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范文

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第1篇: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范文

一是被保险人。如果保险公司出现资金短缺等问题无法赔付被保险人的保单,给被保险人带来损失,保险业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将受到影响。尤其对企业而言,其保单的无法赔付可能造成资金短缺、企业乃至社会的贷款意愿相对降低、原有的一些银行贷款无法归还等问题,继而给整个金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二是资本市场。由于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保险业承保利润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扩大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提高资金运用收益率,冲抵承保业务亏损,提升经营业绩,已经成为大多数保险公司的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对保险公司盈利状况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更多的保险公司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如果这些保险公司由于偿付能力不足,受到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评级单位的压力,不得已在价格下降时出卖资产。再假如保险公司拥有众多此项资产,将会造成价格不断降低,很可能引起资本市场波动,进而影响金融稳定。三是银行。近年来,银保合作业务发展迅猛,已成为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务发展的第二大主渠道,风险传导不容忽视。比如银保产品发生销售误导,也将可能给银行业信用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带来挤兑风险。四是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已构成事实上的混业经营。而混业经营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交叉性风险。比如集团内部各个经营主体共用相同资本,或利用多头监督管理机制产生的监管真空实施监督管理套利,都将会造成部分风险超出监督管理的视线等。

二、我国保险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我国保险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宏观审慎分析,以识别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政策选择,以应对所识别的系统性风险隐患;宏观审慎工具运用,以实现宏观审慎政策目标。

(一)宏观审慎分析宏观审慎分析是根据我国经济、金融的特点,确定分析指标,通过压力测试等方法,对宏观经济周期的趋势和保险体系的整体风险状况作出判断。具体可以从保险业稳健性状况、保险监管和保险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稳健性状况分析主要是通过保险业发展指标、市场结构指标等来综合分析保险业整体稳健性,以及分析宏观经济与保险业的相互影响,主要关注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利率和汇率的变化以及巨灾事件可能引发保险公司破产等。监管情况分析主要是分析我国制定的有关法律和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制度、准则、政策是否有效、完备等,是否能够很好地防范保险业风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分析主要是看保险业运行所处的法律法规、政策环境、会计准则等是否健全,是否有利于保险业健康发展。

(二)宏观审慎政策选择宏观审慎政策选择是指针对潜在系统性风险选择相应的政策措施。宏观审慎政策选择主要考虑三方面内容:一是针对各类顺周期效应,采取逆周期行动。保险业的顺周期效应主要表现为保险业务的顺周期效应和“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保险业务的顺周期效应又主要体现在承保和投资业务的顺周期效应。在经济繁荣和衰退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风险计量模型和风险参数,使得模型和参数具有一定的逆周期性。二是针对跨行业风险方面,考虑不同保险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确定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市场和工具的范围,对具有系统性影响的保险机构制定严格的规则,或收取系统性风险监管费以及额外费用。由于系统性风险越来越多地源于单个机构共同风险暴露,针对跨行业风险的规则可能是临时性的,并随时间调整,因此应对顺周期和跨行业风险的宏观审慎政策清楚区分。三是针对保险体系的结构特点,研究限制风险承担和增强保险体系抗风险能力的措施。包括:偿付能力要求,控制保险业规模、集中度、保险业务范围等监管标准,对保险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等等。

(三)宏观审慎工具运用宏观审慎工具并非由某一机构单独掌握和运用,而是由中央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财税部门等不同部门分别掌握和实施。具体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服务于宏观审慎目标的微观监管工具,如偿付能力、流动性监管要求。第二类是降低系统性风险的专门工具,如防止问题保险机构保险责任的自然终止、提高资本和偿付能力要求等。两类工具都有时间和跨行业两个维度:时间维度的政策工具旨在解决利率和股价周期性波动所产生的财务影响,以及顺周期性;跨行业维度的政策工具旨在解决关联性和溢出效应所导致的脆弱性。

三、推动我国保险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对策

(一)强化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人民银行在国务院导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人民银行“三定”方案对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进行了具体化,其中包括:“综合分析和评估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措施”。同时,人民银行还肩负着作为保险公司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因此,针对目前保险业风险出现的新特征和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等其他金融业间传染渠道的拓宽,在分业监管的体制下,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人民银行应该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发挥领导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强化宏观审慎分析,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及变化,建立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指标,逆周期调节指数,以作为保险机构行动指引。

(二)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2013年在国务院的批准下,由人民银行牵头建立了一行三会部际联席监管协调机制,进行统一金融监管,这是我国金融监管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有助于提升监管效率。然而,这种协调机制仅仅是上层设计,在具体执行时,存在诸如缺乏有效的约束力、缺乏数据共享平台、监管宽容等问题,仍难以有效消除监管真空和杜绝监管套利等想象,同时由于监管信息不能顺利地从监管当局向人民银行传递,一定程度上阻碍人民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分析和研判。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建立统一的、独立的、可自动生成统计指标和金融监管指标的金融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宏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衔接,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为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打好体制基础。

第2篇: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保险业顺周期性;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逆周期监管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11-0059-07

一、引言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和不断扩大之时,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论坛等国际组织,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政府和监管机构均采取应急措施处理危机,以保持金融稳定,并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建立并实施了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顺周期性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虽然该问题在金融危机之前就已出现,但其影响却在金融危机中得到展现。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内在的顺周期性,是近年来金融失衡、金融脆弱性加强并最终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采取适当逆周期监管政策,建立适当逆周期监管机制(李文泓,2009)。

与银行业相同,保险领域也存在着顺周期性,需要保险监管机构采取逆周期监管措施,缓解顺周期性,降低危机成本。在2010年4月13日“北大赛瑟(CCISSR)论坛”上,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指出:我们要深入研究宏观审慎监管,探索解决保险业在内部风险评估、准备金提取、公允价值计量、偿付能力标准、资本缓冲和薪酬体系等方面的顺周期问题,逐步建立保险业的逆周期监管制度。因此,对保险业顺周期性与逆周期监管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二、金融系统顺周期性与保险业逆周期监管相关理论综述

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简称FSB)认为,顺周期性(procyclicality)是指一种相互加强的正向反馈机制,而在这种机制作用下,金融系统可以放大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同时反过来可能导致或加速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状况。法兰西银行副行长让・皮埃尔・兰度认为,顺周期性是指在经济周期中金融变量围绕某一趋势值波动的倾向。

金融系统顺周期性更多表现为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海曼・P.明斯基(Hyman P. Minsky,1992)①的金融脆弱性假说明确了金融因素在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与低迷的长期波动中的作用,也揭示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现象。他指出,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脆弱性,驱动经济繁荣的金融因素往往在经济扩张阶段为未来的衰退埋下隐患,私人信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内在特征将使其经历周期性的危机和破产浪潮,这种困境被传递到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实体经济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当这种伴随着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的金融失衡需要释放的时候,就会产生宏观经济的动荡和危机。Willliam R White(2006)②分析了金融体系中的顺周期现象,他指出存贷差、资产价格、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以及诸如贷款预期损失的会计测算都是顺周期性的,在与实体经济的运行相互作用下,加速放大了经济波动,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的金融稳定框架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在考虑顺周期因素的前提下完善金融体系。

国内学者对金融系统顺周期性也进行了研究。周小川(2009)③具体探讨了金融体系中的一些顺周期性因素,分析了各国政府针对此次次贷危机可能采取的补救措施以及货币和财政当局在严重市场危机下如何发挥专业作用。孙天琦和张观华(2008)④从《巴塞尔协议Ⅱ》资本监管视角对金融系统顺周期性问题进行研究,他们对《巴塞尔协议Ⅱ》的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文献综述,阐述了顺周期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而许均平(2009)⑤认为金融体系中的顺周期现象不仅存在于以银行业为主的信贷市场领域,在资本市场领域同样存在,当信贷市场萎缩、资本市场衰退时,这种顺周期效应会通过财富效应、金融加速器、托宾Q效应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从而使得实体经济周期出现更大幅度的波动。

国际金融监管界提出了一系列逆周期监管措施,对于保险业逆周期监管有较强的借鉴意义。这些逆周期监管措施主要是:第一,银行资本要求方面,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将采取三项措施,提高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开展逆周期资本监管,考虑建立或有资本。第二,在会计准则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CB)建议,将建立使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方法的混合模型。美国的金融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建议,建立动态拨备制度,改变“已发生损失”的确认方法,允许使用“预期损失”标准,提早确认损失,降低危机当期压力。第三,在薪酬管理方面,FSB了《稳健薪酬实践原则-实践标准》,认为金融机构高管薪酬应该与监管资本水平相联系,应从公司治理层面完善薪酬管理制度,消除顺周期产生的根源。

目前,中国学者对保险业逆周期监管研究文献还比较少。何项立(2009)⑥对国外有代表性的保险监管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了中国现行保险监管模式的一些问题,如过分强调一般行为监管,而忽视了对保险企业财务和偿付能力监管。李瑞红(2010)⑦对国内外逆周期监管主要工具和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选择逆周期监管工具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选择逆周期监管工具要与中国监管现状相适应,提出逆周期监管制度安排可从四个方面入手:加强资本监管,提高资本质量;加强风险监控,强化压力测试;控制信贷杠杆,防止金融风险;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监管透明度。

三、保险业顺周期发展态势形成机制分析

(一)承保业务顺周期性形成机制分析

承保业务是保险公司两大主营业务之一,承保业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在承保业务上,保险公司存在着顺周期性问题。要理解承保业务顺周期性的形成机制,首先要对保险承保业务进行分析。承保是指保险人接受投保人的申请并与之签订保险合同的全过程。保险公司承保程序包括制定承保方针、获取和评价承保信息、审查核保、作出承保决定、单证管理等步骤。在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的景气时期,市场信心高涨,保险公司采取积极发展战略,保险行业竞争加剧。而中国保险公司所提供的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保险人就会通过降低保险产品价格来提高本公司的竞争能力,维持市场份额。保险公司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放松对承保程序一些步骤的管理,使保险公司承担更多的潜在风险。

在承保过程中,审核核保是保险承保工作的关键。核保过程主要有信息的搜集和整理、风险的识别和分析、核保的抉择与实施等步骤。核保人需要从各个方面得到各种信息来分析和评价投保人面临的风险,从而决定是否接受投保人的投保申请。在经济上行时,保险公司实行扩张战略,放松了业务核保管理。首先,核保人对投保人各种信息的搜集不够全面,因而不能准确地分析投保人所面临的风险,降低了对投保人的风险估计,而保费费率是根据风险的不同性质和程度而确定的,因此也相应降低了投保人的费率,费率不能与投保人的真实风险相匹配;其次,核保人在确定保单条件时,放宽了承保条件,本应对保险标的物作出条件承保的承保决定却作出了正常承保的决定,没有通过增加限制性条件或加收保费的方式承保。更有甚者,对投保人的投保条件明显低于承保标准的保单作出承保决定而没有按标准予以拒绝承保。以上这些使得保险公司承担了许多潜在风险,在经济繁荣时没有暴露出来。当经济衰退发生损失时,保险公司进行审慎经营,加强核保管理,对投保人面临的风险作出充分的分析,使费率与风险相匹配,同时核保人还要对投保人的投保条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不符合承保标准的,保险人拒绝承保。在承保业务中,放松核保管理,为了使公司暂时更具有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采取顺周期的公司经营战略。

(二)保险投资业务顺周期性形成机制分析

保险投资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一种形式。由于保险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导致保险公司主营业务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为了推动保险业发展,也为了能够弥补承保业务亏损,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的一部分用来进行保险投资,从而增加公司债权或金融资产。但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相对于承保业务,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大。当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时,保险公司投资业务就会出现强顺周期性。

1. 保险投资资金来源顺周期性形成机制。要理解保险投资资金来源顺周期性形成机制,首先要了解保险投资资金来源。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基本上由资本金、准备金和承保盈余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保险准备金计提规则和承保盈余存在顺周期性。

保险准备金是为保证保险公司履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义务,确保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保险公司应按规定从保费收入中提存各种责任准备金。保险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赔款准备金、总准备金和再保险准备金等。在准备金评估计提规则中存在顺周期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保险公司只能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不是以未发生的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目的是防止人为调整资产负债表或操作利润,这就导致保险公司准备金计提具有顺周期性。在经济繁荣时期,保险经营风险下降,由于保险责任准备金具有不确定性、未来性和估计性,此时保险公司预测保险期间保险事件发生可能性降低,对发生事故损失程度估计不足,保险费率水平低,造成保险公司的责任准备金计提不足,使公司利润上升,促使保险公司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规模;在经济衰退期,保险经营风险提高,保险公司预测保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大提高,对事故损失程度进行充分的估计,从而保险公司提高了责任准备金计提额度,导致公司利润下降,业务规模缩小。

保险公司的承保盈余是保险公司日常业务的收支结余。财产保险和短期人身保险的承保盈余是保费收入减去保险赔款支出再扣除各种准备金后的差额。在经济上行时,保险公司业务规模扩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也随之增长,此时保险公司的损失率低,保险赔款支出相应减少,同时准备金的计提也减少,保险公司承保盈余增加;在经济下行时,保险公司业务减少,保费收入降低而损失金额超过预期,责任准备金计提增加,从而减少了承保盈余。随着宏观经济波动,承保盈余出现顺周期性。

2. 保险投资形式顺周期性形成机制。证券投资在保险投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资本市场成为保险投资的重要场所,保险投资与资本市场密切相连,从而使保险投资形式具有顺周期性。在宏观经济景气时期,保险公司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价格往往出现非理性的上涨,甚至形成资产泡沫,使保险投资收入显著提高,保险公司利润增加。为获得更多利润,保险公司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证券市场,放松了对保险投资的风险管理,未能充分考虑在保险投资中各种投资方式的比例,并且没有选择合理的投资组合来规避证券投资面临的系统性风险。由于大量保险资金投入到证券市场中,又进一步推高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格。而当宏观经济处于低迷发展时期,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价格暴跌,保险公司在证券市场遭受严重损失,缩减了保险公司利润收入,使保险公司更加注重投资组合选择。同时,为了减少在资本市场上的损失,保险公司要从证券市场上抛售一些债券和股票,回收一部分资金,促使债券和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下跌,造成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巨大波动,影响资本市场的稳定。由于保险投资顺周期性,2008年中国保险业受到重创,当年股市单边大幅下跌,保险业投资收益率降至不足2%的历史冰点,保险业一时“哀鸿遍野”(俞燕,2009)。

(三)保险企业财务管理顺周期性形成机制分析

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包括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成本费用和利润分配管理等。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保险公司面临着两大类风险:资产负债风险和经营风险。保险公司使用动态财务分析工具和现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都对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产生影响,强化保险业的顺周期性。

1. 动态财务分析工具(DFA)的顺周期形成机制。动态财务分析(Dynamic Financial Analysis,DFA)是一种系统化的财务建模方法,其在一系列可能的情景之下规划财务结果,可分析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如何影响财务结果。在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时,作为保险公司财务分析工具的DFA容易强化保险业的顺周期性。保险公司采用DFA分析公司财务状况:DFA模型第一部分是随机情景生成器,它主要用来模拟利率、通胀率、股市回报率等风险因素;DFA模型第二部分是历史数据输入,模型参数的假设和战略假设;最后是DFA模型结果输出。当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时,资本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经济变量如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出现波动,使得DFA分析结果中保险公司资产项目不可避免地出现顺周期性。负债方建模是DFA的核心,其核心内容是损失分布,预期赔付支付。在预期支付时,由于准备金计提规则的顺周期性,使得DFA分析结果中公司负债项目出现顺周期性。建立DFA模型要输入历史数据,利用可靠历史数据确定模型参数假设中主要参数的“基准值”,而历史数据随着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参数赋值易出现顺周期性。

2.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顺周期形成机制。公允价值准则亦称按市值计价,是指金融机构应根据当时同一金融产品或相似产品的市场价格作为金融资产的估值入账。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简称GAAP)的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每季度都用公允价值评估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如果资产价值下降,则必须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在中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保险公司交易类和可供出售类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价。

公允价值能够及时反映因市场变化而产生的收益和损失,但是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运用具有顺周期性。从经济发展周期角度来看,公允价值会计助长了经济周期性波动。首先,随行就市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增加了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的波动性,因交易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和可供出售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计入损益和所有者权益,使得保险公司收益和资本的波动性增加。其次,增加了保险体系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周期的特殊阶段或临界拐点阶段,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造成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或收缩速度明显加快,从而使泡沫膨胀或萧条加剧。在宏观经济繁荣时期,按照公允价值计算的保险公司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公司资产、收益、利润和资本等均随之增长,保险公司持续扩张经营业务;在宏观经济衰退时,按照公允价值计算的保险公司资产价格下跌,保险公司必须在报表中迅速反映,使得保险公司账面遭受巨额损失,直接影响其盈利水平和公司偿付能力。保险公司投资预期降低,抛售手中债券,使得金融产品价格进一步下跌,短期内引发市场大幅波动,打击市场信心。从2008年可以看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顺周期性对金融危机有加剧、放大的效应。

(四)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监管顺周期性形成机制分析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实施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保险公司有足够偿付能力,促使其稳健经营和发展并保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利益。目前,以风险为基础的偿付能力监管已成为国际保险监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欧洲保险市场致力于建立以风险为基础,综合评估公司偿付能力的偿付能力Ⅱ,而偿付能力Ⅱ的核心监管指标之一是偿付能力资本要求(Solvency Capital Requirement,简称SCR),用于吸收保险公司的重大意外损失。但SCR与风险敏感性正相关,风险敏感性越高,资本顺周期性越强。首先,偿付能力Ⅱ允许使用标准公式、完全内部模型和部分内部模型三种方法来计算SCR。其中,采用内部模型法计算SCR时,该方法使用的风险参数随经济周期变化而波动。根据内部模型法,风险权重函数是由保险监管部门决定的,但是风险参数作为风险权重函数的输入变量,其顺周期性易转化为风险权重和SCR的顺周期性。当经济上行时,风险参数下降,风险权重减小,按内部模型法计算的SCR降低,推动保险业业务扩张;当经济下行时,风险参数上升,风险权重增加,按内部模型法计算的SCR提高,推动保险业业务收缩,使保险市场随宏观经济波动。按标准公式法计算SCR也存在顺周期性,根据标准公式法,SCR是对市场风险、信用违约风险、承保风险、操作风险和资产负债匹配风险5类单独SCR加总,考虑了风险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市场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当经济繁荣时,市场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低,关联系数较小,SCR数额较低,保险公司具有充足偿付能力;当经济衰退时,市场风险和违约风险急剧升高,关联系数较高,推高了SCR数额,使得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下降。其次,在以风险为基础的偿付能力监管框架下,要求对市场上多种风险进行整合计量,实行整体风险管理,在各种风险之间相互作用下,易导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顺周期性。

(五)保险业经营激励机制的顺周期性形成机制分析

保险业激励机制的扭曲是产生保险业顺周期性的根源之一。薪酬激励是指通过合理的薪酬制度设计和薪酬结构分配,激发组织中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组织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薪酬不仅对处于低层次需求的员工有激励作用,而且还对那些处于高层次需求的员工有着不可替代的激励作用,因为高层次需求中归属、地位、认可、关注等因素都需要高水平的薪酬作为支撑。在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现代公司制度下,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委托―”问题,其中人追求更高的货币收入以及其他隐性收入,委托人追求的目标是资本收益最大化,由于委托人与人之间,即股东和管理层之间追求目标的差异,扭曲了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目前,很多保险公司在对管理层和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都将薪酬与公司当期效益挂钩,无法实现薪酬安排和公司长期风险相一致,不能反映潜在的风险和损失。在经济上行时,保险公司在支付高额薪酬时,只关注当期的盈利水平和公司股价,较少甚至不考虑保险公司账面利润的真实可靠性和公司运营的安全稳定性,使得管理层为获得高额的股息和红利,追求个人的货币收入,往往会置股东长期利益于不顾,选择使公司承担更大风险,降低风险管控程度,以获取更高的风险收入,管理层过度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长期风险,为实现短期薪酬最大化而采取顺周期的公司经营策略。在经济下行时,由于公司薪酬激励机制的非对称性,公司盈利时,管理层获得高额的薪酬;公司亏损时,管理层却不会因此而受到应有的惩罚。这导致了管理层过度追求短期回报,形成保险业激励机制的顺周期性。

四、中国保险业逆周期监管的政策建议

在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反思过程中,各国政府和监管部门普遍认为,应加强金融逆周期监管,以降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国保险业同样也存在着顺周期性。为了缓解这种顺周期性对保险业的影响,降低保险业的风险,应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界提出的一系列逆周期监管措施,对中国保险业实施逆周期监管,提高中国保险业逆周期监管绩效。

(一)保险承保业务逆周期监管

根据经济周期性变化,对保险公司承保业务进行窗口指导,指导保险公司在风险计量模型和风险参数选择上采取逆周期选择。在经济上行时,保险公司对承保业务核保时要采取谨慎措施,审慎选择承保的风险,鼓励保险公司采取较为保守的风险计量模型和风险参数,对投保人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估计,减少保险公司承担的潜在的风险,实施审慎的风险管理。在经济下行时,鼓励保险公司增强信心,适当采取相对激进的风险计量模型和风险参数,加强公司风险管理。

(二)准备金会计计提规则的逆周期监管

为了缓解现行准备金计提规则的顺周期性,保险公司可以采用某种向前看的准备金计提规则,如采用具有前瞻性的跨周期准备金计提方法,在经济上行时,要求保险公司提取更多准备金,以弥补在经济下行时保险公司将遭受的损失,从而增强保险公司抵御经济周期冲击的能力。

(三)实施公允价值的逆周期监管

为了缓解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应实施公允价值的逆周期监管。首先,明确不活跃市场公允价值准则,在对流动性不足的金融产品估值时要准确评估其风险溢价。其次,根据FSB、IMF要求,从监管层面上提出应对顺周期效应的策略,弱化资本监管对会计数据的依赖,以降低公允价值会计的估计误差波动和混合计量波动放大金融波动的潜在效应。再次,保险监管机构可以对保险公司的估值方法、模型和程序进行严格监管,因为当运用公允价值对交易不活跃的金融产品估值时,保险公司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通过对其估值方法的监管,可以促进保险公司改进其估值方法,搞好风险管理。最后,要加强对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尤其是加强保险公司公允价值表外披露,包括公允价值是如何确定的,所用估值方法预计存在的变动、所用模型的假设、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以及风险披露,从而实施透明化监管。

(四)偿付能力中资本要求的的逆周期监管

缓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中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性。第一,保险监管机构要引入针对系统性风险的逆周期偿付能力监管要求。以风险为导向的传统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中只考虑了保险公司个体风险,没有包含整个保险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性监管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在经济繁荣时期,要求保险公司增加资本,计提差额资本,增加资本缓冲空间,可以抑制保险公司在繁荣时期的扩张冲动,并且还可以冲减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第二,计算偿付能力Ⅱ的核心监管指标SCR时,建议财产保险公司采用跨周期评估法,减少使用时点评估法,缓解SCR的顺周期性。第三,在偿付能力Ⅱ的目标资本计算时,可以引入杠杆率指标,杠杆率是保险公司资本与资产的比率或这一比率的倒数,它的特点是简单、透明、不具有风险敏感性。由于偿付能力资本要求具有风险敏感性,引入杠杆率这一风险敏感性不强的指标,在计算SCR时可以与内部模型法相互补充。

(五)薪酬激励机制的逆周期监管

逆周期激励监管机制要求保险公司将经营决策风险引入薪酬机制,使高管薪酬遵循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并将高管薪酬与公司长期绩效挂钩,建立起动态、持续、跨周期的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平滑经济周期波动对公司员工薪酬的影响,使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避免管理层为了追求短期薪酬最大化而采取短期化行为。

对于保险业薪酬激励机制的逆周期监管,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量:一是从整个经济周期的角度对薪酬发放进行统筹安排。鼓励在经济扩张时期适当降低对其利润分配的比例,新增一定数量的利润留成,以供资本补充和经济下行时期薪酬发放之需。二是在薪酬体系中引入风险调整政策,包括风险抵扣、风险延期和风险止付机制。鉴于经济扩张时期的风险往往只有到经济衰退期才能显现,因此,保险公司在高管薪酬发放中应引入延期支付机制且延后支付的时期必须足够长,使薪酬不仅能反映保险公司当期的利润和风险,而且能反映长期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损失,实现高管和重要岗位员工薪酬安排与长期风险承担相一致。

注释:

①Hyman P. Minsky. 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The Jerome Levy Economics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74,May,1992。

②William R. White. Procyclicality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Do We Need a New Macrofinancial Stabilisation Framework?,BIS Working Paper 193, January 2006。

③周小川:《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中国金融》,2009年第8期,第8-11页。

④孙天琦,张观华:《银行资本、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文献综述》,《金融研究》,2008年第1期,第191-205页。

⑤许均平:《金融体系顺周期性与金融危机的发展演变关系研究》,《南方金融》,2009年第12期,第32-35页。

⑥何项立:《关于完善我国保险监管的思考》,《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18期,第46页。

⑦李瑞红:《逆周期监管工具、机制与中国选择》,《金融与经济》,2010年第2期,第64-66页。

参考文献:

[1]李文泓.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金融研究,2009,(7):7-24.

[2]俞燕.保险业酝酿破解“顺周期性”难题[N].第一财经日报,2010-04-20.

[3]魏巧琴.保险公司经营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99-133.

[4]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J].会计研究,2009,(11):23-29.

[5]周长鸣.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及其改进[J].经济与管理,2010,(1):64-67.

[6]赵光毅,王锐.顺周期效应与保险监管[J].保险研究,2010,(3):94-97.

[7]杨柳.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16-21.

[8]赵捷.薪酬激励的作用机理及效果判断[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46-47.

[9]蒋定之.经济周期背景下银行业监管的新方向[J/OL].,2010-04-13.

[10]吴定富.经济周期背景下的保险业发展与监管[J/OL].insurance.省略/2010/bdss2010/,2010-04-13.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surance Industry Pro-cyclicality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Counter-cyclical Regulation Issues

Liu Chao, Liu Zhiwei

(School of Finance and Banking, 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 Jinan 250014, China)

第3篇: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财政效应,投资,制度缺陷

0、引言

社会保障基金是指根据国家立法,通过各种特定渠道建立的用于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专项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在筹集和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而且会与许多经济和社会变量发生联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制度缺陷限制了社会保障基金财政效应的发挥。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保障基金的制度缺陷及其对策,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基金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调控作用。

1、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制度缺陷

(一)社会保障基金资金不足

社保基金收支缺口巨大,社会保障制度无法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分化是必然发生的现象,但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把这种分化控制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实施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社会保障供需失衡的矛盾十分突出。以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为例,据测算,如果把企业(单位)供款限定在工资总额的20%以内,制度转轨采取渐进方式,我国未来25年的统筹基金年均缺口将达到717亿元,总缺口1.8万亿元。[1]现实表明,在社会阶层持续分化的背景下,现有保障体系很难为应保人口全面有效地提供保障,缓解贫富差距因此缺失了一个基础平台。

(二)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

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不仅制约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来源,而且无法促进劳动力的流动与合理配置,限制了国企改革和就业水平的提高。国企改革的核心是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为此企业必须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不断调控劳动力结构,这样必然有一部分职工下岗、失业,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无法把所有企业的各种类别的职工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以失业保险为例,目前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仍主要集中于国有企业职工,覆盖面仅占全部城镇劳动者总数的一半左右,如果考虑到许多非登记失业人口,则现阶段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会更小。这就造成了我国的劳动力在地区、部门、行业尤其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流动不畅,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就业水平的提高无法实现。

(三)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和运用渠道单一

社保基金筹集和运用渠道狭窄,限制了社保基金本身的保值增值及其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从社保基金的筹集来看,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征收相关的费用和国家财政拨款,而且投资运营方式比较落后,限制了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除部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股票和债券二级市场之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企业年金的资产基本是投资于收益率较低的国债、存款,基金运作回报率低微,保值增值能力有限。如2003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为34.07亿,如果按成本计价法计算,收益率为2.71%,而2003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同比上升了3.2%。[2]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曾经表示,即使每年的收益率能够达到5%,2万亿元的基金,一年至少有1000亿元的收益,仍然不足以补充4亿人口养老的费用。

2、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缺陷的化解路径

(一)多元化筹集社保基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采取财政手段弥补历史欠账形成的隐性债务

首先,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整个预算支出的比重,弥补基金缺口。其次,通过国有资产变现融资。由于当前国有资产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来源于养老金积累,将国有资产的一定份额划入社会保障基金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发行长期债券进行融资。通过扩大国债规模的方式来吸收和消化养老保险历史欠账,从而将隐性的政府债务显性化,既体现了代与代之间的公平,也不会出现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转换对某一代人造成的福利损失。

2.通过税收渠道增加社保基金来源

从长远看,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是最佳的筹资方式。社会保障税稳定性、法制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理想来源。政府还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变动社会保障税税率,发挥其稳定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目前可以通过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将一部分个人所得税纳为社保收入。遗产税和资本利得税也可以成为社保基金的来源。另外,还可以在现有消费税的基础上对一些极高档消费品加征专项用于社会保障的特种消费税。[3]

(二)积极探索新的投资渠道,使社保基金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制

1.持股国企,参与国企所有权改革和公司治理改革。由社会保障基金持股国有企业,主要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效果。第一,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公有制属性,不会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第二,原有计划体制造成国企的已退休职工和即将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已经转变为国有资产,划拨一部分国有资产交由社会保障基金法人持有,实际上是把名义上属于国家所有的那一部分财富归还给社保基金的受益人。

2.参与住房融资,发挥资金跨期配置作用。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规模庞大的购房贷款作为支撑,目前实行的是以公积金贷款为主、辅之以商业贷款的做法,但是这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住房改革的融资难题。因为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如果商业银行大量增加住房贷款,资产的流动性就会大大降低,资产负债的时间结构就不合理。[4]因此,必须开辟新的购房资金融资渠道,以免将来严重制约住房融资并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

(三)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筹资收入

应该通过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将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所有参保单位都要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可以选择将进城农民工覆盖进来。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农民工已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基本力量。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尚未被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致使进城农民工仍然处于流动状态,严重妨碍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齐海鹏.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曜.养老保险基金形成机制、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第4篇: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安徽省 投资环境 对策研究

一、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体现评价内涵、突出评价目标原则

投资环境涵盖范围很广,要将所有因素都选作指标体系的指标,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每次投资环境的评价的具体背景与要求不一定相同,从而其相应规定的评价内涵与评价目标也不一样,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首要的原则是体现其评价内涵和突出其评价目标。

2、系统性与针对性原则

投资环境是一个由多个因素和子系统构成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其评价指标体系应全面系统的反映各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3、可比性、可操作性与稳定性原则

可比性要求评价指标要求反映投资环境的纵向可比,又要求反映横向可比。可操作性是指,在反映了基本内涵的前提下,选取的指标尽量少,并避免含义相同的或相近的指标重复出现,同时做到指标含义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统计资料作为基础。在稳定性方面,构成指标体系的指标,应是变化比较有规律的,那些受偶然因素影响大起大落的指标要尽量少选。

4、遵循国际惯例原则

为适应发展外向经济、参加世界经济大循环的要求,投资环境评价无论是为了指导内资投向,还是为了引进外资,其指标体系设计都应该遵循国际惯例原则,与国际接轨,这是内在驱动力。

5、具有监控、预警功能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能反映投资环境现状,还应具有监控、预警、预报投资环境变化的功能,使投资环境决策者能够对投资环境进行预测,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构建总体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五大原则,参考国内外有关学者对投资环境所做的研究成果,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由一层4个指标、二层16个指标、三层28个指标组成的三层指标体系,见表1。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都是直接定量指标,可以直接用数量表示出来。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共由七大要素构成,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四大要素的指标可直接量化,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三大要素的指标难以直接量化,本文用一些相关量化指标间接来表示。

二、投资环境纵向比较分析

本文选取《安徽省统计年鉴》(2006—2010)中原始数据,运行 SPSS16.0实现因子分析,通过分析求得因子载荷矩阵,然后根据主成分分析所得到28个公因子总方差中的累计贡献率大于或等于85%的要求,决定所选取的公因子数目。根据运行结果,方差贡献率排在最前面的3个公因子可解释变量总方差的97.871%,能比较全面的反映所有信息,所以采用前3个公因子。3个公因子的总方差解释见表2。

如表2所示,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为74.799%,第二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为13.07%,第三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为10.001%,前三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7.871%,所以提取前三个公因子。

用SPSS16.0经过Quartimax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可以很明显的得到每个公因子上的高载荷指标,第一个公因子上高载荷的指标有:x24、x2、x5、x14、x17、x22、x19、x7、x13、x8、x9、x23、x18、x16、x28、x20、x27、x16,可见公因子1是综合因子。第二公共因子上高载荷的指标有x12、x11、x25、x21、x10,可见公因子2是宏观经济环境因子。第三公共因子上高载荷的指标有x2、x15、x1,可见公因子3是生态环境因子。

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安徽省近5年因子得分及排名,见表3。

从因子综合得分可以看出,安徽省投资环境状况呈上升增长趋势,2010年投资环境综合得分为0.8447,排名第一,2009年为0.71600,而2008年为-0.0344,可见2009年较以前有一个较大的飞跃,主要得益于软、硬环境都有大幅度的改善,加之全国整体宏观经济环境的良好运行。由表可以看出公因子1是每年递增的,而且每年增加的幅度也不小,总体的投资环境呈变好的趋势,从公因子2可以看到,2007年宏观经济环境突然变差,而在之后几年逐年好转,说明投资环境对于外在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由因子3可以得出生态环境在2006—2009年间有好转趋势,在2010年突然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所以我国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能以资源的消耗来换取经济的发展。

三、优化安徽省投资环境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本文对安徽省投资环境所进行的纵向分析,我们看到了安徽省投资环境在综合能力和能源消耗方面有所改善,但也找出了安徽省投资环境在经济水平、对外联络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足,在此对改善安徽省投资环境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一)优化经济环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建设作为安徽省的中心任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采取措施,把经济增长真正转变到依靠科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上来。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加强社会信息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对外联络设施环境

进一步加快铁路、公路以及机场建设,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和提高运输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开放公路建设市场,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建设质量。键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省内连接市县乡村、省外通江达海的交通网络。

(三)优化社会保障环境

要发挥好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在社会保险范围内,要严格管理养老保险,失业等社会保险金的缴纳、运用和偿付的各个环节。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并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工作。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全部社会化发放,城市的“低保”做到应保尽保,逐步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①李国华. 陕西省投资环境评价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

②付晓东,文余源.投资环境优化与管理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③李静萍,谢邦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④高祥宝,董寒青,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⑤周爽,朱志洪,朱星萍.社会统计分析——SPSS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⑥苏勤. 安徽沿江地带投资环境综合研究[D].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Valley,1997,11

⑦赵少平. 安徽省城市投资环境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8,(13)

第5篇: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测分析;政策工具;政策安排

中图分类号:F83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2-0059-07

2009年4月,G20伦敦峰会发表的《强化合理监管,提高透明度》报告指出,作为微观审慎和市场一体化监管的重要补充,各国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各国监管机构应加强协调和信息沟通,推动全球层面的宏观审慎监管合作。峰会同时宣布将原来的世界金融稳定论坛(FSF)改组为世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负责评估全球不同国家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在此之后,2009年6月19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欧盟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方案,决定加强宏观审慎监管。2010年9月2日,欧盟各国谈判代表就新的泛欧监管体系达成协议,决定成立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ESRB),由其负责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打破各成员国之间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分割,实现欧盟层面的统一监管。2009年7月8日,英国财政大臣公布了《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提出建立金融稳定理事会(CFS),全面监控英国金融业的风险并负责金融体系的稳定。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法案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为了加强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全方位监管,联邦政府将组建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负责识别和防范影响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至此,宏观审慎监管已不再仅仅是理论界的学术问题,而是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付诸实践的课题。

一、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内容与特点

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清算银行(BIS)就认识到仅仅加强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维护整体金融稳定,如果监管当局的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上,很可能忽视了维护整体金融稳定这一更重要的任务。1986年,宏观审慎监管一词正式出现在BIS的文件中。但这时金融全球化程度还不深,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而对银行业的微观审慎监管是能够维护其稳定的,因而宏观审慎监管未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应有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后,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识到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并推出了金融稳定评估规划(FSAP),以此分析各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但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仍未得到广泛重视。直到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全面分析危机的成因,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才被人们所认识。目前,国际社会形成的共识是,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迫切需要构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体系,并有效开展各方面的工作。

(一)宏观审慎监管目标

宏观审慎监管是将金融体系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对金融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进行评估,通过分析和监测,找出对金融体系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宏观压力测试等方式评估这些风险对金融稳定产生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风险的累积,从而达到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宏观经济损失的目标。在时间维度上,宏观审慎监管关注总体风险如何随时间演变,纠正金融失衡逐步积累;在空间维度上,宏观审慎监管关注特定时期风险在金融体系内的分布,防止风险在金融机构之间相互传染,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宏观审慎监管是一种新型的金融监管模式,它将整个金融系统所面对的风险全部纳入到监管范畴,通过制定全面的金融稳定政策和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避免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负面冲击和风险蔓延带来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维护和促进宏观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早在2000年9月,时任国际清算银行行长、金融稳定论坛主席的科罗克特(Andrew Crock-ett)在金融稳定论坛的演讲中就对宏观审慎监管进行了阐述。他认为,金融稳定包括微观层面的稳定和宏观层面的稳定,为保持微观层面的稳定需要以单个金融机构为监管对象的微观审慎监管,为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则需要宏观审慎监管。由于微观审慎监管重点关注的是单个金融机构对外生性风险的反应,而忽视了单个金融机构本身行为所导致的、需要其他金融机构或者是整个金融体系承担的内生性风险,因此,仅仅依靠微观审慎监管只能保证微观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但不能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国际清算银行经济学家博里奥(Claudio Bofio,2003)认为,与微观审慎监管相比,宏观审慎监管不仅着眼的监管对象和监管目标不同,而且采取的监管措施也不同。宏观审慎监管的对象是整个金融体系,监管目标在于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宏观审慎监管着眼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金融机构的整体行为,同时关注宏观经济波动和金融体系的互动。

(二)宏观审慎监管内容

1 宏观审慎监管重点关注那些对金融稳定具有系统重要影响的机构和市场,并在监管资源配置上进行重点倾斜。监管不应仅以金融机构为重点,还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关注,仅通过监管金融机构无法全面、真实地衡量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必须将所有对整个金融系统来说都十分重要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涵盖在内,监管视野从机构向市场和产品拓展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内容。

2 宏观审慎监管更加关注金融风险的内生性。这种内生性金融风险使得单个金融机构的行为对个体而言,可能有助于其安全,但当多数个体的行为趋同叠加时,就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不稳定的影响,形成“合成谬误”。例如,如果金融机构都在经济衰退时出售资产、紧缩信贷,而在经济繁荣时购买资产、扩张信贷,就会对经济衰退或经济过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宏观审慎监管要求监管机构在物价处于较低水平、单个金融机构表面健康的情况下,能够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变化、金融产品中的潜在风险、金融结构严重失衡以及由此不断增加的系统性风险给予足够关注,防止金融风险在经济形势逆转时突然爆发。

3 宏观审慎监管的视野,除了面对影响金融稳定的所有风险因素,还特别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并为之服务的金融业风险状况与宏观经济状况紧密相联,宏观经济状况必然影响到金融业的运行。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

展,而宏观经济状况的恶化则会影响金融业的稳定运行。因此,宏观审慎监管应采取逆经济周期的监管措施,化解宏观经济环境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

4 宏观审慎监管在关注横向层面的金融风险蔓延的同时。更加关注纵向层面的金融风险积累。从横向层面看,金融风险的产生可能是因为部分金融机构直接暴露于相同或类似的资产类别风险,或是因为机构间业务的相互联系导致间接风险暴露。从纵向层面看,金融体系的风险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累积,并被金融体系内部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放大,即通常所说的顺周期性。金融市场个别组成部分的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集中爆发,可能动摇整个金融体系。针对金融体系特有的风险积累和风险蔓延,宏观审慎监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损失控制在局部,从而控制尾部风险。

5 宏观审慎监管不仅要保持金融机构的内部稳定,还要防范外部风险的传染。在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广泛的业务联系和相互持有大量头寸的情况下,危机即使是在单个机构或某一金融子市场发生,由于投资主体对同类机构和关联子市场的信任危机,也会导致市场交易萎缩和流动性枯竭,原本稳健的机构也会受到冲击。在宏观审慎监管原则的指导下,监管机构除了在日常监管中重视维护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健,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防止国际金融风险在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传染蔓延。

(三)宏观审慎监管特点

1 宏观审慎监管是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政策手段,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宏观审慎监管的核心是将系统性风险纳入监管视野,关注的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水平和发展趋势。因此,宏观审慎监管仍然属于金融监管范畴。与着眼于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明显不同。逆经济周期的宏观调控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公共政策的实施加以实现,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仅靠宏观调控政策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通过宏观审慎监管监管措施来实现。

2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如果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对立起来,必将严重影响监管的有效性。微观审慎监管为宏观审慎监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宏观审慎监管则为微观审慎监管提供系统性、全局性和前瞻性视野。因此,为了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必须建立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的监管体系。

3 宏观审慎监管需要建立全新的协调机制。宏观审慎监管的运行需要进行宏观审慎监管分析,即对系统性风险进行评估和检测,这是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和前提,它既为操作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提供依据,也能为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参考。由于对系统性风险的分析和判断很难由一家监管机构独立完成。所以有必要建立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由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等多个监管部门组成;英国金融稳定理事会(CFS)由英国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FSA共同参加,目的都是加强相关部门在宏观审慎监管分析层面的沟通与操作层面的合作(见表1)。

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4 宏观审慎监管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方法,但不是所有的制度安排。防范系统性风险不仅需要宏观审慎监管,还需要具备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稳健的金融机构、有序的金融市场、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等。所以,宏观审慎监管只是维护金融稳定的一项手段,它丰富了金融稳定框架中金融监管的内容,但并不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所有制度安排。

5 宏观审慎监管需要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并对原有监管部门的职能作出相应调整。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时不仅涉及到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而且涉及到已有监管机构的职能调整。英国在2010年6月宣布的金融监管改革新方案中提出,在建立英国金融稳定理事会(CFS)的同时,金融服务管理局(FSA)要将其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转交给英格兰银行。在即将建立的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ESRB),其下面将建立银行业监管局、保险业监管局和金融市场交易监管局,分别负责对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进行监管。ESRB的重要职能是加强欧洲中央银行和各国监管机构之间的联系。对原有监管机构的职能进行调整,其目的是通过整合金融监管资源,对金融体系实施重点和全方位监控(见表2)。

二、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宏观审慎监管提供了监测和处理金融风险的总体框架,它能够更为准确地检测金融系统性风险,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生成、积累以及最终以危机的形式爆发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在实践中,宏观审慎监管所担负的职责是:(1)预警和识别金融业系统性风险;(2)评估单个机构的失败对金融稳定可能造成的影响;(3)通过金融监管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配合,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生成、积累和爆发。为完成上述任务,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应包括三大要素,即宏观审慎监测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安排。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可用图2表示。

(一)宏观审慎监测分析

宏观审慎监测分析即对金融业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检测和评估,发现金融系统风险来源,发出风险预警,为采取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提供依据。根据G20伦敦峰会的要求,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成立了金融脆弱性评估常务委员会(SCVA),定期对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进行评估。FSB和IMF目前正在研究创建风险预警体系,而BIS和全球金融系统委员会(CGFS)已开发出了一系列宏观审慎监管指标,这些指标可用作风险预警体系的输入变量。IMF在2009年4月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四种评估金融机构风险关联性的定量模型,即网络模型、CO-RISK模型、危机依存度矩阵模型和违约强度模型。许多国家的监管当局也正在开发评估和预警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方法。

宏观审慎监测分析除了关注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风险外,还特别关注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状况,分析资金流向和流量,避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危机。为了有效开展宏观审慎监管分析,需要综合经济运行、金融运行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信息,这就需要加强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因而需要正式的组织安排以提高信息共享和分析的效率。美国、英国和欧盟计划成立宏观审慎监管机构,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可以分为时间维度和系统维度两类。在时间维度,宏观审慎监管部门重点关注金融系统的风险如何随着时间推移,通过金融体系内部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而被放大,即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采用的是逆周期的资本监管、前瞻性拨备和杠杆率控制的政策工具。在系统维度,宏观审慎监管部门主要关注某一时点上金融系统的风险

暴露集中、具有系统性重要性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风险,采用的是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特别措施、改进交易对手风险计量、建设坚实的市场基础、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等政策工具。

目前,国际组织积极推进金融监管规则改革。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推出的宏观审慎监管监管政策包括:(1)出台《巴塞尔协议Ⅲ》,将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从现行的4%提高到6%,而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从现行的2%提高到4.5%。(2)降低新资本协议最低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性,要求银行在信贷市场繁荣时设立单独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资金”,占总资产的0~2.5%。(3)建立前瞻性的拨备计提方法,在经济上升时期提高金融机构的损失储备规模,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在经济衰退时期适度降低储备规模,缓解经济持续下滑的恶性循环。(4)建立留存资本缓冲,银行必须设立新的、单独的“资本防护缓冲资金”,占资产的2.5%,使总的优质资本金要求达到7%。(5)根据信贷/GDP比例对其长期趋势的偏离值(GAP),来确定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水平,当GAP高于一定数值时,要求银行在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计提资本缓冲,并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允许银行释放资本缓冲,以满足经济下行时期的信贷需求,防止信贷过度紧缩。

针对大型金融机构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现实,国际监管组织提出了对“大而不倒”金融机构的监管政策工具。2009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共同制定并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的评估指引》,提出从规模大小、替代性、关联性三个方面评估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考虑到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具有的系统重要性不同,监管部门可以区分金融机构的类型,并确定它们适用哪种监管方式(见表3)。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一是要减少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系统相关性,可以通过隔离业务活动实现;二是降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破产的概率,可以通过附加的审慎性监管要求实现。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还应包括提前准备好恢复方案和处置方案,目的是让系统重要性机构从容应对市场压力和外部冲击,以及使这些机构出现严重问题时能够有序从市场退出,降低其破产倒闭对经济体系的冲击。

目前,在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总体协调和指导下,银行领域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主要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组织研究,保险领域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主要由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组织研究,证券领域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主要由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进行研究,新的国际会计准则主要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组织研究。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相关工作,加强对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研究与开发,并根据本国情况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具体实施。

(三)宏观审慎政策安排

宏观审慎政策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金融监管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根据宏观审慎监测分析结论和风险预警进行及时调整,统一协调安排,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维护金融稳定。(2)金融监管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共享金融监管信息与宏观经济运行信息,协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3)宏观审慎政策安排不仅包括金融监管政策的合理实施,而且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配合。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确定再贴现率、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等来实现政策目标。也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资产价格泡沫,通过调整汇率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调整房地产交易税率、证券交易印花税率、出口退税率、利息税率等,在抑制资产价格泡沫、促进金融稳定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亚洲开发银行官员河合正弘和世界银行顾问波默里诺(Michael Pomerleano,2010)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部门在金融危机出现后所应采取的措施。他们认为。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就要采取综合的政策手段抑制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政策安排包括:(1)中央银行向金融市场和头寸短缺的金融机构及时提供充足的流动性,防止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2)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进行严格检查,包括通过压力测试。(3)通过担保、转移不良贷款、再资本化等手段支持有问题但尚能生存的金融机构。(4)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消除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负反馈循环,以反映特定时期的真实经济情况。

宏观审慎监管要求更多地关注信贷增长、资产价格变动、金融业杠杆比率、金融运行的顺周期性、系统性风险的累积与传染等宏观因素,从整个金融体系的角度分析、评估金融机构在风险暴露方面的共性特征与相关性、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单个机构的理是否会造成宏观层面的不稳定,及时发现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一般来说,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监管机构共同承担着维护金融稳定的责任,因此,宏观审慎政策安排必须建立上述三方合作的制度性框架,并明确三方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地位和责任。从国际实践来看,目前对宏观审慎政策安排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的需要。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或准备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构,但相关的政策安排还没有成熟的套路。因此,加强宏观审慎政策安排的研究,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使宏观审慎的理念全面贯彻到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当中,对推进宏观审慎监管十分重要。

三、建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实体机构

为了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保障金融业的健康稳定运行,建立一个职责明确、功能健全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是必需的。2003年12月,“维护金融稳定”写进了《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中国人民银行在机构改革中设立了金融稳定局。这表明我国已经把金融稳定提高到一定程度。然而《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对金融稳定的规定较为粗略,同时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稳定的职责与权力不对称,中央银行负有“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监管权分别赋予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由于中央银行除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和充当最后贷款人之外不拥有其他宏观审慎监管工具,而微观审慎监管机构又缺乏必要的宏观审慎监管意识,这势必形成没有明确的机构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负总责的局面。为了更好地开展宏观审慎监管,可以考虑建立中国系统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国务院设立,成员为“一行三会”、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主席可由一位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兼任,常务副主席可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这种组织形式突出了中央政府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地位,组织召集能力强,能够合理配置金融监管资源,协调监管部门行动。

(二)建立宏观审慎监测分析系统

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检测和评估,发现金融系统性风险和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并发出风险警示,是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分析平台,整合金融运行和经济运行的信息数据。从目前来看,建立宏观审慎监测分析系统需要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数据整合分析的职能部门,可以是中国人民银行,也可以新建一个部门。二是对系统性风险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信息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分析金融体系的资本充足状况、市场流动性、杠杆比率状况可能产生的风险。三是构建系统性风险评估体系,既要加强宏观层面金融风险的监测与评估,又要从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的角度,监测与分析微观风险因素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四是完善系统性风险的预警机制,及时系统性风险检测报告,以及将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五是关注国际金融业风险状况,促进国内宏观审慎监管与国际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结合。

(三)开发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用动态拨备、动态资本等办法实行反周期监管。2009年,银监会将拨备覆盖率从100%分阶段提高到150%,针对银行信贷增长过快的情况,在8%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对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分别增加2%和3%的逆周期资本。这些措施对增强我国银行业的稳健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宏观审慎监管要求相比,仅有上述措施是不够的。监管部门应参照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发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能中都有一些常规的政策工具,但宏观审慎监管是一项全新的监管模式,需要制定相关规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政策工具的研究开发。目前最为急需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至少包括以下方面:(1)为了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应引入更有效的资本监管标准,以提升银行资本质量。需要研究完善资本充足率、动态计提拨备等政策工具,从而使银行在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行期计提能用于经济下行期吸收损失的动态超额资本,以增强银行应对经济周期冲击的能力。(2)针对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实施留存资本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需要研究计提留存资本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建立动态拨备等政策工具,从而使银行能够根据贷款增长情况、资产潜在损失等因素,将拨备覆盖率逐步提高,以达到“以丰补歉”,提高金融业风险抵御能力的目的。(3)针对银行杠杆比率过高从而产生潜在风险的问题,需要研究动态杠杆率指标工具,从而防止银行资产过度扩张和过度承担风险,进而控制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和积累。

(四)对系统重要性机构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

对具有系统重要性机构应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政策,预防这些影响力较大的金融机构一旦系统性风险爆发危及金融体系的安全。系统重要性机构的评定可参考规模、可替代性和关联性三个标准,同时应考虑金融体系结构、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有些金融机构虽然规模不大,但由于其业务跨市场、跨行业和高杠杆化,具有“关联太多而不能倒”的性质,也应纳入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的范畴。对系统重要性机构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一是对系统重要性机构可实行附加资本要求,以提高其吸收损失的能力。二是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建立更加严格的杠杆率要求,防止其在经济上行期的过度资产扩张。三是降低系统重要性机构倒闭的可能性,需要在日常监管中加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改进并表监管、完善公司治理等。四是提高机构倒闭的处置能力,使系统重要性机构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能够有序从市场退出,而不至于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影响。这就要求对系统重要性机构建立起具有实际约束力的破产倒闭预案,减小其市场退出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和纳税人损失。

(五)建立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

宏观审慎监管需要丰富的数据和充分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判断,既需要微观审慎数据信息,也需要宏观经济、金融运行信息,只有监管部门充分协调与沟通,才能够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和利用。面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我国“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现状,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性。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12月8日颁布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功能监管、审慎监管。”实现金融监管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应当建立相应的宏观审慎监管数据库,开发统一、独立、可自动生成统计指标和监管指标的信息系统。中国人民银行要及时向“三会”通报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和金融业总体运行情况,“三会”也应及时、定期将本部门的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信息资料以及其他相关分析报告报送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有效开展宏观审慎监管工作,我国还应该建立包括中央银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三会”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经济运行与金融运行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全面的共享和流动。

第6篇: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社会融资规模;宏观经济;FA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02-0017-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02.04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结构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的替代效应明显增强,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加大,部分信用发生在银行体系以外,资产负债期限的转化同时发生在“影子银行”等其他形式中,大量会对系统性风险产生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和衍生金融产品没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的范围之内。基于当前金融市场的复杂状况,中国人民银行从2012年开始对外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从更加宽泛的口径上及时衡量经济系统中的资金规模。

随着“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的出台,国内学者对其能否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进行着广泛地讨论和研究。大多数研究都注重对其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测性和可控性的探讨,缺乏对其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的深入实证研究[1-5]。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实证研究一般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由于该模型目前最多仅能处理12个变量[6]。Bernanke(2005)提出的因素扩展型向量自回归模型(Factor Augmented Vertor Auto Regressive Model,FAVAR)突破了传统VAR模型在变量数量上的限制,从而能够运用多变量、大规模数据研究政策变量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程度,更加全面真实地反应现实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Shibamoto(2007)、Vargas-Silva(2008)、Kabundi和Gupta(2009)、Gupta(2010)等学者利用FAVAR模型分别研究了日本、美国、南非等国家的货币政策对该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并且均认为FA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优于VAR、BVAR、SVAR等模型[7-9]。本文采用FAVAR模型研究了社会融资规模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FAVAR模型介绍

假设Yt是(M×1)型可观测变量矩阵,这些变量能够产生符合经济规律的特定影响,一般在运用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的文献中,Yt通常指代可观测的货币政策变量,比如利率或者货币供应量,在本文中我们采用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指标。在现实经济体中一些相关的其他经济信息不能完全包括在Yt之中,我们把这些经济变量记为Ft(K×1)型不可观测矩阵,该模型的动态关系可以描述为:

FtYt=?椎(L)FtYt+vt (1)

其中,?椎(L)是一个d阶滞后多项式,vt是均方误差为零、协方差矩阵为Q的随机误差项。式(1)是一个标准的VAR模型,因Ft模糊变量且不可观测的,式(1)不能通过OLS等技术直接估计。因此Bernanke等假定,经济信息集合Xt与Ft和Yt相关,Xt可由Ft和Yt线性表出,他们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Xt=?撰fFt+?撰yYt+?滋t(2)

其中,?撰f是(N×K)型因子载荷矩阵,?撰y是(N×M)型因子载荷矩阵;Xt是(N×1)型向量,N为变量个数, N>K+M;?滋t是随机误差项,其均值为零、协方差矩阵为R,?滋t可以弱相关;经济信息集Xt分别由58个月度宏观经济变量和6个季度宏观经济变量组成。式(2)是一个正交因子模型,在对经济信息集做因子分析后,取其主因子构成一个新的信息集合Ct,即由Xt的因子得分组成,由此可得如下回归方程:

Ct=bfFt+byYt+et(3)

由式(3)可得到不可观测矩阵Ft的估计值Ft=Ct-byYt,然后把Ft和可观测变量Yt代入式(1)。Hwang(2009)证明在Ft的两步主成分法、反复迭代法和吉布斯采样法中,两步主成分法更为有效,本文采用两步主成分法估计不可观测因子Ft。

三、数据以及公共因子提取

(一)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了58个月度宏观经济变量和6个季度宏观经济变量分别与社会融资规模的月度和季度数据建立了两个FAVAR模型,数据期限从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的2012年月度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其他年份的月度数据来源于证监会、保监会、发改委和中国经济信息网,且将2012年的统计口径进行整合,并按照央行的2002—2011年社会融资规模中各部分融资比重做了适当调整。其他宏观数据来源于国研网数据库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

(二)数据处理

为了消除数据之间的量纲问题,本文对数据做了Z-SCORE标准化,即Z=(X-X)/?滓,分别对58个月度变量和6个季度变量做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见表1和表2),相关系数矩阵和单位矩阵存在显著差异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同时,利用主成分法提取主因子,并计算各个变量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分析得出月度数据的前8个因子方差累计贡献度达到88.62%,季度数据的前2个因子方差累计贡献度达到了71.15%,对这10个因子根据他们的方差累计贡献度进行分别命名(见表3)。

第7篇: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范文

进入“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新的经济形势。据有关数据显示,河北省目前人均GDP约1200美元,仅相当于上海20世纪初和江苏、浙江两省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专家组还得出了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其他结论:投资增长趋于下降,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贫困化问题突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更应该抓好宏观经济,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

宏观经济政策就是短期的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需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作调整,不宜长期化,因为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国的经济形势,不仅取决于国内的经济走势,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全球经济的走势。

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急则治标”,是指运用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处理短期经济问题,如刺激经济增长,防止通货紧缩、应付外部冲击等;“缓则治本”,是指通过结构政策与经济改革处理长期经济问题,如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远期战略相一致的政策组合。

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去年以来,国家一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前经济形势,同前几年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实行双稳健政策的重要原因。

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碰到一个特殊的形势,既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全面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需要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来治理;又不同于前几年经济偏冷和经济紧缩趋势,需要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来治理。从经济运行看,当前既有局部过热,特别是一些部门投资增长过快的现象,又有总体上供大于求,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现在实行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质上是一种有保有压,有紧有缩,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政策。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化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实际上含有紧缩的意味。这是因为:一是担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大规模发行国债,会使中国财政赤字增加,债务余额增加;二是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会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形成对财政支出扩张的日益严重依赖。所以要针对这些问题,做出适当调整。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适应我国总体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趋势的。河北省在经济发展中要贯彻这种政策,作为一种宏观经济发展背景,主要用来调节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使市场主体能够在这种宏观环境下权衡利弊,作出合适的、符合经济发展形势的决策和行为,不至于因盲目投资或盲目借贷等造成巨大损失。

三、收入政策

收入是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城市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政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大对其宏观调控力度:

1.较大幅度提高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目前,工薪阶层收入水平偏低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应该加强对工薪阶层的关注,提高他们的收入,避免由此引起众多的社会不和谐现象产生。首先,应该从经济方面改变现状,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是我们时刻不能放松的重要任务。其次,要缩小与其它地区其它行业的差距,必须从自身抓起,提升工薪阶层总体素质,并逐渐把他们推向市场,不断增值。

2.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方面,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它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改革和建设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从政府职能转变入手,从经济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其次要切实从现有人们需要出发,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尤其是要建立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要扩大覆盖面,提高征缴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等。

3.扩大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扩大就业不仅要解决城镇新增适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还要切实解决在城市化过程中,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其中,关键是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目前待就业人数还在呈上升趋势,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解决就业问题,就要采用多途径,多方法,来加快河北省经济发展步伐,为增加就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4.依靠政策和科技增加农民收入。当前种粮效益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必须尽快加以解决。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要着力支持、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扩大沃土工程实施规模,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大宗粮食作物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工程建设,优先支持主产区推广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围绕农田基本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排涝和抗旱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

四、消费政策

目前,扩大内需仍是经济工作和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继续增加投资、扩大出口的同时,千方百计启动消费,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更新消费观念,刺激消费。消费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良性消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明确扩大内需、提高消费的重要现实意义。这在我省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发达,思想观念也还没有全面改善。一方面,对消费者来说,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一些过时的消费观念还在左右着他们的思想,攒钱、守财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对于经济的总体提高非常不利。另一方面,受计划经济时代的政策和思想影响,目前存在的一些政策制度与现在经济发展形势很不适宜,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消费。当然,我们提倡消费,要把它与浪费划清界限,提倡合理消费,防止过度消费。

第二,调整供给结构,扩大消费容量。一是对供过于求、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行业和产品,要坚决实行限产压库,避免边生产、边积压的情况继续发生;二是实行资产并购重组,促使资本和社会资源向优势产品、名牌产品集中,扩大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三是采用高新技术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拓展消费总量。

第三,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形成消费群体。通过深化房改,取消福利分房切断职工对就业单位分房的依赖,愿意买房,同时增加买房补贴,降低房价,又买得起房,才能把大多数人推向商品房市场,形成购房群体,也才能使住房消费真正成为消费热点。从消费结构的演变趋势看,可能形成消费热点的除住房外,还有轿车、家庭电脑、旅游、教育以及新一代的高科技产品等。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培育消费群体方面,通过消费热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价格政策

当前,宏观调控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后对下游的传导开始显现,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引发价格异常波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加强价格调控,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第一,要认真研究分析价格形势,明确我省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充分认识当前做好价格总水平调控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市场竞争自发形成的价格形势为基础,适当调节限价。加强对医疗、烟酒、水利、通信及娱乐、饮食、美容等暴利行业价格的控制,适当均衡行业间的利润冲突。出台相应政策,以关系国计民生,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维护人民生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协调。

第二,落实和完善政府调价的相关配套措施。价格主管部门在制订调价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群众承受能力,做好相关配套工作。调价前应当认真测算调价措施出台后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预先拟订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方案,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落实补贴方案,以提高低收入群体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物价工作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第三,进一步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工作。针对影响当前市场价格变动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要切实加强价格监测,密切跟踪粮食、化肥、石油、煤炭、钢材、房地产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以及生产资料涨价向下游产品价格传导的情况。要善于捕捉和发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遇到价格大幅度异常波动的情况,要适时启动应急预案,为当地党委、政府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助手。要进一步健全价格监测体系,继续完善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警和应急机制,重点防范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做到早发现、早上报,及时预警、应对得当。

六、对外开放政策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和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做好对外开放政策的规划和实施。

第一,扩大对外开放,要明确目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这方面,政府要积极营造一种对外开放的宽松环境。扩大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开放竞争领域,扩大石油化工、建筑业等利用外资规模。有区别、有重点地吸收外资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有步骤地推进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积极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水上运输等领域利用外资试点;扩大国内商业、外贸、旅行社开放的试点范围;扩大会计、法律咨询服务业和航空运输、业务等领域的开放;有步骤、有控制地开放金融和通讯等领域的试点,并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

第二,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重点鼓励外资投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环保产业和出口创汇型产业;引导外资投向传统产业和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发展符合产业政策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多渠道多方式吸收外商投资,实行外资来源多元化。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稳步地利用国际证券市场引进外资,认真办好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对于符合贷款原则的外商投资企业,可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

第三,在放宽政策积极引进的同时,也要做好防范和监督工作。一方面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尽量加强能源、交通、通讯、市政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进一步改善软环境,制止对外商投资企业一切形式的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对依法收费的部门和单位实施规范化的申报监管。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管理自,维护投资各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等。另一方面,在引进外资的时候,也要分清良莠,防止恶意资金的进入,还要加强对外资的管理,防止外资对河北省内部企业的控制性渗透。此外,还要把防偷漏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这需要有严格的法律制度和专业性知识为基础,严格执法,专业执法。

七、产业政策

近年来,河北省的产业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同时河北省的产业政策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实施产业政策手段不完善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所以我们在实施产业政策时,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首先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产业政策导向相结合,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为各类投资主体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其次,在具体措施上,要深入调查研究,增强产业政策工作的针对性,及时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解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实施效果。再次,要加强监督检查,会同有关单位和部门,对产业政策的执行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积极开展对已产业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工作,定期评估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提出修改和调整意见。最后要突出重点,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在产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政府各类财政性投资,要重点用于对整个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具有较大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项目,特别是对具有区域特色、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项目,要加大扶持力度。

八、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涉及面广泛、也很繁杂,要针对贫困、失业和社会供养等问题规划蓝图,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一,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尤其需要发展和完善。要高度重视农村、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民享有社会公共服务条件差的问题,多方面调查研究,加大对农村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并最大限度地加快农村与城市的衔接,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

第二,在乡镇以及较大城市内,河北省各地也存在着不同的社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及贪污受贿等问题,是我们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和安全的重大问题。在这些方面,首先应从观念上加以改变,树立新的就业观,坚决杜绝以学历、证书为唯一用人标准的现象和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在社会流浪的现象发生。同时,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关键是抓落实,各区市要抓紧出台促进就业政策;

第三,要抓好促进就业工作的落实。在治安和防腐败问题上,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坚持在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协调一致,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行政的、法律等各种手段和方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在这方面尤其要突出公安和检察机关的执法和监督作用。

第8篇: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范文

信用保险作为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保障企业的应收账款安全,用以承保债务人因破产、违约不履行债务或者其它社会因素等造成的风险。信用保险融资以应收账款的权益为基础,首先要对投保人资金实力、商业信用以及偿付能力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投保人投保信用保险后会将赔款权益转让给商业银行,最后,银行基于投保人的真实交易额和确定的应收账款金额提供信用贷款。

在国际贸易中, 银行与保险公司在信用保险业务进行合作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理念。Clyde William Phelps(1961) 所著的《作为经营管理手段的商业信用保险》(Commercial Credit Insuranceas Management Toll), 这本专著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如何利用信用保险来为企业获得更多利益等问题, 主要面向企业的管理人员。Tom 和Wilson(1993)认为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人均生产总值、失业率、政府支出等是对企业违约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Van 和Issouf(2010)建立了与企业资产风险和融资期限对信用保险融资组合影响的模型,分析了银行在企业不同营运状况下如何进行实际风险管理。高西有(2001)认为现阶段中国信用体系的缺失和交易主体的失信行为严重妨碍着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应加强建立全面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以及完善的抵押贷款保险体系,并努力完善社会信用管理和信用保险相关法律体系,从而推动我国信用保险业的发展。马子燕(2007)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开展信用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站在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及措施。胡海清、张琅、张道宏(2013)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的分析方法,基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下,建立了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对相关收益主体策略的决策问题进行了演化动态稳定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了系统动态演化图,而且进行了仿真研究。夏立明、边亚男、宗恒恒(2013)以A企业为例,构造了基于时间维的供应链融资视角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将不同时间点上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企业的信用等级波动变化趋势,对银行规避放贷风险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山西省煤炭企业供应链融资服务的主要风险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银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化解各种风险,对于实际中融资业务的开展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信用保险下山西省煤炭企业融资主要风险因素

信用保险融资模式下,山西省煤炭企业融资主要风险因素A,主要有经营环境因素B1,供应链风险因素B2,煤炭企业因素B3,保险公司因素B4,领导管理因素B5,信贷员素质B6,监管手段因素B7。

(一)经营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信用保险融资模式下银行面临的一个主要因素,这里的环境因素主要指煤炭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宏观经济状况,如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状况、经济体制等。所以,我们将经营环境因素主要分为宏观经济、经济周期、政府干预、行业竞争、市场需求、商品价格波动六方面。

(二)供应链风险因素

由于供应链从产品开发、生产到流通过程是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因此风险因素可以通过供应链流程在各个企业间传递和累积,并显著影响整个供应链的风险水平。在整个供应链中,供应链风险因素主要包括道德风险、供应链信息不对称风险、生产与采购风险、物流储存运输风险、法律政策风险、企业经营理念风险。

(三)煤炭企业因素

虽说这几年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融资业务发展迅速,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业务经验不足,特别是在煤炭企业的贸易背景真实性核查这一关键风险点上,银行仍没有建立精确、有效的审查机制。不同于已经具有国际标准化的国际贸易运作模式,国内贸易的模式和储存运输方式多种多样,且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核实贸易背景真实性的措施主要依赖于审核订单合同、票据单据、查验交货收货凭证等,一旦买方违约或企业其中一方出现道德风险,共同伪造贸易合同、供货单、发票、公章等,而银行又未严格调查核实,就会出现银行资金被套取的巨大风险。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的前提是贸易合同必须真实、合法、有效,一旦出现贸易合同不真实或其他虚假行为,保险公司将拒赔,最终损失可能由银行完全承担。所以,煤炭企业因素是银行考虑坏账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包括企业的营运能力、贸易真实性、财务状况、领导员工道德素质、技术水平、产品实力六个方面。

(四)保险公司因素

信用保险业务涉及银行、保险公司、买方企业、卖方企业(物流企业)四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具体有贸易契约、保险契约、融资契约、赔款转让契约,其中保险契约和融资契约具有完全独立性,融资契约以贸易契约为基础,保险契约与贸易契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赔款转让契约只有当保险公司同意理赔的情况下产生效力。但是,保险公司是否同意理赔主要取决于卖方是否切实履行了贸易契约及保险契约中规定的应尽义务,以及保险公司是否能复核其设立的多项免责条款。这些复杂契约关系的实际实施情况直接决定着保险公司是否愿意足额承保银行的风险。信用保险保单条款是由保险公司制作的格式条款,此类条款整体权利义务关系的分配上必然更倾向于保护其自身利益。保单中存在大量保险公司的除外责任和免责条款,一旦客户或银行履约出现问题,保险公司则有可能以此为由提出拒赔。

因此,银行在信用保险融资中来自保险公司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保单条款因素、保险拒赔因素、契约关系因素。

(五)领导管理因素

银行业务的扩展使银行面对各种风险因素的机率增加,因而对银行领导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如何不断适应日趋变化的新形势,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潜能,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个人修养,已成为银行管理者和员工的当务之急。作为银行领导者,应该引导员工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银行的成功在于善于合理的规避风险,而正确规避风险又取决于银行员工的自身素质。培训能使庸才变成人才,不培训,人才也可能变成庸才。只有把个人的成长需求与岗位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实现银行与员工的双赢。同时,银行应该建立正确的激励制度,对成功完成业务的要给予大的奖励,做到惩罚分明。所以,领导管理因素可以分为绩效评定、人才培养、激励措施三个方面。

(六)信贷员素质

银行的调查人员在进行信用调查时未尽职,调查内容不充分,未对客户主体资格、授信支持性资产的合法性、足值性、有效性及融资用途进行核对,达不到岗位的要求。保险公司对信用保险进行赔付的前提是卖方企业必须完全履行贸易合同以及保险合同中的各项义务。特别是保险合同中对卖方企业索赔的单证要求、时间要求非常严苛,在卖方企业、银行信贷员不熟悉保险条款的情况下,极易造成保险形同虚设、融资风险加大的后果。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前,应首先加强保险公司对银行员工的业务培训,帮助经办人员熟悉保险条款、索赔程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时,应加强与保险公司的信息交流,持续关注卖方企业对保险合同各项义务的履行情况等。信贷员素质因素主要体现在业务知识、工作经验、法纪观念。

(七)监管手段因素

银行开展信用保险融资业务时,第一步是加强对供应链融资风险的审核。根据供应链融资中融资模式的不同,在面临每一种风险来源时,需要注意的风险审核点也不同。在前期进行信用调查时,常常会遇到融资企业不具备主体资格,客户提供虚假信息、资料,贸易背景不真实,购销双方的交易或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性、有效性和真实性有问题,融资用途不符合相关规定等。所以,银行的监管手段对银行有效规避风险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这里银行的监管手段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和流程审核两方面。

二、结语

风险评价是信用保险下银行提供融资服务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从实证结果来看供应链风险因素、煤炭企业因素是两大主要风险因素,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化解风险,降低损失。

(一)警惕来自煤炭融资企业的风险

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融资业务主要是在国内宏观经济下行、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发展面临资金瓶颈时为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而产生的。因此,银行应该从整体层面掌控融资企业的风险状况,警惕内需增长匮乏、外需不足、汇率波动幅度增大等对融资企业产生巨大影响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当宏观经济存在下行风险时,更应密切关注融资企业需求的波动幅度,提前采取预见性的应对措施,合理、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融资风险。

(二)合理规避来自供应链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保险公司提供的信保完全不同于担保,所以,和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时应该重点注意保单条款的细节规定,如对卖方企业索赔的单证要求、时间要求等细节约定。因此,银行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相关业务培训,帮助经办人员熟悉保险条款、索赔程序,并加强与保险公司的信息交流,动态关注卖方企业对贸易合同和保险合同各项义务的履行情况,合理防范和规避由于供应链信息不对称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

第9篇: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利率风险;利差损风险;风险价值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144-03

改革开发30多年来,中国的寿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保费年收人不断增加,保费年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927.3亿元,与此同时,寿险公司的数量也明显增加。从一家综合性保险公司增加到2005年底的93家(其中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6家,财产保险公司35家,人身保险公司42家,资产管理公司5家,再保险公司5家;中资保险公司42家,外资保险公司40家)。寿险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金融行业的一大亮点。但由于外部经营环境的改变,特别是金融市场与经济因素的连动反应使寿险公司、消费者的行为发生了改变,使我国寿险业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寿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寿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风险,包括实际死亡率超过期望死亡率,投资资产的质量可能恶化使实际收益率低于期望收益率。实际费用率超过期望费用率,其他公司可能发明出更为有效的经营方法,市场利率的变化导致的损失,等等。按北美精算师学会(SOA)的分类,寿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资产风险(指因寿险公司的债务人不能按期偿债或保险公司投资资产市价的下降而引起的资产贬值带来的风险)、定价风险(指定价不足以弥补死亡率或伤残率恶化等带来的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公司经营的稳定性,最终影响偿付能力)和经营风险(指公司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商业性风险,包括社会、法律、政治、技术等方面)。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利率风险,传统的精算定价理论假设:利率是确定的,即精算师在定价过程中采用确定的保单预定利率,但事实上利率具有随机性,从而会引发寿险定价利率风险。而利率风险中寿险定价利率风险更是长期困扰我国寿险公司的问题。

寿险定价利率风险是指寿险资金实际收益率与保单预定利率之不利偏差引起的亏损的可能性。寿险定价利率风险是威胁着寿险公司盈利能力和寿险经营稳定性的一大风险,其发生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利差损.即通常所说的保单利差损风险。利差损是指寿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人寿保险产品的定价利率而产生的亏损。由于人寿保险业务一般都是长期性的,因此,寿险公司从在保单中承诺了保证最低投资收益率的那一刻起,利率风险就如影相随了。寿险产品是应付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本质上属于金融类产品,利率始终是其定价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设计保单时的精算考虑,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已经极大地量化了,比如,生命表中的不确定因素,通货膨胀率,以及根据大数法则得到的各种保险风险的出险率。只有预期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这一项由于未来市场利率风险千变万化。精算假设所采用的利率,不管是监管部门统一确定的定价利率,还是根据银行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投资收益率的历史情况,兼顾未来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的利率,都只是一种假设性的利率。由于寿险产品的长期性,这种假设性利率就不可避免地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受到市场利率上下波动的影响(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这一现象将是明显的)。寿险公司未来现金流量自然极大地受利率变化的影响,因而利率风险在寿险公司未来经营中的影响绝不可等闲视之,需大力加强管理寿险产品的定价机制。

保险的实质是依据大数法则集合风险、分摊损失。通过订立合同的形式,保险人一方面从多数投保人处收缴保险费,作为未来给付保险金的准备金而留存在保险公司内;保险费率是保险人向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收取的每单位保险金额的保险费,也就是保险的价格。一般人寿保险单的毛保费(也叫总营业保费)由纯保费和附加保费两部分构成。纯保费用于保险合同规定的特定责任损失的补偿和给付,按我国的方法,还包含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责任的一定报酬(即为保险公司的利润)。纯保费依据预定利率和源于生命表的预定死亡率来计算。附加保费用作弥补保险公司经营服务所耗费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佣金手续费等)以及风险安全加成。其中,安全加成用以补偿死亡率及市场等的风险。保险精算原则是保证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任意时点上,保险公司的所有收入与其所有支出的价值的期望值相等(因为所有收入与所有支出均是随机变量)。计算贴现过程中所使用的贴现率就是预定利率。可见,预定利率是决定保单价格的重要因素,可以说,预定利率是寿险公司对在签单时一次收取或分次收取的保费负有的保障的最低收益率。如果其他因素不变,预定利率越高,保费越低,保险成本越高;反之,预定利率越低,保费越高,保险成本越低。按精算等价原则(在合同成立时):

纯保费的计算公式:纯保费精算现值:保额精算现值

毛保费的计算公式:毛保费精算现值=(1+附加费率)x纯保费精算现值=保额精算现值+附加费用精算现值

可见,单位保额有效保单的毛保费称为保险费率/不同的投保年龄的保险费率一般不同,单位保额一般定为l(xx)元,并且是随预定利率而定的,而预定利率大小是由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决定的,而投资收益率又是随市场利率而定的。并与寿险公司投资的范围及投资结构有关(对非传统保单,例如,投资连结产品,没有限定预定利率,所以其保险费率是不定的)。因为人寿保险契约的长期性,从安全性出发,有必要将预定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定得比较保守。避免中途因资金运用收益下降而对已生效保单提高保险费。一般选择在长期内即使一般利率标准下降也经受得住的标准线作为预定收益率,即保单的预定利率或称保单信用利率。长期寿险产品的保险期限太长,要对未来这么长时间内资金运用收益进行准确预测几乎不可能,一旦利率发生较大波动时,则固定预定利率保单的预定利率的“不恰当”可能给寿险公司带来预定利率风险。“预定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预定利率设定不当。致使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可能低于保单预定利率,而使寿险公司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在分红保单和万能保单等投资类保险产品中因规定有最低保证利率,如果最低保证利率设定过高也会存在预定利率风险。人寿保险责任准备金是保险人为将来发生的债务而提存的金额,是保险公司的负债。作为责任准备金保存起来的储蓄保险费在进行资产投资使用时,会产生利息分红等收入。其中,大部分作为以预定利率为基础的利息转入责任准备金,从其金额中减去进一步进行资产运用所需的费用,剩余部分就是利差益(若不足,则产生利差损)。

利差益(损):(资金实际收益率一预定利率)×责任准备金总额=实际利息收入和红利一按预定利率应收的预定利息

资金实际收益率-2×利息及分红收入/(期初资产+期末资产-利息及分红收入)

保险公司会计核算利差的计算公式是:

利差益(损)=本年度利息收入-[预定利率×(年初责任准备金+纯保费-满期给付-死残给付)/2]-本年度提存的差益返还金

由上述公式可见,利差是由于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和预订利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利差一定时,在保单有效期内,随着责任准备金(寿险公司的负债)提取的积累,利差也同时增加。当寿险公司业务达到一定规模,较大的利差损可能会严重影响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甚至导致其破产。寿险实务中,寿险公司要通过运用保险基金投资来保证公司的偿付能力。在费率精算厘定中,精算等价原则本来就考虑到了准备金的积累增值,且保险市场激烈竞争导致的费率降低(预定利率升高),因此,承保业务亏损更要求保险投资来弥补。对利差准确的把握应为寿险资金实际收益率或寿险公司内部收益率与保单预定利率(保单信用利率)之差。这是因为:

1 直接决定寿险经营利润大小的是资金实际收益率而非市场利率。

2 从数值上说,虽然寿险资金实际收益率与市场利率有很大的关联性,但二者却不尽相等。寿险资金实际收益率不仅受市场利率高低的影响,对寿险公司而言,实际收益率的大小还受本公司资金运用方式、投资组合方式以及宏观法律调控对寿险资金运用的限制等各因素的影响。如果寿险公司对其资金通过了良好的运作,其投资回报率会高于市场利率。

3 市场利率是保险人确定保单预定利率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目前我国寿险市场来说,由于寿险资金运用渠道和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限制,我国寿险保单预定利率与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相关性很强。本文中提及的利率风险并非通常所说的市场利率风险,是指寿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率风险。寿险定价中的利率也是指寿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

我国定价利率风险的形成既有宏观经济形势变动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寿险企业内部经营方面的问题。寿险定价利率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指的是引发其形成的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原因。宏观经济形势起伏不定,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寿险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经济的大环境,我国寿险产品定时,对于保单预定利率的假定,主要以银行存款利率为参考对象。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成为引起我国寿险定价利率风险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寿险定价利率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指的是寿险公司内部经营及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根本原因:盲目追求业务规模;

(2)直接原因:寿险产品定价利率设定不当;

(3)间接原因:经营体制存在弊端;

(4)政策原因:监管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