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

职业教育类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教育类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教育类核心

第1篇: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

关键词:高职基础英语 经济类 核心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09-02

在高职院校中经济类学生是为国家输送经济类人才的培养对象。基础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中的基础课程,需要重视经济类学生的培养,尤其是要重视经济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将基层英语教学与经济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融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帮助经济类学生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在专业工作中充分地利用英语技能。 由此可见,对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下培养经济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基础英语教学教学现状

(一)主导思想模糊,重视水平不足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在众多高职院校均处在被忽视或弱化的地位,以经济类专业为例,高职院校普遍在专业培养上已形成一定特色,将大多数精力用于专业课程的建设上,致使英语课程与其他文化基础课程相同,教学计划存在科学性、系统性不足的问题,在教学课时方面一再被压缩,难以满足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发展要求。

(二)学生素质对教学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现阶段,高职院校生源起点普遍偏低,一些学生基础知识结构不完整,使得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心,难以适应以培养个性中心、能力中心为主的高职教学模式。教师也未能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使得学生英语无法达到良好职业适应能力水平。

二、完善高职基础英语教学,培养经济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法

对于高职院校传统英语教学而言,英语学科通常被当作专业课或者副课,教学方法与其他专业课不存在多大差异,未有切实遵循高职英语学习实用性原则,难以满足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发展需求。[1]鉴于此,经济类英语应当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首先,应当严格遵循英语教学实用性原则,提高英语教学课堂英语互动、职场模拟及社会实践活动占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对课堂所学知识开展应用、巩固,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与Forms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有关的教学情境来培养经济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其次,应当革新传统英语考核方式。传统高职英语考核方式多以试卷考试为主,该种仅注重笔试,疏忽口语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应当从促进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层面着手,将以往仅关注笔试的考核方式,转化成贯穿于英语学习全面过程的考核方式。基于该种考核方式,提高教师、学生对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重视,切实推动高职英语朝行业英语的转变。

(二)规划英语课程,强化基础教育与经济类英语的衔接

高职英语教学应当有序朝经济类英语转变,推进英语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基于经济类英语要求对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目标问题予以解决。首先,要立足于对学生实际目标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到“精练”,将重点放在语言技能的共同学习上;在语言知识方面,引导学生打好各方面的知识基础;在学习态度方面,强化对学生学习动机、团队精神等情感态度的培养。其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实践模拟,各项活动应当秉承英语国家的习俗、交际规则,尽可能营造自然欢快的氛围,建立真实情境,依托专题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对一系列资源进行合理应用,促使学生获取有效的实践。最后,要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对基础英语与经济类英语相关知识点开展有效衔接。在学习基础英语过程中,引导学生适当了解经济类英语文章,接触相关术语;在经济类英语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所学新知识点与以往知识经验进行链接,进而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2]

(三)增强师资力量,坚持“双师型”培养方向

师资是实现教学目标、推进教学过程的必不可少保障,没有满足经济类英语教学要求的师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便无法有序开展。鉴于此,要切实依据经济类英语要求增强师资力量,首先,要提高对英语教学培养的重视度,当前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踏上教学岗位后,没有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及时更新,使得英语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应当结合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加强对英语教师口语能力的培养,促进朝经济类英语的发展。其次,要秉承“双师型”培养方向,英语教育同其他专业技能教育相一致,同样要得到“双师型”师资的支持,如此方可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一方面要逐步强化英语教师理论水平,一方面要强化英语教师对经济类专业知识的学习,确保英语“双师”有序开展。

三、培养经济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教学改革效果

(1)注重经济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教学改革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职业性,将基础英语教学与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开展有效结合。教师在经济类英语课堂基于就业导向,可将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内容开展有效结合,如此对英语各方面理解能力的培养,均可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3](2)基于就业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指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开展互动,为学生创立了在英语语言环境下与人合作交流的平台。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对职业英语学习中相关问题形成自身的认识,并获取科学的启发、创新,进而实现对各种问题的自主解决。该种学习环境,一方面可调动起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可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于基础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能够提升经济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基础英语教学改革更加注重语言的应用型,深入企业或其他实际工作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能够满足英语专业教学需求的内容,让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能够更加贴近现实工作。基础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跨文化的交际教学,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提升。对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也都更加了解。同时基础英语教学改革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便于学生日后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高职基础英语与经济类英语衔接的改进方向

首先,要对课程教材进行改革,做好课程教材改革是院校加强基础基础与英语与经济类英语的基础以及重要环节。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动态来对教材进行开发,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编辑。其次,院校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以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转变当前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基础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意识到基层英语的学习对日后

工作的重要性。改革基础英语与经济类英语的评级制度,摒弃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化主体的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最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英语知识与英语技能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去,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职业能力是一项基本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工作中要想获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核心职业能力有别于专业岗位对应需求的相关能力,其应对的是各式各样有别的职业。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高职英语教学教学现状,结合经济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法”“规划英语课程,强化基础教育与经济类英语的衔接”“增强师资力量,坚持‘双师型’培养方向”等,积极促进经济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詹晶.体验式教学在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以经济学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3(1):105-108.

第2篇: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

英文名称: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甘肃省卫生厅;卫生部科教司;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甘肃省兰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1246

国内刊号:62-1167/R

邮发代号:54-8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第3篇: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

由于社会分工的高度精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育类型无法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同人才类型,因而不同的教育类型有培养不同的人才类型分工,社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即便同一种教育类型,也必须讲究人才的层次性,以免造成浪费。上述原理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定位。一般来说,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大致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要区别于学术型、研究型而定位于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其层次为初、中级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这种人才,要多一点操作技术,少一点书本理论;理论知识可以不深,但操作技术一定要精。

2.办学模式特色———产教、校企合作

产教、校企合作即指教育系统———学校与生产组织———企业在资源利用、人才培养、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双向介入和互利互惠行为,它是人才培养机构和劳动组织之间直接建立的一种伙伴关系。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是职业教育又一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特色体现。在国外,有学者称其为合作教育。其主要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和韩国的校企合同“订单”培养模式等。

3.专业开发特色———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现状和趋势

专业的开发和设置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体现特色的基础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就业市场需求变化的关键所在,是体现特色的亮点。专业开发和设置要深入开展市场调查,认真分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充分考虑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要。对学校服务面向的重点覆盖区,要摸清优势资源、支柱产业及发展方向,参考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结合地区特点,科学地进行人才预测,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切忌盲目地赶时髦、随大流,而要妥善地处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学校教学工作稳定性的关系,提高专业的适应性。专业的开发和设置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基本条件,其中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是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学校要防止盲目上专业的倾向;同时,要珍惜原有的品牌专业,提升、优化仍有需求的老专业。

4.课程设置特色———突出职业性、适应性

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总体方案,是联系宏观教育理论与微观教育实践的桥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教育类别、层次的区分,也集中反映在课程内容、层次与组合之间的区别上。一方面,与普通高中教育课程相比而言,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强调职业所需要的技能、知识以及态度(行为方式)。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是其课程价值的核心取向。因此,根据经济技术的发展现实,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和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职业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体现其职业性,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最基本特性之一。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课程是不断变化着的课程”,这也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本质特点。与专业对口的生产领域的知识、技术、流程、方法会一直处于不断更新之中,这就使得课程的设置成为一个富于动态特征的过程。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方案要及时跟踪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与劳动组织变化,突出其适应性。

5.教学活动特色———突出实践性

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受制于人才目标,也就是说,教育类型指定的人才类型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技术操作。中等职业教育所指向的操作型应用人才决定了教学活动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要突出实践性,突出实践能力、实践技能的培养。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不是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为重点,而是以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为主攻方向,因此教学活动必须突破书本,从学科性、系统性知识讲授向能力、技能的形成转变,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向课堂与生产过程的紧密联系转变,从系统知识走向任务或项目解决,从学校课堂走向生产、生活实际。二是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的主导步骤是实践环节,教学活动必须重视实践环节在能力、技能形成中的关键地位,注重实验、实训、实习等活动的质量。教师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的研究,教学时间分配上向实践环节倾斜。学校要努力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而绝不能搞教学上的平均分配,绝不能搞形式,走过场,敷衍了事。

6.教学管理特色———严谨而灵活的弹性学制

弹性学制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专利”,高校在实施,普通高中也有实验。但是从理论层面来看,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弹性学制更加适合中等职业教育,更能体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说弹性学制更能反映职业教育特色,是基于以下两个根本点: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与市场联系最紧密的,弹性学制适应了人才市场的不同需求和这种需求瞬息万变的特点,使工学交替成为可能;弹性学制沟通了职前与职后、中职与高职、普教与职教,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的发挥了自身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功能,有利于学习化社会的形成。目前在中等职业教育实施的这项改革还处于“逐步推行”阶段,在政策调整、制度创新、观念更转、技术操作等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是中职学校要从一定高度去认识它,并赶紧行动起来,用好用活、积极探索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弹性学制。

7.师资队伍特色———双师型

第4篇: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整合路径

[作者简介]张健(1955-),男,山东郯城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及课程论。(安徽滁州2390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05-03

一、整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核心的逻辑因由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必须把职业教育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和根本抓手,这样才能将其奠定在职教的而非错位的、科学的而非臆造的基础之上,准确把握体系的根基与核心。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以及内涵,人们一般喜欢从培养目标层面加以界定,而且这种界定至今也还处于不断嬗变的过程中。以高职教育为例,1995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上,首次比较明确地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1999年底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又作出新的界定:“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011年鲁昕副部长首次提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概念,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职成教[2011]12号)明确提出:“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姜大源从职业教育性质的角度独辟蹊径,提出了“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普通中等与高等教育是定界的教育,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类型,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是一种跨界的教育。①跨界是对职业教育性质的客观描述,这一定位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但是,这种观点缺乏对跨界以后“行动路径”的揭示与澄明,不能消除人们面对实际的“怎么办”时的疑虑。换句话说,跨界是“观念对事物”的一种哲学思考,而教育应该是“观念对实践”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教育之间的对话和行动过程。跨界重在指导人们认识事物,却难以指导人们变革实践,而整合却能突破这种局限。整合是将两个以上的异质事物、现象或主体归并、融合为一体的过程。这一概念既包孕了跨界的意蕴和内涵(或者说理论品格),又构成一种实践方式,是职业教育的必然归依。因此,整合是职业教育的理论根基、核心范式和逻辑起点,由此出发进行的逻辑推理与演绎,可以生成整个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和实践方式。放,可以一生万,衍生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个理论体系;收,可以万归一,回归到整合这个理论原点之上。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这个“道”就是整合。既然职业教育是整合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应该以整合为思维方式和方法,以整合为基准和核心。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理性思考(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概念解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词组中,两个最核心的关键词是“现代”和“体系”。现代的内涵和边界是什么,体系该怎样界定和厘清,都需要加以澄明。

现代是一个与古代相对应的代际划分概念,体现了对现代以前的时间节点上的事物的发展和超越,体现了对现时展状况的历史集成以及这种集成对发展的根本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现代”反映了当今社会语境下,职业教育发展、转型、选择及国际互动的现代化过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众化是职业教育现代性的一个标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精英们的“专利”,而成为趋向普适和面向人人的教育。可以说,没有现代性,就没有高等教育的大众性。第二,现代性是一个不断趋近职业教育本质的过程。由原始的备受鄙夷的“奇技巧”,到手工作坊年代师徒相授的“学徒制”,再到现代工业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盛行,人们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不断更新并日益加深。这反映了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联系,“将工作经验作为教育与学习的策略,将工作场所学习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已成为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②第三,现代性应当张扬主体性自由,关注个体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性绝不是单纯的工具理性的膨胀,把人降格为技术世界中的齿轮。“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③这样才能避免职业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因矫枉过正、回环往复而付出更多的成本和代价。

现代是一个框架,现代是一个过程,现代是一种转型。作为一个框架,它承载着更多文明的要素、先进的成分、正确的理念,能够代表职业教育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作为一个过程,它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既承接传统的厚重滋养,又把深邃的目光投向未来,发挥着与时代连线、发展过渡、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转型,它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非线性的,是对传统的一种“扬弃”,是对发展的一种创新,是一种颠覆式的转型。

如果说“现代”这一概念对职业教育更多的是本质的规定,那么“体系”就是指结构性内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体系是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其特点在于结构的整体性、功能的优化性和内在的和谐性。任何体系必定是由不同的事物或要素构成的结构化的整体,如果体系不能构成整体,就说明该事物是不成体系的,体系就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功能优化性指的是体系的要素加合而产生的作用和性质。例如,苇篾编制而构成席子,砌块组合而形成建筑。这就是说,结构决定功能,体系的构建如果不能产生“1+1>2”的功能优化效果,就不是优化的或合理的体系,其存在的必要性就值得怀疑。体系既然是一种结构化的存在,就必须重视其内在的和谐性。如果构成体系的要素是混乱冲突的、矛盾互斗的,就必然是一个失败的体系、内耗的系统。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意义

国家层面的文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有过三次重要表述。第一次在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 [2006]16号)提出,要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二次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三次在201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三次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表述,堪称最顶层的设计、最权威的描述。其意义在于,一是反映了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高度重视,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作为衡量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而努力探索追求。二是体现了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诉求和根本意志,意在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走向,实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策目标。三是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和基本框架,为我国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和政策支撑。四是彰显了我国自上而下理性追问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心,目的在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和本土化超越,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特征

范唯等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表述,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征概括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④。这三个方面只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目标的规定,将其视为特征,似有不妥。马成荣则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当与现代产业相匹配,与职业岗位相对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特征是事物的特性和表征,应该是由概念的内涵所赋予并规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然标举现代,又声称体系,就必须是开放的,而不能是封闭的;就必须是多元的,而不能是单一的;就必须是系统的,而不是断裂的;就必须是“以人为本”的,而不是以人为敌的。由此可以提炼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四大特征:开放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灵魂;多元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内涵;系统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核心;人本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旨归。这四大特征以整合为逻辑主轴相互贯穿:开放性是对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整合;多元性是在适应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构背景下,对教育形式和类别的多样化需求的整合;系统性是对教育自身的内在优化和完善需要的整合;人本性是对教育功能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的整合。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整合路径

如果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核心或者手段是整合,那么适应就是它的目标或本质。整合是教育现代性的趋势,没有整合就没有现代性的生成;整合又是体系建构的基础,没有整合,就没有体系的成型和完善。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需要介入整合的观点,平衡“现代”与“体系”的关系,在整合中生成现代性、完善体系性。同时,一切形式的教育都需要适应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教育自身以及学生的发展,所以只有体现适应性才能真正构建起合理有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体系的开放性,要求进行外适性整合建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体系的建构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外适性整合。所谓外适性整合,是指职业教育与影响其发展的外在环境和要素相互整合、彼此适应、协调发展的过程。进行外适性整合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教育与之进行外适性整合。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直接也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动力。职业教育如果弱化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功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姜大源曾指出,“类型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对职业教育生存权的张扬”⑤,而类型是在与经济的互动和适应中凸显的。第二,职业教育的服务职能要求进行外适性整合。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如果不与外界进行适应性整合,就不能在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供给、技术改造与创新、职业培训与就业等方面有所担当,就无法实现服务社会的职能。第三,职业教育办学本身需要进行外适性整合。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必须进行跨界的思考和整合,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才能形成“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这既是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使然,也是国际经验的成功昭示。

职业教育进行外适性整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主动与经济发展适应、对接。经济、社会、企业不会主动迁就或适应教育。它们好比是码头、岛屿和海岸,只能是职业教育的“船”来适应停靠的“码头”,而不能是海岸来适应“船”,否则船就永远找不到停靠的码头。第二,要强化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对接、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对应。要高度重视与区域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对接,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唱好服务地方经济这出“戏”。同时还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结构始终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相融合。总之,要努力“推动职业学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而走,围绕企业人才需求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⑥。第三,要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和贡献度,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一方面,“以服务为宗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状况和能力决定了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空间和后劲,职业院校只有面向区域经济树立服务社会和企业的理念,打好“服务牌”,才能赢得发展和支持;另一方面,没有贡献,只求索取,“守株”无为,办学的路子只能越走越窄。第四,要重视与就业结构的外适性整合,防止学生的能力或知识结构与社会需要发生错位而导致结构性失业。

(二)体系的多元性,要求进行内适性整合建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系统中各种教育形式、类别、要素的有序整合,这样的体系必然是一种多元架构的“立交桥”式的内在整合。有学者强调,所谓立交桥式教育整合体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类型的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人对教育的不同需要;二是教育层次的完善,满足人们对不同教育层次的追求;三是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教育选择;四是弹性化教育制度,满足人们对教育与工作的不同选择。”⑦姜大源也指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架设不同教育层次,即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纵向维度上的立交桥,而且还要架设横向维度的,也就是在不同教育类型,例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⑧只有架构起这样一种层级和类别上都能顺畅沟通、有效衔接、交互转换、立交整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且将之有效地延伸到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层面以及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层面,才能真正“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适应学习型社会要求,实现对人的终身造就,“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在体系内不受年龄、时间、空间限制,为达到各自职业发展目标而自主选择和有针对性学习”⑨。

(三)体系的系统性,要求进行自适性整合建构

自适性是指在职业教育自身框架体系下的自我适应、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整合过程。当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体系残缺、层次不全颇多微词,噱称之为“断头教育”。这种现状既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极大伤害,也是对体系建设的显在挑战。也就是说,从纵向的层级体系来看,无论是中职升高职,还是高职升本科,其体系和渠道都还没有真正打通和完善。所幸的是,在目前生源萎缩和人力资源要求高移的背景下,中高职衔接问题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由高而本、由本而研的层次上移还缺乏根基,体系建构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自适性整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更新观念。不要把职教本科看得太高,不愿轻易松绑,不愿放学生迈过这道“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本科学历内涵或规格的衡量尺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反而更切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要更新办学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第二,要加快探索和推进的步伐。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循序渐进固然重要,但如果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和步点,就会迟滞发展、错失良机。所以,要加快探索和推进系统化建构、自适性整合的步伐,在中高职衔接全面推开的基础上,尽快启动专本职衔接的试点,探索建立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合作办学模式、技术性本科连读模式、国家示范型高职直接升本模式等,稳步推开,梯度渐进,为职业教育体系向更高层次的过渡、建构、完善与整合提前做好铺垫和准备。

(四)体系的人本性,要求进行个适性整合建构

个适性整合是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导、为本位的整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所以要把学生放在根本的位置上来考虑和解决各种问题,将他们塑造成能够立身处世的社会化的人、可持续的自主发展的人。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关注并引导学生的个适性整合。具体来说,一要重视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整合。现实关怀,就是指对人的当下需要的关怀,即“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的就业需要的关怀,赋予他们职业能力,教会他们生存本领,使他们获得融入社会的资格。终极关怀是对“谋个性之发展”的需要的关怀,是对人生更高意义和价值的超越、向往和追求。个适性整合,只有既面向现实的生活向度,又面向未来的发展向度,才能真正体现体系建构的人本性。二要注意职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素质和能力双向提升的过程。职业能力是学生未来从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岗位能力。人文素养是人的文化素养所建构的精神底蕴,是心灵之香、知性之媚、智慧之光的源泉。离开素养的能力是失范的能力,离开能力的素养会沦为空洞的素养,只有将二者有机整合,才能既赋予学生“谋生”的职业技能,又奠定学生“谋道”的精神格局,实现二者的价值整合。

[注释]

①姜大源.职业教育要跳出“围城”办学[N].中国教育报,2010-03-03.

②龚春蕾.现代语境下的职业教育解读[J].现代教育管理,2011(3):10.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0-71.

④⑥⑨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2(3):16,21,21.

第5篇: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

论文摘 要: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是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不仅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对职业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分析究,探寻影响职业教育公平的因素和解决对策,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既是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现实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对职业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分析究,探寻影响职业教育公平的因素和解决对策,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边缘化的现实表象

边缘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实际上就是非中心、非主流的状态,或者说被主流所排斥的状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内主要途径。但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来看,“次等”、“末流”教育的身份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边缘化状态。

(一)职业教育地位的边缘化

“地位”一般是指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概念,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职业教育地位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程度。主要指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尊重和重视的程度,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等的认识。

2.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大小。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大小是决定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根本,因此,这是职业教育地位的核心。一般来说,教育经济学及人力资源开发中所谈的职业教育地位,均是指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应处的位置或发挥的作用。

3.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管理水平、理论成熟程度、体系完善程度、质量水平等不同的方面在各类教育中的横向对比位置。

4.职业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处的位置。职业教育所有功能的发挥都必须通过“人”来实现,因此,职业教育离不开“人”,脱离“人”的职业教育是无效的教育,也必然是没有地位的教育。

从职业教育地位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观念层上一直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的影响,职业教育甚至被不少人认为是“次等”、“末流”的教育,处于社会的边缘、教育的边缘。尽管我国技能型人才短缺,而且国家一直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愿意接纳和接受职业教育的家长和中学生仍然为数不多。

(二)职业教育功能的边缘化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科技、政治、文化及人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职业教育的功能,更关注的是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意或无意地淡化职业教育的政治功能、科技功能和文化功能,忽视甚至轻视职业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导致职业教育功能的严重残缺。

(三)职业教育对象的边缘化

职业教育是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院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对象的主体是“弱势群体”。凡是职业院校学生基本上是被“学术教育”淘汰的所谓“学业失败者”,不仅在学业上被“边缘化”了,而且其家庭基本上也是处于社会的“边缘”状态。

(四)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边缘化

多年来,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份额不仅没有提高,有的省份反而在下降。各省、各地区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职业院校学生收费标准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各地区投入的教育附加费也是较少的,企业、社会团体、银行等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也就更少了。特别是在实行收支两条线以后,一些落后地区把职业院校的学费收入作为财政的预算外收入,这就使本来就缺乏吸引力的职业教育处境更为艰难,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从社会学角度看职业教育不平等的根源

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在社会分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不论是自致能力还是先赋能力,均缺乏优势,这是影响职业教育公平的根源。

(一)“精英”培养与职业教育价值的相对“低落”

高等教育作为目前实现向上流动的一种重要途径(对底层群体来说,实质上是唯一途径),对各个阶层均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优势阶层或资本拥有者便利用政策控制能力,借助于教育“公平游戏”的各种竞争,以隐匿的方式进一步占据或获取优势资源,从而导致“精英”的再制,并实现优势资本和优势地位的“代际转移”。而中下阶层子女则希望通过自身在学业上的努力取得与优势阶层子女平等的文化资本,而且在优势教育环境中还有利于社会资本的获取,诸如师生关系、同学情谊、同乡等,均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作用。美国MBA教育世界闻名,但有观点认为,美国MBA的神奇效果既不在于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也不在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而在于参加MBA教育的群体的身份—这些有控制力的特殊群体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本。

与高等教育这种“精英”再制和资本获取成效相比,职业教育相形见绌。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底层社会群体将接受教育作为阻断家庭贫困的情况下,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而接受职业教育在改变社会地位方面的作用却非常有限。

(二)教育政策的偏离与职业教育地位的相对“低落”

1.教育分流制度。理想的教育分流应该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依据学生的学术倾向和心理特征,使学生分别进入不同类型的学校和课程轨道,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的统一。分流的依据是学生的兴趣、思维特征;其立足点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差异与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但目前的教育分流出现了明显的异化现象,教育分流的立足点不是学生,而是教育,其服务目的也不是教育,而是社会,不是全体社会,而是少数优势阶层。某种程度上,致使国家的教育制度屈服于“教育市场”,造成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并进而造成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及社会地位分化的不公平,大众教育成为面向少数升学者的教育。

2.重点中学制度。应该说,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把优质教育资源集中起来,为优质高等教育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但是,大部分优质资源往往又被社会中上层阶层的子女所占用,社会“弱势群体”和农村小孩占的比例非常少,这就造成了不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影响了教育的公平。进一步说,由于学业成绩与接受高等教育、与成功成才一脉相承,重点高中生源优先选择政策便合法化了这种不公平教育的后果。

3.教育体系制度。在我国的法律法规层面,一直强调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但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中,在强调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目标下,一直将职业教育定位于以技能培养与就业准备为目标的就业教育,教育内容以就业技能培训为主,视“对口升学”为“异物”。为了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进程,缓解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国家开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同时又通过政策把高等职业教育置于“等级”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之下,使得本就末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职业教育处境进一步恶化。

(三)人才政策的学历化与职业教育声望的相对“低落”

在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中,分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又被分割成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互相之间流动极为困难,延伸到教育上就是造成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成为进入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分界线,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分层的起点。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职业教育不可能成为大众的自觉选择。尤其是高级技工、熟练劳动者等,“在需要的时候是人才”,但在享受应有的待遇方面仍然处于尴尬的境地。目前的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近年来我国人才结构的一大“顽症”,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高级技工的收入仍然偏低,“高级技工年薪超过硕士”之说只不过是偶然的个别现象而已。国家尽管提出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人才标准,但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新职员或在人才流动时,不是根据人的素质进行选拔,而是依据学历高低与学校的名气进行选择,不仅造成了人才的高消费,也加剧了社会对于高学历与名学校的非正常追求。也是造成职业教育边缘化的根源。

三、职业教育公平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一)确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明确人的主体地位。当前,在分析职业教育的意义时,听到的往往是社会需要、经济发展需要,很少提及人的发展需要,实际上,人的发展需要才是第一位的。在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中,人们往往更多地用一些社会标准来衡量,很少考虑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人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迎合了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 “学而优则仕”、“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现象依旧突出,造成了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阻碍了现代经济社会的进步。从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看,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最为密切的教育,它的经济价值是表层和外在的,社会价值则为核心价值,人的价值是职业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因此,社会应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宣传,改变社会和人们歧视职业教育的现象,以人为本,注重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尊重人性和人的教育权,使每个人的特性得以充分表达,使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摆脱“次等教育”的尴尬地位。

(二)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理论基础,为职业教育公平奠定学科基础。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除了遵循一般教育的规律之外,还具有自身特殊的规律。传统的职业教育沿用的是普通教育的理论基础,造成职业教育无特色、无地位的局面。职业技术教育应该以技术理论和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前者是职业教育学科存在的基础,后者是职业教育个体发展的基础。有了这两个基础的支撑,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必将得到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无理论”的尴尬境地必将得到改变。

(三)加大教育制度创新力度,搭建职业教育平等的政策平台。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规范人类行为,而人类行为是知识、情感、意志、权益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各种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体系构成其教育制度,具体内容主要是指教育基本制度、教育根本制度,教育具体制度三个方面。教育制度的创新和经济制度等的创新有较明显的区别,它的人文性特征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人性假设、目的和功能等方面,这也是教育的属性在教育制度中的体现。

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和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方面。在教育分流制度上,不仅要考虑整体教育的发展目标,更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品质、兴趣等,变“被迫”为“自主”;在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人力资源需要,更要尊重学生就业与升学的教育选择,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在教育管理制度上,不仅要考虑规范和简便,更要尊重学生选择的多样与灵活,变统一为多样;在评价标准上不仅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更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变“补充”为“独立”。只有这样,才能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强化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把以人为本由理念转化为行动。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职业教育的改革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产品的开发和管理,引导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实现从传统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二是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目前国际职业教育通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加强了学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三是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引起了职业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指导原则的本质性变革,职业教育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模拟教学、网络教学、项目教学等形式逐步进入课堂。

参考文献

[1]宋宁娜.教育平等、教育公平与社会进步[J].苏州大学学报,2004(3).

[2]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第6篇: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

教学标准体系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尺,无论哪种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教学标准体系的支撑。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师教学标准和学业评价标准四个核心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是规范职业院校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更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存在着理论研究不足和实践应用混乱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一是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解释力不强,造成实践层面困惑难解;二是缺乏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现有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师教学标准和学业评价标准各自为政,彼此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三是缺乏科学且规范的教学标准的开发框架及技术手段与方法,致使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教学标准乱象丛生;四是没有建立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开发、认证与修订机制,致使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落后于教学实践的发展要求。因此,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其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

在学理层面,系统、全面地研究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国家层面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论、协同学、文化社会学、管理学、职业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采取多视角、跨学科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系以及教学标准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主要功能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整体性和系统性视角着重回答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是什么”的问题,有效廓清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中的芜杂概念,建立明晰、科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为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这是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在实践层面,为制定教学标准体系提供规范的开发指南与技术指导。在分析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回答该教学标准体系“如何建设与运行”的问题,主要包括开发理念与原则、组织架构及主体、内容框架、开发技术与方法、认证与修订程序等,为国家、省和职业院校围绕专业开发具体的教学标准提供系统且规范的开发指南与技术指导,为发展F代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高效、可靠的问题解决方案。这是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第7篇: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

[关键词]转型时期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共同体

[作者简介]邢昌华(1964-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1971-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吉林 长春 130052)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69-02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类型,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的变革时期,必须加快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促进其全面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转型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深化发展时期,其主要特征为:工业化形态方面,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经济形态方面,正在从原有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社会形态方面,正在由原来封闭的社会向日趋多元开发的公民社会转型。社会的转型和变化将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发展问题。

1.转型时期职业教育的问题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出台了众多职业教育政策。但在实际行动上,职业教育仍处于社会和教育的边缘,职业教育地位仍存在较明显的“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冲突。首先是观念层面的地位缺失,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关注度、参与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其次是制度层面地位的边缘化,从国家制度层面上看,职业教育在法制化进程、制度创新程度、经费投入、体系的完善性以及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均处于边缘化。最后,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法律地位上也需进一步提高,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要提高地位,而且还需出台相应配套的操作性法规。特别是现阶段的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和“二元结构”的日趋严重,以及转型社会出现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多重“两难问题”与矛盾。

2.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及目标。职业教育的定位是指导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确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制订具体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依据,也是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具体指导思想。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今后10年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此同时,2010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人才规划纲要》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提出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从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指向来看,目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应是重在结构调整与质量提升,这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因此,落实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以及《人才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将是职业教育下一步发展的战略定位。

二、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内涵

1.职业教育共同体提出的背景。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该类教育变化周期短,与经济社会和职业结构变迁密切相关,与产业的升级换代同步发展。因此,姜大源先生提出了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类型,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这一创新的理念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类型、特点和本质的,因而得到了普遍的呼应和认同。职业教育的规律体现了工作和学习的结合,而“校企合作”制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实中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均处于表层状态,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利益驱动机制,在此背景下引出职业教育共同体的概念是解决“校企合作”真空状态的首选路径。

2.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含义。“共同体”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最早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1881年的社会学名著《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提出。根据我国学者赵军对“共同体”嬗变与视域选择的研究,给出了“共同体”的概念,即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念,通过共同体成员的集体认同形成的积极的合作机制或有机联系的社群、团体、组织。职业教育共同体是指从共同体的视角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境遇进行审视,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以“共同体”概念为指导,构建校企合作共赢的利益机制。职业教育共同体是推进职业教育深层发展的合作体,是职业教育发展认知层面的路径依赖,是对跨界教育类型的最好诠释,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现实体现。

3.职业教育共同体的价值。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多方合作,职业教育共同体为教育界、工业界之间建立了相互协调的机制。首先,这种深入的合作弥补了职业院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弥补了教育内容与社会、产业发展方向之间的差异。同时,这种深入的合作丰富了企业的价值链,强化了企业通过知识转移提升竞争力的能力。其次,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促进了知识资本在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转移,加速了各自的改革创新。最后,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建立将逐步理顺教育结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关系,实现无缝对接。

三、转型时期职业教育共同体的构建思路

1.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合作内容。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合作共建是分层面的,各层面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取向和合作基础及合作需求。合作领域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具体的合作内容如下表所示。

2.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合作机制。职业教育共同体是校企合作认知层面的提升。职业教育共同体的构建是解决校企深度合作的主渠道,其中的合作驱动机制主要是利益驱动机制。(1)共同体成员间应有着共同的理念、意识和价值取向,合作之初确认成员间的兴趣和关注点,在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共同的合作目标;(2)根据成员的资源优势,以互利共赢的原则明确共同体成员的角色定位、权利及义务关系;(3)根据成员间的投入、权利义务关系确定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利益分享规则。

3.职业教育共同体的管理与发展。为了保障共同体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合作,成员间应遵循共同的规则进行管理和发展。(1)维护共同的目的和目标。共同体最初确定的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成员间应不断修订、完善最初的目标,并形成共识性的新目标。(2)开发成员的合作能力。通过资源整合和成员之间的互相促进,提升成员的合作能力。(3)规范共同体的管理规则。随着共同体的运行,应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共同体的正常有序运转。(4)利益分享公开、透明。根据成员的角色、权利义务关系,成员间应遵守利益分享机制,维护共同的利益并自觉平衡各方利益。

[参考文献]

[1]郭苏华.从职业教育需求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16).

[2]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1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马庆发.“十二五”职业教育发展方略关键词[J].职教通讯,2011(3).

第8篇: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对比教学;授课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36-03

一、引言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与电气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此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复变函数,电路分析等,后续课程有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等,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职业教育类院校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培养方向也就与高等院校不同,所以如何将此门课程讲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到工程中去,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法。

二、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信号与系统》课程对于数学基础要求较高,涉及到线性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积分变换、离散数学等多门数学课程的知识。此外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存在大量的公式计算和理论推导。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大量烦琐的公式推导与计算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信心。而职业教育类院校的学生又普遍存在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现象,面对诸多的公式、定理和推导过程,掌握起来显得更加困难。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类院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衡量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之一。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不了解所学知识的具体用处,不能和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建立起联系,也不能把信号与系统分析理论应用于工程中去。

所以在职业教育类院校,该门课程的教学不能采用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改革措施

(一)选用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当前本课程已有许多优秀精练的教材,但由于不同专业对课程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尽相同,因此在选用教材时应针对在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认真选取。本课程我们选用的是郑君里编写的《信号与系统》第三版,这套教材理论体系完整、科学,重视基本概念的表述,全书论证严谨、逻辑性强,理论讲解深入浅出,并且注重经典理论讲述与最新技术引入的相互融合。它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对于比较烦琐的数学推证进行了压缩和删减,并且添加了丰富的实例。

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比较多,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在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的情况下,如何让他们能实实在在的学好这门课是一个难题。

1.由于职业教育类院校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对大量的理论推导和证明很难掌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弱化这部分内容,而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结论和应用上。例如三大变换的性质的证明方法很简单,都是通过变换的定义式来进行证明,但是变换的性质种类繁多,有的证明计算过程比较烦琐,所以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结论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即可。

2.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该课程在我院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学等几个专业开设。针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生源,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大纲,其中教学内容、授课学时与实验学时等都根据专业有所调整。例如对于技本生源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后续要学习自动控制理论,所以第十一章反馈系统和第十二章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需要比其他专业分配更多的课时。而对于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于要学习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等后续课程,因而要加入第五章傅里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和第九章离散傅里叶变换以及其他离散正交变换等内容。

(二)采用对比教学法建立起课程内部之间的联系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信号与系统的分析和处理方法,主要讲述了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和变换域分析方法,运用了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三种变换方法。面对课程内容多与教学学时少的矛盾,根据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性,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并突出这些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1.在讲授第七章“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时由于和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的分析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故可以采用对比教学。二者对于系统的分析都是先建立数学模型然后进行求解。连续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微分方程,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差分方程,而对于相应的求解所采用的方法都有经典时域解法和双零法并且在求零状态响应时都采用了卷积运算。所以讲到第七章的时候可以和第二章的相关内容对比,这样学生对新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就比较容易,同时第二章的内容也得到了复习和巩固。

2.该课程中的三大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狄里赫利条件中的绝对可积的要求限定了某些增长信号傅里叶变换的存在,引入了衰减因子之后,得到了新的变量s(s=σ+jω),把频率ω变换为复频率s,从而得到拉普拉斯变换。由抽样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可以得到z变换的定义,其中复变量z=eST。因而这三种变换的性质非常相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对比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和记忆起来更加容易。

3.差分方程的变换域求解和微分方程的变换域求解可以对比教学。差分方程的变换域求解采用的是z变换,分析过程是先对差分方程进行z变换,然后整理出响应的z变换形式,最后求逆z变换,得到响应的时域表达式。这个过程和微分方程的变换域求解过程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对微分方程进行变换域求解时采用的是拉普拉斯变换。另外逆z变换和拉普拉斯逆变换的常用方法都是部分分式展开法,先将X(z)和F(s)展成一些简单而常见的部分分式之和,然后分别求出各部分分式的逆变换,把各逆变换相加即可得到逆变换的结果。

这样突出这些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之间可以串成线连成面,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系统的把握该课程的核心内容。

(三)重实例和应用,建立起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以电路分析为基础,同时又是后续的通信原理、数学信号处理、自控理论等专业课的基础。虽然存在大量的理论推导和计算,但它不是一门数学课程,该课程构建了从数学到物理和工程技术的桥梁,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专业工程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了公式多理论多,难理解,学了之后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例,与看似复杂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建立起和后续课程的联系。例如连续时间信号相乘运算和傅里叶变换性质中的频移特性,是通信系统调制解调基本理论。讲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无线电广播系统讨论调制信号和已调信号的时域波形及频谱,分析频谱搬移的特点,使学生明白这数学关系后面的物理意义和应用价值。再如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抽样产生的信号称为脉冲幅度调制(PAM)信号。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的调制方式为脉冲编码调制(PCM),它是把PAM信号经过量化和编码之后可以得到的。授课的时候可以引入PCM的一些基本理论,建立和后续通信原理课程的联系。

(四)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与板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信号与系统》课程理论性强,有大量的公式计算和理论推导,内容枯燥、抽象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动画、图片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用具体的示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理论。如连续时间信号的卷积运算,它是求解连续时间系统零状态响应的重要方法。在图解法求卷积运算时,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演示其计算过程,这样信号的反褶、移位、相乘、积分运算过程能够清晰的演示出来,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的理解图解法的步骤。信号频谱和抽样定理及调制解调等内容都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加深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而对于《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大段的数学性质的理论推导和证明,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一页一页进行展示,学生没有思考的过程,只能被动的接受,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甚至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对于这种复杂公式推导就需要通过板书来进行讲解,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跟学生互动和交流,避免学生因为内容枯燥而走神。

所以多媒体工具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还应以板书讲解为主,同时要做到多媒体与板书的有机结合,以利于学生的更好理解。实践证明,多媒体与板书相互补充,加上课堂详细的讲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实验课程与理论教学紧密相连

实验课程主要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来解决信号系统中的一些问题。MATLAB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可视化界面,并且在它的信号处理工具包中有大量的内部函数可以调用,大大简化了人工计算的工作量,并可以通过可视化建模,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形象的认识。例如连续时间信号的卷积运算,按照图解法来进行求解时计算非常烦琐,而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只需要调用内部函数conv(u,h)就可以完成函数u和h的卷积运算。还可以通过编程来用动态图形显示图解法求解卷积的过程,让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卷积过程。另外对连续时间系统时域求解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时,采用MATLAB编写通用性程序,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

四、结论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探讨与改革,摸索出适合于职业教育类院校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学以致用。通过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提出的改革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参考文献:

[1]郑君里.信号与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余洁,王新刚,秦劲松.对提高“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08):129-130.

[3]江虹.《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1,(35):399.

第9篇: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

英美国家护士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和学习领域课程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证基础。事实上。现代护理教育三大理论已经初步勾画出一个现代职业教育完美的课程体系:1)近代护理事业鼻祖、现代护理教育创始人南丁格尔(F.Nightingale)提出护理教育是“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一个框架”,这是关于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的最早表述;2)欧瑞姆(D.Orem)建立的护理程序(nursing process),直接提出和实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3)本耐(P.Benner)在美国引入的“从初学者到专家”(form novice to expert)的课程,是在现代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最早的成功尝试。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课程设计绝不仅仅是反映企业的岗位需要,而且还要遵循学习规律、遵循入的职业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本耐和德莱福斯(S.E.Dreyfus)等的研究发现:人的职业成长遵循“从初学者到专家”的逻辑发展规律,其发展过程分为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和专家等五个阶段。职业教育的任务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把学习者从较低发展阶段顺序带入到更高级的阶段,其过程是“从完成简单任务到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发展,而不仅是“从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学习和积累;必须找到合适的载体(如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才可能有序、高效地实现这一发展过程。此后,劳耐尔(F.Rauner)等发现和确认了各发展阶段对应的知识形态,这为我们在课程开发中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科学设计学习任务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据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分为四个层次,其内容和特点分别如下,

第一层次:目的是提供职业入门教育,核心是让学生学习本职业(专业)的基本工作内容,了解职业轮廓,完成从职业选择向职业工作世界的过渡并初步建立职业认同感。该层次的学习任务是日常或周期性的工作、设备装配制造和简单修理技术等,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本职业的基本概念、标准化要求和典型工作过程。学生完成该任务须遵循特定的规则和标准,能逐步建立质量意识并有学习反思的机会。

第二层次:目的是提供职业关联性教育,其核心是让学生对工作系统、综合性任务和复杂设备建立整体性的认识,掌握与职业相关联的知识,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运作、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与劳动组织间的关系、获取初步的工作经验并开始建立职业责任感。该层次典型的学习任务有设备检修、流程或系统调整等,其特征是:在职业情境中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专业任务,利用专业规律系统化地解决问题,针对部分任务和环节独立制定计划、选择工艺和工具并进行质量控制,在此过程中注意与他人合作,体验任务的系统性并发展相应的合作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