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电子合同的概念范文

简述电子合同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电子合同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电子合同的概念

第1篇:简述电子合同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工作流;办公自动化;Petri;UML;业务流程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2-0000-02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s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Study Based on Workflow Technology

Wang Guangqiang,Su Che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Abstract:Fir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flow technology and two kinds of models,namely the Petri net workflow model and UML model,then with a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s the background,

analyses the major functions of the OA system and workflow technology in business process application.

Keywords:Workflow;Office automation;Petri;UML;Business process

一、引言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自动化办公系统越来越受到公司领导层的重视。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 )改变了过去低效单一的手工办公方式,以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协同高效的工作,并且能够辅助管理层决策等方面的极大优势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因为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工作流技术

(一)工作流简介

在国外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最早是应用在FIleNET和ViewStar等公司的工作流产品中,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20世纪90年代,工作流技术开始应用于企业业务流程管理和业务逻辑处理中。当前研究者将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集成到工作流管理技术中心,使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更大的发展。

工作流技术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并且又良好发展潜力的技术,工作流技术是从生产和办公自动化利于总结出来的,源于计算机软件的一种商业应用,涉及计算机科学月管理学忠的多种原则、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库、软件工程、文档管理、组织与资源管理等。

WFMC(Workflow Manangement Coalition,工作流管理联盟)是工作流技术的国际性标准组织,该组织主要负责制定一些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相关术语、体系结构和接口等方面的一些国际标准,以解决不同工作流产品的相互之间的兼容。

WFMC关于工作流的定义为: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他根据一些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者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相互传递、执行。

(二)工作流模型

工作流模式是对业务流程的一种抽象性描述。利用这种抽象的模型,人们可以将现实世界中所有的业务进行抽象、分析、然后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出来,完成业务流程从现实世界中到计算机虚拟世界中的转化。

常见的工作流模型有: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

基于UML(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的工作流模型。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

Petri网是一种图形化的建模工具、能够很直观的描述业务流程。Petri网是一种形式化的基于数学基础的工作流模型,因此可以对被建模的业务流程的性质进行准确的判断、描述和分析。Petri网由库所和变迁组成,可以用圆圈来表示库所,用矩形来表示变迁,如图所示:

一个简单的请假流程用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表示

基于UML的工作流模型:

UML是一种通用的可视化的、一种规范定义的构造和文档化的建模语言。在企业建模、业务工程、流程分析和系统配置等方面UML建模使问题更加容易理解、设计和维护。

UML中各个元素和概念没有十分明显的划分,为方便理解在UML模型顶层,视图被划分成结构分类、动态行为、物理布局和模型管理四类。其中:

•结构分类领域:结构分类描述系统中的结构成员机器相互关系。

•动态行为领域:描述系统及其他类元随时间变化的行为。

•物理布局领域:描述系统中的计算资源及其部署在其之上的系统组件。

•模块管理领域:用来描述模型自身的分层组织结构。

因UML的动态行为领域的各种视图的目的相同,所以UML在描述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的建模、执行、管理有着天然的优势。

三、工作流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本文以一个水产品加工公司为背景,分析工作流技术在特定行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常见的加工型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有以下8个功能:

(一)个人办公:主要包括通讯录、邮件管理、日程安排和工作日志、工作报告等。

(二)文件管理:主要对公司收发文件的整个流程进行模拟,详细记录各个文件的状态。

(三)档案管理:主要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及实体档案进行管理。

(四)人事管理:主要实现部门的增删改查和拆分等和员工的入职、离职、辞退等人事管理。

(五)人员调度管理:主要管理和调度各个部门的人员。

(六)项目管理:管理公司业务,规定公司业务的规范。

(七)仓库管理:主要实现各个仓库存储产品的查询、调度等操作。

(八)系统管理:实现整个OA管理系统的用户及其权限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等。

仓库管理和文件管理是加工型企业办公自动系统的重要功能,仓库管理主要实现的是各个仓库存放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查询、入库、出库的操作。文件管理主要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处理公文、商业合同,以方便快速的对相应文档的操作(如查阅、审核、班里、归档等)。

仓库管理的入库流程如下:企业各个车间将需求的物资报到采购部,采购部将所有的物资汇总,然后给各个采购员下采购任务单。采购员接受采购任务单后,要制定具体的采购工作计划,然后根据计划联系供应商,之后是采购业务的核心步骤,即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然后采购员根据采购合同督办货物运输及进货控制,到货后,采购员督促质检员进行货物的验收,联合仓管员入库,确保货物的数量和质量。检查完货物后按照合同给供应商支付货款,最后做一个采购报告,报上级主管领导审批和采购部备案。

文件管理是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常用到的一个功能,在不同行业的办公自动化中也比较常见,文件管理的内容也很多,本文以简单的请病假为例简述其流程。公司规定员工请假一天以内的可以由车间主管批准,一天以上三天以内需要车间主任批准,三天以上五天以内需要生产部长批准,五天以上需要公司副总批准,请假需要办公室备案,其流程图为:

流程执行步骤:

1.请假一天以内走流程1―>2―>6流程。

2.请假一天到三天走流程1―>2―>3―>6流程。

3.请假三天到五天走流程1―>2―>3―>4―>6流程。

4.请假五天以上走流程1―>2―>3―>4―>5―>6流程。

四、总结

在加工制造型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应用工作流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化办公环境,为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上下级文件的传递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可以实现不同部门的流程化协同工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侯志松等.工作流管理系统开发实录[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第2篇:简述电子合同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电网能源;合同能源;节能效益

作者简介:陈滢(1981-),男,广东汕尾人,广东电网公司汕尾供电局,助理工程师。(广东 汕尾 516600)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109-02

在提倡节能环保的今天,合同能源管理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在合同能源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众多、情况复杂,因此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基于此,本文就合同能源管理及其实践应用进行了以下探讨与分析。

一、合同能源管理概述

在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的时代背景下,节能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合同能源管理其本质是一种节能投资方式,即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投资为目标。在实践中,其管理模式是由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为客户提供全过程服务(包括节能潜力分析、可行性分析、设备选购等)。因而在合同期内,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分配于项目投资以及节能服务公司及其客户所获得的合理收益。而合同一旦结束,高效的节能设备和所产生的节能效益全部归属客户所有。从当前现实发展来看,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模式:[1]

1.能源费用托管型

该管理模式是节能服务公司受客户委托,在承包能源费用的前提下,进行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因而一旦节能服务公司提供的能源服务质量不能达到合同中的要求,客户将获得按合同要求的赔偿。在这种模式中,能源费用(承包额)的减少构成了客户经济效益的来源,而能源费用的节约是节能服务公司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

2.节能效益保证型

该管理模式是客户提供项目资金,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全过程服务,二者共同配合项目的实施;按合同约定,节能服务公司需保证节能效果,客户需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服务费用。因此,倘若在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所承诺的节能量无法实现,就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向客户赔付相应的经济损失。

3.节能效益分享型

该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项目实施中客户的现金流始终是正向的,而项目实施资金和技术都是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在节能效益的分配上双方根据合同相关约定实行共同分享直至合同结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相对安全可靠的管理模式是节能效益保证型;但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如果设备贬值并不迅速的前提下,节能效益分享型会是最受欢迎的选择。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如何进行选择,企业要依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定夺。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运行模式

通过前文分析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的模式可以得知,节能服务公司提供的产品是一系列的节能服务,而非具体的产品或技术,这是该行业的特殊性所在。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运作,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项目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能源审计

在该环节,主要是节能服务公司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预测。如测定企业当前用能量、预测采取节能措施将产生的节能量。

2.节能项目设计

根据合同能源审计的结果,节能服务公司需要从“改进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这个主题出发,向客户介绍具体的方案和建议。[2]如果客户对提出的方案和建议表示认同并接受,那么节能服务公司就着手为客户展开具体的项目设计。

3.节能服务合同的签订

合同能源管理离不开双方的谈判与协商,其结果就体现在《节能服务合同》之中。因此,双方需要签署这份合同。如果遇到客户不同意签署合同的情况,则客户须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能源审计和节能项目设计费。

4.节能项目融资

也就是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节能服务公司对项目的投资或提供融资服务。其来源主要是节能服务公司自有资金、银行商业贷款或者其他融资渠道。

5.交钥匙工程

“交钥匙工程”,[3]即节能服务公司需对原材料和设备采购,并做好相应的施工、安装和调试工作,力求做好项目节能服务的所有准备工作。

6.运行和维护

节能服务正式投入运行,节能服务公司就必须为客户培训设备运行人员,并为所安装的设备(系统)提供保养和维护,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服务。

7.节能效益保证

依据合同中的相关约定,节能服务公司需要为客户提供节能量保证,双方共同检测在合同期内的节能效果与获取的效益。

8.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

在项目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按合同的相关约定共同分享项目产生的节能效益。

三、实施案例

某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年用电量达到1.7亿千瓦时。由于产品涉及精密仪器制造,对车间的温度、湿度要求较高,为确保车间符合生产条件要求,制冷机房两台850RT和两台950RT制冷机组采用轮流供冷的方式不间断供冷,全年供冷天数约为350天,年耗电量近2000万千瓦时。由于制冷系统的使用时间与电网用电高峰期恰好相重合,这样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也加大了电网负荷的峰谷差。在面向大客户开展的节能诊断活动中,我们对其生产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推荐客户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对18号车间的制冷系统进行水蓄冷试点改造,利用下半夜低谷电价时段和夜晚气温较低的有利条件进行蓄冷,提高制冷的效率,实现空调负荷移峰填谷、达到减少用电量的目的。

1.项目实施模式

节能服务公司与半导体有限公司协商后,决定对该项目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的方式实施。该项目总投资688.76万元,合同分享期6年,具体分配比例为半导体有限公司占25%、节能服务公司占75%。双方约定,在不改变现有空调主机的情况下,节能服务公司为半导体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并投资建设空调水蓄冷系统,同时负责合作期内的新增蓄冷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优化主机的运行方式。另外,从蓄冷工程投运并产生节能收益时起,半导体有限公司按月支付节能服务公司收益,当月节能服务公司收益为当月所节省电费的75%,当月所节省电费的25%归半导体有限公司所有。

在节能效益计算方式上,按未改造前供电局与半导体有限公司商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应付电费,应付电费减当月实际电费即为当月节省电费,由此可知:

当月节能服务公司分享节能收益=当月节省电费×75%

2.项目建设与应用效果

项目建设的主要工作是增加蓄冷槽、空调蓄冷管路系统及空调蓄冷控制系统。蓄冷槽总高18米,有效容积为3700立方米,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空调蓄冷管路采用直径0.35米的钢管将2台850RT制冷机和2台950RT制冷机进行串联连接,实际运行采用2台制冷机串联冲冷,4台制冷机互为备用。控制系统主要由电动阀、温度调节阀及温度、流量监控系统等组成。

空调实施蓄冷改造前,车间在夏季需开2台850RT和2台950RT制冷机组轮流供冷,实施蓄冷改造后,在7、8月份最热时低谷电时段,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可以使用1台950RT制冷机进行蓄冷,而在其余月份低谷电时段,可用1台950RT和1台850RT主机共同来蓄冷。由于在用电负荷高峰期全部采用下半夜低谷蓄存的冷量供冷,实现了负荷的移峰填谷。加之蓄冷后,由于夜间气温较低,冷却水温每下降1度,制冷机效率约提高4%,使得系统满负荷运行时间大幅增加,扣除蓄冷损失等不利因素后,全年可节省制冷电量约300万千瓦时。

蓄冷流程如图1所示。该项目实施以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见表1。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对合同能源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结合案例分析其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可以看出,合同能源管理是推广节能降耗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减小在节能项目上的投资规模,并从节能项目实施中获得经济利润;而另一方面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共同合作,互利互惠,能有效地激发客户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促进节能产业的形成。[4]可以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节能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雷鸣.合同能源管理在电网企业开展节能服务中的实践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6):30-32.

[2]杨振宇,赵剑峰,王书保.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及待解决的问题[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4,(6):10-12.

第3篇:简述电子合同的概念范文

电子测频仪是一种基本的测量仪器,是用数字显示被测信号频率的仪器,被测信号可以是正弦波,方波或其它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与航天、电子、测控等领域。它的基本测量原理是,首先让被测信号与标准信号一起通过一个闸门,然后用计数器计数信号脉冲的个数,把标准时间内的计数的结果,用锁存器锁存起来,最后用显示译码器,把锁存的结果用LED数码显示管显示出来。根据数字频率计的基本原理,本文设计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分为五个模块来实现其功能,即整个数字频率计系统分为分频模块、防抖电路、计数模块、锁存器模块和显示模块等几个单元,并且分别用VHDL对其进行编程,实现了闸门控制信号、计数电路、锁存电路、位选电路、段选电路、显示电路等。本文详细论述了利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并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帮助下,用大规模可编程器件(CPLD)实现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原理及相关程序。该设计方案对其中部分元件进行编程,实现了闸门控制信号、多路选择电路、计数电路、位选电路、段选电路等。频率计的测频范围:10KHz~9.9MHz。该设计方案通过了Max+plusⅡ软件仿真、硬件调试和软硬件综合测试。

关键词:数字频率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大规模可编程器件硬件描述语言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第1章绪论1

第2章电子测频仪的设计原理5

2.1电子测频仪的基本组成5

2.2电子测频仪的分类6

2.4电子测频仪的基本工作原理6

2.5电子测频仪技术指标及误差分析8

第3章CPLD简介10

3.1CPLD器件结构简介10

3.2典型CPLD器件简述12

3.3CPLD的编程工艺14

3.4新技术的应用15

第4章电子测频仪设计环境简介17

4.1QuartusⅡ开发软件简介17

4.1.1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流程18

4.1.2EDA工具设计流程18

4.1.3QuartusⅡ软件的主要设计特性18

第5章电子测频仪的设计21

5.1电子测频仪设计任务及要求21

5.2设计实现21

5.3功能模块设计23

5.4下面分别介绍各模块基于VHDL的设计方法23

5.5顶层文件的编写41

5.6程序说明44

5.7系统仿真44

第6章结论46

致谢47

参考文献48

第1章前言

软件编程对其器件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进行重构,能随时进行设计调整而满足产品升级。使得硬件的设CPLD是一种新兴的高密度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它具有门阵列的高密度和PLD器件的灵活性和易用性,目前已成为一类主要的可编程器件。可编程器件的最大特点是可通过计可以如软件设计一样方便快捷,从而改变了传统数字系统及用单片机构成的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及设计概念,使电子设计的技术操作和系统构成在整体上发生了质的飞跃。

采用CPLD可编程器件,可利用计算机软件的方式对目标期进行设计,而以硬件的形式实现。既定的系统功能,在设计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随时改变器件的内部逻辑功能和管脚的信号方式,借助于大规模集成的CPLD和高效的设计软件,用户不仅可通过直接对芯片结构的设计实现多种数字逻辑系统功能,而且由于管脚定义的灵活性,大大减轻了电路图设计和电路板设计的工作量及难度,同时,这种基于可编程芯片的数量,缩小了系统的体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在EDA软件平台上,对硬件语言HDL为系统逻辑描述手段完成的设计文件,自动的完成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综合及优化、逻辑仿真,直至对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文本选用的开发工具为Altera公司的MAX+PLUSII)。EDA的仿真测试技术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就能对所设计的电子系统从各种不同层次的系统性能特点完成一系列准确的测试与仿真操作,大大提高了大规模系统电子设计的自动化程度。设计者的工作仅限于利用软件方式,即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来完成对系统硬件功能的描述。

VHDL语言(VeryHighSpeedIntegratedCircuit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诞生于1982年,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一种快速设计电路的工具,1985年正式推出是目前标准化程度最高的硬件描述语言。IEEE(Th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于1987年将VHDL采纳为IEEE1076标准。VHDL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应用和完善以其强大的系统描述能力、规范的程序设计结构、灵活的语言表达风格和多层次的仿真测试手段在电子设计领域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广泛的接受成为现代EDA领域的首选硬件描述语言。目前流行的EDA工具软件全部支持VHDL它在EDA领域的学术交流、电子设计的存档、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等方面担任着不可缺少的角色。有专家认为在21世纪VHDL与VerlogHDL语言将承担起几乎全部的数字系统设计任务。显然VHDL是现代电子设计师必须掌握的硬件设计计算机语言。

1.具有一下几个特点:VHDL具有强大的功能覆盖面广描述能力强。VHDL支持门级电路的描述也支持以寄存器、存储器、总线及运算单元等构成的寄存器传输级电路的描述还支持以行为算法和结构的混合描述为对象的系统级电路的描述。

2.VHDL有良好的可读性。它可以被计算机接受也容易被读者理解。用VHDL书写的源文件既是程序又是文档既是工程技术人员之间交换信息的文件又可作为合同签约者之间的文件。

3.VHDL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作为一种已被IEEE承认的工业标准VHDL事实上以成为通用的硬件描述语言可以在各种不同的设计环境和系统平台中使用。

4.使用VHDL可以延长设计的生命周期。用VHDL描述的硬件电路与工艺无关不会因工艺而使描述过时。与工艺有关的参数可以通过VHDL提供的属性加以描述工艺改变时只需要修改相应程序中属性参数即可。

5.VHDL支持对大规模设计的分解和已有设计的再利用。VHDL可以描述复杂的电路系统支持对大规模设计的分解由多人、多项目组来共同承担和完成。标准化的规则和风格为设计的再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6.VHDL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用VHDL设计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在设计文件下载到集成电路时可以采用一定保密措施使其不易被破译和窃取。

目前已成为IEEE(Th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的一种工业标准硬件描述语言,相比传统的电路系统的设计方法,VHDL具有多层次描述系统硬件功能的能力,支持自顶向下(ToptoDown)和基于库(Library-based)的设计的特点,因此设计者可以不必了解硬件结构设计,从系统设计入手,在顶层进行系统方框图的划分和结构设计,在方框图一级用VHDL对电路的行为进行描述,并进行仿真和纠错,然后在系统一级进行验证,最后再用逻辑综合优化工具生成具体的门级逻辑电路的网表,下载到具体的CPLD器件去,从而实现可编程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设计。

基于EDA技术的设计方法为自顶向下设计,其步骤是采用可完全独立于目标器件芯片物理结构的硬件描述语言,在系统的基本功能或行为级上对设计的产品进行行为描述和定义,结合多层次的仿真技术,在确保设计的可行性与正确性的前提下,完成功能确认,然后利用EDA工具的逻辑综合功能,把功能描述转换为某一具体目标芯片中(如CPLD芯片),使该芯片能够实现设计要求的功能,使电路系统体积大大减少,可靠性得到提高。

第4篇:简述电子合同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内容与语言融汇式学习 商务英语专业 国际商法 4C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55

Application of CLIL in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CAO Q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Hu'nan 414006)

Abstract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specialized in integrated learning, is a model used to teach a subject that is non language as well a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application of CLIL in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providing new angels of relative teaching courses in dealing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enhancing language proficiency, encouraging students, diversified skills development, promoting cross-culture and global sense etc.

Key words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4C Principle

0 引言

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软实力增强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英语专业由单一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拓展为现在的包括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在内的英语类专业。其中,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为社会输送既懂英语又懂商务的人才,但现阶段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仍是英语+商务专业课的拼盘模式。如何平衡英语和商务知识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培养目标是困扰教师们的核心问题。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听、说、读、写、译)和丰富且有一定深度的商务知识(金融、外贸、法律、营销等),能够在国际商务实务中灵活担当多种角色,包括但不限于翻译、谈判、接洽、争端解决等等。多年来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认知学术语言水平指导(CALP Instruction)等等被相继提出,虽各有长处,但为了达到培养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有深度理解的商务知识,融汇式教学法(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更为合适。本文将在介绍CLIL教学理念的和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定位及教学分析的基础上,以李浚帆、梁雁编著的《新编国际商法英文教材》为例介绍CLIL教学法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适用。

1 CLIL教学理念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以下简称 CLIL模式)即“内容与语言结合学习”或“内容与语言融汇式学习”是基于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而提出的,是“一种专门集中某一专业学科的语言教学途径”。①但该定义已于今年被修改为:CLIL是使用一种外语学习某学科知识的双向关注教学法,目的是针对已设定的学科内容的学习来提高语言和学科内容的掌握。②

关于CLIL教学法的理念研究,国外学者首先做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角度包括如何选择教材、课堂话语分析、语言输入类型等等。欧盟基于一体化目标,顺应全球化浪潮而推广的CLIL教学法,提倡从小学阶段就开设使用非母语教授学科知识课程。即教学过程中使用外语介绍引入新概念,通过多种课堂活动增加学生说话时间(STT:Student Talking Time)和减少教师讲授时间(TTT: Teacher Talking Time),以期在无语境情况下通过教学、阅读、课堂游戏等等方式达到最大化的语言与文化的融和。国内学界对CLIL模式的研究始于2006年,骆巧丽在《CLIL教学模式及其对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的启示》。而后,她有撰写了多篇文章分析讨论CLIL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2009年严明编写了《高校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教育视角》一书,在书中,他特别使用了一章的内容分析CLIL教学法的理念的内涵,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对CLIL的理念有详细分析的著作。2013年国内CLIL相关达到高点共有42篇,包含了小学、职业院校、专业院校等不同层次的学校CLIL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一改以往CLIL教学法研究对中国的本地化问题涉及甚少的局面。

使用CLIL教学时,语言和学科知识担任同等重要的角色,学生需要掌握词汇、语法结构和功能语言(Functional Language)学习且应当具备理解学科知识进而沟通的能力。语言方面的教学侧重:词汇、样本句子、分析错误。难点是词序、专业词汇、语法(时态、动词搭配、情态动词)、正式英语的使用。学科方面的教学侧重:概念、理论体系、思辨能力、学科文化。学习者需要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提升沟通能力:表达和解释时事、资料、想法和感受,书面或口头。

2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定位及实际教学分析

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为载体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ESP)。国际商法是商务英语专业商务类核心课程之一,其特点是专业性、理论性强,知识内容较为抽象且实践性很强,因此学习起来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学习该课程之前,学生应当具备英语专业四级以上或同等水平的英语技能和国际商事活动的基本知识。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于1985年制定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对“商事”一词所下的定义:“‘商事’一词应给予广义的解释,以便包括产生于所有具有商事性质关系的事项,不论这种关系是否为合同关系。具有商事性质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交易:任何提供或交换商品或劳务的贸易交易;销售协议;商事代表或;保付;租赁;建设工厂;咨询;工程;许可;投资;融资;银行业;保险;开采协议或特许权;合营企业或其他形式的工业或商业合作;客货的航空、海洋、铁路或公路运输。”一般来讲,“国际商法”教学内容包括了国际商法概论、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商事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产品责任法、法、国际海上、铁路、航空货物运输法、海上保险法、票据法、知识产权法及国际商事仲裁法。在商事活动内容上,国际商法的教学涉及的种类众多、专业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和畏难情绪。不仅如此,国际商法教学内容还具备以下的特点:对同一个问题的规定,涉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历史差异,不同法系、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往往有着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表示,比较典型的是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比较、大陆法系主要国家间的比较、英美法系主要国家间的比较、我国国内立法与国际通行做法间的比较等,例如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国际公约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关于发盘、接受的有关规定和我国的规定出入较大,学生由于对国外的社会环境、法律制度缺少认识与了解,往往很难理解其中缘由,再加上各个国家一直在持续地修订其法律条文,使得“国际商法”的教学内容存在着相当的不确定性与前沿性,这些都对课程学习加大了一定的难度。处理不当,容易使知识碎片化。因此,除了掌握好基本国际商法法学理论知识,还要训练出能解决操作法律英语实际问题、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法律的从业人员。

基于上述课程定位,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国际商法教学面临着诸如教材、教法、大班小班授课、语言使用、语言和学科知识比例等等方面的选择等难题。

3 CLIL教学法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的适用――以《新编国际商法英语教程》为例

CLIL是由来自芬兰Jyvaskyla大学的David Marsh提出的,是一个涵盖性术语。③欧洲管理者网络、研究学者和实践者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Marsh认为,这个术语涵盖了任何一种把外语作为工具学习非语言科目,语言和内容共同作用的行为。④这个术语并不强调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中的任何一方,而是认为二者均是一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⑤Marsh还给出了另一个更为宽泛的定义:“CLIL是为实现某个专业领域中学习的具体目标所采取的多样化的手段。”⑥商务英语专业的国际商法教学非常符合CLIL模式的适用条件,那就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英语学习国际商法法学知识,并且通过国际商法学习来了解和掌握法律英语。

CLIL模式认为使用外语学习一门学科时,应当平等对待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因此它能更好地解决语言技能和学科知识培养之间的矛盾,那么教授国际商法时应当均等教授语言和学科知识。并且,CLIL教学法认为使用外语教学不应当完全避免使用母语,因为全外语的教学容易产生理解死角,需要借助母语来清理死角。根据CLIL教学法的著名的4C原则, 内容(content)、认知(cognition)、交际(Communication)和文化(Culture),⑦实现多样化,不应当是简单的案例教学、研究教学、任务教学法等的拼接,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为不同的内容度身定做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如问题学习法、问题解决法、任务学习法、角色扮演法、以提问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法等等。

商务英语国际商法教学课时通常分为开课一学期或两学期,本文以开课一学期18学时周,36课时为例。课程设计、教学及评估方法如下:

首先是教材选择问题。国内国际商法教材主要分为中文和英文两类。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该专业国际商法学习应该选用英文教材。可供选用的英文教材有以下几种:(1)原版引进的全英文教材,如雷・奥古斯都所著的《国际商法》(英文版);(2)国内学者编著的结合中外资料、理论的国际商法英文教材(部分来源于汉语教材翻译),如张学森《国际商法》(英文版)、袁传友《国际商法基础教程》(英文版);(3)国内学者编著的,内容主要来源于英文原版教材并辅以相关中国法律英文条文介绍的英文教材,如《新编国际商法英语教程》。

当学生已具备相当高的英语能力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用原版全英文教材,采用“浸入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完全沉浸在全英文的语境中,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并进一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但使用原版引进教材最大的问题是原版教材的部分体系和内容与国情不符,而且缺乏中国法的相关介绍。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政治体系等的差异,国外原版材料的部分内容与国内教学体系存有矛盾。首先,原版国际商法教材内容庞杂,体系分支甚多,受限于国内教学学时,无法学通学透。其次,使用原版国际商法教材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任课教师应当同时精通英语和法律,并且具备有相当的国际商事实践经验。另外,原版国际商法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引进与开发不足,所有课程的教授依赖教师个人的研究和钻研,其结果难免不尽如人意。

使用本土化改造的英文教材就成为了那根救命稻草。

《新编国际商法英语教程》是李浚帆、梁雁编著的,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本土化改造较为出色的国际商法英文教材。 该教材共10章,涵盖国际商法导论、合同法、商事组织法、票据法、产品责任法、法、反倾销法与反补贴法、竞争法、知识产权法等内容,系统地、浅显地阐述了上述各领域的重要国际条约、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重要法律规定,以及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全书各章(除“国际商法导论”外)都附有相关的真实案件和判例,以帮助读者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根据4C原则,课程教学安排要注意处理内容(content)、认知(cognition)、交际(Communication)和文化(Culture)四方面的融会贯通问题。针对国际商法而言,内容(content)指的是学科基础知识概念,认知(cognition)是思考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需要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交际(communication)是关于解决法律问题是需要什么样的法律英语语言,文化(Culture)包括相关的文化焦点是什么。设计CLIL教学法的课程方法时,首先应当思考如何激活前期储备知识,其次是思考知识的输出方式,如课堂教授多少知识,口头的、书面的、电子的、论述的?全班作业、团队作业还是两人作业?此外还应当考虑学生学习成果的输出模式,如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实现交际目的,口头的、书面的、商事演练?团队合作、个人完成还是两人项目?再次,还应当思考输出和输入之间时间间隔的设计。课程设计是还应特别注意设计认知挑战内容和提高思辨能力的内容。

国际商法的教材内容复杂而抽象,一学期36个课时的安排注定了不能追求大而全,应选择少而精,选择最有代表性,实用性较强的章节为学生讲解。以《新编国际商法教程》为例,拟安排如下六章详细讲解,其他四章自修。这六章分别为:第一章国际商法导论、第二章合同法(一)、第三章合同法(二)、第四章商事组织法、第五章竞争法、第六章知识产权法。其中重点讲解第二章和第三章合同法,其次是第一章和第四章,再次是第五和第六章。

根据Deborah.J.Short的CLIL测试矩阵模型。如表1所示,这一模型为综合语言及内容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确定评估目的,选择评估方式提供了一个方向。这个矩阵回答了CLIL评估什么,以及如何评估这样两个问题。语言和内容评估过程的综合目标可分为下列几类:问题解决方法,内容方面的技能,概念理解,语言运用,沟通技巧,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态度。这些方面可以通过以下一些可选择性措施进行具体评测,如:技能清单,读写清单,逸事记录和教师的观察,学生的自我评价,档案袋记录,写作能力,口头报告和学生访谈等。⑧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设计如表2所示:

首先,针对内容(content)安排词汇测试。每次课开始时先随机抽取3位同学默写10个抽取的词汇。这一安排对于激发学生已储备的知识有良好效果,并为学生预习课程设定基础目标。解决了学生不预习或者只有少部分预习的问题。

另外,学期伊始时,学生将自选分组而获得案例。每一章基础知识将首先由任课老师讲解,学生学习之后按照分组对案例展开分析讨论,并准备5~8分钟的课堂团队英文演讲和12~20分钟的回答问题,还需要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提问和撰写报告均纳入考核评分。报告内容包括案例简述,焦点分析,推理分析,自我观点称述。这一部分操作语言为英文。这一安排较好的解决了将内容、交际、认知各方面融入到一个小组案例分析当中。学生既要处理内容,其次需要将认知和内容输出并以演讲的方式实现交际目标。

《新编国际商法英语教程》所选六章共计12个案例。一般商务英语专业的班级学生人数设置为24~32人。现以24人为例,每组设定人数为4,因此每组该学期中需要完成两次案例分析演讲。两次案例分析演讲良好地解决了非法学专业学生初次分析案例只能抓到皮毛,不能进一步体会和总结思维模式和方法的问题。

时间的设置非常重要。5~8分钟的演讲时间设计迫使学生必须精选演讲内容,锻炼学生使用英文简述案例的能力。实际上案例分析演讲只是这一教学方法的引出部分,更关键的部分是其后的回答问题环节。这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预习、分析案例,在课堂提出相关问题,以此进一步达到交际的目的。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好的答疑解惑。与传统的演讲式教学法相比,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中,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教师是被动的。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对抗的因素,各方都是信息的输出者和输入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问题的提出者、解决者、参与者,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效率。

学习和掌握国际商法的知识并非教学的最终目的,灵活运用才是。期末团队商业策划和商业洽谈能够迫使学生整合所学知识,识记、消化并运用。

团队商业策划要求各小组首先根据商事组织法内容,选择并成立商事组织形式,然后策划商业活动,可以是创业也可以选择已经存在的经济实体安排设计并完成演(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16页)讲。不同于案例分析团队,商业策划书的演讲不需要全组陈述,而是要求派出最有实力一员,问题也改由老师提出。这样的目的是在角色扮演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合作。时届期末且问题由教师提出,各小组的准备在认知层面上也将更有深度,完成演讲之后,认知层面的触动更大。

完成商业策划后紧接着是商业洽谈。在2个学时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企业背景资料(全英文),安排相关的商业接洽、谈判。若谈判成功,需撰写、签订国际商事合同,若不成功,各组草拟一份国际商事合同。通过这一设计,推动学生们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消除畏难情绪,提高学生们对国际商事交往的感性认识,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们对国际商事合同的结构、语言和内容有进一步的学习、深化和运用。

第5篇:简述电子合同的概念范文

Abstract: Based on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this paper focused on form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phenomenon of the owner i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contract, and pointed out the universality and inevit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put forward a lot of specific measures which can reduce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restrain the "adverse selection" and the "moral hazard" fundament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wner.

关键词: 业主方;信息不对称;施工合同风险;信息不足

Key words: the owner;information asymmetry;construction contract risk;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058-03

0 引言

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说是信息经济学的起源和主体,是信息经济学界的主战场[1]。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富兰克・H・奈特从本质上区分了风险和不确定性,认为风险指可度量的不确定性,是一种人们可知其概率分布的不确定,而信息则是一种商品,为了获得完备的信息必须进行必要的投入[2]。2001年,三位美国学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教授[3]、斯坦福大学的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教授[4]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教授[5]因其对非对称信息市场方面的研究,对信息经济学作出了卓越贡献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由此引发了各国各学科学者对信息不对称的广泛研究,从最初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贷市场,到现如今的企业投融资、股票市场、教育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本文旨在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施工合同业主方的风险进行分析。

1 信息不对称概念简述

其实,从人类伊始以来,因为人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有限性,以及每个人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经历不同使其知识结构不同,信息不对称现象一直就存在,只是在过去未能充分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已。市场的非对称性来自于信息的非对称性,主要表现在市场各参与者所掌握的信息是非对称、不完备的。非对称(不完备)信息这一概念,最早来自于乔治・阿克洛夫1970年发表的《“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3]。它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市场的一方无法观测和监督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亦或观测和监督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所处的不对称状态[6]。

目前,信息不对称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保险、证券、审计等各种领域,且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7]。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诱发的机会主义行为是项目主体行为风险产生的根源[8-9]。基于信息不对称分布在工程建设市场中的必然存在性和普遍存在性,以及它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到工程建设风险管理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何谓“信息”?在不同行业可能会有不同的定义。美国数学家、信息论之父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将信息定义为为不确定性的消除[10]。美国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认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11]。美国风险管理学家威廉姆斯将风险定义为在给定的条件和某一特定的时期,未来结果的变动[12]。以研究风险问题著称的美国学者莫伯莱提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13]。经济管理学家则认为“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我国著名的信息学专家钟义信教授把信息看作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改变方式[14]。电子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则将信息看作是电子线路中传输的信号”。

对于工程施工合同,基于业主方的角度来说,凡是与业主方进行施工合同管理有关的工程技术、管理知识、市场价格要素、材料供应状态、市场竞争状况、以及相关法律政策等均可称为信息。

而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合同双方对工程、对合同另一方、以及对环境等各方面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等的状态。其具体表现包括有:①信息占有的不对称;②信息的时间不对称;③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对称[15]。对业主方单方而言,信息不对称就表现为业主方的信息不足,即相对于业主方为合理有效管理施工合同应有的有效信息而言,实际上业主方所表现出来的在获取、处理信息方面的不全面、不充分的状态。

2 施工合同业主方信息不足的具体表现

在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业主方和施工方两个主体。其中,相对于施工方而言,业主方在施工管理经验、知识、建筑市场信息等方面常常处于劣势。而且,在中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业主方还常常以基建处、指挥部等组织形式作为其实际管理者。此时,管理人员往往参差不齐,知识老化现象极其严重,以至于业主方的信息劣势更加严峻。当然,信息的不对称分布对任何市场主体都是存在的,而基于业主方的信息不足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知识不足

如果希望能够将一个工程项目管理得井井有条,并在一定程度上追求自身及项目的最大收益,工程各参与方都应对工程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而业主方作为工程项目的全程参与者、主导者,作为一个资源整合者,在知识储备这方面尤其应该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要求。

工程知识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两类:

2.1.1 管理知识

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包括有组织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风险管理等九个方面。

业主方之所以管理知识不足,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业主方在某些管理工作中并不会直接介入,而是通过一些专业的咨询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但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对业主方的要求不断增加,这样会直接导致市场环境越来越要求业主方重视自身管理知识及管理人才的储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独占鳌头。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工程项目之间的不连续性,使得业主方的管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间歇性,导致业主方对新知识的涉猎不够及时、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其中后一种现象在基建处、指挥部等组织中更加明显、更加严重。

2.1.2 技术知识

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使得业主方应该熟悉掌握的技术知识显得更加庞杂。业主方相关人员不仅要了解工程地质、工程构造等方面的知识,还要了解工程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掌握土石方、地基基础、砌筑、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装饰装修、防水等方面的知识。

案例一:丙烯酸是一种以优质进口丙烯酸树脂和耐候性固化剂生产的双组份、无缝的高性能丙烯酸地坪涂料,具有耐光、耐候、耐磨、耐冲击、附着力强等优点,但同时它对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等)的要求也特别高。某中学室外体育场采用了丙烯酸地面。该校基建处在施工前未对丙烯酸材料作一个详细了解,而强令施工方在冬季进行丙烯酸地面施工,致使春季时当施工结束后地面频频开裂,基建处不得已又令施工方进行返工处理。施工方在接到返工处理通知后向该基建处提出了工期和费用索赔。由于这是非施工方原因引起的,该基建处只能同意索赔,所有损失由学校承担。

一般情况下,相对于管理知识的匮乏,业主方对于技术知识的匮乏更加严重。追本溯源,产生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业主方平时的工作性质。在整个项目进行期间,业主方更多地是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他们更加注重技术的组织程序,而非技术本身。这就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技术知识的重要,或由于管理工作的繁忙使其无暇及时充盈自己的技术知识储备。与施工方相比,他们对施工现场、技术细节的认识、体会不够具体、不够深入。鉴于如此现状,业主方更加应该重视自身知识的储备,尤其是技术知识的积累。

2.2 缺乏有效的信息获取

对于业主方而言,除了应该具备工程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之外,还应注重对施工方的履约能力、资金、技术、项目经验、信用、建筑市场中劳动力和各种材料的供求状况、价格以及相关的法律政策等方面信息的有效获取。结合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几个主要环节,业主方的信息有效获取可以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阐述。

2.2.1 招投标阶段

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业主方对潜在投标人的数量、合法地位、资质、信用、履约能力、项目经验、投标动机等信息必须充分掌握,否则将很可能会在招投标阶段及以后各工程阶段中处于被动、不利状况。

案例二:根据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工程项目公开招标,投标单位不得少于3家。某业主方在前期准备阶段未对潜在投标人进行摸底而贸然公开招标,此时前来投标并通过资质预审的单位共有3家。据了解,这3家单位或借用资质、或已建项目规模质量一般、或公司信用不佳,可说是在施工企业市场中毫无竞争力。但该业主方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信息,就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业主方在这3家施工单位中选择其中一家作为中标单位,但因中标单位的信用或能力不足,可能会为以后合同谈判、合同履行阶段埋下隐患;另一种结果则是因所有投标单位均不满足要求而造成流标。当然,这两种结果对业主方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投标费用上都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显然并不是业主方所乐见的。业主方只有通过收集整理投标人的相关信息,并尽量吸引一些市场中有竞争力的潜在投标人前来投标,才能有效避免以上不利情况,实现公司及项目利益最大化。

2.2.2 合同谈判阶段

在经过严格的投标人比选择定中标人之后,正式进入合同谈判阶段。虽然合同必须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做出实质性响应,但是还有很多在招投标阶段没有详细说明或者无法定量说明的内容和价格,这就有待于合同双方在谈判阶段进行协商。例如,因为缩短工期等因素考量,使得设计图纸不完整、有待二次设计,招投标文件不够详细、条文语义模糊,工程量清单中存在漏项、项目特征描述不详尽,或者三者之间内容上出现冲突矛盾,这种种情况都会为以后在履约过程中风险一次性爆发埋下隐患。此时,如果业主方对项目本身、中标单位风险态度及信用状况、市场供求、价格、政策法规等方面信息了解不够,就可能会签下对己方不利的条款而最终蒙受损失。

2.2.3 合同履行阶段

在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合同履行阶段无疑是十分重要、不可忽视的一环。期间,业主方对施工方风险态度的准确预估、对政策变化的先知先觉、对市场风向的精准预测、以及对施工方信用水平和努力程度的及早洞察无疑会影响到施工合同的顺利履行。假如业主方对建筑市场中人工费、材料费的研究不足,对这方面信息的掌握不够充分,那么一旦在合同履行阶段人工费或某种材料费发生上涨,则项目的成本就有很大概率会上升。此时,即使业主方通过有效的合同管理将成本上升额压制至最低,也可能会因为施工方试图以拖延、暂停施工等形式为己方谋求最大利益而造成工期在不同程度的迟缓。

另外,在合同履行阶段碰到的实际施工条件及状况与合同签订时业主方所预测到的有所偏差在所难免。那么对此,业主方除了在合同谈判及订立阶段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对履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精准预测并制定对应措施外,还应在合同履行阶段不断充盈己方的有效信息,对各种突发状况及应对措施作出及时的动态调整,以降低风险、争取最大利润。

2.3 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即使业主方拥有了大量的工程项目相关信息,但如果他们没有相对应的处理信息的能力,那么也很有可能会在筛选信息过程中误将有用信息判作无用信息、将无用信息判作有用信息、或在运用信息过程中未能预见到那些根据已知信息应该能够预见到的风险。这样做毋庸置疑会对之前的信息收集工作造成一定的浪费,或对之后的决策工作造成一定的干扰。如图1所示,形成一条反映信息处理能力的曲线。其中,被判别为有用信息的有用信息称为有效信息,被判别为有用信息的无用信息称为干扰信息,被判别为无用信息的无用信息称为无效信息,被判别为无用信息的有用信息称为剩余信息,而另一部分理应掌握而未能掌握的信息则被称为不足信息。业主方在整个项目管理全过程中,除了应该不断地充盈自己的信息(包括知识)之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以期能够快速从海量信息中发现尽可能充裕的有效信息,同时尽量减少干扰信息、无效信息、剩余信息以及不足信息等,如图2。

3 信息不足的原因及其后果

由上述几种情况可以看出,之所以会导致业主方信息不足,归根究底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原因:①业主方“信息意识”淡薄。②对于业主方来说,相对于表象利益,获取信息成本过高。③施工方行为的不可观察性。

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业主方难以通过观察直接定量评价的施工方行为同样会导致业主方信息不足,最终引发风险。这些施工方行为主要包括有:①招投标阶段,潜在投标人的投标动机和诉求;②合同谈判阶段,施工方的风险态度(因其各异的知识背景、项目经验、人生经历、甚至性格特质、心理素质等,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对同一风险问题作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决策,这种主观的判断和感知通常被定义为风险态度);③合同履行阶段,施工方的努力水平。

案例三:在工程投标过程中,投标人A和投标人B均以远低于其他投标人的、几乎相等的工程价格进行竞标,招标人通过各投标人提交的资格预审文件以及投标文件进行评标。评标时,招标人未能及时对A、B两位投标人的投标动机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最终选择投标人B作为中标人。在签订合同后,业主方才从侧面了解到:投标人A之所以试图以低价投标,是因为投标人A首次进入本地区,期望在本地区能够迅速开拓新市场、并打造企业品牌;而投标人B则是期望先以低价得标,再于实际施工阶段通过偷工减料、工程签证等手段谋求自身最大利益。显而易见,选择投标人B作为中标人这一决策,无论是在以后的工程管理难度方面,还是在工期、成本、质量等方面,都会给业主方带来很大的困扰。

在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中,有时信息优势一方利用对方的信息贫乏而隐瞒相关信息,从而导致市场交易的“逆向选择”问题,进而出现了类似于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时信息优势一方为了自身利益,以其作为或者不作为,对另一方造成损害从而产生对方的“道德风险”,进而增加了交易的风险性和交易成本。

4 结语

业主方的工程合同风险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业主方信息不足所导致的,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业主方只有尽量避免这种信息不足的现象,才能在招投标阶段、合同谈判阶段、合同履行阶段等工程全过程中,为自己、为项目追求最大利润。

参考文献:

[1]马费成,龙.信息经济学(一)第一讲 信息经济学的主要领域[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5(1):77-79.

[2]富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乔治・阿克洛夫.“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J].经济导刊,2001(6):1-8.

[4]迈克尔・斯宾塞,理查德・泽克豪瑟.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劳动力市场的信号发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9-41.

[5]迈克尔・罗斯查尔德,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论不完备信息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7-83.

[6]刘向荣.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意义――对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介[J].新疆社科论坛,2002,1:47-49.

[7]韦小敏.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工程项目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22):78-79.

[8]向鹏成,谢琳琳.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建筑经济,2008,1:59-62.

[9]向鹏成.工程项目风险生成机理探讨[J].建筑经济,2011,9:43-45.

[10]劳德・艾尔伍德・香农.通讯的数学理论[J].贝尔系统技术杂志,1948(27).

[11]诺伯特・维纳.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5-165.

[12]威廉姆斯.风险管理和保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莫伯莱.保险学[M].纽约:麦格劳-希尔,1995.

第6篇:简述电子合同的概念范文

摘要:标物风险负担问题的设定,旨在解决买卖过程中标的物因为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原因而发生的毁损灭失的危险承担问题。在现今社会,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日益发展的情况下,网购合同交易作为一种交易方式越来越常见,其合同要件和履行方式与以往的传统交易合同有着显着的不同。对这种合同中的标的物风险负担问题的解决如果遵循以往的原则,势必对于买受人利益造成威胁。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分析网购合同中的标的物风险负担问题,并通过对于其他制度的借鉴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购合同;交付主义;标的物风险负担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模式,由于其广阔的商品选择面和相对低廉的价格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网络交易行为自身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和规范的流程和模式,使出卖人和买受人的利益都能得到相应的保护,特别是在第三方支付担保(Escrow)制度完善发展之后,可以说,在C2C领域甚至B2B领域,网络购物的安全性已经可以和传统购物模式大致相当。但是在这种特定的合同中,由于标的物多需要以运输方式交付,标的物风险负担的问题较传统购物模式更为突出。如何立足于《合同法》的现有条款和学界的各种观点解决网购合同的标的物风险负担问题,是民法学界的一个新问题。

第一章 问题缘起

第一节 网购合同介绍

网购合同是在网络购物中,由网购商家和消费者订立的合同。由于网络购物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购物和一般的买卖合同在订立和履行上都有不同之处,要想研究网购合同中的标的物风险负担问题,就要先仔细了解网购合同的特征。而网购合同和一般买卖合同的最大不同,体现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

网购合同的订立可以理解成是网购商家提出要约,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承诺达成合同的过程。在整个订立过程中,网购商家和消费者只进行非常有限的交流甚至完全没有任何交流,只是通过系统选择商品数量及运输方式,并完成付款。

在实际的合同履行过程中,需要买受人预先支付货款到第三方支付担保方(如支付宝公司),在第三方支付担保方收到货款后,向出卖人发出信息,由出卖人通过快递或其他方式将货物运达买受人,买受人接到货物并进行验收确认发送无误,并对标的物性能肯定和接受后,向第三方支付担保者发出信息,由其把货款支付给出卖方。如果买受人对于标的物的性能不予接受或者该标的物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是十天)没有送达,买受人可以提请解除合同并申请退款。

虽然在理论上,这种履行方式能够保证出卖人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可是从实际执行上看,这种履行方式却并不能完全保证买受人的利益。原因在于,网络购物(或者说全部的电子商务行为)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双方往往没有在现实中进行过交流,特别是在C2C领域中,出卖人和买受人双方缺乏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其仅有的交流也局限于标的物的基本细节。而在实际交付过程中,由于多数交易过程需要第三人承担标的物运输,也导致了很多威胁买受人利益的因素的产生,标的物的风险负担问题也尤其突出。

第二节 概念引入

标的物风险负担问题,指在合同的具体履行过程中,由于不可以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造成的标的物的毁损与灭失的风险应该由合同当事人的哪一方承担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包括不可抗力,意外事故以及不可预见的第三人过错。而这里所说的风险,既指标的物的风险,又指价金的风险,因为价金的风险实际上是因为标的物的毁损灭失造成的。

网购合同中的标的物风险,就是指在网购合同中,需要运输的标的物由于不可归责于商家和消费者双方的原因而造成的毁损和灭失。在现实合同中,这种毁损可以包括由于磕碰,受潮,高温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标的物的物理毁损,化学上的变质以及其他可能导致功能丧失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大量快递公司都可以提供即日航空运输的服务,使得很多易变质商品甚至宠物等都成为网络购物的内容。由于这种商品固有瑕疵(Inherent vice)的存在,使得标的物风险问题与标的物瑕疵责任的区分变得十分重要,在下文将对这一问题详细论述。

第三节 问题产生

在网络交易的标的物交付过程中,出卖人往往通过快递公司运输的方式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依现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中,在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需要运输的标的物的风险负担移转标志为出卖人将标的交予第一承运人。也就是说,在具体网购合同的履行中,当出卖人将合同标的物交付给作为第一承运人的快递公司后,标的物风险已经完全转移到买受人一方,如果发生任何意外导致标的物毁损灭失,出卖人不承担任何责任,而买受人依然要承担支付价金的义务。

在标的物的具体交付过程中,主要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存在于快递公司的快递运输业务当中,可是这也正是现今的网络购物中问题频发的环节。由于快递公司过失而导致的货物损坏、丢失的案例较多。从现行《合同法》的规定上看,只要出卖人将符合合同要求的标的物交付于快递公司,不管事后标的物出现何种损坏或灭失,出卖人均得以诉讼方式请求买受人确认支付价款,根据标的物风险负担原则,买受人只能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并支付相应货款。

虽然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中,关于标的物风险负担的问题的内容优先以双方约定为准,可是一般买受人并不可能完全了解《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也并不了解如果发生购物纠纷,自己必须要承担的相应责任及风险。同时,一些网购网站基于自身免责的考虑规定了淘宝网自身不参与交易过程,如发生纠纷则由双方协商,这就使其的相关规定在使用上更易被双方通过合同条款(包括并没有在交易前明确的“潜在合同条款”)排除。也就是说,在网购过程中,买受人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

这就是网购合同中标的物风险负担问题的缘起。

第二章 学理探究

第一节 交付主义简述

标的物的风险负担问题,在学界和现行法中已有定论。在世界立法例中,英国的《货物买卖法》和《法国民法典》坚持物主主义原则,即以所有权移转作为风险负担移转的根据,而《德国民法典》及《美国统一商法典》等法律则确立了交付主义的原则,即以标的物的交付作为风险负担移转的依据。我国的现行的《合同法》也确立了交付主义的原则,包括不动产在内的所有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转移均以交付为准。

关于物主主义和交付主义的比较,国内很多学者均有发表相应著作,由于这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故在此不予赘述。从两大法系及国际公约的立法趋势来看,交付主义正在渐渐取代物主主义成为立法的主流,这也是由交付主义自身所具备的诸多优点决定的。

对于这一问题,史尚宽先生在他的《债法各论》中有相应的表述,“盖以交付主义,系基于互异思想,因交付,标的物处于买受人保护之下,而入其所支配之危险范围,同时出卖人因此已履行其主要义务。”而国内其他学者均持相似观点。

需要指出的是,交付通常指现实的交付,即动产物权的出让人将动产的占有实际地移转给受让人,由受让人直接占有控制该动产,也就是说将物从一个人的控制转移到另一个人的控制之下。这里的控制的转移包括出卖人将标的物置于买受人的控制范围内,并作出相应的通知,使买受人得为占有。由于在网络购物中基本不会存在观念交付的情况,所以在此文中不予涉及。

用上述观点思考网络交易中的标的物风险负担问题可知,在标的物交付方面,网络交易的交付方式与现实生活中的异地交易没有显著的不同点。故在具体案例的考量中可以直接适用交付原则,即在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第一承运人时,即告交付成立,风险负担移转于买受人。

第二节 交付主义适用质疑

由于我国合同法对于网络购物的风险负担问题没有专门的规定,在现实中,交付主义就成为了处理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则。但是笔者认为,在网络购物中简单的适用交付原则,确有不妥当之处。

首先,在C2C的小额网络交易中,由于交易成本的问题,买受人极少自提货物,货物的运输基本依靠快递公司或邮政部门完成,而在交易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多仅商议运输方式,极少明确的约定标的物运输的承运人。以淘宝网的一般网络交易行为为例,在网购商家的要约中,除了货物的具体价格之外,还提供了卖家能够接受并执行的运输方式(平邮,快递,EMS等),但是该选择仅能使消费者选择运输方式而不是具体承运人。而在实际发货过程中,买家多选择快递方式运输,而商家往往由于运费或者自身方便等原因选择一些对自己来说比较方便,但是服务质量较差的快递公司作为承运人,这无形中增加了标的物毁损或灭失的风险。在承运人的选择过程中,实际支付运费的出卖人并没有参与承运人的选择,也不能以其他方式主张自己的合法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买受人承担标的物风险,实属不当。

其次,在一般的需运输的交易过程中,在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第一承运人之后,一旦出现了标的物的毁损灭失,买受人虽然依然需要支付相应的价金,但是得向承运人要求损害赔偿。在传统的交易中,买受人得通过约定选择承运人并能获得相应的托运单据。在这种条件下,一旦出现了承运人的侵权后果,买受人较易于向承运人主张权利。而在网络购物过程中,由于买卖当事人双方往往缺少基本的交流,也没有对对方基本的了解,买卖过程的细节往往不是出于双方的约定而是出于交易习惯甚至仅是出卖人自身的习惯。在实际执行中,买受人很少能在出卖人实际发货之前得知其选择的承运人,而且基本上不能拿到合同标的物的运单。虽然大多数快递公司提供了网络查询业务,但是由于网络信息更新的不及时性,导致了买受人不能实时了解标的物的状况,在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及时了解。即使能够通过一般社会经验推断标的运输出现了问题,咨询质问承运人的代价往往较高,且难于从承运方得到真实的答复;确认标的物毁损灭失的,也会因为没有运单等相应的凭证而难于主张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依旧使买受人承担标的物风险,会造成买受人利益的损害。

再次,由于网络购物标的物的复杂性,导致其中一大部分需要运输的标的物存在固有瑕疵。由于固有瑕疵仅仅是一种标的物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且这种可能性与标的物的自身性质有关,所以不能归为标的物的瑕疵责任。但是由于固有瑕疵(如易变质,易损坏或易死亡等)的存在,使得买受人必须承担在运输中标的物由于各种原因损毁的危险。但是,在实际合同的执行中,不能排除部分不法商家直接将变质或毁损的商品直接交付运输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切实的证明出卖人交付的是否是符合合同规定的标的物,即在举证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同时,从制度本身来看,如规定不能于交付运输时检查标的物的买受人承担风险,则在事实上将买受人置于了不利的地位;如规定买受人在一切情况下有权拒收标的物,则与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不符,不能正确的区分双方的标的物风险负担责任。由于网购合同本身的特性,包装就成为出卖人交付行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合理的包装和运输(这里的不合理运输不仅包括快递公司的违规操作,也包括出卖人没有将运输的相应注意事项告知运输人,或者没有选择正确的运输方式)将会增加标的物的风险。与国际货物交易的运输不同,网络购物的标的物交付大多不需要长时间的运输,所以正确的包装和运输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甚至避免由于标的物固有瑕疵而产生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买受人承担风险,事实上就没有鼓励出卖人以正确方式为标的物的交付,也就会事实上增加标的物的风险。

最后,由史尚宽先生的叙述可知,以交付作为标的物风险负担移转时间点是由于自交付之后,标的物即处于买受人的支配保护之下。即在交易过程中,对标的物负担损毁灭失风险的当事人应为对标的物能为实际支配管理保护之人。这就代表了学界典型的风险控制论的思想,即标的物的风险负担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简单的风险分配问题,在无协议或其他相反规定的情况下,风险应由能够对货物提供最安全保障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而占有或控制货物的一方当事人通常处于最能有效的保护货物免受损失的地位。应该注意的是,传统民法的这一规定源于传统交易方式,即出卖人向买受人直接交付标的物,而网络交易中出卖人不能直接向买受人为交付,现行法以出卖人向第一承运人交付为交付完成这一制度决定了网络交易在出卖人实现交付后,买受人并不能对标的物进行实际的支配管理及保护,这与传统民法的规定事实上是不完全一致的。而且这里所称的不能不是单纯由于时间及空间上的隔阂,更在于买受人对于承运人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不得进行保护。所以,以现行制度考量整个交付过程,出卖人在将标的物交付于第一承运人的时候,只能认定出卖人对标的丧失了控制,而不能认为买受人取得控制或事实上得为控制,事实上更易于控制标的物的应为出卖人而非买受人。从现行法律规定的价值取向出发进行衡量可知,在网络购物的交易过程中,买受人在接到标的物之前,由于没有参与整个的运输过程,不可能为实际支配管理保护,因而不应该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如要求不能为标的物管理保护的买受人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与该制度本身的价值取向相违背。

以上四点,是笔者认为在网购合同中不适宜简单采取交付原则处理标的物风险负担问题的原因。

第三章 问题解决

按上文所述,我国现行《合同法》的规定不能解决网购标的物的风险负担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确立远程买卖的风险负担原则。

第一节 制度引入

远程买卖问题源于网络交易的发展普及,由于该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买受人不得了解标的物实物,从而极易受到生产者在网上作出的各种广告的诱导,所以各国法律对于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均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例如法国在1988年的法律规定“远程买受人有权在收到其订货后7天之内,将其购买的商品退还给出卖人并要求退还货款等。”欧盟的有关法律也规定,“自接到货物之后7天之内,或服务协议签订之后7日内,消费者有权行使返回权,无偿退回商品。”法律规定了退货期,使得网购合同在合同解除规则方面与一般的交易合同不同,即买受人被赋予了在一定期限内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

由于这种单方解除权的存在,使得标的物交付情况比一般交易合同更为复杂,即使出卖人通过承运人的运输行为将标的物运送到买受人手中,也并不意味着标的物完全实现了现实交付。买受人只是代替出卖人暂时占有该标的物,如果买受人在解除权期限内不行使解除权,合同既得成立,现实交付完成;如果其行使解除权解除交易合同,使合同效力终止,则合同未履行部分免于履行,买受人免于负担对待给付即交付价金的义务,转而承担回复原状的义务。

第二节 制度设计

虽然买受人得在一定期限内行使解除权,但是由于在最后承运人将标的物交予买受人之后,买受人得对标的物进行实际的控制和保护,在这一期间内,如仍不加选择的使出卖人承担标的物风险直至合同确定成立,实属不当。根据远程买卖问题的相关立法例,结合《美国统一商法典》2-509条第二款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在网购合同中的风险负担问题可以分为以下情况进行分别考虑:

买受人从承运人处接收标的物并进行签收的视为已检查,标的物并未发生灭失或毁损,买受人不得以标的物灭失或毁损为理由解除合同,如嗣后买受人未行使解除权,合同成立,风险负担于接收时转移;如嗣后买受人行使解除权,合同终止,买受人应返还标的物,接收至发送返还期间的风险负担由买受人承担,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仍由出卖人承担。

买受人从承运人处接收标的物时,经检查发现存在毁损或者标的物灭失的,买受人得拒绝接收,由出卖人承担标的物风险,买受人得拒绝支付价金。对于标的物灭失的,出卖人得直接承担该风险并要求存在过错的承运人进行侵权损害赔偿,对于标的物毁损的,可以视毁损情况即标的物残存价值请求买受人返还标的物并请求存在过错的承运人进行侵权损害赔偿,如该毁损不影响实现合同目的的,双方可以商议合同成立并减免部分价金,减免部分由出卖人向存在过错的承运人请求侵权损害赔偿。

买受人接到承运人通知应接收标的物,但由于买受人受领延迟不能及时交付的,在延迟期间标的物发生的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第三节 制度规定方法

在制度规定上,笔者认为,由于现行《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有明文规定“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所以可以以特别立法的形式对该问题加以规定。例如在规范订立关于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买受人得行使解除权的期间,从而确定网购合同中现实交付的发生时间以及在各时段的风险负担原则。出于近期司法实践的需要,可以在《合同法》的司法解释中对这一问题加以阐明,方便适用。

参考文献:

[1]王利明.《风险负担问题探讨》[J].载《民商法研究》第六辑,2004

[2]史尚宽.《债法各论》[M].台湾荣泰印书馆,1960

[3]郭国汀,庄仲希.《论货物固有瑕疵》[J],载《中国海商法年刊》第二卷

第7篇:简述电子合同的概念范文

关于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一

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电子科技的发展,网络销售和电话销售凭借其方便、快捷及节约成本等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采用,当然也包括收藏业。

工商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更好的完成学校规定的实习计划,也为了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作为工作前的最后一次实践机会,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相比较的最后机会。2014年2月末,我来到了xx收藏xx分公司----x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到了很宝贵的社会经验,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接触到了别的专业所涉及的知识点。在实习期间也培养了自己如何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次实习收获颇多,非常有意义,让我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飞跃。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一种实践,目的是让大学生有一个了解社会的学习机会,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增强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学习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巩固所学理论,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借以实际地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也希望能带来一些启示。从实习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把课堂学习的理论在实践中学会具体运用,学习在社会上为人处事,接物待人。希望通过实习的机会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及时补充相关知识,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为即将真正踏入社会,正式从事相关工作提前做好充足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毕业实习是一门专业实践课,是我们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后进行毕业设计时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它对于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使我们了解传统的保险销售模式与现代保险销售模式之间的差别。毕业实习更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前提。通过实习,我们可以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我们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xx年2月28日----20xx年4月6日

三、实习地点

xx市xx区宿州路宏图大厦14楼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我所在的部门是x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电话销售中心。

五、实习简述和心得体会

1、实习企业性质、规模、经营范围和特点、市场定位的概述

我所实习的单位是xx收藏xx分公司----x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收藏业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其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xx收藏是国内第一大收藏企业,主营金银饰品、钱币、玉石、书画、瓷器等的收藏。它是民营企业,致力于打造中国收藏第一品牌,公司愿景是传承中国悠久文化,创造新的收藏格局。

2、实习单位的组织形式、部门设置、分工与职能的描述

xx收藏作为一个集团公司,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话务中心、物流和实体店,主要部门有人事、管理、培训、业务、网络,其中业务部还有细分成热线、网络热线等。人事部负责新员工的招聘和后续上岗、考勤、员工绩效考核、内部职员转部门的面试和转职等。培训部负责给新员工培训公司的相关情况(包括公司间接和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工作要求、发展愿景等),员工的相关情况(包括工作时间、薪资福利、请假等等),专业知识(包括从第一套人民币到第五套人民币的识别、哪些钱币值得收藏、工作的心态问题、收藏品的用途、收藏品的具体分类、收藏品市场等等)。

3、实习的过程和具体内容

我的实习分为几个阶段:

(一)岗前培训

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公司对我们进行了为期3天的系统培训。包括企业相关知识、专业知识、销售流程、话术及沟通技巧乃至系统的操作。总之,3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

(二)考核通关

满满的培训结束了,等待我们的是考验,是决定你能否留下的关键考核,主要是话术通关。这可是对我们这些天所学的所有东西的综合运用,而且是一对一的面对考官,还要把他们当客户。幸运的是我们所有人都顺利过关了。

(三)进团队

考核结束后我们被分到了不同的团队。原以为过五关斩六将的我们已经可以直接面对客户了,可没想到进入团队的第一件事还是培训,这次是有针对性的培训,因为我们拨打的是南京那边水西门大街展厅等额兑换钱币的项目,都是南京那边的电话,于是又是一番培训考核。逐一通过后竟还没让我们正式上岗,而是跟师傅继续学习,看他们怎么跟客户说话,如何处理客户的异议,成功说服客户到展厅免费参观并等额兑换100张全新品相全连号的紫红色五角,等等。

(四)上线

几天的学习结束后我们终于可以正式上线了,有了自己的座位和工号,我的工号是9838。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拨打了第一通电话:关机!心情有些紧张了,第二个被秒杀了。之后的很多天我都在不断地拨打电话,跟客户报价,介绍藏艺的服务,然后不断的遭受拒绝,然后又重新振作继续拨打,虽然有时候心里觉得委屈但却依然坚持着。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完成了公司规定的每月最少25个到店客户的任务。在实习的一个多月的过程中,有不少当初一起培训一起入司的同时后来都坚持不下去,觉得工作太枯燥或者无法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就辞职了。

4、专业知识在实习中的应用和专业技能在实习中的体现

电销中的团队观念是十分强的,都要都得相互分享、相互尊重、积极参与,比如这个客户对产品有兴趣,可是你又搞不定,这个时候就可以求助队员,等队员有问题时也会找你帮忙;同时,它要求一个有开放的态度,要遵守时间,关掉手机或调成绝对静音,并且保持清洁。要和客户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学会异议处理,以客户为中心、以实现客户的价值为目的,体现自己的专业能力,信守诺言,诚实正直,等等。这些都是工商管理中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在电销中的应用。

5、对用人单位本专业人才素质需求的表现

作为一个专业电销人员,要求你有完美的电话礼仪,要让客户感觉到你的诚意,不断提高声音的感染力,要学会用真诚的赞美做沟通的剂,而认同感是另一个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自己的问题,当客户有异议或者心情不好时,积极的倾听更容易让我们成为被客户接受的人;通过与客户的对话,大概了解客户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以适应客户沟通风格;当然,寻找共同点能够快速的拉近我们与客户的距离,谈客户感兴趣的问题,客户才会对我们感兴趣;真正关心客户的人,客户才会关心我们。

6、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

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根本没有东西,让我觉得以前都是纸上谈兵,也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保险业所谓的剩者为王,更让我明白保险业是一个挑战你各方面能力的行业。

(一)我觉得如果真想把电销做好、长久地做下去,就得有打持久战的决心和毅力。如果没有这种决心和毅力,遇到人家的拒绝就想打退堂鼓,那就干脆放弃电销。当然,做电销被拒绝是很平常的事,慢慢就习惯了。其实挫折多了,经验也就有了,方法也就有了,拒绝也就少了。不要害怕拒绝,每天都要保持相当数量的客户拨打量,慢慢总是会有成绩出现的。

(二)我觉得做电销是一种筛选工作,或者说我们做的是一种沙里淘金的工作,我们要大量地、快速地筛选我们的拨打对象,大量地排除那些沙子,尽可能快的找到我们的金粒。这就要求我们非常善于倾听和分析,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对方是否有兑换欲望。如果有,就继续跟进,如果没有就赶紧放弃,换个目标,这就是筛选工作。

(三)当然个人的职业素养也十分重要。尽管现在外呼营销系统方便了我们的工作,提高了效率。但是勤奋依旧是我们要保持的姿态。都说电话销售有一个大数法则,只有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拨打量你才可能有到店客户。

(四)电话销售虽然改变了我们保险行业以往的销售模式。事实上不能单纯的说改变了,应该说是优化了。但是我们热情不能减,勤奋的态度不能改变。尽管现在人们的电话购物意识有所提高,但很多时候跟客户进行一次通话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跟进,去推敲他的需求,也就是回访。当然,方法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时常关心关心客户,让他能想起你,想起你是个做电销的。做得项目是等额兑换钱币的。当他有需求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找到你就足够了。我们不能整天整天的追着客户,要根据客户的态度来决定预约的时间间隔。我们要将销售的概念模糊化,在跟客户的沟通中让客户逐渐喜欢上你这个人,跟客户做朋友,我们常说销售首先推销的是你这个人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这次实习将会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任谁也夺不走。

7、今后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努力方向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做好职业规划才能更好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如鱼得水。不打算长期做电销,在毕业之前我会换工作,最近中国平安在招人,我咨询过,现在要做保险不是以前那么简单了,要考保险人资格证,不管是做外勤业务员还是内勤行政人事,都要考。并且,要经过平安的一系列培训,据我所知,有为期约10天的职代岗培训,也即职前、人、岗前三项;还有部衔训等等。而且,平安是全球500强企业,现在又是综合金融集团,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又好。我打算进平安,从一个小小的业务员做起,好好做,按照公司的要求,一步步的努力,争取能早日成为一名平安的综合金融客户经理。

六、致谢

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李道芳教授,在整个实习期间给我的指导。有什么问题都及时联系帮我解决。

其次,我要感谢人事部的张经理让我有这次的实习机会,感谢培训部的廖老师让我有充分的专业去应对工作,感谢曾晓云主管和狄娇组长在工作中不断的给与我帮助,感谢金群、姜楠等同时进公司的同时对我适时地鼓励和支援。

关于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二

一、 实习目的

通过旅行社实习销售一职了解旅行社的订单详情及线路运作,同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运用,从而加深对自身专业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 实习内容:

1)实习时间:20xx年

2)实习地点:xxxx

3)实习单位:xxxx

三、实习单位介绍

xxxx有限公司成立于19xx年。是一家长期从事组织、接待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归国观光、旅游探亲的专业国际旅行社,也是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组织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游和港澳游的组团社之一。公司现为中国旅行社协会、广东省、广州市旅行社协会理事单位。公司主要经营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三大旅游业务。在全市各区(含增城市、从化市)设有营业网点。本公司将坚持服务至上、诚信经营的理念,秉承以您为本的宗旨服务于社会。

四、实习过程

经历了初期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真的是百般滋味在心头。现在,我已懂得了对待客户要用到心理学,要懂得客户的需求,从而细腻地介绍产品。也要懂得和客户进行沟通,用心推介适合客户的旅游路线。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让我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改掉了很多毛病。知道挣钱的不容易,工作的辛苦,与社会的复杂多变。而为了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旅行社销售的工作比较繁多,学习的内容也有很多,包括:

(1)电话营销:每日都要电话拜访客户,询问是否有旅游的意向,主要集中在公司团体旅游为主,为有意向的客户解答相关旅游问题并给客户提供专业意见。

(2)熟记旅游线路:销售人员一定要熟记旅游线路、线路的排期、线路的基本情况,包括三餐安排、住宿标准是否挂星、自费项目、报送机场来回、景点等要非常熟悉。还要熟悉利润的组成、来源、报价,一条旅游线路价格的组成。

(3)门票业务:省内省外各景点门票门市价格、同行价格、团购价格都要熟记在心中。

(4)订车、订票、订酒店:针对客户相应的旅游线路及要求后,为客户订票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出行工具对应不同的业务部门交涉和沟通,这一步也是最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一步。首先要和计调部门或旅游同行联系,确认这条线路是否还有效和是否还有位。然后要核对客户个人资料和个人要求,并根据对应交通工具和出行时间进行订票,最后再联系酒店方落实所订酒店的具体情况方为完成。

(5)接听来电咨询电话:在电话响铃三声内必须接听电话,并且主动自报公司名称让客户知道,再来了解客户的需求,快速准确地向客户提供信息,再从旅行社的线路中挑选出符合他要求的线路供客户选择。

(6)签订旅游合同:1.向客户讲解线路,承认和小孩的价格所包含的款项后,客户选择对应出游路线后,就拟定好合同让客户浏览合同中的细节并进行讲解,客户确认无误后在合同上签名并收取旅游费用。当面点清款项后给客人开收据、发票,留下客人联系方式,最后把一份旅游合同、收据、发票、旅游线路表一同递给客户,另也有一份旅游合同是作为自己公司留底备案。这样旅游合同就签订完毕。

(7)电话、短信通知:当客户临近旅游时间,要电话或短信再次通知客户出游时间、上车地点与时间。以及一些温馨提示像记得带上身份证,还有一些旅游必备用品等提示。

(8)回访:客户回程后,要回访客户的旅游情况,留下客户宝贵的意见及建议,促进公司的进步与改善服务质量。

五、实结

这次的实习工作令我深刻的明白到旅游行业的不容易,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这是旅游业的性质。要求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素质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去对待客户,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毕竟服务性行业是没有标准和尺度去衡量什么才是优质服务,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位客户,真心懂得换位思考,就能做到为每一位前来的客户订制一条属于他们的优质旅游路线。

旅游工作要有仔细谨慎的工作态度,因为里面牵涉了客户的隐私。身份证号码、名字、电话、住址等个人资料,为客户订机票或购买保险的时候身份证号码和名字的正确输写就非常关键,一旦出错不仅耽误了客户也会造成公司的损失。

销售表面看似轻松简单的工作,实则背后还是要花相当大的心思和功夫在其中。要记住价格,熟背线路等,不过这些都是为了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给客户,是给公司带来利润的前哨,小小的职务发挥大大的作用。以下总结了几点实习中懂得的道理:

一.广泛认真地学习各种理论知识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工作中许多实践性的操作,都需要宽泛的理论知识支撑。所以,上课期间我们应该抓住这大好时光,广泛地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汲取一些理念性的文化。

二.踏入社会之前,应努力锻炼自身的基本能力

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我时常需要与客户交流以及对上级进行信息的反馈,其次,工作中的一些环节也必须要与共事的人解释以及表达清楚。而在此时自身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则非常的重要,因为这体现出了个人的基本能力。因此,应该努力锻炼自己的沟通、表达和合作能力,因为踏入社会之际,便有了一个可以让自己展现能力的平台。

三.实习期间,不要放弃任何一次提高专业技能的机会

实习期间,除了了解公司概况情况以外,还要牢记一些专业信息。比如是旅游的线路安排、酒店、门票等等。在后面的工作中渐渐发现,牢记这些信息也是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每每想起才去翻看笔记本或者向他人咨询,只有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在工作中运用好并且迅速反应。才能给客户展现自己专业的一面,这也是我们实习生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素质。

四.待人处事的态度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次实习于我而言,是踏入了社会,也实质性的接触到了一些陌生的群体。我们所接触到的人性格、品质、性情、做事做人的风格都是不同的。在公司的同事虽然我们年纪相仿,但却感觉他们很成熟,很专业,很可靠的感觉,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教会了我很多事情,使我体会到:一定要勇于推销自己,将自己的才能展现出来。我也深深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我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团队中的一份子,只有与同事间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真诚交流,才能令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五.自身存在的不足

第8篇:简述电子合同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影视制作专业;实践模式

影视制作在我国作为朝阳产业,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市场利润和人才需求空间。放眼目前全国的影视制作专业教学大多集中在高校和各种培训机构,随着网络的发展,全民影像时代的到来,影视制作专业早已不是象牙塔的专利。我国中职影视制作专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集中在以江苏、上海为首的长三角一带。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中职教育的前沿高地,拥有高素质的师资人才和一流的教学硬件条件,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区,内可依托内地影视文化强劲浪潮,外可借鉴港澳影视艺术发展经验,因此在发展中职影视制作专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虽然珠三角地区在影视创作和人才的需求上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却显不足。以2013年全国中小学影视节的参赛和获奖单位情况为例,广东省的参赛作品非常有限,最高奖项金犊奖的竞争中仅有一个作品获得入围奖。主要原因在于广东地区中小学校园影视文化建设不足,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更成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阵营。在这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发展中职影视制作专业是大有前景的。

1研究现状分析

在撰文前,笔者已对题目的研究现状做了详尽的分析。从两组大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本题目的研究较少,尚停留在研究起步阶段。在我国文献权威搜索平台——中国知网的搜索栏上分别输入“中职影视制作教学研究”和“中职影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两个关键搜索词句后,共搜索出有效文献36篇,其中内容为各省市中职影视后期竞赛试题分析的文献有12篇,内容为影视动画教学探讨的文献10篇,内容为影视后期制作教学方法研究的有9篇,较为实际研究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实践模式的文献仅有2篇,且都是期刊发表短论文。在百度文库平台上搜索“中职影视制作教学研究”和“中职影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两个关键搜索词句后,粗略统计共搜索出有效文献约10余篇,其中有效文献3篇。而从国内大型购书网站当当网和亚马逊网上也没有搜索到与题目相关的图书,网上可搜寻到的现有的出版物均为影视制作教材图书。除了网上的搜索外,笔者也曾前往广州(广州购书中心)、上海(上海书城)、西安(大唐书城、陕西省图书馆)等地的大型书城及图书馆进行实地文献查阅,与题目相关的研究性刊物数量非常有限,且内容多为高等院校影视专业研究或影视制作工具型书籍。总结之前的文献可将研究观点总结为:1)影视后期技能竞赛在推动中职影视专业发展上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因为竞赛内容与实际脱节,造成在教学上过于重视软件技能而忽视了创意与艺术性;2)中职影视后期制作教学方法中应重视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相结合;3)中职影视动画开展艰难,老师自身的技能水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该专业的老师应当多下企业实践,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综上所述,几乎能够搜索到的文献中只有对影视后期制作教学的探讨。事实上,影视制作包括前期和后期,对于经济发达的省市,开展影视摄像等前期的课程是完全有条件的。但目前对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实践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基础薄弱,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2研究要点分析

要讨论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实践模式探索这一论题,需要考虑两个重要因素:1)地域性。中职教育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市场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向,否则学生的就业和实践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例如:上海地区的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是很有优势的专业,因为凭借上海出色的艺术文化、广告等产业,市场对该方面的需求量十分庞大,在文化消费方面也有保障。在本文中,笔者仅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作为题目研究地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中职教育在全国走在前沿,随着该地区产业升级,政策调整,文化服务也兴起,影视制作市场逐步放大,进行本题目的研究是契合当地实际需要的。2)如何打造校内学生实践平台,如何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学生在校内只能完成基础技能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培养出合格职业人才必须有企业的参与,否则就是闭门造车,陷入盲目竞赛和考证,前往企业应聘遇冷的怪圈,对学生的培养不利。

3现有研究基础

以笔者就职的中等职业学校影视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可将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现状总结如下:1)目前影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影视后期制作为主,教授的软件有:AdobePremiereCS6、AdobeAftereffects。学生能够掌握两种后期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并独立完成简单的剪辑任务。但学生对于影视作品中的画面构成、色彩构成、效果设计,蒙太奇剪辑技巧等影视后期制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十分缺乏,导致学生的作品画面缺乏美感和创意设计灵感。2)本校成立了校园电视台,能够承担一部分影视摄影和摄像工作。但校园社团规模有限,只能容纳15名左右同学,无法满足所有影视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经过3年的教学尝试,由于学习了影视前期策划、编导、摄像等内容,进入电视台的同学在影视审美和对镜头画面构图和色彩,以及剪辑节奏等方面都较其他学生有很大提高。由同学们全程拍摄制作的微电影作品在全国中小学影视节中屡获奖项。这是影视专业教学模式探索的很好尝试。3)学校申请成立了影视后期制作工作室。工作室旨在培养优秀的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可满足各类竞赛需求。同时,也希望以工作室为纽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使其价值最大化,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的实践型人才。

4研究内容及方向——改为探索模式小结

本文的研究着眼于影视制作专业学生的实践模式方向的确立,通过研究总结出一套符合当地市场人才需求的系统的学生发展实践模式方案,包括:学生职业规划、完善教学实践体系(包括课程体系和校内与校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经过笔者多年的影视从业经验及教学经验总结来看,论题的研究需要从3个大的方面入手,可将研究目标总体框架设定为:1)完整的影视前期加后期校内实践模式。在有充分物资保障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开展影视前期加后期校内教学与实践。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入学第一学年,在校内学习影视制作的前期(包括摄影摄像专业课程、编导艺术、影视鉴赏)等课程,在校内的第二学年学习影视后期制作和数码影视制作。其中的数码影视制作这门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制作完整的影视作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协作完成一部校内实践制品。学生在参与制作当中,自主分配导演、摄像、灯光、道具、演员、后期制作等工作,一个组以5—10左右人为宜。以一个40人的班级为例,学校需要提供的硬件器材有(这里提到的影视设备仅为满足教学用的基本配置):摄像机10台;灯光等摄影器材5套;轨道等大型设备1套;可完成影视后期编辑的电脑40台。总造价约为25万人民币。这样做的优势有:学生可以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体验,并在实际操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便于最后一个学年中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2)细化专业方向,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地区影视制作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通过调研的方式,走访顺德区电视台及影视企业,总结出顺德地区影视制作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为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基础。以指导学生实践为目的,根据企业调研总结出的人才素质需求来制定务实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同时认真做好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就业指导。通过跟踪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下企业进行毕业学生的满意度调查,总结出符合当地影视制作领域职业发展指导方案。以“微影社”、“校园电视台”等社团活动形式为新的课程实践基地,锻炼学生在校内的实践能力;成立“影视工作室”,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满足学生在校内完成企业实践学时的愿望。校企合作的模式可定位为:企业派专业人员进校园指导学生校内实践;企业可将实际案例作为合作项目,引入合作教学环节中。被选为企业培养对象的学生,需与企业签订意向合同,在毕业时该企业有优先选择权,学生应首先考虑进入该企业工作。同时,学校负责提供校企合作中校内培训的场地和硬件、软件等设备。学生在校两年里,已经学习了影视制作需要的基本技能,根据之前的学习实践,学生根据意愿选择更为细化的专业方向,主要方向有:摄影摄像和影视后期。再第三学年中的前半年,学生可以参加企业开展的项目培训,也可进入企业实习,如果企业的用工人数满额,其余的学生可在校内继续进行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有学校作为实践课程组织,都以模拟真实的实践案例为教学内容,力求让学生得到最实际的锻炼。

5研究的重点、(模式)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改为研究创新之处

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实践模式研究可以突破的重点是:找出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实践模式的新思路,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可以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将人培养模式和顺德区影视制作人才市场需求相对接,使教学实践模式有的放矢。主要创新之处为:打破以往以学校为主导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市场需求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既符合中职影视专业教学条件又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新模式。综上所述,本文以探讨的姿态,提出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实践模式研究(探索)这一命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但本文也仅仅简述了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为该命题的开展提出自己的想法。要使之完善合理,仍需要进一步的开展研究工作,也希望本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请各界专家及同仁共同探讨指正。

参考文献:

[1]崔长华.影视后期制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姜大源,吴全全,等.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9篇:简述电子合同的概念范文

国家科研经费项目涉及的经费是由国民生产收入重新再分配而来,具有严肃性,因此如何管理在科研领域里的国家经费,是我们本文要深入讨论的问题。传统的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复立项、立的项目需求性不强、经费使用管理存在真空区、项目评审专家评审能力参差不齐、专家立场不中性、项目验收完成后科研设备长久闲置,最终只会报废处置,造成无效用的经费投入,致使国家经费损失巨大。本文初步探讨一种管理思路,希望引入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方法到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工作中。

关键词:

国家科研项目;科研经费;问题;风险管理;诚信管理

十以来中央政府提出规范化工作的改革发展方向,指出规范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成为与战略、规划、政策同样重要的国家治理手段。曾对规范化治国明确提出,规范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涉及经济、技术、科学等管理范畴。科研项目管理是从近几十年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各行业所采用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各有差异,但其基本原则和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中国科研管理水平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很大。国家科研经费项目涉及的经费是由国民生产收入重新再分配而来,具有严肃性,因此如何管理在科研领域里的国家经费,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立规矩,就是建制度,是防范风险发生的重要手段。规矩立好了,才有路可走,才能越行越远。

一、规范化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的必然性

科研项目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包括项目的研究范围、组织、进度、成本、质量和后勤保障等,科研项目管理活动贯穿于项目整个科研周期并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效果评估等手段达到科研项目目标。科研项目管理也是一个风险管理、信用管理。规范化科研项目管理是通过一系列规范体系,贯穿从科研项目管理的原则方针、组织要求、科研全过程,从而控制技术、进度、经费等方面的风险,这些准确而可操作的全面的规定,有利于刚性地管理国家经费科研项目,不仅仅要达到科研项目目标,而且还要做到目标的具象化、真实性、可追溯性和科研经费的明晰化、责任化、可审计化、成果化。这需要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和实施规范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它不是简单的部门行为,而是多个部门综合行为,是经济社会发展、市场化、商业化和国际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传统国家经费科研项目管理风险简述

传统的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存在许多方面没有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重复立项、立的项目需求性不强、经费使用管理存在真空区、项目评审专家评审能力参差不齐、专家立场不中性、项目验收完成后科研设备长久闲置,最终只会报废处置,造成无效用的经费投入,致国家经费损失巨大。第一,申报项目:项目负责人制定科研项目目标、计划、预算等;其风险是:项目负责人主观上存在风险,重复立项、立的项目需求性不强。第二,专家评审,筛选立项,其风险是:专家权威风险,无法保证立场的中性。第三,项目执行:科研项目管理包括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设备使用管理、中期形式报表,其风险是:经费使用风险。经费管理存在真空区。第四,项目验收:其风险是:验收专家评估风险。立场如何确保其中立性。项目完成后没有技术成果转化的机制,致使研制出的设备长久闲置,成为垃圾,无人问津,多年后报废处置,造成国家经费无效使用。第二,传统的国家经费科研项目管理方法的弊端是:个人主观因素过多,管理松散,工作衔接不严谨,科研人员与风险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组织分工,往往是对立的态度,两者因为关注的领域不同,沟通不畅,造成管理真空区,从而形成风险累积。没有明确的风险管理部门,更没有风险管理者事前、事后参与到科研管理中的可操作的机制,做不到事前、事后管理,而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中结算管理。缺失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

三、规范国家经费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探讨

(一)在申报项目阶段

加入科研计划部门深入的市场调研与分析工作报告。科技人员协助风险管理者做出经济和科技的两个方面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规范的科研立项工作是立项时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统计经济数据,做出调研分析报告。科研计划部门要参与进来,科研技术人员协助风险管理者一同搜集相关数据,做出经济需求和技术需要分析报告,以往只是科研项目负责人做科研技术可行性报告。现代国家经费项目更加重视对国家的、民生的需求分析。为了杜绝盲目、非经济立项,需要科技战略部门和科研信息部门提出经济上的搜集要素,如:外界政治经济环境因素、技术的改变因素、新技术的产生因素、经费的变化因素,做好经济和科技两方面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要对各种相互有抵触的需要加以权衡。从而帮助决策者充分理解科研目标的需求,准确把握经费投放的靶位。

(二)评审立项阶段

在专家评审立项阶段,建立专家科研个人诚信机制,包括建立科研专家诚信机构、制度、推出守则及惩戒办法、建立科研诚信档案、专家诚信评级、投诉管理等制度。

(三)在项目科研阶段

第一,建立科研项目负责人个人科研诚信管理模式,同样包括:建立科研人员诚信机构、制度、推出守则、惩戒办法、建立项目负责人的科研诚信档案、科研人员的信用评级、投诉管理等制度。第二,经费统筹部门是事中参与到科研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部门。国家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科研项目人提供需求清单,由统筹部门按清单去市场询价,统筹部门统筹直付,统筹部门做出采购分析评估报告,以备事后审计。第三,项目负责人的项目管理工作是相对独立的,包括:立项申请、制定合同与计划及费用核算、质量控制、参加人员选择、外部内部沟通等有关项目科研风险控制等综合进行有效的、全面的管理。保证科研技术可描述性文件归档,科研技术的可控性管理,科研成果可追溯性。第四,网络管理部门是简便并严谨的风险管理工具。还需要建立规范化管理电子网络,划定责任界限,协调相互间接口。在网络的每一级明确控制、评估和证明质量合格的目标。科研项目组织标准化:标准要形式化具有可操作性,明确参与者的职责、相互关系、权限等,协调参与者与现有组织结构间的关系。加强规范化全过程管理。总体上,规范化的国家经费科研项目管理包括风险管理,细分可分为:规范化的财务风险管理、规范化的人员风险管理、规范化的设备使用风险管理、规范化信息/文件管理。第五,财务部门是记录成本和进度的风险管理部门:不仅仅是为保证人力、设施、材料和资金的最佳使用,提示科研项目负责人项目的可行性,及同类科研项目的可比较性。规范化成本管理,科学化、定量化。在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成本模型并严格成本控制,目前采用粗放型的成本估算,缺乏定量控制办法,科研项目缺乏预算定价依据。因此,加强成本管理和经济精算分析,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型,当务之急。

(四)项目验收阶段

项目验收阶段,同样需要建立验收评审专家诚信管理机制。保证专家中立性。确保公正评审。

(五)项目验收后,建立技术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市场验证,跟踪评估。

技术成果转化部门是事后参与科研成果价值评估风险管理部门,长期跟踪技术成果,做出技术成果转化情况分析报告,以此也可把它作为以后评估立项目时或验收时对评估专家的诚信评级加分还是减分的诚信数据采集的参数、同时也作为对项目负责人的诚信评级时的诚信数据采集的参数。

四、结束语

本文意在提出未来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涉及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模块包括:信息采集及管理系统、市场调查与分析、财务管理、诚信管理体系、信用和市场风险管理、征信数据库应用开发、诚信评估与客户关系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此框架建立严谨的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制度。只有当风险管理部门介入到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的管理里来,才能在事前、事中、事后对项目的风险做出测量并准确预警,同时提示决策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国家经费损失风险,让国家经费高效使用。

作者:李舸 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