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普通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步法”的指导思想是:向课堂要效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施素质教育。主要内容是:把一次课划分为三块,分三步走: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分析问题,第三步解决问题。下面逐一说明之。
第一步,提出问题
把本次课的学习目标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并写在黑板上,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告诉学生,看书时,不懂之处可随时举手提问,看完后,教师将随机抽查上述问题。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能抓住教学的重点,并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通过学生所问的难点,也能了解学生的状况,讲课时便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击中要害。例如,讲解“缓冲溶液”时可提出以下五个问题:(1)什么是缓冲?(2)缓冲溶液的组成是什么?(3)缓冲作用的机理是什么?(4)缓冲溶液的pH值如何计算?(5)如何理解缓冲溶量?
第二步,分析问题
这一步是整堂课的主线,重点由教师引导剖析。首先教师可将上一步提出的学习目标向学生提问,难一点的题目可问优等生,易一点的题目可问中等生。可点名提问,也可学生自行举手回答。根据学生不完整的答案,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此一来,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会积极地进行思考。尤其是怕被老师再次点名,加上小组之间存在竞争,心想一定要拿出正确答案来。因而开小差、讲小话的同学很少。学生从回答及讨论中,锻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了同学之间的协作水平,并增大了胆量。比如,第一步提出的缓冲溶液问题,根据学生的疑问,可这样分析:“缓冲”从字面上讲就是缓和冲突,缓和冲力,也就是本来应该改变,结果因为某种原因没有改变或者基本不变,得到了缓解,这就是缓冲;如果在溶液中加入HCl或NaOH,那么溶液的pH值按一般情况应该降低或升高,但由于缓冲对的作用,溶液的pH值基本保持不变,这就是缓冲溶液;大多数化学反应,尤其是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都需要一个适宜而稳定的pH条件才能进行,例如,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化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酶,需要在特定的pH条件下,才能发挥有效作用,若pH稍有偏离,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失去。又如,正常人体血液的pH范围为7.35―7.45,若超出这个范围,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酸中毒或碱中毒,那为什么人体血液能保持在这狭小范围内,原因就是血液中存在着缓冲对。什么是缓冲对?简单点说,缓冲对就是共轭酸碱对,如果溶液中存在大量的共轭酸碱对,就能够中和或者说消灭外来的少量酸碱而保持溶液的pH不发生明显变化,这就是缓冲作用的机理。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关键是要知道缓冲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记住该公式,尤其是要理解混和前的浓度、混和后的起始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的区别,核心是找得到混和后的平衡浓度,那么,计算也就迎刃而解,在教学中,老师要带着学生一起分析解剖例题。每一种缓冲溶液存在所谓的共轭酸碱对,这里的“大量”实际上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因此缓冲溶液只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只能加入限量的酸碱才能保持pH值基本不变,如果外加强酸、强碱的量较大时,缓冲溶液对强酸、强碱的抵抗能力就逐渐减弱乃至最终消失,这就是缓冲能力问题,定量地表示缓冲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便是缓冲溶量,缓冲溶量的大小取决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1)当缓冲比一定时,总浓度愈大,抗酸抗碱成分愈多,缓冲溶量也愈大;反之总浓度愈小,缓冲溶量愈小。当缓冲溶液在一定范围内稀释时,由于总浓度减小,缓冲溶量也会减小。(2)缓冲溶液的总浓度一定时,若缓冲比等于一,则缓冲溶量最大。
第三步,解决问题
这一步是整堂课的尾声。根据教师的引导分析,学生的小组讨论,问题的答案已经“昭然若揭”了,教师只需归纳即可。于是依据正确结论,可再布置几道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例如,上面提到的缓冲溶液的讲解,通过第一步五个问题的提出和第二步相应问题的分析,答案已经非常明朗,现在,老师只要将五个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学生便掌握了缓冲溶液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印象也很深刻,这样,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这三步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体,三者不可偏废。第一步开门见山提出目标,第二步顺水推舟切入正题,第三步水到渠成得出答案。学生通过教师对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答,能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三步法”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便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可行的。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课程,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于敬海.医用化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谢吉民.医学化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