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措施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措施之一。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界定,既要注重核心素养的生成过程,又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外显,强调在真实情景中的表现,体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要求。
“问题情境”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教育应遵循“数学现实”的原则。创设问题情境就要以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直接的出发点,充分考虑以问题的“原形”作为问题的载体,让学生惊奇的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的贴近生活。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新开张的宏江超市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学习用品,琳琅满目,任你选购,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同桌的商量你们要买哪两样商品,并算一算你们需要多少钱。”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学生做题时便兴趣盎然。也让学生从中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因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摸拟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W习积极性,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的重要途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是最能引导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学习的。
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它的教学理念是先让学生“好学”“容易学”,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好学。生本教育课堂的基本模式是前置性学习,学生先学;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前置性学习就是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4~6人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要求学生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班级交流,人人参与,老师在倾听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总结和巩固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延伸拓展,广义探究。生本教育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注重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它的教学理念是先让学生“好学”“容易学”,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好学。生本教育课堂的基本模式是前置性学习,学生先学;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前置性学习就是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4~6人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要求学生放弃逐句逐个问题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班级交流,人人参与,老师在倾听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总结和巩固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延伸拓展,广义探究。生本教育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注重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构建小学数学知识总体框架,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意识的素养
小学数学能力的培养只有借助于数学知识的教学才能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操作、观察、思考、质疑、讨论、练习、评价等,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的发展。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知识点之间的整体联系,总结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织、联系紧密的立体式知识网络。
小学生总是充满着好奇和疑问,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总是带者满脑子的问题。然而,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就算目标达成了,而西方教育则相反,它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这说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中,教师承担的是“传道授业”的重任,扮演着“解惑”的角色。但是,如果学生课前没有思考的空间,课后没有问题的延伸,那么,这样的教学无疑会扼杀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天赋和创造能力。提出问题表面上看是一种活动,本质上是品质与能力的显露,反映了一个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其思维的直觉、独立、批判、求异和抽象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带问号离开数学课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延伸到对数学知识结构框架和数学文化的感受。
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造意识,学生的创造意向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不仅限于知识和能力,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目标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素质教育的实施必将引起学生群体的行为和心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必然反映到他们的学习形态和学习方式之中,这就从根本上形成了推进教学改革的动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实质是创造性,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人才目标。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华罗庚曾说:“人之可贵在于创造性的思维。”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这一基础教育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
(1)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课标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对未来学生从事任何事业都有用的数学知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新课标教学改革的需要。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大都是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以“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为主要特征。书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这样的学习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而新课标则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数学教学的关注重点的不再是以往的课本知识,而是学生在学习时的一种体验。对于学习过程的注重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兴趣出发,学习变得主动并且更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2.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1)数学教师应当转变观念。
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观念和意识。教师的创新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理念,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你能给孩子的最好恩赐,莫过于让他完全靠自己的脚走他自己的路。”有名人如是说。教育者应该为学生创设走路的时间,提供走路的地点,教给走路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应注意设计问题情境,凡是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地方,可以设计有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应创设创造的时机,营造创新氛围,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应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想、去说、去做,时时处处将学生们置身于独立思考、自由创造的空间。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提供宽松的学习情境,才能为创新提供一个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如果在一种压抑、紧张的环境下,学生只会封闭自己的心灵,根本谈不上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创新氛围的营造者,我们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讲课要有幽默感和艺术性,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学有所乐,乐中悟道,触发灵感,萌发创新念头。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创新。
(3)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同智力因素一样,是决定学习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往往使学生视如畏途。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如:教师问学生:8+8+8+4怎样算快?甲回答:8×3+4。乙回答:8×4-4。而丙想到把8分成4+4,这样就有7个4可以写成4×7=28,这就是一种新颖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阵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是社会发展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使学生敢于变换角度去思考、回答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生动的事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3.结语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标志着知识和技能的飞跃,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创新教育是时代进步的需要,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的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也决定科技进步的大小。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数学课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主要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应把握住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利用新课程标准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积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展开想象,求异思维,发表独特见解,从而培养创新型的学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意识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symbol of times. Therefor, the cultivating of the innovation concioucsness in primary school is quite important, especially in primary maths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ways.
Key Words: primary maths, teaching, students, innovation concioucsness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机械地接受概念、公式、法则等,而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地创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从小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变记忆性教学为思考性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 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也就形成了学习的内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创设情景,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打开思路,多质疑多越争论,大胆求异大胆发散,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有益处地。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在引导学生探求体积公式时,有步骤地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期盼获得新知的好奇心。第一步,试求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出示实物,提出问题后,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却又一时难以说出答案。有几个学生试着说,能否将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转化为求长方体容器中水的体积。这一想法,得到大家认可。第二步,我顺水椎舟,问如果将圆柱体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又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这一问题激起孩子们更强的好奇感。经过思考,有学生提出将它捏成长方体,体积就可以求出来了。第三步,我又追问,如果换成圆柱体木块呢?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木块不能倒,也不能捏,又遇到新的难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想深入探究的欲望,学生思考后.认为可以将它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用测量排挤出同体积的水的办法来测知,正当学生思维活跃,为解决了难题而高兴时,我又展示问题的焦点:假若是电影剧院大门前的圆柱体水泥柱子,你能想办法计算吗?学生情趣更高涨了,这时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长方体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中寻找―-计算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学生的探索中“横空出世”了。
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动机产生兴趣,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内在动力。活泼、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各种现象他们都想看个究竟;各种问题他们都想知道为什么。这是学生最可贵的品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适宜地制造悬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新异刺激下产生求知欲望,进而专心致志地学习。
例如,教“三角形面积”时,我引导学生参与操作活动,让学生取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桉“取”(两个直角三个形)――比(看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完全一样)――拼(拼出已 学过的图形)的步骤操作。学生运用拼合、旋转、平移的方法拼出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图形。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了三角形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由此推导出丁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操作恬动中,学生增强了创新意识,动手、动脑、动口探索发现新知识,发展了初步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还应联系实际解决简单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激发得越强烈,就越能对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就越能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三、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
实践证明,小组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四、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什么创新可言。因此,其知识更新的“内化”程度很低。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学中如果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而且增强了交流及整体竞争意识,也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形成,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我让学生分组实验,把圆等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分别拼成长方形的样子,并请学生注意观察,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变化。当学生看到原来的圆弧的弯曲程度愈来愈小之后,这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闭着眼睛,在脑子里想:将圆等分成128份,256份,512份……的情景。学生想了2分钟后,一个学生说:“这样分下后,原来的圆弧就变成一个很小的点了。另一位学生说:“那样拼的图形简直就是长方形了。这样有限的切拼操作活动,无限的想像,达到了最终由曲转为直,化未知为已知的目的,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形象思维能力。
又如,学完三角形面积之后,学生掌握了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都相等。教师结合书后练习,编出如下引伸题:在三角形ABC中,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AB=5AE,BC=3DC求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列式:①10×5+10×5÷2
②10×5÷2×3
③10×(5+5÷2)
④10×(5÷2)×(2+1)
⑤10×5+10×5×(1÷2)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素质教育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从小学会自己探索知识进行实践尝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课堂,灵活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使学生感到“我想创新实践”
小学生年龄小,情绪较易波动,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因而认知兴趣与求知欲望是小学生最现实、最活跃的学习内驱力。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我要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求知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是最为有效的诱因之一。所以引入教学要引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望,引出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及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德育因素,去创设良好的新课引入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让学生通过折纸的方法来找到三分之一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学习新知,同时也让他们明确本堂课的一个重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生出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并且绝大多数的学生说到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正当我认为可以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时候,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个想法,将这张纸两次对折,然后将多的一部分剪去,剩下的部分中的一份就是这张纸的三分之一。”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许多同学认为是错的,也有少数同学认为是对的,一时间,课堂上开始了一场辩论,我并没有终止他们的辩论,而是在争论始终没有结果的时候,我充当了孩子们的裁判。我谈了我的看法,原本题目的要求是要让同学们折出原先这张纸的三分之一,并没有要改变它原先的大小,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同学错了,但是同时老师也很欣赏他的创造能力,因为他通过手中的材料自己创造了一个特别的三分之一,这虽然与我们的要求不符合,但的确是剩下纸的部分的三分之一,从这个角度上说,他已经充分地理解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对于这样的评价,孩子们都表示赞同。教师没有阻止这样一次争论,一方面课堂上出现了和谐、民主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创建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创新实践的良好环境,使学生感到“我很想创新实践”。
二、创设有效的探究情境,使学生感到“我要创新实践”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物、实例、实景入手,采用动画、活动故事、游戏、操作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某个班级进行了男女生踢毽子比赛,他们都踢了30秒,这是他们踢毽子个数的统计表:
如果请你做裁判,你认为是男队获胜还是女队获胜呢?
生:男队获胜。
师:为什么啊?你是如何判断的呢?
生1:因为男队踢毽个数的总和>女队踢毽个数的总和。
生2:女队获胜。因为男女两队的人数不相等,不能从总数上比较。而女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男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师:好,现在有人认为是男队获胜,有人认为是女队获胜。通过刚才的讨论,你们认为哪个更合理?
生:(全班学生齐答)用平均数比较。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设计了让学生为踢毽子比赛当裁判这一环节,学生经常参加这个活动,而且“小裁判”赋予了他们角色,这样的情境具有趣味性,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显得积极主动、兴趣十足。这一活动使学生产生探究结论的兴趣,调动他们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创新精神,使学生感到“我要创新实践”。
三、构建合理的探究模式,使学生感到“我爱创新实践”
在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过程中,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是尽量构建合理的探究操作模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在动手操作之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明注意事项。指导学生从具体的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参与讨论。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如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各种物品的长度,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所学的知识。
四、灵活多样的方法探究,使学生感到“我还要继续创新实践”
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在进行动手操作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按照操作的不同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如问题研究法、探究学习法、讨论辩论法、互教互学法等探究方法,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让学生先用四根小棒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叫学生再把拼成的长方形拆开,看长方形的周长和它的长与宽的关系,让学生在拼、拆的过程中自己得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公式。再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让学生自己摆小棒,通过动手,促使学生动脑,理解进位加法的算法等等。这样,他们便能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学,由“学会”到“会学”,自主学习、探究知识、掌握技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学阶段,尤其的重要。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帮助这些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学生教育的成功不必非要由失败来铺垫,它应该是不断地由体验成功走向新的成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不断创设成功的机会,通过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
比如,在教学完轴对称图形后,有一节实践活动课“奇妙的剪纸”,听到一位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首先出示了老师自己设计的一个轴对称图形:4个手拉手的小朋友,让学生讨论:(1)、剪这串小纸人选择什么形状的纸比较合适?(2)、纸打算怎样折?(3)、折好后怎样画图形?(4)、怎样剪才能使小人全部一样而且手拉手呢?等问题让学生讨论,掌握了基本的方法,于是便去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开始,成功的学生并不多,老师并没有心急,而是鼓励学生向周围的学生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人越来越多,快乐的小脸蛋上洋溢着成功地喜悦。在后面的自由创作中,同学们更是信心十足,创作出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轴对称图形。在这节数学课上,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探索知识、发现规律,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无疑对学生自信心的提高有着很大帮助,使他们有信心能学好数学。
二、让学生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是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基础。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入手,找到前进动力和方向,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广泛应用于实践,密切联系实际,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提出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从实际的模拟情境中探索,比如,在学完“应对策略问题”后,可以设计一个“报数”的游戏: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每人报的数连续相加起来,最后一个报数和为10的人就是获胜者。在学生明确方法后,让同桌的两人一组来玩游戏,游戏之后,让获胜的同学说说获胜的小诀窍:要想确保获胜,第一次应报几?接下来怎么报?这样学生学得有兴趣,又强化了应用数学的意识。使之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能增强小学生根据实际的自我应用意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尽力使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三、让学生合作学习,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加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讨论、合作交流,是很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敢于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别人的方法和想法,也有利于及时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大家的想法更正确具体,更具有说服力,学生对自己的想法也更有自信心。
比如在“面积的含义”这一节课上,教学例2时,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两个平面图形和小纸条,方格纸等学具,要求学生想出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的方法。若采用小组合作法,则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精神,在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时,几人合作想出的比较方法明显要比一个人想的方法多、全面;而且,一些学生对自己也不太肯定的方法,可以在小组里先讨论,再和全班学生交流,从而感觉到自己方法的优越性。与此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心。当然,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还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和孩子们一起来合作,一起来交流。我想,这样一定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让学生积极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任何人都渴望被赏识,学生自然也不例外,当他们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肯定时,就认为自己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就能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善于合理适当地应用激励手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沟通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
如在“买东西”的活动中,有个学生付错了钱,老师问:“你觉得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何?”这个学生低垂着头说:“很不好,糟透了。”老师再让他的同桌评价一下,“他虽然付错了钱,但他是第一个冲上讲台参加活动的,他真大胆!”这时付错了钱的学生用怀疑的眼神望着老师,老师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学习他的勇敢,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又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开展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不仅能从教学模式上打破单一的评价模式,更重要的是还能发掘教师所忽略的细小环节和微弱的闪光点,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五、给学生恰当的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要建立小学生的自信心,老师就要适时、适地和适当地鼓励孩子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本领,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所做的哪怕是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当场表扬,人都喜欢在赞美声中前进,都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赞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只要学生有进步,老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赞扬,使他们的个性心理能平衡发展,在赞美声中增强自信,在自信中自立,从而产生自豪感。比如说在他们自己经过认真思考做出一道题来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要尽可能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
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老师让学生自己编口诀。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时,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在做“4只螃蟹几条腿时,是这样做的:列式8乘4,四八三十四条腿。”这时老师并没有急于作出评价,而是问旁边的学生:“你觉得他的回答怎样?”“老师,他的式子对了,但计算结果错了,应该是在8乘3的基础上多了一个8,用三八二十四加八等于32。”学生的回答太妙了,老师情不自禁为他鼓起了掌。我认为教师不经意地在何时何地,在任何学习过程中,对小学生多加鼓励是很重要的。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进行创新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勇于大胆创新。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赞美,都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要坚持使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的想法真好,连我都没想到。”、“你真有进步”、“很有见解呀,你真聪明!”等,始终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活跃的思维是学习的主要因素。
二、转换角度,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创新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改变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从多角度,多方位――即从新的思维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比如,189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这样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换角度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这道题可以看作189里包含多少个7?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学生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又进行了求异思维的训练。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一题多解,变式引申,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发展。例如,一个工程队铺一条路,原计划每天铺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实际铺这条路用了12天,原计划用多少天铺完?这道题可以列式为3.2×(1+25%)×12÷3.2=15(天),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大家互相讨论,还可以探讨出这道题能用比例解,设原计划用x天铺完,列式为3.2x=3.2×(1+25%)×12,还可以把原计划每天铺路看作单位“1”,列式为1×(1+25%)×12÷1。经过一题多解的训练,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思维的创造性发挥出来,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不断拓展和延伸,克服了思维的狭窄性。
四、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实践是创新的基础,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到动脑的操作实践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启发学生用割补拼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学生用剪的方法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动手操作中,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操作实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亲身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欲望。
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创造让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就会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对别人的思想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应保护学生这种敢问敢驳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要多说“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还有什么见解吗?”这样的话。千万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
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1、正确认识教育创新。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3、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二、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注重创新兴趣的培养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象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教师要鼓励和保护学生“创新行为”
1、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要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2、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一、教师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促进者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支配下,学校教育束缚、扼杀了学生个体的创造性,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具备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决策和参与改造及创新的基本能力,难以面对未来复杂社会中各种难以预见的问题与挑战。因此,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和学生观,相信所有学生,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思考、教师应对学生解决问题活动的整个过程给予引导、调整,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要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力的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使他们成为自主学习,自主活动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创造的火花
1、设置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老师在讲台上摆出墨水、粉笔、文具盒、水杯、手表等物品,并标上单价,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进行买卖交易,通过游戏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了学好数学的欲望。
2、利用直观操作,启迪学生思维。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充分让学生动手去剪,去分,去拼,去凑,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从中都能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使学生智力活动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体现。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逐步引导,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在进行质数、合数教学时,教师可说:“请单号是质数的同学把手举起来。”而后又请合数的同学举手,最后老师再问:“全班同学都举过一次手吗?”这时1号学生站起来说:“不对,全班只有我一个人没举过手,因为‘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虽然只是一举一放的简单动作,但它是对学生思维正确与否的一种无声的验证。这样学到的知识学生肯定掌握得非常好。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通过“看一看”、“拼一拼”、“摆一摆”、“分一分”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展开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从自己拼的正方形中可以知道需要用的小棒都是一样长的,而拼的长方形所用的小棒必须是两根长的,两根短的。这样在尝试动手的过程中他们完成了对新知识的认知。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FLASH课件,演示车轮为圆形、三角型、椭圆型的三种汽车的不同的运动状态,使学生感知车轮为圆形的汽车行驶时最为平稳,从而产生出“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汽车行驶起来平稳?”的好奇心,以次激发学生探求圆的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
我根据多年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抛砖引玉,激发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则须疑,疑则有问。”推动创新的原动力是问题,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是鼓励学生提问。无论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积极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研究。如:直线、射线、线段的学习,让学生用很短时间看书就能理解。要想让学生明白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就要从不同类型的线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直的线和曲线,让学生认识直的线包括直线、射线、线段,然后任学生自主讨论能否延长、能否度量、几个端点等方面的问题,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最后通过学习教材与“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抓住已有生活经验构造崭新的知识框架,更能掌握学习、思考的方法。
二、培养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认知创新扩展、强化的功能需要快乐、宽松的学习环境与良好的心理情绪。创设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开展争论,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是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例如:学习了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后,我提出一个问题:是否存在最小公约数和最大公倍数?让学生辩论。他们不仅对此知识点理解得十分透彻,而且活跃了思维,锻炼了创新意识。
又如:在上《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谁知道,汽车如何能行驶得快而稳?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汽车就能行驶得快而平稳呢?学生十分困惑,急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看来,汽车行驶得快而平稳这一屡见不鲜的现象还要研究一下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教材的兴趣,明白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的含义及性质。
三、提供条件,锻炼能力
1.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如果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等负面的情绪,就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反之,如果自信心强,就会主动排除各种不良因素,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热情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上《相遇应用题》这一课时,在温习旧的知识后,我并没有立刻开始讲新课,而是运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对于这道题,老师先不讲解,我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索、研究,一定能获得新知识。这样,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经过讨论,学生求出了这道题的答案,掌握了新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要对知识有特别理解的学生立刻表扬、鼓励;对回答问题有错误的学生不批评,更不能讽刺,只能鼓励;在教学内容上,要提供有利于各层学生参加学习的资源, 这些都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如果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积极深入地了解班上各档次学生参与学习的真实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题难易程度要适当。如:在教学工程问题应用题时,可提出下面的题目: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问:甲乙合做,需几小时完成这件工作?这样的题目,学生既可以当成一般复合应用题解答,又可以当成工程问题解答。
2.在授课方法上,要重视小组教学和单人辅导。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学新知,教师要去辅导自学能力不好的学生;其次,小组讨论;最后,集体获得答案。把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辅导有机地组合起来。
3.在学法指导上,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会想敢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会观察、想观察;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想说会说;解放孩子的手,使他们敢做会做。让学生主动学、互相讨论、多向交流,尽量给学生创造自发的情感交流的环境,营造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注重实践,提高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方法是实践操作,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实践操作可以促进左、右脑的和谐发展与协同活动,学生能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有利于智慧之泉不断喷发,有利于创新思维的锻炼。如在教学“相似比”时,我让同学们站在阳光下,树3根木桩,量出每2根木桩的垂直距离,根据比例求出构成3角形的斜边长,得出结论,这对学生来说可谓是创新。实践操作可以拓宽学生思路,使学生从摸一摸、做一做、看一看、动一动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崭新的知识,加强知识的联系,锻炼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并非短时间的事,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目的地慢慢锻炼,日积月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切实改变教学理念,积极地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才能积极地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锻炼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