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

骨盆修复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骨盆修复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骨盆修复的方法

第1篇: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夏和桃;耻骨联合;外固定

【中图分类号】R71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16-02

笔者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15例耻骨联合分离患者,应用夏和桃组合外固定器[1]中的骨盆型采用渐进法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选择年龄20岁~50岁,男6例,女9例,均为耻骨联合分离,开书样损伤,Tile分类B1型,分离间隙大于2.5cm,外伤到手术时间3~10天,均为骑跨伤合并会撕裂伤3例、尿道及膀胱损伤8例、局部巨大血肿2例、腹部损伤2例。治疗用夏和桃组合外固定器骨盆型,主要由固定夹、加长固定针、延长杆和多根连接杆组成。

1.2 手术方法: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有无其他科疾病,是否合并神经损伤,选择腰麻或全麻,多数选择局麻,搬动不方便患者可病房操作,选择进针点为双侧髂前上棘,常规消毒铺单,双侧髂棘及耻骨联合部分外露,方便观察术中复位情况,各3枚加长半针,选择髂棘中线上、中、下三点,针间距1.5厘米~1.0厘米,分别切0.5厘米小口,3枚半针进针点朝向同一位置,并且平行骨盆内壁,电转打透皮质后既可,该用手钻,方便力度掌握及钉道松动获得最大把持力,3枚半针末端呈“品”或“一”字排列,方便固定短连接杆、孤行连接杆、加压杆,半针进入骨皮质大约4cm孤行连接杆可以由术者自由延长或缩短、并固定,弧形杆一般安放于上方,加压用连接杆安放于短连接杆中下部分,最利于收紧分开耻骨联合,力量最大,安放加压杆时将延迟螺纹放到尽量最大,方便旋转加压杆螺母并能够持续渐进加压。固定好弧形连接杆、加压杆与短连接杆,开始加压,加压时先松开弧形杆连接管管夹,但管管夹不能脱落,再给予旋转加压螺母,直到阻力较大,防止半针从骨质中豁出,这时可以触及耻骨联合分离间隙缩小,但不能完全复位,旋紧各部位,使骨盆外固定架成一体,这时骨盆损伤变的稳定,方便护理及抬动患者,手术次日继续给予加压,先松开弧形杆连接管管夹,再加压,这时会发现昨天的加压阻力变小,再次有阻力后,停止加压,再次旋紧各部位,稳定骨盆,每日重复渐进,直到满意为止,一般4~7天可以复位。复位情况可以通过皮肤感触耻骨联合或复查X线片观察,术中不需X线透视。复位满意后,外固定架继续固定6~8周后拆除。伤口给予常规包扎。

1.3 术后因为骨盆不稳定情况消失,可以开始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伸屈活动髋、膝关节防止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拆除外固定器时间我们宁晚勿早,主要依据临床情况及X线情况,并且嘱咐患者拆除外固定器后1~3月内禁止剧烈活动,必要时继续扶拐行走。术后不单独使用抗生素。

2 结果

本组随访6~24月,平均9.5月,患者无骨盆耻骨联合分离复位愈合后不适感,行走步态无异常,术后恢复较快,患者无不满意现象发生。夏和桃外固定器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合并其他损伤有手术操做方便、固定可靠、无骨感染发生、方便患者护理、无松动、无断钉、无拔钉、无半针从髂骨豁出现象等优点、无钉道感染及无术中损伤神经血管现象发生。对损伤部位无二次加重损伤,去除简单不需进行二次手术及手术本身微创等特点。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高能量骑跨损伤越来越多,外力直接作用于耻骨联合部位及会,造成骨盆环破坏,耻骨联合分类,分离大于2.5厘米、进而骨盆稳定性破坏,损伤可波及尿道、膀胱、直肠,女性患者可损伤阴道,耻骨联合开放损伤,骶髂韧带及骶棘韧带损伤、断裂合并血管撕裂。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应用简单构型外固定架可以对开书型骨折提供可靠的稳定性[2]。简单的外固定器及Ganz钳和ACE骨盆钳只是稳定骨盆,不能对耻骨联合分离进行渐进的加压调节作用,夏和桃骨盆外固定架既可以对骨盆起到稳定作用又可逐渐恢复骨盆的解剖结构,缩小会组织张力,有利于软组织修复及愈合。传统的骨盆悬吊法比较适合儿童及青少年,对于成人骨盆开书样损伤效果差,并发症多,且不方便患者的日常护理。对于合并尿道、膀胱、直肠、阴道损伤成开放分离,早期不适合行骨盆骨折、耻骨联合分离重建钢板内固定易发生感染及加重局部软组织损伤,并且合并尿道、膀胱、直肠、阴道损伤应先给予修复,但是尿道、膀胱、直肠、阴道损伤修复愈合后耻骨联合分离手术事机又丧失,治疗较为棘手。因耻骨联合为二级软骨关节有轻微活动度,在使用重建钢板或螺钉[3]治疗耻骨联合分离,愈合3月后都应给予去除,防止内固定断裂。夏和桃骨盆外固定架渐进法既有利于治疗骨盆耻骨联合分离又利于尿道、膀胱、直肠、阴道损伤手术治疗。Tile主张应用外固定架作为最终治疗开书型骨折[4]。治疗耻骨联合分离使用夏和桃骨盆外固定架可以静态固定同动态调节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第2篇: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尿道损伤

病因及发病机制

尿道损伤的病因较多,有外伤、车祸、战伤及医源性损伤。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所致的尿道损伤不断增加。

1.医源性损伤因使用膀胱镜、尿道镜、金属尿道探子、电切及冷刀切开等操作方法不当或操作粗暴所致。可发生于尿道的任何部位,有尿道狭窄病变者更易发生损伤

2.闭合性尿道损伤有部尿道的直接击打伤,会跨骑伤和骨盆骨折所致的后尿道损伤

(1)部尿道损伤有直接暴力引起挫伤,粗暴海绵体破裂致尿道挫伤。

(2)会跨骑伤由高处坠落,会骑跨于硬物上或会受直接暴力致尿道球部损伤。球部尿道位于耻骨联合下方且固定,受外力作用后尿道被挤压于耻骨联合与硬物之间,造成尿道挫伤、部分或完全断裂。

(3)后尿道损伤是下尿路损伤最严重的一种外伤。多由于车祸及骨盆挤压伤所致,90%以上的患者合并有骨盆骨折。骨盆肌折合并后尿道损伤者达4%~25%。骨盆骨折后骨盆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耻骨支骨折移位引起后尿道撕裂,或由于耻骨支、坐骨支骨折移位直接刺伤尿道至尿道损伤。

3.开放性尿道损伤动物咬伤、切割伤、枪击伤、弹片伤及爆炸伤

常合并会软组织损伤、阴囊及其内容物的损伤。

4.其他原因引起的尿道损伤尿道内错误注入某些化学药物,如碘酒、浓硝酸银等尿道粘膜广泛性坏死或尿道附近器官行放射治疗引起尿道的放射性损伤

鉴别诊断

1.膀胱破裂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损伤,也可并发腹膜外膀胱破裂,因此应注意鉴别。其鉴别要点如下:①临床表现,后尿道损伤表现为尿潴留,尿道外口滴血;而膀胱损伤表现为膀胱区空虚。②导尿试验,尿道损伤导管受阻于尿道断裂处。膀胱破裂,导尿这可顺利进入膀胱,注水后不能完全抽出或抽出较少的液体。③造影检查,尿道损伤可见造影剂于尿道断裂处外溢。膀胱破裂,膀胱造影可见造影剂经膀胱溢出。

2.脊髓损伤所致的排尿困难有腰部外伤史,表现为急性尿潴留,无尿外渗。试管导尿管时导尿管顺利进入膀胱,引流尿液无血性。

治疗要领尿道损伤如系严重外伤所致,分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医源性损伤多需局部治疗。

1.全身治疗

(1)抗休克严重复合伤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全身查体和有关检查。给予补充适量的血液、胶体及晶体溶液及止痛。以防止失血性休克及创伤性休克的发生或加重,应先处理危及伤病员生命的严重创伤性出血;

(2)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尤其对开放性损伤的伤病员,给予适当的抗后素是必要的。

2.前尿道(部和球部尿道)损伤的治疗

(1)尿道挫伤留置导尿管5~7d,不必手术探查。大多数钝性损伤的裂伤不需手术修补。

(2)部分尿道裂伤可试行导尿,如导尿管进入膀胱,固定导尿管7~14d。如导尿失败可行手术探查,用4~0或5~0的肠线或可吸收缝线缝合尿道裂口,保留导尿管7~14d。也可进一步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以排除尿外渗。

(3)完全性尿道裂伤需立即手术治疗,行尿道断端吻合恢复尿道连续性,采用尿道外翻的无张力缝合。同时清除血肿,引流外渗尿液,以减少感染和伤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一般术后留置导尿管10~14d,如有尿外渗继续保留导尿管7~10d。对于开放性损伤如枪击伤、电击伤等严重损伤,清创时尽量保留会的软组织,可行膀胱造瘘,二期修复尿道。球部尿道断裂应立即行尿道断端吻合,近年也有报告经尿道镜下行尿道会师手术,认为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良好。

3.后尿道(膜部和前列腺部尿道)损伤的治疗

(1)挫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血尿、尿潴留,给予留置导尿管3~5d即可治愈。

第3篇: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6-0080-0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1岁,住院号0186。以“高处坠下致阴囊、肿胀疼痛伴排尿困难10小时”为主诉于5Am急诊入院。患者10+小时前从高约3米处坠下,会骑跨在一横木上,当即感会疼痛,无明显外伤出血,自行走路回家,未予特殊处理;后患者逐渐出现阴囊、及会皮下肿胀、疼痛,无排尿到当地乡卫生院诊治,乡卫生院急转我院诊治。入院查:T37.0℃,P82次/min,R20次/min,BP11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急性病容。神清,精神欠佳,扶入病房。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无混浊,对光反射灵敏,唇红,咽部无充血,颈软无抵抗,胸廓外形对称,呼吸运动一致,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全腹未触及异常包块,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专科情况:耻骨联合上方约3cm以下皮下瘀血、肿胀,有捻发感;瘀血肿胀,直径达5cm;阴囊明显肿胀、瘀血,约15×10×7cm3大小;骨盆挤压试验阴性,余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凝血四项均无异常。骨盆平片提示:骨盆无骨折。诊断及诊断依据:入院后诊断为骑跨伤、尿道球部断裂。依据:(1)明确外伤;(2)伤后无排尿;(3)专科检查:耻骨联合上方约3cm以下皮下瘀血、肿胀,有捻发感;瘀血肿胀,直径达5cm;阴囊明显肿胀、瘀血,约15×10×7cm3大小。患者入院后即积极术前准备,急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尿道球部断裂探查修补术, 术中拟行尿道会师,探查尿道球部出血明显,予结扎止血,清除瘀血,因局部视野不清,导尿管不能双向贯通,予局部放置皮片引流,耻骨上膀胱造瘘结束手术。术后予抗炎、对症、支持治疗。术后14天患者带管出院,嘱其3个月后二期行尿道吻合术。3个月后患者来院,诉已能自行小便,与受伤前无明显差别,无排尿不畅情况。专科检查无异常情况发现,予拔除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回家。

2 讨论

男性尿道分为前、后尿道。前尿道创伤多在球部尿道,后尿道创伤则多在膜部尿道。部尿道因活动度较大,创伤机会较少。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者达4%~25%[1],且大多伤势较重,伴有不同程度地休克。急症时首先应抗休克治疗,同时检查有否其他器官和组织损伤,然后判断尿道损伤的程度。根据外伤史、伤后不能自行排尿、尿道口滴血,会淤肿、触痛,肛检前列腺位置变异、移动度增大,尿道造影发现有造影剂外渗,骨盆摄X线片情况,试插尿管失败等,应考虑为尿道断裂伤。

2.1 球部尿道断裂伤 可即行尿道修补,尿道吻合采用外翻褥式缝合法,留置导管,2周后拔除尿管,可不必定期扩张。若伤员来诊较晚,局部已有感染,应只做膀胱造瘘,尿外渗处做多处切开引流,待后期处理。

2.2 后尿道断裂伤 关于后尿道断裂伤的急诊处理方法,主要有2种意见。

2.2.1 病情允许即行手术 清除耻骨后外渗尿液和血块,清除碎骨片,重建尿道连续性,避免了血块、尿液消散形成尿道瘢痕组织,造成日后治疗上的困难。(1)早期行尿道吻合。组织弹性好、无瘢痕粘连,可以达到解剖对位。但手术费时,创伤大,易加重骨盆骨折、出血和神经损伤。(2)尿道会师术,如不做牵引复位易发生严重的尿道狭窄[2]。尿道牵引固定方法主要有:①气囊导尿管牵引简单易行,但牵引的方向、力度、时间难以掌握且有发生尿失禁之虑。②贯穿膀胱颈会阴缝扎固定术[3]。插入导尿管后用直针贯穿膀胱颈部,缝线两端以会引出结扎固定,使尿道两断端对合。③前列腺包膜耻骨后筋膜缝合固定,使尿道两端对合,恢复尿道连续性。由于骨盆骨折所造成的骨折移位,如前列腺尖缝合固定于移位的耻骨联合时,拔除尿管后,尿道将处于移位状态,严重影响尿道的对端愈合。

2.2.2 仅做单纯膀胱造瘘 一些学者主张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时,对盆腔及膀胱周围不进行任何操作,仅做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待后再行二期尿道修补术。理由是:(1)患者常伴有多器官损伤及休克,清除盆腔血肿时会引起耻骨后大出血,加重病情。(2)开放性修复手术使闭合性骨盆骨折变为开放性,易受感染。(3)手术损伤可造成或加重阳痿和尿失禁。单纯膀胱造瘘手术简单,但有二次手术痛苦,且修复手术难度加大,成功率低,再次手术率高[4]。以上2种意见目前尚未统一,笔者认为在急诊处理时:(1)如果病情、设备、条件、医生经验允许,可考虑急诊尿道吻合术或尿道会师加牵引术。(2)当患者为多器官损伤,病情重时,应以耻骨上膀胱造瘘术为宜。

本例患者因来院时病情严重,局部解剖不清,阴囊、瘀血、尿外渗至肿胀明显,即行尿道修补存在较大难度,故予姑息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待二期再行尿道吻合术,但似本例患者能自行愈合者未见报导。故予报导,以与各位同仁探讨。

参考文献

[1] 仇广明,李光辉,陆佳荪,等.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的处理与预后.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20(7):432.

[2] 唐秀泉,孙英魁,刘相彬,等.后尿道损伤的早期、亚早期手术治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5,16(8):486.

第4篇: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髋臼骨折;股神经损伤;股四头肌

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髋部创伤,它是关节内损伤的一种,随着高能量及高速致伤因素的增多,髋臼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髋臼骨折常合并有其他部位的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股神经由腰2~4神经根组成,支配股四头肌和缝匠肌,在其行进部位的病变容易造成股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有骨折、手术等医源性损伤、血肿压迫等。髋臼骨折合并骨神经损伤的临床报道较为少见,文献报告多为个例报告,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治疗髋臼骨折合并股神经损伤患者6例,通过检查肌电图,分析股神经损伤的原因,总结预防方法。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选择在我院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167例,其中6例为合并股神经损伤,男4例,女2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40.3岁。手术损伤4例,骨折损伤1例,血肿压迫损伤1例。骨折原因有车祸、重物砸伤、剧烈运动等。1例前壁骨折伴股骨头前脱位造成股神经挫伤,1例髋臼前柱前壁陈旧骨折, 4例为双柱骨折。

1.2 手术方法 运用肌电图机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肌电图的特点及改变,定性判断骨神经损伤的情况,分析股神经损伤的原因,通过血肿消除、神经松懈术、神经缝合术、神经移植术等针对性治疗对股神经损伤进行修复。本组患者中有1例为血肿压迫致股神经损伤,清除血肿病进行神经束减压,神经外膜松懈。本组由于关节手术牵拉导致股神经断裂患者2例,行股神经缝合术,对神经进行营养药物治疗及理疗,修复受损的股神经。腹股沟脓肿切开引流术所致的股神经损伤2例,切开增厚的神经外膜,行神经松懈术。骨折直接引起的股神经损伤患者1例,术中发现股神经由于骨折被移位、牵拉,弹性变差,股神经紧绷,行股神经松懈,缓解股神经损伤。

2 结果

2.1 本组6例患者,车祸导致股骨骨折进而引起股神经损伤的患者1例,因血友病后血肿压迫导致股神经损伤的患者1例,因髋关节外伤手术引起股神经损伤的患者2例,因腹股沟脓肿切开引流术所致的股神经损伤2例。

2.2 经过股神经损伤修复后,患者随访1~3年,6例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均有所恢复,由1~3级恢复到4~5级,患者可进行正常行走。3例患者感觉功能完全恢复,2例患者有部分感觉减退情况,1例患者存在感觉功能障碍。

3 讨论

髋臼骨折是一种十分严重的髋部创伤,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髋骨骨折而波及髋臼,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1]。髋臼骨折合并股神经损伤的临床情况较少见,我院167例患者中有6例为髋臼骨折合并股神经损伤。股神经在腰大肌与骼肌间穿出后经过腹股沟韧带深面的肌间隙到达大腿,该处筋膜腔隙较致密,即使是很小的血肿块也可以产生较大的压力,压迫股神经,进而导致股神经损伤,本文1例因血友病后产生的血肿块位置距腹股沟较近,对股神经压迫,引起患者感觉及运动障碍。股神经历经盆腔、鼠蹊部、股部三角、股部,这种结构特点使股神经容易受到损伤。

股神经主要支配股四头肌,股神经损伤会影响股四头肌的功能,造成股四头肌麻痹,感觉功能丧失。股神经损伤如果早期诊断早期修复,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肌电图上出现插入电位延长、纤颤,运动单位电位全部消失时,即表明出现去神经改变,可定性的判断股神经损伤的程度,有利于早期进行股神经修复[2]。由于股神经损伤的原因多样,有血肿造成的损伤、骨折造成的损伤、医源性损伤,如果是一些伤口单一原因造成的损伤,容易诊断和定位。如果是由于交通事故等复杂伤口,股神经损伤的诊断较难,会影响股神经损伤的修复[3]。临床上髋臼骨折合并股神经损伤的案例并不多见,本文中因车祸导致骨折造成股神经损伤1例,血肿造成股神经损伤1例,医源性损伤4例。张兴泰[4]报告2例股神经损伤患者,其中1例由于脓肿引流术,术后引流口未愈合,后又在持硬麻下行窦道切除术,患者于术后第2天活动时感觉右肢活动困难且有麻木感,临床诊断为右股神经损伤,由于术中未能及时发现股神经损伤是其损伤的主要原因,因此行神经修复后未回复股神经功能。另1例患者术前术中均为考虑到为股神经损伤,主要由于当时主治医师缺乏股神经损伤相关知识,延误股神经修复。汪金平[5]报道1例骨盆骨折合并股神经损伤并右髋臼底骨折,患者由于被石块砸伤骨盆及左足,肌电图诊断左股四头肌动作电位明显减少,诊断为左股神经损伤,通过行神经束松弛手术,切开增厚的神经那个外膜进行股神经修复,随访40 d后,患者左下肢痛觉恢复,左股四头肌肌力恢复为5级。王志平等报告髂骨板撕裂导致巨大血肿形成伴股神经损伤1例,患者由于左髂骨髂肌深面血肿,压迫导致股神经,左股四头肌肌力0级,左大腿前内侧皮肤感觉减弱,临床诊断为左髂部血肿,股神经损伤。行血肿消除术,舒活给予抗感染、营养神经和高压氧,患者股神经功能逐渐恢复,左股四头肌肌力4级,可下地行走。

综上所述,血肿压迫、骨折、医源性损伤是造成股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髋臼骨折并股神经损伤案例并不多见,虽然刘建寅等[6]报告过26例股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分析,但是其所在科室1979年至今总共收治的股神经损伤病例,临床上对股神经损伤案例容易漏诊,应在术前术后进行详细的诊断,争取早期修复治疗股神经损伤。

参 考 文 献

[1] 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943-950.

[2] Moore AE, Stringer MD. Iatrogenic femoral nerve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 Surg Radiol Anat,2011,33(2):649-658.

[3] 张兴泰,罗伟.骨神经损伤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6):3993-3994.

[4] Weiss JM, Tob V. Femoral nerve palsy following iliacus hematoma. Orthopedics,2008,31(2):178.

第5篇: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骨盆骨折;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36-02

骨盆是身体骨骼系统的枢纽,是下肢负重的支撑点。不稳定骨盆骨折包括旋转及垂直不稳定。在挽救危急生命及内脏损伤以及失血性休克等合并伤的前提下,随着对骨盆骨折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和内外固定技术研究的深入以及随访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一、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手术指征

骨盆骨折稳定性的判断是指导骨盆骨折治疗方法的基础。骨盆骨折内固定手术指征:旋转及垂直不稳定骨折;骨盆环骨折合并骸臼骨折移位;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5cm;单纯骸骼后韧带损伤;骨盆严重内旋畸形导致下肢外旋功能丧失;骨盆严重外旋畸形导致下肢内旋功能丧失者;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等。骨盆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骨折的类型可因损伤机制的不同,可以是复杂多样的。临床上因根据具体情况,以判定骨盆的稳定性为原则,把握手术指针,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二、术前准备

重度骨盆骨折常合并内脏损伤以及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首先要重视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判断,快速扩充血容量,监测生命体征,判断是否存在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尽量减少搬动,待患者病情稳定的同时进行充分的骨盆骨折分析,术前设计,以及复位固定器械的准备。

1,术前合并伤的处理

①首先判断是否合并有内脏及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这是抢救生命的关键。②严重骨盆骨折应常规导尿,一方面患者骨盆骨折后卧床后,另一方面有利于观察尿量变化,为计算出入量,判断休克提供依据;合并有尿道损伤者,必要时可先维持功能(如造屡)后二期手术,③骨盆大出血的处理:应足量输血,充分扩容,骨盆制动。④注意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处理:注意双下肢的临床表现,力争早期诊断,尽快手术挽救肢体。⑤骨盆骨折的处理:在抢救生命的前提下,尽早骨折复位,尽可能减少后遗症。

对于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应严格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全肢体第二”的原则,对骨折可先采取急诊外固定、牵引等保守治疗,可暂时稳定病情,控制出血,同时积极处理并发症,为手术做好准备。这对提高疗效及抢救成功率,减少和延迟并发症的发生都有重要意义。

2,骨盆骨折手术时机的安排。过早手术主要为感染和脏器功能衰竭。过晚手术复位的难度明显加大,导致相当一部分病例复位不足。影像学检查是判断稳定性的依据。

三、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

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病人可早期活动及负重行走。骨盆骨折内固定方式有多种,临床上最大限度地恢复骨盆环结构,尤其是后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是内固定治疗的主要目标。

1,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

骨盆前环损伤内固定方法有:重建钢板固定;耻骨空心螺钉固定。前环的切开复位固定可根据骨折或脱位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耻骨上下支骨折伴耻骨联合分离,可行长的重建钢板固定,能有效控制旋转移位。

骨盆后环对于骸骼关节骨折脱位和骸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有很多:骸骨棒固定,其手术简单、创伤小。但过度加压易损伤骸神经,骸骨棒本身没有复位作用,且骸骨棒的固定强度不如骸骼关节的松质骨螺钉,已较少被应用。骸骼关节空心螺钉的固定,用松质骨螺钉从患侧的骼后上棘经骼骼关节固定到正常的骸骨体上,该方法经临床证实固定较为有效。

骨盆前路钢板内固定骸骼关节,具有以下优点:可以避免经后路所引起的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并能降低感染发生率可在同一手术、一个手术视野同时完成骨盆前、后环固定,

可分离出足够空间放置2块重建钢板确保固定牢靠;前路固定骼骼关节,只需推开骼骨内板附着的肌肉即可暴露骼骼关节,在直视下完成复位固定,可以清楚地看到和保护毗邻的神经血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源性损伤;前方入路避免了骼骼关节后方韧带等软组织进一步损伤。缺点是:手术本身创伤大,出血多。

固定骸骼关节时须注意3个重要环节,即确定复位标志力争解剖复位、固定的牢靠性及避免神经血管损伤。总之,对骨盆骨折的内固定复位的要求就是要纠正半骨盆旋转畸形,恢复骨盆环的解剖完整性。

2,骨盆前后环的联合内固定

骨盆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前后环同时固定时,其强度明显高于单纯后环固定。因骨盆为环形结构,当单纯固定后环时,骨盆结构呈几何可变体系,受力时不能维持原有结构和形态,因而稳定性差;当前后环同时固定时.骨盆形成了闭合环形结构,呈几何不变体系.抗变形维持原来结构的能力明显增强。因此,在患者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建议行前后环联合固定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最佳方案。

四、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

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异位骨化,多见于骨质大量切除和软组织广泛剥离之后,直接外侧入路异位骨化发生率略高;骸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出现下腰痛和步态改变。由于注重手术操作及提高复位质量,其发生率有所下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髓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活动、肿胀、疼痛等情况。

术后应及时复查血常规、血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输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术后早期应鼓励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的静力性收缩锻炼,鼓励病人多翻身,改善局部血运。功能锻炼对患者术后功能顺利恢复至关重要,鼓励和指导患者加强下肢功能锻炼,主动和被动组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防止关节僵硬,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结语

随着对骨盆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出现,对骨盆骨折稳定性将会有更加深入和清晰的认识,可以预见,骨盆骨折的治疗将日趋完善、规范和简单。

参考文献

第6篇: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同种异体骨;骨移植;骨库;综述

创伤、感染及骨肿瘤等原因造成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修复是骨科及修复重建外科领域较为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虽然自体骨移植有无免疫反应、快速愈合的特点,但来源有限。人工假体虽能修复损伤部位,恢复一定的功能,但缺乏生物活性。同种异体骨来源丰富,不受形态、大小限制,并有生物活性,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自1941年提出骨库概念[1]以来随着同种异体骨移植保存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众多骨库的建立,同种异体骨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已取得了较成熟的经验。本文就同种异体骨的制备、保存、愈合机理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同种异体骨的制备及保存

1.1 同种异体骨的取材大多来源于用无传染病、无恶性肿瘤、无内分泌疾病、无代谢性疾病、无与毒物与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史的4~8h以内的新鲜尸骨、外伤性截肢骨手术切除的股骨头、肋骨、髌骨以及其它部位的新鲜骨和引产娩出的6~9月母子健康的胎儿骨作为骨库的储备骨。禁忌采集来源于肿瘤、传染病、细菌性感染、骨病、血液病患者的骨组织。按移植物的不同分为同种异体骨移植、同种异体软骨移植、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

1.2 同种异体骨的保存在目前主要应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法

1.2.1 深低温冷冻法 1956年Curtiss等[2]研究发现,深低温冷冻可以降低异体骨的免疫性,减少免疫排异的发生率,1991年Stevenson等[3]发现在动物体内移植骨的免疫原性与其生物愈合程度成反比,而通过冷冻处理降低异体骨的免疫原性有利于移植骨的愈合,目前推荐使用的方法是深低温保存,在深低温(-80℃)状态下,酶的活性基本消失,酶对骨的破坏最小,胶原酶处于静止状态,对降低免疫原性有一定作用,而且力学强度保持不变,这样的异体骨可保存数年[4]。

1.2.2 冰冻干燥法 即先将异体骨冷冻至-70℃,再放入真空中继续降温,至残余水分减少到总重5%以下即可。20世纪40年代,美国首先将异体骨在深低温下干燥,使得异体骨可以在常温下保存,方便运输和储存,冰冻干燥使组织内残留的水分降至5%以下,冰冻干燥会使所有的骨细胞死亡,冰冻干燥处理后的异体骨的力学强度会降低。

1.2.3 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制备的异体骨也曾得到广泛的使用,包括乙醇、烷基化合物、抗生素、酚类化合物、四价铵化合物、有机汞等,但是因其处理效果、储存限制毒性的残留等影响,目前已经很少作为临床大规模异体骨储存的方法。国内任晓明等[5]建立酒精骨库取得了成功,并且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小医院可以应用推广。陈振光等[6]研究了储藏在液氮中的骨组织保持存活状态的时限,结论证明可以储存4个月的最佳时间。

2 同种异体骨愈合机理研究

骨缺损的修复是复杂的骨再生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骨的结构和功能重建。选择适当的骨修复材料是骨缺损治疗的中心环节,骨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对骨修复材料有特殊的要求[7、8]骨修复材料应通过以下3种机制促进骨的愈合:骨传导作用、成骨作用和骨诱导作用。骨传导作用是指植入的材料可作为宿主骨长入的支架,允许原始成骨细胞长入,并在其中分化和成熟,同时有血管单元的长入;成骨作用是指前成骨细胞及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形成成骨中心,进而有新骨的形成;骨诱导作用是指能刺激宿主的多功能间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一种理想的修复材料应该具有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能促进新骨的形成和生长,在新骨完成了结构和功能重建后,植入物可以被完全爬行替代[9-11]。

3 同种异体骨临床应用疗效

同种异体骨移植目前仍然没有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也有不少相关报道:黄长明等[12]回顾性观察了应用大段异体骨修复79例骨肿瘤患者瘤段切除后缺损的治疗情况,67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5个月-7年,平均2.8年,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优25例,良23例,中11例,差8例,他们认为牢固的髓内固定有利于异体骨愈合;Itiravi-vong等[13]回顾性研究了11例因良性或恶性肿瘤被根治性切除后骨缺损,采用大段异体骨移植行保肢治疗的病人,发现病人尽管心理上获得益处,但肢体功能恢复并不满意;Clatworthy等[14]在一项50例的前瞻性研究中采用大段异体骨移植进行膝关节修复的病人,发现有着令人鼓舞的中期存活率;Langlais等[15]长期追踪13例因恶性肿瘤被切除半侧骨盆行大块异体骨移植重建骨盆的病人(分别存活7、8、10和14年),认为用大块异体骨移植和关节成形术重建骨盆是可行的,但要求病人一般情况好,抗癌治疗有效,特别适合原发性肿瘤病人;王臻等[16]报道人工关节假体复合大段异体骨移植适合恶性肿瘤肢体挽救术和保肢手术后的两次翻修术,具有人工关节和大段异体骨移植双重优点,手术设计应注重生物力学原理和大段异体骨愈合特点;Anraet[17]认为在近端股骨重建中,人工关节假体与异体骨复合移植较单纯人工关节假体置换功能恢复要好,假体松动发生较少,他们认为此复合移植方式是近端股骨重建的最好选择方式;周建生等[18]报道了2例儿童大块骨缺损采用吻合血管的冷冻异体骨移植进行修复,结果术后3个月异体骨与宿主骨全部骨性愈合,4~6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

4 小结

同种异体骨移植是外科最早的组织和器官移植手术之一,在临床上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选用同种异体骨作为移植物,其部分临床疗效已得到证实,且避免了自体骨来源有限的缺点,规范骨库的大量出现也使同种异体骨有固定的来源和科学的制备方法。但目前对于移植骨愈合的机理及免疫反应等尚存在一些争议,期待在今后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解决。

【参考文献】

[1]杨天府.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免疫反应[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4,8(3):181.

[2]Curtiss PH,et al.J Bone Joint Surg (Am) 1956,8 (Supp l1):195-200.

[3]Stevenson PH,et al.J Bone Joint Surg(Am)1991;73:1143-1156.

[4]Boyce T,et al.Orthop Clin North(Am) 1999,(30):571-581.

[5]任晓明,王海丽.同种异体酒精骨库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武警医学,2000,9(11):568.

[6]陈振光,谢 昀.深低温冷藏骨组织存活时限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10(21):1217-1218.

[7]Lee SC,Shea M.Healing of large segmental defects in rat femurs is aided by RhBMP-2 in LGA atrix[J].J Biomed mater Res,1994,28(10):1149-1156.

[8]Kenley R,Marden L.Osseous regeneration in the rat calvarium using noveling delivery systems for 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J].J Biomed Mater Res,1994,(10):1139-1147.

[9]Finkemeier CG..J Bone Joint Surg (Am),2002,(3):454-464.

[10]Wientroub S,Goodwin D,Khermosh O,et aL J Pediatr Orthop,1989,9(2):186-190.

[11]Toms AD,Barker RL,Jones RS,et al.J Bone Joint Surg.2004,86(9);2050-2060.

[12]黄长明,王 臻,童星杰,等.大段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J].中华骨科杂志,2000,20(7):406-409.

[13]Itiravivong P,Tejapongvorchai T.Allograft replacement in Limb salvage surgery for bone tumors[J].J Med AssocThai,2001,84(Suppl):396-400.

[14]Clatworthy MG,Balance J,BrickGW,et al.The use of Structural allograft for uncontained defects in revis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minimum five-year review[J].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Am),2001,83-A(3):401-411.

[15]Langlais F,LaMotte JC,Thomazeau H.Long-term results of hemi pelvis reconstruction with allografts[J]Clin Orthop,2001,388:178-186.

[16]王 臻,黄耀添,胡蕴玉,等.人工关节假体复合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肢体功能[J].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2):727-729.

第7篇: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

【摘要】 [目的]研究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对于骶髂关节骨折进行闭合手术治疗的术前指导作用。[方法]选择30个骶髂关节,均行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关节。A组:根据CT数据资料于Minics软件指导下行骨折克氏针固定;B组:于电视X线机下行骨折克氏针固定,根据X线片和螺旋CT资料行骨折克氏针固定。固定后通过生物力学和大体剖面观察,评价不同组间生物力学和解剖学效果。[结果]A、B 2组在力学强度和解剖位置方面均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cs软件及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很好的指导骶髂骨折的手术操作。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骶髂关节; 生物力学

现代社会高能、高速损伤日益增多,骨盆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多,目前已占骨折总例数的1%~3%,尽管医疗技术已有很大提高,严重骨盆骨折病死率仍在20%左右,致残率约50%~60%[1]。尤以骶髂关节骨折,由于受伤部位较深,涉及组织及器官较多,手术治疗时由于操作不当极易造成不必要的手术并发症,甚至导致手术失败。本实验通过使用Minics软件对试验标本个体化CT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和研究,探讨该方法在闭合条件下对经皮治疗骶髂关节骨折固定手术的术前设计及指导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5具尸体骨盆,男12具,女3具,年龄23~45岁,平均34岁,不含软组织(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提供);X线机(TU3000/DR1000X,Hitachi日本),64排螺旋CT(Philips/Brilliance 64,飞利浦公司,荷兰),生物力学机(MTS生物力学试验机),电视X线机(Tridoros Optimatic 1000 mA,西门子,日本),Minics 10.01软件,冲击电钻(中国上海),8 mm克氏针。

1.2 方法

各骨盆均行正侧位、双斜位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30个关节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关节。A组:将CT数据输入电脑后,利用Min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分析骨折裂缝的大小、位置和周围骨性结构的比邻。并利用软件中画笔工具模拟出2根8 mm“克氏针”,垂直骨折线行跨关节骨折固定(图1),调节“克氏针”位置,消除针道对周围血管、神经和脏器穿过损伤后,显示穿针部位在体表的投影和进针(三维)角度,然后于尸体骨盆按照软件模拟的部位和路径进行克氏针固定。B组:在电视X线机指导下,行骨折部位克氏针固定。C组:根据X线片和CT片行克氏针。

1.3 试验步骤

1.3.1 生物力学分析 有学者认为显著增加螺钉轴向拔出力的因素与增大螺钉外径和加大进钉深度有关;骨密度也是影响螺钉固定强度的重要因素,骨密度越大,螺钉的拔出力也就越大[2]。按文献3方法进行操作,具体方法:标本置于MTS858生物力学测试机平台,呈人体垂直直立位牢固固定,钉尾施加摆动拔出力,预载100 N,后以10 nm/min分级加载,两侧放置高精度摄像仪,每加载50 N记录1次,在摆动度数1°~5°时分别记录相应的拔出力,所有标本均重复上述操作。

图1 利用Min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模拟图(略)

1.3.2 大体观察 生物力学测试后各组随机选取4个标本,沿穿针方向剖开,观察针道与骶髂关节界面以及周围组织关系。统计标准为“2针均于中部穿越骨折线计为0,有1根于中部穿越骨折线计为3,2只均未穿过骨折线计为5;针道不穿越任何脏器的计为“O”,针道穿入骶管的计为A,穿破骶骨向后侧穿出计为B,穿破骶骨穿入盆腔的计为C。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量表示为资料±s,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生物力学实验

A、B组方法指导下固定的克氏针在抗拔出力方面明显优于C组,拔针过程中产生的位移明显少于C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a0.05)(表1)。

表1 不同手术方法克氏针拔出力和相对位移(略)

2.2 大体观察

A、B 2组大部分标本显示,克氏针能够顺利穿过骶髂关节界面,且不穿入椎管或由关节前后穿出,很好的起到局部固定或避免组织损伤的效果,C组标本均出现固定不确切,和针道偏斜的表现(表2)。

表2 大体观察结果(略)

3 讨论

骶髂关节骨折属垂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4],随着医生及患者康复意识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闭合手术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骶髂关节,也称为骶髂复合体(sacroiliac complex),影响头侧的腰骶关节及尾侧的髋关节,占整个骨盆功能的60%[5]左右,治疗效果对骨盆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骶髂关节骨折,手术显露困难,术野暴露面积大,加之骶骨内和骶髂关节前方有硬脊膜囊、骶神经根、骶丛及重要大血管通过,操作难度大,处理不好会引起很多并发症,极易误伤脏器、神经、血管,造成创伤性关节炎。

目前处理此类骨折的较常规的方法是:(1)保守治疗牵引:过程长,患者长期卧床,护理麻烦,且易引起诸多并发症[6];(2)闭合复位,凭经验行克氏针或螺钉内固定:手术风险大,易造成重要组织和器官的损伤[7];(3)切开复位内固定:损伤复杂,一般医生掌握困难[8];(4)电视X线机指导下闭合穿针:操作安全简单,对术者解剖和立体定向水平要求较高[9]。

Minics软件是SWUGN公司于2002年开发的一种3D软件,可以录入CT等影像学数据,并进行重建,并可以随意旋转,成像,还可以利用工具软件,在图像中绘制立体的螺钉、钢板或克氏针进行固定,并通过三维数据进行位置调节。

本研究采用螺旋CT对骨盆标本的扫描数据录入Minics软件,通过软件自带的三维成像功能,进行图形重建,绘制出模拟真实的骨盆模型。利用软件中的旋转工具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骨盆构象,了解复合关节的解剖关系。更重要的是,利用软件中的绘图工具还可以在图像资料中添加模拟的螺钉或克氏针,并可以随意调节进针部位和角度,还可通过延展工具在组织表面进行投影,进行术前手术实施模拟,进而指导真实手术操作。本组数据显示:采用三维重建指导的克氏针固定在力学强度和进针部位和准确度等方面与电视X线机指导下的克氏针固定效果相当,甚至略好,明显优于单凭X线片和CT资料的经验性“盲穿”。

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尤其适于刚刚从业的初学者,且避免了电视X线机下对患者和术者的射线照射。该方法的三维重建功能还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将另文论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庄颜峰,吕琦,陈学明,等.严重骨盆骨折的初期救治体会[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5):582-583.

[2] Hackenberg L, Clahsen H, Halm H. Factor influencing the anchoring stability of spinal bone screwan experimental study[J]. Z Orthop Ihre Grenzged,1998,136(5):451-456.

[3]王利民,郭润栋,廖文胜,等.新型与常规骶骨螺钉摆动力学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价[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6):507-509.

[4] 丁真奇,练克俭,杨立民.骨盆环损伤的分类及治疗[J]. 临床骨科杂志,3(3):224-226.

[5] Tile M. Acute pelvic fractures: Ⅰ.Caution and classification[J]. JAAOS,1996,4:143-151.

[6] 戴力扬.骶骨骨折与骨盆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5):427-429.

[7] 罗从风.骨盆损伤的处理[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2,23:58-59.

[8] 贾健.骨盆骨折的分类及内固定治疗[J]. 中华骨科杂志,2002,22:695-698.

第8篇: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

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nursing,EBN)是一种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方法[1]。骨折患者由于创伤、手术、炎症等引起机体内失血、失液增多,营养物质极度消耗,容易导致营养缺乏,为尽快促进骨折愈合、缩短疾病疗程,我科于2007年1月~8月对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214例进行循证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14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男142例,女72例;年龄7~82岁,平均(42±26.8)岁;其中四肢骨折175例,脊柱骨折34例,骨盆骨折5例。

2 骨折患者的循证护理

根据循证依据,结合临床经验提出问题,制定措施,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护理计划。

2.1 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讲解骨折修复的生化改变以及伤口愈合与营养的关系,讲解因患者减少进食而可能发生的恶性循环过程,消除患者思想顾虑,鼓励他们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避免因此错过营养补充的时机,延缓了伤口的愈合和骨膜的生长。

2.2 骨折的营养护理

2.2.1 骨折早期,骨折后发生出血、疼痛甚至休克,指导患者进食低脂、高维生素、高钠、高铁、含水分多、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骨折后期,骨折处血肿很快开始吸收,软骨细胞开始向骨质转化,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锌、高铜的饮食,以利骨折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

2.2.2 对脊柱、骨盆、下肢骨折伤的卧床患者,要注意增加纤维含量高的食物,避免发生便秘。

2.2.3 对不能户外晒太阳的患者,指导其每日补充鱼肝油滴剂或维生素D或牛奶、酸奶等。对有糖尿病、肝病、肾病的患者饮食原则要兼顾,否则不利于整体健康的恢复。

2.3 伤口愈合营养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糖饮食,同时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及富含胶原的猪皮或猪蹄类食物。根据伤口愈合需要补充富含铜、锌、铁、钙、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指导患者陪护正确安排患者饮食。

3 讨论

3.1 循证问题:患者发生骨折创伤后机体出现一系列内分泌及代谢变化,结合骨折修复的变化过程,怎样及时补充合理的营养将使机体尽快获得正氮平衡,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采取循证护理方法,根据骨折修复和伤口愈合的特点结合患者反馈给我们的他们所关心的疑点问题,收集文献资料提出:(1)为什么大多数患者存在主观减少进食的问题;(2)为什么要补充这些营养素;(3)这些必需的营养素存在于哪些食物中。通过确定本研究关系密切的重要因素,为骨折患者营养护理的临床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3.2 心理因素:骨折患者卧床期间,特别是除上肢骨折以外的骨折患者因恐惧床上排便导致的不适和变化引起的患肢(处)剧烈疼痛,以及担心床上排便污染病室空气而招人嫌弃或不想给陪护增加麻烦等诸多因素排便而减少进食。

3.3 伤口的愈合,骨折的修复与机体营养状况关系密切,这是一个必需有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C及铁、铜、锌等微量元素的补充才能完成的复杂过程。各种原因的创伤造成蛋白质的大量消耗,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能参与蛋白质的内源性代谢,利用葡萄糖的省氮效果可以保证足够的高蛋白质被人体利用。伤口愈合中,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都要起到重要作用,猪皮和猪蹄可以作为甘氨酸和脯氨酸的重要来源供给患者外源蛋白质,同时还提供了多量的锌。骨折24小时后成骨细胞开始活跃增生,成骨细胞通过分泌的无定形基质蛋白多糖及胶原对骨折修复发挥作用,故影响胶原和蛋白多糖合成的因素都对骨折修复有影响,作为合成胶原的辅助因子二价铁以及电子供体维生素C都是骨折愈合所必需的。维生素A也因为参与新合成氨基多糖而与骨折修复密切相关。维生素D经血液循环再经肾脏转化成1,25-(OH)2D而成为有激素活性的物质,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中的钙、磷代谢,促进骨折修复。

3.4 评价相关实证,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通过对必需营养素的确定,制定出患者在骨折修复和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应该增加进食的食物简表提供给患者及家属,帮助患者摄入充足营养,缩短疾病疗程。

参考文献:

第9篇: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调控式气囊腰枕 骨盆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自2003年1~2006年12月将我院外科治疗的98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40±15)岁,病程2个月~5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0±14)岁,病程1个月~3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气囊的制作:用充气皮球、橡胶管、金属气门及一定型号的橡胶内胎等材料,通过粘接或铁板挟持等方式按一定比例做成气囊,使气囊在进气充盈后成立式桥拱状。

病例选择: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以下列条件为适应证选择病例。①年轻、初次发病者;②病程较短者;③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④X线等检查无椎管狭窄、椎管肿瘤、腰椎重度退变增生、腰椎结核者;⑤无妊娠、高血压、心脏病及腰部皮肤破损感染者。

治疗方法:①治疗组用气囊与骨盆牵引联用。将普通腰椎牵引带固定于患者腰部,仰卧于硬板床,将气囊垫放在腰椎牵引带与床板之间,牵引重量根据个体差异在7~15kg之间,抬高床脚约20cm作反牵引或平卧作对抗反牵引,同时手握充气皮球,顺时针方向旋紧控制阀,交替挤捏和放开充气皮球,则气囊进气逐渐充盈,气囊充气多少应根据临床需要决定,一般开始气囊气压达10kpa左右持续15-30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旋松控制阀适量放气至气压为5kpa左右,使腰部舒适为度。每日治疗最少2次,每次1~2小时,牵引间歇期强调卧床休息,腰部仍然垫放气囊以巩固疗效,症状完全减轻或消失后解除骨盆牵引,但需继续使用气囊做腰部保健1~3个月。症状消失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起床排便、捡物等注意用膝、髋屈曲下蹲,尽量避免弯腰,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②对照组:用普通腰椎牵引带做骨盆牵引,除气囊的使用外,牵引要求及注意事项与治疗组相同。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之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制定。①痊愈:自觉症状及临床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能恢复原工作生活。②好转:自觉症状消失,临床体征大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

结 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疗程1~3个月,治愈4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治愈率84.5%,好转率12.1%,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96.6% 。对照组疗程2~4月,治愈26例,好转8例,无效6例,治愈率65%,好转率20%,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5.86,P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中,均未见不良反应。

讨 论

笔者多年来应用卧床休息配合骨盆牵引治疗LDH时发现:①平卧时正常腰椎的生理前凸弧线呈桥拱状,第3腰椎椎体处桥拱的最高位置,腰部各韧带的紧张度减小,有利于韧带的休息或损伤韧带的修复,但受腰腹部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腰椎髓核仍然要承受大约13.5kg[1]的压力,尤其在韧带松弛时腰椎椎体不同程度的下沉,使腰椎生理前凸减小,甚至消失变直,导致相邻两椎体间距缩小,椎间盘压力相对上升,不利于突出间盘组织的回纳和炎性水肿的消退。②用普通腰椎牵引带进行骨盆牵引时,平直牵引力作用在有弧度腰椎各椎体的分力所产生的向下力使腰椎的生理前凸人为的减小,甚至变直。牵引虽使腰椎间隙略为增宽,但腰椎前凸的消失使相邻两椎体前缘的开口变小、靠拢,甚至挤压,仍然不利于突出间盘组织的还纳。

调控式气囊腰枕的临床应用:①借鉴了悬吊牵引的优点,将腰部悬吊改为气囊腰枕,通过调控气囊中的气压,改变气囊的形状,支撑顶挤腰部而发挥作用,与骨盆牵引联用,取长补短,避免了单一疗法的局限性。②成年男性的脊柱平均长约70cm,女性稍短,长约65cm,全部椎间盘的厚度约占脊柱全长的1/4[2]。平卧时腰椎椎体与椎间盘相对应棘突间距的平均长度约10~15cm,当腰部垫放气囊充气时,根据压强(P)=压力(F)/受力面积(S)的关系,气压上升时气囊壁受内压作用而向四周膨隆,产生顶挤力量,当气压由3kPa逐渐增大时,腰部与气囊的接触面因气囊的充盈而逐渐减小,压强逐渐增大,顶挤力量增强,当顶挤力大于腰腹部重力或腰腹部重力与平直牵引力所产生的向下力的合力时,则气囊支撑顶挤腰部上抬,从而改变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消失、甚至后突。③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原理,用气囊的支撑顶挤对抗腰腹部重力或腰腹部重力与有弧度腰部受平直牵引时产生的向下力的合力,维持腰部原有的生理前凸。④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线段最短”的定理,气囊充盈时腰椎的生理前凸由几乎接直的线段变成较长的弧线,使后纵韧带的紧张度增加,在腰椎间隙均匀牵开、增大产生负压吸引的同时顶挤突出的间盘组织还纳复位,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使腰腿疼痛缓解或消失,达到治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