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范文

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

第1篇: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 供应链管理 网络化 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24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想要获得更多利润,单纯依靠自身努力已远远不够,而是需要和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供应链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而后经由迈克尔・波特发展成为“价值链”,最终日渐演变为“供应链”。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传递到用户的一个过程。因此,供应链也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间关系正在呈现日益明显的网络化趋势。与此同时,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也正在从线性的“单链”转向非线性的“网链”。供应链更加注重围绕核l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它已经不同于传统的销售链,它跨越了企业界线,从扩展企业的新思雏出发,并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考虑产品经营的竞争力,使供应链从一种运作工具上升为一种管理方法体系,一种运营管理思维和模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供应链的理解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需求环境的变化,原来被排斥在供应链之外的消费者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而被纳入了供应链的范围。

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价值创造的手段。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供应链管理的建立和完善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企业可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达到成本降低、收入增加等目标。随着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只有加强供应链管理,完善企业供应链体系,才能主导企业未来的命运。

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时对公司绩效有着极大的影响,其目的就是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活动的协调,实现最佳业务绩效,从而增强整个公司业务的表现。因此企业不能片面地追求诸如采购、生产和分销等功能的优化,而应该从总成本的角度考察企业的经营效果。

一、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一连串有效率的方法来整合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商和分销商,使得产品可以正确的数量生产并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其目的就是在一个令客户满意的服务水平下使得整体系统成本最小化。

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以最少成本使得客户能够在正确的地点取得正确的产品,让存货降至最低,但依然能够提供给客户优异的服务,并缩短产品生命周期,以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换句话说,供应链管理希望合作厂商之间能够尽早将需求变动的信息传递出去,协调各组织间的企业流程。以减少存货、降低成本,并有效地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

供应链管理可以为消费者、制造商、供应商等创造价值,它会使消费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收到货物;对制造商而言可以最小化由于产品库存短缺造成的销售损失,最小化库存和相关成本,并使制造商为客户和分销商提供最好的服务水平;它更能提高供应商的满意度,使之更好地与制造商的物流周期协调一致,以避免库存过多或短缺,减少原料报废,并向制造商提供更高的服务水平,获得较高回报。“供应链”这三个字对企业而言意味着10%~20%运作成本的降低,以及可以帮助企业形成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等。

三、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

1.观念落后,缺乏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眼光。当前许多企业的经营活动还是孤立、封闭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仍然是传统的你死我活的对抗竞争关系,还没有开始建立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合作竞争关系。各企业普遍缺乏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眼光,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全能式”模式普遍存在,还没有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转变。这必然造成各企业负担沉重,机构臃肿,效率低下,难以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最终使企业难以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2.专业人才匮乏。供应链管理要获得长足发展,人才是一个关键问题。首先,供应链管理理念在我国刚刚引入,国内企业对其知之尚浅,更缺乏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其次,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跨行业、跨部门的管理方法,它涉及诸多领域的高新技术,不仅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而且需要既精通供应链管理理论、方法、手段,又熟谙与供应链相关的诸多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不仅需要高级管理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的、熟练的一线操作人员。

3.相关法规不完善,标准不统一。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法规,迫切需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体系。虽然已经建立了供应链物流标识标准体系。但很多标准都未得到正确和广泛的使用,且不同行业存在着不同的标准体系,缺乏能够协调一致的统一标准。

4.企业自身组织职能不利于实现供应链管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都是建立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采取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直线制。这种组织结构虽分工明确。便于管理,但造成企业内信息流通不畅,各职能部门只注重自身利益,整个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不灵敏,难以满足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需要。

很多企业在实施组织结构扁平化、业务流程重组等变革时,仅在企业内部实施,而没有同贸易伙伴合作,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对企业外部流程和跨企业流程进行重组。对整个供应链的组织结构、合作方式等实施变革,这样就使得企业的各种变革只能取得部分效果,难以推动整个供应链的优化。

四、供应链管理实施对策

鉴于上述情况,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必将面临诸多困境。特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有所帮助。从而推动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和运用。

首先,转变观念,积极开展供应链管理。企业自身应转变思想观念,放弃“小而全、大而全”等封闭的经营思想,积极变革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步开展供应链管理。在战略上重新定位,确定自已的核心业务和竞争优势,明确自己在供应链上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同时汲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构,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的运作状况,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高效运作能力,为企业逐步建立集成化供应链做好准备。

其次,企业间应倡导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提升整体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思想要求企业摒弃传统的买卖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为与合作企业相互信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只有在企业间建立了这种合作与信任关系。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要建立企业间的这种相互信任关系。就需要认清当前新的竞争环境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真正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各种核心思想,努力建立新型的企业间合作关系。企业在各种贸易活动中要注意建立和培养自己的“诚信”。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切不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随意破坏企业间长期形成的相互信任关系。

再次,加强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发展供应链管理,必须加强宣传引导,使人们认识供应链管理并接受它们的理念。目前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刚刚兴起,需要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大专院校联合起来,对相关的理论作进一步研究探索,改变落后于物流发展的现状。同时对理论的研究应与企业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供应链管理理论更适合市场现状。

第2篇: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供应链过程一体化;系统库存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market formation, in the network economy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toda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rule has been rewritten. Before the retailers and other competition between retailers and manufacturers and wholesalers too with the similar rivals; And in the new century, the enterprise not only rely on their own strength and industry competition opponents, but depends on the increase in supply chain with all the wholesalers, manufacturers and suppliers of alliance to achieve the competi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is the main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logistics level,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is at present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for enterprises. Thu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spects of the concept, significance and related challenge,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domestic enterprise,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s how to implemen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Then, based on A company's raw material inventory management as the backgroun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Among th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ventory level gradually on the high sid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The last is emphasized that hold the essenc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ought, can more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Key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System inventory

中图分类号:C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简称SCM)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所连接形成的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过程一体化即供应链中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集成,它强调整个系统的费用有效性;使系统成本达到最小。

供应链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的出现,供应链在制造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提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人们的广泛关注。国际上一些著名的企业如戴尔(Dell)、沃尔玛(Wal—Mart)等在供应链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使人更加坚信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优点如下:

1. 把握真实需求。通过供应链管理尽快把握真实的需求和准确的需求量,使企业的供应活动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市场需求基础之上。

2. 组织快速供应。供应链管理改变了商品在两点之间原有的传送过程,减少了中间环节,它要求在供应链内的合作伙伴能够象一个整体一样工作,频繁的交流信息,满足客户的需求,即时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第3篇: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绿色物流 绿色制造 绿色供应链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增大,生态环境保护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重视的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绿色消费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消费者的需求也从以关心自身健康与安全为主转移到以关心自身健康和安全与关心环境改善并重。1992年,第27届联大决议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以此推动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与此同时,以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为基本思想的ISO14000开始实行,企业要想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符合ISO14000的要求,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这种情况下,以集成的思想整合整个供应链环境管理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一、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1、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供应链的每个成员称为供应链的节点。更加确切的说,供应链是描述商品需―产―供过程中各实体和活动及其相互关系动态变化的网络。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的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管理方法。可以说,供应链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重点在于采用系统化的方法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使传统的企业向扩展型企业(Extended Enterprise)发展,其实质在于集成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1]。

2、绿色供应链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JeremyHall认为,绿色供应链[2](Green Supply Chain)是指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引入全新的设计思想,对产品从原材料购买、生产、消费,直到废物回收再利用的整个供应链进行生态设计,通过链中各个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达到系统经济与环境最优化。由此可以看出,绿色供应链比传统供应链更注重于资源消耗的最小化,更注重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与绿色供应链相对应,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也是在传统供应链管理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化。综合大部分学者的观点,可以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管理技术在绿色制造中的具体应用,是一种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对环境的负作用最小, 资源利用率最高。绿色供应链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绿色制造与供应链的学科交叉。因此,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就不能忽略绿色制造。

二、 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意义

哈佛大学教授 Nazli Choucri 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有效发展,它就不能忽视日益明显的环境信号,继续像过去那样经营……对各个企业来说,接受这一责任并不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因为符合并超过政府和环境组织对某一工业的要求,能使企业减少物料和操作成本,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实际上,良好的环境行为恰似企业发展的马达而不是障碍。”可以说,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意义。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能充分满足现在和将来的越来越高的绿色消费需求,同时通过减少物料成本和操作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以此形成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并取得长足发展。当然,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还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具体地说,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供应链的客户满意度

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是满足客户服务的要求,检验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最终指标是客户满意度。可以说,不能有效满足客户服务要求的供应链,是即将消亡的供应链,是终将要被取代的供应链。随着社会对环境的重视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绿色消费将从时尚消费走向大众化,成为人们消费的基本标准。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将大大提高供应链以客户导向为中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对绿色产品由定制向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转变,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先行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独家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及时掌握市场动向,有效运用延迟策略,提高定制化产品的销售比重和准时交货订单比例,在提高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供应链的敏捷性,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2、 加强供应链各节点间的合作

供应链管理要求各节点企业之间应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经营效率,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可以说,供应链管理关注企业之间合作机制的研究,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否有效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益分配,即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分配如何进行。供应链合作伙伴利益的分配往往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合作产生的利润如何在成员企业中分配,二是因合作而导致的共同费用和风险如何在成员企业中分摊[3]。可以说,如何公平地进行分配利润、分摊费用和风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合作的紧密程度。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为公平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和方法。因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将以生产绿色产品为中心,从根本上重新设计和构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所需的投入和所承担的风险,将有一个全新的预测和规划,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分配可以以此为依据,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平化。

3、 有利于供应链取得竞争优势

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曾说过:“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供应链取得新的竞争优势。比如,有利于企业品牌建设,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信誉,赢得客户的信任,从而赢得市场;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如通过绿色物流强调的小投入、大物流模式,节省经营成本,拓展企业利润空间;有利于企业绕过绿色壁垒,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等。

三、 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途径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领域虽然很广,但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即物流管理和制造管理。因此,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化即绿色供应链管理,应从这两个方面,即从绿色物流和绿色制造两方面进行着手,综合考虑,认真落实。需要注意的是,实施绿色物流管理和绿色制造管理,一定要以实施绿色营销为前提。

1、 实现绿色物流

我国2001年出版的《物流技术》对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的定义为: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施绿色物流的直接原因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要求,根本原因是为了满足客户绿色消费的需要。 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主要是生产企业和专业物流公司。生产企业,尤其是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是实施绿色物流的最直接和积极推动者。如果把节约原材料称为“第一利润源泉”,提高生产率称为“第二利润源泉”,实施物流管理称为“第三利润源泉”,那么,就实施绿色物流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和降低的资源消耗来说,完全可以将其称之为“第四利润源泉”.

以实施绿色营销(Green Marketing)为前提,大力进行物流流程绿色再造,是实现绿色物流的一种有效方法。绿色营销,是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活动。在实施绿色营销的前提下,采用系统化改造法,识别并消除现有物流流程中非绿色物流活动和流程,简化和整合绿色化不明显的流程,运用和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作用,实现以提升物流绿色化为目标的自动化。比如,在运输管理上,企业应选择绿色运输策略,开展共同配送,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和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在库存管理上,要实现有毒、有害物品的有效管理;在包装管理上,要以包装尽量简化、合理化、和可降解化为目标;在流通加工上,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流通加工,同时也要力求实现专业集中加工和边角料的集中处理,处理好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等。

2、 实现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4](Green Manufacturing)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制造是世界工业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绿色制造将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绿色制造的实现需要很多相关技术的支持,目前还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解决,如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制造运作模式以及绿色数据库等。企业要实施绿色制造,不仅要增加资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进而解决上述关键技术,还必须从提高企业自身绿色制造的意识入手,即企业要积极开展绿色营销,并以此为指导设计和生产绿色产品。此外,绿色制造的实施还要充分借鉴现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成果,如并行工程、大规模定制、延迟策略、精益制造等,并将这些先进的思想有机结合,同时利用制造业信息化研究成果,以信息化推动绿色制造和绿色集成制造系统的实施。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政府提前建立合理的绿色制造评价体系,同时为弥补实施绿色制造的外部性,政府也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在这方面的发展。

总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提高供应链的客户满意度,进而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企业应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从实施绿色物流和绿色制造两方面积极开展和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迎接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邵晓锋,张存禄,李美燕.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9.

[2] Jeremy Hall. 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 Dynamics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0, (8): 66-67.

第4篇: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合作;竞争力

1引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此外,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涨,企业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若想缓解经营的压力,就必须推动开展供应链管理工作,整合链条上的每一关键环节,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很大比例,但受其经营规模的限制,大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做得不好,倘若还是以前那种传统的经营模式,势必不能在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现在企业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与单个企业的竞争,它越来越表现在企业与企业上下游各个环节的系统协同上。一家企业若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建立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加强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优化供应链的最终目标就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能有效控制库存水平,减少交易费用和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能极大地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

2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在生产运营中受计划经济的传统思想影响较大,而且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企业上、下游不能形成有效的控制以及企业间的信用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2.1对上下游控制不力

链上的企业是代表着不同利益的经济实体,利益冲突经常存在,许多企业由于疏于对上下游企业的有效控制,以致对本企业造成致命冲击。例如三鹿集团在原料奶的收购和检测上存在的问题,缺乏对供应商和货源控制标准,使这个奶制品品牌轰然倒塌。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不平衡,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对企业上下游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将会使整个链条出现连带问题,影响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2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对企业供应链管理工作开展起着重大作用。但是,在许多中小企业中内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少。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对信息系统的构建,但是大部分企业中的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记录数据,仅仅只是提高了信息获取的速率,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生产运营的流程。

2.3信用体系不健全

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间的相互信赖和合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市场缺乏完善的信用机制,一个企业如果存在信用的问题,将会导致整个市场中相互之间信任度降低,市场中欺骗等不良行为会不断出现,这些都会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正常合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产生阻碍。企业失信行为,在短期会得到一些利益,但从长期来看,这些行为会给企业带来致命影响。

3中小企业有效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建议对策

面对这些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上存在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应如何才能改善这些问题。

3.1对上下游进行控制和整合

中小企业应与上下游企业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战略同盟,随着企业的发展,必要时可进行前向、后向一体化战略,实施更加有效地控制,以此来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和风险,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积极进行业务的重组和整合,企业发展壮大可以对上下游进行控股或并购,逐渐减少中间环节,加强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和控制,使每一生产和流通环节都由自己控制。进而提升经营的效率,增加收益,使企业更有竞争实力。

3.2对链上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企业要对信息、物流运输、库存和资金等资源的有效整合,这些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信息数据的发展,企业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发现有时效价值的信息。此外,物流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等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务支持系统。加强物流运输管理和库存管理,积极推进供应链战略的工作,要对企业的物流进行有效整合,对库存进行严格控制,方能减缓解企业运营的压力。

3.3构建完善的供应链信用体系

首先,加强供应链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和相互合作,可通过信息披露等方法来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其次,要依靠完善而有效的信用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的诚信经营的政策法规,保证企业在诚信经营过程中有法可依。各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诚信经营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档案,按期公示那些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名单,让不讲诚信的企业难于立足。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市场环境中成功突围,就必须认真研究供应链是如何运作的,有效推进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开展,建立企业高效的供应链,全面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加强企业上、下游的控制和整合,建立完善信用体系,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建立持续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黄震海.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及其战略[J].改革与战略,2008(3).

[2]李文婷.提高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对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

第5篇: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材料供应;物流

[中图分类号] 40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8-0059-03

[作者简介] 周盛世,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牟 青,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房庆军,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山东 青岛 266520)

一、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内容

1.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与价值观的一致性研究。建筑经营管理理念是以合同作为主导,根据建筑工程可分为长期合作关系与特定项目的合作关系,长期合作关系关注点在于双方的合作目标与项目绩效,面向特定项目的合作则关注各方合作与互惠的连续性。无论是长期合作关系项目还是特定项目,供应链管理理念强调的都是战略伙伴关系与联盟,打造强有力的建筑供应链,需要达到合作、双赢的企业在经营管理理念与价值观上的一致性。

2.满足生产需要的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建筑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预制构件、组件,依据批量运送、批量生产、照单组装等供应链的类型细分,寻找各自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下游企业其需求是生产导向型的、稳定的精细生产,而在其下游,需求是变动的、柔性的。关注供应链和施工现场的衔接面,对施工现场采用价值流程分析与供应链重组,解决诸如待料、征地拆迁、变更、与各类利益人的纠纷等导致窝工、停工等相关问题。

3.施工过程中资金保障对供应链的影响研究。保障建设资金,防止工程施工过程中拖欠工程款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但单纯从资金流视角对建筑供应链的探讨文献很少,更多的是抓住供应链是价值链的实质并从提升价值、降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在伙伴关系的构建中,信誉与支付受到广泛关注。我国每年拖欠民工工资绝大多数产生在建筑行业。因此,资金保障与合理的支付体系似乎十分棘手,建设部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已收到一定成效。

4.基于信息流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正越来越成为决策的重要资源,建筑供应链中的信息类别繁多,而建筑所涉及的关键作用在不同的建设阶段也不同,他们对信息关注的焦点、程度;信息的获得、处理、转移的态度各异。建筑项目的管理常常围绕成本、时间、质量来展开,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决策者或沟通者,信息的有效流动影响了项目的这三个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复杂的建筑项目中,需要有清晰的模型来理解信息流动的路径。

5.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风险研究。建筑项目周期长,资金及劳动力密集,涉及的利益主体方多,风险防范的难度大,影响了其绩效的改进与提高。建筑供应链的项目风险管理、知识管理框架,构建了面向项目管理流程和信息的模型,强调在风险管理中可共享的知识驱动型方法,以及定义通用的风险术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特定项目的风险条目、风险转移和应对措施。

二、建筑企业供应链的构建

根据建筑业经营活动的特点,从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给出建筑供应链的定义:建筑供应链是指以业主对建筑项目要求为目标,从业主产生项目需求开始,经过项目定义、项目融资、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维护等阶段,直至改建扩建,最后拆除的这一系列建设过程中所有涉及的有关组织机构组成的功能性网络链结构。

三、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现途径与方式

1.ERP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一种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实行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集客户、市场、销售、计划、采购、生产、财务、质量、服务、信息集成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ERP以“平衡供需”为目的,能使主要业务流程集成化和自动化,能共享数据和业务活动结果,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反应速度,降低成本,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核心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建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企业必须看到:资源的有限性同建筑企业扩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存在的,解决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各个企业面对社会的压力都非常大,要想有效地管理企业,必须实施企业资源计划。

2.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实施途径。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绿色供应链将环境因素融入到整个供应链中,目标是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降低整个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绿色供应链的内容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和运输、逆向物流。

(1) 实施供应链系统各环节的绿色设计。供应链有关各方应密切合作,不仅包括设计者和制造商,还要包括供应商和材料专家,即在多方之间充分沟通、信息共享、协作的基础上共同进行绿色设计。实施绿色设计,改善和保护社会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计划的实施必将使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的声誉和产品的竞争力,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供应链系统企业实施绿色材料工程。绿色材料的使用,要求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密切合作,制造商与供应商应就绿色材料展开广泛的探讨,制造商应就材料的供应提出绿色要求,并积极参与到供应商绿色材料建设中,有条件的可提供培训和技术上的支持,与供应商紧密沟通、协作,共同树立“环境成本”观念。加大对具有污染性材料的限制和抵制力度,从生产源头给予消灭,在流通领域给予取缔,确保绿色材料、节能环保型材料工程的实施。

(3)树立供应链系统企业绿色营销观念。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向消费者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展示企业绿色文化,引导绿色消费潮流,让消费者了解企业所进行的环境努力。供应链系统企业生产的产品要符合绿色环保要求,保证生产的产品无添加剂、无防腐剂、无污染,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企业的这一行为必将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满意度和忠诚度,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企业绿色形象。

(4) 实现供应链系统绿色物流。 实施绿色物流既可以大大减少废物的产生,又可以降低成本。设计逆向物流运作模式,并保证其畅通,做到绿色回收,实现再使用、再循环。

3.关联供应链管理应用。供应链管理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库存周转率、降低运输成本等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优越性。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继续沿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为此,国家呼吁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倡导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关联供应链是指在考虑资源环境与经济双重的情况下,供应链核心生产企业之间具有生产废弃物在利用关系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供应链组成的网络。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21世纪人类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企业如何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保持适度增长和持续发展,而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关联供应链管理是经济绩效与资源环境绩效双赢的有效管理模式,是一种系统性发展战略,这也是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的一个方向。

四、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1.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应解决的问题。

(1)材料供应商延迟供货与质量缺陷。材料供应商的表现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性能。建筑工程施工所用的建材品种多、数量大,包括混凝土、钢材、砖石、木材等大宗的建材以及各种装饰材料。因此,材料供应与采购是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材料供应商并非都能在保证期内准时提供材料。机器故障、上游供货商推迟供货、供应商与采购方的纠纷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延迟供货。

(2)施工网络进程与物流配送衔接偏差。一方面,不可抗力的产生诸如暴雨、洪水、台风等异常气候条件及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甚至突发事件等不确定因素将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施工材料配送的可靠性是决定企业所需库存及按时竣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物料发错地方、未预料到的不利地质条件、现场操作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以及其他各种质量事故等都将导致施工过程的临时中断。

另一方面,受时间和空间控制的物流配送过程是供应链管理的瓶颈。供应链链式结构的特点是构成物流配送运输中延迟问题的实质。在链式结构中,误差逐级向上逐层传播并叠加放大,偏差与不确定性也将成倍增加。物流配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不确定性,同时不确定性也在物流配送过程中传播,如交通事故、交通堵塞、道路维修导致交通改线等偶发事件将导致供应时间延迟,而延迟的累计效应将导致交货期的不确定,它直接影响施工进程和交付时间,从而影响客户满意度。

(3)上下游之间需求信息的不对称。需求信息难免存在偏差,需求信息的不确定可能带来不准确的市场预测。供应链上每一节点的企业只根据相邻节点企业的需求信息确定自己的采购计划和库存并进行生产,需求信息的偏差会沿着信息流方向逐级放大。于是,处于供应链源头的物料供应商得到的需求信息与市场需求信息之间有很大的出入。供应链两端需求信息总体偏差的量级要比其间相邻两节点的偏差量级大得多。建筑企业涉及面大,其供应链相对复杂,信息经过供应链的传播,供应链上每个环节附加给信息流一个系统误差,误差不断放大造成信息失真,不确定性随之产生。此外,下游客户喜好的易变性会引起不规则的购买倾向,其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上游供应商不准确的市场预测等都将带来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

2.应对措施与方法。供应链的网状链式结构决定了不确定性的存在,针对系统中各不确定性因素的相对影响,研究如何降低甚至消除供应链管理中这些因素。

(1)确定合理与科学的库存量。第一,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库存,具备足够的库存维持量是应对不确定性的一项保险措施。不确定在供应链中的传播是复杂的,而现在还没有能精确计算出生产过程中库存量应有大小的方法,因此,目前建筑企业只能按传统方法依赖于经验决定材料库存量。此外,建筑企业必须正确评估企业当前库存量,才能做到对材料的供应量心中有数。第二,供应商的下游客户应跟踪收集并认真分析其上游供应商供应延迟的一些数据,如供应的平均延迟及准确性能等,从而有助于决定库存。第三,在供应方与采购方之间建立良好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使材料供应商能够共享总承包企业的信息,从而提高供应商的应变能力,减少信息失真造成的不确定性。采购部门作为供应商与生产部门联系的纽带,应协调供应与生产的关系,尽量选择专业采购人员进行采购,采取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不确定性。最后,从战略的角度选择合适可靠的供应商。多头采购易增加不确定性产生的可能,因此,应尽量采用较少的可靠的供应商,这样有利于双方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质量亦有保证。

(2)建立工程物资采购供应信息化系统。即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上的原材料供应商、物流运输公司、施工企业、客户方及相关业务合作伙伴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进行协同工作。通过信息共享及快速传递,使上家获得下家需求信息的原始来源,提高预测精度,使之能对客户需求变化进行快速反应,保证决策的可靠性,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避免需求信息逐层传递造成的信息延迟和信息偏差累计效应造成的库存浪费。同时,对各种变化造成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进行及时的跟踪,做好计划与预测。通过建立透明的、共享的信息系统,使建筑企业内部各部门、施工过程各工序之间保持准确、快速、可靠的信息交流,避免信息失真造成不确定的影响。加强物质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硬件保证,将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以及用户集成起来,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供应链网络。要求总承包企业与供应商、分包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关系,从而能有效地组织自己的生产,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满足合作伙伴的生产需求。

(3)优化供应链结构,提高供应链管理效能。精简优化供应链,消除冗余环节,尽可能使流程合理化,加强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安排充足的提前期;优化运输路线,采用便捷可靠的运输工具和路线;加强运输过程的实时跟踪控制和及时信息反馈;选择地理位置适宜的供应商,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产生不确定的可能;选择第三方物流,将部分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从战略的观点考虑降低不确定性,对施工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采取一定的激励或奖惩措施,使施工生产过程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

[1]杨耀红.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J].经济师,2005,(3).

[2]刘北林.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策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第6篇: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范文

    【论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

    当今社会,环境己经日益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该战略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看成是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承载能力,从而保证环境和资源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可以满足人类长远生存的需要。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我国企业长期运行的传统管理模式必须转变——实施供应链管理,即在不断完善企业生产管理的同时,进行全面优化,将客户需求、对原材料生产、供应、加工、包装、物流、营销、消费及回收服务等一系列过程进行整合。

    供应链上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是传统企业供应链所追求的目标,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因为它只顾及企业的成本和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而其在制造和流通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所产生的影响及所使用产品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回收与再利用等问题并没有考虑到。新的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我国企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问题必须有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绿色供应链内参与的行为主体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于资金流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与控制等,其目的是通过优化与提高相关活动的速度、准确性、与环境的友好程度等途径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增进福利、实现与环境相容的目标。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国外学者对此研究的较多,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从环境法规角度研究绿色供应链(Webb,L、Steve Lippman、Geoffrey J.L.F.Hagelaar、Jack 、Steven V. Walton);从环境绩效角度研究绿色供应链(Porter,M.E、 vander Linde,C.、Sinding,K、Beamon,B.M);从绿色合作角度研究绿色供应链(Hall、Jeremy、Ken Green、Barbara Morton)。在我国,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重点在于概念介绍、集成特性、体系结构、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主要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绿色供应链概念及内容研究(但斌、刘飞、时炎、侯先荣、郭素金、武春友、朱庆华、汪应络、王能民、蔡舜山、李庆涛);基于绩效的绿色供应链研究(周勇、郑任、郭婷婷、孙晓博、刘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模型及成员间的合作研究(曹杰、廖媛红、王洪刚、李向东,阎洪、窦一杰、朱庆华,田一辉)等。

    尽管国内外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时间较短,但是已经得到了学术界与企业界在内各个领域的关注。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比较认同王能民对绿色供应链界定:绿色供应链是指在以资源最优配置、增进福利、实现与环境相容为目标的以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为原则的从资源开发到产品的消费过程中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使用到报废处理、回收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是由供应商、销售商、零售商、消费者、环境、规制及文化等要素组成的系统,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等运动的集成。从绿色供应链的定义来看,其具有不同于传统供应链的内涵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1)绿色供应链运营的目标是自愿的最优配置、增进福利以及实现与环境相容,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关联。(2)从系统构成来看,其成员较传统供应链要广。(3)绿色供应链的运营是建立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运动的基础上的。

    二、实施绿色供应链的重要意义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企业竞争力

    首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并降低库存成本。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组成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供应商、生产企业、中间商、零售企业等)建立良好的供需关系,减少各环节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需求信息能够准确快速的传递,从而减少盲目生产和库存。其次,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流通费用,产生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的价格竞争力。供应链中各结点企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为了使共同体的利益最大化,各结点企业将相互合作、协调,减少不必要的时间耽搁,并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准确地反应,促进各结点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后,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将提升各接点企业的美誉度及品牌形象,从而赢得市场。绿色供应链在节约能源和原料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而且减少了环境的治理费用,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得以扩大。另外,随着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在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而且可以促进我国企业更大限度的参与国际竞争。

    2、实现供应链各结点企业之间的多赢

    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经营效率,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是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各结点企业的共同选择。绿色供应链把原料供应商、生产商、中间商、零售商紧密联系在一起,之间相互协调,使需求信息得以快速正确的传递、流通渠道保持通畅,从而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市场。

    3、提高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适应性

    我国加入WTO已有十余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新月异。市场化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多元化竞争加剧了竞争的白热化。另外,国际化大型企业不断进入我国市场,国际化竞争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着世界范围的竞争。因此,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我们必须实施科学合理的的绿色供应链管理。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绿色供应链管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绿色供应链内各结点企业进行管理,在追求资源的最优配置、增进福利的同时,努力实现与环境的相容。这对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目前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1、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推广尚浅,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起源于国外,且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也基本上都局限在概念提出阶段,实际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基本上局限在一些国际型大企业,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还未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宣传与推广。另外,作为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发展经济,依旧遵循先发展后治理的旧观念,依然将经济发展作为第一位,甚至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还没有形成绿色生产的观念。

    2、法律法规不健全,宏观环境急需改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很多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还需不断的完善。例如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较轻,监督的有效性得不到体现,致使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直接交纳相应的费用与罚款,而不是治理其污染。诸如此类的情况提高了制造商的收益,使制造商的成本外化合法化,而导致供应链各结点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不一致,造成环境恶性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各结点企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追求整体利益与环境相容,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制度,改善宏观环境刻不容缓。

    3、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忽视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依据传统理念,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供应链各结点企业过分强调消费和需求的主流作用,甚至为了降低库存,不惜夸大和炒作虚无的概念,而实际上并无任何创新,致使消费陷入误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仅不能够提升环境社会效益和企业内部效益,还将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各结点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引导和宣传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的责任,没有考虑供应链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负而影响,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势必以牺牲外部的利益为代价,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1、企业转变传统环境观念,确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

    企业必须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供应链,在将环境纳入到成本控制的同时,着眼于长远利益,明确企业在绿色供应链中的位置,分担风险并致力于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使个体的行为符合整体环境价值最大化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把绿色供应链管理提高到战略层次的高度。高层领导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制度的制定者,他们的价值观对于成功的实施绿色供应链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转变高层答理者传统的观念,使其树立新的“绿色”理念,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营造和宣传企业的绿色文化,使企业内部形成强大凝聚力,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创造企业的“绿色品牌”。

第7篇: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延迟策略;客户订单分段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6-0044-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产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发现自己已处在一个自身无法完全掌控的环境中:消费者的需求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标准化产品,而是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且对产品的式样、功能、质量、服务等也要求越来越高。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来全面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已成为现代企业追求新的竞争优势的一种发展趋势。大规模定制就是追求成本的最低化和对需求的快速响应,而延迟策略则是增强企业柔性、提升企业敏捷能力的战略技术,是帮助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大规模定制的重要的途径。

1 供应链管理类型

供应链管理有两种典型的驱动模式:推动式供应链、拉动式供应链。

1.1 推动式供应链

推动式(push)供应链是以制造商通过市场预测来制订生产计划,通过保证库存来满足市场需求,其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

1.2 拉动式供应链

拉动式(pull)供应链则是通过客户订单来拉动生产,其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

1.3 精敏供应链

在推动式供应链中,采用的是精益制造模式来减少制造成本,但库存量大;拉动式供应链采用的是敏捷制造模式,利用信息流来提高柔性,降低成本,但无法保证规模效益。两者各有不同优点的同时又存在不同的缺点,精敏供应链结合了两者的优势,扬长避短,采用延迟策略对上述两种供应链进行整合。其运作流程将整个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同时兼顾规模生产和个性化需求,其运作模式具体如图3所示:

精敏供应链是在大规模定制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若想有效地应用精敏供应链管理模式,其最重要的一个策略为延迟策略。延迟策略是一种将供应链上的定制活动延迟直至接到客户订单时为止,以提高企业敏捷度的生产策略。

2 延迟策略实施的条件

采用延迟策略,主要是将整个供应链的生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大规模生产阶段和个性化生产阶段,其目的是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库存的同时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然而,若想有效利用好延迟策略,企业须达到以下几大条件。

2.1 最终产品可由通用的几大模块组成

即最终产品可分解为几个较大的模块,且相应模块的零部件可做到标准化,但又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2.2 经济合理

为满足客户需求所采用的延迟策略一般都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但必须保证最终收益大于成本,否则延迟策略没有意义。

2.3 企业自身

采用延迟策略,要求企业有较强的生产能力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能及时地配合和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手段。

2.4 合理的交货期

采用延迟策略,过短的交货提前期企业可能不能在规定的期限交货而丧失信誉。而过长的交货期则无须采用延迟策略。

3 延迟策略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企业若想在大规模定制背景下降低成本的同时,又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收益,应采用精敏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同时,有效结合延迟策略,且做到以下几点。

3.1 采用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从产品生产制造到产品送达到最终用户手上,经历了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销售、运输甚至售后服务。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应将精力集中在自身擅长的核心业务中,同时与相关企业形成一种长期合作关系,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收益。

3.2 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拥有不同的企业和消费者,消费者是整个供应链的下游,下游的需求需快速正确地传递给上游,上游方能根据其需求为客户定制产品,这就需要一个能资源信息共享的平台。客户将其需求利用平台传递给企业,供应链成员通过此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以最快速度来响应客户需求,从而减少供应链中的长鞭效应。并且消费者订单被接受后,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随时跟踪订单执行情况。

3.3 客户订单分段点的合理确定

客户订单分段点是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的分界点。该点的合理确定,是延迟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客户订单分段点越靠近上游,企业越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但企业较难获得规模收益;相反,客户订单分段点越靠近下游,越能充分利用大规模生产的优势,但无法实施有效的延迟,难以获得范围经济收益。因此,客户订单分段点的设点需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特性及最终产品的特性,方能达到效益的最佳。

参考文献:

[1]庄品,王宁生.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2003(7):46-47.

[2]郑金花.延迟策略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业,2009(12):58-59.

[3]胡建波.延迟策略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管理,2012(2):100-102.

[4]张敏,程文明,张则强,等.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延迟策略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12):1055-1059.

第8篇: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范文

Abstract: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s an important sector of material p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people. Public awarenes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aws and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have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andards, and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

Key words: green supply chain;performance;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020-02

0 引言

近几年国内外政治环境、技术自然环境、经济人口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变化,国内建筑企业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尤其是面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增加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如何拉动内需的良好局面,建筑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环境的前提下保证企业的价值利润最大化,绿色供应链已成为建筑企业发展战略重要的因素。中国建筑企业与同类企业中比较发达的国家比较,有管理体制、法律体系、运行机制、市场竞争能力的差距。本文重点分析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实施情况,通过基于绿色供应链理论的绩效评价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1 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分析

建筑企业是合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从事建筑业务和商品生产和经营、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具体来说,建筑公司是从事铁路、公路、隧道、桥梁、水坝、码头、机场、体育场馆、住房(如工厂、影剧院、宾馆、医院、商店、学校和住房等)和其他土木工程建设活动,在电力、通信路线、石油、天然气、供水、排水、供热及其他类型的管路系统和机械设备,在内外装修及装饰设计、施工和安装活动,从事对建筑物内、外装修和装饰的设计、施工和安装活动的企业。它通常包括建筑公司、建筑安装公司、机械化施工公司、工程处和其他专业施工公司。根据工程特点,建筑企业有不同的名称,如工程局、处、建筑公司、工程公司、市政公司、房屋维修公司、建筑安装公司、机械施工公司、基础设施公司、装饰公司等,建筑公司是其总称。目前,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分散,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一直没有统一的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一般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个融合了现代管理模式的环保思想,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考虑到原料收购、产品设计和制造、销售及运输的全过程,到使用和回收,通过绿色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手段,实现产品生命周期中环境负面效应是微乎其微。从社会和企业来看,引进绿色环保理念,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和消费,废物回收到通过生态设计来分析整个供应链,通过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来实现供应链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其和谐统一,实现供应链的最低能源消耗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最佳的系统环境的环境管理。可见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形成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所有的过程,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最终产品的销售。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和运输、绿色营销和绿色回收7个环节的选择。

2 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内涵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反映供应链的目标,对整个供应链尤其是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事前、事中、事后分析和评估。通过综合性能从整体考虑不同的绿色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角度看绿色供应链的评价,分析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的评价指标,反映的是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性能,以评估整体性能,而且操作为每个成员企业和性能,成员企业之间的整体利益分配,从而建立绿色供应链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不仅分析最大限度的整体供应链的绩效,而且要深入了解每个企业成员的利润。

实施绿色供应链,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的决策问题,不能片面检查决定,从绿色供应链管理角度全面、客观地考核和绩效评估,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科学的、具有实用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一个要求指标体系应能充分体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满足绿色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监管者、政府部门等)之间的所有方面,以评估和了解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的性能。此外,指标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考虑财务指标和供应链的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3 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任何评价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评价体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就需要设计一个客观、全面、全方位反映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采用理论创新、科学设计、实验调查、反复选择、运用试验、反复论证方法进行指标的选取。具体来说,首先进行科学论证,运用多学科知识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紧接着进行问卷调查,向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绩效评价的因素的看法得到初步的指标体系;最后试用这个初步的指标体系,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这种方法运用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考虑的相关人员的实际经验,比较合理,构建的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如表1。

4 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流程

模糊数学综合分析法是利用模糊集理论的评估方法。采用模糊联系合成的原则、多项因素,判断事物的评级状态下的综合评价方法。模糊评价方法,不仅可以评估和评价对象的整体分数的大小进行排序,但也可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的模糊评估值设置为评估对象的水平。这种传统的数学方法的包含统一的客户服务的结果。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成分来揭示多个变量间的内部结构,即从原始变量中导出少数几个主成分,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间互不相关.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根据提出的模糊层次和主成分分析法的思路,作者建立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模型。

4.1 原始数据收集 由于所选指标体系主观性比较强,很难直接收集到数据,所以本文采用了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各企业的各指标进行评分。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搜集待评价的企业的各项具体资料,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总结后分别交由专家组审阅。然后专家对企业各项指标独立打分。每项指标分为四个等级:优、良、中、差,其中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所对应的分值分别为4、3、2、1。每个专家打分的结果权重相同。由公式表达如下:

Am=a11 a12 a13 a14a21 a22 a23 a24┊ ┊ ┊ ┊ai1 ai2 ai3 ai4(1)

Am为第m家企业的打分结果;ai1表示第i个指标得优的票数;ai2表示第个i指标得良的票数;ai3表示第i个指标得中的票数;ai4表示第i个指标得差的票数。

b=(4 3 2 1)T(2)

lm=b·Am(3)

X=(l1 l2 … ln)T(4)

4.2 对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该级指标的综合值 ①企业相应的设施及工作能力A1=(x1,x2,x3,x4);企业管理层管理能力及工作人员素质A2=(x5,x6,…,x12);企业产生的文化A3=(x13,x14,x15)。②分别对A1,A2,A3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求出各自的综合评价值f1,f2,f3。

4.3 对一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求出综合值

令F=(f1,f2,f3),对F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求出一级指标的综

合值及总体综合值U。

U=(u1,u2,…,un)T(5)

则u1,u2,…,un为第n个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最终结果。

5 结束语

绿色供应链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从而实现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使用到报废的整个绿色流程,绿色供应链管理要做好,以确保并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研究和标准化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参照提供一些建议,旨在开发能够满足他们的施工企业的资源,并且更有针对性的绩效指标体系,从而为全面、客观地评估绿色供应链整体绩效服务,推动行业的健康绿色供应链的发展,使从源头上就开始让整个供应链的废物处理成为示范典型,以利于协调和控制,体现环保性来构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协调优化的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绿色供应链的延伸和内涵正在日益增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绿色供应链如何创新转型,绿色供应链的变化对建筑企业的负面影响应如何界定和预防;进一步的绿色供应链理论和实践中,如何利用绿色供应链的角度来解释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论和组成,并确定企业的价值;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化对建筑业绿色供应链的影响及对策。中国建筑企业的信息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对信息的了解,需要加以改进,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仍远远未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因此,信息技术供应商尤其是开发和制造信息技术产品公司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提供多样化的、先进适用技术的企业和个人需求提品,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晓军,郇金宝.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现状分析[J].商业研究,2005(20).

[2]蔡榕生,吴祈宗.基于聚类分析的供应链绩效标杆选择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5(11).

[3]曹杰,陈森发,吴刚.绿色供应链评价原型系统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

第9篇: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旅游业;供应链;新模式

一、旅游业供应链管理

旅游业供应链管理的对象是价值的有目的的流动过程,是通过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感受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这就要使每一次旅游服务不仅能为供应链带来价值增值,最终还要为旅游者提供增值服务。所以,只有将旅游者的需求与旅游业供应链之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才能制定出适合旅游企业和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管理模式。

二、旅游业供应链模式

目前我国旅游业供应链模式是以旅行社为主导的,在该运作模式下,旅行社通过从相关企业采购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形成旅游组合产品销售给旅游者。在此过程中,多是以旅行社与旅游者面对面的接触形式,了解和确定旅游者的需求,设计适合旅游者的旅游产品,合理地安排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序,并以此为依据在旅游业内的其他企业采购相关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如饮食、交通服务等)。所以,目前旅游业的运作是以旅行社为核心、各相关行业企业为节点而联结成的服务于旅游者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模式。

三、当前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分析

1、“大而全”的“纵向一体化”旅游企业机构繁复,使信息传递滞后,难以迅速响应多变的市场需求趋势,容易错失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

2、“纵向一体化”指导下传统旅行社运作模式虽然能调控自身控制范围内的特定资源,而要在整个供应市场上根据每一个顾客要求实施资源整合却超越了该模式的范畴。

3、即使旅行社在原有基础上通过简单外购实施定制化旅游产品生产也难以逾越高成本障碍。一方面,定制化生产带来的单量购买会抬高采购成本;另一方面,针对每一位旅游需求者组合提供旅游产品需要收集与处理大量的信息,这在旧有的运行模式上将产生高额的人工与协调成本。

四、新型旅游业供应链模式的思考

新型旅游业供应链模式应该有效地克服传统供应链模式中的众多缺陷,真正发挥供应链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旅游者、旅游企业、景区景点三者的协调统一。为此,笔者认为,在新型的旅游业供应链模式下,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旅行社是旅游业供应链的核心

旅行社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核心组成部分,起着协调相关旅游服务企业的作用。李万立、李平、张萍萍(2006)在“欧洲旅行社供应链管理实践与启示”一文中认为:旅行社应确立在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因为“只有旅行社自身具有强大的实力,才能够对供应链上的供应商产生影响,才能推行对供应商统一管理的规定和措施。”因此,在新型的供应链模式下,必须强化旅行社的核心地位,但是应该改革传统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模式为“横向一体化”模式,以适应目前旅游市场需求的新趋势。

2、旅游者是旅游业供应链的主体

旅游者是旅游业供应链的主体部分,旅游业供应链的目的就是要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又使供应链各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因此在这部分,应着重研究如何建立一个可信息共享的旅游信息系统。

旅游服务业是一种基于需求的行业,尤其是对信息的需求强度高,它们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而非有形产品,特别强调顾客服务与信息传递的关系。对服务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将大量的专业与经验以信息流的方式对顾客进行传达或服务,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可信息共享的旅游信息系统是旅游服务供应成败的关键。

3、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业供应链的基础

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本身的保护,使之不受破坏、特色不受削弱,而且还涉及到其周边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的保护问题。注重资源环境保护,防止破坏性开发,尤其要重视对自然保护区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关于景区、景点与旅行社的协调问题,主要是研究多委托人和多人的情况下激励约束机制的相关问题。因为一家旅行社会同时开辟若干条旅游线路,而一个景区、景点也会同时与若干家旅行社进行合作,对于应该如何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既不能破坏当地的旅游生态资源,同时又能使旅行社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是旅游业新型供应链模式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杨亮.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旅游业供应链[J].山东经济,2004(2).15-17.

[2] 张英姿.初探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19.

[3] 《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旅游学刊,2002(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