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景观设计的缺点范文

景观设计的缺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观设计的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景观设计的缺点

第1篇:景观设计的缺点范文

1常见的中国园林的传统造园手法

常见的中国园林的造园构景手法有九种之多:借景,对景,夹景,框景,漏景,抑景,透景,添景,障景。下面侧重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构景手法。

1.1借景借景是将园林外景色引入并与园林内景色相叠加的造园手法。借景可以弥补园林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过多财力的缺点。中国古典园林史上比较有名的借景案例有颐和园的昆明湖远借玉泉山;江南的拙政园远借北寺塔,巍峨的北寺塔耸立在亭后的云霄中甚是壮观,形成了著名的“涉门成趣”、“入园见塔”景观;以及苏州的沧浪亭邻借园外的葑溪清流形成水迎客的独特景观。

1.2对景对景是指园林中的主客体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造园手法。例如在游人身处园林之中,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等,或在堂、山、桥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等等。

1.3夹景中国园林中为了突出理想景色,通常在景观的左右两侧以树木、山石、或建筑等加以屏障,这样就形成了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使远处景观更显得有主有次。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可以表现出工匠的设计构思意境和感染力,不仅能突出园林中主要景观的地位,而且能诱导游人视线的汇聚,使景观空间定向延伸,直到达到园林中景观的节点。

1.4框景框景是指工匠在构思设计园林时有意识地设置框洞式的结构,并引导游人在特定的位置通过这些框洞观赏景观的造园手法。这种造园手法曾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中出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句诗是对框景这种造园手法的最佳写照。

1.5障景障景是指在游览的路线上设置一些山石、照壁、花木等遮挡物,从而遮挡游人的视线,引导游人改变观赏的路线,从其他方向观赏园林中的景物的造园手法。障景的采用使园林的景观达到不重合的韵味,也进一步造成了欲扬先抑的效果。障景运用典型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中巨大秀美的太湖石被安置在仁寿门内,这样的构思使整个院落的景致显得富有层次感。

1.6漏景漏景从框景中发展而来,是指游人能够从疏透处观赏到园林中的景观。漏景能够促成园林空间的空灵与渗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定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的漏景效果。例如苏州留园入口处的洞窗漏景,苏州狮子林连续的玫瑰窗漏景等,这些都是漏景手法运用的佳作。

2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古典园林、庭院发展到近现代时期,比较突出的变化有三点。一是功能日益复杂的园林类型增多;二是私家园林的减少,公共共享空间增多;三是建筑体量的增大使园林与建筑、室内与室外空间结合渐差。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起步较晚,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也相对落后,没有形成系统的设计理论。我们在进行现代景观设计时,更多的是生搬硬套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并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也没有将传统的造园手法和现代景观设计生动的结合在一起。甚至有的设计师单纯的借鉴西方园林景观的设计手法,再将中西方的造园手法杂糅在一起,使得其设计出的作品缺乏应有的整体感和和谐感。这样的作品往往背离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初衷,仅仅流于形式,造成了设计与理论的脱节。现代景观建立在“空间”中,那什么是“空间”?中国古代的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到“延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在这段话里阐述了“空间”的哲学概念:有形的容器和无形的空间。以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空间一般是指墙体围合起来的建筑物所形成的区域。当空间的概念从建筑设计延伸到了景观设计时,空间就是指通过景观材料和细部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区域场所。

2.1场地要素场地要素无论对于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来说,都是工匠首先考虑的。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营造基础,场地的选择应当考虑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安全舒适,大到园林的布局与选址,小到亭台楼阁的朝向与位置。中国古代著名的园林营造师计成在《园冶》中提到:“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这说明古代工匠在构造园林景观之前一定对所选场地周边的山川、湖泊等自然景观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再通过构思设计将周边的自然景观巧妙地纳入园林中来。中国传统园林讲求“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设计原则,在造园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场地一般按照其形态、规模、和坡度来归类和评估。从现代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场地的形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场地的形态来说,园林就是所选地形和景观小品间所形成的空旷地域的连续组合体。所选地形和景观小品间所形成的空旷地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各种不同地形类型所制约:平地、凸地与山脊、凹地与山谷。(1)平坦的地形能够带给游客舒适和踏实的感觉,是游客聚集、休息最合适的场地(图6)。(2)凸地形在园林中一般被处理成土丘、丘陵、山峦或小山峰。凸地形的坡面和顶部限制了空间,提供给游客的外向型的视线范围,使游客可更广泛地观察周围环境。(3)凹地形在园林中可作为放置焦点物或具有支配地位的建筑小品,特别是当其被较低矮、或垂直于等高线的设计形状所环绕时,还可作为理想的表演舞台。同样山脊与谷地就是凸地形和凹地形在自然界中的合理演变,其优缺点与处理方法类似。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设计时,应当从整体角度规划设计园林景观,更加注重融合在场地周边原有自然景色中。中国幅员辽阔、物资丰富,各地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人文景观,我们在构思设计园林前,通过对场地内已有要素和周边环境的分析与勘查,再加上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特色景观,营造出与场地周边地域特征相统一的现代景观设计作品。

第2篇:景观设计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景观;应用型人才;改革;综合素质

现代园林发展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古典造园、风景造园的基础上,经过科学革命方式建立起来的新学科。风景园林学是以强调建设和谐的人居户外空间环境为基础,把工程技术与艺术表现融为一体,并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植物学、艺术美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丰富科学艺术手段,为人类建立了一种适合生存并促进自身发展的室外生活环境。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环境危机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经济稳定增长和快速城市化仍将持续很长时间。物质主义和过度消费开始引起有识之士的关切和思考,对大自然和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初露端倪,因此风景园林应运而生。由于风景园林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使命,以保护和营造高品质的空间景观环境为基本任务,因此它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风景园林学科的时代背景、发展前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社会发展、人类科技文化的进步,使得风景园林专业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风景园林的任务是丰富多变的,这就需要大量的知识面宽、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正是基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为目的,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开设了景观设计原理这门课程,通过优秀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该课程主要介绍有关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发展演变、景观资源的类型及评价方法及城市与区域的景观与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景观设计原理课程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对景观设计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了与景观设计有关的理论知识、景观设计的原则,熟悉景观的构成要素、景观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因此,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实践教学、教学资源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分模块的改革创新,创造了一体式学生理论实践创新思维模式。

1景观设计原理课程概述与目前存在问题

由于风景园林专业的特殊性,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景观概述、发展历程、影响因素、空间设计、景观构成的环境要素、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表达、各种类型景观设计。此外,还有景观设计原理对风景园林专业的指导意义。景观概述:景观设计的基本认识(景观的概念、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专业与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设计师)。发展历程:古典园林的传承、现代景观的产生。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功能因素:(功能属性、功能构成、功能、布局)空间因素、人文因素、生态因素、技术因素。景观环境与行为心理(人对环境的需求、环境感知与环境认知、个人空间与感觉尺度、私密性与领域性、环境行为规律)。空间设计:空间设计基础(空间概念、讲解点线面体以及空间)、空间处理手法(空间构成、空间类型、空间操作、空间界定、空间与功能)、空间要素与设计原则。景观构成的环境要素:地形、道路与场地、植物、水体与山石、景观设施与小品、照明设计、景观建筑单体设计。设计程序与方法:讲解一般景观设计的程序与主要内容以及各阶段的注意事项。设计表达:景观制图、景观透视。各种类型景观设计:城市公园、广场、居住区、庭院、滨水、道路景观设计。讲解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存在问题:第一,课程内容空洞,理论缺乏实际指导和借鉴作用;第二,课程内容浅显,未能满足培养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性人才的培养需求;第三,整个课程为48个学时,基本以理论课为主,未安排相应的实践课学时,未能很好达到锻炼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的效果。

2课程改革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

2.1课程内容与实践、实际项目相联系

将课程与招标网的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通过理论知识点赋予相应的设计项目无缝衔接,配合指导老师进行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风景园林学科相关设计竞赛,以团队进行考察的形式,从中培养设计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2.2多维度、多地点进行设计考察

从理论课堂与室外课程进行呼应,通过案例图片和现场实际参观考察进行,把景观设计涉及的方方面面的设计类别进行阐述,对一些设计热点,如生态停车场设计、海面城市、雨水花园、美丽乡村等相关案例进行重点剖析。

2.3网络平台资源的利用与整理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浏览相关专业网站,搜集相应素材。国内比较有名的,如生生景观、秋凌景观设计、国际新景观、筑龙园林景观、园景人、田园志、微设计、景观派等。借助这些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实践案例以及理论思想,并且提供相关设计素材丰富设计作业的层次感。

2.4师生互动

平时课程作业让师生充分互动,进行思考,课堂上由一组学生讲解他们所欣赏的景观设计案例,内容包含案例的概括、案例优缺点、由此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2.5专项作业训练

快速设计与草图表现能力是风景园林设计行业所必备的一项技能,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设计训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专题进行快题设计方案构思。例如,选择永川兴龙湖公园、观音山公园、渝西广场等地方进行景观改造设计。

3结语

第3篇:景观设计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寒地;别墅景观;植物配置;文化

1寒地别墅景观设计概述

1.1寒地城市概念

其实关于寒地城市,目前还没有一个能通过广大认知的定义。现在我们所说的寒地城市,大致是指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指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1]它通常包括北半球北纬以北,每年至少有2个月的时间月平均气温在0℃或0℃以下,并伴有阵雪、昼短夜长现象的城市。与我国南方相比,寒地的环境景观形象相对厚重、朴实庄重,但同时也会造成景观设计过于的单一、环境色彩与形态相对贫乏的缺点。随着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发展,人们逐渐重视生活环境质量,随之而来对景观设计的高要求、对景观设计的日益重视,从而不断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变。

1.2景观设计学理论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到现阶段理论体系已基本健全,景观设计学理论观点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围绕的关系,强调人与土地相协调的关系,这也是景观设计学与古典园林设计的区别。

1.3寒地居住型别墅景观设计的原则

人本原则:衣食住行是人类活动的四大主题和内容。居住活动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居住环境的质量不但要满足人们生存的需求还要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要,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地域文化原则:寒地景观最突出的就是冬季的寒地自然特色,表现不同文化区域上的无限发展变化。比如吉林市松花江形成的冬季雾凇成为我国独特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可持续原则: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人类的发展原则和目标。在景观环境设计中,应秉持此原则为中心,不应该用破坏环境来换取自身的利益,要尊重自然环境。所以在别墅景观设计建构中,要充分保护自然环境,多利用再生环保材料来构建自己的家园。

1.4环境营造概念

环境营造,即围绕人这一主体,通过人为参与建造主体周围的物质条件与非物质条件。营造,在汉语语境中更倾向于通过营建手法,达到形成一定的环境氛围。

2影响寒地景观营造的其他要素

2.1寒地的太阳辐射

冬季的寒地居住区太阳升起晚,落山早,随着建筑楼阴影面积的扩大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相对降低。因此在寒地地区设立居住区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如何充分的利用太阳资源,尽量避免在太阳不照射的地方设立人们活动区。所以要满足居住者对所处环境的温度要求是进行寒地景观营造的要素之一。

2.2寒地水文条件

寒地城市主要降水形式是降雪,雪或雨夹雪。寒地城市的清洁最大压力就在于降雪,而寒地城市所面临的不光是降雪带来巨大的清雪工作,而交通事故的频发是降雪带来的巨大难题。由于地域特点,气温相对较低的寒地城市,绝大多数植被无法适应寒地的生长条件,冬季景观较为单调,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别墅区中适当的地形变化。在大雪纷纷冬季,降雪覆盖在相对变化的地形上,层层不已,增强了寒地冬季别墅区外环境的美观性。

3寒地别墅景观设计的不足及策略

在寒地景观设计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影响,为确保设计达到预期效果,要根据实际环境情况来满足水平要素。

3.1寒地别墅景观设计的不足

3.1.1不重视寒地气候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我国对寒冷地区的景观设计研究开展和起步较晚,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设计中存在生搬硬套和模仿已有的设计理论现象。这就导致了实际的作品成果满足不了当地的功能性需求。

3.1.2缺乏当地的景观特色

对于当地的景观设计没有一个属于当地的景观特色,缺乏对当地的文化历史,人文风情,民族,地域的研究,这样就造成了地理上的区域景观雷同化、设计手法单一、缺乏设计特点[2]。

3.1.3设计与施工容易脱节

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不少设计者不愿意下工地,参与施工现场,导致设计与施工有脱轨的地方,所以说擅于处理现场是一个优秀景观设计师的基本素质。

3.2寒地别墅景观设计的策略

3.2.1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乡土树种,丰富植物景观种类

据调查统计,2000年沈阳市栽植的树木有83种,长绿灌木3种,落叶灌木41种,但能在沈阳陆地栽植的树木品种可达482种,其中生长良好的品种就有273种,而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的品种却不足百种。由此可见寒地的乡土树种还有挖掘的潜力,因此挖掘和育种乡土树种对丰富植物配置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并能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3]。

3.2.2注重冬季植物的生长及景观特征,突出冬季植物景观特色

冬季是大部分植物的休眠期,这就显得冬季植物配景对别墅环境的影响。对于冬季植物的生长,冬季植物的形态颜色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充分使植物展现其独特的一面,如使别墅冬季景观可观,就必须充分挖掘植物本身的特点。再次,可以利用冬季植物枝干颜色、宿存果实等进行造景。

3.2.3塑造多样化的景观空间

改造时一定要“亲近”自然,做到再现大自然,满足人们心理上对于大自然的需求。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从三维活动的角度出发,来直指活动区域的分界或者是活动区域在不同人们的视角中划分的边界。塑造寒地别墅外环境景观空间方面,地形是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首先是地形具有很强的空间围合感,可以根据设计师的需求结合植物等景观元素,起到巩固围合感的作用,再次塑造空间地形与自然的结合,丰富别墅周边空间环境景观[4]。

4结语

寒地别墅区景观设计要针对实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参考传统的山水理论、风水学理论、行为心理学以及后现论等相关理论,提炼研究出寒地别墅区景观的设计原则。居住区是人们衣食住行生活、休息和游憩的场所,应该让人们有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轻松,愉悦。从而使人们自然地感受到寒地景观与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联系与交融。

【参考文献】

【1】朱少华.北方寒地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2):15769-15770.

【2】白若甫.论别墅设计发展[J].科技资讯,2009(31):21-23.

【3】朱小地,张果,孙志敏,等.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规划与设计[J].北京园林,2009(03):56-57.

第4篇:景观设计的缺点范文

1.相同的学科源头东西方国家的环境设计与景观设计从发展来说都是建筑学的一个分支,与建筑学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环境设计与景观设计两专业不仅在工作对象上相似,从学科传统上寻找,它们的源头都是建筑学。虽然景观设计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还很年轻,但从事这两个专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是相通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安排土地这件事上,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一直贯穿其中,只是这项工作由不同身份的人员从事着,没有正式称为景观设计师(landscapearchitect),而是由建筑师扮演了这个角色。早期的建筑师承担了城市的选址布局、市政设施的构筑、建筑物的营造、甚至建筑内外装饰,包括自然环境的美化等营造人居环境的职责。我们可从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获知,包括目前园林专业的工作范畴,原本也隶属于建筑学,也是由当时的建筑师承担的。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由梁思成发起,设置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称为造园专业,后来移至北京林业大学,改名为园林。因此,园林的早期经验就已植根于建筑学的传统中,包括后来分流出的与园林专业因学科定义发生过学术争论的景观设计专业,其基本概念和方法都包含在建筑学的范畴里面。

2.不同侧重的专业理论体系环境设计始于二战后,并迅速在欧美发展且受到重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是20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各大院校本科教学计划中,含有的设计历史理论课程基本上都是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现代设计史等。艺术设计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源于工业设计,而工业设计发展及其理论成果在中国比较滞后,甚至可以说是空白,因此目前中国的艺术设计理论与思想基础基本上是欧美传入,或受其影响非常深刻。在这种设计理论思想的影响下,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往中国景观或园林设计方向发展,在追求造园意境方面是与农林院校、建筑院校学生存在一定差距的,原因是两个专业的学科的教育体系不相同。比如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专业的本科教学计划,其设计历史理论课程都包括中国古典园林史、外国古典园林史、园林历史与理论,但不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前者偏向西方理性的形式与装饰化的艺术设计,后者偏向中国儒家学派含蓄委婉的场地设计。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由于不同的教育体系,不同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设计表达能力。在教学上,形成了在农林院校绿化设计会偏重一些,而在工科院校,工程技术、空间设计思维会偏重些,而在艺术学院,则美学的要求则更高些的现象。

二、系列课程改革的思路

针对以上的分析,在具有相同学科渊源,但同时又存在不同侧重点的教学体系的支撑下,艺术学院环艺专业景观(园林)设计方向的教学应该朝着发挥专业特色优点,克服缺点,即重视园林历史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避免流于形式的、缺乏功能考虑的装饰艺术设计的思路进行改革。

1.建立人居环境设计整体的思路人居环境设计的整体思路的确立,旨在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有意识地将整体环境要素放在一起综合思考,而不是单一、孤立地就建筑室内外装饰、室外环境设计。江南私家园林中的建筑装饰设计其分量并不比室外园林设计轻,但是如果只留意园林而不去关心园中的建筑,甚至整个江南地区苏杭一带的街道、宅院,其园林的存在便缺乏依据与说服力,也有悖于江南地区宅园一体的事实。而传统园林专业教育中,偏重生态的自然环境设计,关乎园林以外的部分比重太小,比如园林建筑设计,学生可以完成建筑外观的设计创作,但是涉及到室内的装饰材料选择,工程装饰构造、风格设计等问题,就难以深入下去。相反的是,环艺专业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把握建筑及其室内的设计。因此建立整体的人居环境设计思路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加强学生对中国园林文化历史的学习与理解在参与实际项目中引导学生融入传统园林设计的文化精髓,有目的地进行具有代表本土文化的园林设计创作训练,弥补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重效果而轻内涵的缺点。园林一直以追求意境为最高境界,在设计作品中,融入本土历史文化,并以抽象的艺术手法表现,既写实又写意的作品才能使观众产生共鸣。3.培养建筑空间思维应该把环境设计专业中对建筑空间的理解与设计、装饰艺术的方法与技巧、各种体现形式美的元素、动静态五官感觉渗透到园林设计中,从而提高整个环境下园林包括景观建筑在内的艺术效果。对空间设计的把握一直是景观专业学生的弱项,把从建筑学专业和环艺专业中室内设计的教学思路借鉴到园林景观课程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建筑空间思维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专业为例,该课程名为“景观设计”,设于第7学期,60学时,与“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并列为三大核心专业课程。同时,作为这三门核心课程的前期准备,第5学期还设有若干学时的“空间设计方法”课程。

4.系统的课题设计必须强调的一点是,由于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的限制,环艺专业缺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这类课程教学,学生对规划方法和规范的不了解,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水准与就业竞争力。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在课题设计过程中,务必给学生增加这部分的知识点。在课题设计设置中,一般的教学方法都是从小庭院、别墅庭院做起,然后再到规模较大的公园、居住区绿地设计,在此基础上,补充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规划、城市广场设计,甚至是一些风景区的规划设计,适当增加规划原理知识点以训练学生的规划逻辑思维,提升他们的综合设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5.系列课程的整合与优化环境设计专业内的景观设计方向的课程由于整个专业的学分学时限制,不可能完全开设出与正规的风景园林专业或景观设计专业相同的课程。景观设计方向的系列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开设的时候应该避免重复。如开设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就没有必要再开景观设计学基础之类内容相似的课程,浪费有限的教学学时。因此,应以开设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园林植物与应用(植物景观设计)、中外园林历史这三门核心课程为佳。结合环艺专业传统课程如中外建筑史、空间设计、建筑模型、3DMAX等的搭配,使其能够各自发挥专业特长和优点。景观设计方向的课程设置,结合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可以去掉某些针对性不够的课程,如家具设计。因为这门课程在不少院校是作为一个专业单独列出来的,在有限的教学学时里,有针对性地重点开设与室内外装饰设计相关的课程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专业设计师。把课程体系做深、做精,把节省出来的教学学时,用于开设景观建筑课程。其原因,一是该课程内容涵盖了如前所述的基本建筑的装饰与艺术设计方法,弥补了景观设计方向的对基本建筑设计造型的需要;二是该课程弥补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室内强、建筑外观造型弱的不足,有利于毕业设计选题的深化及完成(课程体系优化可参考表1)。通过整合与优化,合理配置,为毕业设计和就业时给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改革与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第5篇:景观设计的缺点范文

居住区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流碰撞中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西方文化的冲击正在使中国居住区风格景观失去原有的特色,这对传统文化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所以,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以便于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且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出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新颖的现代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所以,在这里,我对当代居住的新中式风格景观的设计做出了探究分析。

“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的内涵

“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是在立足于当代居住文化的前提下,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出能为人们所认可和喜爱的新的居住风格景观。“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传统文化堆积在一起,而是经过分析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选择积极健康的传统文化,然后将它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根据现代人的需要创造出具有更大的魅力与特色的居住风格景观,既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现代气息,又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在目前来说是非常流行的,因为这种居住风格景观不仅吸取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还借鉴了现代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它减少了传统居住景观的缺点。“新中式”风格景观是当代人的居住景观,结合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不仅有古典美,也有时尚感。

设计“新中式”风格景观的原因

1.国情的需要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革新居住区风格景观是非常有必要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居住区风格景观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了。

2.国民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也懂得文化必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所以,古老的居住风格景观已不再被人们所青睐,人们迫切需要革新旧的居住风格景观,创造新的、更加有特色的、能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新中式”风格景观,以彰显现代化潮流下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3.文化碰撞的必然结果

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了新的积极因素,当代文化也为我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使新的、更加有特色的文化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下精神需求提高了,这就更加使创造富有时代特色“新中式”居住风格景观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任务。

“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1.景观特色

“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使居住区风格景观既有传统文化的特色,又有当代文化的气息,从而形成一个既古典又简约的“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而现在有一些“新中式”居住风格景观并没有将简约和古典进行好的结合,从而使“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不具备它应有的既古典又简约的特点,导致“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达不到它应有的特色。而且,居住区风格景观过度强调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不能很好地与当代文化相结合。过渡坚守民族文化,也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很好地相结合,同样不利于“新中式”风格景观的设计。所以,在设计居住区的“新中式”风格景观时,一定要将中国传统的居住风格景观与当代文化、西方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更有特色的“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

2.风格景观的规划

在设计“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时,要做好景观的规划和立意。设计“新中式”风格景观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稍有处理不当就很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在初级阶段就要做好“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的规划和立意。要通过一系列的建筑物、绿色景观等来体现景观的特色。也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增加景观的特色。

3.施工材料

“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在施工材料的运用中,也必须从中国传统居住景观出发,并结合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在景观设计等方面创造出有特色并且适合当代人民的居住区。

结语

总体来说,“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新中式”风格景观是适应社会发展并适合人类居住的珍贵的文化财富,做好“新中式”居住区风格景观的设计和完善工作将为祖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福音,同时,它也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增强我国国力做出贡献。

第6篇:景观设计的缺点范文

1.园林设计案例教学应以一定的专业理论为基础:

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设计项目的讨论和分析,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概念和设计原理,只有对基本理论知识理解透彻才能吃透案例设计意图,从而充分展开分析与讨论,达到教学目的。此外,案例教学需要提前把设计案例和课堂讨论内容通知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查阅背景资料,就案例中涉及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探析,以便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2.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案例:

课前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所应达到的专业水平及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法和标准。在一个园林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内容,如环境、功能、布局、规划设计、植物应用、表现等等,教师心中应做到有的放矢,每一教学环节要清楚通过案例教学解决的是哪一层次上的什么问题,还应根据学生学习态度明确课后应达到的具体的专业技术水平。案例的选择是园林设计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应选择自己能够熟练把握且便于学生理解的案例,内容应随理论内容由浅到深。现代新颖、图文兼备、图纸清晰,设计兼具优缺点的典型案例和特色案例都应在考虑范围之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3.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鉴于案例教学是将求知和实践合二为一,因此在园林设计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循循善诱,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园林设计案例,可以将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内讨论设计的优缺点,达成共识后再进行组间的讨论,采用辩论形式,讨论场地现状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功能布局、植物配置、表现技法等问题,最后由教师对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案例教学在园林设计课堂的实践应用

以甘肃正宁县北环路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为例,探讨案例教学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实施:

1.回顾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

教师应与学生回顾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除了各类道路绿地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外,还应使同学明白,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城市文化品质的追求,道路不仅仅是起到城市的脉络和骨架、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的作用,人们对城市道路的理解和需求被大大丰富和扩宽。除了基本的通行功能,道路作为城市景观的视觉走廊,成为城市地方文化、品质和风貌的展示窗口,是人们了解、感受和体验城市生活的绝佳界面。

2.介绍正宁北环路道路景观设计案例:

熟悉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场地概况。首先使学生明白案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该案例实际场地位于甘肃省正宁县庆阳市东南部,属于非常典型的黄土地貌,温带季风性气候,物产丰富,黄土地下蕴藏有大量的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地方传统文化方面,该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除了黄土文化发源地、民歌摇篮和手工艺制作之乡的美称外,还是革命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所要规划建设的北环路两侧用地面积约4.2公顷(合63亩),包括路北路南两部分,路北用地为崖壁陡峭的沟壑环境,地势高低不平,形状变化多样,中间大量分布有已经废弃的窑洞,零星分布有榆树、槐树、核桃等大树,还有少量民房等建筑物;道路南侧为中学校园、医院等企事业单位。

3.北环路道路景观设计构思:

如前所述,道路除了具有基本的使用、通行功能,还能作为城市景观的视觉走廊,成为城市地方文化、品质和风貌的展示窗口。因此,该设计针对用地现状条件和环境特点,充分利用正宁原有地形地貌、地方物产,深入挖掘当地历史及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法则,借鉴现代景观设计理念,采用生态设计方法,师法自然,营造和谐融洽、生态健康、持续发展、景观丰富的城市道路休闲娱乐景观环境。自然化、生态化、景观多样化、人文化及人性化是进行该项目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4.北环路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在进行场地分析和了解建设方要求的基础上,以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指导案例教学。因此学生提前应熟练掌握设计原则内容,以便针对案例提出不同的意见。正宁县北环路道路绿化设计的规划指导原则为:因地制宜,就势成景;保护开发,持续发展;生态和谐,人文特色;科学布局,保障安全;地方风貌,时代形象;合理利用,降低投资。学生可以依据北环路设计背景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反复思考、揣摩,对该案例设计原则提出自己的意见。

5.景观建设规划布局:

根据城市道路的使用、景观和文化功能,结合场地实际情况,正宁北环路将整个绿化区域规划为“一条景观轴线、一条生态绿廊、六个景观节点”的布局框架。学生可以依据道路景观设计指导思想复核该规划布局是否合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下选取“黄土人家”和“民俗文化广场”两个景观节点讨论“因地制宜”和“地方风貌塑造”在北环路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因地制宜是园林设计首先考虑的因素,指的是园林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场地环境特征,利用原有景观要素,在满足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工程造价较少的设计。因此在规划设计中,保留基址最西端的崖壁下的窑洞院落,对窑洞内部及院落环境进行重点的改造和装饰处理,完善窑洞内部的水、电、暖、通讯等生活设施,洞口加强装饰处理,体现典型窑洞形象;将院落处理为两级台地,做硬质铺装,靠近路边台地上布置一处辘轳井的装饰小品,突出体现乡村景象;下级台地结合原有核桃、国槐营造凸显北方黄土高原农家窑洞院落的景象。经过这样的讲述,使学生明白通过对原有环境合理的规划,既避免了大量回填土壤的工程内容,节省建设投资,又保留下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窑洞景观。具有地方风貌、塑造时代形象是每一座现代园林必备的特征。在现代景观设计理论指导下,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以具有时代气息的景观形式表现当地历史、习俗等地域特色。正宁孕育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地方特色突出的民俗文化资源,如刺绣香包、陇东民歌等等,场地基址东部最大的用地较为平整,正好将其规划为以反映正宁乃至陇东地域民俗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广场。结合原场地形状特点,从正宁刺绣香包代表性图形中提取双鱼纹样做整个广场布局构架,广场入口区景观借鉴当地代表性建筑牌坊门的造型,结合建筑斗拱形式的四根装饰立柱分列两侧,轴线起点处的长方形种植池内布置十二生肖的造型小品,这些共同构成文化性广场入口区特有的景观环境形象。中心部位设置一尊较大型雕塑,对称布置的花架组合为人们提供休息场所,轴线尽端为以反映民俗文化活动的浮雕景墙,道路布置既完成图案纹样要求,又形成广场的环状交通需要。以上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是地方风貌如何在园林规划设计得以体现,雕塑、广场、建筑小品等硬质景观是体现文化内涵的最佳形式。

6.植物景观规划:

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植物的配置选择应严格遵循绿地系统多样性的原则,要根据基址所处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结合植物的生态学习性,使植物多样性在主干道、交通节点和各个景区得到充分体现,才能把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落到实处。北环路景观设计绿化选用银杏为行道树,基址北部崖边“桃林探塬”景区密植碧桃和红叶碧桃为主的花木,基址东部山地“秋染翠岗”景区大量种植三角枫、五角枫、樱花,“黄土人家”景区利用原有核桃、国槐、榆树,“生态绿廊”景区多种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做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形成丰富群落化景观,这都符合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讨论

第7篇:景观设计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传统园林;现代景观设计;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类文明程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们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其也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设计出既时尚又环保的园林景观是设计者关注的重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传承了古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优点,同时也创新了古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以及方法等,从而促进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进而设计出宜人的园林景观。

1、我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概况

现代景观设计的前身是园林设计,其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以园林为核心。追根溯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园林经过圃―囿―园3个阶段的形态演变,到现代有了新的发展,其环境规模扩大,包括区域的、城市的、现代的,形成了景观。在众多形式和风格殊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的园林以善于将情景交融的自然景色表现出来,在世界园林之中独树一帜,对世界园林有相当大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园林,侧重点在以刚制柔,将建筑物作为中心、园林陪衬,但是在布局上则受到了阿拉伯对称以及硬直边的影响,导致有机体整体表现出僵化。日本的园林在造园的过程之中将禅的理念融入其中,发展到现在具有浓厚的宗教哲学色彩。园林的理念是用以助静思,多以静观,少为生活之用。拥有者我国园林可思可用,可观可游的特色,既可超脱凡俗又可以时期游人置身之中而保护了园林的神貌。

尽管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日益成为风景园林师一展身手的国际舞台,然而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国际地位还十分低下,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和作品。一方面,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缺乏可以直接继承的传统%另一方面,对于国际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与发展趋势缺乏深刻认识。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文化大搬移。在景观规划中必定会产生一些没有生命的景观垃圾,现阶段对各种园林风格的拿来主义,使得我国现代景观设计没有自己的特色,模仿痕迹严重。

2、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差异

我国传统园林总的来说经历了一个较为长久的发展过程,依据园林的隶属关系主要可以分成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园林。而其主要的功能是便于观赏,在设计之上提倡人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将自然精华之美同园林的设计之间彼此结合,并且通过构架山水、移天缩地以及模拟仙境等等方法,保持了自然的生态美的之时也拓展了自然美的空间。但是现代景观设计因为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面临的是公共性的场所设计,使用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等等先进理论,则可以创造出与之相应的生态环境空间以及人文景象,同时在空间尺度之上,比较倾向于大地环境与资源评估以及规划、小型园林环境设计以及中型场地规划等等不同层次,而所追求的则是人们聚居环境的提高。并且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则是人类的家,这是一种可供大众欣赏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可以借助于空间规划设计作为主要目标的工程技术,而这也是其同传统园林之间的区别。

3、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

3.1、设计思想的传承

3.1.1、自然主义思想

我国传统园林在设计之上秉承了“释放自然”的思想,提倡在设计之中崇尚自然美,把自然因素添加到园林艺术之中,将人工雕琢的痕迹去除。其技艺的高超,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古代造园主要是以自然山水作为创作的摹本,造园者通常会阅历天下美景,感知自然,同时将自然美之精华于园林之中,这样就可以成就诸多美景名园。此种朴素的自然主义情怀则是传统园林思想之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此种自然精神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形式表现而是机械地人工模仿来表现出来的,而是在重现自然美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抽象、概括以及总结,坚持自然而又比自然高,使得自然美同人工美之间有机结合,创造出生机盎然、舒适宜人的园林景象。

3.1.2、人文主义思想

首先必须指出,因为受到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园林只是社会高端阶层而独享的活动场所,而不给大众休憩的公共空间。然而,需要肯定的是,在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之中,较为重视对于人的研究,园林作品最后则是应该符合人的观赏、游憩需求作为基本准则而创造的。园林造景的根本目的在于向观赏者提供自然美的享受,而人则是园林艺术之中的核心对象,而这也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此种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园林之中随处可见,造园者通常都会围绕主人的性格、兴趣、喜好来进行园林设计,对于使用者的意愿尊重,其创造出的园林空间也是相当有人性化的。

3.2、设计手法的传承

3.2.1、传承古典园林景观设计巧于因借的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是园林景观设计者构思园林景观的主导思想,其能够赋予园林景观独特的风格以及特有的文化内涵。。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我国古代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古代造园家们创造了古典园林特有的借景、框景、隐景、抑景、对景、漏景、夹景等造园手法,产生了内向与外向、看与被看、主从与重点、藏与漏、引导与暗示、疏与密、虚与实等传统的园林景观特色。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3.2.2、传承古典园林景观的小中见大的设计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源自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情感,反应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关系,体现在。缩千里江山于方寸。在小空间中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用空间的先抑后扬、增加空间层次、道路的曲折变化等方法使得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获得犹如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里一样的审美体验,从而达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大小对比、明暗对比、开合对比及其交替变化会产生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感觉,构成富有韵律的流动空间,给人一种不可捉摸的遐想,创造出一种中国独特的园林艺术意境。

4、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

4.1、技术革新,迈入数字时代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清晰的对场地进行整体性的数字解析,同时分析地形地貌条件,并且对场地高程、坡度以及坡向等等要素来进行数字模拟,可以较为精确的把握现状条件。所以,相比传统造园技术,现代景观设计工作可以在经济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等等方面获得较大的进步。

4.2、打破局限,开拓设计领域

我国古典园林的缺点在于其内向性以及封闭感,服务人群通常只是局限在少数权贵,这同我国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得我国的传统园林功能的局限以及单一。现代景观的服务对象则是人民大众,在设计之上应该更加开放,使其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较为精彩的公共活动空间。并且,需要开拓出设计领域,不断进行城市景观系统规划,应该从整体到局部,全方位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使得景观设计可以引入到商业区、居住区、体育中心以及工业园等等,出现新的思想以及活力,将历史的局限打破。

5、结语

中国园林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应该在现代景观规划中得到新的补充和发展。可以相信,一门新的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学将在现代景观建设的发展中逐渐充实%完善和成熟,其将有机地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科技的优越性,创建更完善的人性化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孙勇.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2,12:61-62.

[2]张振.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3,08:46-54.

第8篇:景观设计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区域现状;制约因素;处理措施;人性化设计

1.导言

本文以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集中统一建设职工住房为例,总结了影响本小区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现状、人与建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设计针对不同的影响因子提出不同的设计措施,从而为居民营造出更具人性、人情味的生活氛围和居住环境。

2.区域现状

该项目地块北部为观园路,东南侧为榆树沟路,邻近天山职业技术学校,北部为新疆师范大学新校区,位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歌林小镇西南方向约1公里处。居住区总用地面积65.5公顷,其中建筑用地面积10.7公顷,景观用地面积54.8公顷。整个小区由于城市道路的分割,形成A、B、C、D四个组团,总户数12636户,其中A区5908户,B区2144户,C区3904户,D区680户。

3.制约因素

3.1 用地

工程基地由于城市道路的分割,形成A、B、C、D四个组团,且各个组团建设面积较大,景观序列不完整,功能区辐射范围不能完全覆盖整个小区,各组团间相对独立、分散。

3.2 地形、地质

A组团及C组团内部地形变化大,小区内局部区域有地下车库分布。基地地质情况土层由表土、粉土、角砾、强分化基岩及中分化基岩组成,土质条件不适宜开挖重塑。

3.3 光照条件

小区内建筑主体已完工,地块内总体容积率虽较低,但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建筑呈不均匀分布,致使基地内部不同区域的光照条件相差较大。

3.4 人

人作为小区公共空间的行为主体,在小区景观设计中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居住小区是都市人在紧张生活中最主要的室外环境之一。不同的人群,如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以及一些特殊人群其生理、行为模式、使用空间的方式都存在差异。

4.针对制约因素的处理手法

4.1 利用景观结构整合分散独立的用地。

依据小区总户数及居住人口的分布,将原地块由城市道路分割成的4个组团调整为5个组团,即将A区的南北片区分开,形成A区南、A区北、B、C、D五个组团,同时设置各个区域独立的中心绿地服务区,通过打造公共服务核心、建筑景观组合轴线及绿化景观序列轴线,对各个组团进行组织和统一,从而形成了“一心、两轴、五组团”的景观结构。

4.1.1 中心公共服务核心

以居住区沿街商业景观带为主要展示空间,形成核心的集商业、公共服务、社区办公为一体的居住区核心。

4.1.2 两条景观序列

建筑景观组合轴线――由A区中部“一”字商业带与B、C、D区中部的景观序列组合而成的串联各区的主要景观序列轴线。

绿化景观序列轴线――由绿化景观将A区南北组团及C组团形成南北串联,使整个居住区的绿化景观序列形成合理的串接延伸,形成景观环境的整体性视觉效果。

4.1.3五种特色主题

每个组团形成一种特色:

A区北组团通利用区域现状地形,打造自然山石景观,营造人与自然的亲近感与回归感。

A区南组团通过空间的组合切分,形成不同交流空间,打造雅俗共赏的生活情趣。

B组团通过花开富贵、香飘沁脾的花田人家,突显田间花镜及田园人家的生活氛围。

C组团利用台地高差和绿地中的绿植及局部的金属构筑与修剪绿植的结合,达到质感对比,形成令人富有愉悦感受的生活场景。

D组团以场地空间平安祥和、宁静泰然的保护围合感,打造平安祥和的生活氛围。

4.2 由光照条件指导场地及绿化分布

依据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及大寒日早9点至下午17点的日照分析将整个片区根据光照时间的长短划分为五个不同等级的光照区域:高度光照区、中高度光照区、中低度光照区、低度光照区和全年无光区。根据分析结果通过光照分布指导场地设置及绿化设计。

4.3 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现状和资源营造独具一格的景观

在地形上遵循“忌非其地而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的”的处理原则,根据每个区域的建筑、地下车库分布及地形的变化,分析不同区块的地形特色,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避免出现为营造而营造的地形景观,减少土方的开挖,结合现状“扬长避短”。

小区内A、B、C组团由于建筑均沿周边分布的特点,各个组团中部自然形成相对面积较大,空间较为开敞的景观用地。将A区南、北组团及C组团中部的景观用地与场地内原有的地势结合,就势造山,景观用地周边与车行道存在高差处采用挡墙及护坡适当处理,在组团中部形成自然山体的山地游园景观。

B区组团由于车库顶板的覆土厚度不足,我们将该片区作为花田主题设计,形成不同季节的花季景观,由于花田的高低错落,形成错层的地面空间,增加空间丰富度。

D区组团容积率较高,建筑分布均匀,地形较为平坦,在空间营造上采用简洁的手法,充分利用宅间用地,解决无中心绿地的缺点。

各组团充分的利用现有地形,不仅减少了经济开支,保护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还在短时间内营造出了丰富的景观空间,使人们不出远门就能感受到自然山色,对环境的破坏在最小的情况下,达到生态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4.4 由人群特点指导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体是人,其环境设计中的各个具体内容如道路、绿化、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完成并不是景观设计的目的,它终是要为人服务的,小区的景观设置更多的是满足居民的归属感。

4.4.1 老人及儿童的人性化设置

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关注普通居民的自然享受、身心健康的同时,更应关注特殊群体即老人和儿童的需求。

老年人随着社会地位的转型及身体机能的退化,社交圈变窄,设计需考虑其在户外空间的私密性,设置不同尺度的活动场地结合绿化种植形成半围合的、较私密的空间,同时路面应考虑防滑、防眩光的材质,少设置台阶。

其次是儿童,他们不管从心理还是身体都尚处于成长阶段,安全性对于儿童尤为重要,在场地的材质选择上,选用塑胶场地,减小儿童跌倒所发生的运动伤害。在公共服务设施上,亭廊等休憩设施便于大人的看护。

4.4.2 休憩设施的人性化设置

休憩设施的布置要考虑到人对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需求,受欢迎的座位一般分布在空间的边界、周边有迷人的景色和开阔的视野,同时要确保其处于阳光的照射范围内,但考虑到新疆的日晒到夏季较为强烈,应在场地及游步道西侧,种植大乔木,避免在场地活动时阳光的曝晒。

5.结语

居住区承栽着城市人各种休闲、娱乐、交流等功能。园林景观在居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初期,必须要到基地实地踏勘了解小区构造,了解基地现状、风土人情、分析居住人群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才能够有好的思路,才能设计出具有生态性、实用性、功能性的居住区景观。

参考文献:

[1] 史培行.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与居住人群心理关系的研究[D]. 南昌大学 2010

第9篇:景观设计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植物的色彩 园林分类 景观设计造型

中图分类号:K928.73

一、植物的色彩

植物是大自然神奇的魔术棒,在园林景观中植物是园林色彩构图的树干,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如果能更多的应用它,能达到惟妙惟肖的境界。许多名胜古迹的园林,因为有植物色相的变化,而构成美丽的天然画面。在皇家园林中就有很多以园林植物为主的景点,观赏植物时有俯视;仰视;平视,看植物姿态优美,光彩艳丽。色彩给环境带来不同的风格,比如冷色给人宁静安逸,暖色给人吵闹热情。色彩会在我们的心里造成一定的心里变化,在园林布景中使人产生各种联想,前面提到的皇家园林给人大气,标致,优雅。而西方的园林整体风格偏重,奔放,自由。还有一些影响植物颜色的颜色,如季节性,春去秋来,夏季绿树,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变化,人们也会常常人为的安排自然环境,将不同季节的中午放在一起,如将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 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混合放在一起。色彩不同的搭配使园林更加的唯美。

二、园林的分类

我们国家的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最初的简单到复杂,小面积到大规模,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古代的皇宫多在这里,但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三、景观设计造型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总体控制。园林景观设计通过运用各种景观设计手法,巧妙地将水景、绿化、道路、小品雕塑、石景、各种景观元素与简约的建筑有机结合,丰富各园林景观空间,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可美化环境。

1、水景常常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点睛之作,水景有一定的缺点,因此,水景设计集中在主要的出入口、居民集中活动的区域,其他区域应该严格控制水景的规模,提高水景观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水的周边提供交流的场所,通过临木栈道、戏水溪涧、喷泉、涌泉等的设置,园区营造赏景停留的空间,在溪边栽种风味十足的植物,使自然的魅力尽显无疑。湖面自然流畅,水体有收有放,有源有尾,平台尺度宜人,环湖小径曲径通幽充分实现了人与自然的水融。

2、园林植物的合理选用及种植在进行绿化种植时应定位为创造一个清新疏朗、自然简洁的开放型生态绿地,即以疏林草地、配合适量的灌木、地被以及配合人造微地形营造植物景观设计。采用疏密相间的手法布置利用植物的不同形态,形成起伏有致,收放有序的天际线和林冠线。通过不同品种植物的搭配,形成春花烂漫、夏日浓阴、冬季有绿的丰富植物景观。大量使用乡土树种,效果好、易生长、好管养的植物。少用、甚至不用难管养、无遮阴效果、难移植的植物,如棕榈科植物、胸径很大的大树等。

四、人为色彩

大自然不听命于人类,不会随着人的意识变化而变化的,所以需要人为的调整,在园林景观中,常常需要利用人为的因素使景观更加和谐,美丽,如在路边安装路灯,休息椅,给它们涂上合适的颜色等。

五、景观色彩

色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颜色最容易引起美感欣赏那些激励产生好感。颜色调动人的情绪和感觉。园林设计师对颜色要有深刻的了解,一个好的园林景观少不了色彩的陪伴。花园中的大部分颜色可能导致视觉美学,视觉场景是在表现的重要因素。人们强烈的视觉审美需求。颜色组合突出了景观的个性。在花园,娱乐空间,温馨,休息空间,安静和深远的私密空间,热情好客,因为颜色有很生动的游戏,单色颜色一样的颜色,性能,对比色,色调镶嵌的配置方法,而且还使景观独特,丰富多彩就像一个节拍说明优美的旋律。

色彩的心理影响可分为四个性能方面:颜色的情绪影响,该协会的影响颜色,颜色的感知效果和色彩效果的象征。

1、色彩富于表情,具有强烈的情感性。色彩的六个基本色相(红、桔黄、黄、绿、蓝、紫)的心理效应是色彩情感性表现的重要基础,它们的心理情感表现特征在很多著作中都有所论述,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经成为人类心理的共识.

2、色彩的联想效应颜色传说有两种具象和抽象的。儿童和成年人的度不一样,在相同年龄,性别的差异也可能导致不同颜色的组织的具体内容。男性更倾向于认为抽象的,理性的,而妇女则更多强调的感性形象。

3、色彩的象征效应:感温暖和寒冷的颜色。温暖的颜色处感到更跳跃,是较常用的色彩景观设计。温暖的温度平衡心理,所以在冬季或春季和秋季感冒的作用区。温暖的花朵应采用,它可以打破冷正在失去其叶,渲染气氛热烈。使人们感到温暖。在园林设计,特别是在花组合,冷白光,往往与温暖的组合,可以产生明亮,欢快的气氛中适量。

结语

现代的社会在飞速的发展,园林景观跟着社会不断在改进,如果不能很好的把园林景观与色彩结合起来,让它们和谐的发展将是一大损失。

参考文献:

[1]解析光影在园林中的审美表现.张青云,裘鸿菲,张群装饰[J].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