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范文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

第1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范文

一、关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关于这部分内容教材中这样写道:“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为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我选择了漫画《贪的变奏》(见图1)。该漫画通过“tn”的声调的逐渐变化对应“贪、谈、坦、叹”四个汉字,讲述一个官员慢慢走向犯罪的过程,既能形象地演绎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的道理,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于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

关于该知识点教材中这样表述:“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为方便教学,我精心绘制了图2、图3。(注:图中的每个圆代表一个完整矛盾体)

图2代表人类社会发展这一复杂事物,里面包含着A(经济)、B(文化)、C(政治)、D(生态)等多个矛盾。根据经济决定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这一理论,可以看出矛盾A(经济)是众多矛盾中最重要的一个,居于支配地位,即主要矛盾,且主要矛盾只有一个。这就为我们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矛盾B(文化)、矛盾C(政治)、矛盾D(生态)则居于被支配地位,统称为次要矛盾,且次要矛盾可以为多个。并且这些次要矛盾又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这就为我们提出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搞好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是针对复杂事物而言的,所以会出现一对多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用完整的圆表示,即它们都是完整的矛盾体。

图3代表我国当前的所有制性质由a(公有)、b(私有)两部分构成,即a(公有)、b(私有)共同构成我国当前的所有制结构。其中a(公有)占多数,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即a(公有)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b(私有)处于被支配地位,即b(私有)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主要是针对矛盾内部双方而言,是一对一的关系。a(公有)和b(私有)都只是圆的一部分,即它们都只是完整矛盾的一个侧面,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矛盾体。

三、对立统一规律

第2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矛盾;唯物辩证思想;普遍性 中学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涉及到的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定律无不蕴涵着矛盾、辩证唯物的思想。高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部分年轻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这种思想的教育,走进了形而上学的误区。在客观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客观性,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它们的变化过程是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若有意识地把哲学的思想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其深刻理解,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矛盾的统一。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观点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在化学世界中,变化多端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这些原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列,堆积结合成为分子。这些分子又能分化成原子,发生种种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还存在化合和分解的矛盾。当人们深入到原子内部进行研究时,又发现原子里存在电子和原子核的矛盾。在原子核里,也存在着矛盾,如组成原子核的中子和质子的矛盾、中子和反中子的矛盾。质子和反质子的矛盾等。中子、质子、电子及其反粒子等又叫做基本粒子。事实证明,基本粒子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存在特殊性。总之,从宏观世界到微观粒子中都存在着矛盾。

再比如,卤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变化是有规律的。但F元素又是特殊的:只有F没有含氧酸,只有氢氟酸是弱酸,以及在所有卤化银中只有氟化银易溶;在所有的卤化钙中只有氟化钙难溶。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既要理解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又要牢记其中的特殊性,学规律又学差异。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所造成的“困惑”,更有利于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化学思想,感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观点的应用

在众多矛盾中,其中必有这样一种矛盾,它在诸多矛盾中起领导和决定的作用,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就是次要矛盾。在遇到问题时,要找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来解决问题。

原子是主要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失去一个电子会使原子的质量减少,但一个电子的质量太小了,失去一个电子对整个原子的质量损失不大,所以就变成次要矛盾,所以同一原子的原子和离子的质量相差不大,如Na和Na+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是23,如果我们抓住次要矛盾不放,就会走入误区。

所以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就必须要抓住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一旦解决,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笔者将这种思想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受益匪浅,使学生正确的考虑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量变到质变”矛盾的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可能没有量变,也不可能没有质变,而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会使主要矛盾发生改变,使事物的本质发生改变。

还有一个对高中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练习题:关于向盛有一定量的试管中逐滴加入NaOH的实验现象描述及分析:当n(AlCl3):n(NaOH)>1:3时表现为试管中的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试管内的成分为AlCl3,Al(OH)3,NaCl;当n(AlCl3):n(NaOH)=1∶3时,表现白色沉淀达到最大量。再继续加入时沉淀将逐渐减小,当n(AlCl3):n(NaOH)=1:4时沉淀完全消失,溶液成分为NaCl,NaAlO2,H2O。如果我们恰当地运用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转化,并在不断的分析过程中绘制沉淀坐标图,那将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阶段,质变是量变的新起点。上述例子可以深入挖掘教学中“质”与“量”互变规律的内容,证实质变导致量变规律的真理性。

四、“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思想的应用

既然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且可以相互变化,因此,我们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既看事物的这一面,又看事物的另一面。既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质、现象、和过程的本身之中。教师若能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揭示矛盾的普遍性使学生会用矛盾的观点观察一切、分析一切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在教学中将会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对立统一的规律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如无机物和有机物、碱和酸、金属和非金属、氧化和还原、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解和结晶、化合与分解,中和与水解,酯化和皂化、共价键和离子键等,这些内容都生动地揭示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基本观点。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本身要有了解,还要有比较深刻的理解,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树立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的观点。所以说,化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素材,恰当地运用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辩证的观点,并善于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科学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秦莹.哲学史简明教程.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2]王德胜.自然辩证法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马宏佳.化学教学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海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化学教学.琼州大学学报,2002(3).

第3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经济信息 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 管理目标

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主要是围绕着我国的政府机构而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政府机构的经济进行管理,为完成经济管理的任务所达到的一个预期效果。宏观经济管理的各项管理政策和目标,都能够有效的帮助社会和国政的稳定发展,促进科技时代的开发,大大的提高了国民的物质文化和消费水平。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主要由以下几个内容组成:

一、经济信息的宏观管理目标

宏观管理的目标是依据各项经济信息才能制定出稳定的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目标也包含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等等,而经济信息也存在着多个方面,要想稳定经济目标,要注意很多个方面,也必须从平衡外汇收入和开支、经济总量的平衡、以及稳定的物价这三方面重点分析。

(一)国际收入和开支

货币的流通在国际上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经济交易,是对他国的一个文化交流。随着货币对外开放的政策实施开始,我国的大量的经济对外的流通量也不断增大,促使国际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的经济关系也随之改变。从而也有效的稳定了国际收入和开支的均衡也保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久而久之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收支有着必然的联系,制约着相互的经济平衡。

(二)经济总量平衡

经济总量平衡的主要是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量平衡,在结构上在总量上都要达到基本平衡。在一定时期内,国外需求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天平平衡。对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平衡称之为总量平衡。另外,结构平衡指的是消费物质与消费需求的平衡,投资数与投资需求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中,主要矛盾是总量的平衡度。矛盾是问题的关键,想要国家经济的平衡,要抓住主要矛盾,保持主要矛盾的平衡性,才能调控国家经济的天平。把这个主要矛盾的总量控制抓住,就不会有太大的经济波动。想要创造一个健康的宏观经济环境,引导国民经济的健康运作,就要控制住主要矛盾。可以从我国最近一段时间内分析经济数据,抓住其关键点,并且知道我国的总需量差率要控制在哪个度上才是最好的,最有益于创造合理顺畅的宏观经济。

(三)稳定的物价

通常所说的物价其实就是指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加上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就死价值的转化形态。稳定的物价主要包括三点:第一,稳定的物价总水平;第二,物价波动的幅度要根据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的稳定;第三,物价的消费品的稳定波动。物价总指数是衡量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的主要指标,要保持物价水平的稳定,就是要保持物价总指数的平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物价总价经济的不稳定。所以物价总指数在上升和下降的时候,各种消费品的价格在变化中,必须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这样才会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有利于价格体系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涨的幅度和下降的幅度,都要在国家和社会可容忍的范围之内。

二、经济信息的影响

经济信息的管理不仅能稳定整个国家经济并且能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不断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一)影响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而经济信息是影响投资规模的关键。二者相互影响,互相补充。适度的投资规模需要考虑一定时期内的经济信息的影响,也能够满足国家一定的经济增长的需要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在社会上,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人们所拥有的资源也都是有限的,所以这一点,必须要求资源的合理利用化。在宏观经济的管理下,市场经济存在着自身的一定的缺陷性,市场调节也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政府需要通过经济的调控下,合理调配资源的配置。

三、宏观经济管理的效益目标

经济信息管理的目标是追求宏观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的主要表现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国民总值的增长或者是国家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总体上。它是指各个环节、各个经济部门的总和。 整体是局部的总和,但是有时候局部的总和的提高比并不会提高整体。他在很多情况下,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国家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使局部和总体达到统一的平衡。在经济的发展中,经济信息对整个国家社会效益都有一定作用的影响,在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经济信息造成的一些经济行为也都会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影响。这就像是“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相互影响的例子一样。它既可以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益,自然也就会产生负面的经济效益。好的宏观经济管理不仅产生好的经济效益,也会产生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了良好的体现,那么生态效益也会随之紧跟着发展和稳定。这几个效益在不同的程度与方向上也都影响着宏观经济效益目标的完成,要做到互相促进与发展,相辅相成。

四、结论

经济信息决策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宏观经济的管理是取决于经济信息的。在总体上,宏观经济的目标反映了我国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实际上,在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中由于很多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无法呈现出完美性。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时候,要结合我国国情,顺应我国国情的发展需要,符合客观的发展规律,坚持原则,制定出适应本国发展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要做到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国家必须认真实施贯彻执行,落实目标责任等等。实现真正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顺应国家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01]王利来.《宏观经济的管理与效益》[M].湘潭教育出版社,1998

第4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范文

    1.自然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地理学科中所揭示的地理事物如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矿产等等均反映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在必修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首先介绍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天体,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他们都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其展现的就是宇宙的物质性。

    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自然地理学中所揭示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反映的就是物质的运动。“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揭示的就是太阳系中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地月系中月球的公转运动。大气环流揭示的是大气运动,水循环揭示的是自然界中各种水体的运动和相互转化,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既反映了物质的运动,也揭示了地壳运动的能量来源。洋流揭示的是海洋中的海水的运动。各种地貌的形成也无一不是物质的运动结果。如河流地貌的发育就与流水有关,风成地貌的发育就与大气运动有关,海岸地貌的发育就与海水运动有关,地球上火山地震的发生就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等等。

    3.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太阳系中各天体的运动规律(同向性、近圆形、共面性)保证了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为地球上生命物质的形成提供了外部环境条件。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形成了四季的更替和地球上不同的热量带。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和大气环流奠定了地球上气候分布规律的基础;地壳内部物质的运动(板块的运动)形成了地球上火山地震带的有规律的分布;此外,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农业布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也反映出了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把握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更好的利用自然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就会避免生产布局上的盲目性,趋利避害,真正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强调,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且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辩证法的联系观在地理科学中有非常明显的展现,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地理科学的重要指导方法。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之中,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就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如,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的产物,地形影响到河流的流向、水系特征、河网密度、河流落差与流速以及开发利用的价值;气候影响到河流的补给方式、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结冰期和凌汛等水文特征。河流含沙量的大小则又明显受到地面状况、植被覆盖度和降水强度的综合影响。与此同时河流又影响到地貌的发育和形成。由此可见,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的联系是普遍联系和错综复杂的。正是因为这种联系,所以在分析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运用联系的观点,把握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和判断地理事物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各种条件,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状态,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着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显着的变化。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也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同时还要求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注意防微杜渐。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不乏这样的地理事例。例如黄土高原出现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就是长期以来人口增长、植被破坏的结果;又如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呈越来越快的趋势所导致的。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大家认识一致并采取切实行动,量变才会引起质变,真正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再如目前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就是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大大超过了海洋、大气、水体等自身容纳、清除污染物的能力造成的。把握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在分析地理问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抓住地理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推测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变化发展过程,就体现出了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思想。首先,自然环境是客观的,其变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也因为人类实践能力的局限性和一些功利性的原因不可避免会对自然造成或多或少的破坏,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对立。另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又离不开自然环境,同时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实现两者的统一,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立统一的观点,还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世界,看问题。如农业和工业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一般会存在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人类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存在着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些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存在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等等。

    如寒潮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妨碍交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但北方寒潮带来的雨雪,又可以缓解北方地区的旱情,改善土壤的墒情;抑制北方地区春季频繁发生的沙尘暴;带来的低温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虫害和病菌,减轻来年农作物病虫害;带来的大风提供了丰富的风能资源,又如夏秋季节的台风,虽然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损失,但又能大大缓解南方地区的伏旱和持续高温酷暑天气。再如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低地被淹;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增加降水的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但也能够导致高纬度地区热量增加,农作物生长期延长,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北冰洋积冰融化,北冰洋航线将得以开辟,可以大大缩短东北亚地区与西北欧、北美大西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海上航程,节省了运费和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等。

第5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范文

我国实现未来30年的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推进第二次改革。

提出第二次改革的基本思考

产生并形成“第二次改革”的思路,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至少在过去5年的研究中,我从矛盾变化的研究、发展阶段的研究、反危机的研究中,愈来愈感觉到,当前的改革,与过去30年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1.关于社会矛盾变化与政府转型的提出

2003年,我提出由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政府转型命题。2005-2006年,在全国各地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基本公共产品严重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认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这一主要矛盾虽然总体上没有变,但矛盾的阶段性特征表现突出,并有深刻变化。我把它归纳为两大突出矛盾: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与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

2.关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的提出

当前我国突出矛盾的产生源于我国发展阶段的变化。基本的判断是: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实现了从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但现行的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调整还不适应这一历史性的变化。

3.关于危机挑战改革的提出

危机不是一次简单的周期性调整,而是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变化;不仅对我国短期保增长形成巨大压力,更对我国发展模式提出严峻挑战。正是在这个判断下,我提出“大进大出”时代的结束以及“增长主义”时代的结束。这两个时代的终结,对第二次改革提出历史性的新要求。

4.关于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改革思路的提出

在国家发改委《十二五改革规划研究》课题中,我们提出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改革大思路,这是对第二次改革的一个系统性概括。也就是说,着眼于发展方式转型这一历史使命,我国需要尽快启动第二次改革。

关于第二次改革的主要思路

对第二次改革的研究,主要还是基于改革所处的历史阶段、改革环境、改革面临的矛盾与30年前有明显不同。

1、第二次改革与第一次改革有机联系但又明显不同

提出第二次改革,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第一次改革,我国总体上还处于生存型阶段,解决温饱问题是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基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次改革,我国开始进入到发展型的新阶段,促进人的自身发展成为改革的主要挑战,基本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基础。

第一次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落后的问题,是社会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第二次改革,生产力已经得到极大释放,面临的是内需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

第一次改革,主要是在经济领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很长时期内把转变经济总量增长方式作为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二次改革,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目标,需要推进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体制等在内的结构性改革。

2、实现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是第二次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二次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消费大国,主线是发展方式转型,基本思路是推进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第二次改革就其领域而言,不仅涉及到经济领域,也涉及到社会领域和行政管理体制;就其实质而言,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也涉及到社会公共需求转型和政府转型;就其目标而言,不仅涉及消费,还涉及创新、公平、绿色。

能否全面提高消费率,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是未来30年我国能否真正成为经济强国的一个核心因素。

从生产大国走向消费大国是第二次转型的战略目标选择,走向消费大国将是长期的发展过程。为此,需要把构建消费大国的体制机制作为改革的主线。

“十二五”是推进第二次转型的关键5年。能否完成发展方式的转型,关键取决于未来几年能否下决心推进相关体制机制的重大突破。

3、第二次改革的时代特征

总的分析是,第二次改革要适应时代性发展趋势,推进相应的转型与变革。

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与变革。随着我国内部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外部需求的萎缩将成为中长期趋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增长是必然选择。

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城市是消费的主要载体,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构建消费大国的战略性选择。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成为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未来5-10年正是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黄金期,城市化率有望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达到55%-60%。如果这个时期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有重大突破,城市化率有可能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达到60%-65%。

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变革。我国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伴随着从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为此,需要加快社会体制的转型与改革,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年均增长率至少达到5%,未来10年投入15万亿元左右。

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变革。低碳经济涉及发展方式,涉及制度安排。我国主动应对减排挑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加快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环境产权制度改革。

政府转型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可以说,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挑战是政府转型。这就需要尽快转变“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次改革与第二次转型

第二次转型与第二次改革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推进第二次转型直接依赖第二次改革。

1、第二次转型的实质是发展方式转型

第二次转型的实质是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社会需求转型、政府转型在内的转型。这就需要强调发展方式转型的三根支柱:一是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扩大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社会公共需求转型,构建适合我国特点的发展型社会体制和政策体系;三是强调政府转型,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2、第二次转型与第二次改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点

发展方式转型涉及的是结构性问题。第一,体制与政策的矛盾。第二,体制与体制的矛盾。第三,政策与政策的矛盾。应当说,政策与政策之间的矛盾对各领域改革工作的衔接和配套都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对市场的信心和预期产生较大影响。只有推动结构性改革,第二次转型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6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范文

这个问题,一直缠绕着我.

我相信,战争所带来的,肯定不仅仅是伤亡.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还有,八国联军侵华.

经济上: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加深了人民的矛盾。

政治上: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加深了民族矛盾。

思想上:使思想冲击。使民众迫切要求改革.

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赔款2100两白银(加重了百姓经济的负担)

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侵犯了中国关税贸易)

1843年,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权。

1844年,签订了中美《》中法《》。

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政治上,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社会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第7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范文

中医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中有深刻的体会。

第一、整整体观念。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从整体分析病情,治疗仪通判着眼,往往能出奇制胜。但整体两字,看似容易,却与医者的学识、经验密切相关,临床诊断时不认真、仔细观察不能体会。如:某患者,女 40岁,咽痛喑哑月余,经用西药消炎中药清咽泻火、等治疗均无疗效。四诊;面色不泽 舌淡苔白,咽部不红,声音嘶哑,自诉畏寒,咽痛如梗,口和不渴,两耳如塞,二便正常,有痛经史,脉沉细。诊断为。阴虚为何能至喉痹?其原在于肾虚。形寒畏寒,两耳如塞,舌淡、脉细,均属肾虚。肾属少阳阴少阴之脉入肺、循喉、挟舌本。肾虚之体感受外寒,郁而为热,挟阴循脉上泛发为咽痛喑哑。即给麻黄附子细辛汤季节杀太阳之表有温少阴之里。3剂音哑咽痛减轻,以后用原方加甘草、桔梗、藏青果、服7剂咽痛愈。继用八味丸巩固疗效。此即从整体观念审证求因,符合“上病下治”的原则。同时,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 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第二、要以发展变化的观念认识病理矛盾。如《伤寒论》三阴三阳的转变,即是说明病理矛盾不断变化,治法方药也应相应变更的道理。如某患者、女、20岁、发热5天,有时体温高达39.5°,西医检查无阳性发现,拟诊“发热待查”发热稍有恶寒,有寒热往来现象,汗出不畅,咽干口苦胸胁苦满,便结3天,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脉弦数。发热6天稍恶寒,则是太阳表证未罢,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则又转入少阳,所谓“太少同病”,当解表和里,给柴胡桂枝汤2剂后,汗出较多,恶寒发热消失,表里均和而愈。本例之治所得,即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方能凑效。

第8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范文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用这一法则去分析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可以说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是这个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两种主要手段和主要功能。两者相互区别,相互依赖,相互映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二者结合好,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又加强舆论监督,才能把握好舆论导向。

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社会,积极、正确地引导社会,使新闻宣传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把正面宣传同舆论监督对立起来,认为舆论监督会影响正面宣传,这是错误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一些落后的、错误的东西,通过新闻媒体曝光、批评、引导而变为先进的、正面的事例已不鲜见。这充分说明,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同样具有积极引导的作用。有位资深的新闻工作者把新闻宣传的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比做越野汽车的“前加力”和“后加力”,是非常形象和切合实际的。因此,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相互关系,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又要理直气壮地抓好舆论监督。

二、坚持实事求是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舆论监督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其真实性。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整体和个人各方面的利益正在进行大调整和再分配,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大量出现,这就更需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采访上下左右、方方面面有着相互联系的人和事,真正掌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问题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抓准事物的本质。把采访的过程变成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采写出不仅内容真实而且用语准确、提法恰当的稿子。为确保舆论监督的绝对真实,对批评性的稿件应慎之又慎,必要时稿子写好后不妨征求一下被批评者的意见。只要把工作做细了,把稿子写实了,我们的舆论监督就能经得起检验,发挥积极作用。

三、抓住主要矛盾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如果事无巨细,都去反映,那就显得杂乱无章。新闻的生命是真实,但并非真实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新闻。现在,有的新闻媒体以“猎奇心理”去搞舆论监督,结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里,有必要探索舆论监督监督什么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热点问题不时的出现。所谓热点问题,就是在一个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有些也是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热点问题有全国性的也有地区性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时期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集中表现,问题不解决就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就要敢于触及热点问题。实践证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抓住事关大局的问题实行舆论监督,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强调舆论监督要抓大事,并非是对所有的小事不管不问。如对“米袋子”、“菜篮子”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这些看似小事,实际上关乎着大局,我们也必须热情关注,帮助解决。但是,如果不从大局出发,不抓西瓜抓芝麻,光就鸡毛蒜皮问题进行舆论监督,那么,对出现或发现的问题就会堵不胜堵,似乎发稿不少,就是不解决多大问题。因此,我们在实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遇到的错综复杂的问题认真进行分析,千方百计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四、掌握适度原则

唯物辩证法认为,“度”是一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数量限度、幅度、范围,是质与量的统一。古人所说的“过犹不及”,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舆论监督必须掌握适度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要适宜。舆论监督不同于正面宣传,在具体内容上,舆论监督批评性报道较多,读者对批评报道非常敏感。当今社会问题很复杂,什么问题应该监督,什么问题不应该监督;什么问题该批评,什么问题不该批评,我们必须有所选择。同时,在报道形式上也应当有所选择,不一定只是批评、曝光,也可以采取群众参与、专家访谈、平等讨论、自我教育等报道形式,适宜哪种方式就用哪种方式。总之,要做到既有创新又不过度。其次,要适量。舆论监督报道数量一定要适当。可是,有些记者却不是这样,抓起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来,总觉得多多益善,想过把瘾,这是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我们应当懂得物极必反、过犹不及这个道理。舆论监督也是如此,量太少了无济于事,过多过滥了也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舆论监督报道的密度,哪些该连篇累牍,哪些应点到为止;哪些该公开播发,哪些该用内参反映,要周密策划,不能盲目从事。其三,要适时。舆论监督的效果与报道展开的时机紧密相关。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同其他新闻一样,应当讲究时效性。但是,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对切入问题的时机把握上,而并非都是当日新闻。因为在矛盾正处在激化状态、是非还不清楚的时候,你就马上进行报道,这样不但不能促使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因介入过早给解决问题带来麻烦;相反,如果群众对问题关注的热情和舆论高峰已经过去了,我们才迟迟进行报道,那么监督效果也就会大大减弱。据了解,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专题报道,有的观察准备时间长达半年后才在适当时机播出,从而取得了最佳效果。因此,对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的播发,一定要审时度势,掌握火候,捕捉良机。从这一点上说,时机就是效果。其四,要合法。新闻媒体在监督社会的同时,也在接受社会监督。从已发生过的新闻官司看,有的新闻媒体及其记者之所以败诉,除报道内容失实外,不少报道是因为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违犯国家法律法规所造成的。法度是舆论监督需要认真把握的极为重要的度。因此,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增强法治观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实行舆论监督。这样,就会有效地防止新闻纠纷的出现。

五、分析因果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出有因,但因果关系既有普遍性,又有多样性。存在着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这样复杂的因果链条。对此,我们切不可简单化。舆论监督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用心去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

在舆论监督中,既要报道问题的现状和处理的效果,又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在对复杂的事物进行监督中,更要注意分析其多方面的原因,主观的、客观的,内部的、外部的,直接的、间接的,等等。只有把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深分析透,舆论监督才能真正以理服人,产生较强的震撼力,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取得更好的监督效果。

六、注重社会效果

认为,动机和效果是辩证统一的。有些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之所以产生不良的社会反响,是因为有些从事这些报道的记者对待动机与效果存有片面性。他们一遇到社会上出现的问题不加冷静的思考,脑子一热就捅出去,只求一时轰动,不看最终社会效果。抱着这样的主观愿望从事舆论监督,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弄不好还可能捅出娄子来。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舆论监督工作,就要求我们的记者必须坚持动机和效果的一致性。在抓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时,既要抱着良好的主观愿望,更要注重产生的社会效果,达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而要达到二者的统一,我们必须明确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给党分忧,帮忙而不添乱。

第9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范文

笔者于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被南京大学选派至新疆伊犁师范学院支教,主讲化学系2003级新生的主干课———无机化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疆半年不到的时间里,作为一位兄长,一名老师,尤其是把新生领进大学校园的引路人,我一直把这句名言铭记在心。传道授业解惑,首先是传道,在授课过程中,我便主动把化学跟生活,跟哲学联系到了一起。当时我本科刚毕业,研究生也才读了一年,虽说读的是无机化学专业,可要论专业知识有多深的造诣,教学有多丰富的经验,肯定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对我上的无机化学提了很多改进意见,有同学课后跟我开玩笑说,老师要是上哲学课,可能比化学好。这样的话,听起来可能不大悦耳,但从心底来讲,我却是很高兴的。我想,我教了他们化学知识,那也许永远只是化学,而如果我通过上课能让大家尝试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明白一些道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那却是受益终身的。本文便是笔者摘取自己一些教学体会,结合课本,写下的一点感受。

一、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宇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统一整体。宇宙间存在着的万物和现象是形形、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之间不管有多大的区别,却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他们归根结底都是物质的,都是客观存在的。比方,天空中的太阳、月亮、星星,大地上的山岳、湖泊、河流、海洋,我们呼吸的空气、住的房屋、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使用的机器,以及我们的身体,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如电子、种子、光子等都是物质。甚至各种形式的场,如电磁场、引力场等也是物质。所有这些都在我们意识之外,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都是客观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世界是由物质所组成的,而且整个物质世界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都是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人类的思维实际上也是生物运动的结果。这些东西不仅深刻的阐明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而且告诉我们客观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只能认识物质,却不能去创造和消灭物质。一切自然科学都是以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作为考察和研究的对象。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物质可以分割为分子,分子可以分割为原子,原子可以分割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里面又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还可以继续分为夸克……而化学只是研究由分子分割为原子这个层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运动的规律,当然,这个过程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可以说,化学主要是在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科学[1]。笔者大二时开的大学物理课有幸由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潘根教授主讲,在谈到唯物辩证法物质是无限可分时,他认为,我们现在的观测尺度把世界分为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在此之上,肯定还会有“超宏观”“超超宏观”……而在此之下,还会有“超微观”“超超微观”……也许,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太阳系乃至银河系只是某个超级巨人身上的一个原子、一个分子,而我们每个人身上还会有数不清的小世界。还记得潘老师谈到这些时,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儿时读过一本科普读物,上面讲到地球相比于太阳,就好比乒乓球相比于地球,当时我就想,那乒乓球上会不会也住着人呢?如果住着人,那样的人会有多么小啊!等到后来接触到了物理和化学,我又经常拿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与太阳和地球以及其他行星相比。太阳就好比是原子核,而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就好比核外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后来才知道,核外电子轨道至少在目前是“测不准”的)。总之,它们的确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知道的电磁波也是如此,随着波长的减小,电磁波的穿透能力一般随之增强。对于人来说,可见光的范围是波长400~730nm,如果人的可见光是紫外线,那我们看到的世界将是另外一种颜色,可试想一下,如果人的可见光是γ射线,那我们看到的又会是什么?再进一步,如果我们生活在“超微观世界”,我们的可见光波长又是γ射线的几百万分之一,也许那时候看“微观世界”的原子与分子比看“宏观世界”的人要容易得多,那真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可谁又能说我们现在不是呢?关于时空的描述,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科学家的斯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教授是这样认为的,宇宙大爆发是时间的起点,我们生活的宇宙是“有限而无界”的,而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宇宙,黑洞便是连接它们的通道。显然,他的描述超越了常人的时空观念,尽管后来他又对自己的观点提出了疑问,但他的观点却印证了中国一句古话———天外有天,这对唯物辩证法同时也是一种肯定。

二、实践是认识世界的基础

让我们把目光从遥远的宇宙转回到化学中来。对于我们从事化学研究工作的人来说,不论是搞应用化学,还是搞理论化学,化学实验都是很重要的,没有化学实验我们就无法正确认识化学世界。上个世纪后期,由于镓、钪和锗各元素的相继发现,元素周期律被普遍承认,然而不久,氩的发现对周期律又发起了挑战。因为按照它的原子量(39•9),这个新的元素在周期系中应该排在钾(39•1)和钙(40•1)之间,但那里没有为它留下空位。在发现氩以后的四年中,又在地球上找到了氦以及其他惰性气体,才开始明白所有这些元素都是列在周期系第七主族之后“零”族的元素。惰性气体的发现,使元素周期系变得更加完善[2]。显然,我们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并不否认理论的指导作用,因为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我们就可以迅速并且正确地完成所研究的课题。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化学实验工作往往离不开测量,因此实验手段的进步特别是实验仪器的开发对化学研究有重要的作用。亚细亚刚毛草是蹂躏粮食作物的一种寄生草,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去抑制它,后来借助于核磁共振的技术,发现了促进其生长的化学信息物质,于是抑制亚细亚刚毛草这个大难题就迎刃而解了[3]。亚细亚刚毛草曾使亚洲和非洲的粮食大量减产,以致约有4亿人口受到饥饿的威胁。故人们称它为“魔草”,只要粮食作物一播种,几天后总会有亚细亚刚毛草的须根黏附在粮食作物的主根上,大肆吸取营养,粮食作物渐渐的枯萎而死。你不播种,它也不见踪影。人们始终弄不懂这些魔草为什么会那么精确的探知粮食作物生长时间。经过化学家、农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合作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雷达依靠电磁波的反射,去识别金属物体是人所共知的,而在生物圈内却存在一种更为奇妙的“化学雷达”。亚细亚刚毛草的种子便有一种特殊的化学雷达,它能探知粮食作物在生长时所渗出的一些化学物质。一旦得知粮食作物已经生长,它也破土而出。关键在于它有4天的独立生长期,也就是说,在头4天里它可以不需要外来的营养,但4天之后,它必须要抓住宿主植物以继续维持它的生长。它所持有的化学雷达以及宿主植物渗出的化学信使物质使它能够如愿以偿。科学家的目标是必须找出这种信使物质,以便阻断这种信息传递。然而,由于这种渗出的物质是极其微量的,人们竭尽全力只能收集到千分之几毫克,所以一直未能分析出这种物质的化学结构。直到精密核磁共振仪诞生,科学家终于把这种信使物质的化学结构全部探明。所幸,它并不是一种结构十分复杂的物质,化学家完全可以在实验室里将其合成出来。化学家合成出一大批各种化学信使物质。然后在粮食作物播种之前把它洒在大地里,亚细亚刚毛草的化学雷达收到信号,误以为粮食作物已经生长,也就会迫不及待的破土而出,4天以后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找到宿主植物,于是就慢慢的枯萎而死。此时,人们只要打扫一下战场,再把粮食播种下去,就再也不用担心“魔草”的威胁了,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的科学方法。科学家们已经用同样的方法,识别了许多宿主植物所分泌的化学信使物质,反而制服了更多的寄生杂草。总之,实践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毫无疑问,人们要想认识物质的世界,必须实践。物质世界中的千变万化的化学现象都可以通过化学实验观察到的,而化学中的一些学说,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经综合、归纳而得到的,也是在实验的鉴别中修正、发展而成熟的。因此,人们把化学看成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也是化学科学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