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

第1篇: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52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界定 

(一)学科核心素养 

2014年4月8日,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由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被正式提出并委以重任。那么,又该如何界定这个“新名词”呢?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由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而成,而厘清“学科核心素养”需先正确认识“学科素养”。目前,关于“学科素养”的界定缺乏较为统一的意见,有侧重于能力层面的,如学科素养是学习者了解学科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科学的世界观,以及能用科学态度与方法判断与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也有综合性要求的,如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鲜明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性要求;甚至还有侧重于心理素质方面的,如学科素养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学科特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为此,必须追本溯源——首先正确理解“素养”的含义,才能准确把握“学科素养”,进而厘清“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素养,一般来说有两种含义,一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二是通过实践或训练获取的技巧或能力,如军事素养等。笔者认为,所谓“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素养”应指后者,即希望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某些学习技能内化为平日的修养并使之终身受用。当然,“素养”有很多,在此,我们只讨论“核心素养”,即最重要的最具价值性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素养要求。而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即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择要挑出具备鲜明学科特征的素养要求。 

正如前述,素养需经过大量实践活动使某些学习技能内化为平日的修养。因此,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侧重于能力层面,但绝不止于能力,更需将能力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与自觉的行动。当然,能力内化为素养,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更要教师的引导。为此,我们应把“学科核心素养”的着眼点放在素养内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能力培养的过程,且这种“关注”在基础教育阶段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一个人的知识可能不丰富,能力可能不突出,但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旧是美好的。为此,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只注重“传导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关注如何使学生将能力内化为素养,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所谓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顾名思义就是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学生发展方面需要掌握的核心素养要求。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界定,学术界争论颇多,有的只是简单拼凑现有的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尤其是能力目标的相关表述,有的则是照搬其他学科核心素养表述,这些都是不科学的。为此,有必要从现有的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教材等教学资源入手,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及时代背景,体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鲜明特征等基础上建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此,很多人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如罗燕芬还尝试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出了新的定义: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相关的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的素养。笔者认为,这样的概念界定虽然呈现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外延,也指出了几个必要的环节,但仍没有突出把握“素养”的要旨——既要讲求知识的传导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如何使能力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并服务于终身学习。 

既然缺乏必要的权威性的界定,那我们能否尝试用几个关键性词汇概括,并以此为基础窥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准确内涵。在这个方面,嘉兴市教育学院高中思想政治教研员沈毓春做了大量探索,他认为可用“经济参与、公民实践、国家认同、文化自觉、国际理解、法律意识、思维训练”等加以概括。笔者认为,首先,这个概括基本涵盖了现有浙江省使用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如“经济参与”主要指代经济生活(必修1),“法律意识”主要指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选修5);其次,这个概括立足学科本质属性,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如“公民实践”既突出了“公民”这一主体,也展现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再次,这个概括着眼于学生成长过程,如“思维训练”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不断培育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最后,这几个词语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如国家认同包括了文化认同,而只有做到了文化认同才会有文化自觉,所以文化自觉是国家认同在文化层面的重要体现。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讲求课堂引领策略 

正因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有的德育属性,教师在教学上需要更为重视课堂的“思想引领”作用,如在设计教学三维目标时需更多地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要求在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引起学生思想共鸣,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因此,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仍要讲究课堂引领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关于课堂引领的模式有很多,下面这个模式就较为完整,值得借鉴。 思维引领多用在课堂导入环节,或以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入题,或以新近时事入文,用以引发学生感性思考相关知识乃至人生道理。问题对话引领和情感素材引领主要用在推进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如问题对话引领可用于师生对某一话题的互动环节,在你来我往中进行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进而厘清材料主旨,落实相关知识,引领学生思想;情感素材引领就是强调教师在选择背景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考究,既能满足相关知识点的落实,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素材有自己的多元体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此外,教师还得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教师要自主设计一些“新”作业,如可把题目的背景放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在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抓住教学关键问题 

所谓教学关键问题就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最为紧要的教学困难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认为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但更多的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当然教学困难问题也许很多,这里指的是最典型的师生反映最多的教学困难问题。只有抓住并妥善处理了教学关键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唯物辩证法认为:“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时,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要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抓住教学关键问题并妥善处理之。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教学关键问题。为此,可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在各自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提出教学关键问题,同时经教研组全体教师讨论确定本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关键问题。遵循以上原则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的力量,使讨论的结果尽可能符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尽可能接近学生实际情况。在对教学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时,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柏彬提出的四条判定原则,即源于自己教学实践的;自己提出并想解决的;对改善自己的教学状况有帮助的;自己力所能及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广泛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崇尚科研的良好氛围;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出、确定教学关键问题,使学科核心素养也能“接地气”,适应本校情况。 

(三)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应关注学科特殊属性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在阐述本课程性质时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就是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般功能,更有进行德育的特殊职责,这是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在培育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特殊的学科属性,而不仅仅只关注某些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样可能会使具有德育性质的特殊学科沦为“普通学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也是我们在确认学科核心素养时不得不关注的要点。又如新课标关于政治生活(必修2)的总体目标中也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政治生活共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含有丰富的公民意识的内容,均可视作公民意识教育的良好素材。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属性,在利用现有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公民意识内涵,加强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教育,为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着力点,同时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做一名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结语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笔者坚信,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确认与培育必将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第2篇: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思政课骨干教师暑期培训会有感

在这火热的七月,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宝鸡市教院组织的思政课骨干教师暑期培训会。这次的培训组织新颖,有专家的引领,有同学段的名师指点,自学的支持,群体的智慧,丰富的案例,媒体的整合,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我受益颇丰。

一、珍惜机缘,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为我们讲课的高倩老师,自己要求作为学员员全程听课,年轻人诚恳热情,追求上进的风气使我自惭形秽,鞭策着我必须好学上进。7月27日的分组讨论交流气氛热烈,学员们在班级发言真诚,特色鲜明,结束后还意犹未尽。

二、异彩纷呈,讲座触动心灵。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异彩纷呈。

吴红叶教授以渊博的学识、严谨而幽默的语言带领我们感受了新时代、新征程;重塑了新师德新使命、进入了新境界、新要求,更坚定了作为中国公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升了家国情怀;坚定了作为思政课教师的学科自信、教育自信,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李春杰院长以博大的胸襟、前瞻的视野、理性的分析激起了学员的思维碰撞,对我们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危机意识的唤醒水到渠成;田培中教授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三个方面为我们思政学科教学做出了前瞻性、引领性的指导;张诚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情景体验的教学设计研究及精彩课例,进而从修炼学科素养、我的第一节课、我的复习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守巢人的幸福等五个方面为我们处于迷茫中的一线教师注入了江苏省教育教学理念及方法的新鲜血液,尤其对复习课指导性极强。刘勤社老师、刘隽老师、高倩老师、陈丽萍老师分别侧重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度的把握、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张之路、把握中考命题导向、凸显学科价值、提升教学品味,从不同角度为我们一线教师做了细致具体、真实鲜活、可操作性极强的指导,李文老师则为我们“用好部编版新教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立德树人、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已成为了我脑海中的关键词,让思政课教学回归教育本真,让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地教书育人已成为我的生命自觉。

三、终身学习,更新学习观念。

《礼记.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通过培训学习,我真的自惭形秽、诚惶诚恐。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

第3篇: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 探讨如何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之中 高职院校思政课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中国梦”走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堂路径初探 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研究 “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探索 职业素养培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思考 “中国梦”融入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对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的思考 高职思政课中融入时政教育的思考 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 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模式探索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探索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探索 试论新时期深化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思政课中实现中国梦教育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大思政” 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作指示 讲话[EB/OL]. .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e Paths of Integrating“China Dream”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Peng,Wu Zhisheng

Abstract China Dream is the spirit flag of coalescing Chinese people’s power and guiding their behaviors. It also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bject practic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 subject,especially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connects with real life closely and has its own rules. So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na Dream should be leveraging on the subject practi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ocus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l practice, campus activities and social practice, emphasize the amalgamation of China Dream into classroom teaching,which lets the students identify the spirit of China Dream in the campus activity and fulfill the China Dream’s requirements in the social life practice, to make subject practice play a full role in China Dream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第4篇: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微课堂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段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在高校思政课最后推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我们将从以下五大方面入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

1尝试小班教学,推进专题混合式教学新尝试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很多高校思政课尝试过大班混合教学,传统的大班授课教学模式把一个个鲜活迥异的学生统统嵌入差异不大的“模子”进行培养,这一方面忽略了不同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基础的差异性,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另一方面也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新时代个性化教学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正如克罗韦尔所言:“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随着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的趋势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这就使得大班化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思政课教学重在学生思想理论高度的知识引导,也重视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小班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小班教学,小在人数规模,重在自主探究,强在师生深入互动。小班化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应主动让度提问、评价的话语制动权,将师生之间的话语落差削平,站在同一个平台上相互交流,合力探索未知世界。在小班化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充分的交流互动时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进入一种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状态。

除了小班教学外,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大胆打破教材体系,在板块设置的基础上,围绕理论热点和难点以及重大社会热点确立专题,从理论与事实两方面加以充分论证并开展教学,既能展示出理论的逻辑魅力,还能体现时代性,充分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真正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理论深刻性与教学生动性的和谐统一。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分为两大模块,德育与法律,德育部分和法律部分再细化成几个小专题,选取学科背景与专业性较强的教师担任专题带头人,负责教学内容的设计把控和教学形式的组织等工作,确保思政课专题式教学试点和推行的有效性。

2尝试融入新媒体应用技术,创“活”思政微课堂

手机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契机。微信公众号、手机微视功能、社交软件分享等互动新模式给思政课老师创造了丰富的思政第二课堂。年轻的思政课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学生对于手机新媒体的使用特点,“巧”用新媒体,打造大思政。思政课涉及到的W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内外时政大事、历史评述等多元化方面的知识都可以在课前课后进行教学的“预热”,减轻课堂互动压力,推进思政课教学场景转换的丰富性,给学生营造一种真实存在而又虚实结合的思政教育。在具体的操作当中,思政课教师应强调新媒体的“新”,新技术、新空间、新知识、新运用,同时关注和引导学生警惕知识碎片化的负面效果,强调知识的二次补充和整体性串联,有效引导和巩固学生对于课堂主知识的吸引和自我转化,坚持“现实主课堂”与“虚拟微课堂”之间的有效衔接和互补。

3尝试突出思政场景的生活化,深度融合交叉学科知识

思政课全程育人、全过程育人重在对学生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有效引导,借助生活与课堂的两者融合来达到这一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并不是一味地按照理论知识体系去宣讲理论,而是注重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实用性和生活性,用生活化的语言和场景去演绎和转换思政课理论的话语方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一种灵活认知和实践接受。教师所选取的案例都充分体现学生对于实用性生活场景的需要,“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启迪学生的理论思维在现实生活场景的机动转换。通过不断的改进思政课教学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世界、关注国家需要,帮助学生又好又快地掌握思政课必备的理论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生活化场景的创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学生高度参与。例如,我们在进行基础课爱国主义这一内容的授课当中,我们将抽象的爱国主义具体化为一种生活当中的体会感悟,进而上升到自觉爱国意识的培养,将理论知识转换为一个个爱国的生活场景,这样的生活情境的创设,让更多学生接受和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此外,思政课教学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大思政的教育框架,以课本知识为主题骨架,向交叉学科进行扩充,在保证骨干核心知识不变的情况下,多元化的交叉多种学科知识,让思政课不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宣讲,而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多元文化性为一体的综合知识课。思政课教师在课备课当中,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学科背景丰富的优势,法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专业学科背景的老师相互学习交流,打破学科界限,让多元学科知识合理合情合规地融入思政课堂教育当中,经过反复实践,学生对于这样的思政课堂充满了好奇和喜爱,也促进思政教师自我学习,发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尝试推行思政课三级联动,助推思政课全员育人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于这简单的一句话,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如何串联整个高校的教育联动机制去推动思政课的全方位育人。思政课教育不在简单的划分为单一的一个老师,一个教室,一个班级,而是采取高校领导、思政课教师、二级学院(系部)辅导员三级联动机制,具体而言就是一名思政课教师在高校领导的协调和安排下对接五名辅导员,坚持收集学生第一手资料,坚持贴近学生、理解学生和调动学生相结合。这样的联动机制给思政课创造了更为丰富的课堂建设资源,使思政课教育成为了全效师生的一种新的育人工作模式,避免了思政课教师不了解学生,辅导员不知道怎么教育学生的尴尬境地,让思政课更有活动,更有影响力。这样的培养模式,大大强化了思政课教师走出教室,走入学生日常生活当中,从学生的日常出发,去挖掘和整理思政课上课需要的素材。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学生存在的一些思想上的问题和困惑。

5尝试专业实训与思政课实践的互联互通

“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生活化德育必须进一步深入到生活的本质,必须进一步在加强实践性教学上着力。”高校人才培养现阶段应该强技能、重实践。原有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应该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相平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尝试围绕高校“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与专业实践教学结合,创建行业、企业实训平台,贯彻全程育人的教学指导思想,以职场训练塑造高素质职业人,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以往的教学当中,高校通常都把专业实训和思政课实践作为两个单独的方面来开展。其实,学生在专业实训当中也会遇到很多和我们思政课教育相关的问题,例如,职业理想的矛盾与调解、职业道德建构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实现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拓展了实践教学的空间,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学习,而且更能强化思政课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协调性。

第5篇: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一)人文教育的现状

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由于专业课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方面对人文素养的忽视,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时,对人文素养内涵的教育严重不足,人文教育对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将思政教学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既提升思政教学质量,又收人文精神、人文情怀培育之效果。”[1]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教育,而有意无意地降低对思想政治课和人文教育课的考核标准,有的甚至只要专业成绩过关,其它课程的成绩一律“开绿灯”。人文精神的缺失直接造成学生精神的空洞和匮乏和价值观取向的迷失。上网、追星、旷课、缺乏理想等问题随之而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意志力相对薄弱。这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材会产生程度严重的影响。

(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从狭义上说,是指在大学中进行的一种与人文精神、人文知识、人文价值、人文素养有关的教育。关于高职院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种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告诉我们,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健全心理、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非常重要。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文化理想,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也承担着为国家、民族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国家经济、文化、实现“中国梦”助力的使命,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地位十分关键。“‘素质本位’的高职目标取向提倡通过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新型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2]如果一所高职院缺乏人文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就会被“工具化”。

二、将人文教育贯穿于高职院校专业课、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

在高等学校,人文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在起源与教育目标上都有共通之处。从起源上看,在我国国代最初的教育体系中,以儒家为主导的教育体系中,科学技术类的教育是包含在人文教育之中的,科学教育服务于人文教育。在近代,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学科分离。在当代的高等教育里,才真正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学科分开。而人文教育始终是或多或少地贯穿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而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趋势只有实现以‘人’为中心,即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学生、应付考试为主转为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未来。”[3]因此,人文教育融入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是理所当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在高职院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一条相当重要的路径是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统一。以学生的不同专业为导向,将学生的专业岗位需求、职业素养反映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既能增强课堂的针对性,又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三、基于人文教育的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统一的途径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方式

以人为本的评价方式是任何课堂评价方式改革的方向。“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应该通过人文教育等一系列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意志品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以达到真正的‘知、情、意、行’的统一。”[4]要为人文教育、专业课、思想政治课三者找到最佳结合点,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课堂评价体系尤其关键。将学生的成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是改革专业课、思想政治课的核心,也符合教育的最终极目的。建立学校、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制度,是改革评体系的第一步。其次,考评内容的多维化。从多角度去评价课堂效果,才能避免评价的单一性与片面性,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健全机构、经费和制度保障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机构、经费及制度往往不是很完善。可以在组织机构上成立一个由主管领导、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思政部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处、系部、团委等组成的委员会,承担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统一性的研究与实践。在工作中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纵向贯通、横向配合的运行机制,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各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

(三)转变观念,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的言行和人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其理想信仰、价值取向、治学态度、为人处世方式等,对学生言传身教。提升教师的素质,首先不仅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还要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改革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具备踏实、严谨、科学的教风,具备文学、历史、哲学、地理等人文素养,具备对学生耐心、细心、爱心的教学态度,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其次,要把专业课堂与思想政治课堂统一起来,思想政治课教师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方向也必不可少。比如授课的学生是会计专业,教师就可以结合会计“诚信”的专业文化来开展诚信教育、责任感教育。

(四)教学资源中人文精神的开发

第6篇: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因此,它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人文素养的提升,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本科课堂的教学质量,以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当代大学生走出一些思想上和道德上的误区,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更成为当今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当务之急。就目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现状而言,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教师教学的内容陈旧、形式古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涣散,师生互动太少、课堂气氛沉闷等。而对于作为思政课教育生力军的思政课青年教师而言,要改变上述现状,就应当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特点和生活习惯,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在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上做出适当的调整[1]。

一、“95”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

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一般而言,“95”后大学生具有如下的思想和行为特点。

(一)自信心较强,勇于竞争

“95”后大学生的父母往往比较开明,在家庭生活中能够平等地对待孩子,赋予他们以自由选择的权利。这就使得许多“95”后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自信、乐观的思想和行为特点[2]。表现在思政课本科课堂上,我们会发现“95”后大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且渴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在课堂讨论环节中,他们善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在遇到和自己持不同观点的对象时,他们敢于辩论,勇于竞争,能够直指对方观点的缺陷和谬误。

(二)喜欢尝试新事物,思想活跃

“95”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并且呈现出飞速增长和更新态势。生活在这一社会历史环境下的“95”后大学生往往会对一切新事物充满着年轻人所普遍具有的好奇心,喜欢尝试并乐于接受它们。如果授课老师在课堂上所播放的教学视频过于陈旧、教学课件很久没有更新,或者授课老师在课间休息时所播放的音乐比较陈旧,他们就会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并给出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由于很多“95”后大学生自小就有机会接触到形形的信息资源,这就极大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也使他们的思维变得十分活跃且具有较高的发散度。

(三)孤独感强烈,人际交往能力弱

“95”后大学生初到大学校园,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他们往往会产生十分强烈的孤独感,而这种孤独感又会明显地影响到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由于不愿主动与周围的人交流,他们往往会对大学生活产生隔绝感与非现实感,甚至由此产生空虚感和无望感。对于“95”后大学生而言,在上大学之前,他们往往被家庭的细心呵护所包围,除了学习,其他事情他们都不用操心。而在情感层面,他们也是整个家庭的核心,可以任意对父母、长辈使性子、发脾气,这就导致他们缺乏一些必要的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麦可思研究院在2013年对中国大学新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5%的“95”后大学生表示最担心人际关系问题,39%的“90”后大学生表示担心这一问题[3]。可见,“95”后大学生相对来说更担心人际关系问题。

(四)网络使用频率高,网络依赖性严重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一个群体,“95”后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频率又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而且他们对网络的正常和合理使用,也得到父母的支持。来自国外的一项调查表明,“有59%的父母认为不接触互联网的孩子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无优势,75%的父母认为互联网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迷人的世界”[4]。体现在思政课本科教学课堂上就是一些学生遇到老师提出的问题而自己又无法回答时,首先不是从书本上找答案而是利用网络获取答案。

二、财经类专业大学新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

(一)目标明确,功利倾向明显

财经类专业大学新生在入学前一般都具有比较明确的目标,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划。另外,财经类专业的大学新生往往具有比较明确的功利意识,他们往往只会关注那些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而对那些虚无缥缈的理想信念则缺乏兴趣[5]。体现在思政课本科教学课堂上就是大多数学生只会关注老师讲授的那些与自身紧密联系的事物,如大学生的择业、就业问题等等。

(二)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一些财经类热点问题

财经类专业大学新生的这一思想特点与其专业特点密切相关。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财经类专业的实际应用性更强,与社会发展联系得更加紧密,专业知识的更新也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他们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财经类热点问题所抱有的兴趣要远远超过其他专业的学生。体现在思政课本科课堂上就是当授课老师在讲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特点并联系当下的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如房地产市场问题、股票市场问题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理论兴趣并能够展开热烈的讨论。

(三)社会实践意识突出,动手能力强

由于财经类专业都是一些偏向应用型的学科,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下熏陶的大学新生往往都具有较为突出的社会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他们能够积极申报并参加一些国家、学校或者社会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财经类专业文理兼招,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差别大

财经类专业大学新生一般以理科为主,文理兼招。由于他们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完全不同,在思想和行为特点上,也体现出完全不同的群体特点。财经类专业的文科生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比较扎实的文史功底,知识面较为宽广,但又往往缺乏实证科学的训练和素养,这就导致他们的逻辑性思维不强,实践和应用能力相对而言较弱。而财经类专业的理科生则往往呈现出与文科生互补性极强的思想和行为特点。

三、思政课青年教师改进和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途径

为了提升财经类专业思政课本科课堂的教学质量,思政课青年教师可以将自身特点和“95”后财经类专业大学新生的特点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

(一)开展互动式教学

一般而言,青年教师富有激情与活力,对新事物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较强,容易在思想上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产生共鸣。因此,在思政课课堂上,青年教师可以尝试多开展互动式教学,通过创造多种多样与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堂教学情境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既可以创造出良好而热烈的课堂氛围,又可以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密切的关系,还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最终促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

在多媒体教学案例的选择上,要紧紧把握“95”后财经类专业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和兴趣焦点,多选取既符合教学内容要求又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案例。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版式设计上,要注重形式的美观,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注重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思政课教学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正因如此,在一些学生看来,思政课教学理论就显得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离得比较远,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学习思政课理论的积极性。因此,作为思政课青年教师就应当尝试从多个角度出发以提升思政课理论教学的时效性和生命力,持续为思政课理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6]。而社会实践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大学生志愿活动、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思政课理论的实际效用和可应用性,这样也会使学生积极参与并投身到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提升自己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第7篇: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教学技能;培养策略;思政专业师范生

2019年4月,在全区教育大会上自治区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区”。从目前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看,建设教育强区的要求对教师素质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肩负教师职前培养的师范教育也提出了重大挑战。本文以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在熟悉2018年和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比武大赛的基础上,联系教学实际,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进行分析,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培养策略,以期为师范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一、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缺失的问题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缺失的问题表现。第一,内容层面的教学技能缺失表现。首先,学科视野狭窄,思维固化。主要是指对所讲问题的分析理论视角单一,选择材料模式化。在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教学比武大赛中有三位学生同时选定《诚信是金》一课,讲述时用同一个故事导入,其实针对这个主题进行选材有很多可选择的事例,这表现出了师范学生的视野狭窄、思维不开阔。其次,进行教材分析时,忽视单元内课文之间的联系,对教材案例的解读僵硬死板。如在《阿姨叔叔辛苦了》这一课的讲授中,仅设计了三个活动,并没有对教材进行前后相关内容的分析,教材解读非常僵硬。最后,教材目标选择的不适切。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常常会出现如教学目标不够准确,缺乏弹性,不可测,不可行等不适切的现象。比如,在《伸出爱的手》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观察和了解残疾人,此环节显得较为生硬,最后只能把知识硬塞给学生,把情感强加给学生。第二,形式层面的教学技能缺失表现。首先,教学流程程序化。主要体现为教学过程中机械地按照课堂教学环节要素进行,只是导入新课、学习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程序化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融会贯通地进行流畅的课堂教学。其次,课堂导入部分和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紧密。虽然参赛学生都注意到了导入新课的重要性。但导入往往和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多大的联系。如《我的家乡》一课,播放十分钟自己家乡的视频进行导入,这与教学内容脱节。再次,讲授过程中承转不充分,结语不恰当。讲授过程中上一个环节和下一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很突兀,不流畅,不自然,不能很好地连接穿插在一起。最后的结语部分理应在内容上进行提炼和升华,但事实上只轻描淡写或者概括性的说明,并没有做到提炼和升华。最后,多媒体课件使用能力不强。在课件制作上或者重形式轻内容或者效果欠佳,不能很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要么过于重视视听觉冲击,轻视了教学内容的主体地位,要么课件制作中有很多不符合规范的设置,如字体太小、一张幻灯片中颜色太多等。(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缺失的原因分析。一是学科视野窄,平时专业知识素养积累不够。上述有关教材分析问题和教学目标选择有偏差,都源于专业知识基础不扎实。二是缺少教师专业情怀,对教学技能训练认识不到位。在校期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见习时间少,对中小学的日常工作了解不多,没能激发出教师专业情怀,认识到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三是实训课程开设占比少,技能训练时间不足。目前开设的实训课程只有一门《课程与教学》,实训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周学时为4学时,共计72学时,致使技能训练时间无论课上训练还是课下训练都不能满足技能训练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策略

(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学科知识素养。思政专业学生除此专业涉猎之外,还需要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了解最新动向和有关信息,使自己的认识与时俱进。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属于通过高考升入大学的专科生,普遍基础较差,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积累较薄弱。针对专业要求和学生特点,进入大学后,在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应该有三年一致的体系化设计:初期专业学习之余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提升,以班级为单位,每周每人读一本书,不限定书的内容,政治、经济、教育、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都可以,周末召开一次阅读分享会,并提交一份读后感;中期为增强未来教师的学科敏感性,师范生每天以新闻报导的形式记录每日阅览的新闻和形势动向,每天第一节课之前在班里轮流分享,每个月收一次,作为日常考评的依据之一;后期在前面两个阶段的积累基础上,专业教师要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在日常阅读专业书籍和相关文献方面带动学生,每周布置阅读作业。同时进行输出型导向的阅读,每周一次教学设计作业,任课教师每周批改,从选题原因和说课两个方面进行撰写,作为过程性考核评价的一个项目。(二)激发专业情怀,增强专业技能训练意识。任何教学专业技能的展示都意蕴着专业意愿和专业情怀。高师思政专业的师范生毕业后基本上都是到基础教育的最底层工作,最近三年鉴于就业形势的压力,他们大多去了村级小学就业。农村的交通、气候条件、学校内的管理制度及人文环境等都不是他们在高校时想象的样子,还要面对语言沟通上的障碍,有些家长不会说汉语,授课过程中学生和他们不能进行有效沟通。部分学生刚到学校就被学校任命为校内各部门的兼职坐班人员,教务处、后勤、办公室等,除了教学业务还有繁重的行政工作,如果没有强烈的从教意愿和专业情怀,他们会在苦闷、抑郁、彷徨中荒废了自己的业务成长。所以在职前培养过程中,应加强高师思政专业学生的专业意愿和专业情怀。大学一年级要带着实践观察的任务进行观察实践活动,感知感悟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可,观察、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学校正常运转的秩序,班主任教师的一日工作安排,少先队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感知教师的生存状况等,进行为期两周的教育观察见习。大学二年级要增强对教学各环节的了解和感知,领略教师的教育教学风格,了解学生的特点,以此增强师范生对基础教育学校、学生、教师和教学的感性认知,调动其内在的情谊,提高其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需求意识,增强其自我成长的愿望。进行为期两周的教育体悟见习。大学三年级要参加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教育顶岗实习,进行为期16周的教育实习。师范生通过和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对学校日常生活的熟悉,在实习学校领导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教育实习任务,理解各种教学技能蕴含的教育思想,体会其背后的意义。结合教育实习,反思其教学技能掌握、运用的程度与指导老师之间的差距,增强专业技能训练的意识。(三)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实践模式。首先学校层面,作为主管教学的教务处应整体设计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的一体化教学实践计划,设置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统一反馈评价的标准和要求。严格见习、实习和研习的过程管理和考核标准。其次,以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为契机,加强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指导。每个学期互派教师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高校教法课程教师去小学承担小学生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小学教师去高校担任相关实践课程的教学。每周不少于4个学时的课程教学和教研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互通有无,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再次,加强顶岗教育实习专业指导,既选派专业教师到实习点跟踪进行教学指导,又在实习点安排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高校教师的理论指导、实习指导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师范生的实操训练,共同推动教育实习,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的水平。受师资数量的限制,目前高校的实习带队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按比例的跟踪指导和反馈。实习指导教师大多是业务能手和中层骨干,繁重的工作也不能保障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对实习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和跟踪反馈。这些就需要高校加派实习带队教师,按照1:30的比例配备实习带队。并且,实习学校要安排有责任心和年富力强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王凡.信息化时代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3):112-113.

[2]罗紫薇,余炳元.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问题和策略研究——以韩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4):128-13.

[3]张国忠.三学期制下,地方高校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6):179-181.

[4]黄秀琼,尹文江.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技能与微格实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第8篇: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近代平差;思政元素;专业素养;效果评价

思政后的回馈进行了分析。高校的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是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抱负的高层次合格人才,所以高校的所有课堂、所有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学习有关专业知识的需要,做到“授业”与“解惑”,还应该训练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做到“传道”,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注入思政育人的元素[2]。在此前提下,对于测绘类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也应该结合测绘专业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测绘工程师的价值观和责任担当,时刻强调测绘从业者的职业精神,逐渐形成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体系,在专业知识教学中逐步融入职业道德、专业素养等测绘工程师的品质培养[3,4]。《测量误差分析与近代测量平差》为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方向研究生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经典平差理论的局限性,掌握常用的近代平差理论及运用方法,能够对改善测量精度与测量效率等复杂计算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对不同类型测量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建模和分析的能力。该课程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有利因素是: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效果长期获得好评,即这门专业课的教学建设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可以利用课程对学生的覆盖面广、课程量大、教师与学生接触比较深入的特点,对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规律和可行性进行探索。

1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提取

1.1将科学发展观引入课程

思政元素的挖掘可从认识误差的分布开始:在本科阶段,学生知道观测误差是服从正态分布的,用经典平差的方法处理测量数据是合适的。到了研究生阶段,会学习到观测误差可能服从P范分布族中的某一种分布,不同的误差分布类型将对应着不同的参数估计准则及参数估计公式,而且参数估计方法具有的抗粗差能力也各不相同。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参数估计信息,就应该深入分析观测误差的来源及分布,从而可以有效减弱误差的干扰。所以,在介绍误差分布规律及参数估计准则的课程中引入科学发展观,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和区别,总结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课堂上通过公式演绎和讲解,强调数据处理中尊重事物客观规律、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是与当代测绘人的职业精神一脉相承的。

1.2课程教学中对“四个认同”元素的融入

在课程中讲到多源数据融合问题时,可以以汶川地震救灾为例。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西北部突发8.0级强地震,在全国上下合力抗震救灾的同时,测绘部门紧急建立了航天、航空、低空三位一体的灾区观测和遥感影像获取体系,迅速制作灾区重建选址规划所急需的系列影像地图,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测绘学者们采用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进行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的评估[5],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及灾后重建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这次救灾充分体现了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一切以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重,集中各种资源办大事。在讲到用EIV(errorsinvariables)模型构建方程对变形的规律性进行分析时,可以以安徽省和县万寿塔(见图1)保护性修复工程为例,由于观测手段不能直接得到古塔的中轴线倾斜度数据,需要通过计算方法完成[6],进而介绍中国在古建筑保护上的曲折历史,原先是拆除旧建筑建造新城市,后来经过多年的反思认识到,古建筑是历史的例证,是文化的载体,是旅游的资源,于是对古建筑保护制定了法规条文并采取了很多保护措施,修缮了很多濒危的古建筑。这也体现了有关部门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越来越重视文化传承,尊重历史,尊重,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起到了助推作用。在介绍周江文先生创立的拟稳平差理论时,可以穿插介绍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对平差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弘扬他们专心科研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为国家建设只争朝夕的家国情怀。可以相信,如果宣传的榜样人物的工作内容学生们能够理解并能学以致用,这会更加激发他们的亲切感和发自内心的尊敬。

1.3课程中对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要求的引入

在课程中应该时常提及测绘人应具有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7],如:要有责任心和职业操守;要具备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要有吃苦耐劳和攻坚克难的精神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创新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并达到业务精通;要严格执行测量工作的技术规范,得到的每一个数据都必须经过实际测量和正确计算,决不能弄虚作假;涉及机密的测量资料和结果要严格保密,绝不能泄露;做外业应熟练掌握各种测绘仪器的使用;做内业应熟练掌握各种常用软件、设备的使用等等。课程中还结合真实案例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加深认识研究生论文写作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成果等错误行为对人的一生带来的严重影响。以上海长江隧桥工程为例,说明在重大工程的控制测量中,测量数据的精确与否对工程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强调要具备确保提交数据万无一失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担当。该工程隧道段总长7.5km,是上海当时一次性掘进距离最长的隧道,其中贯通测量是难点之一,常规布设的控制导线难以确保贯通。因此,工程采用了导线测量加陀螺仪加测部分线段方位角的方法,并在到达贯通面前50m处加设竖管并导入地面控制点数据,利用这3种数据相互检核、共同平差来提高控制点的精度,确保了隧道的准确贯通,如图2所示。

2课程思政中教师主导及学生评价分析

目前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在我国高校课程建设中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教师本身的思想素质及教学能力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即教师对专业课内容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以及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首先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在课程思政的思想性、亲和力及针对性等的设计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其次,教师也应该加强政治理论及历史知识、时事政治等多方面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也能够在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进行思政元素的引用[8]。课程思政取得的效果要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从2020年9月开始,在研究生《测量误差分析与近代测量平差》的课程教学中融入了课程思政,在进行了13周的教学以后,对学习该课程的全部研究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共有14题,部分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图3中各项内容分别为:A表示在高校专业课中开设课程思政是有一定意义的;B表示思政教学可以与专业课知识结合起来;C表示《测量误差分析与近代测量平差》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内容是合适及感兴趣的;D表示《测量误差分析与近代测量平差》课程的主旨是以教学为主、兼而融入测绘学科的科学伦理(如应尊重数据的客观规律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和论文写作中不弄虚作假等);E表示课程思政应该有助于培养专业素养;F表示课程思政发挥的主要作用应有助于提升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学生们还提出了对课程思政改革的建议,如“在上专业课的同时融入思政元素会比单独进行思政教育更有效果,而且可以缓和上课的氛围”“可以结合一些由于计算失误导致工程失败的案件,在课程思政方面很重要”“可以多分享学长们的成长经历、职业选择来增强专业自信”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反馈,说明他们是愿意接受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的。对所有的问卷答案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时代的研究生们有高度的国家认同感、有理想信念、有文化自信,对感兴趣的思政内容也会自己找资源了解和学习,自我要求也比较严格,希望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三观正确、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合格人才。

3结束语

第9篇: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转型发展 思政课改革 创新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必然。自《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以来,各省陆续开展高校转型发展相关工作。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高校转型发展应遵循两个“引领”:一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引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及人文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涵盖了历史、政治、哲学、心理学等综合课程内容,能够在培育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培育辩证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等各方面起到良好的辅助和促进作用。二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引领,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即便“适应社会需要”着重于强调学科与专业建设,但细化到每个学生,再深厚的专业知识、再强的实践能力都不是在“真空”中施展,因此引导学生进入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并具有“社会化”公民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是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政课恰能在学生“社会化”方面大有作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但是,当前思政课在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与高校转型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思政课必须以前瞻性眼光参与其中,拓展高校思政课创新路径,为高校成功转型发展做出贡献。

一、转型发展过程中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问题

(一)思政课课程功能定位的高度统一化与各高校转型发展中培养目标多元化之间存在矛盾。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需围绕行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强调就业导向,突出能力培养核心,虽然这些目标实现需要以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但当前全国高校使用同一教材,课程目标定位针对性不强,很多高校仅注重课程的政治教育功能,合班教学比较普遍,很难考虑不同专业或岗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差异化要求,课程教学针对性比较弱,显然难以适应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思政课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转型发展中教学管理灵活性之间存在矛盾。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转型发展之路意味着企业将深度嵌入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校企合作因形式、途径、程度等不同,必然需要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固定教学地点,统一授课时间,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必将面临学生实习实训的冲击,难以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欠佳与转型发展中强化实践教学的要求之间存在矛盾。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求学校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要达到30%以上。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无论教学形式、组织管理还是实际效果,距应用技术型高校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二、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路径

(一)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本科生的必修课,使用全国材,根本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必须千人一面、千口一词。相反,思政课的授课内容必须和省情、市情、校情紧密结合,与学生切实需求相对接,做到“接地气”,才能“有人气”。因此,应大力拓展思政课的教育功能。

1.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思政课应凭借“所有学生全覆盖”的课程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共建共享工大校园文化,尤其在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大有所为。首先,依托思政部五门课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党史国史和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法治和创新创业教育、民族团结和宗教观教育,为学风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其次,依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大一新生的校史校情教育,培养学生爱学校的情怀;再次,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微博、微信等工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2.加强省情、市情教育。各转型高校所在省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对人才的独特需求,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那么老工业基地是如何形成的?特点是什么?当前面临着什么挑战?该如何应对?政府出台了哪些政策?这些内容都可以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进行有效融合,激发学生在了解省情、市情的基础上树立服务家乡、奉献家乡的意识。

3.加强行业背景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有效机制,思政课可以充分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加强行业背景教育。针对不同的专业,将学生实践企业及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融入教学,帮助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实现从学校到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二)构建分类教学模式,实现课堂主体转变。

思政课分类教学即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变“漫灌”式教育为更为精准的“滴灌”式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1.文史经管类学生加大研究型教学的比重。研究式教学通常是学习小组通过对某一理论问题或社会重大问题的深入探讨,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文史经管类学生由于前期基础和当前专业学习需要具有相应的人文知识和研究能力,思政课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加大研究式教学的比重,让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

2.艺术类学生加大讨论式教学的比重。艺术类学生有着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的特质,文化素质相对薄弱,但积极活跃、乐于表现、接触社会比较全面。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大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有效加强学生对世情和国情的了解。

3.理工类学生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理工类学生一般不易接受理论性太强的知识,案例教学以案例的生动、文字的优美往往能吸引学生。案例展示还可以辅助大量的图片、视频,使学生迅速理解案情。案例分析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断拓展实践载体,开展各个层面的实践教学。

1.以校园实践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思政课应该与校团委、学工部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开展多种主题的学生活动。如“我为学校建言献策”活动,教师动员学生就学校各个方面展开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由教师汇总后,提交给相关部门,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还可以开展以“美丽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摄影活动和以“我爱我校”为主题的学生志愿者活动。通过以上活动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2.以企业实践为载体,助力学生职业规划。“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思政课应充分运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实践基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把课堂搬到企业,应该成为思政课今后积极探索的教学方式之一。

3.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加广泛的社会实践主要是在假期进行的,实施过程是:放假之前由教师帮助学生确定相关主题,学生在假期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问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资料,并撰写调查报告,开学后提交报告。实践过程不仅增加学生对社会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而且锻炼学生包括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在内的实践能力。

(四)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结构。

1.引导和激励思政课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思政课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于一体,讲好思政课不仅需要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需要教师和学生情感共鸣,这是价值传递有别于知识传递之处。但是,当前思政课教师由于职称评聘的压力,有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学校有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分类职称评聘方式,以相关政策引导思政课教师回归教学。

2.鼓励思政课教师参加不同形式的进修培训,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仅就教材而言,自2008年以来修订过5个版本,每个版本的内容都有较大变动。如何能让思政课教师及时、准确地将最新理论融入教学考验着思政课的实效性。但是,当前我校思政课教师普遍工作量较大,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参加进修培训。因此,学校应出台更加积极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如学历进修、专项培训、业务研修、学术会议,使思政课教师以进修培训方式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成为“新常态”。

3.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呼唤应用型教师,即教师要能讲学生之所需。学生需要了解校情、市情、省情、国情、党情,需要创新思维,需要创业精神,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应用型教师,除了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到社会实践中经受历练。学校有关部门和思政部应共同探讨教师社会实践方式和内容,并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道霞.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与不变[J].科技创业月刊,2015,17.

[2]范大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5.

[3]王亚南.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