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观设计节点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入口道路 景观设计 系统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121-01
城市入口是城市的窗户,将城市与外部联系起来。城市入口设计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关键环节。纵观城市入口的分布现状,几乎都是由道路引入的,沿着道路两旁的景观设置是城市形象的最初展现平台。城市入口道路的景观设计是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的重点内容。
基于人们对自身环境质量和特定文化情感的关注,景观学中,城市道路入口作为一个流通、过渡场所,它不仅意味着一个节点本身或一个空间,同时还意味着“此地与彼地”、“内与外”的城市形态的转换和城市空间的过渡[1]。城市入口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功能需求,其景观设计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系统工程方法应用
现当今,系统的思想帮助人们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综合行为或整体功能的统一体[2]。“系统工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来处理大型复杂系统问题,不管是系统设计或组织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均可统一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2]。系统工程方法是由要求分析(问题的定义)、功能确定(功能的分析和分配)、物理确定、设计证实这四个基本应用活动组成的。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对道路景观设计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它使得设计方案更具可实施性及合理性。下面就城市入口道路景观设计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做整体分析探讨。
出入口道路具有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道路的双重功能,它应保证城市和周围地区的联系,满足城市的对外交通发展需要,并在城市道路和公路之间起协调作用。出入口道路主要有三种形式:连接港口、机场等对外交通枢纽的专用路;与郊区公路相连的放射性道路;连接大城市的卫星城镇的道路。城市出入口道路景观存在很多问题,下表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2 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整体设计
城市入口道路是从非城市进入城市的必要通道,自然的山体、农田、密集的居住区、杂乱的开发空地在此以不同的方式罗列与交汇,组成了城市入口景观。运用系统工程的功能确定和物理确定的活动方法,综合各个功能区的具体要素特点,对城市入口道路景观进行了整体设计。
2.1 入口区建筑物外观设计
城市入口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他地区的不连贯,从而更影响到其他景观。而具有城市特征的建筑物分布并不均匀。通常都是带有城市特征的建筑物入口区,紧接着是毫无城市气息的非城市地段如农田、自然山体等,随后就是密集的城市居住区等。故,在城市入口区域的建筑在形态和体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中,建筑形态所占的比重最大。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控制道路两边的建筑外观与形态,(1)同一建筑物的高度;(2)保证建筑物正立面的协调一致;(3)统一外墙面的材料与色彩;(4)使附属设施的设计兼容。
2.2 入口道路的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设计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方面的统一,又要尽可能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即符合艺术、绘画及造园艺术的统一、均衡、调和和韵律四大原则。
2.2.1 入口道路的种植形式
在城市入口的郊区段以快速干道为主,快速干道车速快、车流量大,组团式布置的绿化种植形式强调群体效果,突出空间序列的安排。城市入口区域处于从郊区进入市中心的过渡地带,在此路段可采用渐变方式的植物处理方法。植物的种植设计分为带状分层种植、自然式丛植及整齐行列式种植三种,充分体现丰富的植物种植风格。带状分层种植,即采用草地――花卉――花灌木――乔木逐步过渡的形式,介于自然丛植与整齐行列式种植之间;自然丛植则以花丛、树丛散布于绿带中,形成形状、大小、地形与趣味各不相同的植物空间,有半封闭的、封闭的,也有开敞的,使景物的层次更加丰富;整齐行列式种植体现的是装饰性和人工性,由不同颜色和高度的植物行列排出,种植形式变化层次分明,与周遭环境相互协调,靠近市区则人工味变浓,远离市区则更加侧重表现自然生态。
2.2.2 入口的植被选取
植物配置遵循“树木成群,花木连片”的原则,主要以片植和群植为主,通过植物的丰富多样来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人行道的树种选用广玉兰,考虑到行车视线通透因素,道路分车带均选用低矮的灌木,以色块构成图案,段落构成有渐变和韵律,且每段首尾都有植物造型的“标示”,具有鲜明的导向感。
2.3 入口道路节点的景观设计
道路节点主要以道路交叉口为代表,驾驶员通常要在交叉点做出行进的方向选择,故需要集中注意力观察周边的环境。外来游客通过不同的节点增加行程的丰富感,从而逐渐认识城市。城市入口处的行车道路节点尤为重要,其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视觉效果明显。在高速行驶中要保证节点显眼,可将节点景观做大。(2)体现区域特色。城市入口的节点景观设计要能展现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和风俗。若能与其他城市存在较大差异,则将加深外来人员的识别性和记忆性。(3)招牌、广告的设计。入口节点处的广告牌要在位置、材料质地、表面积等方面达成统一。广告内容要积极健康,最好选择公益广告或体现区域特色的产品。
3 结语
城市入口是走进一个城市的必经之路,是城市形象的窗户。对城市入口的道路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方面。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城市入口道路景观设计进行探讨,希望对景观设计师的工作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 程晓山.浅谈城市入口道路绿地景观序列――岳阳大道绿化景观设计[J].广东园林,2003(2):19-22.
[2] 李向北,贺德坤,康伟,等.系统思想在工业园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重庆石柱县工业园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09,28(12):12-13.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骨架,除了担负着城市交通的作用,还起着展现城市景观和联系城市各个景点的景观廊道与景观方向的作用。因此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与城市景观设计一样,必须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把握城市人群的视觉经验和审美意识,通过科学的、技术的、艺术的特定手段,对城市人群的视觉经验和生活实践进行构思。
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涵及其意义
从现代生态学和地理学角度而言,景观既可以指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与地面风景风光, 又可以指某个特定区域内的集审美性和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地表可见景观景象。对于人类社会活动来讲,景观具有一定的可辨识性、空间异质性以及生态规划设计的可重复性,对于影响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审美情操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各种东西方环境设计理念的渗入为现代城市区域景观设计规划提供了更多可供参考的蓝本。因此,景观构建设计者应在景观设计中融入较多的经济价值因素、生态价值因素以及美学价值因素,通过特定的生态价值理论体系对具有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进行规划设计,以此重塑和优化地理区域与生态系统。景观布局设计在现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现代化城市道路的多元化功能需求,从根本上体现“安全、舒适、快捷、美观”的设计理念与指导性原则。
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1、 性质与功能相适应
性质与功能不同的道路所产生的路网也是不同的,因而现阶段的市政道路都有着其独有的特色。同时,因交通目的的不同,对于环境景观元素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道路附属建筑、雕塑、绿地的风格及其设计特点而言,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所具有的特点。
2、 道路景观设计应突出车辆的安全感
“危楼不可居,危栏不可依”,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安全的重要性,如果行车中无法保证安全,道路也没有美感可言。因此,安全感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前提。司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会产生压迫、压抑等不良感受,此时更要保障道路的安全感。
3、 道路景观设计应强调路边的色质感
道路和沿线的绿化、构造物等的色调搭配等都会影响道路的景观设计,好的色彩会带给人们欢快的感受,可以消除在行车中产生的压抑情绪和疲劳感。
4、 可持续发展与个性化原则
在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3 方面要素进行综合的考虑与分析,并尽量加强对于自然要素的运用,从而让道路景观真正融入到自然景观中去。个性化设计原则是指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对城市自身的形象特点与文化进行协调分析,并加强对于城市个性化元素的应用,以充分展现出城市的特色。
三、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系统整合的策略
1、利用道路两旁空间,设计出与城市空间相结合的景观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主要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很少有人工设施的。所以,必须营造出大自然的生态系统。首先,要抓住植物本身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将它们的特点搭配合理。其实,根据植物的特点可以将城市道路划分为不同的空间,每个空间都应有自己的功能,比如像开放、半开放、封闭、半封闭等空间进行合理地转换,会让游客感受到神奇、梦幻。设计者还要利用好植物的时序性,让生态道路四季都不逊色,春夏秋冬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说春季呈现鸟语花香、夏季浓荫盖地、秋季枫叶如火、冬季银干琼枝,这样就会让景观呈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达到了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另外,植物本身就有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设计者要合理安排不同的植物,让净化生态环境的作用达到最佳。
2、充分结合道路周围的环境特征
在规划和设计道路景观时,要充分结合道路周围的自然环境特点,科学划分不同的行政区域,将道路划景观规划设计分成不同的阶段,在每一个具体的道路景观设计路段,以一些具有突出特点的建筑物或者构造物为中心来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最大程度地实现道路景观的点、线、面协调统一,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3、确保道路路线流畅
道路景观规划和设计不能妨碍道路的正常交通出行,因此要尽量保持道路路线的流畅性,给驾驶员以开阔的视野,使道路和自然地形地貌协调统一,全面兼顾道路两旁的河流、湖泊以及树木等,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禁出现高填深挖的现象,在规划和设计道路横面时要是道路的边坡造型和周围景观相互适应,并且要尽量减少道路纵面上的挖、填等措施,保护原有的自然景观。
4、道路节点的规划和设计
道路节点主要包括道路交叉点、停车场、步行广场、步行天桥、地下通道出口和入口等,加强对道路节点的规划和设计,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首先,这些节点必须是人眼可以观察到的形态,属于城市道路空间转移形成的结合体。其次,这些节点必须是易于被人们记住的城市道路场所。在进行道路节点设计的时候,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和人们对节点的需求,将有些道路场所节点设计在较为醒目的地方,并提高必要道路设施在节点空间中的存在意义。
5、道路两侧绿化带的景观设计
道路绿化包括行道树、分车带、中心环岛和林荫带四个组成部分,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设计道路两侧绿化带还应根据周边地块的使用功能区别对待。周围有厂矿和仓库时,应种植高大密林,树种多以抗逆性强、抗污染为宜;周围为人口稠密居住区时,适宜种植浓荫、开花、有香味等植物,紧凑空间资源;如果周边是行政办公、学校、机关地区,设置绿色廊道,建立绿草地,提供污染程度低、噪音相对小的步行环境。
6、 树种植被配置的设计
道路绿化配置应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行道树种多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侧重落叶类,讲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理念,栽种适宜此地的生长的树木。树木大约种植二到四排,多根据绿化隔离带的宽度设置,株距选择以乔木生长情况确定,幼苗时可加密种植,以后再间疏移种。隔离绿化带较宽时也就种植观赏花木、观叶植物,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小型花灌木,形成舒展、开敞、明快的风貌。植被配置设计时一定要讲求平面上简洁有序,强调整体性、导向性和图案性,体现多样性、层次性和季节性。如果人行道宽度较大,可考虑草坪、绿篱、花坛、行道树等多种形式,树木的种植间距不阻挡视线,在品种搭配上,应充分考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景观效果。对于商业步行街,不宜采用高大的树木,可局部放大处种植一些遮荫树木供行人休息、停留即可。道路交叉口可采用小乔木和灌木、花、草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种几何图案或变形设计。
总之,城市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涉及到对原有景观的保护、利用、改造及对新景观的开发、创造,设计时应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提出保护有价值的原有风景,创建新的景观及组成要素的建议,它不仅与景观资源的审美情趣及视觉环境质量有密切的联系,它的规划、设计还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持续发展和永久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乐超.浅谈景观设计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09(20)
[2] 刘端阳.中部中小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随想[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36)
关键词:滨水景观;城市;功能
中图分类号:U452.2文献标识码:A
一、项目概况
柳青河是临沂市兰山区、尤其是北城新区的一条重要河道,位于沂河、祊河两河之间,有东西两源,汇于枣沟头镇陶家庄东,向南贯穿北城新区,流经李官、白沙埠、汪沟、半程、枣沟头等5镇和南坊街道,途经村庄、社区100余个,全长34公里。本次景观工程包括柳青河两岸,北至青年路南至三河口,汇入沂河处,主要位于中心城区,全长约5 公里。
二、设计定位
柳青河两岸目前以别墅区、商业区为主,在政府对此区域的整体规划中将柳青河两岸定位为繁华的商业区、步行街、休闲娱乐区。因此,在柳青河两岸景观的设计中,我们将此区域的景观设计定位为人性化的突出休闲娱乐功能,体现文化氛围与生活气息,人工化与生态化相结合的滨水景观带。
三、设计原则
(一)防洪原则:本次设计中,柳青河两岸除了要满足休闲、娱乐等功能外,它还必须具备一项特殊的功能,就是防洪性。同时还利用水生植物或者亲水的乔木进行植物的设计,在丰水期或是有洪水的日子中植物虽然被淹没但是堤坝的防洪功能并没有被减弱,洪水也影响不了堤坝之上的景观。在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城市景观的优化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具备防洪的功能。
(二)生态原则: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创造性保护'工作,即既要调配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域内美景和生态自然。保持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动物栖息地。柳青河两岸的植物配置主要采用了乡土大乔木、花灌木、地被植物以及水生植物互相搭配,保护生态植物群落,使此区域——滨水地带——在生态大环境中起到更好的生态作用。
(三)人性化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应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过程,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完成对历史和文化之美的揭示与再现。强调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柳青河沿岸步行道全线贯通,沿线设置亭、廊、亲水平台、休息座凳,生态休闲区与商业休闲区间隔存在,游人可观可游又可以休闲娱乐。亲水平台、码头的设置增强了水体的可接近性,创造出市民及游客渴望滞留的休憩场所。
(四)文化性原则:本次柳青河沿线景观设计体现了桃红柳绿的文化特色。设置风格古典的柳青亭、桃红亭、观波台等景观节点,以桃红柳绿的文化符号凸显人文取向,并以大片的碧桃垂柳等植物烘托出文化氛围。
(五)空间,层次丰富原则:柳青河景观设计中凸显立体设计,包括软质景观设计和硬质景观设计。硬质景观则运用上下层平台、道路等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空间高差创造。
(六)城市景观统一原则:柳青河景观带结合布置城市空间系统绿地、公园、营造出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在适当的地点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在重点地段设置城市地标或环境小品。景观设计与周边建筑风格协调统一。
景观设计概况
(一)本次设计范围。包括柳青路至柳青河护岸,最宽处68米,最窄处9米,多数区域宽10至16米,由柳青路至常水位高差最大处4米,最小处2米。
(二)高差的解决。由于由柳青路至护岸这个区域高差大,进深小,要保持景观亲水的特性就必须进行立体式的设计。在处理高差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各种挡墙的形式,在距离柳青路3米的位置设置挡墙,高度1.5至2.5米,挡墙顶部高于柳青路路沿石,在此三米的范围内栽植行道树、小灌木,设置雕塑小品,丰富了柳青路的视觉效果。而高差较大的区域,则采用多层挡土墙的形式,最接近水面的挡墙最矮,高度45厘米,可作为休息座凳使用。
(三)风格的统一。本次设计注意了协调景观与周边建筑风格的统一,采用了现代气息较浓的景观设计风格,在铺装与挡墙的材料选择中,采用花岗岩与自然石相结合的设计形式,在突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的同时结合了自然淳朴的风格。
(四)亲水空间的设置。柳青河沿岸景观设计了多处亲水平台、步道,其高程与常水位十分接近,在其周围栽植水生植物,宿根花卉等,使游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五)沿线景观节点的设置。柳青河沿线在绿地较宽处设置了景观节点,包括南段的听风台、观波亭、柳青亭、桃红亭、垂钓台等,这些景观节点起到了聚拢人气、突出文化特色、提高生态指数等作用。比如听风台原本是由柳青河护岸向水面延伸出的部分,位于突出的角上,这里栽植了大片的黑松,游人在听风台上可观水听风,特别是可听松涛。
(六)人性化的设施。沿河景观带设置了多处休息平台、座椅、亭廊等,便于游人的休息停留,例如北段的风雨廊,是古典的半廊,当下雨的时候,游人可在此观赏柳青河雨中美景。并且沿线商业区与景观区穿插,商业区包括咖啡厅、茶馆等,也是游人休息娱乐的去处。
(七)植物配置。柳青河沿岸以桃红柳绿为设计基调,以馒头柳为行道树,以碧桃作为主要花灌木,突出春季景色。同时栽植黑松、雪松等常青乔木。有些节点栽植水杉、五角枫、乌桕,除了突出秋季景色,也考虑了林冠线的变化,高大的水杉,与冠形饱满的五角枫搭配,显现出林冠线丰富的变化,秋季水中的倒影更使景观表现出幽静之美。
(八)照明设计。景观照明充分运用光线的强弱、色彩搭配及强光照射等特点,使沿河区域光彩动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滨水景观的夜景特色。
Abstract: Scenery zone of urban garden is comprehensive response of city's spirit and cultur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landscape of current urban road, the described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road design and design methods.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风光带;规划设计
Key words: urban landscape;scenery zone;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089-01
0引言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整体景观,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发展前景。
1我国道路景观带的现状
我国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还存住着许多不适宜城市发展的问题,诸如道路景观雷同,特色不明显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景观设计中没有以人为本,缺乏人性化道路景观空间。在规划设计中往往只注重景观效应,往往忽视了人的感受,而这恰恰是道路景观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②缺乏系统性,协调性。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由于受到历史、文化、经济、政策等问题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没有与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很好的协调统一,没有统一而又有序的景观,使其缺乏系统性。③绿量不足。城市由于既有条件的限制,无法对道路绿地进行拓宽,进行绿化的范围有限。而在绿化上也表现出绿化设计手法形式简单,绿化树种单调,生物多样性不足,趋同性比较严重。④功能设施不健全,环境质量差。在道路交通环境中只考虑道路的交通功能,忽略道路两侧各种设施的完善,建设道路绿化系统不健全。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墙上广告随意乱贴等等,城市道路环境“重车不重人”,交通繁忙路段缺乏停车点,以致停车挤占人行道。
2城市道路景观带设计
2.1 设计原则在道路景观带的设计中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坚持三结合,即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观赏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相结合。
2.2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城市道路景观在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以优化生态环境为中心,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构成有相当规模的道路生态系统,以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为市民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3 树种的选择上要根据地方气候条件,坚持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原则,合理配置,进行结构优化如果盲目引进外乡树种,会造成成活率不高,而且后期的养护费用也较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后期要加强养护,做到科学种植,科学养护。
2.4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要尽量加强自然要素的运用,让城市道路中的硬质景观融入自然并与自然共存,恢复和创造城市中的生态环境。
3设计主要内容
3.1 道路线形景观设计道路的选线、定线是道路景观的设计的首要工作,也是整个道路景观设计工作的基础。线形设计时除了考虑规划红线外,还应综合考虑原有的建筑及周边环境、道路桥梁及其他构筑物等对新路布线的影响。道路作为城市景观中的一部分,因此在布线时应强调,既能使它融于自然,又要设法利用自然,同时还要尽量解决自然中的不利因素。其次,道路是一条狭长的线性空间,如果设计时要充分估计使用者的感官,如果设计时只是单纯的追求一致性,很容易引起人的疲劳和精力不集中,这在交通道路上是危险很大的。为了克服此类问题,在线形设计上,要结合周围的山水地形,形成变化丰富的节奏和韵律,给人们的感觉富于变化,感官上得到刺激,精神保持在一种愉快的状态,使司机保持警觉和兴奋,游客可以得到持续的美的享受。
3.2 道路节点景观设计道路节点的设计必须服从街道绿化的总体规划,应适应空间环境的秩序,并成为街道绿化的风貌特征。首先应使道路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在道路节点处进行合理的景观布置并适当绿化,并能通过各种栽植样式和不同树种的选择等手段进行视觉诱导,可以提高节点的识别能力和欣赏价值,对节约用地和获得良好的地面结构造型效果、优化道路节点的造型、创造有特色的道路视觉景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3.3 城市道路绿化应坚持局部和整体的统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应从城市的整体布局出发,统一考虑,同时根据路段不同情况,力求因路而异、各具特色,形成变化多样又整体统一的道路景观。道路绿化植物具有分割空间、组织交通、提供绿荫、滞尘、减噪、吸收有害气体能等功能,在植物的选择和布置上应根据道路的性质,结合实际的功能全面考虑。
3.4 人行道的景观设计由于城市人行道众多,且是依附于街区而存住,不同街区具有不同的功能,那么其人行道的使用功能和景观功能必须与之相适应,在规划上必须予以明确。人行道铺装的设计需从色彩、线条、纹理几个方面考虑。在设计时要与周围色彩环境统一考虑,而且要注意与当地的审美文化相一致;铺装设计时要注意运用线条使路面与周围环境结合成为整体。总之,城市道路绿化不应过于简洁化、程序化、模式化,按照艺术多元化的原则,应以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及多种形式的配置方式,要注重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和谐,城市文化是城市获取生命力的根源所在,要注重城市生态环境与景观文化的和谐统一。
4结语
对于植物造景的概念,我国很多学者对此做过分析研究,如何平、彭重华、过元炯、苏雪痕、王磊、汤庚国以及牛晓成等都下过定义,从内容分析,大意一致。认为植物造景是指满足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园林美学原理和环境特点选择植物,合理配置创造景观优美及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功能的植物景观。具体来讲,即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材料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城市道路景观带是进入一个城市的首要印象,其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代表该城市的绿化水平与精神风貌。因此,研究一个城市的道路景观带规划设计的思路、方法和理论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成熟的道路景观带的规划理论体系必将会成为待建城市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园林规划师进行新的道路景观带的规划设计从设计理念上提供帮助和启迪。
参考文献:
[l]赖涛.探索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J].重庆大学,2006.
[2]郗娜,姜东厚.城市景观路生态原理应用实践[J].辽宁交通科技,2005.
关键词:城市规划;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各个城市都加大了绿化工作的力度,将建设“园林城市”纳入到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城市规划视角下,为了加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提高绿化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城市规划中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对一座城市生态文明与环境形象的最好展示,因而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有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行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复杂性更加凸显,城市建设内容逐渐繁多。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现代交通工具大批量出现,而且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发展中不可获取的重要部分,对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人们平日乘车所看到的外部环境景观息息相关,由此可以看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与城市建筑、市容风景融为一体,一起承担着城市环境建设的职责。城市规划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产生重要影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风格很大程度上由城市整体规划情况所决定,也就是说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作为城市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特色要复合这个城市的设计发展情况,并以城市规划为依托,融入时展元素,力求创新,正确分析与处理与周边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通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降低噪声污染,调节气候,从而为确保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展示出该城市的良好形象做出贡献。
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在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保证绿色植物的多样性,在有限的绿化空间内,尽量营造出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道路景观。结合该城市的实际自然与地理环境,合理选种植被种类,体现出植物的多层次配置。
(二)安全性原则
对于道路中央的绿化带区域,在进行绿化设置时,需要考虑到视线引导和道路指示,体现出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与城市交通组织相协调,符合行车标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防眩晕设计,尤其是在交叉口路段,需要对驾驶员的安全视距等要求进行充分分析,以免对司机的视线造成阻碍。
(三)服务性性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把城市居民作为服务对象,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从而使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同时,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还要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突出该城市的特色,可以通过有特殊意义建筑群落、植物造型及市花及特定的标志符号还向人们传达出该城市的发展历史,传播出城市文明。
三、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性的工程,在城市规划视角下,需要对城市发展中各种要素进行综合性考虑与分析,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对绿化景观进行精心设计,体现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合理性。
(一)科学选用植物种类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规划中,要合理选用绿化树种及其他种类的植物,尽量要体现出地方植物特色,体现出植物选用的科学性。通常,城市道路中绿化用地的确定具有多方影响因素,往往都会把道路建设施工中人为损坏较为严重的地段作为绿化用地使用。因而在对道路进行绿化景观建设时,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以客土栽培作为前提,因地制宜,选取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污染能力较强的树种,提高植被的生态效益,使绿色植被发挥出减少扬尘、调节空气的作用。由于城市道路是行人和司机的重要活动空间,在保证道路畅通、安全的基础上,还要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增强人们的视觉效果,因而要对植被的层次与色彩进行合理搭配,突出特殊植被的点缀作用,使道路景观的色彩丰富,打破单一、固化与单调的绿化模式。
(二)注重端点与节点处理
城市道路绿化,需要对分车带的端点和道路的交叉口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对端点与节点处进行妥善处理。在实际绿化工作中,要把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衔接性与连续性作为前提基础,在你对道路进行绿化处理时,必须注重行人和通车的安全性,提升视线指引功能。例如,在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设计时,可以将一些具有低矮特点的彩叶花卉在端头处种植,这样来进行设计,不仅能够提高行车安全系数,同时还可以对人们起到了安全提醒作用,发挥了绿化景观的指引功能,另外也增加了道路景观设计的多样性。
(三)合理确定绿化形式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而言,绿化形式是关键,因而如何确定城市的绿化形式是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为了合理设计城市道路景观,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绿化道路的性质,同时要对该座城市的建筑风格特色有所了解。其次,在绿化施工中,需要科学确定管线位置,并对相关管线进行深埋处理。最后,要合理设计绿化面积。做好上述准备工作以后,并结合本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天气、地理等条件,合理设计景观绿化方案。
结束语: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园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意义重大,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我们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道路景观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发挥出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超.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J].现代园艺,2013,05(25):14-15.
[2]贾秉玺.基于视觉特性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北京林业大学, 2012,05(01):21-23.
关键词:景观设计;植物配置;高压走廊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166-02
1 引言
高压走廊是指高压架空线下用地。按照电力设计规范,高压线下建筑的限制,高压线下用地成为城市土地利用的一个盲区。高压线入地是一个声势浩大的工程,在眉山这样一个中小城市,高压线几年之内很难入地,只有游走于城市的上空,贯穿中心城区。所以,近几年随着眉山城市土地利用越来越紧张,城市规划部门把高压线下规划成城市公共绿地。这两年完成了一期和二期高压走廊绿化景观,处理手法上比较简单,多以生态防护为主。随着全国高压线下建造绿地的实践增多,本文在结合眉山市近两年高压走廊绿化建设经验基础之上,以正在实施的高压走廊三期绿化景观设计为例,对将来的高压走廊绿化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2 项目概况
眉山高压走廊三期绿化位于位于蜀山街(通义路-疏竹街)南侧,高压走廊蜀山街(疏竹街-玉屏街)南侧两个地块,主要建设面积约4.83万m2,其中高压走廊(通义路-疏竹街)绿地面积2.87万m2、高压走廊(疏竹街-玉屏街)绿地面积1.96万m2。其现状是两块城市规划绿地,地块周边都是商住小区,农民安置区,房屋聚集,人流较多,并且与眉山市通惠河二期景观相连。该项目景观设计不仅是要对高压线下的景观进行软化,还要考虑市民休闲、东坡文化的体现,能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3 总体设计及构思
通过方案设计初始对该项目的踏勘分析,两个地块是一标准的带状绿地,基本都是农田。在该项目整体规划设计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从城市特色定位角度对此段高压走廊景观进行特色化处理。设计必须按照设计规范,在高压线安全范围内,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设计理念,为高压走廊绿地发挥更好的景观、生态、休闲和防护功能。
生态自然讲究整体设计以生态优先,自然为主,形成茂密浓厚的城市景观绿带,做到疏密有致、曲径通幽。以人为本应以附近居民的运动、休闲、游戏等基本功能需要为导向,以多样性和参与性为原则布局各种场地及道路;植物自然多样,配置丰富,适当布置景观节点、景观小品,满足人们视野和休憩需求。
4 景观总体布局及设计原则
两块绿地通过景观轴线联为一体,依据轴线布置景观序列。结合周边人居环境及居民需求在高压走廊两侧适当设置出入口,在临近通惠河二期景观亲水平台处设置景观廊架等景观小品,使两者融会贯通,形成自然优美,闲暇自然有趣的景观。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在高压走廊的两侧,适当设置景观节点,休憩和运动空间。在满足电力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堆坡造型,形成跌宕起伏的韵律感。植物选择多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相结合,高低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形成人在林中,林在景中的自然生态景观(图1、图2)。
4.1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适地适树
因地制宜地选择此段高压走廊的景观塑造模式,在市政道路边及高压走廊下尽可能营造较为丰富的景观层次和提供多样化的功能需求,形成坡地、草坪、丛林、密林、疏林等变化有序的绿化景观,创造具有自然形态的绿带,使整个绿化空间有序列,有节奏的变化,既有整体性,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4.2 主次分明,点面结合,突出节点景观
结合周边居民需求,将主要观景景观节点避开高压线,尽量布置在高压走廊两侧,通过点面结合,形成景观主线,让人们参与其中。
4.3 以自然式布置为主,注重整体景观效果
整体景观布局简洁大气,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地形的堆坡造型,在园路两侧布置疏密有致的多种植物,以乔、灌、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形成高低错落、自然生态的城市景观绿带。主要乔木避开高压线紧临小区或道路,高压线下以低矮灌木和开花小乔为主。临城市道路的绿地景观布置适当考虑以观赏为主,适当结合树阵节点,供人们参与。
4.4 坚持美观、经济及利于管理的原则
高压走廊的景观设计按照生态防护绿廊的线性特征,加入休闲运动功能,以植物和局部区域节点点缀特色花钵和散置景石作为生态元素贯穿其中,将绿带串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图3)。
4.5 竖向设计
在高压走廊竖向设计中根据用地周边环境,结合原有农田,进行地形微处理。结合高压线电力设计规范,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堆土造坡,高度主要控制在2.0~2.5m自然放坡,形成疏密有致,空间通透,既让人隐私感,又有通透感,让人一眼望去,似透非透的自然城市景观。园路主要布置在安全范围内,在走廊的两侧,沿谷底布置,贯穿整个绿带。在园路两侧设置卵石沥水沟,在满足景观效果的同时,解决园区内自然排水问题(图4)。
4.6 植物配置原则
高压走廊绿化设计以体现自然、生态、环保美观、闲适怡然为主,在园路两侧主要采用疏林地被的设计手段,通过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丰富的景观变化。沿绿化带两侧远离高压范围内则采用片置,以绿为主,局部布置色叶或开花乔灌木及色彩地被植物。合理配置绿化种植密度,提高绿地含绿量,整个植物配置做到“四季有花,全年常青、季相丰富,步移景异、配置合理”。针对高压线的特殊性质,对高压走廊绿带的植物配置及造景,遵循以下3个原则。
(1)安全原则。在高压安全控制范围内,以低矮花灌木为主,原则上不栽植高大乔木。在高压线安全控制范围外,适当堆土栽植栽植适当体量的乔木,创造自然组团形式,做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2)适地适树原则。在植物原则与配置上,注意当地环境的适应性,种间关系的协调性与互补性,以乡土树种为主,名贵树种适量点缀其中。
(3)美学与经济相结合原则。高压走廊绿带不仅具有防护功能,还具有美化城市功能。设计师采用美学、艺术手法,布置各个景观节点和植物群落;合理选择大树的位置及数量,既达到景观效果,又节省工作造价。
4.7 园路、景观小品及其他附属设施布置
园路布置与缓坡地形相结合,随地形蜿蜒曲折,面材采用两种色彩的弹街石和烧结砖铺设。园区合理点缀硬质硬质景观,适当满足市政游人休闲需求,临主干道一侧设置景观挡土矮墙,防坡固土,同时增加立面景观情趣。临近交通主要节点区域高压安全控制范围以外,设置观景亭和休闲廊架,沿原路一侧放置景观坐凳,满足游人休憩需求,可为附近小区居民提供临时休闲场所。在绿地草坪中适当布置景石,体现自然、生动有趣。①户外广告。提出绿地内户外广告设置要求。②公用电话亭、指示牌、邮箱。明确相应设施的配置位置、规格、样式、形状等要求。③照明系统。路灯照明和景观照明两种的式样、造型、高度布置等均统一要求,并与电气专业结合,对照进行统一安排与协调,力求达到景观、功能、经济及效益的统一。④草坪喷灌系统。草坪喷灌系统建议,布置方式等。
5 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高压线下用地规划为公共绿地的越来越多,高压走廊绿化景观设计也任重而道远。结合本文的实例可以看出,城市高压走廊绿带作为城市的公共绿地,不仅具有生态防护功能,还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中采用园林艺术手段,创造优美和谐的城市绿化景观。作为一个园林建设者,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压走廊绿化景观设计,才能更好地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 管利琴,余 进.高压线走廊下建设大型公共绿地的探索[J].上海科技,2003(5):17~18.
[2] 王桂萍.绿水交融的乐章——三林世博家园高压走廊绿带景观设计[J].中外建筑,2008(6):97~99.
关键词:城市防洪;滨水景观;岸线;廊道;生态;慢行系统
Abstract: the landscape engineering projects in the western suburbs of fuyang of peninsul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river flood control in the basis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lood control, but also create ecological safety, the landscape pattern, and build the city of historical context inheriting, show the modern breath charming waterfront vigor space
Keywords: urban flood control; Waterfront landscape; shoreline; Corridor; Ecological; Slow system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发展中河道防洪的重要性
河道是避免洪水灾害的有效通道,可以在夏季汛期进行泄洪,同时还能够与闸门、水库等协作降低河流的洪峰水流量,达到滞洪错锋、缓解堤坝压力的目的。洪水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例如,洪水会引起流域内生态环境的变化,造成河道改变,水土流失和土地贫瘠等,严重者甚至冲毁堤坝,破坏河岸的植被和建筑,给百姓带来巨大的威胁。河道护岸工程是指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或者自然植被形成的保护河流畅通、河道安全的措施,可以控制河流形势,稳定水流,是河道整治改造的重要手段。
为了避免洪涝灾害,我国在河流的防洪设计改造中运用了很多的新技术、新手段,本文对城市河道工程规划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富阳西郊半岛岸线景观工程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作为应用实例介绍护岸工程的应用以及重要意义。
二、城市河道工程规划方法。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有的空间地段,是城市到水域的过渡空间。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以城市水域( 江、河、湖等) 为中心,对城市滨水空间、设施、环境等所做的相关的规划设计。由于城市水域和野生水域特点不同,河流和海洋性质不同,本文只限于城市区域内河流、水域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化、人本化、多元化已成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新的追求目标。
2.1 生态化趋势
2.1.1 水体护岸的生态化发展
通过多年实践和向发达国家的学习,我国水体护岸设计有了极大的转变,由早期的水泥护岸、石砌护岸到自然化护岸,从真木桩、仿木桩护岸到现在的生态护岸。生态护岸的设计尊重水岸的自然形态,采用自然原有的材料,尽量创造自然的生态河堤。
2.1.2 河道形态向自然化靠拢
城市河道的形态和断面设计方面,起初,城市河道尽可能裁弯取直,河道断面多为相同的矩形断面; 岸边距离水面较远,且有护栏相隔离。目前,河道设计已逐渐向自然靠拢,将自然河道形态的特点通过设计手段加以精炼,并引入河道横截面设计中去。现在简单的矩形或梯形做法已逐渐被复式断面取代,使得河岸景观功能在枯水期、丰水期都可以合理开发利用。此外,双层河道断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下层暗河具有泄洪、排涝功能。总之,根据地形特点设计河道线形,利用多变的河流断面,最大程度地模拟生态河道,已经成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宗旨。
2.1.3水体更新的生态化处理
现在一种水质生态化更新与水体景观相结合的“水景观绿化”方法,已经在水景观的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水量方面,以前大面积盲目地填湖降低了湖泊的调蓄能力,造成城市原有降水和蓄排水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使城市在暴雨时极易发生内涝。如今设计师尽量保留城市水体、湿地,经过精心设计后与建筑环境有机结合的水体景观,不仅具有很好的景观价值,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
2.2 人本化趋势
2.2.1 亲水空间的立体打造
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更多地考虑人与生俱来的亲水性,将水体与人的精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往的河岸设计只考虑防洪目的,建造高厚的堤岸,将人与水远远隔开,而在现在已经能够较好掌握河湖涨落特性的基础上,河岸设计也趋向亲水性。在亲水设计方式丰富多样的今天,设计师们对亲水空间的打造已不仅仅局限于色彩、造型和材料的运用,在岸线的立体化处理方面有着很好的发展。其中包括横向和纵向的立体处理: 横向立体处理打破原有滨水岸线单一的结构模式,结合场地环境设置节点空间,通过广场或者景观节点丰富原有岸线的平面布局; 纵向立体处理则是指利用岸线的高差,通过设立多级平台或台阶以及随水位变化的浮台等方式,丰富空间层次。
2.2.2 滨水景观设施的完善
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人本化趋势还体现在另外两方面:
1) 更加注重人们在场地活动中的各种功能需要;
2) 加入对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体现人与场地、环境的和谐。随着法规的出台,设计师更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如残疾人坡道、残疾人卫生间以及盲道的设置等,以形成系统化的景观设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一些滨水或是水上的休闲娱乐设施逐渐增多,不但在功能上满足了人们亲水的要求,在视觉形态上也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形成城市滨水空间的开放性节点。它不再以滨水景观的附属出现在规划设计中,而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滨水景观节点。
2.3 滨水交通的合理规划
步行交通的组织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形式,而采用建筑首层架空的柱廊,作为联系室内外的步行区,形成内外交融的空间组合;或设置临水空中走廊,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人行网络,游人可自由地在高度不同的平面上往返,使步行空间更加活跃,并获得多层次、多视角的滨水景观。
车行交通,以往城市的滨水区都设有与河道平行的车行道路,步行者很难便捷地到达滨水区。宽阔的街道和拥挤的车流截断了滨水区与城市的联系,也破坏了滨水区的空间完整性和环境品质。因此,现在设计师更着重于改善滨水区道路,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形成过渡地带,减少过往车辆对滨水区的有害影响。并增加安全、便捷的过街通道,保证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水上交通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设计已不仅仅是水路运输,而更多考虑人们利用水上交通工具来欣赏城市景观。设计师开始研究滨水连接点分布、确定视线焦点和结合点、保证通道通畅和建立景观点的连接关系等等,这些还必须同堤内交通枢纽相连接。另外,有水上交通船的停靠码头、沿河主要设施的距离,以及与其他城市区域的便捷联系都是设计师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 房地产景观;成本控制;设计;招采;施工
一、规划设计阶段:合理定位,合理设计
景观设计需要在项目定位下进行,根据楼盘影响定位在市场选择竞品,可参照竞品项目确定本项目景观设计定位。设计阶段控制要点如下:
1.设计标准化。 定位标准化,景观定位明确后应对设计等级档次,明确每个档次景观设计的内容标准,明确相应的配置标准;工艺节点标准化,即可降低施工难度,又可节约工程成本。
2.合理确定软硬景比例。 结合项目定位合理确定软硬景比例。重庆某房地产企业旗下住宅项目软硬景比例为7:3,商业综合体软硬景比例为2:8。不一样的客户群,设计景观效果不同。
3.合理选择植物,巧妙搭配植被及密度。 乔木成本高,因此要合理选择种类和规格;灌木花卉可选择可多用色叶乔灌木或变色乔灌木,减少更换和维护成本;地被植物中草坪成本较低,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可适量加大草坪种植面积。
4.设计应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区域,应有不同的设计标准。 设计应重点打造客户关注度高的区域,比如项目展示区、小区入口、人行系统,重点区域应适度提高设计标准,适度加大成本投入,取得较高的客户满意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招采阶段:合作、自产双管齐下
招采作为房地产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控:
1.进行战略采购,选择优秀合作方。 集团或公司层面招采确定战略合作伙伴,保证施工效果,减少索赔风险。对名贵苗木采用甲供,建立苗圃或选择合作苗圃,保证苗木供应的质量和数量。
2.投标报价。 招标应结合设计图纸编制完善清单和材料表,针对施工单位回标价格,对材料价格和各清单项价格进行分析,并与企业数据库和市场价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合理不平衡报价项目通过询标进行调整,对设计选型较高的材料和做法可以进行替换优化,保证中标价格合理可控。
3.材料选型。 研发设计部门在招标中应结合项目营销定位和图纸对材料进行选型,选择与项目定位匹配的材料和品牌,重点区域可适当提高选型档次,适当提高投入换取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在材料选型上应结合当地市场进行选择,选用性价比高的材料。硬景上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本地生产的材料,材料厚度不宜过厚。软景植物的选择上,尽量减少成本较高的名贵苗木的投入,宜就近选择苗圃,并注意减少反季节栽植成本。总之,材料成本合理的投入并保证景观在竞品项目中具有竞争性。
三、施工阶段:施工工艺标准化,严控设计变更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要重视图纸交底,要有效控制签证和变更,避免增加无效成本。
1.进行施工图纸交底。 招标完成施工单位进场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各方进行图纸会审交底,参会人员包括:建设单位、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专业负责人。图纸交底目的在于:找出图纸缺项漏项部分;各专业之间沟通,减少相关专业施工上的盲点,减少开洞补洞等无效工作;相关单位之间明确施工边界,避免施工时产生有争议的工程量。施工交底会议记录将是工程结算的依据之一,应作好记录,建设单位做好内部审批。
2.严格执行设计变更审批程序。 施工过程中,因为各方面原因,需要变更设计。设计变更应经过内部审批后实施,注意审批时间节点,保证审批时间不影响工程进度,保证审批达到有效控制成本。同时应警惕恶意变更,减少施工单位借机索取大额签证或索赔。
3.工艺节点标准化 。建设单位应沉淀成熟的施工工艺节点,并将施工工艺进行标准化,设计院设计图纸时选择标准化的工艺作为做法,施工单位按图纸进行施工。工艺节点标准化应兼顾施工和经济性。
四、总结
景观效果和成本高低是景观工程的两个重要评价指标,需要在客户满意度和成本支出中选择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不剥离成本单独评论景观效果、谈论设计方案,也不能不讲景观效果一味追求低成本。项目规划阶段就为景观做好定位;材料采购工作为设计和施工做了重要的衔接,也是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和后期养护工作都多角度为景观效果的展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房地产景观成本的成功把控需要公司上下全体努力。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植物景观模块、点状小模块、线状小模块、面状小模块、居住区绿地、万家星城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居住区绿地是在居住区用地上栽植树木、花草,改善地区小气候从而创造自然优美的绿化环境,是衡量居住公共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对居民休闲活动等产生较多影响。居住区绿地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以杭州滨江万家星城系列为例探讨居住区绿地景观模块化的设计研究。
1 景观模块化定义与应用
1.1景观模块化定义
模块化是指运用标准化原理和科学方法,通过对某一类产品或系统的分析研究,把其中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单元分离出来,进行统一、归并、简化,得到以通用单元的形式独立存在的通用模块[1]。景观模块化,就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将设计要素进行适当拆分,工业化生产并进行组装的过程[2]。植物景观模块,主要是以硬质景观为铺垫以植物材料为主,从景观设计中提炼出,进而可以应用到景观设计中进行组装的各种组装部件[3]。
1.2景观模块化分类
绿化种植模块在应用设计中,主要是以点、线、面的形式出现,以适应不同场所和空间需要。点状分布多是点缀,面状多为片林或生态绿地,线性的分布则多为交通道路的绿化带、沿场所的边缘围合绿带,或沿水系的水生植物绿化带,而这些点线面的构成则是由植物组合而成。利用这些模块我们就可以在设计中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植物组合方式来营造出这些点、线、面的绿化种植模块(如图1-2-1)。
图1-2-1 点、线、面状小模块组合形式
(1)点状小模块
点状小模块主干树(乔木或热带植物)多数为奇数(1、3、5)棵,第二层(小乔和大灌木)和第三层(点缀灌木和球类)的数量一般为3n或2n+1(n≥1)株,整个点状模块的平面空间组成以一个或多个三角形构造组成,在此基础上植物在体量、冠型、质感和色彩达到均衡和协调。
(2)线状小模块
线状小模块通常在线状的两端或主要位置有多个点状小节点组成,多个点状小节点折线状分布组合成线状,也有规则式线状小模块为直线配置方式。
(3)面状小模块
面状小模块通常在绿地转折点和主要观赏位置由多个点状小节点组成,多以植物群落组合的方式配置,立面观赏效果饱满且错落有致。
2 居住区绿地的分类
居住区绿地根据不同的规划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绿地形式,基本由居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公建附属绿地 4个部分组成[4,5]。
(1)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是全区居民公共使用的,具有一定游憩设施,供居民游憩、赏景及进行各类活动的块状绿地。
(2)宅旁绿地:宅旁绿地多指在宅前、宅后、住宅之间及建筑本身的绿化用地 [6]。
(3)道路绿地:指居住区各级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化用地,居住区道路绿地是居住区绿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居住区绿化系统 “点、线、面”的“线”的部分,道路绿地对居住区绿地起到导向、连接、分割、围合等作用,沟通和连接居住区其他各种类型的绿地,如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7]。
(4)居住区附属绿地:附属绿地主要指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配套的绿地环境。
3 居住区绿地景观模块化
居住区绿地景观模块化主要是针对居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等较为集中的绿地景观进行模块提取、分解、组合和应用。
杭州滨江万家星城居住区属于高层住宅小区,组团绿地常绿落叶搭配合适,彩叶植物应用较多,植物群落组团饱满美观。本研究主要根据不同绿地组团的景观特色,从这些绿地景观中提取相对应的点、线、面绿地景观模块。模块中主要包括现状实景图、彩屏图、立面图、苗木单、以及可替换植物品种,从而保证模块的通用性,在其他类似的绿地景观设计中,可以直接参考或者使用此模块。
3.1公共绿地模块化
公共绿地的主体就是植物材料,配以地形、山水和亭台等园林小品,构成不同的富于变化的空间。公共绿地植物景观组团丰富,较小节点的植物组团构成点状小模块,面积较大节点组团构成面状小模块,植物景观模块类型有点状小模块、线状小模块和面状小模块。
点状小模块(图3-1-1)主要位于公共绿地内园路夹角处,主要植物组合是乔木(朴树、杜英)+乔灌(八棱海棠、中华金叶榆)+灌木球类(石楠、大叶黄杨球、红继木球)+地被(金森女贞+大叶栀子+毛鹃)。点状小模块(图3-1-2)主要应用于水景、岛状绿地结合的公共绿化空间,主要植物组合是乔木(香樟)+乔灌(枇杷、胡柚、红梅、红枫、黄金槐、彩叶杞柳)+灌木球类(大叶黄杨球、银霜女贞、苏铁)+地被(红叶石楠、大叶栀子、日本女贞、金边黄杨、紫鹃)。
线状小模块(图3-1-3)主要应用于道路与公共设施、水景等结合的狭长的线状公共绿化空间,主要植物组合是乔木(香樟、朴树、柳树)+乔灌(胡柚、桂花、花石榴、樱花、垂丝海棠、山茶)+灌木球类(红叶石楠球、海桐球、红继木球、)+地被(红叶石楠、金叶女贞、、毛鹃、麦冬等)。
图3-1-1公共绿地点状小模块图3-1-1公共绿地点状小模块
图3-1-3公共绿地线状小模块 图3-1-4公共绿地面状小模块
面状小模块(图3-1-4)主要应用于园路转弯处与公共设施、水景结合的大面积公共绿化空间。主要植物组合是乔木(香樟、杨梅)+乔灌(红叶李、八棱海棠、中华金叶榆、美人梅、花石榴、红枫)+灌木球类(大叶黄杨球、红继木球、)+地被(红叶石楠、结香、金森女贞、毛鹃等)。
公共绿地植物小模块中,乔灌木搭配合适,开花、常绿和彩叶植物应用丰富,其中黄金槐、中华金叶榆和彩叶杞柳等新优彩叶植物品种是模块中的亮点,丰富了居住区公共绿地景观。
3.2宅旁绿地景观模块化
宅旁绿地是居住区中与居民生活最密切的绿地部分,是居民每日进出住宅的必经之地。万家星城宅旁绿地较为密集,植物景观模块化主要从建筑入户和建筑周边提取,以线状和面状模块形式出现。
图3-2-1宅旁绿地线状小模块 图3-2-2宅旁绿地面状小模块
建筑周边线状小模块(图3-2-1)主要应用于建筑侧边与道路相结合的绿化配置。主要植物组合是乔木(朴树)+ 乔灌(枇杷、杨梅、桂花、黄金槐、樱花、红枫、木槿)+灌木球类(红继木球、八角金盘、苏铁)+地被(大叶黄杨、金叶女贞、海桐等)。
建筑入户面状小模块(图3-2-2)应用于建筑入户两侧的绿化配置。主要植物组合是乔木(杜英、无患子)+乔灌(胡柚、桂花、山茶、紫薇、石榴、黄金槐、金叶榆、樱花)+灌木球类(红叶石楠球、海桐球)+地被(红继木、结香、红叶石楠、海桐、紫鹃等)。
3.3 道路绿地景观模块化
居住区道路绿地模块主要有居住区主干道线状节点绿地模块、主干道与园路间点状或者线状小模块组团绿地、这些模块可以直接在同等景观风格的居住区直接适当的应用。
图3-3-1道路绿地点状小模块 图3-2-2道路绿地线状小模块
道路绿地点状小模块(图3-2-1)主要应用于主干道与园路夹角处的植物配置,是很典型的点状小模块。主要植物组合是乔木(朴树、香泡)+乔灌(杨梅、柑橘)+灌木球类(海桐球)+地被(红继木、金叶女贞、毛鹃)。
道路绿地线状状小模块(图3-2-2)主要应用于沿主干道大面积线状延伸的绿化配置,面积较大。主要植物组合是乔木(朴树、香樟、垂柳、胡柚、杜英)+乔灌(早樱、桂花、红叶李、红枫、紫荆、西府海棠)+灌木球类(红叶石楠球、红继木球、金叶女贞球、苏铁等)+地被(毛鹃、小叶栀子、金叶女贞、红叶石楠、南天竹等)。
4 结语
总上所述,在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根据居住区绿地的节点和大小,在某些节点可以直接插入点、线、面的绿地景观模块,同时结合本地的自然气候和生长的树种资源,对模块化中的植物进行替换和替代。因地制宜,快速高效的配置一年四季色彩季相变化的各种乔灌木以及花卉、草坪等,同时引入植物新优品种进行替换,丰富居住区绿地景观,为居住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贾延林. 模块化设计〔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
[2]孔磊.中国城镇居住区景观模块化设计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7
[3]陈洁静.广州大型居住区景观标准化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2
[4]高原荣.城市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5]周涛.居住小区绿地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