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转型趋势范文

能源转型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转型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能源转型趋势

第1篇:能源转型趋势范文

[关键词]转型升级;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装备制造业;Eviews模型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9029

1引言

1.1研究现状

国内不少学者在产业转型升级和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做了研究,一部分学者从第一、二、三产业变革的角度,分析各个行业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有研究发现第二产业和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最大,电力、煤等的生产和供应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1]。在对第二产业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发现装备制造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举足轻重的地位,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对综合国力有推动作用,更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影响[2]。能源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分支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尤为明显,有学者按人均用电量的方法预测2020年国家对能源消费的需求[3],当进一步对能源效率进行研究时发现在产业结构变动的初期,其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并不能马上得到体现,需要到中期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趋势才能扩大化得显示出来[4]。也有不少学者专注于各具有代表性的省市进行研究,在对辽宁省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行分析中发现辽宁省存在严重的新能源发展落后、明显低于全国的现象[5],虽然各能源消费量存在着短期的波动,但是在长期依然处于煤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6]。

1.2全国能源消费情况及能源装备制造业状况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能源供求出现了很大的缺口。在1990年有5219万吨标准煤的剩余,2000年出现了10483万吨标准煤的缺口,到了2009年缺口达到了32029万吨标准煤,能源短缺成为一种上升的趋势。按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缺口将会越来越大[4]。

1.3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亟待升级转型

辽宁省作为我国在东北地区的领头省份,是重要的老型工业基地,省内拥有的能源装备制造业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了资本存量和一批国内的行业龙头企业。但是,能源消费量的不断攀升,给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双重挤压以及国内经济转型发展对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压力加大,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辽宁能源装备制造业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单位产值和能耗高、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较大等,因此辽宁省的能源装备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

2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标体系

2.1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玉燕等人对企业转型升级战略评价体系设计的主题层为: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结构优化、智能化率、绿色驱动。我们进行选择和修改后设计了如下的4大主题层。第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心目标和主要任务,要将企业向经济效益型转变。经济发展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和常规能源投资比率。第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衡量企业是否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准。一个优秀的能源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应该以高技术进行生产制造。技术创新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项目数和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经费占其销售收入比重。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企业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能源装备制造业向低成本、高效率方向发展。其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第四,绿色驱动。绿色驱动是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

2.2指标体系的数据分析

第一,经济发展。2004年到2013年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从2004年的43078万元到2009年的1381.95万元,再到2010年的2371.35万元,之后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常规能源投资比率从2004年的01086,2008年的02到2009年的014,再到2010年和2011年的018,然后是2012年的015,2013年的017。这里的常规能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其他的投资主要是新能源投资,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2005年的常规能源投资比率最大,为0374。第二,技术创新。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项目数量、2005年为3897项,2006年为4583项,2008年为5959项,2009年为8760项,2010年为8145项,2011年为7416项,2012年为8641项,2013年为8568项。可见,2004年的新产品项目数最少,之后的几年项目数都比2008年的高,并且保持着较高的数量,保持较稳健增长。第三,产业结构优化。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行业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在2004年至2013年间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了整体行业的转型升级。第四,绿色驱动。在2004年至2013年,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工业废水及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有所波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除2010年至2011年波动较大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变化则渐趋平缓,说明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近年来向绿色环保型企业逐渐转变,这推动着整体行业的转型升级。

3辽宁省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3.1能源消费总量

辽宁省正处于经济的发展时期,其发展主要依托传统的装备制造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但是传统的装备制造业的不断扩张必然增加对能源的消费需求。从2000年以来,辽宁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一直处于增长阶段,2009年至2013年的增长率依次为73%、92%、82%、3.8%、2.8%。

3.2能源消费结构

总体看来,辽宁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但是依旧存在较大问题,主要体现在虽然天然气消费量和原油消费量的比重在增加,但是原煤消费量在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依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原煤消费占比高,石油、天然气等消费量占比低,辽宁省这样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与全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特征基本一致。又由于辽宁省核电以及风电的缺失,导致辽宁省水电消费量、天然气消费量占比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原先传统老工业基地又使得原油消费量及其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3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仅反映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还反映开源和节能的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小,意味着能源利用效率越高,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低。经过对辽宁省与全国2005―2013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比较,从2005―2013年,辽宁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值为066,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62,辽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总体趋势上来看辽宁省与全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2005―2008年都处于一个缓慢降低的过程,在2009―2011年略有回升,而后又存在下降趋势,辽宁省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趋势基本一致。

4模型分析与检验

4.1变量选取

经分析,影响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驱动。为此,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X1,常规能源投资比率X2,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项目数X3,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经费占其销售收入比重X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X5,工业废气排放量X6,工业废水排放量X7。

根据已知数据,本文将辽宁省能源消费函数表示为:

Y=β1+β2lnX1+β3X2+β4lnX3+β5X4+β6X5+β7lnX6+β8lnX7

其中,Yt为第t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X1为企业利润总和(万元);X2为常规能源投资比率;X3为新产品项目数(项/年);X4为新产品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X5为能源加工转换效率;X6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X7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吨)。

为估计模型参数,从辽宁省统计年鉴收集2004―2013年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4.2模型分析

利用Eviews软件,生成Yt、X1、X2、X3、X4、X5、X6、X7等数据,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图所示。

4.3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年企业利润总和每增加1%,平均说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0076348%;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常规能源投资比率每减少1%,当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0017920%;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项目数每降低一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加0532005%;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每增加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降低0121898%;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每降低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加0008564%;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每降低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加0280799%;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每降低1%,平均说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加0163081%。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不一致。

(2)统计检验。该模型R2=0978618,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03781,F检验值13.07660,明显显著;但是当α=005时不仅所有X的系数t检验不显著,而且X6,X7系数符号与预期相反,这表明该模型中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3)修正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分别作Y对X1、X2、X3、X4、X5、X6、X7的一元回归。最后修正严重多重共线性影响后的回归结果为

Y=8329183+0015952X2-0513537lnX3-0092704X4-0016233X5+0293701lnX6

T=(1077253)(4.4800612)(-4.420264)(3.709751)(-2.961766)(-3.399382)

R2=0976312 R2=-0946702F=32.97209DW=2.739423

这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常规能源投资比率X2和工业废气排放总量X6每下降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下降0015952%、0293701%;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项目数X3、新产品经费占销售收入X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X5每增加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下降0513537%、0092704%、0016233%。

5结论

第一,常规能源投资比率越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越少,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小,能源消费结构越优化;第二,新产品项目数越多,新产品经费占销售收入越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小,能源消费结构越优化;第三,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小,能源消费结构越优化;第四,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越高,能源消费结构越优化。

参考文献:

[1]袁菲菲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2.

[2]孙韬,赵树宽,乔壮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5):38-41.

[3]程钧培能源装备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和对策[J].发电设备,2011(25):1-4.

[4]王强,郑颖,伍世代,李婷婷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J].地理学报,2011(6):741-749

第2篇:能源转型趋势范文

1.承担责任,缓解国际压力。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在气候变化、高碳排放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施压,将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归咎于发展中国家,力图确立世界低碳经济的国际气候体制,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一定的环境保护责任,约束其碳排放。面对国际,压力,我国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允诺承担有“共同但有区别”的环境保护责任。在2009年12月开展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此举充分体现了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其为保护全球气候正做出应有的贡献。

2.节约能源,保障能源安全。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06~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增长45%,达到170.1亿吨石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6%。预计到2030年,化石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的比重仍将为80%,且煤炭需求是各能源品种中增长最快的。未来20多年里,我国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需求量巨大,依赖性十分强。而化石能源是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我国储存量十分有限。因此,我国有必要向低碳经济转型,提高能源利用率,寻找新能源,从而保障能源安全。

3.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特别是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其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危及人类健康与生命,甚至会带来不可恢复的或毁灭性的灾难。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从1906年到2005年的百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20世纪后50年北半球平均温度是近1300年中的最高记录,而刚刚过去的10年则成为人类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温度的上升导致了北半球积雪面积明显减小,山地冰川和格陵兰冰盖加速融化。与此同时,海洋升温引起海水热膨胀。据统计,20世纪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约0.17米。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还造成了极端气候事件的趋多趋强。在此背景下,中国有必要提倡低碳经济,发展低碳道路,以减少碳排放来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

二、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所面临的挑战

1.经济持续增长需求增加高碳排放压力。当前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减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经济快速增长需求凸显。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保持在1:5:4的状态,第二产业制造业所占比重非常大,且有增长趋势。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以后长期时间内经济增长将持续呈现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模式。而重化工业对能源的依赖性比较强,需求量十分大,必然导致未来能源的持续增长消费。据统计,2000年~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速达到9.1%,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量结构中煤炭占70.4%,石油占19.7%,天燃气、水电、核电各占3.3%、5.9%、0.8%,其中煤炭与石油我国能源消费比重的90.1%。可见,我国能源消费是以煤与石油等高碳排放的化石燃料为主,碳排放量必然巨大。如何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同时实现我国低碳经济转型,这是我国面对的一大挑战。

2.我国国际贸易定位低端,国际制造业转移趋势加重。历年来,在国际贸易中西方发达国家主要负责研发、设计、品牌建立、市场营销等产业价值链高端部分,我国却承担着国际贸易产品的制造加工,利用廉价劳动力、廉价自然资源发展制造加工业,赚取低额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碳经济。此外,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后,世界大多国家都明确表态了自己节能减排、实行低碳的任务,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碳排发。而西方国家实行低碳之路的手段之一,就是加快高碳排放的制造业转移趋势,将高碳低利润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从而减少自身国家碳排放,降低发展低碳经济的代价。国际制造业转移趋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道路的障碍。

3.资源禀赋存在缺陷,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目前我国的能源条件是“富煤、少气、缺油”,能源供给结构以高碳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非常有限。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中,美国、日本消费煤炭比例分别仅占24.3%、24.2%,而中国消费煤炭比例高达70.4%,我国对煤炭的依赖远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据计算,每燃烧1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今后20年,我国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改变,煤炭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将为2%,其所占份额也将从2006年的26%上升到2030年的29%,消费总量增长85%,这会使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可知,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因素是制约中国低碳道路发展的因素,能源结构的转变将是异常艰巨的任务,会对我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3篇:能源转型趋势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综合能源服务;管控与运营;智慧综合能源服务

1引言

大数据时代下综合能源逐渐实现了智能化转型,转变成为智慧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为能源企业与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活力,而且在大数据管控与运营的帮助下,传统能源生产、利用方式也不断创新,逐渐体现出综合能源高效化的特点。大数据对于综合能源而言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在整体行业环境下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深入挖掘大数据综合能源管控与运营的新型技术,促使综合能源产业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当前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综合能源管控与运营技术在大数据环境下呈现出诸多发展需求。为此,下面以大数据下的综合能源为对象,探讨管控与运营技术的创新应用。

2综合能源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转型方向

综合能源转型与升级,从能源服务业务基本模式与体制角度分析,在大数据环境下首先应该认识到作为传统行业要想真正实现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目标,必须要以“互联网+”为背景,拓宽能源服务领域,广泛应用能源管理平台与软件,将所有能源耗损数据加以整合,通过大数据技术展开分析,而且建立针对性的档案,提出综合能源节能的可行建议[1]。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体现出大数据技术在综合能源领域中的优势,还可以对能源服务模式加以创新。其次,现阶段能源资源不断优化,其中泛能网项目得到广大从业者的关注,连接大型集中式发电机组与分布式可再生发电端,其本质在于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的有机融合。所有新能源技术在大数据时代下不断发展,也使得能源供应类型具备多元化特征。为了满足能源需求,使能源供给得到优化,要在成本、污染排放等方面做好创新与改革。最后,传统设备装备在大数据环境下逐渐向综合能源服务过渡,现阶段综合能源有关技术与设备也越来越多样化,而且应用领域拓宽。在“互联网+”作用下也创建了云平台和智慧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等,使得综合能源管控与运营效果更为理想,也充分实现了大数据和综合能源的整合[2]。

3大数据综合能源的优势

大数据时代下的综合能源管控与运营,主要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综合能源一体化的目标,也有利于加强综合能源管控均衡性,实现协同互动、低碳环保的目标。综合能源在大数据环境下,具有多能互补特点,其本质是多能耦合、协同互补,所有可再生能源的时间、空间之间互补,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使集成供能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利用智能化管理手段达到多能协同供应以及能源综合梯级利用的效果。除此之外,综合能源与大数据技术整合之后,也有利于实现物理和信息的深度结合。因为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覆盖范围比较广,而且系统中所有信息数据共享。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综合能源系统运转效率,也逐渐具备了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特征,使得物理和信息能够高度融合[3]。综合能源系统在大数据的作用下,从原本的单一生产、传输、储存模式,经过技术创新之后,逐渐转变成为一体化自我平衡综合能源模式。此模式在能源企业中实现了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这一目标。根据市场中的供需关系与价格机制,加强能源供应灵活性,而且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达到综合能源供需储一体化目的。

4综合能源管控运营技术与现状

4.1发展现状

对比其他国家在综合能源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我国整体来说起步相对较晚,是从2001年才开始有专门针对综合能源智能化方面的研究。在智能电网与配电网基础上,针对我国原有的综合能源体系结构等进行改造,充分融合大数据技术。现阶段,综合能源系统依然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阶段,而且系统本身是以电为核心,搭配清洁能源。为了使能源产业实现全方位发展,在综合能源体系建设方面给予极大的重视,而且专门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促进综合能源改革与创新,综合能源运营管控技术方面也开始加强研究。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加强了综合能源相关技术的推广,以此来实现我国综合能源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4.2管控运营技术

能源转化技术: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一般会优先选择能源转换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一次、二次能源转换,而且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的价值。这里提到的一次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生物能这一类可再生清洁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而二次电源则是以电能为主。基于目前综合智慧能源系统,能源转换技术得到相对广泛的应用,主要有太阳能发电技术和风电转化技术两种。太阳能发电技术包含光化学发电、光生物发电和光伏发电等。采用光伏发电技术,通过太阳能及半导体电子器件将太阳光辐射能吸收,经过转化之后成为电能,这是现阶段太阳能发电最为主要的技术手段。风电转化技术同样是通过风能,实现电能生产与转换,转换过程中通过风力发电机达到资源转换利用的目的。

4.3冷热电三联供CCHP

冷热电三联供CCHP是在传统热电联产CHP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拓展,释放热量之后得到回收与利用,并且在空间加热、空间冷却等领域作为必需的热源。这一技术一般在建筑物空调这一类设备中比较常见。吸收式制冷机形成电能和废热,两者经过变化能够满足运行需求。对比相对独立的电力系统与供热系统,冷热电三联产系统能源效率更高,而且不需要在燃料与能源这两个方面投入过多成本,可保证经济效益。将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充分融合,也有利于优化能源转型与二氧化碳减排效果,从而缓解温室效应对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

4.4热泵技术

所有新能源供热技术当中,热泵最具代表性。通过制冷系统热循环实现低温热源向高温物体的传递,达到加热水与采暖的效果。为此,运行过程中热泵必须要有外部环境热能作为前提条件,当流量温度得到提升之后,对于电能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所以,低温热源和加热能温差不能过高。热泵制冷管道内部安装了特殊的阀门,其作用在于制冷循环反向作业,所以热爆除了具有加热的效果外,也能够起到冷却空间的作用。

5大数据综合能源管控与运营技术应用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水平逐渐提升,对于综合能源产业的发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为了能够实现大数据和综合能源服务的整合,不仅是能源企业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现阶段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此,针对大数据综合能源管控与运营技术的应用提出4点建议。

5.1创新综合能源服务理念

处在大数据环境下,能源企业与行业必须要创新发展理念和思维,认识到大数据对于综合能源的优化作用,实现大数据技术和综合能源管控运营的整合,拓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空间。对于能源企业而言,通过大数据技术提高综合能源管控运营效果,不断完善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以期能够适应当前能源产业发展趋势[4]。

5.2加强综合能源管控与运营统筹

为了使大数据技术和综合能源更加深度的结合,结合我国当前基本国情,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能源分布情况,确定大数据在综合能源管控与运营中的应用思路,从而展开统筹规划设计。应用大数据技术需要明确综合能源服务体系所包含的层次,重点体现多层次耦合。根据能源系统结构内容,总结分布结构与发展方向,确定大数据技术和管控运营技术的结合切入点。在能源特征、消耗现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完善综合能源运营与管控与运营体系结构,充分体现出大数据在其中的优势[5]。

5.3加强技术创新

为了使大数据在综合能源管控与运营中更加全方位的应用,应该要做好技术创新工作。比较常见的技术种类有智慧能源控制、信息传输、服务互动等,建议采用云计算技术完善智慧综合能源服务体系,而且凭借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丰富综合能源数据,加强数据信息传输的便捷性。借助云计算技术也能够加强技术创新效率,保证综合能源服务各项环节中数据安全性,提升管控与运营技术水平[6]。

5.4加强监督与管理

大数据下的综合能源管控与运营工作,在全新的行业环境下务必要做好监督管理,确保其能够在能源产业下实现有序发展。按照当前综合能源发展需求,对现有监管制度进行完善,加强与大数据的适应性,所采取的监管方法也要与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在原本人工监督管理基础上采取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监管方式,着重体现监管模式层次性,为大数据中的综合能源管控与运营赋予规范性、公正性、公平性等特点[7]。

6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能源产业也开始朝着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综合能源的管控与运营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创新,采取更加先进的管控与运营技术,实现智慧综合能源服务水平的提升,帮助我国能源企业适应当前产业发展趋势,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完善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不仅可以达到综合能源服务一体化这一目标,也有利于实现我国综合能源产业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珞琳,毛帅,唐漾,等.基于强化学习的综合能源系统管理综述[J/OL].自动化学报:1-22[2021-6-3].

[2]朱继忠,董瀚江,李盛林,等.数据驱动的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综述[J/OL].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20[2021-6-3].

[3]芦博,袁富佳,赵升月,等.基于大数据架构的综合能源监控系统平台技术研究[J].供用电,2021,38(5):64-69.

[4]范宏,袁宏道.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博弈互动策略[J/OL].电测与仪表:1-9[2021-6-3].

[5]赵莎莎,朱雅魁,王悦.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综合能源系统负荷特性聚类分析[J/OL].电测与仪表:1-7[2021-6-3].

[6]田旭,王炜,黄存强,等.基于MPC的综合能源微网非线性鲁棒能量管理[J/OL].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2021-6-3].

第4篇:能源转型趋势范文

关键词:低碳 发展方式 低碳城市 能源结构

一、低碳经济的兴起

自从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和《斯特恩气候变化报告》发表之后,低碳经济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截至目前,对于低碳经济尚没有严格的定义。被广泛引用的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源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从这一论述出发,对我国而言。低碳经济与目前开展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是一致的,是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等重大战略和政策的延伸和扩展。从操作的层面上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控制高能耗产业的过快增长和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到2025年物理能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包括风电、水电、太阳能供暖的大规模发展和光伏发电的商业化应用:快速发展核电特别是三代核电和四代核电:公众的意识以及消费模式的改变。

低碳经济应该包涵四个维度的内涵:发展阶段、低碳技术、消费模式、资源禀赋。低碳经济一方面对于人文发展施加了碳排放的约束:另一方面强调碳排放约束不能损害人文发展目标,其解决途径便是通过技术进步和节能等手段提高碳生产力。从短期来看,可以在不改变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碳产出效率,实现相对的低碳排放: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能够借助清洁能源替代、低碳技术应用等手段实现一国碳排放总量的绝对下降。低碳经济是一种兼具“效率”与“和谐”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战略的突出地位,这既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需求,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国际经济社会变革的趋势是一致的。

二、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现状

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心,在2008年,城市已经聚集了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中国城市人口比例也达到近45%,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75%左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需求,能源总需求势必快速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脆弱性不断显现并且有加剧的倾向。近半个世纪以来灾难性气候事件明显增多,频率加快,危害程度加深,而城市因为其特殊地位在此类事件中受到的影响最大。2005年肆虐美国新奥尔良城的卡特里娜飓风和2008年上海市遭受的百年一遇的暴雨袭击,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内的13个世界大城市,属于受大气褐云影响较为严重的热点城市,这种云团对于气候、公众健康和经济发展都会产生影响。造成这种城市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及城市的有效管理缺失。而城市丰富的资源、强大的资源调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推动城市低碳转型、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机会。

低碳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践层次,除了在全球和国家层面上探讨低碳经济之外,还可以建立低碳经济区、低碳城市、低碳社区等。目前,中国一些城市如上海、保定、吉林等已经开始了低碳城市的试点。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内推行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的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经济发展、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碳强度是城市实现低碳转型的四个方面,低碳经济不会放慢经济增长,相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促进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终端能效、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和消费比例,是城市低碳转型在改善能源结构方面最直接的体现。城市要实现低碳转型,城市中人们的理念和行为必须转变。低碳城市以低排放、高能效为特征,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降低,是城市低碳发展的主要结果,主要体现在低人均碳排放量和提高碳生产率上。

低碳城市建设就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理念。2008年1月28日,全球性保护组织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和保定被选为首批试点城市,江苏、广东等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都陆续出现了对低碳城市建设的兴趣。当前的一些先行探索工作,可能缺乏明确、规范的概念界定以及经济学方法论描述和评价标准,因此,地方政府在实践低碳城市探索时,首先要对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作出充分的评估,结合城市自身特征,确立低碳发展的思路。其次要科学、系统地分析城市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的清单和份额,计算城市中温室气体的主要行业来源,依据科学的现状分析制订低碳发展规划。最后,要重点在新能源应用、建筑节能、公共交通、绿色消费等领域挖掘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三、北京建设低碳城市和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途径

“十二五”期间,如果北京率先推行低碳发展模式,这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产业转型以及形成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必然选择。目前,建设低碳城市,实现低碳转型,北京市要实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低碳化转型,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1 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避免留下长久不利影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2 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人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3 将低碳发展纳入产业振兴计划和当前安排,为低碳发展创造条件。充分利用首都资金、人才优势,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选择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电动汽车、MBR(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特殊功能建材(如分别具有透水、透油、透气功能的砂质砖)等较成熟的、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作为优先发展的目标。4 重点扶持新兴的低碳和环境产业。推动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能源效率管理、可再生资源以及环境保护产业实施特别的鼓励政策,加速其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进程。5 鼓励创新,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力量的结合,占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沿,以获得先入者的优势,带动经济复苏与新的经济增长。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低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广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竞争力”概念,建立

涵盖经济、能源、环境的综合竞争力观念。1 结合当前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措施,针对工业生产和终端用能效率整体水平较低的局面,以及不断发展的交通领域在未来大幅增长的能源需求,开展高耗能行业的能效指标管理,抓住其他重点用能单位和部门,淘汰落后产能并强化新建项目的能效监管。2 通过行政和经济激励手段促进技术创新,以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排放的方式完成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固定资产投资中碳排放的技术“锁定效应”。3 基于煤炭在未来能源结构和能源安全保障中的基础地位,在中长期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优先部署以煤的气化为龙头的多联产技术系统开发、示范和IGCC等先进发电技术的商业化,同时探索CCS技术的可行性,在煤炭清洁利用等相关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采用区域污染物的联合减排技术,深入研究由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活动等所产生的农田、草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

第三,调整和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一般在70%左右,但人均CO2排放为11.09%t/a,后工业化社会可以预期有低物质化进程,但不会自然导向低能耗进程,因此,不能依靠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达到降低C02排放的目的,即后工业化社会不会自发进入低碳经济状态。可行的办法是改进能源需求结构,发展低碳能源。北京市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为64%,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必要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和优化用能方式:1 大力发展天然气,优化利用天然气的方式。2001年以来,北京市天然气消费量增长了4倍,到2008年达到56亿1113;天然气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除满足居民炊、生活热水用气外,还发展了天然气热电联、采暖制冷、天然气汽车以及冷热电三联供。2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关键是出台鼓励政策。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还很低,2008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约150万t标准煤,约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2.4%。应该加快发展风力、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等绿色电力。北京地区水电资源匮乏,而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60万kw,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风力资源,加快建设后续风力发电工程。目前全市生物质发电约4万kw,规划2020年达15万kw,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在农村地区全面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太阳能集中浴室:推广应用沼气、秸秆汽化等生物质集中供气,为居民提供清洁廉价的管道炊事燃气:推广生物质供热在农业大棚等设施中的应用:探索液化石油气服务向乡镇和农村地区的延伸。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必需的商品能源比例,促进能源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3 继续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结构中的比重。2000-2007年,北京市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约为9%,到2008年,北京地区全社会用电量为697亿kw.h,比上年增长3.2%。其中,自发电为1/3,其余2/3的电力为外部调入。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需继续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结构中的比重。4 根据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现状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各具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在整体能源系统中的最优配置模式。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

第四,增加绿色就业机会。联合国有关报告显示,未来数10年中,低碳经济在很多新的领域和部门都将产生工作机会,如清洁能源、可持续交通、水供应、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等领域,到2030年将有近850万人将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工作。2005年中国在太阳能产业1000多个企业为社会提供了约15万个就业机会,预计还将持续增长。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正在改变传统的就业趋势,仅可再生能源领域,近年来就吸纳了230万人就业。北京市应该充分利用机会,实行绿色投资,增加绿色就业机会。

第五,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要将低碳发展纳入可持续工业化和可持续城镇化的具体实践中,1 在政府层面,要明确战略定位。形成一批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机制创新的国家级能源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并给予重点支持。对于非关键战略技术,要设计财税激励政策,形成有利于能源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加强宣传教育,倡导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制定碳排放强度评价体系,指导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行动向低碳发展转变,保障人文发展对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容量的基本需求,抑制奢侈需求。2 在企业层面上,要明确低碳技术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作用,要把握低碳技术引起的本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动趋势,要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敏锐的眼光、前瞻性的思考和超前的部署。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在经济快速发展对低碳技术有广阔市场需求的有利形势下,打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能源企业。3 在社会公众层面,要认识到公众的有效参与是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社会基础:要明确公众全球环境意识和居民消费方式对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参与碳减排行动(比如家庭自愿高价购买绿色电力),引导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社会公德。通过个体的行为传递社会对低碳产品生产的需求信息,以帮助协调全社会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资源,帮助企业树立对于低碳技术发展前景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蔡林海,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一低碳经济大格局[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

[2]樊钢,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

[3]顾朝林,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8)

[4]魏一鸣,中国能源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8(5)

第5篇:能源转型趋势范文

关键词:碳排放;碳生产率;脱钩弹性系数;差异;LMDI方法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11-0083-05

一、引言

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进程中,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较大,各地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除了全国层面的研究,近年来从区域层面对碳排放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吴宗杰等(2011)从我国的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中选取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基于各区域200l—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建模与比较分析,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的碳减排策略[1]。李国志等(2010)将我国30个省份按照碳排放量分为低排放、中排放、高排放三个不同区域,并采用STIRPAT模型和面板数据方法,分析了人口、经济和技术因素对不同区域碳排放的影响[2]。潘家华等(2011)以东中西三大区域为对象,利用聚类分析、泰尔指数和脱钩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区域碳生产率的差异性和影响因素[3]。上述成果在深化低碳经济的区域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由于区域划分标准不一,能源和碳排放核算口径各异,计量方法不同,对区域碳排放的研究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研究体现三个特点,一是考虑到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层次及资源分布状况,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划分基本体现了区域特点并紧扣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部署①,因此本文以三大区域为对象展开研究。二是本文采用各地区终端能源消费量为依据测算碳排放量,终端能源消费量是指一定时期全国(地区)各行业和居民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在扣除了用于加工转换二次能源消费量和损失量以后的数量,它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各地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情况,并与各区域不同部门的终端能源消费量衔接,便于进行因素分解。三是本文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对三大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无残差分解,更有利于清晰分辨三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异质性。

二、三大区域碳排放及低碳经济转型进展的差异

(一)三大区域碳排放量的测算

能源部门通常是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的最重要部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指出,在发达国家,其贡献一般占CO2排放量的90%以上和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75%。能源活动也是中国最主要的CO2排放源,中国能源活动的CO2排放量占全国CO2排放总量中占90%左右。因此,本文以终端能源消耗能源量为依据测算各区域的碳排放量②。

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碳排放量=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能源碳排放系数。其中,能源的品种包括碳排放量较大的10种能源:原煤、焦炭、原油、煤油、柴油、汽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天然气;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附录4,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以《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缺省碳含量(排放系数)为原始数据,并采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各种能源平均低位发热值和折标准煤系数,计算各种能源按标准煤折算的碳排放系数,具体数据见表1。

根据上述公式,本文计算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数据缺失未包括)终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并按照三大区域进行汇总,其结果见表2。可见,近10年来,三大区域终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都呈现出了递增的趋势,东部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都超过了中西部,西部碳排放增速从2007年起超过了中部。2010年,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碳排放量分别占总量的45.9%、27.6%和26.5%。

(二)静态考察:碳生产率的区域差异

碳生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比,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呈倒数关系,它反映了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3]。该指标可以从静态角度反映一定区域单位碳资源消耗所带来的相应产出。我们计算了2001-2010年三大区域的碳生产率,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碳生产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图1)。从碳生产率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中部地区最快,达到3.4%,西部地区次之,为2.2%,东部地区最慢,为1.8%。2001—2010年,三大区域的碳生产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并从2006年起持续上升的趋势。

(三)动态考察:脱钩弹性系数的区域差异

脱钩弹性系数是指碳排放量变化率与同期GDP变化率之比,它能够考察碳排放与GDP的动态变化关系。本文计算了2001—2010年三大区域脱钩弹性系数(见表3)。根据Petri Tapio构建的脱钩状态评价标准[4],2001—2010年,东中西三大区域在大多数年份都呈现出了弱脱钩的状态,但2002—2005年由于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三大区域都不同程度呈现出扩张负脱钩的趋势。相比而言,东部的脱钩弹性系数比较稳定,而中西部地区则波动较大。2001—2004年,由于西部大开发的兴起,西部脱钩弹性系数明显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04—2006年中部崛起战略同样对该地区产生了显著影响,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第二产业比重提升,使得中部地区出现扩张负脱钩和扩张挂钩的状态。总体看,2001—2010年,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脱钩弹性系数分别为0.77、0.58和0.74。

(四)三大区域低碳经济转型进展的比较

结合静态和动态考察的结果,三大区域在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呈现以下特点:(1)东部区域具有最高的碳生产率水平,说明该地区在低碳转型的道路上走在前列,但动态的脱钩弹性系数也处于最高水平,表明东部地区的低碳发展面临着速度放慢、难度加大、空间减少的严峻挑战。(2)中部地区碳生产率处于中等水平,表明该区域低碳发展有一定进展,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该地区脱钩弹性系数最低,表明该地区在低碳转型的过程中步伐较大,进步明显。(3)西部地区碳生产率处于最低水平,表明该地区低碳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巨大。该地区脱钩弹性系数处于中等水平,表明该地区低碳转型的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三、三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考察三大区域碳排放的特点,本文根据KAYA恒等式的扩展等式,建立LMDI分解模型,具体考察三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

(一)模型与数据

鉴于碳排放系数测度困难,本文选择《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能源碳排放系数,并假定该系数不变,故因素分解中碳排放系数变化的贡献度为零。依据LMDI方法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终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进行分解(以2001年为基期),得出以下结果(见表4)。

根据上述结果,从三大区域总体来看,2001—2010年,人均产出规模和经济结构两大因素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均产出规模始终是影响三大区域碳排放的首要因素。能源强度则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反向影响。能源结构与人口规模则在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驱动效果。具体从三大区域看:

(1)东部地区的碳排放呈现规模驱动型特征。2001—2010年,东部地区碳排放量共增加了321.10百万吨,其中人均产出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变化导致其增加了372.75百万吨,贡献率为116.08%;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碳排放增加了16.85百万吨,贡献率为5.25%;能源强度的变动使碳排放减少了68.50百万吨,贡献率为-21.33%。可见,东部地区碳排放增长主要是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扩大引起的,但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能源结构在三大区域中是唯一产生正向影响的因素。

(2)中部地区的碳排放呈现出规模结构混合驱动型特征。2001—2010年该地区碳排放量共增加了162.81百万吨,其中人均产出规模、经济结构和人口规模这三项因素的变化导致碳排放分别增加了232.48百万吨、18.03百万吨和2.43百万吨,贡献率分别为142.79%和11.07%和1.49%,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的变动使碳排放减少了90.12百万吨,贡献率为-55.35%。

(3)西部地区碳排放同样呈现出规模结构混合驱动型特征,但与中部地区相比,该地区的产出驱动稍弱,而经济结构驱动稍强。该地区碳排放增加了192.98百万吨,其中人均产出、经济结构和人口规模的变化分别导致其增加227.26百万吨、24.39百万吨和1.99百万吨,贡献率分别为117.76%、12.64%和1.03%,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的变化使其减少60.68百万吨,贡献率为-31.44%。

四、三大区域低碳发展的差异化对策

针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碳排放呈现的上述异质性,低碳发展策略应该进一步细化,各区域在全国低碳转型中要找好定位,扬长避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1. 东部地区要在低碳转型中发挥领航者的作用,发挥优势,率先摆脱规模驱动型碳排放增长的模式,早日跨越碳排放峰值,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强脱钩”。(1)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引领低碳发展。东部地区要依靠技术和人才优势,在低碳节能的基础技术、应用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上进行跟踪和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超前技术储备。东部地区还要探索低碳管理模式,率先开展低碳政策试点,在碳交易、碳税等经济手段方面为低碳政策推广提供经验。(2)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过度依赖,优化能源结构。东部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可以适当开发风电资源,解决发展火电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东部地区还可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适当进口液化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此外,积极倡导东中西部开展绿色能源的互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采取“煤转电”的方式输出能源,以减少东部地区煤炭消耗。(3)控制人口规模,创建低碳城市,倡导绿色消费。重点要控制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并推动低碳城市建设。通过技术改造降低交通、建筑、能源部门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并提高能源效率。通过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转变高碳的消费方式,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促进低碳消费。

2. 中部地区是低碳转型的积极追随者,要以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为突破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绿色GDP,提高碳生产率,全面拓展低碳发展的空间。(1)调整经济结构、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该地区要在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尤其要压缩对环境负面影响大的高耗能产业,运用低碳环保技术对煤炭、钢铁、冶金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煤炭等资源型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打造出更多附加值高、链条较长的支柱产业。注重促进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鼓励工业企业按照专业化、精细化、深加工的方向发展。(2)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时,应在较高的起点上充分利用环保技术提升改造承接产业,防止重复建设、淘汰落后产能。(3)从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发展两方面着手,降低能源碳排放水平。中部地区是我国煤炭等传统能源主要产地,应积极引进新技术,实现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同时结合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发展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积极推进生物质能的运用,建立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多能互补的新能源发电系统。

3. 西部地区作为低碳发展的追赶者,低碳发展空间巨大,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政策优势,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步伐,实现低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1)发挥后发优势,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西部地区凭借自身的资源禀赋形成了较为密集的矿产资源型产业,但绝大多数矿产资源型产业都高度依赖资金、大宗原材料和能源的投入,是典型的高碳产业。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把握现有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西部地区还要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凭借产业改造成本低、产业发展策略灵活等优势,建设一批成长性高、创新力强的低碳环保示范项目,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2)把握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商机,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严格坚持节能环保的准则,合理确定产业承接重点,防止低水平、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扩散。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应做好备案,加强对承接产业的环境监测。积极引进具备先进工艺和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与此同时,不断改善产业转移承接环境,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园区,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园区的建设,形成产业集聚、专业分工、特色鲜明、环境友好的产业园区体系,实现低碳发展。(3)因地制宜,培养低碳环保而又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西部地区依托其资源条件,可以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西部地区碳汇资源非常丰富,通过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对碳汇林业的支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西部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开发,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还可以为全国低碳发展提供清洁能源。

注释:

①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划分如下:东部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直辖市;中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份;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数据资料缺失没有在本文研究范围内。

②以终端能源消费量口径测算的碳排放量比按各地区能源消费量计算的碳排放量偏小,但不影响区域之间的比较。

参考文献:

[1]吴宗杰,唐合龙.我国区域碳减排的实证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东岳论丛,2011,(6):158-162.

[2]李国志,李宗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5):22-27.

[3]潘家华,张丽峰.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5):47-57.

第6篇:能源转型趋势范文

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

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国家迈向现代化的过程,既是发展阶段因经济增长不断跃升的过程,也是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发展阶段的转换,要求经济的转型升级;而经济的转型升级又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推动发展从较低的阶段跃升到较高的阶段。

第一,结构调整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围绕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国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需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结构调整迅速被发达国家当做应对经济衰退的重要举措,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拾实体经济。美国先后了《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英国加大了创新投入,支持九个创新制造中心建设。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了各自的工业振兴计划。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各国都把技术创新作为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手段,力争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技术制高点。

第二,人口年龄结构正在经历转折性变化,靠资本高投入、劳动力充足供应且低成本实现增长的模式难以维持。近几年,我国正逐步迎来人口年龄结构的重大转变。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下降。数据显示,我国15―60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2012年第一次出现354万的绝对量下降,而且预测至2020年都将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下降,以及城市生活成本的大幅提升,劳动力成本将继续上升。其次,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口抚养压力开始上升,超高储蓄将逐渐成为历史。

第三,资源、能源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的环境污染已经逼近人民群众可承受的极限,推动集约发展、清洁发展事不宜迟。经过30多年的高强度开采,国内部分资源和能源已经接近枯竭,资源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非常之高。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国际资源能源市场争夺战将日趋激烈,资源、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低价时代将很难再现。资源、能源高消耗的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随着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环境污染的容忍程度也越来越低。

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首先,国内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依然偏弱。国际金融危机后,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前年我国出口增长仅7?郾2%,去年1―11月份累计增长8?郾3%,与过去年均超过20%的增速相差甚远。在外需不断下滑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刺激消费需求,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消费需求所占比重比前些年有所提高,达到49?郾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低20到30个百分点,而且消费比重的提高还有出口、投资增长幅度下降的因素。培育国内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真正发挥主动力作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二,资源、资本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低成本的要素投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实质性的转变。2012年,我国能源消耗量达到25?郾3亿吨国际标油,超过美国同年的14?郾5%,约占世界总消费的20?郾3%。在我国人口红利减弱、耕地红线逼近、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由于对自主创新重视不足,我国产业发展缺乏核心技术,长期依赖外来技术,我国的创新系统未能提供支撑增长的新动力。

第三,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取得新进展,第二产业比重已经从2006年47?郾9%的峰值下降到2012年的45?郾3%,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高。技术附加值较高的复杂资本品和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高端原材料等大多需要进口。

第四,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是,这个框架还不够完善,其中,最突出的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完全厘清。一方面,政府在投资项目审批、要素价格管制、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越位”的情况,抑制了市场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这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要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形成消费与投资协调、内需与外需协调、一二三产业协调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组合驱动,转向更多地依靠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

首先,转变发展观念,正确把握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客观事实,如果再像过去那样“铺摊子”、“上项目”,不仅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不利于转型升级,而且会留下很多后遗症。要彻底转变发展观念,摒弃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的错误思维,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有效益、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处理好短期政策目标和长期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深化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效应消化期,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这就要求必须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间的关系,宏观调控政策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既要熨平短期经济波动,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防控风险、守住底线,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又要服务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和创造活力,提升经济潜在增长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三,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要牢牢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加快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要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土地等领域政策的协调性,引导更多生产要素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要大力强化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提高环保标准,严格环境监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增长点。

第7篇:能源转型趋势范文

关键词:山西省;低碳经济转型;超效率DEA

一、中国低碳经济转型历程

2009年的哥本哈根大会上,我国承诺会尽快下降二氧化碳排放比,承诺与2005年相比,2020年会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下降到40%~45%,其中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1 5%。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十一五”期间制定并实现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后,“十二五”期间又制定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16%、CO2强度下降17%的目标,而到201 5年底,我国实际已分别下降18%和21%,超额完成“十二五”预期目标。从2005-2015年,单位GDP的C02强度已下降38.3%,“十三五”规划中又提出进一步下降18%的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50%左右,将超额完成我国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的下降40%~45%的目标,为全球减排做出积极贡献。

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196个缔约方一致通过《巴黎协定》,2016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联合国总部开放签署,包括我国在内175个国家现场签署了协定。我国在《巴黎协定》下提出的2020年后包括到2030年单位GDP的CO2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升到20%左右,特别是提出CO2排放到2030年达到峰值并争取早日达峰(中国发改委,2015)。这意味着届时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将使GDP增长与C02排放增长完全脱钩,这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

二、山西省低碳经济转型超效率DEA评价

(一)超效率评价模型(扩展DEA模型):

最早进行相对效率评价的DEA方法是1978年由Charnes率先提出,让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的输入没有变化,通过使用统计数据与数学规划来确定比较有效的生产前沿面,来确定决策单元偏离DEA前沿面的程度几许,从而来评价相对效率。其独到之处是评价复杂系统多产出多投入分析。不过也有无法进一步比较和分析的情况,如测定效率结果普遍存在一个以上的有效决策单元(效率值为1)时。Gifrord与Banker等人提成的超效率DEA的概念,能很好的解决有效决策单元的排序问题。

假设共有n个DMU,每个DMU都有m种类型的投入和r种类型的产出,则超效率CCR模型可以表示为:

式中x,y分别表示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入表示有效决策单元DMU中的组合比例,θ为决策单元DMU的效率值,效率值大于等于1表示DEA有效。Si和Sk为松弛变量,可以反映出各决策单元非DEA有效的原因及其改进方向。

(二)变量指标选取

本文主要将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人员投入三方面作为低碳经济转型的投入指标,而将废水排放量、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废气中烟(粉)尘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作为低碳经济转型的期望产出指标,所有数据均来自山西省历年统计年鉴。具体指标说明见表1(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2可知:山西省2009-2013年问研发经费投入比例变化较大,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倍多,说明山西省在这5年之内研发投入有较大增长。而有效发明专利数最大值为3008,最小值为681,相差较大,说明这几年山西省研发经费保持稳定的情形下,效果表现不错,有效发明@数大幅度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差也较大,最大值为11031,最小值为4943,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倍多;从产出来看变化幅度并不算太大。纵观2009-2013年各变量的变动趋势:研发投入强度明显增加,节能环保支出增加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8%,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有所增加,但效果不明显。那么,具体山西省在2009-2013年低碳转型效率如何?需要进一步分析。

(四)投入和产出指标相关性分析

分析结果见表3

从投入和产出相关系数表中可以发现,Y1分别与X2、X3、X4、X5以及Y5分别与X2、X3、X4、X5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山西省2009-2013年者五年问废水排放总量及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与有效发明专利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节能环保支出以及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五)超效率DEA分析

本文采用DEA-EXCEL-SOLVER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山西省低碳经济转型效率评价中,只有2009年和2010年低碳经济转型效率处于DEA有效状态(θ>1)且2009年超效率评价值大于2010年超效率评价值;其余年份低碳经济转型效率处于DEA非有效状态。这其中原因可能是因为这几年煤炭市场疲软,各经济主体以及政府部门没有过多的资金进行提高低碳转型效率研究。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8篇:能源转型趋势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能源公司;财务管理;会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逐渐兴起,即:知识经济。知识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以知识为依托,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占有、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新型经济模式。在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中,绝大多数的企业依靠的都是实物的资源或者是能源,而知识经济则与其完全不同,其依靠和仰仗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知识,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高科技,运用知识和技术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所以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它更加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知识经济体现目前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大力的支持和推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知识经济目前为止还是为发达国家所掌控,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向外输出其先进的知识和科技,致使企业投资的无形化。因此,要想在知识经济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部分想要转变发展类型的能源公司,必须抓住机遇,改变企业内部的结构,变革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工作部门。

一、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现状

能源型经济曾经在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开发殆尽,而且人类周围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环境污染现象极为严重,人类逐渐的意识到能源型经济的弊端,人类的进步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此同时,人类的历史上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知识经济最终会取代能源经济,成为主流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要求相关的能源公司要抓住机遇,完成企业的转型,但是能源公司要想最终完成转型,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内部进行调整,尤其重要的就是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

1.在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是知识和高科技,而不再是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资源,经济学上将这种资产称之为无形资产,对于无形资产的争夺是能源公司能够顺利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在能源公司之中,会计计算的是煤炭、石油等有形的资产,对其开发和使用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评估。但是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部门要计算和评估的是知识和高科技等无形的资产,详细的计算能源公司获得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帮助能源公司尽快完成经济转型。能源公司中传统会计已经趋于老化和落后,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和评估过于狭隘。在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和评估中,应该以重置成本为基础。重置成本是知识经济模式下,新出现的专业名词:在目前现有的知识和技术的条件下,购置同等价值的资产所需要的资金。以往能源公司的会计在进行成本核算和评估时,注重的是企业生产的投入价值,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样的计算方式已经不能够反应能源公司财务的正式面貌。

2.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生了专门对企业资产进行管理和评估的会计,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会计也进行了几次比较大的变革,而今它即将面临的是又一次重大改变,需要将更加新型的管理思想引进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经济时代下的风险和信息理财观念。能源公司的传统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的计算主体是物资和货币,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能源公司的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等方面的内容。而今在知识经济的促使下,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市场竞争也愈加残酷。同时由于媒体和网络的迅猛发展,新的交易模式层出不穷,这些衍生出的金融工具并非用于资金借贷,而是为了转移资产价值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所以在财务管理上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在进行会计和财务管理时,相关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风险观念。知识经济时代风险管理、信息管理将成为能源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知识经济模式下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蓬勃而兴的是市场经济,较之以前的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更加自由化。而能源公司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开发有价值的知识和高科技项目,这就对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其必须具备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综合化等等都要求能源公司加强与其他企业和公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要不断进行更新,抓住机遇、全力以赴应对新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找寻可以合作的伙伴,认真谨慎的处理好自身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避免财务纠纷的产生,防止合作关系破裂,做到各个企业之间利益的和谐统一。(3)知识经济下的人本化与知识化的管理理念。人本化主要体现在:建立债、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模式,健全激励制度,严肃奖惩,即对在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中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同时对于那些犯了严重错误,给能源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的员工,要进行严肃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能源公司财会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给能源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为了使能源公司能够更好的与知识经济接轨,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要求其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储备量。能源公司要定期对财会员工进行知识培训,同时还可以选派资质优厚的员工远赴国外进行学习和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的知识化理财观念,再结合能源公司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自身的知识理财计划。

二、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前景

知识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同时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国的能源公司要抓住机遇进行经济转型,会计和财务管理同样如此,知识经济下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以知识资本为中心的知识会计,传统的会计理论以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为服务对象,以出资者和收益为中心,以保障业主和债主的权益为出发点和宗旨,是站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立场上,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管理和决策,从而保证出资者收益的最大化和债权人风险的最小化。强调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债权人的核心地位,而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的认识、投入仅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费用或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简单的予以列示。同时在法律上往往限制了无形资产的形成和作用。事实上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才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社会,具有超常性、开拓性以及灵活性,人的智慧以及创新能力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会计和财务管理所需提供的信息也将向着更加全面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会计和财务管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紧紧围绕着以知识智力的价值这个中心,反映和描述在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的生产关系和全貌,进一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经济模式中日益占据主体地位,与以往的能源型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更符合时展的潮流,同时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应该在国内大力的推广和实行。因此,国内的诸多能源公司就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已经不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和财务管理模式,要将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观念引进其中,为能源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凤兰,陈道江.《谈知识经济下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问题》.

《前沿》.2004(4)

[2]兰辉,陈道江.《知识经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浅议》.《社会科学家》.2005(1)

第9篇:能源转型趋势范文

本次论坛将立足中国能源变革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资本如何对接、技术如何融合、产业如何跨越、阻碍如何超越等问题。

12月18日13时30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中国新闻社及道达尔集团联合主办的“能源变革:开启产业新引擎”能源行业论坛在广东省博物馆成功举行。在本次论坛上,政府机构官员、能源企业代表、能源学者聚集一堂,立足广东能源发展实际情况,共话能源产业融合和能源企业合作对能源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建言新时期企业合作的有效途经。

在企业方面,道达尔集团天然气、电力、新能源部总裁罗郎认为,现在,中国越来越多地强调清洁能源。不论是国家“十二五”规划,还是刚刚结束的“十”,都努力推动中国向低碳、绿色方向发展。这有别于传统能源的发展模式,要求能源企业必须开展充分、有效的合作。为此,道达尔集团一方面将加大与中国企业在传统能源领域合作的力度,为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作出更大贡献;愿意与中国企业进行更放大范围的合作。道达尔集团可以凭借出色的技术创新、有效的项目管理、丰富的经验积累,与中国企业在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特种化工产品等方面开展合作。

中国南网能源公司副总经理陈庆前表示,目前,中国的能源经历两个转型:一个是能源供给方式的转型,如何把大电网转变为分区电网、如何提高煤炭燃烧效率等是未来重点:一个是电力需求的转变,由燃气和燃油的需求向电力为主的需求转变。为此,企业应该积极研究政策、整合技术、服务社会。政府应该对新能源产品、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持续发展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