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

第1篇: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程思政;手工与印染设计;教学研究

1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

课程思政是基于各类课程,如专业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实践类课程,并将课程知识、技能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相结合,形成协同合作的效应。将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热爱党热爱祖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塑造学生在道德情操、人格及人文素养、智力思维方面的品格,以及对专业伦理方面的职业道德、行为、精神等的认同感与责任心。

2《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概述

《手工印染设计》是服装与服饰设计的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既具备服装与服饰设计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特点,同时融合了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家国情怀、实践劳动的素质养成。

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教育意义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在知识技能目标、文化情怀目标以及素质目标上一方面强化文化基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化职业素质养成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强化大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实践实训无缝对接。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教学,教师首先梳理知识点及实训点所对应的思政元素,以点连线,以“隐身”的方式贯穿整个课程内容、项目训练等环节之中。通过课程教学设计,深化学生对传统非遗文化的理解,从而促发学生进行更好地创新及表达,提高人文情怀及民族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对待职业、专业的匠心精神。

4《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路径

4.1从“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

知识点是教学环节的基本单元,也是课程思政元素的基本承载点,要通过知识点的连接,合理拓展专业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与温度。《手工印染设计》可分为手工印染艺术理论部分与染色技术实训部分。在理论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体现了如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美学精神等思政内容;在技术实训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体现了如创新思维、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匠人精神等思政内容。

4.2结合具体知识点建设思政案例库

在授课过程中,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论性、机械性表述,会使课程内容呈现呆板、无生机的状况,同时将会导致学生学习单调且无兴趣。若在课程知识点授课过程中将主要知识点结合故事、图片、视频等来呈现,会使得整个课程内容丰富、具有趣味性且充满生机,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及知识吸收度。案例形式上可以以图片、视频、故事讲述等为主;内容上可以以学术发展史、大师、民间匠人、教师个人经历和感悟为主。课程思政的重点要通过挖掘其案例背后的意义,呈现和升华出内在价值观,从而建立一个较为丰富、具有思政导向的案例库。案例的类型不但有正面示范案例,也要有失败案例,从失败的教训中提炼警示性问题。《手工印染设计》课程的案例库主要以图片、工艺美术大师故事、民间匠人故事为主。分别体现出中国美学精神、文化自信、匠心精神、职业责任、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如图2)。

4.3坚持正反示范性实践内容引发思政思考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的实践部分主要集中于工艺的印与染的环节中。以手工扎染为例,首先教师要以规范与不规范两种示范操作来引导学生对“扎”的规则进行梳理与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规则在实践操作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以认真与不认真两种示范操作来引导学生对做事态度的认知,让学生们认识到态度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最后以完整及不完整两种操作来引导学生对工作责任的认识,让学生们体会到责任心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4.4与课程知识理论关联的社会热点与国家战略拓展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与国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文化强国战略有着紧密的关联。在染色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植物染色。在非遗文化学习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5总语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手工印染设计》教学涵盖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职业规范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以当代大学生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本课程为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感素质、职业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通过对本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路径的研究,使学生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完善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第2篇: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 陌生化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互补

1.引言

“陌生化”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增加感受难度,延长感受时间,来强化审美,在文学、翻译、美术设计等领域被广泛运用。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陌生化”理论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思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陌生化”,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促进教师多创新,从而保持教学的“陌生感”、“新鲜感”。

2.关于“陌生化”

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马佐尼、黑格尔分别提出了各自对“陌生化”的认识。亚里士多德最早强调赋予平常事物于不平常,给观众新奇感。意大利16世纪美学家马佐尼在此基础上提出诗学理论观,强调诗应采用令人惊奇的题材,给读者超乎寻常的冲击和震撼,进而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进一步发展“陌生化”的诗学理论,认为惊奇感有助于艺术的起源并推动它的发展,文学领域只有更新惯常使用的、失去新鲜感的抽象表现,才能产生具体的生动。在此基础上,俄国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了“陌生化”,认为“陌生化的实质是在于不断更新对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那种狭隘的实用、认知、交流等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摆脱无意识性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各种控制,使人们即使是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不断地有新的发现,不断地推陈出新,从而感受到事物的异乎寻常,非同一般,为之震颤,为之激奋,重新回到观察世界的原始感受之中”(胡经之、王岳川:224)。另外,布莱希特1936年在《中国戏曲艺术的陌生化》中也提出了与传统戏剧理论对立的“陌生化”,就是将众所周知的对象表现为陌生的对象,还要通过作品布局和人物塑造,以及演员表演、背景设置及音乐等的陌生化来制造陌生的效果。总之,戏剧要做到使观众吃惊,必须依靠对熟悉事物加以陌生化的技巧。

不难看出,“陌生化”理论的实质就是把熟悉的东西通过加工变得不熟悉,使读者感到陌生、新鲜、奇特,从而对它发生兴趣,产生去仔细观察了解的强烈愿望。如果把这一理念应用到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否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从而保持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新鲜感呢?

3.“陌生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现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越来越功利。或迫于考试,或迫于就业,为四级证书而学,为学位证书而学,相当多的学生上课心不在焉,有的干脆逃课,寄希望于各种辅导班来通过考试,觉得英语课枯燥、没用。

保罗・弗雷勒说,教学是一种创造性体验,需要围绕理解与沟通展开,而大学英语教学更需要有引导、启发和尊重。因此,教师改变自身惯常思维,根据学生需求和实际学习水平来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将陌生化的视角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探讨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教师创新这一问题。

3.1教师自身思维的“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谈到:“当感知变成习惯性的动作时,它就是机械的了。”(拉曼、赛尔登:290)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的感觉趋于麻木。教师是所要教授课程的主体接受者,对于这些知识再熟悉不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与这种感知的机械性作斗争,首先要清空自己大脑中的熟知的知识,把它们陌生化,以摆脱习以为常的自动化。只有这样,才会有独特的、新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入学生的思维状态,努力感受学生刚接触这个新知识时的感觉,才能在课堂上想学生之所想,以最佳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师生之间的思想才容易沟通,达到师生和谐的最佳状态。而教师在经历了这样一个陌生化过程后,对所传授的知识也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提高,在课堂上适当地引入,和学生一起分享,比起单纯的外在输入,更有效果。而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开阔的视野。

3.2教学内容的陌生化

现在市面上,教材自配光盘、配套参考书,比比皆是,网络学习资源也很丰富。单纯就知识点而言,学生均有据可循。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继续照本宣科,无非是参考资料的重复,教师重复早已烂熟于心的句法、句义,味同嚼蜡;学生面对刻板的英文单词、枯燥的句法,兴趣索然。英语课堂因此没有生机,缺乏活力。长此以往,不仅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教师也会丧失教学热情,有再强的责任感也会力不从心。英语教师需要将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普遍联系,灵活串讲,有效整合,实现课本知识“陌生化”,避免学生“见木不见林”。

课本知识离不开我们生活的世界,需要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教材光盘、参考书再丰富,还远远不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有责任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应时、应景的材料,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认识和体验。通过对时事新闻的关注、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欣赏、为人处世之道的分享等,英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学习、巩固语言点,学生则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原本枯燥的知识点,慢慢学会联系自己的积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内心探索相关学科的愿望,变有限的“死”知识为无限的“活”资料。其实,基本内容没变,通过尽可能全面地广泛联系,改变了它所呈现的形式,增加了学生对英语教学材料感受的难度,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迫不得已”到“自觉”、乐意地学英语,这就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陌生化”。

3.3教学方式的陌生化

英语教师固然需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帮助他们消化、吸收相关内容更重要。如果教师提供的信息不能为学生吸收并转变为学生的积累,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那种只灌输知识点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结果造成,学生背了不少单词、短语,就是不知道如何用来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阅读的文章不少,却就是懒得动脑做进一步思考,形成英语学习中的“浅阅读”状态。

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除了穿插基本阅读技巧、基础知识的传授,保证学生了解材料的基本意思外,英语教师还需要通过图表、提问等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在理解文章谋篇布局、领会作者写作目的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或说或写,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融会贯通,自己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其中,问题的设置,必须是贴近现实的、真实的。所提问题越真实,与生活的联系越紧密,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就越容易作出积极反应。回答问题,没有完全的对错之分,只要学生认真思考过,就给予足够肯定,培养起他们养成遇事积极思考的习惯,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将单纯的“传输――接受”模式变为“接收+归纳总结+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学会思考,成为信息再生产的主体,而不只作为信息传输的授受者。这就是教学方式的“陌生化”。

另外,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有助于教学情境“陌生化”。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从戏剧角度谈陌生化理论,他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和周围的事物、人物在我们的眼里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对它已习以为常,对它们陌生化就意味着把它们放在一段距离之外”(范方俊:125)。将学生熟悉的书面文字的形式,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它换成动漫或图片演绎的形式,以这种形式的陌生使主体和客体之间产生距离感,也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

4.结束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进程中随时出现的灵感,并及时反思、总结,植根于学生的求知欲望来安排自身的学习和教学工作。另外,教师还要勇于承认自身不足,给学生一定展示才华、拓展兴趣的空间,这么做,有利于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形成有效互动,以“教”促“学”。就是说,学生愿意学习英语,愿意参与英语教学中来,对老师是一种无形的促动,促其改进教学方法,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更具技巧,以“学”促“教”。原本的“教师教+学生学”模式变成了“教师尽全力促进学生有兴趣学+学生乐意学促进教师更出色地教”模式,原本教、学双方缺激情、少动力变成了教师、学生相互促进,这就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陌生化”和教学方式“陌生化”要创造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胡经之,王岳川.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24.

[2]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66.

[3]保罗,弗雷勒.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4.

[4]拉曼・塞尔登著.刘象愚等译.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90.

[5]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8.

[6]范方俊.陌生化的旅程:从什克洛夫斯基到布莱希一特[J].中国比较文学,1998:125.

[7]李开复.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8]段建军.西方文论选读[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201.

[9]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出版社,1989.

[10]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1]滕守尧著.艺术社会学描述.南京出版社,2006.

[12]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3]张世君.文学史精品课程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14]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第3篇: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业设计;培养模式;知识群模块;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182-01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3G电子信息时代,高校教育教学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及其相伴而产生的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加了教学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并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中多媒体软件应用已成为辅助教学的主要利器,然而,软体的应用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是最终目的。不能为了使用软体技术而技术,为此,笔者试从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这个角度,在AESP集成教学模块系统中,谈谈多媒体技术在理论教学中的两大作用。

AESP集成教学模块分为:文化艺术及美学知识群是对审美能力及评价能力的培养、工学基础知识群是产品创新能力的培养、工具及综合知识群和实践群是对设计辅助工具的使用能力培养。工业设计史是文化艺术及美学知识群的课程,它在教学模块中起到基础作用,它是其他模块的平台,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其平台化的作用。

一、虚拟教学环境,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平台

书面语言的不足就在于它基本上是平面的、静态的,而对于设计史中的设计流派理论和设计思想是更加抽象且难于理解的。要通过阅读抽象的文字概念及有限的静态画面,从语表层深入到意蕴层,实现书面语言向内部言语的转化,困难很大。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根据学生容易感知形象事物的这一特点,通过运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动化等效果来创设教学情境,变平面的、静态的书面语言为立体的、动态的书面语言,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的存在及其变化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理解不同时期各个设计流派的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是学习工业设计史课程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也是本课程教学的难点;而如何使抽象的设计概念具体化,则是让学生理解设计理论和设计风格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设计流派的设计思想创设教学情境,使设计风格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如现代工业设计美学的奠基人之一柯布西耶曾经有一句名言,“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它是从机器美学的角度阐述房屋的设计也应像工业产品的设计那样,先从满足房屋的实用功能出发而外观装饰应该服从于功能,也就是功能第一形式第二。首先这句名言就是个极为抽象的类比,那么借助多媒体手段我们可以对房屋图片素材进行PS处理来增加其“机器”特性,从而使其代表作“新精神馆”的五大特点所体现出的功能性更加明了直观;并且我们可以编辑FLASH互动性场景文件,它可以通过鼠标移动到场景不同位置产生相应的触动效果,这可以生动的展示房屋各方面的功能性与形式美之间的抽象关系。

2.使静态的画面动态化首先,静态画面的连续播放会引起视觉的疲劳。我们可以改变画面的进入与退出的效果使其具有变化感,并通过短暂的动态过程使视觉放松,从而更好的注意下一知识内容。

其次,静态画面的视觉层次感很有限,不利于体现教学的重点和内容的先后关系。动态内容相较静态内容是更能引起关注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使要讲述的内容按照先后顺序产生动态效果,这样会使画面更具秩序感且使学生的注意力被更好的引导。

再次,静态画面不利于体现工业设计产品的全三维特性。工业设计史中代表性产品的讲解是很重要的,单张静态平面化的图形或各角度的组图都缺乏真实感和身临其境的体会。我们通过3D虚拟技术可以将产品三维化并渲染成动画形式插入到多媒体中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真实的体会产品外观特点和功能特性。

另外,静态画面在讲述历史事件的过程时缺乏更好的连续性、生动性。随着教学资源的丰富,很多历史事件,及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都被还原为动态的视频资料如:电影、科教资料等。我们的教学过程也不能停留在静态画面上,通过向多媒体中插入视频资料可以使知识点更真实、全面、直观的展现,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在普通教学中为了解决知识的枯燥感经常会加入设问、反问等语句,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环境中来。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在一个幻灯片中闪现设问及反问让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之后使问题动态消失并呈现总结后的知识点,这样既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且使整个讲述过程更为连贯。

刺激学生对知识点产生联想也能很好的加强趣味性。在工业设计史中时间的记忆是比较枯燥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来标示时间的大概范围,学生可以通过联想这些标志性事件来进行知识点的记忆。

另外对于经典产品的外观、设计者及重要影响等知识的记忆,运用过程联想法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旧石器时代的代表作品非洲坦桑尼亚出土的石器,从他的粗陋的外观上很难想到他的重要性,但是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现他的产生过程就能很清晰的体现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对于多媒体的视觉符号的设计也是增加趣味性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讲述古希腊设计作品时,媒体符号(背景、知识点空间分割)以希腊的神庙、柱子等有代表性的形式呈现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另外,通过调整背景音乐的节奏,加入旁白的声音都可以使原本枯燥的知识讲述变得有张有弛。

二、多维立体的教学信息,实时互动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

1.提供背景资料,为学生预习课程提供条件。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及地点的局限性,学生往往不能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课程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及三维虚拟技术就可以使授课时间扩展到学生的课下时间,并通过三维虚拟界面生动的理解授课知识。

2.扩大阅读容量,提供课程关联性资料内容从而实现课本知识的拓展性。

第4篇: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创造了思维导图,它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它的特点是改变人们传统的单向、显性思维,变为多维、发散的思维模式。近半个世纪以来,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记忆、学习和思考等方面。[1]

思维导图是用观点和图片,从中心概念发散出的纲要形式。它的特点如下:首先是图形的使用。因为与词语相比,大脑更易于接受图形。其次是关键词的使用。思维导图每一个分支上是一个简单的关键词,关键词的使用将某个观点简化为所要表现的核心。最后是不同色彩的使用。一般思维导图一个主要的分支使用同一种颜色,应用色彩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类别也在增强有效的关联。[2]

1 相关理论

1.1 格式塔心理学

在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可以考虑引入思维导图,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一张图把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都完整地呈现出来,支持整体的学习风格。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Theory),又被成为完形心理学,是由德国的科学家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在1910年提出的。该学派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学习有助于对知识的完整理解。换句话说:“格式塔整体论强调的是各部分之间的有机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以及从中突现的创新性。”[3]

1.2 ?觉学习理论

在现如今的数字化时代,学习者每天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接收到大量的关于图片、视频等信息。在平时的开放教育面授教学中,教师也发现一个现象:每当PPT文档里出现了图片、视频等信息,学习者会比较感兴趣看一看;如果教师大篇幅的讲文字材料,有的学习者就埋下头去玩手机了。

美国美学家鲁道夫曾经说过:“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学习风格的信息加工理论将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三种。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 (Treicher)在1967年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是通过视觉。因此,视觉型学习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对视觉材料很敏感,通常用眼睛学习。[4]通常认为视觉学习是从文本、图片、图表、电影、电视、计算机等视觉载体中获取知识的方式。视觉学习强调视觉化学习材料和学习内容,以此来提升学习者的认知和读写方面的能力。[5]

1.3 信息交流效果理论

心理学家曼哈比认为: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词句+38%有声语言+55%的无声语言。其中无声语言包括各种具体的非语言传播形式,例如肢体语言、图片展示等。

在日常的开放教育面授课教学中,学习者由于工学矛盾突出,常常出现迟到早退的情形。如果教师一味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习者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声音信息的话,就难以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点。思维导图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个缺憾,它以整体的图示出现,让学习者无论何时都可以了解到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提高面授课上的知识传播效率。

2 思维导图在《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中的应用

2.1 授课前准备阶段

制作思维导图有两种方法:手写和使用计算机软件画图。手写方法的优点是灵活,容易修改,有了创新点能马上写下来;最大的缺点是要在课堂上实现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话,必须画一张比较大的图。在当今时代,很多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已经可以实现较好的演示效果。本课程就使用了mindmaster这一款软件。

以《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公务员考核制度》这一章内容为例,教师利用mindmaster软件制作了一张示意图。方法是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先将授课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例如《公务员考核制度》这章有五节内容,教师将这一章的知识点概括为八个知识点,特别是每个知识点都简要地列出主干内容,例如:公务员考核的等次可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让学习者可以一目了然知道这一讲的主要知识点。

2.2 授课中阶段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填鸭式”教育容易让学习者觉得烦腻,特别是电大的学习者都是成人在职学习。白天工作一天已经很辛苦,晚上的面授课环节中,如果教师的课程设计不够精彩和吸引人,学习者很容易分心。

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较好地达到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的作用,在讲解公务员考核制度一章内容时,教师把之前制作好的示意图展示给学习者,让学习者第一眼就直观地知道这一章内容的重点知识,以及各知识之间的关系。mindmaster软件设计了注释、评论、标签、超链接等,可以极大地丰富知识点的内涵。例如在讲解公务员考核等次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设计了《公务员考核规定》的超链接,在这个网页里对于公务员考核四个等次有具体详细的解释,并且对于考核结果的使用也有说明。

为了加深学习者对于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教师还插入了一个案例的讨论:“王某大学毕业后,经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成为某市财政局一名公务员。王某在日常工作中踏实肯干,正直热心,但与某位领导关系有些紧张。在2015年的年度考核中,王某被考核为‘不称职’。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王某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在课堂上教师给十分钟时间把作为附件的关于公务员法的文档调出来给学习者看,然后先让学习者援引公务员法的规定回答这个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最终解答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让学习者勤于思考,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也强化了学习者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3 授课结束阶段

mindmaster软件的一个优势就是各个分支知识点可以单独柃出来讲,避免知识点之间的互串。在把所有知识点讲解完以后,教师把以上的这张图又呈现出来,带领学习者把本讲内容进行一个总结和整体回顾,避免学习者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部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教学习内容,还有教学习方法。一旦学习者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教师还把mindmaster的软件安装和使用方法教给学习者,学习者纷纷反映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例如制作风险管理图、拟定培训计划、进行产品问题分析、制定筹办会议计划、进行SWOT分析和案例研究等。

3 总结: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反思

3.1 有利于教师提炼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中,虽然也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注重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仅仅是把教材上的内容搬到PPT文档上,实现了教材上的文字内容电子化。学习者一开始还是看教师演示的PPT文档,后来发现PPT内容和教材一模一样,便埋头看教材了,

这样难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使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教案设计中文字照搬现象的发生,因为鉴于图表上呈现的文字有限,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必然要对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分类,只把重难点知识绘制进入思维导图中。而且为了避免学习者长时间看一幅图会有疲倦感,mindmaster软件中还有大量的注释、评论、标签、超链接等,教师可以把与知识点有关的图片、视频、案例讨论等放进思维导图,达到既讲解了重难点知识,又使课堂授课方式丰富多彩的目的。

3.2 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成人学习动机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指的是源自学习者个体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成人学习者希望通过电大的学习增长知识、获取文凭、提升??人的社会地位、结交朋友等。而外部动机则来自于外部的一些诱因,例如很喜欢教师的授课方式、希望通过认真学习可以获得优秀学习者、优秀学习者干部、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等奖励。

作为电大教师而言,需要呵护并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精心设计每次面授课,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为图形中会有一些区别的颜色、分支等帮助学习者归纳和记忆相关知识。

3.3 提高学习者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都

要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如果只是一味地学,没有去反思,那么学习的效率不高,只能

是边学就边忘记了。要提高学习效率,其中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要学会及时归纳和总结,使新学到的知识可以与以前已经掌握的知识融汇贯通,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归纳和总结也要讲究方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提纲挈领,抓住重难点知识。可以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思考,这也构成了创新的源泉,提升了学习者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

思维导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者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学习者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必须要首先找出重难点知识,并对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最后把这些知识点呈现在一张方便学习者记忆的图上。这整个过程本身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在教师随后对学习者的跟踪了解中得知有的学习者已经开始使用mindmaster软件展开对于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学习者表示利用绘制的思维导图来学习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

3.4 思维导图还可以将知识的整体架构呈现出来,有助于评价与反思

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它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以我校为例,每学期每门课平均安排3―4次面授课,教师通常在每次面授课中讲解教材4章左右的内容,知识信息量比较大。在传统的教学中,以PPT为例,通常教师是沿着顺序一页页地讲解。等教师把准备的PPT课件讲完,一次课的授课任务就结束了,如果教师及时做一个回顾和总结,学习者还能从整体上把握老师所讲的全部内容。如果教师忘记了总结,讲完所有内容就下课,那么学习者可能只重点记住了教师在课堂后半部分讲的内容。而且学习者都是在职工作人员,下班后急匆匆赶到教室,有时还迟到,已经错过了教师前面讲的内容。

思维导图就能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学习者是否能够及时赶到教室,呈现在黑板上都有一张清晰完整的知识图,学习者一看这张图再听教师的讲解,可以及时跟上教师的进度。思维导图呈现出来的知识完整架构有助于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一次面授课的全部知识点。

第5篇: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从理解的角度设计问题

从理解的角度出发,问题可以设计成以下的提问。

(1)计划阶段提问(理解和分析题目时)。“老师讲解的内容听明白了吗?对于每一项操作我都掌握了吗?”(自我提问)“你的影视制作策略是什么?你的整体规划是什么?结构清晰合理吗?”(互问)

(2)监控阶段提问(在拍摄或者编制过程中)。“你的策划执行得怎么样?你需要修改你的计划吗?”(互问)“我现在做的内容是否是我预期设想的?有什么偏差?我要不要改呢?”(自问)

(3)评价阶段提问(课后阶段)。“今天的课结束后我学到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自问)“哪些拍摄和剪辑技巧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在实践中积累的?”(互问)

过程性教学设计

(1)经常动手操作,夯实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影视欣赏与制作课的教学活动要以基础影视知识为基础,通过对画面、声音和字幕的配合,表达一种人文的意境和情怀。这门课的学习应该将书本中的知识积极主动地用于实践,深刻理解每一个拍摄和编辑技巧,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上讲,这样做会给人以怎样的感受。在实践的过程真正体会到哪些知识我是真的懂了,哪些知识是陈旧的,没有创新的,在拍摄的过程中被遗忘的。在具体的实践中理解知识、发现知识。

(2)欣赏优秀作品,加强影视美学素养。在影视欣赏与制作课中,很多教师会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经典的影视作品,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卧虎藏龙》等,在扣人心弦的剧情中,分析画面的构图、颜色、角度等设计,让学生领略大师的风范,大师的拍摄和剪辑技巧。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拍摄和剪辑的技巧和方法都掌握得很好,但是缺乏美感,自己感觉很满意,但是拿给其他同学看却得不到太多的认可,这都影响个人影视素养的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多欣赏、多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反思性教学设计

反思就是对所经历过的活动进行回忆和思考,通过这个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的意义,达到较高层次的理解。在理解性教学的实施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使学生明白什么东西需要反思,怎样进行反思。

(1)引导学生反思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在新知识的学习和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很多时候会涉及旧知识,那么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回忆呢?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教师应当循循善诱,正确引导,让学生习惯思考与联系。当然回忆旧知识是一方面,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更加重要,注重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意识到知识不是孤立的,是有联系的。

(2)引导学生反思不同画面的不同感彩。在影视鉴赏课上,教师会让学生观看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那么画面的不同相对应的感彩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反思,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强调思考的过程,如“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颜色、为什么要这样的布局、留白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的灯光效果有哪些作用”。

(3)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在网站上布置作业,同学们也可以在网站上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将同一个要展现的主题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将每个同学的作品进行对比,实行自评和他评,在评价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发现问题,互相学习。例如,“和其他同学的作品相比我的作品的亮点是什么、相比之下我的作品还有哪些不足”(自问)、“为什么你要这样设计、你的灵感来源于哪里”(互问)。

技术性教学设计

理解性教学的思想已经提出了很长时间,但是能真正做到长期的理解性教学的教师还是很有限的,教师应该将理解性教学的思想和策略应用到常态课中,将理解性教学的成效惠及每一位学生。将理解性教学融入日常课,而不是一种理论,一句口号,一项课题,将理解性教学的精髓逐步渗透给学生。教师还要创新理解性教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工具,除了日常学习的课堂以外,还可以结合网络平台、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来进行移动学习。网络平台大部分可以实现课程的回顾、知识点总结、提交作业、在线交流等学习活动,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更加注重泛在学习的学习思想,目前我们经常用到的移动设备应用多为图片的处理,对于视频的剪辑和制作比较少,这一块是有待开发的,我们可以制作一些移动应用软件,在课程的学习之余可以使用这类软件实现移动学习、视频分享、作品互评等活动。就目前的移动终端视频剪辑应用中,可以实现的功能有很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这些应用,在小组作业或者课外作业中完成作品,进行班级内的和评比等功能。

《影视后期特效制作》一课教学案例

1.教学活动一:观看《千与千寻》《冰河世纪》影片片段

(1)学习目标。①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体会影视片段有哪些亮点,制作者采用了哪些影视特效,学生自主寻找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②培养学生发现学习的习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将发现学习转化为一种思维习惯,将理解生活化。

(2)学习任务。①小组讨论,你认为好的影片都含有什么特质?在观看影片之前先小组讨论,回忆你看过的影片,谈一谈你认为一部好的电影应该具有哪些特质,并记录下来。等待一会儿一起讨论是否正确,可否归类。②观看《千与千寻》和《冰河世纪》影片片段。在观看影片片段的过程中,记录下来你认为优秀的场景片段。③小组讨论并总结影片的制作效果好在哪里。小组互相讨论交换意见,说出你认为好的片段好在哪里,有哪些艺术效果,为什么不能去掉。

(3)教学评价。传统的课程知识点都是教师讲述,然后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基于深度理解的影视课程教学设计是将知识点放在影片中,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去体会,践行建构主义理论,实现具有逆向教学本质的理解性教学环节。

2.教学活动二:讲授镜头的定义、分类、蒙太奇和运动镜头

教师分析学生总结出的优秀分镜头片段,讲授对应的分镜头和蒙太奇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有道理!尤其是××同学说的这种艺术效果,在影视制作角度上讲叫作蒙太奇。那什么是蒙太奇呢?蒙太奇是……

生:是不是任何视频片段都可以进行重新组合?

师: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不同的场景相组合,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三个不同的场景分别是人、手枪、医院,我们就能猜到剧情是什么呢?

生:这个人自杀或他杀了,然后送进医院了。

师:嗯,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猜想,蒙太奇手法的神奇之处就是它不用展示每一个镜头却可以把故事情节讲述清楚,同时它还可以控制整个电影故事情节发展的节奏。

3.教学活动三:提供不相干的几组视频片段,学生自行编辑视频

(1)学习目标。①通过对视频片段的选择,发挥想象力,制作有特色和创意的影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着眼素质教育。②将刚刚讲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及时动手操作,巩固知识技能。

(2)学习任务。①让学生自行选择要剪辑的影片片段,设计合理的剧情,编辑属于自己的影视作品,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深入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将理解性教学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②在重新组合影片顺序的同时,运用刚刚讲过的蒙太奇手法对影片素材进行编辑,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特效和字幕,这方面不做硬性要求。

第6篇: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案例库;审美文化;TRIZ;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111-02

审美文化是人文社科类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学习美学和从事审美文化研究的必备基础。审美文化对后续的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审美文化与其他先修课程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实践性强,其中的大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存在密切的关联。因此,审美文化的教学需要结合众多现实案例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利用生活实际,如常见的影视文化、消费经济、现代科技、商品符号等,作为讲解审美文化的素材来源。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析、讨论和延伸,辅助老师的总结,达到学生牢固掌握相关内容的目的。案例教学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讲述教学内容,打破了常规的“满堂灌”和“一言堂”模式,构建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合作、探索的创新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对比,案例教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直观性、典型性和放射性。

二、案例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大爆炸和消费经济的高速发展,审美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内容和涵义出现井喷效应,常规的案例无法满足需求,常常出现窥一斑难见一豹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流程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经典案例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TRIZ理论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TRIZ是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G. S. Altshuller)构建的一套创新设计理论。TRIZ经过分析各种信息发展的规律模式,提出了一整套解决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并由此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方法、算法和理论体系,诸如进化理论、冲突举证、76个标准解法、ARIZ分析、AFD分析、物质-场分析、ISQ演化模型、40个创新原理,等等。TRIZ可以从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出发,明晰问题内部的构成、冲突和进化模式,从而为创新提供思路。[1]

与传统的案例设计方式相比,TRIZ既可以提出满足各方面要求的案例标准,便于后续的案例选择,又可以指出这些案例未来的走势,从而在理论上给出了诸多审美文化的发展动因,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审美文化的内核。

这里以“现代穴居人”案例为参考,分析如何设计一个满足教学要求的案例讲解流程。

“现代穴居人”是一个当代审美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文化等。“现代穴居人”是与远古时期的“穴居人”相对比,其前导知识点包括穴居人、都市人、城市病、孤独、幽闭和偏执等,后继知识点包括精神寄托、救赎、娱乐化皈依、英雄神话、爱情神话等。其中,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甚至是同属前导或后继的知识点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耦合关系。不同的讲解顺序,采用的知识点不同,产生的教学效果存在差异。[2]

这里采用TRIZ中的进化理论,对“现代穴居人”的教学脉络进行整理。

流程1:英雄神话爱情神话救赎精神皈依孤独幽闭都市人穴居人现代穴居人。

流程2:现代穴居人孤独幽闭精神寄托英雄神话爱情神话娱乐化皈依穴居人。

流程3: 穴居人孤独幽闭都市人城市病孤独幽闭现代穴居人娱乐化皈依精神寄托救赎英雄神话爱情神话。

在流程1的演化趋势中,强调现代都市的英雄神话和爱情故事带来的皈依,给予大众精神上的平和,同时也造成大众孤独幽闭的性格。此流程能够很快地产生教学共鸣,但是会用到许多后继知识点的内容,容易造成教学进度的失控,不予选择。

在流程2的演化趋势中,强调都市人感到孤独和幽闭,主动需求精神皈依,进而产生消费市场,造就了英雄神话和爱情神话,但是神话演绎后自己依旧孤独和幽闭,穴居人的本质没有改变。此流程的逻辑比流程1更加清晰,但是存在后继知识点前移的同时,还存在两种穴居人特征的比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讲授和论证,也不予选择。

在流程3的演化趋势中,从穴居人的孤独和幽闭出发,对应于都市人的孤独和幽闭,进而提出现代穴居人的概念,同时,也提出了现代穴居人希望通过娱乐方式实现皈依,进而产生了英雄神话和爱情神话。此流程将前导知识点和后继知识点严格分开,逻辑脉络清晰,且为后继知识点的提出埋下伏笔,是案例讲解的良好脉络,予以采用。

三、案例库评价体系设计

学生的认知过程需要特定的情景,通常包括:设定主题、营造教学场景、信息资源组织、打造自主学习、构建协作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评估六个方面。案例库的构建和使用可以很好地对上述场景提供支撑,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需求,即设计问题、提供案例、信息资源整合、建立认知工具、设计协作会话机制、规范教学评估手段等。

根据审美文化学科的特点,案例库设计了相应的权重分析表。

四、案例库需求分析

审美文化案例库的用户群主要是高校师生、科研院所以及相应学科的爱好者等。案例库用于日常教学和科研项目,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完善项目报告。案例库内容参考通用的审美文化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以网络的形式,对外呈现内容。用户可以通过常规的电脑终端进行访问,如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以教学大纲为蓝本,案例库以目录树的方式管理和呈现相关案例信息。

案例的选型标准:现实案例与当前国内外社会发展现状相吻合,且具有指导性;传统案例需要有相应的历史文献证明或印证;案例的篇幅大小适中,与案例承载的理论深度对应,且可以根据知识点的侧重进行适当删减;选用常见案例,拒绝孤例,强化案例之间的知识关联;案例准确性的判断标准主要是权威信息来源,如官方公开发行的文献、典籍和规范等等,且案例需要补充完整的参考信息,如作者、时间、信息源等。[4,5]

五、案例库设计

总体设计。审美文化案例库包括基础教学案例库和项目支撑案例库。其中基础教学案例库包括两个子库,即当代审美文化和经典审美文化,主要面向高校教师、科研院所和爱好者。项目支撑案例库包括三个子库,即项目支撑方案、文化产业企划、书籍撰写方案,主要面向项目申报者和科研院所。[6]审美文化案例库的主体框架。

其中,当代审美文化包括现代科技、消费经济媒介文化、微观政治、式微宗教、后现代艺术等模块。经典审美文化包括精英政治、崇高宗教、经典艺术、历史典故、语言特征等模块。

搜索模块设计。案例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案例搜索,如标题、作者、关键词、全文、语句等。同时,搜索功能还具有模糊选项。当搜索功能开启模糊选项时,搜索可以将输入的关键词按照包括部分关键词的方式进行联想搜索,否则将使用精确搜索模式,即以包括全部关键词为搜索目标。默认状态是精确搜索。

针对搜索结果,提供四种记录管理模式,即时间范围、相关度、文献来源、日期。时间范围是指显示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案例记录,相关度是指案例与关键词的耦合程度,文献来源是指来源渠道,排序方式是指案例记录的排序方式(当前主要有两种,时间升/降序和点击率)。

六、案例库的应用

案例教学中的讨论根据参与者的人数、输出内容和老师参与度等可以划分为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两个阶段。[7]

小组讨论是将学生划分为指定小组或兴趣小组等模式,小组成员尽可能多元化,具备不同的知识层面、男女比例和目标诉求等。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意见进行论证,对案例本身的掌握也更加全面。在小组讨论阶段,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不参与,仅对案例本身和结论输出格式进行说明。

班级讨论是小组为单位,老师作为讨论的协调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出现。班级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讨论按照下述几个步骤进行:分析问题,总结原因,给出现实例证,归纳结论。小组间的辩论以代表形式进行,代表人数为1~2人为宜。

各小组陈诉后,进行小组间辩论。辩论中的论点是小组自己的结论,论据是案例涉及到的现实信息,而理论来源是课程内容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和信息脉络。

(3)得出结论和撰写报告。小组讨论的过程和结论由老师来判定。老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理论的认知和对案例本身的理解,分别对各小组的分析和结论给予判定,并指出相应的优缺点信息。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案例讨论报告,内容包括:案例分析、思路、分析步骤和结论等四个部分。

七、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审美文化案例库的构建有效缩短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差距,既提升了教学效果,也减少了教师备课时间。学生方面,他们获得了统一的、体系化和生活化的案例,在快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了生产实践的能力,在学习兴趣的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教师方面,老师的劳动量得到极大降低,在教学和科研之间构建了直通道路,从而构建一条贯穿教学、项目和个人提升的螺旋形上升曲线,达到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燕,邵云飞.TRIZ方法在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1(3):1-3.

[2]丁筑兰.审美文化作为“新宗教”的代言性质[J].求是学刊,2009,

(2):103-105.

[3]段庆华,黄蕾军.基于CLE模型的远程教育财经类案例库构建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128-129.

[4]李泽林.课堂研究方法:基本范式与路径嬗变[J].教育研究,

2013,(11):99-103.

[5]刘宣文,张英萍.我国媒介识读教育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3,(6):93-100.

第7篇: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1)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采用启发式教育,用讨论、提问、问答或引而不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金属材料的性能时,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我们身边那些产品是用金属制作的?为什么要选用金属?用金属制作成该产品有什么优缺点?能否用其他材料代替?为什么?通过对一些熟悉产品材质的探讨以及教师的总结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相应材料的性能,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2)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案列分析为主线讲解材料的性能,以动画或视频的方式讲解加工工艺。在所制作的PPT讲稿中引入了了大量的相关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材料和产品形态之间的联系,体会优秀的设计是如何利用材料的特性与表现力进行造型设计的。而对于具体的加工工艺,如果仅靠文字叙述和图片的展示,不能使学生对于具体的工艺原理或工艺过程有比较深刻的记忆,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将各种材料的加工工艺制作成小动画,小视频给学生观看,并给学生欣赏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影片,比如讲到陶瓷的性能及加工工艺时,给学生播放《陶瓷之谜》;讲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加工工艺时,给学生播放影片《法拉利制造全过程》。通过文字、图片、音频等不同方式的结合讲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了学到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加深了印象。这样的教学手段实现了图、文、声、像并茂的视听一体化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果。

注重实践环节,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该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灵活的、正确的选用相关材料使创意得到实现,而不是死记硬背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布置作业时也坚持了这个原则,比如讲到绿色设计时,让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或者废弃的材料制作一件小产品;讲解塑料的特性及加工工艺时让学生找出15个用塑料制作的优秀产品案例制作成PPT,并作简单的说明。讲解木材的特性时,让学生到家具市场进行调查,了解木材的不同种类,实木与板材的区别,不同种类木材的视觉特性及价格的区别等。另外,可以带领学生去工厂参观实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必然会使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讲只在考试前死记硬背知识点,考完后也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系统学习该门课程,不能很好的将材料与工艺的相关要素运用到产品设计中。为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学生的作业质量,使学生真正的掌握课程的精髓并能学有所用,将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改为平时作业+闭卷考试+设计大作业的方法:闭卷考试可以让学生有意识的去记忆一些材料的特点与相应的工艺方法;而设计大作业是让学生自主设计一款产品,要求选用合理的材料及加工工艺,并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学生所学的相关知识如市场调查、计算机软件应用、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和美学等进行了系统的串联,为设计大赛及毕业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通过这种方式的考核,既提高了学生平时作业的质量,也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点,又加强了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结语

第8篇: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

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内容,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前提。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美学因素不仅存在于其研究对象生物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因此,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即生物学美,至少应包括自然美、科学美和人格美等。

1.自然美

自然美指的是生物的形态往往是由线条、形体、色彩、声音、运动等美学因素,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构成的,并由此形成一种自然的整体美。如同种生物的形态结构都基本相同,体现了整体一律的美学法则;植物的叶子和哺乳动物的四肢、眼、耳等都表现为左右均衡对称的美学法则;生物体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在质量和数量、时间及空间等方面可以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如动物的警戒色、大树与小草、红花与绿叶,给人以振奋、醒目和显豁的感觉,而这些美学因素也可形成调和,如动物的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给人以融和协调的感觉,这则是对比与调和的美学法则的体现;生物体的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又体现了比例的美学法则;心跳、呼吸运动、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以及动植物随着季节转换而发生的变化等生命现象则体现了美学的节律性法则;生物的各种器官和系统在功能上的彼此配合与相互协调、形态各异的脊椎动物有着惊人相似的骨胳系统、绿色植物的输导组织与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存在着微妙的相似、形形的生物与各自的生活环境之间有着奇妙的适应,这一切则都是多样性统一与和谐的美学法则的体现。

2.科学美

科学美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美。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实验美。它指的是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所包含的美学因素、如仪器与装置美、实验操作美、实验现象美、实验结果的表达与分析的逻辑美等。

(2)公式美。科学美还在于发现自然界的和谐和简单性,并在公式、定律和原理中完美地表达出来。如光合作用的反应式、遗传中心法则图式和能量金字塔就是用极其简单的形式表达了非常复杂的生命活动规律,它们都显示了简洁、和谐的公式美。

(3)理论美。理论美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水平,它是真与美的统一体。就其本质来说,一种理论越是能反映客观实际,它的美学价值也越大。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美学价值就比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的美学价值大。而就其表达形式来看,理论还体现出逻辑美和结构美。逻辑美指的是生物学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都严格遵循逻辑思维的法则;结构美则指的是生物学理论体系的结构都体现着某些美学法则,如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这两个概念体现了对称的法则,而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则体现了对应的法则。

3.人格美

人格美又叫心灵美或精神美,是社会美的核心,是指人的思想、品格、志趣、情操、智慧、情感等多方面的美。教材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尽管他们的国籍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各人的经历不同,但在他们探索生物界的奥秘的动人事迹中都闪烁着人格美的光辉。如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不计个人名利的高尚品格;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以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操等,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

根据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教育原则的要求,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大致可分以下三个层次:

1.初级目标

培养学生充分感知生物学美的能力。对生物学美的感知能力是指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感官(眼、耳等)对生物学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它是获得美的感性直观和直接印象的源泉,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和展示的前提。审美教育初级目标的具体要求是:通过生物教学活动使学生克服对生物学美的无视、无闻、无觉的美盲状态,逐步形成对生物学美的敏锐而充分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提高其审美的比较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识别生物学美的性质、类型、程度;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以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形象性。转贴于

2.中级目标

使学生获得正确鉴别和善于欣赏生物学美的知识与能力。这是指通过生物教学活动,在学生感知生物学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美的生物事物的形式、内容以及思想意义进行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形成他们对生物科学美的爱好。为了提高学生鉴赏生物学美的修养,就要让他们掌握较多的科学的基本思想,逐步形成审美观;还要让学生分析和评价各种形态的生物学美,这样既增进了美的鉴赏能力,又培养了对生物美的情感。

3.高级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生物学美的创造能力与兴趣。对生物学美的创造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在感知和鉴赏生物学美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直接创造生物学美的能力。中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与兴趣主要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对学生来说,生物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体现着学生对美的创造。这是因为学生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付出体力、智力和情感,要克服种种困难,作出很大努力,这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必然能促进自身创造生物美的能力与兴趣。因此,为了实现审美教育的高级目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学习、实践和创造。

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的实施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结构、审美结构和意志结构三部分组成的。在教学活动中,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认知、情感、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目标的心理基矗中学生物教材中充盈着丰富的美。因此,只要教师能够正确地运用美育规律,精心操作与审美有关的教学变量来调控学生的审美感受,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充分估计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从审美的角度钻研和领悟教材,组织好教学内容;选择直观、形象而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创造热烈轻松而又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重视教态美的设计,使其更好地发挥表情达意的美感效应;板书设计科学、美观;讲课要生动,富有真情实感,通过积极、振作、饱满的情感状态感染学生;借助挂图、标本、模型和仪器等创设洋溢着生物学美的情境,能够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审美感受。

根据中学生生物学美感形式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挖掘美学因素,感知美的形象

审美教育是从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开始的。除生物自然美外,生物学美并不像艺术美那样外显和鲜明,而审美教育又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它是通过各种事物具体的、可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来感染人的,再加上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从生物学知识中发掘和提炼美学因素,努力把它上升为美的形态,从而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生物学美。如学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时,教师结合根据当地情况绘制的“能量金字塔”进行讲解,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一种和谐统一和均衡对称的生物学美。再如,在“绿色植物代谢”的综合复习课上,通过引导学生编制“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关系的网络图,学生除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间内在的联系外,还能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的结构美与动态美。另外,在生物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假设、实验、数据、符号、图解、标本、模型等因素,展示生物学知识独特的结构和联系,把学生带进生物学美的意境,这样能使学生从逻辑和形象两个方面认识事物,既深化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完成美的感知与积累,实现“真中显美”和“以美启真”的相互促进。

2.注意情感体验,深化美的感受

教学实践表明,审美认识是在情感的参与下完成的,仅凭借对事物的感知,所得到的美感是不深刻的,还必须在感知美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各种生物形态美的品评、鉴赏和体验,才能深化对美的形象的认识与感受。生物学美特有的若干内容比较内在含蓄,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做到“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会教材中美的内涵,得其用心、意蕴和境界,设计好教学中对美的情感体验活动。如教师在备“环境保护”这节课时,通过查阅有关野生动植物资料,详细了解它们的生态功能,对人类的贡献以及濒危的现状,自己产生了对野生动植物的情感和美感,讲课时就能将自己的情感和教材、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在完成知识传授不断从感性向理性升华的同时,师生之间也必然迸发强烈的情感和美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美的情感体验。再如,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后,引导学生运用该学说的观点来解释若干种生物的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适应现象的形成,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在逻辑美的体验,而且还能使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从不同的角度透过生存斗争残酷无情的现象,全面地、深刻地领略生存斗争美的内涵: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展示了令人惊叹的、至臻完善的和谐统一美。以美衍趣,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美感体验,又必然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更大的兴趣。

3.鼓励学生参加审美实践,指导美的创造

第9篇: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备课 高效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的确,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将知识有效转化为能力的内化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可见,优化课堂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何等重要。而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在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和优化教学过程、方法上下工夫。

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教材观,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知识的积累,以自己的文化积淀,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内涵,使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深刻哲理和美学等都得以充分表现,并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故注重分析教材、处理教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水平,也都或多或少地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但这只是教师教好课的可能条件。只具备这些可能条件,即使对一个已经熟悉教材和教参的老师来说,备课的有效性也是不确定的。而且从备课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时候,备课的过程是一种消极的抄录教案以备领导检查的过程。由于对备课缺乏思维高度的认知和消极备课产生的备课的无效性,让老师对备课产生应付心理。也就是说即使一个教师的水平再高,如果不备课,也不能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能使教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用一个比喻来说,在传统的备课方式下,老师就是一个熟练的垒“积木”和设计“积木”排序高手,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没有变化的表演。因此,不像某些论调强调的那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重心从备课向课堂转移。我们无法从量的角度来衡量备课和教学哪个更重要,因为问题的关键不在此,而在于我们是如何看待备课和课堂教学的。如果缺乏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备课的过程就会成为准备课堂讲授知识的过程。但事实上,教师备课的过程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

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地搜集资料,一遍遍地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所以,教师的备课过程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知识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效益要求的提高,对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和再创造的备课的要求是没有止境的,一种最佳教学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往往是难以完全使人满意的。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又要看到备课的艰苦性。因而从理论上梳理和检讨我们传统的备课思维就显得很有必要。我们必须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有什么新的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下面谈谈我在信息技术学科备课过程中的体会。

要以“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改变学习方式,教师首先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要做到这些,首要的问题就在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

一要注意备课分为理论课、上机课、课外实践三种课型进行设计。对于理论课的内容一定要侧重于理论理解方面的知识,而且要保证课堂上有内容可讲,学生有内容去理解、去记忆。不要一节课从头讲到尾都是新名词、新术语,这样学生会受不了,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沉闷,甚至课堂秩序难以维持,从而教学难以进行下去。而对于上机课,你得事先为学生的操作准备好素材,否则,什么插入图片、声音试听和动画效果之类的东西都无从谈起。即使是当时学生心不甘情不愿地勉强接受了,心中没有那种实际效果的真实显现,也会在几天甚至是几个小时之后就把那浮在记忆浅层的一点东西还给老师了。这样的课虽然是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但其他的工作却随之变为徒劳了。而课外实践,更应该要求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优势,教师的教学思想贯穿始终,而学生的思维可以围绕教师的思想主题任意发挥。

二要注重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以动手操作为主体。每节课的内容不宜过多,而且在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简洁准确的讲解之后,必定要结合一些典型的比较有意义的实例进行分析,这样既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要在学习了一个章节或是一个连贯的知识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加以巩固,并且应该引导学生创作一些综合性的作品,各个小知识点尽量都能用上,具体内容由着学生自由发挥。最后具体分析学生的作品,找出每幅作品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散思维,发挥各自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