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的时代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对策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产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网民数量也呈逐年上涨的态势,大学生作为首批网络用户绝对跟得上网络瞬息万变的步伐,时时掌握最新的网络动态,因而当前高校的教育也为了契合网络时代社会的变革和信息化时代下对知识有着高要求的大学生,不断做出努力和尝试,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力求教育教学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革新思想、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提升个人修养与品位等方面有着无比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一、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的新机遇
1.新媒体传播下的新理念的引入
各种先进新潮紧跟时代潮流的理念多是率先利用网络作为广为人知的传播途径,其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的优势在此展现得一览无余。网络的兴起引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管理办法、教研体制等一系列的变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具有充分的超前意识和现代化意识。一方面老师引领学生不断在教学形式、教学考核、教学科研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挑战,尽可能早的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将网络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得课堂兼具时效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断将自己在网络渠道取得的有效信息反馈分享给老师,促进老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双方在某种程度上是平等的,打破了原有的老师的“教”高于学生的“学”的传统格局。
2.传统教育模式的打破更新
网络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沟通交流也更为简单频繁,这使得学生的学习空间在很大范围内都有极大扩展。学生可掌握的学习资源更多、更广泛,极大地挑战着老师的知识储备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老师在原有的职业特殊性的驱使下更要紧紧扼住时代的脉搏,力求以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向着更高更深更具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老师不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新媒体的刺激下不断尝试创新,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网络环境下另辟蹊径,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单向教学向老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共同学习的模式引领,并及时建立相关的电子设备设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学会信息筛选和甄别,减少并避免恶意网站的虚假不良信息的侵袭。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问题得以及时解决,教与学都可以及时地达到与时俱进的状态。
3.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均有提高
网络的强大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虚拟性的存在,在这个虚拟的空间内,高校学生更易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针砭时弊的同时也潜移默化了学生自身的处理分析事件的能力。海量信息铺天盖地的席卷着人们的生活,大量鲜活的事实和思想理论知识不断充斥着社会每个人的头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充实,主流价值观引导下的新思想、新风尚不断蔓延开来。
二、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网络是把锋利的双刃剑,掌握好力度才能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效能,否则终将会玩火自焚。网络时代下衍生的诸多社会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此方面也未能免遭荼毒,各种隐性的威胁和挑战正在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起进攻。
1.网络成瘾,沉湎于网络的现象层出不穷
网络在帮助教育活动开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最为甚者当属大学生沉湎网络而不能自拔的现象。大学生处于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对网络的控制拿捏很容易出现偏差,沉迷于网络而无视其他的大学生比比皆是,网络成瘾,学业荒废,人生陷入低谷,甚至易罹患抑郁、失眠、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无疑对其家长、老师、及自身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2.老师的教学权威遭受挑战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甚至是单纯地依赖老师的教学来了解学习,因而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作为单一的知识传播者有着无比崇高的社会地位和绝对权威。但在网络浪潮的冲击下,老师的这种绝对权威地位的处境已是江河日下了,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老师也不再享有绝对教育权威,传统的老师高于学生的地位关系也日益被师生平等的地位关系所取代。老师和学生在信息获得方面处于同一层次,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独家享有者,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在减小教学难度的同时也挑战着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蔽性特点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大张旗鼓的开展,“润物细无声”才是它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的始终,不论年级、不限专业,高校的每位学生都在潜移默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改进并提升着自身的能力。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其在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新颖,不落俗套
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类看似偏理论的课程都怀有抗拒心理,枯燥的理论很难让他们在课堂上维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不再拘泥于课堂的理论教学,活动从开始筹备到最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贯穿全程而不使学生感觉乏味,学生很好地融入活动,切身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开展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办法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网络在大学生心目中受欢迎和青睐的趋势只会有增无减,故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开展也必然紧紧围绕网络为中心,寻求最优化、最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1.引用新媒介,及时深入的了解学生思想思维
网络的普及程度在高校不言而喻,在全校都是网民的情况下,更能充分有效的发挥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在减轻教学工作难度的同时更加契合学生的新思想。搭建校内通行的电子交流平台,沿用学生用户群体最受欢迎的bbs、qq、微博、微信等新颖的交流工具,为朝气蓬勃的他们发表言论、分享生活提供平台。
2.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进其他各学科
单纯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仅教学工作开展成效不大,还使得教学内容仅限于“不切实际”的理论空谈,枯燥乏味且不具时效性。但若是将其融入其他各门学科,在节约教学资源的同时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的工作在于教书育人,育人在很大一方面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开展,各科任老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融入于教学的始终,因材施教,有理有据,效果更佳。
3.加强网络监管和控制
网络的虚拟性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各种恶意网站、不良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环境,侵害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心灵及身体健康,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务必要严格把关,避免不良网站恶意信息的侵袭,引导学生在纯净的网络环境下健康学习,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思想、心理及生活中出现的偏差,营造和谐良好的网络环境,为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网络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备受世人瞩目,差异化、多元化的文化大背景更要求高素质、高能力、高标准的复合型人才,因而此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需展现其时代性的特点,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针砭时弊,教学形式具有多样性、趣味性,教学效果具有实用性。高校为达到教学目标,必须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革新观念、改进方法、丰富形式,正确把握网络时代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遵循科学严谨的教学规律,关爱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人思想,加强学生的信息查询、信息识别能力,使其具备全面的网络资源的利用调度能力,高效、高质的在网络环境下增强自身的个人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紫旭,段玲玲.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5).
[2]袁奉亚,晏玲玲.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3(10).
关键词:社交媒体 大学生先进典型 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F270;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08-02
一、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现状
当代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参与,作为驱动未来时代迅速发展的重要群体,青少年的培养则显得极为重要。青年群体覆盖领域相对较为集中的高校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塑造健全青少年人格品质的基地,为了促进我国各项指标迅速发展进步,逐步增强中国教育领域的科教力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校理应承担起培养社会楷模的重要责任。有关心理学家曾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独处时极易产生孤独情绪,为了避免这种情绪的出现,他们往往比其他群体更易结群。此外,大学生在群体生活中易受他人的行为与价值观念影响,即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同一个人生成长阶段,相互沟通时具有共同语言,彼此所传达的观念以及话语导向更加具有感染力,群体染化效应表现得尤为突出。
基于以上讨论可知,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显示意义,它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促进中国梦更快、更好的实现。回顾我国历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先进典型案例,都可以从中看到未来的希望:有“自强自立孝老爱亲”美誉之称的武汉大学黄来女不畏生活艰难,在保证学习成绩优异的同时背着父亲上大学,孝感动天;优秀志愿者典型――杨子威,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生,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献血捐髓的案例被人们牢记,其精神深入人心等等。这些优秀典型都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续写一个个感人的诗篇,实为现代社会大学生的楷模,引导着同时代大学生更好地塑造健康的人格、素质与正确的义利观与道德观。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外元素交流频繁,当代大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远比上一代人多,尤其现在正处于网络信息十分发达的时代,学生借助手机、网络等电子媒介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更易于接受新的观念,因此大学生的人物性格与价值观念逐渐趋于多样化。目前许多高校在开展先进典型工作时却还以传统单一的“雷锋精神”作为宣传题材,虽然活动开展期间可见成效,但活动过后工作成效甚微。“雷锋精神”是应该作为我们宣传的典型和榜样,但是宣传内容和方式与当代大学生生活的时代相隔较远,多数学生无法从中产生共鸣。基于当代新的时代背景,国家在推进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时应改变以往过于单一、形式、老套的宣传方式,突破传统模式的框架,紧跟时代潮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创新发展新的宣传渠道,选择合适的先进典例代表。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工作道路曲折,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的长期感染下,大学生遇到的先进典例都是被学校包装、改进过的完美型人格楷模,他们往往完美无暇,不存在一丝缺点,不过这种宣传形式却不被大学生所认同,完美型人格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学校所塑造先进典例的人物形象不够饱满,学生无法产生共鸣,甚至有可能会出现逆反心理。此外,传统高校更加偏重教育者的主体性,却忽视受教育者本身的主动性,强行向受教育者灌输他们不曾接触过的冰冷、无感的文本类道德思想知识,其工作成果收效甚微。
二、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价值
随着全球发展趋于多样化的大潮流,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与交流沟通的渠道十分丰富。在物质文化发达,精神文化多样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遇到的诱惑也随之增多,长时间处于温暖安逸的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大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对塑造大学生坚韧、进取、勤奋、刻苦的精神造成消极影响,使大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担当。为此,高校应从实际出发,紧抓主要矛盾,顺应当代社会发展潮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大力推进国家培育大学生先进典型工作的发展,使大学生受到先进楷模的典型事迹的感召,引导大学生思考社会所需要的正确义利观与道德观,并遵循社会需求积极选择正确的价值观。由此看来,高校积极推进培育大学生先进典例的工作具有十分鲜明的导向价值、激励价值与文化价值。
1.导向价值。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相互交流,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流入对中国社会起到十分深远的影响。西方文化倡导人性的张扬,提倡自由,受到西方文化的感染,人们的人物特性得到充分释放,人们的个体意识、自主意识与权利意识逐步增强。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被过度宣扬,中国传统优良素质却被一部分人逐渐淡忘,享乐主义、个人中心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思想开始在社会中蔓延,这种现象会对我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消极影响,使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义利观、审美观发生扭曲,导致出现错误的社会行为。近年来社会上不断滋生出许多不良风气使当代大学生深受其害,一部分学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宣扬个人中心主义,毫不顾及他人的境遇与感受;一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冷淡,对周围所发生的事采取漠视的态度,漠不关心,并对志愿者等奉献精神不屑一顾,缺乏对同学、朋友或其他人的关爱,缺少社会担当精神;有些同学则将个人利益看得太重,即使他人无意触犯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也会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高校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大力宣传与开展培育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在保留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优良素质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张扬个性,塑造健康的人格。
2.激励价值。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所接触的文化、思想、人物与环境都有可能决定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与行为价值的选择。大学生目前的人生阶段尚不具有成熟的思想,年龄阶段、心理特征与精神面貌都不能使他们足够理性地对周围事物的价值观做出正确判断。他们行为大胆,思想开放,可塑性极强,相比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体,他们更易接受新的思想。因此在这个重要阶段,高校应积极为大学生提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人物楷模,激励他们大胆出发,积极为理想奋斗。高校在选择先进典型使应着重典型的真实性、时代性与鲜活性,用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案例激励大学生,感动大学生,使大学生从先进典例身上引起共鸣,并从中学习楷模的优秀素质与成才经验,不断激励自己向着梦想前进。高校积极培育大学生先进典型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励价值。
3.文化价值。当代社会的一个鲜明标志是网络社会,网络将全球各地的文化联系在一起,不同地区与人民能够快速学习与引进其他地区的文化,但是从某个层面来讲,在物欲纵流的时代,多元文化冲击与新鲜元素的流行并不是一绝对的好现象。高校积极培育大学生先进典例,对于高校文化底蕴的传承与个性气质的发扬起到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此外,发展先进典型工作有利于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优良的传统素质,促进中国社会更加健康和谐的发展,推进中华文明的宣扬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基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冲击的大潮流与文化创新的重要性,高校应紧跟时代潮流,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内容,以学生成长需求为着力点,积极推出合适的大学生先进典型,促进大学生更多地思考人生,以实际行动达到大学生先进典例培育工作的目的。
因此,高校积极推进培育大学生先进典例的工作具有十分鲜明的导向价值、激励价值与文化价值。
三、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机制的探索
首先,积极开展大学生先进典例培育机制的前提是做好宣传工作。基于当代新的时代背景,高校应改变以往过于单一、形式、老套的宣传方式,突破传统模式的框架,紧跟时代潮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创新发展新的宣传渠道。高校可利用校园资源,在校园内开展先进典型表彰会议,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合理利用网络电子媒介,通过各大媒体平台或报纸杂志加大对先进典例的宣传力度,为大学生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先进典型案例,避免形式主义,只在表面上下功夫,应深入学生内部,与学生深入交流,积极推动广大学生一起探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从中思考当代社会所需要的行为价值,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道德观念。
其次,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先进典例推广机制。高校可采取“传承”的形式积极推动典型先进推广工作,建立“老生带新生,一届带一届”的纵向传承机制,以典型来促进发展,不断激励各届同学为下一届同学做好楷模,实现先进典例宣传示范作用最大化。除了纵向传承机制,高校还可采取点面横向宣传机制,即构建网状体系。确立个人为先进典型代表,以此为圆心向外延伸,使个人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扬,以裂变的效果将先进典型的进步思想与优良精神手口相传,营造出人人学习典型、人人争当典型的积极向上的气氛,促进典型培育工作更加有效的进行。需要明确的是,高校选择先进典例代表时必须具有针对性、代表性与真实性,高校需要建立长期的考察制度,通过认真工作深入调查筛选出真正合适的先进典例。
再次,在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趋于多元化的时代,不仅出现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其价值观点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因此在选择先进典型形象时也需考虑多元化。虽然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同一个人生成长阶段,相互沟通时具有共同语言,彼此所传达的观念以及话语导向更加具有感染力,但是群体染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大学生的道德标准与人生价值发生改变。想要促进先进典型的多元化,需要选择不同领域的楷模,不仅仅需要道德楷模,还需要工匠楷模、生活楷模、创业楷模、政治楷模等。在高校教育事业中合理利用群体感染效应,积极宣传工匠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不同领域的先进典型楷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极呼吁同学学习楷模的综合素质,教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与正确的道德观,使大学生在确立人生目标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优秀楷模,学习楷模的进步经验与优良素质,从而利用自身的力量与才华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最后,充分将网络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利用网络机制宣传先进典型,多采取交互流形式与网民进行实时沟通,深入网民内部,了解网民对先进典型的看法,为广大人民营造出更加和谐、积极、正能量的网络育人环境。目前大学生查找知识与获取信息的大部分渠道都是来自网络,网络媒体具有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查找内容形象具体的特点。互联网可以通过动画、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综合界面传达给大学生更加具体形象的知识信息,促进大学生对思想道德教导内容的理解与接受。再加上近年来电子产品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大多数人都可以接触到网络,通过网络可以使学生投入极小的成本换取极大容量的有效信息。高校应紧抓这一特点,加大力度推进大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案例,教导大学生遇见问题时先从自身找原因,对他人宽容,对自己严厉,对身边的事物始终保持热情向上的生活态度,借助网络优势培育大学生自觉构建出自我教育良好环境。高校可利用各大媒体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使楷模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与大学生实现沟通与交谈,以此消除大学生与先进典例的距离感,使大学生产生共鸣,由此促进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楷模所传达出来的优良精神。通过与楷模的沟通交流可以促进受教育者由被动变主动地学习楷模的优良精神,以自身切实行动表明学习先进典型的决心。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为广大学生推出各个领域多元化的先进典型人物及其相关典型事迹,用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案例激励大学生,促进典型培育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营造良好的网络育人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极呼吁同学学习楷模的综合素质,教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与正确的道德观。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典型示范效应研究(编号:16Q119)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照清,袁以明.大学生先进典型形成群体示范效应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6)
[2] 赵正洲.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6)
[3] 李炜.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浅析[J].高等教育,2013(12)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学校办公室 湖北武汉 430200)
人们常说:"生活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幸福的。"幸福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一种愉快心情,也是一种责任,一种坚持,一种恒久的动力。最近,我读了宋洪昌编写的《名校长对教育的再思考》这本书,我的感触和体会颇深。对于幸福而言,幸福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的,有感官的,更有精神的,无论哪种幸福都需要去追求。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很幸福的人。然而,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清贫的职业,要拥有比较高的物质享受在我看来只能是海市蜃楼,遥不可及。作为特殊职业的教师,我就幸福谈几点感言:
1.转变思想,引领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教师也许在"精神层面"上是地位最高职业之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赞誉使教师头上有了一个其他行业的从业者所没有的光环,然而"蜡烛"、"春蚕"的比喻则使教师总是同"奉献"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由此,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无限地热爱这份职业,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都不应后悔,始终在心中竖立一面旗帜,这面旗帜的名字叫做教育信仰。教育的信仰在,激情就在,创造就在,职业的幸福源泉就在。因为热爱而投入,因为投入而幸福。作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必须无限热爱自己的职业,投入更多的爱心与热情,才能引领学生一起体会到教育过程中的幸福。因此,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用敏锐的视角去审视我们身边的教育生活,引领教师主动找寻职业的幸福感,以昂扬向上的阳光心态投身到工作之中。我们可以从三个切入点着手:一是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幸福。课堂教学对我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出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二是懂得享受学生。学生是教师的主体,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学生能从教师的眼睛里读到关爱,读到感动。在校园里,教师会用自己的眼睛寻找孩子,关注他们在做些什么;课堂上,教师会用自己的眼睛注视着孩子,捕捉孩子对知识学习的每一个信息,以调控自己的教学过程;生活中,教师的眼睛能给孩子温暖,孩子能在教师关切的目光中勇敢地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同样,教师能勇于面对自己,就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以良好的心态来勤奋工作,这样,每天就能感受工作生活中的乐趣和获得新的生活体验。三是懂得研究教学。教师应从"施教者"转变为"引导者",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员",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师为中心的主体,确立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教师还要努力为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这就要求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所以,我们教师才觉得教学工作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份乐趣,更是一份幸福。
2.搭建幸福平台,创造幸福管理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头雁,必须心怀教师,服务于教师的需要,处处关心他们,处处关爱他们,处处走进他们,处处以诚心待人,尊重每一位教师。一句话,要让教师感受到教育职业带来的幸福,就是要在思想上理解、生活上关心、发展上帮助、情感上尊重教师。一是创设平台,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创设机会让教师走出去学习、请专家进来指导、组织同仁研讨、展示教学成果、发展学习型研讨小组、讲述典型性教育教学案例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生活质量,激起教师的幸福感。二是立足于教师,换位思考,让教师感到工作的舒心。由于校长与教师双方看问题的关注点不同,所以可能经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而一旦隔阂加剧,校长在工作上就可能得不到教师的支持,这时校长的执行力就会大大降低。此时,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一方面既要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有力度,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教师的处境、情感和利益。作为校长应经常"立足于教师,换位思考",在换位思考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学会折中,致力于双赢。只有这样,才能在管理工作中避免主观武断,既能照顾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又能解决学校的实际困难。做校长的只有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理解老师的苦衷、要求,才能替老师办实事,也才能得到老师们的拥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尊重教师,让教师感到自己的重要。就是要为教师创造民主参与、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时间、空间和机会。实施人性化管理,让人性化管理激活教师创造的原动力:柔一点,多一些春风化雨;文一点,多一些生命关注;粗一点,多一些个性张扬;活一点,多一些宽容。让教师体会到被人认可、被人关爱、受人尊重的幸福感。例如为教师职工送上生日蛋糕、慰问生病家属和父母、关爱哺乳期教师妇女等形式,让教师对学校产生依恋之情,有亲近感和归属感,进而提升工作的幸福感。三是引导教师欣赏学生和自己。教师与学生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引导教师在学生的点滴进步、精彩发言、创造性的作品、获取荣耀与榜样等形式攫取幸福的源泉,让教师随时感受和审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并为此感受成长的幸福,为成长努力,享受追求的幸福。
3.以师为本,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怀有职业的幸福感
【关键词】玄学教育观 自然主义 人本主义 个性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11-02
一、玄学教育思想中的“自然主义” 和 “人本主义”
玄学教育思想盛行于魏晋南北朝。经历了魏正始之音、竹林清谈、东晋南北朝等几个阶段。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强调自然无为,重视个体的地位和价值,主张顺应儿童的个性发展,因性自然、崇尚清谈、得意忘言都体现了玄学教育思想的 “自然主义” 和 “人本主义”两个特征:
1.自然主义教育观
自然主义教育倡导教育应该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来进行。早期,道家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 “其一,道法自然,它是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其二,自然成熟论。其三,任自然。其四,教育必须照顾到个体的个性心理差异,反对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去规范和约束人。”[1]
玄学自然主义教育观经历了从“名教出于自然”到“越名教而任自然”,再到“名教即自然” 的演变,士人主张教育必须以个体为中心,从儿童的自然本性出发,遵循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规律,促进儿童个性的完善和发展。何晏、王弼与夏侯玄一起,开玄学教育思想的先河,从“自然为本,名教为末”、“崇本举末”观点出发,主张对个体施于因性自然的自然主义教育。嵇康是激进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他认为,“自然”是支配世界本原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和自然界来说是指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张抛弃现实社会的一切束缚自然人性发展的东西,施之于任自然的教育,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教育观。在人性问题上,向秀、郭象持本性自然观,据此认为以世俗教育来调治个性已经错了,还想用它来恢复个性中天然的东西,便是错上加错,更加偏离自然之道,认为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不是改变或塑造,而是因循和顺应个体自然天性的发展规律,促进和完善个性的发展。
2.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就是把人从神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把个体从社会群体的外在束缚中解放出来,突出个体在教育中的主体和核心地位。魏晋南北朝是“人的觉醒”和“人的解放”时代,传统的信仰、功业、学问、地位受到怀疑和批判。个体不再为外物所束缚和奴役,不再屈从于群体和外在的社会规范,只有内在的才气、气质、格调、精神及生命、生活本身才是应该竭力去追求和把握的东西。教育的目的也发生了转变,从追求外在的功利转为了追求内在的审美。生命的自由性和能动性表现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真正的教育应当开释人的自然潜能,关注个体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 引导个体去作积极的自我探寻,充满生气,肯定、激励、褒扬个体生命,热爱生命,昂扬向上,把教育中的个体生命引向高处,致力于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质量的提升。
玄学自然教育观和人本教育观具体表现为绝学弃智的文化教育观、养生教育等。
绝学弃智。何晏、王弼否定了文化教育,批判了文教制度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和不幸。阮籍、嵇康并非简单地否定文化教育,认为文化教育制度的产生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在特定时期具有一定积极作用,随着文化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会出现许多弊病,对个体和社会产生消极影响,提出彻底抛弃文化、返归自然的自然教育主张。郭象认为只有彻底抛弃名教教育,用任性自然,无为不施、自生独化的自然教育取而代之,才能消除种种社会弊病,才能使个人和人类社会回复到自然淳朴状态。
养生教育。即教人顺乎人的性情,循自然之法去认识和获得“生命之理”和“自然之理”,以达到“体气和平”、“表里俱济”的和谐自然的发展。魏晋思想家中,嵇康的养生教育思想最为丰富、全面、系统,在其《养生论》中谈到了养生教育的目的、途径和方法,认为养生教育的目的就是修养心性来保神全身,延长寿命。
二、玄学教育思想对当下个性化教育的启示作用
玄学教育思想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开辟了一代清谈论辩、开放创新、崇尚理性和简约博通的学风;其得意忘言、绝学弃智、重视养生的教学主张对魏晋南北朝经学及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玄学的自然教育观和人本教育观对当下个性化教育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传统的应试教育虽然也关注学生,管理、教育学生,甚至为了学生呕心沥血,教育者对自己的事业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负责。然而,从本质上来说,应试教育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不能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更为严重的是,考试及命题像指挥棒一样,左右着教育的方向、教学的方式和教育实践者的关注点,教师优秀与否是让成绩来说话的,因此,教育总在牺牲者着多数人的个性,保全少数人的优秀。
以人为本是一种生命化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要求教育者转换角度,重新认识学生,把学生视为生命体、主体。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其主体性是它的内在本质特征,它同生命个体是统一的,有生命个体就有主体性,失去主体性,作为人的生命个体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应当尊重、理解学生,把尊重、提高、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性作为一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指导原则。凡有利于提升学生主体性的一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都要做好,凡是违背这一指导原则的一切活动都应当停止或取消。这也是衡量教育是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尺度。
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是“以人为本”教育的立足点。面对个体的生命存在,教育目的只能着眼于个体的生命,而不是着眼于社会等外在于人的事物,不能牺牲个体生命的发展而迎合社会的要求。最主要的是发现每个学生身上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源泉的“制高点”,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巨大潜能,使其优势潜能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
2.准确把握个性化教育的本质
目前,关于个性的内涵,还是没有统一的说法。教育学中的“个性”应为:“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主要为教育)的相互作用(内化、外化),形成有利于自身解放的,由多种素质(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融合而成的独特整体。”[2]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创造性是基于主体性的个性的又一内在规定性。
个性化教育是针对划一性教育而言的。“指为提升学生的(优良)个性的教育,采取个性化、特色化的手段,保护原本就有的独特生命,促进个体生命更好地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3]认为教育中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唯一的, 个体之间有所不同,即都有其自我独特性,具有不可重复和不可取代性,都有其对社会独特的感受和经验,有自我独特价值的觉识、自我的价值和尊严。这种教育有其自身的特征:
主体性和创造性。一是主体性。强调人的价值、需要、兴趣,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和内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等自主性品质。二是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人在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产品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要素有机整合而成的心理结构特征。”[4]它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最高表现 ,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传统教育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和规范性。教学方法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上课严肃认真,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少,其结果是学生基础扎实,但缺乏创新意识。个性化教育要求教育者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人格品质。创造性能为个体性或主体性的开掘提供不竭的动力,并指明前进的方向。
独特性和差异性。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的生命,是生活中具体的、丰富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每个人生来原本就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每一个个体,而每一个个体的存在是一种个性的存在。教育对待生命的最基本的态度应该是尊重独特生命的基础上去促进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完善,而不是去遏止、压抑和抹杀这种个性和独特性。让教育为个体而存,在平等博爱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人格,学生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教育对每个学生都是特色化的、唯一化的,不能用一个标准来塑造喝衡量所有的学生。正因为个体是独特的,表现于外在就是有差异的。而差异包括先天的和后天形成的,有大有小,在时间上有长有短。不管怎样,我们总之应当尊重个体的这种差异性,让每一个个体都在原有基础上、向着自我实现的方向不断生长,实现生命的价值。
3.践行“因循自然”的教育方法
玄学自然主义教育观主张“任自然”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因循自然,目的是促进个体依照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自然、自由、和谐地发展。当代个性化教育的实现更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
一是对教育者的要求更高了,教育实践者不光要有知识,还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来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潜质。潜能是生命所蕴涵的、潜在的、可能发展的倾向,是人自身中“沉睡着”的力量,是现实生命发展的源泉。二是社会及教育者要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挥个性特长的环境和土壤。换句话说,就是教育者和社会只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环境,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是外因。教育者不是学生,不是儿童,不能代替儿童思维,学生具体什么时候能发展,要向什么方向发展,发展到什么高度,都是由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潜能和兴趣点来决定的。因此,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应尽量做到:第一,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学习,以发现学生的兴奋点和特长所在。第二,因材施教。注重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第三,践行多元评价观。事实上,评价观是个性化教育实现的前提,要想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个性的教育观念,将新观念落到实处,使个体的个性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和评价制度。
确实,教育领域也同人类其他文化领域一样,需要有精神高地的守望者。玄学人本主义教育观和自然主义教育观启发我们呼唤教育之道的回归。然而,我们知道,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完全重复的东西是没有的,纯粹意义上的复古是根本不存在的,教育的回归也不可能是退回到古代或原点。因此,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到的是且只是启示与借鉴。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结合实际,重新审视当代教育,把握个性化教育本质,尽量创造条件采取个性化、特色化的手段,保护个体的独特生命,促进个体生命更好地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二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P229-230.
[2]刘彦文,袁桂林.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浅析[J].教育评论,2000年第4期:17
[3]冯建军.论个性化教育的理念[J].教育科学, 2004年4月第2期.
[4] 刘树仁.个性教育探析[J].教育探索,2002年第4期:P55.
[5] 粟高燕.论玄学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代启示[J].台州学院学报,2005年4月第27卷.
[6]郭少榕.魏晋南北朝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探析[J].宁德师专学报, 1999年第3期.
[7]黄立志.论中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杜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8]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年11月.
[9]王景英.教育“以人为本”辨释[J].当代教育科学, 2003年第21期.
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多方面和谐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教师用什么方法教,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学,不仅关系到教学成效的高低,更关系到学生在离开教师后的发展。学生只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学有成效。并且,在今后的各种环境中才能去主动地学习,不断地发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深入课堂,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在学校的实施。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得越来越多,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然而,在耳闻目睹和自身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引发了以下思考。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台湾的蝴蝶谷》,有这样一段文字:“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烂,十分壮观。”凭借语言文字,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山谷里满是黄色的蝴蝶,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这么多蝴蝶飞来飞去,忽高忽低,忽快忽慢,充满了生命活力。它们金色的翅膀在阳光照耀下,发出神奇的绚丽的光彩,这是多么美的山谷!事实上,学生依据课文语言展开的想象可能更加丰富。如此精练传神的语言,是多媒体演示甚至录像播映也难以媲美的。前不久正好听到了这一堂课,上课的教师教到这儿时,迫不及待地出示了多媒体课件:不是很清晰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些蝴蝶,它们起先都栖息在树上,然后陆续飞了起来。单调的画面不仅毫无美感可言,更与课文描写的情景相去甚远。这样的多媒体实属画蛇添足,大大影响乃至破坏了学生阅读的胃口。
毫无疑问,多媒体无法代替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语言与多媒体本是认识世界和人生的两种不同形式,一个是抽象的文字组合,需要读者以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读出形象、读出意义;多媒体则生动得多,有形象的画面,有动听的音乐,不太需要个人的想象。因此,在很多时候,多媒体会影响我们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感受与感悟,会阻碍我们独特的想象与体验。加之多媒体是教师的精神产品,不可避免地染上教师的色彩。多媒体其实就是教师对课文的解读,教师的这种解读可能带给学生负面的“引导”与“暗示”,这是我们使用多媒体时必须要避免的。
比如,前不久听到苏教版的一堂语文公开课,课文是一年级的《雨点》:“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课上,语文教师分别演示了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里“睡觉”“散步”“奔跑”和“跳跃”的动画。精美的画面,的确给了学生美的享受。但阅读教学首先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眼中的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是否就是老师展示的那个样子?这显然值得商榷。好的语文课首先应给学生联系自己实际解读文本的自由,也许这个学生心目中的小池塘正是老师出示的那样:芳草绿水,还有青蛙。也许另一个学生眼中的池塘已是死水一潭――这样的池塘早已遍布今天的苏南!
也许我这样的想法过于苛刻,那就让我们继续审视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问学生:“假如你也是小雨点,你会到哪儿去,做什么?模仿课文的句子说一说。”学生说了很多,诸如:雨点落到我的雨伞上,在我的雨伞上打了个滚儿;雨点洒在我的脸上,在我的脸上亲了一口;雨点落在柳树上,柳枝长出了嫩芽;雨点落到池塘里,唤醒了小青蛙……总体来看,学生思维活跃,语言也比较生动,但所有的学生说得都挺美:美的现象,美的语言。为什么就没有学生说“雨点落到臭水沟里,痛苦地哭泣着”?为什么没有学生说“雨点落到沙漠里,落到荒滩上”?事实上,地球上很多地方的水都已经死了,不再活泼地流淌,不再有鱼来往,不再哺育小草,不再……难道学生都没有看见这些,都没有听到这些?肯定不是的,那么只能说明是生活的真实远离了语文,远离了课堂,远离了学生。也许有很多理由来解释这一切,但不可否认教师制作的美轮美奂的动画收到了先入为主的效果――形象的东西取代了文字,进而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想象和独特体验,特别是对教材的质疑和补充。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应该相信,多媒体运用得当是可以帮助学生感悟语言的。比如《黄果树瀑布》这样描写瀑布:“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谷回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黄果树瀑布的景象也许还能想象,然而瀑布訇然的声音以及作者的观感,对没有亲临黄果树瀑布的学生――即使是去过但仅是走马观花的人来说,通过语言文字来感悟仍是困难重重的。因此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恰到好处地出示了一段剪辑过的黄果树瀑布的录像,那飞流直下生紫烟的壮观场面,那声势浩大绵延不绝的声响,真实而摄人魂魄,学生见之,无不惊之叹之,陶醉其中,浑然忘我。看后,学生交流感受。一个学生想起了叶圣陶先生的《瀑布》,脱口而出:“黄果树瀑布如烟、如雾、如尘。”第二个学生说:“黄果树瀑布溅起的水雾真的比瀑布还高。”第三个学生只是不停地感慨:“太美了,我无法用词来形容!”第四个学生说:“这真像一个童话世界,我真想马上到黄果树瀑布去。”第五个学生说:“黄果树瀑布不但美,而且很有力量。”这些感悟,有些是超越书本的。而最妙的是“力量”一说,课文语言都未涉及,然而细细思忖,黄果树瀑布如此气势非凡,如此雄伟壮观,自然是有大自然的伟力在焉!
有人曾这样打比喻,现代教育技术之于教学,犹如化妆品之于美女。施妆得当,则美女更美;施之不当,则美女变丑女。我以为,现代教育技术能对教学起的作用,不止是陪衬如化妆品,不止是点缀如漂亮服饰,还可能成为浑然一体的血肉――即教育的资源,帮助感悟课文语言而又不仅仅是感悟课文语言,就像那位老师教学《黄果树瀑布》时恰当地运用那段录像那样。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理论》.
——清原二中刘丽君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也。
1988年8月至今,26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担任语文学科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回忆26年来从教的心路历程,深感欣慰。自己是在局领导的关怀和信任下,在学校领导的信任与帮助下,在学生及其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就是要使自己的工作让领导及同事们满意,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就是要把教育的幸福带给我们所教过的每一位学生。
一、好教师要有“幸福的功力”
从1988年一脚踏出校门的一脸茫然,到今天能初步的掌握教育教学的些许规律,真是在大家的帮助下,一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行。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路,我觉得一名合格的老师自身必须要具备扎实深厚的学科基本功。所谓胸中有丘壑,方能指点江山。教师自己要具备学科的“知识树”、“能力网”。要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教以学生知识,更要教以智慧。施教时要有大教育观。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目光、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山岭、领略知识的无限魅力,享受知识的无穷乐趣,往往会使学生在以为“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却忽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样的课堂中,始终贯穿着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唤醒与培养,对学科知识与规律的感知与拓宽,对获取更多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自己的每一堂课都扎扎实实,不搞花架子,也无需追求新、奇、特。宏观的把握教材与微观的了解学生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走一条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之路。好教师的功力就是播种幸福的沃土。
二、好教师要有“幸福的种子”
一名教师只懂得钻研文本与教材,仔细研究教学纲要。这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必须还要阅读大量的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弄清弄懂它的来龙去脉,这样讲起课来才会有自信,更有深度和广度,视野才更广阔。课堂上也会游刃有余,知识交代的也会更加清楚明白准确无误,教学效果才会好。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读书学习的习惯,按照上级领导及学校的要求,积极参加了每一次的校本培训学习,还有机会多次外出学习,参加了省级专家的专业培训,更幸运的是能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北师大学习,有幸聆听了多位国家级专家的讲座,使自己仿佛迷途中的羔羊,看到了迷雾中的曙光,找到了向教学更深处前行的方向。每一次的学习,都是自己深深的感到更卑微与渺小,更感到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无形中增添了对进一步学习的渴望与追求。所以我抓紧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自学,到校图书室看与语文教学相关的杂志、自己上网购买班主任教育教学技巧书籍,《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行为矫正》《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等学习初中生心理教育,聆听很多国内外专家的心理讲座、观看传统文化教学讲座、观看中华诗词电视视频。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我县各个学校的优秀教师学习,虚心接受局领导及师校领导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提高就是播种幸福的种子。
三、好教师要让幸福在课堂开花
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科学性与趣味性,我们针对的都是初中生,正是充满好奇的年。如果你的课堂语言毫无情趣可言,气氛呆板死气,教学过程平铺直叙,环节毫无起伏,那么无论你的专业知识多么精湛,也不会赢得学生的掌声与认可,更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这一点,我常常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学生,我更喜欢一个能够把科学性与趣味性很好的统一在一起的教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享受学习的乐趣。我常常希望把教育的幸福在课堂上带给学生。我在课堂上也就是这样做的,每一节课上我都力图把文学的魅力带给学生,利用巧妙的导课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利用作者的生平经历励志,利用课文中的字词讲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利用课文中的事件陶冶学生的情操,利用课外拓展发展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写作能力...他们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发展能力,体验成功,感受到了知识带给他们的幸福无与伦比!让他们体会到一个人灵魂的崇高,精神境界的纯净自由才是人生最可珍贵的东西。
四好教师要让学生教给学生体验幸福
中国的家长和老师交给我们孩子的太多了,要勤奋、要刻苦、要循规蹈矩、要出人头地、要光宗耀祖.....要为了美好的未来去忘我奋斗,可是我们常常忘了交给学生体验眼前的幸福,其实我觉得对一个生命而言,幸福的成长比遥远的成功更显重要。所以我在教学中是把前者放在第一位的,我不是为了学生的分数而工作的老师,在和学生一起的日子里,我最注重的是他们今天的幸福,只要他们今天是健康的,是进取的、是团结的、是真实的、是快乐的就够了。因为我们培养的大多数是普通的公民,而不是科学家。我希望当他们走出校门的时候,能够作为一个健康的鲜活的社会细胞而融入到这个世界中。
五、好教师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幸福
回顾自己的20多年的从教之路,我是幸福的幸福的。课上,我与学生们交流会意的眼神,引导学生们不断领略中外文化的旖旎风光,吸取人类文化博大丰厚的营养。课下,是学生们的体谅与关爱,“老师,看我画的画好不?送给你”,偶尔你会在老师的课桌上发现“慢咽舒宁”;上英语课了,当我夹起书本走出教室,身后突然传来“sorry teacher”的声音,事后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上节课有个小淘气把英语老师惹生气了,班长带领全体同学给老师赔礼道歉;他们会在日记里悄悄地对你说:“老师,我好喜欢你,像姐姐,像妈妈”“老师,想起她的眼泪,叫我如何不悲伤,我真的很担心她,他的一笑一颦都难以忘怀,老师,我怎么办?”,教师节、新年到了,走进教室你会看到窗台上的康乃馨。讲桌上的贺年卡,除夕夜会收到学生们发过来的短信,他们已经毕业多年了。忽然一个电话,他们会忽然出现在你家的门前,抱着小时候的照片给你讲童年的故事。
六、好教师要把幸福带给学生
记得某个大学的教长曾经说过:我是研究机器人的,我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是现在我担心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像机器。教师的教学绝对不能一刀切,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一定要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来展示他们的个性特征,发展他们的个人潜质,让他们在大同的校园里找到小异,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快乐的人。
带给学生幸福要做到以下几点: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无论贫富、美丑、优差,厚爱“差生”,学生最讨厌“近视眼”教师;教育是从了解开始的,教师要从从生活上关心学生,从行为上约束学生,从学习上引导学生,从品性上塑造学生。千万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不仅表现在谈心和处理问题的细致上,也渗透在平时教学工作的细节中。
贴切的指导他们,学习生活的言行举止,甚至包括背书包、扫地的姿势。
真心地关爱他们,父母不在身边的多关心;与他人发生矛盾的多谈心;习惯不好的多操心;教不会的要耐心;有病的备好药箱和热水;衣服破了她给缝补;没钱回家的给拿路费,贫困的体育生,她偷偷的塞钱让他营养;看见他羡慕别人的球衣,但是他蹲地摊的妈妈说还欠房租哪,就送他漂亮的火箭队队服;小胖无法上学了,父母出国无人照料奶奶,我就大冬天补完课后,冒雪步行到县城外小胖家走访,劝小胖回校上学……。
事实上,边界意识由来已久。近代自然权利思想产生伊始即秉持明确的边界意识,目的在于划清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界线,以保障个体的自然权利。只要稍微用心就不难发现,洛克的《教育漫话》与卢梭的《爱弥儿》都在探讨家庭教育,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他们所讲的家庭教育完全打破家庭教育是父亲职责的传统,都将教育孩子的权利给予家庭教师,这也应该不是什么巧合。他们都主张限制父权,主张父亲的权力仅限于儿童需要他帮助之时,否则父子平等。这种对父权的限制,对儿童独立的崇尚,意味着家庭关系的变革,这种“家庭罗曼史”甚至构成了法国大革命政治理念的某种集体无意识的家庭秩序想象。这就是说家庭秩序与政治秩序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启蒙思想家正是企图通过家庭秩序的重建来重构国家的政治秩序。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既存在着鲜明的界限,联系又十分紧密,私人领域的教育思考不仅成就了私人领域中的个体权利,而且意在成就公共领域中实现个体权利的想象。
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洛克与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否成就了个体权利教育理念的集体无意识。应该说,这种意识是有的,只不过还没能达到集体的程度。日常生活是个领域分殊的状态,早在十九世纪斯宾塞在论述教育为生活做准备时,就将人的生活划分成五大活动领域,各领域有各自的功能;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得意弟子波尔坦斯基将人的生活划分为六大领域:圣灵(宗教)领域、家庭领域、舆论领域、民事领域、商业领域和工业领域,重要的是他提出每一生活领域都有自己遵循的最高价值、自己的秩序观念和自己的价值合理性的证实方式,各领域之间根本没有价值一致性,不能将其中的任何一种价值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代替所有其他领域的价值。
领域分殊的认识所以没能成为集体无意识,原因在于对国家的认识。自近代民族国家建立并相互竞争开始,教育成为推动民族国家发展的工具,由于国家的发展往往以追求国家利益掩盖个人利益,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教育的发展以牺牲个人利益满足国家需要为前提。教育所奉行的价值观通常是国家在特定时期特殊利益的笼统表达,非常容易导致以某个领域的特有价值代表所有领域价值的不良倾向,原因就在于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那就是不同领域之间所遵循价值的一致性,即边界意识的缺失。但遗憾的是,一直作为国家发展工具的教育没有自身的独立性,也就没有了关于教育本身应该拥有什么权利的探讨。失去了自身存在的边界,在其内部的发展中也就难以形成边界意识。当国家利益成为教育自身存在合理性的最佳明证时,个人也就只能充当工具,一切服从于国家需要。所以,要使权利个体成为现实个体,需要观念的转变,需要将洛克与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关于家庭教育中的个体权利思想发展成一种个体权利教育理念的集体无意识,以边界意识代替“统一”思维。唯其如此,个体权利才有望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得到双重实现。
二、个体意识———整合现代教育文化
“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权利文化”是现代教育制度在西方首先建立的精神条件。西方文化的重要基石之一是基督教,基督教文化的一个重大贡献是来自于犹太教《摩西五经》中的约法精神,是近代社会契约精神、法律观念及道德规范的重要来源,这种契约意识与近代政治哲学中的自然权利观念相结合,形成了西方特有的权利文化,成为西方特有的文化精神风貌,是西方现代社会制度建立的精神保障。当然,西方现代教育制度建构的过程充满权力与权利的博弈。权利要求打破少数人的特权,实现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而特权的持有者当然不会轻易让自己“把成本强加给他人的能力”即权力受损,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秩序转变的背后,是以权力为核心的文化与以权利为核心的文化之争。但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歇,文化也需要“动态化”的发展。动态化的文化突破了文化对过去原有规范的保存功能,使文化由“产品”转向“策略”,由“过去”指向“未来”,“整合”是文化发展的策略。对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是简单的取舍,而是整合后的再生,是植根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与历史的新文化规范的创造。权利文化对于中国是一种泊来品,其中的个体观念、个性自由、个人本位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价值取向是相互冲突的,这种冲突与其说是“东”与“西”之间的冲突,莫如说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这种认识在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中早已达成共识,他们已经认识到古代文化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是相对落后的,中国应取法于西方的现代文明,学习西方的民主,发展工业经济,振兴民族文化。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经济已经走向市场,中国社会已经走向法治,实践已然提出了创建新文化的要求,也已经具备创造新文化的条件,所要做的是将西方的权利文化与中国现有的国情相结合,与中国特有的时代精神气质相融合,“整合”出适应中国国情的权利文化,作为统领现代教育制度的精神支柱。
整合的现代教育文化要有明确的个体意识,突出个体权利,个体尊严至上,其精神内涵如下:一是个人观念。杜威对于个人心灵重要性的强调值得我们关注:“实用主义和工具的实验主义强调个人的重要地位,个人才是创造性思想的承担者、行动者和应用者。……个人的心灵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只有个人的心灵才是那个使传统和制度发生变化的器官……”。权利文化是一个个体本位的文化,对于个人的重视落实在教育中应是具体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个人。二是个体良知。杜威的观点一方面提醒个人观念在文化中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将个人心灵理解为思想与行动的力量源泉,这激发了另一个联想,即“整合”的权利文化要张扬个体的良知。“良知是人类必须坚守的不可或缺的堡垒,在这个堡垒里人们完成其性格的塑造并发展出抵御榜样和众多法律条文之影响的能力来”。“良知越是更积极地走上社会生活的前沿,那么,我们考虑得更多的就不是国家已做了什么,而是国家允许人们能做什么;……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及其对权力的分立。社会要优先于国家———个体心灵要优先于国家权力。”只有打破权力的垄断,才有可能保证教育制度的道德性。
三是宽容精神。宽容是民主生活的内在要求,是权利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为没有宽容就无法完成权利的下移。文艺复兴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就是宽容精神,有了这个精神才会有受教育对象的扩大,从而突破贵族阶层的垄断。自由主义的奠基者洛克也强调宽容,意在为权利下移创造良好的思想空间。有了宽容才会有良好的竞争,才会有有序的市场,才会有更多的教育选择,才会为教育制度的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为“一个社会能够演化到何种文明高度,最终取决于这一社会的精英群体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保持宽容、开放、明智和自我批判的态度,从而在相应程度上保持着恰当的纵向流动性,以及相应地,让精英群体分享的权利以相应的程度不断扩展到弱势群体”。四是让权利意识成为大众的生活常识。套用杜威关于民主的论说,那就是当权利是个人习惯或个体生活方式时,它只能是一个“道德理想”,只有当权利成为大众的生活常识时,它才会是一项“道德事实”。
三、服务意识———强化教育保障机制
前现代教育建立在等级化与特权传统之上,而现代教育制度则以个体权利为坐标,是以个体权利为本的制度。为实现教育制度由特权向权利的转向,法律是最关键的制约力量,现代教育制度是建立在教育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的。回顾西方现代教育制度建立的过程,无论是初等义务教育的推行,还是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无论是教师教育的发展,还是高等教育制度的完善等等,不仅得益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法律法规的落实,国家成为现代教育制度建立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强化国家权力的同时,西方现代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多种保障机制,其中,来自于社会的制约是不可小视的力量。因此,我国教育制度欲实现由权力向权利的现代转向,建构自身的教育现代性,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完善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实现教育法律的公平与公正;另一方面则要重视挖掘社会力量,以社会制约公共权力。只有国家与社会同时建立起为个体发展服务的教育意识,才有可能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个体权利。
完善国家法制建设,服务个体发展需要。完善国家法制建设就是要强化国家权力,走强国家之路,让公共权力服务于个体发展。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形成了“初见端倪的教育法体系”,即第一层次的《教育法》,第二层次的单行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层次的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第五层次的政府规章。目前的法律、法规解决的是制度化教育中公共领域的教育问题,在公共教育权力如何保障个体受教育权利方面,建立了基本的制度框架。但是,由于教育实践中权利问题众多,加之《教育法》中的权利处于被“虚置”的状态,因此,研究教育实践中的具体权利问题应是当下教育法律建设所应努力的方向。
教育实践中的具体权利问题研究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按照领域分化的思维方式,细化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各自的权利问题,二是权利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路径问题。按照边界意识与领域分化的思维方式,在原有法律公权利与私权利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教育领域中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中所有相关权利主体的权利问题,使领域分化后各自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按照这个逻辑,除需完善国家与地方的教育法律法规外,特别需要加强私人领域教育权利的研究。如同制约公权力需要一部民法典一样,教育领域要确保个体权利同样需要一部保障私人领域权利的教育法,以保障教育公权力介入个体私人生活领域的合法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究竟赋予个体什么权利,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权利实现的社会成本,以保证制定法律的可行性。同时,对于法律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确保权利落实,这也可以适当借鉴公共权力制约的司法机制,在执法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可行路径。
加强社会监督,服务个体发展需要。从法律上赋权到实践中真正的享受权利,需要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而加强监督则要寻找制衡公共权力的有效方式,确保公共权力能够服务于每个个体的利益,这对于强国家理念下的个体发展尤其重要。西方的实践表明,以社会制约权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然而如托克维尔所说,“指导社会机器运作的手是看不见的”,特别是当把目标锁定在公共权力的运行上,这就更为复杂,其中涉及诸多相关因素。如何让个体权利能够规避各级政府的权力异化而落在实处,社会学家的想象是建立一个理想的公共领域,让公共领域中形成的公众舆论与国家公共权力形成制衡,以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而导致个体权利落空。公共领域的形成是以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为基础的,需要“重新发现社会”,中国虽然以家国同构为传统,但目前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的力量正在崛起,建构公共领域是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如今发达的网络为公共交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利于人们积极参与公共问题的辩论与商讨,有利于形成共识,借助于公共理性反映民意,保障权利的真正落实是可行的。以扁平化的权力制约垂直的权力或许可以使权力更好地服务于个体发展。
四、结语
关键词:转型时代;敬业;精业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293-01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多承担着"教书匠"的角色,只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就算了。但转型时代,社会的多元复杂,学生在校学习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个性与其生命发展显得非常重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许多教师来说,面对的几乎都是陌生,穿新鞋走老路是不行的。于是,研究对于教师是十分必要的。实施新课程不可不伴随着研究,教师应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研究者,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成为研究者呢?转型时代教师如何做到敬业与精业?
1.敬业是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
教师敬业,才会对工作抱有浓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敬业,才会把热爱学生、钻研课堂教学作为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朱熹曾经说过:"敬业者,专心致志事其业。"(1)教师的敬业精神是教师爱业、勤业、乐业的基本品质。敬业表明了一个教师良好的职业态度,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学能力,也就是做到精业。敬业可以说是一名老师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但精业才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障。
9月9日,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2)
的言语字字珠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很多敬业的典范。在晨雾朦胧的校园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教师忙碌的身影;在月上梢头的夜色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伏案工作的背影。但是,有的教师是"勤奋有余而效率不足,付出有余而收获不足"。在工作中,有些年轻教师仅凭热情,年长教师仅凭经验。诚然,他们是辛勤的、忙碌的,也是值得我们欣赏和尊敬的。但是,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他们缺乏学习,忽略了自我提升。不少教师难以了解学科最前沿的动态,难以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于是在一种低效劳动中不断重复讲述"昨天的故事"。
教师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面对知识点的把握,如果仅凭直觉和经验去处理,而不去研究,不去质疑、反思,就很难从本质上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是应该的。但是,仅仅有实干精神、工作热情还是远远不够的,科学的实干更有效。面对课堂教学,我们是否能够深挖、提炼,让学生把学习知识当成一种享受?面对学生管理,我们是否能善于疏通、引导,打破师生心灵的屏障?面对教育技术,我们是否能驾轻就熟,让教育技术成为教学的有力臂膀?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面对课题研究、优案设计、微课制作等事务。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名教师,我们就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而这一切,只有靠精业才能得到。
2.敬业与精业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两大重要因素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敬业和精业既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又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教师的工作可以是平凡的,但不能是平庸无能的。只有做到了敬业和精业,一个人民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对本职教育工作做到举得起放得下,可进可退,可攻可守,行动自如。如果盘算个人的工作业绩则可圈可点,自己也会感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真正做到问心无愧。当然,你如果不学无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在课堂上忽悠学生,不能为求知如渴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那么学生会从内心中看不起你,这样的教师也只能有一个教师的头衔或者名份,并不是一个有魅力的合格老师,也无法得到学生的尊重、爱戴和信任。
3.敬业是教师执教的前提
所谓敬业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忠于职守,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的一种执着精神。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因此,没有敬业之心,就不会有精业之道,如此一个不学无术,大脑空空的人,怎么能担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精教师的工作可以是平凡的,但不能是平庸无能的。只有做到了敬业和精业,一个人民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对本职教育工作做到举得起放得下,可进可退,可攻可守,行动自如。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天天与学生在一起,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教师的人格和学术水平、治学精神和业务知识能力,无疑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谓"名师出高徒",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紧学习"充电",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研究教育规律和艺术,思考学生的接受心理,开展课堂创新教育,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加精湛,进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这样才能无愧"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艺痴者技必良,书痴者文必工。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耐得住寂寞,排除外界干扰,制定职业发展的远大目标,减少应酬,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实践和思考,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在精业上狠下功夫,练就教学的"内功",为学生的学习成才导航,力争做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合格的、能教善导的人民教师。
要求教师必须"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的意识,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3)我们要在孜孜不倦的努力中提升专业素质,在刻苦的学习中提高专业技能,在不懈的追求中完善专业行为;不仅要做到敬业,而且要做到精业。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变成广阔的海洋,才能让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种惬意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礼记 学记》4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
关键词 信息时代 中职教育改革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012-02
一、职业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我们身处一个极具变化的时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知识更新周期是衡量世界总体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其结论是:信息通讯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上个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进入新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
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寄希望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适应新时展的人才无异于缘木求鱼。因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适应时展变得尤为重要。
二、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培养什么样人才服务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多年来,我国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和教学教法的改革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例如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改革开放以来编了很多新的教材;各个学校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先进的教学手段,如语言实验室、闭路电视系统及一些其它的教学设施开始普遍使用于教学,这是教学手段的改革。至于方法的改革就更多了,仅以语文教学为例,就有二十多种,其中有的还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尽管这些改革确实对推动整个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总体而言,教学改革却仍然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其主要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很多人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所有这些改革只是浅层次的改革,而并未涉及思想层面。当然,有些教师把教学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改革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教学结构的改革。但是即便教学结构取得较大程度的突破,如果忽视了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话,教改仍然会陷入死胡同。
三、围绕创新思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改革的一个误区,是把学生当主体,但没有把学生当主人。教学单纯地将学生作为内容灌输的对象,未能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及对新问题的解决能力,应该是所有教学改革的核心。
真正的教育是尊重、引导、发现及赏识,而不是灌输、填鸭或是谴责。真正的教育,要注重“不同的人”,要把“不同的人”培养成“不同的人”!绝不能用“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评价”把“不同的人”培养成“相同的人”!
教学改革必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然而改革的核心应该在教师,而不在学生。如何保持完善并发展学生固有天性,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教师主导也可能会扼杀学生创造的天性。教师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只是适当引导,从而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为教师讲得越多,学生自主的学习就会越少。当教师把知识讲得越清楚、越明白的时候,学生自主钻研、思考、探究的意识就会越弱,新课程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际上就会落空。
四、跳出教材,把社会变成学生的教材
如上所述,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谓的以“经典”为主的教材无法适应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最新的教学内容,都无法赶上时代的更新。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学,应该走出课本模式,采取读本和参考书的模式。比如,我们可以编一些参考读本,所收的文章比课本的容量大数倍,供老师在教学中任意取舍,同时也可以布置学生一些选读、泛读的文章,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成为阅读的主人。
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