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纺织及机械市场前景范文

纺织及机械市场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纺织及机械市场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纺织及机械市场前景

第1篇:纺织及机械市场前景范文

谁能将油污一扫而光唯我工业机械清洗王

近年来,天津威欧斯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在清洁领域频频重拳出击,继推出专利产品隐形液体手套(ZL03150232.6)和除油污洗手膏(ZL200410094139.3)之后,又隆重推出清洁效果超强的工业机械清洗剂―威欧斯工业机械清洗王。本产品是根据国外最新军工清洗技术开发的一种新型专用高效工业清洗剂,本产品可迅速清除机油、油、防锈油、齿轮油、黄油、氯化蜡、动植物油、研磨膏、抛光膏等各类油脂、油污,而且对汽油不能够清洗的机床黄袍、金属表面处理后的残盐等也能够迅速除去,可以完全取代多年来国防、航空、汽车、冶金、矿山、纺织、化工、机电等领域的机械设备拆装、修理、保养过程中使用的汽油、柴油、煤油、乙醇、丙醇等有机溶剂清洗机械油污。本产品去污能力超强,节能环保、安全高效,运输、携带、贮存和使用都极为方便。本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常温使用不伤皮肤,对人体无害,使用安全,不污染环境,对金属件无腐蚀,不损伤漆膜,对于清洗的金属件不需用清水漂洗,还有相当的防锈功能,可进行手工清洗、擦洗、刷洗、机械清洗以及超声清洗,适用于各种工业、民用油污清洗。本产品为白色粉末,无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具有优异的润湿、乳化、分散、增溶等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对航空、船舶、车辆、机电、冶金、油田、化工、纺织及民用领域的机械设备、金属件、陶瓷、玻璃、水泥制品、塑料制品及木制品、纺织品的清洁。由于本产品质量独特,性能极好,在国内同行居领先地位,目前除了应用于工业领域以外,也已经广泛用于家庭清洗抽油烟机、电冰箱、厨房、厕所、门窗、桌椅、建筑物整体外观等,其出色的清洁效果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机械制造和汽车维修行业每年的工业用清洗剂需求量约五十万吨以上。目前国内市场工业清洗剂大多为较低档品种,每公斤价格大约10―30元不等。这类产品质量较差,去污率低(只有70%-80%),碱性重,对人体有刺激性,对清洗后的工件有腐蚀作用,大多数还需要加热到60―90度才能清洗。而较高档的清洗剂,多为国外进口,清洗效果较好,但价格昂贵,每公斤价格最高达300余元,大大增加了清洗成本。为了降低清洗成本,许多工厂改用烧碱蒸煮清洗办法,却又带来了难于解决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威欧斯工业机械清洗王使用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加水配成3-5%的水溶液即可使用,清洗液使用一段时间后除去表面浮油和底部污垢,适当添加本产品可继续使用。1公斤本产品相当于30公斤汽油清洗效力,使用成本较汽油降低85%以上。

现在,天津威欧斯公司的工业机械清洗王的隆重推出,使工业企业打造干净、整洁、清新的良好工作环境成为可能。特别是在当前汽油价格居高不下之时,正是推广以水代油、节能降耗的新型工业清洗剂的大好时机,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超高的利润回报,只需要少量的投资,您就可立即见效。本产品正在申请发明专利!威欧斯工业机械清洗王全国经销商现正火热招募中,期待您的加盟!

第2篇:纺织及机械市场前景范文

科研第一,创新为大

近几年来,国内的电脑横机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但不容忽视的是,生产厂家众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质量参差不齐,国产电脑横机在高端、高性能方面同德国、日本还有很大差距,这是业内专家共同的认识。但是,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苏州金龙股份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上千万元,超过企业销售收入的3%。同时,金龙科技公司在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也有多项奖励政策,从而保证了科研队伍的稳定和壮大。

有了充足的资金投入,又通过多种渠道聚集了一批专业人才,对余龙科技来说在电脑横机行业大展拳脚是意料之中的事。锦上添花的是,金龙科技作为我国电脑横机行业的领军企业,在电脑横机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上,不断得到行业协会和广大客户的认可。2010年,金龙科技被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授牌“中国针织电脑横机应用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加强与产业链各方面的新思维、新设计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的交流合作,提升了金龙科技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电脑针织横机类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力。2011年底,金龙科技又被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授牌“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电脑横机研发中心”,迈出了纺织机械民营企业向国际先进水平进军的步伐。

“这样一个国家级研发中心落户在民营企业中,金龙科技更加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应该在提高产品质量,在高性能、高端产品开发上有所贡献,继续引领行业的发展。”董事长金永良说。

市场检验,客户为大

在针织行业,多品种、小批量、货期紧、高质量是普遍的生产要求,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针织毛衫生产企业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电脑横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市场需求会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此外,相关行业政策也提出,国产电脑横机、经编机等针织设备在“十二五”期间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到60%,这为国产电脑横机今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

在这一背景下,金龙科技的销售人员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大量客户需要一种在同一台设备上能够编织出不同针型毛衫产品的机器,该种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潜在客户群体庞大。金龙科技及时抓住这一信息,组织技术部门积极力攻开发,在国内率先开发了LXC-252SCV型可变针距电脑横机。

据金龙科技公司董事长金永良介绍,在LXC-252SCV型可变针距电脑横机的开发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曲折。“客户的需求反馈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新型电脑横机开发出来后,尽管我们前期研发使足了力气,但我们发给客户厂家试用后,还是出现了比如磨针脚、粗针机的牵拉力等问题。”得到这些反馈后,金龙科技的技术人员再次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形成了该机型的系列产品,并成功推向市场。

据了解,由于受到用户青睐,LXC-252SCV型可变针距电脑横机成了2011~2012年金龙科技主销产品之一。获得市场认可原因主要是其创新的可变针距技术。它不仅在同一台可变针距电脑横编机上编织出不同针距效果编织物,也能在同一毛衫衣片上织出不同针距效果。

“新机型彻底改变了电脑横机固定针距的设计理念,实现了粗细针距自由定义,一机多用。”金龙科技公司董事长金永良介绍,该机型的可变针距的粗针机,配置了高质量的双卷布罗拉系统,保证了织物下落时牵拉力均匀可靠,为高效益生产的优质针织物提供了适合的卷布控制力,而且该机构拆装简单、方便。

发力高端,服务为大

“金龙科技公司发展到目前,已经不仅是单一电脑横机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制造商,而是已经逐步转型升级为以电脑横机为核心的多功能全方位服务型企业。”董事长金永良说,除了在技术及研发方面的投入外,金龙科技还加强了营销团队的建设,聘请高校的教授讲解营销方面的相关知识,以提高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售后服务方面,不仅仅是为客户修理、维护、保养设备等,还利用“中国针织电脑横机应用技术研发中心”这个平台,建立了面向毛衫产业链的服务和面向客户的服务体系。据了解,该研发中心拥有2000种以上的花型数据库,具备预测行业流行趋势的前瞻能力。

第3篇:纺织及机械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纳米技术 服装面料 纺织品

1、纳米技术在服用抗菌纤维中的应用

1.1 抗菌材料的研究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不同功能性纤维不断涌现,纳米抗菌卫生材料及制品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伴随巨大的商业利益、开发和应用纳米无机抗菌剂的抗菌纤维己成为服装服饰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抗菌防臭加工通常是采用具有抗菌、防霉能力的加工药剂处理纤维制品的加工技术。加工的目的有二:一是对纤维材料本身加以保护,包括防止纺织纤维表面附着杂色、变色、脆化和对在贮藏中的纤维制品的防微生物保护等;二是对穿着者和使用者的保护,包括预防传染病、防止织物产生恶臭、防止袜子上水虫菌繁殖、防止婴儿尿布疹、保护卧床病人和老龄者的皮肤等。抗菌材料不仅用于制作手术服、护士服和手术巾等医疗用品.还可织制抗茵、防臭的成衣、内衣、外装、鞋袜、睡衣、围裙、床单、沙等高级生活用品。

1.2 纳米无机抗菌剂的作用原理

无机系列抗菌剂包括金属元素、氧化物和多种化合物。无机抗菌剂具有热稳定性强、功能持久、安全可靠的持点。

纳米无机抗菌剂是将具有抗菌作用的成分Ag+、Cu2+、Zn2+等纳米微粒离子及其化合物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银、铜、锌等微粒或纳米级金属(或其离子)微粒固定在沸石、硅胶等多孔材料的表面制成抗菌剂,根据与金属离子结合的材料的不同,抗菌剂种类不同,但是在各种无机抗菌剂中起抗菌作用的仍然是各种金属离子,其他成分起载体的作用。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等光催化杀菌剂,通常表现出超过传统抗菌剂(即仅能杀灭细菌本身)的性能。

对于金属离子的抗菌机理,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依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金属离子如银离子等金属离子的缓释。抗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抗菌剂中的金属离子被缓慢释放出来,由于银等在很低的浓度下即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或细胞原生质活性酶的活性,因此具有抗菌作用。不同的金属离子对不同的有害细菌的作用效果不一样。

对于纳米半导体,当粒子细化到纳米尺度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氧化还原能力大大增强,受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时,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等抗菌剂在有水分和空气存在的体系中能自行分解并释放出自由运动的电子(e-),同时留下带正电的空穴(h+),其主要反应为:

ZnO/ TiO2+hve-+h+

e-+O2・O2-

h+H2O ・OH+H+

生成的带羟基的自由基・OH和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2-都非常活泼,化学活性极强,能与多种有机物发生反应(包括细菌内的有机物及其分泌的毒素),从而将细菌、残骸和毒素一起杀灭,达到消除之目的。

对于细菌,静杀菌顺序为:

Ag+>Co2+>Ni+≥A13+≥Zn2+≥Cu2+=Fc3+>Mn2+≥Sn2+>Ba2+≥Mg2+≥Ca2+

对于霉菌,静杀菌顺序为:

Ni+≥Cu2+≥Co2+≥Zn2+=Ag+=Fe3+=Mn3+≥Ba2+≥Mg2+≥Ca2+

杀菌作用的顺序为:

Ag+>Cu2+≥Fe3+=Sn2+≥A13+≥Zn2+≥C02+

由此可见,Ag+杀菌效果最好.Cu2+、Fe3+虽亦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但这两种离子都明显带有颜色,不利于应用。

另一种是活性氧抗菌机理。半导体材料的抗菌剂在用能量大干其导带宽度的紫外线照射下吸收光能,使得导带上的电子被激发分解出能自出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的同时也在价带上产生氧化能力很强的空穴。与水或空气作用,在有02和H20存在的条件下,导带上被激发的电子就会被氧分子捕获,产生高化学活性的活性氧自由基,而活性氧自由基极不稳定,可迅速通过歧化反应转化为较为稳定的H2O2、,H2O2作为一种活性氧化剂可以进一步作多种形式的分解,产生氢氧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从而产生抗菌作用。

2、纳米技术在服用抗紫外线纤维中的应用

2.1 纤维抗紫外线的方法

在纤维和织物中添加屏蔽紫外线的纳米级物质微粒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起反射紫外线作用的物质,习惯上称为紫外线屏蔽剂,通常选用一些金属氧化物的粉体;另一类是指对紫外光有强烈的选择性吸收,并能进行能量转换而减少它的透过量物质,习惯上称为紫外线吸收剂,通常是一些无机材料和一些有机化合物。吸收剂在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后,转变为活性异构体,随之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这些能量恢复原分子结构。这着重介绍纳米无机材料防紫外线助剂。

材料达到纳米尺度后,比表面积增大.表面原子数、表面能和表而张力随粒径的下降急剧增加,表现出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待点,导致材料的各项性能不同于正常粒子。金属氧化物粉体达到纳米级后,金属氧化物则表现出了抗菌、杀菌功能以及吸收紫外线功能等。纺织纤维中添加无机材料的关键是材料的粒径大小以及添加量问题,材料的粒径过大,添加量过高,都会影响纺丝的性能指标。粒径达到纳米级,添加少量就会达到同样效果,同时纺丝性能亦不会受到影响。纳米无机材料与普通无机材料的比较如表1所示。

紫外吸收剂用得最多的纳米无机材料,包括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云母,纳米氧化铁以及部分纳米复合材料等,它们都有屏蔽UV―A、UV―B波长范围内的紫外线的特征。

2.2 抗紫外线纤维在服装面料上的应用

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品种繁多。各国现阶段所生产的抗紫外线功能的服装为运动衫、罩衫、制服、职业服、游泳衣、童装、衬衣、野外作业服、裙装等.这些产品能够有效地为人体提供保护。女士非常注重皮肤保养,惟恐皮肤被紫外线所伤害,所以夏季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轻薄的女装面料市场前景看好。除了女装面料之外,其他诸如具备防紫外线功能的遮阳幅、长筒袜等也会是较好的卖点;男士对这种防护功能的纺织品同样有着潜在的需求,经过防紫外线加工的了恤衫、衬衣、长短裤等男用服装的市场前景不可估量;运动服和休闲服是户外经常穿着的服装,如果生产加工出防紫外线的运动服以及休闲服(包括泳装、网球杉、高尔夫服、滑雪衫、T恤衫等),将会是市场的另一热点;在户外进行作业所需要的工装如野外作业服、渔业作业服、农业作业服等同样需要具有防紫外线的功能。

3、纳米技术在服用远红外纤维中的应用

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纤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地位,它是一种通过高效吸收和发射远红外而具有保温、改善微循环系统、促进血液循环等保健功能的新型纺织纤维。远红外纺织纤维的创意来自于日本陶瓷业的奇想.从而开始了纤维与远红外物质的结合。由于超细陶瓷粉末具有吸收外界远红外线,并向人体发射远红外线的积极的保温作用,因此使得纺织纤维具备了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新陈代谢.减小水分子缔合度,提高细胞活性的保温保健功能。

3.1 远红外材料作用机理

远红外是波长在2.5―1000 微米的电磁波辐射,具有热效应。远红外纤维所用低温远红外材料的远红外辐射机理是其自身的晶格振动。当材料从环境或人体热量吸收能量之后.其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处于高能量的激发状态,当原子或原子团从高能量的振动状态向低能量状态转变时,就会产生波长2.5―25微米的远红外辐射。

另外,纳米材料之所以能作为红外吸收材料,主要是因为纳米材料的尺寸远小于红外及雷达波波长,因此对这种波的透过率比常规材料要强得多,而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比常规粗粉大3―4个数量级,对红外线和电磁波的吸收率也比常规的材料大得多,这就大大减少了波的反射率,使得红外探测器和雷达接受到的反射信号变得微弱。这一性质使其具备做军用服装用料。

4、纳米技术在服用阻燃纤维中的应用

4.1 纺织品阻燃的意义

纺织品是与人类生活、生产工作环境紧密相关的,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与方便,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火灾隐患。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火灾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对纺织品进行阻燃整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2 纤维及纺织品的阻燃方法

纤维及纺织品的阻燃方法技生产过程及阻燃剂的引入方法,大致分为原丝阻燃改性和阻燃后整理两类。具体可分为共聚法、共混法和后处理法。

(1)共聚法

共聚法是在纤维聚合物分子结构上引入具有改善成纤高聚物热稳定性的芳环或芳杂环,或把含有磷、卤、硫等阻燃元素的纳米级化合物作为共聚单体引入列大分子链巾,然后再把这种阻燃成纤高聚物用熔融纺丝或湿纺制成阻燃纤维.进而织制成纺织品。目前以这种方法生产的阻燃纤维有阻燃腊纶、阻燃涤纶等。这些纤维,出于阻燃剂结合到纤维大分子链上,使其具有持久的阻燃性能。但聚合、纺织及后加工处理工艺须适当变动,其对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及服用性能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2)共混法

共混法是将纳米级阻燃剂加入到纺丝熔体或浆液中以纺制阻燃纤维的方法。它要求阻燃添加剂粒度细,与树脂相密件好,能经受高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会凝聚等等o

(3)后整理法

后整理法是通过吸附沉积、化学键合、非极性范德华力结合及站台等方法,将阻燃剂固着在织物或纱线上面而获得阻燃效果的加工过程。

4.3 纳米技术在共混阻燃改性纤维中的应用

将纳米阻燃剂加入纺丝熔体或浆液中纺制阻燃纤维的方法,工艺简单,对纤维原有性能的影响较小.阻燃持久性虽不如共聚改性,但比后整理法好得多。使用的添加型阻燃剂粒度要纲,与聚合体相密性好,能经受熔体的纺丝温度或在原液中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会凝聚,不溶了凝固浴。

若采用皮芯型复合纺丝工艺,使阻燃剂位于纤维芯部,普通聚合体为皮层,则既可防止卤系阻燃剂过早地分解出卤化氢离开火焰影响阻燃性,又能保持纤维原有的外观、白度印染色性,比均相共混纺丝效果好。

4.3.1 纳米改性阻燃聚丙烯纤维

共混改性阻燃PP纤维的阻燃剂多选用溴系或磷系阻燃剂,制成阻燃母粒,在纺丝时按一定比例与聚丙烯切片共混。该方法因添加量少、成本低、工艺简单,对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小,制得的阻燃纤维比普通丙纶手感柔软。因此,国内外都采用此方法对丙纶进行阻燃处理。

4.3.2 纳米改性阻燃聚酯纤维

目前占领国际阻燃涤纶市场的均是磷系阻燃剂,它属于固相阻燃机理,燃烧时发烟量小,对设备无腐蚀。阻燃涤纶的生产也多采取先制造阻燃母粒.然后再与切片共混,熔融纺丝,工艺流程与聚丙烯纤维生产基本相似。

5、结论

1)纳米技术是在纳米级这个极微小世界内进行研究的技术。纳米技术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被公认为是高新技术的最重要源头之一,纳米技术在纺织品领域的发展也将对广大的企业和消费者产生影响。

2)纳米材料具有普通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良特征,虽然纳米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但事实证明纳米技术是一个可以改善纺织品性能的有用工具,随着纺织品性能的提高是,附加值和附加收入也会增加。

3)纳米技术在纺织品领域虽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纳米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在纺织领域中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许并社等.纳米材料及应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第4篇:纺织及机械市场前景范文

摘 要: 液压气动元件和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机械构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完成能量的分配、传递与控制以及力的产生与转换,从而保证机械传动力、速度、精度和效率等指标,是机电产品向自动化、高效率、高速化、高精度、高可靠性、多样化方向发展的主要技术之一。为此,对我国液压气动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展望进行分析至关重要,其可以为该行业的发展提高借鉴。

关键词: 中国 液压气动工业 发展现状 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

我国液压气动工业已经发展了将近半个世纪,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如今已经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虽然我国的液压气动工业已经发展到可喜可贺的地步,但是其发展历程还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本文通过对液压气动工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1 液压气动工业的发展现状

1.1液压气动产品的类型

我国液压气动工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逐渐形成一个系统化、专业化体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可以基本上满足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冶金、煤炭、矿山、机床、塑机、造船、纺织、兵器、轻工、航空、航天工业等行业的需求。而且大型成套设备的配套率已经超过了60%。到2013年统计发现,我国液压气动工业生产厂家已经超过了500家,从事液压技术研究的机构超过50多个,并且在30多所高校内部设置了机电一体化和流体传动课程。在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农业机械研究院等机构设置了液压质量检测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对液压气动产品进行了引进消化、科技攻关、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基本上满足了部分高端市场和国产机电的需要。不少产品如齿轮泵、柱塞泵和马达、高压阀门、叶片泵、滤油器等产品已经成为国家生产的主导产品,有些产品已经与国际化接轨,并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主要的液压气动产品种类比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1.1.1齿轮泵

目前我国能够生产的齿轮泵类型约有30多个系列,能够很好的满足我国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和车辆等行业需要。其排量在0.6-200cc/r,压力分别为16、20、25、28MPa,其中CBN高压系列每年的产量就已经超过了200万台,并且在农业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中高压齿轮泵(压力在20、25MPa),一般采用径向平衡、间歇浮动补偿、DU轴承等常用技术,壳体采用了高强度球墨铸铁和高强度合金2种材料,致使该类产品的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并广泛应用于推土机、装载机、自装卸汽车和平地机等,能够很好的满足工程机械需要。在合肥液压件厂采用非对称特殊齿轮副生产高压低噪声齿轮泵,能够精确的计算卸荷槽,低噪声脉动减小,排量11-22mL/r,工作压力20MPa。

1.1.2柱塞泵和马达

(1)轻型通轴式柱塞泵产品具有高效率、低噪声、节能等特点,属于国外的引进技术,进行了自主创新,A10V50柱塞泵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其工作压力28MPa,排量在18-140mL/r,转数3000-1800r/min,被广泛应用于塑机、工程机械、降压机等。(2)轴式轴向柱塞泵与马达。上世纪70-80,我国从德国力士公司引进了该类产品,并经历了30年的改造和创新,在其中添加了一些关键设备,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工艺条件大大提高,开始被广泛的应用于冶金机械、工程机械、试验装置、压力机等,甚至已经达到了与国外同等的水准。(3)HA系列比例变量泵。

1.1.3叶片泵

目前,我国已经生产的叶片泵超过了十余个系列。其中,子母柱销式和叶片式是最常见的两类传统形式的低压叶片泵和中高压叶片泵。这两类产品的性能均达到了国际水平,并开始出口到欧美及东南亚。汽车转向叶片泵的品种比较多,并且在我国已经开始批量生产,能够更好的满足重型、中型卡车、部分轿车、大客车及乘用车的需求。

1.1.4摆线马达

摆线马达具有端面配流和轴配流两种形式。端面配流通常采用先进技术对转子参数进行设计,具有启动效率高、压力低、保持性好等特点,其输出扭矩大,工作压力高,采用圆锥轴承后,轴向与径向具有较强的负荷承受能力。同时该类产品还提高了配流精度,采用端面配流结构,确保高容积效率,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轴配流型摆线马达具有低速性能好,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短期超载能力强等特点,由于该类产品在设计过程中还采用了转子参数设计性能,所以其还具备启动效率高、压力低、运动平稳等特点,将马达噪声降到了最低。我国国产摆线马达的类型比较齐全,并且具备规模生产能力,设备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开始远销欧美等国家。

1.1.5液压轴向系统(器)

我国生产的液压轴向系统性能优良,品种齐全。该设备的主要性能基本上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被广泛的应用于叉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产品中。镇江液压件厂生产的组合动态负荷传动液压转向器不仅大大提高了转向进度和作业效率,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主机能耗。

1.1.6滤油器

我国生产的滤油器品种规格齐全,产品性能优良。其过滤材料主要选用进口产品,此类材料纳污能力强,过滤精度高。由黎明公司研发和生产的环保型滤芯,用完之后可以直接烧毁,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同时该公司还研发了双向可逆过滤器,用以满足液压闭式系统的需求,简化系统油路,提高仪器性能,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农机和工程机械的闭式回路系统。

1.1.7其他如蓄能器

如今油缸和液压机具等产品已满足国内农业机械、交通救援、工程机械和建筑工程机械的需求,并逐步向国际水平研究和发展[1]。

1.2液压气动工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成果

我国液压气动产品的主要生产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目前我国国家级高研发机构就有10多余家,省级研发中心l家,博士后工作站l家,研发人员更多。“十一五”期间,液压气动工业开始在核电、风电、航空航天、冶金设备、西气东输、电子、轻工、轨道交通、机床、生态环境以及纺织等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进行了自主化配套,逐渐打破了国际垄断,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和科技成果。初步统计发现,我国16家液压气动内资企业已经拥有12项国家发明专利,125项实用新型专利,67项外观设计专利,同时有12家企业58项新产品获得了我国液压气动工业协会颁发的《行业优秀新产品奖》。

1.3技术装备水平

21世纪以来,我国的主要液压气动生产企业开始更新了技术装备,扩建或新建了厂房,增加了大批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这些先进设备为推动我国液压气动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目前我国液压气动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企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短缺

我国液压气动工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企业资金不足,规模普遍偏小,缺少核心技术人员,自行开发能力比较薄弱,同时液压气动配套件生产厂家的技术力量和资金相对不足,很难确保生产的产品质量满足需求。因此,不少液压气动工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不得不引进国外的配套件,尤其是电磁先导阀,这就无形之中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2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近些年来,我国液压气动产品质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国际相关产品的质量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很多的生产线和主机所需要的气动元件在国内是无法购买的,而国际市场上,还有很多器件存在质量问题,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降低了用户对国内产品的信任度[2]。

3 液压气动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近些年来,液压气动技术有效的与自动化技术、融合和移植电子技术、磨损摩擦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等相结合,从而扩大了产品的应用领域,提高了产品的自身质量,发展前途尤为广阔。目前,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开始向制造强国转变,重点成套项目和装备制造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液压气动技术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是重点成套项目和装备制造业发生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相融合,并且有很多国外著名厂商来中国进行合资或独资建厂,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市场。在面临如此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液压气动行业要想获得发展,就需要对已有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3.1调整液压气动行业结构

日本SMC公司在我国投资3亿美元建立工厂,随后台湾亚德客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大陆建立了气动元件生产厂,随着该趋势的发展,我国有可能会成为世界液压气动元件的主要加工基地。我国倡导对外开放,这会进一步加剧外资的涌入,同时带来一些比较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其不仅会推动我国液压气动行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加快我国与国际的接轨。外资企业的进入,会推动液压气动行业结构的调整,因为我国已有的很多小型企业只是地方性产业,有些可能发展成为特色产品,并具有一定的实力,占领着大部分市场领地;有些企业通过重组,能够为一些大中型企业提供零部件。配套件生产厂商会逐渐发展成为液压气动行业的一支劲旅,会不断提升其专业化程度,如活塞杆、缸筒、线圈、活塞等,这些零部件都有可能实现专业化生产,并且具有很好的出口前景。但是在液压气动行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企业被淘汰或转产。

3.2国产元件质量和性能有待提高

最近几年,新研发的液压气动元件已经具备了相对较高的质量和水平,为日后该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国自动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在国家支持下,日后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会陆续研发出更加适合时展潮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例如高寿命、快响应的气动元件,机电一体化的系统与产品,并且高新接线技术的集成阀,流量膜式精密过滤器,带逻辑回路和传感器的组合元件等都有可能被引入其中。随着拉拔、铸造、压延、机械、洗去毛刺、检测和清装配等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升,液压气动元件的内在质量和外观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今高性能软磁铁、工业陶瓷、塑封新材料等已经开始应用于新产品中,并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推动了我国电磁阀等元件的质量、性能和工作可靠性大大提高。预计未来5年,我国生产的气缸使用速度会提升到1.5-2 m/s,同时阀门换向频率也提升了1-1.5倍。气阀和气源处理元件在外形尺寸上未做太大的改善,但是其流量却增加了1倍。

3.3加快液压气动产品的出口速度

2003年有我国生产的液压气动元件第一次到国外参加展览会,并获得了国外厂商的一致好评。目前我国大多数国产液压气动元件具备了批量出口的能力,并且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为今后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我国预计在未来5年内液压气动元件(不包括外资企业)出口值达到2亿元左右。随着液压气动行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以及市场秩序的不断完善和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液压气动行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会逐步提高。

3.4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

实施液压气动行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最好能够创造出适合高端市场发展需求的产品。要想做好液压气动技术的改造就需要对薄弱环节或者过去几年未被重视的生产环节进行创新,例如铸件加工前的处理环节。该处理环节需要具有一定清洁度的实验台和表面处理设备,从而为提高元件可靠性、稳定性和清洁度提供物质基础。在进行液压气动技术改造和创新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推动各类装备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促进液压气动行业向国际平台发展,

3.5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要加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在相关高校设置液压气动专业,设置与液压气动相关的内容和时间,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一批液压气动专业人才,而且还能推动我国液压气动行业的发展。在条件允许的企业和院校可以建立培训机构,定期对专业人才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6推动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联合

由于液压气动技术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其应用的范围逐渐扩展到纳米技术、新能源、生命科学、电子信息、现代医学、生物工程、现代农业等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领域。同时,海洋勘察、可再生能源、航空航天工程、地下工程和核能系统等领域,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课题。由此可知,要想更好的适用于上述领域,就需要对液压气动元件进行改造,减小其尺寸,降低其功耗,提高其灵敏度和可靠性,使其成为一个智能化、系统化的新元件。除此之外,液压气动的发展需要融入更多的学科知识,如通信、网络、电子、光学、机械、传感、材料、化工学等。

3.7不断扩展液压气动行业的应用领域

要想使液压气动元件更好的适应于汽车、铁路、机械、纺织、轻工、家电、冶金、石化、印刷、橡塑、包装等传统产业,就需要对其进行创新,使其性能更加趋于安全、环保、快速、低成本、易控制等。传统液压气动行业对相关设备的要求比较多,不仅包括自动化配套需要,而且还具有自身生产设备的需要。不同的液压气动元件具有不同的性能,有些元件还具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指标,如超低速、超高速;低温、高温;低压、高压;防腐、防尘、低摩擦,系统控制具有闭环、开环、故障诊断、自适应智能控制等,这些都成为未来液压气动行业发展的目标,只有符合上述标准才能更好的应用于其它领域[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液压气动元件属于比较廉价、便捷的自动化元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今液压气动行业不仅在机电、家电、轻纺等传统领域具有广阔前景,而且在信息技术产业、微纳精细加工业、生物制品业等新兴领域同样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因此对其已有现状进行掌握,并制订系统性的发展前景,可以更好的推动液压气动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成强,姜继海,于彩新.新型液压变压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液压与气动,2010,15(3):64-65.

第5篇:纺织及机械市场前景范文

2012年10月,经编分会内部重新构建了组织结构,秘书处设置会员部、产业部、行政部,进一步优化团队专业配制,广泛的开展行业内部联动与联合,统筹兼顾,形成合力,提高了服务效果和工作效率。

中国经编万里行是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主办,联合全国纺织重点院校(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各产业集群地人民政府联合承办,于2012年5月18日在北京举办新闻会并隆重启动。5月26日,中国经编万里行走进海宁;5月28日,中国经编万里行走进常熟梅李;6月10日,中国经编万里行走进常州润源;7月9日,中国经编万里行走进德国卡尔迈耶;12月17日,中国经编万里行走进长乐。活动制作了统一的T恤衫、旅行箱、旗帜、大巴车贴、现场背景板设计风格,着力宣传经编产业发展历程和市场前景,展示中国经编形象与实力,传播经编产业文化与品牌影响力。同时,活动权威经编产业战略规划和调整任务,着力推介经编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以及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创新理念。

沈会长对2012年经编万里行活动做了数字化的总结:“万里行已经走了将近一年,出席活动的部委和行业协会领导达50多人次,地方领导达100多人次,企业领导达数百人次。行程超过20000公里,使用车贴、标志、旗帜等2400余个。跟队媒体20余家,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综合主流媒体和中国纺织报、纺织服装周刊、中国纺织等行业媒体。参与报道的地方媒体50余家,关注和转载的媒体达数百家,现场采访记者过百人,形成主流综合性媒体横向延展、行业媒体深度挖掘、地方媒体大规模扩散的格局。”

第6篇:纺织及机械市场前景范文

1紧密纺持久发展可能会出现的不足

1.1紧密纺管理维护高标准与我国现阶段粗放型发展

模式不适应

我国棉纺企业至今仍以环锭纺为主,有 1 亿多纱锭,真正具有现代化理念管理的企业则不多。最早上紧密纺技术的无锡一棉就特别强调没有精细化管理、没有技术管理创新是做不好紧密纺纱的。我国多数企业所谓传统管理做法是:对项目上马通常不从战略上考虑,只要听说哪个项目利润高,不管市场需求如何,也不管自身企业能否有能力上,往往跟风而上,不去真正论证投资何时回收,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因为一是贷款容易,二是认为反正贷款是国家的;其次管理粗放型表现在既无目标或目标形同虚设,也无计划及真正满足客户所有的标准。一些企业在最初一、二年使用新设备时产品质量尚可,到了元器件该换时就没有章法,技术人员没有决策权,买来什么器材和部件就用什么,其后果不言而喻。

企业决策者对紧密纺纱管理成本明显高于环锭纱没有足够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紧密纺纱无论是整机购入还是老机改造,按我国现有技术水准及器材配置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仍然很大。高投入才有高回报,不仅仅购置设备时要考虑高投入,且在后续生产中根据产品质量要求该投入时也要投入。很多企业投资认为回报大的项目时非常大方,动辄几千万上亿元,但一旦开车生产要更换零部件时,很少对零部件有采购技术标准,通常是越便宜越好,所谓货比三家,不是以质取胜,而是以价定夺,算账以眼前利益为主,技术人员很少有话语权。

国产普通钢领为保证毛羽CV值稳定使用寿命一般为 6 ~ 8 个月,按 2.2 元一只,每月承担的费用在 0.22 ~ 0.27 元;国产精品钢领 8 ~ 10 元,可用 2.5 ~ 3 年,每月承担的费用在 0.27 ~ 0.28 元。如采用国外价格 15 元一只的,可用5 年,每月承担 0.25 元。同样皮辊国产以 5 元一档,紧密纺平均 1 ~ 1.5 个月复磨一次,寿命一年左右。但皮辊售价为6 元一档,寿命延长一年半,很多企业可能只听到价格就条件反射式抵制,而不去仔细了解情况。国外如以 10 元一档,可 3 ~ 4 个月磨一次,寿命至少两年。以上总体费用并未增加,但明显延长更换周期,对日常管理及质量长期稳定十分重要,不仅减少人力、物力,节能降耗,更深远意义在于产品在市场上的信誉增加,建立品牌抢占及占领市场的无形资产的升值,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1.2价格与性价比因素的影响

2001年原苏州苏纶纺织厂向国外咨询紧密纺整台车价格时,1 000 锭报价 100 万美元,即使到了2004年 1 000 锭紧密纺细纱机开价 180 万 ~ 200 万元。改造每锭 1 000 元,罗卡斯机械式紧密纺每锭居然开价 70 欧元,按当时汇率折人民币 700 元,可以说国外就是想在棉纺高技术领域对中国实行垄断、封锁。中国纺机企业奋起直追,很快出现多种形式紧密纺设备及改造的装置。在2006年时国产改造每锭高达 400 ~ 500 元左右,加上经常性器材消耗和运行成本十分可观,每锭增加 60 ~ 100 元不等,网格圈、钢领、钢丝圈依赖国外,也是一般厂难以承受的。据按当时计算设备投资预计回收期,如买进口整机悲观者认为 10 年以上难以回收(考虑设备折旧),乐观者认为 6 ~ 7 年,国产设备 3 ~ 4 年。但国产设备由于研制时间短,性能及稳定可靠性让人担心,也是未能大发展原因。

近两年随着国内紧密纺技术逐渐成熟,价格每锭改造已降到 150 元左右,国外如罗卡斯装置也降至 30 欧元不到(仍然偏贵)。国产紧密纺改造投资回收快则不到 1 年,慢则 2 年,这是一般企业能够接受的。但这种改造是在老机上改造,如此大面积推广尚未经受时间考验。随着老机(不少细纱机已有 5 年以上)年限增加,元器件老化,市场不可预测性,本身紧密纺属高投入要求,否则做不出真正的紧密纺纱来。这里,将许昌裕丰纺织有限公司FA506细纱机改造紧密纺后,对新增所有费用进行了核算1。

从相关统计数据看,仅用电一项就占整个费用大约一半,每万锭一年增加电费 30 万元左右,企业管理层应有足够思想准备。成本核算要基于企业整体及未来的长远利益,做到全面、系统,既要有形,也要无形。性价比要核算,但不是一成不变,性价比随着市场而变化。成纱毛羽较普通环锭纺减小 70% 以上、强力增加 15% 左右,能够做到这点的、按性价比由高到低分别是赛络纺、机械式集束紧密纺纱装置、负压抽气式及气流槽聚式紧密纺装置。按目前市场价,如按改造整台车 500 锭计,赛络纺只需不到 4 000 元;机械式集束紧密纺大约 4 万元左右,进口大约 12 万元左右;负压式各类紧密纺大约 7 万元左右,进口大约 20 万元左右(具体看配置情况)。负压式价格上并无优势,主要在于比其他形式可纺支数范围大得多,适应性强而已。

1.3技术与管理上难度较大的不足

早期负压式紧密纺以 24 ~ 36 锭为一个单元,一台车车面下有十几个小风机,噪声大,耗电大,影响车弄气流,因风机多故障维修工作量增加。最初消极式网格圈传动经常造成运转中打顿、滞移、网格圈堵塞糊塞频繁,损伤损坏多更换也多,扫车周期明显缩短,同品种挡车工看台减少,用工增加;电气出现不明原因开关车故障及整台车断头;质量上易造成条干不良,纱疵增加,整体生产效率反而降低。即使经过技术人员艰苦努力,负压管道由分散改为主风管集中供气,喂入纤维与凝聚槽的毫米级定位使得要管好数万锭做到一致性是非常不易的事情。

早期罗卡斯机械式紧密纺装置由于设计所决定的前区加压皮辊与引纱皮辊之间纱线加捻形成弱捻区,强力较普通环锭纺反而降低,尤其,引纱皮辊处向下反包围弧断头高于普通环锭纺纱,在大纱时更明显。由于皮辊无导纱动程,加上引纱皮辊直径小,皮辊消耗量增加 1 倍以上。磁铁陶瓷集束器在纺纱管理中不同厂家损坏及寿命相差较大,这是因集束器靠磁力和支架贴在前下罗拉上,罗拉上只要出现污垢、棉蜡,就造成集束器跳动。集束器下部中心开口凹槽决定所纺支数品种范围,这就会增加成本。国产早期机械式紧密纺装置由于陶瓷集束器铸造精度及工艺达不到生产要求,锭差大,产品质量波动大,管理上一般企业难以接受。当然,罗卡斯2010年推出新一代产品,将陶瓷集束器连接的保持架固定在前上小直径皮辊轴上,由于结构更简单,集束器与前下罗拉接触由面转向点、线接触,并通过磁性作用使其不吸附在皮辊上,凝聚纤维区积聚的短绒大大减少。但只能采用小直径皮辊,加上无法解决的微小动程,皮辊消耗量必然比常规纺纱高得多,否则随时面临质量的威胁。

2紧密纺纱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三大矛盾

2.1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方向的矛盾

机械式紧密纺的能耗增加主要体现在增加的导向胶辊运行中用电及增加更换复磨皮辊的用电,此外,巡回吹吸适当增加的风量。但这些能耗与采用集束器后省去后道烧毛工序的能耗完全可以相抵。因此,该形式符合节能降耗的效果。

赛络纺纱毛羽值能够达到紧密纺纱最终效果,实测细纱机单位耗电比普通环锭纺高 2 ~ 3 A电流,几乎接近紧密纺,但由于赛络纱为股线结构,即省去并、络两个工序,加上后道上浆率减小及省去烧毛工序等用能,因此,与紧密纺相比位居第二。

能耗最大的就是负压式(包括抽气式、气流槽聚式)紧密纺,目前按通常行业紧密纺改造每锭每小时用电 6 W计算,一年多耗电 47.25 kW,如果加上空调增加 20% 用电(换气次数增加 20%)及增加皮辊复磨用电,整体能耗还是惊人的。关键在于其技术上能耗不合理之处,均消耗在无用功上,试想,纺纱过程纤维经过牵伸后,一般仅几十根纤维通过一个长度约 30 mm、宽度约 1 mm多的凝聚槽,却要花费 2 000 ~ 4 000 Pa负压能量才能实现,显然是不经济的技术方案。

2.2与用人成本压力的矛盾

随着纺织行业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快速转换,纺织行业由劳动密集型正在向用人少,甚至无人化、现代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高效、连续化大生产方向发展,已经是势不可挡。企业可通过一次性硬件大投入来减少用人成本。欧美日发达国家工人工时工资为 15 ~ 25 美元,万锭用工不到 25 人,最好水平仅 7 人(意大利某厂),吨纱用工 4 人。而中国工人工时工资大约为 3 美元,万锭用工少数厂 30 人左右,多数厂超过 100 人,吨纱用工大约 29 人,差距还是很大。紧密纺纱属高新技术,紧密纺整体管理仍显复杂,比如增加保全工工作量。某厂 3 万锭老机紧密纺改造,为满足J 60S纱质量要求,扫车周期必须缩短 1/3,加上凝聚系统相关装置拆卸、检查、校对,原两个扫车队不得不再增加一个队,即人员增加 1/3,在几年前廉价劳动力时代不算什么,在当今劳动力相对紧缺、纺织行业工资待遇无优势情况下,纺织行业面临劳动力成本越来越大的压力。当前国家已明文规定工人工资水平每年要提高 15%,5 年就要翻一番,届时就难以消化成本了。所以,技术先进不以增加人工为代价,而应把复杂变简单,尽量少用人才是方向。

2.3与自动化、高速、高效、无故障纺纱及长寿器材

发展的矛盾

纺纱技术正在向自动化、连续化、高速、高效、无故障方向发展,也是业内所有人的期望。细纱机由传统 500 锭左右如今已发展到 1 680 锭长车,并具有自动落纱、自动换粗纱、自动输送细纱至络筒机的功能。机器越长,机构越复杂,技术保证标准越高。国内最早引进紧密纺细纱机的厂家发现,国外设备并不是尽善尽美、十分可靠。以罗卡斯机械式最为简单紧密纺装置为例,山东德棉在使用该装置时,由于无导纱动程,进口皮辊每隔 24 h坏 8 只,且皮辊并不太耐磨,必须一个月就要磨一次,3 个月要更换,出现了纱疵明显增加、陶瓷集束器损坏多、保持架变形等一系列问题。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引进的紧密纺细纱机,其中水冷电机散热系统不理想,另外,使用 2 年后成纱质量指标开始下降。更不要说负压式紧密纺装置,如果车身比现在增加 3 倍以上,如何保证车头至车尾压力差的一致及稳定,每一锭负压上有否新的技术保证?能耗可否保证?机上如果没有智能机器人自动接头与清洁,在增加一套凝聚及导纱皮辊装置、加长后维修工作量增加、瞬时断头增加情况下怎么保证紧密纺做到高效可靠稳定?新技术不能单靠引进,更重要的是如何消化、吸收、改进、创新。

此外,国内紧密纺纱技术最大瓶颈是钢丝圈必须依赖进口,唯一可在车上纺纱的重庆金猫钢丝圈,无论在车速上还是寿命上仍有不小差距。目前,我国细纱机锭速直逼 2 万r/min,国外号称 2.5 万r/min,如果配以紧密纺装置,高速高效如何名副其实?同样,高速下的前皮辊线速度明显提高,如果没有导纱动程,皮辊周期该是多少?目前,国内紧密纺专用皮辊使用较长的无锡兰翔966 A也只能用 2 个半月,但扫车周期要缩短 1/3,每次扫车都会查出问题器材,如皮辊、网格圈等,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成本压力。提供性能可靠、长寿器材十分迫切。

3呼唤能耗低、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维护方

便的紧密纺装置

细纱机本身是多锭子设备,有数万个零部件,只要出现少量问题就造成整台车开不顺。经营者为了企业发展进行改造,增加了保全工和操作工的工作量,在现阶段也是必要的。但技术无止境,开发用人少、明显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紧密纺装置及其配套器材十分必要。国内棉纺行业不少有识之士针对紧密纺不足之处正在开拓新思路,采用新技术手段,发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紧密纺装置。其实,技术的核心就是能把纤维集束后消除三角区或在牵伸区与加捻点之间增加控制纤维束横向收缩装置的目的,那么,是否一定要负压或集束器来实现,可否采用磁性物质、磁场方式,可否反其道行之,用正压来集聚,这样就不会将空气中短绒、粉尘吸到纱线及相关部件中,对空调也无需有特别要求,更适合我国纱厂实际情况。据本人了解,2011年也许紧密纺有不同于现有装置的创新,期盼环锭纺细纱机有中国自己特色的新技术出现。

4紧密纺纱的市场前景

引进国外整机或国内开发紧密纺细纱机时,由于所有关键纺纱器材和配件按原设计要求,加工精度非常高,管理基础好,生产的产品多集中在较为高档的产品,如高档针织纱、牛仔纱、高档色织纱、高档服装毛纺纱线、米通纱、净色布用纱等。后道采用高速整经机、高速浆纱机、高速喷气织机、高速针织大圆机、高速经编机,这些设备对原纱质量要求特别高。织造开口很小,如毛羽过长则造成开口不清及断头增加,明显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影响最终布面整体质量及染色后无法弥补的后果。

对国产细纱机进行改造时,以进口件及国内新近开发较为高档的器材部件对机面机下全面进行更换改造,改造后效果基本能达到或接近上述第一类紧密纺技术配置,可做高档次产品。对使用多年的细纱机进行局部改造,重点集中在前罗拉部分,其他像摇架、卷绕部分、吊锭部分锭等均不动,最终产品质量总体上达不到高端产品要求,但这类改造做出的产品仍然有非常大的市场。

另外,还有以下一些产品可以扩展。

① 生产低捻紧密纺纱有利吸收染料及整理助剂,从而改善织物外观及特性。

② 毛纺后整理省去烧毛工序,采用较快进布速度,明显提高修理工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③ 适合半精纺及化纤混纺织物,在半精纺色织纱有些纤维先染色后纺纱,经水洗漂后强力损失大,加上后道对毛羽棉结的高要求,紧密纺利用其技术优势得到弥补。如再配以赛络纺纱,毛羽更少,最终降低织物的起球、起毛。

④ 可用于青年布,因其经纬纱颜色反差大,染色后布面疵点无法用环锭纱解决。

⑤ 在纺CM 50S 100% 长绒棉时无法满足免烫整理的防皱效果,只能用紧密纺 50S 纱。

⑥ 目前市场上较为热销的是 60S 以上的纱,我国长绒棉资源少、价格高,可减少其用量,甚至用其他原料替代,达到降低成本目的。可以广开思路,尤其在机织产品中,用普梳紧密纺或半精梳紧密纺来代替传统环锭纺半精梳纱或精梳纱,在近两年市场的检验中得到论证。

5结语

第7篇:纺织及机械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汉麻纤维;性能与鉴别

大麻俗称火麻。是人类利用最早的韧皮纤维作物之一。我国大麻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资源十分丰富。过去大麻不作为纺织原料,是因为大麻纤维长度差异大,且纤维间的胶质不易完全脱净,使纤维大多相互粘连呈束状或网状,不能分离成单纤维,因而在纺纱工艺加工上受到限制。因此,长期以来,大麻一直被用于制作绳索、麻线、麻袋等。现在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研制成功了机械脱胶软麻设备、生物脱胶等相关的工艺技术,不仅保持了大麻纤维原有细柔舒适的优良性能,而且还改进了大麻纤维长度的纺纱性能。目前利用改良后的汉麻,既可以纺出60公支的优质纯汉麻纱线,又可以与棉、莫代尔、莱赛尔等其他纺织原料混纺,生产出高品质的汉麻混纺纱线。因此,大麻纤维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几年来,国内纺织业界在麻类种植品种上研发出汉麻,现在所说的汉麻就是培育的无毒大麻的品种。中国是纺织服装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原料消耗大国,汉麻纤维作为新资源,市场前景广阔,汉麻的开发,不仅弥补了纺织原料的紧缺,而且也为汉麻独特的性能在产品上得到利用。目前工业化的汉麻纤维加工生产线已正式投产,生产出的各类产品已陆续投入市场,2009年我们也在检测业务中,多次受理了汉麻/棉混纺纱纤维成分与含量样品的检测,不断探索汉麻精干切断短麻、混纺纱内纤维外观形态特征的鉴别,以及纤维性能在产品生产中的运用,摸索出一些经验供广大检验人员借鉴与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 汉麻精干切断短麻的感官鉴别

用于生产麻/棉混纺纱的精干麻,切断长度为40cm左右。汉麻精干麻呈白色或黄色,有光泽,外观形态像树一样有分枝状,单纤维长度差异大,一般长度为7mm~50mm,单纤维细度为4000公支以上,与棉相近。汉麻精干切断短麻鉴别时,一般在自然光线下用手抽取少量薄层纤维,观察其颜色、光泽、粗细、形态及单纤维长度等特征。

2 显微镜下汉麻纤维形态特征的鉴别

2.1采用FZ/T 30003―2000《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显微投影法》检测汉麻/棉混纺纱纤维含量,对汉麻纤维形态特征的鉴别方法。

取有代表性试样,将试样放入Y172纤维切片器中,切取0.2 μm~0.4μm的长度,放在载玻片上,制成纤维混合试样样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样片中汉麻纤维的纵向表面形态特征:

(1)汉麻的单纤维:表面无扭曲,有明显的竖条纹,有横节,横节条纹显示竹节状,条纹较细,纤维表面与亚麻纤维相似(见图1)。

(2)端部纤维:顶端呈钝圆形,纤维表面有纵条纹和横节(见图2),或表面只有纵条纹,无横条纹(见图3)。

(3)少数可见因脱胶未尽的束状纤维:由两三根单纤维粘连在一起,或由多根单纤维粘连在一起的整束纤维(见图4),或交织成疏松的网状结构(见图5)。

(4)同束单纤维节问等长,节与节并列在一起,有时有分叉。

(5)单纤维直径在混纺纱线中的实测值为7.00 μm--42.00 μm,平均直径为18 00μm。

2.2 注意事项

(1)由于汉麻横截面呈不规则圆形或圆角多边形,有木质化薄壁包围着细胞壁,细胞壁的层次明显增厚,内腔呈线形、扁圆形,因此观察到的汉麻纤维的纵向表面与棉相比感觉浑厚。

(2)汉麻单纤维的粗细差异大,粗的与亚麻相似,细的与棉相近,且纱内细纤维的数量较多。

(3)汉麻同束纤维并不是齐头等长,而是锐角相接或相互嵌入的,因此麻束纤维经脱胶后,纺入纱内的细小纤维,也比苎麻、亚麻混纺纱内的细小纤维要多很多,这也是汉麻与苎麻、亚麻纤维的明显不同之处。检验人员在鉴别区分时,一定要耐心仔细,不厌其烦。

(4)在测量纤维直径上,对脱胶未尽所形成的汉麻束状纤维,不应准确测量其束内每根纤维直径,就直接计数束内所含的单纤维根数。3汉麻的性能特点

汉麻纤维与大多数麻类纤维一样对水分吸收较慢,而且散发较快,具有吸湿、散湿性好的特点,汉麻纤维比重为1.281g/cm3,比苎麻、亚麻轻。纤维顶端呈钝圆形,没有苎麻,亚麻纤维顶端那样尖锐,因此汉麻纺织品特别柔软适体,织物的粗糙感和刺痒感较轻。

汉麻纤维还具有独特的天然保健功能,抗霉抑菌,防腐防臭。特别适合做内衣、鞋垫,袜子,床单等。汉麻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好,冬季吸尘少,对人体无不良影响,而且汉麻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效果非常好,特别适合做夏季服装。

汉麻纤维的细度比苎麻,亚麻都要细,细度仅为苎麻的三分之一,与棉相近;强力次于苎麻、亚麻;可纺性能也是次于苎麻,但优于亚麻,因此进一步提高汉麻的纱线密度,将使汉麻纺织品成为亚麻纺织品的有力竞争者。4汉麻的开发利用

目前在汉麻的开发上,普遍采用汉麻与其他纤维混纺的方式,既可以提高成纱支数,又可发挥不同纤维各自的特点。汉麻在脱胶工艺上,既要去除木质素,使汉麻由粗硬变为细软,又要保留少量的木质素,使汉麻纤维分为不同的工艺长度,如:长麻纺用麻、毛纺用麻、中长纺用麻,棉纺用麻、绒纺用麻、无纺用麻、毡用麻等系列长度。用于长麻纺和短麻纺的两条生产工艺,对于调整我国纺织工业产品结构,增强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汉麻多与棉和其他纤维混纺,已开发多种汉麻布料,如纯汉麻长纤布,汉麻牛仔布,汉麻与莱赛尔纤维混纺布,汉麻保健席等,另外汉麻还大多与绿色环保纤维混纺及交织。

我们在日常检测业务上,十分关注国内外传统纤维的改进以及新型纤维的研发。在2009年针对汉麻/棉混纺纱新品种的检测,及时探索汉麻纤维的外观形态特征的鉴别,研究掌握检验检测方法,因此在汉麻精干切断短麻与汉麻/棉混纺纱纤维含量的检测上,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也满足了生产企业或客户的检测需求。

第8篇:纺织及机械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纺织行业环境问题绿色壁垒环境标志环境认证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国际市场对优质纺织和服装产品需求增加的趋势,我国纺织和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不断扩大我国纺织和服装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具有很大的商机,但由于我国纺织业早期受各种因素的,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高能耗低产出的现象极其严重,而且,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相当突出。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纺织行业所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对纺织行业污染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

1纺织行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1废水

纺织行业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和噪声三个方面。废水是纺织行业最主要的环境问题。纺织部门是一个用水量和排水量较大的部门之一,近年来纺织工业废水排放的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纺织行业废水排放总量一般都在11亿t以上,在国内各类工业废水排放量中约占6.5%,位于各行业废水排放量的前十位。COD排放量约为30万t,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5%左右。其中废水相当一部分还是采取直排入海的方式,排放达标率除2001和2002年有所提高外,在此之前一直很低。

表11998-2002年中国纺织业废水排放情况

年份

工业废水排放量

COD排放量

直排入海量/万t

排放达标率/%

纺织业/万t

占全国比例/%

纺织业/万t

占全国比例/%

****

纺织废水主要包括印染废水、化纤生产废水、洗毛废水、麻脱胶废水和化纤浆粕废水五种。印染废水是纺织工业的主要污染源。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印染企业每天排放废水量约300~400万t,印染厂每加工100m织物,将产生废水量3~5t。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以及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和化学助剂等,具有以下特点:(1)COD变化大,高时可达2000~3000mg/L,BOD也高达2000~3000mg/L。(2)pH高,如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废水pH可达10以上。(3)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及浆料,废水粘性大。(4)水温水量变化大,由于加工品种、产量的变化,可导致水温一般在40℃以上,从而影响了废水的处理效果。

另外,传统的印染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污水,加工后废水中一些有毒染料或加工助剂附着在织物上,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如偶氮染料、甲醛、荧光增白剂和柔软剂具致敏性;聚乙烯醇和聚丙烯类浆料不易生物降解;含氯漂白剂污染严重;一些芳香胺染料具有致癌性;染料中具有害重金属;含甲醛的各类整理剂和印染助剂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等。这样的废水如果不经处理或经处理后未达到规定排放标准就直接排放,不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破坏水体、土壤及其生态系统。

1.2废气

纺织行业的废气主要来自行业内的约两万台锅炉,这些锅炉总蒸汽容量约为6万t,其中烟尘排放达标的锅炉约占总数的85%。这些锅炉绝大多数以煤(包括一部分原煤)为燃料,这些煤含有一定量的硫,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燃烧废气、二氧化硫和烟尘,严重污染了环境。表2是近几年纺织工业规模(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以上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情况。

表21998-2002年部分纺织企业的废气排放情况

年份

企业数/个

废气排放量/亿m3

SO2排放量/t

工业烟尘排放量/t

工业粉尘排放量/t

年耗煤量/104t

年燃油量/104t

燃料燃烧

生产工艺

燃料燃烧

生产工艺

原煤

总计

****

从表2中不难发现,1998年全国5477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共耗煤1265万t,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1367亿Nm3,其中排放二氧化硫28.53万t,烟尘14.86万t。到2002年,全国6622家纺织行业内企业共耗煤1690万t,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2059亿Nm3,其中排放二氧化硫23.92万t,烟尘10.74万t。不难算出,由于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约占纺织工业废气排放量的95%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99%以上。这与我国目前的大气污染为煤烟型污染相一致。

纺织废气的另一主要排放源来自纺织生产工艺过程。纺织工业生产工艺排放的废气主要来自于化学纤维尤其是粘胶纤维的生产过程。化纤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二硫化碳和硫化氢为合成原料,由于工艺原因和过程控制的不彻底,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废气的排放。

1.3噪声

噪声污染是纺织行业尤其是棉纺织行业目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棉纺织厂由于大量使用有梭织机,厂内噪声达90~106dB(A),而人耳对噪声的最大允许值仅为85dB(A)。表3是我国部分地区棉纺织厂车间噪声实际检测情况。

表3我国棉纺厂车间噪声级实测值

序号

省(市)

实测厂家(车间数)

实测噪声值/dB(A)

最大值

最小值

***

从表3可以看出,纺织车间的环境噪声平均在100~105dB(A),超过了人耳对噪声的容许极限,故对工人听力损害特别严重,听力损伤可由听力下降逐渐为噪声性耳聋。此外噪声还可引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多种症状。有报告显示,噪声对纺织工人健康影响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鸣、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衰退、听力下降、心电图异常等症状,严重威胁妊娠期的女工及其子代的健康安全。在强噪声环境下还会出现行为功能损害、视觉反应时间延长、阅读能力下降、思维受影响等症状,这些症状将随时间变化愈加明显。

目前全国约有80多万台织机还在投入使用,其中绝大多数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设备,由于资金和技术原因,相当一部分小企业还在利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机械进行生产。设备的落后,加上很多生产过程中噪声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每天约有近百万名织布工人被暴露在这种强噪声污染的环境中。

1.4其他

在纺织原料尤其是天然纤维原料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产量防止病虫害,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棉花为例,美国某机构曾做过一项,如果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美国的棉花产量将下降70%,可见,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十分重要。但是,这也使得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物存在于棉花纤维中,如棉花生长时施用的人造肥料,棉花种植时喷洒的农药,如DDTLindane(高丙体六六六)、六氯环已烷(六六六);棉纤维上残留的杀虫剂、防腐剂和防霉剂等,如五氯苯酚。一些具有相当毒性和难降解的化学物质也残存于最终产品中,通过与人体皮肤的接触而在人体内富集,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2纺织业环境的应对对策

自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大会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被列入国际与贸易领域。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问题,绿色产品和消费已开始主导国际纺织品贸易的新潮流,绿色壁垒(环境壁垒)构成了国际市场新的保护网。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先进的环保技术,纷纷提高环保标准,阻碍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而且,绿色标志已成为纺织和服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推行ISO14000的热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面对机遇和挑战,各级政府和应转变观念,采取积极的入世应对策略。

2.1政府管理层次上应采取的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随着加入WTO以及国际市场对优质纺织产品和服装的需求增加的趋势,中国纺织业在国际市场上仍将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纺织业要想保持并扩大这种领先优势,这就要求广大主管部门和公众提高认识,树立环保理念,积极推行环保。如在天然纤维的生产方面推行生态农业,在生产环节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开展一系列的环境质量认证,在产品的销售环节推行环境标志等。

(2)建立健全相关的环境法规体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中国加入WTO,纺织和服装产品的环境质量标准与国外相差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了纺织和服装产品的出口。为此,只有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才能为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建立绿色通道。同时,还应加强政府管理职能,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纺织企业的偷排超排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对污染问题严重的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对小型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的措施,对一味发展经济不顾环境的地方保护行为进行打击,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和企业大力扶持,鼓励和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绿色消费。

(3)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环保。国家应发挥自己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职能,运用经济手段对推行环保产品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资金上的支持,对弱势环保企业予以扶持,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运用政策手段来调整纺织产业的布局,对存在污染问题的“三资企业”和生产设备与技术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坚决不能引进。合理征收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加大环境治理资金的投入,提高污染治理效果。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淘汰落后工艺和落后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开发高效低耗的节能环保设备,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燃煤锅炉的比重。在税收方面对环境产品和企业进行适当的减税甚至免税。

2.2企业经营决策上应采取的对策

(1)优化产品结构,关注消费者健康。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环境污染产品的市场前景越来越不被看好。面对挑战,纺织企业应迎难而上,用国际先进标准和技术来规范自己的生产行为,自觉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生产的非绿色产品。加快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积极开发高附加值少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关注生产者劳动安全的同时,更加重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减少对人体和环境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和使用。例如在纺织和服装产品的印染过程中更多地使用环保染料和加工助剂以及开发天然可降解的植物染料,在原材料上考虑引入天然彩色纤维材料、天然植物浆料,在纺织和服装产品的后处理过程中采用绿色整理剂和生物处理技术,在纺织机械上考虑淘汰有梭设备,引进和开发无梭织机及其他能除尘降噪的环保机械。

(2)进行产品生产链全过程控制,实行清洁生产。面对国际国内竞争形势,我国纺织印染和服装企业必须提高认识,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之中,从纺织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原材料的选用、生产过程,到最终产品的包装、使用和服务等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并符合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重视产品的全过程控制,以高质量的环保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企业中应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开展产品生命周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污染物质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这些,对企业和开发安全无害的的绿色生产技术,生产出绿色安全的产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积极申请绿色标志,争取一系列的环境认证。我国纺织企业应清醒地意识到入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产品和外包装上积极申请绿色标志,争取绿色认证。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发达国家借环保之名行贸易壁垒之事实,尽快与国际通行的环境标准和法规相适应,从而有利于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各企业应注意到ISO14000认证包含有环境表现评价、生命周期分析、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管理体系、产品标准、环境设计、资源管理、废物管理等多方面的,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走集约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树立企业良好的国际国内形象,从而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因此,结合自身情况争取包括ISO14000等在内的一系列环境质量认证就成为必要。

(4)转变经营思想,确立绿色营销观念。各企业应积极收集绿色信息,加强对环保标准和法规特别是国际环境标准和法规的收集和分析,研究和制定对策。积极转变企业经营观念,更多地从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角度和生态环保的理念出发来设计产品,开发绿色环保可降解的外包装材料,建立绿色销售渠道,实施绿色营销理念,积极参与各种与环保有关的活动,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充分认识到环保将是企业未来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叶汝求,曹凤中,夏友富,等.环境与贸易.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1

2施禹之.WTO与中国纺织工业.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3宋惠景.二十一世纪我国纺织服装业不容忽视的环保质量.惠州大学学报(科学版),2001,21(2):35~40

第9篇:纺织及机械市场前景范文

第一章  总论 .................................................2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7

第三章  市场和产品方案 .......................................9

第四章  原料供应及能源消耗 ..................................12

第五章  生产工艺与设备.......................................13

第六章  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及消防.........................15

第七章  节能及综合利用.......................................20

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规划...............................22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23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4

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25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   

项目主办单位: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龚国华

单位现址:泗阳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标二期)

项目建设地点:泗阳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标二期)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1.2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技改申请理由

1.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PTT纤维生产的公司,近几年随着中国纺织行业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PTT纤维产品销往华南、华东地区,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销售网络健全,力量雄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通过本项引进国外先进的关键设备,同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培训人才,不仅为市场提供大量先进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是顺应国际潮流、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所以组织建设项目,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1.2.2技术改造申请理由

  主要为了满足市场要需求,所引进的纺织设备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德国欧瑞康纺丝机。产品定位为高档,以满足PTT纤维的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我国经济的强势增长,纺织产业市场前景喜人,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增长较快,因此,本项目的投产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可行性研究依据及范围

1.3.1 研究依据

(1)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有关基础资料及市场情况。

(2)国家鼓励发展的政策。

1.3.2项目编制原则:

    根据“依靠技术改造,促进技术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精神,按上级政府对项目审批要求,经市场预测和全面评估测算,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努力节约投资,争取国家现行对科技进步的优惠政策,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3 研究范围

    根据上述文件要求,本报告对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PTT纤维生产线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市场需求、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分析等。

1.4 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

1.4.1建设目标

(1)该项目的实施,使公司能够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并提高产品综合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装备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2)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生产能力,年产值9000万元。年新增税金为1000万元,利润总额为1170万元。

1.4.2 项目的主要内容

    (1) 引进纺丝机4台,配套国产干燥机5台,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3000吨PTT纤维。新增销售收入9000万元,新增利税2170万元。     

   (2)厂区内供电、供水等公用配套设施和生活设施的适应性改造。

(3)贯彻环境保护“三同时”、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原则。

1.5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498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总额为4980万元,其中;

引进工艺设备投资        4920万元(用汇720万美元);

国产工艺设备投资       60万元。

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49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4980万元,全部企业自筹。

1.6 研究的主要结果

经可行性研究其结论性结果为:

 (1)在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第二十条中纺织第02条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等新型聚酯和纤维的开发、生产与应用。充分说明本项目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

    (2)产品生产过程采用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工艺方法,质量稳定可靠。采用连续式流水线作业,确保生产效率和过程质量。

(3)本项目引进的纺丝机以其经济性、高产量、高质量闻名全球,经济实用且便于操作,是非常适合中小企业选购的优质产品,目前整个江苏乃至全国的企业都引进了大量的的纺织机械,售后服务也可以得到保障。

(4)本项目通过引进关键设备、配套相关国产设备及公用设施,对公司PTT纤维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完善。通过改造形成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并且提高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5)本项目安排在原厂区进行改造,充分利用已征土地和现有厂房,新建检测试制中心一幢,加快了建设速度,提高了效率,是一个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

(6)本项目关键生产设备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监测手段完备。配套设备选用也以先进、高效、环保、节能为原则。

(7)项目重视环境保护,拟投入适量资金建造环保设施对三废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废水、废气将达到排放标准。项目环境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等问题将通过恰当措施得以妥善解决。

(8)本项目总投资为49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980万元,铺。达产后将形成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

(9)项目建设期12个月,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9000万元,年新增税金为1000万元,利润总额为1170万元。 

(10)项目实施后,企业实力将显著增强,经济分析表明:

              投资回收期为:2年

              投资利润率为:25.82%

              销售利润率:10.5%

                 投资利税率为:36.34%

投资收益率:23.12%             

 由上可见,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来看,本项目设备较先进,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利润率高、市场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项目是可行的。

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主要数据

   

1、生产纲领

   

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

   

  2、产品方案

   

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

   

3、新增主要生产设备

   

9台套

   

4、公用工程

   

用水量

   

80吨/年

   

耗电

   

50万度/年

   

5、人员(新增)

   

20人

   

6、全年生产天数

   

300天

   

8、项目实施地总建筑面积(m2)

   

20000

   

    9、已有建筑面积(m2)

   

20000

   

10、固定资产总投资(万元)

   

4980

   

11、销售收入及税金

   

销售税金(万元)

   

1000

   

利润总额(万元)

   

1170

   

财务评价

   

投资利润率为

   

25.82%

   

    销售利润率

   

               7%

   

    投资利税率为

   

36.34%

   

投资收益率

   

23.12%

   

投资回收期

   

2年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2.l 企业概况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地处长江三角洲中收地带泗阳,与京泸,宁通,沿江高速相连,距上海两个半小时,距南京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交通十分便利。公司地址在泗阳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标二期),公司主要生产的产品为PTT纤维及其产品 。

2.2 企业承办条件及优势

 公司有精干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招聘了一些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有严密的产品检测手段,公司采用国内比较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开发设计新产品、新工艺。

公司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市场为导向,产、供、销有机结合,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有较完善的销售网络和一支精干的销售队伍,他们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保证了生产决策的准确性。为本项目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可靠的销售渠道,销售前景乐观。

本项目以增加综合生产能力,降低能耗,减小排放为主,并随着设备硬件更新、提升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并最终占领国际领先水平的终端市场为目标。

公司宗旨:卓越的品质,良好的信誉,一流的服务。公司重视技术进步,严格按照有关质量标准组织生产,为产品向高档次、高质量、目标进一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资金比较充裕。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

 

第三章  市场预测和产品方案

3.1 PTT纤维简介

   PTT纤维由对苯二甲酸( PTA)和1,3-丙二醇(PDO)缩聚而成,其分子结构式为((CH2)3O O=C O=CO))PTT纤维综合了尼龙的柔软性、腈纶的蓬松性、涤纶的抗污性,加上本身固有的弹性,以及能常温染色等特点,把各种纤维的优良服用性能集于一身,从而成为当前国际上最新开发的热门高分子新材料之一。

     PTT纤维具有涤纶的稳定性和锦纶的柔软性,其表现在:

1、PTT织物柔软而且具有优异的垂性。

2、PTT织物具有舒适的弹性(优于涤纶 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及聚丙烯 PP纤维,与尼龙 6或尼龙 66纤维相当)。

3、PTT织物具有优异的伸长恢复性(伸长20%仍可恢复其原有的长度)。

4、PTT具有优异的染色及印花特性(98℃—110℃一般分散染料可以染色);优越的染色牢度、日晒牢度及抗污性。

5、PTT织物具有鲜艳的颜色及免烫性。

6、PTT适应性比较广泛。PTT适合纯纺或与纤维素纤维及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复合,生产地毯、便衣、时装、内衣、运动衣、泳装及袜子.    

     产品生产过程采用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工艺方法,其质量稳定可靠。采用连续式流水线作业,确保生产效率和过程质量。

 

3.2市场分析

3.2.1国内外PTT纤维市场现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知名老牌企业也被破产保护和购并,全球纺织制造企业进入了新一轮洗牌的局面,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世界前50强企业销售额比重比2007年又提高了近20%。

      自世贸组织取消中国纺织品配额后,PTT产业呈现大幅增长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纺织品在全球的份额中将上升到45%,国内每年消费的面料达300亿米,江苏产业用布业每年消费达4亿米以上。

3.2.2 中国PTT纤维市场发展前景

(1)行业增长大势所趋

    就目前来看,行业对于2010年的发展充满信心,这不仅是对国家经济形势的客观判断,也是对中国目前所处地位的深刻理解。

    (2)出口渐暖但尚需时日

    目前全球纺织市场的年增长率大约为3%左右,其总规模到2010年预计将达到1450亿美元左右;降低一个层次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年增长率如按10%计算,2010年中国市场也将达到320亿美元,占据全球纺织行业22%的市场份额——中国作为一支力量崛起不可避免。

    随着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将进一步拉动纺织业的出口需求。

    此外,受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本轮经济增长的特点所决定,中国市场将呈现一个相对较长且增长高于2009年上半年速度的发展阶段,但由于受经济缓慢复苏和世界建筑市场的萎缩,出口恢复到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3.3产品方案和拟建规模

3.3.1拟建规模

根据目前国内生产情况和市场预测,兼顾稳妥和规模经济效益,计划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

3.3.2产品方案

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

工艺流程:

     PTT纤维生产工艺流程与涤纶长丝生产工艺流程非常相似,PTT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如下:PTT 切片投料筛选切片输送切片料仓干燥机螺杆挤压机预过滤器计量泵纺丝组件侧吹风上油卷取落筒(PTT-POY丝)。然后是PTT-POY丝第一罗拉第一热箱第二罗拉第二热箱第三罗拉上油卷绕(PTT-DTY丝)。

 

3.4.3生产纲领

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的生产计划安排,产品纲领如下: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

 

第四章  原料供应

4.1原料供应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是PTT为原料。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从事多年该产业的人才,有广泛的供应渠道,熟知原材料供应源和行情,所以,本项目所需的原材料可在国内市场以优质优价购买。

4.2能源消耗

本项目所需能源主要是水、电,由于生产能力扩大,各项能源均须增容,执行政府指导价。见下表4-2:

表4-2:                        主要能源价格

序号

   

名称

   

年耗用量

   

1

   

   

50万度

   

2

   

   

80吨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5.1 设计原则

(l)本项目将根据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利用已有厂房设施。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纺纱机,配套干燥机等国产设备。

(2)生产辅助设备以节能、高效为原则。

(3)重视环保,对各种污染源进行科学的处理,使三废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4)配备完善的质量技术措施及产品质量监测和控制技术,保证产品质量达到相关标准,使产品在市场上有良好的竞争力。

(5)贯彻环境保护“三同时”、工业职业安全卫生及节能原则。

(6)全年工作天数:300天;每班作业时间:8小时。

5.2 生产工艺

    根据产品方案,本项目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

 PTT纤维生产工艺流程与涤纶长丝生产工艺流程非常相似,PTT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如下:PTT 切片投料筛选切片输送切片料仓干燥机螺杆挤压机预过滤器计量泵纺丝组件侧吹风上油卷取落筒(PTT-POY丝)。然后是PTT-POY丝第一罗拉第一热箱第二罗拉第二热箱第三罗拉上油卷绕(PTT-DTY丝)。

      

5.3 设备选型

5.3.1 选型原则

     (1)本项目拟购置引进PTT纤维生产关键设备。选择引进的设备应该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实用的最优设备,并考虑以下因素:设备性能先进、维修性能好,通用性、互换性好,结构合理、备件容易解决;能满足产品工艺要求,工作效率高;节约能源,安全可靠,对环境无污染。

(2)可靠性高:设备成熟度高。采用已充分验证并经过使用的设备;生产稳定性高。  

5.3.2引进设备

本项目关键生产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公司经过认真调研并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决定从德国选择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丝机。拟选择的符合项目要求的相关设备特点介绍如下:

(1)纺丝机

    欧瑞康S5型单色纺丝机符合项目要求,欧瑞康S5型单色纺丝机是欧瑞康公司近年推出的经济实用型产品,无论从稳定性、适应性、多功能、易操作和维护等各方面都设计的非常完美,而且推向市场后根据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停地改进,目前已达到最优化的状态。    

5.3.3 国产设备

国产设备选用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的设备,有的国产设备采用引进技术制造,核心部件国外采购,国产设备主要有:干燥机。

 

5.3.4新增设备清单

         引进设备清单 (外汇比价为1:6.83)       单位(万元)

 

序号

   

设备

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价(万元)

   

合计(万元)

   

产地

   

美元

   

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纺丝机

   

S5

   

4

   

180

   

1229

   

720

   

4920

   

德国

   

合  计

   

4

   

720

   

4920

   

          国产设备清单                单位(万元)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单价(万元)

   

金额(万元)

   

产  地

   

1

   

干燥机

   

5

   

12

   

60

   

中国

   

合计

   

2

   

60

   

 

       第六章   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及消防

6.1 环境保护

6.1.1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认真执行“三同时”原则.

(2)在工艺设计中积极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新技术、新设备.

(3)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采取综合治理.

6.1.2 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规定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6348―1990);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6.1.3 污染治理

6.1.3.1主要污染源

根据产品生产工艺,项目新产生的污染源及污染物主要有:纺丝机等工作时产生的机械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生产场地的冲洗废水及生活废水。

   (1)噪声

    新增的纺丝机等设备工作时产生噪声。这些设备均安装在厂房内工作;且选用的设备噪声相对比较小。同时厂区内和在车间四周空地均植树绿化,可以减弱对外界噪声影响。

    (2)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包括清洗废水、车间地面冲洗水及生活污水。

含油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管网。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洗涤污水合流排入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

本项目所有废水都将通过厂区管网收集处理到入网标准后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工业园区污水管网。

(3)固体废弃物

    公司固体废弃物按照《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进行分类存放及管理。依照这样的标准进行分类回收,部分可回收固体废弃物通过垃圾收购站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降低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并且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废是废弃的包装材料和员工生活垃圾。

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厂内保洁人员统一收集后,定期由该工业用地环卫部门送当地垃圾填埋场填埋。

(4)废气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基本无废气产生。

6.1.3.2绿化

绿化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及减小污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公司已在厂区道路两房及建筑物之间的空地上种植有树木、草皮等,本工程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平补齐,新增绿化面积。

7.2 工业职业安全卫生

7.2.1 设计采用的劳动安全标准

    (1)《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6265-90 ) ;

    (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6801-91 ) ;

    (3)《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82 ) ;

    (4)《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IS-2000 ) ;

(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 ;

(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 )。

(7)《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及国发(1983)8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6.2.2 设计原则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工业卫生设计标准、规范、规定进行工程设计,以防为主,尽量把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消灭在设计过程中,从根本上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2)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尽量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危害安全与卫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3)遵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的规定,解决尘危害和安全生产问题,坚持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必须与产体工程实行“三同时”的原则。

6.2.2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分析

(1)各车间楼梯、平台可能发生人体跌落;

(2)机械伤害;

(3)电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噪声;

(4)电动设备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6.2.3 保证劳动安全卫生的技术措施

(1)对于有危险性因素,设专门的堆放场地,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废水治理后达标排放排放及治理措施。对产生有害气体、废热气、灰尘的工艺设备设局部排风。

   (2)投资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及设备,提高了机械自动化程序,新增设备均按安全规范布置和安装,留有足够的安全运输通道,运输作业按安全程序进行,确保安全生产,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知识培训,使职工养成按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的习惯。

(3)对生产中可能产生的污染均采取了治理措施,确保生产环境清洁。              (4)电气及照明均按照有关规定设计。车间内新增的所有用电设备,均采用安全绝缘接地保护和漏电保护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5)建筑物均有可靠防雷接地。

    (6)车间内设有通风设施,以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7)新招收的生产工人必须经操作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

    (8)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9)企业己有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制度及措施,仍可执行。

6.3 消防

6.3.1 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版;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1990);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

6.3.2消防措施

(1)厂区内现有道路为城市型混凝土路面,环绕主要生产车间布置,厂区道路宽度及最小转弯半径按有关规范设置;新增道路最小宽度为6m,可以满足厂内运输和消防要求。

(2)本工程生产场地防火等级属丙类,厂区、生产场地等按照消防规范设置消火栓。同时,建筑单位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配置MF4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并配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式灭火器。

(3)全厂设置消防组织,配备专职安全员、生产场地内配备兼职安全员。加强职工安全防火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并实行持证上岗。

 

第七章  节    能

7.1节能

本项目主要消耗能源是电、新水、压缩空气等。

7.2依据

国务院1986年1月12日的《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必须采用合理的使用能源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其能源消耗不应高于国内先进指标,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必须有合理能源的专题论证”。

7.3能源消耗

根据生产过程各种消耗指标,折算本项目能源消耗见表8-1。

表8-1                   综合能耗表                    

   

   

   

年 度 消 耗

   

1

   

   

104Kwh

   

50

   

2

   

新水

   

m3

   

80

   

其它

   

7.4节能措施

在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加有关能源政策,在有关工艺及其他设计中采取下列节能措施:

(1)工艺节能

本工程主要工艺生产设备均选用先进、成熟的设备,精密度高,各部件紧密配合,运转平衡,有自停装置,不存在空转,且整个生产过程为高度自动化控制。具有产量高、能耗低的显著优点。

(2)节水

冷却水;设计过程将空压、制冷等动力设备及工艺用冷却水集中在动力站,进行冷却循环处理。生产运转过程中,除补充少量的水外,绝大部分水都回收重复利用。

(3)节电

    ①变压器、风机及水泵等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

②车间照明采用节能型灯具,采用节能型灯具后可节电30%。

③加强用电制度管理,严格用电计量考核,生产部门装设分电表,促使各部门节约用电。

④变电器采用电容器补偿,使功率因数达0.9以上,减少电能损失。补偿前功率因数约为0.6,补偿后功率因数达0.9以上。

⑤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减少设备的启动能耗,有利于降低产品能耗。

(4)节约冷热能源

    凡用热、用冷设备及管道,全部采用新型保温材料,以尽量减少冷热的损失。

    (5)厂房工艺布置技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采用封闭式管理,减少物料运输,节约运输能源。配电间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管线,减小损失。

 

 

第八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8.1 企业组织

企业实行现代工业的管理模式,做到机构健全、职责明晰。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公司设有办公室,生产供应部,技术部,品质部,外贸市场部,财务部等部门,充分发挥管理部的职能,学习国外先进管理办法,以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整个机构按照统一领导、分层管理、人员精简的原则进行设置,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8.2工作制度

全年工作日300天,管理人员白班制工作,生产工人二班制工作,每天工作8 小时。

8.3 劳动定员  

本项目需新增员工20人,其中科技人员4人,管理人员4人,科技、管理、营销人员部分外方引进,也可以从人才市场和大中院校招聘,生产工人可招用中专、中技毕业生,录用下岗工人及失地农民。

8.4 劳动生产率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0万元/人•年。

8.5人员培训

项目需新增各类人员共20人。由于工艺水平提高,设备先进程度提高,要求企业对人员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操作使用技能,以提高人员素质。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9.1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总安排

本项目为技改项目。公司将在稳妥、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根据各项工作所需时间,参考同类项目的实施进度,总的项目建设周期安排为12个月。

建设周期共分二个阶段,分别为:

(1)前期准备阶段,时间为3个月。

(2)工程建设阶段,时间为9个月。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项目审批。

工程建设阶段包括建筑建筑工程、设备购置、设备安装及调试、工程验收等。

项目正式批准后,由我司指定项目实施管理机构或委派专人成立项目筹建小组,负责筹建工作。筹建小组将签定相应的合同和协议,提供必须的基础资料,订购设备和材料,负责设备的检验和验收,承担各项生产准备工作,确保设计质量与施工质量,保证工程进度。

9.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具体实施进度如下: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1 概述

本项目为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4980万元。

10.2 编制方法

    工程按有关概算指标进行估算。

项目引进设备价格根据外商报价结合市场调研确定,价格以CIF价计取,外汇比价为1:6.83,所需外汇由企业购汇解决。

10.3投资估算

10.3.1 固定资产投资    

    本项目固定资产4980万元,其中,进口工艺设备投资4920万元(用汇720万美元);配套工艺设备投资60万元。

 

10.4流动资金估算

流动资金占用参照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并考虑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等因素,采用详细分项估算法估算。

10.5 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49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4980万元,全部企业自筹。

 

 

 

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

11.1 生产纲领

项目达产后,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

11.2 固定资产

项目实施后,企业将新增固定资产4980万元。

11.3 产品成本测算

(1)原材料、外购件及燃料动力费用根据产品物料消耗及材料价格进行估算。

(2)工资及福利费

    项目所需定员20人,年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按每年3万元计,全年工资及福利费总额为150万元。

(3)折旧费:投资折旧按9.5%的折旧率计算。

(4)修理费:按年折旧额的15%计算。

    (5)财务费用.按财务制度规定,将生产经营期发生的长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以财务费用的形式计入总成本。

    (6)其他费用:为了便于项目的评价,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作了适当归并,将职工工资及福利费、折旧单独列出后,均计入其他费用。

11.4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及分配

11.4.1销售收入

项目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销售价格按现行市场价格计取,正常年新增销售收入为9000万元。

11.4.2 销售税金

产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新增税金103万元。

11.4.3 利润及分配

项目达产后,正常生产年份新增利润总额1170万元。

11.5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1.5.1新增投资利润率和新增投资利税率

新增投资利润率=

新增投资利税率= 

11.5.2投资回收期

      经计算,项目税后投资回收期为2年,

11.6 财务不确定性分析

11.6.1盈亏平衡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企业新增生产能力只要达到43.64%时,项目即可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