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学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67-02
一、文化生态学的起源
早在1870年,“生态”一词就被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使用,当时主要是指生物的聚集。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文化地理学之父卡尔・苏尔从景观出发,研究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对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进行了探索,创立了“伯克利学派”,又称“文化生态学派”。1921年,美国学者卜欧克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这一学术术语,他和伯杰斯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带领研究生展开对该问题的研究,被称作是城市科学的“芝加哥派”。[1]同时,美国人类学家弗兰兹・博厄斯和克罗伯提出了文化的“环境决定论”和“环境可能论”,为文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生态方向。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文化生态学诞生于美国,由美国人类学家J. 斯图尔德提出,他在1955年出版的专著《文化变迁理论》中完整地阐述了文化生态适应理论。在该书中,斯图尔德认为文化变迁就是文化适应,这是一个重要的创造过程,称为文化生态学。[2]这一观点的出现也被认为是文化生态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文化生态学比较重要的观点是“文化生态适应”理论、“文化核心”与“文化余留物”理论。
二、文化生态学的发展
斯图尔德正式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整个50年代,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人类学领域,并且没有形成一套正式的方法论和学科范式。直到60年代末,在斯图尔德的影响下,三部重要的文化生态学著作问世,即R・内廷的《尼日利亚的山地农民》、R・拉帕波特的《献给祖先的猪》和J・贝内特的《北方平原居民》。这些著作丰富了文化生态学的内容,界定了研究范围。
70 年代,霍利对赞比亚的多加人继承模式的变化进行研究,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论”,这些文化生态问题的成果,大大地深化和拓展了斯图尔德的研究。[3]在这段时期,文化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也开始扩宽,如加拿大心理学家伯里认为,生态背景与社会政治背景通过人类的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发挥作用,人类个体接受生态影响、遗传传递、文化传递及文化融合等的作用,产生可观察的行为和可推测的心理特征。[4]
80年代,美国学者哈里斯创立了文化唯物主义,并出版了同名著作《文化唯物主义》,这标志着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主要强调“基础决定论”,即基础结构决定结构、结构和上层建筑构成文化体系。[5]
9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F・墨菲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6]同时期,文化生态学也成为了美国人类学系和人文地理系的核心课程。1994年,芬兰总统M・阿赫蒂萨里在国际传播研究年会的致辞中首次用“文化生态”来表现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的严重问题以及在“信息有产者”与“信息无产者”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7]1995年,日本学者发起了关于文化生态学的国际研讨会,并于1997年出版了D・克里克的《文化生态学:文化中的传播》。1999年9月在吉隆玻召开了“文化生态学国际讨论会”,来自亚洲和欧美等国的学者分别对本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交流。
三、文化生态学在中国
我国早在20世纪初,就有学者开始关注文化生态,如、冯友兰、梁漱溟等人在研究文化生成机制时,就试图从生态环境角度说明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性,进而进行优劣比较与选择。[8]尽管这些属于静态研究,但是启发了我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反思。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民族调查的兴起与发展,我国文化生态研究也呈现出一片热潮。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迅速增多,学者们不断对斯图尔德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如江金波提出,现代文化生态学理论应包含进化论、人地关系论、文化时空耦合论、系统结构论、生态功能论、景观感知与映射理论等。[9]尤其是21世纪,文化生态学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传播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文化学是其研究对象,生态学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文化生态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意义
(一)有助于深刻认识地方文化资源的本质与特征
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在长期的历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如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就是不同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态学的视野下研究不同的文化,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发展性。
(二)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保护的意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生态学主要侧重于研究在自然、文化、社会等环境中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等内容。将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融入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中,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文化生态保护理论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保护,在保护过程中既要保护文化资源本身,也要注意环境对文化资源的作用,使文化资源与环境处于和谐状态。
(三)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防止出现庸俗化开发
纵观我国现在的文化资源开发现状,无不是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主体。这种资源依托型开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对资源无节制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资源的重复浪费。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庸俗化开发,如对古镇的开发,全国各地的模式如出一辙,毫无新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提倡文化生态学中对文化的尊重和认可,让文化资源体现出它的生命特征与价值。提高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就保证了文化资源在时间上的传承和在空间上的扩布,文化资源也会因此而更多元和丰富。
参考文献:
[1]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4.
[2]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19-120.
[3]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5):2-7.
[4]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研究[D].天津大学,2004.
[5][美]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王曼萍译.文化唯物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3.
[6][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9.
[7]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06):22.
[8]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20.
[9]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22.
作者简介:
生态学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于1861年首次提出,并于1886年创立了生态学这个学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生态学不仅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且与农、林、牧、副、渔、医都有密切关系的应用基础学科之一。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科学的总称。包括理论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生态经济学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待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变化的经济因素。包括部门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地域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
生态学与经济学两个名词同源于希腊字母(Oikos)。分别是指有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问题与管理。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生态学和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与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科。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特点。在中国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今只有20多年,在此期间,生态经济学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旨在整合生态与经济系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许多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及时投入这一崭新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中部分内容。在推动建立全民生态意识和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令人瞻目的成就。
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学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价值流循环与转换。生态经济系统划分范围可大可小,从层次上看,有由地球表层的生物圈和经济界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国民经济总体生态经济系统、部门生态经济系统、行业生态经济系统。按地域大小分:有国土生态经济系统、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庭院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组成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四大要素。
“现代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生态经济统体,因而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按照这个理论,中国现代经济不是个封闭系统,而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巨大开放系统,这个开放系统就是生态经济的有机整体”。生态经济学包括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理论、生态经济全面要求理论、生态经济生产理论、生态经济价值理论、生态经济循环理论。生态经济学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从结构、功能、平衡、效益、调控高度揭示生态经济系统这一客观实体的运动发展规律。
关键词 生态学理论 幼儿园 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1 生态理论概述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学理论认为, 生态环境就是层层镶嵌的同心结构, 每一层都镶嵌在相邻的层次里面, 圆心是发展的个体。“个体发展的环境是 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生态系统, 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这些环境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等不同的形式具体地存在于个体发展的生活中,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方面给予不同的影响。”儿童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为四个层次――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
微观系统:指的是儿童平常所处家庭及日常环境,包括日常的家庭设施、家庭中的人即他们所从事的的活动,包括指向儿童的活动,如喂食、洗澡和拥抱等。中观系统:家园联系、家庭与社区、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就是儿童所处的中观系统。中观系统不是一个实在的系统,而是由微观系统的联系所构成。外观系统:是对儿童生活产生更大影响的一些背景,儿童不直接参与的,但却影响或受其中发生一切影响的系统。体现为各个环境间关系的清晰、一致程度,以及一些政策方面的因素。宏观系统:中间系统和外系统常常被嵌入大范围的思想意识体系和某一特定文化或亚文化的制度或模式之中。这些体系、制度、模式便是宏观系统,是人类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的总体蓝图。
因此,从生态学的理论上研究幼儿要求将幼儿放置在各种复杂的生态环境之中,通过教育来干预调节生态环境系统中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生态因子,即将研究的范围放置在一个宏观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加以考察,综合考察影响幼儿的家庭、幼儿园等环境,以期通过对家庭和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调节和改变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生态学理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
2.1注重整体性和教育性
生态学理论把幼儿周围的环境看成是生态的、不断变化发展且相互交叉影响的系统。所以为幼儿创设的环境应该是空间规划合理、材料投放适中、游戏时间充足,气氛自由、和谐的环境。因此,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环境,并在其中渗透教育元素,环境应能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刺激,引导幼儿通过自己探索、游戏积累相关的经验,引领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发展。
2.2融入幼儿生活的大背景中
生态学理论把儿童生活在其中的直接环境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而宏观系统是指儿童身处的大范围的思想意识体系和某一特定文化或亚文化的制度或模式,对儿童是一种背景性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包括历史地理、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 所以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适合幼儿所处的文化背景中。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是幼儿生活的大背景,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而引导幼儿如何在将来的生活中适应他们生活的社会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
在创设环境时,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向性,通过环境的创设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同时,还应在环境创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民间艺术等,以增进幼儿对祖国的了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3让幼儿充分参与
生态学理论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生态系统, 这些环境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等不同的形式具体地存在于个体发展的生活中,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方面给予不同的影响。强调幼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注重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的重要性。幼儿和其所处的环境始终共存,幼儿依赖于环境,也可以作用于环境,幼儿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情况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质量。因此,教师要积极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创设“属于幼儿的环境”,同时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使儿童在布置环境的过程中认识环境,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联,在改造环境之中创造环境,培养儿童坚毅、积极、合作互助等优良品质。
2.4强调动态变化
生态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学前教育的新的视野。传统的理论如皮亚杰对幼儿各阶段发展特点的划分,是从幼儿本身为出发点的,而把儿童发展的环境看成不变的。生态学理论对幼儿发展的研究是着眼于外部的,把幼儿发展的环境看成一个结构的、系统的、多重关系构成的环境,这个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愿望不断变化环境布置,同时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的环境。如在游戏中让幼儿自己取放玩具和材料、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让幼儿产生对环境的控制感,在游戏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5家庭、幼儿园、社区、社会共同参与
生态学理论把幼儿与其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幼儿园、家庭、社区、全社会都处于这些系统中。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该要家园合作、家社合作、幼儿园和社区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 李亚娟.于海燕.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的解读[J] .上海教育科研,2012(12).
[2] 袁爱玲.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标准[J].学前教育研究,1994(6).
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包含着众多的子系统,在此笔者仅从教学应用的角度,就课堂教学环境来谈谈历史教学的问题。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在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材料、教学手段等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生态化的课堂,营造出动态的、发展的、绿色的课堂生态教学环境。
一、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化,践行无声教育
统观众多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如果历史教师面孔死板、表情严肃、行为僵硬,学生的反应就是死气深沉、成绩欠佳;相反,则学生反应积极、妙语连珠、成绩进步。这就充分说明了“绿色教育”的必要性,而“绿色课堂”只存在于生态化的课堂教学之下。
(一)改变教育态度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育态度对于学生知识的拓展、习惯的养成、个性的展现、人生观的形成等都有直接的影响。但学生的行为举止、思想倾向又何尝不对教师产生影响呢?师生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不正构成了班级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子系统吗?因此,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掌握先进的理论。这里所说的理论不仅仅是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还应该包括与教学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理论知识。其中教育理论是最为主要的,因为只有掌握足够的教育理论知识,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做到高屋建瓴。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地了解教育领域的理论动态。
2.具有开明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帮助,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不能越俎代庖,应像一个开明的导演一样,既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调控和指挥,又善于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真正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善于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现代社会中患有抑郁症、多动症的中学生不少,这同时也成了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学生?多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还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的绿色成长保驾护航。
(二)改变教学方法
1.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多维互动。当前,学生们接受知识的途径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单一,因此以往的教育方法已经行不通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多维互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形势。以下是《最可爱的人》一节课的教学片断:
教师:通过电视、书籍和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那么请大家结合自己所知道的故事和人物,说说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哪些精神呢?
(学生按规定进行分组学习,教师在教室内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并指引学生对人物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4分钟之后让学生发言)
学生1:热爱国家的精神。
教师:好,能不能谈一下这种精神的具体表现?
学生1:我们的志愿军用生命和鲜血来捍卫祖国的。
学生2:他说得还不具体,我来补充……
教师:其他组的同学也来说说。
学生3:在美国欺凌我们的邻邦朝鲜时,中朝共同抵抗美国的侵略,这体现了志愿军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生4:我们还应该学习英雄们为了集体利益甘愿牺牲生命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师:那么我们在现实中应该如何去做呢?
学生5:呼吁和平……
这一案例通过师生之间多样的互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了教学中来。
2.且思且行,因材施教。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说“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我们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引起新的思考,而思考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不断地鼓励学生、启发学生,既教给学生陈述性的知识,也使学生掌握搜集资料、思考问题的方法,加强认知的训练,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其在对历史中重大事件、重大人物的思考与审视之中不断地成长为有个性特色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教师来说,不仅仅需要渊博的知识,还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只有具有较高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成功的教育。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用自己的善心、善行来感动学生,使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二、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的中心,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其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就是课堂生态系统之中的子系统“人——文化”系统。在这一系统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人,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系统是否和谐的决定性因素。那么,什么样的态度才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呢?其实这与花在花盆中生长的道理极其类似。花盆是一个受人工和自然双重影响的生态环境,在空间上受到较大的限制。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花卉可以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较好的长势,但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一旦离开人们的精心料理就会枯萎或死亡。学生就像花卉,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照料,但外部世界又怎能处处是暖棚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教给其陈述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其掌握方法,形成合理质疑、不断探究的习惯。知识和方法互补才能保障系统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生态文化 文学理论 教学创新
当下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催生着生态文化的迅速崛起。和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相比,这无疑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思想学术前沿敏感领域的文学理论界,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要探索“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并对此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范畴、命题,并以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为依托,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智慧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清理。文艺学研究中的生态维度,对文学创作、对建设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成为更新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提升文学理论课程的时代特色的推手,并为文学理论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资源。
一、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
当代著名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创建了意义深远的自然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他认为自然是生命的系统,是呈现为完整、美丽的生命共同体。自然之美具有关联性,起于人与世界的交感中。这种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解释世界的观点和方法,不仅与马克思、恩格斯恪守的把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作为理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相一致,而且也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基于此,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立足于宏观层面,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文论的体系框架、学科品格、研究视角等基础性问题,还是从微观入手,引领学生学习若干基本知识要点,如文学的语言特性、诗歌的韵律节奏、文本的二度创作等等,都需树立一个核心的教学理念,即:通过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向现代社会和未来培养一批着眼整体、承续历史、善待自然的具有浓郁生态情怀的知识分子。
如何帮助学生在文学和文论的领域里自觉运用生态的意识去审美,如何使他们在文学审美的层面上认识到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天人合一的境界实则就是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至高之境?方法自是众多,其中的一种“无法之法”是最佳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无法之法”中的“无法”当然不是毫无方法,作为“法”之一种,它是更高层次的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有度的协调综合,打造理论学习的自由空间。譬如美国当代文艺美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知识点,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教学:
(1)以先闻道者的身份,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学生多了解我国古代儒家人体天道、亲善和谐的主张,道家向往回归自然的志趣,历代文人在诗文中表达出的对天人合一真谛的体悟。多阅读马列文论中与此相关的章节内容。多接触当代生态环境、生态哲学、生态文学的热点问题和相关见解,在全方位多层次了解人与宇宙生态关系的基础上再回到四要素问题本身时,学生的知识视野已极大开阔,对问题的纵横维度的理解必然深刻许多。
(2)以伙伴者的身份,启发学生结合个人见闻和阅读、写作实践,通过以己及人、以人观理的过程,以臻“以理观理”之境,这样的思考过程因结合个人体会而更易产生超越于书本知识的独特的切身之感。
(3)以组织者的身份,发起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若条件许可,还可组织学生就此问题专访某位作家或批评家来加深理解。这种从课堂之内的知识传授向课堂之外的实践课程的转换,将带给学生新鲜活泼的学习乐趣和生动感受。
(4)以上三种具体方法综合运用,“独语式”、“对话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交叉使用,授课形式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因地制宜。既将“无法之法”化为无形,又使它真正落到实处。
二、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
在当今大力推进素质和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型教学范式是相对于以往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范式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不局限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是通过其课程教学过程中塑造“天人合一”整体生态文论观的核心理念,将教学和科研统一起来,使教学和研究自由的思想渗入课堂内外,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创新设计、促进生态文论知识的有效生成。据此,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的研究型教学范式在结构特性和课程价值方面至少具备以下三点:
(1)教学和科研统一于教学身份的双重性上。研究型教学实践中,教师
[1] [2]
和学生都兼有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教学: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不是一边倒的灌输知识,而将学生视为平等对话的伙伴,一则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质疑本能和问题意识,比如从根本上质疑:生态文论与过去文论的区别何在?是否所有的生态学原则都能解释文学艺术现象?二则有步骤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比如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人们在文学艺术中如何表达了他们的生态意识?怎样勾勒文学表现生态意识的历史过程?怎样解决文学在表现生态意识时所体现出来的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确立生态文论和生态批评的一般理论标准?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不是一时一地凭一己之力所能解决的,这项事业注定了教学与科研的不可分离。只有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在研究型教学范式里,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中才能逐步得以解答。
(2)独立与创新孕育于教学平台的民主性中。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活的灵魂,民主的教学平台上,学生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师生之间可以平等的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正是在这种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养成宝贵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有足够的学术勇气去解构一直奉为圭臬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才有足够宽广的学术胸襟去建构天人合一、心物交感的中和协调的生态观。
(3)互动与合作贯穿于教学形式的协作性里。闻道求知是大学的独特学术品性,开展学习协作是达到这种品性的必要途径。个人化的闭门式学习和研究,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懂得与人互动,才能使个人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形成对照,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探求新知;只有懂得与人协作,才能从更深立意上懂得万物共生、并行不悖的生态智慧。
三、倡导文本细读,启动生态批评
建构整体的生态文论观,除了必要的以生态学视角切入的研究型教学之外,还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前后环节有所延伸。具体来说以下两个方面不容忽视:
(1)教学之前倡导学生多读、细读与生态文化相关的文学文本。生态文论是对生态文学的理论观照和规律总结,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因此在进入系统的生态文论学习前,对生态文学文本广泛阅读、积累充分的感性体验是十分必要的。与生态文学相关的文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凸显生态意识的经典之作,如被誉为西方乃至全球“绿色圣徒”的美国作家梭罗,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从一部不受人重视的普通浪漫主义之作,一跃成为人类生态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杰作。除此外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优秀文本,如享誉世界文坛的《与狼共度》(莫厄特)、《寂静的春天》(卡森)、《诉讼笔录》(勒克莱齐)等,我国的生态文本如《怀念狼》(贾平凹)、《水中的黄昏》(蒋子龙)、《拯救大地》、《守望家园》(徐刚),《只有一条江》(岳非丘)等。另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本,在现实的生态语境下,可以转换现代生态视角,重新进行解读,如《白鲸》、《鲁滨逊漂流记》、《浮士德》等一系列文学名著。如何在当下呼吁生态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冷静期重新审视此类文本中表现出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如何历史的、公允的全面评价?这样的思考有赖于相关的文本细读,而有所思,才能有所学。
论文关键词:福斯特;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
论文摘要:福斯特的生态学是当代生态学理论的重要分支。他在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生态学分析的过程中所阐明的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都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这些宝贵思想,对于当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多方面的启示。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理论家,他在《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和《脆弱的星球》等几部著作中,通过阐释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分析了资本主义与生态相悖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走出生态危机的制度替换之路,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生态学理论。福斯特的生态学不仅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而且他对当代生态问题所做的多维度揭示,对于当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
福斯特认为,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条件和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怎样保持发展与环境的协调一致?不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对待我们目前的社会形态就不可能回答这些问题。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积累制度,“过去,这种积累一直靠全球环境不断被系统地剥夺其自然财富得以维持,环境被蜕变成了索取资源的水龙头和倾倒废料的下水道。”所以,过去500年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历史。
福斯特强调,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不会自动解决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通过采取诸如消灭城乡之间敌对分工、注重人口的合理布局、实现工农业的有机结合、实现土地营养物质的恢复和改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革命性变革等具体措施,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工业方法合理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始终是和他对生态可持续的追求联系在一起的。
福斯特的发展观,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就在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确立科学的发展模式,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第一,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与模式,它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就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战略向人类提出了一条新的发展原则:经济的发展既要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能超出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既要给现时的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支撑,又要给后续发展留有空间,同时还要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条件。这就要协调好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关系、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经济系统与生存系统的关系、人化自然与原生自然的关系。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考虑,应该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人类重新审视自身发展过程后,按照生态规律把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过程有机融合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经济运行模式。首先,循环经济仿照自然界物质代谢、循环、共生等规律,在经济发展中也形成类似自然界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间的有机匹配,改变了“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组织成了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资源利用最大化、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发展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矛盾。其次,传统经济运行由基础设施、机器、工厂等加工资本,劳动、智力等人力资本和现金、投资和货币等金融资本三大部分构成。循环经济将资源和生态系统构成的自然作为第四种资本加人经济运行。这种生态资本内部化改变了传统经济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改变了企业节约资源与污染防治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目的。
第三,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目前,我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经济结构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这一潮流,对我国传统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大调整,在坚持继续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同时,要着力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构成,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的结构矛盾,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以前高投人、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第四,建立科学的GDP核算体系。过去多年我国通行的做法,是把GDP和人均GDP及其增长速度,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尽管这些指标不可或缺,但GDP总量或人均GDP并不能准确反映发展的社会成本,不能准确衡量经济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能准确衡量效益、效率和实际的国民财富,尤其不能对是否实现了社会公正和人民幸福作出准确判断。不仅如此,它还助长了一些地区和部门为追求过高的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地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陷人了“拼资源求发展”、“有增长无发展”、“有发展无幸福”的困境。因此,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势在必行。
二、生态价值观与中国现代价值观的探寻
福斯特生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于,他强调,必须认识到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并且努力保护它。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我们不能避免改造自然,因为我们就工作并生活其中。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以可持续的方法改造自然,制定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的理性规则。”
然而,在福斯特看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然本身、自然和社会关系却出现异化,其集中表现在人与自然间的剧烈的不和谐以及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福斯特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造成自然本身异化、自然和社会关系异化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及产品远距离贸易是其直接原因;第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大土地私有制是其根本原因。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本身异化、自然和社会关系异化是必然的。
福斯特积极倡导自然的社会化,极力反对自然的私有化。在他看来,目前最应该受到批评的就是所谓自然的私有化。“今天全球经济正逐渐将自然界中的每一种东西—水、森林、植物种,甚至大气本身—变成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私人商品。这种自然的私有化趋势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并且激化了对资本主义来说是特有的那种环境问题。”自然的社会化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他认为,“自然越是被置于人民的保护之下—一般来说,这种保护是通过决定可持续规则的民主过程进行的—情况就会越好。如果我们把自然交给了资本,那么我们就为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可持续性这个集体目标的各种形式的私人控制和掠夺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我们把一切都交给私人利益集团,人口中的大多数在反对拥有和控制大量社会资源的强大的少数人意愿的时候,就会丧失保护自然和自己的能力。相反,如果我们把一些事物置于公众领域,我们就会把这些事情置于一种可以运用民主原则的政治控制之下。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的社会化代表一种民主的和反资本主义的策略,一种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策略。
福斯特强调,在生态问题上必须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在他看来,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存在的、真实的、不断变化的物质条件并无裨益。这种观点中所体现出来的二分法往往使“人类与自然”相对立的观念长期存在,而这种观念正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源。
透过福斯特的生态价值观,给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最深刻的启示就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必须确立起一种全新的生态价值观,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正确生态文明观的引领。生态文明观最核心的观点,就是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和谐相处的统一体。为此,应该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观,进而使人们达成以下共识:一是,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之子。自然孕育、哺育了人类,使人类得以产生和发展。二是,发展使人类变得不断强大,强大又使人类自我意识膨胀,使自然之子自以为是自然的主人,没有限制地向自然索取,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引发生态恶化。三是,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人类不仅要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更要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既要考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其它物种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和自然要协调发展。四是,建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念,不仅科学家要高度重视,而且政治家、企业家及全体公民都要高度重视,站在自然之子的角度,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第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衣食住行及精神需求,即为了消费。然而资源的有限性与消费需求无限扩大,构成了一对矛盾。因此,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倡导正确的消费观,以引导人们合理消费,任重道远。具体来说,可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倡导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生活。适度消费就是对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的无止境占有。无节制的高消费是一种脱离现实生存环境与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为特征,使人们对物质与能量的消耗最终增加到自然界无法承受的程度,既有害于自然生态,也有损于健康。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反对一切挥霍性、奢华性、铺张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二是,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这应该成为实践消费道德的一种新境界。在消费过程中,我们应当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主动购买对环境友好、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用正确的消费导向引导生产经营者向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
第三,健全生态法律制度。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价值观确立的刚性制度约束,其作用在于用刚性制度约束人类的生态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从我国生态法制建设的现况来看,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如下制度:一是建立清晰的生态产权制度。在自然特征上,生态的天然属性决定了生态资产的公有性,任何个人和企业都无法有效行使生态产权,只有国家政府有权代表社会来行使。但在现实中,国家产权得不到很好地实施和贯彻。在生态产权不清的情况下,生态资源的社会再生产与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割裂的,生态价值没有通过一般的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足量的实现,结果导致少部分人对生态资源开发的获益是建立在多数人环境损失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损失就是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因此,国家对生态资产行使公共管理职能,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产权界定、配置、流转、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价值的实现,仅靠明晰产权、生态定价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一些财政制度的安排,达到功能维护的目的。生态补偿制就是实现生态资源生态价值有偿制度的财政手段之一,是生态受益者在合法利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资源所有人或为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的相应费用。生态补偿须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原则,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应承担环境外部成本,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赔偿相关损失,支付占用环境容量的费用;生态保护的受益者有责任向生态保护者支付适当的补偿费用。三是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三、生态伦理观与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重构
福斯特认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在生态问题上还存在不道德行为。任何一种破坏环境并使未来几代人在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上更为贫困的制度,就是一种高级不道德。“人类不拥有地球,我们只是使用地球。必须为未来几代人保护好地球,维护它的完整。我认为,这是关系到所有可持续性问题的基本道德原则。”
在福斯特看来,要解决这种在生态问题上的不道德行为,第一,需要进行一次“道德革命”,即一次不仅针对个体消费者、政治家以及首席执行官们的不负责任的行动和决定,而且针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高级不道德”的革命。通过这样一次革命,以取代我们目前对待环境的不道德或至少是非道德的做法。第二,建立一种新的生态道德。福斯特指出,自15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兴起以来,以“支配自然”为核心的价值观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倡保护环境被看作是对人们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道德价值观在当代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支持下,形成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的关系模式,并最终一导致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福斯特强调,通过建立这样一种新的生态道德,可以引导我们重新学习在地球上如何居住,最终把自然看作是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至于这种新的道德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在福斯特看来就是“绿色思维”。由此可见,在福斯特看来,社会变革和建立新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是缺一不可的。当然,在福斯特看来,我们社会中的个人道德并非社会道德的关键,关键在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核心体制。
福斯特的生态伦理观,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现实的借鉴意义就在于,我们要搞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进行伦理道德体系的重构,重视生态伦理的培育和倡导。要实现这一目标,可抓住以下主要环节。
第一,培育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就目前来看,最迫切的就是,我们在认同自然界自身存在其内在价值的同时,必须承认代际价值的存在。既然我们承认自然存在着内在的价值,那么,人类后代也具有自身的价值就不能予以否认。应该看到,人类后代的权利就是当代人生命和精神的延伸和延续,承认和尊重当代人的权利,就必须承认和尊重后代人的权利;反过来,承认后代人的权利,就是对当代人权利的承认和尊重。在代际价值的理解上,应该明确两点:一是权利和义务的非对等性,承认后代人享有权利并不意味着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义务,正如我们承认自然的权利而很难要求动物、植物等对人类承担义务一样;二是由于后代人尚未出场,因此其权利的行使并非一个现实的存在,而是一种观念的存在,存在于当代人的“观念”中,因此,后代人的权利必须由当代人来,由当代人按照公平的原则进行分配。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青少年道德教育家庭学校社会
随着最近接连发生的学生群殴事件及其视频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以及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出现的某中学生拍摄脱女生的衣服视频等相关报道,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起起骇人听闻的事件,已经向人们敲醒了警钟,如今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已经出现了严重偏差,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如果再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也许将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少年”、社会中的“定时炸弹”,以后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现在弥补所要付出的代价。笔者在此试图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出发,就如何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ecosystemstheory),是用来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问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等人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立场出发,研究人的发展问题,将对人的行为和发展放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中,探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态因子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作用以及人与各种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他认为人们所处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包括微系统环境icrosystem)、中间系统esosystem)、外系统(exosyetem)和大系统(macrosystem)这四个层次。其中微系统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例如家庭、学校等)中间系统指“由发展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景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外系统指“发展的人并没有参与的、但又影响或受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所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例如父母的经济收入或学校的师资对青少年的影响)大系统指“各种较低的生态系统在整个文化或者亚文化水平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一致性,以及与此相联系并成为其基础的信念系统或意识形态。”这些层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层次性的同心圆,前者逐个地包含在后者之中,要受到后者的制约。同时这几层系统也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和发展。因此在讨论人类任何一种行为时,都不能不考虑大系统的制约,同时也要考虑各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如何利用生态系统理论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一)微系统中最靠近青少年的一层——家庭家庭作为青少年生长和接受教育的场所,是微系统中最靠近青少年的一层,对其各方面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正如美国着名作家约翰·布雷萧所说:“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下长大,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便与教育方式这一家庭规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家庭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首先,家长应该重视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自古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就以人格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孩子的伦理道德、行为礼仪等方面,到后来则由只重德育向注重德、智、体、美各育共同发展转变。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家长们逐渐看到了对子女进行智力投资所获得的巨大收益,因此将教育资源都偏向了智力投资。
而更为重要的,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道德教育,由于缺乏明显的短期效益,被束之高阁。因此,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首先要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家长要意识到,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端正其行为态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良好的道德素养也是孩子将来踏上成功的人生道路的必由之径。
其次,要端正家长自身行为,创造有利于道德教育的家庭氛围。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第一个受教育环境,其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各方面的行为。个体浸没在家庭氛围中,其思想和行为也会受到家庭人员的影响。正如天普大学发展心理学家PatriciaMinuchin在利用家庭系统理论研究儿童发展时所提到的:“个体发展影响其他家庭成员,其他家庭成员的发展和家庭系统的发展变化也影响个体的发展。”家庭中各个成员作为构成家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相互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因此要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首先要端正家庭成员的道德行为,创造一种和谐、健康、文明的家庭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不由自主地形成一种平等、契约、宽容的道德意识。
(二)微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学校作为对青少年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教育的场所,也是微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着系统中其他层面不可取代的优势。但目前产生的各种问题,却对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冲击,使学校不得不创新思路,革新方式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首先,学校德育应该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德育观。德育的内容本应是以广泛存在的道德为内容,但目前德育研究中大量存在重“育”轻“德”的现象。也就是说只重视传统道德理论的灌输,而缺乏对现代道德理论体系的建设。随着生活方式和社会体系的变化,人们的道德观标尺也会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道德教育还是沿袭以往的标准和内容,几十年如一日地强调“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道德标准,未能做到与时俱进,难免会缺乏可信性及可行性。因此,学校德育应该更新观念,以现代道德观念体系为主要内容,才能更好地实施德育。
另外,学校应以一种开放的态度,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浸入,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时学校不应回避这些问题,而应以一种全面看问题的视角和开放的态度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注重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判断力。与此同时,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从生理学角度分析正处于好奇心强、兴趣广泛的活跃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文化建设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由好奇心和兴趣延展的诸多想象。因此创造一种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展开想象;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文化修养。
(三)内层系统的指挥者——社会作为生态系统中最外面的一层,也是整个系统的指挥者,社会制约着其它层面系统的内容与方式。同样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因此,加强社会层面的道德建设也是对青少年实施道德教育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现代社会道德理论体系建设。无论家庭还是学校的教育都要受到社会层面的制约。因此在社会层面建设现代道德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其它内层系统的运作。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社会转型,传统的道德体系已经有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如果再坚持实施下去,不是阻碍社会进步,就是不被人们所接受,所以现代道德体系建设,是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新农村社区;绿地;生态
1. 景观生态学理论概述
1.1 景观生态学。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建立在生物学和地理学基础上的综合学科,研究不同尺度人地系统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联系、动态发展过程及系统稳定的对策的。与传统生态学研究相比,景观生态学更加强调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和尺度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学系统的影响,尤其突出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在多个尺度上的相互作用关系。
1.2 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1)斑块的基本原理。按照起源可将斑块(patch)分为四类:干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和引入斑块。斑块的基本原理包括:斑块尺度原理、斑块数目原理、斑块形状原理、斑块的位置原理等。
(2)廊道的基本原理。简单地说,廊道(corridor)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廊道可以是隔离的条状地带,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为廊道所分割,同时又被廊道所联结,这种双重而相反的特性证明了廊道在景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廊道在运输、保护资源和美学等方面的应用,几乎能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每一个景观中。
2. 景观生态设计和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2.1 景观生态设计的整体性原则。景观设计的真正内涵是指通过对环境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它对于满足人的需要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环境艺术,涉及环境工程、生物、社会、艺术等众多学科。既是诸学科的应用,也是综合性的创造;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同时也要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景观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营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和谐自然空间。
2.2 景观规划设计的趋势。
2.2.1 以人为本。人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归宿。西蒙茨自称是尝试着把所看到的精彩景观规划设计作品提炼成为基本的规划与理论的第一任,它用富有诗意的文笔描绘了人们置身其中的体验。结论得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服务对象时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喜爱保持自然地现象,并且是受到我们人类的本能驱使。合理规划,理解人类的这些本能,既能区别人鱼动物的本职,也能得知人类渴求美的心理。人们在以来自然地同时,还可以认识自然地规律,并且顺利的改造自然。
2.2.2 文化立本。社会环境因素,人文因素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灵魂。景观规划设计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对于景观规划设计业呈现出极大地异质性。
2.3 新农村社区中的村落景观要素。村落景观要素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构成要素:建筑环境景观要素;农耕文化生存景观要素;非物质文化要素。三要素相辅相成,丰富地演绎着乡村旅游景观的广阔内涵。
2.3.1 建筑环境景观要素。
(1)乡村范围及周边自然环境上,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体现出人们常说的“大尺度的生态环境”。
(2)住宅周边环境。村落民居四旁通常都进行了绿化,一般有古树、小溪等,同时与树木、菜地混为一体,也是我国山水画的传统主题,居住环境十分优美宜人。
(3)住宅和室内环境。传统村落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而建筑风格也因地而异。不同民族之间,在山区和平原之间都有极其明显的差异。这些传统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这些具有民族和地方风格的建筑,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重要的乡村旅游景观。
2.3.2 农耕文化生存景观要素。农耕文化生存景观实际上更多还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农耕文化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片黄土地上,景观各异的生存痕迹记录着人类前行的脚步,彰显着人类无穷的智慧。自然、历史、人文诸方面因素推动着社会前进的车轮,景观的发展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人类对生存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农耕文明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在谋求生存过程中的多种多样的农耕文化景观。
2.4 新农村社区景观规划的误区。
2.4.1 脱离个性特征。盲目跟风和照搬经验在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前期,本可以吸取一些他乡别国的经验和教训。但是一些地方出现了直接搬用套用他国经验,或者盲目跟风部分发达地区农村建设策略的现象。
2.4.2 城乡等同化。一些人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让农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住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于是样样学城市建设,大搞拆村建居、大搞农村规划、大搞基础建设及硬化工程的现象到处可见。我国的农村村落由于长期处于无规划指导的状态,原有村容多数不大整洁。要建设新农村社区,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水准,的确需要专业规划和指导。然而在诸多村镇,简单地把农村规划理解为就是从平地上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居住区,导致农村居住区景观与城市住宅区景观毫无区别,丢失了农村特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我们搞新农村社区建设,追求的是城乡等值化,而非等同化。
2.4.3 经济建设破换景观环境资源。建设新农村社区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社区,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
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引进省外、国外资金,在农村兴办企业建设。这一举措的确有利于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增加农民的收入。
3. 新农村社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设计方案的主旨在于能够对于当地进而进行全面的组织和设计,从而达到以下四个基本目标:
(1)人性化:景观设计方案的特点在于运用景观设计的基本元素,在充分把握场所精神、历史文脉、人体尺度的基础之上,注重景观形态对人的心理感觉的影响,从整体规划的高度进行设计,将方案的各个部分融合在一起。
(2)高品质:景观设计的标准要求层次高,突出景观的生态效益,以利于形成环境优雅、美观和谐的个性化生活社区。
(3)简约性:简单、易行是贯穿设计的主线。有意识地对景观设计的要素进行简化处理,包括形势与空间的简化,在满足社区功能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能够满足和促进居民利用场地进行活动的设计,借以加强让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乡土化:无论是硬景的石材还是软景的植物都尽量使用当地物材。我们在景观设计中都要尽可能地采用乡土耐用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合理运用,使整个社区景观设计更增添乡土气息。
4. 小结
村落景观要素是人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作品,体现了乡村的生存智慧,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村落文化一直以它特有的朴实、宁静、和谐的意境存储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何处理好建设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是一个重要课题,有着自身特点的村落文化景观的农村对发展新农村旅游有着重要优势,有利于把新农村建设向深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婧. 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的特色与整合[D]: 南京林业大学,2007.
[2] 梁P. 徽州村落的形态构成和景观意象[J]. 华中建筑,2004,(1).
[3] 王丽云. 对新农村景观建设实践误区的思考[J]. 生态经济,2011,(7).
[4] 李敏.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延续――桂林近郊新农村景观设计[J]. 中华民居,2011,(12).
[5] 闾海. 新村规划中的特色塑造研究――以睢宁县两个村庄规划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1,(4).
关键词:教育生态理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3.05.014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环节,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外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就其评价目的和评价结果可分为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和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主要用于管理的目的,有其值得肯定的激励作用,但是由于存在评价观念的偏差等诸多问题,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缺少适当的激励机制,与奖惩无关,会淡化教师自身的职业角色, 从而偏离高校教育目标[1]。上述两种评价制度均存在诸多弊端,不能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教育生态理论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完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1 教育生态学解析
1976年,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其著作《公共教育》一书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概念,克雷明把教育看作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呈现一致与矛盾、平衡与不平衡的状态。也就是说,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从影响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综合性地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以不断提高教育的效益[2]。根据教育生态理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生态现象,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学术的、人格的发展为目的的生态过程。教师与其由自然、社会、规范和生理心理四种环境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复杂生态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3]。教育生态理论中的耐度定律、花盆效应、生态位原理等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1.1 耐度定律解析
1911年,谢尔福德提出了耐度定律,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生存下来,必须依赖于一种复杂条件的全盘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任何一项因子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就可出现上述结果”[4]。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影响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各种因子对教师也存在耐受性的问题。当一个或多个因子超过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环境的耐受范围时,会导致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使教师对环境产生适应,影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如果高校一味只顾追求学校发展的目标、速度和规模,而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规律和实际身心需要,就会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的失衡和整体功能的失调。
1.2 花盆效应解析
花盆效应是指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需要人为创造适合其生存的环境,在花盆的内的个体或群体若离开此生态环境,就难以维持其生存与发展。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最为密切的教育生态环境是由教师、学生、规章制度等诸多因子构成的是“小系统”,该系统的活动和事件比任何其他生态系统对人的行为影响更大,也更受人的行为的影响[5]。因此,尊重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原生”生态,构建基于学校的、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考察,尊重教师个体发展的差异和独特性价值,以适应社会和学校发展对教师的多样化需求和教师的自身发展需要,这对于破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是十分重要的[3]。因此,要让学生、同行、管理干部、教师自身等作为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帮助教师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最终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的发展。
1.3 生态位原理解析
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C.Ehon)在《动物生态学》(1927)中提出了“生态位”的概念,他认为,在生物社群中,每一个物种在生物社群中处于特定的地位,即生态位[6]。高校教师的生态位主要是指教师在学校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传统的教师评价因过于强调管理功能,导致教师的生态位重叠,即导致教师之间激烈的竞争,最终对教师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每个教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经验、特长,在质量、数量的特征和发展阶段上各不相同,即他们都有适合自己生存的生态位。这些生态位差异应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并据此建立有助于实现教师生态位分化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2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构建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除遵循目标一致性原则、方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性原则外[7],还应遵循以下原则[8]:(1)生态性原则:设计评价指标时,不仅要考虑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静态因素,还要充分考虑到教师课堂教学的生态环境的特点,将影响课堂教学的的生态环境因子作为评价的内容;(2)普遍性原则:即普遍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对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价值判断功能,而且具有预测功能,能够预示教师课堂教学的未来变化。
2.2 选择评价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想上,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全面必定给统计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并且稀释了课堂教学各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也不利于从总体上把握评价对象的认识规律,因此抓几个主要方面反而可以起到全面的评价效果;其次,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效用方面,为使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评价指标的设计要求具有通用性,即适合评价讲授各类学科和各种课程类型的教师;最后,在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的要求上,因教育现象本身具有模糊性的一面,同时又要满足评价指标可操作性的要求,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即采用模糊性指标和精确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
2.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
根据教育生态理论和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并结合其他研究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2.3.1 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除学生、同行、管理干部外,让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即自我评价有利于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评价关系,帮助教师认同和接受评价结果,提高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的发展。
2.3.2 评价方法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分值分别占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总分值30%、70%。形成性评价是以学生班级为单位,根据教师课堂教学的平时表现填写《班级教学日志》,并将重要信息通过教学信息员每周反馈给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终结性评价是在学期末,按照教师业务归属关系,由所在学院统一组织开展学生评教、同行教师评教、管理干部评教和教师自评。学生采取网上评教,同行教师、管理干部及教师自身填写专用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教师以百分制计算所得分值,学生、同行、管理干部、教师自身评分占评价总分值比重分别为0.5、0.2、0.2、0.1。然后,将教师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的综合评价分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将原始分转化成可比值。
2.3.3 评价指标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生态理论进行综合分析,遵循教育评价的一般规律,依照国家对高等院校的培养要求、教师应掌握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基本要求,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通过问卷形式对专家进行了多轮咨询,依据专家意见对草案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如下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2.3.4 评价标准
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均采用A、B、C、D个等级,分别明确A、C等级的评价标准,则A、C等级之间标准为B级,低于C级标准为D级。学生、同行、管理干部、教师自身等评价主体评价教师时采用的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统一制订。
本文以教育生态理论为指导构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利于将高校的管理目标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了将教学环境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同时对进一步丰富高等教育理论,拓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延展高等教育适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任珂.教师评价制度及其教育生态学思考. 煤炭高等教育,2008(5).
[2]吴鼎福.教育生态学刍议[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3]任珂.教育生态学原理对教师评价的启示[J].内肛科技,2008(10).
[4]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5]钟启泉,李其龙.教育科学的新进展[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郑师章.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