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范文

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

第1篇: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范文

关键字:高职 CAD机械制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2

众所周知,高等技术职业学校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国家培养高技术以及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需要能运用所学的职业技能以及基础理论,通过深入了解、分析观察,解决生产实际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机械制图以及CAD课程就是应用型很强的教学课程,通过对其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更易接受应用性较强的知识,为国家生产做出贡献。

1 高职学校机械制图与CAD教学发展现状

1.1 CAD制图教学发展现状

对于很多高职学校来说,目前CAD教学的贯彻实施不够彻底,大部分学校将CAD教学变为一种自动教学模式。在CAD教学方法上,多数使用软件系统,而实践应用技术不到位,缺乏针对性。学生不能及时体会CAD教学的深刻含义,不能将其与现实技术应用事故相结合。因为高职学校学生缺乏识图及绘图相关能力,而且其综合文化素质也不是很高,即使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达到一定技术要求也需要一定时间,从而很难按照企业的需求完整的做出标准的装配件图。对于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来说,教授CAD制图的教师不一定是机械专业,所以在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的前提下,教师不能将CAD制图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那么会降低学生对此门课程价值的深入了解,从而不能灵活运用软件进行机械设计以及制造。所以,改变CAD制图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1.2 机械制图教学发展现状

机械制图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它是工学必修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CAD制图教学则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高职学校开设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按照国家的标准培养绘图、识图以及制图的专业人才,然后将其所学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工作中。目前,对于机械制图课程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宽广的想象力。因为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一般都是利用常规教学模型或者传统挂图进行讲解,在黑板上演示图形制作,让学生熟知其原理以及实际操作方法。学生后期的巩固练习也相当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空间思维能力下降,后期巩固练习就会感到疲惫。所以,针对这一发展现状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培育出更多技术人才,为现代化技术产业做出贡献。

2 高职学校机械制图与CAD的关系

很多高职任课教师没有将机械制图与CAD教学相区分,认为学校只需要开设其中一门便可。其实这种理解有很大误区,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认为是同样的一门课程。

机械制图培养的是看图与识图的能力,而CAD教学培养的是绘图的技巧,其两者完美结合,才能事半功倍。CAD是一种制图工具,其教学核心也是告知如何绘图。机械制图是CAD教学的开始,其教的是制图前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为学生在后期的制图工作中提供保障。机械制图将制图中复杂图样、组合体或者集合图形剖析,然后用CAD作为工具进行绘画。机械制图与CAD制图不完全独立,两者有着相互影响作用,只有学会机械制图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CAD绘图。

3 高职学校机械制图与CAD教学模式结合的应用

3.1 CAD在机械制图国际标准中的应用

任何一个机械制图的最终成图都要符合《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此标准也是机械生产中最基本的技术性内容。CAD制图的基本设置中需要纳入机械制图的标题栏、字体记忆线性画法等,而圆弧连接需要纳入CAD几何制图练习中。

3.2 CAD在组合体视图中的应用

对于制图教学来说,组合体视图的讲解算作是难点以及重点之一,而且其出题重点大多会是针对补缺线或者第三视图的补充。在讲解中,会通过实物模型对照以及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函授,一般采用线面分析法或者形体分析法,也可能两者同时进行。听课学生需要对线面以及几何体的基本投影特征深入了解,然后通过大脑思维想象能力,在脑中描绘出基本组合体的形状或者各部位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但是,由于高职学校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约束,学生一般很难纯粹靠想象描绘出需要的几何图形,而且一般教学中所使用的模范模型都是比较简单,大多不能组合在一起表达需要制作的图的效果。所以对于复杂的几何组合体的时候就需要对其进行建模,运用CAD中的AutoCAD。在建立的模型中,让学生画出三视图,然后学生根据建立的二维视图建立三维实体。一般的教学过程都是从简单往复杂转变,运用切割法或讲练结合法将二维视图变成三维实体。用CAD进行建模有好有坏,好处就是对模型的整体或者局部可以自由变换,让学生清楚地看见模型的每个细节,还可以对模型自由转动,清楚看到上下、左右、前后等各个方位的衔接关系。通过数次操作,学生会对空间中的点面线有比较深入地了解,而且可以将其与三视图相结合,脑子里面会呈现一定的模型形状,这样会不断提高学生学习CAD的兴趣,提升其学习效率。

3.3 CAD在剖视图中的应用

剖视图的观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机件的内部构造。较多槽或者孔导致图形结构形体以及虚线都比较多的复杂模型就可以用剖析图的方法去了解其构造。由于图形的线条比较交叉重叠,所以剖视图的讲解很有难度,学生很难想象出其实体形状。剖视图的讲解一般是以假想为前提,学生不知道确切的剖析部位,也不知道哪些地方应该被剖切,需要在哪里画剖切线。这样都对剖视图的表达造成不便,所以需要运用CAD的AutoCAD对剖视图进行建模,在模型中进行剖切,这样就能使学生了解剖析整个过程。AutoCAD的绘图工具中有剖切功能,可以剖开各个零件,分析其内部结构,而且可以自动设置剖切方位,分析不同方位剖切对最终图形效果的影响。这样更能深刻地了解剖视图画法。

3.4 CAD在零件图中的应用

高职学校培养专业型的人才必须掌握零件图的识别,因为这点关系到学生的求职竞争力。用人单位也会考察其这方面能力,因为这个能力非常适用于实际工作中。标题栏、尺寸、视图以及技术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CAD的标题栏中含有样板文件可以参考,可以用CAD建造三维立体视图模型,尺寸可以通过CAD工具栏的各种工具去设置,必须对尺寸标注命令或者其样式设置方法进行详解解释。表面粗糙程度可以按照块的属性纳入技术要求中进行讲解。将所有的可能的讲解方式结合,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增强授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4 高职学校机械制图与CAD教学模式整合的前景展望

机械制图单独进行研究便是一门趣味性不大的理论学科,其主要教授的都是作图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将CAD与机械制图整合教学,不仅丰富了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而且还改变了其教学模式,是一种打破传统的趣味教学方式。CAD制图就是直接设计图形的三维立体模型,没有很强的理论知识。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CAD制图技术要求不断提升,其制出的成图效果也越来越好。CAD制图教学不断地被推广,发展速度不断提升。CAD制图教学的实施为工厂生产产品带来便捷,极大提高其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工厂生产利润。

综上所述,要想机械制图与CAD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信心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运用各种教学工具或者方法手段,提升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并且通过自我动手实施练习,提高其作图技巧,综合发展其全面素质。机械制图以及CAD教学有很大发展前景,因为其可以在有限课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以及兴趣,使授课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针对这一发展目标,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改善教学模式。随着模式的不断完善,高职培养的技术型人才一定会为国家做出相当大的贡献。

5 结语

CAD与机械制图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将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相辅相成的学科综合教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并培养实践技能。通过不断的课程教授过程,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而且其创新能力也会不断提升,思考范围也会不断开阔。对于教课教师来说,其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等多方面素质都得到综合提升。但是此教学方式也不是完美的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地根据市场人才需要,变更课程教授重点,培养更好的专业性人才,为国家生产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幼龙.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芳丽.“双元制”下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06).

[3]杨晓琪.机械制图与CAD一体化教学[J].教学研究,2011(10):119-120.

[4]唐克中.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谭玉萍.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零件测绘教学中的实施[J].职业,2009(06):47-48.

第2篇: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 制图 CAD 绘图

前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化工或建筑都是根据图样进行制造和施工的。设计者通过图样表达设计意图;制造者通过图样了解设计要求、组织制造和指导生产;使用者通过图样了解机器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操作、维修和保养。因此机械图样是交流传递技术信息、思想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作为现代新型技能型人才,必须学会并掌握这种语言,具备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一、从事机械制造行业就须掌握机械制图和CAD制图

机械CAD指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机械CAD软件来设计机械、机械制图以及机械制造,能极大的提高机械产品开发效率。在学习机械CAD软件前,要先学好机械制图,因为机械制图是基础。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语言,用图样表示机械产品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是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基础学科,每一个从事机械行业的人员都应该懂机械制图。学习机械制图感到抽象和困难的原因之一是习惯于在平面上思考问题,缺乏空间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借助各种媒体,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由平面思维转换到空间思维。把物体的投影与实际零件结构紧密联系,不断地“由物画图”和“由图画物”,既要想象物体的形状,又要思考图形间的投影规律,步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在实际工作时,才会通过二维的平面图――零件图(或装配图)想象出来三维的空间物体――实际零件(装配体),只有掌握这种技能,才能顺利完成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的工作。所以,空间想象能力是学习机械制图的核心内容。

《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制图标准、及相关规则,严肃体现出国家标准的统一性,无论谁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随着我国各个领域与国际接轨的今天,在机械制造行业,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也会逐步一致,使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技术人才能更好的与之交流,那么就必须熟练地掌握这门技术语言,更便于同行业间进行技术探讨和技术革新,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精通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并且反复强调标准规定的严谨性、权威性和法制性,使技术人员较好地确立标准化意识。

二、机械制图对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影响

《机械制图》课除了如何使他们很好地建立空间想象能力、掌握投影规律及国家标准,还必须具有机械专业的相关知识,如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这些知识在机械制图中的零件结构、表面质量、加工方法、材料选择、技术要求、连接装配关系等方面都要用到。也不是只局限于了解制图上的一些概念、定义和规则,还会学习和掌握到其它相关领域的各种知识,并且会正确、合理、全面地应用好机械制图这门工具,是现代化生产中技术人才最基本的要求,通过机械制图的学习,就要求具备这种让机械制图与实际结合起来,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的能力。

《机械制图》是人们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工具,是对新设计、新构思、新工艺研究探索,反映和表达高新技术、发明创造新生事物的载体。我们学生要大胆地在该课程学习中融进新思想、新设计、探索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我们在学习全过程中始终注意贯彻这一主导思想。激励大家勤于动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逐步形成了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此较长时间,多个阶段的激发培养,让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知识点,发生飞跃的认识,培养起创造能力与个性品质,在今后实际生产中进行技术革新、机械设计时起到要作用。

三、在加工制造中零件图和装配图的作用

任何一台机器或一个部件都是由若干零件装配而成的,制造机器首先要依据零件图加工零件,再根据装配图,组装成机器或者部件。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不会识读零件图,根本无从着手加工零件,所以,识读零件图和绘制零件图是《机械制图》的重要内容。能快速而正确地识读零件的图纸,理解零件的加工信息,是正确实施零件加工的前提,能合理表达零件的结构,正确规范的绘制一张零件的图纸,是在职业岗位上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的必要手段。另外机器或者部件的设计过程中,一般先根据设计要求画出装配图以表达机器或者部件的工作原理、传动路线,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按照装配图设计零件,并绘制零件图。再生产过程中,装配图又是制定机器或部件装配工艺规程、指导装配、检验、安装和维修的依据。因此识读装配图是在生产交流和技术革新中重要的一项读图能力

四、掌握机械制图是培养其他能力的前提

识图和绘图能力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岗位的能力要求与机械制图有直接的关系,例如:绘图员、工艺员、技术档案管理员、工程设计人员、车间生产管理人员以及机床操作和加工岗位等。在学生学习中要结合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加强机械制图综合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例如:零件测绘和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方面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机械制图技术的延伸和应用。么在今天,计算机绘图,AOTUCAD技术推动了几乎所有领域的设计革命。但是计算机绘图的广泛应用,并不意味着可以取代传统的机械制图,同时再先进的设计都离不开运用图形来表达、构思,因此机械制图的作用不仅不会降低,反而显得更加重要。

五、结束语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但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影响,也随着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不断深入和加强。把机械制图技术应用贯穿到整个专业学习和机械制造各个环节中,对一个即将从事机械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掌握了这门技术语言,将轻松的胜任工作。

参考文献

[1]明兴祖,姚建民,机械CAD/CAM[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

第3篇: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AutoCAD;课程整合;项目教学

一直以来,在中职学校《机械制图》与《AutoCAD》都是两门分开的课程,或者是两门课简单的进行整合,但是任然没有打破学科的体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就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如何解决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问题呢?在此,我们在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采用项目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任务为驱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打破学科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的《机械制图》是以投影理论为基础,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AutoCAD》是利用绘图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不仅大大减少了手工绘图的工作量,而且也提高了绘图的准确度。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都对这门课进行了改革,但是仅仅停留在学科体系上,仍然按照三视图、组合体、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的逻辑结构进行教学,课改力度仍然不够深入。为此,我们将两门课整合为《机械制图与AutoCAD》后,采用项目任务的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为学习主体。

1.1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岗位能力为要求确定项目内容

以项目为主体,以产品为载体,按照职业岗位要求,以任务驱动设计教学项目,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实训项目进行审核、分析,以此来确定我们的实训内容。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每个项目任务的实际操作,都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员所需的综合技能。这些项目都来源于工厂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根据实训条件及教学要求进行了整合修改,以达到系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

1.2遴选实训项目,重构教学内容

在《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整合之后,我们遴选的实训项目要求是不仅项目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对此,经过认真反复的研究,以绘制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工程图为教学载体,并根据零件的分类特点,由简单到复杂,包含了标准件、轴类零件、盘盖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等设置十三个实训项目。每一个实训项目包含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尺寸标注、CAD的图形编辑、块与属性、文字、标注和简单三维造型功能等。教学内容既对接职业岗位能力,又紧密结合CAD绘图员中级考证的职业标准。通过绘制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零件图,达到最终实现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图的目的。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拓展训练,对每一个实训项目的零件进行三维建模,最终达到将每一个零件装配起来的目的。

《机械制图与AutoCAD》项目课程工作任务及教学要求

项目一:绘制定位销零件图

工作任务:

(1)用AutoCAD软件绘制A4图幅。

(2)绘制定位销三视图。

(3)标注定位销的尺寸。

(4)标注定位销的表面粗糙度及形位公差。

(5)填写标题栏及技术要求。

(6)绘制定位销的三维实体模型

教学要求:

(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掌握定位销三视图的表达方法。

(3)了解销的种类及用途。

(4)掌握粗糙度及形位公差的含义。

(5)了解一张完整零件图的基本内容。

(6)掌握AutoCAD软件的图层、线型的定制。

(7)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图形绘制、图形编辑、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标注、块的创建的方法。

(8)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三维建模的基本命令及实体的编辑的方法。

……

项目十三: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工作任务:

(1)用AutoCAD软件绘制A1图幅。

(2)绘制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3)标注减速器的尺寸。

(4)对减速器的零部件进行编号。

(5)绘制标题栏和明细栏。

(6)填写标题栏、明细栏及技术要求。

(7)绘制箱体的三维实体模型

教学要求:

(1)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关于装配图画法的一般规定。

(2)掌握减速器装配图的画法。

(3)掌握零件的编号方法。

(4)掌握装配图标注尺寸的方法及原则。

(5)了解一张完整装配图的基本内容。

(6)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装配图绘制、图形编辑、尺寸标注的方法。

(7)掌握装配图中相邻零件关于剖面线方向的绘制。

(8)了解明细栏的内容。

(9)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绘制减速器三维建模的装配图的画法。

2.项目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程按照项目教学过程分为:明确任务、制订计划、任务实施、成果展示、评价等五个基本环节展开。为了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空间想象能力、机械绘图员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在项目教学中增加项目过程重现环节,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后,将任务主要步骤、关键点、知识与技能点等以语言或文字的方式进行总结,将任务知识内化。

2.1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计算机实训室进行。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在分组时,成员不能太多,一般3~5个同学一组,而且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这样,组内异质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则为全班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2.2教学内容的安排

项目教学的内容以任务书的形式分发给每一位同学,按照13个实训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二维工程图到三维建模,最后完成装配图,涵盖了视图表达、尺寸标注、CAD的绘图编辑、建模、装配等。教学的组织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得到提升。

2.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每一个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一般先组织学生自评,然后让小组成员进行互评,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教师作为项目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记录每个组员的表现,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引导。在此环节中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考评。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吃苦耐劳、沟通与交流能力、计划组织等方面的素质。

3.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按照项目教学实施,将机械制图知识与CAD技能交叉整合,学生可以将抽象的平面图形转换为直观的立体图,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极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专业学习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龚斌.浅析机械制图教学与创新教育.科技信息.2007(2).

第4篇: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范文

摘 要: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不同的专业对机械制图和AutoCAD这两门专业基础课有不同的学时安排。在先机械制图课、后AutoCAD课程的教学设置下,如何将两门课有机地衔接起来,让学生轻松、高效地学好这两门课,是每一个授课老师都在思考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机械制图 AutoCAD 衔接

在中等职业学校,不同的专业对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的要求各不相同,所对应的课时分配也不一样。但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机械制图和AutoCAD均是他们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按照先上机械制图后上AutoCAD的课程安排顺序,如何才能更好地将两门看似不相关的课程很好地衔接起来,使学生轻松、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笔者结合自己在中专学校十多年的授课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

机械制图课是一门既重理论也重实践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投影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是一种使用计算机及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的开放型人机对话交互式软件包,现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建筑、服装、广告、图案设计等行业。

在实际教学中,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制图和AutoCAD采取分别教学的方式授课。中专学校里一般都将机械制图课安排在第三个学期,AutoCAD课安排在第四学期。将两门有联系的课程分开教授的方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随着大学不断扩招,来上中专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初、高中淘汰下来的学生,素质普遍比较低,反映机械制图这门课比较难学。另一方面,只要用人单位需要,学生一般可提前半年下厂实习工作,所以学生要在一年半或两年半的时间里学完所有的课程,每门课的课时数总体在减少,如何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好每门课,这就跟授课老师有很大关系了。

二、机械制图和AutoCAD的关系

机械制图课的原理知识是AutoCAD课的基础,而要绘制或阅读机械图样或符合工程需要的图样,就必须要掌握机械制图的知识。同时AutoCAD又为机械制图提供先进的工具和方法。另外,AutoCAD和机械制图两门课的目的和任务又都一样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对于中专学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必须要十分了解机械制图的知识。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要求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掌握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绘图的技能,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学生不仅要学会手工绘图,更要掌握计算机绘图。但由于在教学中不能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虽然学习了这两门专业基础课,但仍不能熟练地用计算机来绘制机械图样。这说明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不足,为了能将两门课很好地衔接起来,必须对教学加以改进。

三、教学改进

1.教学方法的改进

要将传统的利用粉笔、挂图和模型来授课的教学方法,结合PPT等多媒体教学方式。一方面,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PPT对一些重要零件效果图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当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应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因材施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应把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改革为课堂教学加课堂练习的方式。因为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45分钟都全神贯注地听讲,若改成一半时间上课、一半时间做练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程度,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课堂练习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学生用粉笔或身边的其他材料做出需要的视图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师还可从中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个别辅导,争取做到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2.教学内容的改进

(1)采用模块式课程结构。把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作为必修基本模块,把超出基本要求的内容定为选学内容,以供不同专业、不同学时和不同要求灵活选用。将各章节内容分为了解、会、掌握三种层次,处理内容各有侧重。

每一本教材都会有其重点、难点,机械制图也不例外。比如“正投影法和三视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难点知识。学生在刚接触这门课时,很难一下子从二维思维转换成三维思维,所以对三视图的理解会很吃力。这时如果教师结合教室这个实体空间来给学生介绍“三投影体系的建立及三视图的形成”,学生就能更容易理解。

教师可把黑板所在的墙面看成是V正立投影面,脚所踩的地面视为H水平投影面,而门所在的那堵墙面则视为W侧立投影面,三个投影面两两互相垂直。将物体置于这个空间体系中,然后由前往后看,在V投影面上得到的图形就称为主视图;而由上往下看,在H投影面上得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由左往右看,在W投影面上得到的图形就是左视图。为了将三个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图形放在同一个平面上来画,便将三投影面体系展开,让V投影面保持不动,H投影面向下旋转90°,W投影面向右旋转90°,这就有了三视图的位置关系——主视图保持不动,俯视图在它的正下方,左视图在它的正右方。因为是同一个物体,有着相同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所以三视图就存在着“三等关系”:主、左视图共用了高度轴,所以高相等;主、俯视图因为共用了长度轴,所以长相等;而俯、左视图因为共用了宽度轴,所以宽相等。

(2)内容上可做适当的调整。在授课过程中,若都按书本上的章节顺序来讲,有些内容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适当进行调整。比如对于机械制图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教师可把第一节的内容“常用绘图工具、用品及仪器”放到第五节“绘图方法和步骤”之后,等到开始画第一张手工图时结合学生已有的工具、用品及仪器再讲,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其使用方法。当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调整授课内容,比如中专学校里的工艺专业、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对机械制图前面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都一样,但在后面部分,工艺专业侧重于工艺流程图和管道图,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则侧重于装配图。因此,授课老师可根据所教专业的不同,对机械制图的内容和侧重点进行合理、适当的调整。

(3)把投影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教师可以把“点、直线、平面投影”这一章与“基本体”这一章中基本体上几何元素投影结合起来讲,讲述其投影规律,再应用于图示实际,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省去一半的授课时间,学生也好理解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学习。比如讲到零件图的知识时,教师可结合制图测绘来深化内容。拆开一台小型减速器进行测绘,里面会有一些典型零件,如齿轮轴和箱体,教师就可以用实物对轴类零件的画法和箱体类零件的画法进行讲解,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典型零件画法的相关知识点。此外在学习基本体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水杯、粉笔盒、足球等身边的物品来讲解圆柱、六面体和球体,使学生容易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实物不同的摆放方式得到的不同三视图,来启发学生应灵活掌握知识,要学好机械制图平时就要多想、多做。

(4)加强读图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在机械制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介绍读图的思维基础和思维方法,以及通过读零件图和装配图使读图不断线,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比如在读图中引入特征视图归位平移(拉伸)法、形体表面组装法、形体切割法等形象的读图思维方法,使学生能较快、较好地掌握“图”与“物”互相转换的规律,启发学生的思路。

四、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的衔接

机械制图是计算机绘图的基础,学生只有牢固掌握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才能学好计算机绘图。在AutoCAD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实际演练等形式,着重介绍中文版的绘图环境及设置、平面图形的绘制、三维实体创建、图形打印与输出等功能,并通过上机实地演示,在不涉及过深的理论和不常用知识的情况下,重点讲解绘制机械图样时应用最广泛的操作方法和技能。教师要选择有针对性的实例进行讲解,既介绍常用的AutoCAD操作命令,又可突出绘图技巧。如果教师在讲机械制图中的点、线、面内容时,能结合AutoCAD软件中的点、线、面的操作来讲,学生对两门课的掌握就会更轻松和得心应手。教师也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操作命令后,绘制一些生活物品,让学生有成就感,同时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若能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很好地衔接起来,把两门课的知识对照起来讲,便能使学生把机械制图中的一些难点内容,通过计算机绘图中一些动态、直观的立体形象,加以理解和掌握,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绘图、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轻松达到这两门课的学习要求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史大杰.AutoCAD与机械制图课程融合的教学探讨[J].科教导刊,2013(6).

[2]陈雪.AutoCAD 2010实例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第5篇: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范文

一、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把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制图教学,可以借助动态旋转,切割,放大等功能,使操作得心应手,教学形象生动,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有些教师往往利用电子课件代替了一切,电子课件中文字图像什么都有,讲授知识点、画图等整个教学过程都可以在电子课件上展示给学生,这样教学教师省了不少事,学生也跟着省了不少事,但是一节课上下来,学生的思路跟着课件走,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提高有限。制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投影的结果,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是怎么投影得来的,缺少了动手的过程,即使视觉形象再精彩,那只能是过眼云烟,不能形成有效的图形,刺激不了大脑的兴奋。机械制图教学既要有形象的直观性,又有思维的抽象性,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机械制图学科的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之处,用于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切不可单一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图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不是画龙点晴,而是画蛇添足。

例如在教学《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笔者在分析组合体视图时,充分利用挂图、实物模型,让学生按三视图尺寸用橡皮泥、萝、土豆块等自制模型,师生共同分析组合部分的相对位置、组合方式。但对于相对复杂或模型未能表达清楚的组合部分,可运用多媒体课件解析难点,由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引导学生的思维,有条件的还可以进入其内部观察,研究哪儿需要有线条,哪儿不需要线条。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以人为主,以机为辅,相辅相成,这样才能达到机械制图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

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摆脱手工绘图的功能,但仍然需要有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机械制图是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制图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树立三维图形和动手绘图能力的课程,是CAD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的理论基础,即使会使用CAD,也将仅仅是一个描图员,因为他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应用图形及机械图纸。所以,当前大多数的职业学校已经将《机械制图》与CAD作为一门课程来教。一般的教学过程是学过《机械制图》后再学CAD,这种教学的结果是把课程割裂开来,仍然是作为两门课程来处理,不能做到用CAD绘图及时地巩固所学的机械制图内容。如果将两门课融合为一门课讲授,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讲CAD时与《机械制图》结合起来,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用CAD带动《机械制图》,每讲一节CAD时,对机械制图作相应的简要介绍,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体图形去体会CAD作法,在CAD作图完成即初步检验图形,并应留一定量的作业,全部要用CAD来完成,最后训练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应用CAD的人材。这样做的优点是两者兼顾,既应用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适应了CAD的先进性,既在头脑中建立了三维立体图形,又应用计算机绘制了图形,并且可以较早甩图板绘图。使学生结合机械制图作图法,进一步深入与透彻理解CAD命令。

这样一种《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法应是CAD与《机械制图》教法的发展方向,两者合二为一,适合职业学校的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形成职业技术能力。

三、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第6篇: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范文

摘 要:机械制图课程是技工院校机械制图与自动化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学好该课程对于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介绍了一些经验与做法,与一线老师进行交流。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教学效果 技工院校 计算机绘图

机械制图是技工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课程。学好本课程对于学生将来就业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技工院校机械制图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较差,又没有生产实践经验,学习抽象的机械制图课程时难度比较大,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经验,介绍如何促进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技能着重点的改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实践对机械制图的要求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生产实践中,主要是以计算机绘图方式为主,与传统的手工制图方式相比,绘图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对此,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着重点也应该进行变化。原来机械制图课程中画图与看图是同样重要,在计算机绘画条件下,相对而言,看图变得更加突出。这是因为画图,特别是手工绘图已经没有严格要求,更重要的是能进行计算绘图。为此,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时改变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劳动者。

二、上好绪论课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老师上课的道理也一样,第一课关系到学生对于老师的评价,影响着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机械制图课程第一课时,笔者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上来就马上讲授新课。笔者采用先把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观摩,首先向学生展示平面图以及三视图作业,然后向学生展示轴测图,最后向学生展示实际零件。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感觉到平面到空间形成过程,感觉到机械制图对于零件的实际形成所起的神奇魅力,增强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信心,为学好机械制图课程打下良好的开端。

三、按社会需求选择授课内容

社会需求技术型人才,为此在进行课程内容选择时,应该根据社会需求选择授课内容,在选择必需的有关理论知识以外,多选择和补充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对一些知识可以根据学情以及知识体系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可以将绘图仪器和工具使用这部分知识放到等分圆周知识的前面,这样可以让学生先掌握绘图仪器和工具使用后进行绘图,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还比如,为了提高学生对焊接知识的掌握,可以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增添有关焊接装配图有关看图知识。

四、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应该针对不同的知识和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时,笔者对相关知识进行精讲,并且要求学生一定要熟记。在讲授平面图形画法时,笔者要求学生边观察老师的绘图过程边按照绘图要领进行绘图;在讲授三视图知识的时候,先选择投影箱向学生展示三视图是如何形成的,然后选择课件向学生展示三视图的画法,最后板书向学生展示有轴和无轴画法;对于断面图、基本视图以及部视图,可以采用课件、挂图和板书等教学方法综合使用,教学活学活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由于标准件和常用件这部分内容比较繁琐,因此老师应该先精讲,然后要求学生自己自学领会,最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大量练习,通过多练巩固所学内容。

五、注重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

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素质高、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技工院校应培养一出校门就能胜任工作的人才。这决定了教学的指导思想应该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为此,在进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时,应该多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当然,在组织计算机机械制图教学时,要做好课堂管理。但是,一个班三四位个学生,一位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为此,笔者和其他老师进行了商量,两个班合起来进行教学,其中一位老师负责知识的传授,另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管理。授课结束后,两位老师一起辅导学生进行练习。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六、小结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老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精选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社会需求,多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灵活变动教学组织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这样才能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树合.提高机械制图课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2).

第7篇: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 实践教学 思维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首要关键,即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

一、空间思维能力训练

众所周知,机械制图课程学习,学生除了应具备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学习内容的难度将会逐步增大,而其对空间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倘若学生缺乏空间思维能力,学习过程自然事倍功半,效率降低。长此以往,W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容易滋生出畏惧、厌倦等不良心理。为此,教学伊始,教师就应重视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考察,应全面、深入、细致掌握学生的空间思维水平。在了解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之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加以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或者动手绘制轴测图,或者选用挂图开展教学工作。事实上,以上两种方法相对浪费教学时间,而其教学效果也不够显著。笔者认为,应采用多媒体的“动画演示”手段教学,格外加强“平面”―“空间”、“立体”―“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训练学生对三视图的认识能力。

二、立体截切与相贯实验

在认识了简单的机械部件和熟悉CAD软件绘制平面图后,实践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立体的截切与相贯实验上。事实上,在教授这部分课程内容时,需要作出立体截交线与相贯线投影,而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付出了较多的时间,但最终做出的结果并不正确,而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受到了打击。为此,笔者实施了以下的教学方法。首先,动手制作模型。通过实践制作简单的模型并且对其进行“相贯”和“截切”,一方面,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模型是学生亲自制作的,因而其课堂参与热情很高,同时加深了对一般立体截交线和相贯线的认识。其次,上机实践。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需要重视学生的上机实践训练,以计算机的三维实体来建立模型,并通过截切、相贯来得到二维的视图。拓展教学内容,加大学生对计算机建模的操作机会,并使其学会从中获取二维视图。

三、组合体系实验

机械制图课程实践教学应重视组合体系实验的教学。就机械制图教学而言,组合体系实验应分为组合体木模测绘实验、组合体构型实验两大部分。首先,组合体木模测绘实验。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尤其是工科类的学生,应当具备独立绘制机械草图的能力。组合体木模测绘实验能良好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一般而言,组合体木模测绘实验在学校的多功能画室进行。教学中,可通过任务分配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组合体木模进行三视图的绘制。绘图需要严谨,尺寸标注不仅是绘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考量学生严谨绘图精神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尺寸标准,可有效训练学生的绘图思路、步骤及方法。其次,组合体构型实验。组合体构型实验,顾名思义即给定一个或者几个视图,之后通过计算机建模,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多种组合体。组合体构型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图学实验室开展。构型过程中,学生应善于整合学过的所有知识,积极开动脑筋,构建出多样化的组合体。

四、小结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的主体关系。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的的设定到每一次课程的进行,教师都应围绕学生为中心。而对于学生的考核,则可实施阶段性的“模块化”考核方式。教学完一个模块,可组织学生参与一次模块化考试,其成绩记入总评成绩。除了考试之外,也可以采取答辩和大作业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自芹,韩忠义,张向红.以应用为基础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讨[J].才智,2014(27).

第8篇: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途径;方法

一、机械制图教学贴近实际的生活

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师很关键,尤其是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如果引导得到位、准确,学生学得会非常好。在上大学之前,好多学生没有接触过机械制图,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很一般,再加上高中填鸭式的教学,学生的想象能力,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是很差的,所以面对一张白纸的学生,教师要有很好的教学技巧。

机械制图是一门形象思维很强的学科,但是它毕竟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不拘泥于书本的死知识,而是应该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实践经验说明,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更能引起教师与学生的共鸣。例如,在画圆柱体的投影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电线杆,分早上、中午、晚上不同的时间段来描绘投影的效果。再例如,描绘教学楼,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建筑不同的视角。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记忆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二、机械制图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做到学以致用是最高的境界。学生最终会走到工作岗位上,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注重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还应该注重把工作所要求的能力,在学校逐步培养。教师应告诉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理论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不一定合适。例如,在理论中,我们可能不必考虑资金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公司为了更节省资本,节约生产材料,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怎样才能更节约能源,怎样更能体现建筑的美观,这些东西在学校的老师都不一定明白,所以不能完全依赖课本的知识,而应在实际的生活中提高画图的能力与感悟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想真正地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机械制图的课堂上,“组合体视图”一直是困扰老师和学生的难点,但又是学习的重点,针对这种情况,怎样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很准确、很生动地理解这一画图理念,可以采用“实物模型”的方法,即发给学生实体的模型,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三维视图,然后再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老师再纠错,然后再拿回模型。除了画图,可以让学生根据具体的实体,创造自己喜欢的建筑模型,然后再画出建筑的模型。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造能力,还可以互相地提升画图的能力,一举两得。

机械制图在学习的时候有好多种方法,但是这种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又没有一定的方法可以遵循,唯一的就是联系生活的实际,随着生活实际的改变而改变,发展而发展。经过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很好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仅可以拓宽老师讲课和教学的思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地在大学学到一些实用的东西,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绘图和试图的能力,当今知识量与时剧增,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机械制图这门学科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不断探索机械制图这条道路。学生也应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总结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开阔思路,敢于创新与挑战。教师和学生互相的促进提高,也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使得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提供更有实用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产国平.浅谈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J].科技教育致富向导,2010(23).

第9篇: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范文

关键词: 《机械制图》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单元设计

一、前言

《机械制图》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从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看,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就业岗位以生产一线的操作工和一般性技术工作岗位为主,机械专业学习《机械制图》需达到的目标为“正确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就以往的教学实践,机械类高职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对国家标准意识不清,难以理解和完成比较复杂的投影关系,空间想象力的建立过程较长,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单元设计

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课程的单元设计开始。所谓课程单元就是在时间上紧密相连的课。教师的备课是以单元形式进行的,教案也是针对课程的一个单元写的。学生的学习客观上也被分成这样的单元进行。单元设计就是对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规划,其目的是综合教学系统内的资源,实施最优化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单元设计属于课堂应用层面,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单元教学设计

我院为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教学单元设计评比活动,下面是笔者以《机械制图》中《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这一章节为例进行的单元设计:

(一)课程概述

以教具、多媒体课件为载体设计单元项目,组织系统的教学项目,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设计教学情景,建立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加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情境创设

课程载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以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机械图样开始,提出问题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并归纳总结出结论。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

2.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了解图样的作用并掌握图样的概念。

3.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4.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并标注相关尺寸。

技能目标:

1.知道图样的作用、图样的概念。

2.具有按制图标准选用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及图线等能力。

3.会使用尺规绘图的工具和仪器。

4.具有绘制常见几何图形的能力。

5.具有圆弧与直线、圆弧与圆弧的光滑连接的能力。

6.对平面图形进行分析、具有正确的作图方法和步骤、具有尺寸标注的能力。

素质目标:

1.具有查找资料的能力。

2.具有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四)内容与过程设计

任务:a.认识机械图样。b.线形练习。

教学内容:图样的作用、图样的概念、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尺规绘图的工具和仪器用法。

能力要求:知道图样的作用、图样的概念、具有按制图标准选用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及图线等能力。会使用尺规绘图的工具和仪器。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为知识体系教学法,即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概念引入并结合例题进行分析,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整个过程基本以教师为主体,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结果。新的职教理念要求课程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往教师总希望在学校里把尽可能完整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树立“自我学习,终生学习”的现代学习观。而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运用并不完全相同,两者的转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参与和体验,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才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单元教学法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导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六步教学法。

单元教学法以六步教学法为例:

六步教学法分为:a.资讯:布置任务。b.决策:针对任务讨论解决方法。c.计划:教师针对任务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查找资料。d.实施: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归纳总结得出结论。e.检查:布置实训任务学生练习。f.评估:针对练习情况进行评估、讲解。

教学过程举例:

任务:a.认识机械图样,教学情境为机械零件图样。

教学过程:

1.布置任务:掌握图样的概念。

2.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提出问题:工程中以何种载体作为交流的工具?这种载体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吗?这种载体应具有哪些内容和信息?什么样的图可以称为图样?

(学生查资料,思考。)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教师对回答的情况归纳总结,得出图样的作用和概念。

任务:b.线形练习。

教学过程:

1.布置任务:掌握制图标准中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等制图规定,掌握尺规绘图的工具和仪器用法。

2.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提出问题:图样中图纸的形式与大小是随便选择的吗?图样中图的大小与零件大小有何关系?图中的字体可以随便选择吗?图样中线条的形式和粗细是随便选择的吗?你从图样的线条使用情况中可以总结出哪些规律?

(学生查资料,思考。)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教师对回答的情况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5.布置练习任务,学生练习。

6.教师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评估,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辅导。

(六)单元考核与评价方案

单元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即每个单元结束都安排一次小测验。

评价方案:问题的回答、平时练习、作业占30%,小测验占70%。

四、结语

《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具有普遍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以上以《机械制图》课程中《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一章节为例进行的单元教学设计,是笔者在制图课程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和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尚有很多不成熟之处,求教于方家。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