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

第1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第一条为保障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劳动法》和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生产、经营、运输、贮存和使用化学品的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工作场所使用化学品,是指工作人员因工作而接触化学品的作业活动;本规定所称化学品,是指各类化学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本规定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按国家标准GB13690分类的常用危险化学品

第四条生产、经营、运输、贮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向周围单位和居民宣传有关危险化学品的防护知识及发生化学品事故的急救方法。

第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生产单位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单位应执行《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及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并到化工行政部门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

第七条生产单位应对所生产的化学品进行危险性鉴别,并对其进行标识

第八条生产单位应对所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挂贴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以下简称安全标签),填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九条生产单位应在危险化学品作业点,利用安全周知卡或安全标志等方式,标明其危险性。

第十条生产单位生产危险化学品,在填写安全技术说明书时,若涉及商业秘密,经化学品登记部门批准后,可不填写有关内容,但必须列出该种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特性。

第十一条安全技术说明书每五年更换一次。在此期间若发现新的危害特性,在有关信息后的半年内,生产单位必须相应修改安全技术说明书,并提供给经营、运输、贮存和使用单位。

第三章使用单位的职责

第十二条使用单位使用的化学品应有标识,危险化学品应有安全标签,并向操作人员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十三条使用单位购进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核对包装(或容器)上的安全标签。安全标签若脱落或损坏,经检查确认后应补贴。

第十四条使用单位购进的化学品需要转移或分装到其它容器时,应标明其内容。对于危险化学品,在转移或分装后的容器上应贴安全标签;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在未净化处理前,不得更换原安全标签。

第十五条使用单位对工作场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危害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对检测和评估结果应建立档案。作业人员接触的危险化学品浓度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暂没有规定的,使用单位应在保证安全作业的情况下使用。

第十六条使用单位应通过下列方法,消除、减少和控制工作场所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危害:

(一)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替代品;

(二)选用可将危害消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

(三)采用能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离、密闭等);

(四)采用能减少或消除危害的作业制度和作业时间;

(五)采取其它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第十七条使用单位在危险化学品工作场所应设有急救设施,并提供应急处理的方法。

第十八条使用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清除化学废料和清洗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废旧容器。

第十九条使用单位应对盛装、输送、贮存危险化学品的设备,采用颜色、标牌、标签等形式,标明其危险性。

第二十条使用单位应将危险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经常对职工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教育和培训。

第四章经营、运输和贮存单位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经营单位经营的化学品应有标识。经营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具有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进口危险化学品时,应有符合本规定要求的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上加贴中文安全标签。出口危险化学品时,应向外方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对于我国禁用,而外方需要的危险化学品,应将禁用的事项及原因向外方说明。

第二十二条运输单位必须执行《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和《危险货物包装标志》等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有权要求托运方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二十三条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必须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第五章职工的义务和权利

第二十四条职工应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应及时报告认为可能造成危害和自己无法处理的情况。

第二十五条职工应采取合理方法,消除或减少工作场所不安全因素。

第二十六条职工对违章指挥或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七条职工有权获得:

(一)工作场所使用化学品的特性、有害成分、安全标签以及安全技术说明书等资料;

(二)在其工作过程中危险化学品可能导致危害安全与健康的资料;

(三)安全技术的培训,包括预防、控制、及防止危险方法的培训和紧急情况处理或应急措施的培训;

(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五)法律、法规赋予的其它权利。

第六章罚则

第二十八条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没有到指定单位进行登记注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生产单位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未填写安全技术说明书和没有安全标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经营单位经营没有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危险化学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对隐瞒危险化学品特性,而未执行本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就地扣押封存产品,并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危险化学品工作场所没有急救设施和应急处理方法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不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国家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2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管理;化工科研单位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8. 049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8- 0077- 02

危险化学品是具有杀伤、燃烧、毒害,以及放射性等物理、化学特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等社会危害的物品[1]。在化工生产企业中,往往离不开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管理以及应用,对于石化企业中的科研单位来说,试验及研发使用的化学药品在数量和种类上年年都有增多的趋势。这些化学品的种类繁多,不免就涉及到诸多的危险化学品[2],如果对于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模式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就会对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对于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不仅要依靠安全管理部门的检查和监督,更要引起每一个科研人员的重视,日常使用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管理。

下面就针对北京化工研究院的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和其管理方式进行分析。

1 北京化工研究院危险化学品特点分析

危险化学品目前在北京化工研究院分为3类,一是剧毒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含农药)和天然毒素。北京化工研究院目前使用到的此类剧毒化学品大约有14种,其中包括4种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二是较低制毒性的危险化学品。三是易制毒易腐蚀的危险化学品。后两类化学品在北京化工研究院,常用的主要有硫酸、盐酸等10种。北京化工研究院的这些危险化学品一般都从外面试剂公司购买。所以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上,从源头购买的量的大小到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以及不再使用后的回收处理都非常重要。

2 北京化工研究院危险化学品管理措施分析

2.1 加强危险化学品的认识及防护

对于危险化学品,首先要加强科研人员对危险化学品的认知,并引起足够重视[3]。比如大家可能都知道硫酸的危险性,但是说到丙酮,可能大家只知道其极度易燃,就很少有人知道,对健康方面的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并且还有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所以,首先要全面了解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对环境的危害。那么定期举行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宣传,在实验室放置危险化学品相关的图书、卡片,使科研人员深刻了解和掌握了这些危害,才能对有可能产生的这些危害进行有效的防护。首先,加强实验室管理,严格执行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要在通风橱、排风设备下进行,保证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从而降低人体接触的危险化学品的浓度[4]。其次,在实验室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个人也要做好防护措施,选用合适的防护用品,比如护目镜、口罩、手套等减少与危险化学品的接触程度,从而把危险降到最低。最后,万一发生使用危险化学品引起的问题,科研人员要采取具体的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争取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2.2 对危险化学品管理采取登记注册制度并实施入库锁定制度

北京化工研究院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上,从购买、使用到存储都非常重视。所以,需要购买危险化学品时,需要由科研人员填写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登记表,需要明确填写危险化学品的名称、用途、规格、数量、具体使用人、使用地点、联系电话等信息。未经安全保卫部门审核、公安机关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购买或者接收危险化学品。经过安全保卫部门审核、公安机关批准购入北京化工研究院的危险化学品,会放入特定的危险化学品箱内,并由使用的科研人员用指纹锁定。之后,再由库管人员放置在危险化学品库进行锁定。如果科研人员要使用该危险化学品,那么首先在危险品库管人员处登记使用日期和使用量,再由库管人员打开危险化学品库,科研人员使用指纹打开危险化学品存储箱,领走需要使用的危险化学品进行使用。使用完成后,定期归还到危险化学品库并锁定。这些方法只是从传统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进行了管理。

目前,基于PDA的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有了一定进展,使用该系统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科研人员可以再PDA端随时查询到危险化学品的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性等相关特性和急救知识,从而可以为科研人员能提供相关的知识储备和行为指导。这不仅有助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也可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5]。

2.3 对危险化学品回收及空瓶进行管理

目前北京化工研究院对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都做了严格的管理,在危险化学品的回收方面,也接洽了对应的危险化学品处理公司,由该公司定期对北京化工研究院危险化学品的废液、空瓶进行回收处理。但是,规定是定期处理,必然就有在科研人员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液,与其他化学品反应后的产物等等物质,这些化学品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危险化学品公司上门回收之前,科研人员要把废液回收到专门的废液瓶内,并标注上具体的名称,放置在特定的储存柜中,同时要注意不要把容易反应的化学品放在一起。对废液和空瓶在危险化学品公司处理之前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总之,化工科研单位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是单位安全环保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化工科研单位必须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有足够的重视,在不断掌握本单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的同时,定期对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应急措施进行培训和演练,根据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提升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方式方法,尽最大可能消除危险化学品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化工科研单位的科研顺利有序的开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实施GHS手册[S].2013.

[2]李守珍,许风秀.加强实验室中化学药品的管理[J] 中国环境管理,2002(1):42.

[3]林严.加强实验室剧毒化学药品的管理工作[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2):73-74.

第3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关键词:事故;危险化学品;鉴定

中图分类号:O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大部分化学品都有害、有毒,且易爆易燃,故可能会在运输、生产、保存以及使用的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引发火灾爆炸、泄露,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领域当中,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属于多发、常见事故。然而,如今我国很缺乏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经验,大多数研究主要是以理论为着眼点的,这不符合现场应战的需要。因此,在事故调查分析鉴定的过程当中充分挖掘科学规律,把经验概括起来转变成理论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而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分析鉴定工作亟待科学的方式与合理的程序去开展,一旦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应当严守程序开展事故鉴定工作,而这就需要相关人员针对细节的掌握、程序的设计以及手段的选择进行深入探索,建设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鉴定实验室,为事故鉴定提供良好的条件。

1 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取证和调查

要想做好事故管理工作,拥有良好的事故调查技术是前提。一般而言,事故是由危险因素的能量、性质以及感度组成的。而管理缺陷是推动危险因素发展成事故的催化剂。笔者将依靠对于事故的调查分析鉴定推论出事故发生的必要因素。

1.1 现场处理

事故发生之后,应及时救护受伤害者,按火焰热辐射牵扯的范畴或化学品泄漏扩散的情形设定警戒区,并针对前往事故现场的主干道的交通进行管制,以最快的速度撤离污染区与警戒区的闲杂人员。同时,还要仔细保护好事故现场,尽量别破坏和事故相关的东西,必要时应做好标志。

1.2 收集现场物证、绘图、摄影

针对现场情况进行录像与摄影是在现场收集物证的必要前提。一般而言,主要是拍摄现场的一些痕迹,在必要的时候,需绘出事故现场的流程图、收风向、示意图等。而在收集物证时则应选用良好的个人安全防护手段,按已有危化品信息挑选耐腐蚀、耐氧化的采集容器与采集袋,尽量维持物件原来的样子。同时,还需在采集容器与采集袋上贴上标签,标注好采集地点、时间、参数、采集方法等诸多信息。

1.3 搜集人证与事故事实材料

事故发生之后,必须及时搜集人证物证,充分考证人证的口述材料的真实性。同时,选用录音、笔录等手段针对有关人员与当事人进行取证,从而搜集到证人材料,并将相关材料记录在册。此外,还应如实地记录下事故发生的相关事实以备查明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

2 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中的检材和分类

所谓检材,指的是在前期物证采集过程当中所获取到的检测材料。因危险化学品是引发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主导因子,故大多数检材均和此事故的有关危险化学品存在一定的联系。按对于现场的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的初步剖析,我们可把检测材料划分成和空气会发生反应生成的物质B、危险化学品原物质A、和水发生反应产生的物质C、对附近环境中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D、和危险化学物质A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F等。按照这种分类方式可选择不一样的分析、采集手段,不一样的量程与精度,当然,也可按检材的物理性质划分成液态、气态以及固态检材,也可按照状态性质的差异挑选出不一样的收集器皿与采集手段。

3 鉴定方法的选择及其类别的划分

事故物证的分析鉴定的方法有许多,其涵盖了计算机模拟、实验模拟以及残留物分析等手段。在实践操作时,我们可按事故性质以及反映繁杂程度的差异挑选出一种或者多种鉴定方法加以综合剖析。其中,实验模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故无法以一套实验材料、器具很好地处理多种别、多状况的火灾爆炸事故;计算机模拟就可做到这一点,其依靠改变参数,能以较快的速度剖析出结果;而残留物分析这种手段的采用,可将分析结果传至计算机模拟系统,进而提升其精确度,又叫物证分析,如今最为常用的残留物分析涵盖了物理分析、化学分析以及近代仪器分析等。因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爆炸之后会出现很多反应,且形成很多物种,因此,在残留物分析时会牵扯到诸多化学分析方面,故化学分析在事故鉴定的过程当中至关重要。大家度知道,化学分析方法不同,其分析条件与基本原理也会不一样。依据其分析所得到的结果的计量学特点,大概可把化学分析方法划分成三种,即:(1)已获取到广泛认同并凭借着标准专业技术分析方法的形式出现的化学分析方法,毋庸置疑,此分析方法具备合理的测量不确定度与证明过的计量学上的溯源性;(2)得到一个特定技术领域中普遍认同且在国内外权威科技刊物上发表了的化学分析方法,此种分析方法已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并且时常被当成实验室间比对实验与实验室间合作研究的标准分析方法;(3)部分实验室中取得的重复性能较佳的且在一个范围不大的技术圈子当中复现性蛮好的化学分析方法,此种分析方法的溯源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未得到普遍认同,通常适用于实验室内部控制使用。在鉴定现实事故时,因鉴定分析的结果富有严肃的法律意义,故应尽量选择化学分析的第一种方法;而在行业间技术研究塔伦、实验室研究时,选用第二类比较前言的方法较为适宜。

4 建设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鉴定实验室

按事故鉴定类别的划分,可从三大角度来配置有关仪表、仪器。在实验模拟方面,可按高频事故案例制作器具模型将实验平台组装起来;计算机模拟平台的搭设的中心在于开发软件;在建设残留物分析平台上,因化学分析环节与危化品种类繁杂、多十分则需很多样仪器设备,这就让化学分析仪器仪表的配置工作转变成实验室建设的重要部分。按照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相关特征,化学实验室在建设时需谨记下面几点。

4.1 危险化学品的基础数据

针对危险化学品基础数据的获取,一般来说,将介质的相态作为着手点是比较适宜的。气态危险化学品大致涵盖了液化气体与压缩气体,而在常温常压的实验室条件下获取到的危险特性数据与基本物性主要有溶解度、临界温度等。液态危险化学品涵盖了腐蚀品、自燃液体等。其危险特性与物性数据主要涵盖了沸点、相变温度、电导率等。而固态危险化学品主要有过氧化物、易燃固体等,其危险特性与基本物性数据主要有溶解度、沸点、粉尘特性等。为此,在挑选实验仪器时,一定得严格按照实际状况进行选择。

4.2 便携式检测、检验仪器

站在现场采集数据的角度搭配一定种别与数理的便携式检测检验仪器以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性。

4.3 大型实验仪器

为了促使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鉴定实验室能稳居危化品物性分析、检测与分类方面的主导地位,提升公众可信度,应自科研的角度出发选择高精密实验仪器获取精确的危险特性数据与物性数据。

4.4 辅助或配套设施

自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与危险化学品的有毒害性着手,重视实验与物证采集时的安全防护工作,尽量配备有关的实验室辅助或配套设施。

5 结语

从事故分析、调查、鉴定过程中挖掘出科学规律,将其上升至理论高度,并指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避免重蹈覆辙。为此,研究并鉴定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建设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鉴定实验室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探索价值。

参考文献

[1] 史聪灵,钟茂华,罗燕萍等.地铁车厢汽油火灾的模拟计算与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0):32—36

第4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油田企业出于关键时期,合理化的删选油田化学助剂能够帮助油田开采更加稳定的运行。大部分的化学助剂都属于危险品,一旦不合理使用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由于原来油田企业并没有重视对化学助剂的管理,长期存在着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有些企业甚至是由安全员兼职管理助剂的领用,对使用者也不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助剂的使用并不符合规范,在使用中可能出现危险的情况,安全管理系数不高。

2助剂无间隙管理的必要性

无间隙管理就是从油田助剂的选型、采购、准入、储存及使用等各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实现危险化学品规范的管理、安全使用与处理,每一个环节严格有序,从而实现油田助剂的“无缝隙”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根本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管理的漏洞。

3在危化品方面的推广

在前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在对危化品的管理中,首先强化相应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相应操作规章的执行。设置专职物资设备管理员,加强管理培训,协同安全员执行“五双”管理。从员工认知、操作方法、药剂存储和药剂柜的管理等方面,实现油田助剂规范的管理、安全使用与处理,对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做到无死角,无漏项。具体做法如下:(1)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制作了危险化学品口袋书———《常用危险化学品性状与处置方法》,使操作人员和外来人员清楚了解危化品的危险性、掌握自我防护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将安全装在袋中,读在口中,记在脑里,刻在心里。(2)为使危险化学品管理合理化,实施分级管理,根据危险程度高低,进一步将危化品进行科学分类和标示,分为“红、橙、蓝”三个等级:“红色”类为高度危险,“橙色”类为中度危险,“蓝色”类为一般危险,三种警示色直观的提示了员工,突出监管重点,强化危险意识与防伤害意识。(3)按照危化品的性质,将其分类储存,避免危化品互相反应和员工的误领误用。(4)与物资管理员配合对危化品进行定期检查和盘库,杜绝因长期放置或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剂破损从而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物品腐蚀。(5)在危化品药剂柜中放置橡胶垫,减轻部分药剂对于药剂柜的腐蚀,定期更换橡胶垫并清扫药剂柜,定期清理过期药剂。(6)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在危化品管理、领用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双人管理执行,并由领导审核签字。逐级落实监管责任,强化过程管理。实施效果:(1)采取了“无缝隙”管理后,避免了药剂混存、药剂破损、药剂泄漏、相互反应造成的危险发生。(2)加强了相关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3)提高了全站安全防护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4)实现了对危险化学品的有序管理和过程安全。

4其他助剂的管理应用

随着油田企业管理的发展,无间隙管理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伴随着油田开采规模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开采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各种化学助剂,各个环节所使用的化学助剂是不同的,这就给助剂管理带来了麻烦,无间隙管理的应用能够解决管理难的问题,实现了高效、安全的管理,保证化学助剂在实际应用中的全程控制,这也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4.1从源头把关,做好油田助剂的筛选

国家对于油田助剂的管理非常的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油田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严格地按照油田助剂的管理办法。在使用之前,应该通过现场模拟的实验,通过试样评价,合格之后再使用。

4.2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过程“无间隙”

为了进一步增强无间隙管理力度,油田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对助剂的领用、用途、发放等做好相关的几率,并定期的对库房清点。每隔三个月就要向上级做安全监管报告,作为上级部门应该定期地培训员工这方面的安全监管意识。对管理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并进行排查,保证不存在其他问题。

4.3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员工认知和事故处置能力

通过大量的管理实践,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提高员工的认知能力。例如,把油田助剂的安全使用制作成小册子,还可以通过漫画的方式以及黑板报的方式让员工了解油田助剂的相关知识。油田企业可以对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帮助大家牢记油田助剂的危险性及相关的处理措施,提高人员处理事故的能力。

4.4深化目视化管理,做到安全无死角

在管理中使用直观的标识来提高辨识度。针对不同的油田助剂可以采取分级处理的方式,根据危险程度进行划分等级,并标出不同的颜色。还可以针对不同助剂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储存,避免员工冒领使用,导致危险的发生。

4.5保证设备设施,完善上报制度

要想做好助剂的管理工作,还应该对存放助剂的库房、柜子、设备等进行管理,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并做好相关的记录,掌握好助剂的流向和加药装置的使用,对已经损坏的设备及时更换,保证正常使用。

4.6把好助剂质量检验

助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助剂的安全管理。为了能够做好规范化学药品的操作程序,实现无间隙管理,保证油田助剂的安全使用,应该定期地对引进的助剂进行质量检查。根据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现场助剂进行抽样由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每年都应该进行一次全部助剂的质量检测。对于不合格的助剂应该立刻停止使用,并要求生产厂家能够对其产品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标准的厂家应该停止使用其产品。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操作人员的安全才能够有所保障。

5结束语

第5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关键词:甲醇 污染 安全运输 防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TQ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092-02

甲醇(alcohol)是一种在化学领域非常重要,用途最为广泛的有机产品。甲醇在化学生产和生活方面常常用于制造油漆、橡胶、染料等有机物。甲醇在交通运输的过程中会涉及安全与防污染等现实问题,在《国际海上危险物运输规则》中,甲醇被列为危险品,而其作为散装性质的化学物品又被IBC规则列为危险性不明确的物质。这种在不同规则中对甲醇的危险性定义的差异显然会涉及其安全等级,因此如何对甲醇尤其是其呈现散装运输状态时的危险性定义和安全污染防治正是该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1 甲醇的危险性分析

据资料显示,甲醇在不同规则中对其是否是有毒液体物质的界定尚不明确,也有的安全规则将甲醇排除在海洋污染物之外。而不可否认的是甲醇无论是包装还是散装状态运输,都具有危险性。一般将甲醇的危险性分为几个主要方面: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性、化学反应危险性、健康和污染的危险性。而该文主要研究的是其污染方面。

1.1 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甲醇在自然温度484 ℃即发生自燃现象,而其闪点为12 ℃。甲醇在自然状态下极容易与周围的空气混合物在有火星的情况下产生燃烧并释放大量的热量。同样甲醇的爆炸上下限范围为6%~36.5%,是一种危险性极强的易燃易爆气体。

1.2 化学反应的爆炸性

甲醇易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例如金属、酸性和碱性物质等,除此之外,甲醇也会和一定的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在储存化学物质上应考虑到甲醇的@一特点,避免甲醇轻易与不相容的化学物质堆放在一起。

1.3 健康与污染的危险性

甲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通过人的器官如呼吸道和皮肤等。据资料显示,人体在服用10 mg或稍低于此值的甲醇就会引起双目失明,如果单次服用大于10 mL还会引起严重的中毒事件甚至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个体在环境中吸收一定浓度的甲醇就极易引起慢性中毒。如果甲醇浓度达到300~500 mg/m3就会导致视力减退,严重的话可以导致神经衰弱。因此我国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对甲醇的浓度是有限制的。甲醇对人健康的伤害可以通过污染水源以及水体生物,甲醇可以使水中的COD值增加,DO值减少,对水质的影响非常大。

2 甲醇的运输安全分析

2.1 包装类甲醇的安全运输分析

甲醇在包装状态下需遵守有关规则的规定,应注重的几个主要环节包括储存、包装与装卸、隔离与消防。

首先,在储存中要避免将甲醇积载在舱内,要远离船舱内旅客一定距离。甲醇会散发一定的蒸汽,因此要避免其燃烧的一切客观条件,要适度保持甲醇的周围环境温度在比较冷的状态,防止自燃。运输中,甲醇由于密度大于空气,因此在堆载的地点上要考虑这一要素。

其次,在甲醇的包装与装卸中,要保证存放甲醇的包装有足够安全性能,以抵抗其内压力,且甲醇在包装的容器中不能装满,而要留有一定的空间防止膨胀,也可适度避免包装变形等。甲醇在包装的明显位置应明示危险有毒化学品标志。装卸甲醇时,要切断一切火源,避免烟气影响,装运甲醇要穿特殊的工作服,戴呼吸器,如不小心将甲醇遗漏,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再者,在甲醇的隔离消防控制环节,要遵守IMDG规则所提出的甲醇与特定物质的安全距离,在与甲醇接触的交通运输工具防护上,要采取安全性能高的设备和实施,如船舶的电气要避免形成短路,保证甲醇蒸汽的通风条件。

2.2 散装液态甲醇的安全运输分析

甲醇在液态散装状态下的危险系数高,在具体的运输安全方面要考虑以下几点。

尽可能用化学品液货船来装运甲醇,在船型的选择上,要考虑运输工具的透气性、电气设备的安全性、防火防毒等消防设施的便利条件等因素。在运输不止甲醇一种化学品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甲醇与几类物质常常发生反应的特点,按照货物的相容性表合理安排运输物质并进行切实有效的隔离。考虑到甲醇易和酸碱、氧化物发生反应,因此要选择合适的隔离方式。为确保液态甲醇运输安全,在结合甲醇特点和现场环境的同时要参照危险化学物安全运输规则和做法。

3 甲醇的污染防治分析

甲醇虽说危险性并不是化学物质中最强的,也并没有被列入国际污染物防治公约定的危险化学物质中,但当甲醇处于危险环境中,且其浓度和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危险性是非常大的,引发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达到一定浓度与数量的甲醇对环境的污染也是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甲醇在运输中极容易对水体造成污染,因此切断甲醇对水的污染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 运输中遵守相关规则和条约

甲醇运输中无论是包装还是散装,无论是海运还是陆运,要严格遵守IMDG和IBC规则对其安全运输方面的要求,要尽可能把甲醇的污染浓度降到最低状态。在运输的工具选择上也要严格使用安全系数高、安全性能优的运输设备。

3.2 保证正确的运输操作方式

无论甲醇是包装还是散装运输,在运输和装卸中要有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章程。如甲醇海运中有可能会产生泄漏,为此要控制好船舱阀门和控制装置,避免甲醇渗漏到海底对水体造成大面积污染。一旦甲醇被丢入海中或被冲入河流下游,要及时打捞回收,并及时对事故进行报告,采取环境应急措施。甲醇和水体一旦相融,可适当采取稀释的办法减少污染范围。

3.3 甲醇及受污染水体排放标准的设定

为控制甲醇的大面积污染,相关部门或者条例应严格对甲醇的排放标准做出限定,如1989年12月实施的《上海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对甲醇的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设定为15 mg/L,此外,排放甲醇污染物和污染水质的时候,也要遵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危险化学品排放标准的要求。

4 结语

为控制甲醇的污染,保证甲醇的安全运输,应做好甲醇的堆放与储存、装卸与搬运、隔离、消防与保护措施。要严格遵守甲醇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其浓度与数量的要求。该文主要分析的是甲醇主要运输途径――海运过程中的安全运输,在其他运输途径的安全与污染防治措施可以参照该文所述的方法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 李又明.甲醇安全运输及防污染问题的探讨[J].交通环保,1990(6):8-12.

[2] 陈晶.甲醇运输为何成“高爆炸弹”――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分析[J].湖南安全与消防,2014(7):44-45.

[3] 石怀琦.使用甲醇―汽油掺合物作运输用燃料的技术问题[J].煤炭转化,1985(4):33-42.

第6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1.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河南郑州450007;2.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200051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原工学院纺织实验中心“十化”安全教育法的理念、内容和实施效果,安全教育的理念主要在于安全教育自主意识的培养,由此而设立了适用于纺织工程实验室的“十化”安全教育内容。

关键词 :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安全文化;安全意识

1 现状分析

中原工学院纺织实验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近年来,仪器设备数量明显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新、老设备并存,生产、测试设备并存,教学、科研设备并存,实验工作量的增加以及参与实验人员的增多,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环节上,急需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教育体系,多环节相互促进,让受教育者乐于关注、主动接受,让主动教变为主动学的行为,最终形成一种惯性意识,真正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2 安全教育体系构架

2.1 安全教育知识系统化。纺织实验中心安全教育的内容涵盖纺织实验室安全教育、轻化实验室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三部分。纺织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纺织企业常见的安全事故和高等学校常见的安全事故、纺织工程实验室中的危险设备、仪器设备的危险指数、典型的不规范操作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严重后果、实验室安全守则和道德守则等。轻化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事故危害及发生原因、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管理及其标识、实验室常见危险化学品及其分类、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实验室安全防护(包括防中毒、防火、防爆、防灼伤、安全用电、使用高压容器的安全防护)、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等。

2.2 安全教育手册标准化。国内不少高校都有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这些材料虽然覆盖面广,但基本以通用型为主,并没有纺织工程领域方面的具体安全问题,因此对纺织实验中心的安全教育指导意义不大。另外,如果照搬纺织生产企业的安全教育资料,虽然基本内容对口,但纺织生产企业和高校纺织实验室差异较大,生搬硬套并不符合高校纺织实验室仪器设备种类多、数量少、小样机多、设备更新快的情况。因此,纺织工程实验室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安全教育材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制系统实用的安全教育指导手册,方便学生自行查阅。

2.3 安全教育标识规范化。在仪器设备的显著位置,摆放统一规范的安全标识牌。安全标识牌正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用途、价值等基本信息。反面的内容则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基于仪器设备安全进行的提示,避免不规范的操作损害仪器设备;下半部分是基于人身安全进行的警示,避免不规范的操作对人体造成危害。

2.4 安全教育内容可视化。对于每台仪器设备,录制正确、规范、安全的操作演示;另外,为真实地反映纺织工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以及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的各种事故,在仪器设备运转的过程中,使用辅助道具如人台、假发等再现各种危险动作,录制视频,从一正一反两方面开展安全教育。视频经系统编排放在网站上,方便学生自行学习。

2.5 安全教育讲座定期化。结合新生的专业导论课,安排2—4个学时的安全教育讲座,由纺织实验中心安全员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安全知识、规章制度、重点案例等,初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第二次安全教育讲座安排在第五个学期,学生们即将开展各种纺织专业的实习实验任务,还包括各类纺织品设计大赛和毕业设计,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非常高,尤其是一些常用的仪器设备,此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非常有必要在他们即将进入实验室开展实习实验之前,对他们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2.6 安全教育资源网络化。纺织实验中心网站上的安全教育版块涵盖完整的安全教育资料,包括安全指导手册、仪器设备操作安全教育视频、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课件、消防安全教育课件、安全教育讲座视频等,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看相关安全教育知识。

2.7 安全教育测评制度化。在学生学习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同时,建设相应的测评制度,规定每届学生进入纺织工程实验室之前必须在网上自行学习相关的安全教育资源,并进入相应的考试系统完成网上考核部分,只有通过测评考试才能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

2.8 安全教育监督全面化。在各实验室覆盖监控系统,可以在控制人员进出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的预约使用、纠正仪器设备的不规范操作、追查物品丢失、监测实验室卫生状况等各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对非工作时间、夜间、周末和节假日等以往实验室管理的时间盲区,通过监控系统的回放,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完整详细的视频信息,捕捉到各种直接的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因素,便于做出纠正和防范。同时,纺织实验中心还开通了“安全举报信箱”,对违反实验室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加强相互监督。

2.9 安全教育宣传普及化。每学期由三年级学生参加完第二次的安全教育讲座后,负责开展全院的安全宣传日活动,以实验室安全教育为主题进行板报宣传,让学生自发组织、高度参与。另外,纺织实验中心还开展了安全知识问卷调查和意见征求活动,调查安全教育的效果,征集学生对安全标识、安全教育讲座、安全指导手册、安全教育视频、安全学习与考试系统的修改意见、合理化建议等。

2.10 安全教育意识日常化。通过以上系统化的安全教育与考核监督,使学生不仅要“知”,熟悉并掌握预防事故的基本常识,而且要“会”,在“知”的基础上,逐渐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技能和方法,最终使大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安全防范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形成了有效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3 安全教育效果评价

通过实践发现,“十化”安全教育法具有如下特点:安全教育内容系统简洁,安全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安全教育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安全教育保障全面有效,安全教育意识深入人心。

4 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无止尽的工作,对每个单位或部门来说都一样,只要工作持续一天,安全问题就会存在一天。安全教育更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而且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同时也是无法取代的。今后还需要尽力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整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将纺织工程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第7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工程认证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评价标准。在此背景下,要提高精细化工专业人才的质量,关键在于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本文简述了我国工程认证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工程认证时代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工程认证;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3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8-0079-02

一、我国工程认证的发展历程

工程认证是由专门协会和专业领域的教育丁作者对高校开设的工程专业教育进行的认证,保证服务于工程领域的人才的工程教育质量。工程认证理念可以简述为:目标一实行一证明,即“说一做一证”。每个国家各有其认证体系,比如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EA),俄罗斯工程教育协会(RAEE)等。然而,人才跨国流动推动工程认证向国际化趋势发展,目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是《华盛顿协议》。截至2013年,已有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5个正式成员和德国、印度、中国等5个预备成员国。 2006年,我国工程认证工作拉开序幕,四个认证试点专业领域分别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丁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后认证的专业领域不断扩展。2013年,中国科学协会成为《华盛顿协议》第21个预备会员,这不仅为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也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将真正走向世界。

二、工程认证背景下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精细化工专业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之初为“日用化工”专业:1980年,教育部将其改为“轻工有机合成”专业:1985年,改为“精细化工”专业:1998年,教育部对高校专业统一调整后,原有的化学工程、化工工艺、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个相关专业合并为化学丁程与工艺专业。从2006年至2014年,27所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如表1所示。

(二)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精细化工异军突起,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崭露头角,但仍然面临着急需突破的难题:生产技术落后,原材料消耗高,处于典型的高消耗、低产出生产状态:重污染,低资源利用率: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高端产品比重低,不具备专用性能。

(三)工程认证背景下精细化工专业实验的重要意义。精细化工方向专业实验要求一般涉及到:熟悉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室常用工艺、流程的方法原理,精细化工中表面活性剂、胶粘剂、染料、日用化学品等多种化学品制备、检验和实验数据处理。通过这些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丁程认证时代,提高精细化工人才质量的关键还在于专业实验。

三、工程认证背景下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培养目标缺乏专业特色。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培养目标不能与行业需求保持同步是一个主要原因。工程认证要求培养目标多样性,即达到基本标准后,各高校可依据自身优势和专业特色多样化发展。专业实验涉及到广泛的精细化学品和相关操作技术,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精细化学品以及实验操作技术的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

(二)工程实践环节薄弱。工程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室操作和企业实地实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工程意识和思维,提高其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其接触生产实际,了解精细化工行业的前沿发展趋势。但现实情况是,由于近年来高校大幅度扩招,实验室仪器设备明显不足。

(三)实验教学中知识传授和丁程能力培养比重失衡。我国传统教学的突出特点是知识传授比重远大于能力培养,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育人理念不能与时俱进,依然以教师讲解、学生照本操作的模式进行,不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为目标导向这一工程认证的核心理念。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实用性和创新性,因此,高校要求教师科研、教学两手抓。教师的科研项目、课题、论文、教学效果一并纳入高校绩效管理,并且与工资酬劳密切相关。在个人名利的驱使下,多数教师重科研、项目、课题等,而忽视“教书育人”之本职,所谓的“传道授业”被抛之脑后。

四、工程认证背景下的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一)分析市场行业需求,制定与行业俱进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制定并非高校单独完成的,也不是一经形成而多年不变。脱离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而制定的目标会使人才培养迷失方向。高校应该充分分析精细化工行业人才需求,参考行业专家的建议,不断改进培养目标。

(二)加强实验室建设,拓宽校外实习基地。以行业前沿发展为导向,购置先进的实验仪器,使学生能够接触前沿实验项目。扩大实验室面积,全面有序地开放好、利用好实验室资料,给学生提供自主动手的机会。高校为行业培养优秀的工程人才,行业为专业提供发展方向和信息以及实习机会,高校和企业应积极进行合作,为高校工科生提供实习机会,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第8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关键词:有毒物质;泄漏源;疏散急救

中图分类号:X789 文献标识码:A

1 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分析

近年来,随着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持续高发,有毒物质泄漏事故整体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重特大有毒物质泄漏事故次数、规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境地。在引发事故的化学品中,有毒物质占95%以上,其种类繁多,性质不一,毒害各异(注)。

1.1 泄漏事故的类型

按泄漏形式泄漏可分为:连续型泄漏(小量泄漏)和瞬间型泄漏(大量泄漏)。连续型泄漏是指容器或管道破裂及阀门损坏或单个包装的单处泄漏,该泄漏具有长时间泄漏、泄漏量较小、稳定泄放的特点。瞬间型泄漏是指化学容器爆炸解体的瞬间或一个大包装的泄漏或许多小包装的多处泄漏,该泄漏具有短时大量泄漏的特点,泄漏后引起的危害后果较大。按泄漏源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固定源泄漏和移动源泄漏。

1.2 有毒物质泄漏事故的特点

有毒物质在泄漏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突发性强、发生环节具有不确定性、连锁性、救援难度大、危害严重等特点,泄漏后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 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对策

2.1 快速侦检,持续监测,划定警戒区域

在有毒物质泄漏事故现场,必须加强侦检这一环节,并且要使检测工作贯穿抢险救援过程的始终。能否准确快速的了解和掌握现场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浓度及其分布,对有效的处置有毒物质泄漏事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泄漏现场应不间断地对泄漏区域进行定点与不定点的监测,时时掌握事故发展的态势,适时调整决策方案。

在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发生现场,对于液体和固体泄漏事故在处置难度上相对较小,警戒区一般分为重度区、中度区、轻度区。重度区是指泄漏事故中心的圆周区域,只允许少量消防特勤官兵和抢险队员进入;中度区是指泄漏装置下风向扇形防护区域,禁止与应急抢险无关的人员进入,必须紧急疏散该区域范围内的群众;轻度区则是指下风向有害气体可能涉及的区域,应疏散群众。

2.2 查明泄漏源,控制扩散

发现有毒物质泄漏时,对于比较明显的泄漏点,应通过视觉判断法、听觉判断法等方法,在短时间内尽快查找出泄漏源,并确定泄放孔面积的大小。对于细小的裂缝或阀门等不容易察觉的部位,可以借助于气密性检测法查找泄漏源。消防力量到场后,根据已经划定的警戒区域和有毒物质泄漏扩散的范围,充分发挥常规灭火救援器材装备的效能,可以从上风方向利用喷雾水枪、水幕水带、水驱动排烟机等器材装备对泄漏的有毒有害气体设置控毒防线,最大限度地控制或延缓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

2.3 消除泄漏源,处理泄漏物

泄漏的处置。在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中,堵漏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若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可采取关阀断料、开阀导流、排料泄压、紧急停车等工艺措施制止泄漏。采取堵漏措施时,要使用专用工具、器材。一般管道泄漏或罐体孔洞泄漏,可使用专用的管道内封式、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堵漏;法兰泄漏,可利用法兰专用夹具夹卡法兰,并注射高压密封胶堵漏;罐体裂缝可利用专用的捆绑紧固和空心橡胶塞加压充气器具堵漏。

一是气体泄漏物处置:(1)通风驱散,对于泄漏扩散的有毒空气,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排风设施等驱散现场有毒物质。(2)喷雾稀释,由于向空中喷洒水雾,能引起空气和水汽的对流,因此,喷雾状水能有效地降低空气中泄漏物质的浓度,同时可根据气体性质,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液进行中和处理。(3)点燃放空,在易燃的有毒气体泄漏事故现场,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采取点燃、放空的工艺措施来减少和降低气体的浓度。

二是液体泄漏物处置:(1)筑堤引流,修筑围堤是控制陆地上的液体泄漏物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如果有毒物质泄漏到地面上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2)泡沫覆盖,为降低泄漏物向大气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后,抑制其蒸发,而后进行转移处理。(3)吸附法,对于少量的液体泄漏物,可用沙子、粘土或其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内后进行处理。(4)中和泄漏物,根据泄漏物质的化学性质,选择能与其发生反应的物质进行中和。对于陆地泄漏物,常常用强酸、强碱中和,这样比较经济;对于水体泄漏物,建议使用弱酸、弱碱中和。(5)收集输转对于大型液体泄漏,为了减少泄漏液体的挥发,降低危害,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

三是固体泄漏物处置:(1)少量物品泄漏,小心扫起,收集于专用密封桶或干净、有盖的容器中;对与水反应或溶于水的物品可视情况直接使用大量水稀释,污水排入废水系统;(2)大量物品泄漏时,先用塑料布、帆布等覆盖,减少飞散,然后尽可能回收,恢复原状。若完全回收有困难,可在收集后进行转运。

2.4 做好安全防护与疏散急救工作

参与有毒物质泄漏事故的处置,抢险救援人员一定要有安全防护的意识。在整个事故处置过程中,根据化学毒物的毒害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来确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抢险救援人员应在开花水流或雾状水流的掩护下进行排险,以确保安全。根据“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有毒物质泄漏事故的处置过程中,还应做好现场人员的疏散和现场急救工作。

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是一项复杂的、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消防部队作为事故处置的骨干力量,在处置过程中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今后还须不断完善应急救援处置联动机制,从而真正达到“快速反应、有效协同”的要求。

第9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various regions have widespread concern about heavy metal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advances in technology,heavy metal wast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from the traditional precipitation,chemical,microbial adsorption to modern processing technology,reverse osmosis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 method of waste water just transferred heavy metals to other agents,but fail to put an end to heavy metal pollu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researches and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heavy metal treatment process,advantages,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 direction.

关键词: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分析与应用

Key words: heavy metal;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67-01

1传统的重金属处理方法

1.1 沉淀法沉淀法通常是在溶液状态下将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在混合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制备前驱体沉淀物,再将沉淀物进行干燥或锻烧,从而制得相应的粉体颗粒。其优点去除范围广、效率高、经济简便。赵如金[1]采用铁氧体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磁性产物中金属的回收率、磁性产物的稳定性及饱和磁化率越大,处理后的废水中各种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指标。但是沉淀法沉淀剂的加入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1.2 化学法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常用的硫酸亚铁-石灰法,但也存在着投药量、污泥产生量大、处理后水质色度高等缺点。李宾[2]采用钡盐―氢氧化钠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具有出水水质清澈透明、设备简单、容易自制、操作维修方便的特点。但其也有易产生二次污染的缺点。

1.3 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溶存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方法。吸附法因其材料便宜易得,成本低,去除效果好等到优点。胡艳海等[3]用NaOH处理活化沸石,对废水中的Pb2+、Cd2+、Cr2+去除率达到97.90%以上。李国清等人[4]用海藻酸钠-腐殖酸钠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对Cu(Ⅱ)去除率达99.6%,Cd(Ⅱ)去除率达95.6%,其中铜离子已经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2重金属废水处理新工艺

2.1 微生物处理技术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具有无机絮凝剂和合成有机絮凝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处理废水安全方便无毒、不产生二次污染,但当前也存在着生产成本较高、活体絮凝剂保存困难等难题,大部分生物絮凝剂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5]。

2.2 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是渗透作用的逆过程。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微滤膜、纳滤膜、超滤膜、电生物膜等。且有去除率高,选择性强;在常温下操作无相态变化;能耗低、污染小;自动化程度高,可作为重金属废水终端处理,可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完全去除,处理后的水质优良,并可循环再利用[6]等优点。反渗透法由于其本身对生产工艺要求很高,所以其在应用推广中受到了限制。

2.3 MEUF去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胶团强化超滤(MEUF)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和超滤相结合的技术,用于处理低浓度的金属离子。MEUF 技术中还有待解决的问题:①MEUF 在表面活性剂浓度高于CMC以上时才能去除污染物,表面活性剂用量较大;②MEUF 的渗透液中含有一定浓度(低于CMC)的表面活性剂单体,造成浪费。如何从浓缩液中回收有价值的金属和有机物也是MEUF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7]。

2.4 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是指利用植物通过吸收、沉淀和富集等作用降低被污染土壤或地表水的重金属含量,以达到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目的。植物修复法与其他的方法相比具有技术和经济上的双重优势,实施较简便、成本较低[8]和对环境扰动少。缺点是治理效率较低,不能治理重污染土壤。由于一种植物只吸收一种或两种重金属,难以全面清除土壤中的所有污染物[9]。另外施加有机螯合剂虽能增强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却可能会造成有毒元素地下的渗漏,形成潜在的污染风险[10],且增加了运行成本。

2.5 化学品替代法目前有此使用重金属化学品企业,利用替代法解决重金属污染,效果较好。举例吉林省汪清东光电子有限公司化成箔腐蚀工序从传通的铬酸法生产铝箔改为希硫酸法生产铝箔,彻底解决了重金属六价铬的污染问题。

3结论

目前,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工艺还处存在技术、运行成本、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重金属的种类、技术、工程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优的技术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将两种或多种工艺组合,达到最优的效果。

目前我们应该致力于新工艺的开发与传统工艺的改造,努力开发出既降低成本、不产生二次污染又能够达标排放,使重金属得到有效回收利用,同时注重考虑替代重金属化学品的工艺,从源头上杜绝重金属污染,这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与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如金,吴春笃.常温铁氧体处理金属离子废水研究[J].化工环保,2005,25(4):263-266.

[2]李宾.化学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应用介绍[J].材料保护,2000,33(10):18-19.

[3]胡艳海.活性沸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及再生性研究[J].无机盐工业,1997,2:5-6.

[4]李国清,罗生全.海藻酸钠-腐殖酸钠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7,12(3):226-231.

[5]马前,张小龙.国内外重金属废水处理新技术的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学报,2007,1(7):10-13.

[6]袁建军,卢英华.高选择性重组基因工程菌治理含汞废水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1(6):71-75.

[7]周正立.反渗透水处理应用技术及膜水处理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86.

[8]MenchM.,VangronsveldJ.,LeppN.W.,eta. Physi-cochemical aspects and efficiency of trace element immo-bilization by soila mendments. In:VangronsveldJ., Cun-inghamS., eds.Metal contaminated Soils:InSituInacti-vat ion and phytorem ediation[M]. New York:Landes Biosci- ences,Springer,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