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贸易培养方案范文

国际贸易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贸易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贸易培养方案

第1篇:国际贸易培养方案范文

    一、依靠内需发展是大国经济的基本规律

    国际贸易理论表明,大国情形下的出口或者进口,由于贸易规模大,导致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发生变化,国际市场的价格也随之发生变动,即大国出口时国际市场的价格就会下降,进口时国际市场的价格就会上涨,从而使大国的贸易条件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且,如果大国出口商品需求弹性比较小,还会造成“贫困化的增长”,甚至陷入“比较优势的陷阱”,阻断产业结构升级的自然路径。大国在加工出口贸易方式下,国内只得到了低廉的加工费,而客观上却通过原材料等中间产品进口的高价格和成品出口的低价格给进口国进行了双补贴。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内需,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也被国外的实践所证实。

    二、内需发展战略下国际经贸联系的特点与专业人才素质要求

    1.国际经贸联系的新变化、新特点。①国际贸易的主体将更加多元化。在内需发展战略下,国际贸易的主体除了外贸公司、出口企业、跨国公司外,出于生产和销售的需要,国内的任何企业或公司均可直接从国外进口所需的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部件及服务,也可以将其在国内市场剩余的产品销往海外市场,成为国际贸易活动的主要参与者。②国际交易的客体将趋于无形化、多样化。在内需发展战略下,我国国内市场将成为国内外产品和服务竞相角逐的主战场,国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要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将其生产的整个工序置于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体系下,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采购或外包,使进口和出口得标的物中既有有形的原材料零部件,也有无形的生产;既有成品也有中间投入品。而中间投入品中包括的生产者服务的种类和数量要远大于成品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使国际交易的客体必然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无形化的特点。③国际贸易模式将由出口主导转为进口主导。国际贸易模式是指出口和进口产品的种类及其组合。在内需发展战略下,由于国内资源和先进技术相对短缺的限制,再加之出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需要,进口的大量增加将成为我国今后国际贸易模式的重要特点。而出口的规模将会相对地下降,出口的主要目的是为进口服务,而不再是为了创汇。国际贸易模式将由出口主导转为进口主导。④国际交易的方式将由传统转向电子商务。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出现将对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也必将在更大的范围内替代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在形式多样的国际贸易方式中居主导地位。这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必然会对传统贸易方式各个环节的监管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也为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个新课题。⑤对外投资和企业并购将成为我国国际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在内需发展战略下,国内一些资金雄厚、技术成熟、国内市场已经基本饱和的企业实施对外投资或并购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步伐趋于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直接投资等资源配置活动,中国正日益成为对外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从2002年到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保持10年连续增长,这种增长趋势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资本账户的开放而进一步加速。同时,无论是中国的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日益频繁,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中国海外并购总金额达到了创纪录的652亿美元,其中浙江省在境外设立的营销机构已累计超过3000家,2012年浙江民企海外并购项目达63个,并购额7.1亿美元,2011年,中国民企海外并购十大案例中,浙江企业占了一半以上。可以预见,对外投资和企业并购将成为国际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上述特点归结起来就是,随着我国内需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期以来国内主要通过外贸公司进行的进出口贸易活动将不断地回归生产企业,加之企业对外投资和海外并购的不断增加,国际服务贸易的不断扩大,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将会日益加强,现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进出口业务将必然回归国际商务的范畴。所有这些变化都对国际经贸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新要求。

    2.对国际经贸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在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除了要精通英语、熟悉进出口贸易业务、能吃苦耐劳等素养外,还需要具备更宽的国际视野、更强的全球意识、更娴熟的外语交流能力、更深厚的跨文化积累、更全面地分析能力和更科学的决策能力等。

    三、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已经与现实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与我国扩大内需发展略下对进口贸易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不相适应。目前我国高校及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的出口导向战略密切相关。在此发展战略指导下,伴随着出口贸易规模的大幅度增长,出口贸易业务人才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在这种社会需求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以货物的出口为核心,对进口业务人才的培养常常被置于次要位置。然而,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大国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走以内需增长为主的道路。近年来,我国的进口规模已经呈现出大幅度持续增长的势头,这种趋势今后还将更加明显。许多外贸公司和企业在招聘不到进口业务人员的情况下不得不从职工中派员外出学习或培训。

    2.与我国“走出去”战略对跨国企业经营人才的大量需求不相适应。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的实施,企业对外投资和国际服务贸易也日益成为重要的国际商务活动,客观上也要求将这方面的人才需求纳入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中来。

    3.与新兴国际贸易方式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行的培养方案是基于传统的贸易方式设置的,传统贸易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每单贸易的规模比较大,生产经营都可以批量进行。而近年来出现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兴国际贸易方式面对的却是海外分散的采购规模非常小的成千上万的客户,显然这些新兴国际贸易方式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与传统贸易是不同的。2012年8月,杭州、上海、郑州、重庆、宁波正式获批成为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首批试点城市,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顺应了电子商务发展趋势[1]。201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义乌市进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市场采购贸易新模式成为试点的重要内容。一头在义乌采货,一头在国外市场销货、供货、结算一条龙的跨国外销方式,国外游客购买等方式都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表现。[2]

    4.实习环节没有真正落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实务性比较强的专业,实习环节对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许多外贸公司出于种种考虑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实习,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常常流于形式,收效有限。有协议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有限,接纳学生实习的能力难以满足需要。校内实验室进行的进出口模拟课程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但毕竟作用有限。

    四、内需发展战略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创新

    1.培养方案创新的原则。兼顾市场需求与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固然要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传授给学生找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大学四年不可能教给学生终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获取才是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2.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的创新。由以外贸公司为主转向以跨国公司为主。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本上是以为外贸公司培养进出口业务人员为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的。加入WTO以后,我国于2004年将对外贸公司的成立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许多企业拥有了自营进出口贸易业务。2008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外贸公司的经营受到了严重影响。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迅速增长,国外并购方兴未艾。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工业化进入中后期以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并购会不断增加。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也要相应地由以为外贸公司培养优秀的进出口业务人员为主向主要为跨国公司培养高级国际商务人才为主转变。

    3.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国际企业经营管理为主,进出口业务为辅。与上述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相联系,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跨国投资、国际并购、国际采购、国际营销等活动培养既精通英语、熟悉进出口贸易业务、能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素养的,又具备更宽的国际视野、更强的全球意识、更娴熟的外语交流能力、更深厚的跨文化积累、更全面地分析能力和更科学的决策能力的等高级国际商务专业人才。

第2篇:国际贸易培养方案范文

为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建立梯度实践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建立梯度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将本科培养方案中包含的课程分为四个阶段,根据每一阶段开设课程的特点,增加并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培养环节,使得学生在实践训练中逐步具备国际贸易实务能力和国际文化修养,并具备初步的企业国际贸易战略制定的能力。第一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计算机及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展开国际语言、风俗习惯及思维方式等国际交流模拟,并通过邮件、论坛及视频等方式与其他国家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展开互动,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培养人才的国际素养和国际习惯。针对学生的国际交流模拟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国际交流模拟报告及国际交流心得进行讨论,通过模拟、交流和讨论提升人才的国际交流能力,并加深对国际文化的了解,减少国际贸易活动中的文化误解。第二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针对国际金融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货币理论及货币银行理论等多门学科基础课程展开国际贸易纠纷等实践处理模拟。培养学生对多门课程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初步了解国际贸易纠纷涉及的商务内容和商务环节。第三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针对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电子商务、国家级技术贸易、商务谈判、国际税收、国际投资及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建立国际贸易实务环节的模拟和现场实习,培养贸易人才处理贸易活动各环节的实务处理技能,结合国际文化素养培养,提升贸易人才的实践能力。第四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该阶段综合锻炼学生的国际贸易活动实际处理能力,并于海关、税务、银行及企业等单位进行实务学习,通过报关、报税、信用证及合同签订等多环节的国际贸易实务处理,培养人才的实际商务处理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实践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鼓励学生向学科交叉、多样化和个性化人才发展,培养人才实践能力、企业战略决策能力和人才的创新力。另外,根据国际贸易的专业特点,将各领域的贸易往来作为实践培养的案例,培养人才适应不同领域和不同产品的商务特点,培养人才具有快速适应不同领域和不同商品的实际操作能力。(见图1)

二、应用型人才的国际文化培养

国际文化差异是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经济活动离不开各国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因素。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需要充分了解国际文化的差异,以避免在国际交流和贸易活动中,因缺乏国际文化的了解而引起的文化冲突、误解和违法行为,保证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外语能力培养和国际贸易等理论的培养,国际文化培养环节较弱,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国际文化素养的培养方案。1.礼仪及风俗习惯。结合语言课程、实践模拟、国际网络交流及现场实习环节,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国际文化素养,了解国际礼仪特点和风俗习惯,尊重国际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国际礼仪包括见面问候、电话礼仪、餐桌礼仪、会议礼仪和穿着礼仪等内容。风俗习惯包括世界各国的饮食禁忌、穿着禁忌、数字禁忌、思维习惯、交流习惯及工作习惯等内容。2.。国际商务交流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问题,避免因不同导致的商务摩擦。在语言课程、时间模拟和国际交流过程中注重培养国际贸易人才对中教信仰的了解,并尊重各国的合法宗教习惯,提升人才的国际修养。3.跨文化沟通协调能力。国际贸易的开展中,跨文化沟通无处不在,协调能力更是体现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独立承担业务,更好的统筹各个业务环节,协调贸易中错综复杂的多方关系,并能够在外贸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三、结语

第3篇:国际贸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供需困局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2010年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中国的经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韦霞,2010)。然而,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达到47%(江维国,2010)。《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相对于旺盛需求,相对于供给不足,就业还十分困难,这种供需困局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人才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了解WTO及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罗旭娟,2009)。这种描述是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一般要求,没有突出各学校人才培养特点,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有三个后果:一是人才能力趋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能力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也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二是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创新性”的培养要求,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学习内容被压缩,课时被摊薄,课程学习演变成概述或演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国际经贸需要高级规划人才、管理与决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和一般作业人才等五种层次的人才,而该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并不能针对其中的任何一种,造成人才能力与实际需要不吻合状况。

(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使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课题。如贸易与环境、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新贸易保护等。现有教材基本上围绕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窦建华,2010)。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内容不系统,设施不完备,实践效果差仍是普遍现象。学校的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缺乏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王志伟,2008)。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系统性的,包括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体系(李洪江,2010)。

(三)人才培养途径单一

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一切培养责任完全由高校承担。实际上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校难以完全承担人才培养重任。高校实践设施不足,制约了人才技能培养的质量。虽然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养基地等,但大都是基于合作协议开展的,并不是基于共同产权机制。企业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积极态度,大大削弱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应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三、市场细分视角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学中的理论,是企业根据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不同把现有的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子市场,然后依据企业的竞争优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市场并为之服务取得收益的营销理论(朱明侠,2001)。市场细分主要的特点是可以集中使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目标市场中竞争并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它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优势资源,这种优势资源是独有的,是高校树立特色的基础。同样高校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并没有为所有市场需求服务的能力。利用自己优势的教育资源为一个或几个目标子市场服务,是高校树立特色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表1是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层次、目标要求和培养机构特长设计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细分区划,对应于不同培养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培养机构优势,树立人才培养特色,可以避免全才式培养模式的弊端。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人才能力可以准确定位。

就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国际经贸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上海商学院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第4层次),并进一步规划了该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侯立玉,2008):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熟悉商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三部分组成的。创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安排上创新;在结构设计上创新;在培养主体上创新。在内容安排上,针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加强教材建设。针对目标层次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内容、不同深度的教材体系。体现层次需求、反映时代特点,尤其是实验、社会实践教材应大力开发。二是完善英语教育体系。将现有的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体系拓展为公共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和专业实践英语。三是完善技能培养体系。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体系;构建专业认识实习、岗位技能实习、调研设计实习体系。四是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在培养主体上,应建立多主体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途径。

在结构设计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对教育内容要进行相应的安排。在教育内容创新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实现结构设计创新。

如图1所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可按照某一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该层次人才培养。在该模式中,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是一致的,但不同层次人才方向模块设计要体现该层次培养目标要求和特色。可以设计同一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国际商务管理方向;也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高级技术人才方向以及一般技术人才方向。仅就国际贸易业务方向,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课程、技能课程、外语课程、实验实践课程以及创新能力课程可按如下设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WTO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商法;技能课程包括贸易单证与函电、报关报检、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商务谈判;外语应开设专业实践英语;实验课程包括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实践课程进行岗位技能实习;创新课程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这种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业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五、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优势

教育内容的创新可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教材建设可以更新知识体系和结构;实践课程的拓展可以提高人才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构建使人才具有真正的创新能力;教育主体机制创新,可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克服高校教育资源瓶颈障碍。

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构建可以解决人才能力趋同所带来的三个问题,即人才能力趋同、人才能力稀释、人才层次不分。人才能力差异化,可以改变人才供给结构,解决一些层次人才饱和而另一些层次人才稀缺问题。分层次设计模块,围绕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集中构建该层次对应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所须的课程体系,可以解决人才能力稀释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层次培养人才,可以提高人才针对性,提高人才对各种工作要求的适应能力。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最终将提高教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韦霞.我国外贸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2、江维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罗旭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外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09(4).

第4篇:国际贸易培养方案范文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已经成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等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分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两大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的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等内容;实务部分主要包括交易磋商与合同签订、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和贸易术语、货物的运输与保险、货款的结算、商检、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非国贸专业的学生并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陈旧且不能针对不同专业重新整合

目前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的内容跟不上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随着国际经济发展及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及国际投资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现行教材中对这些内容的阐述甚少,很多教师也只是照本宣科,并没有将新的内容在课堂上予以补充。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教师教授不同专业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却仅使用同一本教材,同样的教案。并没有注重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这门课和自己的专业有什么关系,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

2.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性不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即便有互动,也仅仅是简单的问答形式。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无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则容易表现出厌学、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的现象。

3.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没有外贸企业的工作经历,不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因此并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

4.考核方式单一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前该课程的考核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并结合学生的出勤及课堂问答等平时成绩给出最后的总评成绩。闭卷考试内容缺乏新意,大多数题型只能考核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不能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如何才能规避以上教学弊端,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教改心得:

1.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且注意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调整

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不断发展变化,新的国际贸易惯例、政策、措施也不断出台,而这些新的内容往往要滞后一段时间才能在教材上有所体现,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要经常更换最新修订或编写的教材外,还要及时的将没有纳入教材的新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补充,以做到与时俱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与其所学专业的关系,还要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关专业课与本课程的关系,调整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可适当增加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部分的学时,让其意识到国家颁布的不同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则要侧重国际贸易实务部分的讲授,因为交易磋商与合同签订、国际贸易术语等内容与该专业商务英语函电等专业课程密切相关。对于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学生,在国际货款的结算部分则要多分配学时。

2.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与互动

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教学要结合国际贸易环境及当前国际贸易重大事件开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题研究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讲到国际贸易措施中的反倾销措施时,可以引入中国光伏产品遭欧盟反倾销调查的案例来分析;在讲到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部分,可以提出小组讨论题目:希腊债务危机对欧盟乃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鼓励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专题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部分,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建立自己的公司,模拟交易磋商与合同签订等活动,在实操演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教案、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料到课程网站上,方便学生课下复习。同时还可以教学案例资料,课下先由同学们进行阅读与思考,课上组织小组讨论或专题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也可以在网站留言,询问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和老师就课上的专题讨论进行课下更深入的交流,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课下互动平台。

3.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应按期选派任课教师到外贸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设计实践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国际贸易模拟操作实训室,安装国际贸易操作软件,由于非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课程的学时分配并不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选择重点模块进行模拟操作实训。

4.改革考核方式

除了通过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外,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考核上,加大平时过程考核的力度。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我重点观察并记录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表现:第一是小组讨论中发言的次数与质量;第二是课堂案例分析与专题讨论中能否认真研读老师课前布置的案例并且积极参与课堂交流;第三是在实训室运用国际贸易软件进行模拟操作时的综合表现;第四是考勤和作业完成情况。只有将过程考核的比重加大才能改变学生考前突击复习,考完就忘的弊端。

第5篇:国际贸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国贸;课程改革;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093-03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为教学目标,持续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鉴于企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应该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便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推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要完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的质量。

工学结合是高职国际

贸易专业的必然选择

(一)国际贸易急需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国际贸易业务过程复杂,优秀的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与操作能力。高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应该是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较强操作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国际贸易专业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国际贸易由于涉及不同的政治、语言、法律、运输、保险、汇率等一系列的问题,与国内贸易比起来操作更加复杂,面临的风险也更大,因此,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更应该具有较强的处理国际贸易各种问题的能力。但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学院通常比较重视工科专业的实践,而国际贸易学科理论性比较强,实践环节投入相对较少,学生的实践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因而相应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也有待于进一步地改善和提高。

(三)工学结合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式

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招聘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经历,工学结合方式恰好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锻炼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学生毕业前掌握一定实践技能,这对高职学生就业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随着外经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选择合理的工学结合模式,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成为未来教学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

工学结合的现状分析

(一)实习岗位与学生专业对口率低

由于工学结合不同于毕业就业,相对时间比较短,学生工学交替结束后,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这样对于企业来讲,会造成岗位空缺。为了避免关键岗位的断岗,企业提供给学生实习的岗位往往不是真正对口的专业岗位,而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岗位;对于一些重要的岗位,企业也不会安排经验很少的学生来做,这样使得学生真正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减少。在这些专业不对口的岗位上,学生很难得到专业性的实践,工作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二)学生与岗位数量比例失衡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合作企业,与这些企业有或紧密或松散的合作方式。即使是紧密型的合作企业,通常也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能够提供的实习岗位数量有限,难以吸纳所有实习学生。岗位数量与学生的比例失衡,造成学生实习过程慵散的局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人多岗少,难以得到真正的锻炼。企业岗位的供给与学生岗位的需求已成为一对突出的矛盾。为了拓展越来越多的紧密合作型的实习合作单位,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供应合适的实习岗位,解决学生与岗位数量比例失衡的问题。

(三)企业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合作的基础是合作主体之间能够实现利益双赢。工学结合的前提是作为合作双方的两个主体即学校和企业都能从校企合作中得到彼此需要的资源。学生带给企业的收益与企业付给学生的人力成本之比是企业合作动力的基础。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中,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公益性单位,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学校愿意与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并且热情很高。相比之下,由于高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差,企业得到的利益不多,造成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为解决双方合作积极性不一致的矛盾,必须要做到校企双赢。

(四)工学结合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工学结合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但目前很多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毕业之后直接从事教学的理论型教师,这些教师实践工作经验少,难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工学结合,无法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校,无法对课程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

高职国贸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

(一)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习环节的进度,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实习岗位与学生专业对口率低的问题,必须解决理论教学与工学交替实习环节的时间安排问题。学生在学校里首先进行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并且参加相应的专业模拟实训,对外贸业务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虽然只是停留在理论环节,但也可以为日后的实习工作打下一定基础。企业需要这些有一定理论经验的实习生为本企业做简单基础的工作,学生在不断的学习摸索中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可以胜任更加艰巨的工作。

另外,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学班进行工学结合,这样既可以实施以老带新的方案,又可以保证岗位的持续性。针对岗位数量的问题,由于学生的经验比较少,在工学结合实习阶段,尚不能胜任比较关键的岗位,因此,根据岗位的关键程度安排工学结合的学生数量,从而可以解决岗位与学生比例失调的问题。

(二)学校与学生应该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观念

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学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尽可能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三方共赢。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平台。学生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相对较少,因此最重要的是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对于企业来讲,学生虽然经验不多,但是就其创造的价值来讲,所得的报酬并没有给企业带来负面收益,学生的劳动整体来讲大于所得,所以企业也是受益方。对于学校而言,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最大的目标,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学校为企业和学生的合作起到桥梁与推动的作用。当学生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学校有义务进行协调和解决,维护合作各方利益。学校的学生就业前景好,学校就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因此,在制定高职国贸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时,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依据职业岗位群对学生的要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为学生扩充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国际贸易专业的目标岗位主要有国际贸易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上述各类人才作为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培养目标,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制定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前景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致性。高职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在岗位上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具备一定得管理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要根据社会对国贸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充分的市场分析。用人单位在聘用高职院校国贸专业人才以后,会进行岗位锻炼和培养,针对所用人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不足之处,必然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国贸专业的课程负责人和专业建设团队要紧密联系用人单位,掌握国贸职业岗位的要求与实际教学的差距,不断开发校企合作的课程与教材,逐渐缩小与企业实际要求的差距,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国贸专业人才。

(四)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

“入世”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也日益旺盛,因此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学校要充分考虑专业细分的问题。在专业设置上要具备市场意识,根据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使高职院校国贸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以及针对性。通过专业建设,学校可以更加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合适的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拓展技能训练的条件,为学生毕业就业打好坚实基础。国际贸易专业可以联合物流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以及商务英语等相关专业开展相关的交叉教学,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学生可以做到一专多能,那么,就业前景将更加广阔。

适当调整教学模式,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使相同的教学内容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在高职国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调整教学模式,会使教学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国贸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要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符合国际贸易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岗位要求。采用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操作技能与职业素养方面的能力,通过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并利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整体水平。

根据岗位需求设置不同教学内容 高职专业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找出岗位的共性与区别,并且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对于国际贸易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跟单员的不同职业特点,综合考虑不同业务的共性,合理设置基础科目的教学内容。在一年级阶段开设共同的课程,如计算机、英语、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等;从二年级开始,分设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外贸岗位的实际需要,配合不同的专业实践教学与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

(五)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参与工学结合,提高专业技能的主要方式就是参加校内的专业课程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实践教学应进一步提炼实训内容,提炼实训项目,探索实训方法、手段,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开展深层次的校、政、企合作。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可以设置国贸流程综合实训以及单证实务实训和报关实务实训,借助相关的仿真实训软件,使学生模拟外贸业务的整个流程,分别赋予学生不同的岗位角色,使学生能够体验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业务内容。通过实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专业上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以便于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有了前期的校内实训作为基础,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校外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真切地体验每个岗位的业务内容,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并发现理论教学和实际业务的不同之处。通过一段时间的轮岗实习,学生对每个岗位有了直观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兴趣可以为日后的就业提供参考和支持。

为了与校外实训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和企业要经常沟通,针对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需要交换意见。学院要积极拓展新的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工学结合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创造一切机会为学生提供含金量更高的岗位进行实习,实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整体提高。

(六)加强指导教师实践锻炼

指导教师在实践环节中起到关键指引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应用的导师。为了解决某些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与企业要加强合作,为一线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让这些教师通过在企业里实际参与业务,加强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反馈相关的信息到教学环节中,并且可以增强后续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的挂职锻炼和学生的工学结合可以同时进行,这样让学生和教师有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从而得到更多的企业学习的经验,为日后教和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是外贸公司主要的人才组成,因此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技能的合格人才,在学校的教学培养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并且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指导教师与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社会不断输出合格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探析和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2]杨靖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林英,齐守泉.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构建的新认识[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第6篇:国际贸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国贸实务 模拟实验 教学方法

一、前 言

中国加入wto已经10年,这期间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尽管世界各种经济危机不断,但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世界各国的交往仍然不断加强与深化。为此,社会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层次逐年提高,从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到业务经理、涉外律师、商务谈判师等,各种国际经贸职位在高速增长后保持了稳定需求态势。因而,高等教育要适应与时俱进的要求,适应当前的社会合理需求,培养应用型的国际贸易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开设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外贸业务知识的应用能力,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贵州财经学院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实验教学已6年,在这6年的仿真实验教学开展和探索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就,如仿真实验室硬件建设已具规模、教学模拟软件试用和选购工作完成、仿真实验教研室已成立、教学管理组织和制度已确定、仿真教学大纲编写及习题库建设已完成等。但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复合性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外贸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喜爱,对此给高校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我校国际贸易仿真实验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如何在初具规模的国际贸易仿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如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课程实验转化为专业综合实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外贸人才、实验教学和科研结合及创建国际贸易实验教学特色等问题,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开设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实务是涉外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是专门研究国际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熟练掌握其内容对于学生以后从事外贸工作,考取报检员、报关员、外销员乃至国际商务师都具有重要意义。客观上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以课本进行进出口业务的讲授,不能呆板地对各项贸易条件逐条讲解,而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贵州财经学院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课2006年起采用浙江大学浙科国际贸易模拟教学软件,今年起采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世格软件合作开发的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软件,学生在网上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能亲自体会如公司成立、核算、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等各种基本进出口贸易环节;体会、熟悉国际贸易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认识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且能够合理地加以利用。

2.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读写能力

在模拟实验平台的操作中,老师要求学生利用英文来处理各种业务函电部分、外贸单据与合同,这对学生专业英语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大有益处。

3.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在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上,学生在网上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通过使用电子邮件系统建立业务,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对网络的使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是对学生综合利用资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确定主题以后,学生将基本独立利用一般互联网资源、平台专有资源进行综合查阅、筛选,思考、分析、解决完成布置的主要任务,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实验教学取得的成绩

1.积累一定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建设经验

仿真实验室是国际贸易仿真教学的平台,浙科国际贸易模拟教学软件系统和其它教学软件构建的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并已成功地把过去局限在实验室的局域网与校园网和互联网对接,实现了开放式模拟实验模式。教学软件是模拟实验的核心,对此我们已经了解、学习、掌握和试用了国内各大软件开发公司推出的国际贸易模拟教学软件,如上海外贸学院的软件、浙大浙科软件和南京世格软件等,对各种软件优缺点、仿真度和运用流程已基本掌握。

2.多年对学生的专业模拟实习指导为国际贸易仿真实验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从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建立至今,每年6月至7月我们都将对大三学生进行专业实习,从学生的实习前组织准备、上机模拟到实验报告写作我们都进行耐心的指导,实习完后的问卷调查,学生给予的反馈意见成为模拟教学改进的推动力。同时随着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我们从2008年起,每个学期在学生完成课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后,还为学生安排6个课时的仿真模拟训练,同学们纷纷反映这样不仅学习了课堂的理论知识,还能掌握、运用所学知识。

3.国际贸易仿真实验教学资料充分

首先,我们已拥有6年的学生实习报告及问卷调查,这让我们掌握了一线实习的学生实习情况和反馈,这是实验教学开展和摸索中取得的宝贵实践资料;其次,采购和收集了在国际贸易仿真实验教学中取得成功的高校编写的仿真实验教材和国内做得较好的仿真实验软件开发公司提供的实验教程等资料,如上海外贸学院编写的《出口贸易模拟操作教程》、浙大浙科公司提供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试用手册和《国际贸易外贸单证教学软件》使用手册等资料。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并编写了适合自身教学需要的一些资料,如国际贸易仿真教学题库等。

4.师资力量雄厚

从事仿真教学的教师大部分具有参与和学习各种形式的关于国际贸易仿真模拟教学的培训班,与软件开发公司交流学习的经历,从中吸取和积累了一定国际贸易仿真模拟教学经验。我们先后派老师参加学习由上海高校商务实验中心组织培训的国际贸易模拟教学培训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组织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计算机模拟研讨班。今年国际贸易教研室教师参加由贵州财经学院组织培训的经济学仿真模拟教学等。

四、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仿真模拟教学课程缺乏科学系统的论证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仿真模拟教学的一定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国际贸易专业仿真模拟教学课程上仍然缺乏科学系统的论证。如果说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个体系的话,包括很多内容,除了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外,如商品学、营销学、国际结算、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等,哪些应该进行模拟教学,哪些课程不能进行模拟教学,怎样进行模拟教学的相互衔接等。过去我们的做法只能仿照全国在国际贸易仿真教学上做得比较成功的高校的做法和模式,自身缺乏科学的论证,更无自身优势和特色可谈。

        2.仿真教学只能让学生获得一个认知的学习,启发式、诱导式的教学未真正开展。

这主要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仿真教学软件智能化开发程度不够,通过我们对国内较优秀的软件试用发现,学生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实验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软件设置的流程,一步一步的完成软件系统所规定的任务,软件平台本身和平台背后的教师无法设置一些突发事件和问题来启发和诱导学生,无法锻炼和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有限,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进入教师队伍,无更多外贸实践经验,在模拟教学中无法给学生设置更多的问题。

五、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1.认真理清理论讲授课程的内容与课时要求

从作者自己的课程教学经验看,理论知识的讲授48课时为宜,占用一个学期,其中可以安排6课时作为认知实验,如合同填写、提单填写、信用证填写等。首先,教师要对进出口业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精讲,这是顺利进行模拟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其次,综合模拟实验课程可以安排在专业实习正式开始前进行,时间以3周、每周2~3小时为宜。

2.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操作

教师根据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软件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对模拟教学过程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对于“练什么”(任务和目标)、“怎样练”(方法和措施)、“什么时间完成”(进度)都要做到明确具体,心中有数。为每个学生分配担当的角色,主要包括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学生作为独立的公司代表,在模拟的环境中完成各自的任务。在既定的规则下,学生自由地进行业务伙伴的寻找、交易的准备、交易的磋商、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履行等活动,最终达成目标。

3.教师认真点评、指导与考核

针对进出口业务人员模拟操作的关键性环节,如函电磋商、拟定合同条款、审核信用证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在模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进行修正和讲解。同时利用软件自带的机制对学生的模拟操作表现进行考核,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扮演的不同角色,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进行考核与评价。

4.后续培养环节的提高

除了认真做好实验课程环节外,真实的实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是后续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真实的实验就是安排、要求学生到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去,把在实验课程上学到的东西放到具体的工作中,将真实的实验与模拟实验有效结合。

5.论证我校培养方案课程与实验、实践环节设置

认真论证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两个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与实验、实践环节设置,由于这些课程理论相互联系,进一步研究相关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计算机仿真实验的关系,如理论性较强的《国际经济学》、实务性较强的《海关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及《跨国公司经营》等,是下一步要做的课题。

参考文献

第7篇:国际贸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互联网+”不仅带了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化,也导致了创新创业的变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现代物流、支付等信息经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部分)年均增长超过30%,与整体外贸形成鲜明对比。商务部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跨境电商企业平台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外贸企业已超过20万家,给持续低迷的外贸市场带来了新的生命力。自2014年9月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后,“互联网+”时代下“双创”开始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高等学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迎来一次难得的机遇。2016年开始的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明确提出要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然而,“互联网+”时代下,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我们开拓新思路,紧密跟踪国家“双创”最新动态,总结国内外一流大学经验,在新一轮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改革中凸显跨境电子商务和创新创业特色。

1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面临挑战

1.1人才培养定位知识型和应用型,不能满足“双创”需求

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面临的首要挑战是人才培养定位转变。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国际贸易人才缺口很大,全国各类高校纷纷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培养了大批既懂贸易知识,又精通国外法律和英语的应用型人才。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要标志是2015年5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双创”教育引领着未来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改革。定位于知识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已经不能满足“双创”需求。

1.2课程体系主要围绕传统贸易,跨境电商模块有待加强

在“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跨境电商在全球蓬勃发展。作为一种新业态,跨境电商对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传统贸易方式。虽然很多高校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跨境电商相关内容,但主要是介绍一些电商平台的运用,如速卖通、亚马逊、eBay等。总体来看,跨境电商模块还比较弱,一方面有些很重要的课开设比较少,如网络支付安全、网页设计、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组织与管理等;另一方面,原有课程教学过程如何融入跨境电商相关内容也有待加强,比如国际市场营销需要多增加网络营销,适应国际贸易模式发展变化的趋势。

1.3同质化教育占主导地位,个性化“双创”教育缺乏

目前,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同质化”,就像一条标准线下生产出来的一种“产品”,创新创业能力普遍不高,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发展需要。国外经验表明,个性化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根本依托。与同质化教育不同,个性化教育在尊重学生特质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因材施教和差异化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和能力,挖掘并发展个性潜能,从而提高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构建高校国际贸易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1.4师资结构改善难度较大,“双创”人才培养缺乏保障

师资队伍是国际贸易“双创”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目前,很多高校的师资熟谙传统贸易模式和知识,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互联网+”和“双创”时代,这些老师知识结构亟待更新和提高。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科班出身的老师往往是纸上谈兵,能够真正讲授创新创业知识的寥寥无几,严重影响“双创”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以及各个省市启动“双一流”建设以后,高校更是把资源集中于引进高端人才,师资结构改善难度进一步加大,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阻碍因素。

2“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2.1加快应用型向“双创”人才培养转变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对国际贸易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新一轮改革要加快应用型向“双创”人才培养转变,培养具有专业背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业潜质的高素质人才。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培养国际贸易人才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侧重于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学习,如国际贸易术语、报关报检、国际贸易结算等。新形势下,加快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以及寻找市场需求的创业素质迫在眉睫,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题体系、授课内容、考核评价方式等实现根本性转变,同时设立“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创新训练项目)和“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重实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实践表明,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各个学校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基础上制定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

2.2重构“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制定和实施“互联网+”时代下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载体,主要体现在能够激发创新创业潜质的一系列新型课程。结合跨境电商特点,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跨境电商模块,并注重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增加创新创业案例教学,将“双创”理念融入日常教学点滴之中,发挥启蒙作用。根据“双创”教育特点,课程设置采取循序渐进原则。大学一年级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大学二、三年级主要结合专业学习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应用为目标,引导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各类赛事,积累“双创”经验。大学四年级制定个性化教育课程以创新创业模拟与实战训练为主,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实战能力。

2.3建立“双创”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这就要建立与此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区别于同质化教育考核体系,“双创”人才培养考核体系要引入多种评价方式,侧重考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力争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科学合理评价。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特点,改革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确立以检测能力、素质和创新因素为主体的考试内容与评价标准。在考核内容上,从偏重于对知识记忆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转变为针对学生的能力、素质与创新因素进行检测,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激情;在评价标准上,把创新因素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指标,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求新求异。建立学生量化综合测评考核体系,补充和完善“双创”因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型学习,强化培养具有“双创”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中起到正确而有效的“指挥棒”作用。

2.4打造校企共融“双创型”师资队伍

“双创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传统的教师培训和挂职锻炼固然可以推进“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但由于高校评职称和绩效考核主要依据科研成果,总体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通过“培养+聘用”打造校企共融“双创型”师资队伍是符合实际的选择。按照产学互补、科创互哺、专兼融合的原则,根据学生规模及实际教学和培训需要,在配备专职教师的同时,通过“讲座教授”“客座教授”“课程特聘教师”等引智模式聘请创业成功校友、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这些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校外师资既承担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又可以针对本校老师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题培训和交流,进而提高“互联网+”时代下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质量。

2.5整合社会资源投身“双创”人才培养

“双创”人才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资源,需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通过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社会创业教育机构等合作,联合开展创新创业人才的“精英”教育,打破自身能力的硬约束,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内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比如我校与阿里集团签约,成为首批“百城千校,百万英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育项目的南京高校之一,在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入社会资本,做大做强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培训、项目选拔、风险评估、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孵化服务。在国家和本省的政产学研平台中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将“双创”人才培养纳入政产学研平台总体框架。抓住“互联网+”时代办公场地灵活性特点,基于互利共赢模式,与外向型企业合作,在校内共建具有开展业务与教学双重功能的“一体化”实训基地。

3结语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贸易模式,也为创新创业插上了翅膀,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高等院校要加快“互联网+”时代下国际贸易“双创”人才培养改革,在课程体系、考核评价、师资结构、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努力培养出既具备科学知识、技术技能,又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双创”人才,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金梅.“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6):72-75.

[2]姜慧,殷慧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7-31.

[3]洪大用.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7-49.

第8篇:国际贸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培养其所需人才。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度增加。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人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贸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出易前的准备、签订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出口计划、组织货源、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出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开展广告宣传、办理商标注册;签订出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货款为核心的货物、租船订舱、办理保险、出口报关、办理保险、缮制单据、出口收汇核销、出口退税;必要时,还有出口索赔。WWW.133229.COm

进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个阶段:进易前的准备、签订进口合同和履行进口合同。进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进口计划、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进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选择交易对象;签订进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进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货款为核心的租船订舱、派船接运、办理保险、买汇、审核单据、进口付汇核销、进口报关、检验货物;必要时,还有进口索赔。

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业务环节非常多。因此,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网上进行商务处理技能、商品检验技能、识别与填制外贸单证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③专业能力,如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

2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脱节

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熟悉进出口业务程序的现场活动。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但是,由于外贸业务量大,一项外贸业务涉及时间较长,从发盘到完成业务全过程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它们之间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的非系统性,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与实习脱节,难免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2 专业课案例教学不能相互衔接

案例教学是把实践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从所授课程角度出发组织案例教学,重点当然在所讲课程之中,这就导致不同课程的案例很难形成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学生也很难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应用到一笔业务,这样就会造成所学知识的“无用性”,知识之间形成壁垒,很难相互衔接。

2.3 课程设计组织难度大

通过课程设计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但是,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如讯盘、发盘、还盘、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个环节里,又涉及贸易术语、商品的数量和品质、商品的包装、商品的运输及保险、商品的检验、货款的收付以及索赔等。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要联系其他课程的知识,不容易组织。

3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的自身特点,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

我们首先对原有的时间短而又分散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整合,统一调整为四周的专业实习,将原来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论文调整为十八周,调整前后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总周数却没有变化。然后,在学期安排上也进行了调整: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前四周进行,毕业论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四周进行,第二阶段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后十四周进行,专业实习恰好置于毕业论文的两个阶段中间。

改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相关企业,选择一笔或几笔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毕业论文前四周的时间和寒假进行选题、开题和收集资料,从而确保论文选题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在接下来的四周专业实习期间里,学生依据选定的论文题目和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继续在企业里进一步了解、熟悉相关的业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毕业论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学生要确定论文撰写提纲、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审查、进行答辩等环节。

通过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可以使学生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等环节紧密联系实际,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2 按国际贸易业务程序统一制定案例教学方案

我们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共同商讨、相互沟通,依据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和程序,最终制定出来一套统一的案例教学方案,所有专业课的案例都按照业务程序融合在其中,确保了案例教学相互衔接,便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另外,我们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相邻,可以组织学生到辽化对其国际贸易业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在企业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将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

3.3 情景模拟组织课程设计

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难以组织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景模拟教学形式。按照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和程序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发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模仿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进行模拟训练,可以对出口报价、结算以及所涉及的单证等业务进行模拟。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商讨,共同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学生的学习乐趣倍增。

第9篇:国际贸易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外贸实务类课程群;资源整合;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3-0151-03

一、构建外贸实务类课程群的意义

笔者的课题组对多家外贸企业用人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外贸从业人员的岗位群主要体现为两大类。第一大类为国际商务岗位群,此类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为扎实的外贸专业知识,较强的商务英语沟通、市场营销推广以及进出口业务单据操作能力,具体岗位主要为外贸企业和生产性企业的外贸业务员、单证员及外贸跟单员。与之对应,企业建议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商品学、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第二大类为外贸操作岗位群,此类岗位群侧重于从业人员的外贸制单、报关报检、货运、国际货物通关和运输等手续办理的基本技能,具主要为外贸企业、报关企业、国际货代公司、国际物流企业的报关员、单证员、报检员及国际货代员。与之对应,企业建议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货代营销、货代实务、报关报检实务操作。企业对人才的能力存在具体的需求,因此建议开设的课程较为实用化。例如外贸单证实务、外贸函电反映了企业对制单、磋商能力的高要求;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反映了企业对国贸专业毕业生掌握报关、报检技能的要求。企业表示希望高校在更实用的课程上加大资源投入。

根据当前经贸发展形势,我国外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朝着高素质技能型方向发展,具备较过硬外贸核心技能,如商务谈判能力、跟单能力、报关报检能力、订舱能力的人员,能够在企业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既有扎实的外贸理论分析能力,又具备较强的外贸实践应用能力的学生。国贸专业的外贸类课程体系直接决定着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及技能,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独立学院应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和制定适合独立学院外贸实务类课程体系。

二、构建独立学院外贸实务类课程群的思路

课程群是由存在横向内在联系又具有纵向连贯关系的若干门独立课程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提高目前高校课程规划的统一性、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整理优化与协调,减少课程重复建设及教学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首先应根据现实师资力量设计好课程群的规模,根据笔者对独立学院国贸类专业的师资情况调研发现,课程群内课程一般设定为3―6门课程,结合对外贸从业岗位群核心课程的分析,以及现有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外贸实务类课程群由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进出口贸易操作实训、国际贸易综合模拟等6门课程构成,课程群内的 6 门课程都是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实务类课程,它形成了“4+2”的课程体系,“4”是指四门基础实务理论课程,“2”是指两门实践应用课程。其中,“国际贸易实务”作为课程群的核心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先修课程,系统性地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内容及合同订立和履行的基本环节和流程进行了介绍;“外贸英语函电”是“国际贸易实务”的英语应用,讲述外贸交往各环节所涉及的商务信函应该如何进行规范的英文表达,在加深对外贸各环节的认识之余,提升商务英语运用表达能力;“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实务”的细化,就后者中涉及的货款支付进行更加系统的介绍;“国际贸易单证”是外贸交易中单据缮制部分的专项学习,旨在提升学生单据填制技能;“进出口贸易操作实训”及“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两门实践应用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后续综合实训课程,以纸质和软件结合方式让学生将之前学习的实务理论综合性地应用于进出易之中,进行综合模拟操作。外贸实务类课程群内课程能培养学生外贸操作技能,各课程之间在内容及实训环节上的联系性,如表1所示。其中,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为外贸实务理论课程,对学生外贸操作技能的培养起知识铺垫作用,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进出口贸易操作实训、国际贸易综合模拟为综合实践应用课程,以纸质和软件结合方式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外贸操作,综合提高了学生的外贸实际操作技能、商务英语应用技能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

三、独立学院外贸实务类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之间衔接性差,内容重复率较高

以国贸实务的重点内容提单为例,不仅在国贸实务课程中会有2至4课时的实践练习,在报关实务、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等其他课程也会有该内容的专门实训学时,这样就会导致教学内容重复,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实践教学课时不足

尽管独立学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推广,教师授课中也加大了在实务类课程中实践实训环节的设计,例如纸质单据的制作、外贸软件上机实训等,但对于国贸实务、国际结算、国贸单证等实务基础类课程,仍然以传统讲授模式为主,且由于教师不同的教学水平态度,各课程的实践教学开展状况也不一致。实践课程的设置、组织往往需要耗费较大精力。这使得有些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实训学时安排上过少,不足总学时的1/3,实验实训环节的随意性较大。

(三)教师大多缺乏外贸实战经验

多数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任教,缺乏外贸从业经验。有些教师虽然有过外贸工作经历,但外贸流程的变动性很大,其经历已经很难跟上最新的实践操作。同时,由于牵涉到公司的商业秘密,现任教师想找一家外贸企业见习的难度也很大,最终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

(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课程群建设取得成效与否,取决于学生能否通过课程群的学习,提升知识掌握、应用能力。然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点缺乏深入研究的兴趣,不能及时完成实践类或自主调研类作业或任务,在课堂、机房的实训操作中抄袭成风,能够一步步调研、分析、计算、查阅,最终完成实训任务的学生不到1/5。同时,考试临时抱佛脚型学生居多,导致“考试应急,考后忘光”,学生未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更无法建立起课程之间的联系,为课程群整合教学资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基于行业能力为导向的独立学院外贸实务类课程群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整合课程资源,对课程群内课程进行整体规划

各独立学院的课程资源整合应考虑到自身所处区域的经贸发展特点,以笔者就职高校所在北部湾经济区域为例,应从港口经济及东盟自贸区经贸合作背景出发,结合国贸专业毕业生主体就职的中小企业角度,以培养学生的外经贸应用能力为主线,对外贸实务类课程群中的课程进行梳理,明确各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就课程内容重难点划分、重复交叉内容整合、相关课程的实践方案设计及承接、教学设备的合作及应用、教材的选取等方面开展建设,以此实现课程资源整合优化,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的课程体系。

(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课堂、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

在确立与行业能力培养相接轨的外贸实务类课程群之后,需要在实务基础理论类与实训类课程中展开不同的实践教学手段,利用好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形成课堂、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有机统一。比如进行连续性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做到循序渐进。大一通过参观、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对外贸行业、经贸形势有所了解;大二大三,根据外贸课程内容M行专业类实践活动,如纸质单据及电子单据结合的形式,单一流程演练与全景实训结合的形式,达到全方位提升学生外贸实操技能的目的;大三后期及大四,通过假期实践、毕业实习,开展提高全面能力的综合演练。由此,通过课堂、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国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除此之外,在课程群建设中,要改变过去教师中心的教育模式,逐渐实现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及创新性教学任务,如任务驱动法,即布置任务、课后准备以及课堂分享等,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加大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同时,保证实训内容、实验软件、实训手段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三)组建优质课程群教学团队,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课程群建设需要由主持人作为总负责人,对整个课程群进行设计、规划、组织、协调,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作为团队成员需要互相配合,每门课程配备2―3名教师,每位教师可讲述多门课程,并轮流讲授不同的课程,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课程群的整体认识,实现课程之间的衔接。针对实务类课程群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教学团队中应保证一定比例的具备涉外企业从业背景的外聘教师,负责学生的校外实习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需加强对院聘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进修。积极开展优秀教师示范课、教学专题研讨活动等,通过言传身教,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同时也加强了团队中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互相取长补短。同时,需要加强教学管理与监督,完善奖惩机制,对教学团队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可通过年度考核、活动经费倾斜等方式给予肯定和必要奖励;对于照本宣科、不思进取的教师可以劝退出教学团队。

(四)完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课程群建设中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优化合理的考核体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首先,考试形式可实现多样化,除笔试之外,可加入口试、课堂讨论、上机操作、实验报告、小组方案等。考核的内容除了对关键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之外,可增加一些创造性选题。比如,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匹配,在课程的前半段,教师以学生对产品的设计、对合同条款的撰写成果作为考察对象,以此了解学生对货物买卖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程的后半段,以提单、保单、装箱单、发票、汇票等单据的缮制成果进行考核,与后半段单据教学内容相吻合;期末闭卷考试主要以案例分析、选择、计算等形式考核相关需要记忆及理解的知识点。这样,通过三部分综合的评定方式(各部分比重分别为30%、30%、40%),促使学生在课堂内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课后主动完成任务,有利于督促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而不是考前临时抱佛脚。

[参考文献]

[1]张照玉. 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 科教文汇,2013(10).

[2]童伟伟. 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体系框架构建与实施探讨[J].科教导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