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心素养下的文言文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难点。当下建构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研读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发现,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内涵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如出一辙。语文核心素养启示我们,打造、构建高中文言教学高效课堂需要从三维目标整合化、教学过程深度化、教学效果实效化三大主要方面着手。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文言文教学;高效;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日益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文言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课堂依旧沉闷枯燥,长期存在着低效、无效的现象。鉴于此,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建构高效课堂迫在眉睫。文言文高效课堂的建构,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即叶澜教授所倡导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高效”,不是教师简单的加快讲解速度,也不是课堂信息量的不断叠加,更不是学生缺乏思考与选择的接收,而是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双赢,追求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课堂不仅合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新课改的主要理念,更是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相融相通。因此,我们可以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探析如何建构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界定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研究的重点、热点,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下发,文件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教学相关标准。”[1]同年启动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订课程标准讨论稿认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四个发展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可见现代语文学科的发展要求教学价值取向回归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给语文教学研究传达了新方向和新思考。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3],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其基本特点。可以说,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以语言发展为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水平是其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2],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语言的建构以及教师的有效提问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学生能自觉分析不同言语活动经验,准确、完整的解答教师的启发性问题,其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于无声处得到发展与提升。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2]。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品味其语言艺术进而体验作者的丰富情感、激发其审美想象、感受文章思想魅力、领悟作品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如何运用口头、书面语言来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鉴赏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2]。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可以说,重视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母语教育教学的固有责任。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学生需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必须持有正确的文化态度,鉴于此,学生学习时要厘清文道,有意识的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从语文核心素养看文言文高效课堂应有的四种教学策略
在“核心素养”的语境下,语文核心素养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笔者尝试以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为内核,探寻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应具有的四种教学策略。
(一)熟读成诵,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而教
历代文人墨客创作时都注重语言的推敲和锤炼,鉴于此,学生学习文言文简洁、严密、精炼的语言,有助于其言语经验的形成。因此,我们认为学习文言文,最宜采用诵读法。诵读法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历代教育家都做出了不同的阐述,尤以大教育家朱熹为代表,其“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4]的论述更是奠定了诵读法在学习方法中的地位。诵读,要求字音、停连、情感等都正确,在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中培养语感,最终烂熟于心。面对现今丧失使用文言文外部环境的现状,加强文言文的诵读意义非凡,“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5]。比如李密的《陈情表》,文章叙述祖母抚育陈密的大恩,以及他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又倾诉了他恕难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学生难以从语言描述中体会李密的真情,然而通过多次有感情的吟诵,自然而然能以己心贴作者心。又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无需教师多此一举的向学生描述这是一副怎样的雄伟景象。通过诵读,一副辽阔的草原景象映入眼帘。学生反复诵读,久而久之,就自然地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语文知识、个人联想与想象联系起来,建构属于自己的言语经验,并且能够在具体的实践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语言建构几近润物无声。
(二)有效提问,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而教
物理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文言文往往会在简洁、精炼的语言中追求“微言大义”,基于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提问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问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提问,切中要害,避免“不停地问、简单地问、细碎地问”,达到“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的教学效果。一个有专业知识内涵的问题,它有着明确的目标,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即余映潮老师提出的“主问题”。《论语•述而》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主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更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通过“主问题”,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驱使其走向思维“深水区”,实现思维发展素养的提升。例如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在《<离骚>(节选)教学思路》中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找出让学生感动的句子,比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等,然后提出一个非常有冲击力的问题:“屈原以死抗争,你觉得值得吗?”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并踊跃的发言,学生在生成言语的过程中,思维建构于无声处得到发展。又如肖培东老师执教《琵琶行》时,以古诗《琵琶行》的“千古绝唱”引出一个主问题:“这篇《琵琶行》“绝”在何处?”学生的思维在主问题中迫不及待地发散,如脱缰的野马,在思考的国度里尽情驰骋,思维发展素养在“驰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品味语言,为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而教
高中语文课程新课标指出,“审美教育有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的作用,要善于发现美、追求美和创造美,语文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力[5]。”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不管是语言的表达,还是行文立意,文学艺术水平都已达到很高的层次。因此,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我们可以从品味语言入手,以语言为桥梁,细细品味,含英咀华,体验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高雅的志趣,自觉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力,进而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鉴赏素养。如欣赏《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卷,作者怡然明净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观和谐美丽的感叹之情不经意中缓缓流出。又如学习《归去来兮辞》,笔者让学生讨论、交流最喜欢的词句,并说明理由。有的学生说最喜欢“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因为他发现作者陶渊明创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初冬时节,其他植物大多都已经凋落,而松树常青,正是绽放时。更重要的是松树和是作者高贵品质的象征:松,挺且直,象征着诗人的正直不阿;,严寒绽放,象征着诗人的隐忍。显然,学生的理解是建立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之上,既扩充了他对作者陶渊明的认识,又加深了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提升了审美鉴赏力。
(四)厘清文道,为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而教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从形式上看,文言文本身就是宝贵的传统文化,其言语形式是我们民族书面语言的最初形式。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篇目都是经过时间的筛选,不管是文字表达还是语法,亦或是语义,都是“厚积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情感和精神,潜存着汉民族生命的根基和热情”[6]。从内容上看,文言文内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高中文言文选材时间跨度很大,涵盖了上古先秦到明清整个时期,体裁也是丰富多样,它承载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旧有的语言形式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艰辛才得以形成的历史积淀,它闪烁着一个文明古国的光辉和智慧,厚积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情感和精神,潜存着汉民族生命的根基和热情。”[7]例如学习《孔雀东南飞》与《窦娥冤》时,我们通过女主人公不幸的婚姻遭遇(刘兰芝被休,窦娥是寡妇)可以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刘兰芝被休回娘家后,马上就有两个大户人家来提亲;而窦娥以此为耻,坚决表示绝不二嫁:“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原来妇女再嫁在汉代并非是件羞耻之事,古代人们对妇女贞洁问题的残酷禁锢主要是从宋代开始,所以刘兰芝再被提亲不足为奇,而窦娥却是宁死不屈。又如学习屈原的《离骚》,教师可以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文化以及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此做,学生对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的了解就不仅仅停留在吃粽子、鸭蛋和划龙舟上,还可以激起他们对屈原这位爱国诗人的缅怀之情,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国家的忠诚、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语文核心素养对建构高中文言文高效课堂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整合化,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的基本标尺。”[8]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过程、各个阶段要始终如一地贯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发展的理念,只有统筹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曾看过某位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简洁恰当的人物语言,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2.掌握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教师恰当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并复述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服秦伯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这是一个失败的教学目标设计。首先,虽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去设计,但他机械的分割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整合、统筹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其次,目标的设计没有考虑到高效课堂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设计者是教师,高效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会了什么。如“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并复述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显然“引领”、“训练”等动作的主体都是老师,学生在这样的目标设计下,提升知识、思维、审美等核心素养都是“空喊口号”,无法真正落实到实处。笔者认为可以改成这样:1.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注意“之”“以”等虚词,辨析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与用法。2.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概括主要情节、诵读并品味精彩的人物语言,学习烛之武高超的辩论艺术。3.正确认识并学习烛之武临危不惧,不避险阻,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过程深度化,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纵观当今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字词、讲语法、讲翻译,学生闷不吭声的记笔记,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消饵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课堂教学悄无声息的落入低效甚至无效的窠臼。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禁反思: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包含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丰富而又庞杂。很多教师在教学时的关注点在我“教”了什么,甚少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致使教学过程都是聚焦文字表层,浅尝辄止,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挖掘。高效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要求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强调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鉴于此,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这样才能使课程标准中的“素养目标”落到实处。《琵琶行》开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很多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自然环境以及作者的心情,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只流于语句的表层感知,并未深入语言内部加以咀嚼玩味。某位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有意识的让学生关注看似寻常的“茫茫”一词,紧扣文本提出“‘茫茫’一词具有怎样的内涵”这一问题。问题一提出,课堂就炸开了锅:“‘茫茫’不就是月亮倒映在江面,白茫茫的一片吗?”此时老师抓住时机,发挥引导作用,推动学生向思维的更深处漫溯,“白茫茫的一片是你们从视觉的角度观察到的,那能不能再换个角度思考呢?”学生被老师带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中,彼此讨论、碰撞、交流,最后达成共识:由视觉角度的“茫茫”影射诗人白居易心理感受的“茫茫”———即将与好友分别,心绪烦扰难安,心情抑郁悲伤,难以言说;再由情感层面深入到诗人思想层面的“茫茫”———被朝廷贬谪,寝食难安,思想上顾虑重重,看不清自己的仕途走向,不甘心坐以待毙但又无法东山再起,未来一片迷茫。深度学习的过程是理解与表达的双向过程,透过语言的外壳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不仅仅是符号的转换,更是思维的转换,文化的对接。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见微知著、层层深入,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深入思考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三)教学效果实效化,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效果指的是学生经过课堂教学后取得的实际成效。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之一在于老师只关注终结效果,即学生在教学结束后掌握了哪些知识,简单地认为掌握了学科知识,教学效果就达成了;其二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的关注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学生的切实发展。高效课堂教学是优质课堂教学,强调过程效果与终结效果并重,完成三维目标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并行。换言之,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就要从关注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的达成度,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实际变化,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5]。例如特级教师李哲峰老师在解说其《赤壁赋》教学设计的思路时说,“像《赤壁赋》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文,语言似万斛泉涌,汩汩而出,滔滔不绝,恣肆,姿态横生,让人欲罢不能,也唯有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读进去,方能识得其锦心绣口,悟得个中三昧”。第一课时,他要求学生进行试读、译读、通读。试读,要读准字音搞清句读,初步感知课文;译读,要落实文言知识,熟悉文章内容;通读,要回归文章整体,深化阅读效果。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透过文字的外壳,深入语言的腹地,最终触摸情感的肌理。第二课时,以“风月”为切入点,沿着“喜→悲→喜”的情感轨迹“寻风月,解风月,读风月”,组织、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文字中的画面,用真挚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将文字内化为形象具体的想象,再现独特的心里感受。李老师在朗读中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推动学生向思维更深处漫溯。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建构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在美丽的风月之境中,在起伏的情感变化中得到切实的发展。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渠道之一,打造优质、高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是当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和趋势。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统筹、整合三维目标,深入教学过程,切实把握教学效果,打造文言文高效课堂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左延慧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2015.
[2]王崧舟.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R].杭州师范大学,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朱熹.童蒙须知•名贤集[M].孟琢,彭著东译.上海:中华书局,20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19.
1.文言文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总是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那么文言文阅读教学肯定是枯燥无味的。现阶段很多教师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还停留在过去,首先翻译全文,接着对文中的考点教学重点讲解,然而对背景知识的介绍较少,讲解过程抽象枯燥。
2.不注重文言文的应用
现阶段很多教师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和现实之间严重脱节,没有很好的做到学以致用,文言文给学生的感觉很遥远,文言知识之间的学习严重脱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
二、优化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当前,文言文阅读教学出现这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的教育体制造成的,学生在强大的压力下,只会选择那些占分数较多的内容进行学习,学习功利性决定了当前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但是随着文言文的价值被重新认识,近年来文言文在初中升学考试中的比例有所上升,这就要求师生要重视文言文,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1.更新文言文教学的观念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价值教学再认识,针对近年来文言文无用论的盛行,教师要及时清除学生的错误思想,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文言的用处,明白学习文言文不只是为了提升考试,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作用,例如:学习文言文中的韵文和骈文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水平;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古人的文化生活,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和陶冶情操;学习文言文可以培养自己的风度,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学习先秦诸子百家散文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现代汉语脱胎于古汉语,现代汉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表达结构,学习文言文可以提升现代汉语水平。只有引导学生不断认识学习文言文意义,学生才可能在心理上接受文言文并认真去学习。
2.优化文言文教学方法
近年来文言文教学呈现单一化倾向,教师应该注意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运用方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兴趣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设置情境是近年来文言文教学较为流行的方法,如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在网上寻找和文章相关的图片,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对书中描写的“桃花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以利于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提升教学的效果。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另一个方法是选取角度设计问题,例如教学《醉翁亭记》时,教师可以从解释“醉翁亭”的由来入手,提升这篇文章的兴趣性,然后引导学习去进行文章解析。这样,学生在了解了大体的背景和文章的核心问题之后,就能对文章产生好奇,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传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学生记笔记,然后背诵笔记上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教学效果也非常低,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比如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教学自主学习,让学生先搜集范仲淹的基本生平背景,然后利用范仲淹的生平背景导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先让学生找到文章的重点和考点,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自学心得,教师做最后总结。
3.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文言文学习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知文言文的思想,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还能提升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撰写对仗工整的对联,或者引导学生写语义明确的微博,这些都能从不同角度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果。
三、总结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策略
1 调动学生文言文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包括注意力的集中,认知的活跃,情绪的振奋,意志的努力、行为的投入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种动态的变化的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变量。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不仅是文言作品、文言知识本身所潜在的难度,更萤要的来自文言文以外的各种外界的不利因素的制约。学生作为学习文言文的主体,对文占文学习兴趣的有无、兴趣的浓淡,将决定着文言文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学生成绩的坏。新课程非常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注意发挥学生生命的活力。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多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一个整体的系统所驱动的,这个动力系统的最深层的也足最基本的核心实际上是学习的需要。需要是任何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人从事活动的内部动力。因此,要解决文言文教学存在的诸多困难,首先要将文言文的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内部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将人的需要分由低级别到高级别为以下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在人的幼儿时期和儿童时期占优势,到了少年、青年时期,尊重的需要H益强烈,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占优势。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什么都不能学好,因而要学好文言文,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可在文言文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参与的,缺乏积极地期待,没有兴趣的学习,不可能是成功的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笔者在教学中做r一些尝试,觉得采取以下方法,效果显著。
(1)讲清学习意义,引起学习兴趣。在中考和高考高压下的学生非常现实,没用的不能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东西一概没有兴趣。首先告诉学生,学好文言文能够提高语文考试成绩,特别是文言文考试内容的成绩。其次,我们作文中使用的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汉语中演化而来,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语言现象都来自于古代文言作品。学好文言文,可以积累更多的文言词汇,可以加深理解,便于在写作中的运用。第三,好的文言文的基本功底,有助于对现代文阅读的理解,有利于提高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得分。这绝对不是老师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铿锵激昂的说教,这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便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穿插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初中生的心理和摩理都处在成长阶段,意志力比较薄弱,不具有恒久性;还有些学生一旦遇到困难就会畏缩不前。所以,在学生形成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后,教师不能认为一劳永逸,必须在适当的机会进行兴趣的强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可以将课文中的某哆知i=}}以故事的形式进行精彩的艺术讲解。。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是与生俱来的喜好,故事的吸引力强过知识吸引力的百倍千倍。在故事中,学生不仅享受了故事的精彩纷呈,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比如。在讲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作者的志趣时,就可以将古代流传的。黔娄与妻”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听完再让学生归纳总结作者所要表达的志趣,绝对是事半功倍。
(3)教会学生方法,发展学习兴趣。方法是“授之以渔”,是指路明灯,是学生排除困难学习文言文的潜在动力。周祖谟先生说过:。现代语言是通晓古代语言的关键。古语和今语是相联系的。不知今就无法知古。唯其能相互比较,即通以求异,才能由令语以通古语。”因此,学生从已经掌握的现代汉语知识出发,相互比照,就可以化难为易、举一反三,可以借助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现代汉语知识等学爿文言文。
2 以授渔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由于学生不了解古代文化和文言文特殊的词法、句法,无法自己独立理解文意,更无法与作者的意趣共鸣,因此,更需要老师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老师教些什么,怎么教,那便是艺术了。有所讲究,更有所忌讳。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决不会像学外语那样毫无根基。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突出=三个霞点(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议、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古代文化知识),以促使学生知识类化,积累常用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但不可面面俱到,让学生无所适从。
3 自主阅读交流加强鉴赏能力
在文言文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自主阅读,我教给学生学习步骤:结合资料解说,逐字逐句弄懂语句,勾画出不能理解的词和句;在课£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互相解决问题,然后提出疑难点;在课堂上公开提出,学生可以回答的尽量让学生表现,确实不能解决的,我加以点拨和指导。这样一来,就改变了过去由老师一人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师生都觉得枯燥无味的单向活动的教学局面。老师传授的是学生想获得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转化为为自己而学,在学习中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交流中也锻炼了胆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结语:
文言文是古代文学作品和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教学是古代语文教学的全部,同时也是现代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材的编排关系着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学好文言文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在现代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概念,同时对中学生提出“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朱芒芒,王红主编.初中语文教学评价[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李福灼,陈玉秋主编.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 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关键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有效学习;《马说》
文言文是古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有巨大的学习价值。课标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可农村初中文言文教与学的现实中有些尴尬。
一、文言文教与学的尴尬现状
尴尬境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跟教与学陷入误区有关:
(一)仰“灌”缺“诵”。由于学生基础差,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很少真正动脑子,只迷信老师,总喜欢老师唱独角戏,老师不说什么也不做。这种“不配合”导致知识迁移拓展训练很难实现,逼迫老师一厢情愿地满堂灌。有些课堂朗读成为最缺失的环节,师生迷失在琐碎的知识讲解和破碎的结构分析之中,课堂缺少了活力,缺乏了对文本的整体感悟理解。不自主而仰人鼻息式地学怎能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呢?
(二)重“言”轻“文”。学文言文当然要学文言知识。但个别老师过分强调“言”,课堂上都是串讲和翻译,几乎成了古文翻译课。“文”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其实文言术语讲多了,阅读文言能力反而弱化了。文言文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学文言文其实质是体认作品所言志、所载道,要适当涉及文学,有机渗透文化,其最终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二、文言文教与学的实践对策
(一)战术上:熟读成诵、变灌为育、文道统一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读”要贯穿教与学的始终。同时要有具体的朗读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以便更好地理解言和文。如何以读来突破《马说》的境界呢?首先,要注重句子内部的停顿。“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呜呼”前要停一下;关键词“不”有蕴味要读重音。其次,要辨别句末叹词。体会句末“也”的不同语气和情感。如:“不以千里称也”惋惜痛惜;“安求其能千里也”不平谴责;“其真不知马也”愤慨嘲讽。这样就能读出《马说》的独特境界。
“言”是解决其它问题的起点。老师要先“放一放”多指导学生“借一借、猜一猜”,打破“灌”的局面。首先,要指导学生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其次,要引导学生借助其它资源进行猜测和推断词义。再次,要借助“实战”联系旧知识和拓展内容进行有序列的跟进练习。如借助语境推断词义:“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的“虽”字有两种理解,“虽然”和“即使”都通顺。要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思考两种解释有无区别?理解“即使”,那是假设,表明这种才能不存在;理解“虽然”这是客观存在,就能凸显出马的才能,只是由于食马者的无知导致千里马才能被埋没,能更鲜明表达出作者对其愤怒之情。借助语境,把字词纳入文章情感内容甚至与之关联的文化情境来理解,达到“言”“文”互解才有感悟,才能有效提升阅读能力。掌握具体语境中的重点实词、特殊句式及其用法,但不宜讲得太深。少讲文言术语,“言”应随文教学,把“言”融入到具体的“文”中,做到“文”“言”兼顾,同时要巧妙地“联一联、结一结”,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文言知识特点,把字词积累落到实处,促进有效学习。
至于“文”读者要穿越时空再现情景与古代圣贤对话,突出“言”本身以外所辐射的“文”。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和情感的经历自由地言说,体味反思文化。如在自主解字通意的基础上请联系生活实际,就“假如你是‘千里马’暂时没有‘伯乐’赏识你的话题”,从现代人的观念看,你应该有什么表现,谈谈看法。有说“努力奋斗”,有说“天生我才你有用”,有说“金钱、后台最重要”有说“面对现实不服不行”……联系实际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加深了对文本深刻内涵的理解。畅谈学习课文的理解、感受、看法。教师注重过程,要把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融为一体并及时的引或收。既观照自我张扬个性,又对接思想收获成果,文学意味就更浓了。在掌握文言知识的同时,陶冶性情提高认识,这不是对主题的阐发和文化的研究吗?
总之,课堂中将字词内容、思维情感、文化精神等联系起来,在合作互动过程中注重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战略上:以学习任务单、主题阅读等为抓手,协同教学达成目标
任盏ィ阂弧⒆圆獾ィ注重朗读和基础知识。二、展示单,学生学习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有实践、有历练,以便理解课文走进文本。三、提升单,巧设挑战性的问题和学生质疑等,引导学生深翻文本,以便赏阅反思走出文本。四、训练单,包括文言基础和拓展提升的实战内容,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和解题的实际能力。这“四案”从学生的学习问题和真正需要出发,重视并突出自学、自测,去实践生本课堂。
开展主题阅读活动:以课文为原点,以作家和文体为主轴,向作家的其它同类作品辐射,帮助学生构建大阅读网络,促进学生阅读成长。如:学了《记承天寺夜游》后,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坡传》在阅读中穿插写读书笔记、交流心得等促进真阅读,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有效教学理念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作了明确规定:“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然而从现阶段的教学实践效果来看,文言文课堂陷入了“沉睡低效”的状态,其教学高投入、低产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与我们当前倡导的“有效教学”渐行渐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影响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来说: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因文言文远离了学生生活语境,再加上教师的“满堂灌”,导致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极度缺乏热情,心灵处于沉睡的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会记笔记、死背诵,很少主动参与文言文文本的探究,整个过程呈现出困倦茫然的状态,从而导致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弱。
其次,从教材内容的角度来说:1.内容多,课时紧。苏教版诸多文言文在高考的压力面前显得任务较为繁重,一个劲地追赶速度完成教学任务,容易造成课堂陷入肤浅和仓促的尴尬局面。2.距离远,用语涩。文言文深奥晦涩,它的字词意义、语法结构与我们现代用语迥然不同。对于习惯了在快餐文化与网络时代中生活的当代高中生而言,阅读中时常存在语言障碍,让学生望而生畏。
再者,从教师教法的角度来说:1.重课堂,轻延伸。教学更多的是局限于教材,忽略了古今联系,不善于古为今用,教学缺乏灵活性和时代性。2.重分数,轻能力。教师盲目追求升学率,急功近利,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体悟欣赏能力。3.重霸权,轻对话。教学方法带有明显的话语霸权色彩,不自觉地显示出“权威意识”,不给学生质疑的空间,也缺乏师生对话的舞台。
教育学家钱梦龙先生也曾感慨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那么,我们要怎样巧用智慧来改变文言文课堂呢?笔者认为要借助“唤醒”的艺术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唤醒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不是为了操控人,而是要唤醒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1]按照文言文教学新课程理念,笔者结合个人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拙见。
一、唤醒主体主动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每一节课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过程中应“重唤醒,轻告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比如在《劝学》新授课导入时,可以改变过去那种死板的介绍作家及背景的导入方式,而是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主解释对文题的理解,例举已了解的儒家学习思想名句,以及畅所欲言介绍个人在学习方法上的独到经验。这样一来,课堂伊始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主动的学习,自觉地去分析、去探究,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二、唤醒个性情感体验,指引价值取向
我们常见的古文教学以讲析字词、翻译全文为主,忽略了学生的生命体验。新课标要求“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在多样化的解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譬如在执教《渔父》一文时,让学生通过对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分析,结合个人体验逐步解读出面对污浊社会时,渔父“与时推移,随俗浮沉”和屈原“坚持操守,至死不渝”的不同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在面临困境时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唤醒学生沉睡在作品中的情感体验,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变浓,文言文课堂才会变成“有效课堂”。
三、唤醒多元教学方式,鼓励思维碰撞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于模式化,教学方法主要奉行“逐句串讲”的套路。除了巩固古汉语知识外,我们更要呼吁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努力推动文言文多元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构建。当下的文言文课堂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质疑、学会比照、善于合作,鼓励学生在探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促进竞争意识的增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提高思维的敏感性。
四、唤醒师生多边对话,达成情感共鸣
在很多的文言文课上,执教者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常会按自己的预设提出问题、组织讨论,课堂貌似井井有条,但自始至终教师都显露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过程应“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应该是真诚对话、平等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师生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共同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和谐共鸣”,教师用心倾听学生的认知和感受,并适时做出得体的回应和评价。只有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民主互动、多边对话,方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唤醒有效教学资源,充实课堂内容
文言文教学只局限于教材,不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当充分整合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如结合苏教版《语文读本》,它收录172位作家188篇作品,内容广博,对语文教材是很好的补充扩展。也可运用多媒体及网络,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文言文作者所处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当然,为了增加古文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借助影像资源来教学。比如在教授《史记》选读时,笔者曾借助《百家讲坛》录像,将那些名家对历史的深刻解读拿来与学生共享参考。此外,我们更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课堂感受、情绪变动以及教学时的灵感、教学机智等实时性资源,使语文课堂灵动而丰富,睿智而多彩。
六、唤醒知识合理迁移,提升生活素养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教育本应既重传授知识,又重启迪智慧。然而在现实中,学生普遍认为文言文的学习缺乏现实意义,无用武之地。教师要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让他们学会由教材向教材、由教材向生活进行知识的横纵合理迁移。如笔者在执教《谏太宗十思疏》时,引导学生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这样,学生在掌握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会逐渐感受到文言文巨大的实用价值,从而学到做人处事的道理,提高个人能力和自身生活素养。
总之,有效教学的理念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一定要用心探索,从生命深处唤起学生沉睡的心灵。有了“唤醒”教育这一良方,高效的文言文课堂离我们应该不会太远了。
注释:
[1]转引自邹进.斯普朗格文化教育学思想概览[J].外国教育,1988,(03).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04).
钱梦龙先生于1997年就提出这样的看法:“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而时隔20年,我们仍在原地踏步。
我认为,文言文的“言”固然不可忽视,它是我们借以通往彼岸的桥梁,若不借助它,我们与彼岸就只能隔海相望;然而我们的目的地不是桥梁,是桥梁尽头的彼岸――古人的心灵与思想。也就是说:“读文言文,最终的目的是――知道古人在想什么。”
我想,这是我们读文言文的根本目的。在今天的生活里,我们说话写字都已经不再使用文言,文言文的“言”,对我们的生活已经没有太多意义。那些“言”所承载的灵魂与呼吸,才与我们有着真正深入骨髓的关系――在那里,我们可以寻获一个民族乃至这一民族中每一个体的生命密码。
我们初中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较好的组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
但是放眼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讲,读,背仍然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强,记诵负担过重,容易产生一种讨厌、甚至是害怕学文言文的念头。这样一来,对文化经典精髓的汲取谈不上,长久下去,甚至会影响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文言文“味同嚼蜡”;教师教文言文费力而实效差。
因此,文言文教学不能成为“训诂课”,但也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文美文鉴赏课。本人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坚持贯切新课标理念,对文言文的上课方式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了文言文教学的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一、主动探究,组织自学融会贯通
许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生怕学生弄不懂,喜欢字斟句酌的讲,要求学生一字不落的记。讲完记完,课文教学也就结束了。学生学到了什么呢?仅仅是教师思维的结果罢了。而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全被教师的精讲占去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其实,从现行实验课本的编排来看,文言文,无论篇幅长短,无论是讲读课还是自读课,注释都十分详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初步弄懂课文。
二、分工合作,交流释疑表达自我
在自学的基础上,对一些疑难问题,则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将全班分成九个小组,以组为单位相互讨论释疑,也可以师生相互质疑讨论,形式多种多样。在“交流释疑”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把现成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对学生讨论后尚不能解决的疑难才进行启发讲解。比如甲同学有疑,可直接点乙同学答,乙同学不能解决,又可点丙同学答,教师可作适当启发点拨。这样,每个人都可发问,也要解答,都在主动思索,表达自我,从而达到了以“阅读积累、表达自我”为核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乐”中主动接受。
三、诵读感悟,声情并茂热情洋溢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是多年来不少教师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通过诵读,能够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悟其思想感情。
但如何指导诵读,使之真正发挥效益并不是易事。这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课文内容灵活应用。文言文教学多种形式的朗读非常重要。读顺文字,读通文意都需要朗读,可是光读不说,学生的说欲望不能满足,就读的没劲了,可以采取小组代表互评,个评等形式进行。既集中了学习的注意力,又提高朗读水平。有时老师没有在意的字的读音,如“今夫不受之天”的“夫”读音为第二声,有学生读为第一声,通过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过来的。“余闻之也\久”,有学生读为“余闻之\也久”,通过评论,学生知道了这样读和为什么这样读的原因,理解了句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面教者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去学习。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四、拓展延伸,注重培养文学性
“生活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大语文”教学观念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有由课内向课外发展的趋势,使得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跳出传统“照本宣科”的狭隘的语文教学观,以课文为引子,引导学生将语文的外延触及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主动权;语感;积累;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45-02
现在许多文言文教学,教法单一。课堂上,“理解词句含义、梳理文章内容”几乎成为文言教学的全部,讲究字词的落实、注重词句的用法、追求词句的翻译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对文言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如何改变初中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以生为本,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作为突破口。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材文言文下的注释其实很详细,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对书下没有注释的字词,要教会学生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来猜测。对文言文的疏通要做到“不求甚解”,不要字字落实,死抠字眼,只要能做到大致理解即可,就是所谓的“会意”。在疏通过程中还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来解决注释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能让学生像待哺雏鸟那样,只知道等着老师讲,自己一味记录背诵。这种状态不但低效,而且会激起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反感,让其产生这样的感觉:学古文就是听记背,而且有时是听不懂,记不牢,背不出。一旦这样,再好的文章也会失去吸引力。当然学生毕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还比较短,对于有些东西他们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也很难把握,那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做适当点拨。老师的点拨应该是启发式的,而非直接告知。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到根据,这样学生不仅疏通了字词,而且还理解了文意,学生从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中学到了知识,文言文教学也就因此大有成效。
二、加强诵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
古人在阅读前人的作品时并不像我们现在的学生,有各类参考书可以借鉴,但是他们还是一样可以理解文章的意思,而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非常详尽的解释,还是不能深刻理解文章含义,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我们的学生离开了那种语言环境,缺少阅读文言文的语感。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这种语感呢?加强诵读指导是很好的方法笔者听过这样的一堂语文课,教的是《蒹葭》,教师在一堂课中所讲的话少之又少,但是教师匠心独具地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反反复复的诵读,让学生在一次一次的诵读中了解诗歌的节奏、韵味、主题、情感等,最后让学生跟随着《蒹葭》的古唱法一起吟唱,我看到那些学生摇头晃脑的投入的样子,绝无半点作假,我想这就是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所在。
三、注意整理分类,培养学生文言文素材积累的好习惯
归纳分类整理是一种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整理的过程也是一种再次理解并加深记忆的过程,同时,熟还能生巧,我们在学习中,相同的东西见了又见,一定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对文言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1.注重词的整理归纳。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对那些有特殊含义和有规律性用法的文言字词一定要掌握好它们的用法,然后才能在其他文言文学习中灵活使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一种收集归类整理的好习惯,尤其是对于那些常用的字词,例如: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的字、词类活用的字等要做好归纳整理工作。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一本古文整理本,平时要做到实时更新,经常翻阅,这样对于那些常用的文言字词的用法就能烂熟于心,在学习新的文章时就能很好提高效率。
2.注重句的整理归纳。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型也应要求学生分类整理,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例如我们在学习《醉翁亭记》时,全文皆为判断句,学生们通过与以前积累下的判断句经行归纳整理,很自然地总结出了判断句的几种类型,并且在翻译的时候也会很自然得加上关键的判断动词“是”,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3.注重文章与文章间的比较整理。除了字词句的整理以外,文章与文章之间也可以进行比较整理。例如初三教材中的《岳阳楼记》《捕蛇者说》《醉翁亭记》三篇文章,都表现作者的古仁人之心,但是每篇文章的内容、主题、情感、写法等又有所不同,我们可以让学生经行比较阅读,以帮助他们更好得理解掌握,也可以在学习后进行比较整理,以巩固他们的理解掌握。
四、教会学生思考和质疑
虽然说我们的教材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也必然是专家学者们认真审核编写的,但是不代表教材就是权威,就一定都是对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时常会遇到教材上的注释让人费解的时候,教材上的注释无法说通的时候,教材上的注释有歧义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有思考的能力和怀疑的精神,正所谓疑为学之始,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也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这种能力,大胆得对教材说“不”,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新的源泉和活力如《桃花源记》中“处处志之”和“寻向所志”中的两个“志”字,书上将其作为一字多义来讲,认为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但同学根据“所”字结构的特性提出,“所”字结构的作用是使动词名词化,那么所字结构后面应该是名词,那么这两个字应该是用法意义都一样的了。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这种思考怀疑的苗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质疑,这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得到激发,他们才会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来,而不是人云亦云,无效盲从。
综上所述,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牢记以学生为本,切切实实得将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文言文积累,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达到轻负高效的境界。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阅读评价要求是:“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可见,学生有没有兴趣背诵积累和主动学习显得非常重要。依据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理解,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采用各种方式的读,激发兴趣
读,就是朗读课文。读可分为大声齐读、小组读、个人读、表演读、诵读等。在课堂上,学生运用普通话把无声的书面语言用有声的口头语言抑扬顿挫地、清晰响亮地、富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就是读文章的一种再创造。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就对诵读推崇备至,他认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好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真正“会读”,能在“读中见义”是很不容易的。为了使朗读充分发挥功效,教师在课前要认真设计课堂朗读程序,使每一次朗读都有目的;要把朗读和理解巧妙地连接起来,利用多层次、多形式的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活动性和创造性。我曾尝试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教学文言文,效果很好。例如在教《童趣》时,第一节课我就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读准字音(解决生字难字),读好停顿(培养学生的语感),读懂文义(理解文章的意思),读出感情(领会文章的情趣并通过诵读表现出来)。可以说整节课学生的情绪都是高涨的,学生的活动面很广,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了自己的朗读风采,实现了当堂朗诵。可见,要让学生体味千百年前古人的感情,与千百年前的古人进行沟通,最好的方法是诵读,不仅要用口读,更要用心读,这样,学生才能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深切地领悟古代语言的魅力。
二、采用多种方式的说,激发兴趣
说,是语言学习中学生不可缺少的素养。对文言文而言,这个“说”首先就是将自己对文言文的“译”流畅地表述出来,要注意不能搞机械的文白对译;若搞机械的文白对译,学生死记译文,主动求解的精神就会消失殆尽。其次,“说”包括说故事情节,说人物评价,说观点感悟等。通过各种“说”的训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评判力和创造力。
同样是《童趣》的教学,我在第二课时就设计了以下“说”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课文内容:要求学生看课文及注释,用自己的话流利地说出课文中“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设置这一环节的意图是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避免文白对译,把文言文学活。
说阅读感受:围绕“为什么作者说这些事情都有物外之趣?”“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学习本文我最大的收获是……”让学生自由选话题说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说生活中你曾经或得过的“物外之趣”。在本文的学习中,学生并没有因为其是文言文而死记硬背,相反,因为有多种形式的“说”的活动,学生的想象力、评判力和拓展延伸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学生因为能体验到成功情绪而兴趣盎然。
三、借助多媒体,激发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学文言文时可利用音乐、录像或动画等,将声画效果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或听觉冲击中感受中国古代语言的美丽,激起学习欲望。例如教学《三峡》时,我让学生看了一段有关三峡的录像,指导学生比较课文和录像所表现的三峡的不同特点,在比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我将美丽的富春江山水播放给学生看,激起学生对美景的热爱之情,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者抒发的对富春江山水的那份热爱之情,很快就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当然,多媒体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教师要把握好使用的尺度,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我尝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把它编成课本剧上演。学生要演好这一课本剧,就要弄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熟悉故事情节,把握好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弄清每个字、词、句的意思。由于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学生自然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自觉地利用工具书查找资料,完成本文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精彩的表演中,我感受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文言诗文 教学 方法 探索
教学的目的在于“渔”,而不在“鱼”。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教师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使学生掌握获得知道的方法才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总书记曾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进取开拓的创新精神,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作为我国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文言诗文,融历代先哲的崇高思想,美好的情操于其中,他们千锤百炼,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独运的章法,是我们现在人积累文化素质的源泉,也是我们宏扬名族的文化浑厚基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文言文,在文言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消除畏难情绪,营造创新氛围
在文言文教学中,营造宽松、愉悦、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是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励学生探索创新意识的关键。只有在民主、宽松、平和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放松。也只有轻松活跃的思维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放松。也只有轻松活跃的思维才能绽放出智慧的火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室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样情绪的高涨,智力振奋的背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导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有带来疲劳。”为此,教室要把教学堪称是与学生平等相处,互助协作,共同探索的活动。
二、探索教学新法,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最通常的形式是教师试讲读课文,学生死记硬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接受状态。这种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 思维和智力的发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单向传授知识的教法,让教师从教学中的核心位置走出来。“撇开”教学过程中“主宰者”的知识权威的身份,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型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变“教学”为“导学”,处理好传授知识、传授方法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质疑、探索中获取新知,指导学生主动的富有人性的学习;在实践、创新中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使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构从传统的受之于师,调整为部分源于自己探索,部分得于同学之间的讨论,部分质疑于师的多元化结构。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换脑”思考,学出个性。
完成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学实践中将观念外化为行动,大胆摈弃从教师讲述课文内容为主的上传下接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交给学生更多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引入“尝试、讨论、质疑、探索”等导学形式,对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的精神是十分有效的。
尝试,在教室的导入新课之后,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借助注释。有关资料和工具书,初步尝试着阅读课文,这一步,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以往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得到自觉的巩固和运用,有能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检查和证实,使学生在尝试中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比较清楚的发现问题所在,为进一步学习探索提供方向和目标。
讨论,在学生尝试着初读课文之后,组织学生分学习小组谈论,促进同学间的互动关系,达到学习中知识互补,发扬探索中的团体协作精神,“尝试”中部分问题可以在这一环节中得到解决,使真正的带有共性的问题“浮在水面”
质疑,学启于思,思源于疑。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的,在疑问中创新和更新的,所以教师鼓励学生就广泛的问题提出讨论,诸如字词句方面的,章法方面的,主题思想方面的,作家作者及背境资料方面的等等。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在这其中,“解惑”的不一定是教室,学生更应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问题探讨,也并非所有问题都必须给个“说法”,根据教学世家选择性的引导学生探讨。部分问题留给学生制成“问题卡片”课后通过查询资料等途径去解决。指导和培养学生多途径,多角度,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指出的是,课上不解答的问题,并不是等于否定或置之不理,哪怕是成人看来幼稚得可笑的问题,对于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都应给于肯定并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