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术课的意义范文

美术课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课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术课的意义

第1篇:美术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语言艺术;美术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B

人类的交流主要依靠语言来实现,语言具有艺术性,语言艺术目的就是人类的交流达到最佳的状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课程不仅仅是技能课,更是一门艺术的课程。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具有较高的语言艺术造诣,才能较好的完成小学美术的教学。

1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语言特点

1.1美术课堂教学的口头语言

教师通过精美的语言传授知识,是语言艺术的表演者。课堂实践证明,教师精准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耳醉其言,心醉其情”,吸引学生们陶醉在美的课堂教学之中。美术是一门艺术的科学,因此美术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教学口头语言的科学性,以体现艺术教学的美。在美术课堂教学上,教师要用精准的语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体现出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另外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语言的审美性,教学的语言充满激情,不但具有优美的节奏感,而且富有积极的感彩,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从而容易吸引让学生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较高的教学效率。

1.2美术课堂教学的态势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无声语言,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向学生传达着信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的手势必然会使学生倍受鼓舞。教师得体的穿着,适度的举止,会让学生感觉亲切,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另外,对美术的专业知识辅助以积极向上的体态语言,对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时常在课堂上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用温和的眼神和手势“说话”,运用端庄大方的姿态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吸引学生全神贯注的听课。

1.3美术课堂教学的板书

课堂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一门独特的无声语言艺术,是一种正式的严肃的辅语言。教师具备好的板书在教学中往往具备优势,好的板书能给学生清晰流畅的美感,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艺术体现在示范展示上,要讲究规范,体现形式美。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和形式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设计重点突出,凝练的板书内容,或亲自示范作画的姿态、制作步骤、展示具有代表意义的示范画,让学生过目不忘。在一些实物教学中,教师可将这些实物添画表情,使这些实物变得生动有趣味,一下子就使教学进入,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

2小学美术课堂的语言艺术的提高策略

2.1善用导入语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在新课的导入中,如何在简短的时间内,有目的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顺利的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并且进入教学内容的情境是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导入语在此环节尤为重要,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在上课一开始就能扣住学生的探究心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进行周思聪的国画《人民和总理》教学时,笔者首先播放了汶川地震时总理探望灾区的视频,让学生进入到令人悲痛又感动的场面。随即,笔者打出当时冒着危险慰问受灾群众的画面,学生触景生情,不由怀念起人民的好总理——。接下来对课堂知识等专业知识的讲解也犹为轻松,让学生在敬仰中欣赏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体会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深情。

2.2巧设问,让语言艺术具有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师从提问入手,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在讲授透视知识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观察具体景物,让孩子们透过教室的窗子向外望,并随机提出问题“为什么小小的窗户,却容得下大片的景物?”教室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孩子们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激昂陈词。笔者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观察具体景物,并运用实验、演示、直观教具“寓教于趣”,把理论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使学生更好的领会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2.3善评价,让语言艺术具有鼓励性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学习效果,做不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对学生美术学习过程和结果做出合理评价,对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完美的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历,改善了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全都统一成一个标准,而应因人而异。对优生提高标准,优中求新;中差生降低要求,发现其闪光点,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不同个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带着这种观点去评价学生的作业,用学生的眼光去解读学生的作业,促进他们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得到自然发展。

2.4运用多媒体,增加课堂教学语言的生动性、丰富性。

现代多媒体技术对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促使现在的美术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是一味的模仿机械的作业,更多的是通过轻松活波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如教学《恐龙时代》这一课,笔者在《恐龙时代》的主页上设计了相关的恐龙知识、欣赏、师生交流、学生探讨等环节,学生只需用鼠标轻轻一点,自己所想了解的内容马上就出现在眼前。看着形态各异,身躯庞大的恐龙,欣赏着远古时代奇特的自然风光,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沉浸在奇幻的感受中,就像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回到了远古时代,和恐龙作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激发了学生对地球上奥秘的探索,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能否掌握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对一名教师非常重要,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就必须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有一定的感染力,并带有趣味性、启发性。生动恰当的教学语言艺术会给学生莫大的愉悦感和美的享受,让学生乐学、好学,使学习变成是一件快乐的事。

参考文献

第2篇:美术课的意义范文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由此可见,宁静的学习环境和平静的心境对孩子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应该给学生一片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从躁动之中平静下来,学会安静地倾听、感悟、分析、思考、创作。

一、静心倾听、用心感悟

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研究发现:在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说明了人有将近一半时间在倾听,学会倾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可见倾听是如此重要。但现状是:在美术课堂中,老师的问题尚未完全提出,就听到“我!”“老师,我!我!”学生的叫喊声此起彼伏地出现。学生真的会了吗?一问要么是牛头不对马嘴,要么是答案雷同;再如:小组交流讨论时,场面尤其热闹,都争着说自己的想法,唯独没有试着听听别人的想法。倘若没有倾听,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没有交织和碰撞,这样的交流与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首先,教师对学生要有明确的倾听要求,让学生清楚倾听的重要性,明白倾听也是一种学习手段,可以使自己进步,也是对发言人的一种尊重。当老师或同学发言时:1、要保持安静,不做其他动作;2、要用心听,听清楚每句话,不打断他人发言,养成好的倾听习惯;3、运用激励评价机制,对达到要求的学生应大力的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倾听动力。

其次,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倾听兴趣。运用故事法、游戏法、创编法、关联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再加上教师富有幽默感的课堂语言,充分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在湘版美术《草丛中》一课的教学中,我就本课与美国奇幻电视剧《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小了》相联系进行教学,通过该电视剧背景故事的讲解导入本课:“姐姐爱米和弟弟尼克的父亲韦恩是一个天才发明家,他发明了一台能够将物体变小的机器。一天,姐弟俩和邻居家的孩子卢斯与荣恩两兄弟来找被打到实验室的棒球,机器突然启动,把孩子们全部缩小成只有指甲盖那么大。爸爸韦恩打扫实验室,把变小的孩子们和垃圾一起扫出去,丢进了垃圾箱。他们从垃圾箱里逃出来,眼前的世界让他们惊呆了:原先后院的草坪变成了广阔的密林。草有几十层楼那么高,花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蹦床;各种不起眼的小动物都变得很巨大,蚂蚁就像老虎一样,蝴蝶就像一架巨大的飞机,扇着翅膀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周围一切都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很多既有趣又惊险的故事。”通过影片情境的讲解和短片的欣赏,这样就能很快地入情入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静心思考、启发思维

部分老师上课,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仅过几秒钟,只要有学生举手,就马上请学生回答。这种走过场的教法,绝大部分的学生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更达不到美术新课标中所提出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针对这个问题我不断的反思,怎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更有效的思考。经过教学中的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要让学生静心思考,教师先要心静,给够学生思考的时间。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后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够“想”的时间。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学生思考的时间延长至二到三分钟,也可适当增加。

其次,要为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美术新课标中提到:“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如果在课堂中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回答问题往往会出现人云亦云,未回答的学生会被先回答的学生思维同化,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将大打折扣。因此,要在课堂中给学生创造独立的思考空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看似占用了较多时间,却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必要措施,培养了学生敢于思考、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增强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三、静心创作、表现自我

学生操作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艺术作品的制作表现生活之美及个人独特的想法。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学生操作的环节尤其需要课堂环境的安静和内心的平静。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班级学生课堂的表现,发现:在课堂制作环节中,嘈杂的环境,学生的随意走动会更多,并且伴随着喧闹的说话声,一节课仅有的二十多分钟制作时间被严重压缩。以致学生所完成的作品大多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正水平。而安静的环境,除去了外界的干扰,学生会更加静心地投入制作,所制作的美术作品更能体现出自己的想法,也更加精美。因此,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为学生的静心创作创设宁静的课堂环境。

第3篇:美术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同课异构;认识;实践

何为“同课异构”?就是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安排,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它立足于各自教学经验,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在同伴的帮助之下,广泛占有各种资源,进行各种教学构想,并将构想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

一、教学中的实践

教者在同课异构的过程中进行着猜测、设计、验证、反思、校正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个过程是一个极具多样性和挑战性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多维互动过程。

九月中旬我组针对六年级《美术课以表现主观情感》一课开展了同课异构的讲课活动:

1.课前的充分研讨

这一环节的操作基本还与“集体备课”有些相像,还是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的。在备课时,要求两位老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研究教材的编排体系、编排意图和编排的指导思想等,然后按新课标要求,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智力特点、兴趣爱好、及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等。教研交流上,老师们纷纷表达自己对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设想和疑问,交换可利用资源。

2.课堂的百花齐放

第二个环节是教师自己的独立备课,以及在教研组里的同时间赛课,目的是让每位老师在教研课中端正态度,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设计属于自己的课。在老师们的预案形成后,组织大家交流,展示教师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并从中选出典型,推选两位教师先进行课堂教学。

3.课后的评价反思

听课后请执教老师说课,请参与听课的所有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学生活动等方面对这两位教师的课进行点评,多侧面、深层次进行剖析,挖掘闪光点和不足,进行反思、总结、重建,形成书面材料,然后将其收藏在学校教学资源共享网上,以便于全体美术教师日后的借鉴,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二、对“同课异构”的再认识

我们决不认同教学是工厂流水线上同一模式的机器化大生产方式。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灵性的人,在同课异构中,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策略的选用、课程理念的体现等,教师们不同的观念在进行碰撞与融合;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个性、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挖掘深度、教学中生成的不可预知……所有这些都使同课异构真正体现教学的差异,从而体现出教学无限的发展与变化。

三、对“同课异构”的困惑

但是在相当优势的基础上也同时存在以下困惑:

(1)“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不断优化出来的教案,课前课后花费了许多老师的时间和心血,可是它是否适应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情、不同时期的学生呢?如果不,这样做值得吗?

(2)“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模式,怎样与其它常用的校本教研进行有效整合与拓展,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第4篇:美术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程;创造性:自由空间;激发

G623.75

一、小学生创意美术课堂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所谓小学生创意美术课堂,是相对于我国传统的小学生美术课堂提出来的。其特点就体现在课堂的创意,创新性方面。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手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学习进步,成绩提高具有非常突出的效果。与它相对的是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它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特点完全相反。创意美术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方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创意教育和创意课堂得到了我国广大教育者的一致认同和关注。

当前我国广大小学开展的小学生创意美术课堂还仅仅处于试验阶段,虽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创意美术课堂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创意教育有以下一些作用:

首先它彻底改变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传统小学美术教育更类似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学科,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造能力和想象力。而现代创意美术课堂则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

其次,创意美术课堂作为未来新型教育方式的一种尝试,为未来的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道路。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未来的国家社会,拼的是人才。因此人才特别是有创造力的人才就变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未来我国教育更应该以培养创新性的创造生人才为己任,而不能再仅仅以升学,成绩的好坏为目标。所以创意美术这一新型的教育尝试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创意美术课堂更受小学生们欢迎。相比起传统的应试型教育方法,现代创意美术课堂往往采用了一些新型的教育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学生自学和主动性学习,这些方法无疑更受小学生喜欢,更能充分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己去画,去感受,去体验。对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创新精神更有效。

二、开展小学生创意美术课堂的技巧和诀窍

我个人从事这一工作有一段时间,对此深有感触,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得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个人认为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创造新时代下的创意美术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取得孩子们的信任,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

在首先教师需要跟孩子们把关系搞好,只要老师和蔼可亲,轻声细语的,在教育的同时也关怀着孩子们,孩子们自然会对教师有一种喜欢和亲近的心理。

创意美术教育的第二个要求是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能够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能动性。毕竟小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学到复杂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兴趣和想象力,创造性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鼓励他们多想象、自己动手,不加以约束,多鼓励,不批评

想象力是人类最可贵的能力之一,它是思维的翅膀,还是创造的起点,又是创造的核心。想象力是天才们创造的基础能力之一,而幼年和儿童时期则是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这一能力的培养,特别适合在音乐,美术一类的课程中进行。具体作法是小学教师在创意性美术课程中任由学生去想像,发挥。为他们新奇、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而喝彩,让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不顾虑的安排好自己的想法去画。

3.激发小学生兴趣,让小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在轻松、愉快的心情

儿童小学生由于天生好动,活泼,其行为最容易受情绪和其它事物所支配,很难让他们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于某件事上,因此在创意性美术教育中更应该不断的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并不段的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中来,比如说生动的语言如模仿火车的汽笛声“呜……呜”,动物的叫声“喵……汪”等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可以通过生动的环境刺激比例展示一些模型,讲“乌鸦喝水”等有趣的童话故事,并用漂亮的画面来不断的刺激他们等等。

4.尽量减少教师讲解的时间,多给小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

传统教育中,老师讲课的时间较多,给孩子们亲自体验的时间太少,让孩子们往往只是在听了后就忘记了。这样白白的浪费的教育的资源。因此需要进行改革。现代创造性美术教育应该以小学生为本,应注重在课堂中让小学生不断的亲自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感受力。而不应该让他们只是成为简单的听众,只是听老师的讲解,在讲解之后不久就把听到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

5.对小学生的作品给予公正的评价,多鼓励,少批评

在小学生创作过程结束后,该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而应该继续进入下一个环节:对作品进行评价。评价作品也是一很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首先放弃自己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他人画作的习惯。而应该转变观念,以作品是否想象丰富,表现力强烈,或者是内容丰富等标准来进行评价。画作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因此应该公开进行展示,让小学生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让孩子互相审视、教师评价每一副作品,多鼓励,不批评,也不给作品打分,这样一来让小学生没有心理负担,以后创作欲会更强,但是老师应暗中记下每个小学生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因材施教。

三、结论

以上几点就是多年来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和结果,我个人发现,通过这些教学方式的改革,还对孩子们的其它行为、生活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果断地摒弃以往旧的美术教学模式,大胆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作用和效果。在新教学课程实施一段时间后,每一堂课,同一绘画内容,班中会出现风格迥异的几十幅好作品。说明经过改革,不但以小学生的绘画技能得到提高,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达到了创造性美术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章新.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

[2]王福环.小议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J].新课程(上).2013(04)

[3]申艳玲.创意美术课堂打开想象之门[J].小学教学研究,2010(1).

[4]李青竹.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36).

第5篇:美术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

一、新课标下高中美术的教学原则

新课程标的出台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以新课标为基础,对高中美术的教学方法及其理念进行改进。虽然同一堂美术课,由于教学观念、审美观念、知识修养以及学生状况的差异,各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但是,高中美术教学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都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学原则,即授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将美术知识、技能等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于美术教学的审美体验之中;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应树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

3、坚持民主自由的原则,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4、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坚持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原则,由于美术教学中,美术基础知识讲授及其基础技能训练均具有较强的理性和实践性,因此,美术教学中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相当重要;

6、坚持鼓励评价的教学原则,所有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老师肯定,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快的心情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并最终达到师生双边活动的高度统一。

二、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美术教学,增加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中,现代教育呼唤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强,有省时、省力、直观、灵活、生动、节奏快、容量大等特点。比如,在素描教学中,运用FLASH动画可以将“近大远小、近低远高”的透视规律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还可以在FLASH制作的运动画面中随心所欲地变化字体,使学生从中掌握美术字体的变化规律,同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资料来源往往局限于书本图片或几本书籍、杂志中的精彩图片,但那一张张小得可怜的图片使学生即使睁大眼睛,也看不清楚。如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各种信息,并有机组合,声形并貌,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也不会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演示的画面过小而对美术失去兴趣。随着“校校通”的开通使用,一个美术课件可以为多所学校下载,网上资源可以共享,使得美术课堂素材更加丰富,有限资源得到无限使用。可想而知,只要老师能够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对美术课堂教学来说,无疑大有裨益。

三、注重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教师的观念是一个动态的、社会性的观念,受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确立新的教育观,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美术教师。例如:在上到中国传统山水画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向学生介绍他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名著名的山水画家,。在中学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一课,这是王维风景诗的名篇。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式来描绘自然美。诗人通过对山水描绘寄情言志,含蓄丰富耐人寻味。我们在介绍山水画时,可以介绍一些语文知识,要和语文学科联系起来。这样更便于增强学生的理解。再如;我们在向学生介绍绘画中构图的“均衡”问题时,可以利用物理学科中的天平原理来形象地联系起来。把美术中的图案图形和化学中的分子式可以联系到一起等等。

四、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把学生融入到社会中使学生真正主体化。同时把社会现有知识融入到课堂中,拓宽学生视野,让课堂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教育是一个互动过程,是家庭、学生和学校的统一,其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从业者不能只有学历文凭,更需要有善于发现、判断、解决和策划问题的能力。悟性与灵气、觉察力与判断力、创造激情与冒险精神,以及与团队紧密协作的能力,这些不一定都是持有较高学历文凭的人所独具的能力。作为美术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重在培养学生成才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为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美术学科知识范围广,没有明确的规律和方法,不易掌握,如果单纯采用传统的方法,学生一定觉得很乏味,甚至望而生畏,失去信心。因此我认为把美术教学可以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在现实中让学生接受知识,理解问题,达到教育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双重目的。在学习揭示社会现象的画作时,可以联系当前社会现有情况进行对照,让学生找出其异同点,找出其原因。通过以上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发动自身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真正把美术教学和社会实用联系到一起来,这才是新课改的根本和目的,也是美术教学的目标。

总之,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

参考文献

第6篇:美术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工艺美术专业;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工艺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涉及特种工艺、编织工艺、工艺绘画、民间工艺等多方面内容,工艺美术创作手法、创作技巧等理论知识繁多,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充分了解,没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笔者分析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工艺美术专业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以期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有效的依据。

一、工艺美术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艺美术专业是培养美术人才的重要专业,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目前工艺美术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前准备不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讲解教材内容,使学生仅掌握最基本的工艺美术技巧,简单、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工艺美术的兴趣不足。其次,在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依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切实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将教学内容理论化,只是讲授理论知识,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发展,思维也受到限制,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工艺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但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将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剥离出来,使教学内容机械化,学生很难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设计出的工艺作品缺乏生活色彩,观赏性与实用性都不强。

二、工艺美术专业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做好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深入分析与研究教学内容,在生活中或网络资源中搜集与教学相关的内容,丰富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工艺绘画》一课之前,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各国不同的工艺绘画作品,并将这些作品的图片呈现在课堂中,从而让学生认识了羽毛画、贝壳画、麦秆画、丝绒画、烙画等各种形式的工艺绘画作品,形式多样的作品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展开教学,教授学生不同工艺绘画的创作技巧,学生注意力集中,有效提高了工艺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2.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工艺美术教师应充分把握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如,在《特种工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了解特种工艺的种类,从而为学生分别讲解艺用陶瓷、艺用搪瓷、金属工艺、雕刻工艺以及漆器工艺等不同的特种工艺品类。而要使学生了解它们的特性与用途,了解这些特种工艺的艺术价值,靠单纯的讲解并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在讲到艺用陶瓷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为学生讲述艺用陶瓷的发展历史,结合民间有关陶瓷的故事展开教学,陶瓷发展的历史遗迹、陶瓷的美丽传说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精美的陶瓷艺术品图片,为学生分析陶瓷作品的创造要点与细节,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将工艺美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工艺美术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工艺美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工艺美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工艺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在生活中激发工艺美术的创作灵感。如,在《民间工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搜集工艺美术作品,教师将学生分组,不限制学生的搜集方法与途径,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搜集民间工艺作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内做好分工,各司其职,将搜集到的作品图片带到课堂并展示。有些学生对民间工艺的概念了解不足,往往将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当成工艺作品,这时教师应切入主题,讲解民间工艺的概念和特点,帮助学生加以区分。课堂中到处是学生搜集的民间工艺作品图片,有灯笼、泥人、剪纸、面人、风筝等,丰富的民间工艺作品形式使学生对民间工艺的学习与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第7篇:美术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 新课程

一、新课程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2006年秋季对基层学校以走访美术教师、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进行的调查情况看,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的教学实验工作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美术学科必修模块的开设时数不足。新课程标准把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各分为必修、选修两大块。美术学科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分为“音乐鉴赏”和“美术鉴赏”,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美术学科为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七小块。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美术必修模块的教学时数为18课时,根据调查的情况看,美术学科必修模块的教学时数我市绝大部分高中只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时数的一半,便不再进行鉴赏课的教学。更为严重的,个别县区的所有高中,美术鉴赏课竟然未开设。

2.美术学科选修模块开设不正常。根据省新课程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市于2005年秋季专门下发文件,对新课程各门学科的教学实验做了全面部署。对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建议分别为:高一上学期进行18课时的美术鉴赏(必修模块)教学。高一下学期和高二,再进行36学时的选修模块教学,其教学内容从音乐选修模块的诸项中选出绘画、设计两项供学生选择后进行学习,以达到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开足54学时的教学时数,使学生达到两科各修满3个学分的国家要求。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市所有高中要么擅自不开选修模块,要么以专业化、技能化且价值单一的美术高考应试教学,取代素质化、平民化且富含教育意义的选修模块教学,从而改变了美术课程的性质及开设意义,削弱了学科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权力。

3.学科教材选用的情况混乱。我市高中自2005年秋季进行新课程实验以来,必修模块的教材选用和征订基本正常,但选修模块教材使用异常混乱。根据有关统计,06年秋季全市高中仅定了规定使用的选修教材共2600册,有的学校一本未定。有些学校借口使用校本教材不订选修模块用书,不少学校任由任课老师在市场上以高达一、二十元甚至数十元一本的价格为学生代购教材,也有教师使用未经审定的自编教材等。这不仅破坏了教材选用的严肃性和国家课程的完整,也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育法规观念淡薄。有些同志置国家课程标准不顾,擅自不开、少开美术课程,随意更改教学内容,随意安排教学内容。其次是对新课程的学习、研究不够,对新理念不熟悉、不清楚,完全凭借老经验管理新课程,导致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仍然沿用国家教育委员会时期颁布的美术学科的课时标准和高中只用鉴赏这本书的情况的发生。第三是名利驱动。受高校艺术招生畸形发展的影响,学校为能多走几个艺术考生,不惜牺牲绝大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为名,教师为利,从而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应试教育红红火火,美术课程无人问津”的不正常状况。

二、加强对音乐、美术新课程实施工作的建议

上述严重问题的产生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来源于我们的思想认识。我们是新时代美育任务的承担者,必须肩负起提升华夏民族未来一代建设者整体素质的重任,认真研究问题,思考对策,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以保证国家标准课程不折不扣地得以执行。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课程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督导。要保证美术学科的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开齐开足。建议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督导室、体卫艺和教研室的有关同志,对所属高中每一学期进行一次美术两科开设情况的专项检查督导,检查的内容主要为:规定模块是否开齐,课时开足与否,学生手头是否具有美术两科的必修与选修模块的教材,课堂教学质量状况,以及美术两科的学分认定是否造假等。及时指出发现的问题并要求学校加以改正,加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过程性评价手段,全方位衡量并及时落实。

2.确保美术课程的完整实施。建议各管理单位把美术课程完整意义上的开设与对学校的考核评先、奖励等联系挂钩,并将此作为高中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国家新课程的重要举措,以杜绝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放任自流状况的发生,促进美术新课程的健康良性发展。

第8篇:美术课的意义范文

我是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有过多年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经验,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理论就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要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提到现代课堂教学,我们自然会想到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和各种电教手段。作为美术教师,应全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以适应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运用多样化的电教手段,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这对推动教育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21世纪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传统的授受式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明显,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但它却不是万能的,多媒体教学要讲究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无论它多么先进,评判它的作用应该只有一条,那就是它在实现教学目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有人认为,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学,甚至在优质课竞赛中,对是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一票否决,这是错误的。如果把教学难点比作战场上的敌人的话,现代“教育技术”便是师生手中的枪。试想,如果我们能用拳头将敌人消灭的话,那为啥非得使用枪炮呢?教学手段千变万化,我们不能以此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一个标准。相反,那种因循守旧、在教学中不屑于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做法也是错误的。

现代教育技术只有适时、适当、适量、实效地使用,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把本来可以写上黑板的板书、本可以直接使用的资料图片偏偏要编进电脑和认为有了多媒体就可以去掉黑板(白板)、丢掉粉笔(彩笔)的观点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二、注重作品内容和形式的欣赏

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向学生传授了审美知识,又给学生做出了审美示范,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具体到内容和形式上。

美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自参与和体验,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所以只有教师自身苦下工夫,提高自身专业、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能意会,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而具有感染力。如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一课中讲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教师在讲解这幅作品的时候,先从画面的形式切入:画面中只有一位老者,独坐船头在垂钓,周围是一大片空白。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周围大面积的空白表示什么意思?这幅画描绘的内容是什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可再进一步引出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并阐明诗的意境与画中内容相吻合。但要避免像上语文课那样在欣赏评述中完全以“文学性解释”代替美术作品欣赏。如果作品中所涉及的人物、故事情节、诗词介绍不能和作品的美术语言、形式、风格结合起来,那也不是真正的美术欣赏。另外还应避免把美术欣赏课上成美术史论课而陷入史论的之中,而应欣赏到点子上(即强调作品本身的欣赏),并把握好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要素。

三、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注意沟通

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常言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学生自己的观赏、分析和讨论,学生对美术作品必然见智见仁,会产生各种看法或评价。由于学生的经验、认识能力所限,这些看法也许是十分幼稚的、肤浅的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们是认真的,是真实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尊重和认可。教师可以作一些提示或补充,但绝对不要轻易地将专家或教师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因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本无统一的标准,不像做数、理、化试题,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学生自己会慢慢懂得作品真正的内涵。

美术作品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是沟通学生与美术作品之间的桥梁,其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分析,并提供必要的知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第9篇:美术课的意义范文

一、随着新教材出现,教学方式需要作相应改变

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与人教版的教学思路有较大区别,其中有“三多三少”的现象:即传统的东西少了,现代作品的东西多了;绘画的安排课时少了,手工制作方面多了;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备课量少了,学生自主发挥和教师为了辅导学生而准备的材料多了。新教材的要求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侧重于现代艺术的介绍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创意发掘,凸显学生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吸收,转为主动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绘画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都具有较好作用,这是美术教学改革的一次重大尝试与突破。

如何在新教材方案下引导学生欣赏、学习抽象绘画?这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抽象艺术顾名思义即是抽象的东西,而抽象的东西是难于理解和阐释的。因此寻找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准确定位抽象绘画艺术

某种程度上,抽象画的特点与音乐最为接近。

初中美术课本中出现了大量的抽象画作品,如《绿洲》、《星空》、《运动》、《和平鸽》、《大提琴》、《与米罗游戏》等抽象绘画作品,都和音乐有关,理清抽象绘画和音乐的关系,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抽象绘画的真谛,所以讲好抽象绘画和音乐的关系是初中教学的重中之重。

抽象画家的作品之所以不象具象画家的作品那么让人容易理解,这是关于艺术的真实性和表现自我的问题。了解抽象画的意义就在于分清主观和客观的概念:客观艺术的再现是有形的,我们称之为具象的艺术;主观的再现是无形的,它注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感受,依靠夸张、变形,或是通过线条色彩、形状或构图等形式类传达各种情绪。这也就是艺术家以主观感受和艺术创造,在视觉形象的假定情景中表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感悟,它既是主观的真实又是客观的真实,艺术家的表现自我,就是在艺术家主体意识明确的前提下充分表达艺术家本人内心对外界客观事物的真实感受,通过艺术途径使之转变为视觉的艺术形象。当然,艺术家所要表现的自我不是一个与外界无涉的纯封闭,纯主观的“自我”,艺术家所表现的“自我”是艺术家对艺术表现的规律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审视之后,通过艺术的道径表现出来的“自我”,是艺术的“自我”,这就是抽象绘画。人们孩提时代的绘画和人类最早期的岩石壁画、彩陶文化,都是具有普通的抽象韵味。

现代的学生面对抽象作品时总是显得茫然和无所适从。他们对古典绘画能够比较顺利地欣赏,但对于米罗、达利、蒙德里安的作品,许多同学常常会感到难以理解,甚至以为“这样的画连小孩子也会画”,而不是提出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造成以上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抽象作品与学生经验世界的隔膜之外,还与以前教学上总是以具像的作品来教导学生,作画时总以要画得像,画得准为评判准则,甚至对抽象绘画持批判态度有关。所以如何改变学生的审美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在新教材指导下,教师上课时应尽可能地讲透作画原理,示范也应该是带有启发性的示范,不强求学生去画别人作品,学会如何自己做画。评判学生的作业也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放开手脚,不受拘束。如上《过去的日子》这一课,我就启发学生把自己的经历编写成故事,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不论是卡通画或水彩画或漫画,不求形式,手法自由,不受限制。结果学生上交的作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通过鼓励学生上台表演绘画,通过其所绘内容,强调绘画其实是点、线、面、体色彩在空间上的分割和构成等形式来构思画面。当形式以一定的程序组合、构成,按照某一具体的思路指向进行视觉的扩展或引导之时,形式就具备了明确的含义。如果试图通过作品形式去阐明一种文化态度,或是表现某种主题,思想,这会造成作品本身的不足。艺术创作的局面是多元的,艺术创作从来就不存在“唯一”或标准。

三、抽象绘画艺术和音乐的关系

教学中,学生很难顺利地理解、欣赏抽象画,但学生对于音乐欣赏普遍乐意接受,同样是抽象艺术,其间差异巨大。

其实,音乐和抽象画都是极容易使人产生联想的艺术形式,两者在这方面极为接近。抽象绘画传递出事物内在的声音,主张即兴的无意识的创作,强调绘画中的音乐性。抽象绘画否定具体物象,从自然物中抽取富有表现特征的绘画元素即线条、几何形体、色块即兴表现,看似随意、实则不然。如毕加索的《吉他》是把吉他的形象支解后重新组合,构成很有韵味的作品。

抽象艺术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就在于它的“随意、无目的、即兴”,更接近音乐的倾向,符合了现代人紧张的生活和躁动的心态。抽象绘画中的色相和交响乐中的音阶相似,高音好比是它鲜艳的色彩、低音好比是它黑暗的灰色调。线条好比音乐中的旋律时而高亢时而委婉。抽象画的情感表现是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的,而色彩和线条与听觉的关系最为密切,音乐中有色彩,色彩中有音乐,已经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事实。

图1(a)画由几种强烈的颜色对比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相对应的音乐如《奏鸣曲》,它表现出热烈欢快或激昂跳跃的节奏;图1(b)由几种同类色交织组成清新淡雅的画面,画面具有恬静、安逸、抒情、浪漫的特点,相对应的音乐如《轻音乐》,它表现出结构简单、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营造温馨浪漫的情调。

、图2 线条与音乐的关系

图2(a)图线条较为工整、繁复、粗细变化,对应的音乐具有平衡、明晰的特点,注重形式的美感,如较有规律古典音乐;图2(b)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表现手法比较激昂跳跃,对应的音乐般以节奏鲜明,强烈为主,如爵士乐;图2(c)线条自由奔放不受形体约束,有很强的随意性,对应的音乐和声音响尖锐、紧张、复杂、自由,如采用四度叠置和二度叠置和弦的现代音乐。

四、关于音乐与美术联想的教学实践

以《大提琴》教学课为例,可大致体现学生对音乐与抽象绘画之间的思想关联。

上课前准备:口琴、醒堂木;抽象画作品若干;颜料、毛笔、剪刀、胶水、白纸等教学用品。课堂环节采用播放音乐、显示五线谱、吹奏口气及观察大提琴等方式让学生根据欣赏到的或者看到的音乐及实物进行绘画要素的联想,结果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