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产业投资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投融资;文化产业;发展
引言
影视产业带动了教育体育在内的大文化产业,同时也带动了金融,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影视投融资作为整个影视产业链的起点,也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始终。它指通过投资融资活动,为电影、电视剧等其他影视形式的制作、营销等筹措足够资金,壮大影视产业实力,获取更大效益的方式,主要有:政府资助、影视机构投资、版权预售投资、风险投资等,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形式。我国影视直接融资主要通过版权预售、植入广告等形式实现。由于其融资数额较低,且风险较高,故在实践中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仍是企业首选。随着经济的发展,影视投融资不断增添着新的时代内涵。
一、中国影视投融资背景分析
新世纪以来,发展文化产业已不约而同地成为各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国力以及构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文化产业中,影视业作为最国际化的媒介产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不仅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中国已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均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样一来,影视投融资作为影视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必然成为不得不重视的因素,亟待不断改革和完善。
二、中国影视投融资发展概况
(一)国家政策扶持影视产业
近几年,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政府出台了诸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扶持政策,鼓励影视机构向市场化转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影视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高科技与新型营销手段助推影视项目发展
随着3D、IMAX等播放技术逐渐普及,观众对观影体验越来越热衷,同时在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营销手段推动下,国内影视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据新华网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电视剧投资总额103.7亿元,国内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29.25%;电视动画制作领域投资额为16.14亿元,同比增长65.86%,国内销售额17亿元,同比增长172.82%。而电影产业亦呈现出飞跃式的发展态势,票房突破200亿大关,全面进入黄金发展期。①截至2014年5月底,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已达219.49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占据大半江山,市场份额高达51.36%,全年预计将超过280亿元人民币,较之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收益、银幕增长、海外收益与电影综合收益的增幅将保持在30%以上。高收益让影视项目一片红火!
(三)多方资本竞投,中国影视投融资格局生变
2014年以来,中国影视市场的发展仍行走在高速路上。影视行业高票房的光鲜使得各路资本看到了投资机会,希望抢搭这班影视产业发展快车。业外资本、民间资本、境外资本等国内外各类资本竞相注入影视行业,可以说,资本正在改变中国影视业的格局。一方面,银行等各大金融机构大力注资影视产业,为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等影司提供贷款等资金支持;另一方面,PE、VC等机构愈加看好影视产业前景,发展资本与影视业的“联姻”,影视产业的融资渠道也逐渐拓展。当然,影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影视产业投融资体系的日益完善,国内影视市场应借鉴好莱坞影视发展模式,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资本化影视制作与投融资发展体系,借助资本的杠杆加速龙头影视企业的产生,促进行业水平的大幅提升。
三、中国影视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影视投融资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盗版产品泛滥,冲击影视业发展。影视市场不规范,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市场上盗版产品肆虐,严重冲击影视业的规范化发展。有针对性、导向性、实用性的影视产业管理法制亟待完善。
2.投融资体制不健全,缺乏稳定的投资回报体系。首先,金融体系融资担保机制不健全。其次,影视产业缺乏专业的中介机构,如:投融资咨询公司、影视评估机构等。体制上的缺陷使得投融资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效率低下,资源和成本无法得到有效配置,从而造成了严重浪费。
3.以股本融资为主,融资渠道单一。中国影视产业起步较晚,上市公司以权益融资为主,投融资渠道过于狭隘。其中,我国影视产业的融资来源大约有90%是自有资金,7%来自于政府收入,而社会资金投入只占2%。[1]融资比例失衡。主要依靠广告收入,盈利模式单一,衍生产品市场的开发不足,投融资渠道多元化难以实现。
4.投资风险较高。影视产业无形资产流动性差,品牌价值难以评估,难以获得银行长期授信。一方面,我国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发展尚未成熟,没有形成版权评估体系。[2]另一方面,影视企业融资与银行常规信贷不完全匹配,双方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对接。例如,影视企业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不完全认可,造成了“投资难”;而影视项目的不确定性,融资企业规模和信用等级的限制也让投资机构踌躇止步,由此形成了“融资难”。
(二)应对中国影视投融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推动政策改革,建立完备的有利于影视贸易发展的法律法规。针对政策、制度缺位,影视产业管理易出现“无法可依”状况,完善有针对性、导向性、实用性的影视管理法制。放宽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有特色有质量的小成本影视产品。在发行前构建影视投资效率评价体系,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应对措施,从源头降低成本损失。
2.把加强版权保护作为政府部门重点工作,出台相关政策控制影视版权风险,逐渐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此外,从影视制作、发行、放映各个环节上加强版权保护,对盗版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建立影视版权监管、认证、公示平台,严防严打盗版产品,净化影视产业风气,推动规范化管理。在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影视产业可持续发展。
3.拓展投融资渠道,改变单一盈利模式,构筑多元化盈利格局。鼓励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投入影视产业,形成新的竞争格局。美国百老汇、好莱坞环球影城等都是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形成的,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在各路资本的激励下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百老汇”,在品牌授权、动漫形象等影视衍生品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4.立足本土文化,培植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品影视品牌。坚持创新式发展策略,提升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不少影片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囿于国内需要,而在国际普遍性方面存在欠缺。[3]因此,要注意揣摩国际视听“品味”,采用国际性的营销方式宣传中国影视产品,积极主动地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改善电影融资环境,吸引多方位投资。拓展海外市场也是影视业重要的文化使命和经济使命。[4]
5.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制作、发行、放映一体化,优化影视产业链结构,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改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
6.健全金融体系。在抵押、担保、信托等配套方式的支持下,促进政府、银行、影视企业和新的市场金融机制的有机结合。如邀请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融资机构进行单独的“相亲会”,从而帮助资金匮乏的中小型影视公司寻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进一步理清理顺政府、市场与影视经营机构的责、权、利关系,追求体制革新,从而形成较为合理的风险约束机制、利益激励机制。
四、中国影视投融资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目前,影视“众筹”模式方兴未艾。众筹融资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受众广、成本低的特征。[5]2014年3月,阿里巴巴开发出“100元做电影投资人”的“娱乐宝”,新的商机吸引全民资本和电影制作人展开战略合作。而互联网巨头也涉身影视产业,2014年9月21日,百度推出信托筹资工具“百发有戏”作为国内首个电影大众消费平台进入娱乐金融领域,一期筹资1800万元投资影片《黄金时代》,将时下最热的粉丝经济整合进来,迅速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普及率,真正实现了互联网、影视、金融三方的共赢。可见,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互联网公司,游戏公司加入影视行业将成为一个趋势,由此改变行业格局。[6]
而针对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的问题,由“国华担保”发行的信贷创新产品――“演出保”以演出项目未来收益权作为担保额度评估的基础,用锁定的票务回款优先偿还借款,控制项目风险,已累计为繁星戏剧村等4家演出企业成功融资近4000万元,也充分证明了其前瞻性。
2014年12月,浦发银行跨界试水娱乐圈,筹建“小浦娱乐”众筹平台,通过信用卡积分这种虚拟资产参与电影众筹,在金融业开创了一种参与影视业的新方式。
相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借助产业政策的东风,影视产业将继续在技术、资本的带动下,增加其内涵与外延的广度和深度,并加速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当然,我们要注重影视衍生品市场的开发,加强知识产权资产的保护,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建立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条,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吸引多方位投资。新形势下,影视投融资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五、结束语
影视产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发展到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一种可参与、可互动、可体验的形式。我们应关注影视投融资发展,了解其创新历程,敢于正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影视产业若想做大做强,真正“走出去”,必须展开投融资改革的“破冰之旅”,其一要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其次要主动迎合国际影视市场需要,在题材形式上寻求突破,形成中国品牌特色;而重中之重则是创新影视产品,追求高质量视听体验。一方面,为其注入高科技因素,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打造影视精品;另一方面探求崭新模式,控制项目风险,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影视与银行、互联网等的“联姻”,从而赢得充裕的资本支持。可以预见,高投资、高质量、高收益的影视产业必将迎来融资的“暖春”。
注释:
① 数据来源:2013-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 陈莉娟. 我国影视制作投融资体制机制现存问题与对策[J]. 中国传媒科技,2013(20)
[2] 刘藩,潘星星. 产业链的供血系统――中国电影金融服务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 电影艺术,2014(01)
[3] 丁亚平,储双月,董茜. 论2012年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与海外市场竞争策略[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4] 徐兵,王平,李本乾. 全球化背景下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政策环境比较研究[J]. 新闻界,2014(05)
内容摘要:投资问题成为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尤其是数字电影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基于中国数字电影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现状的分析,本文对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机会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文章提出,电影产业投资需要面对产业链现有环境和政府的管理尺度两方面共同作用,并试图从中找出中国数字电影投资的市场时机及现有产业中的投资机会。
关键词:文化产业 数字电影 投资机会 文化投资
目前投资作为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变量,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数量水平和结构水平产生影响。从我国的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危机中文化产业呈现出逆势增长的特点,凸显了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且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转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其它产业的逐渐复苏和政策利好形势将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继续深入发展。在2009年我国的文化产业投资就迅速异常迅猛。对一国的投资者而言,文化产业的最大投资机会来自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从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到今年《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一个判断:2010年银行信贷政策也将向文化产业倾斜,为文化项目投资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政策的利好将有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同时也会助推资本市场上相关板块的增长。
所谓的文化投资,就是文化生产能力的整个形成过程。本文着重以数字电影为例,进行文化产业投资机会的相关问题讨论。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电影作为电影产业中艺术和技术完美结合的新兴项目,以其高品质的画音效果、始终如新的放映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同时,更凭借其便捷高效的创作手段、高效低价的传输发行方式、方便可靠的版权保护等自身特点日益引起资本持有者的关注。
所谓的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在中国,数字电影业的首个行业组织――中国数字电影产业推进联盟于2003年9月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影院的国家级推进组织。2008年,历时两年半建设、总投资近20亿元的“中国国家数字制作基地”落成并正式营运,同时,成立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和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加大科技攻关和重点项目实施力度。2009年12月,中国数字电影与数字节目联盟成立,结合了来自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力量,通过相互交流和资源整合构建合作网络,共同发掘产业和市场机会。
截止至2009年2月底,全国主流电影市场已安装2K数字银幕747块,居世界第二位,其中3D数字银幕192块。数字电影已经开始以不可阻挡的态势走到我们身边,数字技术不仅已经成为电影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将主导整个世界电影产业的发展。以数字电影为实例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宏观政策引导的文化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十五”期间,围绕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数字化推进和广播影视重点工程建设等领域,国家广电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有积极影响的政策文件。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方面的《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我国影 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数字化推进方面的《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实施意见》、《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等。表明了数字化是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的电影放映载体的结构性调整。
在国家财政投入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投入,扶持和推动电影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投入资金2.5亿元,购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财政部投入5亿多元资金,用于补贴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广电总局投入资金6亿多元,用于加快电影数字化拍摄制作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攻关和实施重点项目。在国家经济政策方面,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2007]38号)规定:从事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的单位,可享受国家相关的优惠经济政策;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2008]114号)规定:对电影制片企业销售电影拷贝和转让版权取得的收入、电影发行企业取得的电影发行收入、电影放映企业在农村的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
而且,从2000年开始,国家对广播影视产业相关准入政策的颁布实施,不仅表明电影产业进一步降低了准入门槛,更从电影的生产、经营、发行等各个环节出发,鼓励非公有资本及境外资本积极投入电影产业,这为我国电影产业,包括数字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开放的投资政策,极大地吸引了资本持有者的注意力和对投资数字电影的信心。
基于数字电影播放途径的文化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以影院播放为主的数字电影
数字电影院除青海、外在全国各大中等城市都有分布,且已具备一定规模,并且在技术标准制定、数字影院设备技术论证、数字影院技术应用、数字节目传输、发行、加密和数字影院的增值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数字电影正快速地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其拓展空间和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直接利用数字设备拍摄影片发展迅速:从2005年52部数字电影到2008年86部数字电影,其制造了6.93亿元票房,无论是产出量还是票房收益都呈逐年递增趋势,同时其在发行过程中不需要拷贝而导致发行成本降低,因此,总体上来说,对投资者而言,其资本回报率有保证。例如:2006年出品发行的《疯狂的石头》制片成本为300万元人民币,但其票房收入超过2200万元;2009年年底上映的《三枪拍案惊奇》就其2800万元的制作成本而言,作为贺岁档唯一赚钱的影片,换回了高达2.7亿元的票房;再看科幻巨制《阿凡达》,3.5亿的影片成本、1.5亿的宣传费用,由此成为史上最昂贵的电影制作,但从12月18日全球首映至2010年3月14日,《阿凡达》的全球票房总收入为26.4亿美元,而这还不包括通过付费电视及DVD等模式继续推广所带来的投资收益。由此可见,数字电影投资回报率相当可观。
(二)电视电影
电视电影作为影视合流的产物,于上个世纪50年代出现在美国,是专为电视播出拍摄的电影。电视电影由于大多采用16毫米胶片摄影机或高清数字摄像机进行拍摄,加之其拍摄的题材贴近现实,对场面及情节要求不如电影高,在制作队伍方面可以大胆启用新人,因此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而言,其制作成本低。
从电视电影的主要播放途径――电影频道来看,2006年国内各电影频道的收入为12亿元,到2009年该项收入已达16.89亿元,增加了4.89亿元。同时,有线电视网络、地面数字电视以及卫星频道的普及,都可以将数字化文化节目传输覆盖到千家万户。加之优秀的电视电影更可在电影院播映,从而丰富和推动电影市场的发展。伴随互联网、手机的普及,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IPTV(即指以IP协议为技术基础、以计算机和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交互多媒体业务,甚至也可以包括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开展的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等新技术以其方便、快捷、伴随等特点越来越收到人们的欢迎。因此,电视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讲被视为站在电影和电视两个巨人肩膀上的影视新品种,独具多种传播形式的优势,因而其投资回收途径也更为广泛。
(三)网络电影
网络电影特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长度为5分钟,最长也不过30分钟。它主要以目前职场中的新生力量和大学校园中的主流人群,即“Y一代” (即对1981-1994年间出生的人的统称)为受众对象,剧情与观众群具有高度相关性,而5分钟一集的剧情长度符合他们的快速生活节奏和多变的兴趣点;故事情节的发展可由观众通过投票来决定,满足了“Y一代”参与和主导的精神。加之视听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和推广,网络电影更可以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享受新媒体带来的高品质服务。
网络电影的兴起揭开了电影制作在社会大众间的神秘面纱,由于其在制片、发行、营销、放映过程中的低成本投入优势,越来越受到年轻一族的关注和追随,尤其在当前网络空间人气高涨的时代。同时,伴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日益重视,及数字化产品日益方便、可靠、严谨的保护措施,网络电影带来的市场投资机会更为广阔。
数字电影中隐含的投资机会分析
完整的电影产业不仅仅是电影制作与国内外发行,更包括衍生产品开发与电影后产品开发,同时电影产业由于其自身的需要,还辐射到相关的设备制造与销售产业和人才培训产业。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主要包括主体公园、歌剧、玩具、电子游戏、音乐、出版物、服装、旅游等产品或行业的研发,电影后产品开发则包括有线电视、网络电视、电视台等的播放授权,以及录像带、DVD、VCD等的授权印制。数字化电影产品由于其自身独有的数字转化可能性及便利的发行放映措施,可进一步转制成家庭录像带、VCD或DVD等音像制品,动画电影更可以其独创的电影元素研发玩具、电影游戏等相关产品,拓展了其回收成本的空间,保证甚至增加资本的投资收益。再者,就数字电影行业内部发展的趋势而言,其应用技术研发、数字化修护、设备更新、从业人员的进修等都具备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由此看来,作为数字电影的支持力量,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
由于数字电影播放渠道的多样性,使得数字电影中的贴片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宣传效应更为广泛,这不仅实现了广告媒体的宣传目的,更为数字电影增加了收入来源,缓解了其资金压力,以达到融资的效果,对投资者而言,是一种降低投资风险、保证其投资成本回收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以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这一电影衍生业务的发展应用从某种角度上而言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间接扩展了投资机会。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深入改革,电影产业运行模式逐步完善,电影产业链及投资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快速发展;同时,依法行政、管理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初见成效。在这个基础上,伴随着逐年增加的数字电影生产量及其电影票房的一路飙升,可以预期中国数字电影将继续繁荣,数字电影产业的生产能力将大大提高,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数字电影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中国城市影院发展协会联合编制.2007中国电影市场报告[R],内部发行.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2008.3
2.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中国城市影院发展协会联合编制.2008中国电影市场报告[R],内部发行.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2009.3
3.盛世华研管理咨询公司.2010~2015年中国影视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盛世华研管理咨询公司,2009.12
4.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广电蓝皮书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近两年来,大型互联网公司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渠道或内容的分发商,而是加速向上游拓展,从而形成内容与渠道的双重布局。正如博纳影业老板于冬所言,互联网公司正跑步进入影视界。互联网公司的大举入侵,给影视界带来颠覆性影响,可是观众最终会买账吗?
互联网跑步进入影视圈
以前看来电影是个专业活,可如今资本似乎把拍电影变成了很容易上手的快速消费品。不久前,从事电商的聚美优品宣布成立影业公司,而弹幕视频网站bilibili也联合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合资成立哔哩哔哩影业有限公司。做手机的小米也不放过做个拍电影的,为何如此呢?数据或许可见一斑。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电影票房一路高歌,动辄破十亿,2015年票房突破400亿元,影视行业并购资本达2000亿元,其衍生产品造就了一个千亿市场。根据国家广电总局预测,到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总额有望超过1600亿元。
聚美方面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聚美在市场营销方面一直在探索更加娱乐化的营销方式,且拥有大批女性用户,所以进军影视是水到渠成的。“会探讨影视与电商业务结合的新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或是公司品牌的植入,而是形成有机的整体。未来电商业务可能只会是聚美整体业务的一小部分,更大的部分是整个颜值经济娱乐经济的整体,包括影视、健身、健康餐饮以及电商。”
试图打造完整产业链
著名教授、学者张颐武认为,互联网的公司纷纷进军电影界几乎是个必然的结果。“这些互联网巨头旗下的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影视作品最便捷的平台之一,同时又拥有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互联网公司拥有大量的资金,又拥有播放平台,以及下游的用户资源,必然就会选择向上游产业进军,试图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摆在各大互联网公司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蛋糕。他们也不满足于早期的购买网络剧的播映权,逐渐到向上游拓展——直接签约导演,出品自制内容,成立影业公司,各大互联网公司对影视业的入侵不断深入。
阿里巴巴在2014年6月以正式收购的形式成立了阿里影业,此后阿里影业以投资的形式出品了《亲爱的》、《心花路放》等多部票房10亿级的电影。目前,已经储备超过30个知名IP。2015年1月,百度正式成立电影事业部,在电影市场,百度糯米电影以影院作为核心,于2015年6月入股星美。百度方面负责人透露,未来将加紧渗入电影产业上游,以百度文学和旗下的爱奇艺原创资源作为IP获取的排头兵。另外,百度已投资了作为发行方的华策影视。
BAT中最晚成立影业公司的是腾讯。2015年9月,腾讯一周内成立了企鹅影业和腾讯影业两家影业公司,其中,企鹅影业基于腾讯视频,侧重投资影片,腾讯影业则基于腾讯互娱,侧重由旗下的文学、动漫的IP改编电影。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认为,这两家影业公司是内部创新的结果,腾讯十分鼓励内部竞争。
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与影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从而获得长期的、稳定的内容供应伙伴。如小米科技与华策影视的合作。另一种是直接签约导演,为互联网公司定制节目。如百度旗下的爱奇艺影业抢下香港导演王晶,双方将合作推出包括《淘得有情人》在内的6部电影作品,在院线和网络同步上映。
相关报道
或推高版权价格
互联网公司的入侵正在改变中国传统影视业的结构。2014年博纳影业总裁于冬曾抛出了“电影公司未来都要给BAT打工”的预测,引发业界关注和热议。摆在各大互联网公司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蛋糕。他们也不满足于早期的购买网络剧的播映权,逐渐到向上游拓展——直接签约导演,出品自制内容,成立影业公司,各大互联网公司对影视业的入侵不断深入。易观智库报告显示,互联网已经对电影行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众筹、电子商务、视频网站等互联网商业模式与电影产业嫁接,重塑了电影产业链,对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成熟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电影产业化与类型化”研讨会在京举办
文 / 李 璇
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议论。其中产业化和类型化成为两大核心命题。为此,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于10月19-20日在京举办了主题为“中国电影产业化与类型化”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百位业界专家及学者对各种电影现象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了梳理和反思,深入探讨了与中国电影现状密切相关的多个问题,比如产业化和类型片的关联、产业化对类型化的要求和影响,类型片的美学风格与生产规律、中国类型片的历史和现实、中外类型片观念差异等。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在会上透露,今年前9个月,电影局共审查通过影片430部,预计今年故事片总量将达500部,加上其他类型影片,今年电影总量将达700部。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电影票房已突破75亿元,距全年100亿元票房目标又近了一步。与大幅攀升的票房相呼应,国内投资电影的民营企业达1100个左右,加上30多个国有制片单位,投资电影的主体目前已达1100多个。
上影集团联手NBA打造2012年暑期大片
《神奇Amazing》在京实景拍摄
文 / 赵佳佳
10月13日, NBA中国赛在北京五棵松打响首战,同时现场的球迷们也集体当了一次群众演员。因为当晚,由上影集团和NBA联手打造的励志大片《神奇Amazing》剧组及主演在现场进行实景拍摄。
在之前的新闻会上,NBA总裁大卫・斯特恩与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共同揭晓该片“神奇”的演员阵容:六届NBA冠军得主斯科特・皮蓬、中国篮球明星易建联、王治郅,NBA现役球星德怀特・霍华德、卡梅隆・安东尼等多名篮球明星将出演影片;此外,的人气明星黄晓明、冯德伦、陈建州、黄奕,及韩国女星金雅中、美国男星埃里克・马布斯也将在片中出演重要角色。该片由胡雪桦执导,全片预计11月杀青,将于明年暑期档全国公映。
任仲伦表示,这是上影集团与NBA长远战略合作的第一步,也将揭开中国电影企业拍摄发行NBA题材电影的新篇章:“这是一部励志题材的电影,是拍给年轻人看的电影,它将在中国创造新的电影类型,并在明年暑期档创造新的票房奇迹。”
《功夫咏春》亮相
金鸡百花电影节
文 / 李 璇
继《叶问2》和《一代宗师叶问》之后,又一部由功夫新星白静与“少年梅兰芳”余少群主演、以咏春拳为线索的功夫电影《功夫咏春》即将上映。近日,该片在江阴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举行了媒体见面会,叶问的儿子叶准、青年演员白静等出席了首映式。该片将于11月2日登陆全国影院。
首套“影视剧植入广告
分析系统”在京
文 / 李 璇
“今后,只需要8分钟,就可以为一部10万字的影视剧本做出一套完美的植入广告方案”, 10月18日,在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影视剧植入广告分析系统”暨推介会现场,主办方如此向到场的60余家制片单位和众多媒体承诺。
“影视剧植入广告分析系统”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电影营销策划分公司联合北京盛影世纪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历时两年研发的国内首套针对影视剧植入广告分析与评估的专业软件系统。据了解,使用该系统进行剧本分析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一部5万字的电影剧本导入系统后5分钟即可自动生成该影片的植入广告综合分析报告,其中包含了该电影中所有可植入的产品和场景,并根据植入价值高低进行优先级排序、自动计算出每一类植入广告的指导价格。
在场制片商对此系统表现出极大兴趣。据主办方介绍,目前系统处于推广期,将为全国制片商提供100个免费分析服务名额,制片商只要提交试用申请表即有机会获得《影视剧植入广告360°评估报告》和《影视剧商业开发最优化解决方案》。
《海魂》永在斯人已去
电影艺术家黄宗江病逝
一、中国影视业应该从好莱坞模式中汲取什么
(一)影视制作的全工业化链条
中国影视业要学习好莱坞模式,首先应该实现影视制作的全工业化链条,使影视真正的成为一种可以工业运作、工厂化运作的产业。在这个产业链条上,各个职能部门都按部就班在其合适的岗位上工作,并在其岗位上形成一套完备的制作守则,即使初入行的人也可以照做不误。
例如好莱坞的编剧模式就是一种高度工业化的模式。大多数的剧本创作者更像是一个装配工人。在好莱坞,大部分剧本在电影公司举行的“故事会议”上就已经决定了。而这个会议是不需要编剧参加的。老板、制片人一再地改写乃至剧本,一个剧本雇佣数个编剧。绝大多数编剧基本上也没有署名权。这也基本奠定了好莱坞剧本产生的模式。通常是多位编剧合作,有时候还会分解为台词、角色、情节,由不同的编剧负责――更像是零件装配,而不是文学创作,完全是彻底的工业性质。因此,几乎所有作家都是一边听命于好莱坞,一边对电影这种低俗的娱乐嗤之以鼻。
但是这样的流水线工程也有其独有的好处。首先,它实现了好莱坞影视作品的类型化。由于编剧的流水线作业,使得剧本也成为了一种有形式可依、有板块可循且可以进行拆分的文字作品。因此,好莱坞的影视作品都是有着专属模板的,故事情节的结构不变,故事的模式不变,人物类型不变。变的只是演员以及故事的细节。但是,在观众看来还是新的。
其次,它实现了剧本创作的最小失误。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电影研究中心的专家谈到好莱坞大片故事简单却没有什么毛病时说:“追溯源头,贡献最大的当属‘剧本医生’。他们的工作就是对一个刚刚完工的电影剧本进行诊断。查出现有剧本中的漏洞,并加强薄弱环节的诊治。”
在各个环节部门实现了全工业化的流水线工作之后。整个影视产业就可以实现工业化和流水线的产业链。这就是好莱坞式的产业链。即指以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放映为核心,以影视作品的多次销售和相关版权出售为主要赢利来源的产业化运作方式。借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概念,可以将其成为产业价值链。
好莱坞的影视产业链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实质产品层。即通过影视的制作、发行、放映三个环节所形成的影视本体,这是整个影视产业链的基础和原动:二是形式产品层,这是指包括电视播放和录像(影碟)播放的影视作品;三是形象产品层,这是以影视产品的某个组成元素为基础所开发的新的产品,即衍生产品。后两个层次的产品也称后影视产品。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各种版权的销售收人。
虽然我国的影视产业现在仅仅停留在产业的第一二个层次,但是第三个层次的概念也越来越为更多的国人所接受。同时,这一环节所产生的巨额的利润和社会效应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诱惑着影视制作者努力去做。因此,我们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影视产业一定可以实现他的全工业化链条,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二)对于影视制作人员利益的维护
2006年5月初,美国电影协会(MPAA)公布的一份官方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盗版使好莱坞主要电影厂商损失了61亿美元。2004年。MPAA委托“LEK”商业咨询公司在全世界调查了28个国家和地区之后做出一份数据报告。报告显示,盗版活动每年使美国电影厂商在国内损失约13亿美元;欧洲的盗版活动更猖狂,好莱坞每年因此至少损失20亿美元。为了维护影视制作人员利益,好莱坞对付盗版几乎是一年一张牌,一年一个政策。
2004年,法律诉讼牌唱主角。2004年6月。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之一的米高梅将P2P文件交换服务商Grokster告上了最高法院。法院最终站到了米高梅一边,Grokster被迫关闭其网站,停止提供共享文件下载的服务并支付了5000万美元的罚金。11月,美国电影协会将大约200名从事网络电影盗版活动的个人告上法庭,预示了好莱坞开始运用司法手段发起针对个人的反盗版攻坚战。战役一直持续到2005年2月。电影协会将多家提供影视信息服务的搜索引擎网站告上了联邦法庭。
2005年,高新技术牌上阵。2005年9月。包括迪斯尼、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索尼、环球和华纳兄弟在内的好莱坞6大电影公司联合成立了电影实验室公司,专门对打击电影盗版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比如数字水印追寻技术和配备电子密码、跟踪非法复制等技术。
2006年,宣传教育牌当道。不仅好莱坞,连美国参议院也扮演起说教角色。5月23日,美国参议院投票一致通过了一项改革法案:美国各大院校应该教育学生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学生向网络盗版行为说“不”。而4月份华纳与BT联姻也可视为BT在好莱坞强大宣传攻势下的一种绥靖策略。
意识到反盗版应从娃娃抓起,MPAA于是赶紧改变策略,与SIFE进行合作。共同开展一项外延教育计划。SIFE是一个由全球1700所大学组成的非盈利性的国际组织,成员遍布全球42个国家,它的主旨是培养全球未来商界精英。美国电影协会赞助SIFE成立了名为PSA的反盗版竞赛项目,鼓励各国大学生对打击盗版出谋献计。意在向学生们灌输版权保护意识。
(三)迎合并培养普通观众的兴趣
好莱坞经典的对待观众的方式就是先迎合再培养,最后将观众的口味调整成好莱坞式的观赏模式。这样的作法在我看来并非是一件坏事。观众其实并没有自己主观的观影兴趣和品味。反而需要电影电视给予引导,给他们确定一种标准,一个模式。
好莱坞一方面可以培养观众的兴趣,一方面又根据观众的兴趣和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正,表现了规范化的影视生产已经开始了人性化的设计,充分重视影视生产的消费者。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二、中国影视业应当规避的好莱坞作风
(一)好莱坞的投资方式和营销手段
好莱坞电影生产费用中,营销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非常之大。从好莱坞的经验看,营销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它们也很注重影片的营销推广。营销推广对于影视作品的销售一定是有促进作用,但是未必适合中国的国情。在影视作品达不到很高水准的时候,过多追求营销只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方法。
据对多数制片U2001年宣传费投人调查表明,营销的投入多数集中在20-60万元之间,以最高的上海电影制片厂为例。其2001年完成影片10部。宣传费用总体为367万元,平均每部影片不到40万元。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舍本求末。去追求那没有根基的摩天大楼,因为就制作和营销的关系而言,中国影视最缺的不是营销技巧。而是作品的质量。中国每年制作的电影中能在影院放映的只有一小部分,不能放映的电影中绝大多数都是粗制滥造的。
因此,中国的影视不能僵化地照搬美国的营销技巧,一定要在提高自己制作水平的基础上,再追求宣传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二)不合中国时宜的电视节目模式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世界的不一定就是民族的。虽然说美国的影视作品模式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非常高的地位和认同。但是如果照搬的话未必适合中国的国情。
由现下热播的真人秀节目为例,国内普通观众对于真人秀的关注度就不如美国观众。究其原因。并不仅仅因为国内做真人秀节目水平不够,主要是因为中国观众普遍还没有达到能够欣赏真人秀节目的水平,真人秀节目移植到中国自然就有先天的水土不服。
相信观众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我们需要将美国的影视模式进行中国的本土化,慢慢进行移植。一定可以让现在不适合中国时宜的电视节目为大众所接受。
(三)文化和电影电视的娱乐化定位
好莱坞的影视产品归根结底可以说是一种商业娱乐神话,但在中国,将一个影视作品做成集艺术、娱乐、商业于一身是很难的。
四年前,宁夏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宁影)在全国的制片厂排名中位于最后10位,顶着500万元的亏损,时刻处于被国家电影局吊销摄制许可证的悬崖边。许多人以为,宁影的倒闭不在今天就是明天,但2008年一部票房超过2亿的影片——《画皮》,却让她一举翻身。4年后,凭借7亿的票房表现,宁影出品的《画皮Ⅱ》再次成为上半年华语电影的一大亮点。
以《画皮Ⅱ》为代表,一批新的国产电影正在沿着不同于以往的商业道路,走进影院。而新的制片方式,也改变了“拍得越多、亏得越多”这一困扰传统电影人的问题。
给投资人以保证
拍电影首先需要钱。现在,加上后期制作、宣传发行,没有上亿的投资,根本就无法完成一部大片。但是投资人往往只认明星、名导,当一个10分钟的宣传片都可以获得250万的纯收入时,除张艺谋、冯小刚等寥寥几人外,国内大部分导演基本处于不可能得到大额投资的境地。
制片商都在探索新的融资渠道。中国电影产业研究中心的主任刘浩东告诉本刊:“目前,商业电影的经费来源可分为政府投资和商业投资两种。政府投资的,如《建国大业》和《唐山大地震》。商业投资,既有多家公司合作以分散风险的,也有上市融资的,另外政府还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开设了专项文化基金。”
但据记者了解,所谓“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基金”,其实已沦为画饼。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的基金有15支,但披露的投资事件只有8起。本刊记者曾专门向北京市文化创业产业领导小组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询问有关专项基金的申请资质等问题,但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显然,完全寄望于产业基金并不现实。
上市是电影产业获取资金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已经上市的影视传媒企业主要有橙天嘉禾、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保利博纳和光线传媒。去年8月份上市的光线传媒更是募集了14.39亿元,显示了市场对这类企业的信心。
合作拍片似乎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宁影厂制片人、麒麟影业CEO庞洪告诉记者,在《画皮》正式拍摄之前,考虑了制作、渠道、海外发行各个环节,他们最终确定了包括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公司、香港泰吉影业控股有限公司在内的8家投资公司。但是这种合作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团队来保证其投资效果。
在采访过程中,庞洪不止一次提到“绝对控制权”这个词。资本优势的形成跟他提出的国产电影工厂化生产的“新标准”——“制片人中心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画皮Ⅱ》采用制片人中心制,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经过艺术设计、标准构建、发行营销等一系列的工业化流程,最终打造出质量有保障的作品。
这一炮要打响
像任何一条工业流水线一样,筹集到了足够投资,只能让生产线有条不紊的运转,才能造出合格的电影。叫好还是叫座,就是一个难题。
如果销售做得一团糟,再好的电影也可能让投资方血本无归。根据《2012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去年生产的故事片共558部,但真正进入票房市场的不足300部。
即便进入院线,“一般是放映头三天定生死,之后票房可能会越来越差”,刘浩东表示,“现在用于发行的费用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大片,发行费用基本都在2000万以上。”
投资方越来越意识到销售过程的巨大作用。这道工序,既有影视制作公司自己包揽完成,也有专门的发行公司提供服务。
据北京盛世新影影视发行有限公司的宣传负责人张铠铠介绍,营销主要分为两块,一是内容策划,包括产品定位、受众分析、找到包装点等;另一块是渠道沟通,主要指的是网络、电视、平面媒体、广播和广告。“这部分费用一般占到宣发预算的20%-30%,且以‘软宣’为主,靠的是寻找媒体缝隙,利用明星效应。目前最新的营销方式是和新媒体结合,比如手机端APP,微博,微信等。”采访时已经是晚上10点,此时张铠铠刚开完会,他说公司目前已经进入某部即将上映影片的宣传冲刺阶段。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投资方对于宣传营销的重视程度。
张铠铠告诉记者,依靠明星既是当下我国电影营销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弊端,因为“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电影产业的环节不完善”。
电影应是设计出来的
庞洪认为:“电影不是拍出来的,是设计出来的。”
当前的商业电影,至少要经过六个环节:投资——制作——营销发行——终端放映——版权售卖——衍生品开发。
在投资制作环节,需要“制片人中心制”发挥作用,制片人所做的就是对出品人和市场负责,同时为导演配备更好的资源和空间。“在《画皮Ⅱ》拍摄之前,我就已经将故事定位、导演、演员、分镜头设计、上映档期等都确定好了。不需要导演的才华,只需要资源的合理配置。”庞洪说。
【关键词】在线视频 影视产业 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影视产业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影视产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影视产业链的基本模式是:内容供应商制作影视产品提供内容的输出,影片发行商通过竞争、买断的方式获取发行的权利,之后向下游的渠道进行发售,下游渠道主要是指影院和电视台。目前,影视产业链上的内容和产品有着丰富化的趋势:内容来源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专业编剧提供的剧本素材;下游的衍生产品市场开发更加开阔,突破原有的影像产品形式。
根据内容的组织形式不同 ,影视产业可分为电影产业和电视剧产业两个部分。电影产业的常见盈利模式主要是票房盈利模式,电影产业链的各相关方都以各种方式参与票房的分成。内容的版权持有者可以通过售卖版权和衍生品组织另外的价值链,目前电影贴片广告和植入广告的盈利模式也渐渐流行起来;院线和影院可以通过售卖现场消费品如饮料零食等获得一部分收入,但是这样的收入都不在电影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电视剧产业主要的盈利模式基于电视台企业客户的广告费。电视剧制片商的收入主要依靠电视台所支付的购买播出权的费用,电视剧广告收益的绝大部分被电视台占有。电视剧也有一部分植入广告和贴片广告收入,但这一部分一般作为降低电视剧制作成本的手段,不是主要收入来源。此外,电视剧还有互联网视频网站发行收入和海外发行收入,目前的趋势是互联网视频网站发行收入日渐升高,由于互联网视频网站观众群比电视观众群年龄要小得多,所以多数电视剧产品在视频网站获得发行收入微乎其微。海外发行收入在电视剧收入中的比例很小,一直没有太大起色。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影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首先产业链上游内容输出质量不高。高品质的内容是影视剧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近年来,电影电视剧作大多扎堆于宫斗剧、家庭剧、青春剧这几种较为热门的种类中,内容缺乏新意;热度较高的国产电影、电视剧,大多都是以制造话题吸引眼球,以小品化、桥段化、全明星化掩盖电影、电视剧叙事能力的不足。
其次,产业链利益关系存在问题。中国电影制片方单纯依靠票房收入,造成双方的利益都很脆弱。制片方希望提高分账比例,制片方和院线是依票房号召力逐片谈判的格局。但是影院地租成本高,如果制片方分账比例提高,影院运营负担明显增加。电视剧制作方被电视台钳制,比拼收视率甚至收视率造假的情况时有发生。
最后,制作发行之外的影视产业链还没有真正形成。目前国内影视市场上真正着重于衍生品开发的作品非常少。《喜羊羊与灰太狼》70%的收益来自衍生产品的形象授权等,发展成功的衍生品带来的收益远超版权收入。但这样的案例只是个案,尚未具有普遍性。
在线视频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影视多元化的需求,使得在线视频成为人们观影追剧的一个最便捷、最重要的渠道,也使得在线视频发展成影视产业链中一个颇具影响的存在。根据艾瑞咨询的调查,电视剧是网民通过PC端观看的各类视频中播放时长占比最高的节目类别,一直保持在50%以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3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66.7%。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3.13亿。网络视频用户整体规模仍在增长,手机视频的用户规模和使用率仍然保持增长态势。
在线视频网站是在线视频的主要平台。随着近年在线视频的发展,在线视频网站获益颇丰。常见的在线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有四种:点播/下载付费模式;会员收费模式;广告盈利模式;客户端软件综合盈利模式。
目前,在线视频是一个“内容和终端共同发展、同盟与巨头并驾齐驱、多竞争主体的差异化竞争”的竞争格局。内容是所有影视视频的核心竞争力,是用户粘性的存在基础;而终端作为在线视频呈现的窗口和平台,其设计和技术是提升用户粘性、差异于其他在线视频呈现的平台的关键。在激烈竞争中,各大在线视频网站在不断提升各自的内容―从引进国外剧作版权到自制独播,以及提升终端―从移动终端到电视盒子。在竞争的同时,企业也在不断地整合资源,不断并购和联盟,例如优酷土豆的合并,又如2012年搜狐视频与天津卫视战略同盟,获得剧作独播,实现跨平台捆绑营销;但也不乏巨头根据自身已有资源直接进行竞争,例如2014年芒果TV推出的独播战略。从以在线视频为主要业务的视频企业到门户网站,再到依附于电视台的在线视频网站,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不得不突出差异―bilibili的动漫和弹幕、搜狐视频的美剧英剧、爱奇艺的自制综艺……通过一个又一个亮点来吸引消费者的青睐。
在线视频的兴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在线视频加剧影视行业恶性竞争。在线视频作为剧作内容展现的平台,让供应商提供的影片内容得到最快扩散,让影片发行商的发行数量得到快速增长,也让不同发行渠道的竞争更加明显,甚至使得整个影视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影视公司为了扩大影响,追求快速的产出,出现了许多扎堆的低质量的影片。其次,在线视频法律规范程度不够,使政府监管难度加大。网络版权一直是一个边缘地带,法律不健全,导致网上盗版泛滥。例如美国电影协会曾公布全球范围音像盗版调查报告,报告中点名提到我国人人影视网站的版权问题。视频版权意识欠缺,盗版猖獗,会严重影响影视产业链的收益。因此即使给客户带来了观影便利,快播依然还是惨淡收场,人人影视依然被整顿。除此以外,“热钱”不断流入前景较好的在线视频行业,不知不觉中也增加了投资风险。
在线视频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线视频还在不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视频内容作为核心竞争力,更能决定在线视频的好坏;终端的技术将不断创新,用户体验更加优化,手机、电视、电脑等多平台之间可以相互联动,跨屏收看在线视频。
内容决定优势。目前在线视频的总体情况还是“数量重于质量,娱乐性重于内涵”。但是随着竞争的深入,在线视频呈现的内容质量成为其是否具有优势的决定因素。内容成为重要决定因素有两个原因:
一是客户需求。观看在线视频作为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客户面对大量的可选择内容,对这种消费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类剧情逻辑大同小异的家庭、战争片、爱情片等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等需求,客户对在线视频内容本身的深度、趣味性,以及画面效果的呈现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有想法。
二是运营需求。影视制作商和运营者之间进行着永远的版权价格博弈,在线视频的运营者们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对外界的依赖,必须探索自给自足的模式,纷纷走向了发展自制剧和自制节目的道路。自制剧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升整个在线视频平台的品牌价值、塑造品牌形象。生产拥有自身特色、独家版权的自制内容,是视频网站实现差异化竞争,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终端技术创新。“三网融合”给在线视频终端技术创新提供了政策和技术支持。随着4K等新的视频技术的不断普及,利用技术优化和提升客户终端操作体验,使在线视频的内容更加完整的呈现成为可能。视频播放技术发展将更成熟,支持更加清晰、细腻、流畅的画面,可以支持3D播放,甚至是支持全息投影。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设计将更人性化,系统匹配程度更高,稳定性更强,操作更简便。目前终端主要是移动手机/PAD终端、PC终端、电视盒子等,但随着技术的创新,在线视频的呈现将更多屏化。“多屏互动”作为三网融合的一个目标,同样也是在线视频将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多屏平台互动不仅便捷了客户观看在线视频的方式,更给网站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发行商等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空间。一云多屏增加了更多的视频内容传播途径,也意味着更多的广告投放空间、更多的投资方。
在线视频对传统影视产业链的颠覆
对制作环节的颠覆。“在线”功能使得客户需求与内容供应商的距离拉近,在线视频激励了影视内容题材的创新,使产业链向上延伸空间更加广阔。网友上传的视频、平台中百花齐放的微电影、各类网络社区中的用户发言都可以成为剧作的灵感。我国2014年各大在线视频网站中的网络自制剧估计达1500集以上。很多网络剧的点击量甚至超过了卫视大制作电视剧,并反向输出到电视台。从处于被动地位的“台网联动”,到如今反向输出的“网动”,在线视频对传统影视产业链的影响越来越大。
同时,充足的客户在线行为动作数据可以帮助解读客户的行为偏好和潜在需求,改变内容制作的导向。由于在线视频的网络互动性,在线用户发生的位置、设备以及收藏、推荐到社交网络等动作都会被后台纪录,比如Netflix公司每天能够获取用户高达3000多万个包括暂停、回放、快进、停止等行为的数据,此外还会获取订阅用户每天给出的400万个评分,300万次搜索请求。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分析,Netflix可以很好地把握客户的喜好,以此对《纸牌屋》的剧本进行创作,终而取得成功。
通过互联网,剧作所需要的投资可以通过众筹分担;但众筹只是一种观念,可以不仅局限于资金,也可以是观点,通过众筹收集观点来获得更多的内容。
对发行和播映环节的颠覆。发行渠道将更加广阔,在线视频为制片商绕过发行商直接面向受众或影院发行影片提供了可能。最常见的方法是视频点播,即通过各种高速上网技术连上各种宽带多媒体网站进行网上影片发售。然而在线视频的发展已经突破了单纯的电视直播和电影放映,甚至已经可以直播演唱会。视频网站Niconico和A2Live曾推出过付费直播机制。用户可以提前充值然后预约某些大型活动或者著名歌手演唱会的网络直播,所得的收入由视频网站和直播提供者分成。
对衍生环节的颠覆。在线视频给衍生品的出现提供了更便利的渠道。爱奇艺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的播放界面直接呈现了节目主题的商品,用户可以直接对节目衍生品进行购买。影视产业链下游将延伸到更多相关产业,衍生品的发展空间更广阔。在线视频的发展将会使得视频识别技术提升,在在线视频之中出现的任何事物都会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被挖掘。影视衍生品的发展会依赖“视频网站+电商”的模式而销路大开;同样也会产生更多衍生品类型,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对广告等环节的颠覆。在线视频能够在传统基础上吸引更多的广告。数量上,以优酷土豆为例,2014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其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用户规模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广告容量。广告投放精准度上,在线用户产生的数据更有利于广告的精准投放。YouTube可视广告很少,但是所带来的收益几乎可以使收支平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YouTube可以在不牺牲或甚至提高广告商投放精准度的基础上,通过服务更多广告商,大大提高营收。
对我国影视产业相关主体的建议
影视产业发展在线视频的趋势已成定局,作为最受在线视频发展影响的两个主要主体―影视公司和在线视频网站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合作也更加密切。利用在线视频的功能和影响,可以使得影视公司的实力提升。
通过发展在线视频,发展全产业链模式。在线视频的存在可以完善影视公司全产业链的发展,提高影视产品制作效率和水平,促进我国影视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靠拢。一般稍具规模的影视公司都基本涉及影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自重点不同,但都以建成全产业链为目标。以华谊兄弟为例,华谊兄弟拥有国内相对完备的影视产业链条,正向综合性传媒集团方向迈进。2015年华谊兄弟影视娱乐目标为100亿,全部集中在娱乐、互联网两大方向。可惜目前我国影视产业的产业化程度较低,目前有实力能达到全产业链模式的企业较少,即使华谊兄弟的模式目前也是低程度的自产自销,还缺乏高质量的社会分工和高档次的资源集约。有实力的影视公司可以通过并购甚至自建视频网站来提升实力和影响力。但不同企业还须根据自身实力、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实施路径,突出自身已有的优势和利用已掌握的资源。
中小型影视公司需关注内容、做好擅长的产业链环节。在影视产业链重新布局的态势下,中小影视公司需要规划好未来发展的战略部署,同时提升人才的培养和重视程度,积累资源,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在差异中寻求突破。在线视频这一目前较新并且有巨大发展前景的形式给予中小影视公司以前所未有的机遇,有望打破在发行环节与大公司相比的绝对劣势。这就需要中小影视公司解放思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去积累素材、创作有特色的优质内容,甚至在互联网平台上众筹资金或者进行各种颠覆性的宣传。
如果要发展影视产业,优化产业链,需要各种规模的影视公司遵守行业竞争规则,平等化竞争。目前政府对产业监管还存在盲区,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协会,利用协会的力量约束和平衡影视产业各方的利益,为大型的影视公司提升自我、扩大国际影响创造环境,给中小型的影视公司发展留有空间。国家也需要尽快出台相关完善的法规和扶持政策,引导影视产业的发展。
总之,在线视频对我国影视产业链影响巨大,发展在线视频的趋势已成定局。影视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离不开在线视频的作用,在线视频也将会在影视产业中形成新的技术和形式。
2015年,可以说是网剧井喷的一年。《盗墓笔记》、《潘磕惺俊贰《心理罪》等受欢迎的IP网剧作品不断在开启网剧的新纪元和盈利模式。今年夏季,一部《余罪》IP网剧相关话题直接刷爆微博及微信朋友圈。据不完全统计,其第一季播放量达13.27亿次,第二季播放量9.27亿次,如此庞大的播放量又一次证实了IP与网剧完美结合的可行性,从而吸引大批量的导演、投资人一掷千金。那么IP与网剧完美结合,受追捧的原因是什么?两者结合的市场是否呈良性发展?未来路又在何方?
IP热为网剧发展稳健布道
以《匆匆那年》、《最好的我们》为代表的校园情感剧,以《盗墓笔记》为代表的盗墓剧,以《余罪》为代表的刑侦、悬疑剧都如愿以偿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据骨朵传媒统计,网络剧在2015年的产量达379部5000集,其中三分之二由IP改编。现象级作品增加,产业链各环节在不断完善并加快融合脚步,付费观众达整个受众群体的17%,诸多热门IP网剧点击量都突破10亿次大关。
据《经济》记者了解,当下市场的IP热潮已不是过去只玩弄文学作品知识产权的时代,而是通过IP催生出“文学―影视―音乐―游戏―其他衍生品”的完整产业链,以及对周边产品的重视与开发。“过去只是依靠IP做一款单一的影视作品去迎合市场,而如今投资人更多是思考如何利用这款IP与市场发生可持续化学反应,再次制造二次IP,最终实现品牌化。”云端传媒总裁陈苒凌告诉记者。
《最好的我们》制片人朱振华表示,IP植入网剧中最大的价值是能够降低剧本接受市场验证时的风险。
首先,IP自带粉丝。IP之所以成为IP,正是因为优质内容经反复沉淀,积累了大量粉丝愿意为其买单。影视团队拿来优质IP后稍作宣传,也能够轻松将该IP的粉丝吸引过来。在拥有巨大粉丝量的基础上,网剧播放量失败的风险就会降低,收获高回报也较容易。根据2015年艾瑞咨询的《2015年风凌天下IP价值研究报告》中显示,假设将网络文学作家风凌天下的作品打造成一款IP,那么以风凌天下的影响力,能够为这款IP产业节省近500万元的营销费用,并带来2.5亿元的用户付费价值。
其次,IP自带安全感。朱振华表示,无论是投资人、制片人、播放平台都希望突破目前影视剧的几大类型,但我国审片制度却束缚了影视类型的多样化。“受美韩影视剧的冲击,观众对影视类型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但国内突破题材做原创却很难,一不小心碰到黄线很可能最初审查都通不过。”朱振华说道,“但IP却不同,其已经成为或是小说或是电视的优质作品,无论是在建立市场粉丝群,还是在审查中都充分验证了这个故事的可行性,所以制片人才敢大胆做,投资人才敢大胆投,平台也会愿意去买账,这也是很多人愿意引入IP的重要原因。”
朱振华解释,《盗墓笔记》就是最好的例证。其在出版市场已经被验证过这部本子在内容上没有问题,并通过了出版审查这一关。所以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才敢投,最终总播放量超过28.82亿,创下网剧播放量纪录,之后《老九门》同样盗墓题材剧也随之出现。
网剧IP泡沫过多
朱振华认为,很多非专业影视人花高价买IP,然后在这个行业中不停炒IP概念来赚快钱,导致现在整个IP市场泡沫越来越大。
陈苒凌也秉持同样的观点。她认为,现在有过多的资本市场在炒IP概念,但实际上很多IP却不具备炒作出来的同等价值。
比如男频的IP,价值就相对要小很多。陈苒凌解释说:“男频题材的IP,多为格斗和科幻类型,但国内影视投资这类IP一定是非常危险的。首先我们的制作技术无法与美国大片进行抗衡,那制作出来的效果自然吸引不到受众,反而会遭受市场痛骂。其次,中国影视剧受众群体多为女性,那么男频的IP受众又远远达不到。”
“尽管如此,但男频的IP价格却依然被炒出‘天价’。”陈苒凌表示,某些男频类的IP单本价格如今已达到5000万人民币。
实际上,一些网文作品并不值这些价钱。“这些作者都属于80后年轻团队,作品的文笔和构架都存在相应的问题,一般影视公司接过本子拿到专业编剧手里,都需改动60%以上,甚至很可能只留下人物和简单的框架。”陈苒凌说,“而且小说和影视本身存在矛盾,小说作者目的是将故事讲不完,一直有可写的东西,而网剧则是‘闭火’状态,要想办法将故事讲完。”
陈苒凌总结,造成IP泡沫过多归根到底是由于市场赚钱太着急,演员片酬过高导致。“很多网剧如果没有大IP支撑,就要找一线演员助阵,但现在的一线演员价格又尤其高,对于秉承小制作、小成本的网剧来说压力过大,所以IP成为了不二选择。也因此,IP被这个市场哄抢的同时,也被抬出‘天价’的价格。”
未来呈精品化、产业化趋势
那么被炒出“天价”的IP在未来网剧市场中能否回归常态?
朱振华对此持肯定态度。
他认为,在未来,网剧在筛选IP上,一定会走精品化路线。“真正有意义、塑造好故事的IP依然会水涨船高,不具备价值的IP将会逐渐被淘汰。”
陈苒凌也表示,未来网剧的发展要做IP精品系列。只有精品才能有系列,系列才能赚钱。
“我们可以把最初并不知名的IP用网剧去烘托让其变知名,然后再做这个IP网剧的衍生,形成IP产业化趋势。”陈苒凌说道。“例如,IP网剧《女总裁的贴身高手》,在网剧得到大批量粉丝的同时,投资人又进一步考量做同名的网络大电影、院线电影和手游,并且未来也会开发自己的美妆品牌,然后植入到网剧中进行炒作,最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与此同时,腾讯视频推出的《暗黑者》已经完成了IP的延续性开发。据记者了解,该剧在第一季作为“亏本买卖”而存在,随后第二季通过品牌合作实现了盈亏平衡,直到第三季摇身变为付费剧,实现了盈利的可能。“实际上,这种续集化的制作模式,是通过延续性内容制造市场影响力,孵化二次优秀网剧IP。”陈苒凌认为。
陈苒凌对此总结,IP就像魔方一样,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实现作品延续和衍生,让其价值能实现乘法式增长,而不是加法式增长。所以,如今很多资本涌入,买大IP、找名演员的现象逐渐会转变为大家去挖掘精品IP的思想,并不遗余力把一个优秀IP扶持起来。
据陈苒凌透露,云端传媒也将在下半年开发自己独创网剧IP,与国家相关部门合力打造关于人民警察在意大利的故事,借此宣传中国警察形象,打造中国版本《太阳的后裔》。
除此之外,IP网剧也会促进网剧付费市场越来越成熟。以热门IP网剧《盗墓笔记》为例,其已经率先实现了先付费、再免费播的模式,《暗黑者》也在最后大结局十集播出时进入付费模式。
巨大消费内需开辟文化产业广阔前景
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首先是由文化消费的内需潜力决定的。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还远未得到开发,发展空间巨大。2009年9月国务院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更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未来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投资与消费、外贸与内需更为平衡发展的时代,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服务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08年底,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1,583亿元。广播影视年均增长率超过20%,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而2008年全年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间比2004年增长了50%多,可见对电视剧的需求增长比供应增长幅度更大。中国电影业从2003年起全面推进产业化以来,电影年票房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扩大到2008年的突破43亿元,平均每年以超过25%的幅度高速增长,2008年的增幅更是超过了30%;电影综合效益从2002年的不足20亿元,提升到2008年的突破80亿元。2009年全国城市的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在2008年电影票房增幅30%的强势基础上,同比增幅达到42.96%。2009年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27.7亿元,全国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的收入16.89亿元,全年电影综合效益达106.65亿元,同比增幅26.47%。
华策影视主要从事电视剧和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公司的核心经营团队由业内第一批民营从事影视制作发行的优秀人员组成,经验丰富,对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长远的预见力。依托传媒业发展的契机,带领着从业经验丰富的团队,打造了华策影视品牌,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在电视剧策划、制作、发行的完整的产业链上构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众多优势助其驰骋影视文化界
科学经营 准确定位
选材上把握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产品上坚持艺术性与商业性有效结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扬人文精神,取得了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形成了高度一致的文化企业经营理念,凝聚力强、忠诚度高,并且坚持“策划一批、投拍及外购一批、发行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式发展策略,形成完善的产品梯队,实现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公司产品定位准确,本着“精耕细作”的精神,专注于制作精品剧、打造大片,牢牢树立公司影视作品“部部是精品,年年有大片”的产品形象。公司精品、大片电视剧的市场定位使公司电视剧发行价格整体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已基本完成销售的投拍剧平均销售价格约为85万元/集,远高于市场平均35万元/集的水平,也高于黄金档市场平均70~80万元/集的水平。
强大的发行营销优势
公司节目发行部国内市场发行分三个专业组,分别按项目负责发行工作,每年每组可发行电视剧4~6部。海外发行团队由具有海外发行经验的发行人员组成,保证了海外发行市场网络的最大化。经过经营团队多年来的专业化运作,已经建立起完善和成熟的国内外发行营销网络公司通过电视台、音像公司、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发行电视剧,发行区域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含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电视剧产品的制作和发行,业务发展速度较快,仅仅几年时间就跃居民营电视剧制作企业第一梯队的行列,是浙江省电视剧行业民营企业龙头。
良好的品牌形象,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公司抓住了行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长期坚持诚信、合规、共赢的经营思路,打造精品力作,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获得了合作方和客户的广泛认同。凭借经营团队良好的口碑和公司品牌吸引力,公司将各类上下游优质资源聚拢并有效整合,形成了一批相互认同、能够与公司长期深度合作的合作伙伴,构筑了公司业务发展的强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