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影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电影市场现状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影市场现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影市场现状分析

第1篇:电影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厂发展;锅炉节能;现状及技术运用

引言

自改革开放到现在,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种较高水平。城市化水平也大大提高,居民对于各种资源的应用自然也随之提高。尤其是人们日常生活所不能缺少的电力能源,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力需求更是急剧增长。而电力能源在当前的发展现状下,更多的还是依靠热力进行生产。所以,电力使用量的增多会带来巨大的能源资源压力。进行电厂锅炉改造是国家在慎重分析锅炉耗能现状后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本文就现阶段锅炉节能现状以及节能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叙述。

一、电厂锅炉节能现状

火力发电中,在发电环节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通过进行节能处理来改善这一问题渐渐成为国家以及电厂的共识,锅炉是电厂中的重要设备,其日常的运行中会消耗掉大量的能源。锅炉进行节能改造因此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对于锅炉的节能改造已经开展多时,但在现阶段仍旧有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燃料不稳定

在锅炉的使用中更好的实现燃料的燃烧是充分进行能源利用的途径,在实际的燃料使用中,燃料状态并不稳定,主要表现在煤炭燃料在进行预先处理时并没有严格的对煤炭的燃点,品质,体积,纯度进行把控调整,在实际的使用中就出现了煤炭燃料不稳定影响实际的燃烧效果的问题。燃烧效果不充分就会造成更多的煤炭资源损失,以及污染排放的增多。使得锅炉的节能效果达不到预期水准。

(二)锅炉平均负荷率低

锅炉在日常的使用中往往达不到其能承受的较高负荷,通过现实实际的调查发现,在许多企业中锅炉的平均负荷率还不到一半。过低的负荷使得锅炉运行在性能能耗比例上较低,这种状态下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无法满足节能的相关要求。这种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在进行锅炉建设时为预防各种因素影响所以对锅炉的需求进行留余。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受到时期内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

(三)锅炉的实际控制不完善

在国内电厂中普遍存在锅炉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监测设备,没有合理的监控手段等原因造成了之一问题的出现。锅炉的各种实时数据得不到体现,操纵锅炉的技术人员技术不过关,锅炉的最佳运行状态得不到保证,造成大量的能耗。不能完善的对锅炉进行控制,在实际的使用中也就更加无法实现对于锅炉的节能控制。

二、节能技术应用方案

在当前的发展中针对锅炉的节能技术已经出现很多其中针对锅炉运行中的不同环节分别有着不同的改造技术,例如针对燃料的充分燃烧研究出循环富氧燃烧技术,针对炉内温度控制出现路呢你传热强化技术,针对功能方面出现低温省煤器等等。多种技术的出现使得锅炉节能应用可选方式大大的增多。有了以上应用,对于实际的锅炉节能技术能够有更多的思考。

(一)合理运用节能技术对能耗进行控制

通过采样分析锅炉的各种运行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运算后发现,更高的工作效率能够更好的提高资源利用价值,工作效率的提高则要通过提高电厂锅炉辅机运行效率来实现。另外对于能耗的控制还需要分析各锅炉的实际状态已经周围需要考虑的因素,加强辅机的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锅炉的工作效率。再辅以各种符合现状的节能技术就能实现更进一步的能耗控制,及既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又要降低能源的利用综合降低实际能源消耗。

(二)完善对锅炉的控制

除了合理利用好各种节能技术,在实际的操作中提高操作员的基本素质才能更好的保证各种技术得到完美的运用。加强对技术操作人员的培养,提高其对锅炉的控制能力,增强其对各种突发状态的调整能力。另外,为了更好的对锅炉进行控制,还要积极的进行监测设备的安装,明确各种标准,对于锅炉的实时运行状态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三)完善锅炉的保温措施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锅炉可能会出现不定期的或者短期的停运,锅炉冷热的转换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并降低锅炉的运行效率。如果短时间内多次的反复不仅会造成更大程度的资源浪费,也会对锅炉的一部分元件造成损坏。所以,加强锅炉保温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的处理中,除了合理使用新型的保温技术,也要对锅炉的各种保温元件进行改造增强,选择性能更加稳定的材料。最终实现“软硬件”的协同作用。

结语

电厂锅炉是电厂进行日常生产中一种极其重要的生产装备,其在运行时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加强对锅炉的节能改造对于实现整体的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各种针对性的技术得以出现,但在实际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出技术的效果需要对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方式进行更多的思考。推动节能改造对于电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市场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希望电厂锅炉的技能改造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更好的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慧. 电厂锅炉节能现状及节能技术发展和有效降低电厂成本的节能技术分析[J]. 科技展望, 2014, (21): 16-21

[2]马北中;, 李根;, 王晓岚. 节能降耗技术在电厂锅炉运行中的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5, (21): 19-23

第2篇:电影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影贸易;竞争力;TC指数;RCA指数;应对策略

绪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当代国际贸易规则更为一致,全球化的语境也影响和制约着当前国际文化贸易。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正逐渐在国家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可避免的参加着世界范围内的大对话、大交流、大竞争、大角逐。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强大的社会影响使全世界惊叹和震慑。而文化产业中,电影产业是最为国际化的媒介产业,它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不但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而且其出口额也将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所占的地位。因此电影文化贸易的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息息相关,而本文也将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近几年来我国电影业有了历史性的长足发展,正在完成从国际电影贸易赤字向国际电影贸易平衡的转变。据《国际文化发展报告》中数据,2005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为10.2%,而电影产值的增长率大大高于GDP增长率。借助于2002年以来电影发展的惯性,2005年中国电影再次获得空前发展。

但是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关注于中国部分电影的风光,在少数电影风光的背后是整个中国电影海外营销疲软和国际竞争力薄弱的现状。目前,依靠销售海外版权获取海外收益是中国电影的常态,中国电影自身缺乏海外发行能力。现在,好莱坞制造占据了全世界上映的电影的大部分,在好莱坞形成的阴影下,其他国家都可以称之为电影的第二世界甚至第三世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美国电影已经成为“电影”的代名词。以2007年为例,全球电影票房总收入超过了400亿美元,其中近一半的收入来自美国电影市场,排在票房排行榜前十位的也都是好莱坞大片。而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仅占全球票房1%多的市场份额。中国的电影文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继而导致的问题是中国的文化无法走出去,无法得到大范围的传播,从而大大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竞争力。

在当前国际国背景和我国电影文化贸易处于严重出超状态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必须重视电影文化贸易的发展,如何利用中国优秀的文化资源,确立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以促进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选题通过中外电影贸易情况的比较,旨在分析中国电影文化贸易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为中国电影文化贸易发展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第一章电影贸易发展现状的国际比较——以美、法、韩、中为例

电影产业和电影贸易对一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和电影贸易的发展情况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相比仍然相距甚远。对其发展现状的探讨,包括很多方面,如电影产业的各环节的发展、电影产品在文化产品的份额、文化及影视政策的支持与实施、

贸易的进出口额等。研究中国电影贸易竞争力,就不能只局限于国内的情况来研究分析,必须以全局的眼光,通过其他发达国家的贸易现状及竞争力指数与中国相关问题的比较,来得出一个具有科学性和可借鉴性的研究结果。

第一节发达国家的电影贸易现状整体分析

在文化产业总体国际竞争力排前13位的国家中,进行比较对象的选取。最终选取3个国家作为比较对象,分别是美国、法国、韩国。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发展不但涉及美国自身的电影产业,同时也对全球的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具有重大影响,甚至起到引领和左右其他国家电影产业发展趋势的作用。法国作为电影产生的摇篮,同时作为目前在世界电影市场占第二的国家,虽然远远不及美国,但是在电影产业的发展中也极有代表性。韩国电影产业近几年奇迹般崛起,票房占有率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和竞争力也不容忽视。同这几个电影产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作比较,对于提高我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电影贸易市场的霸主

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产业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对世界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美国生产的电影虽只占全球的6.7%,却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影视文化出口贸易世界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45%左右。[1]因此,美国的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借鉴意义,如其电影票房,电影生产、放映和发行,市场反映以及衍生市场等方面。

美国的电影票房收入一直逐年递增,10年中已增长了近42亿美元。1991年以来,虽然娱乐项目不断增多,视听领域新科技不断发展,美国的电影票房收入仍然在这十年中增长了近一倍。从表1-1我们可以看出,2004年美国电影在其本土的全年票房收入为95.39亿美元,这是美国电影票房连续三年维持在95亿左右的水平,比2001年上升了13.4%。另外美国海外市场持续扩大,海外票房收入远远超于国内市场。现在美国电影的海外市场票房收入已经到达156亿700万,远远超过95亿3000万的国内票房收入。

在电影生产、放映和发行发面,到1996年,美国拥有电影生产公司19532家,电影发行公司537家,电影放映公司5353家,电影院拥有26000个银幕(DeFleur&Dennis,1996)。至2004年,银幕数量上升为26594块,每个影院拥有的平均银幕数由2000年的5.3块上升到6.4块。中型影院和大型影院成为主流,占到总影院数量的64%;单厅影院的比重仅为27%。就美国电影发行而言,美国平均每年发行影片470部,而美国七大电影公司平均要达到200部/年。

而市场反映方面,据美国电影协会统计,1984~2002年美国电影的观众人次一直在稳步上升,从11.99亿人次增加到了1999年的14.65亿人次,2000年的14.21人次,2001年的14.9亿人次,2002年的16.39亿人次,但是从2002年开始人次开始逐步下滑,至2003年的15.7亿,2004年的15.4亿,2005年的14亿,2006年又有所回升至14.5亿,人均每年观看电影的数量近几年来维持在5.3部。[2]

而美国的衍生品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略显雏形,形成了“大电影产业”的概念。按顺序一般包括影院—电视计次点播—付费电视—音像租售—开路电视—衍生产品等多级市场,此外还包括在海外发行的每一个国家和区域同样的多级市场。其中DVD的出租销售以及数字电视付费和付费点播的方式占有重要地位。

总体来看,美国的电影产业正处于稳步发展、逐步提高的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电影制作机制,在如何提高电影票房,统筹电影生产、放映和发行,收集市场反映以及发展衍生市场等方面,对中国电影产业如何根据自身具体国情,合理发展自身相关产业,并走向国际市场,形成文化贸易优势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二、法国:昔日电影霸主的重新出发

法国是电影的发源地,同时法国电影也曾在电影市场中占据首要地位,但是随着美国大制片商和大量资本在其投资领域的逐渐渗透和控制,法国电影的发展势头逐渐受阻。但是,得益于法国政府的清醒认识,法国电影并没有一蹶不振。法国政府实施了以发展本土电影的政策为主,“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激励政策为辅的一系列措施,保护扶持发展民族电影,倡导电影多样性,致力于提高国际竞争力。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法国电影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恢复和发展作用,目前,法国每年约有200多部片子问世,居全欧洲首位,在世界市场上站第二位,当然,仍然远居美国之后。法国电影成功因素主要有下面几点:

首先,法国政府的推广和保护政策。法国政府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助时,通常附带有输出法兰西文化的要求。更为有效地政策是法国电影产业享有政府特有的财政资助。2004年,电影产业和音像节目制作获得的扶持资金有约4亿5千万欧元,对法国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甚至是展映与促销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得益于这项资金,法国电影在各个环节上的实力都大为提高,拥有了与国外电影竞争的资本。1949年,法国就已成立了“法国电影对外传播协会”,同时在外交部设立了专门的电影事务办公室,在国家电影中心设有专门的影片输出资助金,资助制片人或出口商,鼓励他们将法国电影输向世界各地。

其次,出口公司的国家化经营战略。打造巨片,以点带面。通过“拳头产品”的销售,带动整个法国电影的出口,如《第五元素》当年出口收入4.6亿法郎,占当年全国影片出口收入8.2亿法郎的56%。同时法国政府十分重视与外国合作制片,互利互惠。合拍影片不但可以得到政府资助[3],更重要的是合作投资拍摄的影片会自然进入对方国家市场,并借助对方的输出渠道,输往更多国家。

第三,同比调查分析。为了解各国电影生产的真实情况,法国国家电影中心进行了以电影制作成本为题的市场分析调查,以找出自身的优劣势。针对不足之处,法国电影产业在人工成本方面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做法,工作时限酌情放宽,压缩电影生产中一些技术工作的规模和成本,从而使其电影产业更具有竞争力。

最后,积极举办国际电影节和参展。法国经常举办各类国际电影节,大到戛纳电影节、凯撒奖,小到都维尔美国片电影节,阿沃里亚兹法国片电影节,安纳西动画片电影节等,堪称世界上举办电影节最多的国家。同时,只要有国际影展,法国片商都会积极主动的参加。这些做法在文化上起到了传播推广法兰西文化和价值观的作用,在经济上有助于宣传法国电影,提高销售;同时在艺术层面来说有利于鼓励从业人员提高电影质量,进行艺术创新。

三、韩国:新兴电影贸易力量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提出“文化立国”新国策,自此韩国影视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影视产量逐渐上升。从1998年以来,韩国电影在本土市场上的占有率节节攀升,到2003年其国产电影占有率已达到53.3%,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国产电影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国家之一。从1999年到2003年,韩国的电影观众增加了一倍以上,从5018万上升到1.05亿。2006年1月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人数创历史最高纪录,本国电影市场占有率达到近80%。[4]

近几年,韩国电影风靡整个亚洲,甚至出口到俄罗斯、美国、阿拉伯各国。韩国影片的出口数量、收入均呈上升趋势,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韩流”鼎盛时期的2005年,韩国电视剧出口额达到1.162万美元,2002—2005年平均增长率为89.7%;电影出口额7599万美元。影视产业已经超过传统产业,成为韩国增长趋势最强劲的产业。[6]

由于国内市场有限,韩国从一开始就把目光瞄准国际大市场,提出“通过出口建设文化产业强国”的口号,并推出一系列措施。韩国政府不仅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鼓励本国电影参加各种影展,还积极投入巨额资金举办各类电影节,为本国电影走向世界搭建平台。韩国政府还设立了文化产品出口大奖,鼓励文化产品走出国门。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等单位在境外设立办事处,加强市场调研和开发。正是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韩国电影产品走出国门,更提升了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近几年,韩国电影风靡整个亚洲,甚至出口到俄罗斯、美国、阿拉伯各国。韩国影片的出口数量、收入均呈上升趋势,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第二节中国的电影贸易现状对比分析

通过对美国、法国和韩国的电影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国家的电影发展机制已经比较成熟,并且逐步产业化中,而中国的产业发展仍然处于瓶颈中,下面是对中国目前贸易现状的具体对比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电影业有了历史性的长足发展,正在完成从国际电影贸易赤字向国际电影贸易平衡的转变。借助于2002年以来电影发展的惯性,2005年中国电影再次获得空前发展。电影产品在国内影院票房市场、海外电影市场、电视播映市场获得的综合收益超过48亿元,年增幅达33.3%。国产影片的海外交易情况令人欣喜,2004年中国电影在海外票房达11亿元人民币,2005年国产电影海外电影市场的票房总收入达16.5亿元人民币,其中《十面埋伏》在美国的票房已超过1000万美元,《无极》的海外收入打破国产片纪录,单与温斯汀公司和IDG新媒体基金斯交易金额就超过3500万美元,其发行已签及待签协议覆盖了台港地区、欧美、日韩、俄罗斯、越南、柬埔寨、伊拉克、伊朗以及南美。[7]

只是,“一花独放不是春”,在部分影片享受风光之外,中国电影整体上的海外营销之路依然疲软,国际市场出口竞争力依旧不容乐观,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仍然很难展开。我国虽是拥有全球20%人口的国家,但是中国电影市场却只占全球电影市场的2%~3%。我国电影产品的输出非常贫乏,据统计,1997~1998我国共向海外销售影片269部,销售总额4848多万元人民币,仅为同期日本出口额的1/6。从电影票房收入来看,以美国为主的电影大片几乎占据我国市场的半壁江山。例如2001年我国电影票房总收入是8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口分账片票房占2/3。而从影片进口数量来看,1995~2007年间,我国总共进口美国影片134部,其中分账影片有61部。而美国没有进口一部中国影片在它的主流院线进行商业放映。

对比其他几个国家来看,中国的电影产业和电影贸易是有其优势的:

首先,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就在于中国有着自己完全不同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悠久的而且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文化传统。电影的内容是电影的灵魂,这种文化传统与西方国家文化的差异性可以被深刻的挖掘和利用,使中国电影具有独特的文化性和创新性。

其次,中国电影还有一个重要的本土优势,就是中国潜在的巨大的电影消费市场。美方估计,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具有10至15亿美元的“票房潜力”,此后,每年还可能增长5.1%。中国还有一个巨大的后电影开放市场,1999年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1.6%,全国有线电视用户7700万户,电影如果通过电视传送也将拥有广阔的用户资源。

但是相比较来说,中国的电影发展劣势更加的明显:

(1)政府没有制定电影行业完善,没有必要的财政支持。如法国的财政资助极大的促进了法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

(2)电影的生产、放映及发行方面没有成熟的运行机制,无法进行标准化操作。生产不能大规模制造,影片审核制度苛刻,院线过少等。

(3)中国观众没有极为稳定的观影习惯和比较热衷的观影倾向。

(4)中国本土电影上映数量及场次不平衡,并且质量不均衡,同时市场又被国外分账大片抢去半壁江山,中国电影举步维艰。

第三节结语

通过对国外主要几个电影产业和电影贸易发达国家以及对中国自身情况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电影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不完善的同时又充满活力。中国电影贸易虽然在不断前行,但是在电影产业和电影贸易的各个环节仍存在缺陷。

第二章中外电影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要从更深层次上分析我国电影贸易竞争力,就要通过具体指数指标的比较来反映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电影贸易竞争力。

第一节指数指标介绍

一、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介绍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radeSpecialCoefficient,TC),即TC指数,也称为贸易专业化系数(TradeSpecializationCoefficient,TSC)、比较优势指数(ComparativeAdvantageIndex,CAI)或可称为净出口指数(NormalizedTradeBalance,NBT)。它用以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TC指数是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总体上能够反映出计算对象的比较优势状况。因为它是一个剔除了各国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也排除了因国家大小不同而使得国际间数据的不可比较性,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比较优势指数具有相当的可比性。通常比较优势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比较优势指数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均水平,进出叉明显;当比较优势指数取值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大;而且越接近1越大,行业竞争力也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行业竞争力小。如果TC=-1,意味着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进口;如果TC=1,意味着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出口。

其计算公式为:TC=(Xij-Mij)/(Xij+Mij)

其中,TC为贸易竞争优势指数,Xij为i国家第j种商品的出口,Mij为i国家第j种商品的进口。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介绍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s,RCA)可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量的比重。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反映了一国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其计算公式为RCA=(Xij/Yi)/(Xwj/Yw)其中,Xij表示i国j类产品出口额;Y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类产品出口额;Yw表示全世界产品出口额。如果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国影视文化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介于2.5~1.25之间,表明该国影视文化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介于1.25~0.8之间,则该国影视文化贸易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倘若RCA<0.8,则表明该国影视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

第三章中国电影贸易竞争力现状分析及其原因

综合以上的统计数据分析和与各国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目前中国电影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处于劣势,贸易逆差严重,贸易竞争力指数出现了负增长。与几个国家的比较也表明我国电影贸易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电影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非常低,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低下。我国与称霸世界的美国电影出口额根本就无法相比,就和相邻的韩国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我国电影产业融资起步较晚,原来一直都是政府主导的单一的融资渠道,很多电影产业的核心部分不允许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进入来发展壮大电影产业。行业准入门槛过高,电影市场的开放力度不大,未能广泛吸引、积极鼓励国内外各种资本广泛参与电影产业发展,电影产业的社会化程度明显不高。我国电影产业还未能熟悉资本运营、企业运作等市场经济规则,并缺少实践经验。虽然目前政府正在逐步对民营和外来资本逐步开放电影市场,但是政府仍然对电影市场具有绝对的掌控地位。

二、电影产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产业化程度差

目前的中国电影从观念到体制都还没有能够完成适应文化市场需要的产业化转型。所以,中国电影业的危机虽然可以用美国电影的冲击、国产电影缺乏剧本基础、缺乏优秀人才、缺乏技术条件和制作水平、缺乏拍摄资金等等来解释,但这些都是现象,关键还是在于缺乏健全、开放、竞争和富有活力的电影创作和制作的产业环境和机制。没有条件,机制可以调动人去创造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机制就是生产力。

目前中国电影业尚处在幼稚期,电影公司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集约化程度低,媒介、行业、行政、所有制造成的垄断局面仍较普遍。从产业规模上看,中国电影业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更谈不上发挥“集群效应”。中国现有的上影、北影、长影三大制片厂,16个省办厂以及其他一些制片企业,全部加起来的总和实力也比不上六大主流制片公司的任何一家。此外,票房几乎是中国电影业的唯一收入来源。中国整个电影市场,还没有培养出一定规模的衍生产业部门,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协作程度低,产业链水平仍处在低端。

三、国际化营销薄弱

美国电影贸易的成功与其充足的国际营销密不可分,美国电影公司通常采取独资或合资的方式来进入他国电影市场;美国电影在从选材到拍摄的制作环节上都考虑如何满足全世界观众的需求,力图培养观众的好莱坞趣味;拥有完整独立的全球发行体系;购买了许多国外的电影院,在零售终端上取得影片的放映控制权,同时它们在全球市场上采用同步放映策略,总之,美国电影公司从投资、制作到发行、放映各个环节都渗入到世界电影市场,完成了纵向整合。

相比美国的完善的国际营销策略之下,中国电影海外营销仍然薄弱,主要表现在:

(1)真正依靠自主营销的国产电影,依然海外营销路漫漫;而中外合资制作的电影销售利润主要是由海外公司获得,中国只获得相当微薄的版权费用。中国电影仍然主要依靠销售给国外大型传媒集团依赖其营销渠道的方式盈利,中国投资方无法插手海外营销各环节。

(2)没有充分考虑国际市场需求和进行调研,仅仅根据自己的理念创作影视产品。除个别中国武侠电影及功夫片,如《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电影在国际营销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他中国电影仍存在海外营销问题。

(3)进入海外市场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参加电影节、海外片商买断海外版权这种方式。

(4)发行滞后使得许多影片的市场推广工作相当不到位,不少优秀影片失去了在国外影院上映的机会。

第四章提高中国电影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一、全力推进体制改革,形成产业规模优势

当前的中国电影产业的特点有规模小、封闭性运作等,中国电影出口的市场微观主体依旧非常脆弱。中国电影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将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力削弱。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推进"走出去"政策,还要对中国电影产业进行体制上的改革,最根本的是我们要理顺自身,以资本为纽带,加快企业集中与合并,实行强强联合的战略措施,形成大规模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影视集团。通过优化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力争把企业做大做精,从而提高影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电影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

二、政府需转变电影管理理念,进行制度的转型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转型首先面临的就是电影管理观念和制度的转型。在中国,电影曾经长期被简化地理解为政治宣传手段,被强制性作为政治意识形态载体来管理。进入新时期以后,虽然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相对独立性和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的文化本性逐渐开始被认识和部分认同,但电影仍然还是被看作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载体,电影活动的空间仍然相当有限。所以,政府机构在通过法制化和行政化的方式规范电影生产时,由于法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含义的可再解释性,对电影题材、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限制往往缺乏一致性,某些规定和制约也缺乏文化层次,与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文化特性存在一定距离。

因此,管理层面首先应该意识到电影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行业,生产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文化产品,但它仍然是一种产业,应该是国家宏观经济格局中的一颗棋子。中国的电影管理却并没有将电影看作一种产业和市场行为来管理,电影的指令与艺术、经济之间常常缺乏有机缝合,这使得多数“主旋律”影片在艺术上、在市场上乃至在意识形态教育上都没有获得想象中的传播效果。

因此,如果中国电影要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政府的电影管理职能也应该首先保护、监督、促进电影的产业化改造,制定产业政策,加强法制建设,将电影首先作为产业,按照市场原则、世贸规则、文化产业规律来运作。所有的政治导向都必须通过市场得到实现。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市场就是最大的政治,有了市场才有导向,没有市场就没有导向。

三、重视国际营销

与国外资本合作,利用国际资源,重视国外市场。继续与外国传媒巨头达成成战略伙伴关系,吸收外资,加强与国际资本的合作仍旧是中国电影应该走的道路。我国的电影公司可以在不断增加资金的同时继续保持控股,这样就可以保证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借鉴外国电影产业上百年来丰富的制作和发行经验,提高我国电影业的竞争力。而与外国公司建立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借助跨国传媒巨头的渠道,也弥补了我国电影业难以获得国外销售渠道的不足,有助于我国电影打入国外市场。

四、注重人才培养,进行有计划的人才储配

我国电影产业50万从业人员从规模来说并不很小,但突出的问题是,我国电影从业人员的素质结构与现代产业市场要求的人才素质错位,既懂市场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这是影响我国电影产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进行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因此,我们迫切吸收跨文化的管理人才和高尖端的技术人才。培养有跨文化背景的,并且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来作为架设与外商沟通合作的桥梁,为我国的电影产业进军国际市场开疆拓土做出努力。

五、重视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科技创新作为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竭动力。运用高新技术创造文化产品已成为当前文化市场新一轮的竞争浪潮,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都在不断通过提高其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科技含量来开发、转变和引导市场消费热点,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1)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植开发新兴文化产业用高新技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音像业和网络文化业等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引导国内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内容供应商等各类企业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高科技文化产品,尽快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2)尽快实现科技成果在文化产业的转化提高文化产品科技水平和文化科技含量,以达到全面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目的。大力促进文化企业与创业园、大学科技孵化基地等联合,对文化产业需要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如数字化装备、多媒体技术等加强研究与开发,形成支撑文化产业的强大的高新技后盾。

(3)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从长远来看,企业要积极制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要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增加技术投入,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具体情况将有限的资金挤出来投入到开发项目上,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国际文化贸易导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6.

[2]张晓明,尹昌龙,李平.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第一卷•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

[3]张丽梅,余晓泓.从中美电影贸易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化[J].改革与战略,2008,S2:108-110.

[4]李敏鹤.我国电影产业出口竞争力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2:45-46.

[5]魏莲,夏宝婷.中国影视文化贸易现状及原因分析[J].媒体经济.2008,3:65-70.

[6]魏莲,夏宝婷.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经济问题.2008,1:59-62.

[7]唐玲.中韩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8]郑琛.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影视产业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

[9]尹鸿,王熠婷.解析美国电影产业[J].电影艺术,2005,4.

[10]袁玥.电影产业的价值分析[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11]胡小毅.美国大片的成就及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启示[D].长沙:中南大学,2008.

[12]余雄飞.影视服务贸易及文化贸易壁垒[J].法制与社会,2009,9

[13]王周博.中美影视文化贸易竞争力分析[J].经济论坛.2009.6:39-40.

[14]刘江华.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现状及应对[J].对外经贸实务.2005,12:3-5.

[15]李嘉珊,赵晋晋.中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外贸易实证对比[J].生产力研究.2007,17:98-118.

[16]杨柏峰.中美国际文化贸易的比较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7,2:110-112.

[17]赵有广.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及其原因分析[J].国际贸易.2006,10:30-33.

[18]刘燕.我国文化贸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3:18-19.

[19]尹鸿,王熠婷.解析美国电影产业[J].

[20]ChenHong.CulturalTradebetweenChinaandLatinAmericanCountries[N],ChinaDaily.

[21]IstvanKonya.Modelingculturalbarriersininternationaltrade[D].Boston:Bostoncollege.2002.11.

第3篇:电影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 文化产业何时刮起“中国风”? "创意刮起中国风" 达沃斯刮起中国风 光环下的中国风电产业 文化认同下的中国风格 奢侈品刮起草根中国风 立足差异化:金河田刮起“中国风” 让8位MCU市场刮起中国风 中医药院校:让世界刮起中国风 全球EMBA刮起中国风 异地办学常开不败 国敬华:刮起教育界的“中国风” 肖邦诞辰200年波兰将刮起中国风 《“中国红中国风”学校文化主题建设》开题报告 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垂直结构研究 中国风电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探索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思考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风机产业分析 观全球风能产业看中国风电发展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风电产业 中国风歌曲:时尚的中华文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文化产业何时刮起“中国风”? 文化产业何时刮起“中国风”?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方世彤 独立新媒体观察、研究者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政府在文化观光部下面建立了文化产业局,并制定了《培育韩流文化方案》,成立韩国文化振兴院,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这使得韩流文化崛起,在亚洲以至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力和产业效能。去年的一曲《江南STYLE》横扫全球,可谓“韩流”在全球的顶峰之作。笔者身处影视行业,在这行业中亲眼目睹韩国影视文化的崛起。在与韩国影视文化人的交流中更感觉我们在最近20年输给韩国太不应该。中国风不敌韩流值得我们反思、奋起、改变。

最近20年,我们一直在讲文化创意产业,一讲起这个产业的时候,经常拿动画片来说事。因为这个行业是个典型的来料加工行业,做得好的、吹得响的都是这个行业。可有意思的是,这个被说得天花乱坠的行业,在各地都有动漫产业基地的行业,在业内人士眼中,就是一场闹剧。这个行业这么多年就出了个《喜洋洋和灰太狼》。至今在谈到这个行业时,仍然没有人有信心说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赚钱的行业来经营。 腾讯的一个主要产品微信英文版WeChat得到了全球的喜爱,在很多国家成为主流的社交工具。 这种由模仿而创新,再基于用户规模而放大效果的模式必然在未来会成为中国创意产业作品成功的要素。

电视行业这几年很兴奋,推出大量的精彩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国内的制作能量被激活。有媒体说今年30个节目当中,只有一个是原创的,这点是很让影视人失落。在国际影视节目的交易活动当中,中国人是最受欢迎的买家,却是最为可怜的卖家。当然我们也理解这需要过程,现在是学生,未来就可以成为老师。毕竟我们从事这方面的人越来越多,当中的精英也会越来越多。这个行业是人才的行业,有创意的人才决定这个行业的水平。只要我们保持一个火热的市场环境,保持梦想,这个行业一定能出现引领国际潮流的“中国风”。

第4篇:电影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制片人;制片人制;现状

近年中国电影产业似已渐渐走出低谷,每年几部商业大片在票房上的不俗表现让国人看到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曙光。但相对我国的市场规模和人口规模而言,国产电影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差强人意。电影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产业环境优化、产业政策供给和产业制度创新等一系列必要条件,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电影“制片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一、制片人与制片人制

维基百科对“制片人”的定义是:“管理整个电影、电视电影或电视连续剧拍片的专案管理工作,包括如资金筹措,寻找或购买电影剧本,演员、合作厂商与工作人员的寻找、聘顾、任用与调度,预算的控制,拍摄时间进度控管等,让电影能在合理的时间与预算下完成。在拍片过程中,监制的一举一动都容易影响到整部影片的品质,是不可缺失的职位。”

一部电影的制作就是一个项目或工程,跟任何经济生产过程一样,具备项目创意,资金调度,人员组织,技术选择,设备安排,生产实施,宣传销售等环节。制片人制是现代产业体系下经理人制度在影视生产中的体现,即以制片人为中心的影视项目经营管理体制。制片人在电影制作领域的“中心”地位伴随着西方电影的100多年的发展而逐渐确立。其核心职能的发挥,造就了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也是美国电影产业的长期繁荣的重要因素。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实施制片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影视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律的要求,是影视产品生产协作性的要求,是国际视听贸易范围拓宽需求的要求,是影视节目制作时效性的要求,是影视节目市场发展走势的要求。”

制片人的职能对制片人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美国的《电影完全手册》在对“制片人”的诠释中,对制片的素养作出了这样的概括:“制片人是艺术家,又是商人;制片人要有极强的艺术创造力、极高的电影感觉和艺术修养;制片人还要比商人精明,比商人更具商业头脑,因为他要在电影艺术创作、电影质量和商业投入回报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制片人是最懂电影的人,精通一切电影制作环节,控制电影制作的每一部门的工作;制片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天下事难不倒制片人。”制片人的工作性质对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制片人必须是一个既懂影视创作规律,又精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我国“制片人制”实施现状分析

我国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影的宣传、教育功能被日益强化,而电影产业功能被完全忽视。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电影的产业意识虽逐渐觉醒,但依然淡漠。电影是商品还是艺术的争论曾持续多年,近年来对电影商品属性质疑的声音已是式微,但重艺术、轻商业却始终是许多电影创作者难以克服的情结,“宁为艺术而死、不为商业而生”仍为许多学院派津津乐道。虽然近年来制片人的对电影产业发展的作用在我国逐渐得到业界的重视。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制片人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当前我国制片人在电影生产中扮演的角色却普遍偏离了制片人应有的核心职能,存在诸多实践误区。

1.形同虚设,有名无实。

许多电影在生产过程只有制片主任,而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制片人”一职,在职务表中的制片人的名字多是某制作单位或职能部门的领导,这是“官本位”思想在剧组中生动体现。或是邀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业界人士和有一定学术权威的学界人士挂个名,友情或有偿担任此职,以提高影片在发行时的影响力。这些制片人完全不参与影片生产的任何环节,甚至可能对影片内容一无所知,当然对影片质量也不负任何实际的责任。这就使得影片实际上是在制片人缺位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2.影片的艺术指导

为了扶持年轻导演,或出于影片影响力的考虑,许多制片公司往往聘请知名导演来担任影片的制片人,如《寻枪》中的姜文,《那不错》中的王小帅,这样的制片人能为影片创作提供艺术指导,却未必懂市场、擅管理。王小帅自己也坦言“目前国内许多监制都是艺术方面的人,我在《那不错》剧组中的工作偏重于艺术创作方面。对于我来说,市场和艺术很难兼顾。”在这样的影片生产中,制片人和导演分工不明,往往在艺术见地上有激烈的争论,却都忽视了的影片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

3.导演的“后勤部长”

此类制片人被戏称为“站在导演背后”的男人,从来都不是他们拿着剧本去务色导演,而是他们依附于个别知名导演而存在,他们从来不做剧本策划,几乎不参与影片制作的过程,很少对导演的创作提出异议,也不对影片的质量进行监制,而只是提供导演所需的后勤保障工作。正如张伟平自己坦言“……只要涉及影片拍摄的技术活,关于导演的工作我从来不干预,全力支持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帮他解决。但是影片完毕后的运作,推向市场就要我来做……”、“他是种萝卜的,那我就是卖萝卜的,他生产,我销售。关于影片的质量问题,张艺谋就是一个车间主任,他是把关的”。这类制片人以善于融资或宣传和炒作著称,他们帮助导演创造了短暂的票房神话,却无力维持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电影生产实际上依然实行的是“导演中心制”。“电影作者论”使得“电影是导演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导演从事的电影艺术创作,所以电影首先讲求艺术性便顺理成章。导演在影片生产中的中心地位得以不断巩固和强化,从而分解、弱化了制片人对创作主管、监控和制衡的职能,剥夺了制片人的决策权力和创作权力,由此,使得电影投资决策的非理性、非商业性、非专业性、高风险性和题材的局限性大大提高,在中国电影市场化和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下,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虽然有些导演对市场、对经营知之甚少,也不具备制片人的专业素质,却对整个项目的投资有着绝对的决策权。于是无视市场需求,盲目生产者有之;不懂宣传、默默无闻者有之;超预算、超周期更已成为一种常态。在制片人决策的创作体系中,制片人与导演共同掌控电影整体质量和艺术水准,导演是完成制片人意图的人,其创作在制片人的监督下完成。而在缺少专业制片人监督和制衡的机制下,影片质量的好坏完全据导演个人的创作状态而定。“剧本在导演心中”、“一部戏拍了五年”这样有违商业运作规律的怪现象却被传为是知名导演的佳话。在这样的机制下,电影的成功只能成为一种偶然。不按市场规律组织生产,可能会有个别电影成功的案例,却绝对造就不了中国繁荣的电影产业。于是每年几百部的电影产量,只有几十部得以在院线与观众见面,而能有好口碑又盈

利者更是少之又少。本被誉为“最后一个暴利领域”的电影产业,在我国却因为其高风险而让许多业外资本望而却步,电影产业化的进程显得举步维艰。

三、结语

电影“制片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制片人核心职能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但一个健全的电影产业环境是“制片人制”的必备平台,“制片人制”的有效实施有待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完善,有待电影产业化进程的推进,有待于制片人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和职业制片人市场的建立和规范。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EB/OL]2006.10.

[3]《看电影》专访张伟平[EB/OL]2006.4.

第5篇:电影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片名翻译;理解与表达;意译;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077-02

一、现状分析

(一)一片多名

在一味追求商业利益的今天,电影市场混乱不堪,电影的翻译问题也不断显现。我国电影片名翻译还处于从发展阶段,片名的翻译也比较的混乱,经常会出现一片多译的现象。由于大陆、香港、台湾三地文化背景、政治体制、风俗习惯的不尽相同,语言的使用受到一些影响。常常出现一部电影有几个不同的名字的情况,大陆地区,在翻译时比较忠于原作,常常会根据电影的主题和内容采用直译的方式,而香港地区,则会追求商业利益,思想新颖,创造翻译。台湾片名翻译兼有内地香港片名的特色,在选词和表述上可以显示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特色。

通过对较多电影电影译名的比较,发现一片多名这个现象普遍存在。比如:Mr. and Mrs. Smith内地翻译为《斯密斯夫妇》,香港翻译成加工为《斯密斯夫决战斯密斯妻》。The One在香港被翻译为《最后一强》,在台湾被译为《救世主》而在内地被译为《宇宙通缉令》,从这三个片名上我们很难看出这是同一部电影,由于片名的未统一,在观影时容易让观众迷惑不解。

(二)乱译

由于电影市场发展的日益繁荣,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大肆炒作。脱离电影内容,凭空臆造,天马行空,制造悬念,就是为了吸引观众,但是也丧失了电影本身的意义。比如 The Sun Also Rises《太阳照样升起》被译为《妾是朝阳又照君》,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三)片名趋同

片名趋同现象严重,缺乏创造精神,为了迎合大众的思维,常常套用一些观众熟悉 的电影片名,比如:《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超人总动员》、《美食总动员》、《赛车总动员》等等,确实有些电影票房良好,能让看过的观众产生再次观看的兴趣,如果这些电影是同一个导演执导的同一个系列还可以理解,但这些没有任何关系的电影,翻译出来的中文名却都是大同小异,很容易误导观众。并且,如果这种毫无新意的电影片名越来越多的话,只会让观众对电影失去兴趣。

二、原因分析

造成现在市场上电影片名翻译诸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1)一片多名现象主要是的文化及教育水平、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认知和接受水平相应不同,导致翻译出来的片名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都知道,在文化背景以及对事物的认知上,三地步通报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因此地域文化的不同是造成一片多名的最主要原因。(2)没有规范翻译,也就是说没有对翻译标准、翻译方法等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导致各地区翻译人员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翻译出不恰当的电影片名,这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乱译和片名趋同所造成的原因。

因此,做到在翻译方法问题上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在电影情节及文化背景上多加研究,争取做出能让内地、香港、台湾同胞都满意的翻译作品,这样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不当的问题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三、解决方法

在我们提出解决办法之前,我们必须了解电影的类别。电影分为爱情片、喜剧片、剧情片、、文艺片、歌舞片、动作片、恐怖片、纪录片、科幻片等等。在我们准备翻译一部电影片名时,我们必须搞清楚这部影片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影片翻译的方式也是存在差异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我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什么类型的影片,我们都应该尽可能的遵循“信、达、雅”这项基本的翻译标准。“信”即是该片应体现原片的信息功能,使观众对该影片有初步的认识,“达”则要求翻译出的译名要通顺,合理,“雅”则是建立在“信”和“达”之上在翻译用词上的一个考究,让文字更加优美,更加文雅。另外,在翻译的除了这三点基本原则以外,我们还要考虑译入语的文化,要结合他们的特征,做出最合适的翻译。除了这个基本的原则之外,在我们翻译时通常使用直译、音译、增词法、减词法、词性转换法、改译多种手段,就能够很好地保证汉英电影译名在译入语观众中产生和在原语观众中相似的效果。这些方法和原则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在翻译时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故事情节

对于 电影名的翻译,不必操之过急,翻译之前,必须了解电影的内容及故事情节,才能做出准确的翻译,这样才不至于翻译出上面提到的《妾是朝阳又照君》这样与电影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片名。当然也就在这方面做的很好的翻译,如:lost In Transl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迷失东京》。很明显,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题目都和东京没什么关系,它的片名就是根据影片内容来翻译的。

片名的Lost In 就是迷失的意思,Translation在这里有转变的意思。这部电影讲述两个人都是处于生活的过渡期,对此夏洛特有她对新婚后被冷落的孤独,哈里斯也有对婚姻生活的厌倦的疲惫.在东京,这样一个东方气质的城市他们以为可以缓解过渡一下,可是正如片名那样,他们继续迷失,但都是断肠人的他们在碰撞后,似乎有找回了生活的信心,继续回到自己的生活轨迹中去.心底已经有了不再畏惧,不再孤独迷茫的勇气……日本,这个陌生的国度强化生存的孤寂感.那种身处异乡、难以与周围的环境取得有效沟通的境遇将人的永恒孤独具像化了,与周遭现实仿佛脱节般的疏远感突显出一股不知所措的迷茫.索菲娅是如此精确地抓住了当代人灵魂深处的失落,轻轻触动每个人心灵中最柔软脆弱的部分,牵引出所有被隐藏的孤寂与伤感.了解过了电影的大致内容之后,你会发现“迷失东京”这个片名翻译的是多么的妙,让读者直观的感受到了电影的内容,十分的贴合主题,迷失也给人一种彷徨、孤寂的感觉,也定位出了整部电影的感情基调。

(二)对影片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

电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在翻译电影饰往往涉及到两中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翻译中了解影片背景文化是准确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否则只会让观影群众看的一头雾水。如:First Wives Club影片译名为“大老婆俱乐部”、“好老婆大联盟”殊不知,在英国的文化中“first wives”是指男士的第一任老婆,与中国文化中的大小老婆嫔妃小妾毫无关系。从“club”一词就可以看出,电影的基调是喜剧,主要讲述的是三位大学好友结婚之后,她们的丈夫都爱上了别的女人,虽然他们把青春奉献给了 自己的丈夫,但是却惨遭抛弃,于是三位妻子成了对方倾诉的对象,她们团结一致准备报复前夫,有这个展开的一些列的故事。这是一部让女性自我反省,对付老公变坏的喜剧。如果译者对英国的文化多加了解,就绝对不会把片名翻译为“好老婆”或者“大老婆”,这样只会让观众看完电影之后迷惑不已,翻译为“前妻”则言简意赅。

(三)掌握商业利益与片名翻译的关系

这一个问题是香港电影片名翻译市场存在的问题,他们出于某些商业的利益,一味的想要翻译出吸引观众眼球的作品,结果就是“too over”了,例如: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香港有报纸翻译为《谁怕又贞又的女人》,台湾媒体则翻译为《谁怕维吉尼亚州的狼》,多多了解之后就会发现,Virginia Woolf是一位意识流小说家,片名只是套用了一句童谣,港台媒体的想象力真的是太夸张,不做好功课为了商业利益就翻译出来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四、结语

翻译是从一种符号转换到另一种符号的再创造过程,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沟通的桥梁。电影也是如此,作为广告的另一种类型,要具备引人注目、唤起兴趣、激发欲望、令人信服、敦促行动等五达作用。片名的翻译过程也使得电影更具有活力和神韵,一个好的译名就像一件艺术作品,需要精雕细琢的去思考去完成,将他变成一块磁铁,吸引人们前去观看。本文就电影片名的翻译现状及其造成的原因还有解决方法等几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目前电影片名翻译存在的问题以及恰当的解决方法。只有做到文章中提到的几点,再结合自身良好的翻译功底,精雕细琢、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创造出文字优美、言简意赅、夺人眼球的佳译,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参考文献:

[1]韦梦芬.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2]梁丽霞.从综合视角思考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J].咸宁学院学报,2011(09).

[3]王永胜,赵鹏亮.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比较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2007(06).

[4]毛显辉.电影片名及相关术语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03).

[5]马娟.电影片名的翻译技巧[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6]全春阳.论欧美影片译名的意境美[J].辽宁大学学报,2005(01).

第6篇:电影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很多时候,更依赖手工的舞台剧面对电影这只工业化巨兽都会默默走开,不会试图去和它做什么比较,那么《狮子王》为何能够撼动工业巨兽?

这部音乐剧改编自动画影片《狮子王》,但又比动画片更为丰满细腻,将一个简单的复仇故事讲成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成长故事,再加上种种考究的细节,才能够让它常演不衰,演《狮子王》的百老汇剧场俨然已经成为纽约的一个标志性景点。

由迪士尼出品的音乐剧《狮子王》,随着2016年6月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张也将来到中国。作为主题公园,迪士尼无疑是最成功的品牌,世界各地的迪士尼都宛若吸金石。

几年前,上海仅仅是一个迪士尼商店开业就人满为患,香港迪士尼每年也要接待大量的大陆游客,如今把迪士尼搬到家门口,将引发何等巨大的消费狂潮,现在似乎还很难想象。有人甚至感叹钱都让别人赚走了。

我们曾经也试图去赚这笔钱。主题公园一度在中国也颇为风靡,全国各地纷纷上马,然后又都纷纷下马,有的还未建成就黯然落幕,荒凉成一座座鬼城,就像北京郊区一座刚刚有了雏形就下马的主题公园,在荒凉了十几年之后,终于改造成人见人爱的奥特莱斯,几个月的热闹就压过了过去十几年的荒凉。

不过,随着上海迪士尼的开幕即将到来,国内又掀起了一次新的主题公园建设浪潮,许多A股上市公司开始青睐这个市场,仅在2016年2月22日当天就有两家新的主题乐园宣布开建。其中,在华东地区的投资计划,是准备蹭着“上海迪士尼”的热度,共享迪士尼带来的大客流盛宴。

虽然不是投资者,不是股民,但我也为这些动辄几亿、几十亿的投资捏了一把汗。中国产业调研网的《2015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近10年来涌现的本土主题公园中,已倒闭的约占80%,这给国内旅游业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仅仅是一个迪士尼就能改变这种现状吗?迪士尼的热度是不是那么好蹭?

为什么在中国做主题公园就那么难?迪士尼、环球影城怎么似乎赚钱就很容易呢?

我们看迪士尼、环球影城说是主题乐园,但并不只是单纯的游艺设施,还有着独特的文化依托。好莱坞环球影城建立于1912年,在这里诞生过《E.T》、《未来水世界》、《侏罗纪公园》等影史留名的伟大影片。迪士尼公司则成立于1926年,在推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之后,在1955年推出的迪士尼乐园才一炮而红。这就是说,人们对它们的爱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着感情和文化的积淀。走在这样的主题乐园里,仿佛进入电影或是动画片中的梦幻世界,参与这样的游乐设施,不仅孩子能看到熟悉的形象和刺激有趣的游戏,父母也能找到自己的回忆。有时,迪士尼乐园里的游艺设施也有与普通游乐园差不多的,但是因为有一层感彩后就会变得不一样。

第7篇:电影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关 键 词 :置入式广告 网络游戏 传播 分析

置入式广告是产品置入(product placement)和品牌置入(brand placement)的总称,它是一种产品或品牌的市场增进策略。通过一定的商业运作,在电影、电视、游戏、MTV等各种媒体形式中置入现实的商品、服务或品牌,以达到引起注意,加深记忆和促进消费等目的。

一、网络游戏置入式广告现状分析

根据AC尼尔森的调查,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平台正在大规模崛起,2006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已达到65.4亿元人民币。与2005年相比,我国网络游戏发展增速高达73.5%,大大超出46.3%的增长预期,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除了市场规模,网络游戏参与者数量和产业增幅也有了明显上升。我国网络游戏参与者,2006年已达到3112万人,比2005年增长18.5%。游戏产业为相关行业带来的直接收入达333.2亿元,是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的5.1倍。其中为电信行业带来直接收入210.5亿元,为IT行业带来的直接收入达83.3亿元,为出版和媒体行业带来直接收入39.4亿元。

如此之大的市场,使置入式广告切入到网络游戏领域中成为一种必然,也是企业营销目的和传统广告手段不再完全匹配后的必然产物。

二、网络游戏置入式广告特性分析

作为一种广告营销形式,相比电影、电视剧这些置入式广告的传统媒体,网络游戏具有许多新的特性。

1.传播效应特性分析

因为公众对广告有着固有的排斥心理,所以置入式广告并不直接唤起受众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也不试图向受众讲述完整的广告情节。它追求在屏幕上一晃而过的广告镜头,能够唤起受众大脑中所残存的有关某一产品和品牌的信息,加深受众对品牌的印象,以便受众在面临消费决策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因此,即使观众分辨出这是广告,但是还是愿意看,依然接受这种广告。人们希望在一个接近真实世界的环境里看到真实的产品和品牌,而且这也会极大地加深他们对产品的印象。

2.作用周期特性分析

由于受电影电视播放时间的限制,在不考虑重复观看的情况下,观众直接面对影片中广告的时间最多不超过2个小时,而网络游戏的游戏时间远远超过这一数字。与单机游戏相比,网络游戏在应用置入式广告时拥有许多独具的优点:单机游戏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几个月,而网络游戏可以持续运营一到两年;单机游戏是孤独者的游戏,游戏中的商品被曝光在单个玩家面前,无法形成足够的说服力和传播力,网络游戏中的广告则可以实现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的效果,即由消费者自主传播,借助玩家之间的互动,发挥扩散效应。

3.受众特性分析

相对于电影、电视观众,游戏者的年龄分布更为集中。据日本4GAMER公布的数据整理显示,2005年日本网络游戏用户中16至25岁的玩家为主流,其比例为62.8%,其中,31岁以上的用户占32%。据韩国游戏产业开发院的资料整理显示,韩国网络游戏玩家中15至29岁玩家占61.5%。单机游戏的游戏者年龄分布也与此相近。这使得广告商在对产品投放的年龄定位上非常明确。

4.接受模式特性分析

电影、电视是单方向的传播工具,观众对其中广告对象的信息只能被动地接受,而由于游戏具有很强的带入感,游戏者可以直接与广告对象产生互动。通过全方位、反复地观察广告对象,甚至体验产品性能,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

三、网络游戏置入式广告优劣势分析

1.制作成本分析

置入式广告将产品或品牌信息置入到游戏环境中去,使游戏在充满广告信息的环境中进行,从而引起游戏者对产品的联想,潜移默化地加强品牌宣传效果。

它的优势在于: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商品讯息,而是主动地与被宣传商品产生交互,在游戏中适当地插入一些广告,这些广告主要起着陪衬的作用,不仅不会使人觉得唐突,反而会增强游戏的真实感,广告费用基本免费。劣势在于:广告商与制作商的深度合作往往需要在游戏的开发过程中密切配合,其所耗费的精力与预算也相对较高。1997年索尼公司在游戏中安插一个广告所收取的费用大约为2万美元,5年后,英特尔和麦当劳在《模拟人生在线》中置入广告的费用已高达数百万美元。

2.市场效应分析

与电影、电视相比,游戏独具的互动性令它可以更好地发挥置入式广告的优势。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商品讯息,而是主动地与被宣传商品产生交互,在增强游戏真实性的同时,使游戏者自然地接收到品牌信息乃至体验产品。在Eidos公司的《古墓丽影:历代记》中,TIMEX(天美时)手表成为曝光度最高的商品。它的优势在于:制作专业,感官刺激强;隐藏的广告意图使游戏者在低涉入的情况下,对品牌信息潜意识的接收。劣势在于:置入式广告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如何衡量其对受众的影响,就如同游戏中虚拟的滑雪者飞速滑过一块本田公司的户外广告牌,很难判断,你的产品是否被记住了。

3.社会效应分析

广告业与游戏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但是,相对滞后的法规制约着置入式广告的发展,也令一些缺乏道德观的商人有机可乘。一些不能在传统媒体上刊登广告的商品,如烟草、特殊药品的生产商,也有可能抓住广告法规的这一盲点,利用游戏一些有害或虚假的广告信息。作为一种新生媒体,如何规范游戏中的广告,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是立法者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新问题。

结语

从广告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告的表现方式和它的媒体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从最初的招牌、幌子到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再到近代的广播、电视等电波媒体,直至互联网广告的崛起,广告的发展不是一个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而是一个新旧并存,不断丰富拓展的过程。游戏置入式广告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和特性,它可以与其他媒介形式的广告形成互补,为企业的广告宣传指出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

[1]邵培仁.传播学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

[2]苏扬.广告美学:原理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3]吴健安.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第8篇:电影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1.1本国需求现状

2012年《让子弹飞》票房收入突破7亿大关,2013年《泰》票房达12.4亿,首破国内票房12亿限额,顶着一代巨星周星驰的电影《西游之降魔篇》票房更是达到12.45亿元,这一系列靓丽的数字背后,是中国人对好莱坞式大片的一种追赶,更是整个社会对影视产业的巨大需求。中国影视产业目前主要有电影、电视。中国人口近14亿,2011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0.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目前在国家广电总局注册的院线公司有37家,院线规模不少于百家,县级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65%以上,广播电视频道覆盖率达到97%以上,更大的前提是我国还是生产和拥有最多电视机的国家。美国只有3.3亿人口,但是电视普及率却是全球最好的国家之一,拥有最具有号召力的影视工厂好莱坞,坐落着世界六大影视巨头,影视消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电视普及率达89%以上,其强大的购买力不亚于中国的巨大人口需求。

1.2影视产业生产能力

1.2.1中美电话年产量分析美国影视业发达,电影产量世界第二,占全球5.6%的产量,全球占有率却达80%,往往是美国大片上映,全球同热。中国电影产量世界第三、电视剧产量全球第一,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201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其中,国产片82.73亿元,占全部票房总额48.46%。虽然中国电影年产量稳步增加,并在2012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产量电影大国,但是与后起之秀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印度相比,2012年产量还差300多部。

1.2.2中美电影票房收入及银幕数(见表三、表四)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取得很大的进步,不断打破的票房记录,却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全国票房在2012年达到170亿,其中一半多是海外引进片,繁荣的背后是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全面胜利。中国电影品牌也没有出现好莱坞、宝莱坞式影视工业园,品牌影响力和全球号召力缺乏底气。在影视圈有一个指标“每10万人拥有银幕数”,以此指标来评价一个国家电影事业的发展程度,中国的指数是0.41,也就是说中国大陆地区每10万人不到半块银幕,相比于美国的12.7,中国不及美国的一个零头,如果把投资成本平摊到每个银幕上,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电影票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1.3投融资水平

电影业的平均增速为30%,远远超过中国GDP的增速。但中国的电影主要依赖于院线的票房收入,电影票房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投资人能否收回成本,业内人士分析,PE基金在中国电影领域的投资不会超过其总投资的1%。大量的电影融资方式还得依靠政府的资助,在2012年2月新签订的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背景下,来自海外市场的经济冲击不可小视。在美国,风险投资基金和对冲基金是影视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基本上所有耳熟能详的华尔街公司都有涉足,如摩根斯坦利、高盛,2008年倒下的雷曼兄弟也是这个行业的巨擘,花旗银行等财团对参与其中也津津乐道。在好莱坞,影视业的价值核心在于知识版权,基于知识版权的转让,通过影院、电视播放或有线电视、家庭播放、互联网下载等方式达到利润最大化,影视投资是华尔街热门的话题,一流题材的电影会得到投资者大量资金追捧。

1.4影视产业规模经济

美国影视产业经过产业内并购重组,基本处于垄断的局面。21世纪福克斯、环球影片、华纳兄弟、迪士尼等巨头,掌握着美国影视前期制作、发行各个环节,使得美国国内影视产业垂直整合,这种垂直整合加上外部资金和内部的资源优势,很容易发挥其规模经济的优势。除内部整合外,美国好莱坞品牌在强大的吸引力下,汇聚世界上影视界精英,人员汇聚使得好莱坞拥有灵活的市场。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共享,让美国电影可以走到世界任何角落。自“十一五”规划后,中国影视产业才真正走上规模化道路,组建中影集团,此外也有几家民营企业,如华谊兄弟、光线传媒、横店影视等,但其他大多都是小规模作坊式的公司,内部整合基本就停留在组建中影集团。中国影视产业还没有外部规模,从广电总局数据可知,目前有广播电视制作权的机构有1000多家,电视剧制作270家,还有很多动画制作工厂,混乱的局面难以达到外部规模经济。

2中国影视产业对策

通过前文对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及对造成逆差成因的分析表明,在经济波动情况下,服务贸易出口波动远小于经济波动,对于经济转型的中国来说,影视贸易是战略高点,不仅关乎到整个服务业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国融入世界,走向国际化的道路。所以对于提高影视贸易出口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当务之急。根据我国国情,以影视贸易为支撑点,提出合理化对策,打开中国经济转型之路,提高中国文化整体竞争力,提升服务行业水平和影视产业整体竞争力。

2.1整合影视产业

影视产业出口竞争力的提高需要进行行业的调整。对比美国的影视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巨头占据美国大部分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好莱坞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正是这些基础才使得美国影视作品全球闻名。进行产业内部整合,提高整体竞争力,建立东方好莱坞,打造人才与技术汇聚的洼地,完善行业规范,促进行业资源的整合,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调整行业内融资方式,把依靠政府资助逐渐转变为行业与行业的联系,规范影视作品放映档期,促进行业由单一本票房的盈利模式向知识产权转变,引导民间资本对影视产业的投资,既可以提高整体实力,也可促进整个产业竞争力。

2.2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影视贸易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的增加能带动整个影视贸易的增长,所以向服务业转型应该是首要达成的战略共识。针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整个服务业逆差的情况,通过产业调整转型,减少影视贸易逆差,加大中国影视贸易出口额,不仅包括服务业内部不断扩大,同时还表现为第一、二产业内部对服务业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的局面不仅可以提高中国服务业的竞争力,还为进一步促进影视贸易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既要保证传统产业稳定发展,又要为新增长的服务业提供内部需求。

2.3完善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科研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以服务业经济模式为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财政投入,鼓励民间资本对科技的投资,加强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支持,实现科学技术重大突破。在科学技术要素积累阶段,应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科研成果的保护是对科研人员最大的保障,是科研工作的基石。应建立严格的法律体系,保护知识产权者权益,对盗版、翻译等各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在此基础上,鼓励民间社会资本对科学技术的投资开发,鼓励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才进行创造和研究,给予专项基金,奖励创新。只有具有需求的科研才是有价值的科研,鼓励对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化运作,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运营,可以促进行业人才优势与技术要素的整体提高。

2.4提高人才的质量

虽然我国与美国在人力资源优势指标实证结果方面相差甚大,但不可否定人力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源优势的高低直接反映出社会劳动力水平,而在经济学的要素中,劳动力要素又是生产力众多要素中的主要要素,一旦其得到明显提升将通过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全球范围内吸收和整合生产要素等方式有力推动全社会的生产力进步。具体来说,着重开发我国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着重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影视工作者。一是进行校企合作,已有先例恒大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的经验,把具有创新眼光的人才进行个性化培养;在校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多参加社会生活的体验,艺术是来自于生活而独立于生活的一种哲学;加强社会体验,同时注重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必要时可以扩大与国际间的人才交流。二是与国外知名影视学校进行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影视从业人员。

2.5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第9篇:电影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绍兴 文化产业 文化生产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并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了重要部署。这对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绍兴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此,审视当前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不断推动“文化名市”向“文化强市”迈进,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绍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文化、贸易和全球化》的报告中指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从本质上讲,它们与文化有关而且是不可触摸的,一般通过著作权来保护,并且以商品或者服务的形态出现。”据此,文化产业可理解为从事以生产和提供精神文化产品为主要内容、有投入有产出的经营性行业,涉及文艺、图书、出版、音像、旅游、广电等诸多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因而被视为21世纪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朝阳产业”。

二、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绍兴的文化产业已经有了雏形,并与GDP增长相当的速度向前迈进,业已形成了以文化服务业为主体,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产品销售业为重要内容的包含教育、信息咨询、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艺术、媒体传播以及文体用品制造、工艺美术品制造和文化用品销售的产业群。

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占GDP比重有所上升。市区电影实现票房总收入1867万元,比2008年增长35%,观众达68万人次。市文广系统继续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实现全覆盖,全年共为农村放映电影25599场。市新华书店完成销售额6897万元,同比增长10%。孑民演艺广场演出360余场。浙江泽恩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绍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城”,其中工艺品、礼品市场书画板块和袍江书画村已正式营业。

尽管如此,与周边杭州、苏州等城市相比,绍兴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市场的现状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供需平衡。究其原因,其发展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文化产业化的意识相对薄弱。受传统体制的影响,绍兴和全国一样基本上“采用政府办文化的体制,靠财政支持或社会福利来运作,长期以来文化被认为是事业而非产业”。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已相继制订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发展措施,而绍兴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意识还不够强烈;居民去图书馆学习和查资料以及去博物馆增长知识的习惯还不够普及。

2、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相对短缺。文化产业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借助高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再提升,从而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这就需要更多的创新型高层次高技术高素质人员,而当前真正在市场上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的绝大多数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绍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的人员只占30%-40%,远不能满足高层次高技术高素质人才规划需求。

3、文化产业产品开发有待加强。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绍兴的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目前绍兴虽已开发出了一批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文化品牌,如兰亭书法节、西施故里、咸亨酒店等,但在绍兴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民间文化中,还有许多可供挖掘的素材和文化品牌,有些虽已开发转化,更多的却还在沉睡中。绍兴现有的文化资源中少有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处于一定的劣势。

三、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鉴于此,要使绍兴文化产业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实现《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把文化产业早日培育成为绍兴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的目标,我们必须正视绍兴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和战略选择,以实现绍兴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加快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构建独具绍兴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尽快制订与《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匹配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形成一套适应时代潮流的规范性政策保障体系,明晰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要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文化休闲城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把它提高到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