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电脑越来越普及,多媒体教学亦应运而生。它正悄悄地渗透到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来,它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添了崭新的师生互动平台。这无疑给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环境,给师生互动拓展了广泛的空间,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因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深受师生欢迎。
因此,要充分的利用身边的资源,如果把以前的黑板、粉笔和口授比喻为黑白的漫画,那么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就是彩色的童话了,但这并不代表就是漂亮怡人的彩色,如果不很好地加以组合和精心设计,未必比原来的好,未必能一路春风无隐忧!笔者认为,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更何况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曾令些许人头痛的课堂教学呢?这里,我想谈谈我对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几点看法,以期大家指正。
我们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上既有认识上的也有课件制作上的误区,主要可列为以下几点:
一、多媒体教学就是表演
也许在有些教师的眼中,多媒体能代替教学,它可以主宰整个教学过程,而教师学生只忙做其中的表演者。比如,在高二英语的Secrets and lies中,有的教师只顾着设计文中Hannah 和Sarah 的情节了,让学生模仿于其中,而忽略了让学生去思考其中的语言点。因此,他们认为课件越漂亮越好,于是过于重视课件的观赏性,课件采用了大量无关的图形、图像、音频等信息,导致背景过于复杂,整堂课课件画面变化频繁,其结果极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画面的欣赏上,而忽视知识和能力的接受和培养。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二、多媒体可代表教学设计。
有人认为有了多媒体教学设计无关紧要,多媒体能使英语展示英语应有的魅力,因此有的教师对于别人的课件拿来就用,不考虑自己的课堂是否适合,对于信息支持的教学,教师应有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实施经验,对教学活动要有有效的引导,充分考虑自己的情况,不然会使得学生“放任自流”,不能发挥使用多媒体后的优势,效果反而更差。
三、只重表面,漏了内涵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只让学生观看或操控flas,完全替代了实物操作,使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出现偏差,语言沟通能力得不到提高,好象成了一个个电脑“人才”,缺少了应有的更深层的思考与探索。
四、过于注重技术或过于看轻技术,违反认知规律。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形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表面上看起来,课堂教学的气氛轰轰烈烈,其实是学生大都是被课件中眩目多彩的音像和画面所吸引,却并未真正融入文本所蕴涵的语言情境中。我曾听了一节高一英语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台上轰轰,台下也轰轰,只是台上和台下热衷的内容不一样,教师和学生未达成良性互动,二者无法产生共鸣。教师是在“演”,学生是在意个中的好玩处,结果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片面追求直观,淡化教学内容。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多是 Power point 制作的演示型课件。它替代了板书,对技术问题讨论的很多,有时却淡化了教学本身。我们知道,课堂教学若只是“满堂灌”,即使讲得天衣无缝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更谈不上给学生留有自学、思考的空间了。教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不管学生是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只当他们是接受的机器,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听、说、读和写。多媒体课件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而设计的,不是简单的“黑板换白板”、“课本变拷贝”,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设计应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扩充课本之外的知识。过多地滥用课件,忽视了文本,过度地追求形式,结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六、不加分析,束缚思维。
不认真分析拿来就用, 会使学生脱离课本文字阅读欣赏,从而淡化了语言训练,弱化语言教学的功能,因而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原来目标。将多媒体的想象转化为单一的画面,妨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也就将思维捆缚住了。
既然如此,我们应怎样利用多媒体优化英语教学呢?
首先,要从认识上认清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能代表全部,表演固然重要,但更要注意让其服务于教学,我们要做到的是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一节课或是这几节课亦或这一单元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令人眩目的色彩和画面。然后还要知道真正的教学魅力来自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互动,更应注意到多媒体的优越性,它使英语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把抽象、枯燥的单词、短语、语法知识转化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像、视频,使动画与视听相结合,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接受刺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率。无可否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为老师的教学减了负,但不能反客为主。
因而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使多媒体真正为教课堂学服务,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质量。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老话说的没错,自身的问题搞不好,即使是多媒体也无济于事在传统教学中,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取得教学效果的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毕竟我们作师傅要把学生领进门,才能让其修行在个人。
其次,课件制作之前,既要让多媒体服务于课堂教学本身,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要利用多媒体的“多”但却不能“滥”。教师要恰当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重要因素。别人的东西固然有好处,但那毕竟不是自己的,只有量身定做的才是最好的。再比如在高一英语中,其中在word power 中,针对学生的基础差,我们可以设计较多的让学生先记有关单词然后再到句子和文章的层次练习,而不是难度较大的文章阅读练习。
在技术上,要注意业务上的熟练而不能一节课下来磕磕碰碰的,费了不少力却收效甚微,不管是Powder point还是 excel 和 word方面,我们应学会以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恰当的解说、感人的音响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采用故事、游戏、直观、操作、设疑等激情引趣的方法,创设出一个“最佳心理状态”引人入胜的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甚至把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也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媒体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可以改变传统美术课堂中那种通过书本、板图等固定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的现象,综合利用计算机的图文、声音、动画等多种内容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1 多媒体技术对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1.1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强化,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学习效果才会牢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美术教学内容活泼多样地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等多种手段体会美术教学的魅力,从而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鉴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比抽象思维占据优势的特点,一些形象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直观的形象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才可以慢慢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可以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种美妙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更直观、深刻地感受自然之美、艺术之美。
1.3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也要时刻注意根据教学的内容激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这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无法发挥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趣味性等多方面进行精心设计,通过生动活泼的画面和多种媒体的共同作用给学生创造一个新鲜活泼的课堂,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并且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下,学生也很好地发展了想象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2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1 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
科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综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记忆效果。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元素综合呈现,从而使学生对生动、形象的学习对象产生深厚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纸带穿编”一课时,笔者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又从网上找了一些相关的内容和视频,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在学生欣赏时给他们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这样,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又丰富了想象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唤起了他们的创作欲望,进而创作出一些很好的作品。
2.2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氛围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由兴趣决定,他们的注意力要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一些新奇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更容易使他们兴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氛围,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五年级的“诗情画意”这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诵读熟悉的古诗的同时,笔者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与诗句内容相关的画面,并配乐播放;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名家作品,让学生体会“画是有形的诗,诗是无形的画”的境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图文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氛围,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2.3 运用多媒体技术方便快捷地进行工艺设计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工艺课和设计课占了很大比重。在这些美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练习。并且由于教学内容的要求,这些练习都非常耗时耗力。而在一些电脑软件上,有很多方便的绘图工具和编辑工具,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图形的填色、绘制等,非常方便快捷。所以,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学习美术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教师还可以利用画图软件,用各种自己喜欢的色彩,选自己喜欢的线条,来大胆地勾勒和图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色块。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画画的兴趣,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思维,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2.4 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美来源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美术中所涉及的物体形状、色彩结构等,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要本着以促进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喜欢学习美术,轻松学习美术,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审美情趣。
美术教学是多彩的,如果仅仅靠书本上的画面和事物图形,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美术课的期待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能够以丰富多彩的图画或者音频、视频等音像效果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堂教学的五彩缤纷,色彩斑斓。比如在学习第十册“形的魅力”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把涉及到的各种图形用Flash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小组交流,总结图形的规律,发现图形的组合,感受图形间变化的魅力所在。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善于观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受到美的享受。
还比如学习“形体的组合”时,可以运用电教及信息技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以音乐为背景的青岛雕塑视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世界里有许多物体是各种形体的组合,感受形体组合之美,激发学生对雕塑的兴趣。同时,学生也能够直观地看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关于形体的基本知识,并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喜欢动手组合艺术品的兴趣。
3 小结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有信息技术的身影。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作为美术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适时、适度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让多媒体技术美化传统美术课堂教学,从而让美术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增强美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庆高.彰显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优势[J].中小学电教,2010(1).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教学 资源共享 运用
多媒体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指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响等多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起逻辑链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作用。这与传统的多种媒体简单组合是完全不同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将视听信息以数字信号的方式集成在一个系统中,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人们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自然贴切地表达,传播,处理各种视听信息,并具有更强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随着多媒体通信和网络新技术的发展,目前一种新的网络学习环境成为发达国家教育工作者关心的焦点。不仅教育技术专家潜心研究,而且传统的教育研究者也涉足这个领域;不仅在通信型远距离教育领域研究,而且基础教育领域也在进行新的网络学习环境的试验。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开展着。
一、多媒体的教育特长
任何一种媒体不管其怎样先进,它只能是作为一种工具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能不能促进教育的改革,发挥媒体的更大作用,关键是应用的人有怎样的教育理论指导及其对媒体的本质特性和教育特长的认识,多媒体引进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在多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应当吸取教训,加强理论研究,充分认识多媒体的特性及其教育特长,以便更好地在教育领域开发应用多媒体。
(一)多媒体的特性。
1.融合性。
多种符号系统的融合是多媒体的特性之一,多媒体的这一特性区别于过去媒体符号系统的单一性或复合性。
2.非线性化,无结构性。
因为多媒体是在超文本,超媒体软件支持下发展起来的。而超文本,超媒体的独特性则在于它是一种符合人的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联系的非线性化的信息系统,它具备一种任意想象的存储扩充器的特征,更符合人的思维特点。
3.相互交涉性。
多媒体由于信息编码的数字化和融合性,发展了相互交涉性的功能,由于声音可自由选择编码的实现,其相互对话不仅可传递语言文本,有声语言信息,而且具有丰富的感彩,可充分传递喜、怒、哀、乐等情感信息。
多媒体具有的关键技术呈数字高压缩和解压缩技术。数字化的信息易于复制,便于修改,包括音声、文字等经过数字化的压缩都可以灵活地进行编辑。
5.实时性。
多媒体信息中的声音,活动视频,动画与时间有密切联系,对它们进行呈现,交互等集成处理是实时的。在显示某一主体内容时,其视听信息具有同步性。
(二)多媒体的教育特长。
1.信息的存储利用便利。
多媒体特别是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存储,提取,双向传输非常便利,它应用于教育,更利于教学信息传播机制的建立。
2.发散性思维的工具。
在培养学习者发散性思维方面,多媒体对教育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学习者在通过无结构化,非线性多媒体教材进行自主学习的状态下,具备了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带着问题学习的可能性,可以成为发散思维解决学习问题或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3.促使学习个别化的实现。
多媒体网络有利于个别化的实现。学习者各人需求,学习经验,认知程度等不同,学习方法也有差异,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多角度多层次性,不具有固定的学习目标和既定学习路径,因而学习者可以自定学习路径,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几种形式
(一)教学演示多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多媒体主要用于教学内容的演示。所谓教学演示是指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采用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将教学的主要内容、材料、数据、示例等呈现在特定的显示设备上,以辅助教师的讲解,从而达到知识的高质量传播。
(二)模拟教学。
教与学是一系列的双边活动,教师应把握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切忌把课堂变成忙于进行电教多媒体的演示课、展览课;加之,由于电教的密度大、节奏快,教师就要注意可接受性原则,要保证学生在形象、直观的语境中学习英语,自觉进行视、听、说、读、写的练习。模拟教学指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结合,用来模拟,仿真或再现一些实际中不存在或难以体验的事物,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比如在化学课上做Na的燃烧实验,这个实验是钠的剧烈燃烧,如果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第一,有很大的危险性,第二,可能有一部分学生看不清楚具体的实验现象。如果用多媒体将实验现象在屏幕上进行展示,那么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三)交互式教学。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一步融合,学生既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个人自主学习,又可以借助于网络资源进行协作式自主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学习方式。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机,非常有利于情境的创设和保持,界面友好,形象直观,还按照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提供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学生可以得到即时反馈,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从而调整以后的学习方法或学习程序。这种交互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四)现代远程教学。
所谓现代远程教学主要指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式教学系统。网络传播模式的出现,使得用于单个计算机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到广阔的网络空间,形成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课程的开设,学生可以不分年龄大小,不拘泥于固定的时间、空间按需进行学习,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前水平选择不同学校,不同的教师,在自己合适的时间内进行学习。所以,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传播方式,将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更为便利、更为有效的学习交流方式。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在那里听,而学生是否身心参与了教学活动很难量化的。而多媒体教学因其良好的视觉效果吸引了学生,而学生对其感兴趣的事情自然是愿意去主动参与学习,而且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提供相应的知识配置,真正做到了量体裁衣。多媒体系统是利用图形菜单,图标,多窗口等美观形象的图形界面作为人机交互界面,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可以进行个别化学习,也可以与同学协商讨论进行学习。计算机像学习伙伴一样能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现象,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使学生乐于学,善于学,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二)用多媒体技术可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生动,易于理解。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刺激的知识更易于接受,更感兴趣,更愿意去探索。从而让枯燥的学习变得真正有趣起来。情感的培养也不再显得生硬,而是水到渠成的。这就是多媒体教学具有的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教学信息的组织结构有线性结构,分支结构和网状结构等形式。传统的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录音教材的组织结构是线性的,有序的。
(三)用媒体技术可建构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可以利用文字、图片等将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课件中将有关重点、难点突破时空限制以各种画面素材向学生提供声、图、文等综合信息,给学生留下真实、可信的深刻印象,引导学生的感官参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效果。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即不是外部事物的简单呈现,也不是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展开,而是人与外部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对外部事物进行的意义建构。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构成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通过主动搜集和分析材料、数据,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的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迎接信息时代,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网络教学传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将会同物质能源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未来社会必然是物质型经济大规模、高速度地向信息型产业经济转变,工业化社会模式大踏步,大范围向信息化模式转变,不断形成三者的交叉与融合。社会的信息化也将迅速地反应到现实中来,教育领域也不会例外。我们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交互性的特点,发展网络教学。
(一)多媒体不等于光盘化。
多媒体技术是世纪之交发展迅速的热点技术之一,它给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音频和视频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当今的多媒体技术,不仅使教育思想与理念、教学手段与方法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它最能演绎教学艺术。视频、音频、图像、动画等,使得知识的表述变得色彩斑斓、绘影绘声,生动逼真。对科学规律的展示达到逼真、更美的境界。更能引导学生去体悟和欣赏本学科领域的科学之美,有效地激发学生不懈追求和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激情。
(二)以不同的教育观为指导。
计算机辅助教学沿用了传统的教学观,对不同的学习者规定了同一的学习目标,同一的学习路径,采用了同一呆板的学习策略,使学习者以同一起点开始,经历不同时间段的学习,最终达到相同的目标终点。这是形式上的个别化学习,而不能达到个别化学习所要求的,做到学习者自定学习路径,满足学习者各自需要的真正的个别化学习。
(三)具有不同的学习策略。
多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孩子积极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合理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给他们一个享受快乐学习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教育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如果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策略是掌握学习,是为了掌握同一的目标而学习;而多媒体教学的学习策略则是为了发现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对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但由于其设计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程序结构课件限制了学习路径和学习策略的发挥,而多媒体网络通信的学习环境则会大大改善以上存在的问题。系统构建了学生和计算机对话的有效环境。
五、立足未来发展,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试验
多媒体教育有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较大的表现力,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有效地提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丰富想象有特殊作用,具有教材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等特点。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淡化“教育痕迹”,发挥情感作用,使学生感到新颖,从而萌发好奇心,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传播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结果。其本身投资大,技术要求高;教育思想新,教改程度深,涉及面广;其改革是全方位的。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要突破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传统框架,通过创造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发展个别化学习,培养个性;着重点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信息教育;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所考虑的重点不是教什么,而是怎样教。学生不是考虑从教师那里学到什么,而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怎么学习,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态度。
今后的教学应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应成为顾问,咨询者,管理者,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只要以全新的教育观为指导,全方位地改革教学思想和方法,这个目标就完全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钟玉琢,沈洪等.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第一版.
[2]李宝敏,王吉庆.网络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1,(5).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直观形象、创设、感性阶段、理性阶段、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实施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引起了广大的数学老师的思考。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可以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数学教与学的方法。近年来,我在实施多媒体教学中,有收获,也有失败。也发现数学MCAI也确实存在着使用不当、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多方探讨,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我对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运用多媒体对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展示事实、创设情境、呈现过程,及时处理大量数据和图象,展现传统教学无法展现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形成鲜明、逼真的动态效果,调动学生学生的兴趣,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1、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只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感知规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就可以在课堂上减少教师的一些工作量,节约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可以比传统教学的密度大、容量多。
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得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性材料而产生理解困难,导致教学参与的弱化、教学活动的不平衡,形成教师课堂讲授的一言堂。
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注意学生的学生的学生反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几何画板》软件是一个平面几何工具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动态地呈现几何关系。教师利用它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一工具在计算机上探索,制作各种几何图形、进行各种变换,从而可以发现和研究图形的内在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十分理想的“做数学”的环境,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几何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这些都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无法做到的。
3、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的抽象性。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在具体对象与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直观的图象或图示,使过去只有“特殊才能”的数学家才能观察和想象到的数学知识,通过图形语言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感知、想象和联想,能够促使学生左、右脑的协调和不同思维形式的整合,这不仅能促使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能为向逻辑思维过渡奠定基础。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描绘静态或动态的图形与图像,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可以将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难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知识为学生形象、直观、简洁地接受,为学生呈现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提供的经验背景,有助于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
4、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数学事实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能使其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的认识在抽象形象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5、可以使数学走向生活,更加情绪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数学问题,可以创设逼真的数学问题情境,比用文本形式呈现的数学问题更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和活动性。以录象、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丰富、虚拟、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来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建议
1、盲目追求媒体表现形式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才运用的,如果这两者之间没有联系,纯粹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则对教学毫无帮助,是无益的,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作用。在目前的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学生的数学知识往往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但并不排除有些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直接动手,亲自体验。因此不必动用计算机进行图形演示。比如:我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先和同学们一起做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再充分运用模型调动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直接认识到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以及与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所以,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材料的合适性,取决于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2、过分注重直观形象,忽视或轻视言语直观,忽视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层次性
有些数学教学过分注重看图说话式的直观教学,不注意学生意会形象思维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高层次发展。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其符号语言鲜明的表达所建立的数学内部与外部联系的类比,虽然没有使用直观教具,也都是数学直观。
3、过分追求“短、平、快”,忽视展现思考过程
在多媒体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利用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快速呈现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全由计算机呈现。结果是计算机不是帮助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
数学学习必须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思维活动的成果来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恰如其分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展示图形教学时,全部图形也不宜一次出现。因为,这样做虽然节省了课堂画图的时间,但是学生看不到图形、图像的成图过程。不了解思考的过程,学生就不能独立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实践证明,凡是需要展示思考过程的内容,要在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基本阶段。
4、过分追求教学材料的直观形象,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情况,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必要的。但是,教师的教学处理如果过于直观,不恰当、过分地依赖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则会降低学生思维水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
应该充分认识到,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进行数学教学,使思维活动积极化,形成感性形象,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要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谐发展的高度,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把认识提高到理性阶段。如果过分依赖直观形象材料,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势必会延缓这个过渡,阻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课堂教学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数学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从而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增强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
一、运用多媒体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对本学科兴趣淡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函数的概念》设计可采用3个问题情景:首先是向学生提出函数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有哪几种?等学生回答后,从计算机中调出函数的图像式、图表式、表格式等几种,让学生集中精力观看后,情绪高涨,思路开阔;在对两个函数的判别中,设计插入一个程序绘制的函数图像,使学生豁然醒悟。在讲解《相似图形》一节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了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动画,使他们懂得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由此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从而激起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例如:在平行四边形性质探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Authorware,Flash等一些多媒体软件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对三角形作适当的旋转而得到另一个三角形,旋转前后的图形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说明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由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接而成,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动起来的图形,并结合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很容易地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样的教学,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给学生丰富的感知、表象,化难为易,学生掌握得较扎实,教学效果良好。
三、增强训练密度,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教学效果非常好,是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的。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效”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这样,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优化了教师的教,也优化了学生的学。
四、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多媒体能将知识用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同学,使学生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进行调节,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如几何变换主要是全等变换,而全等变换包括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对称(翻转)变换3种。只要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这3种变换,全等三角形的教学就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笔者将这3种变换制作成具有动画的课件,当教授相应的内容时在课堂进行演示,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多媒体 优化 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学与教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探求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技术手段(如教学媒体、学习资源、传播手段与方法)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极大的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使媒体所展示的教学内容更为具体和生动,所传播的知识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如何制作一个即具有丰富表现力,又有比较好的交互性并能够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课件,就成为我们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1、政治课件的编制
(1)课题的选择
课件为教学服务,这是CAI的一条宗旨。根据课件的教学性原则,在选择课题时,通常要选择那些即适合于多媒体技术表现的,又要是运用常规手段难以解决重点和难点的课题。也就是说利用课件是为了什么目标,要突出哪个重点或要解决哪个难点,在这些方面确定之后,才能在课件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所作的课件才能真正起到辅助作用(如:思政第二册的《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第三册的《环境和环境问题》等)。否则,课件只会追求美感、直观和动感而流于形式,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教学设计
确定课题后,就要进行精心备课。包括确定好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需要用到哪些素材,设计哪些练习,都要精心准备。
(3)制作软件的选择
作为先进的教学技术,CAI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近几年在教育界也得到迅猛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说,大部分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件制作能力仍然较低,许多课件都是上课老师提供思路,计算机老师完成课件,这样,在教学实践中,难免就会引起计算机、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脱节,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选择一种制作方便,操作简单的软件作为制作平台是非常必要的。
从目前来看,用来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较多,如:Powerpoint、Authorware5.0、flash和方正奥思以及一些工具软件。其中,用的最多的自然是Powerpoint和Authorware5.0。就这两者而言,在链接文本、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以及操作等方面并无多大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演示文稿,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学会,适合于制作一些主题比较单一、内容不多、衔接严密的课件。而后者是一种基于流程图标的交互式多媒体制作软件,界面友好,交互性能强大,但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适合于有多个主题、容量大和学生自学的课件,如:系统讲座等。课堂展示类课件特别是政治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媒体,其容量不大,主题也比较单一,而且更为讲究知识点的连贯性和衔接的自然性,所以,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评比或交互性特强),政治课课件的制作软件要以Powerpoint为主。
(4)素材的准备
政治多媒体课件的素材,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其准备工作主要包括:(1)图象的制作。政治课的图象包括时事新闻图片、情景图片和漫画,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网上下载{如和时事图片)等。我在制作环境和环境问题时,就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里下载了许多图片 }、从音像中截取和通过扫描仪获得。(2)视频材料。可以通过解霸3000或视频辅助卡转换获得。至于动画,主要用来模拟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用肉眼观测得到的现象,因此在政治课件中用的也不多。
确定课题、教学设计、确定制作工具、准备素材之后,就要开始利用著作工具进行组合,编辑成一个交互性好、操作简单、视听效果好多媒体课件。
2、计算机辅助教学要处理好的四个问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已有几年了,在这几年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众说纷纭的问题,也是我们广大CAI爱好者要把握好的问题。
(1)板书要不要的问题。
针对一些多媒体课没有保留板书的问题,近年来,一些人士指出,利用多媒体进行上课,必须保留板书,对此,我不敢苟同。要不要板书,不是绝对的。它是由学科特点和课型特点决定的。象数学、自然的定理和公式等当然是非要不可的;而象复习课之类的课件,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操作,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也就不太需要保留板书了。而对于我们政治课关键,在于使学生懂得知识要点,学会用有关观点分析现象,并落实到行动中去,因此,政治课教师在分析得出结论后,应该出示结论的板书,但并不一定要自始自终的保留。不过,在课文小结时,应该出示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知识。
(2)整堂课与使用片段的问题。
有人认为,CAI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为了解决某一重点和难点而制作的,因此不需要在整堂课都使用CAI,只需使用某一片段就可以了。是的,CAI一般是定位在辅助上,但在教学中是由电脑、课件、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整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必须在多媒体教室完成,至于是使用片段还是整堂课使用,取决于课件能否很好的完成所有的课堂教学任务。如果课件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又为什么要用常规手段呢,岂不是多此一举。反之,如理、化、生的实验课和劳动技术课,是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使用片段效果会更好些。
(3)拿来和制作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B-0084-01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活跃、灵活与富有创新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而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多优秀教师在上课时就是运用多媒体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的注意疲劳。例如,在讲授“函数的图像”时,笔者先播放一幅本地有名的风雨桥的幻灯片,配以学习目标与课题,使学生眼前一亮,兴趣大增。为了使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图像、提出问题,笔者在教学中还使用了有心电图和温度变化图像的幻灯。幻灯中的动态变化过程是我们一时半刻难以在黑板上画出来的,让学生在课本上观察又不便于进行交流。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较好,整节课学生始终兴趣盎然。
二、创设丰富的数学教学情境
多媒体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好助手。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趣味性、直观性、艺术性。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参与活动,积极开展思维。例如,在讲解“轴对称”时,为了让学生能从众多的轴对称图形中感知这种图形的特征,自主探究形成概念,在播放了动物、植物、建筑物等一系列美丽的轴对称图片后,利用动画将图形中对称的部分折叠,显示它们重合,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
三、使数学教学走近生活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网络上有大量的生活图片、视频、数据等,能向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这些现实的材料,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或演示,让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数学问题的原型,使学生热情地投入到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中去。例如,在讲授“立方根”时,以学生在生活中常见到的热水器引入课题:同学们在家里或商场里都见过电热水器,一般家庭常用的热水器的容积是50L的。如果要生产这种容积为50L的圆柱形热水器,使它的高等于底直径的两倍,这种容器的底面直径应取多少?在展示问题的同时,播放有关电热水器的视频片段,使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进入数学思考。
四、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将数学问题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是数学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特别是几何图形,利用多媒体可以将它立体地、多方位地、动态地表现出来,从而达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目的。例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按教科书上的要求剪出等腰三角形,然后通过折一折,观察、交流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接下来,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绘制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及其底边上的中线AD,再利用几何画板的测量功能,测量出该三角形的边长和内角的度数,以及各相关线段的长度和角的度数。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拖动图形改变其大小,让学生再次观察各种数据,据此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五、引领学生走向数学探究的世界
利用多媒体进行观察、实验、演示等,可引领学生走向数学探究的世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正比例函数”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具有正比例函数特征的模型实例,学生讨论得出解析式后,把这些解析式按函数、常量、自变量列表,使学生易于观察、讨论、归纳形成概念。在画正比例函数图形得出其性质时,先让学生作图,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作图过程,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个正比例函数的动态作图过程,最后师生共同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这样既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时间,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加深印象。
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节课45分钟,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进行练习巩固知识,开展变式训练拓展知识,单靠传统的教学手段,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因为多媒体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处理信息速度快、效果好,能扩大教学容量。很多抽象的数学问题经过处理可以变得直观化,从而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探究效率。例如,在复习“一次函数”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知识构架、知识点、相应题组等内容编制成幻灯片,使教学能有序地进行,而且能省下了大量呈现教学内容的时间,师生能集中注意力围绕问题进行研讨。
一、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的四大优势
1.图文声像聚集变抽象为直观
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实现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集合,经过处理加工而形成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课件。由于能够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变一二种学习因素刺激为多种学习因素刺激,让学生多渠道接受信息,具有较强的课堂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高效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并能够做到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比如在高中地理必修①《地球在宇宙中》的“黄赤交角”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黄赤交角”是一个二面角,要理解它需要借助立体几何知识,由于立体几何课程安排在高二,因此对高一学生而言,要读懂和理解“黄赤交角”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个三维动画,用两个平面分别代表赤道面和黄道面,让黄道平面沿着水平方向切入旋转的地球,再让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成23°26′切入旋转的地球,形成一个二面角,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再比如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一既是教学重点又教学难点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它,教学中可助两个动画来辅助完成教学任务。一是借助一个地球公转动画示意图:地球在椭圆的轨道上公转,在地球公园轨道上分别标出“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和冬至日”的位置,地球公转到这四个位置时教师点击鼠标让地球停下,然后再放大画面就很清楚看出,地球在不同的公转轨道位置上太阳直射的纬度是不一样的。二是借助一个二维动画,教师利用鼠标控制,让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清楚地显示出来,通过边演示边讲解,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不仅能够引发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
2.有效地展现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
由于地理事象具有广远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学生很难到实地考察与体验。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手段只能实现从书本到书本,而地理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所教学的地理事象不受空间与时间、微观与宏观的限制,通过声音、图像、色彩、动画把地理教学所涉及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现象、情景、过程与联系等直观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而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感知和认知地理事象,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
3.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里地理教学信息传递的数量和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开发智力的效率。地理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量增加教学信息的传递,大幅度提高教学信息传递的速度,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抽象为具体,可以优化地理课堂练习,大大缩短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学得生动、学的灵活、学的有趣,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地理教学课时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优化地理教学过程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因学生的个体不同,存在着接受能力、记忆速度、理解程度、掌握进度的个性差异。如有的学生擅长观察与想象,有的学生则见长于思考与表述,有的学生专长于应用与操作。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媒体,很难顾及到学生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地理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应用互动式的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课件,可以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有效地选择地理教学内容的表述形式,选择地理教学的策略和进度,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取得进步,从而收到较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改进了教和学的互动方式,让师生的教与学的配合更加融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地理课堂学习中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地理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四个问题
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这一新生事物,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不能一强调教学手段要现代化了,不管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好不好,不论课型是否合适,也不问使用效果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就一律使用多媒体。客观来讲,不少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媒体运用不当或过滥的实际情况,这样既起不到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目的,反而是削弱了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学校和教师们的足够重视。当下,在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教师用大量时间制作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课件,却忽视了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接受能力的分析与准备,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这样做,课准备的很辛苦,但收效却不大。
2.课堂教学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整节课就站在计算机旁,成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放映员,教师生动的形体语言没有了,能够很好起到引导、启示和归纳总结作用的板书也不存在了,极大削弱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有的课堂教学课件制作粗糙而简单,常常是冗长的文本成了书本的翻版;有的课件则过于追求形式上展现,色彩变换频繁,动画繁多且杂乱,这样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只能突出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却很难起到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4.多媒体展现的教学内容速度过快,重点不突出,学生思维跟不上又无法做笔记,对学生的学习不但没有多少帮助,而且常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学中不少学生反馈:“多媒体课堂教学就像放电影一样,教学内容一闪即过,知识点很难记住,根本没有办法做笔记;教学重点和难点还来不及完全理解就过去了,对学习没有太大帮助;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容量常常都比较大,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多数情况下都会加快播放和演示速度,而我们的思维却难以跟得上。”
可以这么认为,上述存在的4个问题在地理课堂教学手段变革过程中是很难避免的,新的教学手段应用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我相信,只要我们加强研讨,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与教训,所存在的问题完全是可以避免。
三、多媒体地理课堂教学要注重处理好四个关系
1.多媒体课件自制与借用的关系。一个教师制作一个或几个成功的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说完全可以做到,但要成功制作一系列的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就很难了,况且当下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掌握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再者,每个教师都各起炉灶,花费大量时间制作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为此,教师必须学会共享教学资源,做到自制课件与借用课件相结合,否则,教师就会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上。
必须强调的是,对借用他人的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通常情况下都要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再创作。时下,可以借用他人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渠道很多,特别是互联网上有很多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供教师下载学习交流和借鉴。他人的课件不一定就适合,因为不同学校的校情、生情都不一样,再者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借用别人的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同时,必须根据自己的讲课特点、风格,适当删减或添加教学内容或重新组织教学材料,通过自己的加工成为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情、生情并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具有个性化的好的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
2.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要特别强调突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决不能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应该是用它来辅助地理课堂教学,让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能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和突破学习难点。
地理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不能只是文字、图像的简单展现,应该是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精心设计后展现。假如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只起到多媒体播放员的作用,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因为,教师的形体语言和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永远无法替代的。有的教学内容,比如地理图表等内容,运用多媒体表达出来就形象直观,就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好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有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板书和讲解更清楚更细致,就不一定非的用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了。事实上,有的知识在老师讲解、板书的过程就是学生灵感、思维、思想实现相互碰撞和形成的过程。
3.多媒体课件实际内容与外在形式的关系。事实表明,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只有运用得当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为此,处理好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十分重要。既要注意多媒体课件的可观赏性,又要避免过多的感官刺激是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制作中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新颖活泼的画面、亮丽的背景颜色、可爱动画效果等外在形式确实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花样太多必定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冲淡学习内容,影响学生思维。那些如同教材的翻版而充满整个版面的冗长文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既单调又枯燥,实在没有使用的必要。
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应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要注重内容的充实,做到重点突出、画面简洁明快、字体清楚美观、动画效果恰到好处,切不可把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地理教科书的替代品。
一、充分认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感官世界,它能使人的眼睛、耳朵、手指,特别是大脑兴奋起来。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是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面向三维图形、环绕立体声和彩色全屏幕运动画面的处理技术,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用计算机技术来表现、传播和处理具备“视”“听”完整信息的数字处理方法。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使计算机更加贴近人类的观念,它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将从根本上改变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
二、重视课堂教学对多媒体计算机的需求
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由多个基本教学活动组成,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当一种媒体的传递不能满足要求时,其他媒体可以进行补充。我们都知道,任何一节课,既依赖于教材,又附带着教师的个性色彩。因此,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个性空间。由于现代教学的需要,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多媒体制作技术。例如,物理课中的一些抽象机械工作原理、化学课中不易操作的化学实验、生物课中难以用肉眼观察到的微小个体、地理课中宏大的宇宙空间现象等,都可以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示其现象和过程,顺利地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障碍,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使学生更能接受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助力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容量,改善了教学过程的表现力和交互作用,优化了课堂设置,提高了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可以模拟各类情境,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洁,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学习。
1.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界限,突破课堂的狭小天地,以其声情并茂的音像画面,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要学会制作各类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增加知识容量,拓展课堂空间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课堂容量,加大知识密度,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率。在日常教学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教师总感觉到有压力,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适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省去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达到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目的,真正体现了多媒体省时高效的优点。如在语文课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与作者或作品有关拓展的内容;在英语课上,利用多媒体手段模拟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在地理课上,展示民俗风情、自然景观,使学生领略世界风情;在历史课上,利用多媒体可以再现历史风云,使学生感受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沧桑;在音乐课上,让学生欣赏名家名段,感受经典的熏陶;在数学、物理、化学课等各个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巩固练习,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三、开发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