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网络教育范文

现代网络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网络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网络教育

第1篇:现代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 网络教学 资源库 资源共享

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被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所替代,教学改革也因此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模式下,我们有效地建设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地开展网络教学,学生可以自主地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获取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这就是“网络教学”——即按照学习者的意愿和需要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根据需要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后援系统。主要是以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和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为主要教学环境。随着网络教学的逐步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创建、搜集与管理越来越关键。目前在校园网的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网络教学的信息资源匮乏,尤其是与课程内容和现行教材配套的教育教学资源更少。缺乏教学资源,尤其是缺乏优秀网络教学资源,资源相对分散,另外,网络课程没有构成体系,网络教育资源忽视人作为主体的学习过程,没有很好的融入传统教育的优点,没有进行很好的后期维护和总结,将教学简单化。这些都制约了远程教育的发展。因此建立、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库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十分关注的问题。

开放型网络环境和网络教学资源库支持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在网络环境中汇集了大量学习资源,包括数据、资料、程序、教学软件等,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信息库。这种开放式的网络教育资源库有利于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竞争型人才。

除了硬件,还要加强教师的网络信息技术培训。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进行高水平的素质教育。为保证拥有一批水平高,能灵活运用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教学的教师队伍,必须十分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活动,使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教研能力和运用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首先,加强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普及计算机知识,使广大教师均能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Internet、word、Excel、PowerPoint、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等。其次,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拓宽教师的视野。并为教师创造出不断吸收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的机会,让广大教师们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让大部分老师能通过网络交流优秀教案、论文和优秀教学软件,共享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现代化教育教学。

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广大教师要大量开发、引进教学资源,丰富资源库的建设,并参与资源库的应用开发,不断完善资源库。

教师必须精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教学,在多媒体制作、网页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课程特点,利用教学资源库,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上课时,要充分利用资源库,营造出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探索和学习。

网络教育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开展个性化学习的良好基础。

学生也可以利用资源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起知识网络,营造出讨论、探索、协作的环境。学生有充分的自由,也因此更有积极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网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充分的自由,大部分学生乐于这样的学习方式。

在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我们要抛弃单一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形成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教学模式。

要构建一个适合自己学校教育特点的教学资源库系统,我们还必须先对教学资源库系统有所了解。一个好的教学资源库系统不仅要拥有数量庞大的资源素材,还要有实用的教学资源精品。这样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才会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素材的作用。

教学资源库系统为教师的备课、多媒体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信息资源服务。

教学资源库系统运行的系统环境要求有一个安全、稳定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一套高性能、高可用的服务器系统和一套安全、可靠、存取快速的存储系统。这样才能防范病毒、黑客、硬件故障、天灾人祸等,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高可用性。

网络教育跨越了时空的局限,把获取信息的途径由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扩展到网络所能覆盖的任何场所。网络教育包括教学材料、支持系统、教学环境等组成部分。网络教育是基于屏幕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学习者根据课程信息库中的课程设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和学习方法,并获得相应的课程信息、资源库、网上作业、测验等等。网络教学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在网络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进行相互交流。

第2篇:现代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 电视教育 网络教育 融合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

知识是大海中迷航时的风帆,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沙漠中的一滴甘露,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灵;是黑夜中的一点星光,照亮我们前方的路途。因此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是毫无止境的,它是实现理想的翅膀,通往成功的桥梁。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于是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设备的先进发展,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方法的新颖灵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远程教育应运而生。

远程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坐在教室安静地听老师传授知识,它是学生与老师、教育组织之间通过电视与互联网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和交流的跨时空教学模式。它是主要通过音频、视频、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到学生家里的一种跨校区,跨地区的一种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中,应用最广的属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

1 电视教育的特点

电视教育普遍广泛的运用于教学中,尤其是录像机广泛使用以后,在教学中使用录像节目更有效地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它能够真实地展示现场的场景和内容,让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实践化,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就影视在英语中的应用为例,英语电影能够展现交际场景的真实性、能够体现语言材料的生动、真实性,是沟通各国文化的桥梁。

(1)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在课堂上运用英语影视,学生可以通过影片直观的去获得很多不同的外国文化和背景知识,并不需要老师满堂灌的阐述 ,学生便可发挥其自我主观能动性。通过观看影片,学生便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影片中的情景和感情,了解不同的语言风格。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这不仅是节约了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主要的是它可以通过视频、声音的放映,使学生更快更好理解影片的内容和情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总所周知,中国与西方各国风俗、习惯、环境、人情、民族、传统、性格、政治历史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客观差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见很多难以理解的文化。但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影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可以推断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电影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的展示英语民族的历史文化。通过观看英语影视材料,学生可以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历史事件、社会现实、大众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情况,更有利于通透理解领悟英语的各种文化和语言。

(3)英语口语的提高。Chomsky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语言习得机制,人只有置身于某种语言环境,才能在较短时间形成语言能力。英语影视是听觉和视觉的集合体,在观看影视的同时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真实的英语,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感受英语语言与外国文化,是听觉与视觉的享受。而英语影视原声电影的对白,其中激情的话语,充满情感的表达,为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与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丰富多彩而生动形象的素材;影视里栩栩如生、生动活泼、风格迥异的场景则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听力材料与进行口语模仿范例,为口语训练创造了良好条件。

2 网络教育的特点

网络教育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功能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学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字化教育活动。

(1)自主化的学习行为。网络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不限制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需要要求老师学生亲临教室,只要有网络均可学习。它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更大的伸缩性,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把教育内容地输送到不同城市、乡村、企业甚至家庭,真正地满足了不同求学者的学习要求。但由于在网络上自主学习太强,因此常常让学生感到迷惑,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甚至有时会出现看了好几遍课件、读了好几遍书,还是不理解内容,缺乏教师的指点迷津,常出现遇到困难就想逃避的思想,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容易中断。

(2)交互化的学习方式。由于网络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伸缩性较为活跃,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感情在于联络,而网络教育提供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他们间的距离与陌生感,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的疑问,迷惑进行解答。但是师生间、同学之间的情感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有时在BBS上发帖提问,老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给予答复或是答复不明确,学生还是无法理解,常常会造成学生认为老师不负责任,收了钱不办事等,毕竟文字上的交流不如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来得畅快。同学间的交流更加缺少,有的时候一年学习下来互相不认识,毕竟网络上的虚拟空间交流是虚幻的,会让很多学生感到遗憾。

(3)自动化的教学管理。网络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需要教师去管理课堂的纪律和学生作业的检查,也不需要学生与教师亲自处理报名,交费、查询、学籍、考试等问题。虽然有了这样自动化的管理平台,但一切程序都毫无感情,面对的都是冰冷的计算机,没有服务前的询问、询问中的微笑、服务后的“谢谢”,久而久之就导致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漠。

(4)最大化的资源利用。由于获取网络信息的渠道丰富广泛、流通频繁,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这种优势把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成果发送到不同的城市,乡村以及不同的国家。在急切需要资料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便捷的搜索到各种各样所需信息,以达到最大资源的利用。但由于信息过于丰富,很多人无法正确选择有益的信息,甚至模仿模拟有害的信息,导致出现了许多犯罪现象。

3 电视教育与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媒体的融合策略

综上所述,电视教育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网络教育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跨越了地区、跨越了人物,更为方便地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但网络教育的投入成本太高、学费贵,边远山区和贫穷地区由于经济问题难以支付昂贵的教学费用;还有网络教育对学生认知水平要求较高,要有较好的自控能力;缺乏有效管理,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效率较低,在系统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学习上缺乏优势;缺乏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若把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有机地融合,将弥补这一缺陷。可见,对教育的发展而言,两者的融合亟不可待。因此,电视教学更适合人间情感的交流。

4 网络教育教学及其特点

网络教育是远程教育的现代化表现,远程教育是一种同时异地或异时异地进行教育的形式。由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在教育中充分利用而演绎出来的现代远程教育,一般被称为网络教育。

(1)融合的基础作用――视频压缩技术一开始,出乎意料的是,传输数据量如此之大的视频信息数字化竟然能在网络上传输。单纯用扩大存储器容量、增加通信干线的传输速率的办法是不现实的,数据压缩技术是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数据压缩,可以把信息数据量压下来,以压缩形式存储、传输,既节约了存储空间,又提高了通信干线的传输效率,同时也可使计算机实时处理音频、视频信息,以保证播放出高质量的视频、音频节目。随着视频压缩技术不断发展,视频压缩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如网上可视会议、网上可视电子商务、网上政务、网上购物、网上学校、远程医疗、网上研讨会、网上展示厅、个人网上聊天、可视咨询等业务。可见,视频压缩技术奠定了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融合的基石。

(2)融合的关键作用――流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为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可能。广播电视媒体节目的上网更为方便,听众、观众在网上点播节目更为简单,流媒体技术将过去传统媒体的“推”式传播,变为受众的“拉” 式传播,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广播电视的节目,而是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来接收自己需要的信息。流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也模糊了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界限,网络既是广播电视的辅助者与延伸者,也将成为它们的有力的竞争者。利用流媒体技术,网络将提供新的音视频节目样式,也将形成新的经营方式,例如收费的点播服务。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利用网络媒体的特长,保持媒体间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是未来网络的发展之路,也是未来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可见流媒体技术在网络的数据传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融合的决定作用――宽带网技术随着用户对宽带多媒体业务和宽带Internet业务需求的不断出现和增长,必须要建立宽带的网络,宽带化是网络的前途,是信息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将电视与网络融合以后,电视不仅仅是单纯的视频播放的作用,网络也不仅仅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作用,融合以后的网络教育具有生动的图像,悦耳的声音,清晰的图片,可靠的数据,传情的文字,将所授教学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示在我们的眼前。也不会困扰于数据量过大的问题,不会出现视频断续现象,保证了传递文件和信息的畅流无阻。对电视教育和网诺教育的融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利用优势互补,发挥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的优点,摒弃其两者的缺点,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为教育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5 总结

我们都知道,鱼离开了水不能生活,水离开了鱼生活变得毫无意义。而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关系正如鱼与水,它们必须融合在一起,相互包容,为现代教育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徐正山.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电视教育与网络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6).

第3篇:现代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 课程 网络课程 教学设计及理论 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开发 网络课程案例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普及,如何让我们的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需求?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网络远程教育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网络远程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无地域限制、无时空限制的新型的教育方式,而网络课程则是网络远程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通过它把信息传递出去。要想设计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首先必须先理清以下几个与网络课程相关的概念。

一.课程与网络课程

1.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所需的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总和。按照这个定义,教学中的“全部教学内容”包括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所涉及的内容,而且还应该包括与这些教材内容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尤其是网上资源;“教学计划”指预先为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拟定、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其中,教学内容是指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自主学习;教学计划是指教与学活动的总体规划和过程。

根据上述关于课程的描述,不难看出,课程不能等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课程表、课件、教材,也不能等同于教学系统,它们的内涵是不同的,要把它们区别开来。

2.什么是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也可以这样描述:网络课程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按照这个定义,网络课程包括四个要素: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活动和网络环境。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文字教材的翻版,也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网络版或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可以由多个网络课件和数据库、资源库、试题库组成,它不仅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动画、模型、文本、图形、图像等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而且可以通过依托的教学平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教学内容包含教学资源,所以网络课程通常应当包括教学资源在内,只涉及教材本身的网络课程不是理想的网络课程。但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为了便于分工或并行运作的需要,有时也把教学资源独立出来,甚至将它与网络课程并列,称作“网络课程与网络资源开发”,这种区分只是开发的需要,网络课程本身应当包括网络资源。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正如前面所述,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来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教育的功能主要由网络课程来实现。因此设计和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根本保障。

在设计开发网络课程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教学规律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多媒体、手段一体化设计的原则;突出课程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原则;开放互性原则;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服务的原则;技术设计为教学服务的原则。

1.网络课程的设计

网络课程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结构设计、导航设计、交互设计、控制设计、反馈设计和学习活动设计等。其中,导航设计、交互设计、控制设计、反馈设计包含在界面设计中;学习活动设计包括实时讲座、实时答疑、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协作解决问题、探索式解决问题等。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最后分析评价其结果的决策过程与操作过程。它是教学目的的具体预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前导和定向功能,直接决定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与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突出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强调学习资源的支持,注重基于网络的学习情境创设和教与学策略设计。

(2)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网络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包括功能结构设计和知识结构设计。其中,功能结构设计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体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而知识结构设计应以有利于体现教学内容的组织的层次体系,有利于实现个别化学习而进行。知识内容的组织可以是线性结构、树状结构或超媒体结构。

(3)交互设计

交互是指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人和学习资源、同伴及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它包括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人和学习资源之间的“人机”交互,由人来自主选择和控制学习的内容及进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并最终实现意义建构;另一种就是网络间的“人际”交互,表现为通过网络进行的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它支持协作学习、讨论学习、探究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在进行交互设计时,可以通过热字、热区、超文本链接、热物体、时间限制、事件响应、菜单等来实现。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功能模块有不同的交互实现方式,譬如在教学模块中,超文本、热字、热区等就比较常用,而在测试模块中,时间限制、事件响应就比较常用。

(4)控制设计

控制是实现交互的必要手段,是网络学习中人与学习资源、学习系统、学习环境的交互操作。控制包括学习者的控制、网络课程开发者的控制和学习过程的控制。

(5)导航控制

第4篇:现代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网络课程 设计 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学以其无可比拟的开放性、灵活性、交互性等优势走进传统教学,而设计和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可以更好地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教育技术”作为面向基础教育中在职教师、高师院校,以及综合大学中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主要使学习者了解现代教育理论,掌握如何更好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促进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和开发“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网络课程,对于教学者有重要的意义。

1.网络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1.1网络课程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课程的定义很多,下面给出比较有影响的四种定义。第一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课程,即在因特网上通过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第二种定义:网络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与学理论的课程;第三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第四种定义: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

以上四种定义都有其各自的依据,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何克抗教授在上述四种定义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综合,得到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网络课程的定义:“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1]

1.2网络课程的特点

网络课程主要用于网络教学,体现了网络教育的优势。我们通过总结目前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开发设计的网络课程,可以发现网络课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2.1.基于Web的特征

目前,许多教育机构都在网上开设了很多网络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基于Web的。用户学习这些网络课程时,只需用WWW浏览器来访问远端的WWW服务器即可。

1.2.2开放性

网络课程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开放和对所有学习者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表现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可以跳跃或进行超文本、超媒体链接,而且教师或系统资源管理人员,能根据需要随时更新或充实教学内容。

1.2.3交互性

网络课程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具有交互性,这种交互性主要表现在不仅可以进行人机交互,而且能够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身处各地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对教师进行提问,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答疑,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时空限制。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设计

2.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前台模块

该课程的前台模块包括登陆模块、教学管理模块、网上答疑模块等子模块。

2.1.1登陆模块

通过注册,系统获得学习者或教师的相关资料并存入数据库;通过登陆,并对身份进行选择,可以进入学生主界面和教师主界面。

2.1.2教学管理模块

教学管理模块是对课程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用于公布该课程的课程要求,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块了解到课程的学习要求、知识重难点,以及学习阶段、步骤,教学信息安排;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2.1.4讨论答疑模块

网络课程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讨论答疑模块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随时关注学生交流的各种问题以便恰当的进行指导,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学生的协作学习。

2.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后台功能

2.2.1学生模块

①个人基本信息:用户名、密码等的修改。

②个人消息:用户可以收到最新的教师通知、教务通知,以及其他学习者发送的消息,也可以发送消息给教师或其他学习者。

③协同学习(短消息):这个环节是模拟传统教学中的协同学习设计的,每个成员都连接上发送短消息的超级链接方便小组成员间的沟通和了解。

④网络资源平台:网络资源平台用于学员临时收集一些小的应用程序、图片、Word文档等资料,直接从网络资源平台下载使用可以避免使用互联网进行重新搜索。

2.2.2教师模块

①教师基本信息管理:教师姓名、密码等的修改。

②通知公告:给学习者关于教学和课程的各种通知信息。

③教学内容:登陆后教师可以添加修改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不断进行更新,遇到新的教学情况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④学生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之间互动的内容,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心理,调整课程,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⑤资源管理:教师可以将一些学习时用到的程序或图片等上传到这个平台供学生进行下载使用,实现教学资源的快速共享。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开发

3.1开发技术

本网络课程可在单机、局域网,以及Internet环境下使用,在技术上主要是运用Dreamweave和Asp数据库等来实现。

3.1.1Dreamweaver是目前网页制作比较流行的工具,深受广大使用者的欢迎。为增强教材的交互性,利用Dreamweaver编写HTML语言,将多媒体要素嵌入完成本网络课程。

3.1.2动态服务器页面ASP(Active Server Pages)支持基于IIS上的服务器端脚本,并且完全支持VBScript和JavaScript,具有程序和外观分离、浏览器独立、易操作性特点。可创建功能强大的、可塑性强的Web程序。本网络课程正是使用了ASP支持数据库连接的技术,增强了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

3.2技术实现

3.2.1用户注册

第一次登陆的新用户都要首先注册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选择自己的身份,由于是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最好可以用实名注册,以便师生相互了解,促进学习。登录模块主要是对学习者和教师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认证。

3.2.2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要筛选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各种文本、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媒体的整合要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并且要注重超链接的科学合理。

3.2.3在线讨论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学习者,通过在线交互,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向教师和其它学生进行提问,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4.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设计首先要充分考虑该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网络教学的优势解决传统教学中问题,并对网络课程的前台模块和后台功能进行系统设计。

4.1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可以运用网络的超链接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的叙述形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2在该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思考练习模块没有充分考虑评价反馈的重要性,及时的评价反馈能够强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这点需要在后期的开发中进行完善。

4.3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网络课程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网络课程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经常对网络课程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其不断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6-21.

[2]张丽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3):140-142.

[3]蒋家傅.网路环境下的《教育技术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6):56-59.

[4]戴仁俊.《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78-82.

第5篇:现代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教学相长;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迎来了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这种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我们简称为网络时代。网络资源丰富的教育内容、多媒体教学涌入课堂、远程视频教学也可实现互动等,无不在深刻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面对网络时代的背景、中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一线教师当做何应对?自身专业发展面向何方?实践探索的路径是什么?这成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真实困境,虚拟突破:青年教师尴尬的摆脱

笔者所执教的省级示范高中,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不论是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只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其“不满意”,校方会迅速调查取证并使教师“下课”。近年来,学校新进青年教师较多,比例已占学校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校方制订了《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并配以多项具体措施,用以加强青年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如在课堂教学方面,青年教师每周要听取相关专业老教师一定节数的授课;在教学设计方面,青年教师要严格按照学校教案书写规范,结合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既要体现教师的“教”,也要体现学生的“学”,教学设计要在不断行课中加以修正,行课结束要有较为深刻的教学反思;在教学手段方面,青年教师要尽可能发挥熟练操作和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优势;在教育管理方面,鼓励并指导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让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都快速成长起来。

计算机网络及其新媒体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已得到较广泛应用,无论是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还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或多或少地应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展自己的课堂教学。青年教师如何立足讲台,如何站稳讲台,如何站好讲台,不仅是校方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诸多青年教师面临的真实困境。笔者作为青年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既从事语文课程的教学,又从事班主任工作。相对于仅授课的青年教师,笔者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更多。在交流中,对于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师、需要教师怎样开展教学、教学效果怎样等,同笔者在班级扮演着同样角色的青年教师们都逐渐找到了摆脱尴尬困境的突破口。

二、实就是实,虚也是实:中学生在网络内外的需要满足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剧变的青春期,在心理上也表现出强烈独立的需要、友谊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和理解尊重的需要。在这个快速成长又混沌迷茫的(从童年到成人的)过渡期里,中学生的内心世界逐渐走向闭锁,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在增强,情绪情感的两极化体现出的动荡性都或多或少地困扰着每个中学生。当学生心理上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而出现不平衡乃至失衡的时候,学生向谁倾诉方可恢复常态?当学生内心世界封闭起来而无人能够走进的时候,谁可以成为学生足以信赖的人?

如同对于知识的有效学习是经“最近发展区”获得最为容易一样,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去选择可能寻求到帮助的人,无论只是倾诉,还是可以获得建议乃至能够帮助解决他(她)们所面临的困惑。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这样的人必须在尽可能范围内是能够得到学生信赖的人。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先找最好的同龄朋友,其次是教师,最后才是不得以而依赖的家人。缘何?同龄朋友,无论睿智或是有过类似经验的人,从年龄、成长和发展阶段上,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即使和他(她)们的伙伴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情绪得以宣泄,使得心理可能趋于平衡。而青年教师,年龄上和学生相差较小,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能赶上时展的脚步,甚至和学生一样,走在追求潮流与时尚的前沿,加之与学生交往交流的机会更多,因而是学生较为信赖的人。教师无论是阅历还是人生经验,都远远走在学生前面,他们不仅能给学生以现实的说教,更有不同于父母亲属的客观立场。

网络时代的社会因为有了网络的存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和教育发展的方向。除了互联网外,伴随着移动电话的智能化和移动网络升级,智能电话俨然同计算机网络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学生处在最具活力的发展阶段,最快接触新事物无疑是他(她)们朝气蓬勃、追赶时代的特征之一。学生对于网络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同独立、友谊、自我发展、理解尊重一样的心理需要,因为网络成为满足这些需要的最重要介质。

网络具有极大的胸怀,能够包容各色人物在其中生存并自我发挥――博客、微博、朋友圈等一系列短而精悍的随心表达,可以瞬间宣泄心中的愤懑和不快。同时,学生也通过这种途径,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有权限查看到的同学、朋友和老师。关心或关注微博、说说或朋友圈信息的人们就会给予其相应的回应,并由此产生互动,给该学生的困惑以疏导或帮助。笔者和学生之间的网络互动交流,不仅仅是学生的信息,也有主动在“我的留言板”中留言以待回复的信息,也有直接发手机短信乃至打电话的声音信息。笔者在选修课程的结课考查中,也采用了这种方式,用以调查学生学习该选修课后的体会、对教师教学的建议、个人未来的理想等。

三、回归传统,现代更新:网络时代的“教学相长”教育实践

网络给予教师同样的传播媒介,同样的交流平台,为何每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仍会呈现出显著差异?问题的根源看来不在于使用不使用网络、使用多少网络,更不在于教师老少的差异。在笔者所处的高中,也有不为学生接受的青年教师。原因到底何在?笔者认为,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学生对教师个人的信任外,青年教师的教育目的、教育态度、教育理念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1.教育目的:为了学生的学校和为了学生的教师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活的场所,这个场所如同学生在家庭、社区一样,可以自由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以不断提升认知和拓展视野。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不是宗教,它直指生活的当下。如果当下都不能够获得快乐和幸福,就更不能指望未来。学校只有回归生活般的教育过程,才能够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够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

我们不仅关切教师对于学校教育目的的认知,也关心教师对于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的认知。只有学校教育目的与学生接受教育目的有机统一起来,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学生才可以被教育成真正的人。学校教育中的学生是一个概念,这一概念下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是不同的生命个体。学校的教育目的旨在促进不同生命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性融合。教师只有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实现为了学生这一根本目的。

2.教育态度:对教育的热爱与对学生的爱

作为社会化完成的人,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不是学校内部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家庭成员关系、教师住房和医疗保障、教师职业发展与竞争机制、教师子女入学与就业等。这些问题是每个职场人士都会面临的问题,但对于教师而言,以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触及学生心灵成长和人格塑造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工作,其对教师社会地位、教师人格心理、教师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更高、更严格。但在社会普遍形势下,教师对教育的热爱还是基于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自我认知程度。

热爱教育与对学生的爱是相互联结、密不可分的。教师爱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对学生的爱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的了解上,学会站在学生立场去认知他(她)们所面临的各种大小问题是作为学生高度认可的优秀教师的重要前提。在网络时代,如果一个教师不知道学生在看什么网络小说,关注什么电影,热烈讨论什么话题,闲暇时玩什么网络游戏,那足以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爱还不够,至少没有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当教师尝试着去和学生玩一次QQ飞车、dota、英雄联盟等游戏中的任何一款后,至少可以和玩该游戏的学生拉近距离,开始走进其生活世界,更可能逐渐成为其朋友,使其感到从未有过的师生友谊和自我成长成才的迫切愿望。

3.教育理念:不只是学生、不只是教师的“教学相长”

学生的生长环境和发展潜力是多元的,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兴趣爱好是多元的,学生的人生发展和终身成就也是多元的,多元化的学生和一元化的教师之间产生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作为个好、情绪情感已稳定的个体教师而言,学生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极富挑战。然而,教师就是这样一种需对“劳动对象”不断做理念调整和实践尝试且不可复制的职业。那么有没有一种永恒不变的理念,或者说经历长时期考验的教育理念,能够为教师所用呢?笔者认为,回归传统的“教学相长”就是这样一种理念。它既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大家孔子极力倡导的,也是许多后来的东西方教育家们不断给予肯定并继承至今的教育理念。

网络时代更需要教师怀有“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学生不只是学生,就发现甚至创造新事物、新名词而言,他们远远走在教师的前列。如果教师不能够虚心向学生学习,像学生一样尽快从网络中获得与新事物、新名词有关的信息,了解并掌握其属性并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鸿沟便会立刻显现并加深,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迅速丧失话语权,障碍立即产生,距离瞬间拉大。谁会相信,一个不能关心学生生活世界的教师,能够得到学生的信赖和欢迎,能够理解、尊重学生并发现学生的个好,最终对其施以最佳的教育?如果这对于不从事班主任工作、教学经验又丰富的老教师来说,这样的教育理念已显得可有可无的话,那么对于正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从事教育教学时间尚且短暂的青年教师而言,则显得尤为必要,即便是我们多么明了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生发展的心理状态。试想,我们明明知道一座城堡里有很多珍奇异宝,但我们就是无法找到进入城堡的门,我们还有机会把这些珍宝带出城堡,让它们发出耀眼的光芒吗?

参考文献:

[1]杨.网络时代的师生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2]李幼穗.儿童发展心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8.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第6篇:现代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涵义;意义;实际运用

1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及意义

1.1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可分为三个部分:硬件、软件和潜件(即教学方法),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在其中就属于教育技术的硬件部分。而现代教育技术正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是一种包含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手段。所以,现代教育技术之所以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因为它是前几十年才开始出现的新的教育技术,更因为它是通过近现代科学技术来优化教育技术,从而达到教学现代化的目的。

1.2 现代教育技术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的今天,教师和学生都能通过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获益。教师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开拓教学内容,创设跟多的教学环境,开展更丰富的教学活动,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这种教育模式的变革,使传统教育逐渐趋向现代化的教育。所以,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教育现代化实现的重要依托。

2 网络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2.1 计算机辅助教学

通过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利用PPT、三维动画等计算机应用技术,直观的展现教学中的微观机制和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它取代了早些年教学中用到的投影仪、录像机的功能。这是计算机运用到教学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形式,为后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系统是在算机局域网基础上,通过专用设备而达到互联的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室是其必备的教学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学具备以下功能:交互教学、屏幕投影教学、晶背投、电子阅览、教室备课。它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观念。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在今天的教育领域中相当普及,是教育发展与建设的重点。

2.3 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又称遥距教育,通过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传播信息而达到教学目的。突破了传统的校园教育模式,可以随时随地的提供教育服务,以及集体学术交流活动。现如今,远程教育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基于其特点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远程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 现代教育技术中网络应用的新发展

3.1 网络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发展方向

就目前现代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计算机网络在教育领域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那么它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下去呢?

⑴朝着微型机发展。即计算机机体将越来越小巧,并要能适应多种环境,在有限空间发挥无限可能。

⑵建设与多种媒介的通信通道。交叉式的网络建构,最大限度的扩宽教育渠道,丰富教学内容。

⑶建立全球性的教育网络,达到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共享。

3.2 现代教育技术中网络的发展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一定是是硬件与软件协调发展的结果。现如今很多教育机构重视设备的引进与应用,在硬件方面加大投资,却常常忽视软件教学方面的建设。所以,现代教育技术想要在未来有更良性的发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⑴规范原则。即教育软件的开发与建设应符合国家教育部对多媒体网络教学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且遵循现代教育的教育规律。这样开发出来的教学软件具有较高的通用性,便于资源的共享。

⑵交互原则。充分体现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性的交流功能,避免机器单方面的传输,这样更能体现网络服务的人性化与智能化。可在检索、速度、自动问答等方面做改进。

4 结语

网络的运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技术未来的发展中,计算机网络也将继续承担起建设性的重任。所以,重视网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遵循网络发展的原则,对于未来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现代网络教育范文

一、运用现代多媒体,呈现作品意境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在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采用较为有声有色的朗读,把语言信息传递给学生,或者借助图片进行教学,而这些方法的表现力很有限,影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现代多媒体的运用,就解决了上述难题,教学效果大不一样。

以《,你在哪里》为例,这首诗的内容感人至深,可是对于学生来说,这首诗所表现的内容和抒发的感情,毕竟离他们比较远了,难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我先简略地介绍的生平事迹,然后再放一段配乐诗朗诵,沉重的乐曲,充满感情的朗读,很好地体现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主题思想,使学生们深受感动。在此基础上,反复呈现“总理爱人民”的几个片段和“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视频,让学生们随着画面反复品读,这样既能体会诗人的感情,理解诗歌的内容;还能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这种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二、运用现代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多媒体具有形象性,它能够通过声、形、色为学生创造一种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使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运用现代多媒体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以收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奇效。

如讲授说明文《苏州园林》一课,我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的前半部分体现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后半部分选择几处有特点的景点突出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在放映录像的同时,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一边欣赏录像一边聆听课文。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一下子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较全面、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我设置了一个教学流程:假如你是苏州园林某一景点的设计者,你如何介绍你设计的景点。“一石击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举手,把自己设计的图案通过展台投影到屏幕上,精彩纷呈的讲解赢得了同学们阵阵喝彩声。

三、运用现代多媒体,放飞学生想象

想象能力的培养应落实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中,在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图、音、文交互的特点,设置巧妙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为放飞学生的想象提供活动的环境。

比如,在教《听潮》一课时,我没有一下子就把大海潮涨潮落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充分感知,再指导学生观看三幅不同的海潮图,同时播放海潮涨落的声音的录音,让学生去想象此时海潮的景象,并再一次在海潮背景的音乐声中朗读课文,细细体味海潮的雄壮美和伟大力量。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情不自禁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扣住了课题中的“听”,不让听觉被视觉所冲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语言因素,同时又恰到好处地辅之以多媒体手段,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驱遣我们的想象”,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述的境界中,充分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这样才符合语文教学和文学欣赏的规律。

四、运用现代多媒体,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输过程。现代多媒体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形成多维的创造性空间,为学生提供很广阔的学习途径。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从中演化出创造望和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长城》专题时,赋予了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间、空间、内容、方式等各方面的自和调控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以及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由选择所需信息,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制作学习课件。任务布置完毕,许多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借助网络技术,开展专题的扩展阅读与学习。学生在网上很快找到了很多关于“长城”的知识,并根据所获得的知识从多角度撰写学案,制作课件,同时还编辑了富有个性的手抄报。“长城”的内涵丰满起来,智慧的火花在课上不停地飞溅,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第8篇:现代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网络教学 传统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教学应运而生,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对传统教学产生了有力的冲击,也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综观各方研究,许多人都认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给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教学环境和手段:一方面,网络环境使局限的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几乎是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这些资源提供了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因素来影响教师和学生;因而与传统环境下的教学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网络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能提供全球教育资源高度共享,信息的传递不受时空限制,并将多媒体教学素材、网络教学课件、学习工具软件等融于教学课堂。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单一的教学信息的局面,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网络教学给学生主动获取、展示信息提供舞台

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积极自我表现的欲望,把自己的战绩、智慧展示于众人面前,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精神的满足,这是人类事业取得成功的内在机制。传统的教学,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少。而在网络教学中,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一方面当你解题出现错误时,计算机立即给予帮助,引导学生思考,独立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直到解对为止;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系统的功能,学生可随时举手向老师提问,而且老师也可以通过主机监控任何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时通过音频、视频信号的传送进行个别辅导、分组解答或转播讲解以及个别提问。这样在教学课堂上,学生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自我教育。

三、网络教学缩短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几个环节组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后,则把上述环节融合为一体,以其形象直观、有声有色的特有优势,缩短了时空距离,把远方的东西呈现在学生眼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促进了学生多种感官直接参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教学过程,从而缩短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转贴于

四、网络教学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

网络教学不仅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地位,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应该是网络资源的设计者,是学习目标的引导者,是学习群体的协作者。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合作关系,容易建立“同学”或“共学”关系。学生可以自主、自助从事学习活动,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而且可以通过交流、商议、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教师后学于学生的情况。因而,向学生学习,把学生视为亲密的合作者,已经成为现代教师应具有的非常重要的观念。

正因为有了这诸多的好处,于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日益渗透进各学科教学,包括语文教学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甚至,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呈现出一边倒的状况。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单就语文教学而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诸如诵读、讲读、语义分析等能够延续数百年乃至数千年,是与语文教学目的和方法的特殊性分不开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多样的,既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目的,也有语文能力目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无外乎基本语言能力的养成和基本文学素养的提高两方面,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基本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文学素养包括提供文本的阅读再造形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创造文学形象的能力。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和手段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有它先天的缺陷,但能够在数千年的历史变革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不能说没有它内在的规律和存在的合理性。现代教育技术也不是万能的,所向无敌的。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不应该是建立在历史虚无基础上的改革,而应该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它必然是传统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是传统与现代优势互补的产物。

在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方法和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的,语文教育教学也不例外。在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文本的理解、形象的再造是任何多媒体技术都无法代替的。西方有句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由于形象思维的特殊性,形象思维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读者自身的思想、情感、认识等复杂的过程,因而一个文本文字所记载的信息每个人都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解读的形象也就有了迥然的区别。曾有人说:读《红楼梦》,有人读到的是贾府的权术,有人读到的是宝黛的爱情。这就说明,文学艺术作品是不能完全用多媒体技术来解读的。又如李白的诗《静夜思》,在中国可以说但凡读过一点书的人都知道,它虽短小,但其中可谓韵味无穷,蕴涵着远离家乡的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情思。而它的魅力又正在于每个读者由于自己生活经历的不同,体味出来的这种情思又是各不相同的。这仅仅依靠多媒体技术是根本无法把作品中的韵味表现出来的。这样的例子在文学作品和许多非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举不胜举。即或是说明文、议论文的教学,其文章内在逻辑结构也只能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而不是让多媒体技术来唱主角。

第9篇:现代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应用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探索。网络化的教学平台使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需求来自主的安排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这种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室教学模式的弊端,合理的运用了时间与空间。网络教学平台的普及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提升学生积极性与自主性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网络教学模式存在着时间与空间的无限制,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应用技术的依托,呈现出现代化教育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指使用当代最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及信息技术,通过学习资源的整合、设计、开发等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这种教育技术主要是依靠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基础,教育的实质就是信息的产生、输入、存储及共享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的教学过程打破,改变了知识的线性结构,主要表现为信息传送的过程更加多元化、多形式且非线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获取知识的形式较为单一,同时学生们也只能借助于老师们的教学计划来按部就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这种单一的缺点,借助于网络技术的特点,使学生们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特点来安排相应的学习过程,获取到的知识形式多样,设计的学习计划更符合自身需求,充分显现出教学个性化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在进行个体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相互的合作来营造教学环境系统,有助于学生们互助交流;加之信息技术所刻画的图片、文字及音频等能够将信息全方位的传送给学生,使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当前国家高校教育仍旧处于教育改革的阶段,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过程,重视感官的体验,通过网络技术的多样化渠道能够给学生们提供多种多样的语言信息,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丰富学生们的认知,给学生们带来多样感官的体验,使他们可以在学习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想象空间,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美国学者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初期各类学校都会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通过电脑的互动来实现教学过程。目前这种预言正在实现,这是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符合新时代的需求。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依托,教师们教学会更加便捷,为学生们展示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可以对提升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1.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语音技术的使用,让学生们更好的实现交流。语音学习的过程与传统意义上的语音存在着差别,语音识别的过程主要是人通过计算机来了解人的发音并且去进行识别他人的话语,学习的重点就在于模仿标准的语音形式。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只是倾向于听说读写,并不重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这一技术的引进拓宽了教学内容与测试内容,使得教学成果更加真实明显。

2.视听技术。当前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广泛的使用多媒体视听技术,将这种技术作为向学生们传递教育信息的工具,常见的视听方式有幻灯片、幻灯机以及投影仪等,这种多样化的视听技术应用过程会提升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音频与视频的格式较多,为大学生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增加了许多乐趣。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学阶段与测试阶段都会涉及数量庞大的视频与音频资料,因此给大学教师们在选择视听技术手段时提高了要求,应该根据实际的网络环境来进行合理的选择,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升网络教学与测试质量。

3.IP组播技术。这种技术是优化业务通信结构的重要产物,在某种情况下,具有特定数量的用户在一个时间段接收到相同的数据内容。以往的IP单播技术主要是指发送信息的人给特定的人进行数据的传送,所以数据在相同重复的发送过程中降低了效率,加重了主机的负荷能力,因此无法更好的保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IP组播技术就是对于这种技术的优化,提高了信息的传送效率,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四、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应用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教学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优化了当代教育体系,为高校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效率,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为他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了条件。本文着重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中的意义,了解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前景,为以后的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