中亚主要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同时对上述国家分类总结和对比;第三,针对各种油气合作相关制度和机制开展深入研究,包括安全保证机制、经济金融机制和法律法规机制。可通过最终形成综合、完善、规范的《亚洲能源》来全面确保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油气合作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从而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保障业务合作的顺利开展;第四,国际油气合作的配套文化、教育和交流的软实力,包括如何在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增加中国文化价值和经济理性的宣传,如何培养来自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以及如何使中国学生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同时,服务“一带一路”的需求也倒逼文化宣传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转型。基于上述四个方面,需要总结我国与沿线国家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开展天然气合作的各种风险和机遇。

结语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低碳化的趋势日益强烈,环保压力不断增加,天然气将进入黄金发展阶段,成为使全球能源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重要桥梁。然而,天然气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上游的勘探开发、进口到中游的储运以及下游的分配和消费都充满了挑战和问题。因此,本文对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展开了全面研究和分析,为制定天然气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

本文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首先介绍了我国天然气供需基本情况,强调了近十几年来天然气市场的快速成长以及未来的预期增加。目前,我国正在逐渐形成国产常规气、非常规气、煤制气、进口LNG、进口管道气等多元化气源供给,以及“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供给格局。同时,天然气市场也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例如国有非常规气开发技术、进口天然气价格以及天然气通道安全方面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优化模型的情景模拟,全面分析了天然气供需情况、能源流向和能源安全影响。第二,近两年,随着宏观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和市场机制的阻碍作用,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大幅回落。为了落实2020年天然气发展目标,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将继续推进,市场在天然气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按照国家“监管中间、放开两头”的价格管理思路,包括各省门站价在内的各种气源价格管制将逐步取消,产业链两端的价格将完全由市场供需决定。在此背景下,我国天然气、电力双市场改革不断推进,天然气的大用户直供降低了价格,电力实行实时定价的方式突出了天然气电力调峰的优越性,同时考虑通过环境税、碳税等经济方法补贴天然气电力的环境正外部性。在上述条件下,笔者应用博弈理论模型分析天然气发电的经济竞争力。而与此同时,如何进行天然气产业改革,如何在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发展的同时,开放第三方准入以促进产业发展成为重要问题。本文以储气库为例,基于博弈理论模型分析了第三方准入和储气库完全独立对天然气产业的促进作用。第三,目前我国天然气供给30%来自海外进口,而天然气国际合作是整个“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的先行和引领,是国家首要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而天然气的国际合作除了上游探勘开发、中游的储运和通道以及下游的销售等业务合作外,还需要研究业务以外的因素:沿线国家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流等方面,从而增加我国与沿线国家打交道的软实力,进而保障上述的各种业务合作更加顺利地开展和进行。因此,本文介绍了基于沿线国家地缘政治和国情分析的“一带一路”天然气合作战略研究。

(本文系笔者主持的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项目“2030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实施方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政策研究项目“2030年前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趋势”和中国工程院重点项目子课题“基于沿线国家地缘政治和国情分析的一带一路油气合作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分别为201608、中油研20150114、2014-XZ-32-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王歌、李彦和陈思源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Xi Yang, Hong Wan, Qi Zhang, Jing-Cheng Zhou, Si-Yuan Chen, 2016, "A scenario analysis of oil and gas consumption in China to 2030 considering the peak CO2 emission constraint", Petroleum Science, Vol.13, pp.370-38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2015,《中国气体清洁能源发展报告2015》,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Qi Zhang, Zhan Li and Ge Wang, 2016, "Study on the Impacts of Natural Gas Supply Cost on Gas Flow and Infrastructure Deployment in China", Applied Energy, Vol.162, pp.1385-1398.

Ruijie Tian, Qi Zhang, Ge Wang, Hailong Li, etc, 2015,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natural gas-fired electricity with energy market reform in China using a dynamic game-theoretic model". Applied Energy, http:///10.1016/j.apenergy.2015.11.079.

思源、张奇、王歌、李彦,2016,《基于博弈分析的我国天然气储气库开发策略及运营模式研究》,《石油科学通报》,第1期,第175~182页。

责 编M戴雨洁

第2篇: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范文

对世界能源市场而言,过去的一年似乎并没有什么“利好”消息。西亚北非乱局造成油价大幅波动,福岛核危机殃及全球核电产业,重要能源运输航道上海盗活动猖獗,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陷入停滞……然而,就在各国普遍为能源发展走向担忧的时候,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创新正“静悄悄地”改善美国能源状况,调整世界能源版图,进而影响国际关系。正如一只蝴蝶轻轻地煽动翅膀,在能源领域,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美国的天然气“技术革命”

页岩气是天然气的一种,它是一种以吸附及游离状态存在于泥页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它与常规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完全一样,且储量巨大、分布广泛,和全球常规天然气资源总量相当,但由于开采难度大、成本高,所以一直没能得到有效利用。它和砂岩气、煤层气一起并称为三大“非常规天然气”。

早在1821年,美国在第一口工业性天然气钻井中就发现了页岩气。将近200年来,相对于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各国对页岩气的研究和开发却仍在起步阶段。美国无疑已经走在了前面。自2001年加利福尼亚惊现供电不足的能源危机以来,美国一直面临着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多美国人把目光投向了国外,从国际市场上大规模进口液化天然气。远水虽能解近渴,却治标不治本,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天然气能源安全的困局,因此更有一部分人将目光聚焦于如何开采非常规天然气,休斯顿的民间生产商乔治・米歇尔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投身于页岩气开发事业,并将实验室设在得克萨斯州沃斯堡盆地。米歇尔的公司先后钻探了30多口实验井,测试了多种开采方法,花费了17年时间,耗资数亿美元,终于在不断的探索和积累中破译了页岩气开采的“密码”。新方法综合利用水平钻孔和液压断层两种技术革新,不仅使页岩气得以大规模开采,还大幅降低了成本,使得这项技术可以迅速进入商业推广阶段。

技术革新迅速传播到美国多个州,从路易斯安那到阿肯色、宾夕法尼亚、纽约,甚至传播到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影响广泛而深远。以宾夕法尼亚州和纽约州为例,它们传统上是大宗能源进口区,页岩气开发之后,它们开始成为重要的能源生产与供应区。当前,这些地区的公共汽车和卡车正逐渐用燃气代替石油。而能源密集型企业也成为受益者,它们不必再费力将制造业转移至海外,廉价的天然气电力将使它们留在本土发展更加有利可图。美国的石化工业在页岩气开发的推动下由弱转强,成为工业复苏的领头羊。

页岩气技术革命不仅使美国成为天然气世界第一大储备国和生产国,还实现了天然气自给,并逐渐成为重要的出口国。仅2008年美国页岩气的探测储量就已达到33万亿立方英尺,随着科技进步和探测的持续进行,这一数字将继续增大,加上已经探明的250万亿立方英尺常规天然气的储量,美国已经能够满足未来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2009年,美国首次超越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并从进口国变为出口国,预计美国五大天然气公司2015年的产量同2010年相比将翻番,而到2025年,产量将增长三倍。目前,美国正同中、澳、德、印、俄、罗马尼亚以及波兰等国企业合作,推广页岩气技术,并从中获取丰厚收益,未来还计划与页岩气储量丰富的非洲、拉美合作,使这一科技成果惠及全球。剑桥能源研究公司主席丹尼尔・耶金在《华尔街日报》上发文盛赞这一技术是“十年来最大的能源创新”,而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唐熙华也给予高度评价:“页岩气不仅使美国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还将改变美国乃至世界未来100年的能源前景。”这种技术进步具有革命性,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艰难而且缓慢的,其对世界的影响尚在初始阶段,国际能源署将其誉为“悄无声息的技术革命”。

世界能源版图改变

21世纪是“天然气世纪”,非常规天然气在各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增大。根据权威机构预计,常规油气资源供应20年后,将出现枯竭,要延续石油时代就必须在近期找到新的、能够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接替能源。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就是最现实的替代能源。与传统的煤和石油相比,天然气更廉价、更清洁。释放同样的能量,天然气的成本仅为石油的1/3,且碳排放少,利于环保。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天然气可作为未来石油替代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化工等部门,降低各国对石油的依赖。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能源枯竭”的担忧,也提升了人们依靠科技寻找新能源的信心。澳大利亚、中国、欧洲都有大量的非常规天然气储藏,使用新技术开采这些能源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还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虽然未来能源发展趋势是“零排放”,新能源是主要发展对象,非常规天然气开采还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风险,但它的大量生产和使用缓解了转型时期的能源紧张,与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世界各国的能源格局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

目前国际天然气市场大体分为三个区域:北美、亚洲和欧洲。与石油贸易不同,因远距离输气成本较高,加之贸易方式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三大市场的价格相对独立,差别明显,主要靠长期合同确定。但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将改变这一格局,加速三大市场价格趋同。一方面,市场供给大幅增加导致气价下跌。美国进口的天然气主要来自中东,随着美国进口量锐减,一些天然气出口国不惜降价来寻找新的买家,在此影响下,欧亚天然气现货价格已经开始下滑;另一方面,开采成本降低使得远距离输气变得有利可图,液化气交易将更加频繁,有利于平衡价格。传统的液化气出口国如尼日利亚、卡塔尔、俄罗斯等国将面临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国际天然气市场正朝着更多元、更均衡的方向发展。

油气地缘政治调整

天然气进出口国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政治关系。出口国常常将能源作为政治工具,而进口国则深受能源安全和价格的困扰。随着开采技术的革新,全球天然气储量、产量大幅增加,不仅使出口国经济利益受损,能源作为外交工具的作用也在不断降低,新兴天然气大国与传统天然气大国之间的竞争在加剧,而进口国则在“廉价天然气时代”获得红利。

在页岩气经济开发的作用下,美国凭借资源主导优势在能源外交方面有了更多主动权,正同俄罗斯争夺天然气贸易伙伴,排挤它在欧亚大陆的天然气垄断地位。在美国天然气大幅出口的影响下,俄罗斯在欧洲的强硬定价权以及市场份额都被削弱。油气一直是俄罗斯的经济支柱,气价下跌、市场萎缩对俄罗斯影响显著。目前,加拿大的管道气和卡塔尔的液化气都在寻找新的买家,若它们进一步占领欧洲市场,俄罗斯能源出口环境将更加恶化。

在新技术的带动下,欧洲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有了用武之地,对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的依赖也进一步下降,能源安全状况大幅改善。

伊朗因经济制裁,天然气出口有限,短期内损失不大,但长期看,它主要依靠能源出口的财政政策正面临巨大风险。

沙特阿拉伯长期致力于天然气的深度加工,丰富的储量、充足的供应使其具备长期发展的潜力。

第3篇: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分解模型 天然气消费 产业结构

问题的提出

能源是人类用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剂,它与人类的生活是如此紧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伴随社会文明发展的整个进程。能源的使用效率、能源的构成和人均占有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世界各国都把能源的有效开发和高效率的使用作为发展经济的前提。从能源的组成情况来看,世界上很过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都把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作为基本能源,从而把石油勘探开发和煤炭的工业开发和利用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少数国家之一,煤炭的生产和消耗长期在50%以上,这个局面甚至在长期内都很难改变。

然而,煤炭和石油的大规模的开发和广泛使用,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他们主要以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热效应等表现形式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这种生态环境破坏的日益加剧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人类已经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到生产环境的恶化,人类已经产生改善生产环境的巨大动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我国大量城市的颗粒物排放超过限定值,大量的城市出现过酸雨。

天然气主要用于天然气发电、化工、城市燃气和压缩天然气汽车,天然气是较为安全的燃气之一,它不含一氧化碳,也比空气轻,安全性较高,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量近10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和氮氧化物排放量50%,并有助于减少酸雨的形成,舒缓地球温室效应,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由于天然气的优点已被公认,天然气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在全球气候变暖,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一致的结论。为了减少CO2排放量,各个国家都采取了很多措施。目前,在非化石能源还不能成为主要能源的前提条件下,作为化石能源的天然气相对于其它化石能源的优势就凸现出来,童晓光院士(2010)论述了大力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比例的意义和可能性。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天然气消费市场逐步扩大,进入到大规模发展阶段。天然气消费量从1996年的184.65亿立方米增长到2008年的812.94亿立方米,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3%。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世界发达国家的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基本上都经历启动期、发展期、成熟期。我国从1998年至2004年进入市场启动期,2004年至2009年进入市场发展期。

目前已有大量学者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能源与经济的关系方面,研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天然气消费强度与天然气消费量关系的文章鲜有出现。天然气的优势和环境改善的双重压力下,天然气的使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也有储量限制,并不能无限量的使用。研究我国天然气消费强度、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与天然气消费量的关系就迫在眉睫,对于提高我国天然气的利用效率、改善能源使用结构和改变天然气的使用用途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1996年至2008年的不同产业天然气的消费量和不同产业的GDP数据,通过产业结构分解模型来分解不同产业经济发展和不同产业的天然消费强度对天然气消费量的影响。研究结论证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在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天然气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与我国天然气消费的快速增长和天然气消费市场所处的阶段有关。天然气消费量的快速增长的主因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天然气消费强度的抑制作用正在逐渐消失,有针对性的说明不同产业结构对天然气使用量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研究的主旨在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天然气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从而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合理使用天然气、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效率,改善天然气的使用结构。

文献回顾

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关于能源消费量、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能源消耗强度、能源消耗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就成为能源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的重点在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影响能源消耗或者能源消耗强度的因素等方面。从现有的有关经济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方法普遍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回归分析和分解模型等。其结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运用同样的方法对不同地区的研究形成不同的结论,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地区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

Kraft J.和Kraft A.(1978)最早开创性的研究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美国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Masih A.与Masih R(1996)的研究显示印度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印度尼西亚表现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巴基斯坦则表现为双向的因果关系。Glasure和Lee(1997)分别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韩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利用不同的检验方法,两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同。Assfu Adjaye(2000)认为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但菲律宾和泰国两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双向的因果关系。Ugur和Ramazan(2003)的研究发现土耳其、法国、德国和日本的能源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能源节约可能损害经济增长,而意大利和韩国的因果关系则正好相反。

国内学者在经济结构对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方面也作了大量的研究,主要认为经济结构对能源消费有一定的影响。张晓平(2005)对20世纪90年以来的中国能源消费时空特征的分析表明,宏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和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史丹和张金隆(2005)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结论为产业结构变动是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各个产业的特点,对不同的能源品种的需求、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是不完全一致。华贲(2010)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对能源强度影响显著,能效是决定能源强度的重要因素。徐晓春(2010)对浙江的数据研究后,认为第二产业的生产对能源消费的增长作用仅次于第三产业。张唯实(2010)对我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区域能源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优化产业结构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经济增长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闫笑非和杜秀芳(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与第一、二产业产值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与第三产业产值之前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魏子清等(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积累效应是负的,这两个产业的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正向作用不显著,第二产业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之间具有正向影响。

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把研究范围都放在能源这个较大的范围内,没有对能源细分种类的研究。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在总体能源消费的百分比显著不同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98年的缓慢下降阶段,第二阶段是1998年至2006年的缓慢上升阶段,第三阶段是2006年后的加快上升阶段。因此,本文试图用分解分析方法研究我国1996年以后的天然气消费数据,从而找到影响我国天然气消费的主要因素。

模型的建立

在有关能源的研究中一般都认为经济发展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等因素对能源消费量产生影响。张军(2009)、干春晖(2009)等将这一方法运用在转型经济的结构变迁中。孙鹏(2005)等运用分解模型把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分解为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消耗强度效应。刘凤朝(2007)等将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提出了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测算方法。本文在孙鹏分解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加入产业结构因素来分析影响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因素,将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分解为不同产业的经济发展效应和能源消费强度效应。

能源使用效率是指单位能源消耗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能源使用效率值越大说明单位能源消耗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越大,能源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影响能源使用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技术进步、节能设备的使用和节约使用能源的意识等。能源消耗强度是指产生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需要耗费的能源,能源强度越小说明产生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耗费的能源越少,它是能源使用效率的倒数,它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衡量技术进步、节能设备的使用和节约使用能源意识等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假设g表示天然气消费强度,G表示GDP的值,GS表示天然气的消费量,下标0表示基期,t表示t年后期末,i表示产业类型(i=1,2,3),gio表示第i产业第0期末的天然气消费强度,Gio表示第i产业第0期末的国内生产总值,GSi0表示第i产业第0期末天然气消费量,则有gio=GSi0/Gio。

设第i产业基期天然气消费总量为GSi0,第i产业基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为Gio,则第i产业的天然气消费强度为gio= GSi0/Gio。同理基年后t年的第i产业的天然气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和天然气消费强度分别为GSit、Git和git。则基年后t年的第i产业天然气消费量变为ΔGSi=GSit- GSi0= Git*git-Gi0*gi0。

在t时间内第i产业部门的天然气消费量变化量由经济增长量和天然气消耗强度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由经济增长引起的天然气消费量变化叫做经济增长效应,用ΔGSiGDP表示,由天然气消费强度变化导致的天然气消费量变化叫做能源消费强度效应,用ΔGSig表示。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可以用分解模型表示如下:

在t时间内总的天然气消费变化量是由不同产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效应和消费强度效应驱动。因此,t时间内总的天然气消费变化量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用式(4)就把t时间内总的天然气消费变化量分解为i个产业效应,每个产业效应由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消费强度效应驱动。在能源消费强度不变化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效应是天然气消费增长量的主要驱动力,经济总量增加则会导致天然气消耗总量的增加。能源消费强度降低是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的抑制因素,如果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小于零,则表明t期能源消费强度在降低,天然气使用效率在增加,从而引起天然气消费量的减少。由于产业部门共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那么驱动我国天然消费变量的共分为六个因素即第一产业经济增长效应、第一产业能源消费强度效应、第二产业经济增长效应、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强度效应、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效应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强度效应。

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从国家统计局网站获得第二产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1996年至2008年的GDP数据和按行业分类的天然气消费量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通知中的行业分类标准,把按行业分类的天然气消费量数据调整为按三次产业分类的天然气消费量数据。用1990年不变价格对所获得的产业部门GDP数据进行调整,GDP单位为亿元,天然气消费量单位为亿立方米。由于第一产业部门没有消费天然气,所以第一产业部门从本文的研究范围中剔除,仅仅研究第二产业部门与第三产业部门之间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对天然气消费量的影响。

(二)中国天然气消费的分解分析

在获得处理后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996年至2008年的GDP数据和天然气消费量数据后,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GDP数值分别除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GDP数值总和,即百分比来衡量产业结构。使用1996年至2008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GDP百分比时间序列数据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天然气消费量分别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百分比来衡量天然气消费结构,使用1996年至2008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天然气消费百分比时间序列数据来研究天然气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图2中看出,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从1996年以来变化不大,但是天然气消费结构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二产业天然气消费量百分比逐年下降,从1996年的85%下降到2008年的65%;第三产业的天然气消费量逐年上涨,其天然气消费百分比从1996年的14%上升到34%。第三产业天然气消费的增长速度大于第二产业天然气消费的增长速度,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我国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使城市燃气市场的发展成为可能。

本文以1996年为基期分别计算天然气总消费指数、不同产业的天然气消费指数、天然气消费总强度指数和不同产业的天然气消费强度指数。从图3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天然气消费指数缓慢上升,而第三产业天然气消费指数比较陡峭。这充分说明第三产业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较快,特别是2003年以后第三产业天然气消费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从天然气总消费指数来看,1997年至1998年天然气消费指数增长较缓慢,而2004年以后增长速度较快。本文得出的结论与刘小丽(2005)的一致,都认为我国从1998年至2004年进入市场启动期,2004年至2009年进入市场发展期。然后从天然气消费强度指数来分析,第二产业天然气消费强度指数有所下降,说明第二产业的天然气利用效率在提高或者有更便宜的替代能源在替代天然气。在目前环保的压力下,是否有能源的替代效应取决于环保成本与企业的能源消耗成本的比较。第三产业天然气的消费强度在增加,尤其是在2007年后增加较快,说明第三产业天然气消费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从第三产业的行业组成上来看,短期内降低第三产业天然气消费强度的可能性不大。第三产业天然气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期和短期降低第三产业天然气消费强度的可能性不大共同作用引起了第三产业天然气消费的快速增长。

通过公式(4)把我国天然消费量的变化分解为第二产业经济增长效应、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强度效应、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效应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分解结果见表1。首先,从经济增长效应方面来分析,对比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年份期间1997年至1998年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是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效应的6.3倍,最低的年份期间是2007年至2008年为2.2倍。因此,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天然气消费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其次,从能源消费强度效应方面来分析,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在大部分年份期间都是负值,这说明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对总体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2004年后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强度效应的抑制作用在消失。然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在大部分年份期间都是正值,这说明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增长了天然气的消费量。把不同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合并,同时也合并不同产业的能源消费强度效应,从分析结果中发现经济增长效应驱动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主因,本来能起到抑制天然气消费增长的能源消费强度效应逐渐在消失,能源消费强度效应也成为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一个因素。从能源消费强度分析的结果反映出我国在提高天然气利用率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提高节约使用天然气的意识方面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方面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1996年至2008年不同产业的GDP数据和不同产业的天然气消费量数据,分析我国不同产业的天然气消费情况,通过加入产业结构的改进分解模型把天然气消费量的驱动因素分为第二产业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消费强度效应、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消费强度效应。通过分析认为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天然气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最近几年的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较快这与我国天然气消费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从分解出的四个驱动因素数据来看,经济增长效应是驱动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的主因,本来能起到抑制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的能源消耗强度效应在消失,特别是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强度效应抑制作用在2004年以后消失,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几乎没有起到抑制作用,四个驱动因素共同作用推动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根据本文研究的结论,为了合理、高效使用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降低重污染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认为:一是从宣传、法制、管理、考核方面增强节约使用天然气的意识;二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促进节能行业的发展,鼓励低能源消耗的产业发展,提高不依赖能源的行业比例带动经济增长;三是使用天然气的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天然气使用效率,通过使用效率的提高降低天然气的消费量;四是在不增加环境污染和不降低经济效益的条件下,积极寻找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替代品,减少天然气的使用;五是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共享研究成果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通过以上方面的措施才能在不增加环境污染或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发展经济的情况下,真正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对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的依赖;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天然气消费强度来抑制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使天然气这种有限储量的清洁能源得到充分的使用,提高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在环境改善和保护中担负起现阶段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童晓光.大力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比例的意义和可能性[J].天然气工业,2010(10)

2.刘小丽.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与特点[J].天然气工业,2010(7)

3.Kraft J., Kraft 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J].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1978,3

4.Masih A. M, Masih R.. Energy consumption, real income and temporal causality: results from a multi - country study based on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modeling techniques [J]. Energy Economics, 1996,18(3)

5.Glasure YU, Lee AR.. Cointegration,error-corre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DP and case of South Korea and Singapore [J].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1998, 20(1)

6.Asafu Adjaye J..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prices and economic growth: time series evidence from 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Energy Economics, 2000,22(6)

7.Ugur S, Ramazan 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 Causality relationship in G-7 countries and emerging markets [J]. Energy Economics,2003,25(1)

8.张晓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

9.史丹,张金隆.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8)

10.华贲.产业结构、能效及一次能源构成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分析[J].中外能源,2010(5)

11.徐晓春.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31)

12.张唯实.能源效率、产业结构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7)

13.闫笑非,杜秀芳.中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2)

14.魏子清,周德群,王群伟,岳江君.中国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相互作用的动态特征[J].资源科学,2009(7)

15.张军,陈诗一,Gay H.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经济研究,2009(7)

16.干春晖,郑若故.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的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2)

17.孙鹏,顾晓微,刘敬智,王青.中国能源消费的分解分析[J].资源科学,2005(5)

18.刘凤朝,潘雄峰,徐国泉.基于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研究[J].资源科学,2007(4)

作者简介:

朱学敏(1971-),男,河南内乡县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

第4篇: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范文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摘要]文章以中哈能源消费与经济关系为研究主线,探讨两国节能减排领域合作空间。运用回归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中哈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结果表明:煤炭对两国的经济贡献度最大,而后依次为石油和天然气,中哈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低效和不可持续日益凸显。据此,总结出两国能源合作共赢的新趋势和着力点在于跨地域节能合作和减排共促,以此为中哈能源合作开辟新领域,为今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能源领域的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增长;关联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

[基金项目]新疆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资助项目(XJEDU050114C04)。

[作者简介]刘明辉(1990-),女,四川内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一、引言

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领域的合作范围广,空间大,但在节能减排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优化方面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涉及到技术和方法手段方面的节能领域,将是进一步加深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合作的新领域,为此,本文对中哈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展开较深入的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哈国”)国家能源合作之节能减排领域的可能空间,为今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领域合作提供参考。

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战略物资。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而能源储量越来越少,能源短缺危机和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2011年3月5日中国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着重强调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强度,说明中国高度重视能源消费问题。同样哈国2012年颁布《节能法》以及“国家耗能清单”,资源大国也意识到能源消费、能源利用率问题。长期以来,中哈两国都以煤炭消费为主,中国煤炭消费比重保持在70%左右,哈国保持在55%左右,煤炭消费成为两国能源消费的主要类型,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问题早已成为能源领域研究的焦点。

关于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论也不尽相同。首先,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角度的研究,如早期学者Kraft,A.和Kraft,J.证明美国能源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1];Narayan和Smyth研究发现能源消费与实际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能源消费是实际GDP的原因[2];然而,Yu、Erol发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3][4];Yu研究证明美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5];但国内学者吴巧生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中国总体上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6]。其次,着重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角度研究,如栾贵勤提出用绝对能源消费系数研究中国、日本、美国、印度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从能源消费角度指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依赖于能源高消耗[7];而曾胜运用C-D模型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结果证明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8];吕钦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属于能源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9]。

基于以上的文献可知,大多学者着重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的结论不统一,结合国内外关于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的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对1992-2013年中哈能源消费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与GDP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回归分析。以此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为今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能源领域的合作提供参考。

二、中哈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统计分析

(一)总量分析

1992-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体上以煤炭消费为主(数据来源于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2014》),煤炭消费平均占总消费的69.9%,石油、天然气分别占总消费的20.8%、2.99%。从近几年来看,煤炭消费比重从1992年的78.9%下降到2013年的67.5%,石油消费比重也有所下降,天然气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有所上升,这表明我国高度重视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保护而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未改变煤炭消费为主体的能源消费格局。而哈国能源消费从1992-2013年总体上来看也以煤炭消费为主,煤炭消费平均占总消费的57.6%,石油、天然气消费分别占21.4%、17.3%,煤炭、天然气消费比重略微上升,石油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近年哈国已经推行了《节能法》、“国家耗能清单”、发展新能源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较之哈国,我国煤炭平均消费比重高于哈国的10%,而哈国石油平均消费比重略微高于我国,天然气平均消费比重高于我国的14%。总体来说,两国的能源消费结构都低效及不可持续。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对于我国来说,煤炭消费总量与我国GDP总量趋势图最为接近,其次是石油,说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贡献最大;而对于哈国来说,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趋势大体一致,GDP增长速度较快,说明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共同推动经济增长。

(二)增量分析

自1992年以来,我国GDP迅速增长,能源消费也同步不断增加。GDP总量从1992年的4227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92403亿美元,增长接近22倍,同时,能源消费量也不断上升,从1992年的741.9百万吨标准油到2013年的2852.4百万吨标准油,增长近3.9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在1992年消费分别为585.6、132.4、14.3百万吨标准油,而到2013年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分别为1925.3、507.4、145.5百万吨标准油,增长分别接近3.3倍、3.8倍、10.2倍。哈国自独立以来,经济发展较快,逐渐成为中亚经济的增长极和引擎。GDP总量从1992年的249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319亿美元,增长近9.4倍,但哈国的能源消费却有所下降,从1992年的74.1百万吨标准油下降到2013年的62百万吨标准油,下降近1.2倍,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从1992年的40、20.3、11.8百万吨标准油下降到2013年的36.1、13.8、10.3百万吨标准油。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中哈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变化情况。首先,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煤炭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变化趋势大体一致,1993-1997年间GDP增长变化幅度大于煤炭增长率,而1998-2000年煤炭增长率出现负增长,同时可以发现GDP增长率下滑,这与上文总量分析中的结论一致,说明我国属于煤炭推动型增长的国家。2003年煤炭消费增长率达到34%,同年GDP增长率9%,这与当时中国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后,采取扩张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有着必然联系。2003-2013年煤炭增长率逐年下降,这与近年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节能环保、低碳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石油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小,这是由于我国石油资源大量依靠进口,受供给能力的制约导致,与煤炭增长率类似,在2004年(除2010年)以来,石油增长率明显下滑。天然气增长率波动式变化,2007年天然气增长率达到顶峰,即26%,之后都保持在较高区间,一方面天然气价格较低,燃烧效率高,对煤炭等能源产品替代性强,同时,政府鼓励民间天然气的使用,再者,我国与俄罗斯、中亚等国家的天然气合作取得较大突破。然而,2009年经济危机对国际能源市场撼动较大,导致2009年天然气增长率跌幅较大。之后,天然气增长率跃升,2011年后又开始下降,这主要与我国天然气勘探、生产能力及我国国际合作进程相关。其次,从图4哈国的情况来看,GDP增长率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增长率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与我国相比,整体波动幅度大,较为明显的是在哈国建国初期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持续六年为负,经济发展乏力,这是由于哈国独立之初,经济体制不健全,国内不稳定,经济发展缓慢。总体上来看,哈国自2000年以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近年煤炭、石油增长率略微下降,天然气增长率小幅度上升,而在2009年明显看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都为负,这是由于2008年哈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之后都保持较好的增长幅度。而2013年煤炭增长率为负,这与哈国近年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实施节能减排,从能源产业转向非能源产业来发展经济分不开。

三、中哈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实证分析

(一)数据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1.ADF单位根检验。由于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会出现“伪回归”问题,所以为了验证三种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数据是否平稳,对中哈GDP增长率(GDPGR)、煤炭增长率(CGR)、石油增长率(OGR)、天然气增长率(GGR)数据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借助Eviews7.2软件检验结果如下。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哈GDPGR、CGR、OGR、GGR数据序列在一阶差分下都平稳,他们之间可进行下一步关系分析。

2.协整检验。协整检验可表示多个线性经济增长量的相互影响及自身演化的动态均衡关系,是空间结构与时间动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本文采用Johansen和Juselius提出的基于回归系数的多变量协整检验。综合考虑LR统计量、HQ信息原则、施瓦茨准则等进行选取,检验结果如表2。

对GDPGR、CGR、OGR、GGR做一阶差分,得到表2中的协整检验结果。“**”表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中哈两国的四个变量之间分别存在四个协整关系,可见中哈两国四个变量确实分别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则可对GDPGR、CGR、OGR、GGR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二)Granger因果检验

通过协整检验,表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是这种长期均衡关系究竟是能源消费引起的经济增长的变动,还是经济增长引起的能源消费的变化,还是他们之间互为因果,还需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根据LR、AIC、HQ、SC和FPE准则确定拟合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最佳滞后阶数为2,分别对中哈两国的统计数据进行检验,其结果如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能源消费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不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与韩智勇[10]等人研究发现1978-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一致。这表明在我国能源消费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又能反过来促进能源消费。二者的相互作用可理解为能源消费增加可带动钢铁、电力行业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电力等部门的需求,从而带动煤炭消费增加。

从表4可以看出,与我国情况类似,哈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能源消费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不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这表明哈国经济增长能够带动能源消费,反过来能源消费又促进经济增长。一方面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加大对能源产业相关部门的需求,而最为基础的则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增加,两者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三)相关关系分析

综合以上验证和分析,以GDPGR为因变量,CGR、OGR、GGR为自变量,把中哈两国数据序列回归,中国的回归方程如下:

GDPGR=0.1+0.53*CGR+0.17*OGR+0.09*GGR(1)

首先,从表5可知,R2值判断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因为选择的变量较少,解释程度不高,但F值以及D-W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和检验。通过模型分析,不仅得出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因果关系,且能看出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每增长1个单位,则GDP分别增加0.532079、0.172325、0.092532个单位,可见在我国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强,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次之。其次,从表6中可知,与我国回归模型情况类似,R2值判断模型拟合优度较好,F值以及D-W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和检验。从哈国的回归模型可知,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每增加1个单位,则GDP分别增加0.648564、0.148515、0.071005个单位,说明哈国能源消费中拉动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次之,与我国情况大体一致。哈国回归方程及回归结果如下所示。

回归方程:GDPGR=0.14+0.65*CGR+0.15*OGR+0.07*GGR(2)

(四)中哈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对比分析

综合以上对中哈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实证和统计分析可知,我国与哈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异同点。

1.共同之处:其一,两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且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其二,能源消费量与GDP总量趋势图中,两国能源消费中的煤炭消费与GDP总量趋势最为相似,可以得出煤炭消费与GDP增长关联性最为紧密;其三,从两国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图形可以看出1999年和2009年两国都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率都大幅度下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其四,两国的天然气增长率变化幅度最大,而煤炭消费增长率幅度较小,因为两国的煤炭资源丰富,消费稳定,而随着经济发展,两国对节能减排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视,所以对天然气消费量增加,变化幅度大。

2.不同点:其一,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增长速度快,且与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趋势相异,而哈国三种能源消费总量趋势图相似,且增长速度较慢;其二,据图3和图4,整体来看哈国波动幅度较大,且天然气波动幅度达86%,中国煤炭消费波动幅度最大,并达到53%;其三,从两国回归模型可知,哈国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而我国达到53%,一方面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对煤炭消费依赖性弱于哈国,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对石油、天然气消费依赖性强于哈国,这与如今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013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8%相吻合。

四、结论及启示

(一)结论

1.中哈两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存在比例关系,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石油消费为17%,天然气为9%,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属于煤炭推动型经济增长。而哈国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石油消费为15%,天然气消费为7%,与我国类似,哈国也属于煤炭推动经济增长类型,并且煤炭消费对哈国经济推动力强于我国。

2.从中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总量趋势图,明显得知中国GDP增速快于哈国,且中国煤炭消费紧随GDP增长趋势,煤炭对经济推动作用强,而哈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趋势大体一致,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3.通过对中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率比较发现,哈国的整体波动幅度大,说明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不稳定,相对而言,我国的波动较小,这与哈国经济发展起步晚,以及国内不稳定因素相关。在1999年和2009年两国经济增长与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受金融危机波及,都出现大幅度负增长,而中国经济恢复较快,在金融危机过后能够保持较平稳的经济增长,但哈国经济发展恢复较慢,并且增长不稳定。

4.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对两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这表明两国经济发展高耗能突出,坚持节能减排成为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当务之急,同时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两国经济发展应加大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跨地域节能减排将成为能源合作的新趋势。

(二)启示

基于上述对中哈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及比例关系分析,明显看出中哈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哈国煤炭消费比重过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所在比例过低,从而技术自主化、产业结构高级化、节能减排国际合作化是哈萨克斯坦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撑点和着力方向。同时,该国高度重视新能源开发和使用,包括2012年颁布的《节能法》以及发展新能源等诸多政策的提出,将对可再生能源研发和使用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本文的出发点在于哈国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共性。两国为世纪交好的邻邦,同为发展中大国,能源结构类似,经济互补性较强,发展问题凸显,经验借鉴可塑。我国早在1996年就开始重视节能工程,与哈萨克斯坦相比,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与“节能减排”实践较早,尤以“十二五”期间整改和转型力度最大,受限于国情国力,仍不能根除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的发展弊端,2013年煤炭消费比重占68.5%,始终未改变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同时,产业结构持续得到改善,技术进步不断取得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始终饱受革新,就目前来看,高耗能产业仍然居多,科技投入不足,“节能减排”仍需进一步推动。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与“节能减排”一脉相承。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同为能源消费和生产大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做好节能减排,可在利国利民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双赢,也是履行国际义务的应有举措,在这一问题上,中哈双方应该高度一致。中方与哈方应积极开展节能减排领域的技术合作,加深政治互信,实现由高层到地方的一致统一,开拓广阔的合作空间,共同实现两国的蓝天碧水。

1.政治方面。加强政府互信,建立多层次的对话和合作机制。中哈委员会定期召开的会议中,共同交流节能减排、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经验,从政府层面加强节能减排的意识;两国政府之间互相学习节能减排相关法律的制定和落实,借鉴并结合自身实际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两国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合作项目,改善两国以煤炭消费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两国的节能减排战略伙伴关系,为双方节能减排合作进行战略规划。同时,可在亚信峰会、欧亚能源论坛以及上合组织等已有机构呼吁更多国家关注“节能减排”新标准的评定。

2.经济方面。加强技术革新与交流,拓宽企业间的合作领域,适时调整节能减排新标准。企业是技术研发和技术信息流的载体,中油集团已与哈萨克斯坦企业合作多年,但两国的中小型能源相关企业合作较少,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企业间能源合作科技小组,研讨新技术、新能源,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尤其是在高耗能的工业中加强技术的投入;两国间建立能源产业对接模式,发挥各自优势,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由高耗能向低耗能转变,加快工业结构的合理优化,在两国工业领域中推广节能减排产业的合作;建立清洁发展机制的资金与技术的合作,并通过该机制推动节能项目,加强减排技术的研发合作。

3.文化方面,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在节能减排领域有着共同的责任,减少大气排放,发展新能源;通过两国间人才交流为主体,传播能源消费意识,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优化能源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节约能源资源优先,让节能减排意识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KraftJ,KraftA.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nergyandGDP[J].Energydevelopment,1978,(3):401-403.

[2]PKNARAYAN,RSMYTH.EnergyconsumptionandrealGDPinG7countries:Newevidencefrompanelco-integrationwithstructuralbreaks[J].EnergyEconomics,2008,(30):2331-2341.

[3]YuESH,HwangBK.TherelationshipbetweenEnergyandGDP:furtherresults[J].EnergyEconomics.1984,(6):168-190.

[4]ErolU,YuESH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lectricityandIncomeforIndustrializedCountries[J]JournalofElectricityandEmployment,1987,(13):113-122.

[5]YuESH,JinJC.co-integrationTestsofEnergyconsumptionIncomeandEmployment[J].ResourceandEnergy,1992,(14):259-266.

[6]]吴巧生,陈亮,张炎涛,成金华.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关系的再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06):27-40.

[7]栾贵勤,杨青,周雯瑜.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的国际对比分析[J].开发研究,2013,(01):74-78.

[8]曾胜.基于C-D模型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中国能源,2008,(11):42-45.

[9]吕钦.中国能源消费及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09):179-182.

第5篇: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范文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能源的持续紧张,低碳经济被提到了各国经济的发展日程上来,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环境,应采取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改变现有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思路。

一、低碳经济简介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都多种手段,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些高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实质其实就是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的问题,其核心方法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创新,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低碳经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当前碳密集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它主要通过降低碳排放,加强碳捕捉,碳存储降低人们能源消费中的碳强度,有效遏制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其次,实现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新能源,通过在经济发展中大量使用新能源,实现经济发展和碳消耗的脱钩,既能实现经济增长,又能实现碳排放的低增长、零增长或者负增长。最后低碳经济是面向个人的,因为碳平衡是全球性的碳平衡,只有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养成良好的低碳消费倾向,才能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当前在我国实施低碳经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我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等使得我国的碳排放量持续不断增长。据推测,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其次,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接近70%,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相比,我国的能源结构极不合理,按照当前能源结构和发展趋势趋势来看,我国的煤炭能源使用量在2020年仍将占到能源结构的60%以上。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分别相当于煤炭的80%和60%,因此,我国的能源消费呈现明显的高碳特征。另外,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转型阶段,第二产业仍是我国的主体产业,据统计中国的能源强度近年来,虽有所下降,但让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让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最后,由于我国低碳经济的起步相对较晚,有关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存在许多法律空白。目前,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给予了低碳经济以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在低碳经济上,可许多政策仍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各项财政政策尚处于变动之中,这种变动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创新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创新,首先应进行制度创新,笔者以为在制度创新中应做好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创新,财政政策创新和税制税种创新三个方面。第一,法律制度创新是将低碳经济上升到国家层面,建立健全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明确各项产业政策的目的,基于低碳企业的实际需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促进居民、企业、政府低碳意识的形成,以采取低碳行为。第二,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创新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建立健全低碳经济财政补贴或补助制度,引导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结构调整。2.要建立财政预算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为节能设立专项经费,并规定经费的增长额度和幅度。3.要完善政府的低碳采购制度,在政府采购政策中应优先采购清单中的低碳产品和节能产品。同时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认证标准、采购标准,每年动态调整采购清单和指南,加大强制性的购买规定。第三,对当前税制税种进行完善,对于一些不可再生能源征收较高的增值税,对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征收较低的增值税,对于使用清洁能源生产的无污染产品尽量少征税或者不征税,推动社会更多使用清洁能源。

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方法创新

(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能源使用效率是指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是一个国家内部能源消耗总量与国家GDP的比值,主要与国家的经济产业结构、能源种类以及能源效率具有较大关系。我国可以通过减少高能耗低效率的企业数量,调整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的碳排放量。例如,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关闭小火电、地炼企业,就是对国家的产业机构进行调整,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最根本的办法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例如,近年来钢铁行业采用大型先进焦炉、高炉气、转炉、电炉等设备,实现联合技术供电和发热,比传统的连铸连轧节能75%,大幅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其他高耗能行业有着相同的效果,在合成氨的生产中采用一些新技术之后,能够节能40%。可见,通过技术研究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对实现降低碳排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的进步都伴随着新能源的产生或者利用方式的巨大改变,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新能源,改变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扩大太阳能、风能和水能所占比重,降低目前煤在我国能源机构中的比例,由于风能和太阳能不产生温室气体,因此能够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当前大幅增加其他无碳能源仍不太现实,可以扩大天然气在我国能源中的比重,实现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向着低碳富氢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减少地下富碳能源的开发力度。

(三)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建设低碳技术体系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碳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推广,以及对低碳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他们对我国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低碳技术,而且需要将各种低碳技术应用到各种实际生活中去,以促使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

第6篇: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大气污染;成因;防治措施;唐山市

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部,现辖2市6县6区,4个开发区和曹妃甸工业区及汉沽管理区。陆域面积13472Km2,到2009年年末总人口733.90万人。2009年,唐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0亿元,唐山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个以能源、钢铁、建材、化工为主的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重化工业比重高达80%,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实现[1]。

本文根据唐山市2006~2010年间大气质量常规监测数据,分析了唐山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特征,并对其成因和防治对策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1 数据来源及处理

1.1 数据来源

唐山市共有大气环境监测点六个,分别是雷达站、物资局、供销社、陶瓷公司、十二中和小山,本文所用资料来源于这六个空气自动监测站2006~2010年的常规监测数据。

1.2 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计算,将六个监测点的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常规监测数据进行算术平均,分别得SO2、NO2、PM10的年平均和季平均浓度,并借助Excel作相关图表进行分析。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大气污染现状

2.1.1 大气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

表1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统计表(mg/m3)

2006-2010年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值监测结果见表1、图1。其中SO2年均值范围在0.057-0.082mg/m3之间,其中2006-2009年均超过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2],年均最高值出现在2006和2007年,最低值出现在2010年;NO2年均值范围在0.029-0.043mg/m3之间,2007年NO2年均值监测值最高,五年间年均值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2008-2010年均优于国家一级标准;PM10年均值在0.082-0.100mg/m3之间,均达到国家大气环境二级标准,其中2006年为最高,为0.100mg/m3。五年间SO2、NO2、PM10浓度均有所降低,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呈逐步好转趋势。

2.1.2 大气污染物浓度季度变化

2.1.2.1 二氧化硫

表2二氧化硫浓度统计表(mg/m3)

图2 唐山市近五年SO2浓度季度变化 图3 唐山市近五年采暖期与非采暖期SO2浓度变化

一年中,一、四季度日均值明显高于二、三季度,以一季度污染最为严重,三季度污染最轻。季均值最高为2007年一季度,日均值超标率最高达到了33.3%。见表2、图2。

五年间SO2采暖期浓度均高出非采暖期1倍以上,采暖期浓度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见表2,图3。

2.1.2.2 二氧化氮

表3二氧化氮浓度统计表(mg/m3)

图4 唐山市近五年NO2浓度季度变化 图5 唐山市近五年采暖期与非采暖期NO2浓度变化

一年中,一季度日均值明显高于其它三个季度,三季度污染最轻,采暖期日均值略高于非采暖期。见表3、图4、图5。

2.1.2.3 可吸入颗粒物

表3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统计表(mg/m3)

图6 唐山市近五年PM10浓度季度变化图7 唐山市近五年采暖期与非采暖期PM10浓度变化

一年中,一季度PM10日均值明显高于其它三个季度,三季度污染最轻。五年间可吸入颗粒物采暖期浓度均高出非采暖期,见表3、图6、图7。

2.2 成因分析

2.2.1 气候因素分析

从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季度变化趋势看,唐山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季和春季受采暖期和风沙的影响污染物浓度较高,空气质量较差;而夏季和秋季因气象因素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浓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好。

2.2.2 环保工作分析

2.2.2.1 节能减排起到了关键作用

“十一五”期间,唐山市高度重视减排项目建设,不断加大环保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加强火电厂脱硫、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等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已建成燃煤机组脱硫设施26个(脱硫机组装机容量604万千瓦),已建成钢铁企业烧结机脱硫项目44个,全市累计完成二氧化硫减排项目454个,共削减二氧化硫24.37万吨。这些减排项目的完成,对唐山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2.2 市中心部分重点污染企业搬迁的作用

2008年初,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环保行动计划》以后,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要求,唐山市焦化厂、唐山市宏胜陶瓷有限公司、唐山华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二分公司、唐山市油脂储炼公司、唐山市政建设总公司沥青混凝土施工公司、唐山启新水泥有限公司、唐山市啤酒厂、唐山陶瓷集团唐山陶瓷厂、陶瓷集团唐山德顺隆陶瓷厂、唐山冀东氯碱有限公司等十家重点污染源企业被列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环保行动计划》,这十家搬迁企业在2010年底之前已经全部完成搬迁任务。在完成规定搬迁任务的同时,唐山市又搬迁了市区内其他重污染企业14家。

2.2.2.3 达标建设全面提升了企业污染防治水平

“十一五”期间,唐山市针对占全市排污总量80%以上的钢铁、焦化、电力、水泥、造纸、陶瓷、化工等七个重点污染行业的649家企业,开展了达标企业建设,制定了钢铁、焦化、电力、水泥等七大行业污染治理技术规范,要求企业从污染防治设施配备、清洁生产等方面加强环境建设。五年间,共投入治理资金80多亿元,完成200万元以上治理项目1200多个,有力提升了钢铁、焦化、水泥等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水平和企业日常环境管理水平。

2.3 存在问题

2.3.1 城区供热燃煤锅炉问题

虽然截止到2010年底,唐山市对已有的48台4吨及以下燃煤锅炉进行了取缔(入网)或改燃清洁能源,使城区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分散的燃煤锅炉全部取缔关停。但在市区内,开滦矿务局所属的各个小区、祥荣里、祥富里、祥瑞里、祥丰里、蓝天楼、蓝天家园等小区冬季取暖仍是靠10吨燃煤锅炉集中供热,这些燃煤锅炉已成为影响唐山市冬季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的首要因素。

2.3.2 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

近几年来,唐山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2006年为91.37万辆,2007年为98.13万辆,2008年突破100万达到106.11万辆,2009年为119.69万辆,2010年为133.1万辆[3]。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机动车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为7.57万吨,占到全市氮氧化物排放量的24.57%,机动车尾气带来的污染正在逐渐加大。

2.3.3 高耗能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

唐山市的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整体呈现排放量减少趋势。但唐山市作为全国和华北地区的重化工和原材料基地,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工业污染较为突出的时期,在当前与将来处于一个相当长的工业转型期。尽管大气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但是随着电力行业、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燃料消耗量增长较快,致使燃烧废气排放量大幅增加,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污染负荷呈上升趋势。

3 对策建议

3.1 尽快将市区内所有居民小区的集中供热纳入电厂的供热管网当中去,拆除市区内的所有小吨位燃煤锅炉,从而彻底解决冬季取暖燃煤锅炉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2 一是鼓励使用环保车型和清洁燃料汽车,加强日常维护。减少机动车污染要督促广大机动车的用户购置和使用环保达标的车型和清洁燃料汽车,并加强机动车的日常维护保养,使机动车的发动机经常处于良好的燃烧状态,从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公交公司更新现有燃油公交车为燃气或锂离子动力电动客车。

二是从燃料质量入手,控制污染排放。从源头控制机动车污染,加油站要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汽柴油。使用清洁燃油和燃油添加剂,安装柴油过滤器和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三是严格立法,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我国已经颁布了十几项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及规定,要求拥有机动车的单位及个人必须接受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和维护。对排放超标车辆依法进行惩罚,并强制限期进行治理。

3.3 取缔落后工艺和装置,积极采用冶金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对钢铁企业中至今仍存在着的落后的生产设备,应在工艺和设备更新过程中逐步淘汰。积极采用高炉喷煤、干熄焦、连铸取代模铸、热装热送、连铸连扎、淘汰平炉建设转炉等新工艺,以及烧结机铺底料、烧结矿冷返矿配料、焦炉的无烟装煤等技术,从生产流程中彻底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采用新型脱硫技术进行脱硫,逐步开展钢铁企业烧结机脱硫工程。

3.4 禁止在城市和近郊新建扩建燃煤电厂(热电联产除外),优先发展新能源发电和大容量低耗能等火电机组,抑制或取缔小火电,不再优惠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加强对电力企业环保监督检查和排污收费管理,并提高发电企业的环保违法成本。适当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

3.5 调整能源结构,进行清洁能源的替代。应逐步减少原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对重点工业区和重点企业的燃煤锅炉推广使用型煤、清洁煤或低硫低灰分煤种;有条件的实施清洁能源的改造,扩大清洁能源如液化气、城市煤气、电能、太阳能、天然气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支持对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大力发展太阳能利用,扩大太阳能在居民生活、企事业单位中的使用。

3.6 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加大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和引进力度,形成以天然气、石油、电力为主的优质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由以煤炭为主向多元化方向转变,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大幅度降低重点用能部门的能耗,能源总消费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逐步降低增速。加快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能耗。

参考文献

[1] 唐山市统计年鉴,2009年.

[2]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第7篇: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统筹发展 转型发展 现状 存在问题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20-0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转型不断加快、利益调整难度加大、社会矛盾多频发,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为繁重,潜在挑战和困难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的理念,其中,协调发展是推进发展的基本方法。统筹发展就是要按照协调发展的理念要求,立足当前山西实际,着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当前,重点要统筹工业新型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从而汇聚起统筹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富民强省目标的实现。

一、山西统筹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山西在转型发展中,高度重视统筹发展,为加快推进统筹发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全省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山西统筹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统筹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随着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全面铺开、梯次推进,山西全省在产业转型、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生态修复等方面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省统筹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产业转型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2014年山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1%,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的比重差距由上年的10.3个百分点缩小为5.6个百分点。全年山西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山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7.3%,比上年降低2.2个百分点;非传统产业(除煤炭、炼焦、冶金、电力工业外)比重为22.7%,提高2.2个百分点。2014年山西固定资产投资中,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6.2∶43.3∶50.5转变为7.4∶41.8∶50.8,第一、三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上升1.2个、0.3个百分点。

鹇孕孕滦瞬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总量迅速攀升,随着一批重大转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和投产见效,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链初步形成。全省各个地区围绕自身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核心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或产业基地。

2.城乡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近年来,山西“一核一圈三群”城镇框架体系加快构建,太原晋中道路设施和公共服务对接进展明显,同城化不断提速;离柳中、孝汾平介灵等城镇族群发展步伐加快,大太原都市圈节点逐步形成。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群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各中心城市、大县城、中心镇扩容提质加快,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明显增强,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

企业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取得新进展。到2014年底,全省贫困地区开工建设项目达到233个,涉及总投资799.23亿元。在组织开展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回头看、坚持办好农村“五件实事”基础上,2014年起山西将在七年时间内筹资1000亿元,启动实施以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和宜居示范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坚持不懈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3.民生改善亮点频现。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14年山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9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9元,增长10.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3(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比上年缩小0.07。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1.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7.7万人。

2014年山西全省财政支出的八成以上和全部增量均用于民生改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公办标准化幼儿园的新改扩建顺利推进,农村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进一步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铺开,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广泛开展;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也在全省得到推广。全省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省级重点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全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制定实施了促进就业创业的46条措施,实行提供财政补助、实训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七补一贷”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通过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4.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以来,山西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出台加快推进工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和《山西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实施650项节能改造项目。强力推进减排治污,实施全省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提速工程,全省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21.6万辆,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16.9%。加大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治理,2014年完成营造林462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6.8万亩。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山西统筹发展的深入推进,全省“四化”统筹、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总体来看,山西统筹发展取得的成就依然是初步的、局部的和阶段性的,全省统筹发展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1.“四化”发展不协调、不同步。一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没有充分融合。山西工业产业结构以能源原材料等传统工业产业为主,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度不高,工业中体现不出第三次革命和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革命的要素。企业未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进行加工生产,缺乏对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创新的认识,缺乏支撑两化融合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工业化发展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薄弱。山西的城镇化发展是资源型工业支撑的城镇化,尚未实现“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城镇化。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在山西省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中城市与工矿区割裂,小城镇发展缺位。大量工矿区分布于城市之外,与所在区域经济联系不紧密,服务功能不完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难以形成对城镇化的有效带动。

三是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山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待提升、农业生产也尚未完全实现机械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山庄窝铺多,居住分散,采煤沉陷区较大,地质灾害严重,农民安居环境较差。

2.城乡发展不均衡。当前,山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加大,利益失衡问题亟待进一步化解。收入分配不合理,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利益失衡问题阻碍了山西城乡统筹发展进程。近年来山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全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从2000年的2818.5元提高到2014年的15260元,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虽有波动,但总体上也处于上升趋势,2000年山西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为2.48,2014年达到2.73。“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贫困问题亟待解决,全省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3.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一是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山西作为全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环保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形成了今天“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平衡状态。二是总体上看,山西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依然建立在传统的一元化社会管理模式基础上,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社会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管理多元主体互动性不强、社会管理手段较为单一,全省社会治理能力尚有待提升。

4.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和煤炭生产基地,山西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污染代价。山西作为全国煤炭资源产量最大、外运最多的省份,相当一部分煤矿长期采用粗放型、掠夺型开采方式,对煤炭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加大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2013年,山西的生态足迹、碳足迹和单位国土面积污染负荷都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目前仍有3000万亩左右的宜林荒山尚未绿化,生态弱省、林业小省的现状仍未改变,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山西推进统筹发展的实施路径

统筹发展,首先需要着眼于发展,只有发展,才有能力和条件兼顾各方利益。统筹发展,还要处理好“点”与“面”的辩证关系,既要整体推进,也要重点突破。结合国情、省情,山西进一步推进统筹发展的实施路径可以概括为“四轮共进、统筹协调”的发展模式。“四轮”是指“四化”同步、城乡融合、经济社会共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山西全省推进统筹发展的着力点。

1.以“四化”同步为主导推动统筹发展。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四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四化同步”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的集中求解。“四化”同步发展中,工业化是核心环节,城镇化是关键载体,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信息化是有力引领。城镇化创造需求,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创造供给,信息化创造服务,“四化”统筹协调推进,充分发挥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效能,可以促进工业价值链的拓展与升级、可以使城镇化得到应有的产业支撑、可以有效破解二元结构,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短期任务的完成,更有利于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长远目标的实现。

2.以城乡融合为载体推动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对城乡关系的重大调整,是进一步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化解城乡之间矛盾的有力手段,是推动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加快转变城乡分割的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城乡规划、城乡要素交换、城乡资源配置、城乡社会管理、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公共服务“六个统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实现城乡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为统筹发展提供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和l展延伸区域。一是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扩大统筹面,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向农村尤其是向郊县延伸。二是加快资金、技术、项目、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由城市向乡村的转移,构建“以城带乡、以城促农”的统筹发展路径,形成城市与农村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三是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从体制、规划、政策上打破城乡分割,协调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大县城和小城镇,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和有效利用,提升城镇承载力和辐射力。四是加快突进农村改革,探索农业经营新方式,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加快农村脱贫致富。

3.以经济社会共进为基础推动统筹发展。要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要抓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建设的一些薄弱环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完善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从而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使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

4.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支撑推动统筹发展。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再造山西宜人环境;要以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减量化和再利用;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良好制度保障。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的发展模式,为人与自然和谐统筹提供优美的环境支持。

三、对策建议

当前,山西必须进一步创新理念,牢固树立“统筹”思想,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注重发展的耦合性、协同性、系统性,扎实提速统筹发展。

(一)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新型化为主导,把城镇化作为关键载体,把农业现代化作为重要基础,把信息化作为引领,实现“四化”同步。

1.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发展。一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煤炭、传统煤化工、电力等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整合提升煤炭产业,形成以大型现代化矿井为主导,以无烟煤洁净利用和高效开发为方向,以煤转化下游产业为支撑的新型煤炭产业体系;培育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现代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形成以煤制油、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产业为主体,具有规模化、园区化、低碳化发展特征的现代新型煤化工产业体系;整合提升电力产业,建设国际领先的高端、多元、智能型电力生产基地,形成以技术先进的清洁高效燃煤发电为主体,以煤层气、煤矸石发电等为支撑,与智能电网建设相协调的电力产业体系。二是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在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分别选择一定数量的骨干企业,整合政府科技、产业计划倾斜安排一批攻关项目、试点示范项目和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在重点领域核心产品开发生产上率先实现突破。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化和示范工程专项,启动建设一批对行业整体水平提升、产业链完善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重大项目,特别是要组织推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2.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发展。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点加强城市道路交通、供水、燃气、集中供热、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配套管网等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城镇化发展与城镇承载能力相适应。二是把“大县城”战略与扩权强县结合起来,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完善功能、塑造特色为基本路径,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形成县城经济发展核心。

3.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是强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综合水利体系,重点抓好水库除险加固、灌渠建设等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农业生产用水。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抓好农机具推广,提高机械耕、播、收农机化水平。二是兴科技,推进农业科学跨越。要把科技兴农放在农业工作首位。要加强农技体系建设,依托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和乡镇基层农技体系建设项目,完善县、乡两级农技推广网络,健全农技推广体系,以开展科技入户为载体,采取科技培训、示范、宣传、技术承包、办科技联系点等形式,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4.加快信息化发展。一是构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体系规范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通用方法,完善支撑信息化和深度融合的相关标准。二是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解决各主体在信息化过程中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信息咨询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三是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创新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提高工业生产系统的集成水平,加快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四是加强互联网与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互动,扩大物联网、互联网在工业化中的应用,促进工业全产业链、价值链的信息融合,加快工业生产向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

(二)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1.积极扩大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坚持对农民多予、少取方针,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解决农民就业难、增收难和劳有所得的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坚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注重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推进城乡均衡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解决农民上学难、上学贵和学有所教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3.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制度在筹资水平、财政补助、报销比例、服务管理等方面实现一体化;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楣共产品向人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4.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山西推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一方面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另一方面要着力推动省域范围内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努力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深入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落实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为城乡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2.大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完善资源开发、征地拆迁补偿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充分挖掘农牧业增收潜力,引导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牧民增收门路和渠道,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3.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一是从源头着手,加强源头治理。加强源头治理,从根本上讲是要着重构建源头治理体系,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使“关口前移”。要注重源头预防。首先要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尤其是面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时要从关键环节着手,如在政策制定、项目审定等方面提前进行风险预估和积极应对;要注重源头排查,搭建并完善矛盾纠纷信息网络,以确保对各类社会纠纷能够及时处置;要注重源头化解。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主导作用,明确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健全完善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二是从动态着手,加强协调机制建设。要在抓好源头治理的基础上,构建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要加快建立完整的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形式多样的诉求表达渠道,让群众能够通畅表达自己的问题和困难,以便能够及时解决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稳定性;要加快建立完善的治安防控体系。要建立覆盖全部街道、辖区、社区以及网络虚拟社会的防控安全体系;要加快建立完善的矛盾纠纷预警机制。针对所在地区社会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各级政府要进行常态化的分析、走访、排查,建立动态模式下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

(四)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自然生态保护,推进生态经济提速,生态环境提质,生态文化提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快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全过程控制。以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为依据,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先导功能和倒逼作用,用环评制度和环境标准促使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玻璃、有色金属、焦炭等行业为重点淘汰落后产能。建立新建项目审批与淘汰落后产能、污染减排相结合的机制,实施“等量淘汰(置换)”或“减量淘汰(置换)”。加快推进开发区、工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和矿山、水电、火电、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规划环评。推动产业入园进区,实行污染集中处理。对没有环境容量的区域或未完成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和污染治理任务的区域(行业、企业),实施禁(限)批。推动提高资源节约水平,鼓励资源综合利用,逐步推行和实施单位增加值或产品污染物产生量评价制度,逐步降低污染物产生强度。

2.积极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垃圾综合利用和沼气利用等技术成熟、经济性较好的可再生能源。加快提升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累计装机容量和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沼气池建设,积极推广秸秆气化燃料。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加快城市天然气利用,增加天然气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落实重点行业节能政策及措施,坚决淘汰高碳产业的落后产能,坚决防止产能过剩行业生产能力扩张和重复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和企业规模扩大、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单位增加值能耗。完善和强化节能管理,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管理和考核,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问责制。

3.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深入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生态保护战略,对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实施强制性保护,切实加强对水、土、森林、草地、河流、矿产等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积极开展矿区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大力推广绿色清洁开采技术,积极采取煤矸分流措施,从生产源头减少矸石割出量。加大井下治理力度,利用粉煤灰井下覆岩离层注浆及井下煤矸石处理技术,缓解地表塌陷。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广“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的做法,加快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和绿色矿山创建工程,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及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实施矿区荒漠化治理、土地复垦等工程,重建矿山生态。

⒖嘉南祝

[1] 厉以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意义深远[J].中国经贸导刊,2004(3)

[2] 毕世杰.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孙君,王佛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5] 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 山西统计年鉴(2005-2014年)

[7]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14年)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山西太原 030006)

第8篇: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范文

一、宏观调控取得的积极成效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政府推出了“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一整套政策组合扭转了经济从偏热状态向过热状态进一步加速的可能走势,2005年国民经济在高位平台上稳定增长。经济总量矛盾缓解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也得到改善,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

1、农民增收缩小了城乡消费市场增速差距,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冷热不均现象有所改观

2005年中央继续加强支持“三农”的政策力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形势得以延续。2005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86元,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实际增长5%以上。农民收入增幅的提高,促进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活跃,使我国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城乡市场全面走旺的局面。今年1-9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0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城乡市场零售额分别增长14%和11%,增幅差距由去年同期的5.1个百分点缩小到3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品市场销售趋旺,使前几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一热一冷的局面有所改观,1-8月份城镇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4%,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的差距同比缩小了3个百分点。

2、轻重工业的增长更加协调,煤电油运瓶颈压力有所减缓

2003-2004年,我国一直呈现重工业增速明显快于轻工业的经济增长特征。2003年重工业增长18.6%,快于轻工业4个百分点;2004年重工业18.2%,快于轻工业3.5个百分点。2005年1-8月份出现了转折性变化,重工业增速从去年同期的18.6%下降到16.9%,增幅下降1.7个百分点。重工业快于轻工业的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3.2个百分点缩小为2个百分点,8月份当月缩小为0.7个百分点。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增速差开始缩小,表明经济开始朝着恢复均衡、稳定增长的方向变化。

在重工业增速回落的影响下,交通能源等“瓶颈”压力有所减缓。1-8月份发电量增长13.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能源生产总量增长10.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全社会货运量增长9.5%,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18.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

3、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今年以来,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加大了对房地产投资的调控力度。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11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4%,增幅同比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8920亿元,增长22.3%,比去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333亿元,比7月下降了61亿元,下降了4.38%。

从产业看,农业投资得到加强,工业投资增速放缓,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基本保持稳定。第一产业投资396亿元,同比增长20%,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7330亿元,增长35.2%,比去年同期下降6.5个百分点。从行业看,煤电油运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投资增速加快,钢铁、铁合金等产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546亿元,在去年同期增长63.1%的基础上同比又增长81.9%,增速提高18.8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770亿元,增长25.6%,增速提高10.6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504亿元,增长39.2%,增速提高43.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492亿元,增长25.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0.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757亿元,增长16.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5.3个百分点。

4、就业形势逐步好转,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弱

今年以来,经济增长保持高位运行,消费品市场活跃,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带动了就业形势的好转。1-8月新增城镇就业73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82%。预计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2%,低于4.5%的调控目标。

在经济增长保持较快速度的情况下,2005年出现了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物价指数先于经济增长率回落的局面。由于粮食价格的稳定和工业品供过于求局面的加剧,居民消费价格小幅走低。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升2.1%,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5%,涨幅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今年对房地产价格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后,房价上涨幅度在下半年开始放缓。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月上涨6.3%,上涨幅度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经济快速增长、价格基本稳定、就业形势好转的组合表明经济形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综合分析,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4%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11%,第三产业增长9.3%。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3%,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名义增长率回落0.5个百分点,实际增幅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回落1.9个百分点;外贸呈现出口增速明显快于进口增速的格局,预计出口总额增长29%,进口总额增长19%,全年贸易顺差接近1000亿美元,贸易顺差比上年扩大650亿美元。(具体指标预测见附表1)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国民经济转入稳定增长阶段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周期性自发波动、国内扩张性冲动惯性、国际市场变化等多种力量交互作用,经济运行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局面,既有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增多、工业生产增速居高不下的趋热迹象,也有企业利润下滑、物价连续走低的趋冷讯息。我们认为,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中,以下三个方面是经济运行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惯性冲动依然强烈,产能过剩的行业明显增多

固定资产投资是当期的需求,下期的供给。前几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必然逐步形成巨大的新增生产能力。今年以来,产能过剩的压力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水泥、电解铝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已经显现,电解铝行业125户生产企业中已经有39户停产,55户净亏损。全国约有4400多个水泥企业,已经有1900多个企业处于亏损和微利局面,水泥行业上半年实现利润下降77%。我国今年钢产量将突破3亿吨,达到3.32亿吨,比上年增加5900万吨左右,产大于需已成必然。汽车、平板玻璃、化纤甚至包括电力等行业也隐含着这种风险。

虽然今年中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力度不减,但各地加大投资、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冲动依然十分强烈。特别是6-8月份,新开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明显增多。1-8月份新开工项目11.4万个,同比增加19808个,增速由去年同期的7.4%提高为21.1%;其中,6月份新开工2.4万个,7月份1.4万个,8月份1.9万个。投资在建规模偏大,新开工项目增多,电力、煤炭等部分行业无序建设现象突出,这将造成未来数年产能过剩更大的压力,引发价格下跌、利润缩小、银行不良贷款增多等一系列问题。

2、贸易顺差连创新高,外需比重过大隐含经济波动风险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出现进口增速明显放缓而出口依然保持强劲增势的新局面。1-8月我国出口4756.7亿美元,增长32%;进口4154.4亿美元,增长14.9%,贸易顺差高达602.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逆差10亿美元左右。今年前8个月形成6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超过去年全年的净出口增量,既有正常的合理的因素,也有一些特殊的不正常因素。

从正常合理的因素分析,一是近年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规模较大,形成巨大的加工贸易生产能力,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50%。贸易顺差中,加工贸易创造的顺差占总顺差的62.1%。二是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国内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从加速增长转入稳定增长,再加上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使国内对投资品的进口需求减弱,一般贸易进口增速明显回落。1-8月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5.3%,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口增长9.2%,比上年同期下降28.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实现顺差22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一般贸易为逆差148亿美元。三是前几年我国时处入世之初,每年关税水平调整幅度较大,企业为了享受关税下调的好处,下半年少进口,集中在年初大量进口,因而造成我国年初出现贸易逆差,下半年恢复顺差的现象。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今年年初关税下调幅度比前几年缩小,年初集中进口的现象基本消失,因而年初便出现贸易顺差。

从特殊的不正常的因素看,今年以来,国内出口企业普遍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可能对我国产品实行贸易设限政策的预期。在这两种预期的作用下,企业普遍想方设法早出口、快出口,尽量抢在国外采取贸易设限措施之前多出口,抢在人民币升值之前多出口。为抢在欧美封关前出口,6、7两个月纺织企业纷纷加班加点赶定单,压价抢关出口。同样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使许多企业尽量少进口、晚进口,以避免汇率损失。

经初步测算,预计今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5%,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大超过往年的正常水平。我国经济增长过份依赖外需隐含着巨大的经济波动风险。同时,巨额贸易顺差带动外汇储备额的超常规增长,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成为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3、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对我国经济持续平衡发展的压力逐步增大

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在大幅上涨两年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编制的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指数显示,8月份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水平在7月份小幅回升后继续提高,主要反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现货价格水平的中价国际A指数比上月上升2.13%,比去年同期上升15.33%;反映期货价格水平变化的中价国际B指数比上月上升4.82%,比去年同期上升28.61%。

虽然我国对成品油价格和电价等资源类产品价格采取了适当的控制措施,国际油价和国内煤炭价格对国内各行业的成本推动压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但1-8月,我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还是在去年同期上涨10.4%的基础上又同比上涨9.5%,由于我国大多数工业品处于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上游成本只有小部分可能通过工业品出厂价上涨转嫁出去,主要消化渠道是压缩企业利润。今年以来,我国多数加工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明显下降。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6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增幅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373亿元,同比增长53.1%,增幅同比上升44.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下降35.4%,化纤行业利润下降34.3%,建材行业利润下降14.8%,电子通信行业利润下降6.5%。

国际油价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和高位运行,有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滞胀”的负面影响。初步预计,2005年国际油价平均为每桶55-60美元左右,同比上涨35%-45%,根据模型测算,如果国际油价上涨完全传导到国内,将导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减缓0.5-0.7个百分点,国内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8-1.2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3.2-4个百分点。输入型“滞胀”压力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不利影响必须高度重视。

三、2006年经济形势展望和多方案比较测算

1、国内外环境分析

从国际环境看,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与2005年大体持平,世界贸易增长率略高于2005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在保持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的制约因素。首先,如果美联储在2006年继续执行其既定的稳步调高利率的政策,将不仅对国内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会影响其它地区的利率政策,世界各国经济都将受到影响。其次,油价居高不下,给世界经济带了不利影响,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冲击更大。2006年,全球经济持续增长造成对石油的需求继续旺盛,会使石油价格维持高位。总体上看,我国2006年经济增长的国际环境仍然较好,但高油价和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从国内环境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个领域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特别是金融体制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保证了信贷和土地的调控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全国各地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随着前几年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陆续投产,国内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更加宽松,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得到改善。但部分加工工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明显加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小幅升值对各行业的影响需要逐步消化,国际石油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高涨对部分行业的成本推动难以通过市场价格上涨得以解决,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从国际环境、国内体制政策环境和供给条件看,2006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特别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等国内需求的中周期增长因素趋势不变,为我国2006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需求变化趋势

(1)固定资产投资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平稳回落。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快速增长中平稳回落的态势。2005年1-8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9975亿元,同比增长28.4%,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占施工项目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7.3%提高为64.3%。从2005年新开工项目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惯性较强;加之,“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将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之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平稳回落态势,一是中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力度不减,特别是对土地的控制仍然较严,近期对部分地方出现的“以租代征”的错误做法叫停,各地在逐步消化了前几年过快征用的农地后,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约束在明年将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二是今年以来银行中长期贷款增幅逐步下降,8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7.69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同比低8.1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速放慢将影响明年的投资增速,特别是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三是加工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明年将更加突出,部分行业产品成本上升、价格下降使利润空间明显压缩,必然降低企业投资意愿,约束部分行业的投资扩张。四是今年以来,随着贸易摩擦加剧和国内产能过剩压力加大,部分行业外商向我国的产业转移放慢,1-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79.93亿美元,同比下降3.02%。多年少见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下降对明年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消费品市场稳中偏旺。2006年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首先,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由于国家支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粮食保护价政策有利于农业再现增产增收的局面。2005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6%左右,农民收入连续两年呈现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

其次,城市居民收入继续有较大增加,中等收入阶层消费成为城市商业市场主要推动力量。2005年部分地方政府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失业人员补贴等政策措施。2006年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到提高1500元,将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在收入政策上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公务员工资结构调整将提高公职人员收入水平,并将带动城市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挖掘他们发展型消费的潜力。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助于扩大即期消费。国家财政支出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出台了较为严厉的制止教育高收费、乱收费的措施,部分城市推出中小学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有关部门对医院收费加强监督,医疗统筹面继续扩大。国家财政将住房改革的货币补贴落到实处,对住房不达标和无房人员进行货币补贴等等。随着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人性化设计,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

2006年消费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高油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汽车和住房消费难以重现旺市。二是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

(3)进出口增速差距有望缩小。2006年,我国外贸发展的有利因素是: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尚好,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出口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受国内需求降温影响,投资形成的加工生产能力使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迫使企业努力扩大出口。此外,随着结构性投资过热的逐步缓解,能源、基础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总体短缺的格局将带动进口增长逐步回升。加入世贸组织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不利因素主要是:① 2005年1000亿美元左右的顺差规模将成为我国外贸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无论国际、国内都将采取措施施加影响。②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及人民币升值将成为影响2006年进出口的重要因素。③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国内市场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环保压力的增大、贸易摩擦的急剧增多、出口退税地方分担压力、抑制“高能耗产品”出口的最新措施等问题都将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抑制作用。

3、2006年不同政策和环境组合下经济增长的三种可能前景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特别是充分考虑“十一五”规划实施第一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政策需要,我们测算了2006年不同环境和政策力度下国民经济高、中、低三个不同增长前景(详见附表2)

(1)中方案。世界经济继续维持平稳增长格局,石油价格保持在2005年全年均价水平(每桶55美元左右)而不出现大幅上涨,国内外没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2006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减至600亿元,财政预算内建设投资比2005年增加2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继续下降,财政支出向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方向倾斜。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微调,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分别达到16%和15%,新增贷款规模3万亿元。在上述条件下,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8.8%,增长幅度比2005年回落0.6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连续五年保持在8%-10%的潜在增长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在经过连续两年较快增长后,增速将从2004年的6.3%和2005年的5%回落到4.5%左右。第二产业受投资增速回落影响,重工业和建筑业增速有所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16.7%和2005年的16.2%减速为15.5%左右,第二产业增速也由2004年的11.1%和2005年的11%减速为10.5%。第三产业受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和国家扩大消费政策影响,预计增长9.2%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

基于投资周期和增长惯性的考虑,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名义增长率达到20%左右(实际增长率约16%左右),比2005年降低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预计达到13%左右,与2004年大体持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考虑到2005年基数因素的影响,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将呈现均衡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出口将增长20%左右,进口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约1170亿美元,新增贸易顺差由2005年的650亿美元减少为200亿美元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左右。

这一方案的特点是兼顾经济运行中趋热与趋冷两方面因素,既引导投资平稳回落,又通过财政政策的支出结构调整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条件,稳步调整外贸进出口增速避免外需剧烈波动,可以较好地保持经济景气的持续性,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提供较为宽松的景气环境。

(2)高方案:GDP增长9.3%。高方案与中方案相比,要求世界经济形势好于2005年,石油价格水平有所下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建设国债保持800亿元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维持在17%左右。在上述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然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达到23%,投资对经济增长仍然保持较大的贡献率。由于经济景气度较高,收入增加较快和消费者预期改善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到13.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达到3.2%。出口增长21%,经济高增长使资源性产品进口的需求大幅上升,进口增幅达22%,虽然进口增速快于出口,但对外贸易顺差仍然达到1111亿美元。

这一方案的特点是经济景气在高位继续上升,投资需求带动消费需求进一步回暖,就业压力减轻,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偏松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多数经济资源得到较充分利用的同时,能源、交通等瓶颈约束进一步加剧,并增大下一阶段产能过剩压力。

(3)低方案:GDP增长8.3%。低方案与中方案相比,国际上突发事件使国际油价再次冲高,年均价超过2005年全年均价水平,受石油价格过高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贸易增速也小幅回落,国际环境趋紧。国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紧缩力度有所加大,建设国债减少到300亿元,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回落到1998-2002年平均增长15%的水平以下。在上述条件下,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比2004年下降1.1个百分点。投资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名义增长15%左右,增幅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2.5%,比上年小幅回落;由于国内景气下滑,企业被迫扩大出口,进口增幅下降,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8%和16%,贸易顺差高达1200亿美元以上。由于经济景气有所回落,煤电油运紧张状况明显缓解,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左右。

这一方案的特点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煤电油运的约束条件下趋向平衡,投资降温有利于改善投资增长质量,有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但经济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就业压力更加突出。

综合看,我们倾向于争取实施中方案,这是在现有资源和体制条件下,主要依靠扩大国内需求,积极利用国际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延展经济扩张期,并兼顾宏观调控四大目标的方案,实施起来政策难度和风险较小。

五、2006年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双稳健”基调

2006年是实现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平稳发展的关键之年。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保持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的独特功能。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上更加注重预调和适时微调,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一方面建立遏制体制性投资膨胀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增加政府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充分发挥城乡消费增长潜能。

1、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财政支出

2006年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财政政策应相应增加政策支持力度。

首先,继续加大支持“三农”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一是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二是进一步完善支农资金机制,提高支农效率和效益。三是采取切实措施稳定农资和粮食市场价格,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四是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改革试点。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减轻农民在教育医疗方面的负担两个途径,增强农村购买力,保持农村消费品市场活跃兴旺的局面。

其次, 发挥财政的收入再分配功能,调节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增长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内生增长潜力和质量。要发挥财政作为收入再分配手段的功能,一是在总量上适当减轻居民的负担,加大对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的财政投入,减轻居民教育、医疗方面的过重负担。二是适当提高公职人员收入水平,适当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及社会保障的政策。

再次,保持合理建设国债规模,适度调控预算内投资规模。2006年,为了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解决社会公共产品资金不足问题,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可稳定在3000亿元左右,国家长期建设国债发行可以保持600亿元的规模,适当增加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同时,对国债项目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投向“十一五”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利于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城乡电网、农村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和环保设施项目、农村教育医疗基建项目等。

第四,要加快推进税制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立法工作,以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二是加快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及时总结东北地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将企业新增机器设备所含税款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的实施方案。三是继续研究消费税调整工作。降低一般护肤品、小排量汽车等商品消费税税率,适当扩大对高污染和高消费商品征收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四是研究征收资源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五是择机推出燃油税。

2、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时微调,适度放松信贷控制

2006年,货币政策仍应坚持“稳健”的基调,一方面要保持货币信贷投放对经济的支持力度,维护总量平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将持续稳中小幅攀升的走势,价格型工具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收缩效应。作为松紧搭配,数量型工具在总量上应适度宽松,以保证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要灵活采取公开市场操作来对冲外汇占款,努力保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总量适度、结构合理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基本稳定;通过信贷政策来引导商业银行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贷款需求,保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合理正常的资金需求,及时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继续加大对农村和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成长型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客观看待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变化,防止对房地产企业贷款“一刀切”现象,加大对普通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房的信贷支持力度。在不断健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达到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现反弹的同时,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目标。

在结构调控方面。要积极发挥“窗口指导”在优化信贷结构中的作用,配合产业政策,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对符合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鼓励自主创新,有利于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和项目要提供重点支持。对低水平、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和项目要严格控制贷款供应,促进优胜劣汰。

2006年,要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对改制成熟的银行可以考虑优先上市。要在社会资金总体充裕,银行间接融资出现萎缩的情况下,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发展以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为重点的金融市场,以满足企业无法通过银行贷款满足的资金需求。

3、根据我国CPI、PPI走势和各行业承受能力,逐步理顺资源类和公共事业类价格

要充分利用当前价格水平较低的有利时机,逐步理顺资源类产品和公共事业类价格,为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形成创造条件。建议稳步提高国内成品油价格,适当释放原油价格上涨的压力。从供给看,可减小炼油企业亏损的压力,提高成品油生产积极性,保证市场供给;从需求看,可引导企业和居民节约能源,减轻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的压力。但应充分考虑油价过高带来潜在滞胀的危险,不宜采用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完全挂钩的方案。要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适当提高电价。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水、天然气、公共交通价格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严格控制旅游景点涨价幅度。

4、采取配套政策,扩大城乡消费

一是要积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要保持房地产消费的稳定增长,尽快出台住房二级市场的相关配套政策,盘活城市存量住房,同时控制部分城市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要实行鼓励经济型轿车使用和发展的有关政策,加快城市住宅区停车场的建设,规范和清理车辆使用期中的各种收费,降低汽车消费成本。有针对性地制订和规范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标准,引导人们扩大服务消费,满足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强化服务型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二要大力发展消费品市场。适应消费需求发展趋势,搞好城乡零售市场的规划布局。合理布局城市商业中心,形成能够带动消费升级和创造都市商业氛围的消费中心。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支持国内外大中型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采取直营连锁和特许经营等方式改造提升农村集贸市场和代销店,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

三要发挥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对企业职工工资的管理。适时调整各地最低工资标准,保证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能随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增长。同时,加强政府对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的监察,切实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问题。

附表1:2005年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单位:亿元,%) 指标 2004年(实际) 2005年(预测)

绝对值 增长率 绝对值 增长率

GDP 136875 9.5 152736.1 9.4

第一产业 20768 6.3 22146.7 5.0

第二产业 72387 11.1 81713.8 11.0

第三产业 43720 8.3 48875.5 9.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4805.1 16.7 70688.7 16.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0072.7 25.8 87801.0 25.3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58620.3 27.6 74448.0 27.0

消费品零售额 53590.1 13.3 60450.0 12.8

出口总额(亿美元) 5933.6 35.4 7654.0 29.0

进口总额(亿美元) 5613.8 36.0 6680.0 19.0

贸易顺差(亿美元) 319   974

居民消费物价 103.9 3.9 102.0 2.0

附表2:2006年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方案比较

(单位:亿元,%) 指标 低方案 中方案 高方案

绝对值 增速 绝对值 增速 绝对值 增速

GDP 171698.9 8.3 172491.6 8.8 173284.2 9.3

第一产业 24037.8 4.0 24493.8 4.5 24679.6 5.0

第二产业 91858.9 9.8 91938.0 10.5 92007.0 11.2

第三产业 55802.1 9.1 56059.8 9.2 56597.6 9.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9032.4 14.5 89809.9 15.5 90587.6 16.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01410.0 15.5 105361.2 20.0 108170.8 23.2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87848.6 18.0 90826.6 22.0 93060.0 25.0

消费品零售额 68006.3 12.5 68308.5 13.0 68610.8 13.5

出口总额(亿美元) 9032.0 18.0 9185.0 20.0 9261.3 21.0

进口总额(亿美元) 7749.0 16.0 8016.0 20.0 8149.6 22.0

贸易顺差(亿美元) 1283   1169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