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特色范文

初中数学特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数学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数学特色

第1篇:初中数学特色范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营造心境;艺术文化

美术是人类情感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素质教育的提倡,美术教学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但是怎样才能改革当前初中美术教学现状,进行特色化的教育。我谈以下几点:

一、我国初中美术的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美术课程作为一门非中考科目,在大多数学校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有甚者,有些学校并未开设该课程。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综合素质、陶冶情操、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倡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今天,美术教育应引起我们大家的重视。

二、如何进行初中美术特色教学

初中美术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教育,它注重学生美感的培养、人格修养的完善、个性的塑造。针对美术课程自身存在的特点,我们应如何发挥初中美术的特点进而进行教学,以达到传播真、善、美的目的?

1.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学会引导学生发现美。美术贴近于日常生活,艺术美和创作灵感亦来源于生活。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初中美术课程主要是在教给学生一定美术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经常向学生介绍和讲解一些带有人文气息的美感。社会美感、生活美感的作品,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感受美的内涵,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个人素养。当然,教师在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应同样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会捕捉瞬间萌发的灵感,学会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创造美,感受生活。

2.营造积极乐观的心境

美术的学习并不像文化课般对学生的要求特别严格,学习美术是自由而又轻松的事情。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积极乐观是针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共同而言。美术的学习实际上是情感之间的交流,一方面,学生应带着一颗饱含生活热情的心去学习美术,善于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片刻的美,逐渐提高自己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应营造积极乐观的心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学生水平和掌握水平差异较大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细心留意每一个学生,耐心地辅导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自信。

3.创造艺术文化和教学情境

美术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绘画技巧的学习,它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容纳了大量的文化知识,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老师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部分文化方面的讲授,如:在讲授某一作品时,可以适当讲解作品的文化背景、作家的生平以及作品的深层内涵。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美术一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丰富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水平。

总之,在传统教学中,很多学校都采取记忆背诵的方法进行授课,这样很难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感和美术课程的奇妙之处。教师应学会在课堂中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现代化的设施辅助教学,如:幻灯片、视频、录像、作品图片等,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多重感官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苎钦.初中美术教学特色的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3(2):180.

第2篇:初中数学特色范文

一、彩色半透明纸既透明又拥有色彩更易引起关注

在苏科版七年级上册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我们进行过月历游戏来探索月历中数字的排列规律. 先让学生在准备的月历上用笔任意框住某一行的相邻3个数、某一列的相邻3个数、一个数以及它的上下左右相邻的4个数等等来分别研究它们的排列规律. 接着又让学生独立设计框图,并探索它们的排列规律(如:平行四边形框图、H型框图、I型框图、X型框图等等). 多次用笔在月历画框图,会在月历上留下多处痕迹,一旦所画的框图有所重叠,势必会影响观察效果. 如果事先已经用彩色半透明纸制作好的各种框图,那么活动时就不用担心前后框图会有所重合,月历也可以重复使用,而且每个框图所对应的数的排列规律可以直接记录在框图上. 用彩色半透明纸制作框图不仅仅因为它是半透明的,不遮挡月历上的数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彩色的,覆盖在月历上很容易被关注.

二、利用彩色半透明纸好复制、易辨别的特点来化静为动

在苏科版七年级上册12.2证明第一课时有这道例题,如图1长方形草坪中间的一条1 m宽的直道改造成如图2的1 m宽的“曲径”.两条小道占用草坪的面积相等吗?如何证实你的结论?

通常我们在分析这道例题时,会在黑板上画左、右两边的草坪拼合好的图,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两条小道占用草坪的面积相等. 学生并没有经历草坪的移动与拼合的过程,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真谛,此时如果用彩色半透明纸来辅助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前教师将图(1)与图(2) 印制在学案上(但草坪区域的阴影已清除),课堂上要求学生分组用彩色半透明纸覆盖在图(1)与图(2) 描出小道左右两边草坪的边框并剪下(两边草坪选用不同颜色),然后组内合作操作,确保左右两边草坪中一边草坪不动,移动另一边草坪,使两边的草坪无缝隙拼合.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由于彩色半透明纸的色彩与透明性,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小道慢慢被半透明纸所覆盖,也可以轻松地辨别两边的草坪在何处拼合. 在小道慢慢被覆盖的同时,图(1)与图(2)中原覆盖的部分慢慢出现了空白区域,这就引发了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 最后让学生在长方形草坪中自己设计一条1 m宽的小道,经历设计、描边、剪纸、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后,学生对这道题的理解又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再也不是被动记忆了. 用彩色半透明纸来化静为动,可以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从而难点也易突破.

三、彩色半透明纸让重叠部分更易观察

比如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实验手册》七年级下册“拼图”中有一个活动是分别选取适当数量的A型(边长为a的正方形)、B型(边长为b的正方形)、C型(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三种纸片,如果允许覆盖(视为减去),你能尝试拼出边长分别为a + 2b,a - b的长方形吗?

本实验借助于纸片进行拼图活动,经历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拼图与整式乘法以及因式分解之间的内在联系. 用不透明的纸片进行拼图,不少学生很难感受覆盖,即使用白色透明纸也很难观察与真正理解实质. 这时就要选用两种颜色的彩色半透明纸片来实验,因为两种颜色的彩色半透明纸在重叠时会产生第三种颜色,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根本不用担心“被减去”的部分会被纸片遮挡而不易观察(如下图).

四、彩色半透明纸让抽象问题直观化

彩色半透明纸还适用数与形关系的研究,比如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材先研究了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 = ax2(a ≠ 0),然后研究了y = ax2 + k(a ≠ 0),y = a(x - h)2(a ≠ 0),y = a(x - h)2 + k(a ≠ 0)这三个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而这三个稍复杂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均是由y = ax2(a ≠ 0)的图像平移得来的. 传统教学常常要求学生前一天晚上先画几个规定二次函数的图像,课堂上就利用这几个图像来研究平移. 但是实际教学中发现,效果差强人意. 图像的平移规律对学生来说始终是一个难点.

第3篇:初中数学特色范文

关键词: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探索活动”;体例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210-02

美国自创立科学课程以来,中学科学教育的理念一直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地调整、改变,已经形成了如今重视科学、技术、社会(STS)以及科学教育的大众化思想理念。同时,美国的教科书充分体现出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运用,注重学生探究、动手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建构新知识。《科学探索者》因其“探索科学奥秘、指导研究性学习、知识能力方法并重、动手动脑趣味无穷”的教材特点,逐渐成为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本文依据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中国版)中的“探索活动”,对其进行分类,讨论该版教科书中“探索活动”体例的特色。

一、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的内容及“探索活动”类型

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由17个分册组成,本文选取《天气与气候》一册进行分析。《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共有4个章节。第一章为大气,从身边的空气讲起,介绍了地球上大气的成分、结构,也介绍了大气的气压、气温及其随着海拔、场所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共编写了4节内容。第二章为天气要素,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的能量及其传递,因气压、气温、风和湿度的差异而促使能量传递,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天气变化,共编写5节内容。第三章为天气类型,从影响北美天气的角度介绍了锋和气团的运动及类型,风暴的各种类型、形成过程及危害和安全法则,最后介绍了一系列天气系统的预报及如何阅读气象图,共编写3节内容。第四章为气候与气候的变化,主要内容包括以不同地区为例探究影响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从而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带,通过树木年轮、花粉、冰期等探究气候的长期变化及原因,从一些自然现象中发现大气的全球变化及影响,共编写4节内容。

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由16节课程内容组成,其中“课文”内容为教科书的主体,“探究活动”则是教科书的灵魂,就如《科学探索者》的主编M.J.帕迪利亚所说,“探究是科学教育的灵魂,也是《科学探索者》的核心”。本册书有65个活动内容,一般情况下,书中每节课都会包含2~3个“探索活动”内容。结合教科书,根据活动设置的位置、目标和实验场所,这些“探索活动”分为“实验与操作”(包括本章课题、探索活动、试一试、家庭活动)、“技术与设计”、“技能与应用”(包括技能训练、实验室、数学应用)、“图像演示”四种类型,分别为34项、6项、20项、6项。“实验与操作”与“技能与应用”为探究活动的主体。“实验与操作”的活动内容主要是为引发学生课前思考、进行课堂强化及课后巩固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好的实验操作。“技术与设计”更强调实验进行的每一步――设计、制作、测试、交流,主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与应用”部分,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些技能的强化训练及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图像演示”是一些大规模的或者无法用肉眼看见的或者危险的实验或活动的视频或模拟动画的播放,将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探索活动”体例的特色

1.鼓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活动形式多样。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中,动手操作的探索活动约有26项,动脑思考的活动约有11项,占探索活动体例总数的56.92%。动手操作的活动主要表现形式为模拟自然现象、验证基本原理、制作实验器械、测量实验数据、调查自然环境等。其中,大多数活动为验证自然的基本原理,如空气有质量吗、空气受热后会怎样变化等;模拟自然现象设置8项,如雾是怎样形成的、制造冰雹、模拟气候条件等;制作实验器械5项,如制作塑料瓶气压计、制作一个风向标等;测量实验数据4项,如测量不同高度的气温、太阳光线与角度等;调查自然环境设有4项,如调查小气候、观察天气等。动脑思考的活动主要是分析图表、总结现象、分析影响等,分别为5项、3项、3项,如美妙的气候统计图、什么是温室效应、地球纬度对气候带的影响等。动手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学习知识,并感受到自然的奥妙和地理学习的乐趣;动脑的活动,通过一些图表、自然现象,对学生进行一步步的引导,培养其进行有逻辑的思维。活动形式多样,且贯穿课程内容的始终,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探究活动”过程中技能的培养。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在每节课的课程内容之前,会设置一个探索活动。这项活动不仅用于引起课前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在每个活动下面设有一个思考题,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如推理、预测、测量、建立模型、观察、提出假设等。教材将学生所要掌握的技能隐藏在每一个活动中,每一个活动掌握一种技能,同时在“技能与应用”活动中进行专项训练和强化提高,最后在“技术与设计”中对各种技能进行汇总和应用。当所有的技能都能被熟练掌握时,学生不仅学会了技能,在将其整合运用后还形成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科书的最后参考资料中,将本册书所提出的所有技能进行了整理分类,形成“技能手册”,包括“像科学家那样思考”、“科学测量”、“科学探究”、“技术设计”、“绘制图表”、“数学工具”和“阅读理解”7种类型的技能总结。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科学教育更加强调以技能或者能力的强化和细化,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美国教科书编写指导作用的体现。

3.“探索活动”具有不同的功能性。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共四章16节课,设置了65项“探索活动”。为了保证课程内容相对均衡,每一章分别设置15~18个不等的“探索活动”,其中“试一试”、“家庭活动”、“技能训练”、“实验室”、“数学应用”和“图像演示”在每章中的数量都有所不同。但在每章之初,都设置了“本章课题”这一活动;在每节课之初,都设置了一个实验探索活动。由此我们发现,由于不同类型的“探索活动”出现在教科书中的时机与位置不同,其具有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例如,每一章、每一节课之前设置的实验与操作的活动内容,用于贯穿整章的探索活动,引发学生的课前思考与探索。“试一试”穿插在课程内容中,其目标在于主要概念的巩固与强化;“家庭活动”设置在课程内容结束后的“巩固”中,内容多是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在家中的现象发现和探究,旨在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复习;等等。因此,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中的“探索活动”,因其位置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性。

《科学探索者》是秉承着“新课标、新理念、新学法”的思路编写的,因而成为美国初中主流的理科教材。通过对《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丁国莲译版)“探索活动”体例特色的分析,我们认识到,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书中有很多形式多样的探索活动。这些活动具有不同的功能性,注重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时重视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国中学科学课程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M.J帕迪利亚.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M].丁国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2]魏志方,李凤月,董玉芝,等.中韩中学课程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

The Explo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American High School Science TextbookCScience Explorer・Weather and Climate

LI Wan-ge,DONG Yu-zhi

(College of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Yanji,Jilin 133000,China)

第4篇:初中数学特色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教学思路

自新课程改革之后,设计丰富、新颖的开放性试题也随之应运而生。这类试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以前“填鸭式”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已经要被淘汰。这种开放式的数学试题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引导教师改变以往那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以此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数学开放性试题的内涵

众所周知,在新课改之前,初中数学的教学一直被理解为只是传授知识,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大多是将现有的知识讲授给学生,更注重演绎论证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开拓。然而现今,我国更注重的是培养数学全面发展的具有思维性的人才,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与时俱进了。而数学开放性试题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国对数学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那么,什么是开放性试题呢?所谓“数学开放性试题”是与条件和结论这一封闭性数学试题类型相对而言的,它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感的数学试题。相较于传统的封闭性试题而言,这类试题的条件与结论变化多端、或多或少,有的对解题有用,有的则是多余,这些都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力来自己选择,其问题的解法也是多种多样。数学开放性试题注重的是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变换和思维方式,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它是当前我国一种新的数学教学理念的体现。

二、数学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初中数学开放性试题是一种具有一定探究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主要锻炼的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具体有四个特点:(1)条件多余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即数学开放性试题会给出许多的条件,在这些条件中有的对解答问题有用,有的则是起到混淆的作用,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判断和选择;(2)问题答案的不固定性;(3)问题一般没有明确的结论,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方法,需要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判断来决定;(4)数学开放性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发展性。

三、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的几点思路

1.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树立好学生才是主体这一观念。在课堂上,教师总是占据着主导位置,将自己制订好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一味地讲授给学生听,而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没有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和机会。因此,在数学开放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并且能够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维方式来解答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还能使他们想要使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渴望得到满足,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解题过程的训练

根据数学开放性试题的内涵可知,开放性试题注重的是解题的探索过程,而不是对结果的鉴定。由于开放性试题的问题和答案都具有不固定性,因此,开放性试题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答案,而是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养成一种善于创新的习惯。

3.教师应当做好示范

只有教师具有创新的精神,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有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示范。如果教师在带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创新意识,那么学生也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目前,开放性试题已经在中考数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充分的说明了开放性试题已受到了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数学开放性试题是一种顺应时代而生的新型试题。这种试题是我国当前数学教育改革时代的一大特色,并且更好地诠释了我国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它不仅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模式,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灵感,更能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如此,在不久的将来,数学开放题教学一定会成为我国初中数学教育中的主流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卫.浅析初中数学开放题型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2(19).

[2]刘巧敏.浅析初中数学开放题型的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1).

第5篇:初中数学特色范文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编排过程中,参照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材编写。在教材体例安排上,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人教版的初中数学增加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兴趣,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合作,完成学习的实践探索。

第二,重视基础教育。中学数学与其他学科具有很大的联系,是进行其他相关学科学习的基础。在教材设置过程中,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的训练。这不仅可以为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其开放的数学思维。

第三,重视数学史的发展。人教版初中数学增加了许多对古今中外数学历史发展的介绍,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设定,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一定的数学发展背景,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第四,重视精心选编合乎实际的问题。在教材中,创设了许多与数学问题有关的生活实际,这样可以通过具体问题的解答,使学生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与认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而且发挥了数学工具性的作用,因此,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总之,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既体现了其创新性,同时又具有普及性;不仅遵循数学学习本身的特点,而且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这种编写特色,与新课标学生培养理念相一致,因此,其应用性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就比较广泛。

对课堂效果的提升

无论哪一种教材的编订,都会有其目标和体例。人教版初中数学通过其具有特色的编写体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数学学科自身具有抽象性,因此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人教版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设计了合理的版块章节,力求数学知识贴近生活实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材就设计了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活动,学生结合已有的统计报告,并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求出相应的数据,在数学的运用过程中,解决了实际问题,既让学生感悟到了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数学课堂进行过程中,就避免了因为课堂气氛僵化、学生兴趣不高而导致的课堂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出现。

开放性课堂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传统课堂已经明显不适应其发展。同时,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强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遵循这一理念,在体系设置过程中,增加了相应的“观察实验”与“拓广探索”内容。同时,教材呈现遵循“观察、实验、归纳、探索、猜想”等思维过程,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对顶角相等”这节内容时,教材设定了课前讨论。首先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所得结果,之后每个小组探究出相应的结论。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起来,与此同时,教师不再是控制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安排的主导者。

丰富数学学习的多样性 虽然有效的课堂形式可以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但初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这就使得其兴奋点和兴趣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因此,课后反馈就十分必要。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持续性,同时夯实课堂所学内容,在每章节之后安排了“数学活动”。这些数学活动具有探究、开放等特点,学生在这些“数学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其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从而将课堂与课后数学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丰富了数学学习方式。

结束语

第6篇:初中数学特色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教学理念;师生关系;学习积极性;任务导学

数学是初中的核心科目,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受到了师生的高度重视。开展更具效率和层次的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和思路,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促进教学的发展。以学生为数学的主体,想方设法地调动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是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研判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从实践层面看还是很有价值的。

一、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思路,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本身很抽象,学习起来难度很大,这一点为广大初中生所公认。基于此,初中的数学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授课、讲述与传导模式,要更加注重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争取更好地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思路就要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比如现今流行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以电教多媒体技术为例,多媒体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集成的现代化电教技术手段,在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中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同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不仅为教师“排忧解难”,而且可以很大幅度上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的喜爱度,让学生通过认识、学习数学知识来增加见识、提高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速度和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文字、视频、音乐、图像等多种教学元素,可以满足初中生的多元化的需求,同时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利于数学教学的开展。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营造教学氛围和环境,而且能够节省教师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促进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师生关系的打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秘密武器”,而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则需要好的氛围。有了好的气氛和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便无阻碍,学生会更加信任、尊重和依赖教师,教师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引领学生不断进步。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地位十分重要,而教师的素质与修养又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的好坏。因此,教师作为师生关系培育过程中更为主动的一方,必须全面提升个人的素质、能力和修养,将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作为日常工作的一个着力点。教师要坚持以数学教学为主导,以教学活动为依托,营造愉快、充满激情的师生交流氛围,让学生“轻装上阵”,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与益处,并激发他们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互动的欲望。只有学生积极主动起来,师生的关系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发挥先锋示范作用,将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

如在数学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量学生的感受和需求,要摆脱传统的“滔滔不绝”式讲述的模式,采取全新的师生互动的授课方法。具体的做法:教师首先布置3~5个问题或任务,可以根据3W或5W的模式进行;其次,让学生们在授课之余仔细研读并探究这些问题、任务;再次,教师必须摒弃“满堂灌”的授课方法,留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们提问、交流,为师生互动和沟通营造时间氛围。当师生为共同解决一个问题或任务进行亲密互动、有效沟通的时候,整个数学课堂立刻就变得更加活跃,更具吸引力。类似这样的师生互动和沟通,是基于数学课堂气氛的活跃,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坚持类似的师生关系培育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开展“任务导学”模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和探究能力

所谓的“任务导学”模式,指的是教师设置一定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知识的教学模式。任务导学模式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学生形成知识的阶段,即学生在特定问题情境的带动下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与解决,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验和感受。在运用“任务导学”模式的整个过程中,数学教师也要注意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对重点的疑难数学知识点进行重点的讲述和分析,对不是特别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思考、感悟,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此外,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在任务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变化和特色。

做到了这些,初中数学教师的职责基本完成,其余则要依靠学生的悟性、思索与探究,这也是任务导学的精华所在。教师作为一个“导师角色”的存在是为了引导最关键的步骤,而大部分的流程都需要学生作为核心主体出现。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同时逐步形成自己的实际能力,这也是与初中教学的大目标也是相呼应的。灵活运用“任务导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学可以得以发展,初中生的数学探究意识、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唐秋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J].科学大众,2011(1).[2]刘菊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

2011(1).

[3]张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5

(3).

[4]罗德先.初中数学教学刍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5).

[5]孔政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学

第7篇:初中数学特色范文

一、趣化数学内容,让学生喜欢自学

初中生显著的性格特征变化就是主观性的大大增强,初中阶段是他们自我意识的萌芽生长阶段,这种自我意识成长因为不够成熟而表现出主观性过强等特征,他们开始十分关注自身感受,并对于自身体验不佳的事物表现出抵触情绪.这样的个性特征对于初中数学自主教学的最显著影响莫过于学生“愿不愿意”是基于他们“喜不喜欢”.因此初中数学要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就必然要从兴趣二字入手,将数学教学兴趣化,使数学成为“招人喜欢”的生动学习体验,从而促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趣化初中数学教学,我认为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既是要趣化教学内容,使原本相对单调枯涩的抽象概念转成生动有趣的数学形象;亦是要趣化教学形式,使简单程式化的学习活动变成活泼多样的学习体验.通过这两个层面的教学趣化,让学生喜欢学,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例如在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教学开始之前,为了增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设计了“小先生与弟子”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首先我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两人分成一组,两名学生在活动开始前进行抽签,抽中“师”的学生当“小先生”,另一名学生则成为“小先生”的“弟子”.确定完身份之后,“小先生”就要开始“备课”了,备课的内容正是《一元一次方程》;完成备课之后“小先生”要给另一名学生上课,上课可不能含糊,因为上完课之后“弟子”要给“小先生”打分的,教得不好的“小先生”可是会不及格的.因此,当“先生”的学生为了得到了一个漂亮的分数,都认真自学课程内容,以便能够上好课;而另一名学生虽是“弟子”,却也是“检察官”,也要认真“听课”,看看这位“小先生”到底讲得好不好,好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于是一来二去,在这样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学生兴趣大增,积极性很高,有效促进其自主学习.

二、导清学习方法,让学生懂得自学

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盲目的自主修行并不利于个人成长.如果将自主学习比作是行船千里,那么有效的方法引导有如船之舵、指南之针,是确保千里航行最终能够成功抵达彼岸的重要保证.所以说初中数学开展自主学习,除了要让学生喜欢自学,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懂得自学.教师应该通过多样的方法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一般程序,领会自主学习的内在涵义,形成灵活应变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真正有效推进初中数学自主学习.那如何有效引导自学呢?我认为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步骤,帮助学生自学方向不偏倚;一个是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学思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我便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我首先问学生:“我们学习首先要有个对象吧,那这次课的对象是什么呢?”学生答:“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既然是加法和减法,那必然有运算法则,所以我们还要学习它们的运算法则,对不对.”我接着引导,学生回答:“对.”学生回答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事物都是有区别和联系的,既然知道加法的法则,知道减法的法则,那还要学习什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应该了解它们的异同.”我说:“对,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理论离不开实践,我们要检验学习效果就需要做什么呢?”学生回答:“就需要练习.”至此,学生已经清晰了解如何进行这部分知识的自主学习了.通过这样进行思维引导,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思维,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三、丰富交流形式,让学生优化自学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包括新知识的自主获得,也包含旧知识的自主总结和温故知新.因此开展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对于学生自主知识总结、自主学习优化能力的培养亦不能偏废.如何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优化?我认为基于初中生表现欲望强、渴望在集体中获得认可的性格特征,以及集体合作能够激发行为人主观能动性,利于发现问题、了解不足、交换经验、促进提升等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活动,将是促使学生自主总结、自我矫正、优化提升的有效教学手段.

第8篇:初中数学特色范文

一、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数学学习也不例外,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与前提,兴趣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潜力激发出来,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听老师对知识的讲解。另外,通过兴趣的培养,还可以更好地促进欢乐、和谐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要比小学阶段复杂、抽象很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数学在生活、生产中广泛的应用进行介绍,从而使得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为学习兴趣的培养打下一个基础。同时,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富有特色、新颖的教学故事,加强对活跃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教学效率打下基础。做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要加强对学生特点与心理特点的分析,从而运用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

二、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宽松的课堂氛围的营造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它应该是一个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只有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与吸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的营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才敢大胆地问出来,教师也才更能够针对问题进行辅导。

三、将生活更好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来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初中数学知识的构建也逐渐加深,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相对于小学阶段要复杂很多,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层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而将生活实例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结合,根据学生身边的实例来进行教学,那么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将生活更好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来,可以使得教与学跳出教本,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而且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也更容易使得学生去理解。例如与学生生活有关的超市价格标签,超市打折促销,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生活化素材,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得数学学习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教学中加强对课堂结构的优化,加强对课堂时间的利用

在新课改下指导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要不断加强对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从而使得课堂时间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进而实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设。由于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有着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符合其认识发展规律的层次教学,注意与教学目的紧密结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为学生安排动手与动脑的时间,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练习。同时,教师要及时地捕捉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数学知识虽然比较抽象,但是它却是来源于生活的,是人们探索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好地建立课内课外联系机制,使得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相结合,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五、不断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创新

第9篇:初中数学特色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动态性策略;创新

面对传统教学方式得不到较高的教学效果的现状,各门学科都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提升自己。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时代的新鲜感,很容易使初中生觉得枯燥乏味,无法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造成成绩不能获得根本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十分低下的局面。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动下,初中教学也对自身的动态性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创新出了许多独特的动态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的伴随下,学生能够迅速培育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学习素质,同时教师也能够带动数学课堂氛围,简化教学内容,形成高效率的数学教学课堂。

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动态性体现

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相对较多,而且其动态感十分强烈,要求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比如简单的解题竞赛或是数学知识游戏,都是有趣的动态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由于这些教学活动的动态性并不强烈,许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与其中,而本身活动的趣味性得不到较高的保障,影响了教学效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动态性还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多样上,由于所面对的学生主体不一,而学生所处的年级也不一样,教师必须根据这些来设计不一拥慕萄内容,并选取适当的教学活动,融合动态性的教学思想,最终提高教学整体的动态性。

二、初中数学动态性教学活动应具有的特征

1.趣味且实用

初中数学动态性教学活动创设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体现较强的动态教学效果。因此,假如其活动主体依旧枯燥乏味,就会失去其本质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设计初中教学动态活动的时候,必须充分完善教学活动主体内容,丰富活动的动态性形式和内涵,同时将课本的核心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能够在享受活动趣味性的同时,迅速吸收和掌握数学知识。

2.以学生为活动主体

在初中数学的动态性教学中,高效的教学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教师在创设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科学配合动态性的教学思想,要切实结合班内学生的现状,认真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找寻学生喜欢的游戏,并将之完善和创新,形成趣味动态教学活动。在这其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把享受活动的过程完全地赠与学生,使他们能够最大化地发展和提升自我。

三、实现初中数学教学动态性的策略

1.加强教学活动的动态性,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初中数学动态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有很多都与现实生活接轨,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具有特色的动态活动,带领学生切实地动起来,以强化学生的知识点,使学生深层次地掌握关键内容。比如,在进行圆锥体学习时,许多学生并不清楚这一类的形体,教师就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物品,如漏斗、铅笔刀等,然后让大家对这些物体的形状加以描述,并带领大家一起探究它们的表面积、体积公式,巩固学生对这类知识的认知,实现高效的教学。同时,教师可以将一些新颖的教学活动带入到教学当中,以活动的动态性带动教学的发展,切实有效地改善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2.以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实现有效的动态化教学

初中的教学形式经过完善和创新后,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支持,但是,长期维持一种教学主体的模式,不仅不会改善学生的学习,还有可能降低教学的科学性,所以,教师要不断对数学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在原有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更新,使活动内容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许多学生对这一知识点产生了较大的模糊感,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将乏味的课本知识展现在屏幕上,在充分体现动态性的同时又做到了积极而全面的教育。此外,教师应逐步加强教学形式的丰富性体现,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到教学当中,与他们一起进行数学问题的求解,从而在动态的环境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的教育水平,加强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并根据核心的数学教学内容对基础教学形式加以改革和完善,实现教学的动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课堂效率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综合性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