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范文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学概论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

第1篇: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范文

当历史进入到21世纪,当我们的媒体从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当手机、车载电视、地铁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兴的媒体开始争夺受众的眼球,当专业的拍摄设备从早期笨重的专业机、昂贵的工作站,到轻便的小高清、家用DV的普及,甚至现在稍高端的手机都有拍摄功能,高校中影视创作的课程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针对新媒体的兴起,各高校影视专业中短片创作类课程应运而生,如《影视短片制作》。这样的课程一经推出,因其特色鲜明,受到普遍的好评。

时代性

如前文所说,《影视短片制作》这样的创作类课程是时展的产物,是现今新媒体盛行的产物。关于新媒体的定义见仁见智,笔者的理解是指20世纪后期,依托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者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正是基于新媒体的交互性、移动性、内容的互相包容性等特点,在新媒体终端播放的影像作品和在电视、影院里播放的影像作品早已天壤之别。在新媒体面前,很少有人再有耐心去看长篇巨著,“短、频、快”已成为今天影像的风格。

什么是短片,也是众说纷纭。按媒介来分,有电影短片、电视短片、手机短片等;按时长来分,有30分钟、20分钟、10分钟,更有大赛的选片要求是5分钟之内;按类型分,有情节短片、非情节短片、纪实短片等。

短片盛行,从现今活跃的各大影视类的赛事也可见一斑。国外几大著名电影节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奥斯卡都设立有专门的最佳短片奖,还有专门的柏林国际短片展、英国短片电影节、东京国际短片电影节等,国内也设立有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学生短片展、南京艺术学院创办的高校数字短片大赛等,今年中国文联联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以及全国8所高校共同创办首届大学生电视节,主要的一个竞赛单元是10分钟的剧情短片。

系统性

《影视短片制作》是一门短片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综合性较高,一般开设在三年级。在整个课程的设计上,以学生通过对短片创作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践训练,掌握概念创作的规律和创作技能为教学目的。学生在掌握创作理论、创作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创作素材的广泛阅读与体会进行短片创作,力求做到真正的作品原创。

以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开设的《影视短片制作》为例,从课程安排的纵向来看,该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知识模块,即基础知识部分、中期策划(剧本+拍摄)、后期成片,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授,包括短片概论、短片史、摄影摄像基础知识等等;中期策划主要是短片的剧本创作和拍摄的技巧;后期成片主要讲授如何更好地在非编机上完成后期的成片,包括剪辑、特效和包装。从课程安排的横向来看,主要在短片创作上可以进行片种的分类,这里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和需要安排,南艺主要分成了纪实短片创作、剧情短片创作和实验短片创作,时长都是在10分钟之内。

课程的系统性体现在,首先,课程完全打破传统的一位老师教一门课的习惯,而是按照知识结构,由数位老师共同教一门课,各施所长,联合教授。所谓术业有专攻,擅长理论的老师上理论部分,擅长摄影的老师专门带学生的拍摄,擅长实验短片的老师专攻实验短片的课程,擅长做纪录短片的老师教相应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让老师尽情发挥长处,学生也更加得益。

其次,在知识点的侧重上,系统的课程内容体现在系统的结构、体现在短片创作中综合性要素的提取与归纳,体现在创作中内在形式元素的建构,在内在理论和外在实践的教学中,实现理性分析与感性实践的结合。在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铺垫后,在掌握不同片种的摄影方法后,在学会基本的影像剪辑合成后,不同的片种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剧情短片创作更侧重锻炼学生如何在有限空间里更好地完成剧本的创作,实验短片创作侧重训练学生如何用影像表达观念,纪实短片创作侧重训练如何把握具有时代感的选题、如何建构短片的结构。

联合性

影视类专业一般都在艺术类学生中招生,艺术学和其他学科如文学、理学、工学纵向比较,艺术学的学生要求有独特的学科气质,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在艺术学横向比较,如美术、音乐、设计等专业,影视类专业更要求学生在从事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培养更多的团队意识。可以说,影视类的作品几乎是没有单枪匹马能完成的,所以在影视类专业开设的《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也更好地体现了“联合性”。

专业间的联合。纵观现在各大赛的获奖短片,一般都是可以做到音乐的原创、摄影技术的精良,甚至可以加入动画和新媒体的元素。所以,短片制作的课程,除了有影视专业学生外,可以进行多专业联合,所涉及专业如动画专业、摄影专业、录音专业等。

课程设置上,可通过成立跨学科的团队导师队伍,开展多学科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研究思路、方法,加强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打破院系之间的界限,鼓励不同院系之间多合作,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的联合。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行业的需求,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打通不同学院、不同系科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通过联合教学培养出宽口径、精专业的学生。

比如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提出的“1+2+1”的教学模式,一年级是基础课程,通过这部分各系科通用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宽”知识面;二三年级是专业性课程,这由进入二年级的学生根据一年的学习自主选择,这部分课程讲究专业的“深度”和“精度”;四年级以实践性课程为主,讲究实用性及与社会的接轨。《影视短片制作》就属于有“深度”和“精度”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知识点的联合。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跨空间多层面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交叉学科立体的知识架构。在课程的具体知识点教授上,也可以进行知识点的联合。

如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开设的《影视短片制作》中,在制作剧情短片和实验短片的课程时,就要求学生利用录音专业或其他专业同学的原创音乐作品进行影像创作的课题,尤其是实验短片也要求音乐与其相对应,这时电视编导的学生和录音系的学生会在同一个课堂上,一起商讨如何以实验对实验。

录音专业的学生在具体的课程中也要求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DV作品重新配音乐和音效,增加跨专业、跨课程的联合作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合。与业界的联合、项目带动教学是现在很多高校的课程实践,而对于艺术类学科更是适合,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打开思想、开门办学,“产学研”结合,这样高校的科研才能走在社会实践的前端,而在高校的艺术创作中也能与社会接轨,为学生在校学习和毕业就业铺就一条畅通的道路。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与江苏教育学院老师合作的实验音乐MV《鱼・渔・欲》获得北京电子音乐节C组三等奖、第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届大学生短片大赛DV短片专业组最佳实验片;该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还和江苏教育电视台合作制作了纪录片《李吉林》……这样的联合不仅给师生提供了大量实践锻炼的机会,也为学校、学院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实验性

《影视短片制作》作为一种积极的探索,总结国内相关课程改革的课题设计方法及教学实施方法,尤其是突出课题设计的探索性、实验性的意识,做到平时性与系统性结合、逻辑性与趣味性结合、发散性与分析性结合。

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5年多的学科打造下,基本形成了“宽基础、精专业、多实践、重联合”的教学特色。基础课是传媒跨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主要是挑选传媒广普性的课程为学生的专业知识打下在传媒领域宽广的基础;精专业是在大二下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选择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向学科的深度拓展学习。多实践是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具有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程体系中安排多层次、递进式的实践课程,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较大锻炼。

《影视短片制作》课程正是在这种实验性课程体系中应运而生,是在精专业后打造的具有极强实践性的课程。

综上所述,在媒介环境变化的今天,在新媒体占据我们视线的今天,各大专院校影视专业的课程,不管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性课程,都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做出更好的影视作品,更好地服务和提升我们所处的媒体环境。

第2篇: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范文

公共艺术设计在国外最初开始开设课程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进行倡导的,后来逐渐兴起于整个欧洲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中,在我国公共艺术设计还算是一个新的学科,并不是每个学校都开设此专业,目前国内有以下美院开设了公共艺术专业:中国美术学院2001年创办的视觉艺术学院就是以公共艺术为主来开设相关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系第五、六工作室也是以公共艺术设计方向为主导的教学方向研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也开设了壁画与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方向;天津美术学院等等。

二、具体改革建设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公共艺术设计方向已经在国内各大美院中兴起,也逐渐开设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和研究,通过借鉴和教学研究和实践,也逐步地开始系统的建立学科体系,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培养了一些从事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创新学科人才。但是在艺术专业理论课程建设方面还是比较薄弱和滞后,很多学院都没有系统的设置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只是照搬环境艺术设计或者展示设计、雕塑设计、纯艺术设计这一类学科的课程。这些造成了大部分院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对公共艺术这个专业型学科的不理解和概念模糊。

(一)缺少完善性和统筹性公共艺术现状是一门新专业、新概念,在课程体系建设上面缺少完善性和统筹性,它不像传统美术专业、国版油雕等学科较明确的概念和专业性质,并且这些专业也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和发展,沉淀了许多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公共艺术专业需要大量的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对于公共艺术这门学科,社会已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已经提到了社会的“时代性”上。公共艺术在较小的学术范畴内,理论进展相对迟缓,对公共艺术这一名词和内涵本身还欠缺一些具体的认识。究竟艺术作品中什么叫做公共艺术,什么不算是公共艺术,这些都是模糊不清的,往往被随意扩大或者缩小,对公共艺术的案例以及解析也常常出现分歧,其权威性和理论支撑还比较薄弱。现今中国高校的公共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还是较为空洞,照搬国外西方理论而来,但是国内与国外的社会环境以及语言社会背景的差异,导致照搬是不可性的,如:东方艺术的公共性、公共艺术的政治性。

(二)创新性和公共性、政治性、社会性、时代性美术院校的教师多处于带徒弟传教育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阴影下,强调技能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对艺术本身学科的创新性和公共性、政治性、社会性,缺乏培养和滞后。对专业的理论课程建设和培养往往比较忽视。就学生而言,受美院专业传统学习方法的影响,更加专注于对具体的技能课程的学习和提高,对本身专业的自发性和思考性以及社会影响力还尚未重视,这样设计就显得更加空洞,无法与社会以及区域经济相结合,设计出的作品往往苍白无力,没有市场。这也是理论课程未得到系统培养和重视的原因。对于公共艺术专业本身而言,它其实是一个跨学科多元化复合性和政治性的学科,所以必须强调公共艺术的专业理论课程建设进程。

(三)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实施计划及可行性分析从教学方向以及就业方向延伸,无论是专业教育体系还是教育教学的本质,都是更强调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但是大学教育并不是单单的教育和培养出来一个工匠来这么简单,理论学习是艺术学习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向。重视技能是对的,但是不打好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不熟练地掌握艺术理论,设计还是比较空洞和缺乏时代性。公共艺术专业理论课程群设置是整个公共艺术专业课程体系逻辑性和完善性的一个体现,专业理论学习对于专业学习同样有着重要性,通过专业理论学习,让学生对专业本身认识更加清晰,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更加具有目的性,让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想认识更有深度,创作作品更加丰富。有助于学生学习思路的清晰,专业学习和发展的明确性。学生首先要了解公共艺术是什么,公共艺术如何发展,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性和发展性,如果这些概念都模糊不清,更何谈公共艺术?所以相关理论课程群的建设有待系统化、具体化。

三、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伴随着公共艺术在国内外的兴起,关于公共艺术学科的讨论和国内理论的研究实践广泛增多具体理论课程群的建设可依照相关学科细化进行详细构建。

(二)可采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王洪义教授编写的《公共艺术概论》为主导理论以及孙振华教授2003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艺术时代》,孙振华、鲁虹主编,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2004年编写的《公共艺术在中国》,马钦忠2004年出版的《雕塑空间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设计》等相关书籍为导向进行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课程群的支撑,配合《城市规划学》《公共设计艺术经济学》《公共艺术政治学》《区域经济》等宏观的辅助理论课程进行搭配,使公共艺术设计理论学科更加丰富饱满。

(三)具体课程安排方面1.从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出发专业理论课程安排一般专业学习的开始,所以一般开设于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比较合适。2.从课程内容来说一般应至少涉及公共艺术概论、雕塑鉴赏、公共空间等课程,还应该开设公共艺术经济政治学、公共艺术、地方经济等相关宏观课程加以辅助。3.以课时安排方面来说课程内容一般按照每周2至4学时,1至8周完成14左右课时系统学习一门课程,然后9至16周再开设下一门理论课程,采用分段教学的方式,把课程连贯地导入一学期当中。直接应用于应用型本科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并且推广到其他相关专业中,使教学得到改善,学生内涵建设以及就业得到保证。

第3篇: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基本乐理;教学拓展;音乐语法;中国传统乐理

乐理从广义上讲,泛指一切与音乐相关的理论。而一般意义的乐理是指包括音律、记谱法、音程、和弦、调式调性等知识的“基本乐理”。虽然现在国内出版的乐理教程非常多,各学校使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但主要内容大致相同,关于和声学、曲式分析等有专门另设的课程,不包括在“基本乐理”这门课的范畴。本文的“乐理”指的就是“基本乐理”。

一、加深对乐理本质的认识,从而加深对音乐本质的认识

对于高师的乐理课已不能从认识音乐这个入门级的起点来授课,要站在艺术学、美学的高度上来引导、探索其本质。

1.从艺术学角度研究乐理――乐理解释了组成音乐的主要材料及部分技术手段

艺术学是一级学科,站在艺术学高度来分析乐理这门基础课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从艺术学角度来分析一个艺术的门类,主要从使用材料和技术手段两方面的特点来分析。

(1)乐理在解释音乐的构成材料

音乐这门艺术主要以人声和各种器乐声音为材料,经过人加工、处理过的声音都可以作为音乐艺术的构成材料。“在音乐中使用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选出来的。”[1]乐理在音、音高这部分内容讲解了音的产生、性质、体系分组等概念。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有四个维度,分别是频率、振幅、时间、振动方式。所以决定了音乐中以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作为音乐最基本的组成材料。

(2)乐理在解释音乐的部分技术手段

对音乐材料进行加工的技术手段,也被称为音乐的组成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调式、曲式、和声、复调、配器等。音程、和弦、调式、节奏节拍是乐理中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从声音的四个性质作为出发点来研究。

在音乐中,对于音的高低、长短是量化的概念。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把不同频率的音高以一定的数量关系排列起来,并用不同的音名命名。比如,现存河南安阳出土的编磬以三枚组成,铭文分别为“永启”“夭余”“永余”,频率分别为948.6、1064.5、1278.7。[2]在乐理中的音程、和弦、调式等理论就是在阐述音与音在不同频率上的数量关系。

音程的理论解释了音乐中最简单的音高数量关系――两个音之间的音高数量关系。不同音程的音高数量关系在音乐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和弦是三个音以上的音高数量关系。研究和弦与和弦的关系是和声学的范畴,高师乐理课只涉及和弦的解决。

调式是不同民族、地域、时期或作曲家要表现某一特定的音乐形象的音乐作品,对其所需要的音高材料(哪一频率的音高)进行选取,选取后的音形成了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确定了所选的这些音高材料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主次地位。“各种不同音高的乐音,按照一定的意图并遵循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才能成为音乐作品。”[3]

节奏是量化了的音的长短的数量关系,不同数量关系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节奏型,不同的节奏型表现了不同的情绪或风格。

节拍是解释音乐的强弱关系,这种关系是有规律的循环的强弱关系,并与速度有关系。无循环的强弱关系可能与旋律的走向、乐曲的结构、音乐情感变化等有关。音乐中的强弱关系是非量化的、相对的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站在这个角度上,以某一首或几首音乐作品为例,分析各音乐要素的数量关系及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从而加深对这些乐理概念的理解,增强分析音乐的能力。

2.从美学角度研究乐理――乐理解释了音乐的形式美

仅对乐理本体研究,易陷入“自律论”的极端。“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学科。”[4]了解音乐的本质,脱离不了美学的原理。

从美学的角度看,乐理阐述了部分音乐的形式美。“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的因素的有规律组合。”整齐一律、对称均衡、比例等都是产生形式美的规律。这些规律都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衡量。乐理的大部分内容都在用数量关系来解释音乐的基本问题,这些数量关系就是音乐形式美的一种表现,也体现了数的美。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实例来体会音乐作品中的“言”“相”“意”及其关系。通过对作品意境的具体化分析(音乐的形式、内容、体裁、题材),去感受作品深远的意境,从而提高审美的情趣与审美的能力。

3.从“语言学”角度解释乐理

这里运用“语言学”,只是打个比方,方便学生理解音乐的结构组成,理解音乐的“字词句”“段篇章”。乐理好比音乐的语法,音程、和弦的理论就好比是音乐中的“词法”,调式调性及旋律的基本知识就是简单的“句法”。“段篇章”是曲式学的知识。和声学里的“和声语汇”以及具有某种风格的音列组合就是音乐中的“成语”或“固定搭配”。

综上所述,这样就能将乐理与和声、曲式、艺概、美学等学科融会贯通,加深对音乐本质的了解。

二、引申乐理广阔的文化内涵,搭建乐理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桥梁

1.引申乐理广阔的文化内涵

乐理的每一知识点都可以引申出很多的知识来,因为“任何一种音乐表现原理、任何一个音乐符号,都凝聚着前人创造性思维的智慧结晶,也都闪耀着多元文化的光辉。[5]由于篇幅有限,仅举一例。

七和弦解决的意义。这体现欧洲音乐与东方音乐美学思想很大的不同,这就是矛盾的产生与解决。出现七和弦就出现不协和、不稳定,解决以后,回归协和、稳定。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音乐的能量和动力。这好比箭在弦上,弓处于不稳定状态,把箭射出去后,弓处于稳定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射箭能量。出现七和弦是能量的聚集,解决是能量的释放,释放能量产生动力,推动音乐前进,或使其终止。旋律与这种能量的转化有关。而中国传统音乐讲究和谐、讲究意境,不协和的偏音4、7都很少出现,旋律与语言有很大关系。

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把每一个乐理知识都引导学生去探索它的背景、文化内涵及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那就从这门课开始就真正踏上音乐文化之旅,为学生以后的音乐研究工作起了很大的引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2.搭建乐理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桥梁,重视中国传统乐理

乐理这门理论课终究是要为音乐实践活动服务的,最近、最直接的应用就是为姊妹课程“视唱练耳”课程中的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的视唱、模唱、听辨、听写等的训练提供直接的理论基础。[6]再往远一点,要结合学生的创作实践、表演实践与欣赏实践,这也是大家很容易想到的。我在这里要重点强调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

对于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将走向音乐教育岗位,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民族记忆、传播传统音乐文化,对于民族自我认同及国家文化安全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现在使用的乐理理论是以西方乐理为蓝本的,即便是有关于中国调式等一些内容,也是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的。专门的有关中国传统乐理的教材少之又少,而且这部分内容在高师乐理课程内容不做重点,甚至略掉。所以,应该加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更要在乐理的课堂上教学生怎样在他们将来的音乐教育实践中(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中、小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操。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建宏.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茅原.未完成音乐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5]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施咏.基本乐理的文化视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4篇: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影视;理论课程;实训;教学模式;项目

中图分类号:J9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55-02

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文学等影视相关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这类专业的教学模块常常被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类,其中理论教学主要以教授学生影视知识以及相应的创作理论等陈述性知识为主,而实践教学则以传授学生影视作品创作技能的程序性理论为核心。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其教学目标都是培养应用型的实践创作人才。与实践教学相比,理论教学往往依托于课堂教学情境,这就造成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脱节。在这种情况下,影视理论课堂的实训教学模式创新意义重大:一方面课堂实训方式更加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实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上课积极性有着莫大的裨益,既可以发挥影视艺术专业教学“寓教于乐”的优势,也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与,提升教学效果。

一、影视理论课程课堂实训教学模式建设思路

影视理论课程设计课堂实训教学,必须充分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重新设置课程定位目标。

在我国,传统上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往往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教材也按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来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理论课程的目标定位往往被自然而然的设置为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实际上,学科中心课程设置有两个主要弱点:一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容易脱离实际应用,导致学生只了解学科内部知识,不能将各学科之间、学科内容与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复杂问题很好地联系起来,缺少学与用的有效结合;二是对学生学习上的兴趣、需要和接受能力等关注不够,容易造成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学习。

幸运的是,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学科中心课程设置的局限性,开始扬长避短,努力探索适合本校本专业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在这种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相当一部分脱离社会实践、应用性不强的理论课程被取消了,但也有一部分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十分必要的理论课程被保留下来。

培养目标的转变、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设置的改变,这些重要的变化要求影视理论课程必须积极调整,从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目标设定到具体一门课程的内容的安排,要重应用、重实效,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等要素环节符合新的人才培养要求。

第二,充分适应学生特点。

影视类专业学生往往都是高考艺术生入学。艺术生既有作为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也有作为艺术专业学生的个体特征,主要表现为思想活跃,但知识面较窄;实践动手能力强。但理论功底弱;形象思维能力强,但理性思维能力弱。 这些特点导致影视理论课程按一般的理论课程课堂授课方式常常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影视理论课程需要积极调整授课方式,将实践实训引入课堂,扬长避短的利用学生特点安排教学,改革传统课堂僵化、低效的“五段式教学法”,克服“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给教学带来的“封闭性”、“灌输性”和“复制性”弊端,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创建大概念新型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融进去”。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考虑,影视理论课程课堂实训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可以总结为: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以项目学习为核心,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增设教学实践环节,将课堂交还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转变原有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灵活的课堂实训基本模式。

二、影视理论课程课堂实训教学模式创新

(一)改革“第一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战线”,因此要充分发挥课堂对学生的教学指导作用。但这种充分发挥作用,并不是“满堂灌”,而是通过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1、项目驱动,课题引领,内容更新,改革课程内容

传统课程体系以课本为依据进行系统化教学。但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如果教学中面面俱到,反而流于表面。此外,这类课程个别知识点理论性强、实用性差,对学生指导作用有限。因此,课程改革首先应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打破以学科完整性为依据的教材的限制,优化教学内容,精选若干个实用性、指导性强的课题,进行项目化学习,在项目设计上强调应用性,帮助学生将真正实用、好用的精华知识学精、学透。

2、设置情境,分组讨论,模拟拍摄,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法为主,学生学习被动,积极性不高,也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艺术类学生特点。因此,在课题项目学习中,必须结合项目特点,设计恰当的实训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动手机会,让学生“动起来”,力图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告诉学生“是什么”,而且懂得“为什么”,更能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实训教学方法如下:

创设情景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通过展示在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协作学习,最终由学生自主得到结论性成果。

分组讨论法:教师根据项目内容提供议题,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之上进行分析探讨,并将自学成果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同时对争议性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获取真知。如《中外电影史》项目“法国电影史”学习前教师提出问题“从当下哪些电影创作中可以看出“法国新浪潮”的影响?影响有哪些方面?”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电影美学思潮对于当下电影的实际意义。

模拟拍摄法:组织学生观摩、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电影,并且进行模拟创作,完成音、视频作业。通过模拟拍摄,学生能切实进入专业状态,激发他们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着眼平时,关注能力,注重成果,调整考核标准

教学思路、模式的改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积极的突破和调整,因此必然会突破传统“上课-考试-打分”的考核形式。传统的以试卷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临时抱佛脚,为充分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考核方式上,需要着眼平时,关注能力,注重成果,加大学生平时成绩、项目作业成绩的比重。

(二)积极开发“第二课堂”

大学的学习,不仅停留在课堂,更应该延伸到学生的业余时间和生活中。

1、走出去,引进来,营造专业学习氛围

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如参观电视台、电影厂,邀请业内人士、专家学者来校讲座等方式,丰富学生业余学习生活,营造专业学习氛围。

2、依托课堂,延伸课堂,将学习、实践引入学生业余生活

依托课堂项目,将项目学习的成果与学生社团组织、学校大型活动、国内外比赛等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如联合学生社团活动组织电影沙龙等。

3、利用微博、论坛等现代化平台,丰富学生学习方式

教师建立课程微博,随时更新教学资料和推荐话题;学生每组或每班建立课程学习微博,由学生轮流定时进行学习内容更新和维护。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建立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学习沟通纽带。

参考文献:

[1]王晓耕,丁德全.影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课程理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

[2]喻问琼.创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3]张恩学.法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作者简介:

梁笑然(1985-),女,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业务、传播学理论。

第5篇: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广告学概论 考试改革 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56

《广告学概论》作为一门课程,融合了文学、艺术学、新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美学等内容,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叉边缘学科,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们相关广告理论素养,还要锻炼学生的广告实践能力。学生们最终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都是为广告实践服务的。因此,本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紧密围绕着应用性和实践性来展开。考试,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要体现出本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大力提倡应用型教育,而现行的考试制度天然带有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再加上广告学本身特有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传统的试卷考核已经不能满足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考试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切实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广告专业素质的提高。本文从《广告学概论》课程考核实践出发,探讨考试改革的具体方式。

1 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试卷作为考核的主要形式一直存在。学生只要熟练背诵书本和笔记上的知识点,一般都能较容易地通过考试。这种考试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部分取得高分的学生有可能仅仅是背诵刻苦,实际专业素养和能力很低;二是会造成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考前采取突击复习以应付考试,学习效果很差。新时代迅猛发展,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他们大学学习中的重头戏。特别是在广告这个不断发展创新的学科中,创新能力、整体策划能力、文案写作能力以及媒介执行能力等都非常重要,但往往这些能力的考查是无法通过试卷来完成的。目前试卷这种考试方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考试改革是必然的选择。

2 考试改革的实践

2.1 考试方式的改革

《广告学概论》这门课程虽然主要在讲广告的发展沿革以及相关理论,但是最终这门课程的目标还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了满足这个教学目标,笔者将广告策划案作为具体的考核形式,要求学生们针对一个具体的品牌做出一份完整的广告策划案,包括市场分析、消费者分析、产品分析、广告定位、广告创意、广告投放、广告预算以及广告效果监测。其实这几个组成部分都是课本中具体章节的浓缩。单纯的试卷不能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改为策划案考核,既考虑到了知识和技能的并重以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又实现了课本知识的继承和创新。这一份完整的广告策划案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首先,资料搜集能力。众所周知,在进行广告策划之前,前期的市场调查分析、消费者分析以及产品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分析数据直接决定了后期的广告策略。学生们处在校园里,由于时间、金钱和条件限制,不可能去进行实地调查,这就要求学生们学会利用图书、期刊以及互联网来进行相应的资料搜寻。特别是市场调查,学生们由于自身能力所限,不可能对整个市场有较为宏观的把握,所以参考一些数据和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在海量的信息之中,学生要培养自己快速准确定位所要搜寻资料的能力.并且能够判断出所选内容是否适用。

其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广告策划这种考核方式给了学生们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摆脱试卷的束缚,自由发挥,积极探索,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策划案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除此之外,策划案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同学们不仅要提交一份完整的广告策划,还要凝练策划的内容来进行PPT展示。这不仅考验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完整的广告策划书以及PPT提案这种考核方式努力体现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标的指导思想,把考核重心向创新能力倾斜。

最后,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所谓团队合作,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一项工作或任务远远超出个人能力范围时,就要进行团队合作。学生们将来走向社会,会处在各种各样的团队之中,必须要拥有与别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在考核过程中,笔者将全班同学分成3―4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广告策划案。由于涉及的内容较多,同学们一般都将任务分解到个人,心思缜密的同学负责资料搜索,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负责PPT的制作,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进行PPT展示,至于广告创意,大多数同学采取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后确定。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同学们会遇到意见不统一,甚至想法南辕北撤的情况,也可能发生激烈的争吵。只有同学们积极沟通解决问题,才能最终完成任务。所以,广告策划的整个过程也是不断培养同学们团队合作能力的过程。

2.2 成绩评定方式的改革

一般来讲,一门课程的综合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方面组成,其中大多数情况平时成绩的比重为20%,期末成绩的比重为80%,偶尔也会出现平时成绩的比重为30%,期末成绩的比重为70%的情况。这样的成绩评定方式缺点就是过于倾向末考成绩而忽视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极易让学生产生考试前“临阵抱佛脚”的心态,整体的教学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觋,加强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就必须对考试成绩的评定方式进行改革。经过改革后,学生的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的40%和期末成绩的60%组成。这种方式有两个方面的显著优点:一是加大了对平时教学环节的监控和考查;二是由于期末考核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团体的分数有时候不能真正反映同学们的个人水平,所以这也是一种调控分数的方式。

其中平时成绩由以下三个指标进行考核。一是考勤。这属于成绩评定的一个最基本的指标,如果同学们的出勤率不高,那么教学效果不好是必然的,所以,对同学们出勤的考查既是关系到成绩评定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二是课堂表现。以往课堂中老师作为主体,向同学们讲授知识,经常出现“满堂灌”的情况。为了体现素质教育,老师就必须加强课堂中与同学们的互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够真正融人,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同学们的课堂表现,无论是听讲情况还是回答问题情况,都必须要作为成绩考核的一个方面。三是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情况能够较为直观地反应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本课程每月仅布置一次作业,不要求同学们长篇大论,着重考查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创新发散思维。

期末成绩由同学们以小组完成的广告策划案、PPT展示以及个人总结为考核依据。其中,广告策划案占期末成绩比重的60%,主要从以下五个角度进行评定:方案框架设计、方案创意、方案可行性、内容完整性以及市场价值。在广告业界,这五个方面是衡量一个策划案是否合格的标尺,所以从这五个方面去评价同学们的策划案也较为公正和客观。PPT展示占期末成绩比重的30%,包含了制作分数与陈述得分两个方面。影响制作分数的因子为PPT的制作格式以及PPT的整体风格和效果,影响陈述得分的因子主要是陈述效果以及陈述时间的控制。学生的个人总结占期末成绩比重的10%,由同学们单独完成,对整个广告策划案完成的过程做出独立的思考。

这次考试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平时学习的重视。第二,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包括资料搜集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第三,没有了死记硬背的考试压力,学生的心理负担明显减轻,能够积极主动学习,课堂融人效果也更好,教学氛围有了明显的提升。虽然考试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成绩评定过程中团队的因素可能会对个人造成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有的同学在团队中处于核心位置,完成的任务较多,但在分数上可能无法与其他人区分;而另外一些同学则没有任何贡献只是挂名,在分数评定中也没有办法甄别。尽管如此,仍要树立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中心的考试观念,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课程考试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蕾.论新闻传播专业的广告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第6篇: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范文

令人抓狂的文科计算机

说到北大的通识课程,文科计算机,是最让中文系的我抓狂的,估计我不孤单,大部分学中文的都为此风中凌乱。

北大要求所有文科院系的学生必须修满文科计算机(上)、(下),共4个学分。大一上学期,我们学的是文科计算机(上),都是基础知识,简单来说就是office软件的运用,大家还能hold住。到了大一下学期学习文科计算机(下),我们痛苦地意识到文科计算机的课程可不是敲敲文档、做做PPT那么简单了!

之前,我听学长学姐们说过文科计算机(下)的课程有多么虐人,却不晓得“虐法”。上了一次课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们要学习一些比较“高大上”的计算机知识了!这些知识包括数据库、多媒体、网站制作和编程等课程。当然,我们不是每一个课程都学。文科计算机(下)是每个老师根据自己擅长的方向来讲课的,比如唐大仕老师的程序设计与运用,邓习峰、吴云芳和钱丽艳老师的网页制作,常宝宝老师的多媒体课程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的方向来选课,也可以根据从学长学姐那边流传的各位老师的口碑来选课。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选老师比选兴趣的方向重要得多!归根结底,绩点(即GPA)是指挥棒。绩点是每个学期算的,如果这个学期中有某一门课的成绩特别低的话,就会拉低绩点。我绝对不想因此成绩难看。所以,选哪个老师的课就非常关键了,将决定我这一学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难度。热心的前辈推荐给分比较厚道、课程难度又不大的老师。当我看到选课系统上常老师的课超出五六倍的选课人数,我望而却步了。不得已,我选了刚到北大执教、教网页制作的邹老师的课。我的想法很简单――刚上任的老师给分应该厚道一些吧。然后,我无知地开始了一个学期噩梦般的制作网站的旅程。

邹老师为人非常nice,课下很关心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不过,他每周都会留制作网页的任务,每次的作业都打分,和期末的成绩关联。当然,一开始只是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点开一张图片后会有文字的解说或者有某一个动态的效果等等。后期的任务就越来越难了――因为我们要写javascript这种“艰深”的脚本语言。Javascript可以使网页的页面产生动态的效果,可是编写这个脚本语言却是个大难关,因为一个符号或者字母的疏漏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期末的时候,邹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上交一个网页的作品,并计入期末的总分。为了拼绩点,我开始了刷夜写脚本语言和制作网页的辛酸历程。为了能够上交一份满意的网页,我每天中午泡在图书馆写网页代码,那段时间我真的明白了为啥大家总戏谑地说学计算机的人是“码农”,真是天天泡在代码的世界里。

码农的活儿还真不简单,需要耐心、细心,再耐心、更细心。经过一个多月的煎熬,终于在期末前,我把一份编好的网页发给了邹老师。老师对我的评价还挺中肯:“看来你是下了功夫的。”当时我的心里乐开了花,作为一个文科生,如果没有文科计算机课程的步步紧逼,也许我只会满足于简单地运用一些office软件,不会想到计算机的世界有多么奇妙。卯足了干劲儿、认认真真地学习了编程后,我不仅拿到漂亮的成绩,对网络的世界多了一分笃定。嘿嘿,后台,我懂的。

害怕诗歌却选了门英美古诗课

大类平台课是指北大文科院系的学生必须选择一部分不是本专业的、由其他文科院系开设的专业课程,一般是指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的课程。选择大类平台课就是选择其他文科院系的专业课,必须和这些专业的本科生一起上课,因此难度比起通选课要高很多。我个人比较喜欢英语,所以选了英语系开设的大类平台课。大三,我选了英语系郝田虎老师开设的Western Culture(西方文化)课程,除了想提升英语水平之外,我也希望通过这门大类平台课为自己将来学习比较文学专业铺路。

郝田虎老师是一个从外貌到言谈举止都十分有趣的老师。他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以后到北大任教,最擅长的是讲授英美诗歌。所以郝老师的“西方文化”课,名为“西方文化”,实际上是英美诗歌选读。我一向是害怕读诗的,因为我总也搞不懂诗人在想什么或者诗人的作品想表达什么。不过,既然已经误打误撞地选上了课,我就想咬咬牙坚持下来,试一试学诗的难度。课程开始时,郝老师给大家定了一个学期的syllabus,必须完成3次课堂任务,1次期中测试和1次期末测试。3次课堂任务包括2次课后作业,通常是自选角度进行解读某一首诗,还有1次是presentation(课堂展示),这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特色――因为presentation代表的是英语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展示过程,也就是show time,是希望学生能把所学的和所想的展现出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期中和期末的测试是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形式比较简单,就是名词解释、默写诗歌和赏析诗歌等。

对于我这个害怕诗歌的人来说,选上了这门课真是头大。英美文学中的经典诗歌,其实是名副其实的古诗,就像中国的古诗一样,有些词是古英语单词,因为不常见,所以长得很奇怪,发音也很奇怪。郝老师让我们把规定的十几首很长很长的英文诗歌背诵下来,印象比较深的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等。背诗的过程对我来说真是痛苦,面对各种奇怪的发音,我始终觉得自己不像活在现实里的人。一开始,我经常躲在图书馆的一个小角落里读诗和背诗。后来发现自己一个人总也背不好,于是拉上了两个一起选课的中文系小伙伴,成了形影不离的三人组,一起在图书馆背诗,互相监督。

这门课上的presentation非常有趣,每个同学都可以选择以role play的方式参与其中。比如我们三人的presentation展现的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叶芝的一首著名诗歌《当你年老时》(When You Are Old),我们以编一个小短剧的方式来展现这个主题。其他的小组,有选择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1》,有选择米尔顿的《失乐园》等来表演。总之,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表演主题和方式,你会发现身边的同学活灵活现地扮演公主、国王,甚至是某种动物,这是课上大家最欢乐的时候。结课时,因为自己的努力,拿到了高分,更重要的是,我与这些并肩作战的朋友们建立起了深刻的革命友谊,也为自己未来的学习铺路。

在研究生阶段,我的研究方向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个学科要求学生能够贯通东西方文学的脉络,尤其是对东西方诗学的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因此,本科时期郝田虎老师的大类平台课成为了我打通东西方诗学比较研究的捷径。比如,英美诗歌和中国诗歌在思想上有一定的相通性,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产生了深渊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诗歌群体叫湖畔派,效仿的就是英国文学史上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为代表的湖畔诗人群体。当年在郝老师的课上,我没能够意识到这门课带给我的益处,但通过研究生阶段三年的学习,我深切地感谢那个学期里老师的各种“折磨”。

通选课里的神仙老师们

北大的通选课是让人爱恨交加的!所谓“通选课”,是北大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摄取各个不同领域知识而开设的选修课程。顾名思义,“通选”就是全校同学都可以选择,不受本专业限制。北大的通选课分成ABCDE五个大类――A类主要指自然科学类的课程,主要以物理学院、数学学院、化学学院这三个院系开设的课程为主;B类课程主要指社会科类的课程,主要由社会学系和新闻学院开设;C类主要是心理学系、哲学系开设的课程;D类课程由历史学系开设;E类主要由外语学院和艺术学院开设。在北大,热门的通选课往往在上课的时候找不到座位,站着上课是家常便饭,因为这些热门通选课吸引的不仅是北大本校的学生,还有很多其他高校的学生以及上班族慕名而来。

为什么说通选课让人爱恨交加呢?因为我作为中文系的学生,对A类和C类课是从开课时的全然不懂到结课时一知半解的学习过程,因此每每到期末考试或交论文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头疼。好在A类课一般是以论文为主,因此上课的内容不是最重要的,通过广泛阅读并积累论文的材料是赢取高分的关键。我选的A类课程是医学发展概论,这门课每一次都由不同的老师来授课,这些老师可以说是中国医学界的大师级人物了。从外科、中医科到产科……虽然听课时我一知半解,但是学了一个学期,医学发展概论让我认识到生命的奇妙和美好。

B、D 和E类的课程是我很喜欢的课。比如,我在大一的时候选了新闻传播学院关世杰老师的《跨文化交流学》,这门课程是打通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方式的课程。关老师是一个十分和蔼的老爷爷,在课上经常给我们讲如何去颠覆对世界各国的刻板印象,去找到一个正确认识世界的角度。关爷爷上课的方式十分灵活,比如他经常开展讨论课和展示课(presentation)。期中考,关爷爷布置的任务是,选择自己曾经去过的国家或国内的城市作为展示的主题,向大家介绍当地的文化。班上的同学有的去过土耳其,讲的是土耳其的烤肉文化;有的去过日本,就把大和民族的文化娓娓道来……这门课简直就是一门身在中国放眼世界的课,棒极了!

作为跨文化交流学的资深专家,关爷爷精通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的一些有趣的异同点,这对我在研究生阶段学习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有很深刻的影响。比如,关爷爷曾经问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中学教材里把李白定为“浪漫主义诗人”,把杜甫定为“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们真的符合西方文论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概念吗?再比如,关爷爷喜欢看元杂剧,但是他不认可中国的元杂剧的悲剧色彩就等同于西方文论中的悲剧概念。这些问题是关爷爷在课上提出来的很有趣的话题,在上这门课之前,我总是谨记着中学教材里面刻板的知识点,却从没有对这些知识点多问问为什么,关爷爷中西对比的方式,促使我重新思考这些老问题。

第7篇: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范文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二、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建议课程实践中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和整个过程。课程结束时总结得失,并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感受,思考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对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评价则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既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行为的开端与整个过程以及学习结束为终止的所有表现如实的记录。以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展的程度来综合评定其学习成绩。美术教育课程的设计、构成与实施并不能如此简单的归纳与梳理便得以完整和清晰的。它基于对现代教育理念、国情特色与人文素质发展的需求而来,这些因素相互矛盾、互相磨合且互相妥协。

三、结语

第8篇: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 教学体系 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景观(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景观设计方面的人才急需,于是各地各艺术类高校纷纷设立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或相关专业。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树立及其内涵建设的新需求而出现的一个新的专业方向,是城市空间视觉形象的整体设计,涉及到城市室外空间规划、室外环境设施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绿化与种植设计、色彩计划、照明计划、水体设计等诸多设计内容,应该说是艺术设计领域的新拓展。他有别于建筑和规划设计专业的教学范畴,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将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乃至城市设计等涉及到城市空间及城市景观的部分设计内容统一在一起,是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创作和“新”的城市景观环境的创造活动。因此,作为一名刚刚踏入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针对这种状况,对于如何搞好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教学工作提出一些设想,以供探讨。

1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以及课程教学现状

1.1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现状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人们开始逐步重视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而其本身也在当今城市发展中起着维系经济与文化、科技与生活等的重要纽带作用。但是,目前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基本上存在着设计周期短促,前期深入调查不彻底等问题。只重开发,不重保护,盲目的跟风与抄袭现象严重,不顾地域特征及原有浓郁的乡土风貌或特定的自然景观,以致破坏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事件屡屡发生,一些具有民风民俗的老街区、重点文物、人文遗迹、标志性建筑以及承载城市文化的历史文化遗存只能在图片中找寻回忆。同时,大量的城市景观设施功能定位不准确,公共空间尺度巨大、非人性化,使得许多城市的景观设计呈同质化、理性化和工具化的趋向发展,最终无法成为城市生活中“真正”和“真实”的有机组成部分,背离了其服务的对象——“人”,也就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

1.2国外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景观设计学起源于美国,是现代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雷德在1857年监督纽约中央公园时所创造的专有名词。目前,绝大多数的美国高校的景观设计专业是从农学院的园艺专业中发展出来的。20世纪,农学院继续发展,景观设计从园艺专业中逐步发展成长并分离开来,但在有些院校里,景观设计还只是建筑或规划专业下的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1900年奥姆斯德与舒克利夫在哈佛大学首开景观设计课程,1929年哈佛大学成立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形成了建筑、景观设计、城市规划三足鼎立的格局,并发展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发展历程。以哈佛大学景观设计课程为例,哈佛大学的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分为三大类:设计课、讲授课和研讨会、独立研究。主要课程以园林景观史、景观技术、植物配置、景观规划与设计理论为主。在景观设计教学上,一方面,哈佛大学有近30%的国际留学生,各种文化思维方式的交流必然给学习景观设计学生带来灵感和启发;另一方面,学习景观设计学生与学习建筑学、规划学生接触,知识面更为广阔,可以对其设计有所裨益。

1.3国内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的景观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范围主要在艺术、农林、建筑等高等院校中。并且其发展速度令人惊讶,从最初的几个到目前的近千个,但是与其发展速度不对称的是专业理念及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无体系性;师资素质有待提高,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理论与实践脱节和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因此,如何使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反映时代特点,满足城市建设对艺术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所培养人才的素质,已成了急须解决的问题。

2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构建思考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教学有着其自身的规律和原则。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年轻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其教学体系的建构既要符合设计艺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而他的教学内容首先是应该重基础、善应用;其次,作为一个交叉性特色浓厚的专业方向,他需要吸取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专业和学科的成熟理念和方法。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应由三大层面的知识体系组成。

2.1专业基础

基础层面的学习是指学习和掌握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主要涉及绘画、设计基础、设计表达、形式美法则、赏析、制图、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内容,是学习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

2.2专业设计、设计理论与方法

专业设计和设计方法与理论层面的学习是指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教学主体,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内容,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论、设计理论以及设计修养等课程涉及例如各科设计原理、设计哲学、环境生态概论以及中外建筑史等内容;专业设计包含空间设计、园林与景观艺术设计、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内容。这个层面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未来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专门人才,具有综合的设计能力,是专业方向的重要支撑,因此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2.3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层面的学习是指教学与市场应用相对接部分的教学内容。该部分的内容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协调工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主要途径。主要涉及了景观艺术设计考察调研、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课题以及到专业设计公司实践实习等内容。

总之,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组成应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突出专业方向的基本特征,明晰培养目标,做到重应用、善实践。

3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思考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对于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和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对教师的启用局限于两种情形:

(1)由学建筑专业的教师组成,在教学中全盘套用建筑学的理论,而忽视了美术造型基础的训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2)由一些学纯艺术专业的教师组成,在教学中只注重纯艺术的表现,而轻视对工程技术知识的传授。

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所涵括的范围除了室内空间外,还包含了室外环境的景观艺术设计。因此,要求教师队伍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即景观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宜以本专业出身的教师为基础,辅以园林、环境工程、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师资力量,共同构建景观艺术设计的教育队伍。同时,景观艺术设计本身又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调整的学科,许多从事景观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师受限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知识储备不足,这对教学是很不利的。因此,应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

另外,景观艺术设计是一门注重实践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要求专业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能结合自己设计实践的专业背景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课题设计,从而真正使知识传授与实践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师资的遴选方面,应大胆地跳出现有的教育模式,聘用著名公司、企业单位或其他教育机构具有特殊技能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甚至可以聘请资深匠师作为教学辅佐,这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3.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之内,影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维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独立自主的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主性和自信心,发展创造性的品格。例如在讲到“居住区景观艺术设计”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对其没什么设计概念,但是有着好奇心和新鲜感,于是我们就让学生走到生活中去,每人找一个口碑较好的楼盘进行现场调研,然后从学生拍回的照片中,从整体的规划布局、空间布局、造景手法、景观小品等方面加以分析,评判优劣。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而得到激发,大部分学生也都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出发,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地表达了独到的见解。又例如,通过讲述居住区中的公共设施设置,有的同学就提出不仅应该“以人为本”,还应该为居住区中宠物们建立更多的活动场地与方便设施等。尽管许多想法并不成熟,但这些都是经过学生思考得来的。因此,我都给以鼓励,并留出专门的课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所以,只有提供给学生自由表达、自由思维、自由思考问题、自我评价的机会,才能使他们能够自由创造,开发创造性思维。

3.2.2开展双向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与思维的独立性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而“注入式”教学完全抹杀了思维的独立性,学生在课堂上充当听客和看客,处于服从、接纳、受支配的地位,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转变传统教育“唯师是从”这一专制型的师生关系的观念,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提高思维的表达能力。据在美国洛杉矶艺术设计中心任终生教授的王受之先生介绍:“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国艺术院校发展的特点就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轻视传统表现技法;假如你在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你问该校的研究生花了这么多钱来这里到底学到了什么,他们会回答,我们学到了思维。在该校中没完没了的讨论会成为一大特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针对某一讲授内容让学生先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如讲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设计”这一章时,专门让学生课后去采访一下当地的市民什么样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才能使他们认同或下次还会再来拜访,或市民心目中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设计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等问题。学生对此兴趣很浓,纷纷发表他们的调研结果和自己的见解。这样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了交流,师生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修正,使创造性思维产生共鸣,并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启发诱导出更多的新见解、新观点。并在教给学生知识点的同时,更注重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注重文脉延续思想

城市是历史的积淀,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过程,它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建设与改造,使得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风貌产生。从城市文化的形成来看,特定城市文化与其地理位置、气候、生产方式、经济状况乃至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仅从城市文化本身来说,城市文化应是城市历史积淀的具体与直接的显现。而城市的景观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俗、宗教、民族个性、经济发展水平等都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精神。正因为此城市具有这样的人文环境特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研究范畴也从原先的物质形态、视觉艺术扩展到行为、社会、心理、生态等多学科理论。因此,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城市设计的景观艺术设计教学,也应从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出发,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体现城市的人文环境的个性和特点,创造城市的地域性特色。

3.4注重实践环节

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实践的过程。因此,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尽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与实践保持紧密联系。如在课题设计之前,除了介绍有关课题设计的知识和方法外,适当增加设计案例的介绍。另外可以通过参观一些相关的优秀实践作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设计作品的建成效应并对其进行评价总结,从而对设计课题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在设计课题的选取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如鼓励学生将公司或企业的课题带到学校里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或让学生参与教师接纳的工程设计项目,在设计的实践中,将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4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对自然环境及已有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学科与艺术。因此,作为一门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学科,景观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正适应了当前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设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艺术设计应形成自己的景观设计教学特色,以更好地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建设而服务,同时为社会培养基础理论扎实,设计能力全面,实施组织能力强的新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吴良镛.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J].建筑学报,1999(8):6-10.

[3]李娜,解健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第9篇: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范文

摘要:本文对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计算机音乐课程建设的过程进行了回顾,着重探讨了学科课程横向联系的可行性和方法,并透过师范性特点,提出了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开设计算机音乐课程有别于专业院校,其目的、意义和方法都要有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课程整合;创新

计算机音乐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事件分离特点,把音乐音响的诸多属性分离呈现,使我们能够对构成音乐的各要素进行单独处理。这一先天优势在对音乐作品、音乐音响进行分析的时候表现得特别充分。各种音色、不同音区和力度等对作品产生的影响都可以马上呈现出来,鲜明的对比效果巩固和强化了学生的认知,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但是,我们从事的是师范教育工作,计算机音乐更多的是应用在专业音乐创作领域,把它引进到音乐教育领域并开设成为一门课程,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它能对我们的培养对象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计算机音乐是现代电子技术与音乐艺术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音乐创作手段,怎样使计算机音乐和普通音乐教育很好的结合?我们的教学投入和人才的产出是否成正比?能否将计算机音乐技术的诸多优点应用于音乐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憧憬,1997年5月,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当时的师专音乐系成立了“音乐与电脑”课题研究小组,主要进行计算机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探索。课题组先后在《音乐欣赏》、《基本乐理》、《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学科教学法》和《视唱练耳》等6门课程中运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音乐的教学形式也从讲座推进到课堂,并纳入了三年制专科和四年制本科的教学计划,从2000学年度开始,正式将《计算机音乐基础》开设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我们从基础理论、核心技能和知识拓展三个方面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进步。学校也逐年加大教学硬件的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已建立起2间计算机音乐专业实验室,2间数码钢琴教室,1间电子打击乐教室,1间双排键电子琴教室、1间全数字化高精度录音棚、1间遵循音频行业国际标准构建的苹果计算机系统录音实验室,这样的规模和水平,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级院校中都是比较领先的。

一、目前高师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的普遍方式及其局限性

计算机音乐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从二十多年前引进到中国以后,就一直没有停下其发展和普及的步伐。据了解,目前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里的音乐专业,几乎都不同程度开设了计算机音乐的相关课程。部分学校甚至在师资、硬件等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也跟风开设。而且,绝大多数院校都把计算机音乐作为一种技术操作性的课程开设,主要教授计算机音乐的制作技巧。这样的教学模式,无异于对学生进行软件操作培训,一旦不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很快就忘记了,甚至软件升级后就不知就里。

计算机音乐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它首先是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其次利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可以开发很多教育功能。因此,它与音乐学科的很多课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离开这些联系孤立的开设这门课程,其结果就会变成职业技能培训。

著名学者李开复曾说过:“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这段话,完全可以成为计算机音乐这类课程开设的指导性原则。

我认为,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创作手段,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学生指出该学科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的前沿成果,特别是该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这对我们培养一专多能的中小学音乐师资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而合格的标准,是要与时俱进、逐步提高的。21世纪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复合型人才,而复合型人才必须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优化、更新的前提下才能培养出来。如果不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把革新教学手段、积极探索计算机音乐技术与音乐传统学科的教法整合作为计算机音乐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成为绵阳师范学院计算机音乐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必然之选。

二、计算机音乐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实践

有了以上认识,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横向联系,主动帮助其他专业老师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象MIDI文件的制作、简线谱的编排、音频处理软件的操作等等,都是老师们需要具备的基础技能。在此基础上,注重发掘专业音乐制作软件里的教学功能,使之为课程教学服务。

(一)和声课程的教学实践

在一次和声课的教学中,我院的和声教师尝试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绘谱软件制作了很多谱例和MIDI文件,改传统的钢琴单音色音响为多音色音响,教学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比常规课时大很多。上课前她一直担心讲授不完。但是,设计的两节课的教学内容,用了一节半的时间就上完了,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充分,知识掌握的更牢固。课后总结时她说:“用计算机音乐技术辅助教学,课堂的信息容量增加了,时间反而宽松了。而学生接受的信息和知识点更好了。如果用以前的方法,这次课的内容要上4课时,效果还不一定好。”

(二)钢琴课程的教学实践

教学效果好不好,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手段。在钢琴教学领域,我们将数码钢琴引入钢琴课程的教学,首先变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为一对多,其次,利用数码钢琴的MIDI接口功能,结合计算机作曲软件,可以记录学生弹奏的每一个音符,其信息包括音高、力度、时值、节奏等等,计算机音乐技术所具有的“事件分离”特性,把所有信息分离开,教师可以针对单独的某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比如双音、和弦及八度等技术,首要的要求是整齐,除了通过听觉辨别外,计算机所记录下的MIDI信息,可以一目了然的显示音符位置状况,在主观的听觉教学基础上辅之以客观的视觉化记录,使教师的判断更准确,学生的理解更直观,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有效。

(三)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实践

音乐是立体化的,音色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的,传统的视唱练耳课所使用的几乎是清一色的钢琴音响,一些学生在变幻音色后听辨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这一现象反映的不是学生的听辨能力降低,而是听觉经验的缺乏和缺陷。通过计算机音乐技术引入多音色听辨,可以使视唱练耳课程变成积累听觉经验、丰富听辨色彩、巩固听辨能力的有效平台。

转贴于

(四)紧密结合音乐教学论,积极倡导多媒体教学

在计算机音乐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里面,专门加入了音乐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内容,与学生实习试讲结合,指导学生设计出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可课件,对促进学生音乐学科教学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设备的使用率,真正做到教学设备为本科教学服务。

(五)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在音乐学院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凡是涉及与计算机音乐有关的活动如合唱、乐队所需乐谱的制作、音视频录制编辑等工作,均由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协作完成。毕业生的独唱、独奏音乐会,作为计算机音乐课程录音教学内容的课程实践机会,学生分组进行录音实践,既夯实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创新实践结硕果,教学质量上台阶

通过创新实践,计算机音乐技术与传统音乐课程的横向联系越来越紧密,几乎每门课程的不同教学环节都可以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我们不断优化调整教学内容,从计算机音乐概论、MIDI制作技术学习、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等三个方面设计新的知识技能体系。立足师范教育,以培养目标为指引,在掌握计算机音乐制作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强调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教学中尽量开发各种音乐软件辅助教学的功能,并让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相关的辅助教学技巧。在辅助教学的前提下,进行软件的学习,这样既避免了专业学习的深度和难度,又突出了师范性特点,特别是与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目标紧密结合。我们还提倡老师参与该课程的学习,通过该课程带动相关课程老师增强科技意识,大胆突破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为在更广的范围里开展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的教改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十多年的教学,我们以计算机音乐基础课程为龙头,在师生中形成了一股学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在促进和引导师生树立现代化教学意识、学会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更好地适应21世纪教育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为了积极推广已取得的成果,我们制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与时俱进的发展方针,从系统的角度将计算机音乐技术渗透到各传统学科,加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在音乐学院局域网的基础上,建立“数字音乐图书馆”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将教学中所要涉及到的教学资源,以数据库的方式存储在服务器上,由于每个教室都有节点,可以很方便的调用资料,给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教学中保持知识新、信息新,积极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现状,鼓励学生的创作实践,积极开拓公开发行的渠道。从2005年开始,我们坚持每年举办原创计算机音乐作品音乐会,产生了一批较好的作品,2007年参加“全国音乐院校学生配器大赛”获得评委好评,近年来,学生作品多人次在专业杂志公开发表。

通过创新实践,学生的受益面扩大了,从2000年至今,已有8届近150名学生选修计算机音乐方向的课程,毕业的同学有的进入文化馆、演出团体、电台、电视台从事专门的音乐制作,有的进入高校从事计算机音乐的教学工作,有的自己成立工作室开展相关业务。学生的成才也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通过创新实践,我们构建了“计算机音乐方向的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基础、核心、拓展三个层次共六门课程。由于课程设置合理、目标明确、教学效果较好,该体系获得我校2006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通过脚踏实地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明确了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开设《计算机音乐基础》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了解现代音乐特别是创作手段的发展状况,掌握计算机音乐制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化的音乐教育技术手段,学会利用计算机音乐技术辅助音乐教学的方法,遵循相关原则,达到教学最优化。该课程积极培养了学生的现代化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促进了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向纵深发展,在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育规模以及推动基础音乐教育素质的全面提高、适应现代化教育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开复.与未来同行[M].人民出版社,2006.