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 论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途径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与教育途径研究 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教育研究 中国梦语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 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因素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增强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思考 民办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刍议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分析 高校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探讨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的思考 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播及影响力研究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强化分析 高校党课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EB/OL].人民网
.
[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83.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价值观;培育;践行
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创新性地从治国理政的高度论述了家庭的重要性,阐释了家庭建设在整个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既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和谐社会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新思考,又拓展了价值观培育的新途径,为发挥家庭在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指明了方向。
家庭在价值观培育中具有独特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建设,把家庭建设看成是和谐社会、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大学》指出:“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青少年将来成为什么人,其决定的因素首先是家庭教育。培养优良的家风家教,可以使个人获得进入社会的基本品质,在道德观念上进行自我约束,尤其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作用。
一、积极应对家庭建设面临的挑战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小抓起,从家庭和学校教育抓起。上世纪60年代,国际上著名的《科尔曼报告》指出:影响孩子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就现代社会而言,家教不单是社会教育体系的第一环节,更是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德行奠基。当前,社会上呈现多元价值取向,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传统家风家教资源流失,家庭的道德建设和伦理建设不力,微博、微信、手机媒体和社交网络对家庭日常交流时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一些家庭的教育理念出现了功利化的现象。据有关调研结果显示,72%的家长热衷于请家教让孩子上课外补习班;67%的家长跟孩子的沟通只谈学习,最关心孩子考多少分排第几名、钢琴考多少级、比赛拿什么奖,至于孩子的道德品质方面很少过问,忽视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优良家风的教育,影响了家庭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受。家庭教育就好像在一张白纸上画出的第一笔,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主基调。由于青少年成长的根基在家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在家庭、传统美德的塑造在家庭,因而这种影响是刻在骨子里不可撼动的。家长要认真分析和积极应对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承担起守护价值观的责任,自觉地为青少年道德礼义的实践提供第一个场所,大力倡导优良家风,培育核心价值观,以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建设,以家庭建设推动社会发展。
二、家庭要担起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责任
强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教育是家庭幸福和国家富强的基石,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延伸。培育核心价值观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大使命,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担负着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任。重视家庭建设,是中国人千百年来遵行的优良传统,也是维系中华精神的一块文化基石。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和学校比较重视家庭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但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措施不给力,效果不理想。少数家长片面认为,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三百年前就讲,一切学校教育都应该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就是说家庭教育应该是人类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形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家庭建设的关键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德国教育家、幼儿之父福禄贝尔曾经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在家庭建设中,家庭精神是最核心的东西。家庭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建设,是一个家庭及其成员在家庭内外活动中所信奉的是非、善恶、对错的标准建设,反映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做人准则。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格、涵养人性的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承担着抚养功能、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情感交流功能,一旦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就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家庭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要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青少年存正念、做正事、走正道。如果一个人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当他离开家庭走向社会时,就有足够的力量和信心抵御不良风气的侵袭,就像一棵树,扎好根基后就有资本抵御风霜雨雪,继续向上生长。由此可见,家庭核心价值观建设绝不是一件小事,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成长成材,而且也是国家和社会层面价值观得以践行的重要基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核心价值观不是口号,更不是教条,而是贴近每个人、带着温度、生动活泼的精神追求,只有植根于日常家庭生活里,体现在人人躬行中,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它,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看得见、信得过、学得来的日常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彭波、姜泓冰等.人伦基石家国天下[J].人民日报,2015-04-03(06).
[2].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J].人民日报,2014-05-05(01).
[3][日]森重敏.孩子和家庭环境[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1-22.
作者简介:
加强校级管理团队建设,提高决策层领导力
1.引导树立正确的信息化理念
对于校长来说,正确的信息化理念意味着三个方面:一是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在整个人才培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意识到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二是要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有主动接受信息化培训和学习的意识;三是能够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把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当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正确领导和管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2.提高系统思考教育信息化能力
教育信息化可分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教育信息化与学校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的校长,在关注国家教育信息化与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同时,更多的思考自己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从系统的视角来思考与分析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核心环节是信息化应用,即教师、学生及管理者等将信息技术整合运用在教育系统中,从而实现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教育活动。学校信息化应用具体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发展。围绕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核心环节的是基础因素层,基础因素层包括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和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三个方面,这是推动学校信息化应用实践的三个基本因素。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因素层外面是学校信息化的保障要素层,保障要素层包括学校信息化系统规划、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学校信息化规范与标准以及学校信息化考核评价机制等。
3.提高信息化决策与规划能力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具体应该包括学校软硬件资源配置、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信息技术具体应用推进四大方面,特别要强调与规划信息技术在学校各个方面如何有效应用。校长在决策与规划学校信息化工作时,需要思考以下一些问题:信息技术在学校中应用的愿景(战略方向和前景)是什么?信息技术为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怎样的支持与服务?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怎样的支持与服务?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供怎样的支持与服务?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实施提供怎样的支持与服务?学校如何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信息化的管理,包括政策、制度等?学校在信息化硬件、软件资源、人力资源建设如何合理投入经费?
4.增强信息化的评价能力
教育信息化是一件财力、人力、物力投入都相当大的工作。作为校级管理团队,应当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需要对经费投入的效益进行关注,需要对教育信息化各系统要素和整体效益进行通盘考虑和全面评估。校长的教育信息化评价能力包括能使用多种方法对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的能力,评价具体包括对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发展进行评价,对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数字化教学资源、学校教职员工的教育技术能力、学校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进行评价。
加强中层管理团队建设,
提高中层团队执行力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推进需要信息化管理。作为学校中层管理团队,其高效的团队执行力,是保障学校信息化有效推进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1.牢记三个关键词:高度、速度、力度
①高度。优秀的决策执行者总是“立足本位,站足高位”,胸有全局、视野开阔,能预见到正确决策执行后的良好效果。但是又能脚踏实地地立足本质,不冒进,不贪功。要把各部门工作置于全局之下,找准位置,按时进行,包括有时牺牲一点部门的利益(人力、财力、物力),能够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始终牢记全校一盘棋,既有宏观的思考,又有中观的操作。②速度。学校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速度是很关键的,特别是常规工作,没有速度就没有效率。速度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彻底,这是一个中层干部应有的基本素养。③力度。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擅长使布置下去的任务得于执行,不只是布置任务、做决定,重要的是检查,是落实,是研究解决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新问题。有些人的许多工作之所以做得虎头蛇尾、有头无尾,主要原因不外是信息递减、自我取舍、习以为常、借口变通、强调客观等等。
2.增强三种能力
①信息化文化氛围的引导能力。学校信息化文化氛围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十分重要的因素,而中层管理团队的引导作用对信息化文化氛围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中层要多方面协调为教师和学生创设有利于信息化应用和发展的条件。创设学校信息化文化氛围具体是指要创设教师和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通过组织各类信息化应用的评比来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与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②信息化制度执行能力。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有效推进需要制度来保障。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化应用的各种制度,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使用与网络安全保障的各种制度,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的各种制度。通过制度来激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通过制度来规范与保障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推进。③信息化道德和法规的引导能力。信息化在学校的应用和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利的因素,因此,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同时还要对信息道德准则方面进行教育和培训,使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信息道德观和健康心态。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力
在学校信息化的进程中,一线教师是推进教育创新的主体。为此,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理论素质,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影响。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教研制度、拓展信息技术视野中的教师培训模式、搭建多样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从而不断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能力,将信息化由简单的、一般性的辅教学变为思想观念性的东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管理上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确立操作性强的目标
目标是凝聚教职员工共同理想、共同利益和共同行动的基础,只有操作性强的目标才能更易实施,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首先,需要确立正确而又现实的目标。其次,简化目标,用简洁的语言阐述每个人的工作目标、责任、重点和标准,以使每个人都很好地理解目标的精髓,最终达成共识。
2.建立完备的执行系统
再好的决策都只有通过执行层努力有效地执行才能实现。执行系统包括两子系统:(1)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基层干部教职工,自上而下的层层管理。管理者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对于发现的执行不力的各级干部和教职员工,校长应及时给予批评,不能有任何缩水,不能打任何折扣,这是决定全校工作执行效果的关键所在。(2)教职工基层干部中层干部副校校长,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这就让每个干部和教职工同时是执行者和被执行者,既行使权利又承担责任,使执行工作成为一个有机的充满活力的系统,充分体现民主和科学的管理理念。
3.建立公正的执行评价制度
公正的执行评价制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评价制度是全体员工充分讨论、集中了多数人正确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其次,公正的执行评价制度把握宏观和细节,宽严有度。最后,奖惩明确。褒奖“合乎学校利益的行为”,惩罚“不合乎学校利益的行为”,就会有效地督促员工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工作的效率。有“功”从下面员工开始奖励,有“过”从上面领导者开始处罚。员工的失职犯错,管理者也要承担领导责任。
4.综合运用“二八定律”和“长尾定律”
学校教育特色是学校多样化办学的必然体现,它是对标准化教育的一种超越。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中,努力塑造学校的教育特色,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品位,提升办学质量,促进
建设学校教育特色,首先要对学校教育特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本文就有关学校教育特色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学校教育特色的核心在于一定的教育思想
学校教育特色实际上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特色的体现,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它或是表现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或表现在某些学科教学上,或表现在某类课外活动上。然而,不管是何种内容和形式的教育特色,其内部必然蕴涵着一定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就是特色建设者的教育思想,是学校主要领导办学经验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教育思想是教育特色的核心,是教育特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特色就是办学者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思想的生动反映。
这种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者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教育活动的一种独到认识。这种认识,不仅仅来自于理论学习,更来自于教育实践,是办学者在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相互融合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种思想不是仅仅用漂亮的文字剪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中,或刻在学校大门口的石碑上,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学校办学者的头脑之中,并渗透于各种教育行为之中的。
学校教育特色的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学校要建设什么样的特色,用什么方法建设,采取那些步骤,这都受制于一定教育思想的支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特色,教育特色实际上就是办学者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结果。
由此可见,学校特色的建设,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建设,这种思想建设是学校教育特色建设的基本前提。如果学校缺乏这种思想建设,而只注重于学校的校舍、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那么,学校就不能真正形成教育特色。因此,对学校办学决策者来说,要不断根据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目标作深入思考。在创建学校特色过程中,不能把思考点只停留在建设什么样的特色,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建设等层次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为什么要建设这样的特色,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来建设等深层次的问题上。如果是移植别的学校的教育特色,不能只注重其特色的形式,而要注重于特色的内在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融化到自己学校的文化体系中去。其次,要把特色建设的思想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学校教职员工,让他们接受和认同,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共同创建学校特色。
二、学校教育特色的价值在于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特色,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有特色的教育,这种特色教育不仅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而且,最终能在教育活动的结果中体现出来,即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其标志就是培养出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
从教育活动的角度看,学校教育特色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教学方面的特色,技能训练方面的特色和人格培养方面的特色。这三方面的教育特色能促使学生相应地形成三种不同的特长,即知识方面的特长,技能方面的特长和人格方面的特长。应该说,这三种不同的教育特色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对学校的特色建设都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问题是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前两种教育特色上,而对于第三种教育特色就比较忽视。一些学校比较积极地开设某些特色班和特长班,对某些学科进行超前性的训练,强化教学难度,或加强力量对学生进行某些技能训练。与此相比,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意志、习惯、方法等方面就缺少特色教育的力度。这样,明显造成了学校特色教育的不平衡状态。
应该说,学生的个性特长不仅仅在认知因素中表现出来,而且在各种非认知因素中表现出来。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上的优势,或在某些技能上的超群表现,固然是一种特长,然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某些品行、情感、兴趣、学习方法、习惯、意志等方面的突出倾向,也是一种特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兴趣、意志、方法、习惯等方面的特长,比知识、技能方面的特长更富有意义,更富有发展价值。因此,我们不能把特色教育的内容限制在知识教学或技能训练上,也不能仅仅从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优势上来评价学校的教育特色,而要关注学生人格培养等教育内容上,学校应该把知识、技能方面的特色教育与学生人格培养的特色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的特色教育更具全面性,更具有深刻的内涵。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特长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学生特长的显露在时间上有长短之分,学生的某些特长在短期内就能显示出来,而某些特长要经过较长时间后才能显示出来。例如,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特长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显示出来,而在意志、习惯、品行等人格因素方面的特长就不能在短期内显示出来。另外,不同的学生由于其性格特点、生活背景的不同,其特长会在不同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不能用短期的眼光来评判学生的特长,尤其是不能只注意到学生的显性特长,而忽视学生的潜在特长。同样,在学校特色建设中,我们不能完全用学生当前表现出的特长来评判学校特色教育的成效。学校特色建设不能只注重短期效应,而更应注重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学校教育特色的基础在于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学校教育特色是学校某方面教育优势的集中体现,但是,这种教育特色是建立在学校教育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学校的教育特色与学校的教育整体是一种点与面的关系,如果把学校的教育整体看作是面,则学校教育特色就是其中的点,这种学校教育的点与面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点是显示面的窗口,而面是点存在的基础,点不能脱离面而独立存在。如果一所学校在某门学科教学上有明显的优势,也取得显著的成绩,而其他学科的教学明显落后,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则我们很难说这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显然,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学校整体教育工作全面而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以认识。
第一,从特色教育的目标看,特色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使一部分学生的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这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学校不能把力量只集中在对部分学生的特色教育上,而减弱对其他学生的教育力度,从而造成教育力量在分布上的倾斜性。即使对于部分接受特色教育的学生来说,使他们在某些学科上获得超常发展的同时,也不能以损害其他学科的学习为代价,即不能人为地造成学生片面发展的倾向。应该说,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是建立在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与全面、和谐发展的统一,这是学校特色教育的本质目标,这种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从特色建设的过程来看,学校教育特色是在学校教育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建设一所学校,首先必须进行常规建设,使学校内部各部门、各机构能相互协调,形成和谐的运行机制,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能顺利实施。在此基础上,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特色教育的目标和切入口,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进行教育特色的建设。如果没有这种常规性的建设作基础,学校教育特色就难以形成。
【关键词】学校常态 问题关注 督导
伴随着浦东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需要,基于学校常态下的问题关注式督导成为区域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实践的新趋势。督导活动中要体现问题关注、体现对问题的有效发现,唯有学校处于常态化,才有可能做到“问题发现”。因此,有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关键环节。同时,要不断完善学校教育督导方法论的研究,提升基于学校常态下的问题关注式督导效能。
目前,浦东教育已完成以数量扩充为特征的第一次跨越,进入以内涵发展为特征的第二次跨越阶段。这就要求教育督导部门必须关注学校内涵建设,抓住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把握住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督导人员必须在督导过程中,对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策略加以有效梳理;而学校也需真诚面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正确对待发展中的各种数据与信息。这种基于“问题”的合作关系要求不断创新区域教育督导机制,积极探索区域教育督导规律,破解学校发展问题,谋求教育督导效能。
“问题关注式督导”是对“发展性教育督导”的新发展
问题关注式督导体现督导活动中的重点,它较多地从发展的问题中寻找学校困难与发展障碍,并力图在问题解决角度上推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1.学校发展现实中需要督导支持的核心要点
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主要任务包括三个问题:学校为实现目标做了些什么?现在学校在何处?学校发展还需做些什么?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学校自评工作的落脚点,具体回答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及目标。由此,我们可梳理出学校教育督导的基本思路:分析学校现状—明确经验与问题—寻找对策—帮助学校制定新的发展目标。其中,“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建立新的发展目标”是关键环节,这是教育督导为学校发展需要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的核心内容。
2.架构学校常态化问题关注式督导的基本要素
学校常态化。唯有常态下学校作为督导对象所呈现的信息才可能是客观、真实的,所反映出问题才可能是符合实际的。
学校态度要素。一般而言,学校管理者对待问题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迎合教育督导只是尽量大地放大优点,展示发展绩效,并最大限度地缩小缺点;受到传统影响,评价标准有差异,出现“成绩多、经验多”的现象,被评价者只是盲目地跟从评价者。
学校行动要素。学校愿意将原本的自然状态呈现给督导人员,并能积极、主动地与督导人员共同寻找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互关系要素。开放、平等、合作的理念充分体现在督导活动中。督导人员与学校主动合作,根据发展目标有效地帮助学校找准症结,从而促使学校扬长避短,实现跨越式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要素。充分认识发展性教育督导的目的是促进学校发展。对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呈现表示充分理解,对问题改进予以有力支持。
督导技术要素。突出诊断性督导评价功能。我们应把评价权利更多地给予学校,让学校能自主评价发展现状,提供出更多学校发展的信息与数据,从而尽力地缩小督导与学校自评之间的差距。
问题关注式督导的基本操作框架
1.对“问题”的若干认识
基于学校常态下的问题关注式督导中发现的问题有轻重和主次之分。弄清问题的性质与程度,是对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必要环节,是确定问题次序的前提。
一般而言,问题关注式督导中需要把握的第一线索和关键线索主要有:①入门线索:学校形象与成就,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和校长;学校教育研究工作;知晓度、知名度和美誉度。②基本线索: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包括教育教学工作的形态、数量、周期或频率;学生活动范围及影响;教科研工作的内、外部特征;校园风格与格调;校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学校运作主体;学校管理与人际沟通;后勤支持;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和联系;学生自治程度。③发展性线索:学校人事工作,主要包括教职工人事结构;工作饱和度;人事管理运行的校内认可度;人员调转与培训。④全局性线索:学校领导行为诊断,主要包括办学思想;学校领导作风;教育理论水平;操作示范能力;表达能力;文化和艺术修养。⑤外部线索:学校周边情况或问题诊断,主要包括领会和执行法律、方针和政策;与社区的关系;与邻近同行的交流等。⑥前瞻性线索:学校发展方向与可能性,主要包括对既往发展史、学校位阶、发展潜能和内外期望的评估,以及预期支持度。
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
明确观察、发现问题的基本程序:①通过观察发现问题。②从学校已有问题发现中寻找问题的主攻方向。③通过信息采集,思考校方发现的问题准确与否,是否有进一步的发现。④与督导同伴作交流,验证一下彼此的问题是否趋同。⑤与校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沟通,验证学校被发现的问题是否符合事实。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景观;文化互动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2-0051-05
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进行的,校园文化景观是教育空间的组成部分,它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理念和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期望[1]。21世纪的校园文化景观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窗口,表征着学校的个性特征与价值理想,具有比抽象的书本更有助于师生凝聚新经验、激发新情感、催化新认知、滋育新观念、诱发创新力的强大功能[2]。我校是一所名闻遐迩的百年老校,她秉承“独立、协作、创造”的校训,发扬“读书、明理、求进”的校风,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培育了一代代精英学子。我校在校园景观建设中注重与校本文化传统相结合,注重与教育主体和过程的互动,使我校的校园文化具有了较为独特的表达特点,也使文化景观更好地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教育作用。
一、文化互动: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新理念
1.校园文化与文化景观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各种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在新课程背景下,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促进师生的发展,根本途径是课程改革。文化育人,人蕴文化。人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校园文化必定是个开放的系统。作为校园文化重要表达形式的校园景观也必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时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与师生进行着信息交流,引领着师生去体会学校文化的意蕴,赋予校园文化新的时代精神[3]。
2.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理论借鉴
著名艺术心理学家弗赖曼指出,应该把环境与空间文化看成一种塑造力[4]。校园文化景观是特殊的感性“文化场”,同样具有能量,即它会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熏陶和重塑师生的思想品行与生活方式。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人体验景观的重要特征在于,一是视觉经历,二是心灵感受,“人们是根据空间事件的构造而选择体认与行动模式的。”[5]这提示我们,景观设计需要深刻把握人的景观体验规律,以便借此拓展全新的价值时空,创建与呈现富有情感张力、审美诗意、认知启示的感性对象,从而引发人在审美发现中体会深邃的快乐,提升认知的层次与维度。
好的校园文化景观往往积淀了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蕴含着个体、集体甚至民族和人类的精神智慧,能促使师生在景观中领会特定文化的精神价值,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师生的品格、情感和价值观。
3.我校对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创新理解:文化互动
校园文化景观不能以展示性作为唯一功能,而应体现人文性、互动性、参与性、探索性、建设性、创造性的精神特征,其中互动性是从理解景观文化走向发展景观文化的核心环节。
有研究指出,不从人的主体角度而把文化传统当成外在于主体的自律要求,是一种非科学的方法。人们应该从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待人与文化的关系:一方面,人与人群作为文化的主体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制约。这种制约不仅表现为特定人受特定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且表现为特定的文化传统奠定了人的思维与行动的基础[6]。另一方面,人与人群对文化也具有选择与决定作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有一句名言:“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种先决条件,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参与到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7]所以,文化必定是在与人和人群的互动中才得以传承与发展的。
因此,我们认为好的校园文化景观还应能够催生师生对学校传统文化的反思、扬弃、修正和创新,使校园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体现出与时代相适应的特征与风貌。另外,基于现代教育活动本身具有互动的特点,将校园文化景观建成有利于教育互动的场所也是我们学校景观建设的必然选择。
我校文化景观建设的理念是:把校园文化景观建成学校文化的窗口、教育教学的载体、文化发展的平台。我们试图让校园文化能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能与教育的主体和过程内容相融合,能与师生的生活、理想与未来发生相互的影响。这就是我校对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创新理解:文化互动。
二、“求进”:文化互动理念的校本理解
1.“求进”文化的历史彰显了学校文化与社会发展要求的互动
无锡市第一中学具有一百年发展的光辉历程,学校文化的特征显而易见。“求进”,是无锡市第一中学的校本文化核心。其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修身励志”、“自主协作”、“爱国爱校”、“全面发展”、“开放创新”等五个方面,而我校的文化景观也成为这种文化内涵最好的教科书。
回溯百年,在文化互动中谋求创新一直是我校发展的主旋律,学校文化的发展印迹无不显露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互动的节拍。我校早在晚清时期就率先创办职业学校,以创新的教育来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先进机械的引进以及工商型人才的培养在当时开创了地方先进工业的先河。二十年代规范化教育,我校从建立现代化教育管理入手,全面提升了我校的现代教育管理水平。三十年代无锡沦陷时期,我校多位校长拒绝与侵略者合作,既保持了一个中国教育人的尊严,又坚持独立办学,培养了一批既有爱国品质,又有出色才华的师生。四十年代抗战胜利后,我校全面实施优质教学,并成为无锡地区最好的公办学校。解放后五六十年代,我校成为省重点中学,在无锡地区首先实施教育改革试点,为无锡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探索开道,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后,我校不断推出教育改革新举措,一系列的创新使我校在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全校办学成果等方面成为全省甚至全国教育的一个闪亮的标杆。九十年代我国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校以“科研兴校”为新的突破口,大胆改革、探索,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进入新世纪,我校的改革创新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在,学校大门口的校训碑上镌刻着“独立、协作、创造”和“读书、明理、求进”12个大字,这是我校百年校本文化传统的最好总结,也是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标志和追求目标。巍然屹立的学校大门上书写着我们的校名——“无锡市第一中学”,这就注定了我们应该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勇当“第一”。
因此,学校的“求进”文化成为了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2.“求进”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学校传统文化与当代学校教育主体和新课程体系的互动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断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8]。教师和学生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当代“求进”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当代师生与学校传统文化的互动。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育人的蓝图,课程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改革实质上是一种课程文化的重建。课程文化是通过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形态。现代学校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科学、正确地认识学校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加强以“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辩证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课程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当代“求进”文化的发展有赖于传统学校文化与新课程文化的互动。
三、多维互动: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校本实践
基于文化互动的理念,我们在学校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中,关注文化景观的意蕴能否与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相互动,关注文化景观能否与当代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课程文化和办学特色相互动,关注文化景观能否与当代师生的生活与情感相互动,关注文化景观能否与学校文化的成长趋势相互动等。在我校二期改扩建工程前期,我们在深入分析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了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基本策略,那就是我们的校园文化景观应该是一个物化的文化互动的平台。
在学校景观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我们又从四个角度率先尝试了文化互动平台的建设:(1)育人核心的德育平台;(2)教育无声的艺术平台;(3)丰富多元的课程平台;(4)人文互动的创新平台。
(一)育人核心,德育为先,让核心景观与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互动
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从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文化支撑。它能从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风校训中体现出来。把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反映到学校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中,就是尝试将抽象的文化教诲转化为直观的文化象征,从而使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以景观的形式更形象、更持久地影响人、感化人,从而潜移默化地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9]。我校在核心景观建设中努力呈现学校核心精神文化的内涵,使固化的景观与学校的精神追求相呼应。
无锡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创建于1911(清宣统三年)的百年名校。1954年,人民政府为我校重新购地兴建校园校舍。八角红楼是当时在苏联教育模式指导下兴建的典型的大型仿苏式教学楼。大楼整体红墙红瓦,楼体前方中央有一个突出的八角形尖顶塔楼。远观八角红楼,它像一本打开的书,中间的塔楼像一支八角形的铅笔插在打开的书脊中。红色代表了当时学校怀有科学救国的理念和传统。整幢大楼端庄沉厚,恢弘大气,激励了一代代一中人发奋读书、明理求进。“八角红楼”是现在一中校园里最早的建筑,在近60年的风雨中,她成了无锡一中历史的象征,是数代一中人校园情结的所在。
2009年开始的我校二期改扩建工程中,我们深入研究学校百年历史,在提取了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将八角红楼定位为核心景观建筑,并进行了重新修缮。突出了其楼形特征,象征“读书、明理、求进”的学风要求,突出其楼体的红色,喻意“独立、协作、创造”的校训警示。
红色还为校园二期改扩建工程奠定了校园的基本色调,书笔相谐的造型是学校最朴实的功能写照。红楼内部被设计布置为校史展览室,丰富生动的教育历史故事使红楼进一步折射出学校百年的历史光韵,传递出一中人读书、明理、求进的精神追求。
筹备百年校庆之际,与八角红楼这一核心景观相呼应,我们建设了又一校园核心景观——校训墙。这是一幅大型浮雕作品,名为“百年辉煌”。作品画面以荀子《劝学》为背景,以我校创办人陶守恒先生和早年著名校友钱伟长、程及为师生代表形象;用无锡地方标志锡山、龙光塔、波澜起伏的大运河水写意学校的地理位置;用学校百年历史中不同时期的典型建筑如“进贤亭”、“红楼”、“西校门”等象征学校的发展历史。鉴于学校最初在王羲之无锡的故宅办学的经历,浮雕题词:“从王羲之的故宅到无锡学宫,再到锡山东麓,百年的办学实践孕育了一中追求卓越的‘求进’精神,百年的薪火相传创造了一中追风赶月的百年辉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浮雕在醒目位置镌刻着两组校训:一是我校县中时代的校训——“服从、牺牲、创造、协作”;二是当代校训——“独立、协作、创造”。这幅浮雕表达了一中在百年教育历史中的坚守与创新。
(二)教育艺术,大爱无声,让故事景观与教育的艺术追求发生互动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在心,教师才会孜孜不倦地追求教育的艺术,才会追求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教育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故事往往以有情节、有细节、以情动人而打动学生、教育学生。因而,我们尝试将学校历史中的教育故事演绎成故事景观,试图用一中人的故事感染教育一中人,使学校环境无声的教育也能像故事一样动人,也能为向“心与心的教育”靠近做好铺垫。
故事景观一:学校创始人陶达三先生像
这个景观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00年前,当陶守恒先生手捧万国博览会金奖载誉归国,他所见到的却是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祖国。
初等工业学堂开学那天,偌大的校园里只有两名学生……,立校之初的16年中,这里走出了9届共计500位学子。在那个家国残破、混战不休的年代,陶先生所面对的艰难和困厄,我们已不得而知。但陶先生送出的学子中,却留下了钱临照、程及、钱伟长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
故事景观二:知音
这是一组由绿地与雕塑共同组成的景观。雕塑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讲述了著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发现、发掘、记录无锡著名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的代表作《二泉映月》的一段佳话,很能激起师生对民间音乐瑰宝《二泉映月》来历的好奇。杨荫浏先生是我校著名的音乐教师,他与阿炳因热爱民族音乐而相知深厚,他们曾一起在一中校园里举办过民乐演奏会。“知音”意在纪念这位著名校友和教师,激励我校教师要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崇尚高雅,积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高雅的品味。
这样的故事景观在校园还有很多,已成系列。如为百年校庆而重新修建的“进贤亭”、校友回校总爱去坐坐的怀旧教室等,这使学校著名教育故事中的人和得栩栩如生。
(三)课程文化,丰富多元,让课程景观与学校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教学追求发生互动
素质教育是我校显著的办学特色。我校的育人目标是:素质的全面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构建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和谐”、“文理综融”、“个性舒张”的多元课程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我校办学的追求。
我校的课程景观大多分布在室内,有行政楼图书馆“文科片区”、钱伟长楼的“理科片区”、艺术楼和体育馆的“艺体片区”等。这些景观片区的设计采用了室内与走廊相结合的方式。室内景观注重景观与教学功能的整合,使景观成为教学情境的一部分。我们将钱伟长楼设计布置为理科文化为重的景观区,在这个区域中有与各学科相关的主题教室。主题教室的设计将学科中最精髓的思想、最经典的学科成果、最耐人寻味的科学案例设计其中,使学生一走进主题教室就好像走进了由课程景观构成的学科情景中。如学生在地理教室内可以看到“斗转星移”、“风生水起”……在生物教室可以体会“虎啸猿啼”、“生命进化”……
走廊里的课程景观采用了开放式展馆的形式,表达了学校多元的课程理念。如我们把图书馆文科片区的走道和楼厅布置设计为或中西合璧的、或国粹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各种展示区,有国学文化馆、民族文化馆、西学文化馆、(无锡本土的)非遗文化馆等,还有反映学校百年历史各阶段的开放式灯箱展板……这样的布置旨在启发师生要打开多元的课程学习的视野,懂得当代学生需要了解传统与本土文化,也需要有国际视野,更要有广博的知识、包容的胸怀、民主平等的精神等等。
室外也有多个课程景观,如古树名木上的生物学知识介绍,“雕刻时间——新型地平式日晷”,体育馆内的“学校体育明星”墙等等,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多元化的课程学习无处不在。
艺术大楼门厅内的陶艺壁画——“英雄交响曲”。这是一幅由一个年级全体学生和他们的美术老师耗时一学期在陶艺课上共同创作、亲手制作完成的作品。作品由类似活体印刷字的柱状小雕塑有机组合而成。小雕塑的高低起伏表现了《英雄交响曲》旋律的激情与豪迈。这幅作品入选了“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和“第十二届中国壁画展”,受到了国内外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的关注。这幅作品作为课程景观展出,体现了学校新课程改革以来,大胆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和教学,也证明了学生是当代教育中真正的英雄。
(四)人文互动,文化创新,让主题景观与师生的文化展望发生互动
学校是成长的,学校文化也是成长的。校园文化景观的含义不仅要能承载过去,更要能隐喻未来,从而体现校园景观文化的导向。
我校最为典型的主题景观是位于学校正门内广场绿地正中的“回凤石”——又称“玉凤回眸”的景观。这是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送给学校百年校庆的礼物。景观建成后,师生对其寓意的解读却有着较为浓厚的文化展望意味。学生普遍认为,这表达了学校对学生要为母校的发展出力的期待。有教师把她解读为教育是构建于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学校教育应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教育应该反哺社会;也有观点认为,这块回凤石隐喻了教学相长,提示教师可以从学生中汲取营养,从而获得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体现了一中教师教育的胸襟;更有观点认为,这块回凤石的外形与无锡市的城市标志——吴文化的象征“玉飞凤”有相通之处,隐喻一中在当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这样看来,主题景观激发起的师生多角度的解读已不止是文化展望,更是一中师生新的目标追求。除此之外,学校的主题景观还有“巨人之肩”、“百龄杏坛”等多处,对主题景观多样的解读激发了师生与景观互动的巨大热情,也孕育着一中新文化的发生与成长。
综上所述,我校在景观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通过加强景观与学校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的互动,使景观成为了能被师生充分认同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的生动标识。我们相信,只要能在深入研究文化与校园景观关系的基础上开展景观建设,校园景观将会成为投射学校教育智慧之光的镜子,就会与师生发生自然的对话,就会启迪师生对学校文化的再创新,校园文化景观也会为化育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而发挥出更加巨大的教育潜力。
参考文献:
[1]麦显悦,张俊竹.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建设与实例[J].高校后勤研究,2008(5).
[2]深圳市平岗中学课题组.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J].教育研究,2000(10).
[3]薛岚,郝东升.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探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6).
[4]邹广文,夏莹.文化主体、环境与态度——从中西文化交流看文化交流的主体间性及其原则[J].求是学刊,2003(7).
[5]严春友.人:西方思想家的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83.
[6]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00.
[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5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
[9]吕根槐.校园文化建设:景观建设的意义[J].文艺生活.2011.12.
Culture Interaction and School Cult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HUA Guang-yan & XUE Xiao-hong & CHEN Chuan-wen
(Wuxi No. 1 Middle School, Wuxi 214031, China)
一、人本管理模式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第一,以学校管理者作为人本管理的主体,从管理者的水平能力的提高和经验的丰富角度出发,制定和实施人本管理的方案,实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目标的模式。首先,建立"兼容有序"的管理机制。所谓兼容,"从对人的管理上,就是团结具有各种特长的人一同共事,不排斥意见不同的人。要求领导班子管理成员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用最新的观念武装自己的思想,对学校各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鼓励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并创造条件让起参与学习和研究,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拥有成功愉悦的人生体验。在对学校事务的管理上,管理者要善于整合。学校的时空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空,把各种教育、各种事务的内在联系,进行重新组合,产生整合效应,从而使校内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都能产生最好的教育效应所谓有序,就是在管理中充分注意各项工作的过程、阶段的有序化,把每一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想细,做细。从时间顺序上,把学校各项管理在时间运行上的先与后,快与慢定出时间表;从空间顺序上,注意工作运行的层次,位置上的排列,在管理中让教育、教学、各就各位;从工作秩序上,建章立制。从而使学校工作能够按章程顺利进行。其次,培养领导管理者的管理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领导者要具体有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把人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支点。在考虑到社会需要的同时,考虑到学生、教师这些"关键人群"的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主动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以管理只是为核心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学校教育者要以经济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要努力掌握现代科学与人文基础知识、教育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现代信息知识,使关了在走近科学的同时处处闪耀人文光辉。
第二,以学校教师作为人本管理的主体,从培养提高教师积极性出发,使教师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准则,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向心力和能动力,实现教育人本管理的共同目标。首先,营造共同的价值观念,构建优秀学校文化。共同的价值观是能够激励人的、将教师个人追求与学校组织目标很好结合起来的价值观念或最高目标,也是学校灌输给全体教职员工的指导性观念。可以说,价值观是学校的上层建筑,是学校教学管理的灵魂。学校通过这种无形的管理方式,即以观念的形式来调控学校成员的行为,能使教师感受到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在学校内部形成一股强劲的凝聚力,对每个教师骑着感召作用和融合使用。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管理手段,其目的就在于把学校的价值观念变成学校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通过共有的价值观念和准则自我监督,调整自己的行为,借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能动力为实现学校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其次,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教学活动中的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支撑都来源于亲密的感情。一个学校只有培养并建立起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才具有凝聚力。而这种亲密感一旦遭到削弱和破坏,将使教师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也会使学校内部摩擦系数增大,内耗加重。只有当学校管理人员对下属的思想、感受和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时,当领导与教师间有亲密感时,才会有信任、牺牲和忠贞。最后,创造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物质、精神环境。学校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由于过去的行为、业绩获得回报,这种回报不包括有形的,诸如工资、提升等外部报酬,还包括来自内心的满意、自我成就感等内部报酬,教师将根据获得的外、内部报酬来判断其合理性,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工作态度。这个过程中强调了报酬的重要性。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兼顾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通过给予教师工作机会、赋予工作权限、扩大工作范围、强调工作职责,以鼓励代替惩罚,以尊重代替蔑视,以满足代替压制,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融合,便可激发教师工作意愿,发挥出他们的工作潜能。
第三,以学校学生作为人本管理的主体,从确立和尊重学校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出发,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实现教育人本管理的目标。首先,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发展教育观。学生是学校教育工作面向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最终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舒适的学习环境,为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其次,制定合理符合学生特点的发展计划。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老师要坚信学生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其发展无可限量,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认识并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健康,自由的发展。也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势利导,以达到把"人"作为管理模式的核心。最后,为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柔性管理。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应设立"合理"的目标。这目标包括个人目标与教育教学整体目标。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设立可行性的合理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使他们产生自信心,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同时,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流动的整体,文化状态,道德水准以及素质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中,管理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相应地调整管理策略,从而更好的驾御学生,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人本管理这一理念运用到学校教育中的根本,就是把人的管理作为学校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运用正确的用人方略,使每个人都能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只有实现以人为本,满足主体发展的需求,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师生群体发展的同时,学校也必将获得最大的管理效益,并呈现出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学校教育;工作概念;休闲品性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7-0052-04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多次提出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了尝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看一个事例:2007年6月在北京举行了中日两国小学数学研讨活动,这次活动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我国的教学内容远多于日本,要求也高于日本,日本的课堂教学过程明显比我国显得宽松。要说明的是,日本与我国同处东亚,同属黄色人种,但日本在多个领域都涌现出了许多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才,特别是在科学领域近年来已有多人获得诺贝尔奖,而在我国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才非常匮乏,诺贝尔奖迄今尚未有零的突破。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一窥两国学校教育的不同,而人才培养质量高下有别的秘密恰恰蕴含于其中,新加坡教育部长尚达曼一句精辟的话道出了谜底,那就是“教得越少,学得越多”。这句话切中了我国学校教育的时弊,也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应该改变学校教育对“工作概念”的信奉,赋予学校教育以休闲品性。
一、学校教育的“工作概念”及其危害
“工作概念”是指推崇工作至上、排斥休闲的思想观念。从历史发展来看,“工作概念”包含了三个核心观点。一是视劳苦为美德。“工作概念”起源于劳动。在古希腊,一方面人们认为劳动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因此受苦受累是罪有应得;但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劳动摆脱了饥饿甚至对他人的依附,因而把劳苦视为一种美德。二是正经的劳动态度。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把一切都弄得一本正经;而文艺复兴后的新教伦理亦崇尚严肃的风格。这些反映在劳动中,就把劳动看作是正经和严肃的事情,而劳动者的典型形象是不苟言笑。三是任务和效率优先。到了工业社会,人被当作机器上的零件,工作是任务取向,即重事不重人,泰勒制激起了效率崇拜,人的活动被精密地计划和安排。在工业社会以后,“工作概念”漫无止境地入侵并主宰着人类生存及活动领域。历史地看,“工作概念”确实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进步,然而它也是导致人的异化的重要因素。在工业社会以后,学校教育亦受到“工作概念”的强烈影响,“近代以来的正规教育体制,不论是从教学方法,还是从各门课程的实际应用来看,都是以工作为核心设计的”。
当学校教育秉持“工作概念”时,就会形成“任务和效率取向”的教育原则和“正经严肃”的教育姿态以及“美化劳苦”的教化理念。这些反映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一是把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升学任务当作头等大事,追求在单位时间内教授更多的内容以及实现高升学率。因为渴望短时间内教授更多的内容,所以有“满堂灌”;因为渴望高升学率,所以只关心有升学希望的学生,利用升学考试倒计时对学生进行催逼。由于眼中只有教学任务和效率,学生不过是达成这些目标的工具或手段,这就导致学生得不到人性化的尊重。在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中,学生即使是优等生的自我价值感也普遍偏低,学生对学校严重缺乏归属感。二是教学与管理都非常正经严肃。在教学中,学生被要求老老实实地坐着、认认真真地听着,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一本正经;在管理中,管理者过度追求秩序性,对学生常有严苛的控制,教育手段常常一成不变。所以在我国学校里,学生常会因为坐姿不正、说俏皮话、做滑稽动作、在教师说话时插嘴等有违正经严肃的事而受到训斥或处分。正是在这种正经而严肃的教学与管理文化中,教育失去了活泼与灵性,学生变得循规蹈矩。三是美化劳苦,过度提倡学习中的勤奋和苦工夫。教育者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视为圭臬,家长们深信“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这种对劳苦的信奉必然招致沉重的学业负担、占用学生的空闲时间和支持学生的“过劳”学习,致使减负不成反增负。在我国学生的作息时间表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学生一天的时间被学习活动排得满满的,即使有节假日,也会被家教、特长班等活动填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校教育中的“工作概念”是应试教育的始作俑者和维护者:因为“工作概念”寻求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寻求可以看得见的效率,寻求一种能直接震慑个体而让其正经和严肃的力量以及寻求让个体像个陀螺一样地转动,这些应试教育恰好都能给予完全的满足。由于“工作概念”在学校教育中潜在的巨大影响力,素质教育在我国亦是举步维艰,很多时候人们甚至是在用搞应试教育的那套方法搞素质教育,即把素质教育任务化、功利化和劳苦化。
由以上分析可知,受“工作概念”主宰的学校教育不可能有高远的志向,也不会有宽广的胸怀和改革创新精神,这样的学校教育培养普通的劳动者尚可,的确很难培养出钱学森所说的杰出人才。
二、学校教育休闲品性的意蕴
伴随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呈现越来越多休闲的色彩,学校教育亦不例外。
(一)学校教育休闲品性的内涵
休闲是个体心理或精神上的自由、愉悦与享受状态。与工作相比,休闲有三个重要特点。其一,休闲意味着更多的自由自主。工作这种活动的目的是达到要求、完成任务,休闲则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个体以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行动”。其二。休闲是自我的一种释放。工作要求于人的仅是工作能力的那部分,易于产生单向度的人;休闲是以自我启发和自我表现为目的,是“自我开放,把自己释放出去,达到忘情的地步”。其三,休闲是一种心理或精神的享受体验。工作者的显著特征是卖力和劳累;而休闲是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在活动中始终伴随着心理的愉悦和精神的快乐。根据休闲的内涵与特征,学校教育休闲品性指学校教育以让学生的心理或精神达致自由、愉悦和享受状态为目的,努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自主,大量给学生提供自我释放的机会,竭诚让学生在受教育中获得精神享受。其中,给予学生自由自主体现了对学生生命和自由意志的尊重,给学生提供自我释放的机会是对学生善性与潜能的认同,让学生在受教育中得到精神享受是对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的期许。就其实质而言,学校教育休闲品性追求学生在愉悦中实现生命价值、在快乐中获得充实人生,它是人本主义思想、进步主义教育理念在休闲精神中的融合。
(二)学校教育休闲品性受到的关注
历史地看,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很早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着力提倡集体教育的初衷是使教育成为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使学校成为富于欢乐与吸引力的宇舍。杜威批评传统学校教育过于严肃,认为教育没有比提供适当的设备给孩子创造休闲和娱乐更严肃的责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学生“六大解放”,主张“不把学生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要让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今天凡是教育发达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他们的课程虽然也很严格和困难,但学校都充满着一股轻松的气息。譬如加拿大的学校,学生的集体照往往是一些孩子身着校服随便站在中间,他们的老师自然地围在周围;校长会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像老朋友似的和学生打招呼,和学生亲切地说笑。又如澳大利亚的学校,上课的感觉好像是老师和学生在共同做一件事,老师可以坐着,学生可以趴着;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学得快的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自由学习,学得慢的学生总是围在老师的周围,逐个地解决问题。
(三)学校教育休闲品性对我国学校教育的意义
对我国学校教育而言,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既可除弊于学校教育的现状,更是学校教育追求的境界。我国学校教育之弊病实可用“负担重而意义空”来概括,人们曾用减负政策来释放学业负担,用素质教育来弥补意义空缺。但其结果要么是因为减负而降低了教学质量,要么是因为提升意义而增加了学业负担。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直接赋予减负以目的和意义,使减负有坚实的价值支撑;学校教育休闲品性也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时间资源与方法载体,使素质教育有了优化的路径。提升学生的教育幸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更高追求,而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可以帮助我们达致这一境界。第一,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赐予了学生宁静而愉悦的心境。一方面这种心境本身即代表了一种幸福的生存状态,它让学生显得自信而从容;另一方面它构成了创造之源,因为“在宁静中的沉思是最好的境界”“学生在愉悦情绪下的创造性水平远高于在难过状态下”。第二,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自主,正是自由自主,既使学生的生命成长有机会趋向无限的可能域,也使学生能够自我促进、自我负责,从而拥有独立坚强的自我。第三,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鼓励学生积极地自我释放,正是自我释放帮助学生完成和拓展着生命的空间,从而走向全面的自我实现。它将周围的异己力量推到一边,让学生获得真我;它推动了学生潜能发展,是其创造力进发的源泉。第四,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追求一种能带来精神享受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将使学生的精神渴求得到满足,并使学校成为学生精神的乐园。学生无须再对学校心怀畏惧,学校已经成为他们心中好的去处,他们将愿意花更多时间呆在学校里,而不是流连于网吧或街头。第五,休闲是“人在破碎的文明中的整合因素”,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给学生的生命留下了回旋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可以从容地反思与纠正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进行梳理和整合。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校教育的休闲品性不只培养普通的劳动者,它也是杰出人才成长的土壤,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真正把人当作人、把人当作他自己的教育。
三、学校教育休闲品性的养成
从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中,我们发现其学校教育休闲品性的养成受到了下列因素的影响:一是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率高,学校与学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小,因此学校教育自然比较宽松;二是这些国家极其尊重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1989)中规定的儿童休闲权利,“让儿童享有休息和闲暇”;三是这些国家的人本思想浓厚,表现为在学校教育中能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不人为地将外力强加在学生身上;四是在这些国家里休闲指数是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同样也是学生在学校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
从我国国情来看,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学校与学生的升学压力会逐渐降低;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休闲持越来越正面的看法,这些将为学校教育休闲品性的养成准备良好的条件。不过在短时间内,我国学校教育的升学压力仍然很大,人们也很难认同把休闲指数作为学生在学校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但教育发达国家对儿童休闲权利的尊重及其人本思想却对我们有重要启发,它们是我国学校教育休闲品性养成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制度层面,学校应自觉遵守《儿童权利公约》及其国别方案《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对儿童休闲权利的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应随时予以督察,学生亦应树立起休闲权利意识,并学会以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休闲权利。在思想层面,学校应坚持生本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不越俎代庖,也不将外力强加在学生身上,帮助学生去过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好的学校生活。就具体措施而言,学校教育休闲品性的养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自主
个体自由自主的获得可有三条途径:一是获得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二是在工作中找到规律,从“必然王国”步入“自由王国”;三是通过工作管理方式的变革,解除加在个体身上的管制和约束。要增加学生的闲暇时间,降低课程冗余、提高教学效率是其基本策略。为了降低课程冗余,应提高人类经验进入课程的标准,对其进行“组织性的舍弃”,以获得“核心知识”――对个体发展最具奠基作用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发扬“简易直截”的教学风格,即寻求所授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最短距离,以简明流畅的方式组织教学。对学生来说,学习规律构成了一个受它控制的“必然王国”。一旦掌握学习规律,其学习就步入“自由王国”,宛若“庖丁解牛”而游刃有余。学习规律的发现既有赖于教师的教学――不但要教学习方法,还要揭示学习方法所依据的学习规律,也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反思――在成功中提取经验,在失败中总结教训,以彻底弄清制约自己学习进步的潜在因素。加诸于学生的控制除了学习规律外,还有教学管理。依赖威权与强制的教学管理显然是对学生自由自主的限制。而以参与、对话与协商为特征的教学管理不但可以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这是有效教学管理的基础,还能解除加在学生身上的管制与约束,让学生体会到做自己主人的感觉。
(二)给学生大量提供自我释放的机会
在我国学校里,过强的集体性将学生的自我引向与集体看齐,过强的竞争性将学生的自我引向随对手而动,过强的功利性将学生的自我引向以结果定成败。这些压力导致大多数学生控制甚至是压抑自我。因此,要排除强集体性、竞争性和功利性对学生自我的压力,将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自我释放、自我展示本身。在学生的自我释放仍然不可避免受到集体、他人品评的情况下,
应努力改进品评的方式。集体的品评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应放宽尺度(如降低标准的下限或采用多元尺度)以及延迟判断(如等待事态或结果的充分显露),以此扩展学生自我释放的规则空间和时间阈。他人的品评亦可能“人言可畏”:将一个人成功的自我释放讥为“出风头”,将他失败的自我释放说成是“出丑”。这时一种“体谅和支持”的文化尤为重要。而“体谅与支持”文化的形成关键在于养成换位思维和同理心。学生的自我释放主要是以任务或活动为载体。游戏、节日、自发性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其中有大量自我释放的机会,将使学校充满魅力。即使是带有工作性质的任务或活动,也应注意连接学生的兴奋点,以激发学生自我展露的欲望;而且任务或活动要有一定挑战性,适当的挑战性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学生自我沉浸的同时也是在“忘情”地自我展露。
关键词:职高体育;生本教育理念;个性化教学;实践与探讨
教育心理学研究和实验表明:人类的个性化能力和基本素养确实存在先天性的遗传基因,然而,更大更多的成分还是后天形成
因素,而培养和形成个人后天能力素养的最佳时期就是学校教育阶段。因此,在新时期学校教育中,作为未来社会核心生产力的培育摇篮和责任者,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本着战
略性规划,积极顺应和坚持新课程核心理念――“以发展学生能力素养”为根本追求,始终把对学生个性化能力素养的培养问题真正摆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突出位置,并要在激发学趣、启智益能、培养素养、综合发展等方面加以高度重视和认真实施。
一、要把激趣作为体育情感教学的永久做法
兴趣和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一种动力性系统,在各种
活动中往往能够发挥定向和引导、维持和强化的关键作用,它是提高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在职高体育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过于重视体能和技能的竞
技化训练而忽视了其中的学生情感因素,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显得
刻板机械,致使普遍存在“学生热衷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良现象。因此,我们要认真领会和努力把握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把情趣教学作为实现“三维目标”的渗透点和重要抓手。要通过民主合作、平等互动和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等一系列的和谐
性措施,积极施展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魅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向师情感,充分发挥亲师信道作用。再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本着丰富和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努力迎合学生的
兴趣化发展。
近几年来,笔者在职高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并尝试创新了“选修+必修”的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在开展正常课堂秩序教学的同时,还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一些项目进行训练活动(一般是每位学生自选1~2个项目)。这一举措受
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报名参与。由此不仅激活了强烈的学习情趣,还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要把个性教学作为施行生本理念的重要核心
在职高体育的传统教学过程中,不但存在着“重体能技能训
练、轻心理健康发展”的现象,而且在教学模式上明显出现约定俗成的固定化格式。学生在“师尊生卑”的观念支配下被动地接受教学和培养,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根本无法得到应有的满足和发展。新课程理念旗帜鲜明地从根本上废除了“教师主体论”而代之以“学生主体论”,从制度上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自由个性发展。对此,我们要把之充分体现在课程教学的实际行为之中。这就是说,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我们要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地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使得他们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之上能够得到不同程
度的个性化发展。本文以上肢力量的内容教学为例,如果仍然按照传统教学的话,那么表面上看似口令统一、形式整齐,实际上肯定因为机械、单调而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致和热情。对此,我们稍作一下调整,根据各自能力的不同,把引体向上或俯卧撑转换成或引体向上,或斜身引体向上,或水平悬垂臂屈伸等形式加以训练。这种自由生动、轻松活泼的训练形式,既有效激活了课堂教学状态,又能促使学生在个性化锻炼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执教者在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上,可把排球、乒乓球和韵律操等项目作为职高女生体育学习的敲门砖和助推器,从而不断深化她们的课程学
习情感。
三、要把启智益能作为课程有效教学的根本抓手
在素质化教学的新时期学校教育中,能力素养因素是新课程
理念的核心成分。要想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有效教学是重要载体和首要保障。
那么,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地开展职高体育教学呢?本文从教学实践中初步总结了这样几点:首先,体育课程应当始终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出学习任务后,首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做出必要性的提醒要求,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合作
探究式的自主实践活动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以有效发展他们的实
践能力。其次,执教者要努力创设条件和环境,积极引导学生把所学体育知识和技能努力地应用到实践活动之中,从而不断发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