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械制图毕业设计范文

机械制图毕业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制图毕业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机械制图毕业设计

第1篇:机械制图毕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AutoCAD;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1

CAD Software Applications in the Courses of Mechanical Drawing

Liu Jing,Yan Zhiyong

(Hunan Mechanical&Electrical Polytechnic,Changsha 410151,China)

Abstract:AutoCAD software application in the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is a new teaching model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Article use the the application of AutoCAD software in the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process as example,explored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mechanical drawing using AutoCAD software application.Describ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mechanical drawing,how to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words:AutoCAD;Mechanical drawing;Computer graphics

在机械类专业中,机械制图是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用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立体思维能力、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机械制图传统的教学是把教学模型和黑板、三角板及圆规相结合,教学方法多数为平面性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且需要大量的文字信息,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有限的课堂时间,仅只传授给学生较少量的知识,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由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AutoCAD软件,不仅可以绘制二维图形和三维立体图形,而且操作简单易懂,因此在各制造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教学实践证明,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应用AutoCAD软件,可以大大降低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重难点更加容易,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绘图和读图是机械制图教学的重点,AutoCAD软件快捷键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不但提高了绘图的速度,而且还改善了图纸的美观程度;另外AutoCAD软件的三维设计功能应用在机械制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体―平面―空间的相互转换,把实体模型以立体图形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让学生在读图时更具有高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AutoCAD软件的三维设计功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不但可以将实体模型的整个造型过程展示给学生,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通过AutoCAD软件演示观看到实体的各个细节;机械制图在传统的教学中,隐藏的面,一般采用虚线表示的形式,当隐藏面较多时,图纸就变得复杂难懂。针对这一个特点,利用AutoCAD软件的刨切功能,可以用软件将绘制好的实体剖开并着色渲染,学生读图时更加直观明了,这是普通教学工具所达不到的理想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难点,通常是零件图的装配,传统的手工绘图无法完成的是,利用AutoCAD软件可以将每个零件分别渲染,通过同轴、面面接触和角度约束等功能装配到一起,还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对装配体进行剖切、放大和缩小,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装配原理。然后也可利用AutoCAD软件的投影功能,将装配体三维实体直接生成二维投影视图,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易懂。

在机械制图教学方法上,教师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应该把学生的“学”视为教学主体,而不是把教师的“教”视为教学主体。在机房中利用AutoCAD软件的作用进行的整个学习过程,不但可以将设计实体形象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而且还可以在学生学习每一个知识点后,进行马上练习,遇到问题及时解答。利用AutoCAD软件完成实体的绘制,在讲授完主要操作命令后,给学生每人留一个绘图题,就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形成了有效地巩固。最后,还可以选用几个设计得好的学生的绘图作品,利用教师机为其他同学示范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相应的讲解和分析,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机械制图传统的考试为纸面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只能够考查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记忆和一些简单的手绘能力。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利用AutoCAD软件使整个考试在机房中进行的考试改革,可以让学生在线随机抽取考题,用AutoCAD软件绘图进行答题,答卷完成后,直接在线上传到教师机,这样无纸化的考试系统,不仅进一步地考查了学生对AutoCAD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也使得机械制图考试更加科学规范化。

在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和汽车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都需要绘制大量的汽车图纸,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应用AutoCAD制图软件,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汽车底盘中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而且还更能够更快地绘制各零件的立体图形,将其组装在一起,快速地生成汽车各个系统的投影视图和轴测图。

总结: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应用AutoCAD软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和探索,不仅能够节省教师大量的手工文字信息,节约手工绘图的时间,让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信息量,还可以使用软件将设计实体能够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能力想象,使得学生成为机械、车辆、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合格的现代化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莉.CATIA软件在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1,6

第2篇:机械制图毕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大学;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105-04

Teaching Reform of Mechanical Drawing in University of Appli-cation Technology//WANG Haiqiao, SHEN Xianfa, YU Caimin, XU Wei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transition of the Sanjiang College into applied technology oriented university, the characteristics,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the needs of society for the students of the university are changed accordingly. Aiming to inspire the mo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urse for Mechanical Drawing are discussed here. Additionally, certain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reform

of this course, on the basis of teaching format, cont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re presented, with the goal of emphasizing the education objectives and focus of the applied technology oriented university, to develop more qualified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Key words technology university;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reform; applied talents

1 引言

前高校分为研究学术型和应用技术型,其中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主要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会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为全面响应国务院会议章程,对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教学水平,三江学院不断加快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步伐[1]。

机械制图是工科技术人员最基础的技能,学生就业前期去厂里实习,对制图能力提出要求,而学生的画图和读图能力没有完全达到实际需要,这体现出教学中的不足。因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需要改革,教学目标需要提高,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需要加强并结合专业,教学模式需要更新。目前针对制图教学的改革层出不穷,但针对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的改革少,为了更贴合其培养人才的特点,有必要针对性地对机械制图这门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更细致的改革。

2 传统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绘图质量不高。在一开始的制图国家标准规范中,学生并没有学得很扎实,图纸中线型不规范,粗细线选择不合理,不按国家制图标准中的有关要求来规范作图,等等。一方面是由于现有制图学时减少,学生实际的绘图训练变少了;另一方面是由于接触了计算机绘图,让学生认为手工绘图没有必要了,便降低了手工制图的质量要求。

在后续的实践环节中发现多数学生表达不清楚设计方案的草图,对装配图所应表达的内容模糊不清,对一些螺纹标准件、齿轮常用件的特殊规定画法掌握不牢。零件的技术参数精度设计选择概念模糊,尤其是零件图中尺寸公差等级和基本偏差随意选择,以及形位公差项目及其数值选择没有依据。更严重的是零件图上的尺寸公差和偏差与装配图中的尺寸配合公差代号不对应[2]。

机械制图课教学中,计算机绘图教学还停留在二维平面绘图教学阶段,很多组合体模型不能结合三维造型软件辅助学生来理解。目前很多全国制图大赛需要三维零件造型,但学生接触计算机三维零件造型软件较晚,而且也仅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教的,给机械制图大赛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增加了难度。

就业后反映出的问题 学生在就业后也反映出不少的问题,如设计出来的零部件产品结构不合理,装拆不方便,根本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并且图形表达不完整,往往出现图能画出来但制造不出来,制造出来但是不能装配,能装配起来但不方便拆卸,以及后续维修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反映出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弱,但最根本的还是制图基础知识不扎实。

制图课程教学中的画法几何中的图解内容在实际生产中基本上不用,而目前这部分内容仍然占用一定的学时。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到对口工作单位后能用到的也就是20%~30%。因此,如何在紧凑的学时内把学生工作后会频繁用到的知识讲解扎实,是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广泛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CAI课件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资料于一体,大大增加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减少教师劳动强度、缩短教学辅助时间等方面起了较好的作用。但针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不可多用,如教师过多依赖课件,就会变成放映员,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被动听课。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抓住学生的实际和学习思维讲课,不能充分发挥讲课的魅力。教师要认真备课,从机械制图课程特点出发,必须要有适当的板书和画图例,不能一味通堂播放多媒体课件,倡导启发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模式有机结合[3]。

辅导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而作业批改辅导则对教师提出极大的挑战,这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即时辅导。某些教师,教学工作量大且科研任务重,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安排答疑辅导,作业也得不到及时批改,以致学生在作图中的错误得不到即时纠正,在后续的课程实践环节、毕业设计乃至就业以后仍然会出现同样的错误。

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 以往学校针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就是看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而平时的出勤、每次画图训练及课堂表现所占比例极少,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期末考试考好就可以,便忽略了平时的训练。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所投入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也不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环境。因此,对于机械制图的考核方式必须改革。

3 应用技术型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如启发式教学法和研讨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味灌输,让学生自己动手,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为此,在制图课程中创造了“胡萝卜”教学法,如图1所示。由于胡萝卜的易切削性,学生对于难以想象的立体模型通过切削,可以形象构想出其三视图,尤其对于截切这一重要知识点,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截交线,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点的难度。

研讨式教学法就是改变以往一贯的课堂上教师整堂讲、学生被动听和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分组研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组员之间、小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有了互动,互相对知识点进行研讨以达到提高。在制图习题课上采用此种形式,提高了组内成员的团结性以及组间的竞争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且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竞争学习环境[4]。

教学内容的改革

1)借助绘图软件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在组合体知识点的讲解中,对空间几何元素分析与其投影的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是个难点。以往都是借助实体模型,虽然直观,但模型类别有限且课堂上携带不便。因此引入绘图软件,并将其灵活应用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三维绘图软件功能强大,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如讲解截切知识点,可利用AutoCAD软件演示随着截切位置的不同,很直观地表现出模型轮廓被截切的情况和三视图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采用计算机软件造型实体模型,学生可以模拟挖切、叠加和组合等造型,也可任意改变截切位置看到直观的模型,还可以通过缩放及旋转功能观察实体模型的各个细节,强化三维空间思维能力[5]。

2)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在高校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进入工作岗位中成长为高素质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自学的能力在制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机械制图中键、销、轴承、弹簧等知识点,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相互讨论,完成相应作业等掌握。其次,对于部分对制图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可以更自由地拓展制图课程的内容以及深度,支持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如对于工科专业常用的绘图软件AutoCAD,由于上机操作学时的限制,教师只是讲解基本操作,课后学生可通过相应的实例自学[6]。

作业批改形式的改革 制图作业是一门新型作业,与其他作业是有差别的,不是简单的对错之判断。应该根据作业内容的侧重点及作业的训练目的,选择相应的批改模式。对于机械制图课基本功训练的作业,应该采取在机械制图的习题课上面对面批改指正模式,这样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批改模式的效果比较好。针对简单易理解的作业,可组内成员互改,对于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错误,由教师集中讲解,这样可使教师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好课以及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对于作业的批改还应采取记分的形式,好的要给予表扬并作为平时分,这样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适宜的制图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方法是提高制图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教材内容的改革 机械制图绝不仅仅是投影对应关系的二维绘图,首先,根据现代设计和制造的信息要求,二维图形信息已经达不到要求;其次,三维设计软件的加入可大大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因此,机械制图应该是基于三维设计,尽早让学生接触计算机绘图中的二维和三维软件,这就给机械制图教学带来挑战。因此,针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B目标,需要改革机械制图教材的内容,编制集合机械制图、机械设计、计算机绘图软件及设计与应用方面实例为一体的新型应用型教材,强化制图、设计、零件图合理的表达方法三者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7]。

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实际的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活动中,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的形式。针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计算机绘图部分占20%,期末占5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理论课出勤、课堂表现,手工绘图图面质量;为了激励学生对计算机绘图部分的学习积极性,这部分也引入考核,事实证明,引入之后,学生对该部分投入的学习热情高涨;期末由原来的70%降为现在的50%,减少了部分学生平时不用功,仅靠最后突击应试来过关的现象。这样的考核机制不仅提高了公平性,而且进一步督促学生对本门课程更好地学习,也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学习环境。

4 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

大学里课程设置多,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广,每门课程都有固定的学时,所以课堂教学的内容有限。机械制图作为工科技术人员必备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必须得到重视,教学内容必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除了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自学内容,还要辅助一些学习资料,故建设机械制图精品网络课程非常必要。三江学院于2009年建设了本门课程的网络课程,经过6年的网络课程建设,已逐步得到完善,,有相应的课堂教学课件,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预习;有大量的立体化教学资料,供学生课后自学,不但针对难点和重点来加强学习,更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还开设了互动教学,上传每个章节的习题训练;针对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还有教师的精品授课录像。

本门网络课程建设以来,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而且近年来在后续的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中,学生的制图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乃至毕业前期去企业实习,其读图能力和制图能力也得到企业的认同。

5 结论

本文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特点及社会对机械类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等角度,探讨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思路。以往的机械制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已经不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积极开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机制的改革,不断探索应用型大学中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新思路,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技能提出的要求及三江学院转型的需求,从而不断提高三江学院应用型毕业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伟.实践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山东省德州学院机电工程系实践教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

2008(4):29-31.

[2]杨薇,张京英,张辉,等.机械制图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图学学报,2014,35(1):127-130.

[3]蓝晓民,王盛智.“工程制图”课程多媒体教学方法探讨[J].图学学报,2013,34(1):120-121.

[4]熊巍,刘林,陈锦昌.现代工程制图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图学学报,2014,35(2):296-300.

[5]成玲,孙文芳.高职院校《机械制图与Auto CAD》教W改革初探[J].轻工科技,2010(7):131-132.

第3篇:机械制图毕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机械制图;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209-02

一、引言

《机械制图》是高职高专机械、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学生学习机械知识、接受工程训练接触最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很多专业中,它甚至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毕业后从事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研究图示方法、标注方法、制图标准、机械常识和制图技能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图理论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绘图、读图、零部件测绘的一般方法步骤以及分析处理一般工程问题基本的步骤方法的能力,培养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且熟悉国家有关的制图标准,从而达到能够制图和识图的最终目标,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学,能通过自学来获取新知识。

课程发展至今,课程内容己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在教学上也形成了一套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多数高职学生感觉到这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它需要学生有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但是课程内容的空洞、枯燥、乏味却无法吸引学生认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最终由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空间想象能力不足、表达方案不合理,导致无法正确地绘制一张合格的零件图或装配图。因此,笔者认为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二、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选择面少。目前市场上《机械制图》教材不可谓不多,但是我们随手翻开几本看看,就会发现大多数的高职教材,其实质的内容与本科教材并没有多大差异,都是按照投影基础(点、线、面的投影及特性等)―体(截交线、相贯线、三视图、组合体)―图样的表达方法(剖视图、断面图等)―规定画法(常用件、标准件)―图样(零件图、装配图)的顺序编写,强调国家标准、投影知识、投影原理、作图方法等基本知识,绘图能力与绘图的准确性与规范性等。这样的内容安排,使学生一开始就接触枯燥的国家标准和艰涩难懂的点、线、面的投影,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下。

2.内容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认为《机械制图》教材难度较大,教材理论性过强,实用性相对较少。同时课程课时在压缩,实训机会在减少,学生对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测绘部分最后转变成了抄图和描图的过程,对其中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含糊不清。此外,随着高职的扩招,高职的生源素质有所下降,再加上工科专业文理兼收,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因以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较弱,接受能力较差,空间想象能力不强。机械制图作为他们进入专业学习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课程思维的转变尚未形成,也是造成学生反映教材有难度的原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学生对于空间感的建立比较困难,如果这个时候我们选择的教材图例比较少,平时的图形刺激又不够的话,学生的学习只会更加不利。其实多数学生都能够意识到《机械制图》的重要性,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会利用较多的时间学习,但效果并不理想。

3.教材内容脱离实际。通过对具有实习经验的学生的了解,发现他们普遍认为《机械制图》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只有很少一部分与实际工作岗位任务有关。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却有一种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实际工作没有帮助的感觉。比如学生在第一章就学习了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知道图框怎么画、图线怎么画、尺寸怎么标,可是在最后制图测绘时,图纸上面的国家标准基本看不到;比如学生都知道有断面图、剖视图等这样的表达方式,但是在自己绘制图形的时候,却只会使用最基本的三视图;机械制图课程开始就教大家查表,从国家标准到标准件和常用件,再到技术要求,查的表不可谓不多,可是到了后续课程(如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拿到表依然无从下手,甚至有的学生连上下偏差都查的磕磕碰碰;我们上课讲了平键联接,但是在工程实际中,要求学生真实地进行装配,学生却不会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实工厂中的平键是分正反面的,而这些知识课本上没有。造成这一学习结果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内容过于学科化,我们按照科学的课程体系来教授学生,最终导致教会了学生理论的知识,可是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去运用这些知识;二是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工作,课本上的内容终究是理论的,和实际是有区别的。而这些知识上的偏差,课本上没有讲,老师也没有讲,那学生肯定是不会的。

4.教学观念陈旧。很多高职教师都认同理论应该是要与实践相结合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还是遵守由理论到实践的观念,认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影响职业能力形成的基础。具体到制图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先学习制图理论知识,然后进行制图测绘,最后就能形成空间想象能力、读图绘图能力,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笔者曾经与多位职教老师讨论关于《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问题,这其中有年纪大的,也有青年教师,但是他们都认为点线面的基础知识,是制图的支撑,如果将这个部分内化了,制图教学是无法进行下去的。他们认为点线面不交代清楚,表面交线怎么讲?如果表面交线掌握不好,三视图和组合体就没法学了,还谈什么零件图和装配图呢?但是从笔者长期的实际教学经验来看,避开点线面,从简单的实际的零件开始讲解,一样可以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制图。因此,要想改变高职院校教师的观念并非易事,观念不变,课程改革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5.教学模式单一。虽然机械制图授课课时在专业课中是最多的,但其最终效果却不理想。多数企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进入职场后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机械制图的能力差,读图能力差,很多图形学生居然连个大概都看不出来,绘图能力差,基本表达方案都不会。企业希望学校加大机械制图的教学深度,培养学生识图和制图的能力。如果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连机械制图最基本的知识都学不好,读懂一张图纸都很困难,那就是机械制造业中的半文盲。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理论教学时间超过大半,是目前高职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主要评价。而大多数教师常用的评价方法仍然是在课程结束以后进行一次笔试的考试方法。这种评价过于偏重学术性学习的结果,也反映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形式是讲练结合,甚至练习时间要超过讲授时间。传统教育高校出来的学生注重练习,他们的机械制图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也是注重学练结合的结果。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课堂的大多数活动仍然是集中于让学生学习事实、规则和概念,要求的效果仅仅停留在识记、理解和应用上。教师控制着教室,采取在教室内班级集体授课的形式,运用注入式、满堂灌的“几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差,影响了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另外,由于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主要是粉笔加板书的教学模式,缺乏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单一导致学生学习方式的固定,把本应该充满新奇与兴趣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变成了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过程。所以教学模式单一造成的后果就是专业知识不扎实,同时也就培养不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这也是对教学模式必须重新认识的深层次问题。

6.绘图方式单一。大多数的学生出去工作的第一份工是生产一线操作工,要求是会看图、会画草图,但对一些优秀学生来说在搞绘图设计时,必须掌握绘图技巧才可以做绘图工作,因此必须将识图和绘图一起加强在教学中的演练。而当前很多学校把《机械制图》与《AutoCAD》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来进行教学,即便是融合在一起的,具体的教学过程也彼此分开讲,制图讲识图知识,AutoCAD讲绘图功能。但实际上两门课程都以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识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作为共同目标,只不过侧重有所不同。把两门有关系的课程割裂开,既增加了学习课时,还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刚开始学习《机械制图》的时候,因为比起其他课程,还是有相对多的动手机会,学生是比较喜欢的,可是越到后面学生对绘图的兴趣越少,有的学生甚至听到要画图就反感。而在CAD的课堂上,有部分学生已经遗忘了制图的知识,导致拿到图纸无从下手,CAD绘图只能抄图,甚至于有些同学在抄图的过程中,连图形中一些微观的细节都看不清楚,画不出来。

而将两门课程整合在一起,CAD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表象,增加《机械制图》直观教学的手段,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大有帮助。因此在机械制图与CAD教学实践中,应该设定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主,以绘图为手段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机械制图》是工程类的世界语言。凡在机械装备制造业中,从业人员都深知机械制图知识对他们工作的重要性,故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钻研所需知识。我们机械类高职院校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技术型人才,针对岗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程度开展教学,对制图课程的课程目标就是以岗位需求而定,对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及制图,对今后从业的重要性都具有特殊作用。因此如何构建机械制图课程体系这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薛栋.基于项目课程的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

[2]李艳萍.浅谈如何提高制图课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教师版),2011.

第4篇:机械制图毕业设计范文

Abstrac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ntest integrated the essence of practice teaching knowledge in class and outside, become the important way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But by investigation, we found that the contestant participate in the nation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ntest was very limited by limiting the scale. In order to expand the benefits, and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we explored a kind of new operation mode 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ntest. By the practice, the model had a certain effectiveness.

关键词: 机械专业;专业竞赛;运行模式;探索

Key words: mechanical professional;professional race;operation mode;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266-02

0 引言

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提高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有效构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意识,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举办各类学科竞赛。专业知识竞赛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高度一致认可。但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全国举行的这类专业知识竞赛受规模限制,能参与的学生数量十分有限,每个参赛学校参加竞赛最多能组建两个队,一个队通常3人,组建两个队仅6人,致使得到锻炼的学生数量极少,受益面很小。基于这一现状和背景,为了扩大受益面,切实提高高校学生整体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出一种新的专业知识竞赛运行模式——“贯通式专业知识竞赛”运行模式。

1 “贯通式专业知识竞赛”竞赛内容制定

1.1 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竞赛试题的合理设计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通过走访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调研与分析,得出机械类专业本科生能力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对工程制图的读图与制图能力较差,设计机械零件时对互换性认识不深、对零件各种制造工艺过程,工艺方法认知特别差。

②对机械运动认识模糊,对机械结构认识不清,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学生到企业后企业全部重新培训,拆装整车熟悉结构等等。

②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不强,现代机械设计都采用数字三维设计,本科生通过本科学习只掌握了简单建模方法,远达不到企业对机械工程师制图能力的要求。

④设计过程中,创新能力不足。课题组以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的车辆工程专业为试点,合调研结果,深入研究车辆工程专业各年级课程体系要点,制定出了难度上有层次性,类型上有针对性,多样性、综合性及创新性的竞赛试题,竞赛试题主要针对车辆工程的骨干课程设置,涉及了机械制图,计算机应用,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技术、车辆构造、车辆设计等课程独立或交叉运用。

1.2 深入研究车辆工程专业各年级课程体系要点,制定符合课程体系特征的竞赛内容

车辆工程专业是立足于车辆设计与制造,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为特色,以车辆工程学科为背景,以车辆设计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工程素质教育为重点,开展适应车辆研发、制造与综合运用需求的宽口径工程教育。车辆集中了机械、制造、电子最先进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机电产品,以车辆为试点,研究其课程体系要点,制定课程体系竞赛试题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广泛性。根据车辆工程专业最新培养方案,其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构造、工程热力学与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技术。这些课程分布在大学四年学习。

1.3 结合调研及课程体系要点,竞赛试题制定

结合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调研及车辆工程专业各年级课程体系要点,确定了设计竞赛试题主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①竞赛试题层次性:为了使专业知识竞赛能在大学本科学习中呈现常态化,普及化,鼓励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度,在设计竞赛试题时,根据学生能力上的个体差异,确立了竞赛试题要具有一定层次,难度系数设置有差别,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层次。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竞赛题目参加竞赛。

②竞赛试题针对性:试题设置时,紧扣培养方案中课程系统的要点,重点课程设置,旨在通过竞赛活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③竞赛试题多样性:竞赛试题多样性是一个重要原则,考虑到学生兴趣爱好多样性,学习知识的广泛性,在竞赛试题设计时,尽可能设计涉及范围广的竞赛试题。

④竞赛试题综合性:竞赛试题还需具有综合性,低年级阶段学生知识结构体系比较单一,设置竞赛题目时相对独立。到高年级阶段,设置的竞赛题目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通过竞赛题目的设置,要求学生能将主干课程中涉及知识综合运用,深刻领会知识之间相互关系。

⑤竞赛试题的创新性:竞赛试题具有创新性,这是竞赛试题中的最高要求,设计这种竞赛试题,要求试题的限制内容竟可能少,不束缚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

2 “贯通式专业知识竞赛”实施方案设计

该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初步拟分两个途径实现:一是与科技活动有机结合,组建竞赛主体,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专业知识竞赛”活动。二是将“专业知识竞赛”:适当引入到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专业知识竞赛在课外实践活动和教学实践环节中进行,因此协调好竞赛活动和正常教学之间的融和问题是个迫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与科技活动及正常教学实践环节有效结合,必须对既定的专业培养计划革新。

2.1 改革创新车辆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2.1.1 对专业知识竞赛涉及的骨干课程教学大纲改革创新

改革主干课程教学大纲中关于实验课程部分设置,在低年级主干课程,如:机械制图,计算机程序设计等,改革其实验教学大纲内容,将专业知识竞赛的内容引入其实验教学环节,以一个大型设计类作业或课后竞赛项目形式,将专业知识竞赛试题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可使大多数学生得到实践锻炼机会,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1.2 对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创新

改革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金属加工工艺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汽车拆装实习,综合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要求这几个实践环节与专业知识竞赛试题有机结合,金属加工工艺实习增设学生独立加工出满足竞赛试题中零部件产品要求的作品,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及综合课程设计环节,不指定设计对象,学生自主选择用三维设计软件完成机械结构设计。在毕业设计环节,增设一个选题条件,毕业设计选题优先选择历年来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试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3 改革专业教学环节

目前专业教学环节各过程相对独立,各教学过程起止时间明确,顺畅,教学过程无相互交叉。这可能导致学生负担有“前松后紧”现象,教师可适当改革固有的教学模式,提前给出设计任务,让学生合理利用空余时间,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实际设计时间拉长。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时间。

2.1.4 改革创新学分制背景下考核办法

为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热情,原培养计划对国家级别竞赛获奖者给予学分认定,项目组认为,参与国家级学生人数受限,对于参与达到一定水准的省部级或校级竞赛项目获奖者,按照项目水准进行考核,实现学生参赛业绩与学习成绩双向融合。提高学生参与专业知识和科技竞赛的热情。增设原培养计划中学科竞赛项目学分认定项目。

2.2 组建学科竞赛小组

创新组队形式,按照学生意愿组建学科竞赛小组,根据贯通式专业知识竞赛主要内容,低年级组建:“数模竞赛小组”、“挑战杯竞赛小组”、“英语竞赛小组”、“计算机程序竞赛小组”“电子设计竞赛小组”,“机械制图竞赛小组”高年级组建:“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小组”,“汽车节能竞赛小组”,“方程式赛车竞赛小组”,“三维设计竞赛小组”,“新能源汽车竞赛小组”等。

2.3 学科竞赛指导队伍建设

专业知识竞赛教师指导团队的组建,根据学科特点联合组建学科教师指导团队。低年级以基础教育为主,以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制图教研室教师为主,构建低年级专业知识竞赛教师指导团队。高年级依托工程实训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建教师指导团队。如:构建创新仿真实验室,组建从事三维设计、仿真研究的教师为“三维设计、仿真分析”知识竞赛指导团队。构建机械创新设计平台,组建从事机械设计研究教师为“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指导团队等。除本校的专业老师参与实践指导外,再根据竞赛需求,柔性聘用企业业务人员,以保证各类问题顺利解决。

2.4 努力营造校园竞赛氛围

要高效开展工程竞赛活动,取得实效,首先要使工程竞赛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竞赛氛围,优化学科竞赛的环境平台。在竞赛开展期间,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点宣传,制作各类竞赛海报,校园广播播放竞赛倡议,让竞赛氛围逐渐浓厚,竞赛过程中,动员学生参与观看,激发学生参与竞赛兴趣。

3 “贯通式专业知识竞赛”模式实践

2012年5月,结合一年一度大学生科技月活动,开展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节油赛车设计”专业知识竞赛,在2012年度毕业设计选题上,结合“全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根据毕业设计结果看,同组学生通过协同合作,自主完成了方程式赛车设计工作,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朱国艺.计算机技能竞赛训练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2012,(1):39-41.

第5篇:机械制图毕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教学改革 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to

Train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as the Core

WU Ying, ZHOU Xu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iyan, Hubei 442002)

Abstract For the lack existed in college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from in and out of the classroom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reform.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curriculum design,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various types of machinery competitions, organized students to visit the practice facility, greatly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enhanc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so that students of spatial imagination, works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to achieve significant for the training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talent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Key words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reform;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①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工程实践教育。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课时相对较多,地位较为重要。②机械制图 对机械类专业学生更为重要,为后续的机械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比较抽象,言语难于表达。现有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教学基本都在教室里完成,教师多采用“满堂灌”形式,缺少师生互动环节。机械制图教师最好要具备工程师的实际能力,有了工程背景,教师在课堂里讲解各种零件和应用的时候会很生动,机械制图教师应加强与工程实际的联系。

1 传统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不知道学习这门课到底有什么用,课程比较抽象,普遍对课程有畏难情绪。(2)工科院校中机械制图课程一般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一学生基本都是高中毕业直接考入大学的,对机械方面的知识比较陌生,对工厂环境完全不了解,缺乏工程观念,理论知识和实际脱节,实际动手能力较差。(3)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提高。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形式和课程设计等都比较陈旧。比如教学内容,教材和习题集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总觉得上课时间不够用,每堂课都满堂灌,缺乏师生互动环节;考核形式还是闭卷做题,试卷出题比较呆板;通常是一问一答、一题一解形式或是指定做题,缺少灵活运用知识的考题。比如说,补投影图题中可以加一题多解的题目,组合体题中可以加自由构型的环节,零件图中可以加徒手绘制草图、徒手表达的环节;课程设计,几十年来都是设计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这个题目能让学生学会查手册和图表,能把课堂上学的齿轮传动和轴承、键、销、螺纹连接的规定画法等内容应用进去。但是,学生们都做这个设计,思想被禁锢了,严重影响创造性,以至于有些学生不认真做,仿照和抄袭情况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还请“”完成。

2 课堂教学改革

(1)教师动手制作简易教具。比如:“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章节的教学,学生处于初学阶段,不明白投影关系,往往有云里雾里的感觉。教师可以用硬纸壳板制作一个两投影面体系,制作一个三投影面体系,这样教学效果很直观,学生可以极快地掌握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知识。从直观图到投影图,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有这个飞跃,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帮助学生打消了畏难情绪,树立了学习机械制图的自信心。

(2)应用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是基础,首先要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让学生有新鲜感,好奇心。我们通过三维建模,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零件内外形状,了解装配体中的各个零件装配关系,使学生们的思路清晰。在三维建模时,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又与教材贴近的例子,比如:茶壶、水阀开关、千斤顶等都可以。学生非常感兴趣非常好奇,一下子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要我掌握它”变成“我要掌握它!”

(3)认真备课、组织语言。编写教案注意“精”和“宽”两个方面。“宽”是指讲课内容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适当介绍国内外先进技术,讲一些有代表意义的例子,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浮想联翩,思维跳跃。这样学生才可能会有创造性,会有好点子出现,解决问题能找到好的切入点。“精”是指重要知识点要重点讲述,使学生以后碰到难题,万变不离其宗,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教学方法。满堂灌、平铺直述的教学方法,比较平淡,时间长了令人生厌反感,成了“催眠曲”。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重要的内容还是要讲解透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不定期地在课堂上举行小测验,时间不要太长,15分钟即可,成绩好的可以加分。学生都有一定的上进心,都不会轻易放过得分的机会,都会认真对待每一次小测验,对期末考试有很大帮助。有的问题一题多解,老师可以先制造一个悬疑,引导学生突破课本、发散思维。讲解例题的时候,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联想到实际机器,实现 从“物”到“图”,从“图”到“物”的转换。

(5)教师要抓紧每一堂课的教学。授课前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纪律,先用3~4分钟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承前启后,顺利进入新课。用简短的言语告诉学生新课的重要性,与什么实际问题有关,你如果翘课、睡觉、开小差,不认真听课,你的损失会很大,说不定找工作应聘的时候就考这个知识点,说不定以后你的工作就与这个知识点有关。在讲课时采用提问、启发、师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讲课内容尽量多联系工程实际。在下课前,教师花3~4分钟作总结,然后布置适当的作业。

3 丰富课外教学

(1)勤能补拙,勤学苦练。机械制图课程,需要大量做题,大量画图, 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作业有一些较偏重于理论,有些作业很多年不变,甚至还沿用的老国家标准,教师讲授如果照本宣科,毫无新意,没把作业与工程实例结合起来,学生觉得作业距离工作实际较远,不愿意做题,敷衍了事,达不到作业的效果。教师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教师自己出题目,作业选题要经典,要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要求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2)树典型,立榜样。可以从班级挑选机械制图学得好的同学作为榜样,陈列他们的作业和图纸,让同学知道自己的差距,让同学知道学好机械制图并不是神话,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事情。可以将工厂里优秀的技术人员和操作技师请进校园和学生座谈,也可以带学生去工厂参观,和技术人员、操作技师交流,请技术人员和操作技师联系工厂实际,讲述机械制图学习的重要性。还可以利用校友会的信息,用从事产品研究开发、从事基层技术工作的优秀校友的事例来激励他们,把校友当年在学校学习时的机械制图成绩复印出来,把他们当年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图纸陈列出来,让学生明白,他们今天的辉煌与当初的学习过程密不可分,成功都需要艰难的付出。也可以列举一些反面的事例,告诫学生,绘图要严谨、要一丝不苟。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在工厂里从事技术工作的居多,不懂制图,寸步难行,制图失误,酿成事故。

(3)训练学生拆、装小设备。制图教研室购置适量的齿轮油泵、减速器、虎钳、千斤顶等小型设备(是真实的设备)。一个自然班30多人分成8~9个小组,4个人一组,以上设备每个组各发一台。训练学生自己拆、自己装设备,了解其中各个零件,以及他们的装配关系。看到真实的“物’,再想如何来绘图,如何来表达。比如:螺纹连接规定画法很难掌握,其实螺纹很常见、很简单。告诉学生这些设备生产出来要经过多少工序,而购入的价钱比较低廉。让学生知道从事机械行业技术工作会很枯燥、很辛苦、很艰难。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适应职场打基础。

(4) 课程设计。学校设置专门的测绘教室,测绘教室布置科学实用合理,配置适当的测量工具。大学一个自然班是30多人,把班里同学分成6~7个学习小组,并推荐出小组长。制图教研室建课程设计题库,同学们可以根据兴趣选题,也可以抽签的形式定题。学习小组确定题目后,展开讨论,安排分工,同学们学会用工、量具测量零件,设计、绘制零件,确定合理的表达方案。这样每位同学都熟悉了解零件测绘过程、设计细节,组员加强沟通,分工合作,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工程素养。

(5)利用学校的实习基地,和实习教师沟通配合,带领学生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机械零件,进行一些简单的装配,组成装配体,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识图能力。

(6)积极参与竞赛。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带领悟性强、基础好、动手能力强、对竞赛有强烈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工程竞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不卑不亢、不畏强手的过硬心理素质。通过竞赛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产品,能很好地锻炼独立工作的能力,使理论知识联系工程实际。师生团结一心,积累经验,重在参与。

(7)组织学生去工厂参观实习。学校和周边工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定点定时间带学生去工厂参观实习,加深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4 结语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最大特色是培养工程能力,使课程与教学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教学必须实实在在地服务于人才的培养和学生的发展。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手快,进步快,基层锻炼2~3年就可以独当一面,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实践证明,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师生共同努力把课堂由教室内向教室外拓展,使机械制图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很快,学生接受的知识由死板到灵活,极大提高了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热爱程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们早日成为卓越工程师夯实基础。

注释

第6篇:机械制图毕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和贯彻始终的作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造成了课程质量低下,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1)教学内容过于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大体上按如下顺序来搭建:投影理论基础—三视图的形成—基本体—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常用件及标准件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这种课程结构不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没有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2)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制图原理及表达方法强调较多,识图能力的训练较少,忽略了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中很少与实际产品相结合,从而导致课程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缺乏有效的训练途径,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被忽略。

通过对国内外职业院校课程教学发展走势的理解,我们认为就《机械制图》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目前用人单位的需要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应打破传统的教材体系,重选内容,重建模式,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项目”,并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来实施。

进行课程整体设计,需要先进行企业调研,做好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明确工程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及从事的职业技术岗位,做好岗位需求分析,准确进行课程定位,再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完成课程总体设计。

1.1职业岗位需求分析与课程定位

通过组织有关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企业、行业专家、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通过调查结果表明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岗位主要包括以下4类:设备管理员、技术员、操作员、维修员等。

在完成以上这些工作岗位及具体的工作任务中,经常要与各种工程图样打交道,必须了解机械制图的有关国家标准,具备正确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因此《机械制图》课程定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正确阅读机械工程图和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工程图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完成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2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重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突出人才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宗旨,贯彻以基本理论“必须、够用”为度,简化传统知识的传授,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训练培养,力争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尽可能缩短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职业岗位的距离。

机械制图的课程目标主要培养学生三方面的能力:了解国家有关机械制图标准,能查阅并运用各种手册和工具书的能力;工程设计表达能力和正确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阅图工程图样的空间抽象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习惯。

1.3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

为了使教学项目内容贴近企业实际生产,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以企业生产零件为载体共同开发本课程,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设计适合于学习的工作任务,依据“工作过程导向”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解构和重构,共设计了8个教学项目,分别是:平面图形的绘制、三视图的绘制、轴套类零件、盘盖轮类零件、箱壳类零件、支架类零件、标准件与常用件、机械部件识读与绘制,其中各个项目下又转换成若干任务,将理论内容溶化在项目的操作中,比如项目四:盘盖轮类零件,包括三个任务:端盖的识读与绘制、泵盖的识读与绘制、手轮的识读与绘制。

1.4《机械制图》教学方法设计

《机械制图》基于工作课程导向课程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项目课程为主题的。项目开始前,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在完成每个任务时,预先布置工作任务,以便学生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上让学生汇报,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互评,再经过教师的点评,学生根据同学间的互评和教师的点评完成对工作任务的修改、完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师对每个项目都进行考核,并把它纳入最终的成绩评定。

1.5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实施步骤

《机械制图》课程虽然理论性较强,但完全可以赋予它实践性内容,采用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开发项目式教学内容的方法理论联系实践,实践结合理论,比较便于组织实施和开展,也便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

工作过程导向的目的在于克服学科体系的结构化内容,而有利于与工作过程相关内容的学习,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械制图》课程是由典型职业工作过程确定实际工作任务,归并成教学工作任务,最终转化为职业教育教学任务,这是一个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最终到学习情景的过程。

我们知道一般机械产品生产工作过程是:确定工作任务,制定解决方案,实施解决,质量检查。因此,以工作过程开展项目式教学的基本步骤确定为: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这样开展教学工作,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需组成团队完成一个真实项目,能培养团队精神,充分锻炼实际动手及项目管理能力,掌握真实技能。

教学的实施应注意以下要点:

(1)整个课程由原来的学科体系教学向行动体系教学转变,即由原来的“先学后做”,转变为“做中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2)改变教学的主体,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导,通过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式教学,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即训练工作技能,又掌握从事本专业有关岗位的必须的知识。

(3)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工作任务,但是老师又不能替代学生做,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还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及小组之间的互评。

2.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职业院校的学生比较普遍地存在自由散漫,抄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还有的学生习惯于背理论,应付考试,这样的考试成绩不能全面的反映学习效果,更谈不上教育和激励学生并促进其发展,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把相当部分的学习精力转到对作业,手工绘图等基本技能训练上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提高综合制图技能,从根本上改变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各种不良风气。

在课程考核方法上,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核理念,建立基于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采取答卷与口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答辩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多维度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均进行考核,据此建立学生的学习绩效考核档案,并进行动态公示,每个学生均能清楚自己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成效,使考核评价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始终,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手段。 [科]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7篇:机械制图毕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卓越计划;机械制图;改革;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47-02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其目标主要是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作为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大学,创造性地开始研究和实践产学研合作的本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11年正式启动“卓越计划”,迄今已有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油气储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共计5个本科专业试点了“卓越计划”,并开设了卓越工程师试点班。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在广泛调研国内三大石油集团公司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国内其他石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凝练我校的办学特色和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因我校刚刚启动此计划,缺少具体的专业培养标准,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改革尚处于摸索阶段。

机械制图课程作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该课程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的机械制图教学缺乏应用性和时代性,过于侧重“画图”和“读图”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难与企业接轨。为实现卓越计划的目标,必须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改革

在制图教材的选用上,“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仍选用以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写的《机械制图》(第六版)(2007年7月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机械制图》编写组编写的《机械制图》(第六版)(2010年7月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主体的制图教材,教材基本上反映了教学大纲知识系统的逻辑性、学科体系的基本原理,有固定的结构框架。这些教材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主要宗旨是培养学生画图与读图能力,各章节内容详细,知识点清晰。但理论性的内容偏多,实际应用性的内容不足,缺乏制图知识与工程实际的融合,缺少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容。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打破原有教材传统框架,注重实用性和时代性,力求简单、紧凑、精炼。减少对理论知识的阐述,加强其与工程实际即机械加工、机械设计等知识的融合和关联。例如,减少画法几何部分内容,在零件图部分增加制图测绘学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使教学与企业接轨,可采用企业中现有图纸及机械产品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尽量采用简单易读的图例,重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国家标准规定的表达方法。突破单纯地教会学生“画图”与“读图”的思想,培养学生设计制图的指导思想。另外,随着CAD / CAM技术的迅猛发展,设计与制造的理论和加工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制造企业已实现无纸化生产,直接进行三维造型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应体现这一特点,在增加计算机绘图学时,尤其是计算机三维绘图学时,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机械绘图软件,如Solidworks、UG、Pro / E等。

在结构上,可以参照现有教材做适当的调整。减少基础知识章节,增加实用型章节的扩展。例如,将计算机绘图课程(二维、三维)安排在组合体、机件表达等章节后,针对具体例题或者绘图作业讲解;将零件图章节分散安排在机件的图样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章节中介绍;装配图多引用机械设计中的图样做讲解,这样便于与后续课程的衔接。

二、课程设置改革

在课程设置上,制图课的设置仅仅是将它作为一门课程,大多开设在第1或第2学期,对于“卓越计划”试点班而言,机械制图的多数授课内容与同专业的普通班基本相同,并未体现出工程特色。因此,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技能掌握能力出发,在课程设置上,将培养制图、设计的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在整个教学体系下,可将机械制图课程分为基础制图、计算机绘图和设计制图三部分。并且,在制图课程之前应先进行金工实习、机械工程入门课程的学习,这样能使学生对机械加工方法、工艺结构等实际应用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以加深对制图中图例的理解。

在总的课程设置上,合理安排制图课程的开设时间,将制图课程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使之与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很好地衔接,从而保证学生的绘图训练不间断,绘图技能不断得以提高。在这期间,侧重于计算机二维、三维绘图软件的不间断应用。

三、教师队伍建设

虽然现有制图教师队伍不断向年轻化、高学历化方向发展,但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实践经验缺乏,起不到很好的启发作用。所以,围绕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一目标,为满足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性质,机械制图教师可由同时讲授机械设计、机械制造、金属工艺等专业课的教师担任。同时,增加机械制图教师去企业学习及与企业合作的机会,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建立教师轮训制度,培养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既能使制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制图教学有效地与设计知识、实际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单纯孤立地讲授制图知识,还能增加制图教师的科研能力,能适时地将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企业合作开发成果等内容穿插在教学中。

四、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有效的改善教学效果。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同时,可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动态的教学、直观的立体模型,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可帮助学生验证想象的结果,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生产实际采用案例式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减少单纯板书、多媒体讲解。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启发、正确诱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积极主动的思考、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模式。在制图测绘环节,以分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全程参与进来,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增加在绘图室的零件测绘练习和计算机训练中心的上机练习,增加徒手图、轴测图的训练,使学生在技能、素质上得到真正的提高。

五、结语

“卓越计划”下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对于学生、教师、学校都有重要意义。

(一)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成为“卓越工程师”的驱动下,学生会自然地由被动的“灌输”转变为主动的“求知”,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另外,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因材施教。

(二)可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教师运用典型工程案例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并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的积极性,这既能保证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工程实践的自我效能,同时还能增强他们选择工程职业的信心。另外,通过运用现实或模拟的工程项目作为案例来训练学生,可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识以及动手能力。

(三)可为机械制图教师提供去企业学习、培训的平台,丰富了教师的设计经验和科研工作经历,扩展、更新了教师的知识面

对于教师来说,这解决了科研压力,改变了制图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的现象。通过改革,制图教师能进一步适应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这为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卓越计划”下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增强了学校和教师的竞争力,能做到高校和企业的真正接轨,使学生的就业不再是难题,还能提高学校的生源。

[ 参 考 文 献 ]

[1] 董国耀,李莉.关于图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7-69.

[2] 舒宏,胡清泥,高菲.中日机械制图教材的比较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工程图学学报,2010(4):166-171.

[3] 张晓报.我国“985工程”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反思――基于课程的考察[J].高等教育管理,2013(6):24-30.

第8篇:机械制图毕业设计范文

摘要: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应用的角度,对制图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方式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经过几年的教育改革实践和教学思想的不断转变,21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专家们的共识,即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我院于几年前开始进行高职高专教育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其中,《机械制图》作为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其教学改革在机械类专业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课题组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应用的角度,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方式、完善实践环节,改变传统课程设置模式,运用新技术手段建立了针对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体系。

《机械制图》培养目标新的要求

随着三维CAD/CAM技术的迅猛发展,设计与制造的理论和加工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可以利用设计和绘图手段,直接进行产品的三维造型设计,由三维设计图直接转化为二维图形,还可以通过三维数字化信息传递直接输入数控机床,实现无纸化生产。现代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已经向当前的机械制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调整为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1)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把空间思维变成图形的能力;(3)培养学生把图形变成模型的能力;(4)培养学生绘制图形的能力(包括计算机绘制图形的能力)。这四种能力实际上是设计构思、表达、读图、建模以及制图的能力。这种提法保留了本课程原有的精华,即表达和读图的能力,又能适应社会对设计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如建模能力、设计构思能力等)。同时在教学思想上,注入新形式下的教学观念,将机械制图由过去的技能教学转变为思维方式的引导和创新意识与理念的培养目标相结合的教学。

《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创新

(一)调整教学内容,注重高职高专教材的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对专业基础课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们的做法是:

1.制图与设计紧密结合,引入新的设计方法、新的制造技术概念,加强绘制和阅读三维图能力的培养。以体为主线,遵循从三维实体到二维平面图形的认识规律,引入拉伸、切割、并、交、差等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设计概念,加入构形设计练习,使学生具有一些形象储备,从而方便掌握从三维实体图到二维投影图的转换。

2.减少投影几何的内容,而将点、线、面的投影和立体的投影结合起来讲授,强调投影基本理论的内容,这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的目标相吻合。

3.在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把计算机绘图与工程制图课的基本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深刻理解和掌握投影制图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绘图技能,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作模式的要求。

4.针对我国已经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如过去作为选学的第三角投影知识(欧美国家使用,我国为第一角投影)变为必讲内容,并丰富该内容,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在高等职业教育刚刚起步的阶段,教材建设远远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真正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质量的教材非常匮乏。因此,通过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创新,我们在教材编写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本着实用、有效、简捷的原则,已编写出一批适应教学需要的教材与讲义,例如《现代机械工程制图》、《现代机械工程制图习题集》、《部件测绘指导书》、《计算机机械制图实验指导书》等。这些自编教材都具有相应专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解决了教材短缺的燃眉之急,而且也为今后编写高职教材提供了参考。

(二)改变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虽然在教学中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但因其教学模式没有改变,“人灌”再加“电灌”,致使学生产生“知识疲劳”,同样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研究的课题、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及最后的成果表现形态等主要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来决定。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而且还要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关于“用形体分析法读图”的学习:(1)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多元智力和自主学习能力。(2)意义。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教师讲解充分加强空间思维能力训练,不仅符合现代培养目标要求,而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教学结构流程如图1所示。

(三)创新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方式

旧的培养方式把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放在画法几何上,通过点、线、面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定位、定量的投影作图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点、线、面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的定位、定位投影作图直观性差,难于掌握。费时多效果又不好,而且与绘图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联系不密切。经过分析和研究,我们决定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

1.借助立体表面点、线、面的相对位置及其投影培养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2.利用CAD对平面图形的拉伸、旋转等三维实体造型,以及并集、差集、交集、切割等编辑操作,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利用橡皮泥进行空间思维能力训练。具体做法是学生根据给出的轴测图,利用橡皮泥捏出形体;然后根据捏出的形体形状,选定一个主要观察方向(即前方),分别从前方、左方、上方观察,把观察到的结果用平面图形表达并画到图纸上,平面图形的相对位置可以随意摆放,但要标出观察方向;最后根据给出的上述三个方向的平面图形,再用橡皮泥捏出形体。通过这种训练,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初步形成空间立体与平面图的对应关系。这种方法我们已经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增加构形和建模方面的训练。第一种方法是在课堂上给出一面视图,让学生想象它可能是什么形体,并要求徒手画出其轴测图。第二种方法是给出要求,让学生自己构形并徒手画出其视图及轴测图。如要求设计一个不少于5个基本形体,且至少有一处产生相贯线的形体。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能力,又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手段,让学生用二维和三维两种表达方法,并利用建模技术达到建模目的,甚至做出模型。这样,该实践环节就把整个课程内容全部串联起来了。这样的实践环节也就是设计思想可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设计者在生产制造以前就已知其设计质量以便进一步改进。

(四)完善机械制图的实践环节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且实践环节对课程的学习掌握及运用能力的形成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我们调整了实践性内容,降低对仪器制图的要求,加大徒手画草图的训练,加强计算机二维绘图的实训,以适应现代工业化、数字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具体方法如下:

1.实行计算机制图教学整合改革以后,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相应改革如表1所示。表1中第2、5、8、9、12和15项实验内容是改革以后新增加的内容,即纯计算机上机实验的内容。第1、6、11项实验内容为改革以前的内容,其余各项为计算机制图一体化的实验内容。

2.编制计算机机械制图实验指导书。传统的机械制图的测绘,学生在整个实验课的过程中都有习题册和模型,教师在上实验课时只需把要求和方法告诉学生,学生很容易领会要旨,此时的实验指导书便显得可有可无。而实行计算机机械制图整合教学改革以后,一部分是纯计算机绘图的内容,另一部分是计算机机械制图整合的内容,这些都必须编制一份操作指导性强的计算机机械制图实验指导书。对于刚入学的新生,预习实验指导书可以了解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等,使学生提前进入状态,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可减轻教师给学生重复解说的劳动强度。对于结合模型的测绘,我们在实验指导书中把所要测绘的模型全部进行了三维造型,使学生在课前便能看到测绘模型的模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了学生测绘时的畏难心理。

现代学科的交叉渗透突破了《机械制图》的课程界限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可变因素多。现代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趋势突破了机械制图的课程界限,从培养具有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重新审视传统的学科严密、自成格局的教学体系,既要把适合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保留下来,又要结合新技术、新思想,使本课程既有严密的投影理论体系,又有丰富的技术技能知识。

(一)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学科

将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融合在一起并予以实现;

增强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

加强计算机图形技术与学科的结合。在《工程应用软件》中重点介绍PRO-E的使用和操作;而在选修课《图形处理技术》中包含PhotoShop以及3DSMAX软件。从知识面上看,包括了造型设计、三维建模、三维动画及渲染等设计中常用的手段。

在不增加学时数的前提下构筑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如图2所示。

(二)将工程图学与设计课程、制造课程按照生产实现过程进行分工与定位。

在图学课程中引进功能分析、构形技术;

在图学课程中引入建模技术及模型制作;

三维图形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但目前二维图形尚有较大的存在空间,为此在课程中加入二维与三维图形转换的内容;

产品精度设计基础安排在设计课程以后开设,制造课程同时并进,三课程将在零件的课程设计中汇合。

这样的改革不但拓展了机械制图课程的范围,同时可使学生对产品的实现过程获得完整的概念和知识。

该新模式自2004级学生开始试行。通过两年的实践,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工程应用软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在后续课程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必将使工程图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改革是无止境的,时代的进步对改革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改革继续进行下去,努力推动图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师书恩.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筱玮.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透视研究性学习[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刘申立,郭友寒,刘继鹏.三维实体设计与工程制图课程的改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第9篇:机械制图毕业设计范文

一、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适应企业的需要,即对机械类学生要求既能看得懂机械图,又能用计算机正确表达出来。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既开设机械制图课,又开设计算机绘图课,由于生源素质较差和教学硬件与软件的滞后,制图课程开设时间长但实际效果不理想,且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技术未能充分融合,学生就业时不能灵活地在计算机环境下完成二维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计算机绘图的工具性特征未得到彰显。

二、调整教学内容,明确培养目标

要科学合理地贯彻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调整,改变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补充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学习提高有用的知识。例如,以前对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及制图的标准要求较高,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对字体、比例、标题栏、图线及图样幅面等可以不作要求,字体可以随意调整,比例和图线可以改变,标题栏和幅面可以选用模板。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画椭圆等旧的绘图方法已无多大用处,圆弧连接的方法也已不适应现代绘图的需要。对于其他方面,学生必须掌握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基本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等是机械制图的基础。这些内容是一环扣一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该系统讲解,全面掌握。学生必须熟悉机件的表达方法及国标中的相应规定,最终达到用平面图形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机件结构、形状,并标注出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准。

三、应用现代技术,改进教学模式

制图是一门抽象、难学的课程,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是如此。学生大多能够意识到制图的重要性,在制图学习上也花了很多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有学生基础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的原因。制图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是指形体与视图之间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是读图与图解能力的基础。在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上,由于使用的教具、模型有限,挂图比较呆板,只凭老师口头描述,有些学生想不出它的形状结构。随着计算机在制图中的应用,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容易起来。通过观察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画出其平面图形(视图),即由空间到平面,再根据平面图形想象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即由平面到空间。这样反复训练就能很快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画出各种物体的三维图形,这些图形可以在空间内任意放大、旋转,而在黑板和挂图上是无法实现的,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软件互补教学

计算机绘图是企业需要的一种技能,企业很多技术图样都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如新产品的设计、老设备的改造、旧的技术图样的磁盘保存等。现有计算机绘图软件有很多种,每种都有其特点,但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包括平面图形的绘制,三维实体的绘制,以及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学生重点掌握1~2种绘图软件,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在以后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能将所有零件图和装配图用计算机绘制出来。要具有这样的能力,在制图课的教学中就必须安排足够多的时间进行上机教学和练习。

这些学时可以安排在制图课的总学时中,制图的理论知识可以融合在上机训练中。例如,绘图的基本知识与AutoCAD绘图环境放在一起介绍;投影原理结合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含点、线、面、圆等)来介绍;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等内容结合UG绘图软件中的实体拉伸,通过拉伸增料和旋转增料得到各种基本体的三维实体,通过拉伸增料、拉伸除料及旋转除料得到叠加式组合体和切割式组合体。图样的尺寸注法融入AutoCAD尺寸标注的设置中,标准件和常用件融入块和属性的操作中,这样既可以减少理论课的学时,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培养空间思维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足够的上机训练,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和画图技巧将达到一般企业对制图人才的要求。

五、重视作业讲评

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业,因作业情况是教师教学效果的真实体现,教师通过作业情况应反思自己,哪些知识学生没有掌握,应思考选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更易接受。作业讲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正确答案是什么?并让学生明白因哪方面的知识没有掌握而出错。千万不要因为课时压缩,为完成任务一味赶进度,学生作业中做错的内容不予讲解,很多学生只知道老师在作业上画了个错误符号,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对这种现象应高度重视。在作业讲解过程中,对于学生难以想象的空间形体,应引导学生先想象出基本形体,并在黑板上示范草绘,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形体分析法逐步分析,最终想象整体形状,在此基础上动态展示UG软件创建的三维模型,让学生看到形体的整个面貌。学生经过思考和想象,再观察真实的三维形体,最后补画所缺图线或补画第三视图,自然觉得非常简单。

参考文献:

[1]陈国民,王涛,等.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J].工程图学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