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纳米技术的案例范文

纳米技术的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纳米技术的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纳米技术的案例

第1篇:纳米技术的案例范文

科学文化视角的科学

与公众关系研究

科学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科学、社会、文化之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传播,民主社会中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需要公众的理解,以获得公众的支持与社会的认可。从国家角度讲,大幅度地提高公民的现代科学素质是国家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而提高公民素质最重要的途径要依靠科学传播。

1982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一份题为《英格兰和威尔士11-18岁少年的科学教育》报告,建议皇家学会理事会应该创建一个小规模的特别小组来专门研究提高公众理解科学的方法。皇家学会理事会接受了这一建议,并成立专门小组由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博德默(Walter Bodmer)博士任主席进行调查研究。其成果就是得到皇家学会理事会认可的关于科学传播理念的报告,称为博德默报告。在这个报告的影响下,公众理解科学被纳入到政府所考虑的问题之内,而政府也宣布了它在促进公众对科学、工程与技术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中的责任。

随着20世纪工业文明和进步,广播、电视、电话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通过新的信息技术传播科学,引起科学传播学者的关注,1987年的关于电视科学传播的公众理解科学研究应运而生。③电视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逐渐成为人们依赖的主要传播媒介,新的电子媒体为科学传播拓宽渠道,使之成为不仅仅是小范围、内部的交流与传播,而是与公众的直接对话。公众与科学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科学更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由此展开的科学与公众关系研究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将目标转向对缺失模型的批判,认为公众与科学的关系应该建立在反馈和民主的基础上,公民有了解和认知科学的权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特殊的科学传播要求。2000年到2008年,公众理解科学与技术研究集中在公众获取科学知识、公众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研究者将公众与科学的关系置于文化理解的背景中进行探索,他们认为,对科学的信赖感和可信度是公众理解科学的核心。公众对科学的信任与对科学机制、政治机制的信赖问题有着紧密联系,公众的信任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如果对科学的信任消失,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部分学者强调,传播和培育科学文化是科学传播的重要任务,任何科学活动都有一种文化建设活动的定位,科学传播需要从知识导向转到文化导向,重点传播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内涵的科学文化。④如果只把目光放在科学知识的传播上,那么双向互动的科学传播将无法实现。

先进技术视角的

应用技术传播研究

技术传播(Technic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理解在目前学术界还未达成共识。国内的技术传播概念多指科学技术传播的狭义理解。而国际的技术传播概念分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在社会中的扩散、交流与共享活动;二是起源于技术写作,关注传播实践技术的“技术传播”。“技术传播”在这里作为科学传播学的基本结构,主要是指先进技术视角的应用技术传播研究。

技术传播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器。向公众传播先进技术已经成为科学传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只有传播先进技术,并促进其在社会中的应用,才能使技术迅速转化成生产力,为社会和人类创造更多财富,改善人类生活。以纳米技术的传播为例,纳米技术经历了从诞生到应用于市场、获取经济利益的重大转型和发展,纳米技术成为各国纷纷投巨资抢占的战略高地,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传播的力量不容忽视。一项新技术必须得到广泛大众的认可才能应用于市场销售,因此,关于纳米技术的传播开始了它的使命,如何将纳米技术传播给受众,如何在市场中利用纳米技术,以及让更多的人知道纳米技术可以改变人类生活等等,这些都是科学家、记者等科学传播者们努力向受众传播的内容,更是科学传播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1999年,纳米技术逐步走向市场,全年纳米产品的营业额达到500亿美元,科学传播功不可没。

技术传播的最初形式发源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中。20世纪以前,世界农业产量的增长几乎全靠耕种面积的扩大而实现,农业产出的增长率有时甚至低于需求的增长率。20世纪20年代,美国首先推行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把科学种田方法、病虫害的防治等直接推广到农场和农户,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逐渐由单纯追求机械化转向对生物技术的重视。伴随之后的以杂交玉米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的产生,耕地单产开始增加,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对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传播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的传播学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技术传播学会成立,如今它已发展成为会员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庞大的国际性学术团体。从美国技术传播学的发展看,正是业界实践的需求引发推动了理论的研究,扩大了技术传播的内涵,促进了技术传播学科的成熟。⑤科学传播研究者把美国技术传播学会的成立看作是科学传播学作为独立于传播学的一门新学科而被学界承认的标志。

案例分析视角的经验

和模型方法研究

科学传播研究具有一个重要特性,即它可以反映和回应社会现实发展的诉求,科学传播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科学传播的实际工作,而不是仅仅在纯学术探讨和纯概念演绎的范围内自我封闭。科学传播研究必须考虑社会背景,必须让理论研究与社会现实形成良好的互动,社会实践中的需求引发研究领域的扩展,而科学传播研究的拓展成为实际传播活动的指向标。于是,案例实证分析视角的经验与模型方法研究被提到科学传播研究的重要日程。

科学传播研究的实证分析主要以调查研究科学传播效果为主,这类研究采用调查的形式分析科学传播中各要素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及时调整和进一步发展科学传播。网络科学传播和知识扩散研究主题主要是通过案例实证研究进行深入分析,介绍和探索在新的传播环境和媒介中,科学传播的新经验和新问题,为今后的科学传播提供借鉴。由于互联网技术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可以生动、具体、快速地展现科学活动过程,其传输具有人性化特征,不仅声像并举,时态上同步传播,而且造就了比生活中人际传播更为自由的虚拟交流空间,以往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科学传播,从价值观到文字的阅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

科学传播环境也因此发生了变化,科学传播也必须依赖和适应新的互联网特征。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改变了科学传播环境,还改变了科学传播行为以及人们对待科学知识和科学传播的态度。接受科学知识和信息时,成年与童年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电子媒介使科学传播的复杂程度可以伸缩,简单科学信息与复杂科学信息在电子媒介时代得到了融合。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为科学传播带来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冲击,网络传媒中的道德缺失以及网络游戏等负面效应干扰着正常的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研究还将科学计量方法成功引入,通过采用科学计量的方法,对科学传播效果、方法、内容以及对公众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社会发展视角的

科学传播内容研究

科学传播研究的社会发展视角,建立在对科学传播内容的广义理解基础上,针对科学交流、科学教育以及科学普及进行的内容研究。

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从面对面的交流扩大到面向特定受众的科学教育,再到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传播对象范围不断扩大,科学传播的内容层次也不断深入。社会发展视角的科学传播内容层次研究,强调对科学传播进行社会性研究,它把科学传播看作一种社会现象,学者们关注的不是科学传播技术方法,而是关注科学传播的社会功能、社会过程与结构的认知与理解。社会发展视角的科学传播研究对科学传播的结构、类型、媒介、模式、科学传播产业等进行研究,立足于社会这个大系统、大背景中认识和理解科学传播的过程和行为,以便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管理和规划,发挥最佳功能,满足社会需求。

科学传播的基本结构包括科学文化视角的科学与公众关系研究、先进技术视角的应用技术传播研究、案例分析视角的经验研究与模型方法以及社会发展视角的科学传播内容研究四大方面。这四大基本结构确立了科学传播学的一个开放性理论框架,有利于整合和吸收相关的研究力量和成果,促进学科内部的对话和问题解决。

(作者单位:大连电视台)

参考文献:

①孙宝寅:《科技传播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②张 婷:《科学传播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③迈诺尔夫・迪尔克斯,格罗特,田 松译:《公众、科学与技术――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纳米技术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精细化工;问题;发展趋势;关键技术

引言

精细化工,顾名思义就是指生产比较精细的化学产品的行业的统称。精细化工的产品种类众多,产品的科技附加值高,其产品直接服务于各高科技领域,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化工发展水平。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在精细化工方面的研发和生产投入,以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精细化工包含的领域很广,不同的国家对此有不同的定义,通常来说,精细化工包含了医药、合成材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油添加剂、电子化学品、生化产品等,随着经济及科技的不断发展,精细化学品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一、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精细化工的发展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由于传统的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工艺路线和效益不佳,导致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化工企业开始走精细化的路线。他们致力于专用化工产品的生产,如仿生医疗品、抗癌药物、高效除菌剂和杀菌剂等的生产。到上世纪末,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化工产品精细化率已经达到了60%以上,而瑞士已经高达90%。

我国的精细化工发展起步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在上世纪末我国的化工产品精细化率达到了35%,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国内精细化工产品的80%需要进口,在比较高档的皮革涂染剂和织物整理剂方面的缺口更为明显。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在精细化工产品的质量、产品种类及生产经验和设备先进程度方面都与国外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兼并和收购,调整经营结构,进行合理改组,独资和合资建立企业,使国际分工更为深化,技术、产品、市场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结构体系,并在科学技术推动下不断升级和优化。在这方面,许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也推动了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但我国传统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从总体上讲仍然是产量比较大,而质量比较低。我国已成为世界大宗传统精细化工产品的制造中心,产品出口比例很高,但高端产品仍然依靠进口;大部分的精细化工产品都是引进的国外生产技术,在品牌建设上做的还远远不够,大部分的生产企业其实只相当于是国外化工巨头的生产车间。另外,我国的精细化工企业布局也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并且面临着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

二、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由于精细化工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精细化工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预计精细化工将会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继续进行,近些年来,能源、原材料、航天、信息、生物技术不断发展,而精细化工产品在这些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用武之地。比如,在保健食品和各种改变结构的食品生产中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在信息技术发展中需要功能更加先进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现代医学上所用的各种人造器官很多也属于精细化学品。目前在发达国家,精细化工产业的年增长率达到了4%左右。而我国由于化工产品的精细化率还比较低,而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速度比较迅猛,因此为了满足我国正常的发展需要,在精细化率不断提高的同时,精细化工产品的种类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2)精细化工产品的性能将会更加完善

不断完善精细化工产品的性能也是今后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方向,未来精细化工产品的物理功能、化学功能、生物功能等更为完善,这些精细化工产品包括功能膜材料、有机电子材料、信息转换与信息记录材料等。如由于电子工业、情报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导电功能材料的需要越来越多,目前,导电塑料、导电橡胶、透明导电薄膜、导电胶黏剂和导电涂料等的发展很快,并已经工业化。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的材料是光导纤维材料、各种信息记录材料和新型传感器用的高分子材料等,此外,精细陶瓷的研究、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主要开发的材料有:高绝缘性陶瓷,它用于集成电路的基极和放热性绝缘基板等。

(3)向着绿色化方向发展

绿色发展是相对于传统的化工发展方式而言的,精细化工的绿色化是指在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较小甚至没有污染产生。发展绿色精细化工必须发展绿色精细化工技术,例如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精细化工产品,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精细化工业的自动化,开发反应条件更容易控制、转化率更高的新技术与新工艺等。这方面已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例如以水性涂料、粉末涂料代替溶剂涂料,从产品使用而言对环境的危害将变得更小;以可降解材料代替不可降解材料,使报废产品的处理变得简单,且无环境危害之忧。发展绿色精细化工也是突破经济发达国家“绿色壁垒”,发展生产的要求。例如欧盟在2002于其“官方公报”上公布了禁用和限制使用17类纺织助剂,这是因为这些助剂的生物降解性低于95%。无疑这将使可供选择的纺织化学品数量大大降低,我国作为纺织品贸易的大国,在上述环节上远远不能满足欧盟严格的“绿色”要求,因此发展“绿色”精细化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

三、精细化工发展中的关键技术

精细化工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涉及到的技术范围也比较广,精细化工的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在精细化工的发展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有纳米技术、催化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

(1)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高科技技术,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精细化工行业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影响精细化工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将纳米技术与精细化工相结合可以生产纳米聚合物如用于制造高强度质量比的透明绝缘材料、高强纤维、离子交换树脂等;日用化工及其它行业利用纳米技术可以生产出更高档的化妆品、纳米色素、纳米感光胶片、纳米精细化工材料等。

(2)催化技术

催化技术是化工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对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但相对于传统的化工催化技术来说,精细化工行业的催化技术又有着新的特点。为了促进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需要开发可用于工业生产的稀土络合催化剂、膜催化剂、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等新型催化剂,同时还需要发展相转移催化技术、立体定向合成技术、固定化酶发酵技术等特种生产技术。

(3)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将生物工程技术与精细化工相结合,可以有更多种类的精细化工产品和技术被开发出来,会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使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出现质的飞跃。在未来需要重点发展重组DNA技术和生物反应器技术,这是生产干扰素和多肽等产品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纳米技术的案例范文

大豆蛋白胶,宣告地板”零醛”时代

德尔地板是中国环保地板的领导品牌,从早年的“猎醛”技术开始,德尔便一直专注于消灭游离甲醛的研究。此次德尔全新发明的环保地板,用纯天然大豆蛋白胶取代了传统的有醛胶,成为国内唯一通过美国NAF认证的无醛添加地板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游离甲醛的问题。

据了解,德尔无醛添加地板所采用的大豆蛋白胶是由20余位中科院留美博士研发而成,它以可再生资源大豆豆粕为原料,以水为散分介质,利用纳米技术,达到了15%的黄金蛋白浓度,做到了不含甲醛、苯酚等任何有害物质,粘结性和稳定性达到最佳水准,且生产环节没有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排放问题,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有醛粘合剂。

德尔无醛添加地板直接以大豆蛋白胶来保证环保,这对于现在形形的“高深”环保概念,无疑像一股清新之风直接将纯净的空气送进全家万户。

独创井密结构专利 重新发明地板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要让大豆蛋白胶真正发挥其环保优势,还需要其他先进技术的鼎力支持。因此,德尔为新款无醛添加地板特别研发了国内首创的地板井密结构,这种全新的3D立体结构集三项专利技术于一身,开创了地板的全新概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德尔精选俄罗斯樟子松为原木,长达4.6米的原木料经全套引进意大利的纳狄NARDI烘干密封舱烘干,再由拼压、裁切等基本步骤后,被镶嵌上成井字排列的嵌条。这种环环相扣的结构加上顶级的原木料,让德尔无醛添加地板比普通三层实木复合产品更耐地热,更稳定。

据了解,为了配合德尔无醛添加地板这种革命性的井密结构技术,真正从源头实现环保,德尔斥资千万,成功研发了全国第一条无醛生产线,并引进全套意大利高端设备,捍卫环保真健康。

PALOCK免胶锁扣技术 便捷更环保

第4篇:纳米技术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现代新材料;产品设计;应用研究

0 前言

纳米材料就是现代新型材料的一种,具备宏观材料没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加工领域中,在产品加工的过程中,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体现产品新材料应用的机会,对于纳米材料来说,其具备的优良性能为其开拓了使用的市场。同时结合我国产品加工企业的实际状况,也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到用户的需求和产品的生产方向,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1 新材料在加工产业的应用状况

1.1 在国内市场的应用状况

新材料的面世,迎来了很多国家的追捧和使用,同时新材料的性能和品质,也使我国产品加工企业加大了应用的力度,并通过新材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生产产量。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加工企业生产产品的需求持续加大,很多企业都在探索可以提高生产水平的措施,通过对新材料的研究和考察,明确了新材料的使用目标,并投入到了使用中。我国政府根据新材料的研发和使用,也对其进行了管理和监督,并明确指出了新材料使用的重要价值,科研人员也将新材料的研究列入到工作计划中,在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这种新材料的出现,缓解了市场供应关系紧张的局面,也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因此,我国加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加工能力,选购合理数量的新材料,避免出现过于强调加工产量的现象,而忽略了企业的经济实力,造成经济负担[1]。

1.2 在国外市场的应用状况

经过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在美国,政府就公布了纳米技术启动计划书,使纳米材料可以全面的应用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美国的科学家也通过不断的研究,强烈表明了新材料的重要性。通过研究结果的问世,使人们对新材料有了更细致的了解,加工企业纷纷加大了新材料的使用量,进而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工业革命。经过国外应用结果的总结可以发现,新材料已经应用在了化学、物理学、电子学等领域中。可见,纳米新材料的应用经济走入到了更专业、更广阔的路径,并且通过新材料的应用,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壮大和发展,我国生产领域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生产水平,扩大新材料的使用范围,突破传统材料的加工产量[2]。

2 现代新材料的产品加工设计方法

2.1 新材料性能的分析

为了提高现代新材料的使用范围,在投入到加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对新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进而判断新材料的生产适用范围,探索新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新材料性能分析研究方法如下:首先,技术人员要在新材料中提取出所选实例中的材料成分,对其具备的性能进行分析,判断新材料的使用标准和使用方法。然后,结合产品加工的需要,对照加工产品的生命周期,建立起对比关系,明确新材料的使用周期时间,掌握加工的进度。最后,对材料的每种性能进行判断,明确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而制定出具体的生产计划,使材料的性能可以更好的提高产品的质量[3]。

2.2 设计师选材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使新材料可以更好的应用在产品加工过程中,需要设计师对材料进行认真的选择,确保材料的性质可以满足产品生产的需求,通过对设计师选择过程的分析,发现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包括:①有些设计公司在应用材料时,主要是考虑客户的要求和意见,没有坚持材料选择的理论,也没有结合公司的实际经济情况,总是盲目的对材料的性能进行选择;②设计师在选用材料的过程中,缺乏对环境保护的考虑,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同时这种加工的标准,也不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③选择材料时,加工企业过于考虑成本问题,限制了设计师思路的开阔,很多设计师缺乏工作的经验,不能按照专业的水平,对选择的材料进行划分和判断。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新产品研发的过程,同时也降低了新材料的应用效果,所以在新材料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建立客观的选择模式,对新材料的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不会受到损害[4]。

2.3 结合实际的需求选择新材料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当新材料的使用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时,就需要设计师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通过不断的改良,来获得更大的销售途径,同时也使新材料的性能可以全面的发挥出来,提高企业的加工水平。此外,新材料往往是各项异性的,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的生产需求,去判断新材料的取向。在探索实际需求中,需要结合产品具备的功能去分析,明确了产品的功能,才能对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进行定位,所以设计师必须保证所选材料具备的功能,然后才能投入到实际的加工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功能包括: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疲劳断裂性能等,设计师可以根据这些方面的检测,来对使用的材料进行选择,在新材料研发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很多使用的样本,功能梯度材料和纳米材料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研发出的新型材料[5]。

3 结语

对于我国产品加工企业来说,抓住生产的机遇和市场的需求,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生产实力的必要途径,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出现,提高了产品加工的性能和质量,但是也对企业的加工选择和技术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新产品设计和加工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根据产品材料的具体性能,去合理的选择加工材料,确保材料的使用会提高产品的性能,也可以为产品的销售开辟更加宽广的路径。设计师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市场的需求,去合理的选择新材料的类型,同时也要对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全面的考察之后,才能根据研究的结果,去判断新材料的使用标准,进而可以发挥出新材料的优秀性质。

【参考文献】

[1]周裁民,杨雄波,许瑞珍,等.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0,52(14):100-104.

[2]劳建芳,朱春晓.产品设计中新材料的应用研究[J].东华大学,2011,36(15):156-159.

[3]周明,叶鹏,王兴宇,等.纳米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2013,63(14):520-524.

第5篇:纳米技术的案例范文

世界时尚的原创设计

南山纺织服饰公司在本次展会上,淋漓尽致的展示了“源于意大利的原创设计”理念,以意大利设计师为主的研发团队根据前沿信息,组织开发的四大系列产品成为此次展会的一道靓丽风景。意大利设计师向记者阐述了新产品的开况,5TH AVENUE 系列,包含自然弹、纳米、冷感功能性整理质地风格;Monlenapoleone系列,设计理念来自欧洲市场的时尚休闲风格,单西和大衣产品;NANJING ROAD 系列,体现多种纤维原料的融合,通过礼服系列、全毛裤料、毛丝合股套西、毛丝绒面BLAZER、毛丝羊绒套西、阴影条格质地产品展现出羊毛的柔软、羊绒的滑糯与粘胶、蚕丝的光泽;ON THE ROAD 系列,主要针对旅行商务人士,以自然弹、抗皱易护理、弹力为特色。四大系列的产品为目前各类时尚男装提供优质面料产品,这不仅是南山纺织服饰迈向国家化的市场的重要象征,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把欧洲时尚元素成功带入中国纺织行业市场,将国际品牌的领先设计、成熟工艺及时尚潮流带入国内,本次博览会南山纺织服饰沿袭意大利的精致与深邃的同时,融入当今时尚界最前沿潮流资讯,致力于打造风格特异、与众不同的高端品牌。而完善的产品研发、检测体系,国家级实验室、独立的毛纺织、职业装研究院,在意大利米兰、美国纽约、洛杉矶设立的产品研发中心,来自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等工艺技术专家团队,这些则为南山纺织服装产业了提供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此外,此次参展南山纺织服饰还将创新思想应用于大提花、冷转移印花、拉毛、割绒等跨行业技术的精纺产品开发上,丰富了精纺面料品种,新兴的纺织工艺及高科技复合材料地应用,真正实现“大纺织”开发理念。此次展会上南山的产品突破精纺面料传统的设计理念,大面积使用中、浅色等时尚流行色,并结合组织肌理的创新,实现毛料时尚化。而除了时尚,南山还加大易护理、功能性品种研发,推向市场自然弹、纳米技术、全毛抗皱等功能性面料,真正实现毛料易护理,让时尚的面料还充满实用性,功能性。

技术创新引领时尚潮头

在产品开发的模式和理念上,南山纺织服饰公司的创新绝不仅仅局限于跨行业的应用,在产业链上下游方面,面料与服装相结合的产品开发与推广模式,也使产品开发更接近市场,这是当下纺织企业与服装企业实现“直链”的典型案例。11月1日,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纺织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南山纺织服饰公司已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从事功能毛纺织品研发的企业,成为中国毛纺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的窗口和平台。公司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建设,把平台建设作为创新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把平台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成绩斐然。目前已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支纯毛产品开发基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可实验室、山东省功能毛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首批工业设计中心、南山-西安工程大学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一大批高级别创新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落户南山纺织。公司8项重大项目通过鉴定或验收,2项技术获国家纺织行业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项目。其中“集成纺丝毛蝉翼纱超薄精纺面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3个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羊毛染色体系节能节水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1个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公司研发的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连续6年蝉联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烟台市十大科技成果1项,烟台市科技进步奖2项,其他各类科技奖励多项。公司开发出可机洗免烫易护理高档面料,高级防水、防油、防污呢绒,高级弹性职业装面料,低碳环保生态花呢面料等几十种重点产品。面料产品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项,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1项,获“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金奖”、“中国流行面料”、“唯尔佳杯新产品”、“毛纺行业新产品”等行业权威产品荣誉50余项。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截至2012年底,纺织领域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4件。

通过技术创新,南山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新产品的年产量和产值逐年递增,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全面提升了我国毛纺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毛纺织行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第6篇:纳米技术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 科学;技术;社会;4S学会;科技传播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2-0003-02

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学研究,能有效促进对科学、技术以及医疗的认识与了解,特别是有助于了解它们的发展过程及其与社会之间互动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国际4S学会应运而生。

国际4S学会是一个成立于1975年,目前拥有超过1200名会员的国际性学术团体。4S学会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有关“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或者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简称STS)的学术团体。

一年一度的年会也是目前STS研究领域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国际学术会议,迄今已举办过35次。4S学会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有《科学技术与人类价值》(Science,Technology,and Human Values,被SCI收录),此外还定期出版《科学技术论手册》(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总括最近的STS研究进展。

国际4S学会(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简称4S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日本东京大学召开。由4S学会的年会与日本科学技术社会论学会(Japanese Socie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简称JSSTS)的年会合并举行。

这是该学会首次在欧美以外的地区举行学术年会,同时也是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办年会。

日本JSSTS学会成立于2001年,出版学术期刊《科学技术社会论研究》,目前拥有近700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STS研究学会之一。

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的相对应的学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研究内容上与上述学会有一定的重合,但无论是名称、成员还是实际研究领域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此次参会人员分别就国际视野下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科学家与公众的社会责任等主题展开了大会或分组交流与讨论。

与会学者还就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或者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简称STS)学科建设,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据年会主席东京大学教授藤垣裕子(Yuko Fujigaki)统计,本次大会共有1200多人与会,共分成231组,创下了历次4S年会参会人数之最。

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北美,三分之一来自欧洲,其余三分之一来自亚、非、拉美等国。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包括,北京大学5人、清华大学6人、浙江大学1人、中科院研究生院1人,上海交通大学1人,东北大学1人。

1 科学家与公众的社会责任

在4S年会的开幕式上,大会首先安排了主题为“社会中的科学:21世纪科学家与公众的社会责任”(Science in Socie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cientists and Public for 21Century)的市民公开讲座。

讲座旨在讨论当代科学家以及公众的社会责任等问题,表明会议对于增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的努力,是科学传播的一次具体实践。

东京工业大学教授、日本科学技术社会论学会会长中岛秀人致开场辞。东京大学教授、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副主席黑田玲子做题为“社会中的科学与科学为社会”(Science in Society and Science for Society)的报告,她首先指出了21世纪科学一词的用法,认为科学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已发生了巨大转变,并简要介绍了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及“社会中的科学与科学为社会”的由来,最后,她结合自己的经历,概述了“社会中的科学与科学为社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欧洲科学研究委员会主席埃尔加·诺沃特尼(Helga Nowotny)在题为“社会中的科学:欧洲为什么没有克雷格·文特尔”(Science in Society: Why is there no Craig Venter in Europe?)的报告中,对比了查理斯· 达尔文和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两位科学巨匠的异同,在分析欧、美科学的社会背景差异的基础上,试图回答欧洲公众由干细胞研究而引发的争论,以及欧洲是否进入了创新时代等问题。

维也纳大学教授乌尔丽·菲尔特(Ulrike Felt)做题为“公众理解什么?

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在过去的表现和在未来面临的挑战”(Public Understanding of What? Past Performanc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for (Techno)science-society interactions)的报告。

美国塞勒理工学院教授大卫·赫斯(David Hess)做题为“社会运动,公众与科学家”(Social Movements, Publics, and Scientists)的报告。接着全体4S委员会成员分别做报告,主题为:“全球语境下的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in Global Contexts)。

2 能源政策与文化背景

在能源政策与文化背景(Energy Politics and Cultural Context)的讨论中,各国学者紧扣文化背景这一主题,分别介绍了挪威、加纳、中国和日本在核领域的STS研究进展。通过报告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核问题差异巨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美国加州理工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bena Dove Osseo-Asare做题为“Emissions to and from Africa: How Radiation became safer in Ghana(1960-2010)”的报告,介绍加纳作为前殖民地,由于法国在其境内进行核试验而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

加纳本身并不具备核研究的能力,而其民众对核安全问题几乎缺乏最基本的常识。在加纳,就在法国进行核实验的地区,却兴起了旅游热,民众对核辐射污染几乎没有概念。

日本自由作家秋山真(shin Yamaaki)女士则介绍了日本Suzu地区民众围绕核电站建设展开了争论等政策问题,由于民众的反对,核建设一再更改计划,展现了日本核工发展与民众利益之间的斗争与协调。

北京大学周程副教授与北京大学研究生李杏联合署名的报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介绍了中国的核聚变研究概况。

他们围绕中国2006年正式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回顾了中国在不同时期的核聚变研究模式,重点总结了90年代引进改造前苏联超导托卡马克装置T-7这一转折性事件,强调了核聚变研究事业由于其投资巨大而风险高的特点,因此需要充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3 科学观中的传统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Jonathan Baker做题为“植物药学安全性争论:卡瓦胡椒入药的争论”(Botanical Medicine Safety Debates: The Kava Controversy,’ Pharmaceuticalization’ and Pharmacovigilance)的报告。他从社会学、生物学、文化背景等方面综合考查了目前人体摄入物质(食物、药品、)的利/害评估。

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手段是通过在夏威夷的实地考察,追踪有关卡瓦胡椒的安全性争论,为与会者呈现了一个有关风险评估过程的案例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Catelijne Coopmans 做了题为“禅修者的心智和机器的神经影像研究”(Mind and Machine in Neuroimagin Studies of Buddhist Meditation)的报告。

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指出,可将大脑成像视为建构性的活动。因此,他们认为在描述“意识”、“心智”、“人”时,可使之产生信号并通过电脑技术描述出来。她借助此类分析方式,通过研究佛教徒冥想时产生的神经影像,考查了“心智”(mind)的建构过程,并得出肯定结论。

北京大学周程副教授、北京大学研究生王宾、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张文虎联合署名的报告“青蒿素的发明——一个科学发现优先权之争的案例分析”(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a Case Analysis about one Scientific Discovery’s priority Dispute)通过对中国20世纪70年代如何成功地研发出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史料整理,以及随后发生的青蒿素发明优先权之争的案例分析,基本理清了这段发明史,并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尤其是默顿的优先权理论来分析此次优先权争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当时中国的科研体制。

随后,报告从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法角度评价了此次优先权之争,并分析了大协作科研模式的利弊。报告结束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副教授Abena Dove Osseo-Asaren女士询问了几个与青蒿素有关的概念区别问题以及中国当时的专利法情况。原定与会的韩国庆熙大学JONGYOUNG KIM未出席。

4 科学与技术的定量研究

日本农业技术大学的Masashi Shirabe教授做了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视域中的科学文章的专利引用及其含义分析”的报告。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Loet Leydesdorff教授做了关于“技术如何征服世界:扩张范式、区别和技术研究的转变”的报告。他指出,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各国政府优先发展技术。纳米技术、基因组学等都是如此。

他的研究聚焦于两项更为专业的新技术,即小干扰核糖核酸和纳米晶体。在研究中他发现技术科学的发展无法用一般的扩张模型来估测,新发现最早会沿轨迹在某个专业领域出现,随后参与进来的人员呈现地域性扩张态势。

日本国立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Yasuhiro Yamashita做了“学者移民如何影响国家的知识产量”的报告。他指出,虽然学者移民问题一直都是科技改革政策的重要方面,但由于系统数据的缺乏,所以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很少。

他试图通过同时记录有研究者研究论文的传记来得到这方面的数据。他同时指出,因为传记中所记录的书目比较少,所以这种通过传记的分析有其局限性。但是,这种传记分析包含有学者不可见的珍贵的知识结构,这是仅仅通过分析一般的书目所无法获取的。

日本国立学术评级和大学评价研究所Takayuki Hayashi做了“目前的大学系统是否促进了研究的多样化?对日本大学院系的定量分析”的报告。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新的公众管理观念的引入,大学部门的市场化已遍布世界。研究基金把重点转移到富有竞争力的事物上。财政补贴也以性能赋值评估作为依据来分配。Takayuki Hayashi通过对大学内研究领域的多样性分析指出,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在校内实现资源的战略性分配,一些研究的萌芽阶段可以在中等规模的大学中出现,但是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阶段,大规模的大学具有更大的优势。

爱丁堡大学Edwin Horlings做了“1992年-2008年,科学产出中专门领域的世界范式”的报告。他认为,科技政策的关键在于弄清楚为什么一些国家能够在科技领域有更出色的表现。他以1992年、2000年和2008年作为基准年,比较了205个国家的科学体制。他指出,大部分各国间的科技发展比较缺乏深度。因此,在他的研究中将着力避免这一点。

最后,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项煜虹报告题为“中国的学术量化考核与学术造假现象频现之间的关系讨论”,项煜虹以去年广受国际社会关注并被《自然》杂志点名评论的井冈山大学学术造假事件说起,引出中国目前学术量化考核体系的现状,通过考察中国学术量化考核体系的形成历史,分析其发展路径,同时指出可能的解决之道,以期和与会专家共同探讨解决和应对之策。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Loet Leydesdorff教授对于中国的学术量化考核体系深表理解,并表示,虽然成因不同,但目前荷兰国内也存在诸多学术造假的问题,并且,据他所知,这已经成为困扰各国学术界的难题。项煜虹随即向他讨教对策,Loet Leydesdorff教授耸肩一笑,表示荷兰目前也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R.K.默顿. 科学社会学, 商务印书馆,2003.

第7篇:纳米技术的案例范文

1.1课程体系内容全面,但与其他课程内容存在重叠现象根据教学大纲,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主要讨论大气污染气象学、大气扩散模式、颗粒污染物和SO2、NOX及挥发性有机气体等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本理论、工艺与设备等.现行环境工程课程安排上存在部分知识体系重复现象,如该课程中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部分内容与《环境工程原理》中的净化理论基础知识包括除尘技术基础理论、吸收法、吸附法的气液传质基本原理部分重复,其次与《环境工程设备》中的除尘装置等内容也有交叉.此外,《环境影响评价学》中污染物扩散模型与本课程中的扩散模型原理一样.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协调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尤为重要.

1.2教材的内容滞后于学科发展随着城市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已由煤烟型污染向煤烟—机动车复合型污染转变,增加了控制与治理的难度.《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将氮氧化物列入污染物减排的重要指标之一,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实践中,大气污染控制的热点在不断转换,应用技术更新更快,但相应教材却未能及时反映一些新的环保技术,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3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是我国高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受到实验场所限制,部分实验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课程设计较多停留在理论上的计算,实际应用性有待加强.此外,我校环境工程在水污染控制、环境化学污染控制研究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优势,大气污染治理科研项目数量远少于废水、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项目,科研实力相对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科研教学实践.为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的能力,迫切需要加强和改革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实践环节.

2教学改革探索与方法创新

2.1整合教学内容,用活教材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与化学、物理、流体力学等基础课程联系密切的特点,注重教学内容安排上与这些基础课程相关内容进行协调、整合.比如对传质系数、传质单元等一些重要数学公式内容的讲授,依据“弱化推导,强调应用”原则,与基础理论课程融会贯通,在课堂讲解的基础上,注重学生通过课后习题练习学会应用.为避免部分内容在原理上与《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影响评价学》等其他专业课程重复的现象,在充分理解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基础上,注重协调相关教学内容和重点.如环境影响评价学中涉及到的大气污染扩散模式内容,略讲解其原理和公式,着重其应用要点和范围,详略得当,充分发挥好课时短的教学效果.好的教材参考书能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据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国内教材与国外教材(Noel•de•Nevers编著的《AirPollutionControlEngineering(SecondEdition)》)比较,国外教材在内容阐述、新颖性与生动性方面,尤其是在思考性、具体例证的真实性和学术性方面表现优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进了上述英语原版教材《AirPollutionControlEngineering》的中译本(2005年)作为主要教学参考书,制作教学课件,让教材互通有无、扬长避短.

2.2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理清教学脉络根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材特点,将教学内容结构体系分为原理性内容(基本知识)、应用性内容(技术原理)、工程性内容(工程工艺)和学科前沿四大部分,并将其优化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教学(图1).时间顺序上,按照“大气的基本概况———全球与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特征与发展形势———主要大气污染问题的控制技术”循序渐进方式开展教学;技术内容上,按照“大气污染物来源———净化控制技术———最新前沿技术与设备、原理及应用”主线讲授;结构层次上,按照“净化原理———净化设备选型与设计———净化工艺流程与优化”进行描述;学习目标上,强调有色行业废气污染物的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完善环境污染末端治理技术的同时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实现大气污染物排放最大减量化.该教学结构体系既衔接了基础知识,又将清洁生产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大气污染控制新原理、新知识及相关新工艺,使学生能够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大气污染问题,学以致用.通过梳理课程内容结构体系,让学生理解和把握教学脉络,学习知识思路更清晰.

2.3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实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较难讲明白的污染净化设备工作原理和设备组成部分,利用网络资源、PPT软件以及生产实习、企业调研的素材制作课程多媒体课件,并借助录像和计算机仿真动画演示,提高教学实效.积极开展交互式教学改革,尝试采用指导———自学式教学法,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收集素材,让他们自己在课堂上讲解,通过展开讨论及课堂提问检查督促.在对各种控制技术进行讲解时,以理论为基础,鼓励学生提出污染物控制的可能方法,教师加以评论,并指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还让学生参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培养学生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知识点的归纳和加工能力.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完善了教与学的互动体系,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的应用实例,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模型、除尘技术应用实例、脱硫技术应用实例、氮氧化物的控制实例、工业气体净化实例等加以陈述,图文结合,使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更容易理解.通过案例分析,也加强了各章节间的内在联系和交叉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4创新实践教学培养环节,学以致用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针对教学实验以验证型和基本操作型实验为主的现状,我们将基本操作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与综合型实验整合、优化,组成一个大的综合型“三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具体包括给定试验目的和内容,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制订相应的试验方案,提出解决方法,最终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计和预期效果.如将原来开设的单纯利用市售TiO2纳米材料光催化净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试验,结合教师的科研成果,改为自制纳米TiO2材料光催化净化VOCs的创新型实验,要求学生在查找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实验、制备材料,再对TiO2材料进行表征及其净化VOCs等全过程开展工作.该综合型实验使学生既认识到纳米技术在大气保护领域的实际应用潜力,又深入了解纳米材料组成结构特点及催化性质,以及大气污染物催化净化原理及其主要影响参数.同时引入光催化剂的表征分析,让学生接触常用纳米材料表征技术和手段.通过“三性试验”实践,极大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好处不言而喻.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课程,加强学生的工程训练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工程范例图像资料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邀请校外工程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应用实践案例对大气污染控制工艺设计、运营等关键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另外,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指导,带领学生参观相关企业脱硫、脱硝和除尘的相关工艺流程和设备,了解设备内部结构.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定点实习单位株洲有色冶炼集团既有较全面的电除尘、袋式除尘及旋风除尘系统,也具备二氧化硫制酸等工艺,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及设备全面,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实习机会,深入了解大气污染控制工艺的工作原理和流程,深化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毕业设计时,以有色冶炼烟气治理为主线,让学生设计烟气除尘脱硫系统.从理论到实践,最后到工艺设计,构建一个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互动体系,为学生提供学习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从而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

2.5加强学科热点与控制技术前沿介绍,拓展视野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知识和信息,介绍当前学术和技术发展动向尤为重要.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已由末端控制为主发展为以清洁生产为中心的全过程控制,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收集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知识和信息,及时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和报告,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收集国内外较新的、先进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信息等,及时补充最新出台的燃煤、有色行业相关的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及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内容.增加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拓展清洁发展机制的大气污染热点问题,及时跟踪火电厂燃煤、冶炼烟气脱硫,同时去除砷、铅、汞等金属废气治理先进技术以及煤炭洗选和转化技术,强化其他污染物控制方面的内容,如垃圾焚烧、再生金属冶炼产生的二恶英特性及其去除方法.针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将对氮氧化物进行总量控制,加强建立细颗粒物(PM2.5)监测体系以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时整理相关学科前沿内容融入到教学中,通过更新补充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物控制的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知识,在未来的学习研究和工作中更容易找准方向.通过上述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了较大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知识系统性明显增强.学生在试验中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课堂知识参与实验设计与思考,在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中能进行相关处理技术的开发、新工艺设计和改进,科研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都得到明显提升.

3结语

第8篇:纳米技术的案例范文

文献提出了一种以多主体的顺序“接力”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模式,并称之为“接力创新”。文献[2]预测在生物制药业、生物农业、信息业、纳米业等新兴产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其中,接力创新在生物制药产业的普适性已被文献[1,3-4]等证明。文献[5]验证了信息产业(主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也大量存在接力创新。那么,农业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是否也如预测的那样遵循接力创新呢?如果遵循,那么是否具有自身的特性以及为何会形成这种特性呢?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回答①。与生物制药产业相类似,生物农业产业同样建立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上,并且是除生物制药产业以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最为广泛、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也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从理论层面看,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可以拓展接力创新的应用范围、深化和完善接力创新的相关理论。从实践层面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农业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农业技术现代化、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揭示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的特性,为中国生物农业的产业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可以帮助相关创新主体明确定位、科学决策,指导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与生物制药技术等的接力创新进行对比,探索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②。下文安排如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变量;进行研究设计;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主要发现;探讨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形成机理;总结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2文献回顾与研究变量

2.1文献回顾

接力创新的渊源可以追溯到Pavitt对“基于科学的高科技部门”的论述[6]以及国家创新系统中“基于科学的体制”[7-8]。“模式2”等理论也强调了“后现代”社会中科学研究与创新的交互作用[9],并进而形成“三螺旋”模型所描述的大学承担企业功能、企业承担学术功能的现象[10]。这些经典研究(但不限于这些研究)事实上分离出一类基于科学的创新。例如:Pisano认为科学的深度参与导致生物制药是“基于科学的商业”[11];陈劲、赵晓婷和梁靓指出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创新是“基于科学的创新”[12];对纳米产业的研究也佐证了这种特性[13]。那么,这类基于科学的创新如何才能获得成功?生物制药创新研究逐步揭示出接力创新这一新型创新模式,给这个命题提供了较为完美的答案。①文献[3]提出:专家型公司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专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前端的小型生物技术企业;而核心公司是在新药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方面具有综合组织能力的大型一体化公司。生物制药源于20世纪70年明的DNA重组技术[14],当前已成为涉及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组合化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科学和纳米技术等众多科学技术的复杂体系[11]。文献[15]指出生物制药创新主要来自大学,大学、公共研究机构、盈利性公司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在创新过程中建立联系、共同参与创新[16-18],大型制药公司与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新药的专业化企业之间是合作关系[19]。李天柱、银路和石忠国等最早提出生物制药创新中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之间合作的本质是两者的接力创新,技术转让、合同研究、并购、联盟等常见的合作方式其实是实现接力的具体手段[3]①。在此后的研究中,李天柱等进一步针对生物制药起源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特性,将大学等公共研究机构纳入接力创新框架,提出了接力创新的完整概念,分析了“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之间的主要接力关系和接力方式[1],并探讨了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和发生机理,比较了接力创新与合作创新(包括产学研合作)、开放式创新和二次创新等其他典型创新模式的异同及应用思路[2]。虽然接力创新概念的提出时间较晚,但是由于它对基于科学的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已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文献[5]验证了信息产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且它具有自身的特性;有学者运用接力创新研究了区域创新平台、新兴产业载体等[3-4,20-21]。然而,总体来看,目前关于接力创新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生物制药产业开展的,而生物农业产业等其他基于科学的产业是否遵循接力创新及其特性则尚无专门研究。

2.2研究变量

本文旨在验证前人对接力创新的推断,但是由于针对农业生物技术的类似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实际上属于对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探索。针对这一研究目的,首先,本文将研究问题明确为“农业生物技术是否遵循接力创新,如果遵循,那么是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及其形成机理是什么”,以避免被海量数据所“淹没”[22];其次,除了可从研究问题直接推出的研究变量外,本文并未事前指定其他变量,以防止在研究过程中束缚思想、阻碍新理论的构建;最后,本文借鉴现有文献的逻辑,但尽量保持开放心态,以免限制研究发现和产生偏差[22]。基于上述思想,根据代表性文献[1-3]铺垫的理论基础,本文利用如下变量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1)接力创新。接力创新的本质是:能力显著异质、优势明显互补的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创新,但各主体加入创新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且它们承担不同的任务,在创新过程中地位平等、缺一不可、各司其职、很少“越界”,主体间的顺序接力推动创新获得成功。也有文献指出,在新兴技术的创新中,能力互补的创新主体通过联盟等组织间合作方式共同完成创新是一种普遍现象[23],因此不能认为只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就属于接力创新。为了使研究更加严谨[24],针对接力创新变量,本文提出一个竞争性解释:农业生物技术不遵循接力创新,实际上只是采取了战略联盟等合作创新模式。2)接力关系。接力关系这一变量是参照当前接力创新最为典型的生物制药产业而提出的,其存在的前提是接力创新变量能够得到较好的解释。具体而言,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如下接力关系:第一,以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创造接力为主线;第二,以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产权接力为实现手段;第三,以金融接力为支撑,即创新过程中存在不断有新的资金加入、原有资金退出的接力现象;第四,创新过程中政府支持政策也具有与金融支撑类似的接力现象。3)接力方式。接力方式是上下游创新主体之间实现接力的具体手段。参照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主要接力方式应包括授权许可、平台技术转让、合同研究、并购、联盟等多种方式。与接力关系变量相类似,接力方式变量存在的前提也使接力创新变量得到较好的解释。

3研究设计

3.1研究边界

按照一般理解,农业生物技术是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的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和疫苗的新技术[25]。该定义指出,农业生物技术建立在以DNA重组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从而与其他农业技术区分开来。例如,袁隆平院士发明了“杂交水稻”技术,为中国和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该技术没有利用DNA重组及其他现代生物技术,因此不属于本文研究的农业生物技术①。

3.2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最适合于研究“怎么样”(how)和“为什么”(why)的问题[24]。案例研究以案例为基础,从中归纳产生理论,理论的产生完全根植并升华于案例内或案例间的构念之间的关系及这些关系所蕴含的逻辑论点[26]。案例研究可分为单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27],其中多案例研究在有效性和普适性方面比单案例研究更具优势[28-29],特别是当多个案例同时指向同一结论时,案例研究的有效性更会显著提高[24]。本文对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探索正属于“how”和“why”的问题,适合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考虑到归纳理论的有效性,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

3.3数据收集

案例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来源包括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30],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作为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收集按照下面步骤进行:第一阶段,研读有关行业报告和资讯收集,找出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农业生物技术。在这一阶段,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司编写的《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等权威报告、生物谷②等专业网站提供了最初的筛选范围。第二阶段,针对收集到的农业生物技术名录,广泛收集其技术创新过程的信息,获得大量零散的技术创新片段。在这一阶段,除了论文、研究报告等文献外,维基百科③、谷歌、果壳网④等网站也是丰富信息的重要来源⑤。第三阶段,使用三角验证法确认数据的质量,即研究者可利用多重证据来源和多重研究方法以减少偏见的影响[31]。第四阶段,将经过验证的创新案例片段进行拼接,从而得到完整的案例。在收集数据资料的过程中,笔者还建立了案例档案和证据链以保证案例质量。不可否认,诸如文献分析这种二手数据收集方法与访谈法、观察法等相比确实并非最优选择,这是在现有研究条件约束下所做出的一种满意决策。由于本文是从总体上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不以研究每个案例的微观过程为目的,因此通过上述过程收集的案例资料可以满足研究要求。待条件成熟时,再进一步利用一手资料验证本文研究。3.4案例简介多案例研究所需的案例一般以4~10个为宜[22],所选取的案例要具有较大的典型性和极端性,并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32]。本文选择表1中的8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案例选择主要基于3个标准:一是尽可能广泛覆盖生物农业的相关领域,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二是尽量针对典型的农业生物技术及企业,以提高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三是在满足前两个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涉及中国企业的案例,以增加对中国的指导价值。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拼接案例受到数据来源的限制,因此肯定还有其他典型案例无法得到,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文的研究质量,但笔者认为表1中的案例已可以较好地满足研究需要。

4研究发现

4.1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特性

表1中的案例具有一个共同特征:一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主要表现为,不同企业先后加入创新过程,分别完成创新链上不同环节的任务,创新是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接力传递而逐步推进的。这一特征与接力创新的本质是一致的,因此可确定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的重要创新模式。例如,NaturalIndustries公司在成功研发了生物抗虫害技术后于2012年被诺维信公司(Novozymes)收购,诺维信公司将此技术应用于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种植市场。在这项创新中,NaturalIndustries承担上游的研发任务,诺维信公司在NaturalIndustries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商业化,属于典型的接力创新;在诺维信公司和孟山都公司(Monsanto)的联盟中,诺维信公司负责研究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生物土壤改良技术,孟山都公司在诺维信公司研发的基础上完成田间试验、注册与商品化,这也是典型的接力创新;孟山都公司收购Asgrow、Holden等公司的目的是利用这些公司的市场网络将其玉米、大豆等转基因育种技术推向美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市场,本质上是孟山都公司完成上游的技术研发、Asgrow等公司完成下游的商业化,这也是接力创新的具体表现。表1中的其他案例也遵循类似的接力创新模式。事实上,笔者所收集的案例数量远超表1中的案例数量,只是很多案例因不够完整、不够具体或不够典型等而未被纳入分析,但其中很多案例也表现出上下游创新主体顺序接力的特性。必须承认,表1中的案例确实存在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并广泛运用联盟、并购等合作方式的事实,但本质上还是上游主体完成其承担的任务后,像接力赛跑那样传递给下游主体继续开展后续任务,因此属于接力创新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合作创新,变量1的竞争性解释可以排除,对生物农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现象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但是,与生物制药技术等相比,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表现出自身的显著特性。1)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发生在转基因作物、生物防护等领域,而在生物农药、兽药和疫苗等领域出现得较少。即便在转基因作物等接力创新的易发领域,接力创新也是最近10余年才逐步兴起的,一些生物农业巨头曾独自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成功,如孟山都公司推出了保铃抗虫棉花等。因此,笔者认为,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新趋势,该发现修正了文献[1]的结论———文献[1]曾推测生物农业应像生物制药业那样普遍遵循接力创新模式。2)文献[1]和文献[2]指出,生物制药技术的创新基本上遵循“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如忽略掉大学,则为“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顺序接力的单一模式。但是,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明显分化为3类(如表1所示):第一类,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的接力,如“NaturalIndustries-诺维信”和“TJTechnologies-诺维信”,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基本一致;第二类,核心公司与核心公司的接力,如“诺维信—孟山都”、“孟山都—礼来(EliLilly)”及“孟山都—拜尔作物科学(Bayer)”,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有差异较大;第三类,核心公司与其他中小公司的接力,如“孟山都-Asgrow、Holden”、“孟山都—中国种子集团、河北中业集团”及“杜邦先锋(Dupont)—山东登海种业”,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恰好相反。3)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极少涉及大学,或者说鲜有直接利用大学科学发现的情况———这进一步修正了文献[1]的结论。文献[1]曾猜想,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技术一样,创新应直接建立在大学科研的基础上。同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专家型公司的依赖相对较弱,很多重要技术都是核心公司研发的。理论上讲,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技术一样,其前端研发工作最适合由专家型公司承担,但这一特性并未得到案例的支持。

4.2接力关系

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的接力关系大体上符合变量定义中对接力关系的陈述,但又有不同表现。1)以知识创造接力为主线。接力创新的本质是通过上下游创新主体之间的顺序接力,逐步完成创新中最基本的知识创造过程[1]。已证明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遵循接力创新模式,因此创新生态系统必然围绕知识创造及其顺利接力进行构建。例如,在“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案例中,诺维信公司将自己研发的土壤改良技术知识传递给孟山都公司,由孟山都公司继续创造田间试验、注册及商业化等方面的知识。表1中的其他案例也是如此,不再赘述。2)以知识产权接力为手段。在接力创新中,知识产权也是一个与知识创造协同发展的接力过程,知识产权转移成为创新主体实现接力的手段。在这一点上,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符合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1](具体的接力方式详见下文分析)。3)对金融支撑的接力需求不强。接力创新对金融支撑通常有强烈的需求,如生物制药需要公共财政、天使投资者、风险投资、核心公司、资本市场等复杂资金接力支撑整个创新过程[1]。在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一类接力创新中,位于创新链上游的专家型公司主要依靠风险投资和公共财政的资金,在创新任务被传递到核心公司后主要依靠核心公司的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资金,因此整个过程表现出一定的金融支撑接力性质。在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二类和第三类接力创新中,整个创新过程都主要依靠核心公司的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资金,金融支撑接力的特性并不显著。总体来看,虽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投入巨大、周期漫长,但是对金融支撑接力的需求却不强烈———这与接力创新的现有理论相比可谓大相径庭。4)强烈依赖政策支持接力。政府政策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转基因作物为例:实验室研究阶段需要有利于转基因实验、动植物新品种专利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育种研究阶段需要政府开放对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试验管制、大规模田间试验审批等方面的政策;更突出的是,生产和商业化阶段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申报审批、品种审定和证书发放、大规模种植许可及国际贸易管制等一系列有利政策。只有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分别配置合适的政策且各政策之间无缝衔接,才能为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奠定良好基础,任一环节上的政策变化都可能给创新造成重大影响。2012年欧盟质疑孟山都公司的“NK603”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曾造成孟山都公司所有的转基因作物都面临被欧盟禁止的威胁。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创新普遍具有重要意义[33],但是像农业生物技术这样对政策支持接力的依赖如此之高是罕见的。

4.3接力方式

农业生物技术的3类接力创新具有相对稳定的接力方式,不像生物制药创新的接力方式那样动态复杂。下面针对3类接力创新分别论述。在第一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主要是并购。通常是下游的核心公司并购上游的专家型农业生物技术公司,这与生物制药创新中专家型公司整体出售这一接力方式的相似度较高。采用这种接力方式的一般情况是,上游企业提出创意且技术研发已成型,而下游企业拥有田间试验、申报审批、市场推广等一系列加速技术商业化的能力,且下游企业的营销网络和顾客基础规模较大,能使技术在商业化环节发挥更大价值。同时,上游的专家型公司大都是借助风险投资创办的,通过并购可获得较高的企业价值溢价,风险投资愿意推动这样的并购;而下游的核心供公司则拥有充足资金可为并购支付较高价格。诺维信公司收购NaturalIndus-tries和TJTechnologies都属于这种情形。在第二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包括联盟、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这些方式的本质都是通过签订某种契约将知识产权从上游企业传递到下游企业,我们统称为协议合作。协议合作普遍发生在核心公司之间,一般是上游的核心公司提出研发创意且完成基础研究和实验开发,而下游的核心公司完成申报审批、市场推广等商业化工作。其中,如果采用联盟方式,则会按照企业对创新的贡献预先约定好利益分配办法,上下游企业通过分割创新的终端收益获得各自的回报。“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联盟即是如此;如果采用技术转让或授权许可,那么上游企业通常事先划定下游企业使用技术的范围和条件,上游企业除了获得一笔技术转让费(或技术许可的门槛费)外,通常还能在未来创新成功后获得从创新收益中分成的权利。孟山都公司将其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技术许可给拜耳作物科学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在第三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包括股权收购、合资等途径,我们统称为资产联结。使用资产联结这一名词是因为这种接力方式一般发生在上游企业为核心公司而下游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核心公司掌控全部技术研发及田间试验、申报审批等后期创新工作,但在最终拓展市场(尤其是拓展国际市场)时面临较大障碍,因此以股权收购或合资方式控制下游企业,借助下游企业拥有的市场网络以及对特定市场熟悉等优势加速技术创新扩散。这种情形与第一类接力创新中核心公司收购上游专家型公司的方向恰好相反、目的也不同,为区别方便称之为资产联结。杜邦先锋与山东登海种业合资成立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将其转基因玉米种子推向中国市场就是以资产联结方式实现创新接力的实际反映。此外,接力方式变量中包含的合同研究、平台技术转让等典型接力方式并未在生物农业产业中发现相应的案例,这也反映出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不同之处。

4.4其他发现

除了上述基于3个变量得到的发现外,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中国企业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主要参与第三类接力创新,基本上是承接跨国公司已研发成功的技术并将之拓展至中国市场。从企业创新管理的角度看,中国企业采取这种方式可以规避生物技术研发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且可获得相应的创新收益。然而,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中国生物农业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接力创新愈演愈烈可能使中国企业逐渐丧失自主研发的动力和热情,并使中国生物农业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5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形成机理

以转基因作物为例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过程可抽象为图1。图1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过程(以转基因作物该过程由上游的实验室研究、中游的育种研究和下游的大规模生产与商业化3个序贯相连的阶段构成,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更多阶段。3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所需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室研究的目标是克隆目的基因,创造转基因作物品系,因此基础研究能力在这一阶段最为关键②;育种研究的目标是开发育种工艺和方法,并通过小规模田间种植试验对工艺方法和安全性进行检验(试验面积约为100m2),这一阶段也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成分,但更接近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研发;规模生产和商业化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大规模田间释放试验确定稳定的育种技术和工艺,并对试验成功的作物品系进行申报审批和开展商业推广,因此,除了研发能力外,对政府的公关能力和商业化能力也至关重要。平均而言,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周期长达13年、投入超过1.3亿美元。其中,创新链上游的实验室研究能否成功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创新链下游的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面临的风险同样惊人,尤其是能否通过品种审批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整个创新周期中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用于通过政府审批,平均审批费用超过3500万美元。此外,商业性推广还面临不同国家在政策、社会和国际贸易方面的严格壁垒[34]。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过程和特点与接力创新发生的一般规律十分吻合[2]。具体而言,受规模、资金、公关能力和市场网络等因素的限制,专家型的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基本上不具备完成整个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能力,也无力承担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尤其是下游风险),因此通常聚焦于从事创新中前段的实验室研究或育种研究,或在创新后段的商业推广、大规模种植等环节参与进来,因此此时不确定性已很低。孟山都、诺维信这类核心公司拥有完成整个创新过程的能力,但创新的不同阶段所需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由核心公司独自完成创新仍是低效率的。特别是在实验室研究环节,核心公司的能力有时明显弱于专家型公司。而在创新后端,单独一家核心公司———不论其规模和影响力如何巨大———突破不同国家的政策、社会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障碍都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在不同阶段的特点,由优势能力各异的企业分别承担创新任务,通过接力合作推动创新成功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农业生物技术自身的特殊性又使其接力创新具有如下自身的特性:1)农业生物技术体系庞大、涉及领域较多,不同细分领域存在一定差异。我们观察到,一些农业生物技术(如生物农药技术、兽药技术等)的研发难度不像转基因作物那样大,其创新风险相对较低,尤其是遭受的政府管制相对宽松。这些技术的创新可能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内部或采取其他合作创新方式即可完成,因此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发生范围不如生物制药技术那样普遍。同时,根据我们的不完全观察,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早期,专门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专家型公司相对较少,因此孟山都等核心公司只能自己开展技术研发并完成创新过程。近十几年来,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的专家型公司的数量开始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最近10余年接力创新(尤其是第一类接力创新)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才大规模兴起的原因。2)生物制药技术创新所需的异质性能力严格分布在不同的创新主体中,只能采取“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的接力方式[1]。而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所需能力的分化并不像生物制药技术创新那样严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有目的、有选择地配置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这加速了接力创新的分化。有些技术研发专家型公司的能力突出,而商业化能力掌握在核心公司手中,从而形成第一类接力创新。例如,对于“TJTechnologies—诺维信”的接力创新,诺维信公司的副总裁Videbk表示:“TJTech-nologies的生物解决方案提高了作物产量、业内领先,可与诺维信形成互补”。有些技术的研发能力掌握在一家核心公司手中,而商业化能力掌握在另一家核心公司手中,从而形成了第二类接力创新。例如,对于“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诺维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Nielsen认为,这“很好地将诺维信的微生物研发能力与孟山都的田间试验和商业化能力结合起来”,而孟山都公司的首席技术官Fraley认为,“这是技术推向成熟发展的催化剂”。还有一些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的能力都掌握核心公司手中,但在技术扩散过程中运用其他公司的资源和网络更易克服市场拓展过程中的障碍,从而形成了第三类接力创新。例如,山东登海种业的规模远小于杜邦先锋,但前者在开发中国市场时却具备杜邦先锋所没有的本土化优势。3)大学科研更热衷于针对人类健康医疗的研究(如干细胞等),直接满足生物农业创新需要的最新前沿科学成果相对较少。这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只能更多地利用相对成熟的现代生命科学发现,大学主要提供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技术手段,所给予的是间接支持。这可以解释为何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大学进入接力环节的案例较为罕见。而生物制药技术创新的前端离不开大学的参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物制药的研发不仅直接建立在大学科研的基础上,而且大学也乐于为生物制药提供直接可用的最新成果。此外,由于大学科研更重视人类健康医疗,因此大学衍生的专家型公司聚焦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就相对较少。这可以解释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对专家型公司的依赖性不强的现实,其实质是缺乏可以依赖的专家型公司。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农业的其他特点,可进一步解释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其他特性。就接力关系而言,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资金的需求无疑是巨大的。由于仅有一部分新技术是由专家型公司开发的,很多农业生物技术都是由核心公司负责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因此核心公司的资金实力、从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完全可以支撑整个创新过程。这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依赖远低于生物制药技术。但是,农业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作物)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社会争议的焦点,更是政府严格监管的对象。针对转基因生物的政策法规不仅严格,而且相关政策法规密集地分布于从实验室研究到商业化的各个环节,政策变动对于创新进程而言可能是致命的,这种特性导致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高度依赖政府支持政策的接力。就接力方式而言,在第一类接力创新中,核心公司理论上也可以像生物制药技术创新那样采取协议研究、平台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方式从专家型公司那里获得技术,但是表1中的案例全部采用并购方式。我们认为,这是核心公司出于对风险规避的考虑。在我们观察到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案例中,核心公司并购的专家型公司均为已成功完成技术研发甚至开始初步商业化的公司,这使得核心公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商业化的不确定性大为降低。虽然并购需要付出较高的溢价,但是可一并得到新技术和专家型公司的技术平台、研发团队等重要的创新资源,能够显著提高核心公司的吸收能力,给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提供技术保障。如果采用协议研究,那么核心公司一般需要在研发前期就介入,这不仅要支付给专家型公司一笔固定费用,而且要依据技术研发进程支付里程金,并可能需要在商业化成功后付给专家型公司以一定比例的利益分成,更重要的是技术研发能否成功仍是不确定的。如果采用平台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方式,核心公司除了要一次性付出固定费用及未来商业化成功后的利益分成外,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在商业化过程中很难得到专家型公司的专有技术能力的保障。在第二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为势均力敌的核心公司,并购这种接力方式很难被双方接受,协议合作自然成为更明智的选择。第三类接力创新采用资产联结实现接力,主要是因为核心公司要掌控商业化过程。中种迪卡公司总经理汪泓在谈到与孟山都公司的合资时曾表示:“商业育种企业必须保证从育种、制种到销售全过程不脱节,否则企业的运营风险很大”。但是,下游的小公司本身不拥有核心技术,并购这类公司往往不符合核心公司的战略,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接力方式在控制方面又面临风险,此时资产联结就成为较好的折中选择。

6结语

6.1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最新趋势,其形成机理遵循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管理应以接力创新为理论指导,同时重点考虑本文所揭示的一些特性,主要包括:第一,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发生在转基因作物、生物防护技术等领域,并分化为“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核心公司—核心公司”及“核心公司-其他小公司”3种类型,且接力链条的前端极少涉及大学,创新过程对专家型公司依赖不强,核心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发挥很大作用;第二,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需求并不强烈,但高度依赖政策支持接力;第三,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采用并购、协议合作和资产联结等方式实现接力,而合同研究、平台技术转让等典型的接力方式则罕有出现。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之所以会形成自身特性的原因是:首先,农业生物技术的不同细分领域存在差异,即有些领域迫切需要接力创新,而有些领域的需求不大明显;其次,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所需能力的分化并不严重,可根据创新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有目的、有选择地配置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这加速了接力创新类型的分化;最后,大学科研中直接针对生物农业的最新前沿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无法将大学纳入接力创新链条,由大学衍生的专家型公司较少承担前端的技术研发任务。上述这些因素进一步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核心公司,而核心公司自身的能力决定了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依赖不强。然而,由于转基因作物等农业生物技术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政府对之严格管制,这致使其创新过程非常依赖政策支持的接力。而在具体的接力过程中,为了规避技术研发、商业化等环节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购、协议合作和资产联结成为主要的接力方式。

6.2政策启示

第9篇:纳米技术的案例范文

一、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学习信心

谈到这个问题,我先问大家,你想考大学吗?你想成名、为家为国争光吗?我想回答是肯定的。我再问,中考你为什么没考上,你反思了吗?也可能有的认为自己笨,智力差,抑或找出一大堆理由。其实不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大体分为三层次,一是先智,或叫神童,智力超常,约占人数的万分之五;一是弱智,约占人数的万分之二;其余的智力水平相当。但是,为什么会产生后天如此大的差距呢,问题出在习惯上。还是回到心理学上来谈这个问题,一个人的成功,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态度、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哲人说,态度决定一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意志是成功的保证。反思反思,学习成绩不理想,不就是因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没有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毅力所致吗!

诚然,上述原因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学生们,而在于我们当前传统的教育体制、教育方法、教学评价手段等。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少同学成了传统教育下的牺牲品,此言并非我危言耸听,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幕幕:当你在小学一年级期中、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得了⒏分,老师、家长会说,你不能努努力,认真点,考个双百分吗,怎么不能使使劲多考一、二分。再想一想,小学、初中阶段,你受到多少次家长和教师的表扬,教师和家长表扬的依据是什么?不就是以学习成绩为主吗。还有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恨铁不成钢,在孩子考试考砸了之后,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于是有学生用“不仅而且”造句说:只要我考试考不好,不仅要挨骂,而且还要挨打。正因如此,在学习上,你一次次努力,而一次次失败,在老师和家长眼里,你成了一个差生,一个没有前途,无出息的“丑小鸭”,“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成功是成功之母(最有发展前途者)。最近,我看了《中国教育风景》一书。书中提出“为什么要让人陪人读书”的质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像这样以牺牲大多数为代价的教育是不明智的。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在多元智力框架中,人的智力至少包括:

⒈言语——语言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⒉音乐——节奏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⒊逻辑——数理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这种智力在数学家、科学家、侦探、律师和工程师等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⒋视觉——空间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智力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等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⒌身体——动觉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时间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映,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⒍自知——自省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的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这种智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⒎交往——交际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察觉、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的能力。这种智力在推销员、公关人员、教师、律师、管理者和政治家等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最近,加德纳又提出了一种自然智力。这种智力主要表现在人们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是一种在自然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如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地质特征和气候。这种智力在航海家、猎人等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版权所有

由此可见,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各种表现方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正如我们无法指出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乔丹、柏拉图等谁更聪明、谁更成功,我们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个方面聪明,在哪个方面成功。如果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上,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而非唯一的成绩,那么,在座的都是好学生。所以,请同学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相信自己具有无限的潜能和无限的发展可能性。要记住李白所言“天生我才必有用”。正确认识了自己,进而就要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去追求。靠知识和能力去改变自己以及父母们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难的命运。否则只能重复昨天“放羊娃”的故事。

二、认清形势,抓住机遇

前一时期,《中国教育报》曾登载国家教育部职成司黄尧的文章。题目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文章指出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概括可讲,形势大好,任务艰巨。前者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教人数快速增长,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万人,××年分别达到万人和万人。二是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教育领域,社会及家长对职业教育观念逐步转变;三是毕业生就业率逐步升高后者主要表现是需大于求,要满足社会需要、培养任务相当大。全国许多大中型企业缺乏各类技术工人。这里,我列举全国第三季度个别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者比例,上海:机械冷加工为:;电子元件制造人员为:;福州针织人员为:。再看我省今年共需技术工人万人,本省毕业生仅为万人。技术工人的短缺,使有的工人待遇远远高于大学生本科、硕士、甚至博士生待遇。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曾讲:高质量的产品是靠高素质的工人制造出来。这话不无道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也愈加需要技术人才。例如纳米技术,(纳米亿分之一米)。目前,我国将面临以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现代化国家过度期,(现实是万公斤玉米,不抵瑞士产的一块“劳力士”,可换约节火车皮)所以,可以这样说,社会为每个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却要看自己的能力素质。近几年来,或社会教育经常使用这样的词——素质教育,专家学者也给它下了许多定义,我则认为,所谓素质,就是适应社会的能力。何此论断,因为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岂止三百六十行。上职业学校也好,上大学也罢,将来都是殊途同归——就业,服务于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了先学习先就业的机会,是何等的幸运啊,但不要忘记前提是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喔。

三、从现在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